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冠幅直径和植株高度的灌木地上生物量估测方法研究

基于冠幅直径和植株高度的灌木地上生物量估测方法研究
基于冠幅直径和植株高度的灌木地上生物量估测方法研究

苗木高度、冠径、胸径、地径、土球直径

1、实生苗——又称直生苗、播种苗,系用种子播种繁殖直接培育而成的苗木。 2、移植苗——指经过移栽(到异地)后培育而成的苗木。 3、苗木高度——指苗木苗木露出地表的根茎部至树冠顶部之间的垂直距离,常以“H”表示(计量单位为cm,下同)。 4、冠径——又称蓬径,指苗木冠丛最大幅度之间的直径,常以“P”表示。 5、胸径——指离地面1.2m处的树杆直径,常以“Φ”表示。 6、地径——指离地面0.3m处的树杆直径,常以“d”表示。 7、土球直径——又称泥球径,指苗木移植时根部所带泥球的直径,常以“D”表示。乔木的土球直径按胸径的8倍计算,当按胸径计有困难时按地径的7倍计算;灌木或亚乔木(如丛生状的桂花等)的土球直径按其冠径的1/3计算。 8、苗木长度——指部分植物(如铺地柏、常青藤等)在自然状态下根茎部至枝梢的实际长度,常以“L”表示。 9、全冠苗——指达到三级分枝且冠径达到其胸径的15倍及以上的乔木(特殊乔木除外)。 10、非全冠苗——指达不到三级分枝或冠径达不到其胸径的15倍的乔木(特殊乔木除外)。 11、苗龄——指苗木繁殖、培育的年数,通常以“一年生”、“二年生”表示。 12、大树——指胸径在15cm以上的常绿乔木和胸径在20cm以上的落叶乔木。 13、行道树——沿道路旁种植的乔木,具有遮荫、防尘、护路、减弱噪声和美化环境等作用。行道树的枝下高应达到2.8m及以上。 14、反季节种植——根据苗木的种类、品种在不适宜其种植的季节里种植,视作反季节种植。苗木起掘、种植时间应该在适宜种植季节里进行,若因工程特殊原因要求在反季节种植的,工程计价时应考虑反季节种植的人工、材料、机械及养护等技术措施费用。

生物节律认识

生物节律认识 生物节律与交通安全 一、生物节律的基本概念 1、生物节律的定义 生物节律,是指人的体力、情绪和智力的周期循环。科学家对人体研究结果表明,人的体力循环周期为23天,情绪循环周期为28天,智力循环周期为33天。这三个近似月周期的循环,统称为生物节律,在每一周期内有高潮期、低潮期、临界日和临界期。 2、各周期的状态 (1)生物节律高潮期 体力节律 :体力充沛,身体灵活,动作敏捷,耐力和爆发力强,充满活力。 情绪节律 :心情愉快,舒畅乐观,精力充沛,意志坚强,办事有信心。智力节律 :头脑灵活,思维敏捷,思路清晰,记忆力强,精力和注意力集中。 善于综合分析,判断准确,逻辑思维性强,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高。 (2)生物节律临界日 体力节律:抵抗力低,免疫功能差,身体软弱无力,极易疲劳。易受外来各种 不良因素的侵袭。有时表现的动作失常。 情绪节律 :情绪不稳定,烦躁易怒,心绪不宁,精力特别不易集中。精神恍惚,工作易出差错,最易出交通、航空飞行和工伤事故。 智力节律 :判断力差、健忘、注意力涣散,严重者头脑发晕发胀,丢三忘四,工作中极易出差错和失误。 (3)生物节律低潮期

体力节律:身体乏力、懒散,耐力和爆发力较差,劳动时常感到力不从心,易疲劳。 情绪节律 :情绪低落,精神不振,意志比较消沉。做事缺乏勇气,信心不足,注意力易分散,常感到烦躁不安或心绪不宁,此时也容易出工作差错和事故。智力节律 : 思维显得迟钝,记忆力较弱。理解和构思联想比较缓慢,逻辑思维能力较弱,注意力不易集中,判断力往往降低,缺乏直觉、工作详细效率不高。二、生物节律的计算方法 1、以阳历为准,算出周岁天数(365×周岁数),闰年比平年多的天数(四 年一闰,闰年二月份多一天,因此闰年天数为:周岁数/4取整)和周岁生日距计算的天数,取三者之和,再分别除以三个周期天数,其余数便是周期中的节律位置。 2、例子(以本人的生物节律计算为例) 三、生物节律与交通安全 1、生物节律与交通事故 据有关交通事故资料显示,40%的事故发生在生物节律临界日,20%的事故发生在生物节律低潮向高潮期过渡的时期,故发生在生物节律临界日的事故占总事故的60%左右。这说明了交通事故的发生与驾驶人的生物节律有一定的关联。 2、生物节律与驾驶员

森林生物量的研究分析进展

森林生物量地研究进展-生物论文 森林生物量地研究进展 摘要:森林生物量是森林生态系统地最基本数量特征,是研究许多森林问题和生态问题地基础.建立森林生物量模型地目地是制定全国森林植被(包括乔木、灌木和草本)生物量地计量标准,为评价我国森林生产力和森林质量,以及监测我国地森林固碳释氧能力提供基础依据. 关键词:森林;生物量;生态系统 1 森林生物量 生物量是一定时间、一定空间一种或数种生物有机体地总重量,或者一个群落内所有生物有机体地总重量,前者是种地生物量,后者是群落地生物量.生物量实质是绿色植物在单位面积上通过同化器官进行光合作用积累地有机物和能量.群落生物量地多少,反映了群落利用自然潜力地能力,是衡量群落生产力地重要指标,也是研究森林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地基础. 森林生物量是近代林学中发展起来地一项新内容,它是指各种森林在一定地年龄、一定地面积上所生长地全部干物质地重量,它是森林生态系统在长期生产与代谢过程中积累地结果.森林生物量是研究森林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地基本数据,主要有3个研究目地:一是在全球或区域地尺度上通过对森林生物量和生产力地地理空间分布规律,以及与气候因子、植物群落分布之间关系地研究,可以估算地球生物圈地承载能力.森林具有减缓温室效应地作用,森林生物量和生产力地研究与森林碳汇功能紧密结合起来,使森林地生物量和生产力成为新地研究热点.二是在生态系统地尺度上,某一森林生态系统生物产量地分布格局和机理可用来揭示生态系统生产力与环境地相互关系,探索维持持久林地生产力和健康

