人体生理实验

人体生理实验
人体生理实验

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

【实验人员】13级卓越创新班生理学实验第二小组全体成员(王立涛[3130101020]、关锐[3130101028]、覃淑萍[3130101016]、杜亚楠[3130101022]、王晨阳[3130101027])【实验日期】2014/5/23

【实验地点】南方医科大学校本部机能实验室

【实验目的】

(1)

(2)

【实验原理】

【实验对象】2~3个健康的年龄相近的健康青年

【实验器材与药品】台式汞柱血压计

【实验步骤】

(一)不同上臂对血压的影响

(1)被测者坐在椅子上,测量时脱去衣袖,排除因衣袖过紧造成的影响

(2)肱动脉、心脏与血压计三点位于同一水平高度,袖带平整缠于左臂,下缘距肘窝3㎝,松紧以伸进二手指为准,伸直肘部并稍外展,掌心向上。(3)听诊器置于肘窝中点动脉搏动最强部位,用手指稍加压与皮肤紧密接触,勿塞于袖带下。右手挤压输气球,轻轻加压,使水银逐渐上升至180mmH g~190mmHg时,再以每秒3 mmHg~4 mmHg的速度放气,使水银柱缓慢下降,当听到第一次搏动音时,水银柱所指刻度为收缩压,搏动音消失为舒张压,中途不能再次充气,一次为准。

(4)分别对被测试者测量3次血压,取平均值。

(二)不同体位对血压的影响

(1)让被检测者休息15分钟,平卧于床上,用台式汞柱血压计按规将袖带固定于右上臂,测量血压(注意不要解开袖带),此血压即为坐位血压。(2)让被测者站起来,使手臂与心脏同高,按上述方法测量血压,此即为站位血压。

(3)让被测者端坐在椅子上,使手臂平齐于心脏,按上述方法测量血压,此为坐位血压。

(4)使被测者坐在椅子上,上抬上臂,使手臂高于心脏,袖带平整缠于左臂,下缘距肘窝3㎝,松紧以伸进二手指为准。听诊器置于肘窝中点动脉搏动最强部位,测量血压

(5)被测者坐在椅子上,使手臂低于心脏,测量血压。

(6)分别对被测试者测量3次血压,取平均值。

(三)听诊器胸件位置放置

(1)将听诊器胸件置于标准位置(肘窝内侧肱动脉搏动明显处),测量三次血

(2)将听诊器胸件置于血压计袖袋内,测量三次血压。

(3)将听诊器胸件部分塞在袖袋内,测量三次血压。

(四)不同行为的血压

(1)分别测量平静状态、刚跑完楼梯、尿急、排尿后、刚上课、下课前等状况下的血压,每种情况测量三次,减小误差。

(五)腹式呼吸与胸式呼吸对血压测量的影响

(1)选取2~3个健康的年龄相近的健康青年作为实验对象。

(2)全部对象统一测量卧位血压, 测量时间固定,袖管松紧度适宜。测量时保持被测人心脏、肱动脉及血压计零点在同一水平。

(3) 被测试者先进行胸式呼吸(平时的呼吸):单靠肋骨的侧向扩张来吸气,用

肋间外肌上举肋骨以扩大胸廓,使胸廓前后、左右径增大。

(4) 分别测量记录被测试者血压2~3次,取平均值。

(5) 被测试者进行腹式呼吸:吸气时轻轻扩张腹肌,在感觉舒服的前提下,尽量

吸得越深越好;呼气时再将肌肉放松。吸气时横膈膜会下降,把脏器挤到下方,因此肚子会膨胀,而非胸部膨胀。

(6) 分别测量记录被测试者血压2~3次,取平均值。

(7) 比较两种呼吸方式下被测试者的血压测量值,并得出结论。

(六)袖带的松紧以及是否垫衣服测量

(1)选取2~3个健康的年龄相近的健康青年作为实验对象。

(2)全部对象统一测量卧位血压, 测量时间固定。测量时保持被测人心脏、肱动脉及血压计零点在同一水平。

(3) 根据临床操作情况, 将袖带的松紧度分为三种情况:适宜( I ) : 袖带缠好后,

恰好与皮肤相贴,被试者无不适感; 过紧( 11) : 袖带缠好后,受试者有紧拒感, 过松( 111) : 袖带缠好后, 能容纳二横指。

(4)用上述三种松紧度, 听诊器膜式胸端不塞入袖带内,分别对被测试者测量3

次血压,取平均值。

【注意事项】

1、被测试者的血压测量时间应保持相同,且时间段不宜隔太久

2、每次测量听诊器放置的位置保持相同

3、建议同一人测血压以减少实验误差

4、注意呼吸方式要准确,腹式呼吸的关键是:无论是吸还是呼都要尽量达到“极限”量,即吸到不能再吸,呼到不能再呼为度;同理,腹部也要相应收缩与胀大到极点,如果每口气直达下丹田则更好。进行腹式呼吸实验前,试练习2 min,再进行15 min的腹式呼吸,测血压。

5、尽量不让胳膊弯曲,带子要缠在肘部以上2cm,找准肱动脉

6、控制放气的速度

【实验现象及分析】

不同上臂对血压的影响

不同体位对血压的影响

【交流与讨论】

【实验结论】

2014年5月

国开人体解剖生理学形考任务1标准答案

国开人体解剖生理学形考任务 1标准答案 Ca2+ 动作电位上升支的产生是由于( )。 Na+内流 刚能引起组织细胞产生兴奋的最 小刺激强度称为( 阈值 骨骼肌纤维三联 体的结构是( 由一条横小管与两侧的终池构成 骨可依外形分为4类,其中不包括 ( 三角骨 骨可依外形分为4类,其中不包括( 滑膜关节的基本构造是具有关节面、关节囊和关节腔 骨可依外形分为4类,其中不包括( 三角骨 关于椎间盘的描述,错误的是( 椎间盘坚硬没有弹性 关于负反馈的描述,错误的是( 使控制部分的活动增强 关于骨连结的说法,错误的是( 滑膜关节活动度小 关于化学性突触,错误的是( 突触前膜上有特异性神经递质的受体 关于肩关节的描述,错误的是 ( 关节窝大 关于前和后的描述,错误的是( 近皮肤者为前,远者为后 关于躯干骨及其连结的描述,错误的是( 椎间盘位于相邻的两个椎体之间,盘的中央部为纤维环 关于 人体的标准姿势的描述,错误的是( 两足分开与肩同宽 关于神经一骨骼肌接头处信息传递的特征,错误的说法是( 化学传递的速度远比神经冲动的传导要快得多 关于膝关节的描述,错误的是( 膝关节只可作屈、伸运动 关于细胞膜功能的描述,错误的是( )0 分泌合成蛋白质,并参与类固醇等物质的合成题目顺序是随机的,使用查找功能(Ctrl+F 进行搜索 题目 答案 题目 答案 题目 按前后方向,将人体纵向分成左、右两部分的切面,称为( 矢状面 成人脊柱的组成,包括1块骶骨、1块尾骨和( 24块椎骨 )。 当运动神经兴奋,神经冲动传到轴突末梢时,接头前膜开放的的电压依从 性通道是(。。点击相关知识点 答案 题目 答案 题目 )。 )。

