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TFE膜低温膜蒸馏法海水淡化

PTFE膜低温膜蒸馏法海水淡化
PTFE膜低温膜蒸馏法海水淡化

Global

6:52 SODQWV RSHUDWLRQDO XSGDWHV

6HYHUDO ODUJH VFDOH GHVDOLQDWLRQ SODQWV KDYH UHDFKHG RSHUDWLRQDO PLOHVWRQHV RYHU WKH SDVW WZR ZHHNV +HUH LV D EULHI XSGDWH RI VRPH RI WKH SODQWV WKDW KDYH PRYHG IRUZDUG ZLWK FRPPLVVLRQLQJ RU VWDUW XS EHQFKPDUNV

7KDPHV *DWHZD\ 'HVDOLQDWLRQ 3ODQW %HFNWRQ /RQGRQ (QJODQG ± 7KH 8.?V ?UVW ODUJH VFDOH GHVDOLQDWLRQ SODQW ZDV RSHQHG E\ WKH 'XNH RI (GLQEXUJK ODVW ZHHN 7KH P G 0*' 52 IDFLOLW\ ZDV EXLOW E\ $FFLRQD $JXD DQG ZLOO ZLWKGUDZ ZDWHU GXULQJ WKH HEE WLGH ZKHQ WKH 7KDPHV 5LYHU LV DW ORZHVW VDOLQLW\ WR UHGXFH HQHUJ\ FRVWV

6KXTDLT ,:33 5HG 6HD &RDVW 6DXGL $UDELD ± 7KLV 6:52 SODQW PHW D NH\ FRQWUDFWXDO UHTXLUHPHQW E\ SURGXFLQJ LWV QHW GHSHQGDEOH FDSDFLW\ RI P G 0*' DQG EHJLQQLQJ LWV FRPPHUFLDO SURGXFWLRQ SKDVH ODVW ZHHN 7KH SODQW ZDV EXLOW E\ 0LWVXELVKL +HDY\ ,QGXVWULHV DQG GHYHORSHG E\ $&:$ 3RZHU ,QWHUQDWLRQDO

0LQMXU 'HVDOLQDWLRQ 3ODQW &KHQQDL ,QGLD ± &KHQQDL 0HWURZDWHU ODXQFKHG WKH WULDO UXQ RI WKH VXSSRUW LQIUDVWUXFWXUH LQFOXGLQJ D NP ORQJ GLVWULEXWLRQ SLSHOLQH IRU WKH

P G 0*' 6:52 SODQW ODVW ZHHN $ %HIHVD ,95&/ FRQVRUWLXP FRQVWUXFWHG WKH SODQW

*ROG &RDVW 6HDZDWHU 'HVDOLQDWLRQ 3ODQW 4XHHQVODQG $XVWUDOLD ± $IWHU PRUH WKDQ RQH \HDU RI RSHUDWLRQ WKH P G 0*' 6:52 SODQW ZDV WHPSRUDULO\ VKXW GRZQ ODVW ZHHN DQG ZLOO UHPDLQ RIàLQH XQWLO $XJXVW IRU VRPH ?QDOL]DWLRQ ZRUN LQFOXGLQJ D SLSLQJ PDWHULDO XSJUDGH IRU D IHHGZDWHU KHDGHU LQWDNH VKDIW LQVSHFWLRQ DQG WKH UHSODFHPHQW RI D SHUPHDWH VWRUDJH WDQN

Technology

0HPEUDQH GLVWLOODWLRQ SURGXFW ODXQFKHG $IWHU VSHQGLQJ ?YH \HDUV GHYHORSLQJ DQG UH?QLQJ LWV WHFKQRORJ\ LQ D VPDOO %DYDULDQ YLOODJH QHDU 0XQLFK *HUPDQ\ 6LQJDSRUH EDVHG PHPV\V FOHDUZDWHU LV VHW WR LQWURGXFH D QRYHO PHPEUDQH GLVWLOODWLRQ SURFHVV

)LUVW GHYHORSHG PRUH WKDQ \HDUV DJR PHPEUDQH GLVWLOODWLRQ KDV ORQJ EHHQ WRXWHG DV D YLDEOH DOWHUQDWLYH WR FRQYHQWLRQDO WKHUPDO RU PHPEUDQH GHVDOLQDWLRQ SURFHVVHV

/LNH RWKHU PHPEUDQH GLVWLOODWLRQ V\VWHPV PHPV\V HPSOR\V D WKHUPDOO\ GULYHQ SURFHVV XVLQJ D K\GURSKRELF PHPEUDQH DV D EDUULHU WR VHSDUDWH KRW VDOLQH IHHGZDWHU IURP D FRRO SXUH GLVWLOODWH %HFDXVH WKH IHHG DQG SURGXFW ZDWHU DUH DW GLIIHUHQW WHPSHUDWXUHV WKHLU YDSRU SUHVVXUHV DUH GLIIHUHQW DOORZLQJ ZDWHU YDSRU WR SDVV WKURXJK WKH PHPEUDQH EHIRUH LW FRQGHQVHV DV SXUH GLVWLOODWH RQ WKH FRROHU VLGH

+RZHYHU PHPV\V KDV WDNHQ D SDJH IURP WKH 0(' GHVLJQ ERRN DQG DGGHG PXOWLSOH HIIHFWV (DFK HIIHFW RSHUDWHV DW D VXFFHVVLYHO\ ORZHU SUHVVXUH WR SURGXFH GLVWLOODWH ZKLOH WKH KHDW LV UHFRYHUHG WR GULYH WKH SURFHVV LQ VXFFHHGLQJ HIIHFWV PHPV\V UHIHUV WR WKH SDWHQWHG SURFHVV DV YDFXXP PXOWL HIIHFW PHPEUDQH GLVWLOODWLRQ 9 0(0' DQG VD\V WKDW WKH V\VWHP FDQ EH RSHUDWHG DW D GLVWLOODWH WR VWHDP UDWLR ± RU JDLQ RXWSXW UDWLR *25 ± RI XS WR

'LVWLOODWH

&RQFHQWUDWH 6WHDP

+HDW

6RXUFH

&RROLQJ

:DWHU

)HHG

:DWHU

3UHKHDWHG

)HHG

&RQGHQVDWLRQ

)RLO

7KUHH HIIHFW 9DFXXP 0XOWL HIIHFW 0HPEUDQH 'LVWLOODWLRQ

'HPRQVWUDWLRQ

8QLW

37)( 0HPEUDQH

3URGXFWLRQ )DFLOLW\

LQ GU\ VWRUDJH 7KH XVH RI WKH H[LVWLQJ HOHPHQWV ± UDWKHU WKDQ SXUFKDVLQJ QHZ RQHV ± LV VDYLQJ PLOOLRQV RI GROODUV

$FFRUGLQJ WR 1RUULV WKH VSLUDO ZRXQG FHOOXORVH DFHWDWH PHPEUDQHV DUH SHUIRUPLQJ ZHOO DQG DUH DW RU QHDU WKH RULJLQDO VDOW UHMHFWLRQ OHYHOV ZLWK QR DSSDUHQW GHJUDGDWLRQ

3)HHGZDWHU 7'6 DYHUDJHV DERXW PJ / DQG SURGXFW 7'6 LV DERXW PJ / ′ KH VDLG 7KH WHVW LV H[SHFWHG WR UHFRYHU DFUH IHHW PLOOLRQ

