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现代农业的特征、模式及意义(一)

论现代农业的特征、模式及意义(一)
论现代农业的特征、模式及意义(一)

论现代农业的特征、模式及意义(一)

【摘要】20世纪以来,相对传统农业来说,现代农业是一个常说常新的话题。发展现代农业,在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推动中国现代化建设中,都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本文在学习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基础上,针对现代农业的特征、模式以及发展现代农业的意义问题谈谈个人粗浅的看法。

【关键词】现代农业特征模式

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三中全会,研究了新形势下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若干重大问题,对发展现代农业做出了新的解析。发展现代农业,必须按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要求,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推进农业科技进步和创新,加强农业物质技术装备,健全农业产业体系,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劳动生产率,增强农业抗风险能力、国际竞争能力、可持续发展能力。并从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推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加快农业科技创新;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建立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扩大农业对外开放七个层面作出了安排布置,对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视程度可见非同一般。

一、现代农业的特征

与传统农业比较,现代农业有以下基本特征:第一,现代农业是科技支撑型农业。农业发展的根本出路在科技进步。随着以自然科学为基础的现代农业技术体系的形成和推广,农业生产大规模采用以现代科技为基础的生产工具和生产方法,使农业生产经营的科学化程度空前提高。如近年来基因技术、生物工程技术、电子计算机技术、激光技术等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使农业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第二,现代农业是生产领域广阔的农业。我们知道,农业定义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农业就是种植业,广义农业包括农、林、牧、副、渔等业。我们要发展的现代农业,就是广义农业的现代化。随着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推进,现代农业将实现由动植物向微生物,农田向草地森林,陆地向海洋,初级农产品生产向食品、生物化工、医药、能源等多种产品生产方向拓展。第三,现代农业是以高素质的农民和企业家为经营主体的集约型产业,因为现代农业的生产和发展离不开科学技术,所以农业劳动者必须掌握相关的知识和技能,具有较高的文化素质、科技素质和经营管理素质。建设现代农业,最终要靠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由于现代农业的生产率大幅度提高,大量农业劳动力会转移到第二、三产业去,如发达国家农业人口和农业劳动力在总人口和总劳动力中所占比重一般都在10%-15%之间。第四,现代农业是高生产率和高效益的农业。比如已实现了农业现代化的西方发达国家,其农业从业人口不到总人口的5%,美国、法国农民人均产粮是我国的50倍,人均产肉是我国的100倍。第五,现代农业是以生产、生态、生息三者协调发展为目标的可持续产业。按照建设生态文明的要求,发展节约型农业、循环农业、生态农业,在实现经济增长的同时,还要切实保护自然资源与生态资源,作到农业可持续发展,使经济增长与农业生态环境质量改善协调发展。

二、现代农业的模式

外向创汇型农业模式。在扩大农业对外开放政策指引下,利用区域优势,采取政策扶植龙头企业或者吸引外商投资,重点发展优质种苗、特色蔬菜、优质花卉、名优水果、优质家畜家禽和特种水产等资金和技术密集型农产品生产,积极纳入农产品国际产销加工储运体系。龙头企业带动型的现代农业开发模式。就是由龙头企业作为现代农业开发和经营主体,本着“自愿、有偿、规范、有序”的原则,采用“公司+基地+农户”的产业化组织形式,向农民租赁土地使用权,将大量的分散于千家万户农民的土地纳入到企业的开发经营活动中去。这种由龙头企业建立生产基地,在基地进行农业科技成果推广和产业化开发的运行模式,是目前国内的一种主要模式。

农业科技园模式。这种科技园区,由政府、集体经济组织、民营企业、农户等投资兴建,以企业化的方式进行运作,以农业科研、教育和技术推广单位作为技术依托,引进国内外高新

技术和资金、各种设施,集成现有的农业科技成果,对现代农业技术和新品种、新设施进行试验和示范,形成高效农业园区如开发基地、中试基地、生产基地,以此推动农业综合开发和现代农业建设进程。

因地制宜的园艺农业模式。在充分考虑市场条件和资源优势的基础上,确定适宜当地区域条件和发展水平的产业和项目,引进先进的技术成果与传统技术组装配套,发展立体型、多层次、集约化的复合农业。

现代农业及产业化工作总结

现代农业及产业化工作总结 近几年来,**乡党委、政府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中央1号文件精神,高度重视现代农业和农业产业化发展,把发展现代农业和农业产业化经营作为本乡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业市场竞争力的重要举措来抓,农业和农业产业化稳步发展。今年以来,我乡实现农业总产值亿元,同比增长%;农民人均现金收入元,同比增长%。现将我乡现代农业和农业产业化发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我乡现代农业和农业产业化发展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农民自愿为原则,以农民增收为目标,积极推进现代农业和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呈现出又好又快发展的良好态势。 (一)培育形成了主导产业。我乡不断调整优化农业结构,在粮食生产上,坚持口粮与商品粮并举,大力推广优质高产品种,使粮食优质率达到90%以上,并通过普及推广高效实用技术,确保在调减粮食面积的同时保证粮食安全。在经济作物上,坚持以“市场畅销、效益显著”为原则,大力发展高效作物,并通过正确引导,使之形成了一村一品、一乡一业的产业格局。目前,甜叶菊、花生、玉米三大作物成为了具有**特色的主导产业。其中,优质谷种植面积万亩,