人体解剖学实验考试

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和腓肠肌标本制备 二、实验原理 三、1、蛙或蟾蜍等两栖类动物的一些基本生命活动和生理功能与温血动物相似,而其离体组织生活条件易于掌握,在任氏液的浸润下,神经肌肉标本可较长时间保持生理活性。因此,在生理学实验中常用蛙或蟾蜍坐骨神经腓肠肌离体标本来观察神经肌肉的兴奋性、兴奋过程以及骨骼肌收缩特点等。 2、细胞的静息膜电位为外正内负,电刺激可改变可兴奋细胞的膜电位差。膜电位减小时,细胞去极化,细胞兴奋;膜电位增大时,细胞超极化,细胞兴奋性被抑制。蘸有任氏液的锌铜弓接触活组织时,可产生沿锌片—活组织—铜片流向的电流对细胞产生刺激效应。 四、实验步骤 1、洗净实验动物→毁髓→剥制后肢→分离坐骨神经→游离腓肠肌→游离股骨头→标本检验→电刺激极性法则的验证 2、双毁髓 一只手握住牛蛙,使其背部向上。用拇指压住牛蛙背部,食指按压其头部前端,另一只 手持毁髓针,由两眼之间沿中线向下触划,触及凹陷处即为枕骨大孔。将毁髓针垂直刺入枕骨大孔。将针尖向前刺入颅腔内搅动,此时为单毁髓;将毁髓针退回枕骨大孔,针尖转向后方,与脊椎平行刺入椎管内捣毁脊髓,完成双毁髓。 3、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制备(1)剥制后肢标本:轻提双毁髓蛙,自背面耻骨联合上方约1公分处横向剪断脊柱。轻轻托起后肢,看清坐骨神经位置,沿脊柱两侧横向切口剪断体壁,去除断口以上肢体和内脏放入污物缸。剥去后肢皮肤后放入任氏液中备用。(2)分离两后肢,一只用于剥制标本,一只放入任氏液中保存。(3)分离坐骨神经:将后肢标本脊柱端腹面向上,趾端向外侧用蛙钉将标本固定在蛙板上。先在腹腔面用玻璃分针沿脊柱游离坐骨神经,然后在标本的背侧于股二头肌与半膜肌的肌肉缝内将坐骨神经与周边的结缔组织分离直到腘窝。(4)游离腓肠肌:同样用玻璃分针将腓肠肌与其下的结缔组织分离并在其跟腱处穿线、结扎;(5)分离股骨头:捏住股骨,剪去并刮净周围肌肉,保留股骨的后2/3,剪断股骨; (6)检验标本:用手术镊轻提标本的脊椎片,再用经任氏液蘸湿的锌铜弓接触坐骨神经,如腓肠肌发生收缩,则表示标本机能正常。轻提腓肠肌上的结扎线,将标本放入任氏液中保存15-20分钟后进行实验。(7)电刺激的极性法则验证:用棉线在神经干中间部位进行结扎,以阻断神经传导兴奋的能力。用锌铜弓跨越结扎线刺激坐骨神经干。 五、注意事项 1、避免血液污染标本,压挤、损伤和用力牵拉标本,不可用金属器械触碰神经干。 2、在操作过程中,应给神经和肌肉滴加任氏液,防止表面干燥,以免影响标本的兴奋性。 3、标本制成后须放在任氏液中浸泡数分钟,使标本兴奋性稳定再开始实验效果会较好。 六、实验结果 通过任氏液浸泡,刺激后,看到肌肉有收缩的反应,调换电极进行刺激后也同样有收缩 反应。通过铜—锌与锌—铜的两种刺激比较后,铜—锌更强。 八、思考题 1、剥去皮肤的后肢,能用自来水冲洗吗?为什么? 答:不能。因为自来水中还有例如氯离子、钙离子等许多离子,它们会影响细胞膜的点 位分布,最终就会影响到刺激反应现象的观察;另外自来水里有许多微生物如果它们附着与誓言材料上,也会影响实验效果的。 2、金属器械碰压、触及或损伤神经及腓肠肌,可能引起哪些不良后果? 答:金属器械碰压、触及或损伤神经及腓肠肌会损伤腓肠肌细胞膜,使肌肉中的神经收到过

人体生理学01任务

01任务_0003 试卷总分:100 测试总分:0 一、单项选择题(共 25 道试题,共 100 分。) 1.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 A. 反应 B. 反射 C. 神经冲动 D. 正反馈 E. 负反馈 正确答案:B 满分:4 得分:4 2. 安静时细胞内钾离子外流是通过 A. 单纯扩散 B. 载体转运 C. 入胞作用 D. 通道作用 E. 主动转运 正确答案:D 满分:4 得分:4 3. 细胞膜内负电位向减小的方向变化称为() A. 极化 B. 反极化 C. 去极化 D. 超极化 E. 复极化

正确答案:C 满分:4 得分:4 4. 肌肉收缩的初长度取决于 A. 前负荷 B. 后负荷 C. 前负荷与后负荷之差 D. 前、后负荷之和 E. 初动张力 正确答案:A 满分:4 得分:4 5. 固定肌肉两端,给予一次刺激时产生的收缩形式是 A. 第长收缩 B. 第张收缩 C. 混合性收缩 D. 强直收缩 E. 不完全性收缩 正确答案:A 满分:4 得分:4 6. 关于钠泵的生理意义,错误的是() A. 维持细胞内高钾 B. 维持细胞内高钠 C. 建立膜内外离子势能储备 D. 维持细胞的兴奋性 E. 维持细胞内外渗透压的平衡 正确答案:B 满分:4 得分:4 7. 在神经肌肉接头处,清除乙酰胆碱的酶是 A. ATP酶 B. 胆碱脂酶 C. 胆碱二脂酶

D. 脂肪酶 E. 腺苷酸环化酶 正确答案:C 满分:4 得分:4 8. 在细胞膜蛋白质的帮助下,物质通过膜顺浓度梯度或电位梯度转运的方式是 A. 单纯扩散 B. 易化扩散 C. 主动转运 D. 吞噬作用 E. 被动转运 正确答案:B 满分:4 得分:4 9. 关于Na+泵的生理作用错误的描述是 A. Na+泵能逆浓度差将进入到细胞内的钠离子移出细胞外 B. Na+泵能顺浓度差将细胞外的钾离子移到细胞内 C. 从细胞内移出的Na+可防止水分子进入细胞 D. Na+泵活动造成细胞内高K+,使许多反应得以进行 E. Na+泵的活动要以造成膜两侧的离子势能储备 正确答案:B 满分:4 得分:4 10. 当达到钾平衡电位时 A. 细胞内钠离子浓度高于细胞外 B. 细胞外钾离子浓度高于细胞内 C. 膜两侧电位梯度为零 D. 膜内较膜外电位相对较正 E. 膜内侧钾离子的净外流为零 正确答案:E 满分:4 得分:4 11. 机体的内环境指的是() A. 体液