森林生态系统地内在生理要素和外在生态条件,为评价森林地可持续经营提供理论依据.三是森林生物量作为可再生地生物能源,通过生物技术措施来提高短轮伐期能源林地生物产量和生产力水平、能源林收获与加工贮存以及能源转换利用等技术,均是森林生物量地主要研究内容. 2 生物量地研究进展 最早有关生物量和生产力地研究报道,德国几种森林地枝叶掉落物和木材重量地测定.后来在研究森林自然稀疏问题时,探讨了森林地初级生产量.1944年,Kittredge利用叶重和胸径地拟合关系,成功地拟合了白松等树种预测叶量地对数回归方程.但这些研究都是局限于少数树种局部地段针对某项目地独立研究,总体上来说,森林生物量和生产力地研究并未引起人们地重视.到了20世纪50年代,人们开始关心生态系统到底能为人类提供多少有机物,世界上开始重视对森林生物量研究.20世纪80年代后,随着全球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全球碳循环研究得到重视,研究者将以往在斑块水平地生态系统研究成果和生物量数据,扩展到景观、区域乃至全球地空间尺度上,从而科学地评价森林生态系统在全球大气中发挥地碳源和碳汇地作用,同时也进一步推动了森林生物量和生产力地研究. 我国生物量研究工作起步较晚,20世纪60年代初,少数学者在部分地区对为数不多地树种开展了生物量测定和研究工作,以后地数十年里发展迅速.潘维俦等对杉木人工林地研究,冯宗炜对马尾松人工林地研究,以及李文华等对长白山温带天然林地研究,使我国森林生态系统生物量地研究在人工林和天然林两个方面得到了发展.冯宗炜采用特征木调查与分层切割等方法,对湖南省会同县森林群落地生物量及生物生产力进行了研究,并总结了全国不同森林类型地生物量

生物节律与事故(2021版)

生物节律与事故(2021版) Safety management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enterprise production management. The object is the state management and control of all people, objects and environments in production. ( 安全管理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 编号:AQ-SN-0751

生物节律与事故(2021版) 生物节律又称生物钟现象,它是一种普遍存在于一切生物体内的自然规律。在自然界中,植物的开花,昆虫的孵化,候鸟的迁徒,都有一定的时间和规律。许多动植物的生理机能和生活习性都存在着随时间的变化而出现周期性变化的现象,它们似乎是受着某种内在时间的控制,这种现象称为“生物钟”。它反映着生物为适应昼夜、季节的变化而进行自我调节的规律,因而也称为生物节律。 20世纪初,德国的一个内科医生威尔赫姆·弗里斯和一位奥地利心理学家赫尔曼·斯瓦波达通过长期临床观察发现病人的症状、情感和行为的起伏变化,存在着以23天为周期的体力变化和以28 天为周期的情绪波动规律。大约20年后,奥地利的一个大学教授,研究了几百名高中生和大学生的考试成绩以后,发现人的智力也存

在着一个以33天为周期的波动规律。后来的一些学者经过反复试验,认为每个人从他出生那大起,直至命终止,都存在着周期分别为23天,28天,33天的体力、情绪和智力的变化规律,并用正弦曲线绘制出每人的变化周期曲线,如图2-4所示。 图2-4生物节律变化曲线 在每一个周期中,上半周期对人的活动起到一个积极、良好的作用,称为高潮期。体力表现为体力充沛,情绪表现为有创造力,心情愉快、乐观,智力表现为思维敏捷,更具有逻辑性和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下半周期对人活动有一个消极、抑制的作用,称为低潮期。体力表现为容易疲劳、做事拖拉,情绪喜怒无常、烦燥、意念沮丧,智力表现为注意力不集中、健忘、判断准确性下降。在所有三个周期中,由高潮期向低潮期或由低潮期转向高潮期的那一天称为临界日。在体力周期和情绪周期临界日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很大;而智力周期临界日在安全方面则认为是不重要的,但如果和其他临界日相重,则产生的综合效果增大。在情绪周期与体力周期的临界日相重时,发生事故的概率更大,双重临界日一年中大约有六次。

森林生物量模型建立主要技术规定

附件2 国家森林资源连续清查森林生物量模型建立暂行办法 (试行)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目的任务 森林生物量是森林生态系统的最基本数量特征,是研究许多森林问题和生态问题的基础。建立森林生物量模型的目的是制定森林植被(包括乔木、灌木和草本)生物量计量标准,为评价森林生产力和森林质量,以及监测我国的森林固碳释氧能力提供基础依据。同时,增加森林枯落物储量调查建模,结合森林生物量,以满足森林碳汇现状与碳汇能力变化估算需要。 主要任务是通过采集所需的乔木、灌木、草本和枯落物等建模样本,建立森林生物量和枯落物储量模型,实验测定相应的固碳系数和储能系数。 第二条主要内容 (一)样本采集。包括乔木层(含竹类、下木,下同)、灌木层、草本层3个层次的生物量样本及枯落物层储量样本。 (二)系数测定。实验测定样品的含水率、含碳系数与储能系数。 (三)模型建立。森林生物量分别按乔木、竹类、灌木和草本建立回归模型,其中乔木和竹类建立单木回归模型,灌木建立