P RI ZDWHU ZKLFK ZLOO DOORZ WKH UHWHQWLRQ RI DQ HTXLYDOHQW

DPRXQW RI ZDWHU LQ /DNH 0HDG WKDW ZRXOG RWKHUZLVH KDYH

EHHQ UHOHDVHG DV SDUW RI WKH UHTXLUHG GHOLYHULHV WR 0H[LFR

7KH GHVDOWHG

.&RUS 7HFKQRORJ\ 6HUYLFHV LV WKH 2 0 FRQWUDFWRU RSHUDWLQJ WKH IDFLOLW\ Florida

2LO VSLOO ZRQ·W LPSDFW 7DPSD 'HVDO

$OWKRXJK RLO IURP WKH *XOI RI 0H[LFR VSLOO KDV EHJXQ WR VKRZ

XS RQ )ORULGD EHDFKHV WKHUH LV YHU\ OLWWOH FKDQFH WKDW LW FRXOG LPSDFW WKH 0*' P G 7DPSD %D\ 'HVDOLQDWLRQ 3ODQW &KXFN &DUGHQ WKH SODQW?V GLUHFWRU RI RSHUDWLRQV WROG :'5 WKDW 7DPSD %D\?V ZDWHU VXSSO\ LV H[SHFWHG WR UHPDLQ UHOLDEOH ZLWK OLWWOH RU QR HIIHFW IURP WKH VSLOO

3,I WKH RLO VOLFN GRHV WUDYHO IDU HQRXJK WR HQWHU 7DPSD %D\ ZH ZLOO VKXW GRZQ WKH SODQW FRPSOHWHO\ WR DYRLG WKH SRWHQWLDO RI RLO JHWWLQJ LQWR WKH RSHUDWLRQV DQG ZLOO QRW RSHUDWH DQ\ SDUW RI WKH SODQW XQWLO WKH RLO LV FOHDQHG XS DQG QR ORQJHU SRVHV D ULVN WR ZDWHU TXDOLW\ RU WKH IDFLOLW\ ′ KH VDLG

+H QRWHG WKDW WKH GHVDO SODQW GRHV QRW UHFHLYH UDZ VHDZDWHU GLUHFWO\ IURP 7DPSD %D\ EHFDXVH LW ?UVW HQWHUV 7DPSD (OHFWULF?V %LJ %HQG SRZHU SODQW DQG WKHUH LV LQIUDVWUXFWXUH

LQ SODFH WR LVRODWH WKH GHVDO IDFLOLW\ IURP WKH SRZHU SODQW 5HFHQW KHDY\ UDLQV KDYH ?OOHG WKH UHVHUYRLU HQDEOLQJ WKH GHVDOLQDWLRQ SODQW WR EH WDNHQ RII OLQH D PRQWK DQG D KDOI DJR $ORQJ ZLWK LWV JURXQGZDWHU VRXUFHV DQG UHGXFHG GHPDQG 7DPSD %D\ :DWHU VKRXOG EH DEOH WR VXSSO\ WKH QHHGV RI WKH UHJLRQ WKURXJK WKH HQG RI 6HSWHPEHU ZLWKRXW KDYLQJ WR UHO\ XSRQ GHVDOLQDWHG VHDZDWHU WateReuse Research Foundation

'HVDO FRPPLWWHH PHHWLQJ KHOG

'XULQJ WKH UHFHQW :DWH5HXVH 5HVHDUFK )RXQGDWLRQ?V DQQXDO V\PSRVLXP LQ 7DPSD WKH )RXQGDWLRQ?V QHZO\ RUJDQL]HG 'HVDOLQDWLRQ &RPPLWWHH PHW WR RXWOLQH WKH JURXS?V SODQV $FFLRQD?V $QG\ 6KHD WKH FRPPLWWHH FKDLUPDQ WROG :'5 WKDW WKH QHZ FRPPLWWHH ?V REMHFWLYH LV WR ZRUN FROODERUDWLYHO\

/LNH DOO WKHUPDO SURFHVVHV WKH 9 0(0' ZLOO UHTXLUH D FRROLQJ ZDWHU VRXUFH VR WKH WRWDO IHHGZDWHU UHTXLUHPHQWV ZLOO GHSHQG RQ QXPEHU RI HIIHFWV +RZHYHU WKH SURFHVV RSHUDWHV FKHPLFDO IUHH DQG WKH RQO\ SUHWUHDWPHQW QHHGHG LV D P VWUDLQHU

%ROOHQ VDLG WKDW WKH SURFHVV FDQ EH GULYHQ E\ VRODU HQHUJ\ RU YLUWXDOO\ DQ\ ZDVWH KHDW VRXUFH DQG RSHUDWHV DW WHPSHUDWXUHV DV ORZ DV & ) 37KH PRGXODU XQLWV DUH FRQVWUXFWHG

HQWLUHO\ RI SRO\PHULF PDWHULDOV DQG ZH KDYH GHYHORSHG

LQMHFWLRQ PROGHG SRO\SURS\OHQH IUDPHV WR VXSSRUW WKH 37)(

PHPEUDQH 7KH 9 0(0' SURFHVV KDV VHYHUDO DGYDQWDJHV

RYHU RWKHU PHPEUDQH RU WKHUPDO SURFHVVHV ,WV HOHFWULFDO

UHTXLUHPHQWV FDQ EH DV ORZ DV N:K P > N:K NJDO@ RU OHVV ZLWK D WRWDO ZDWHU FRVW FRPSDUDEOH WR 52 \HW LW SURGXFHV GLVWLOODWH ZLWK D 7'6 RI RQO\ PJ / ′ KH VDLG 7KH FRPSDQ\ ZLOO ?UVW LQWURGXFH D PRGXODU XQLW FDSDEOH RI SURGXFLQJ XS WR P G *3' DQG SURPLVHV WR PDNH IXUWKHU DQQRXQFHPHQWV GXULQJ 6LQJDSRUH ,QWHUQDWLRQDO :DWHU :HHN RQ -XQH

:'5?V &'5 UDWLQJ IRU WKLV SURGXFW LV

Arizona

,Q DIWHU RQO\ QLQH PRQWKV RI RSHUDWLRQ WKH SODQW ZDV PRWKEDOOHG DQG WKH PHPEUDQHV ZHUH UHPRYHG FOHDQHG DQG GULHG LQ D SURFHVV GHYHORSHG DW WKH SODQW WR SUHVHUYH WKHP XQGHU DPELHQW FRQGLWLRQV 2YHU WKH SDVW IHZ \HDUV WKH RQJRLQJ GURXJKW KDV OHG WR D UHH[DPLQDWLRQ RI WKH IDFLOLW\ DQG D VXFFHVVIXO GD\ WHVW ZDV FRQGXFWHG DW SHUFHQW RI WKH SODQW?V FDSDFLW\ LQ PLG XVLQJ WKH RULJLQDO +\GUDQDXWLFV PHPEUDQHV %DVHG RQ

DQ HYDOXDWLRQ RI WKH SODQW?V SHUIRUPDQFH DQG WKH RSHUDWLQJ FRVW RI WKH WHVW PLOOLRQ KDV EHHQ EXGJHWHG WR FRQGXFW WKH FXUUHQW WHVW GXULQJ ZKLFK WKH SODQW ZLOO RSHUDWH DW RQH WKLUG RI LWV SURGXFWLRQ FDSDFLW\ 7KH SODQW LV QRZ RSHUDWLQJ ZLWK PHPEUDQH HOHPHQWV WKDW ZHUH PDQXIDFWXUHG DOPRVW \HDUV DJR E\ )OXLG 6\VWHPV QRZ .RFK 0HPEUDQH 6\VWHP DQG KDYH EHHQ NHSW