《人体生理实验》牛蛙

人体生理学实验 一、实验目的: 1:学习蛙类动物双毁髓的实验方法; 2:掌握生理学实验手术常用器械的使用和基本操作方法; 3:学习制备具有正常兴奋收缩功能的蛙类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的操作; 二、实验原理: 1:生理学实验中常利用蛙的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研究神经、肌肉的兴奋、 兴奋性、刺激与反应的规律和肌肉收缩的特征; 2:蛙的离体组织、器官保持活性所需的条件比较简单,易于控制盒掌握; 3:任氏液是比较接近两栖动物内环境的液体,可以用来延长蛙心脏在体外 跳动时间,保持其它离体组织器官生理活性等; 三、实验设备及材料: 对 象:牛蛙 设 备:常用手术器械(手术剪、手术镊、眼科镊、毁髓针、玻璃分针)、 玻璃板、锌铜弓、培养皿、滴管、任氏液、粗剪刀、蛙板、蛙 钉、粗棉线 药品与试剂:任氏液 四、实验方法: 1.制备离体蛙心 (1)取一只蛙,捣毁脑和脊髓,将蛙仰卧固定于蛙板上。从剑突下将腹部 皮肤向上剪开,然后剪开胸骨,打开心包,暴露心脏,分离左、右主 动脉。 (2)在左主动脉下方穿一根线,此头端结扎作插管时牵引用,在主动脉干 班 级 11应用心理 姓 名 张红 学 号 2011326670130 实验日期 2012.10.12 指导教师 胡信奎 实 验名称 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 制作

下方穿一根线,在动脉圆锥上系以松结用于结扎固定蛙心管。 (3)左手持左主动脉上方的结扎线,用眼科剪在松结上方左主动脉根部剪 一小口,右手将盛有少许任氏液的大小适宜的蛙心管由此切口处插入 动脉圆锥。插管头到达动脉圆锥时,用镊子夹住动脉圆锥少许,将插 管拔出后退,并转向心室中方向,镊子向插管的平行方向提拉, 心室收缩期时将插管插入心室。蛙心插管进入心室后管内任氏液的 液面会随心室的收缩而上下波动。蛙心插管进入心室后,用预先准备 好的松结扎紧,扎线系在蛙心插管的侧钩上打结并固定。剪断主动脉 左右分支。 注意:勿扎住静窦脉,插管不可插入过深,以免心室壁堵住下口。 (画心室图,见26页) (4)轻轻提起蛙心插管以略高心脏,用一线在动脉干与腔脉交界处作一 结扎,结扎线应尽量下压,以防伤及动脉干,在结扎处外侧剪断所有 组织,将蛙心游离出来。 (5)用新制任氏液反复换洗蛙心插管内有血的任氏液,直至蛙心插管内无 血液残留为止。此时离体蛙心插管制备成功,可供实验。 (6)将蛙心插管固定在铁支架上,用蛙心夹在心室舒张期夹住心尖,并将 蛙心夹的线头通过滑轮连至张力换能器的应变梁上,调节此线张力至 1g,插管内加灌流液约1—1.5m,并在插管上标记灌流液的高度。在 此实验以后过程中,灌流液稳定于该高度。 2:制作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 (1)剥制后肢标本: 法一:将双毁髓的牛蛙背面向上放入蜡盘中。左手持手术镊轻轻提起 两前肢之间背部的皮肤,右手持手术剪横向剪开皮肤,暴露耳后腺后 缘水平的脊柱。用手术剪横向剪断脊柱。左手持手术镊提起断开的脊 柱后端,右手用手术剪沿脊柱两侧剪开体壁,再剪断下腹壁肌肉,自 基部剪断内脏。然后用蘸有任氏液的左手捏住断开的脊柱后端,右手

人体生理学第四次任务答案

第四次任务: 0001 1. 呼吸过程包括() E. 肺通气、肺换气、气体运输、组织换气 2. 降低肺泡表面张力的重要物质是() A. 肺泡表面活性物质 3. 生理情况下,血液中调节呼吸的最重要因素是()C. CO2 4. 构成肺主要回缩力的是() C. 肺泡表面张力 5. 下列哪种情况下,呼吸道阻力减小() C. 交感神经兴奋 6. CO2在血液中运输的主要形式是() C. NaHCO3 7. 关于肺泡通气量的概念,正确的是() B. 每分钟吸入肺泡的新鲜空气量 8. 肺的顺应性减少表示() B. 肺弹性阻力大 9. 肺换气是指() A. 肺泡与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 10. 二氧化碳引起的呼吸变化主要刺激的是() B. 中枢化学感受器 11. 氧离曲线是() B. PO2与血氧饱和度间关系的曲线 12. 缺氧对呼吸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D. 轻度氧气时呼吸加深加快 13. 男,65岁,有45年吸烟史,主诉气促,尤其呼气困难。门诊诊断为肺气肿。该患者的肺部可出现 E. 肺表面活性物质减少 14. 通气/血流比值是指() E. 肺泡通气量与每分钟肺毛细血管血流量之比 15. 使支气管平滑肌收缩的物质是() C. 乙酰胆碱 16. 气体运输主要形式 B. 化学结合 17. 进入肺泡内的气体,可因血液在肺内分布不均而未全部与血液进行气体交换。没有发生气体交换的这部分肺泡容量,称为 C. 肺泡无效腔 18. 决定肺泡气体交换方向的主要因素是() B. 气体分压差 19. 评价肺通气功能较好的指标是() D. 用力肺活量 20. 维持胸内负压的前提是() C. 胸膜腔密闭 21. 缺氧引起呼吸加强,完全刺激的是() A. 外周化学感受器 22. 一氧化碳中毒主要引起组织缺氧。缺氧机制是 A. CO与血红蛋白结合的能力大于氧和血红蛋白结合的能力的210倍 23. 某人解剖无效腔为150ml,正常平静呼吸时潮气量500ml,呼吸频率每分钟12次。今患肺炎,呼吸变浅、加速,若潮气量减半,呼吸频率加倍,其肺泡通气量(L/min)应是下列哪个数据。 D. 2.4 24. 有关CO2的叙述,错误的是() B. 血PCO2越高,呼吸中枢兴奋越强 25. 肺泡通气量() E. 等于(潮气量?无效腔气量)×与呼吸频率 0002 1. 肺换气的动力是 A. 气体的分压差 2. 降低肺泡表面张力的重要物质是() A. 肺泡表面活性物质 3. 有关紫绀的叙述,错误的是() B. 严重贫血的人均出现紫绀 4. 有关CO2的叙述,错误的是()

生理功能.

