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城市化地区景观格局梯度动态及其城乡融合区特征

快速城市化地区景观格局梯度动态及其城乡融合区特征
快速城市化地区景观格局梯度动态及其城乡融合区特征

应用生态学报 2011年1月 第22卷 第1期

Ch i nese Journa l of A pp lied E co logy,Jan.2011,22(1):171-180

快速城市化地区景观格局梯度动态及其

城乡融合区特征 以广州市番禺区为例*

俞龙生1,2 符以福2 喻怀义1 李志琴1**

(1广州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广州510620;2中山大学生态与进化研究所,广州510275)

摘 要 以快速城市化的广州市番禺区为研究样区,通过解译1990 2008年4期Landsat T M

影像得到研究区土地利用/覆被数据.选取景观类型水平和景观水平上的景观指数,采用景观

格局与梯度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快速城市化地区景观格局的梯度变化及其城乡融合区特

征.结果表明:研究区景观格局动态变化显著,在城市化缓冲带上具有典型的城乡融合区特

征,城市景观逐年增加且向外围扩展,而农业景观破碎化严重.斑块密度、蔓延度、景观多样性

等指数在城市化梯度上表现出明显的规律性,景观指数峰值出现在距离城市中心4~6k m的

梯度带上.时间序列上的景观格局数据体现了不同梯度带上景观动态的差异,城乡融合区景

观格局具有斑块形状复杂、景观多样性和破碎化程度高、景观动态变化剧烈的特点.景观指数

的峰值逐年向外推移,城乡融合区有逐渐向外发展的趋势.探讨了城乡融合区景观格局时空

演化的一般特征及其驱动因素,对区域土地利用政策和可持续发展规划具有指导意义.

关键词 城市化 景观格局 梯度分析 城乡融合区 缓冲区 广州市番禺区

文章编号 1001-9332(2011)01-0171-10 中图分类号 Q149 文献标识码 A

Landscape pattern gradient dynam ics and desakota features in rapid urbanization area:A

case st udy in Panyu of Guangzhou.YU Long sheng1,2,F U Y i f u2,YU H ua i y i1,LI Zh i q i n1

(1Guangzhou R esearch Instit u te of E nviron m ental P rotection,Guangzhou510620,China;2Institute

o f E cology and Evolution,Sun Yat sen University,Guangzhou510275,China). Chin.J.App l.

E col.,2011,22(1):171-180.

A bstract:I n or der to understand the landscape pattern grad ient dyna m ics and desako ta features i n

rap i d ur ban izati o n area,this paper took t h e rapidly urban izi n g Panyu D istrict o fGuangzhou C ity as

a case,and analyzed its land use and land cover data,based on four LandsatTM i m ages fro m1990

to2008.W ith t h e co m binati o n o f grad ient analysis and landscape pattern analysis,and by usi n g the

landscape i n d ices in both class and l a ndscape sca les,the spatial dyna m ics and desako ta feature o f

this rapi d ly ur ban izing d istr ict w ere quantified.In the study distric,t there w as a si g nificant change

in the landscape pattern,and a typ ical desako ta feat u re presented along buffer grad i e n t zones.U r

ban landscape increased and expanded annually,acco m panied w ith serious frag m entati o n o f ag ricul

tural landscape.The i n d ices patch density,con tag i o n,and landscape d i v ersity,etc.,changed reg

ularly i n the urban ization grad ien,t and the peak o f landscape indices appeared i n the grad ient zone

o f4-6km a w ay fro m the urban center.The landscape patter ns at ti m e series a lso reflected the

d ifferences a m ong th

e dyna m ics in different gradient zones.The landscape pattern i n desakota

reg ion w as characterized by co m p l e x pa tch shape,h i g h landscape diversity and frag m en tation,and

re m ar kab l e landscape dyna m ics.The peaks of landscape i n d ices spread fro m the urban center to

bo r der areas,and desakota reg i o n w as expand i n g gradually.The genera l trend o f spatiote m pora l

dyna m ics in desakota reg ion and its driv i n g forces were d iscussed,wh ich could be benefit to the

reg ional land use po licy m ak i n g and susta i n ab le deve l o p m ent plann i n g.

K ey w ords:urban izati o n;landscape patter n;gradient analysis;desakota;buffer zone;Panyu D is

trict o fGuangzhou C ity.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U0633002)、广州市环境保护局项目和广州市科研条件建设项目资助.

**通讯作者.E m ai:l h iliz h iqi n@https://www.360docs.net/doc/757703088.html,

2010 05 20收稿,2010 10 10接受.

城市化进程是当前研究热点问题之一,城市化现象对区域景观格局造成了重大影响,深刻地影响着城市生态环境、生物多样性[1]和人类的生活.地理学者们对城市形态的研究历史由来已久,如伯吉斯1923年提出的同心圆学说、霍伊特1939年的扇形学说、哈里斯和乌尔曼1945年的多核心学说等[2].研究城市化空间格局与生态过程的相互关系是城市生态学一个重要目标[3].许多学者从土地利用的时空变化特征、土地利用变化机制及驱动力等方面对城市化进程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研究[4-6].

快速城市化地区普遍出现与传统城乡发展格局不同的空间发展模式 城乡融合区(desako ta)[7].城市空间的扩散效应及城市与周边区域间的交流,加快了城市向外围空间的拓展,促进了城乡间的快速融合.快速城市化进程中景观格局的城乡融合区特征研究越来越受到关注,也是对将城市化过程同乡村割裂开来的传统理念的挑战[8-10].生态交错带(ecotone)一直是人们研究和关心的热点问题,生态交错带,如荒漠 绿洲、高山树线、水陆生态交错带等具有敏感的时空动态性及结构的异质性和脆弱性,其景观格局动态特征研究越来越受到重视[11-12].城乡交错带具有城市与乡村在时空上相互作用所形成的典型生态边缘效应[13-14],快速城市化地区景观格局则具有明显的城乡融合区特征,在城市化过程中比单纯城市或乡村景观的变化更剧烈,因而在规划建设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对其脆弱的生态环境加以保护[10].

景观格局指数和梯度分析相结合是检测城市化和城市形态的有力工具,国内外许多学者将景观生态学与梯度分析方法结合起来,研究样带景观的梯度变化规律[2,15-18].本研究以珠江三角洲快速城市化地区广州市番禺区为研究样区,采用景观格局与梯度分析结合的方法,研究快速城市化地区景观格局的梯度变化及其城乡融合区特征,以期探讨城乡融合区景观格局时空演化的一般特征,为区域土地利用政策和可持续发展规划提供参考.

1 研究地区与研究方法

1 1 研究区域概况

广州市番禺区(2245! 2305!N,11314! 11334!E)位于广东省中南部、珠江三角洲中部河网地带,总面积786 15km2.境内地势平坦,由北、西北向东南倾斜,北部主要是海拔50m以下的台地,南部是冲积平原.属亚热带典型季风海洋气候,年均积温在7900?~8100?.年均降雨量1650mm,降雨集中在4 9月,占全年的80%以上.地带性植被为常绿阔叶林,现存人工植被主要为针阔混交林、相思林、桉树林等.2000年撤销番禺市设立广州市番禺区,近年来番禺区国民经济保持较快增长,是广州#南拓?重点区域,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表1).2005年广州市区划调整在番禺区南部设立南沙区,本研究以区划调整后番禺区行政区域为研究范围.

1 2 研究数据获取

选取卫星轨道号为122/044的1990年10月、2000年9月、2005年11月、2008年3月共4期LandsatTM影像作为研究数据,影像质量较好,研究区域范围内无云.采用FLAASH大气校正模型对影像进行大气校正.以1%5万地形图为基准,采用二次多项式及最邻域插值法对影像进行几何精校正,控制误差在0 5个像元以内.

TM影像的分类采用光谱角制图法和决策树分类方法相结合.光谱角制图法(spectra l ang le m ap per,SAM)是在N维空间中比较光谱向量与参考光谱向量间的夹角,评价两者的相似程度,并将相似的光谱向量合并成特定的类别.在分类过程中,采集了30多种参照光谱,对每类地物设置相应的光谱角阀值进行初步分类和分类合并,然后结合NDV I、坡度、坡向和高程数据采用决策树分类方法对SAM分类结果进行再分类.将研究区土地覆被分为城镇景观(包括城镇建设用地和乡镇建设用地)、水体景观(包括河流和库塘、湿地等)、农业景观(包括农田和旱地)、高密度植被(长势良好、高郁闭度的林地)、低密度植被(灌木、疏林地、草地、城市绿地等)等5种类型.将分类结果转为矢量格式,在A rcI nfo中对解译结果进行处理,剔除1个像元以下的细小斑块,并结合

表1 广州市番禺区城市化进程

T ab le1 Urban iza ti on p rocess of Panyu D istrict of G uang zhou C ity

指标I nd ex1990200020052008*

总人口(万人)

Popu l ation(Ten thou s and)

75 092 6107 398 9

非农业人口(万人)

N on agri cu ltural popu lati on

(T en thousand)

18 337 156 053 7

城市化率

U rban iz ati on rat e(%)

24 440 052 254 3

地区国民生产总值(亿元)

Regional GDP(H undred m il

lion yuan)

29 7294 0596 3727 6

*2008年为广州市区划调整后数据,不含南沙区Th e data of2008 w as got after adm i n i strati ve d i visi on ad j ust m ent of Guangz h ou C ity,i n wh ich N ansha D istri ct&s w as not i n cluded.

172应 用 生 态 学 报 22卷

遥感影像和土地利用数据对解译结果进行纠正,获得粒度为30m的研究区4个时期的景观类型图.

分类精度问题对景观格局分析结果有重要影响,选用合适的分类方法和影像尺度可以提高景观格局分析的有效性[19].本研究采用光谱角制图法和决策树相结合的分类方法有效地解决了分类过程中的同物异谱和异物同谱问题,提高了分类精度.结合原始T M影像和SPOT影像对分类结果进行验证,总体分类精度达到90%以上(表2).