甜叶菊近2万亩、花生万亩,成为农民增收的新亮点。 (二)特色产业初具规模。按照“因地制宜,突出特色,一乡一业、一村一品”的工作思路,我乡大力推广养猪、养鱼、养鸡等特色动物养殖,积极培育出特色鲜明、效益显著的专业村。目前,高塘、园艺两村养猪大户已发展40多户农民,积极筹措资金培育良种猪。 (三)龙头企业不断壮大,农业产业化步伐加快。目前,全乡有10多家农业龙头企业。有7家甜叶菊合作社,以定远县联友甜叶菊合作社为中心,带动农户率达60%以上。该合作社已租赁土地300多亩,作为甜叶菊育苗基地。目前我乡有养猪合作社4个、农机专业合作社2个、古树林园绿化苗木种植专业合作社1个。 (四)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迅速,纽带作用增强。目前,全乡经注册登记的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14家,带动农户4500多户。合作社是农户联结成为“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共同体,共同谋求发展,共同化解市场风险。产值效益平均每亩收入超2000元,是种植水稻效益的2倍多。合作社统一育苗发放给农户种植,提供全程的技术服务,统一组织产品销售。 我乡在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大力发展现代农业的工作中,主要采取了以下几项措施: 一是领导重视,增加投入。由于乡党委、政府对

工作总结的好处

工作总结的好处 一、工作总结的意义及作用 工作总结是对一定时期内的工作加以总结,分析和研究,肯定成绩,找出问题,得出经验教训,摸索事物的发展规律,用于指导下一阶段工作的一种书面文体.它所要解决和回答的中心问题,不是某一时期要做什么,如何去做,做到什么程度的问题,而是对某种工作实施结果的总鉴定和总结论,是对以往工作实践的一种理性认识. 工作总结是做好各项工作的重要环节.通过它,可以全面地,系统地了解以往的工作情况,可以正确认识以往工作中的优缺点;可以明确下一步工作的方向,少走弯路,少犯错误,提高工作效益. 工作总结还是认识世界的重要手段,是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必经之路.通过工作总结,使零星的,肤浅的,表面的感性认识上升到全面的,系统的,本质的理性认识上来,寻找出工作和事物发展的规律,从而掌握并运用这些规律。 写好工作总结,须勤于思索,善于总结.这样可以提高领导的管理水平,培养出更多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具有工作能力的干部.总结中,须对工作的失误等有个正确的认识,勇于承认错误,可以形成批评与自我批评的良好作风.写好总结,须从以往的工作实际出发,可养成调查研究之风.总之,写好工作总结是非常重要的,但也要非常困难的.难度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总(过去的工作),二是结(工作的经验,教训,规律).要正确处理好两者关系:总是结的依据,结是总的概括. 二,工作总结的种类,特点和内容 (一)工作总结的种类 1.按内容划分 (1)思想工作总结 (2)经济工作总结 2.按范围划分 (1)地区工作总结 (2)部门工作总结

(3)单位工作总结 (4)个人工作总结 3.按时间划分 (1)月份工作总结 (2)季度工作总结 (3)年度工作总结. (4)三年以上工作总结 4.按性质划分 (1)综合性总结 (2)专题性总结 (二)工作总结的特点 1.客观性 总结是对过去工作的回顾和评价,因而要尊重客观事实,以事实为依据. 2.典型性 总结出的经验教训是基本的,突出的,本质的,有规律性的东西,在日常学习,工作,生活中很有现实意义,具有鼓舞,针砭等作用. 3.指导性 通过工作总结,深知过去工作的成绩与失误及其原因,吸取经验教训,指导将来的工作,使今后少犯错误,取得更大的成绩. 4.证明性 这是说总结的基本表达手段是被动的(严格地说是证明),它要用自身实践活动中的真实的,典型的材料来证明它所指出的各个判断的正确性. (三)工作总结的内容 工作情况不同,总结的内容也就不同,总的来说,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基本情况 包括工作的有关条件,工作经过情况和一些数据等等. 2.成绩,缺点 这是工作总结的中心重点.总结的目的就是要肯定成绩,找出缺点. 3.经验教训 在写总结时,须注意发掘事物的本质及规律,使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以指导将来的工作.

中国现代农业发展现状及前景分析

中国现代农业发展现状及前景分析 2018-01-09 10:16 来源:欧柯奇技术 一、现代农业内涵定义 现代农业是一个动态的和历史的概念,它不是一个抽象的东西,而是一个具体的事物,它是农业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阶段。从发达国家的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过程看,实现农业现代化的过程包括两方面的主要内容:一是农业生产的物质条件和技术的现代化,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生产要素装备农业,实现农业生产机械化、电气化、信息化、生物化和化学化;二是农业组织管理的现代化,实现农业生产专业化、社会化、区域化和企业化。 (1)现代农业的本质内涵可概括为:现代农业是用现代工业装备的,用现代科学技术武装的,用现代组织管理方法来经营的社会化、商品化农业,是国民经济中具有较强竞争力的现代产业。 (2)现代农业是以保障农产品供给,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可持续发展为目标,以提高劳动生产率,资源产出率和商品率为途径,以现代科技和装备为支撑,在家庭经营基础上,在市场机制与政府调控的综合作用下,农工贸紧密衔接,产加销融为一体,多元化的产业形态和多功能的产业体系。 二、主要国家现代农业发展状况 1、美国 美国的农业劳动生产率高,是世界上唯一的人均粮食年产量超过1吨的国家,也是世界上最大的粮食生产国和出口国。农业是美国在国际市场上最具竞争力的产业之一。美国农业生产主要依靠家庭农场,目前美国拥有204万个农场,每年创造的农业产值3000多亿美元,