生理功能 (一)人腦 乃是控制身體的中心,接受關於環境及人體的內部功能持續而大量的感覺訊息。它處理此種訊息並且與儲存的資料比較,同時決定某些動作是否需要適應環境或調節身體內部的一些功能。腦亦被視為身體的資料儲藏室,同時是意識和情感的主要部位。 活生生的腦乃是一個柔軟、容易壓縮的灰白組織的質塊,表面有明顯摺曲。鮮紅的動脈以及紫色的靜脈通過此種有溝的質塊。腦與它的血管完全被包覆在稱為腦膜的三層膜裡面。最外層形成一層堅韌、保護性的外套。腦的重量約為1.3公斤,包含數目非常多的神經細胞以及有支持作用的膠細胞。 大腦被分為4葉-----額、、頂、枕葉,與顱骨的骨頭相對應。有些腦葉被深溝所分開,稱之為裂或溝。而小腦掌控一些無意識及自動的功能,譬如平衡,以及控制和協調身體隨意的運動。血管連接著心臟,不停地來回輸送血液到全身各個部分。用過的血液從身體回到心臟再喞送到肺臟,在肺臟與氧氣結合,然後回到心臟,再輸送到全身。 (二)胃 是一個中空的肌肉性囊袋,是消化道中最重要的部分。食物從食道進入之後,然後會從胃轉入十二指腸(小腸的第一部分)。胃有二個主要的功能:首先是將所吃的食物加以處理,並暫時貯存起來。以及胃會慢慢地將處理過的食物送入小腸。如果胃沒有貯存食物之功能,那我們可能必須經常的進食。 胃可貯存食物並將其轉變為小份子,以便小腸內的酵素可對其作用。伴隨著此分解作用的是機械性的攪拌作用,其可利於食物和胃壁細胞產生之胃液均勻混合。這種胃液含有消化酵素和胃酸,胃酸可促進酵素作用並分解一些食物,而胃泌素則可增加胃肌肉的活動性刺激胃酸分泌。胃壁由肌肉層構成,以使其攪拌及混合食物。這些肌肉可使胃擴張及收縮。位可收縮到只剩50cc的容量,但又可迅速擴張至1500cc的容量。當吞嚥食物時,胃便由休息狀態中待命。這種放鬆狀態是由腦部的吞嚥中心所控制。強而有力的食道收縮迫使食物走向食道出口,亦既胃及食道接合處,此處可打開以便食物進入胃。食物在位中開始進行初步的消化,而其產物則會被迫推向十二指腸入口處之強勁肌肉環(稱為幽們括約肌)。當胃的內容物被轉變為食糜進入十二指腸。在食物之黏稠度足夠時,可使幽門括約肌打開,相反地如果一個時團碰到幽門則會刺激幽門則會刺激幽門括約肌收縮而關閉。這種反應可防止較大塊的食團進入小腸,而這些食團便會在送回胃中在接受胃酸及機械性消化作用,以便於分解為更小的食糜。 (三)肺部 是指兩個圓椎狀的器官位於胸腔內中心縱膈腔的兩側,主私人體與外界空氣進行氣體交換。肺是由海綿樣組織所構成,上面綴著無數個稱為肺泡的小氣囊。這個組織填滿了位於分枝成樹枝狀網路的呼吸道和血管之間的空隙。肺的底面坐落在橫膈膜之上,這是一片向上拱入胸腔的肌肉,把胸腔和腹腔完全隔開。肺的上尖處一直延伸到頸部,約比鎖骨高3~4公分。整個肺部都包圍在肋骨骨架之內。 (四)肝 是人体最大的器官,佔成人体重的五份一。分二葉:右葉比左葉大六倍。此葉從肝靜脈及肝動脈取到雙倍的血液功應。繫於肝下端的表面,有膽囊。 除了熱量與蛋白質外,維生素A,B群,C,E都是特別需要注意的營養素。它們除了有利於

《人体生理学》课程作业及其答案

大理学院成人高等教育《人体生理学》课程作业及答案 第一章至第四章 一、名词解释 1.负反馈 在反馈控制系统中,反馈信息与控制信息作用相反的反馈,称负反馈 2.正反馈 在反馈控制系统中,反馈信息与控制信息作用相同的反馈,称为正反馈 3.内环境 细胞直接生活的液体环境即细胞外液称为内环境(internal) 4.稳态 为维持细胞正常的生理功能,机体通过复杂的调节机制保持内环境中的各项物理、化学因素的相对稳定,称为内环境稳态 5.化学门控性通道 通道的开闭是由膜两侧的化学物质(如递质、激素或药物)控制的,则称为化学门控离子通道(chemically-gated ion channel),或称为配体门控离子通道。 6.主动转运 某些物质(如Na+、K+)以细胞膜特异载体蛋白携带下,通过细胞膜本身的某种耗能过程,逆浓度差或逆电位差的跨膜转运称为主动转运。 7.电压门控性通道 由膜两面侧的电位差决定其功能状态的离子通道称电压门控性通道 8.阈电位 当膜电位去极化达到某一临界值时,就出现膜上的Na﹢大量开放,Na﹢大量内流而产生动作电位,膜电位的这个临界值称为阈电位。 9.静息电位 静息电位是指细胞处于静息状态时,细胞膜两侧存在的电位差。 10 动作电位 动作电位是指细胞受刺激时在静息电位基础上产生的可传布的电位变化 11.局部反应 局部反应有以下特点:( 1 )电位幅度小且呈衰减性传导( 2 )不具有“全或无”现象( 3 )有总和效应 12.兴奋性 兴奋性是机体感受刺激发生反应的能力或特性。 13.血细胞比容 血细胞在全血中所占的容积百分比,称血细胞比容。由于白细胞和血小板仅占血液总容积的0.15%~1%,故血细胞比容很接近血液中的红细胞比容。 14.血浆胶体渗透压 由血浆蛋白质所形成的血浆渗透压,称为血浆胶体渗透压。 15.EPO EPO是促红细胞生成素(Erythropoietin)的英文简称。人体中的 促红细胞生成素是由肾皮质肾小管周围间质细胞和肝脏分泌的一种激素样物质,能够促进红细胞生成。 16.心动周期 心房或心室每一次收缩和舒张构成的一个机械活动周期,称为心动周期。 17.心输出量 每分钟左心室或右心室射入主动脉或肺动脉的血量。 18.窦性节律; 窦房结掌控心脏的这种节律,叫做“窦性节律。 19.中心静脉压 是指右心房和胸腔内大静脉的压力,是反映右心前负荷的指标。 0.平均动脉压 一个心动周期中动脉血压的平均值称为平均动脉压。 21.期前收缩 在心房或心室有效不应期之后,下一次窦房结的兴奋到达之前,受到一次“额外”的刺激或

人体生理学02任务

02任务_0007 试卷总分:100 测试总分:0 一、单项选择题(共 25 道试题,共 100 分。) 1. B型血的人可以接受() A. A型血、B型血 B. AB型血、O型血 C. B型血、O型血 D. A型血、O型血 E. O型血 正确答案:C 满分:4 得分:4 2. A型血的人可以接受() A. A型血、B型血 B. AB型血、O型血 C. B型血、O型血 D. A型血、O型血 E. O型血 正确答案:D 满分:4 得分:4 3. 血细胞比容是指血细胞() A. 与血浆容积之比 B. 与血管容积之比 C. 与白细胞容积之比 D. 在血液中所占的重量百分比 E. 在血液中所占的容积百分比

