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235设计原理-历年真题教学提纲

09235设计原理-历年真题教学提纲
09235设计原理-历年真题教学提纲

SKZT1307-09235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19世纪后期至20世纪初,领导的英国工艺美术运动传到法国和比利时,兴起了一场席卷欧美的设计运动——新艺术运动。

A.威廉?莫里斯

B.沃尔特?格罗皮乌斯

C.凡?德?维尔德

D.彼得?贝伦斯

2.设计的原则不包括

A.统一与多样

B.平衡与节奏

C.部分与整体

D.比例与尺度

3.不属于以认知心理学为基础的设计思维类型是

A.程序性设计思维

B.典范性设计思维

C.叙述性设计思维

D.发散性设计思维

4.下列是企业形象识别的是

A.CI

B.BI

C.MI

D.VI

5.非物质社会是以为核心的社会。

A.服务

B.共享

C.互动

D.情感

6.世界上第一座采取重复生产的标准预制单元构件建造起来的大型建筑是

A.红屋

B.包豪斯设计学院

C.水晶宫

D.埃菲尔铁塔

7.是美国20世纪30年代流行的一种式样设计运动,从交通工具外形设计开始,波及几乎所有产品。

A.波普设计

B.流线型运动

C.新艺术运动

D.后现代设计

8.认为只有幸福和道德高尚的人才能产生美的设计,而工业化生产和劳动分工剥夺了人的创造性,同时带来许多社会问题。

A.萨利文

B.勒?柯布西耶

C.维克多?巴巴纳克

D.约翰?拉斯金

9.下列不是构成产品造型设计的基本要素的是

A.功能

B.造型

C.需求

D.技术条件

10.下列不属于设计“三部曲”的是

A.问题概念化

B.构想明确化

C.概念视觉化

D.设计商品化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少涂或未涂均无分。

11.设计方法是从总体上划分有

A.功能论方法

B.艺术论方法

C.系统论方法

D.全面分析法

E.头脑风暴法

12.色彩的性质包括

A.明度

B.纯度

C.色相

D.饱和度

E.光感

13.现代产品设计必须满足的基本要求有

A.功能性要求

B.审美性要求

C.经济性要求

D.创造性要求

E.适应性要求

14.景观设计具体可以分为

A.建筑景观设计

B.雕塑景观设计

C.绿化景观设计

D.照明景观设计

E.水景景观设计

15.现代设计一般包括

A.现代环境设计

B.现代产品设计

C.视觉传达设计

D.染织服装设计

E.非物质设计

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4分,共12分)

16.环境艺术设计

17.人机工程学

18.设计美学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6分,共12分)

19.简述室内设计包含的四个主要内容。

20.简述后现代主义设计的主要特征。

五、案例分析题(本题12分)

21.结合工艺美术运动分析“红屋”住宅的设计思想和设计风格。

六、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2分,共24分)

22.从“新建筑”六项原则和建筑材料论述现代主义建筑运动。

23.论述现代消费者需求的六大特征。

SKDA1307-09235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A

2.C

3.D

4.A

5.A

6.C

7.B

8.D

9.C10.B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11.ABC12.ABC13.ABCDE14.ABCE15.ABCDE

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4分,共12分)

16.是对人类活动空间进行的设计,(1分)与产品设计不同,环境艺术设计创造的是人类的生存空间,而产品设计创造的是空间中的要素。(3分)

17.是研究人、机器及其工作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的学科,是20世纪40年代后期发展起来的跨越不同学科领域,应用多种学科原理、方法和数据的一门边缘学科。(2分)它应用生理学、心理学、医学、卫生学、人体测量学、劳动科学、系统工程学、社会学和管理学等多门学科的知识和成果,主要研究人-机-环境三者之间的关系,通过恰当地设计和改进这些关系,使工作系统获得满意的效果,同时保证人的安全、健康和舒适。(2分)

18.是把美学原理广泛应用到设计之中而产生的一种应用美学,它在科技学研究的基础上,具体探讨设计领域的审美规律,旨在为设计活动提供相关美学的理论支持。(2分)设计美学有着自己的特殊的内涵,它是技术美、功能美、形式美、艺术美等范畴的有机融合。(2分)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6分,共12分)

19.(1)空间设计,即是对建筑提供的室内空间进行组织调整,形成所需的空间结构。(1.5分)

(2)装修设计,即对空间围护实体的界面,如墙面、地面、顶棚等进行设计处理。(1.5分)