其中10%由400个大农场贡献,40%由中等规模的3.5万个农场贡献,其余由200万个农场贡献。 2、日本 日本人口密度大,人均耕地占有量小,农业发展面临较多障碍与限制。然而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农业发展迅速,现代化水平非常高,有多项农业指标领先于其他发达国家。日本的水稻、豆类、饲用玉米、蔬菜、水果、花卉等农产品的品质很高;日本的食品与水产品大量出口,其上市公司的市值占据日本总制造业的10%,成为出口创汇的主要部门。3、荷兰 荷兰人均农业用地仅2亩,地少人多。但荷兰农业坚持集约化、外向型发展道路,农产品出口率达70%,居世界首位;出口额占全球市场的9%,居世界前列。花卉出口占世界市场的60%以上,是名副其实的“花卉王国”;蔬菜、乳制品和猪肉出口名列世界前茅。 4、以色列 以色列耕地少,自然条件恶劣,农业从业人员仅占全国总就业人数的4%,但依赖滴灌技术等高科技农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农业奇迹。农产品不仅能自给,水果、蔬菜和花卉还出口到欧美市场,被称为“欧洲的菜篮子”。 5、澳大利亚 澳大利亚的农业发展水平和生产效率非常高,属于世界先进水平,其人均农业生产总值排名第一。澳大利亚农业属于外向型经济,自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澳大利亚农产品出口收入平均占农业总产值的比例为60%以上。 三、中国农业现代化发展现状

现代农业的内涵

现代农业的发展内涵、特征与模式 摘要:简要回顾了国际上现代农业发展的背景和主要历程,阐述了现代农业的本质内涵、基本特征、衡量指标与基本发展模式等。归纳了现代农业的市场化、工业化、科学化、集约化、社会化、福利化和可持续发展等基本特征,重点对市场化生产、产业化经营、企业化管理、集约化投入、工业化装备、社会化服务、福利化支持、政策化保护、知识化农民、技术化支撑、科学化引领、公益化设施、免费化教育、标准化准入等现代农业的本质内涵进行了系统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现代农业:内涵;特征 Abstract:The paper briefly reviewed the background,the main process,inner connotation,essential features,measure index,and basic models of modem agriculture in the world.Summarized the role of factorssuch as market,industry,science,intensiveness,input,service,and government in development of modemagriculture.Analyzed specifically the contribution of market oriented,industrialization,management of enterprise,intensive input,equipment of industry,whole system of industrial,financial support,protection of policy,knowledge for farmer,implementation of technology,leading of science,flee education in rural area,public infra-construction,and standard system to modem agriculture. Key words:Modem agriculture,Connotation,Feature 农业已有万年以上的历史,每次技术的重大突破、劳动工具的改良和生产关系的进步,都将农业生产力提升到一个新的发展水平和阶段。20世纪50、60年代,发达国家率先实现了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历史性转变。当前中国农业正处于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起步关键时期,发展现代农业是中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核心任务与历史使命,研究和探讨现代农业的发展历程、本质内涵、基本特征等,无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现代农业及其由来 一般认为,今天意义的现代农业始于二战后(将1840年英国工业革命完成至二战前这段时期的世界农业发展称为近代农业,此前的统称为传统农业或者古代农业),是在近代农业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以现代科学技术为主要特征的农业,是广泛应用现代市场理念、经营管理知识和工业装备与技术的市场化、集约化、专业化、社会化的产业体系,是将生产、加工和销售相结合,产前、产后和产中相结合,生产、生活和生态相结合,农业、农村、农民发展,农村与城市、农业与工业发展统筹考虑,资源高效利用与生态环境保护高度一致的可持续发展的新型产业。但是,若从土地、劳动力、资本和科学技术等农业生产力构成四大要素的角度看,更有学者将1840年前后英国工业革命完成至今的世界农业发展统称为现代农业,以英国工业革命建立起市场经济体系作为现代农业起始的里程碑性标志【1]。研究发现,农业生产力发展的不同阶段,生产力构成四大要素在其中的地位与作用是迥然的,传统农业以劳动为主导(因此称其为劳动密集型)、劳动生产率低下,以传统农业为基础的国家基本上还处在农业社会;现代农业以资本和科学技术要素为主导(资本密集型、技术密集型)、劳动生产率高,以现代农业为基础的国家则进入工业社会,农业生产力水平基本上由国家工业化、城市化水平决定,表现在工业为农业提供资金、装备和技术的能力,以及城市消费农产品和转移吸收农业劳动力的能力121。因此,把世界农业按照原始农业、传统农业、现代农业等三阶段划分,既体现了生产力中要素配置作用的一般经济学规律与本质,也反映了农业综合生产力发展的总体水平,同时还考虑了农业与其他产业、科技、经济、社会发展的相互影响。这样认识和划分农业的发展阶段,有利于今天人们对现代农业产生与发展深刻的经济、政治和科技等历史背景及其相互关系的理解,特别是市场、资本、工业、科技、城市对现代农业的催生、引领与主导作用,把握现代农业的内在本质,也有利于人们对中国发展现代农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历史任务面临的多重性、复杂性、长期性和艰巨性的深刻理解。其实,

农村工作总结

农村工作总结 导读:本文是关于农村工作总结的文章,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范文一:乡镇新农村工作总结】 为了全面贯彻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缩小城乡差距,解决“三农”问题,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生活水平,xx镇按照县十二届十一次全委(扩大)会议精神要求,结合我镇实际,尊重农民意愿,开展了以“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为目标,以加快农村经济发展,改善农村生产生活环境,提高农民生活质量和自身素质为重点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我们采取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典型示范、逐步推进和国家投入、镇村自筹、部门扶持、农民参与的方式建设一批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典范,培育一大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讲文明、守法制的社会主义新型农民,促进了全镇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与和谐社会建设又快又好的发展。 一、加强领导,明确责任,建立健全“三抓”工作机制 我们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纳入全镇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进一步建立健全“三抓”工作机制:一是镇村重点抓。年初,我们成立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领导小组,下设了专门办公室,建立健全了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工作人员专门抓的工作机制。我们根据xx镇的实际情况制定下发了新农村实施方案,进一步明确了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工作任务和工作目标,即“明确七个重点,促进五个提高,实现五大目标”。认真做好试点村建设规划,采取目标化管理的方式推进新农村建设,在具体工作中要把各项工作任务细化为每一个具体指标,逐一进行落实。二是工作队指导抓。镇里成立了xx支新农村建设驻村工作队,负责新农村建设的指导、协调、服务工作,下乡工作队队员与原单位彻底脱钩,坚持常年深入基层、深入农户督促指导新农村建设工作,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中遇到的各种问题进行协调解决。三是文明单位结对抓。 按照总体工作部署,结合县里安排的文明单位与国省道沿线村进行结对,重点扶持沿线村发展产业、加强基础设施和公益事业建设。在结对共建活动中,各文明单位认真开展调研,帮助结对村制定经济社会发展思路和新农村总体规划,组织开展了“四进农村”活动,即科技培训进农村、政策法律进农村、文明新风进农村、致富项目进农村;切实做到“五联”,即思想教育联做,环境卫生联搞,文明新风联抓,公益事业联办,产业项目联谋,真正使结对村在较短的时间内有了新的变化。xx镇新农村建设试点村是xx社区和xx村,与xx社区“一对一”共建活动的县直包扶单位是农机中心和农开办、镇直文明单位是地税所,与xx村“一对一”共建活动的包扶单位是xx卫生院。以上共建单位根据本单位的业务实际,结合包扶村的特点,开展了一系列的行之有效的包扶工作。在xxx群众健身新活动广场的建设中,xx地税所出资2000元帮助社区购买健身器材,县文体局又协助解决了一套蓝球架子和两套乒乓球案子,xx卫生院结合自己的业务