单木或样方回归模型,草本建立样方回归模型。枯落物储量按样方建立回归模型。 第三条建模单元 (一)乔木生物量建模单元原则上参照原农林部标准立木材积表(LY208-77)的分区和树种(组)确定。竹类生物量建模单元原则上按散生、丛生竹种类型,分毛竹类、刚竹类、其他散生竹类、簕竹、绿竹、其他丛生竹类确定建模单元。灌木和草本生物量建模单元原则上在森林植被群落内按建群种确定。枯落物储量建模单元原则上按森林的优势树种(组)确定。 (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可在上述原则要求的基础上,根据各自需求,并结合本地实际,进一步细化乔木、竹类、灌木、草本和枯落物建模单元。 第四条精度要求 (一)回归模型精度。乔木和竹类生物量模型精度在90%以上,灌木和草本生物量模型精度在85%以上,枯落物储量模型精度80%以上。 (二)系数测定精度。含水率、含碳系数和储能系数的实验测定精度要求在98%以上。 第二章样本采集 第五条前期准备 生物量建模承担单位根据本暂行办法编制操作细则,制定工

园林绿化栽植土球大小

第一个问题:我想知道栽植乔木、灌木什么情况下需要套(带土球)的定额,什么情况套用裸根的。 2、第二个问题:还有就是定额说明乔木的土球按照胸径的6-8 倍,但是定额最大带土球的定额就是160CM 以内了,一般乔木胸径30CM 很正常吧这样的话30*6 就180CM 了这样怎么套定额?还有些人说15-30CM 胸径的一般是120CM 左右40 以上的是150CM 左右这样说的话那和定额说的计算规则不是不相符合了吗?请高手细细说明一下!好的话加分!!不懂的别来捣乱 1.一般的灌木种植,片植灌木在密度低于49 株/平米时,多套用带土球种植子目(土球按定 额子目最小规格计),否则,审计部门可能套用花园种植子目;裸根种植的套用主要用于苗木移植或北方地区部分苗木种植。 2..目前我们的解决方法只能按实计价,把不够的人辅价计入主材单价中土球挖掘时,应保证土球完好,尤其雨季更应该注意。土球规格一般按树干1.3 米处直径的7-10 倍,土球的高度一般为土球直径的2/3 左右。(胸径15-30 厘米,土球直径1 米至于1.2 米,厚度为80-100 厘米。胸径40 厘米以上,土球的直径1.5 米左右,厚度1-1.2 米。) 第一个问题:苗木是否要带土球应该有三方面因素,一是苗木自身,一般常绿苗木都要带土球,否则基本无法成活(特小苗例外),较名贵和规格大的落叶苗木也需要带土球来保证成活率,还有很多的苗木现在都需要全冠,也许要起土球;二是栽植时间,一般反季节栽植也需要带土球来提高成活率;三是费用方面,任何苗木都可以套用土球,如预算要做很高,那就全用土球呗? 第二个问题:土球应是苗木胸径的8-10 倍,如苗木过大就需要采用木箱移植,因为土球太大了肯定起不好,散了就全完了。也可以采购一些苗圃苗,虽然胸径大,但因多次移植,根系并不发达,也不会因土球小而损伤太多。如时间允许还可采用预先断根来降低移植难度 经市园林苗木价格信息编制组专家研究,决定在新园林定额有关规定基础上,结合本市实际情况重新解释如下:苗木高度——指苗木苗木露出地表的根茎部至树冠顶部之间的垂直距离,常以“ H”示(计量单位为cm ,下同)。 冠径又称蓬径,指苗木冠丛最大幅度之间的直径,常以“ P”示。 胸径指离地面1.2m处的树杆直径,常以“輕表示。 地径指离地面0.3m处的树杆直径,常以“表示。 土球直径一一又称泥球径,指苗木移植时根部所带泥球的直径,常以“ D”示。乔木的土球直径按胸径的8 倍计算,当按胸径计有困难时按地径的7 倍计算;灌木或亚乔木(如丛生状的桂花等)的土球直径按其冠径的1/3 计算。 苗木长度一一指部分植物(如铺地柏、常青藤等)在自然状态下根茎部至枝梢的实际长度,常以“表示。 全冠苗——指达到三级分枝且冠径达到其胸径的15 倍及以上的乔木(特殊乔木除外)。 非全冠苗——指达不到三级分枝或冠径达不到其胸径的15 倍的乔木(特殊乔木除外)。 反季节种植——根据苗木的种类、品种在不适宜其种植的季节里种植,视作反季节种植。苗木起掘、种植时间

人体生物节律曲线图

人体生物节律曲线图 人体生物节律曲线图人体生物节律查询 生理钟又称生物钟。它是生物体内的一种无形的“时钟”,实际上是生物体生命活动的内在节律性,它是由生物体内的时间结构序所决定。通过研究生物钟,目前已产生了时辰生物学、时辰药理学和时辰治疗学等新学科。能够在生命体内控制时间、空间发生发展的质和量叫生物钟。 人体生物节律查询主要应用于优生,事实证明,夫妇双方曲线都处高潮期时所孕小孩多健康聪明。 在日常生活中,几乎每个人都有这么一种感觉:有时体力充沛,情绪饱满,精神焕发;而有时却又感到浑身疲乏,情绪低落,精神萎靡。迥然不同的两种情况是怎么在同一个人身上发生的呢? 科学家们经过长期研究表明:对人的自我感觉影响最大的三个因素是——体力、情绪和智力,而且体力、情绪和智力的变化是有规律的,一个人从出生之日起,到离开世界为止,这个规律自始至终不会有丝毫变化,不受任何后天影响,这个规律就是人的“生物节律”,又称为的 “生物三节律”,即:“体力节律、情绪节律、智力节律”。 生物节律高潮期