(3)陈设设计,即对室内空间的陈设物品,如家具、设施、艺术品、灯具、绿化等进行设计处理。(1.5分)(4)物理环境设计,即对室内整体气候、采暖、通风、温湿调节等方面的设计处理。(1.5分)

20.(1)对于现代主义、国际主义风格的反思、反叛、分析和探索,试图能在现代主义设计基础和结构之上找到一条适合新时代和人们审美心理的发展之路。(1.5分)

(2)对于设计观念和设计理念的更深层次的探索。(1.5分)

(3)具有高度隐喻色彩的设计风格。(1.5分)

(4)比较强调以历史风格为借鉴,采用折中手法达到强烈表现装饰效果的装饰主义风格。(1.5分)

五、案例分析题。(本大题12分)

21.红屋的建筑由建筑师韦伯于1859年设计,屋顶和窗户都保持哥特式的尖顶,外部简朴、安宁,而内部布局实用而合理。整个住宅平面呈L形,室内采光良好,空间利用合理。(2分)室内的壁纸、家具、地毯、灯具、窗帘织物等,都在莫里斯本人设计和组织生产的。(2分)莫里斯总结出拉斯金的思想-自然主义式风格的设计。莫里斯以风格轻盈的室内装饰、明亮和色彩鲜明的壁纸、新的家具和灯具的设计激起了一场室内设计的革命,完全改变了居室内部面貌,提倡明亮简洁的设计风格。(2分)莫里斯的设计中尤其喜欢以英式乡间花园生长的植物与花为题材,画面有着一种令人惊叹的迷人的流动线条与简洁而富有装饰性的造型。莫里斯于1861年设计的以雏菊为基本纹样的墙纸格调清新、均匀悦目,有浓厚的装饰味道。(3分)他亲自设计壁挂、地毯、壁纸等,常用的纹样是缠绕的植物枝蔓与花叶,自然气息浓厚。莫里斯的设计,主张从哥特式风格中汲取营养,从自然尤其是植物纹样中汲取素材与营养,主张设计风格的整体性、统一性,成为拉斯金“向自然学习”主张的实践者,也成为工艺美术运动风格的典型特征。(3分)

六、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2分,共24分)

22.(1)从功能出发。(1.5分)

(2)强调建筑材料与建筑结构的特性,使其互相适应。(1.5分)

(3)突出经济原则,为大众服务。(1.5分)

(4)反对任何形式的装饰。(1.5分)

(5)着重对空间进行考虑。(1.5分)

(6)建筑设计的基础是逻辑性、科学性,而不是装饰性。(1.5分)

(注:以上六点均需适当展开说明。)

23.(1)需求的多样性。(2分)

(2)需求的发展性。(2分)

(3)需求的层次性。(2分)

(4)需求的时代性。(2分)

(5)需求的可诱导性。(2分)

(6)需求的系列性和替代性。(2分)(注:以上六点均需要展开论述。)