热法及膜法海水淡化经济性分析

膜法热法海水淡化技术经济分析 大连海水淡化工程研究中心华维国 一、海水淡化方法概述: 海水淡化是指从海水中获取淡水的技术和过程,通过脱除海水中的大部分盐类,使处理后的海水达到生活和生产用水标准的水处理技术,目前淡化方法已达数十种,达到商业化规模的主要有反渗透法和蒸馏法,也就是常说的“膜法”和“热法”,蒸馏淡化技术又分成多级闪蒸、多效蒸馏和压汽蒸馏三种。 1、蒸馏法淡化技术 蒸馏法又称蒸发法,是最早采用的淡化技术。早期主要用于少量蒸馏水的生产和制糖工业的料液浓缩,近代工业逐渐用于电厂和大型工业锅炉供水。 蒸馏法与膜法不同,经蒸发所得的水就是蒸馏水,水质较高,产品水的含盐量(总固溶物)可以降到5ppm以下。蒸馏法所能处理的原料水比其它方法更加广泛,原水含盐量从几百毫克/升到几万毫克/升都可适应。 蒸馏法海水淡化的装置类型较多,主要的有:多级闪蒸海水淡化、多效蒸发海水淡化和压汽蒸馏海水淡化。以下对各种方法进行简介: (1)多级闪蒸技术(MSF) ● 基本原理 多级闪蒸是将海水加热到一定温度后,引入到一个闪蒸室,其室内的压力低于海水所对应的饱和蒸汽压,部分海水迅速汽化,冷凝后即为所需淡水;另一部分海水温度降低,流入另一个压力较低的闪蒸室,又重复蒸发和降温的过程。将多个闪蒸室串联起来,室内压力逐级降低,海水逐级降温,连续产出淡化水。 ● 工艺流程 经过澄清和加氯消毒处理的海水,首先送入排热段作为冷却水。离开排热段的大部分冷却海水又排回海中,小部分作为进料海水(补给海水),经预处理后,从排热段末级闪蒸室流入第一级闪蒸室,如技术原理所说明的那样,逐级降压,海水逐级降温,连续产出淡化水。见图1-1。 多级闪蒸的造水比是指生产的淡水(蒸馏水)的重量与所消耗的加热蒸汽之比,是淡化厂经济效益的直接体现,通常小型装置的造水比较小,大型装置的造水比较高,如日产淡水几百吨或四、五千吨的装置,造水比一般为5-8左右;日产淡水万吨级的装置,造水比多在10以上,日产淡水四~五万吨的装置造水比可达到13-14。

海水淡化方案

·······65吨/天 反渗透海水淡化工程 设计方案Designing Scheme ·

目录 1、设计基础 2、工艺流程及说明 3、控制系统说明 4、设备技术规范 5、技术服务内容 6、技术保证 7、供配电和原材料供应 8、环境处理 9、投资方式与运行管理 10、建设内容与施工期 11、投资估算 12、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评价

前言 据甲方公司提供的信息,我公司对筹建“65吨/日的反渗透海水淡化工程”进行工程投资并参与建设,现就“65吨/日的反渗透海水淡化工程”进行方案设计,提供以下设计方案,以供负责项目部门参考。 1.0 设计基础 1.1 本方案涉及的流程及设备是能满足制备生活饮用水,有如下要求; 1.1.1 产水用途:生活饮用水。 1.1.2 系统出力:65m3/d(25℃)。 1.1.3 系统回收率:35%~40%。 1.2 本方案主要依据如下: 1.2.1 海水水源:用户提供。 1.2.2 设计界限:从取水点至终端水箱。 1.2.3 其它涉及的设计基础条件将在技术联络中讨论确定。 1.3 设备制造及设计参考标准: 1.3.1 JB2932-86《水处理设备制造条件》。 1.3.2 HGJ34-90《化工设备管道外防腐设计规定》。

1.4 出水水质:达到生活饮用水水质卫生规范(2001) 1.5 系统对外要求: 1.5.1供电缆:根据方案设计的容量,将动力电缆送至变压器的供配电 1.5.2 出水管:至终端水箱出水口处。 1.5.3 药品:调试过程所用药品由用户提供。 1.5.4 环境处理:按标准统一考虑。 2.0 工艺流程及说明: 反渗透部分 反渗透装置主要由阻垢剂注入系统、保安滤器、高压泵、能量回收装置、反渗透膜元件、压力管、反渗透水箱及仪器、仪表等组成。 系统采用超滤+二级反渗透装置,反渗透出水65m3/d。 (2)高压泵 反渗透装置工作动力是压力差,由高压泵将经预处理的原水升压达到反渗透的工作压力,通常为5.0~6.9Mpa使反渗透过程得以进行,即克服海水渗透压使水分子透过反渗透膜到淡水层。高压泵选用Q=3m3/h P=5.6Mpa。 (3)反渗透主机

膜蒸馏的现状及发展前景综述

膜蒸馏的现状及发展前景综述 刘凡10991306 环境科学 摘要 近年来,随着膜分离技术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膜运用到了实际生活和生产之中。膜蒸馏是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新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分离技术。是膜分离技术与传统蒸发过程相结合的新型膜分离过程它与常规蒸馏一样都以汽液平衡为基础,依靠蒸发潜热来实现相变。真空膜蒸馏是膜蒸馏四种操作方式中的一种具有膜通量大、分离系数高、设备简单、易于操作和实现等特点[1],能够被广泛应用于易挥发组分的脱除和海水、苦咸水淡化等方面。在国家提倡建设和谐社会的今天研发和利用膜蒸馏技术来实现海水淡化、节能减排和废水的综合利用具有重要的意义。其主要运用在冶金工业,有机废水,和海水淡化方面。本篇综述将就膜蒸馏的现状及前景进行整理和总结。 关键词:膜蒸馏废水处理海水淡化 Summarize of present situation and d evel opment prospects of membrane distillation Fanliu 10991306 Environmental science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membrane separation technology, more and more film applied to real life and production. Membrane distillation is a new type of separation technology that developed in the 1980s. It is the new type that combination of membrane separation technology and traditional evaporation procession. Like conventional distillation, membrane separation process is basis on the vapor liquid equilibrium, and depending on the implementation phase change latent heat of evaporation. Vacuum membrane distillation is one of the four kinds of membrane distillation operation mode with large flux, high separation factor, simple equipment, easy to operate and implement etc. that can be widely used in the removal of volatile components and seawater, brackish water desalination, etc. The state advocates the construction of a harmonious society today, develop and use the membrane distillation technology for desalination has the vital significance to achieve energy conservation, emission reduction and comprehensive utilization of wastewater. It’s mainly used in metallurgy industry, organic wastewater, and seawater desalination. This review will present situation and prospects of membrane distillation for sorting and summary. Key words: Membrane distillation Waste water treatment Seawater desalination 1膜蒸馏技术简介 膜蒸馏是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分离技术,是膜分离技术与传统蒸发过程相结合的新型膜分离过程。它与常规蒸馏一样都以汽液平衡为基础,依靠蒸发潜热来实现相变。它以膜两侧的温差所引起的传递组分的蒸汽压力差为传质驱动力,以不被待处理的溶液润湿的疏水性微孔膜为传递介质。在传递过程中,膜的唯一作用是作为两相间的屏障,不直接参与分离作用。分离选择性完全由气——液平衡决定。膜蒸馏过程是热量和质量同时传递的过程。膜的一侧与热的待处理的溶液直接接触称为热侧,另一侧直接或间接地与冷的液体接触 称为冷侧。由于膜的疏水性,水溶液不会从膜孔中通过,但膜两侧由于挥发组分蒸气压差的存在,而使挥发蒸气通过膜孔从高蒸气压侧传递到低蒸气压侧,而其它组分则被