正确答案:E 满分:4 得分:4 4. 外源性凝血的启动因子是() A. II B. III C. VII D. IX E. XII 正确答案:B 满分:4 得分:4 5. 血浆晶体渗透压明显降低时会导致() A. 组织液增多 B. 红细胞膨胀 C. 红细胞萎缩 D. 红细胞不变 E. 体液减少 正确答案:B 满分:4 得分:4 6. 肝素广泛用于临床防治血栓形成,其抗凝的主要机制是() A. 抑制凝血酶原的激活 B. 抑制纤维蛋白原的溶解 C. 促进纤维蛋白溶解 D. 增强抗凝血酶III的活性 E. 去除血浆中的钙离子 正确答案:D 满分:4 得分:4 7. 某患者在胃大部分切除后出现巨幼红细胞性贫血,其原因是() A. 蛋白质吸收障碍 B. 叶酸吸收障碍 C. 维生素B12吸收障碍

D. 脂肪吸收障碍 E. 铁吸收障碍 正确答案:C 满分:4 得分:4 8. 血小板减少的患者,皮肤黏膜常自发性出现出血点和紫癜,主要是由于 A. 不易形成止血栓 B. 血管不易收缩 C. 不能维持血管内皮的完整性 D. 血凝块回缩障碍 E. 血液凝固障碍 正确答案:C 满分:4 得分:4 9. Rh血型不合见于() A. Rh阳性者第二次接受Rh阴性者的血液 B. Rh阴性者第二次接受Rh阴性者的血液 C. Rh阴性者第二次接受Rh阳性的血液 D. Rh阳性的母亲第二次孕育Rh阴性的胎儿 E. Rh阳性的母亲第二次孕育Rh阳性的胎儿 正确答案:C 满分:4 得分:4 10. 形成血浆晶体渗透压的主要物质是() A. 无机盐 B. 葡萄糖 C. 球蛋白 D. 白蛋白 E. 纤维蛋白 正确答案:A 满分:4 得分:4 11. 输血时主要考虑供血者的() A. 红细胞不发生叠连

人体解剖学实验考试

坐骨神经一一腓肠肌标本和腓肠肌标本制备 二、实验原理 三、1、蛙或蟾蜍等两栖类动物的一些基本生命活动和生理功能与温血动物相似,而其离体 组织生活条件易于掌握,在任氏液的浸润下,神经肌肉标本可较长时间保持生理活性。因此, 在生理学实验中常用蛙或蟾蜍坐骨神经腓肠肌离体标本来观察神经肌肉的兴奋性、兴奋过程以及骨骼肌收缩特点等。 2、细胞的静息膜电位为外正内负,电刺激可改变可兴奋细胞的膜电位差。膜电位减小时,细胞去极化,细胞兴奋;膜电位增大时,细胞超极化,细胞兴奋性被抑制。蘸有任氏液的锌铜弓接触活组织时,可产生沿锌片一活组织一铜片流向的电流对细胞产生刺激效应。 四、实验步骤 1、洗净实验动物→毁髓→剥制后肢→分离坐骨神经→游离腓肠肌→游离股骨头→标本检验→电刺激极性法则的验证 2、双毁髓 一只手握住牛蛙,使其背部向上。用拇指压住牛蛙背部,食指按压其头部前端,另一只手持毁髓针,由两眼之间沿中线向下触划,触及凹陷处即为枕骨大孔。将毁髓针垂直刺入枕骨大孔。将针尖向前刺入颅腔内搅动,此时为单毁髓;将毁髓针退回枕骨大孔,针尖转向后方,与脊椎平行刺入椎管内捣毁脊髓,完成双毁髓。 3、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制备(1)剥制后肢标本:轻提双毁髓蛙,自背面耻骨联合上方约1公分处横向剪断脊柱。轻轻托起后肢,看清坐骨神经位置,沿脊柱两侧横向切口剪断体壁,去除断口以上肢体和内脏放入污物缸。剥去后肢皮肤后放入任氏液中备用。(2)分离两后肢,一只用于剥制标本,一只放入任氏液中保存。(3)分离坐骨神经:将后肢标本脊柱端 腹面向上,趾端向外侧用蛙钉将标本固定在蛙板上。先在腹腔面用玻璃分针沿脊柱游离坐骨 神经,然后在标本的背侧于股二头肌与半膜肌的肌肉缝内将坐骨神经与周边的结缔组织分离直到腘窝。(4)游离腓肠肌:同样用玻璃分针将腓肠肌与其下的结缔组织分离并在其跟腱处穿线、结扎;(5)分离股骨头:捏住股骨,剪去并刮净周围肌肉,保留股骨的后2/3,剪断股骨;(6)检验标本:用手术镊轻提标本的脊椎片,再用经任氏液蘸湿的锌铜弓接触坐骨神经,如腓肠肌发生收缩,则表示标本机能正常。轻提腓肠肌上的结扎线,将标本放入任氏液中保存15-20分钟后进行实验。(7)电刺激的极性法则验证:用棉线在神经干中间部位进行结扎,以阻断神经传导兴奋的能力。用锌铜弓跨越结扎线刺激坐骨神经干。 五、注意事项 1、避免血液污染标本,压挤、损伤和用力牵拉标本,不可用金属器械触碰神经干。 2、在操作过程中,应给神经和肌肉滴加任氏液,防止表面干燥,以免影响标本的兴奋性。 3、标本制成后须放在任氏液中浸泡数分钟,使标本兴奋性稳定再开始实验效果会较好。 六、实验结果 通过任氏液浸泡,刺激后,看到肌肉有收缩的反应,调换电极进行刺激后也同样有收缩反应。通过铜一锌与锌一铜的两种刺激比较后,铜一锌更强。 八、思考题 1、剥去皮肤的后肢,能用自来水冲洗吗?为什么? 答:不能。因为自来水中还有例如氯离子、钙离子等许多离子,它们会影响细胞膜的点位分布,最终就会影响到刺激反应现象的观察;另外自来水里有许多微生物如果它们附着与 誓言材料上,也会影响实验效果的。 2、金属器械碰压、触及或损伤神经及腓肠肌,可能引起哪些不良后果? 答:金属器械碰压、触及或损伤神经及腓肠肌会损伤腓肠肌细胞膜,使肌肉中的神经收到过度刺激,而过度兴奋最终失活,刺激时候就没有现象。