SKZT1301-09235

二、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20世纪50年代的新风格也称为b

A.现代设计

B.有机设计

C.米兰设计

D.新艺术设计

2.“视觉传达设计”一词于二十世纪20年代开始使用,在过在习称为c

A.装潢设计

B.艺术设计

C.商业美术设计

D.设计艺术

3.在古代中国,与古代西方“设计”相似的概念是d

A.制作

B.工匠

C.建筑

D.经营

4.二十世纪三十年代,被工业设计师们赋予社会意义,成为“民主的材料”的是a

A.铝

B.轻金属

C.铁

D.塑料

5.在西方,的著作《美的分析》为最早的设计理论专著。a

A.荷加斯

B.丢勒

C.贝伦斯

D.莫里斯

6.罗兰?巴特的著作对设计师有着巨大的影响,其思想的重要性在于将设计从单纯的实践和解题行为中抽脱出来,去拥抱一个更为广阔的知识与观念天地。b

A.《结构人类学》

B.《神话》

C.《野性的思维》

D.《现代设计的意义》

7.职业设计师体制兴起于20世纪20年代的b

A.英国

B.美国

C.德国

D.意大利

8.我国最早关于设计与制作的专著是战国时期的c

A.《营造法式》

B.《园治》

C.《考工记》

D.《天工开物》

9.青瓷以南方的为代表。d

A.定窑

B.汝窑

C.邢窑

D.越窑

10.发明了手摇珍妮纺纱机的是a

A.哈格里夫斯

B.莫里斯

C.柯尔

D.德雷瑟

11.第一次全部用电来照明的国际博览会举行时间是c

A.1798年

B.1851年

C.1889年

D.1925年

12.包豪斯成立于1919年,第一任校长是d

A.费尔德

B.汉斯?迈耶

C.米斯

D.格罗佩斯

13.上了《时代周刊》的封面,被誉为“走在销售曲线前面的人”的是美国设计师a

A.洛伊

B.莫里斯

C.布伦纳

D.罗伯特?亚当

14.1922年,著名书籍设计师德威金斯首先提出了“”这一名称。d

A.产品设计师

B.环境设计师

C.自由设计师

D.视觉传达设计师

15.世界上第一枚邮票“黑便士”的设计者是a

A.柯尔

B.普金

C.拉斯金

D.佩夫斯纳

16.在艺术批评中提出“有意味的形式”的是a

A.克利夫?贝利

B.沃尔夫林

C.罗斯

D.里格尔

17.中国古代的六艺包括礼、射、御、书、数和c

A.歌

B.舞

C.乐

D.画

18.引起计算机技术的巨大变革的信息技术核心是光电子技术 b B.微电子技术

C.自动化技术

D.人工智能

19.意大利的“孟菲斯”设计组织是设计思想的典型代表。c

A.新古典主义

B.现代主义

C.后现代主义

D.达达主义

20.普金称1851年伦敦的国际工业博览会建筑为c

A.“大鸟笼”

B.“冷得像黄瓜”

C.“玻璃怪物”

D.“水晶宫”

三、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少涂或未涂均无分。

21.根据德国哲学家本塞的符号学对象理论划分,符号学对象主要包括

A.自然对象

B.技术对象

C.生产对象

D.设计对象

E.艺术对象

22.清代家具的三大名作为

A.沪作

B.苏作

C.广作

D.京作

E.川作

23.视觉传达设计的基本构成要素有

A.文字

B.绘画

C.插图

D.标志

E.编排

24.19世纪为美术史学史作出巨大贡献燕影响20世纪学者最终将设计史从美术史中分离出来的理论家是

A.森珀

B.里格尔

C.佩夫斯纳

D.吉迪恩

25.我们的祖先最早的居住方式有

A.天然岩洞

B.茅草屋

C.构巢而居

D.木屋

E.石屋

26.宋代的名窟有

A.汝窟

B.官窟

C.定窟

D.哥窟

E.钧窟

27.古希腊建筑中体现三种不同艺术风格和美学思想的柱式有

A.多立克柱式

B.哥特式柱式

C.罗马式柱式

D.爱奥尼亚柱式

E.科林斯柱式

28.按设计性质划分,工业设计可以分为

A.式样设计

B.形式设计

C.立体设计

D.概念设计

E.空间设计

29.德意志制造联盟成立于1907年,由一群热心设计教育和宣传的人组成,包括

A.艺术家

B.建筑师

C.设计师

D.企业家

E.政治家

30.始于20世纪80年代的设计概念包括

A.新造型美学

B.绿色设计

C.设计先决

D.“软”设计

E.反设计

三、名词解释(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31.失蜡法

32.环境设计

33.哥特式建筑

34.明式家具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7分,共14分)

35.简述设计批评的方式。

36.简述再创造性的设计批评和批判性的设计批评有何异同。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7分,共34分)

37.试述设计与生产的关系。

38.设计师的社会责任在设计中怎样体现?

SKDA1301-09235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B

2.C

3.D

4.D

5.A

6.B

7.B

8.C

9.D 10.A

11.C 12.D 13.A 14.D 15.A 16.A 17.C 18.B 19.C 20.C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21.ABDE 22.BCD 23.ACD 24.AB 25.AC

26.ABCDE 27.ADE 28.ABD 29.ABCDE 30.BCD

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31.是用蜡代替泥土来制造模型,然后在模型内外敷泥,成为泥范,再焙为陶范,最后再浇入铜熔液进行铸造,蜡则熔化流失。(3分)

32.在所有三类设计中,环境设计是最新的设计类型概念,(1分)一般认为环境设计是对人类的生存空间进行的设计。(1分)因而协调“人——建筑——环境”的相互关系,使具和谐统一,形成完整、美好、舒适宜人的人类活动空间,是环境设计的中心课题。(1分)

33.源于12世纪初法国北部,是欧洲中世纪建筑设计的顶峰。(1分)哥特式建筑以其垂直向上的动势,形象地表现了一切朝向上帝的宗教精神。尖尖的拱门,有棱筋的穹隆顶,高耸的尖塔。(1分)建筑物外部的造型,突破了仿罗马式建筑沉重的稳定感和半圆形拱门的样式。在着力强调建筑物的垂直因素的同时,形成了一种高拔、挺直的建筑形式。在装饰设计上,镶嵌彩色玻璃画,基本色调为蓝红紫三色。(1分)