高中化学 1.3 海水淡化的方法素材 苏教版选修2

海水淡化的方法 1、蒸馏法:蒸馏淡化过程的实质就是水蒸气的形成过程,其原理如同海水受热蒸发形成云, 云在一定条件下遇冷形成雨,而雨是不带咸味的。 2、冷冻法:冷冻法,即冷冻海水使之结冰,在液态淡水变成固态冰的同时盐被分离出去。 3、反渗透法:通常又称超过滤法,是1953年才开始采用的一种膜分离淡化法。该法是利 用只允许溶剂透过、不允许溶质透过的半透膜,将海水与淡水分隔开的。反渗透法的最大优点是节能。它的能耗仅为电渗析法的1/2,蒸馏法的1/40。 4、太阳能法:人类早期利用太阳能进行海水淡化,主要是利用太阳能进行蒸馏,所以早期 的太阳能海水淡化装置是盘式太阳能蒸馏器,人们对它的应用有了近150年的历史。由于它结构简单、取材方便,至今仍被广泛采用。太阳能海水淡化技术由于不消耗常规能源、无污染、所得淡水纯度高等优点而逐渐受到人们重视。 5、低温多效:多效蒸发是让加热后的海水在多个串联的蒸发器中蒸发,前一个蒸发器蒸发 出来的蒸汽作为下一蒸发器的热源,并冷凝成为淡水。其中低温多效蒸馏是蒸馏法中最节能的方法之一。 6、多级闪蒸:所谓闪蒸,是指一定温度的海水在压力突然降低的条件下,部分海水急骤 蒸发的现象。目前全球海水淡化装置仍以多级闪蒸方法产量最大,技术最成熟,运行安全性高弹性大,主要与火电站联合建设,适合于大型和超大型淡化装置,降低单位电力消耗,提高传热效率等。 7、电渗析法:电渗析法是将具有选择透过性的阳膜与阴膜交替排列,组成多个相互独立的 隔室海水被淡化,而相邻隔室海水浓缩,淡水与浓缩水得以分离。电渗析法不仅可以淡化海水,也可以作为水质处理的手段,为污水再利用作出贡献。此外,这种方法也越来越多地应用于化工、医药、食品等行业的浓缩、分离与提纯。 8、压汽蒸馏:压汽蒸馏海水淡化技术,是海水预热后,进入蒸发器并在蒸发器内部分蒸发。 所产生的二次蒸汽经压缩机压缩提高压力后引入到蒸发器的加热侧。蒸汽冷凝后作为产品水引出,如此实现热能的循环利用。 9、露点蒸发法:露点蒸发淡化技术是一种新的苦咸水和海水淡化方法。它基于载气增湿和 去湿的原理,同时回收冷凝去湿的热量,传热效率受混合气侧的传热控制。 10、水电联产:水电联产主要是指海水淡化水和电力联产联供。由于海水淡化成本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消耗电力和蒸汽的成本,水电联产可以利用电厂的蒸汽和电力为海水淡化装置提供动力,从而实现能源高效利用和降低海水淡化成本。 11、热膜联产:热膜联产主要是采用热法和膜法海水淡化相联合的方式,满足不同用水需求,降低海水淡化成本。其优点是:投资成本低,可共用海水取水口。 1

海水淡化系统主要工艺流程及功能

海水淡化系统主要工艺流程及功能 海水淡化系统技术由于海水盐含量很高,不能直接使用,主要在两个方面:海水脱盐,蒸馏和反渗透。蒸馏法主要用于大型海水淡化和能源丰富的地方。反渗透膜是非常广泛的,和脱盐率很高,所以被广泛应用于。反渗透膜是第一个水提取,预处理,降低海水的浊度,防止细菌,藻类和其他微生物的生长,然后用专用的高压增压泵,水进入反渗透膜,因为含盐量高,所以海水反渗透膜必须具有高脱盐率,耐腐蚀,耐高压,抗污染,通过反渗透膜处理后的海水,其盐的含量大大降低,TDS含量从36000毫克/ 1到200毫克/升。淡化水比自来水更好的水后,可用于工业,商业,住宅和船舶,船舶使用。 海水淡化处理 海水淡化即利用海水脱盐工艺生产淡水。通过海水淡化处理可以保障沿海居民饮用水和工业锅炉补水等稳定供水。反渗透法是目前海水淡化主要处理技术之一,反渗透法是利用只允许溶剂透过、不允许溶质透过的半透膜将海水与淡水分隔开,在通常情况下,淡水通过半透膜扩散到海水一侧,因受半透膜的阻力,海水一侧的液面逐渐升高,直至升到一定的高度才停止,这个过程为渗透。此时,海水一侧高出的水柱静压称为渗透压。如果对海水一侧施加一个大于海水渗透压的外压,那么海水中的纯水将渗透到淡水中。反渗透法的最大优点是节约场地和能耗。 现将该厂海水淡化系统的主要工艺流程介绍如下:

从系统的功能上讲,预处理系统的主要功能是将海水中的悬浮物、胶体通过直流凝聚和深层过滤进行去除。 一级和二级反渗透的主要功能是将海水中的盐分,通过反渗透设备中的反渗透膜的物理筛分和超过滤的作用,将大部分的阴阳离子、大分子的有机物、部分微生物进行去除的过程。 在一级反渗透除盐系统中,由于海水的含盐量很高,对应的渗透压也很高,所以选择了海水高压泵设备作为一级反渗透膜的进水动力。由于一级反渗透的浓水排放压力较高。所以设置了能量回收装置将浓水排放压能进行回收。

海水淡化工艺方案

1 前言 1.1 概况 我国淡水资源极为匮乏,全国660多个城市中,有400多个城市缺水,其中100多个城市严重缺水。淡水资源短缺乃至水危机是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过程中的最大制约之一。电厂在生产电能的同时,可利用其廉价的热和电,进行海水淡化,不仅可满足其工业用水的需要,而且还可为周边地区提供淡水水源。在推动和利用海水淡化技术方面,电厂有着其得天独厚的有利条件。因此滨海电厂配套建设海水淡化装置已成发展趋势。 1.2 水源及水质特点 某电厂取水具有海域辽阔、水量充沛、海水较清、悬浮物及有害微生物少等特点,可大大节省海水取水成本及原料海水预处理成本。 海水水质分析报告如下:

1.3 海水淡化规模 根据建厂地区的缺水状况,电厂可针对性地提出水电联产的方案,目前可解决电厂的淡水用水,以后可根据需要适时配套建设大规模的海水淡化厂,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淡水资源保障。本项目结合2×1000MW发电机组的建设规模,暂按配套建设2×104m3/d规模的海水淡化装置设计;并对总规模为40×104m3/d海水淡化厂作出展望。 本专题报告按本期工程厂内自用的2×104m3/d规模和规划容量的40×104m3/d的海水淡化站分别进行比较论述。 2 海水淡化技术概述 海水淡化技术的种类很多,但适于产业化的主要有蒸馏法(俗称热法)和反渗透法(俗称膜法)。蒸馏法主要有多级闪蒸(MSF)、低温多效蒸馏(LT-MED)技术。 2.1 蒸馏法淡化技术 2.1.1 多级闪蒸(MSF) MSF是蒸馏法海水淡化最常用的一种方法,在20世纪80年代以前,较大型的海水淡化装置多数采用MSF技术。大港电厂二期工程引进了美国的多级闪蒸(MSF)海水淡化装置,是我国第一套大型的海水淡化装置。 MSF的典型流程示意图见图2-1。 图2-1 盐水再循环式多级闪蒸(MSF)原理流程