人体生理功能

第一单元绪论 学习主要内容及要点 一、人体生理功能的概述 人体生理功能研究的是正常人体生命活动的规律,包括正常人体生命活动的过程、机理、意义以及人体内外环境变化对生命活动的影响等。 二、人体生理功能的主要研究方法 有动物实验、人体实验和调查研究。动物实验包括急性和慢性实验两大类,是生理学研究采用的主要方法。研究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规律主要是在细胞和分子、器官和系统,以及整体这三个水平上进行的。 三、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特征 有新陈代谢、兴奋性和生殖。 (一)新陈代谢 是指人体与环境之间进行物质和能量交换,实现自我更新的过程,是生命的最基本特征。包括两个过程:①人体不断地从环境中摄取营养物质合成自身新的物质,并贮存能量的过程称做合成代谢;②人体不断分解自身旧的物质,释放能量供生命活动的需要,并把分解产物排出体外的过程称为分解代谢。物质的合成和分解称为物质代谢;伴随物质代谢而产生的能量的贮存、释放、转移和利用的过程称为能量代谢。 (二)兴奋性 人体对环境条件变化发生功能活动改变的能力或特性称为兴奋性。 1.刺激与反应 (1)刺激:能引起人体发生功能活动改变的内外环境变化称为刺激。刺激按其性质可分为:①物理刺激②化学刺激③生物性刺激④社会因素和心理活动构成的刺激。 (2)反应:接受刺激后,人体内部的代谢活动及其外部功能状态的改变称为反应。刺激要引起人体或组织产生反应必须具备三个条件:①刺激强度,②刺激作用的时间,③强度-时间变化率。 (3)阈值:单位时间内,在刺激强度-时间变化率不变的条件下,能引起组织发生反应的最小刺激强度称为阈强度或阈值。其可作为衡量组织兴奋性高低的客观指标(阈值的大小和组织兴奋性的高低呈反变关系)。 强度等于阈值的刺激称为阈刺激;强度大于阈值的刺激称为阈上刺激;强度小于阈值的刺激则称为阈下刺激。阈刺激和阈上刺激都能引起组织发生反应,而单个阈下刺激则不能引起组织的反应。 (4)可兴奋组织:神经组织、肌肉组织和腺体组织的兴奋性较高,对刺激的反应迅速而明显,生理学中习惯上将这些组织称为可兴奋组织。 2.兴奋与抑制

人体生理学答案2817 01任务

人体生理学答案(网络)---01任务2817-01任务 1.参与生理性止血的血细胞是()(D) A. 红细胞B. 巨噬细胞C. 淋巴细胞D. 血小板E. 嗜酸性粒细胞 2.在神经肌肉接头处,清除乙酰胆碱的酶是(C) A. ATP酶B. 胆碱脂酶C. 胆碱二脂酶D. 脂肪酶E. 腺苷酸环化酶 3.嗜酸粒细胞主要参与()(B) A. 纤溶过程B. 过敏反应C. 吞噬过程D. 特异性免疫反应E. 非特异性免疫反应 4.输血时最不易找到合适给血者的血型是()(D) A. Rh阴性O型B. Rh阳性O型C. Rh阳性AB型 D. Rh阴性AB型 E. Rh阴性B型 5.下列哪项不属于生命活动的基本特征()(C) A. 兴奋性B. 适应性C. 反馈D. 生殖E. 新陈代谢 6.成分输血的原则是()(C) A. 血浆B. 免疫球蛋白C. 缺什么补什么D. 浓缩的血小板悬液E. 浓缩的红细胞悬液 7.下列哪一项不属于生命活动的基本特征()(C) A. 新陈代谢B. 适应性C. 内环境稳态D. 生殖E. 兴奋性 8.某人的红细胞与A型血的血清发生凝集,其血清与A型血的红细胞也发生凝集,此人的血型是()(B) A. A型 B. B型 C. AB型 D. O型 E. Rh型 9.A型血的人可以接受()(D) A. A型血、B型血B. AB型血、O型血C. B型血、O型血D. A型血、O型血E. O型血 10.缺乏维生素K不会造成哪种凝血因子缺乏()(B) A. II B. V C. VII D. IX E. X 11.与单纯扩散相比,易化扩散的特点是(D) A. 顺浓度差转运B. 不耗能C. 需要膜蛋白质的帮助D. 是水溶性物质跨膜转运的主要方式E. 是离子扩散的主要方式 12.下列哪种物质是神经肌肉接头处的化学递质()(C) A. 肾上腺素B. 去甲肾上腺素C. 乙酰胆碱D. 氨基丁酸E. 多巴胺 13.具有局部兴奋特征的电信号有(C) A. 峰电位B. 后电位C. 终板电位D. 神经纤维动作电位E. 神经干动作电位 14.细胞膜内、外正常的Na+和K+浓度差的形成和维持是由于()(E) A. 安静时,细胞膜对K+的通透性大B. 兴奋时,膜对Na+的通透性增加C. Na+和K+易化扩散的结果D. 细胞膜上载体的作用E. 细胞膜上钠-钾泵的作用 15.血浆晶体渗透压明显降低时会导致()(B) A. 组织液增多B. 红细胞膨胀C. 红细胞萎缩D. 红细胞不变E. 体液减少 16.葡萄糖通过小肠粘膜吸收属于()(D) A. 单纯扩散B. 载体易化扩散C. 通道易化扩散D. 继发性主动转运E. 主动转运 17.血管外破坏红细胞的主要场所是()(D) A. 肾和肝B. 淋巴结C. 肺D. 脾和肝E. 胸腺和骨髓 18.动作电位在同一细胞上传导,错误的是()(C) A. 局部电流B. 双向传导C. 衰减性传导D. 传导速度与神经纤维直径有关 E. 动作电位幅度与刺激强度无关 19.存在于组织中的凝血因子是()(A) A. 因子III B. 因子IV C. 因子VII D. 因子VIII E. 因子XII 20.当达到钾平衡电位时(E) A. 细胞内钠离子浓度高于细胞外B. 细胞外钾离子浓度高于细胞内C. 膜两侧电位梯度为零D. 膜内较膜外电位相对较正E. 膜内侧钾离子的净外流为零 维E. 氨基酸D. 钙离子C. 铁离子C B. 维生素(B) A. 小细胞性贫血通常是由于缺乏()21. 生素D 22.骨骼肌的强直收缩主要是由于(B) A. 刺激强度的增加B. 刺激频率的增加C. 刺激时间的延长D. 肌肉功能状态的良好E. 肌肉兴奋性的增高