34.种类繁多,用材考究,设计巧妙,制作精美,形成别具一格的设计特色,被称为“明式”家具。(1分)它的主要设计特点有:一是注重结构美,不用胶和钉。二是注重材料美,充分利用材料本身的色泽和纹理。三是注重造型美,造型浑厚,稳重大方,比例适度,线条流利。四是注重装饰美,装饰简洁,装饰线脚简练细致,朴实无华。(2分)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7分,共14分)

35.设计批评有两种方式——国际博览会和集团批评,国际博览会的方式的典型代表是1851年“水晶宫”博览会;而集团批评的方式,则包括审查批评与集团购买。(3分)

(1)审查批评指的是设计方案的审查集团以及以消费者代表的身份对设计方案进行审查与评估,以及设计的投资方与设计方进行谈判磋商的过程。(2分)(2)集团购买是消费者直接参与的设计批评。所谓集团购买是指消费者表现为不同的购买群体,而每个群体都有其特定的行为、语言、时尚和传统,都有各自不同的消费需求。(2分)36.再创造性设计是确定设计作品的独特价值,并将其特质与消费者的价值观与需要相联系。(2分)在大多数情况下它是一种文学表现,评论文章本身便有独立的文学价值和艺术价值。(1分)而批判性设计批评是将设计作品与其它人文价值判断和消费文化需要相联系地作品作出评价,并对作品的评价制定出一套标准,将这些标准运用到对其他设计作品的评价中去,(3分)它的得要在于作品价值判断。(1分)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7分,共34分)

37.(1)设计是生产的组成部分;设计师是生产者,设计活动是生产活动,而且是对整个生产举足轻重的生产活动。(3分)

(2)设计为生产服务;设计首先为工厂建设服务,其次为产品的改良和创新服务,第三为提高生产效率和效益服务。(3分)

(3)设计师要向生产人员学习;由于精力所限,很少有设计专家同时又是生产专家。(2分)但可以肯定的说,不精通比较先进的工厂,设计不出更先进的工厂,不精通先进的生产,设计不出先进的产品。(2分)

(4)生产部门必须认识设计。(2分)生产系统的所有人员为了企业的强盛都应进行正确认识设计的教育,形成企业共识,在充分肯定设计是重要的生产力的基础上,调整好设计与生产的关系,发挥设计在生产中的先锋作用。(2分)

(5)生产只有正确认识设计,才会充分支持设计。(2分)

总之设计必须拥有生产的支持才能得到实现。(1分)

38.(1)设计创造是自觉、有目的的社会行为,不是设计师的“自我表现”。(2分)作为设计创作主体的设计师,应该明确自己的社会职责,自觉地运用设计为社会服务,为人类造福。(2分)

(2)作为设计创造的主体,设计师的设计必须是用来改善人们的生存条件和环境,为人们创造更好的生存条件和环境服务的,用简单的一句话说:“为人类的利益设计”,是社会对设计师的要求,也是设计师崇高的社会职责所在,也是只有在实现这个目标的同时,设计师的设计才有意义,设计师才能实现自己的价值。(3分)“为人类的利益设计”这里说的“人类”,当然是指全体的人们。设计的目的是满足大多数人的需要,而不是为小部分人服务,尤其是那些被遗忘的大多数,更应该得到设计师的关注。(2分)

(3)设计理论界已有人提出“适度设计”、“健康设计”、“美的设计”原则。我们提倡设计师“为人类的利益设计”,这听起来似乎很抽象、很空泛。(2分)其实,设计师首先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责任感,即设计的职业道德,这是履行社会责任的基础。设计师在着手每一个设计之前,都要对其面对的设计任务有正确的道德判断,判断它的设计将会有利于社会利益,还是有损于社会利益。(2分)

(4)更重要的是,设计师应该把自己的设计与人们的需要紧密联系起来。(2分)设计师不止要面向市场,为市场设计,还要面向社会,关注社会,关注人们的生存状态,关注人们的真实需要,尽自己的智慧与能力,真心实意地为满足这些需要设计,为社会设计,为人类利益设计。(2分)

2014年7月广东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设计原理资料

(课程代码 09235)

重要提示:

1.本试卷共3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应考者必须在“答题卡”上要求作答,答在试卷上无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