膜蒸馏技术的研究进展

膜蒸馏技术的研究进展 摘要:膜蒸馏是一种热驱动新型分离技术,自上世纪80年代才引起人们的重视。本文主要对膜蒸馏技术的过程机理、膜材料的选择、常见问题、以及应用进行了评述,并对以后膜蒸馏的发展做出了展望。 关键词:膜蒸馏;膜;应用;质量传递;热量传递 膜蒸馏是一种新型的非等温物理分离技术,以疏水性多孔膜两侧的蒸汽压差为推动力,使热侧蒸汽分子穿过膜孔后在冷侧冷凝富集,可看作是膜过程与蒸馏过程的集合。膜蒸馏过程区别于其他膜分离过程有如下的特点:膜是微孔膜;不能被所处理的液体浸润;只有蒸汽通过膜孔介质;膜孔内没有毛细冷凝现象发生。该分离技术不是膜过程与蒸馏过程的简单结合,它自身有许多优点。如,良好的化学稳定性;截留率高;较低的操作温度和压力,能有效利用地热工业余热等廉价能源;可与其他分离过程整合;可处理热敏性物质和高浓度废水等。因此,自膜蒸馏技术首次提出以来,一直受到了学者的广泛关注。 本文对进近几年来的膜蒸馏的最新研究进展,尤其是针对膜蒸馏理论的应用研究进行了概述。 1.膜蒸馏的分类 根据扩散到膜冷凝侧蒸汽冷凝方式的不同,膜蒸馏分为多种类型,如直接接触膜蒸馏(DCMD)、气隙膜蒸馏(AGMD)、气扫式膜蒸馏(SGMD)、真空膜蒸馏(VMD)。 (1)直接接触式膜蒸馏(DCMD)这种装置相对简单,两侧的液体直接与多孔膜的表面接触,蒸汽的扩散路径仅仅局限于膜的厚度。它是出现最早也是研究最广泛的膜蒸馏过程,但其热损耗也最大。由于有较大的渗透量,颇受研究者重视,较适用于主原料是水的情况,如海水或苦咸水脱盐或水溶液的浓缩,也有人用其浓缩水果汁、血液及废水处理等。 (2)气隙式膜蒸馏(AGMD)在冷凝面与膜表面之间有一停滞的空气隙存在,蒸汽穿过气隙后在冷凝面上冷凝。与前者相比,由于气隙的存在,减小了过程的热耗损,但是渗透通量低,结构复杂,且不适用于中空纤维膜,限制了商业推广。 (3)气扫式膜蒸馏(SGMD)结果与直接接触式膜蒸馏相似,不同之处在于,惰性气体将透过侧的蒸汽吹出,并在外部进行冷凝。这样可以减少热量损耗,加快传质。刘乾亮[1]等采用气扫式膜蒸馏法处理高浓度氨氮废水,重点考察了料液初始pH值、料液流量和吹扫气体流量等因素对处理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增大吹扫气体流量可促进氨氮的去除,有利于氨氮的传质和分离过程。 (4)真空膜蒸馏(VMD)的膜两侧气体压力差比其他膜蒸馏的膜两侧气体压力差大,因而比其他形式的膜蒸馏具有更大的蒸馏通量。宜于脱除水溶液中的挥发性溶质。唐娜[2]等采用PVDF中空纤维膜及PTFE微孔平板膜组件对反渗透海水淡化浓盐水的真空膜蒸馏过程进行了研究。连续运行的结果表明:温度是影响海水淡化浓盐水膜蒸馏过程的关键因素,对膜通量影响较大。 2.膜蒸馏组件

海水淡化的方法及优缺点分析

海水淡化的方法及优缺点分析 摘要:海水淡化技术的大规模应用始于干旱的中东地区,但并不局限于该地区。由于世界上70%以上的人口都居住在离海洋120公里以内的区域,因而海水淡化技术近20多年迅速在中东以外的许多国家和地区得到应用。最新资料表明,到2003年止,世界上已建成和已签约建设的海水和苦咸水淡化厂,其生产能力达到日产淡水3600万吨。目前海水淡化已遍及全世界125个国家和地区,淡化水大约养活世界5%的人口。海水淡化,事实上已经成为世界许多国家解决缺水问题,普遍采用的一种战略选择,其有效性和可靠性已经得到越来越广泛的认同。当然,海水淡化是解决我国沿海地区淡水紧缺的有效途径。海水淡化是解决全球水资源短缺的重要战略手段之一,有着广阔的开发前景。 关键词:海水淡化蒸馏法反渗透法优缺点发展趋势和方向 引言:介绍了我国水资源现状、海水淡化发展概况和各种淡化方法及工作原理、工艺流程,并对各种淡化方法的优缺点和适用范围进行了评述,对海水淡化的方法进行了分析比较,指出了海水淡化今后发展的趋势和方向。 1我国水资源现状 我国是一个水资源严重短缺的国家,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为2840m3,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1/4。因此我国是一个严重缺水的国家。同时,我国的淡水资源时空分布极不均匀,并且水体污染加剧了我国可利用淡水资源的匮乏程度。在资源性缺水的同时,我国经济增长快,人口数量大,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使得水资源缺口越来越大,这已经成为阻碍我国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瓶颈。目前水荒覆盖面几乎遍及全国。尤其是北方地区缺水问题相当严重,水荒已成为困扰工业企业生产和发展的一个重要问题。而沿海地区有1.8万多km长的海岸线,充分发挥这些地区濒临海洋的优势,走海水淡化之路是解决缺水问题的一条重要途径。解决城市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战略原则是坚持“开源与节流并重,节流优先、治污为本、科学开源、综合利用”,海水淡化是解决沿海地区淡水紧缺的有效途径。 2我国海水淡化发展概况 我国的海水淡化技术研究始于1958年,起步技术为电渗析,1965年开始反渗透技术的研究;1975年开始研究大中型蒸馏技术;1981年在西沙的永兴岛建成200t/d的电渗析海水淡化装置;1986年建成6000