工作总结的意义和作用

工作总结的意义及作用 一,工作总结的意义及作用 工作总结是对一定时期内的工作加以总结,分析和研究,肯定成绩,找出问题,得出经验教训,摸索事物的发展规律,用于指导下一阶段工作的一种书面文体.它所要解决和回答的中心问题,不是某一时期要做什么,如何去做,做到什么程度的问题,而是对某种工作实施结果的总鉴定和总结论,是对以往工作实践的一种理性认识. 工作总结是做好各项工作的重要环节.通过它,可以全面地,系统地了解以往的工作情况,可以正确认识以往工作中的优缺点;可以明确下一步工作的方向,少走弯路,少犯错误,提高工作效益. 工作总结还是认识世界的重要手段,是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必经之路.通过工作总结,使零星的,肤浅的,表面的感性认识上升到全面的,系统的,本质的理性认识上来,寻找出工作和事物发展的规律,从而掌握并运用这些规律.毛泽东同志曾指出:领导者的责任,就是不断指出斗争的方向,规定斗争的任务,而且必须总结具体的经验,向群众传播这个经验,使正确的获得推广,错误的不致重犯. 写好工作总结,须勤于思索,善于总结.这样可以提高领导的管理水平,培养出更多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具有工作能力的干部.总结中,须对工作的失误等有个正确的认识,勇于承认错误,可以形成批评与自我批评的良好作风.写好总结,须从以往的工作实际出发,可养成调查研究之风.总之,写好工作总结是非常重要的,但也要非常困难的.难度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总(过去的工作),二是结(工作的经验,教训,规律).要正确处理好两者关系:总是结的依据,结是总的

概括. 二,工作总结的种类,特点和内容 (一)工作总结的种类 1.按内容划分 (1)思想工作总结 (2)经济工作总结 2.按范围划分 (1)地区工作总结 (2)部门工作总结 (3)单位工作总结 (4)个人工作总结 3.按时间划分 (1)月份工作总结 (2)季度工作总结 (3)年度工作总结. (4)三年以上工作总结 4.按性质划分 (1)综合性总结 (2)专题性总结 (二)工作总结的特点 1.客观性 总结是对过去工作的回顾和评价,因而要尊重客观事实,以事实为依据.

现代农业与新型农业类型与模式特点

现代农业与新型农业类型与模式特点3 李东坡1  武志杰 133  陈利军1 马 芳2 李 勇2 周汝忠2 张宝宁 2 (1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沈阳110016;2 黑龙江省八五三农场,宝清155630) 摘 要 论述了目前现代与新型农业种类与模式的内涵、特点、基本指导思想与发展前景,分析了可持续 农业、生态农业、有机农业、精准农业、设施农业、白色农业、城市农业、质量农业、蓝色农业、自然农业、生物农业、生物动力农业、集约农业及其他新型农业产生的背景条件和精髓,指出这些农业类型之间并不是完全对立,而是互相渗透与补充。其中的许多农业模式都注重依靠农业生态系统自身的循环,其生产过程有利于生态环境的改善和保护,但它们绝对排斥现代化学工业产品,侧重强调环境意识,忽视农业的生产功能和收益,会使农业生产效率和效益降低。面对人类人口增加和耕地面积不断减少的现实问题,这些替代农业很难实现大面积应用,如果能够把这些农业模式的精髓之处有机地结合起来,将形成具有生命力的现代农业,将主宰21世纪的农业潮流。 关键词 常规农业,现代农业,新型农业,石油农业,农业模式 中图分类号 X171.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0-4890(2006)06-0686-06 Characteristicsofvariouspatternsandtypesofcontem porar yandnew 2typeagriculture.LIDon gpo 1,WUZhi jie 1,CHENLi jun 1,MAFan g 2,LIYon g 2,ZHOURuzhon g 2,ZHANGBaonin g 2(1Institute of A pplied Ecolo gy ,Chi 2 nese Academ y of Sciences,Shenyang 110016,China ;2 853Farm of Heilongjian g Province,Baoqing 155630,China ).ChineseJournal of Ecolo gy ,2006,25(6):1~. This paperdiscussedtheconnotation,characteristic,guidin gideology,anddevelo pment prospectsofvarious patterns andt ypesofcontem poraryandnew 2typea griculture,andanal yzedtheemer gencebackgroundand princi plesofsus 2tainableagriculture,ecolo gicalagriculture,or ganica griculture,precisionfarming,constructiona griculture,whitea 2griculture,urbana griculture,qualit ya griculture,bluea griculture,naturala griculture,biologicalagriculture,bio 2dy 2namicalagriculture,intensivea griculture,andvarietiesofnew 2typea griculture.Itwasindicatedthateachofthese patternsandt ypeswas pervasiveandcomplementarywitheachother,andman yofthem paidmoreattentiontorel y onthec ycleofa gro 2ecos ystemitselfandtothe productionprocessesbebeneficialtotheim provementand protection ofecologicalenvironment.These patternsandt ypesofcontem poraryandnew 2typea griculturerejectedtousecon 2temporarychemical products,em phasizedenvironmentconsciousness,ne glecteda griculturalproductionfunctionand income,andconse quently,reduced productbenefitand productiveness.Facin gtothenew problemsofincreasin g populationanddecreasin gtillablefieldamount,someofthesea griculturalpatternsweredifficulttoa pplywidel y.If thedistillationsofthese patternscouldbecombinedto gether,acontem porarya griculturewith powerfulactivit y wouldbeformed,andre presentthetendenc yofa griculturedevelo pmentin21centur y. Ke ywords conventionalagriculture,contem porarya griculture,new 2typea griculture,oila griculture,a gricultural pattern. 3沈阳市“十五”计划重大资助项目(102100923)。33通讯作者 收稿日期:2005-07-05 接受日期:2006-02-17 1 引 言 以化肥、农药、塑料和石油高投入换来高产出的现代化石油农业给人类造成多种危害,资源和能源消耗巨大,带来了水土流失,水质、土壤、生态环境和农产品严重污染等严重的问题。引起了农业经营模式及经营思想的转变,迫使人们开始寻求替代石油农业的现代新型农业发展途径。20世纪80年代以后,发达国家积极探索各种新型农业发展模式[13],以应对石油农业带来的弊端,因此国际社会相继提出实践替代常规农业模式的各种类型替代农业,节制土地消 耗,减少能源和物质的投入,从此新型农业孕育而生。同时现代农业的发展正在深化,出现多种不同的农业模式[4]。对这些农业类型与模式特点的了解,有利于对未来农业发展趋势的把握,是21世纪农业科学发展的必然要求。 2 现代农业的种类与特点211 可持续农业 生态学杂志ChineseJournalofEcolo gy 2006,25(6):686~691