人体解剖学实验指导

人体解剖学实验指导 生殖系统 一、男性生殖系统 实验要点 1.男性生殖系统的组成。 2.男性生殖系统各器官的位置和形态。 实验材料 1.男性生殖系统概观标本。 2.男性盆腔正中矢状面标本。 3.阴茎的解剖标本。 实验内容与方法 1.睾丸取男性生殖系统概观标本,观察:睾丸的位置和形态,睾丸鞘膜的配布和鞘膜腔的形成。 2.附睾取男性生殖系统概观标本,观察附睾的位置和形态。 3.输精管和射精管取男性生殖系统概观标本和男性盆腔正中矢状切面标本,观察:输精管的起始、行程,并结合活体触摸输精管的硬度;射精管的合成、行程和开口部位。4.精囊腺取男性生殖系统概观标本,观察精囊的位置和形态。 5.前列腺取男性生殖系统概观标本和男性盆腔正中矢状切面标本,观察前列腺的位置、形态,以及与膀胱颈和直肠的位置关系。 6.阴茎和阴囊取男性生殖系统概观标本和阴茎的解剖标本,观察:阴茎的构造及三条海绵体的形态和位置关系,尿道外口的位置,阴囊的构造。 7.男性尿道取男性盆腔正中矢状切面标本,观察:尿道的两个弯曲和三个狭窄的形态和部位。 二、女性生殖系统 实验要点 1.女性生殖系统的组成。 2.女性生殖系统各器官的位置和形态。 实验材料 1.女性生殖系统概观标本。 2.女性内生殖器标本。 3.女性盆腔正中矢状切面标本。 4.女阴标本。 5.女性乳房解剖标本。 6.男、女性会阴标本。 实验内容与方法 1.卵巢取女性盆腔正中矢状切面标本,观察卵巢的位置和形态。 2.输卵管取女性内生殖器标本,观察输卵管的位置、分部及各部的形态特征。 3.子宫取女性内生殖器标本和女性盆腔正中矢状切面标本,观察:子宫的位置,以及子宫与膀胱、阴道和直肠的位置关系;子宫的形态和分部;子宫腔和子宫颈管的形态及其通连关系;子宫各韧带的位置。 4.阴道取女性盆腔正中矢状切面标本,观察:阴道的位置,阴道穹的构成,阴道穹后部与直肠子宫陷凹的位置关系。 5.女阴取女阴标本,观察:女阴的形态,尿道外口与阴道口听关系。 三、乳房和会阴

人体生理学04任务

04任务_0001 试卷总分:100 测试总分:0 一、单项选择题(共25 道试题,共100 分。) 1. 呼吸过程包括() A. 外呼吸、内呼吸、肺通气和肺换气 B. 外呼吸、气体运输、肺换气和组织换气 C. 外呼吸、肺换气和组织换气 D. 肺通气、气体运输、肺换气 E. 肺通气、肺换气、气体运输、组织换气 正确答案:E 满分:4 得分:4 2. 降低肺泡表面张力的重要物质是() A. 肺泡表面活性物质 B. 肾上腺素 C. 肾素 D. 乙酰胆碱 E. 碳酸酐酶 正确答案:A 满分:4 得分:4 3. 生理情况下,血液中调节呼吸的最重要因素是() A. O2 B. H+ C. CO2 D. Hb E. NaHCO3 正确答案:C 满分:4 得分:4 4. 构成肺主要回缩力的是() A. 弹性阻力 B. 非弹性阻力

D. 肺的回缩力 E. 肺的扩张力 正确答案:C 满分:4 得分:4 5. 下列哪种情况下,呼吸道阻力减小() A. 产生慢反应物质 B. 副交感神经兴奋 C. 交感神经兴奋 D. 组织胺释放 E. 乙酰胆碱释放 正确答案:C 满分:4 得分:4 6. CO2在血液中运输的主要形式是() A. KHCO3 B. H2CO3 C. NaHCO3 D. HbNHCOOH E. 物理溶解 正确答案:C 满分:4 得分:4 7. 关于肺泡通气量的概念,正确的是() A. 平静呼吸时每分钟入或出肺的气体量 B. 每分钟吸入肺泡的新鲜空气量 C. 等于潮气量与呼吸频率的乘积 D. 反映肺通气功能的储备能力 E. 等于潮气量与补吸气量之和 正确答案:B 满分:4 得分:4 8. 肺的顺应性减少表示() A. 肺弹性增强 B. 肺弹性阻力大

人体生理学形考任务1按拼音排序后

人体生理学形考任务1按拼音排序后 ●A型血的人可以接受()。c. A型血、O型血 ●当达到钾平衡电位时()a. 膜内侧钾离子的净外流为零 ●当运动神经兴奋,神经冲动传到轴突末梢时, 接头前膜的正确答案是:a.电压依从性 Ca2+通道开放 ●动作电位在同一细胞上传导,错误的是()c. 衰减性传导 ●非脂溶性物质在细胞膜蛋白质的帮助下,由膜的高浓度一侧向低浓度一侧转运的方式, 称为c. 易化扩散 ●关于ABO血型系统,错误的是()。e. 同型人之间抗原类型一般不同 ●关于ABO血型系统的叙述,下列哪一个是错误的()。c. AB型血的血清中含有抗A 和抗B凝集素 ●关于控制的叙述,正确的是()a. 控制部分与受控制部分间为闭环式回路 ●关于前负荷的描述,错误的是正确答案是:c.不断增加前负荷,肌肉收缩张力则随前负 荷的增加而不断增加 ●关于血液的组成,错误的说法是()。d. 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数量均没有性别差 异 ●静息电位接近于()d. K+平衡电位 ●静息时细胞膜两侧维持内负外正的稳定状态,称为b. 极化 ●举例说明内环境稳态的维持和意义,的是e. 缺氧、高烧、酸中毒等情况下,内环境的 理化性质不发生变化 ●内环境稳态是指()c. 细胞外液的理化性质相对恒定 ●内源性凝血过程一般开始于()。c. 因子Ⅻ的激活 ●启动外源性凝血途径的物质是()。e. 因子Ⅲ ●神经递质释放的过程属于()d. 出胞作用 ●神经-肌肉接头处的化学递质是正确答案是:d.乙酰胆碱 ●神经细胞动作电位上升支形成是由于()e. Na+内流 ●受控部分反过来影响控制部分的过程,称为()b. 反馈 1

最新人体解剖学实验三全身骨

人体解剖学实验三全 身骨

实验三全身骨 [实验内容] 观察全身各骨。 [实验目的] (一) 掌握人体全身骨的组成及特点。 (二) 掌握人体上肢骨、下肢骨、中轴骨的组成及各骨名称。 (三) 掌握锁骨、肩胛骨、肱骨、桡骨、尺骨、手骨、髋骨、股骨、髌骨、胫 骨、腓骨、足骨、颅骨、椎骨、胸骨、肋骨的位置、形态结构及主要的骨性标志和体表标志。 [材料与器具] 人体骨架标本,人体完整的散骨标本,完整颅骨及其分离标本。 [方法与步骤] (一)观察上肢骨 1.在人体骨架标本上辨认出上肢骨,掌握上肢骨的组成及各骨的名称。 锁骨 上肢带骨肩胛骨 上肢骨肱骨 自由上肢骨桡骨 尺骨 手骨