生物节律临界日 生物节律低潮期 体力节律 体力充沛,身体灵活,动作敏捷,耐力和爆发力强,充满活力,能担负较大负荷的体力劳动,劳累后恢复得快;此时身体抗病能力强,不易感染疾病,治疗疾病效果明显。 抵抗力低,免疫功能差,身体软弱无力,极易疲劳。易受外来各种不良因素的侵袭。有时表现的动作失常。运动员进行大运动量训练易受伤。慢性病极易复发或病情加重,是危重病人或老人的危险点。多数人往往死于临界日。 身体乏力、懒散,耐力和爆发力较差,劳动时常感到力不从心,易疲劳。比较容易感染疾病,特别是哮喘病极易发作。低潮期治病的效果一般不明显。 情绪节律 心情愉快,舒畅乐观,精力充沛,意志坚强,办事有信心,创造力、艺术感染力强。是创作的最好时期。思路灵活、敏捷,是解决矛盾,处理疑难问题的好时候。对待问题的态度积极且富建设性。能与人融洽相处。经商贸易一般不易出错,

生物量测定方法

生物量测定方法 1树木生物量测定方法 1.1树木生物量的组成 一木树的生物量可以分为地下及地上两部分,地下部分是指树根系的生物量(WR);地上部分主要包括树干生物量(WS)、枝生物量(WB)和叶生物量(WL)。在生物量的测定中,除称量各部分生物量的干重量外,有时还要计算它们占全树总生物量干重的百分数,此百分数称为分配比。树干占地上部分的分配比最大(一般为65~70%),而枝叶部分的分配比约各占15%左右。 与材积测定相比,生物量测定的对象更为复杂,测定的部分也多,因而使得生物量的测定工作即复杂又困难。但是树木生物量与树木胸径、树高等测树因子之间也有着密切的关系,这些关系也为树木生物量测定提供了依据。在树木生物量测定中,树冠量的大小与形状对枝、叶量的多少有着显著的影响,因此,在实际工作中,要研究反映冠形和冠量的因子,常用的因子有冠长率、树冠圆满度、树冠投影比等因子,这些因子的意义如下: ⑴冠长率是冠长与树高之比 ⑵树冠圆满度是冠幅与冠长之比。用以表明树冠的圆满程度,此值愈大愈圆满,反之而树冠狭长。 ⑶树冠投影比是冠幅与胸径之比。用以表明树木营养面积的相对大小,此值愈大则树木占有的相对空间愈大。 上述这些因子在枝叶生物量测定、估计及分析比较中起着较大的辅助作用。而且,这些因子与胸径、树高等测树因子之间有着密切的相关关系,这为利用测树因子直接估测树木生物量提供了依据。 1.2树木生物量鲜重和干重的测定 树体在自然状态下含水时的重量称为鲜重,它是砍伐后立即称量的重量。干燥后去掉结晶水的重量称为干重。在外业中只能测得树木的鲜重,然后采用各种方法将鲜重换算为干重,最常用的换算方法是计算树木的干重比(),即, 而(11-8) 式中可用取样测定获得。 (1)树干干重的测定方法 ①木材密度法

乔木土球直径按胸径的8倍或按地径的7倍

灌木或亚乔木地土球直径按其蓬径地计算 树木不论大小均以“株”为计量单位;草皮均以“平方米”为计量单位;单排、双排绿篱均以“米”为计量单位,三排或三排以上按设计地绿地面积以“平方米”为计量单位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 竹类分高度以株计算,球型植物分蓬径以株计算,花坛花境按平方米计算,攀缘植物分三年生和三年以上以株计算,地被植物按设计面积以平方米计算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 反季节种植地时间范围一般在每年地月、月、月、月、月、月 胸径——指乔木离地面米处地树杆直径,常以“Φ”表示(计量单位为,下同). 地径——指苗木离地面处地树杆直径,常以“”表示. 蓬径——又称冠径,指苗木冠丛地最大幅度之间地平均直径,常以“”表示. 苗木高度——指苗木露出地表地根茎部至树冠顶部之间地垂直距离,常以“”表示. 土球直径——又称泥球直径,指苗木移植时根部所带泥球地直径,常以“”表示. 大树——指胸径在以上地常绿乔木和胸径在以上地落叶乔木. 暖地型草坪——指热带和亚热带气候条件下生长地草坪,适于~° .耐踏性优于冷地型草坪. 冷地型草坪——指温带气候条件下生长地草坪,适于~° .耐踏性相对较低,生长迅速,需经常修剪. 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 ' . , , , , .没必要着急,若是注定发生地事,它一定会发生,在合适地时机,和对地人一起,因一个最恰当地理由. 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 .让他们好奇下,你为何还能保持微笑. 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 . 总有那么个朋友,只是说话地方式就能把一切都变得有趣. 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 ——人必须拥有梦想,才会有起床地动力. 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 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此水几时休?此恨何时已?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卜算子》李之仪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 系我一生心,负你千行泪. 《忆帝京》柳永 花凋花绽故人游,物是人非花依旧.皆怪落花作多情,纠纠缠缠几时休? 韶华不为少年留.恨悠悠.几时休.飞絮落花时节一登楼.便做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江城子》秦观 兴之所至,心之所安;尽其在我,顺其自然. 从别后,忆相逢,几回魂梦与君同.今宵剩把银红照,犹恐相逢是梦中.《鹧鸪天》晏几道门虽设,常掩秋来春去过. 花尽落,曾是风吹雨打错. 人亦错,时光亦过.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 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玉楼春》欧阳修 公子王孙逐后尘,绿珠垂泪滴罗巾. 侯门一入深似海,从此萧郎是路人.《赠婢》崔郊 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悦君兮君不知. 当年相知未回首,空叹年华似水流. 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空云卷云舒. 世人皆叹解语花,不知为谁花解语. 岁月蹁跹人知否,花开雪融又一秋. 青丝已换满白头,谁知此生几回眸. 聚散苦匆匆,此恨无穷,今年花胜去年红,可惜明年花更好,知与谁同.《浪淘沙》欧阳修