农业现代化的概念及其内涵

一、农业现代化的概念及其内涵 何谓现代化(Modernization)?学术界较为普遍的认识,是把现代化作为一种动态变化过程。这种变化不是单一因素的,而是经济、政治、文化各个领域的多因素的综合变化。农业现代化的特征,就是从使用人力、畜力转变为使用非生物动力,即从使用手工工具到使用机器作为进行生产活动的基础。这意味着它是一种分工专业化、技术密集化、经营集约化、管理科学化,从而大幅度提高劳动生产率和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的新型农业生产模式。 认识和把握农业现代化的涵义。必须联系农业现代化产生发展的历史过程及其特征。 1.历史性。农业现代化是伴随着工业化而出现的,它是产业结构变化规律与经济规律共同作用的结果。18世纪后期至19世纪初期,在第一次技术革命的推动下,农业现代化逐渐萌芽。人类社会开始由传统农业社会向近代工业社会跃进,农业生产手段逐步向机械作业转化。19世纪20—30年代发生的第二次技术革命,引起社会生产关系变革和生产力发展,以电力和钢铁为物质技术基础的现代化浪潮,促进了农业机械化和电气化的发展。20世纪80年代新兴起的科学技术革命,如新材料、新能源、微电子学、生物工程的蓬勃兴起,为农业的发展提供了更加丰富多样的新能源和新装备。在第三次科学技术革命的推动下,又出现了一个人类历史上空前的生产力大发展时期,从而加速了包括农业现代化在内的整个现代化的进程。 2.地域性。不同国家和地区由于自然资源条件和社会经济基础的差异,农业现代化的具体内容和标准有所不同。尽管农业现代化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土地生产率作为最主要衡量指标,但各国农业现代化的发展道路各有特色。以美国和西欧国家为代表的人少地多型国家,随着工业迅速发展、人口急剧增加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要求农业提供更多的粮食和工业原料,农业现代化建设选择以石油为原料和动力的化学化和机械化;而以日本为代表的人多地少型国家,农业现代化建设的道路侧重于种子、化肥和水利。从时间上说,20世纪五六十年代农业现代化以“石油农业”为基点,而80年代以后则更注重生物技术的应用,突出农业生态环境和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3.继承性。自然科学发展的历史表明,任何科学和技术都有其继承性,农业现代化也是在前人实践的基础上,不断地创新、发展和前进的,没有继承,就不可能有发展和提高。继承是创新的基础,创新是继承的发展。科学劳动部分地是以前人劳动积累的利用为条件。在古代农业生产水平低下的情况下。农业环境和生物特性的变化往往是以数百年计。即使如此,农业技术在自身发展变化过程中就包含着去其糟粕、展其精华的过样。因此,一方面,农业技术或经验较长时期地保持相对稳定,在稳定中又逐步发展,这就使之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和生命力而经久不衰;另一方面。它又随着生产实践的推进和需要不断地由低级向高级发展前进。 概括而言,建设农业现代化就是通过发展农用工业,增加现代物质技术装备,应用先进科学技术,不断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创造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环境条件,使农业成为专业化、集约化、市场化和社会化产业。

广西现代农业发展概述.