1 3 研究方法

1 3 1建立缓冲区梯度带 景观格局分析近年来被广泛用于城市形态的研究,运用景观格局指数对城市景观进行定量化研究,可以为城市景观结构、城市生态过程研究及对城市的认识提供依据.许多研究以沿城市化中心[20-21]、河流[22]、高速公路[23]等设置缓冲带以探讨城乡景观格局演化与城市化产生的生态后果.本研究采用对城市中心设置辐射缓冲带的方法,探讨城市化梯度带上的景观格局时空演化特征.景观格局指数分析具有明显幅度效应[24],景观格局缓冲带宽度的设置对景观格局分析结果有一定影响.许多研究设置了3~5km的缓冲带研究城市化梯度的景观格局变化,如郭泺等[25]对广州市全境设置了5km的缓冲带进行分析,表明城市化具有明显的多中心现象,而番禺区是广州城市化梯度剧烈变化的中心之一.综合考虑研究区地理位置和区

表2 T M影像分类结果精度

Table2 Accu racy of classificati on based on TM i m age

时期Peri od

总体分类精度

O verall accu racy(%)

Kappa系数

Kappa coeffi cient

199095 30 93 200090 70 87 200591 10 88 200890 30

86图1 研究区缓冲区设置示意图

Fig.1 Sketch of buffer zones i n the st udy a rea.

图中数字表示距城市中心距离Num ber i n t he fi gu re rep res en ted d is tance fro m the urb an cen ter(km).

域范围以及土地利用变化剧烈等特征,为反映中小尺度区域的城市化景观梯度上的总体变化规律,本研究以番禺区中心为中心建立2km间距的缓冲区梯度带,共建立距离中心2~14km的7个缓冲区梯度带(图1).并将缓冲带与4期景观类型图叠加,获得各缓冲区梯度带内景观类型图(图2).

1 3 2景观格局指数计算 采用Fragstats3 3计算各缓冲区内斑块类型和景观水平上的景观格局指数.景观格局指数的选用应该反映景观格局与生态过程的关系,并具有明确的生态学意义[26].为反映城市化过程中景观格局在缓冲区梯度带上的变化规律,选取具有简单、明确生态意义,对城市化梯度较敏感且变化规律明显的常用景观格局指数.本研究选取下列景观格局指数:景观类型面积比、斑块密度、最大斑块指数、景观形状指数、蔓延度指数、

连接

图2 1990 2008年研究区景观类型

F i g.2 L andscape types of t he study area fro m1990to2008.

173 1期 俞龙生等:快速城市化地区景观格局梯度动态及其城乡融合区特征 以广州市番禺区为例

度指数、香农多样性指数、香农均匀度指数等7个指标分别从景观类型水平和景观水平上比较不同缓冲区梯度带上的景观格局动态特征.

2 结果与分析

2 1 景观格局总体特征

研究区景观格局各景观类型中以农业景观所占比例最高,其次是城镇景观和水体景观,植被景观所占比例最小(图3).随着城市的扩张,城镇景观逐年增加,从1990年占研究区面积的11 1%增加到2008年的31 4%,增加了1 83倍.农业景观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呈逐年递减,从占研究区面积的53 1%下降到29 6%.据统计番禺区城市化水平由1990年24 4%上升到54 3%,人口的大量增加和城市建设导致大量农田被占用,城市建设用地的不断扩张改变了城市土地利用和景观格局.高密度植被逐年减少,低密度植被则有所增加.在城市化进程初期,大量原生植被由于城市开发而遭到破坏,由于城市绿化的加强,低密度植被逐渐增多.研究区水体景观逐年增多,特别是2000年以后增幅较大,这是由于水产养殖业的经济利益驱使导致了鱼塘等水域面积的增加.

研究区各时期景观水平上的景观指数如表3.从1990年到2005年,斑块密度呈逐年上升趋势, 2005年以后降低;最大斑块指数逐年增大,斑块形状指数升高,蔓延度指数逐渐降低;香农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从1990年到2008年逐年增加.斑块密度在2005年最高,2005年前后研究区城市开发开始大规模进行,这一时期的斑块形状指数最高,斑块形状较复杂,破碎化程度较高.2000年以后最大斑块指数开始上升,表明大型城市斑块开始形成,研究区大型建设用地斑块开始增多;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的升高表明随着城市化的加快斑块类型越来越丰富,斑块形状指数升高则表明斑块趋于复杂;蔓延度指数的逐年降低表明斑块的团聚程度或延展趋势增加,大型建设用地斑块大量增加

.图3 1990 2008年研究区各景观类型面积比

Fig.3 A rea percentage o f d ifferent landscape types from1990 to2008.

I:城镇景观U rban landscap e;II:水体景观W ater body l andscape; III:农业景观Agri cu lt u re l andscape;I V:高密度植被H i gh den sity veget ati on;V:低密度植被Lo w dens i ty vegetation.

2 2 景观类型水平指数梯度变化

研究区主体景观为农业和城镇景观,这两种景观也是城市化过程中反应较为显著的景观类型,所以本文重点讨论这两类景观类型的梯度动态变化.

2 2 1城镇景观格局梯度动态 城镇景观格局指数在城市化缓冲区梯度带上的变化趋势如图4a.城镇景观面积比随距城市中心距离的增加而不断降低.从时间序列上来看,随着城市化进程各梯度带上城镇景观面积比均呈增加趋势.在距城市中心4~8 km的3个缓冲带上城镇景观面积比变化幅度高于其他缓冲带,研究期内分别增加45 1%、28 1%和29 1%.1990 2000年间变化幅度较大的是前3个缓冲带,年均增加幅度为1 6%、2 1%和1 5%;而2000 2005年间变化幅度较大的是4~10km的缓冲带,年均增加幅度为2 7%、2 1%、2 1%和2 3%;2005 2008年间年均增加幅度有所降低,各缓冲带增加幅度较接近.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镇景观斑块密度从1990 2005年不断上升,斑块密度在城市化缓冲区梯度带表现为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2008年斑块密度比前一时期有所降低,在城市化缓冲区梯度带则

表3 1990 2008年研究区景观水平景观指数

Table3 Land scape i nd ices at landscap e leve l fro m1990to2008

时期Period

斑块密度

Patch dens it y

(patch s?100h m-2)

最大斑块指数

Largest p atch

i ndex(%)

景观形状指数

Landscape shape

i ndex

蔓延度指数

Con tagion

i ndex(%)

香农多样性指数

Shannon

divers i ty i ndex

香农均匀度指数

Shannon

evenn ess i nd ex

199023 211 9467 5742 31 330 83 200033 48 1793 3835 21 400 87 200551 415 24112 3331 01 430 89 200837 821 0897 6332 61 440 90

174应 用 生 态 学 报 22卷

图4 缓冲区梯度带景观类型水平指数变化

F i g.4 V ariati ons i n landscape i nd ices a l ong the bu ffer zones at class l eve.l a)城镇景观U rban l andscape;b)农业景观A gricu lt u re l and s cape.

表现为逐渐升高的趋势.城镇景观斑块密度的峰值逐年向外推移,1990年在距离城市中心4~6km处出现峰值,2000年和2005年在距离城市中心8~10 k m处出现峰值,2008年在距离城市中心10~14km 处出现峰值.最大斑块指数在城市化缓冲区梯度带上表现为降低的趋势,前两个时期在距离城市中心2~4km处急剧下降,4km以后趋于平缓;后两个时期在距离城市中心2~8km处急剧下降,在距离城

175

1期 俞龙生等:快速城市化地区景观格局梯度动态及其城乡融合区特征 以广州市番禺区为例

市中心8km以后趋于平缓.斑块形状指数在城市化缓冲区梯度带表现为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前两个时期在距离城市中心8~10km出现高峰,后两个时期逐渐向外推移.城镇景观连接度在城市化缓冲区梯度带上表现为逐渐降低的趋势,随着城市化的进行,景观连接度逐年升高,特别是1990 2005年景观连接度增加幅度最大,2005年以后大的城市斑块逐渐成型,景观连接度变化幅度不大.

总体来看,研究区城镇景观格局指数沿城市化梯度变化特征表现为城镇景观面积比逐渐降低,斑块密度先升高后降低,1990 2000年在距离城市中心4~6k m处出现高峰,2000年以后向后推移.最大斑块指数沿城市化梯度逐渐降低,斑块形状指数沿城市化梯度逐渐升高,斑块连接度逐渐降低.沿城市化梯度带斑块逐渐趋于破碎化,小的城市斑块逐渐增多.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镇斑块逐渐向外蔓延,最大斑块指数逐年升高,斑块连接度逐年增加,大的城市斑块逐渐增加并向城市外围扩张.

2 2 2农业景观格局梯度动态 农业景观格局指数在城市化缓冲区梯度带上的变化趋势如图4b.农业景观面积比随距城市中心距离的增加而不断增加.时间序列上来看,随着城市化进程各梯度带上农业景观面积比呈降低趋势.在距城市中心4~6km的两个缓冲带上农业景观面积比变化幅度高于其他缓冲带,研究期内分别减少3

3 6%、22 1%.1990 2000年间变化幅度较大的是前2个缓冲带,年均减少幅度为1 4%和1 9%;而2000 2005年间变化幅度较大的是6~14km的缓冲带,年均减少幅度为1 8%、1 5%、1 9%、1 8%和2 5%;2005 2008年间年均变化幅度有所升高,各缓冲带减少幅度都在2 0%左右.

1990 2005年农业景观斑块密度在城市化缓冲区梯度带上均表现为逐渐降低的趋势.2005年农业景观斑块密度最大,表明这一时期农业景观破碎化最严重;2008年斑块密度在城市化缓冲区梯度带则表现为缓慢升高的趋势.表明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中心附近的农业景观受到较大干扰,表现出斑块数量增加、破碎化程度逐渐升高的趋势,而随着城市化的推进,城市周边的农业景观逐渐被城市化景观所代替.最大斑块指数在城市化缓冲区梯度带上逐渐升高,不同时间序列上的最大斑块指数逐年降低,2005年以前减少幅度较大,2005年以后变化不明显.斑块形状指数在城市化缓冲区梯度带上的表现为先升高后缓慢降低的趋势,特别是2005年斑块形状指数在距离城市中心4~8km处达到最大值,表明受到的干扰最大,斑块形状趋于不规则;而2008年斑块形状指数峰值向外推移,表明城市外围的农业景观逐渐受到干扰.景观连接度在城市化梯度缓冲带上表现为逐渐升高的趋势,在距离城市中心2~8km缓冲带内,景观连接度逐年降低,特别是2005年景观连接度最低;而8~14km缓冲带内农业景观连接度变化不明显,表明离城市中心越远,农业景观连接度越高,受到的干扰越小,斑块越完整.