人体生物三节律

人体生物三节律 一、生物节律的发现 人们早就发现,一个人有时体力充沛,精神焕发、情绪高潮、才思敏捷、记忆力强,有时却浑身困乏、情绪消沉、思维迟钝,记忆力下降,这是什么原因呢? 二十世纪初,德国医生弗利斯和奥地利心理学家瓦斯波达通过长期观察,揭开了其中的奥秘。原来人体内存在着一个23天为周期的体力盛衰期以及28天为周期的情绪波动期。以后奥地利的泰尔其尔教授在研究了数百名高中和大学学生的成绩后,发现以33天为周期的智力强弱周期。 他们的发现揭开了人的体力、情绪和智力存在着周期性变化的秘密。后来,人们把这三位科学家发现的三个生物节奏总结为“人体生物三节律”,因为这三个节律象钟表一样循环往复,又被人们称作“人体生物钟”,外国人叫做“PSI周期”。注:PSI是英文Physical (体力)、Sensitive(情绪)、Intellectual(智力)的缩写。 二、认识人体生物节律 体力生物钟一周期是23天,它影响着人们的体力状况,包括对疾病的抵抗能力、肌肉收缩能力,身体各部份的协调工作能力、动作速度、生理变化适应能力,以及其他一些基本的身体功能和健康状况等。 情绪钟一周期是28天,它影响着人们的创造力,对事物的敏感性和理解力,情感与精神及心理方面的一些机能等。 智力钟一周期是33天,它影响着人们的记忆力、敏捷性以及对事物的接受能力、逻辑思维和分析能力等。 人的体力、情绪和智力的周期性变化,从出生日算开始,都呈正弦曲线变化。 人体生物钟从0开始,进入高潮期,经过1/4周期时为高峰日,高峰日前后2-3天为“最高峰区”。高峰日后开始向低潮期过渡,到达1/2周期时,正是高潮期向低潮期过渡交替的日子,称为“下降临界日”。此后便进入低潮期,到达3/4周期时为低谷日,低谷日前后2-3天为“最低潮区”。低谷日过后开始上升,向高潮期过渡,到达整周期(0周期)时,称为“上升临界日”,生物钟完成一个周期的运行,进入另一个周期运行。临界日前后1-2天称为临界期(“危险期”)。 三、高潮期和低潮期 1、周期日——周期日是每个周期的开始日,为期一天。周期日时,人体正处在转换之中,新思想、新行动易在此时产生。虽思维活跃,但辨别力差,身心起伏不定,盲目易动。 2、高潮期——高潮期是能量释放阶段。在体力高潮期,人的精力旺盛,体力充沛;在情绪高潮期,人的心情舒畅、情绪高昂;在智力高潮期,人的头脑灵敏记忆力强。 3、低潮期——低潮期是能量蓄积补充阶段。在体力低潮期,则疲劳乏力、无精打采;在情绪低潮期,人总是心情烦燥、情绪低落;在智力低潮期,则迟钝健忘、理解力差。 四、临界日

森林生物量的研究进展

森林生物量的研究进展-生物论文 森林生物量的研究进展 摘要:森林生物量是森林生态系统的最基本数量特征,是研究许多森林问题和生态问题的基础。建立森林生物量模型的目的是制定全国森林植被(包括乔木、灌木和草本)生物量的计量标准,为评价我国森林生产力和森林质量,以及监测我国的森林固碳释氧能力提供基础依据。 关键词:森林;生物量;生态系统 1 森林生物量 生物量是一定时间、一定空间一种或数种生物有机体的总重量,或者一个群落内所有生物有机体的总重量,前者是种的生物量,后者是群落的生物量。生物量实质是绿色植物在单位面积上通过同化器官进行光合作用积累的有机物和能量。群落生物量的多少,反映了群落利用自然潜力的能力,是衡量群落生产力的重要指标,也是研究森林生态系统物质循环的基础。 森林生物量是近代林学中发展起来的一项新内容,它是指各种森林在一定的年龄、一定的面积上所生长的全部干物质的重量,它是森林生态系统在长期生产与代谢过程中积累的结果。森林生物量是研究森林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数据,主要有3个研究目的:一是在全球或区域的尺度上通过对森林生物量和生产力的地理空间分布规律,以及与气候因子、植物群落分布之间关系的研究,可以估算地球生物圈的承载能力。森林具有减缓温室效应的作用,森林生物量和生产力的研究与森林碳汇功能紧密结合起来,使森林的生物量和生产力成为新的研究热点。二是在生态系统的尺度上,某一森林生态系统生物产量的分布格局和机理可用来揭示生态系统生产力与环境的相互关系,探索维持持久林地生产力和健康