广西现代农业发展概述 翁乾麟覃海珊 现代农业是与传统农业相对应的发达农业。传统农业是人类农业史上的一个重要阶段,主要的生产工具是铁木制农具,以人畜力作为动力,实行手工劳作,生产者根据累世相承的经验和技能组织和从事农业生产活动。传统农业的生产力水平一直很低,只能维持自给自足或半自给自足的发展水平。美国著名经济学家舒尔茨曾指出,传统农业是一种特殊类型的经济均衡状态。其主要特点有,一是技术状况长期保持不变;二是持有和获得收入来源的偏好和动机状况亦长期变化甚微;三是人力资本稀缺。与传统农业相比,现代农业的发展更加依靠科技进步和劳动者素质的提高,更加依靠现代生产要素的引进作用,更加依靠市场机制的基础性作用,更加依靠多种功能的不断开发。 新中国成立60年来,我国对农业现代化和现代农业进行了长期而艰辛的探索,认识不断发展、深化。党的十七大报告进一步强调,要坚持把发展现代农业、繁荣农村经济作为首要任务,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本文结合广西的人口、资源等基本情况,对现代农业发展的基本情况作一论述。 一、广西现代农业的发展水平 1. 广西现代农业发展水平 按农业部农村经济发展研究中心制定的《农业现代化的参考指标体系与标准》,广西农业现代化实现程度是(见表1:社会人均GDP实现了61.23%,与标准值相差38.77个百分点;农村人均纯收入为32.24%,不到标准值的1/3;农业就业占社会就业 比为18.20%,不到标准值的1/2;科技进步贡献率为50.00%,达到标准值的一半;从业人员初中以上比重达到了92.65%,相差7.35个百分点; 农业劳均GDP59.70%、农业劳均生产农产品量(粮食产量为7.31%,不到标准值的10%;每公顷耕地农业产值为87.25%,与标准值相差12.75个百分点,基本实现目标,说明广西耕地产出率较高;农业机械综合耕作率约为30%,也不到标准值的1/3;森林

年一村一品工作总结

杨陵区2011年一村一品及休闲农业 2 、一乡一业稳步推进。2011年杨凌示范区进一步实施杨凌现代农业园区建设,大力发展“一村一品”,积极扶持特色产业。全区按照园区建设规划,打破乡村界限,发展区域特色产业,规模发展。初步形成在大寨、五泉境内由三镇二办合力建设的设施农业产业圈。目前,已有5000多座大棚蔬菜产品陆续上市,销往上海、天津、西安等大中城市,仅此一项年收入就达1亿多万元。

3、农业增长方式迅速转变。随着现代农业建设和“一村一品”工作的不断深入发展,农业生产方式实现了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从传统经营向集约经营、规模经营、一村一品产业化经营的转变,农民的生活方式实现了由农村传统型向城市化的转变,农村的城镇化进程明显加快。仅设施农业一项,全区集中连片建成日光温室大棚5460余座,面积10000多亩;建成塑料大棚7300亩;建设育苗点9处,占地150多亩。全面超额完成了项目的各项指标任务。并配套建设了水电路等生产基础设施和蔬菜市场、农资超市、农民夜校等技术、市场配套设施。全区有超过一半的农民从粮食生产转变到集约化、高附加值的精细蔬菜生产产业上来,实现了快速增收。 篇调研 区委、区政府先后5次组织区乡干部群众100多人次赴山东、北京、上海等地参观学习设施农业发展情况,增长了见识,开阔了眼界。组织区内典型户现身说法,对比算账,激发了干部群众发展现代农业的热情。各镇办还通过召开动员会议、印发宣传材料等多种形式,使设施农业发展规划和扶持政策家喻户晓,深入人心。通过宣传引导,规划区内群众建棚积极性高涨,规划区外的二办群众也积极响应,争相走出家门到园区发展设施农业,后稷大地再次迸发出现代农业快速发展的巨大活力。 截止目前,全区共有3镇2办、38个村组、1000多户群众参与了设施农业建设,其中

浅谈年终总结的重要性

浅谈年终总结的重要性 又是一年岁尾,也到了各单位忙着年终总结的时候。有总结才会有进步,才会有提高,总结也是不断提高思想素质和业务技能的一项工作,年终总结还是指导、推动各项工作的一个步骤,更好地促进下一年工作的开展。 在年终工作总结中,全面、深入地回顾一年来本单位和个人所取得的成绩,总结工作中的宝贵经验,培养、锻炼自己的思维方法、分析能力、辩证观点、鼓舞干劲。年终总结还对年初工作规划没有得到落实或落实不到位的原因及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出现问题的原因,从而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进一步做好来年的各项工作都是很重要的。如果说我们在实践中增长才干,那么年终工作总结也是增长才干的一种好方法。所以,年终工作总结的过程也是我们自我提高的过程,更是我们提高工作能力的重要途径。 任何一种事物、一项工作,都存在内在联系、外部制约,都有它自身的发展、运动规律。遵循这些客观规律办事就能顺利达到预期的目的,否则就会受到违背规律的惩罚而招致失败。而要找寻、发现客观规律的途径就需要总结。工作总结不仅仅是总结成绩,更重要的是为了研究经验,发现做好工作的规律,也可以找出工作失误的教训。这些经验教训是非常宝贵的,对本单位的工作有很好的借鉴与指导作用,在今后工作中可以改进提高,趋利避害,避免失误。

现在做任何一项工作,不管是个人也好,团队也好干工作都需要一种奉献精神和团结协作精神,要从细处着手,认真思考,反复操作、辛勤劳动才能完成。每一次具体实践,都有成绩与失误、经验与教训,及时总结就会及时取得经验教训,提高认识和工作技能。不断实践,不断总结,不断反思,那么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也就越来越深刻,知识越来越广,智慧越来越高,所进行的事业通过总结才会不断发展、前进。 年终进行总结,是一项常规性的工作,是对全年工作的全面回顾、检查、分析、评判,并从中找出成绩与缺点、成功与失败、经验与教训,实事求是地作出正确评价,使大家认识统一。以此来给大家一个明确的努力方向,以便在来年的工作中更好地发扬优点,克服缺点,避免各种工作失误,避免重蹈覆辙,为下一年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通过年终总结,我们可以把零散的、肤浅的感性认识上升为系统、深刻的理性认识,从而得出科学的结论,以便发扬成绩,克服缺点,吸取经验教训,使今后的工作少走弯路,多出成果,这有利于指导把下一年工作做得更好、更出色。