总体来看,农业用地景观指数沿城市化梯度变化特征表现为农业景观面积比逐渐升高,斑块密度先升后降,最大斑块指数沿城市化梯度逐渐升高,斑块形状指数沿城市化梯度先升高后降低,斑块连接度逐渐升高.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周边的农业斑块受到强烈干扰,趋于破碎化,并逐渐被城市化景观所代替.

2 3 景观水平指数梯度变化

不同时期景观水平的景观格局指数在城市化缓冲区梯度带上的变化趋势如图5.斑块密度在缓冲区梯度带上总体表现为先升高随后降低的趋势,在距离城市中心4~6km处斑块密度出现高峰.不同时间序列上来看,从1990年到2005年,斑块密度不断增加,2005年斑块密度达到最大值,在缓冲区梯度带上均表现为先升高随后降低的趋势,高峰均出现在距离城市中心4k m处,表明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景观破碎化程度逐年升高.2008年斑块密度在缓冲区梯度带上变化趋势与其他年份不同,在8~ 10km处出现高峰,表明景观破碎化逐渐向外围扩展.

最大斑块指数在缓冲区梯度带上表现为逐渐降低的趋势,在距离城市中心2~6km急剧下降,在8~14km处较平缓.1990年到2008年在距离城市中心8km以内,最大斑块指数逐年升高,表明随着城市化的进行,大的城市斑块逐渐增多.1990年到2000年最大斑块指数在6~8km处最低,而2005 2008年在10~14km处最低,表明随着城市化的进行,城市开发造成的破碎化程度高的地区逐渐向外扩展.

景观形状指数在缓冲区梯度带上总体表现为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前两个时期斑块形状指数均在距离城市中心8k m处出现高峰,而后两个时期斑块形状指数在缓冲区梯度带上表现为逐渐升高,在距离城市中心10~14km处出现高峰,表明随着城市化的进行,城市外围的斑块逐渐趋向于不规则.

176应 用 生 态 学 报 22卷

图5 缓冲区梯度带景观水平指数变化

F i g.5 V ariati ons i n landscape i nd ices a l ong the bu ffer zones at landscape leve.l

蔓延度指数在缓冲区梯度带上表现为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前两个时期蔓延度在4~6km处出现低谷,后两个时期则在6~8k m处出现低谷.在距离城市中心8km以内斑块蔓延度逐年升高,表明随着城市化的进行,城市中心地区附近逐渐出现大的城市斑块,斑块团聚程度或延展趋势增加.而在距离城市中心8~14km处蔓延度逐年降低,表明城市开发向外围扩展,造成城市外围斑块破碎化,团聚程度降低.

香农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在缓冲区梯度带上均表现为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在距离城市中心4~6km和6~8k m处出现高峰,表明此区域内景观多样性最高,斑块类型最复杂,斑块破碎化程度最高.在距离城市中心6k m以内,景观多样性和均匀度逐年下降,城市景观逐渐代替其他景观,随着城市化的进行,城市中心地区附近景观多样性逐渐下降.在距离城市中心6~14km的景观多样性和均匀度逐年升高,城市外围景观类型趋于多样化,景观多样性和均匀度逐渐升高.

总体来看,从1990年到2005年城市化进程逐年加快,斑块数量逐渐增加,城市斑块逐渐向外围扩展,在距离城市中心6km以内,城市斑块逐渐融合,景观多样性和斑块破碎化程度逐年降低,6~8km 及外围景观多样性和斑块破碎化程度逐年升高.从2005年到2008年,斑块密度有所降低,城市开发重心逐渐向城市外围扩展,在距离城市中心10~14 km处景观多样性和斑块破碎化程度增加.

2 4 景观格局梯度变化的城乡融合区特征

景观指数在城市化梯度带上均表现出明显的规律性变化,斑块密度、蔓延度指数、景观形状指数和多样性指数等都体现了景观破碎化与城市化梯度带之间的依赖性.研究区景观格局在城市化梯度上具有典型的城乡融合区特征,处于城市化快速发展的阶段.在距离城市中心4~6km的梯度带上斑块破碎化程度出现峰值,斑块形状趋于复杂,景观多样性最高.这一区域城市景观所占比例高,新的城市斑块逐渐出现,并融合成大的城市斑块,逐渐取代农业景观成为优势景观,是城市化扩张的重点地区.其他景

177

1期 俞龙生等:快速城市化地区景观格局梯度动态及其城乡融合区特征 以广州市番禺区为例

观类型则受到强烈干扰,景观多样性随之升高,农业景观在距离城市中心4~8km处受到干扰最严重,而在外围地区由于城市化程度较低,斑块连接度较高,农业景观仍是优势景观.不同时间序列的景观格局动态表明各梯度带城市景观快速增加,而距离城市中心4~6k m的梯度带城市景观的增加速率最高,农业景观则逐年减少并趋于破碎化,城市化进程后期距离城市中心10~14k m的梯度带上农业景观也受到干扰,表明城乡融合区有不断向远离城市中心方向扩展的趋势.斑块类型水平和景观水平的景观指数都很好地体现了城市化梯度带上城乡融合区的发展[8].

3 讨 论

景观格局指数与城市化梯度之间具有明显的相关性[2,15],本研究采用城市化中心辐射缓冲区的方法反映了城市化梯度带上的景观格局时空演化特征.研究结果表明,景观类型水平指数和景观水平指数在城市化梯度上表现出明显的规律性,斑块密度、蔓延度指数和多样性指数都呈现明显的#(?形特征,很好地支持了景观破碎化程度与城市化梯度的关联性.而最大斑块指数则在城市化梯度上呈现降低的趋势,城市化地区的最大斑块指数较高,这与城市斑块的聚合有很大关系,同时也与缓冲区形状有一定关系.景观指数峰值出现在距城市中心4~6 k m的梯度带上,这一地区的城市化速率最快,城市景观逐渐占据优势地位,其他景观类型受到干扰最严重,景观破碎化程度高[21,27].时间序列上的景观格局变化数据体现了不同城市化梯度带上景观格局动态的差异,城乡融合区的景观格局具有斑块形状复杂、景观多样性和破碎化程度高、景观动态变化剧烈的特点.城乡融合区城市景观的增加速率极高,新的城市斑块不断出现,并融合成大的城市斑块,逐渐取代农业景观成为优势景观,这与半城市化地区有所不同[28].以城市化中心建立辐射缓冲带的分析方法很好地指示了快速城市化地区景观梯度动态和城乡融合区特征,也为快速城市化过程和城乡融合区的判定提供了量化依据.

研究结果还体现了城乡融合区逐渐向城市外围扩展的现象,研究期内在距离城市中心6k m以内,景观多样性和斑块破碎化程度在研究期内逐年降低,而6k m以外景观多样性和斑块破碎化程度逐年升高,景观指数的峰值有逐年向后推移的趋势.城市中心地区的破碎化程度下降是由于城市景观的快速增加并逐渐成为优势景观,农业景观也基本消失,土地利用强度已经达到极限.而距城市中心6km以外的地区破碎化程度逐年升高,体现了城市化开发所带来的干扰日益严重.景观破碎化程度向外推移的趋势,表明城乡融合区逐渐向城市外围地区扩展,黄家生等[10]研究也表明,上海市与大马尼拉市景观破碎化有向城郊地区递增的趋势.本研究结果较好阐述了城乡融合区景观格局的发展过程,为深入探讨快速城市化地区城市生态过程提供了实证.

景观格局指数具有明显的尺度依赖性,不同梯度样带设置方法会对景观指数结果有影响,而且设置不同步长和不同形状的缓冲区对景观指数结果也有影响.然而无论采用何种梯度分析方法,城市化梯度带上景观总体变化规律总是一致的,不会出现显著差异[8].以城市化中心建立辐射缓冲区的方法与移动窗口梯度分析方法相比,能够较全面地反映研究区域各梯度带上的景观格局总体特征,而且具有简便易操作的特点.另外番禺区的城市化发展受广州市辐射带动作用明显,景观动态也存在南北方向上的分异[29],移动窗口梯度分析方法在解释景观梯度动态的方向分异上则更具有优势.粒度对景观格局指数结果有显著影响,本研究采用光谱角制图法结合决策树的分类方法虽然提高了分类精度,然而TM影像不同时相和季相的差异也会给研究结果带来一定程度的影响,采用分辨率更高的影像数据则能够提高景观分析的准确性.

城市景观的快速增长是由斑块的扩展、合并和新斑块不断出现共同构成的一个复杂过程,受到社会经济发展、区位、交通和土地资源禀赋等诸多因素影响[30].珠三角是城市快速扩张的典型地区之一,随着城市区域的扩张,城市周边地区出现城镇化和乡村工业化[31].番禺区是广州市发展的重点地区,由于广州#南拓?战略的实施,经济社会进入高速增长阶段,由此带来土地开发与各项建设的高潮.加上广州城市经济转型、升级过程中部分企业向番禺迁移,以及广州大学城、广州新城、广州南站、亚运村的建设,番禺区对城镇用地的需求量大增.番禺区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是其景观格局显著变化及城乡融合区特征凸现的主要驱动因素[32].

城市与乡村是社会 经济 生态复合体,城乡边缘效应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课题[33].城乡融合区是农业活动和非农业活动并存、兼有城乡两个方面特点的地域类型,景观格局动态演化十分显著[34-35],是生态环境脆弱的地带.而乡村城市化和

178应 用 生 态 学 报 22卷

乡村工业化以及#城中村?的出现所带来的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以及基础设施和社会公共服务设施的不健全,为城市规划和环境管理带来诸多难题.利用景观格局分析方法监测和模拟城乡融合区的发展及其生态影响有利于制定更有效的发展政策[9].城乡融合区的生态可持续发展规划需要重视城乡边缘效应及其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综合考虑社会经济和生态因素,制定科学合理的产业发展政策和土地利用政策.还需要采取有效的环境保护和管理措施,加强对农用地的保护和土地的集约利用,加强受损生态系统的生态修复,提高城乡融合区可持续发展水平.

致谢 感谢深圳市环境科学研究院叶有华博士和中山大学周婷博士为本文提出宝贵意见.