海水淡化工艺浅析

海水淡化工艺浅析 摘要:水资源是关系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大战略问题,海水淡化工程 是解决水资源短缺问题的重要举措,已成为解决沿海地区淡水资源短缺的重要方法。本文讲述海水淡化工艺流程和原理,以及工艺流程中出现的具体问题及解决 措施。 关键词:反渗透;海水淡化;工艺 引言 随着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和人口的急剧增加,淡水资源短缺已经成为人们面 临的巨大挑战;开发利用海水资源,进行海水淡化。成为开源节流、解决淡水短 缺的一个重要途径。目前膜法海水淡化日益成为海水淡化的主流技术,主要有已 获得大规模应用的反渗透、正在发展的正渗透和膜蒸馏等技术。 本文在简要介绍海水淡化的工艺流程的基础上,着重介绍工作原理,以及工 艺流程中出现的具体问题及解决措施。海水淡化分为三个子过程:预处理流程、 膜处理流程、污泥浓缩处理流程。 预处理流程 预处理流程主要功能是除去海水中的悬浮物、藻类及微生物等物质,使出水 水质达到后续膜处理的要求,为海水淡化膜处理子系统供水;根据海水取水水质,海水平均悬浮物含量为781~1902㎎/L,无法满足海水淡化的超滤要求,必须对海水淡化原水进行预处理,使悬浮物将至2㎎/L以下。 工艺流程为:海水原水经过原水升压泵升压后,通过玻璃钢管输送至海水原 水预处理站内混凝沉淀池,进行沉淀处理以除去海水淡化原水中较大的固体悬浮 杂质。考虑到海水含沙量较大,混凝反应沉淀池排泥需用一定水量,即海水原水 经混凝反应沉淀池后产生混凝反应澄清水,污泥水通过混凝反应沉淀池底部的排 泥管排入附近排水沟,自流至污泥沉淀池。经混凝反应沉淀池处理后的海水自流 至V型滤池中进一步过滤处理以保证进入海水淡化车间的海水水质。V型滤池自 用一部分清水冲洗,其余部分供给清水池。 混凝沉淀池 混凝沉淀池是将混合、絮凝、沉淀集成一体,能有效的去除水中的颗粒、细菌、有机物、悬浮物、浊度和部分胶体,使出水浊度小于5NTU。 混凝沉淀原理:水中杂质按照其杂质形态,可分为悬浮物、胶体物质和溶解物。悬浮物质:包括草本、垃圾等大块物质和颗粒粒径大于100μm以上的泥沙。在水中粒径大于100μm以上的悬浮杂质可以依靠重力进行除去。溶解物质:由于水的溶解能力很强,某些矿物质溶解于其中,并且在水中离解成离子状态,其粒 径小于1μm以下; 胶体物质:多为黏土微粒、高分子物质、微生物、细菌等(粒径一般在1μm-100μm之间,光线照射上去被散射而呈现浑浊现象。)高分子物质一般来源于动 植物的蛋白类化合物,或已分解的蛋白类,如腐殖酸、腐殖质等。黏土胶体是造 成水浑浊的主要原因,而腐殖质是水体带色的主要原因。对于胶体杂质由于布朗 运动、水化作用和胶体颗粒带电,使胶体颗粒颗粒分散状态保持不变。根据双电 层理论中胶体的胶核和吸附层组成胶粒带负电,胶粒和扩散层组成的胶团呈电中性,水中的微小颗粒一般均带负电荷;它们之间既相互排斥又在水中不断做布朗 运动,故极为稳定而不易下沉。为改变这种情况,在水中投加混凝剂,混凝剂溶 解后,提供大量正离子。正离子扩散,大量正离子涌入带负电的胶体扩散层乃至

海水淡化工艺方案

海水淡化工艺方案

1 前言 1.1 概况 中国淡水资源极为匮乏,全国660多个城市中,有400多个城市缺水,其中100多个城市严重缺水。淡水资源短缺乃至水危机是中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过程中的最大制约之一。电厂在生产电能的同时,可利用其廉价的热和电,进行海水淡化,不但可满足其工业用水的需要,而且还可为周边地区提供淡水水源。在推动和利用海水淡化技术方面,电厂有着其得天独厚的有利条件。因此滨海电厂配套建设海水淡化装置已成发展趋势。 1.2 水源及水质特点 某电厂取水具有海域辽阔、水量充沛、海水较清、悬浮物及有害微生物少等特点,可大大节省海水取水成本及原料海水预处理成本。 海水水质分析报告如下:

1.3 海水淡化规模 根据建厂地区的缺水状况,电厂可针对性地提出水电联产的方案,当前可解决电厂的淡水用水,以后可根据需要适时配套建设大规模的海水淡化厂,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淡水资源保障。本项目结合2×1000MW发电机组的建设规模,暂按配套建设2×104m3/d规模的海水淡化装置设计;并对总规模为40×104m3/d海水淡化厂作出展望。 本专题报告按本期工程厂内自用的2×104m3/d规模和规划容量的40×104m3/d的海水淡化站分别进行比较论述。

2 海水淡化技术概述 海水淡化技术的种类很多,但适于产业化的主要有蒸馏法(俗称热法)和反渗透法(俗称膜法)。蒸馏法主要有多级闪蒸(MSF)、低温多效蒸馏(LT-MED)技术。 2.1 蒸馏法淡化技术 2.1.1 多级闪蒸(MSF) MSF是蒸馏法海水淡化最常见的一种方法,在20世纪80年代以前,较大型的海水淡化装置多数采用MSF技术。大港电厂二期工程引进了美国的多级闪蒸(MSF)海水淡化装置,是中国第一套大型的海水淡化装置。 MSF的典型流程示意图见图2-1。 图2-1 盐水再循环式多级闪蒸(MSF)原理流程多级闪蒸过程原理如下;将原料海水加热到一定温度后引入闪蒸室,由于该闪蒸室中的压力控制在低于热盐水温度所对应的饱和蒸汽压的条件下,故热盐水进入闪蒸室后即成为过热水而急速地部分气化,从而使热盐水自身的温度降低,所产生的蒸汽冷

各海域海水淡化方案及水质参数

为应对全球淡水资源短缺的问题,许多沿海国家及地区积极开展海水淡化和综合利用的技术研发工作。以色列70%的饮用水来自海水淡化水;澳大利亚的海水利用主要用于市政,占总装机规模的96%;美国的海水利用主要用于市政,占89.5%;沙特阿拉伯是目前全球最大的海水淡化生产国,2010年其产量达到11亿m3。 中国淡水资源缺乏,人均淡水资源量仅为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4,沿海地区人口稠密,淡水供需矛盾尤为突出。海水淡化技术可以增加水资源总量,有效缓解我国沿海地区淡水短缺的矛盾。在海水资源方面,我国拥有渤海、黄海、东海、南海四大海域,海岸线超过1.8万km,水资源相当丰富。但海水淡化发展速度相对其他国家缓慢,直至“十一五”期间海水淡化产业才开始较为迅速地增长。据统计,至2011年底我国海水淡化能力为66万m3/d。目前,影响海水淡化的因素有政策、技术和价格等。其中海水水质是影响淡化技术正常应用及成本的重要因素。有研究发现,海水中的有机物污染、SDI(淤泥密度指数)、温度、浊度和盐度是影响反渗透膜运行的重要指标,进而影响淡化水品质。因此对中国海域的海水理化性质、海水利用现状、研究进展进行探讨,对于优化沿海水资源结构、保障国家用水安全和促进沿海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战略意义。基于此,笔者首次将海水水质和海水利用状况相结合,介绍中国渤海、黄海、东海、南海4个海域海

水淡化的相关水质情况,归纳各地区海水利用的工艺技术条件和发展现状,分析形成原因和经验教训,旨对海水利用发展落后的沿岸地带提供帮助,对海水淡化利用较好地区的发展和转型方向提供参考,并为中国海水利用的发展提供新的思考途径。 1 渤海海域 1.1 渤海的水质特征 渤海是一个近封闭的内海,水温受北方大陆性气候影响显著,2月份平均水温在0 ℃左右,8月份达21 ℃。受大陆淡水注入的影响,盐度仅为30‰,是中国近海中最低的。1978—2010年历年8月的观测资料结果表明渤海夏季海水pH年际变化范围为7.86~8.30,渤海水温年际变化、降水量(酸雨)和月均黄河口径流量年际变化是影响海水pH变化的主要因素。 吴琳琳等研究发现2012年4—7月渤海湾海水温度为12.7~30.8 ℃、pH为7.30~8.55、海水CODMn为0.98~3.36 mg/L、溶解性总固体(TDS)为30.7~32.1 g/L、浊度为2.96~136 NTU、Cl-为16.9~17.8 g/L、电导率为44 800~49 800 μS/cm。整体而言渤海水质的浊度变化范围较宽,主要受渤海湾海水泥沙含量的影响,特别在有潮汐和风浪时会大幅升高。此外还发现海水温度升