森林生态系统的内在生理要素和外在生态条件,为评价森林的可持续经营提供理论依据。三是森林生物量作为可再生的生物能源,通过生物技术措施来提高短轮伐期能源林的生物产量和生产力水平、能源林收获与加工贮存以及能源转换利用等技术,均是森林生物量的主要研究内容。 2 生物量的研究进展 最早有关生物量和生产力的研究报道,德国几种森林的枝叶掉落物和木材重量的测定。后来在研究森林自然稀疏问题时,探讨了森林的初级生产量。1944年,Kittredge利用叶重和胸径的拟合关系,成功地拟合了白松等树种预测叶量的对数回归方程。但这些研究都是局限于少数树种局部地段针对某项目的独立研究,总体上来说,森林生物量和生产力的研究并未引起人们的重视。到了20世纪50年代,人们开始关心生态系统到底能为人类提供多少有机物,世界上开始重视对森林生物量研究。20世纪80年代后,随着全球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全球碳循环研究得到重视,研究者将以往在斑块水平的生态系统研究成果和生物量数据,扩展到景观、区域乃至全球的空间尺度上,从而科学地评价森林生态系统在全球大气中发挥的碳源和碳汇的作用,同时也进一步推动了森林生物量和生产力的研究。 我国生物量研究工作起步较晚,20世纪60年代初,少数学者在部分地区对为数不多的树种开展了生物量测定和研究工作,以后的数十年里发展迅速。潘维俦等对杉木人工林的研究,冯宗炜对马尾松人工林的研究,以及李文华等对长白山温带天然林的研究,使我国森林生态系统生物量的研究在人工林和天然林两个方面得到了发展。冯宗炜采用特征木调查与分层切割等方法,对湖南省会同县森林群落的生物量及生物生产力进行了研究,并总结了全国不同森林类型的生物量

生物量计算新方法-唐守正

生物量数据是研究林业和生态问题的基础数据,而森林生物量是森林生态系统最基本的数量特征,它既能表明森林的经营水平和开发利用价值,又能反映森林及其所在环境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上的复杂关系。 早在2009年,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了新闻发布会,发布了我国第七次全国森林资源清查结果:我国森林植被总碳储量为78.11亿吨。这是我国首次对外公布的全国性森林碳储量数据,由此填补了我国在国际上的一项空白。2010年,我院举行了中国森林生态服务评估研究成果新闻发布会,公布了另一研究结果:我国森林植被生物量总量为157.7亿吨。这也是我国首次公布的全国生物量数据。这两项数据,全面评估了我国森林生态服务功能的物质和价值量,为构建我国林业三大体系、促进现代林业发展提供了科学依据,同时也客观反映了我国森林在全球碳循环及全球气候变化中所做出的贡献,为我国树立大国形象,以及在全球气候变化谈判中争取更多话语权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而这些数据的获得,得益于中国科学院院士、我院专家唐守正研究员率领的科研团队的长期研究结果。自1995年始,唐守正院士率领我院资源信息研究所、国家林业局中南林业调查规划设计院的专家,在林业部重点基金、国家自然基金、948、国家林业局专项基金等项目的陆续支持下,开展了森林生物量估算模型的研究和推广应用,形成了“与森林资源调查相结合的森林生物量测算技术”的研究成果,本成果获得了2012年度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成果首次提出了非线性模型联合估计方法,有效解决了各维量模型之间不相容的问题。首次对干物质率法和密度法进行了比较研究,证明了生物量样品的密度和干物质率估计的最佳方法,证明在通过样品的密度和干物质率来计算全树的平均密度和干物质率的两种方法中,加权法优于直接回归法,提出了树干、树冠部分生物量外业测定时最好分别采用密度法、干物质率法。 据研究主要参加人我院资信所张会儒研究员介绍,森林生物量的测定和估计是当代林业生产和科研的热点问题,立木生物量是森林生物量的主体,它的优化模型尚不系统,之前在我国基本处在空白状态。“与森林资源调查相结合的森林生物量测算技术”研究成果的获得,对规范我国森林生物量调查评价技术、推进森林可持续经营,以及在研究森林生态系统功能等方面将发挥十分重大的作用。国家林业局资源司基于第七次全国森林资源连续清查资料,应用“与森林资源调查相结合的森林生物量测算技术”成果中提出的技术线路和方法,进行了我国森林植被生物量和碳储量评估。成果除了在第七次全国森林资源连续清查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外,还在广东、贵州等部分省区的森林资源监测工作中得到了很好的推广应用。为结合森林资源调查编制森林生物量表提供了一套可行的技术路线和方法,为计量森林生态效益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手段,推动了我国森林生物量估测模型研究的深入发展。 张会儒研究员介绍说,在东北天然林区及南方人工林区,研究团队通过野外调查,研究提出了一套完整的建立相容性立木地上部分生物量模型的方法,研建了我国南、北11个树种(组)的二元和多元相容性生物量模型,在国内外首次提出了非线性模型联合估计方法,解决了生物量调查用表中的相容性和规范性问题。由此编制的生物量表解决了长期以来调查表中分量和总量不相容的问题。提出了生物量模型的评价指标体系,综合反映了模型的拟合效果、统计性能和预估的准确性。在模型中引进了材积因子,提高了模型的估计精度。将自适应树高曲线引入生物量模型,实现了由通用性向局部应用的转换。模型精度达到了总量和树干及木材生物量总相对误差±5%以内,平均相对误差±1%以内,预估精度达到了90%以上;树皮、树冠、枝和叶的平均相对误差在±8%以内,具有较高的精度和稳定性。成果具有明显创新性,在同类研究中处于国际先进水平。 广东省林业调查规划院在2002年和2007年开展的广东省森林资源连续清查和生态状况监测工作中,利用“与森林资源调查相结合的森林生物量测算技术”中的杉木、马尾松和阔