参考文献

[1] M c K i nney M L.U rbanization as a m ajor cause o f b i o tic

homogenization.B iolog ical Conservation,2006,127:

247-260

[2] L uck M,W u J G.A g radient analysis of urban landscape

pattern:A case st udy fro m t he Phoenix m etropo litan re

g ion,A r i zona,U https://www.360docs.net/doc/757703088.html,ndscap e Ecology,2002,17:

327-339

[3] W u J G,H obbs R.K ey issues and research pr i o riti es i n

l andscape eco l https://www.360docs.net/doc/757703088.html,ndscap e Eco logy,2002,17:355

-365

[4] An trop https://www.360docs.net/doc/757703088.html,ndscape change and the urban izati on

process in https://www.360docs.net/doc/757703088.html,nd scap e and U rban P lanning,

2004,67:9-26

[5] Buyantuy ev A,W u J G,G ries C.M u ltiscale analysis o f

the u rban i zati on pattern o f the Pho en i x M etropo litan

l andscape o f U S A:T i m e,space and thema ti c reso l u

ti https://www.360docs.net/doc/757703088.html,ndscap e and U rban P lanni ng,2010,94:206-

217

[6] G ong JZ,L i u Y S,X ia BC.Spa ti a l he terogeneity o f ur

ban land cover l andscape i n Guangzhou from1990to

2005.J ournal of Geogra p hical S ciences,2009,19:213

-224

[7] M cG ee TG.The e m ergence of desakota reg i ons i n A sia:

Expand i ng a hypo t hesis//G i nsburg N,K oppe l B,eds.

The ExtendedM etropo li s:Settl e m ent T ransiti on i n A sia.

H ono l u l u:U n i versity o fH a w a ii P ress,1991:3-26

[8] X i e YC,Y u M,Ba i YF,et al.E co log ica l ana l y si s o f

e m erg i ng urban l andscape pattern desakota:A case

st udy i n Suzhou,Ch i https://www.360docs.net/doc/757703088.html,nd scap e E cology,2006,21:

1297-1309

[9] Su i DZ,Zeng H.M odeli ng t he dynam i cs o f landscape

struct ure i n A sia&s e m erg i ng desakota reg i ons:A case

study i n https://www.360docs.net/doc/757703088.html,ndscape and Urban P lann i ng,

2001,53:37-52

[10] Huang J S(黄家生),L i X Y(李新一),L i J L(李

建龙),et https://www.360docs.net/doc/757703088.html,ndscape pattern grad i ent dyna m ics and

desako ta reg i on fea t ures o f three m ega c iti es i n A si a Pa

c ific deve lop i ng countr i es.Chinese J ournal of E co logy

(生态学杂志),2009,28(6):1134-1142(in Ch i

nese)

[11] Z hu F M(朱芬萌),A n S Q(安树青),G uan B H

(关保华),et al.A rev i ew o f eco t one:Concepts,at

tributes,theo ries and resea rch advances.A cta E colog ica

S i nica(生态学报),2007,27(7):3032-3041(in

Ch i nese)

[12] M a R(马 瑞),W ang J H(王继和),Q u J J(屈建

军),et al.L andscape pattern and its dynam ics i n typ i

ca l oas i s dese rt transitiona l zone o f M inq i n R eg i on in

1960-2005.Chinese Journal of App lie d E cology(应用

生态学报),2010,21(3):714-722(i n Ch i nese) [13] Zhou T(周 婷),P eng S L(彭少麟).Spa ti a l sca le

and m eas ure m ent of edge eff ec t in ecology.A cta E colog

ica S i n ica(生态学报),2008,28(7):3322-3332

(i n Chi nese)

[14] W ang B S(王伯荪),Peng S L(彭少麟).The edg e

e ffect o

f urban and rura.l Eco logica l Science(生态科

学),1986(1):84-85(i n Ch i nese)

[15] Y u X J,N g CN.Spatial and te m po ra l dynam ics o f urban

dyna m ics of urban spra w l a l ong t wo urban rura l tran

sects:A case study o f G uang zhou,Chi https://www.360docs.net/doc/757703088.html,ndscape

and U rban P lanning,2007,79:96-109

[16] L i J X(李俊祥),W ang Y J(王玉洁),Shen X H

(沈晓虹),et al.L andscape pattern analysis a l ong an

urban rural g rad i ent i n Shangha i me tropo litan reg ion.

A cta E cologica Sinica(生态学报),2004,24(9):

1973-1980(i n Chi nese)

[17] Zhang J H(张景华),W u Z F(吴志峰),L Z Q

(吕志强),et al.Extent e ffect of landscape gradient

analysis o f urban rural transect.Ch i nese J ournal of

Eco logy(生态学杂志),2008,27(6):978-984(in

Ch i nese)

[18] Sun J(孙 娟),X i a H P(夏汉平),L an C Y(蓝崇

钰),et al.G radien t ana l ys i s based on the buffer zones

o f urban l andscape patte rn o f t he constructed area in

G uigang C ity,G uangx,i Ch i na.A ct a E cologica Sinica

(生态学报),2006,26(3):654-662(i n Ch i nese) [19] Shao GF,W u J G.O n the accuracy o f landscape pattern

analysis usi ng re m ote sensi ng https://www.360docs.net/doc/757703088.html,ndscape E cology,

2008,23:505-511

[20] Se to K C,F ragk ias M.Q uantify i ng spati o te m pora l pat

terns o f urban land use change i n four cities o f Ch i na

179

1期 俞龙生等:快速城市化地区景观格局梯度动态及其城乡融合区特征 以广州市番禺区为例

w ith ti m e series landscape m etr i https://www.360docs.net/doc/757703088.html,nd scap e E co logy,

2005,20:871-888

[21] Quan Q(全 泉),T ian G J(田光进),W ang J(王

健).Co m parison of spati o te m po ra l dyna m ic chang es o f

urban l andscape patterns i n four cities in Y angtze R i ver

D elta dur i ng urban izati on.Ch i nese Journal of Ecology

(生态学杂志),2009,28(4):721-727(in Chi

nese)

[22] Zhou T(周 婷),P eng S L(彭少麟),R enW T(任

文韬).In fluence o f l andscape pattern changes on t he

resto ra tion of strea m i n D ong jiang river r i par i an buffer.

A cta E colog ica Sinica(生态学报),2009,29(1):231

-239(i n Ch i nese)

[23] X i e YC,F ang CL,L i n G CS,et al.T e m po spa ti a l pa t

terns of land use changes and urban deve l op m ent i n g lo

ba lizi ng Ch i na:A study o f Be ijing.Sensors,2007,7:

2881-2906

[24] W u J G,ShenW J,Sun W Z,et al.Em pir i ca l pa tterns o f

the eff ec ts of chang ing sca le on l andscape m etr i cs.

Landscape Eco logy,2002,17:761-782

[25] Guo L(郭 泺),X i a B C(夏北成),L i u W Q(刘

蔚秋),et al.Spa ti o te m pora l change and g rad i ent d if

feren ti ation o f l andscape pattern i n Guangzhou C ity dur

i ng its urban izati on.Chinese Journal of App lie d Ecology

(应用生态学报),2006,17(9):1671-1676(i n

Chinese)

[26] L iH B,W u J G.U se and m isuse o f landscape i nd i ces.

Landscape Eco logy,2004,19:389-399

[27] L i S J(李书娟),Z eng H(曾 辉).The expandi ng

character i stics study o f bu ilt up l and use a l ong the ur

banization g rad i ent i n qu ick l y urbanized area:A case

st udy o fN anchang area.A cta E cologica S i nica(生态学

报),2004,24(1):55-62(i n Chi nese)

[28] L i u J(刘 江),Cui S H(崔胜辉),Q i u Q Y(邱全

毅),et al.Evo lve m ent o f landscape pattern in coastal

per i urban area:A case st udy o f Ji m ei D i str ict,X i am en

C ity.Chinese Journal of App lie d Eco logy(应用生态学

报),2010,21(4):856-862(i n Ch i nese)

[29] Q u L J(曲林静),Y ang M Z(杨木壮).G radient

analysis of land use pa ttern based on t he buffer zone in

south of Guangzhou.J ournal of A nhui Agr icultural Sci

ences(安徽农业科学),2009,37(35):17759-

17762,17764(i n Chinese)

[30] G u C L(顾朝林),Chen T(陈 田),D ing J H(丁

金宏),et al.T he study of the urban fr i ng es i n Chi nese

m ega lopo lises.A cta G eographica S inica(地理学报),

1993,48(4):317-328(i n Ch i nese)

[31] Y an X P(阎小培),L i u X(刘 筱).U rbaniza ti on

feature ana l y si s o f rura l area i n P earl R iver D e lta.G eog

raphy and T erritor i al R esearch(地理学与国土研究),

1997,13(2):29-35(i n Ch i nese)

[32] Y u X,N g C.An i n teg ra ted evalua ti on o f l andscape

change using re m o te sensi ng and landscape m etrics:A

case study o f Panyu,G uang zhou.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R e m o te S ensi ng,2006,27:1075-1092

[33] Peng S L(彭少麟).R estoration E co logy.B eiji ng:

Ch i na M eteorolog i ca l P ress,2007(in Chi nese)

[34] X iao D N(肖笃宁),Zhao Y(赵 羿),Sun Z W

(孙中伟),et al.Study on the var iati on o f l andscape

patte rn i n the w est suburbs of Shenyang.Ch i nese Jour

nal of App lie d Ecology(应用生态学报),1990,1(1):

75-84(i n Ch i nese)

[35] L i Z(李 贞),L i u J Y(刘静艳),Zhang B C(张宝

春),et a l.Eco evo l u tionary ana l ysis of Guang z hou sub

urban l andscape.Chinese J ournal of App lie d E co logy

(应用生态学报),1997,8(6):633-638(i n Ch i

nese)