创意农业的特点和内涵

创意农业的特点和内涵 创意农业可以概括为:是指利用农村的生产、生活、生态资源,发挥创意、创新构思,研发设计出具有独特性的创意农产品或活动,以提升现代农业的价值与产值,创造出新的、优质的农产品和农村消费市场与旅游市场。创意农业是现代农业发展的新趋势,是都市型现代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具有如下特征:创意农业具有较强融合性、渗透性。创意是技术、经济和文化等相互交融的产物,创意农业并非单指某一种产业,所生产的产品是新思想、新技术、新内容的物化形式,是多知识、多学科、多文化和多种技术交叉、渗透、辐射和融合的产物,因此,具有较强的融合性、渗透性。 创意农业具有较高文化品位。创意农业是以文化、创意为核心,运用知识和技术,产生出新的价值,是创意灵感在农业中的物化表现。它是文化与技术相互交融、集成创新的产物,呈现出智能化、特色化、个性化、艺术化的特点,创意产品的价值并非局限于产品本身的价值,还在于它们所衍生的附加价值。通过创意,不断创造出农业和农村的新观念、新技术和其他新的创造性内容,其典型特性是生产者在田间“生产”文化,让广大消费者“消费”文化。 创意农业具有较高附加值。创意农业的核心生产要素是信息、知识特别是文化和技术等无形资产,是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附加价值产业。传统农业的产出依赖于对自然资源的消耗,而发展创意农业主要“消耗”人的智慧。创意农业不仅能够提高农业综合效益,直接增加农民收入,而且能够拓展农民就业空间,实现多环节增收;有利于全面提高产品性能、劳动生产率和资源利用率,为社会提供智能化、特色化、个性化、艺术化的创意产品和服务,科技和文化知识附加值比例明显高于普通农产品和服务。 创意农业具有一定规模。创意农业不仅仅是某个灵感突发,而是农业知识和农村社会文化传播构成与现代农业产业发展形态以及营销运作方式的创新。创意农业的发展需要生产和消费的结合、互动和相对集聚,形成创意农业集群化的环境。因此,必须有一定的产业规模和扩大再生产的能力。创意设计占据主导地位,处于产业价值链的高端,但目的是对周边农民就业和农村繁荣发展起到重要的带动作用。

农业农村工作总结3篇

农业农村工作总结3篇 xx年全县农业农村工作,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xx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建设现代农业为核心,以农民增收为目标,坚持用工业化理念谋划农业,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不断提高,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农业产业化步伐不断加快,标准化生产水平不断提升,全县农业农村经济呈现出了持续、快速、健康、和谐发展的良好势头,农民的生活较大改善,收入显著增加。xx 年,实现农业增加值6亿元,农民人平纯收入增加418元,达到3901元。全年粮食产量65259吨,同比增3%,油料产量7272吨,增8%。 一、特色产业不断提档升级。 按照“顺应市场、因地制宜、突出效益、发挥优势、形成特色”的要求,进一步优化产业布局,形成了上下“两叶”,中间“两果”,见空种菜、全民养畜的立体产业发展格局。按照“做大做强核桃产业、做精做优烤烟产业、改造提升果茶产业,稳步发展蔬菜和畜牧产业”的思路,使烟叶、核桃、畜牧、柑桔、茶叶、蔬菜等特色产业主导地位更加突出,xx年农业特色产业占农业总产值的79%,特色产业收入占农村经济总收入的 85.7%,农业增加值占农业总产值的57.8%。 一是烟叶生产水平不断提高。xx年,全年种植烤烟3.88万亩,比去年增长9.9%,收购烟叶5350吨,比上年增长18.9%;均价13.22 元/公斤,比去年增加2.11元/公斤;收购金额7246.07万元;实现税收1594.14万元,比上年1097.59万元增长45.24%,烟叶种植面积、烟农收入、烟叶税收、烟叶均价等创历史新高。 二是核桃产业发展态势很好。坚持把核桃产业作为我县第一大农业产业进行培植,严格按照“六个一”的技术标准和“四个一”的质量要求,坚持整村推进核桃产业建设,核桃产业体系不断完善,发展核桃产业的信心更加坚定。xx年,全县定植核桃5万亩,初步形成了峡口泗湘溪、黄粮冯家槽和高桥伍家坪三个连片面积在1000亩以上的核桃走廊,建成了一批面积超过500亩的核桃重点村。全年累计完成核桃育苗530亩,建采穗圃130亩,完成核桃嫁接44万株。在职教中心举办了

总结的重要性

总结的重要性 我们都知道,学习是要通过总结来提高的。古代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现代老师也经常会告诉学生,要适当总结,那么总结在学习和工作过程中带来的重要性到底有哪些呢? 工作总结是对一定时期内的工作加以总结、分析和研究,肯定成绩,找出问题,得出经验教训,摸索事物的发展规律,用于指导下一阶段工作的一种书面文体。它所要解决和回答的中心问题,不是某一个时期内要做什么、如何去做、做到什么程度的问题,而是对某种工作实施结果的总鉴定和总结论,是对以往工作实践的一种理性认识。工作总结是做好各项工作的重要环节,通过它可以全面地、系统地了解以往的工作情况,可以正确认识以往工作中的优缺点,可以明确下一步工作的方向,少走弯路,少犯错误,提高工作效益。 工作总结还是认识世界的重要手段,是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必经之路。通过工作总结使零星的、肤浅的、表面的感性认识上升到全面的、系统的、本质的理性认识上来,寻找出工作和事物发展的规律,从而掌握并运用这些规律。毛泽东同志曾指出:领导者的责任就是不断指出斗争的方向,规定斗争的任务,而且必须总结具体的经验,向群众传播这个经验,使正确的获得推广,错误的不致重犯。 写好工作总结,须勤于思索,善于总结。这样可以提高领导的管理水平,具有工作能力的干部总结中,须对工作的失误等有个正确的认识,勇于承认错误,可以形成批评与自我批评的良好作风。写好总结须从以往的工作实际出发,可养成调查研究之风。 所以,写好工作总结是非常重要的,可以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不仅总结能帮助我们理顺知识结构,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在总结的过程中还帮助我们稳固知识点和技术难点,为后续内容做好准备工作。也正是在这种在不断地遇见问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总结归纳的过程才使我们不断地成长与提升。 因此,人也要学会常常总结自己,人生就是一个不断反省不断进步的过程,总结有利于及时找到自己的不足并改正,特别是优秀、高质的总结更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所以培养员工养成良好的总结习惯和总结方法,有利于对自己的工作和生活进行合理的规划。总结给了人努力工作的动力,培养了人思考的习惯,使工作更有效率,头脑更加清醒,目标更加明确,工作更有意义,不能不说是提高工作效率的一条极其重要途径。