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择并将“答题卡”的相对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按照孟塞尔色彩理论,每种颜色都有三种性质,不包括

A. 色相

B. 亮度

C. 纯度

D. 明度

2.达到设计统一的三种方法不包括

A. 整体支配部分

B. 连续

C. 对比

D. 重复

3.设计思维的三种类型不包括

A. 想象性设计思维

B. 叙事性设计思维

C. 典范性设计思维 C. 程序性设计思维

4.可口可乐瓶外包装箱的设计者是

A. 托马斯·奇彭代尔

B. 沃尔塔·提格

C. 亨利·德雷夫斯

D. 雷蒙德·罗维

5.“O”型剪刀的设计者是

A. 斯丹纳克·科维尔

B. 欧拉福·贝克斯托马斯

C. 查尔斯·伍德

D. 雷蒙德·罗维

6.设计的基础价值

A. 文化价值

B. 精神价值

C. 实用价值

D. 审美价值

7.柏林的犹太博物馆的设计者是

A. 柯布西耶

B. 赖特

C. 贝聿铭

D. 利伯斯金

8.被称为“红屋”的住宅是为自己设计的新婚住宅。

A. 约翰·拉斯金

B. 拉幅·贝克斯托马斯

C. 威廉·莫里斯

D. 查尔斯·伍德

9.提出以“住房就是居住的机器”为宣言的“机器美学”理论的设计师是

A. 勒·柯布西耶

B. 弗兰克·赖特

C. 雷蒙德·罗维

D. 维克多·巴巴纳克

10.乌尔姆设计学院的第一任院长是

A. 米斯·凡·德·罗

B.沃特·格罗皮乌斯

C. 马克斯·比尔

D.托马斯·马尔多纳多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择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少涂或未涂均无分。

11.二维平面幻想空间的营造方法有

A. 大小

B. 远近

C. 重叠

D. 透视

E. 错视空间

12.视知觉的规律性包括

A. 选择性

B. 理解性

C. 整体性

D. 个体性

E. 恒常性

13.景观设计中的景观可以被理解和表现为

A. 风景

B. 栖居地

C. 生态系统

D. 符号

E. 环境保护

14.服装设计要考虑的因素和条件包括

A. 对象

B. 时间

B. 场合 D. 目的

E. 经济

15.理论上可将人机界面设计中的设计界面分为

A. 功能性设计界面

B. 情感性设计界面

C. 环境性设计界面 C. 主观性设计界面

E. 互动性设计界面

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4分,共12分)

16.广义的设计概念

17.艺术抽象

18.现代设计教育模式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6分,共12分)

19.简述人机工程学的内涵。

20.简述线条的类型和特性。

五、案例分析题(本题12分)

21.用理论结合实例说明产品设计过程。

六、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6分,共12分)

22.论述人类文化的三大部分。

23.论述设计产品实用价值和附加价值,并举例说明如何创造附加价值。

《中小型建筑设计原理》教学大纲

黑龙江东方学院 《中小型建筑设计原理》教学大纲建筑工程学部建筑学专业教研室

《中小型建筑设计原理》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0314047适用专业建筑学专业(建筑装饰设计方向)学分:1 总学时24 (理论学时24 ;实践(实验)学时:_0_) 课程性质:专业限选课 一、课程简介 本课程是建筑学专业限选课,公共建筑设计原理是一门用以培养学生设计理念和基本方法的专业课。 二、本课程的目的任务 帮助学生建立积极的态度去继续专业知识的探寻;帮助学生系统的领悟关于建筑设计专业所需要的专业知识,其中的关于“专业知识的系统性”非常重要,它的关健在于使学生建立一种将来从事这一专业工作所必备的十分周密的又十分严谨的系统的思维方式及状态,并且将所有的专业知识附载在这个系统之上。引导学生开拓眼界,使他们对专业学科所涉及的广大领域发生浓厚的兴趣并努力去探寻和钻研。 住宅设计原理课程的授课方式是借助多媒体的一对多的讲解方式,学生容易被动学习。学生在一对多的授课方式中快速有效地掌握住宅设计的一般规律是主要目的,建立纯粹专业理论课与实践的有效衔接。 三、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关系 为更好的理解、掌握本课程的知识体系,要求在本课程之前应具有一定的建筑物理、建筑设备、建筑结构等基本知识。 四、本课程的基本要求 1?作为最大量专业知识的系统总结 2?推出理论层次的系统化的专业思维方式 3 ?以系统的思维方式指导具体的专业设计实践 五、课程内容 1.理论教学内容: 第一章绪论第二章套型设计第三章多层住宅设计(4学 时) (4学 时)