作者简介 俞龙生,男,1984年生,硕士,工程师.主要从事景观生态与规划研究,发表论文5篇.E m a i:l sysu l ss@163. co m

责任编辑 肖 红

180应 用 生 态 学 报 22卷

景观生态学空间格局分析方法综述

景观生态学空间格局分析 方法综述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

景观生态学课程论文 景观生态学景观格局分析方法综述 目录 摘要

摘要 景观格局是景观生态学的核心问题,其目标是通过确定景观格局来分析生态过程。本文主要对景观生态学的格局分析方法进行综述,分别从景观格局分析概述、景观空间格局指数结合景观分析的统计学方法进行阐述,并通过山林地区的景观格局分析方法——以宁远县为例;干旱区绿洲城市景观格局分析方法——以石河子市为例;城市湿地公园景观格局分析——以白鹭湾湿地公园为例,对景观格局分析方法在不同类型的景观中的运用进行详细阐述。 关键词:景观生态学;GIS;景观格局;特征指数;景观类型 引言 景观生态学是研究景观单元的类型组成、空间配置及其与生态学过程相互 作用的综合性学科[1]。它以生态系统的空间关系为研究重点关注尺度的重要性 与时空的异质性。随着景观生态学的逐步发展其研究范围和内容都进一步扩大 突破了原先只是从类型或区域角度对自然综合体进行研究将地理过程与生态过 程也列为研究重心并且从单纯的地理过程研究发展到人地相互作用过程的研 究。在研究理论和方法方面等级理论、分形理论、渗透理论、尺度观点以及一 系列空间格局分析方法和动态模拟途径在景观生态学中也被广泛提出和应用为 其增添了新内容和新特点[2 -3]。 1 景观生态学的格局分析方法 景观格局分析概述 景观生态学研究最突出的特点是强调空间异质性、生态学过程和尺度的关 系这一特点也已成为景观生态学与其他生态学科的主要区别之一。研究景观的 结构(即组成单元的特征及其空间格局)是研究景观功能和动态的基础。空间格 局分析方法是指用来研究景观结构组成特征和空间配置关系的分析方法既包括 一些传统的统计学方法同时也包括一些专门用于解决空间问题的格局分析方 法。笼统地讲这些方法可分为两大类:格局指数方法和空间统计学方法。前者 主要用于空间上非连续的类型变量数据(categorical data)而后者主要用于空间上 连续的数值数据(guantitative data)[4-5]。 景观空间格局指数

景观格局的文献综述

景观生态学是20世纪70年代以后蓬勃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它以生态学理论框架为依托,吸收了现代地理学、生态学和系统科学之所长,研究景观的结构、功能和演化,研究景观和区域尺度的资源、环境经营与管理问题,具有综合整体性和宏观区域性等特色,并以中尺度的景观结构和生态过程关系研究见长。20世纪80年代以来,景观生态学逐渐成为世界上资源、环境、生态方面研究的一个热点[1],景观要素的数量、种类、形状及分布特征具有重要的生态学意义[2],对景观格局动态的把握,尤其是在大尺度景观监测的基础上对景观格局变化定量地预测、预报对景观的规划与管理、资源的有效利用及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国外森林景观格局的研究 景观生态学一词是德国著名的地植物学家C.特罗尔(C.Troll)于1939年在利用航空照片研究东非土地利用问题时提出来的。随后,关于景观生态学的研究在欧洲和北美经过多年的迅速发展后,景观生态学已从局限于中、东欧的地区性应用学科发展成为生态学的热点问题并有广泛影响的综合性前沿学科。随着生态学各学科间的交互渗透,景观生态学在理论、方法和应用上都得到极大的丰富和多样化,其原理在森林景观研究中也得到广泛应用。森林景观生态学的研究对象是以森林生态系统为主体所构成的景观的结构、功能及其变化。在欧洲和北美,应用景观生态学原理和方法研究森林景观十分活跃[3]。涉及研究内容也不断的加深。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在区域总体景观结构分析与景观质量控制的研究方面,进行了森林景观特点,景观特征和景观变化的研究;在森林景观变化和森林破碎化过程、景观变化的生态后果及景观调控问题上,进行了破碎景观的分析评价,破碎森林斑块间种的扩散等研究;在对森林景观格局与功能相互关系的方面,进行了景观格局对景观特制循环和能量流动格局改变的研究;在人为干扰对森林景观结构与功能的影响方面,进行了火干扰,森林采伐活动和其它干扰对森林景观格局动态及其在生物多样性保护等研究;森林景观生态过程模拟模型和决策模型的研究以及河岸景观生态研究。美国森林景观的研究不仅提出和发展了一些逐渐得到证实和接受的一般性原则或原理,而且还不断充实了景观生态学的理论体系和方法论体系[4]。 在区域总体景观结构分析与景观质量控制研究方面,R.T.T.Forman及其同事对美国新泽西州濒海平原栋林景观组成与格局的分析,在森林景观生态研究中具有开创性的意义他们较为系统和全面地分析了这一地区森林景观的特点,并对景观管理与规划得出了一些有益的结论[5]。Odum E.P.和Turner M.G.对佐治亚洲景观变化作了研究,并构造了基于转移概率的随机模拟模型[6]。Robert P.采用人工试验地的方法,探讨斑块大小和间距对斑块动态的影响。DaviSJ.Mladenoff从森林生态系统可持续性的角度分析了北方阔叶混交林区森林景观变化的特点,阐述传统森林经营与“动态景观异质性”保护之间存在矛盾,应将基于群落生态学原理所采取的经营活动与景观整体结构与功能之间的协调关系作为森林资源生态系统管理的基本要求[7]。古斯塔夫逊应用接近度指标PX(proximity index)分析农业景观区域中增加一定面积的森林时对特种保护的意义,对研究地区景观斑块空间特征的变化和PX 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阐述PX在农业景观区景观设计中的应用,河岸植被与水质和河流动态的影响、农业景观中的树篱和林网结构与功能、森林斑块间的廊道对景观功能的作用、景观结构与异质性对干扰在景观中的传播的影响等[8-11]。姆兰德诺夫从森林生态系统可持续的角度分析北方阔叶混交林区森林景观的变化特点,提出了作为森林生态系统可持续管理应着重解决林分经营活动如何在景观水平上进行综合,并做出正确决策的问题[12]。Noss在全面分析天然林与经营森林景观特征差异基础上,阐述了保证森林生态系统可持续性的森林景观条件,这些条件都是反映森林景观结构的指标。Katsue等对日本京都天然林景观规划

基于森林资源二类调查的仁义镇森林景观格局及破碎化分析

基于森林资源二类调查的仁义镇森林景观格局及破碎化分析 通过景观的观点来审视城镇化的发展,是解决城市化过程中环境问题的新方法、新思路.采用2009年广西壮族自治区贺州市八步区仁义镇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数据为基础数据,以GIS和Fragstats为技术支撑,从景观的组成结构、斑块特征等方面对研究区域景观的空间分布和结构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景观要素斑块中以小斑块所占比例最大,植被景观以乔木林和灌丛景观为主要类型.由于相对强烈的人类活动影响,区域内林业用地的景观破碎化程度较高. Key words: GIS; Forest landscape pattern; Landscape fragmentation; Babu District 随着城镇化速度的明显加快,诸多环境问题日益凸显.建设城市森林是治理环境污染和改善人居环境的有效途径,通过景观现状分析,采用多样性、均匀度、分维度等景观指数分析方法,可以对城市森林建设进行前期格局分析,这为今后城市森林的规划建设奠定了理论基础.在遥感影像分辨率不高的前提下,如果仅依靠遥感影像目视判读很难做到对地物的精准划分.而采用森林资源二类调查的成果数据作为数据源则具备很高的精度,它是以小班为调查单元进行全区调查,是一种更具体更详细的调查.依据2009年广西壮族自治区贺州市八步区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数据,重新合并、提取所需的属性数据及矢量数据,为景观格局分析提供数据基础. 景观格局分析是景观生态学研究的基本内容,是进一步研究景观功能与动态的基础.景观格局既是景观异质性的具体体现,同时又是人类活动的结果与各种生态过程在不同尺度上作用的最终结果[1].景观破碎化主要表现为斑块数量增加而面积缩小,斑块形状趋于不规则,内部生境面积缩小,廊道被截断以及斑块彼此隔离.景观破碎化会对生存于其中的物种带来一系列的影响.为了揭示该区景观格局特征和破碎化程度,为今后城市林业建设奠定基础,以广西壮族自治区贺州市八步区仁义镇为例,利用GIS建立量化的、空间化的环境数据库,分析了森林景观各斑块的类型及其相互关系,并将这些数据落实到具体的山头地块,在空间上形象地显示出来,最后对景观要素的斑块特征和格局进行分析研究,理清其森林结构布局,并分别从斑块数、斑块面积、斑块周长、分形维数和多样性等角度对各景观组分的数量特征进行分析,以阐明各景观组分间的特征差异,评价景观破碎化程度,进而揭示各组分在整个景观中的地位和作用的差异. 1 研究地区概况 八步区仁义镇位于广西东部,地理位置为东经111°08′~111°45′,北纬23°52′~24°9′,地处亚热带,气候温和,光照充足,雨量充沛,无霜期长.年均气温19.9℃,日照 1 587.3 h,降雨量 1 550.3 mm,无霜期299 d.属南岭山 地丘陵区.全区森林面积为14 330.5 hm2,森林覆盖率为72.3%,活立木蓄积

自然环境和建筑的融合

自然环境和建筑的融合 姓名:陈裕豪 学号: 011230130 院系:航空宇航学院 专业: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班级: 0112301