膜蒸馏技术

膜蒸馏的研究现状及进展 李小然,尚小琴 (广州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广东广州510006) 摘要:膜蒸馏是20世纪八十年代才引起人们重视的新型膜分离技术。是一种以蒸汽压差为推动力的新型分离技术。本文主要对膜蒸馏的机理、用膜、传热机理、影响因素、过程优化、进行了讨论,同时介绍了膜蒸馏在海水淡化、超纯水的制备、水溶液的浓缩与提纯、共沸混合物的分离、废水处理治理等中的应用,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膜蒸馏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膜蒸馏;分离技术;机理;应用;发展 Research status and progress of membrane distillation LiXiaoRan,Shang XiaoQin (School of Chemistry and Chemical Engineering, Guangzhou University, Guangzhou 510006) Abstract:Membrane distillation is a new type of membrane separation technology in the eighty's of twentieth Century.Is a kind of new separation technology with the steam pressure difference as the driving force.In this paper, the mechanism of membrane distillation、membrane、heat transfer mechanism、influencing factors、process optimizationis discussed,At the same time, it introduces the membrane distillation in seawater desalination, preparation of ultra - pure water, water solution concentration and purification, total of azeotropic mixture separation, waste water treatment, etc. in the application, and based on this, proposed the development direction of the membrane distillation. Key words:membrane distillation;isolation technique;mechanism;application;development 1膜蒸馏技术的原理 膜蒸馏是膜技术与蒸馏过程相结合的分离过程。膜的一侧与热的待处理溶液直接接触(称为热侧),另一侧直接或间接地与冷的水溶液接触(称为冷侧),热侧溶液中易挥发的组分在膜面处汽化通过膜进入冷侧并被冷凝成液相,其他组分则被疏水膜阻挡在热侧,从而实现混合物分离或提纯的目的[1]。膜蒸馏过程必须具备以下特征以区别于其它膜过程[2]:①所用的膜为微孔膜;②膜不能被所处理的液体润湿;③在膜孔内没有毛细管冷凝现象发生;④只有蒸汽能通过膜孔传质; ⑤所用膜不能改变所处理液体中所有组分的气液平衡;⑥膜至少有一面与所处理的液体接触;⑦对于任何组分该膜过程的推动力是该组分在气相中的分压差。 2膜蒸馏的分类 根据扩散到膜冷凝侧蒸汽冷凝方式的不同,膜蒸馏分为多种类型,如直接接触膜蒸馏(DCMD)、气隙膜蒸馏(AGMD)、气扫式膜蒸馏(SGMD)、真空膜蒸馏(VMD),如图1所示。DCMD结构简单,渗透量较大,颇受研究者重视,较适用于主原料是水的情况,如海水或苦咸水脱盐或水溶液的浓缩,也有人用其浓缩水果汁、血液及废水处理等[3-6]。AGMD具有热效率高及从水溶液中脱除挥发

海水淡化工艺设计方案

1刖占1.1概况 我国淡水资源极为匮乏,全国660多个城市中,有400多个城市缺水,其中100多个城市严重缺水。淡水资源短缺乃至水危机是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过程中的最大制约之一。电厂在生产电能的同时,可利用其廉价的热和电,进行海水淡化,不仅可满足其工业用水的需要,而且还可为周边地区提供淡水水源。在推动和利用海水淡化技术方面,电厂有着其得天独厚的有利条件。因此滨海电厂配套建设海水淡化装置已成发展趋势。 1.2水源及水质特点 某电厂取水具有海域辽阔、水量充沛、海水较清、悬浮物及有害微生物少等特点,可大大节省海水取水成本及原料海水预处理成本。 海水水质分析报告如下: 分析报告

1.3海水淡化规模

根据建厂地区的缺水状况,电厂可针对性地提出水电联产的方案,目前可解决电厂的淡水用水,以后可根据需要适时配套建设大规模的海水淡化厂,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淡水资源保障。本项目结合 2x1000MW发电机组的建设规模,暂按配套建设2x104m3/d规模的海水淡化装置设计;并对总规模为40x1。伽%海水淡化厂作出展望。 本专题报告按本期工程厂内自用的 2 x104m3/d规模和规划容量的40x 104m3/d的海水淡化站分别进行比较论述。 2海水淡化技术概述 海水淡化技术的种类很多,但适于产业化的主要有蒸镭法(俗称热法)和反渗透法(俗 称膜法)。蒸镭法主要有多级闪蒸(MSF)、低温多效蒸镭(LT-MED)技术。 2.1蒸镭法淡化技术 2.1.1多级闪蒸(MSF) MSF是蒸馆法海水淡化最常用的一种方法,在20世纪80年代以前,较大型的海水淡化装置多数采用MSF技术。大港电厂二期工程引进了美国的多级闪蒸(MSF)海水淡化装置,是我国第一套大型的海水淡化装置。 MSF的典型流程示意图见图2-1 。 图2-1盐水再循环式多级闪蒸(MSF)原理流程 多级闪蒸过程原理如下;将原料海水加热到一定温度后引入闪蒸室,由于该闪蒸室中的压力控制在低于热盐水温度所对应的饱和蒸汽压的条件下,故热盐水进入闪蒸室后即成为过热水而急速地部分气化,从而使热盐水自身的温度降低,所产生的蒸汽冷凝后即为所需的淡水。 MSF装置具有设备单机容量大、使用寿命长、出水品质好、造水比高、热

蒸馏法海水淡化工艺原理解析

世界上淡水资源不足,已成为人们日益关切的问题。淡水资源短缺导致人们生活、工业发展受到了很大的影响。“向海洋要淡水”已经形成了方兴未艾的产业。 海水淡化工艺发展 中国在反渗透法、蒸馏法等主流海水淡化关键技术方面均取得重大突破,完成了自主知识产权的3000立方米/日低温多效海水淡化工程,以及5000立方米/日反渗透海水淡化工程;海水直流冷却技术已进入万立方米/小时级产业化示范阶段。中国海水淡化成本逐步下降,已接近5元/立方米。 蒸馏法海水淡化工艺原理 原理是加热-蒸发-冷凝。除了多效蒸发和多级闪蒸之外,蒸馏法还有蒸汽压缩法VC法是将蒸发过程自身产生的二次蒸汽,经压缩提高温度,再作为加热蒸汽使用,其设计思想是为了提高热效率。海水经泵提升压力后供人冷凝器作为冷却水冷凝蒸发器中获得的蒸汽,此时海水温度升高,作为蒸发器给水供人蒸发器,工作蒸汽进人蒸汽喷射器与部分蒸发器内获得的蒸汽混合后从喷射器排出,排出后的压缩蒸汽作为热源进人蒸发器内的蒸发管中,加热蒸发器内的海水,使其蒸发获得二次蒸汽,原蒸汽在冷凝器内冷凝后即得到淡水。蒸发器内未蒸发的海水通过泵排出。二次蒸汽作为下一过程的热源,如此循环。 蒸馏法海水淡化工艺特点 蒸馏法海水淡化技术是最早投人工业化应用的淡化技术,特点是即使在污染严重、高生物活性的海水环境中也适用,产水纯度高。与膜法海水淡化技术相比,蒸馏法具有可利用电厂和其他工厂的低品位热、对原料海水水质要求低、装置的生产能力大,是当前海水淡化的主流技术之一。 中国海水淡化虽基本具备了产业化发展条件,但研究水平及创新能力、装备的开发制造能力、系统设计和集成等方面与国外仍有较大的差距。当务之急是尽快形成中国海水淡化设备市场的完整产业链条。围绕制约海水淡化成本降低的关键问题,发展膜与膜材料、关键装备等核心技术,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海水淡化新技术、新工艺、新装备和新产品,提高关键材料和关键设备的国产化率,增强自主建设大型海水淡化工程的能力。