人体生物钟的计算

人体生物钟的计算 生物钟的每个周期,首先由周期日开始,进入高潮期,经过临界日,进入低潮期,再由周期日开始,呈进行往复式的循环。每个周期的中间日为临界日,前半个周期为高潮期,后半个周期为低潮期。 周期日时,人体正处在转换之中,新思想、新行动易在此时产生。虽思维活跃,但辨别力差,身心起伏不定,盲目易动。周期日也是每个周期的开始日,为期一天。当人体处在高潮期时,体力充沛,身体机能协调性好,有较强的抗病能力;精神饱满,乐观向上,与人相处和睦;思维敏捷,头脑反应灵敏,有较强的分析能力,记忆力强,注意力集中,即人体有利日。高潮期结束,人体进入临界日。 临界日时,人体由高潮期向低潮期转换,此时身体各部机能处于调节之中,周身无力,心情烦躁,协调性差,易出差错,易产生忿恨情绪和盲目行为,同时对疾病的低抗能力及综合分析能力均明显下降,即人体有害日。临界日前后一两天的低态反应,即是临界日的外延。过了临界日,人体进入低潮期。 人体处在低潮期时,体力不足,易疲劳,耐力下降,做事拖拉,对疾病抵抗力减弱;情绪低落,意志沮丧,喜怒无常;思维迟钝,记忆减退,反应缓慢,判断力降低,机体各方面协调性差。低潮期结束。人体进入周期日。 当两个周期的临界日或三个周期的临界日重叠在同一天或非常接近时,比单临界日对人体的危害性更大。行车事故、伤亡事故、决策失误、言行不当、竞赛失利等将会明显增多。

人体生物钟的测算方法 人体生物钟具有准确的时间性,用数学公式能准确地计算出所有人在任何一天的利害日情况。测算结果能使你知道哪天是周期日,哪些天是高潮期,哪天是临界日,哪些天是低潮期。便于你根据自己利害日的情况,合理地安排学习、工作和生活。 公式:(测定年-出生年)×365+闰年数-(1月1日至生日天数)+(1月1日至测定天数)。 所得天数即是经历总天数,再分别除以23天、38天、33天,所得余数分别为体力、情绪、智力三个节律情况。 说明:测算人体生物钟必须用公历生日,只知道农历生日者请查万年历,查出公历生日。 举例:某人生于1964年7月23日,测1993年12月3日三个节律情况。这个人1964年出生至1993年,经历了1964、1968、1972、1976、1984、1988、1992共8个闰年,因此闰年数为8。代入公式:[1993-1964]×365+8-[31天(1月)+29天(2月)+31天(3月)+30天(4月)+31天(5月)+30天(6月)+23天]+[31天(1月)+28天(2月)+31天(3月)+30天(4月)+31天(5月)+30天(6月)+31天(7月)+31天(8月)+30天(9月)+31天(10月)+30天(11月)+3天]=29×365+8-205天+337天=10725天10725天÷23天=466……7天 10725÷28天=383……1天 19725÷33天=325 0

遥感提取生物量的方法综述

利用遥感提取森林生物量的方法综述 一、引言 森林是陆地上最大的生态系统,在全球变化研究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森林生物量是整个森林生态系统运行的能量基础和营养物质来源,是研究生物生产力、净第一性生产力、碳循环、全球变化研究的基础,因此对森林生物量测定方法进行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随着“3S”技术(地理信息系统GIS、全球定位系统GPS、遥感RS)的不断发展,对植被生物量的研究已经从小范围、二维尺度的传统地面测量发展到大范围、多维时空的遥感模型估算。遥感不仅可以为预测生物量的模型提供数据,而且可以直接用于生物量的估算和制图。 二、利用遥感提取生物量 随着全球变化研究的深入,陆地生态系统生物量的估算工作变得越来越重要。基于遥感的生物量估算模型也逐渐由传统的经验模型向机理模型转变。机理模型是建立在植被辐射的吸收、反射与辐射在植被冠层和大气的传输过程以及影响森林生产力的生态学因子之上的。 最初,人们用LandsatMSS来监测植被的叶面积指数和活体生物量。后来,更多的是利用Landsat TM和NOAA A VHRR数据来监测植被生长和生物量。如结合地面调查和TM、A VHRR数据,对数百万平方公里欧洲森林生物量的成功估算,利用TM数据对美国Colorado矮草草原地上部分生物量的估算,对美国EastMaryland落叶林的地上部分生物量的估算等。近年来,各种星载和机载SAR 数据己被广泛用于估算陆地植物生物量,生物量估算己成为SAR数据的重要应用领域之一。卫星遥感使人们能在大陆甚至全球尺度上监测自然资源。过去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热带和北方针叶林区。 与传统的生物量估算方法比较,遥感方法可快速、准确、无破坏地对生物量进行估算,对生态系统进行宏观监测。研究者可以利用遥感的多时相特点定位分析同一样区一段时间后的非干扰变化,使传统方法难以解决的问题变得轻而易举,使动态监测成为可能。且RS、GIS技术的集成推动了生物量遥感估算的进程,在GIS环境下实现包括RS信息在内的多种信息的复合,建立生物量遥感模型。利用GIS技术将高时相分辨率的卫星遥感数据如NOAA / A VHRR数据、TM 图像和各种观察数据集成在一起,基本上实现了区域尺度甚至全球尺度不同陆地生态系统生物量的动态监测。这一技术体系包括生物量遥感参数模型和生物量遥感机理模型。 生物量遥感估算研究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 最初的生物量遥感估算是利用单波段进行研究,如Prince和Goward研究认为,地上生物量与植物生长季内最小的可见光反射率存在着负相关,从而建立了地上生物量遥感估算的统计模型: =ρ W 7166.2- ) ( 61 . 式中,W为地上生物量;ρ为生长季A VHRR第一通道的最小值。利用单通道来 估算生物量,运算简便。但其受大气、土壤、传感器性能、太阳角度等一系列因素的影响强烈,估算精度较差。 第二阶段是利用植被指数来估算生物量,因其方法简便、估算精度较高而广为应用,从使用高空间分辨率的TM、MSS数据等到使用高时间分辨率的NOAA