中文摘要: 本文主要论述的是自然环境与建筑的融合,讲到了自然环境和建筑融合的定义以及目的。并讨论了中国从古代时来建筑的研究。进一步加上流水别墅,西塔里埃森,贝芬格建筑三个例子为我们展示了成功与自然环境融合的建筑并基于这些例子提出了如何将自然环境与建筑融合的方法论。 关键词:自然环境,建筑设计,绿化,环境观念。 一、什么是自然环境和建筑的融合? 自然环境和建筑的融合指的是以当地的自然环境为基础,合理利用再生能源,根据仿生学,工程力学等学科。通过组织和设计建筑内外空间中的各种物质因素,使物质,能源在建筑生态内部有秩序地循环转换,从而获得一种高效,低损,生态平衡的建筑环境。同时,建筑独有的特色和当地的景观相融合,突出了当地景色,为人类的精神需求提供了一个更好的平台。 二、为什么要将建筑环境和自然环境融合? (一)、建筑要体现文脉特色。 荷兰建筑大师基·考恩尼(1949- )说过:“建筑绝不只是单一存在的个体。它与构成自然的许多秩序一样,也是庞大秩序中的一个”。建筑设计,归根结底是设计环境,既创造适合人类生活工作并能激发心智的新环境。因此,建筑环境不但要满足使用功能的要求,还要与周围的环境相适应,体现一定的文脉特色,这对保持城市空间环境的整体与和谐尤为重要。 (二)、大自然的建筑是最伟大的。 大自然是最伟大的建筑师。人类在建筑技术上所遇到的许多难题,其实在自然界中早已有了类似的解答。因为生物在千万年进化的过程中,为了适应自然界的规律需要不断完善自身的性能和组织,它需要获得高效低耗、自觉应变、新陈代谢、肌体完整的保障系统,才能得以生存与繁衍。只有这样,自然界才能成为一个整体,才能保持生物链的平衡与延续。当然,人也是大自然中的一员,人类为了生存与发展不仅需要建筑,而建筑也同样需要适应自然界的规律,否则不仅会破坏自然环境,而且也会毁灭人类自身。(三)、人类在长期的工作对精神的需求。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类的工作压力也是与日俱增。将自然环境和建筑结合,能够让人在疲惫的工作之余,精神上得到良好的放松。建筑和自然的相互融合,能够最大化程度将人类融入到自然之中,当人类在自然之中就能够更好地放松心灵,有助于人们缓解压力以及身心的健康发展。

基于GIS的桃源县森林景观格局特征分析

第31卷第7期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Vo l.31N o.72011年7月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of Forestry &Technology Jul.2011 收稿日期:2011 02 10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0972362,31070568) 作者简介:蒋群星(1986 ),女,江西萍乡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林业系统工程 通讯作者:李际平(1957 ),男,湖南醴陵人,教授,博士,博导,主要从事林业系统工程研究;E -mail:lijipin g@vip 163 com 基于GIS 的桃源县森林景观格局特征分析 蒋群星,李际平,袁晓红,赵春燕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林学院,湖南长沙 410004) 摘 要:以空间分析软件A r cG IS 和F rag stats 为技术手段,以常德市桃源县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数据为基础数据,从斑块类型和斑块两个水平分别选取景观斑块面积、面积比、斑块数、斑块密度、形状指数、分维度、斑块边缘度、斑块对等11个景观指数分析桃源县的森林资源景观格局特征。研究结果表明:阔叶类景观、杉木类景观、经济林景观是桃源县主要的森林景观类型,是桃源县森林资源的重要组成成分,其景观面积分别占20.06%、10.14%和9.86%;从资源丰富度角度看,龙潭镇斑块对多样性丰富、数量多,适合作为多种边缘效应的研究区,西安镇或牯牛山镇适合作为研究杉木与中生阔叶斑块对边缘效应的研究区,泥窝潭乡适合作为杉木与杨树组斑块对的边缘效应研究区。桃源县各斑块对分布情况为各斑块对的边缘效应研究区选定提供了重要依据。关键词:景观生态学;Ar cGIS;景观格局;斑块对;桃源县中图分类号:T P 7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 923X(2011)07 0097 05 Analysis of forest landscape pattern of Taoyuan county based on GIS JIA N G Q un -x ing ,L I J-i ping,YU A N Xiao -hong,ZHA O Chun -yan (Scho ol of Fo restr y,Central South U niversit y of F or est ry &T echno lo gy ,Chang sha 410004,Hunan,China) Abstract:Based o n the data o f F or est R eso ur ce Inventor y o f T aoyuan co unty ,11landscape indexes as to tal ar ea,per -centage o f landscape,number of patches,pat ch density,landscape shape index ,per imeter -area f ractal dimensio n,edg e density,pat ch pair and so on wer e used to analysis the fo rest landscape pat tern char act eristic o f T aoy uan count y,Changde city in the patch pater n level as w ell as in patch lev el w ith A rcGIS and F rag stats.T he findings indicate that the bro ad -leav ed for est landsca pe (20.06%),the Chinese fir fo rest landscape (10.14%)and the economic for est land -scape (9.86%)w ere the main components of t he fo rest landscape t ype in T aoyuan co unty.F rom the resour ces abun -dance,Lo ng tan T ow n was rich in patch pair diver sity and quantity and was suitable for mo re edg e -effect r esear ch;X i an to wn and G uniushan to wn wer e suit able for studying the edge -effect of the Chinese fir fo rest and the mesic br oad -leafed forest;N iw otan tow n matches the edg e -effect of Chinese f ir for est and the poplar fo rest v ery w ell.T he distribu -tion of patch pair s in T aoy uan county play s an impo rtant ro le in choosing the edg e -effect r esear ching areas.Key words:eco log y landscape;A rcGIS;landscape patter ns;patch pair;T ao yuan county 森林景观生态学是以研究森林生态系统为主体所构成的景观结构、功能及其变化规律的新兴交叉学科[1-3]。我们常常通过分析景观格局来分析研究区森林资源分布情况。空间格局,广义的讲,它包括 景观组成单元的类型、数目以及空间分布与配置[4] ,是景观生态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具有明显特征的地理实体[5]。尺度是指观察研究对象(物体或过程)的空间分辨度或时间单位[6] ,它标志着对所研究对

建筑设计与景观设计的融合

建筑设计与景观设计的融合 建筑设计与景观设计的融合 有成功的建筑设计,再好的景观设计也是一个没有实用性空壳,而没有与之融合的景观设计,再好的建筑设计也不能给人带来美的 享受,所以寻找各种途径,达到两者的完美融合则是当今乃至以后 的一个目标。下面是关于建筑设计与景观设计的融合的文章,一起 来看看! 一、建筑设计中的景观意识 当代建筑设计不仅要完成自身主体设计,对环境、景观的理解和把握更应先于建筑设计。而目前的设计程序中景观设计往往滞后, 环境和景观被作为城市设计或者建筑设计的附属产品,导致城市中 景观形态的支离破碎。如果把场地的景观环境作为建筑设计的限制 性前提性条件,使建筑成为景观设计的一个因素,那设计就可以成 为有机的整体。就此而言,建筑设计是否应该树立景观规划为先的 设计观念,在建筑设计的始终,是否贯穿对景观的参照、理解、协 调与统一,成为值得我们关注的问题。 1.整体设计思想。广义上说,整体设计是把城市当作一个有机的整体,即一个局部和另一个局部是相互依存而发挥作用的。狭义上,建筑整体设计思想是一个新概念,其特点是全面地考虑与建筑相关 的各个元素-外部环境、建筑构造技术装备等协同关系。城市中的建 筑不只是其本身构筑的主体,也是城市单元的一部分,从时间上说 它是变化过程中的一个断面。因此,建筑设计应注重城市空间的整 体效果,考虑对所处地块有影响的城市景观要素,如面宽、轮廓线、相邻建筑造型等,不可因过分强调自我表现而与景观相冲突,保持 建筑与景观的有机整合。 2.建筑完善景观环境的积极策略。建筑存在于环境之中,相对成为环境中的主角,它决定了环境的表情、控制着景观中的重音。建

基于GIS与Fragstats的海南岛森林景观格局研究_周亚东_周兆德

77第35卷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各测量指标小区间均差异显著。 另外,同一处理不同降雨下氮的流失量较为稳 定,而磷、钾的流失则随月份增加有加重的趋势, 这很有可能跟果树后期施用含磷、钾的肥料多有关。 3.4 重金属流失 3次降雨条件下不同处理小区径流水样重金属 流失见表5。 从表5看出,3次降雨观测的7种重金属流失 小区间均差异显著,处理1<处理2<处理3,说 明生草,无论是人工植草或自然生杂草,对重金 属均能起到显著削减作用。以处理1和处理2的3 次降雨平均数比较,前者比后者Ni减少32.8%, Cu减少59.4%,Cr减少33%,Zn减少82.9%,Pb 减少64.1%,Cd减少3.8%,Hg减少31.1%。 表 5 不同处理小区径流水样重金属流失 Table 5 Losses of heavy metal in runoff water samples in three field treatment plots 降雨小区处理Ni /(μg·mL-1)Cu /(μg·mL-1)Cr /(μg·mL-1)Zn /(μg·mL-1)Pb /(μg·mL-1)Cd /(μg·mL-1)Hg /(ng·mL-1) I 10.000 1 c0.001 8 c0.002 1 b0.000 9 c0.003 8 b0.001 0 b0.120 c 20.000 6 b0.004 0 b0.003 7 a0.014 7 b0.003 4 c/0.254 a 30.002 1 a0.005 4 a0.003 6 a0.022 1 a0.005 3 a0.001 5 a0.154 b II 10.001 4 b0.004 7 c0.001 9 c 0.005 3 c0.002 3 c0.001 5 a0.046 b 20.001 4 b0.014 2 a0.003 7 a0.018 0 a0.007 9 b/0.100 a 30.002 6 a0.011 2 b0.003 3 b0.014 7 b0.013 9 a0.001 2 b0.042 b III 10.001 7 c0.017 4 b0.003 4 b0.022 9 b0.016 5 b0.001 2 b0.190 b 20.004 4 a 0.027 3 a0.003 9 a0.056 1 a0.098 5 a0.001 6 a0.272 a 30.002 8 b0.007 3 c0.0029 c0.004 0 c0.006 7 c/ 0.100 c 3次降雨平均10.001 4 0.004 6 0.002 3 0.003 40.004 3 0.001 3 0.088 7 20.002 1 0.011 3 0.003 4 0.019 90.011 9 0.001 3 0.128 7 30.002 1 0.015 2 0.003 8 0.029 60.036 6 0.001 6 0.208 7 表 4 不同处理小区径流水样中氮、磷、钾的流失?Table 4 Losses of nitrogen, phosphorus and potassium in runoff water samples in three field treatment plots 降雨处理pH值 全氮 /(μg·mL-1) 全磷 /(μg·mL-1) 全钾 /(μg·mL-1) I 1 6.89 c/ 0.0001 c 2.96 c 27.18 b/ 0.076 b15.04 b 37.23 a/0.29 a20.28 a II 1 6.60 c 1.58 c0.02 c 4.66 c 2 6.91 b 3.80 a0.70 b31.6 3 b 37.25 a 3.36 b0.9 4 a62.96 a III 17.05 c 1.56 c0.13 c23.89 c 27.07 b 4.11 a0.43 b46.29 b 37.31 a 3.00 b 2.28 a178.70 a 3次降雨平均1 6.85 1.570.05 10.50 27.05 3.96 0.40 30.99 37.26 3.18 1.1787.31 ?“/”表示结果小于检出限。同列字母相同表示差异显著,不同则表示差异著。下同。 4 结论 (1) 成熟果园的水土流失往往被忽视。本试验说明,即使是修建了梯田的成熟果园,如果缺乏其它水土保持措施,在降雨强度大时,水土流失仍然十分严重,同时伴随氮磷钾的流失。 (2)果园水土流失中存在重金属污染现象。现有研究表明,重金属主要来自于污水灌溉、化肥农药的大量使用、城市垃圾等。因此,果园需要更加环保、清洁的田间管理。 (3)植被过滤带拦截径流和泥沙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9]。因此,作为一种过滤带,无论是人工植草还是自然生杂草,对防治水土流失及重金属污染方面均有很好的效果。在成熟脐橙果园,如何有效地控制自然生杂草、发挥其水土保持作用应当在今后的研究中加以重视。参考文献: [1] 吴电明,夏立忠扣,俞元春,等.坡耕地氮磷流失及其控制技 术研究进展[J].土壤,2009,41(6):857-861. [2] 方少文,杨洁.江西省红壤土壤侵蚀与防治技术研究[M]. 郑州:黄河水利出版社,2010:21-28. [3] 莫明浩,方少文,涂安国,等.水土流失面源污染及其防控研 究综述[J].中国水土保持,2012,(6):32-33. [4] 李秋芳,宋维峰.农业面源污染及其防治对策研究进展[J]. 亚热带水土保持,2012,24(2):23-26. [5] 李德荣,董闻达,王锋尖,等.红壤坡地果园不同水土保持措 施对磷素流失的影响[J].水土保持学报,2004,18(4):81-84. [6] 牟信刚,陈为峰,史衍玺,等.不同措施在防治山地果园水 土流失及面源污染中的应用研究[J].环境污染与防治,2007, 29(12): 916-919. (下转第89页) 网络出版时间:2015-04-27 15:56 网络出版地址:https://www.360docs.net/doc/757703088.html,/kcms/detail/43.1470.S.20150427.1556.028.html