膜蒸馏

膜蒸馏技术 在海水淡化中的应用

引言 据国家海洋局发布的《2014年全国海水利用报告》指出,2014年全国海水淡化共实现增加值14亿元,比上年增长12.2%;海水淡化国际合作取得新进展,亚太脱盐协会秘书处落户我国。全国已建成海水淡化工程总体规模不断增长,截至2014年底,全国已建成海水淡化工程112个,产水规模达到日产92.69万t,最大海水淡化工程规模为日产20万t。在已建成的海水淡化工程中,淡化海水用作工业用水的工程规模为每天58.73万t,占总工程规模的63.35%[1]。随着海水淡化技术在全国范围内的推广,我国水资源短缺问题将得到很好的解决。作为海水淡化的潜在技术之一,近年来膜蒸馏(Membrane distillation,MD)技术得到了学术研究者和工业界的广泛重视,在膜蒸馏工艺、膜蒸馏材料等方面取得了显著的进展[2]。 传统意义上的膜蒸馏过程,是利用疏水膜两侧可透过组分的蒸汽分压差,使热侧料液的水分子蒸发汽化,透过疏水膜孔以实现传质,液体则在界面张力的作用下不能透过疏水膜,从而实现料液的分离与浓缩目的。膜蒸馏过程存在有热相变的过程,膜蒸馏分离过程中会同时存在传热过程和传质过程,膜通量的主要控制因素则是热传导过程。根据冷侧挥发组分蒸汽冷凝方法或排除方法不同, 可分为: 直接接触膜蒸馏(DCMD) 、空气隙膜蒸馏(AGMD) 、吹扫气膜蒸馏( SGMD) 和真空膜蒸馏(VMD) 。最早用于膜蒸馏的膜材料有纸、胶合板、玻璃纤维、赛璐玢、尼龙和硅藻土等, 其中大部分用硅树脂、特氟龙或防水剂处理以得到所需要的疏水性。随着膜蒸馏分离技术的不断发展及新型膜制造技术的不断涌现, 用于膜蒸馏的膜材料也推陈出新, 上世纪80 年代早期制备的空隙率高达80%、厚度为50μm 的膜材料, 比起Findley 在20 世纪60 年代用的膜, 渗透率提高了100倍。从膜的理化性质和商业化来考虑, 现在膜材料用得较多的有聚四氟乙烯( PTFE) 、聚

海水淡化工艺方案

1前言 1.1 概况 我国淡水资源极为匮乏,全国660多个城市中,有400多个城市缺水,其中100多个城市严重缺水。淡水资源短缺乃至水危机是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过程中的最大制约之一。电厂在生产电能的同时,可利用其廉价的热和电,进行海水淡化,不仅可满足其工业用水的需要,而且还可为周边地区提供淡水水源。在推动和利用海水淡化技术方面,电厂有着

规模的 2 (俗 多级闪蒸过程原理如下;将原料海水加热到一定温度后引入闪蒸室,由于该闪蒸室中的压力控制在低于热盐水温度所对应的饱和蒸汽压的条件下,故热盐水进入闪蒸室后即成为过热水而急速地部分气化,从而使热盐水自身的温度降低,所产生的蒸汽冷凝后即为所需的淡水。 MSF装置具有设备单机容量大、使用寿命长、出水品质好、造水比高、热效率高、寿命长等优点。但该装置海水的最高操作温度在110℃~120℃左右,对传热管和设备本体的腐蚀

性较大,必须采用价格昂贵的铜镍合金、特制不锈钢及钛材,因此设备造价高;设备的操作弹性小,多级闪蒸的操作弹性是其设计值的80%~110%,不适应于产水量要求可变的场合。 2.1.2 低温多效蒸馏(LT-MED) 低温多效蒸馏海水淡化技术是指盐水最高温度不超过70℃的淡化技术,是20世纪80年代成熟的高效淡化技术。其特点是将一系列的喷淋降膜蒸发器串联布置。加热蒸汽被引入第一效,其冷凝热使几乎等量的海水蒸发,通过多次蒸发和冷凝,后面的蒸发温度均低于前面一效,从而得到多倍于蒸汽量的蒸馏水,最后一效的蒸汽在海水冷凝器中冷凝。第一效冷凝液返回锅炉,而其他效及海水冷凝器的冷凝液收集后作为产品水。为提高热效率, 当提供 海水反渗透(SWRO)淡化技术在20世纪70年代后获得了很大发展。由于RO膜材料的不断改进,以及能量回收效率的不断提高,SWRO技术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现也已成为蒸馏海水淡化系统的主要竞争对手。 反渗透是用一种特殊的膜,在外加压力的作用下使溶液中的某些组分选择性透过,从而达到淡化、净化或浓缩分离的目的。典型的海水反渗透处理工艺流程见图2-3。

蒸馏法海水淡化工艺原理解析

蒸馏法海水淡化工艺原 理解析 Document serial number【KK89K-LLS98YT-SS8CB-SSUT-SST108】

世界上淡水资源不足,已成为人们日益关切的问题。淡水资源短缺导致人们生活、工业发展受到了很大的影响。“向海洋要淡水”已经形成了方兴未艾的产业。 海水淡化工艺发展 中国在反渗透法、蒸馏法等主流海水淡化关键技术方面均取得重大突破,完成了自主知识产权的3000立方米/日低温多效海水淡化工程,以及5000立方米/日反渗透工程;海水直流冷却技术已进入万立方米/小时级产业化示范阶段。中国海水淡化成本逐步下降,已接近5元/立方米。 蒸馏法海水淡化工艺原理 原理是加热-蒸发-冷凝。除了多效蒸发和多级闪蒸之外,蒸馏法还有蒸汽压缩法VC法是将蒸发过程自身产生的二次蒸汽,经压缩提高温度,再作为加热蒸汽使用,其设计思想是为了提高热效率。海水经泵提升压力后供人冷凝器作为冷却水冷凝蒸发器中获得的蒸汽,此时海水温度升高,作为蒸发器给水供人蒸发器,工作蒸汽进人蒸汽喷射器与部分蒸发器内获得的蒸汽混合后从喷射器排出,排出后的压缩蒸汽作为热源进人蒸发器内的蒸发管中,加热蒸发器内的海水,使其蒸发获得二次蒸汽,原蒸汽在冷凝器内冷凝后即得到淡水。蒸发器内未蒸发的海水通过泵排出。二次蒸汽作为下一过程的热源,如此循环。 蒸馏法海水淡化工艺特点 蒸馏法海水淡化技术是最早投人工业化应用的淡化技术,特点是即使在污染严重、高生物活性的海水环境中也适用,产水纯度高。与膜法海水淡化技术相比,蒸馏法具有可利用电厂和其他工厂的低品位热、对原料海水水质要求低、装置的生产能力大,是当前海水淡化的主流技术之一。 中国海水淡化虽基本具备了产业化发展条件,但研究水平及创新能力、装备的开发制造能力、系统设计和集成等方面与国外仍有较大的差距。当务之急是尽快形成中国备市场的完整产业链条。围绕制约海水淡化成本降低的关键问题,发展膜与膜材料、关键装备等核心技术,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海水淡化新技术、新工艺、新装备和新产品,提高关键材料和关键设备的国产化率,增强自主建设大型海水淡化工程的能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