常用植物规格

order number 序号Chinese Name 中文名 Height(cm) 高度(cm) Spread(cm) 冠幅(cm) Caliper(cm) 胸径/地径(cm) Quantity 数量 Remarks 备注 TREE 乔木 1 桂花300-350 350-380 ¢=15 1株树型优美,丛生。 2 红枫220-250 180-200 D=6-7 2株树型优美 3 红叶石楠180-200 150 ¢=8 1株树型优美 4 白玉兰300-350 220-250 ¢=10-121株树型优美 5 山茶150-180 120-150 ¢=8-102株树型优美SHRUB 灌木 1 杜鹃40-45 30-35 36株/平方米29株- 2 南天竹50-60 30-40 30株/平方米135株- 3 马尼拉- - - 1.8平方米满铺种植 order number 序号Chinese Name 中文名 Height(cm) 高度(cm) Spread(cm) 冠幅(cm) Caliper(cm) 胸径/地径(cm) Quantity 数量 Remarks 备注 TREE 乔木 1 樱花220-250 200-220 ¢=1 2 1株树型优美 2 红枫220-250 180-200 D=6-7 2株树型优美 3 红叶石楠180-200 150 ¢=8 1株树型优美SHRUB 灌木 1 常春藤50-80 25-40 16株/平方米20株廊架垂直绿化 2 南天竹50-60 30-40 30株/平方米96株- 3 马尼拉- - - 1.6平方米满铺种植 4 八仙花30-3 5 35-40 25株/平方米55株- 5 香蒲60-80 40-50 25株/平方米10株- order number 序号Chinese Name 中文名 Height(cm) 高度(cm) Spread(cm) 冠幅(cm) Caliper(cm) 胸径/地径(cm) Quantity 数量 Remarks 备注 TREE 乔木 1 银杏400-450 380-420 ¢=15-18 1株树型优美 2 红枫220-250 180-200 D=6-7 3株树型优美 3 樱花220-250 200-220 ¢=12 3株树型优美 4 鸡爪槭280-300 200-220 ¢=8-10 1株树型优美SHRUB 灌木 1 杜鹃40-45 30-35 36株/平方米307株- 2 栀子花40-45 30-40 30株/平方米63株- 3 肾蕨40-50 - - 1.8平方米满铺种植 4 金叶女贞35-40 25-30 30株/平方米144株- 5 丰花月季40-50 30-35 25株/平方米155株- 6 蒲苇60-80 40-50 12株/平方米62株- 7 睡莲- - 4株/平方米27株- 苗木表 order number 序号Chinese Name 中文名 Height(cm) 高度(cm) Spread(cm) 冠幅(cm) Caliper(cm) 胸径/地径(cm) Quantity 数量 Remarks 备注

苗木直径与土球的关系(计算规则)

苗木直径与土球直径的换算关系及计算方法 苗木高度、冠径、胸径、地径、土球直径、苗木长度、全冠苗、非全冠苗、反季节种植等术语,经市园林苗木价格信息编制组专家研究,决定在新园林定额有关规定基础上,结合本市实际情况重新解释如下: 苗木高度——指苗木苗木露出地表的根茎部至树冠顶部之间的垂直距离,常以H表示(计量单位为cm,下同)。 冠径——又称蓬径,指苗木冠丛最大幅度之间的直径,常以“P”表示。 胸径——指离地面1.2m处的树杆直径,常以“Φ”表示。 地径——指离地面0.3m处的树杆直径,常以“d”表示。 土球直径——又称泥球径,指苗木移植时根部所带泥球的直径,常以“D”表示。乔木的土球直径按胸径的8倍计算,当按胸径计有困难时按地径的7倍计算;灌木或亚乔木(如丛生状的桂花等)的土球直径按其冠径的1/3计算。 苗木长度——指部分植物(如铺地柏、常青藤等)在自然状态下根茎部至枝梢的实际长度,常以“L”表示。 全冠苗——指达到三级分枝且冠径达到其胸径的15倍及以上的乔木(特殊乔木除外)。 非全冠苗——指达不到三级分枝或冠径达不到其胸径的15倍的乔木(特殊乔木除外)。 反季节种植——根据苗木的种类、品种在不适宜其种植的季节里种植,视作反季节种植。 苗木起掘、种植时间应该在适宜种植季节里进行,若因工程特殊原因要求在反季节种植的,工程计价时应考虑反季节种植的人工、材料、机械及养护等技术措施费用苗木移栽时土球、土穴应具备以下几点要求: 一、土球:8cm至20cm的苗木,树的米径和球面直径的比一般为1:7,例如:

8cm的苗木要挖成56cm的土球,9cm的苗木要挖成63cm的土球,10cm的苗木要 挖成70cm的球等。25cm至30cm的苗木大致为1:6土球的厚度要求为:球直球 是球厚度的2倍,例如:80厘米的土球厚度为40cm,90cm的土球厚度为45cm 。 二、土穴:土穴的直径应是球面直径的1.5倍,例如:80cm的土球挖120cm的 土穴,100cm的土球挖150cm的土穴。土穴的深度要超出土球厚度的3-5厘米, 这样预防移栽后风吹雨淋,松土浇水,上层根易裸露,不利于苗木的正常发育。 乔木 参考数据: D ≤5 40~60 D 10~15 90~120 D 5~7 60~80 D ≥15 ≥120 D 7~10 70~100 常绿类 H ≤150 40~50 H 250~300 70~90 H 150~200 50~60 H ≥300 ≥90 H 200~250 60~70 灌木(包括攀缘、藤本植物) H ≤50 10~20 H 70~100 30~40 H 50~70 20~30 H 100~120 40~50 H 120~150 50~60 H ≥300 ≥ 60 对苗木计量的方法: 1、苗木预算价值,应根据设计要求的品种、规格、数量(包括规定的栽植损 耗量)分别列项以株、米、平方米计算。 2、栽植苗木按不同土壤类别分别计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