景观生态学测试试题

景观生态学试题

————————————————————————————————作者:————————————————————————————————日期: 2

名词解释 景观:由不同土地单元镶嵌组成,具有明显视觉特征的地理实体;它处于生态系统之上,大地理区域之下的中间尺度;兼具经济、生态和美学价值。 生态学干扰:发生在一定地理位置,对生态系统结构造成直接损伤的、非连续性的物理事件。 斑块及斑块动态 斑块是在外貌上与周围环境或基质有所不同的一块非线形地表区域. 景观多样性 斑块性质的多样化, 景观异质性 斑块空间镶嵌的复杂性,或景观结构空间布局的非随机性和非均匀性。 景观结构 是不同层次水平或者相同层次水平景观生态系统在空间上的依次更替和组合,直观的显示景观生态系统纵向横向的镶嵌组合规律。包括景观的空间特征和非空间特征两部分内容。 尺度推绎 把某一尺度上所获得的信息和知识扩展到其他尺度上,或者通过在多尺度上的研究而探讨生态学结构和功能跨尺度特征的过程;简言之,尺度推绎即为跨尺度信息转换。 景观变化 也称景观动态。是指景观的结构和功能随时间而发生的变化。 景观指数 能够高度浓缩景观格局信息,反映其结构组成和空间配置某些方面特征的简单定量指标。 1.内缘比:指斑块内部与外侧边缘带的面积之比 2.景观格局:指某特定尺度上景观的空间结构特征,是大小和形状各异的景观要素在空间 上的排列形式,或景观要素的类型、数目以及空间分布与配置等。 3.景观异质性:指景观系统特征在空间和时间上的不均匀性及复杂程度 4.复合种群:是由空间上彼此隔离,而在功能上又相互联系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亚种群或局部种群组成的种群缀块系统。 5.生态流:观中的能量、养分和多数物种,都可以从一种景观要素迁移到另一种景观要素,表现为物质、能量、信息、物种等的流动过程。

景观动态变化word版

第三章景观动态变化 教学目的:通过本章的学习,掌握景观稳定性的概念和影响景观稳定性的要素,景观变化的驱动因子;掌握景观变化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了解景观变化的动态模拟。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景观稳定性的概念及相关问题;景观变化的驱动因子;景观变化的生态环境影响。难点景观变化的动态模拟。 从远古时期亚马逊河流域大片森林的焚烧到现代社会一座座高楼拔地而起,从迅猛的洪水顷刻间淹没了农田到落荒地逐渐演变成与当地气候相适应的顶极群落,从大面积草原荒漠化到濒危物种的消亡,我们周围的景观无时无刻不在发生着变化。景观变化的结果不仅改变了人类的自然环境,而且影响着人类的社会制度、经济制度甚至文化思想。 谈到景观的变化,首先涉及到同景观变化相对应的一个概念——景观稳定性。 第一节景观稳定性 景观无时无刻不在发生变化,绝对的稳定性是不存在的,景观稳定性只是相对于一定时段和空间的稳定性;景观有是由不同组分组成的,这些组分稳定性的不同影响着景观整体的稳定性;景观要素的空间组合也影响着景观的稳定性,不同的空间配置影响着景观功能的发挥,人们总试图寻找一种最优的景观格局,从中获益最大并保证景观的稳定与发展;事实上人类本身就是景观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而且是景观组分中最复杂,又最具活力的部分,同时,稳定性的最大威胁恰恰来自于人类活动的干扰,因而人类同自然的有机结合是保证景观稳定性的决定因素。 一、景观稳定性的概念 1、景观参数的变化曲线 ?若不考虑时间尺度,景观参数随时间变化曲线的特点可以由3个独立参数来描述:?变化的总趋势(上升、下降和水平趋势); ?围绕总趋势的相对波动幅度(大范围和小范围); ?波动的韵律(规则和不规则)。 景观变化的12条变化曲线

基于景观格局定量分析

基于景观格局定量分析的滨水区景观建设 摘要基于人水和谐的理念,以景观生态学等为理论基础,解析了滨水区的概 念及其内涵。认为在城市化进程不断推进的背景下,滨水区已成为生态敏感脆弱的区域,而构建生态循环系统、重塑滨水景观环境已成为当务之急。在此基础上,以包括南湖荡主体及沿湖岸 500 km的区域为研究区域,探究了其景观生态分类和景观格局分析。结合相关分析评价,针对南湖荡3个景观子区存在的不同问题,对每个子区因地制宜地进行具有不同特色的生态景观建设,以期实现滨水区的生物平衡、滨水景观的高效和谐与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滨水区;景观建设;景观生态;景观格局 水是生命之源,是人类发展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同时,由于人有亲水、近水的天性,水除了满足人们的物质需求外,更需要实现人们的精神追求。水不仅是珍贵的资源,也是一种优越的景观,对滨水地区的发展具有尤为重要的意义。滨水区经济发展速度快,人类活动对其干扰强度大,给水生态系统带来了正、负两方面的效应,即在自然和人类活动的双重作用下,既形成了滨水地区水生态的一些优势,也带来了一系列问题。如今,如何建设高效、健康、安全的滨水景观成为一项热门的研究课题。 1.滨水区概念及其内涵水景观包括水体景观和滨水景观两部分,统称为“滨水 景观”在滨水景观建设中引入滨水区的概念,即生态影响环境范围内水域(江、河、湖、海)与陆地相接的一定范围内的区域,包括水域、水际线和 陆域 3个区域,应综合考虑水与陆地的共同构成环境的主导要素进行景观建设。景观是空间上不同生态系统的聚合,是空间上彼此相邻、功能上相互 有关并且发生上有一定特点的若干个生态系统的聚合。景观生态学主要研究 景观的结构、功能和变化以及景观的规划管理。景观生态学为景观建设提供 了一个新的思维模式——景观生态规划,通过对景观空间格局、景观特征的 综合分析,为景观规划提出最优化方案。 滨水区的发展和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密切相关。纵观滨水景观建设的研究历程,目前国内滨水区景观建设规划中仍然突出体现了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①缺乏对水域、水际线和陆域的综合考虑。目前现有景观建设方面存在着一定的片面性,不能从滨水区这个整体范围内予以全面考虑和综合解决。②对于景观生态、景观格局的分析比较欠缺。虽然目前生态学、景观生态学等理论思想已经逐步引入滨水景观建设中,但尚无一套系统的理论。③没有定量描述。目前的景观建设主要是定性的分析,对景观没有定量分析与评价。 滨水区景观建设是一项复杂的、多目标的系统工程 J,应该综合融入建筑学、地理学、生态学等多学科的知识和方法,以景观生态学为依据,对滨水景观进行格局分析,为滨水区景观建设提供依据。

森林景观格局研究进展

森林景观格局研究进展 森林经理学吴兆艳 2009116022013 摘要:森林在生态系统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景观尺度上的森林景观格局与生态过程研究已经成为当前森林的研究热点。在阐明森林及其景观格局与过程概念的基础上,综述了现在森林景观格局与过程的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的进展情况,指出了以下几个方面有望成为今后森林景观研究的发展方向以及在森林景观格局的不足之处。 关键词:森林景观;景观格局;3S技术;景观指数 Abstract:Forest ecological system in plays an irreplaceable role on landscape scale, the forest landscape patterns and ecological processes of forest has become the hotspot. The forest and landscape patterns and process on the basis of the concept of forest landscape pattern are reviewed and the process is the research contents, the research methods of progress, pointed out the following aspects are expected to become the future research direction of development of forest landscape in the forest landscape pattern and the deficiencies. Keywords: Forest landscape, The landscape pattern, 3S technology, Landscape index 1.森林景观 森林景观是以森林生态系统为主体所构成的景观。森林景观生态研究的对象是以森林生态系统为主体所构成的森林景观,也包括森林在景观整体格局和功能中发挥重要作用的其他类型的景观。其目的在于通过对森林景观结构、功能、动态变化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影响和控制机制的研究,揭示基本的科学规律,以达到对其调控的目的。 2.景观格局 景观格局( landscape pattern)即景观结构,广义包括景观组成单元的类型、