第四章多层住宅造型设计 第五章住宅标准及经济标准 第六章住宅建筑设计规范 2. 实践教学内容: 无 六、 教材与参考书 1?教 材:住宅建筑设计原理?哈尔滨工业大学自编教材 2?参考书:住宅建筑设计原理.朱昌廉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 七、 本课程的教学方式 1 ?理论陈述 其目的是通过组织良好的语言, 以理论化的述、论、证给学生和到最大量的 感染。在这一过程中应使学生在语言表达方面受到启发而跃跃欲试。 2 ?图像的展示 其目的是使学生直观的接受专业知识, 但必须注意的是应当使学生把直观的 形象和头脑中建构的理论体系相联系起来。以与之相反的过程启迪他们的设计思 维。为此,这一过程是相对缓慢的进行的。 3 ?调研和讨论 其目的是更大量的使学生自主涉及专业知识的各个层面, 并且主动的参与意 见,这对于培养学生严肃负责的专业态度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这一过程可以培养 出学生主动研究式的学习及工作方法,这对于学生以后的进步有很大帮助。 八、 各教学环节学时分配 (4学 时) (4学时)

2017年06287结构设计原理(二)真题及答案

结构设计原理(二)-复习训练 1.单选题 11下列不宜用于无粘结部分预应力钢筋的是(D)○冷拔钢筋 12部分预应力混凝土构件中,非预应力钢筋的主要作用不包括(D)○改善梁的极限使用性能1.3《公路桥规》规定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结构的设计基准为(B)○100年 1.4钢材随时间的进展使屈服强度和抗拉强度提高,伸长率和冲击韧性降低的现象,称为(D)○时效硬化 1.5格构式轴心受压构件的设计除了强度、刚度、局部稳定、整体稳定外,还应包含(B)○缀件的设计 1.6简支梁的弯矩包络图一般可近似为一条(C)○二次抛物线 1.7通过预加应力实现荷载平衡的概念,在分析和设计预应力混凝土时(C)○是计算挠度的最佳方法 1.8受弯构件的斜截面抗剪承载力公式"vu=Vc+Vsv+Vsb"其中"Vsv"表示(C)。○箍筋的抗剪力 1.9材料的标准值,其取值原则是在符合规定质量的材料强度实测值的总体中,材料的强度标准值应具有(B)的保证率。○高于95% 1.10下列选项不属于腹筋的是(B)。○纵向 1.11砂浆按其胶结料的不同主要有(B)。○无塑性掺料的水泥砂浆、有塑性掺料的混合砂浆、石灰砂浆 1.12下列关于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梁说法错误的是(A)。○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梁是指配置的主筋为无粘结预应力钢筋的先张法预应力混凝土梁 1.13应变急剧增长,而应力却在很小范围内波动,变形模量近似为零,这是钢筋的拉伸试验时(C)

阶段的特征○屈服阶段 1.14按照《公路桥规》规定,在进行钢筋混凝土简支梁斜截面抗剪承载力复核时,下列可以不进行复核的截面是(A)。○支座三分之一处的截面 1.15下列不是影响钢材疲劳强度的主要因素是(D)○应力分布 1.16下列检查焊缝质量时除了外观检查外,还要求一定数量的超声波检查并应符合相应级别的质量标准的是(B)○一级、二级焊缝 1.17试配有箍筋和弯起钢筋的钢筋混凝土梁,当发生减压破坏时,与其抗剪承载力不相关的是 (C)○纵筋能承受的剪力 1.18摩擦型高强度螺栓连接的孔径和承压型高强度螺栓连接的孔径比螺栓分别大(A)○1.5~2mm,1~1.5mm 1.19根据砌体受压时应力一应变曲线可知,砌体的受压弹性模量表示方法有(D)○以上三个选项均正确 1.20下列不属于锚具的是(B)○穿索机 1.21进行钢筋的疲劳强度试验时,将(D)作为钢筋的疲劳强度○循环次数为200万次时的maxomin 122在预应力构件中,架立钢筋属于(A)○非预应力筋 1.23混凝土轴心受压构件破坏说法错误的是(C)○混凝土保护层开始剥落 1.24下列属于斜角焊缝的是(D)○斜锐角焊缝