2.根据教学内容,分辨出上述各散骨标本的部位:即根据各骨上下、前后、内外侧的主要骨性标志,判断其在人体上的侧别和位置,并熟练掌握各骨的主要骨性标志。 (1)锁骨(图2-3-1) ①呈“∽”形,无骨髓腔,位于胸廓的前外上方,分为“一体两端”。 ②锁骨内侧端粗大,呈圆柱状,称胸骨端,其末端为胸骨关节面,与胸 骨的锁切迹相关节;外侧端呈扁平状,称肩峰端,其末端有肩峰关节 面,与肩峰上的相应关节面相关节。 ③锁骨内侧2/3 凸向前,外侧1/3 凸向后。 ④锁骨上面光滑,下面粗糙。 (2)肩胛骨(图2-3-2) ①呈倒“△”形,位于胸廓的后外上方,第2到第7肋之间,为扁骨,可分为两个面、三个角和三个缘。 ②两个面: 腹侧面,称肩胛下窝,与肋骨相邻。 背侧面,有 一自内下向外上 方的横行隆起, 称肩胛冈,其向 外延续为肩峰, 肩峰内侧有肩峰 关节面,与锁骨

上的相应关节面相关节。肩胛冈上、下分别有一浅窝,称冈上窝和冈下窝。 ③三个缘: 上缘锐薄,近似水平位,自内侧角达喙突根部,外侧端有一切迹称肩胛切迹。 内侧缘(亦称脊柱缘)锐薄,始于内侧角,终于下角。 外侧缘(亦称腋缘)肥厚而微凹,自关节盂下缘达下角。 ④三个角: 上角位于上缘与脊柱缘的会合处,相当于第二肋骨上缘水平。 外侧角肥厚,位于上缘与腋缘的会合处,此角外侧面有梨形的浅窝,称为关节盂,与肱骨头相关节,关节盂的上、下方各有一粗糙隆起,分别称盂上结节和盂下结节。另外,喙突和肩峰也位于外侧角。 下角呈锐角,位于脊柱缘与腋缘的结合处,相当于第7肋或第7肋间隙的高度。 (3)肱骨(图2-3-3) ①为一典型长骨,分为“一体两端”。 ②上端(近侧端):有半 球形的肱骨头,头周围的环状浅 沟称为解剖颈。肱骨头与体交界 处稍细部,称为外科颈,肱骨头 外侧下方有一较大的隆起,称为 大结节;前方为一较小的隆起称 为小结节,大、小结节向下延续

生理学的研究任务及研究内容

授课教师:宋志民 授课年级:高二年级医学(2)班 编写时间:2017年11月28日 章节名称:第一章绪论第一节生理学的研究任务及研究内容 授课学时:1学时 教学目的:1.掌握兴奋性和适应性、阈刺激、阈下刺激、阈上刺激的概念。 2.学会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特征。 3.了解人体生理学的研究内容和方法。 教学重点:兴奋性和适应性、阈刺激、阈下刺激、阈上刺激的概念、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特征。 教学难点:兴奋性、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特征。 教学方法:直观教学式(多媒体)、自主、讲授法、启发式 教学用具:多媒体、板书 授课方法及时间分配教学过程与内容 导入新课:(5分) 第一节生理学的任务和研究内容(25分) 一、生理学的研究任务 1、什么是生理学? 生理学是研究生物体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属于生物科学的一分支。医学生理学(人体生理学)是研究正常人体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 2、生理学的研究对象:正常生物体的生命现象。 3、生理学的研究任务:研究正常状态下人体及其各器官系统的功能。 4、学习生理学的目的:掌握各种生理活动的发展、变化的规律。 二、生理学和医学的关系: 生理学是一门重要的基础医学理论课程,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 三、生理学的研究方法: 生理学是一门实验性科学。生理学研究的基本方法是实验,生理学实验可分为动物实验和人体实验。生理学实验主要在动物身上进行。动物实验又可分为急性动物实验和慢性动物实验,其中前者又可分为离体实验和在体实验。

四、生理学研究的内容 1.细胞和分子水平的研究:在于探索细胞及其所含生物大分子的 2.器官和系统水平的研究:主要研究各器官和系统的活动规律、调节机制及其影响因素等。 3.整体水平的研究:以完整的机体为研究对象,观察和分析在各种生理条件下不同器官、系统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协调的规律。 五、怎样学习生理学? 1、学习生理学的指导思想:医学是关系到生命、健康的科学,因此必须强调严谨性。同学在学习过程中要时刻不怕吃苦、不怕劳累,也要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抱有终生学习的态度,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当合格的医护人员。 2、如何学好生理学? 深刻理解注重联系生活 逻辑推理空间思维 重视实验证实理论 要积极思维、不要被动思维、更不要拒绝思维。 学生课堂小结:(提问学生共同总结)(7分) 1.生理学的概念 2.生理学研究的对象和任务 3.生理学研究的基本方法 4. 生理学研究的内容 课堂思考题试述生理学的研究可分为哪几个水平?(3分) 回顾本节内容:(5分) 作业:1、预习内容第二节生命活动与环境 2、什么是生理学? 3、生理学研究的对象和任务? 4、生理学研究的基本方法 教学反思:

人体生理实验

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 【实验人员】13级卓越创新班生理学实验第二小组全体成员(王立涛[3130101020]、关锐[3130101028]、覃淑萍[3130101016]、杜亚楠[3130101022]、王晨阳[3130101027])【实验日期】2014/5/23 【实验地点】南方医科大学校本部机能实验室 【实验目的】 (1) (2) 【实验原理】 【实验对象】2~3个健康的年龄相近的健康青年 【实验器材与药品】台式汞柱血压计 【实验步骤】 (一)不同上臂对血压的影响 (1)被测者坐在椅子上,测量时脱去衣袖,排除因衣袖过紧造成的影响 (2)肱动脉、心脏与血压计三点位于同一水平高度,袖带平整缠于左臂,下缘距肘窝3㎝,松紧以伸进二手指为准,伸直肘部并稍外展,掌心向上。(3)听诊器置于肘窝中点动脉搏动最强部位,用手指稍加压与皮肤紧密接触,勿塞于袖带下。右手挤压输气球,轻轻加压,使水银逐渐上升至180mmH g~190mmHg时,再以每秒3 mmHg~4 mmHg的速度放气,使水银柱缓慢下降,当听到第一次搏动音时,水银柱所指刻度为收缩压,搏动音消失为舒张压,中途不能再次充气,一次为准。 (4)分别对被测试者测量3次血压,取平均值。 (二)不同体位对血压的影响 (1)让被检测者休息15分钟,平卧于床上,用台式汞柱血压计按规将袖带固定于右上臂,测量血压(注意不要解开袖带),此血压即为坐位血压。(2)让被测者站起来,使手臂与心脏同高,按上述方法测量血压,此即为站位血压。 (3)让被测者端坐在椅子上,使手臂平齐于心脏,按上述方法测量血压,此为坐位血压。 (4)使被测者坐在椅子上,上抬上臂,使手臂高于心脏,袖带平整缠于左臂,下缘距肘窝3㎝,松紧以伸进二手指为准。听诊器置于肘窝中点动脉搏动最强部位,测量血压 (5)被测者坐在椅子上,使手臂低于心脏,测量血压。 (6)分别对被测试者测量3次血压,取平均值。 (三)听诊器胸件位置放置 (1)将听诊器胸件置于标准位置(肘窝内侧肱动脉搏动明显处),测量三次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