基于建筑策划的建筑与景观融合

基于建筑策划的建筑与景观融合 发表时间:2019-11-07T15:25:39.110Z 来源:《基层建设》2019年第23期作者:郭攀攀苏琪杨波 [导读] 摘要:随着现代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高强度、快节奏的生活给人们带来了更大的压力,在这种情况下,人们对于建筑及其周边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所以建筑策划也就变得越来越重要。 西北综合勘察设计研究院 710003 摘要:随着现代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高强度、快节奏的生活给人们带来了更大的压力,在这种情况下,人们对于建筑及其周边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所以建筑策划也就变得越来越重要。有鉴于此,本文基于建筑策划与规划设计层面对建筑与景观融合展开了分析和探讨,希望通过二者的交融和渗透能够进一步提升现代建筑整体水平,给人们提供健康、舒适的居住场所。 关键词:人造建筑;景观;趋势;共生;互融 引言: 建筑与景观融合设计,形成科学合理的有机统一体,不但体现在建筑策划操作性的可实现性,还能加强使用者与建筑、景观的互动性,进一步满足人们不断提升对建筑内在和外在的要求。这一切都需要以建筑策划作为理论依据,以建筑策划来指导建筑与景观进行荣恶化。 1 建筑策划概述 所谓建筑策划在建设项目的目标设定阶段,或项目的总规划阶段。以实现阶段定下的目标位目标,对其方法、手段、过程和关键点进行探索,从而总结出定性、定量的结果,并且在这过程中不断评价反馈研究,这一研究过程就是“建筑策划”。 在我国,“建筑策划”概念是被研究建筑策划实际理论和应用的庄惟敏教授引入国内,他认为:“建筑策划就是将建筑学的理论研究与近现代科学技术手段相结合,在总体规划之后为建筑设计提供科学而逻辑的设计依据”。事实上,建筑策划在20 世纪30 年代的日本就初现端倪,经历半个多世纪的研究、探索和实践,如今的建筑策划得到更名学的发展,理论构架突飞猛进,方法研究和传统建筑学紧密相连,与多学科交叉互动融合,建筑策划理论框架基本形成。如今建筑策划的核心概念已经与当代建筑达成成学术共识,建筑策划和城市规划、建筑策划与建筑设计之间存在指导性的联系。 2 现代建筑与景观融合的必要性 建筑规划设计中最基本原则笔者认为是以人为本原则。关于居住区的一切设计和规划都是出自于人——它的居民来评判和决定的。这个主体的个性、偏好等决定了对建筑空间对景观环境的选择和要求。因为这个主体的不同和差异性,我们的规划设计也充满了丰富性。随着人性化的高度发展,人们对居住的要求早已不仅仅满足于生存,对生活品质的要求不断提高。人们对亲近自然产生了极度的渴望,那么作为人们密切相关的居住区就应该满足人们对这一欲望的需求。创造出满足人们要求的人情化的城市居住空间便成为对我们每一个设计师的要求。自然空间和人工空间的结合也必将是未来居住空间的发展趋势。 3 建筑与景观融合的意义 3.1 景观对于居住建筑的意义 尊重自然、体现自然这是景观的最大的特点,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也就体现在人造建筑和景观环境的充分融合。景观设计中要考虑人文内涵,建筑设计中要体现自然要素。居住区景观设计就要把握多个特征,不仅仅体现自然环境还应该更多的体现建筑风格、社会时尚,甚至是生活方式、文化传统等人文的内容。地形、种植、水系、建筑都是打造设计空间的利器,创造一个环境让人们感受到舒适自然,是规划设计师设计景观的首要任务。在居住区景观设计时除了通常需要包含的景观,还应该考虑和人造建筑相关的人文景观适当的引进,同时做到在从空间形态、尺度、界面的色彩、细部表达来寻找传统与现代的契合点,让优美的景观与浓郁的地域文化、地方美学有机统一,和谐共生。从以上浅析看出景观对于居住区设计有着重要意义。 3.2 建筑与景观融合的意义 从古至今人们一直都在追求着这样一个理念就是所谓的“天人合一”。这个概念很广泛,其实在我们的居住规划设计中也是有体现的,即我们所说的人造建筑与景观融合。人造建筑对应“人”,景观对应“天”。理所应当建筑与景观融合就是成为了我们设计中追求的目标。工业化的高度发展使我们的周围充斥着钢筋水泥,人们与自然的接触越来越少。居住园区的景观和自然环境是居民接触自然,拉近自己与自然关系的重要和有效快捷的途径。也是我们追求“天人合一”观念的一种绝妙手法。所以我们设计师们都在努力寻找自然空间和人工空间的结合的途径和设计方法。 4 建筑策划下建筑与景观融合的策略 在现代化的建筑设计中,景观作为建筑策划的第二领域应得到重视,把建筑的部分营造为景观设计中的一个元素,建筑与景观融合及环环相扣形成有机统一体。 4.1 全面的设计理念 从广义上角度分析将,建筑策划景观划分到建筑设计的第二领域,也就是建筑和景观之间是相互影响的。建筑策划与景观设计是一个完整的有机体,建筑是不能只关心空间、功能、形式、色彩、也要关注外部环境与内部环境,及外部景观环境与内部空间。 4.2 建筑融入于景观设计之中的策略 建筑融入于景观设计之中,在一定程度上把景观视为与建筑互动的要素,作为建筑外在因素与内在因素重要组成部分,它掌握着建筑整体环境的因素,调节着建筑的协调性。建筑设计丛独立思考的角度跳出来,以建筑策划方法把建筑融入到景观中去,促使建筑与景观的完美的结合。 (1)实体的融合策划。 现阶段的建筑师要有意识的把握建筑本身设计的同时,进一步对建筑的周围环境有一个全面的理解,深入分析建筑地址环境以及周围环境等方面的因素,而且要总结建筑与景观融合的信息要素与策划构想,具体要涵盖建外部条件、内部条件、策划构想及评价反馈体系。在建筑的有效周期带动景观的设计,并进一步加强建筑与景观的统一融合。 (2)外部融合策划 在对景观进行整体的设计时,考虑到建筑的建造的项目,并且针对具体情况提出改善的建议。将传统建筑设计将眼光着眼于建筑单

建筑与环境的关系

建筑与环境的关系 摘要:建筑与景观的融合、自然与人的和谐共生是人居的最高境界。仅有优美的环境或者仅有别致的建筑都是不够的,只有将优美的自然景观、良好的生活氛围融于一体,才能营造理想的人居环境。建筑元素对细节的把握还应与景观因素相融合,建筑的造型、色彩、立面、风格都应恰如其分地与景观相互呼应。自然与建筑的融合将是21世纪所面临的重要课题,一位建筑师曾经说过,一个成功的建筑是“意”和“境”的完美结合,随着人们对景观的要求逐步增加,对景观的理解逐步深化,已经改变了人们过去只注重建筑的局面,一个以“人居环境”为关键词的景观新纪元正逐渐显露雏形,让景观融入建筑,让建筑影响景观,使二者在尊重自然、尊重文化、尊重艺术的基础上和谐地融为一体,而再不是孤 立的个体。 关键词:景观建筑学;生态系统;人居环境;和谐交融 一、建筑与景观的和谐交融 在过去的50年中,人们一直在讨论人类活动对大气变暖趋势的影响程度。复杂的大气过程和不确定的数据促使人们对人类的活动的影响产生怀疑。我们必须改变我们的生活,这需要我们努力探寻世界并且学会与世界的发展相协调,并且服从它的限制。在全球的生态可持续发展进程中,建筑师、规划师和景观师的职责和角色十分重要。他们要劝说决策者和开发商们在保护生态环境方面做出正确的抉择,让人们清醒地认识到生态环境发展的程序。在面对未来和改善环境方面,建筑师、规划师和景观师能够做出应有的贡献,特别是在城市地域发展规划方面,做出城市规划如何融入大自然之中的决策。人类的进步改变着世界,同时也带来了众多与大自然交融中的复杂问题。建筑与环境设计思想的发展在于,建筑已经成为改造环境的一个契机。建筑师对建筑基地的原生环境日益重视,并将之列入建筑设计的内容之中;有的还将恢复和改善建筑基地的自然状况、绿化环境作为建筑的目的之一。时间不可能倒流,环境破坏的结果,不仅在于对自然的直接侵蚀,更在于剥夺了人们心灵中保存的美好的历史性记忆,因此必须探求一条与自然共生的道路。首先应该在恢复自然意识上着眼改革, 这种建筑设计思想在建筑设计着眼点和目标上的转变暗示着建筑设计与绿化景观关系质的跳跃,逐渐向建筑中生态要素的角色转变。“环境协调”是近年来建筑界的一种新主张,它实质上就是讲建筑与建筑之间的协调关系。强调人类与其所处的自然环境的一体化与可持续发展,协调好人类与自然生态的关系,使景观系统中诸要素形成一个有机系统,能持续而不断地生长与完善,整体的生态观体现于建筑环境协调中,就是从宏观创造和谐而适宜的人居环境,达到美学系统,生态系统,人文系统高度融合,使自然环境与人工环境都得以保护而形成独特的建筑空间。 城市是包括人工与自然诸多要素综合而成的一个景观空间系统。城市建设本是地景规划、建筑一体化的过程与结果,整个城市就是一座大艺术品,一个有机的统一体。19世纪中叶西方城市产生了诸多“美化城市”的运动与理论流派,如巴黎的改建、英国的公园运动、霍华德的田园城市、勒·柯布西耶的明日城市。在美国以奥姆斯托德(Olmsted)为代表的景观设计师在一系列城市公园系统规划设计中,倡导自然田园风光,与当时大城市恶劣的环境形成鲜明的对比,满足了人类回归自然的社会需求。其理论与实践从一开始就从城市及地景的整体概念出发,使景观设计领域涵盖了人与自然环境关系的各个层次,并与城市建设紧密结合,逐渐发展成为包含风景设计、城市设计、环境艺术等多学科复合的设计体系。从大地的生态规划、区域风景规划国家的生态保护与规划、国家公园建设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城市景观生态空间规划到城市公园,城市广场、景观步行街、校园及居住区景观设计、建筑环境设计、城市小品等,几乎包括了城市规划师、建筑师、传统景园设计师所涉及的整个人居环境。 二、景观建筑学的发展 景观建筑学是近年来国内刚刚兴起,逐渐形成的一门学科和技术。景观设计的范畴不仅包括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