《室内设计原理》-大纲

室内设计原理第一章室内设计概述 第二章室内空间与界面 第三章人体工程学与室内设计 第四章色彩与室内设计 第五章室内陈设与家具 第六章室内采光与照明 第七章室内绿化 第八章室内设计史与风格流派 第九章居住空间室内设计 第十章办公空间室内设计 第十一章商业空间室内设计 第十二章旅游建筑室内设计 --

一、课程性质与设置目的 (一)课程性质和特点 本课程是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中环境艺术设计(室内设计方向)专业的必考课程,是为培养具备环境艺术设计与研究的知识及能力而设置的专业课之一。 (二)本课程的基本要求(课程总目标) 本课程是一门理论较强的课程.它是对环境艺术设计中的设计方法.技术要点的概括与总结.其核心内容是室内环境设计的基本原理及其系统方法.在本课程的学习中,应当立足于基本原理和方法,同时也应该注意培养考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和运用原理解决问题的能力. 试卷中的问题将以本课程大纲中所确定的实际领会.简单应用和综合应用的有关要求为依据.问题不超出大纲的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考生将了解室内设计的含义.发展和基本观点,室内设计的内容.分类和方法,理解室内设计中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能把握相关概念和原理的区别和联系,能熟练运用基本原理解决实践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学会运用室内设计原理完成实际工程中的实际任务. 学习本课程必须具备素描.色彩.建筑装饰构造.画法几何.室内表现图技法.中外建筑史等课程的相关知识. 二、课程内容与考核目标 第一章室内设计概述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通过学习,掌握室内设计的基本含义.室内装饰.装修和设计的词义.了解室内设计的基本观点,掌握室内设计的内容.分类.方法和步骤. (二)课程内容 第一节室内设计的含义 室内设计的基本概念,室内装饰.装修和设计的区别,室内设计中的依据.因素. 第二节室内设计的基本观点 以满足人和人际活动的需要为核心,加强环境整体观,科学性和艺术性的结合,时代感与历史 文脉并重,动态和可持续的发展观. 第三节室内设计的内容.方法和分类步骤 室内环境的内容和感受,室内设计的内容和相关因素.室内设计的分类.室内设计的方法和程 序步骤 第四节室内设计的依据.要求和特点 室内设计的依据和要求,室内设计的特点和发展趋势. (三)考核知识点 第一节室内设计的含义.装饰.装修.设计. --

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试题与答案

一、概念选择题(均为单选题,答案请填写在答题卡上,每小题1分,总共40分) 1.如果混凝土的强度等级为C50,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抗压强度设计值f c=50MP a;B.抗压强度标准值f ck=50MP a; C.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f cu,k=50MP a;D.抗拉强度标准值f tk=50MP a。2.混凝土强度等级是根据150mm×150 mm×150 mm的立方体抗压试验,按:( ) A.平均值μf cu确定;B.μf cu-1.645σ确定;C.μf cu-2σ确定;D.μf cu-σ确定。3.减少混凝土徐变可采用的措施有:()A.增加水泥用量; B 蒸汽养护混凝土; C 提早混凝土的加荷龄期; D 增加水用量。4.以下关于混凝土收缩,正确的说法是:()(1)收缩随时间而增长(2)水泥用量愈小,水灰比愈大,收缩愈大 (3)骨料弹性模量大级配好,收缩愈小(4)环境湿度愈小,收缩也愈小 (5)混凝土收缩会导致应力重分布 A.(1)、(3)、(5);B.(1)、(4);C.(1)~(5);D.(1)、(5)。 5. 高碳钢筋采用条件屈服强度,以σ0.2表示,即:() A.取极限强度的20 %;B.取应变为0.002 时的应力; C.取应变为0.2 时的应力;D.取残余应变为0.002 时的应力。 6.检验软钢性能的指标有:()(1)屈服强度(2)抗拉强度(3)伸长率(4)冷弯性能 A.(1)~(4);B.(1)~(3);C.(2)~(3);D.(2)~(4)。7.对于热轧钢筋(如HRB335),其强度标准值取值的依据是:()A.弹性极限强度;B.屈服极限强度;C.极限抗拉强度;D.断裂强度。8.钢筋与混凝土这两种性质不同的材料能有效共同工作的主要原因是:()A.混凝土能够承受压力,钢筋能够承受拉力; B.两者温度线膨系数接近; C.混凝土对钢筋的保护; D.混凝土硬化后,钢筋与混凝土之间产生了良好的粘结力,且两者温度线膨系数接近 9.关于设计值和标准值,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材料强度设计值大于其标准值,荷载设计值小于其标准值; B.材料强度设计值小于其标准值,荷载设计值大于其标准值; C.材料强度设计值等于其标准值,荷载设计值等于其标准值;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课程教学大纲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与任课教师基本信息 二、课程简介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是机械类各专业学生在学习了机械原理课程后进行的一个重要的实践性教学环节,是为培养学生机械系统运动方案设计和创新设计能力、应用计算机解决工程实际中各种机构设计和分析能力服务的。 三、课程目标 本课程教学的总体目标是:通过本课程设计的训练,使学生学会常用机构的分析和综合方法,并具有进行机械系统运动方案(创新)设计的初步能力。 1) 通过课程设计大跨度的训练,使学生对所学知识有个完整的概念,锻炼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理论和方法的能力; 2) 通过对某些机构的发明构思,锻炼学生创新设计的能力; 3) 通过对设计方案中某些机构进行分析和设计,进一步提高学生应用技术资料、运算和绘图的能力; 4) 通过对课程设计中某些计算内容编程上机运算,使学生更清楚认识计算机在工程设计中的意义,提高他们利用计算机的能力。 四、与前后课程的联系 先修课程有:高等数学、普通物理、机械制图、理论力学、机械原理等。