《农业现代化》Word文档

第三专题农业现代化 实现农业现代化是我国农业发展的目标,是我国农业发展的基本方向。只有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农业现代化指标体系,科学地衡量我国农业现代化的程度,才能清楚地把握我国农业现代化的进程,才能合理地借鉴发达国家的农业现代化模式的经验与教训,才能制定切合实际的有效的农业现代化发展战略,进而实现农业现代化。 一、农业现代化的基本内涵及其特点 农业现代化是指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化的过程和手段。在这个过程中,农业日益用现代工业、现代科学技术和现代经济管理方法武装起来,使农业生产力的由落后的传统农业日益转化为当代世界先进水平的农业。实现了这个转化过程的农业就叫做农业现代化的农业。农业现代化是一种过程,同时,农业现代化又是一种手段。 结合我国农业发展的实际状况,对农业现代化内涵及特点的认识,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 1.动态性 农业现代化是一个相对性比较强的概念,其内涵随着技术、经济和社会的进步而变化,即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内涵,从这个意义上讲,农业现代化只有阶段性目标,而没有终极目标,即在不同时期应当选择不同的阶段目标和在不同的国民经济水平层面上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和特征。根据发达国家现代农业的历史进程,一般可将农业现代化分五个阶段:即准备阶段、起步阶段、初步实现阶段、基本阶段及发达阶段。一个国家、地区要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必须分析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特别是农业发展现状,只有这样才能做出符合实际而又便于操作的决策。 2.区域性 西方发达国家现代农业的成功经验非常丰富,但它们有自身的历史背景、经济发展水平以及生态资源条件。我们借鉴发达国家现代农业经验时,需要对其实现的条件进行分析。因为,农业生产具有很强的区域性特点,不同国家的区域性特点不同,即使同一个国家不同区域,同一区域的不同地区,农业生产的条件都存在很大的差异。因此,农业现代化内涵具有区域性特点。 3.世界性和时代性

现代农业发展趋势分析

现代农业发展情况及趋势分析 武汉市农业局种植业(蔬菜处)处长王火明 一、概述 建设现代农业是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任务之一。党中央把“农业、农民、农村”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工作的重中之重。现代农业是当前国内学术界的一个热门话题.在我国农业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的背景下,如何结合我国实际国情,理清和挖掘具有我国特色的现代农业的概念和内涵,明晰国内外现代农业的发展现状与趋势,是新阶段我国农业发展的理论和实践要求。如何在新的形势下推进现代农业的建设和发展,是我国农业发展亟需思考的问题。 二、现代农业的概念与内涵 当前,学术界关于现代农业的定义较多,有些从阶段论的角度来定义现代农业,认为现代农业是继原始农业、传统农业之后的一个农业发展新阶段,也另有观点认为现代农业是一种包含现代科技、管理等在内产业体系。笔者认为,阶段论和产业体系论分别是从广义和狭义两个角度对现代农业进行解释的。 现代农业解释之一:现代农业是继原始农业、传统农业之后的一个农业发展新阶段。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大体上起始于19世纪中叶.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现代农业迅速发展。许多西方发达国家实现了农业现代化,农业劳动生产率、土地产出率和商品率等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使农业发展成国民经济中一个高度发达的现代基础产业。 现代农业解释之二:卢良恕(原中国农业科学院院长。中国工程院院士)认为我国现代农业一般可定义为,以现代工业和科学技术为基础。重视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充分汲取中国传统农业的精华,根据国内外市场需要和WTO规则.建立起采用现代科学技术、运用现代工业装备、推行现代管理理念和方法的农业综合体系。 现代农业解释之三:所谓现代农业,实质是以现代科学技术及其应用水平、现代工业技术及其装备水平、现代管理技术及其管理水平、现代农产品加工技术及其加工水平、现代农产品流通技术及其营销水平为基础的产供销相结合的、贸工农一体化的高效率高效益科技创新产业。它既包涵有水平的综合生产能力,诸如有现代科技、现代装备、集约化、可持续发展等特征;又包涵有现代制度,诸如有现代管理、专业化、社会化、商品化、标准化等特征的具有较强竞争能力的产业体系。 现代农业解释之四:现代农业是以保障农产品供给、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可持续发展为目标,以科学发展理念为指导.以现代科学技术及其应用、现代工业技术及其装备、现代管理理论及其实践、现代农产品加工和流通为基础的.产供销相结合、贸工农一体化的,高效率与高效益相统一的新型农业。 三、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意义 从2004-2012年中共中央连续发了9个“一号文件”.这9个“一号文件”都有着自己的主题。 2004年的“一号文件”主题:千方百计地增加农民的收入,这是做好“三农”工作的核心问题; 2005年的“一号文件”主题是提高农业的综合生产能力建设,这是农业发展的关键所在; 2006年的“一号文件”主题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发展、加快农村全面小康建设的一个根本性任务; 2007年“一号文件”明确地提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把建设现代农业放在首位.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