后续课程:机械设计、专业课程及专业选修课程、毕业设计等。 五、教材选用与参考书 1.选用教材:孙桓主编.《机械原理》(第8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年. 2. 陆凤仪主编.《机械原理课程设计》.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2年. 3. 师忠秀主编.《机械原理课程设计》.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3年. 六、课程设计进度表 七、教学方法 本课程设计的教学方法是以教师课堂讲解和设计过程的现场指导相结合,启发学生的创造性设计思维,使学生具备进行机械系统运动方案设计的初步能力。 八、对学生的学习要求 1.学习本课程的方法 本课程是在机械原理课程结束后的一个综合训练环节,要多练多想,运用一般的机械原理和方法解决实际机构和机器的具体设计与分析问题。 2.学生完成本课程须耗费的时间 为掌握本课程的主要内容,要求学生投入全部精力到为期1周的课程设计中,达到具备进行机械系统运动方案设计的初步能力的目标。 3.学生的上课、讨论、计算说明书等方面的要求 认真听好设计指导课,做好笔记,积极参与教学互动;在设计过程中,主动与老师探讨问题;针对课程设计题,积极思考,培养自己的分析和计算能力。设计完成后,提交合格的设计图纸和课程设计说明书。

设计原理-自考真题及答案

09235设计原理-自考真题 2015年1月广东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重要提示: 1. 本试卷共4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 应考者必须在“答题卡”上要求作答,答在试卷上无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择并将“答题卡”的相对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商业设计在获得极大地发展。 A.英国 B. 德国 C. 美国 D. 意大利 2.目前,美国、英国、日本等国标定颜色依据的基础是的色彩理论。 A.孟塞尔 B. 艾维斯 C. 埃舍尔 D. 乌特松 3.人的视觉倾向于连接与聚合具有相似的物体,这种常见的视觉归类方法是基于人的()心理。 A.认知 B. 行为 C. 视觉 D. 完形 4.最早提出头脑风暴法的是现代创造学创始人 A.中村吉郎 B. 奥斯本 C. 鲁尔巴赫 D. 乌特松 5.设计活动表现出一定的程序性特点,在阶段,将想象带回符合逻辑的现实世界。 A.界定 B. 创新 C. 分析 D. 整合 6.世界上第一位专职的汽车设计师创造了汽车设计的模式——“有计划的商业废止制。 A.贝伦斯 B. 厄尔 C. 提格 D. 罗维 7.在设计管理营销策略中,企业开发和设计不同的类型的产品,或在同类产品中开发系列产品的策划略是 A.率先进入市场策略 B. 多元化策略 C. 集中策略 D. 通用化策略

8.产品的功能包括物质和精神两个方面,其中产品本身所具备的机构性能是产品的 A. 技术功能 B. 使用功能 C. 审美功能 D. 象征功能 9.将美国首都华盛顿规划成方格网加放射性道路的城市格局的是 A. 乔治·华盛顿 B. 托马斯·杰弗逊 C. 皮埃尔·朗法 D. 约翰·亚当斯 10.汉字发展史的转折点是的出现,它是古今文字的分水岭。 A. 大篆 B. 小篆 C. 隶书 D. 楷书 11.在染织图案造型中,花果草木、鸟兽虫鱼、田园风光等传统图案属于造型。 A. 写实 B. 纯形 C. 装饰 D. 组合形 12.世界上第一座采用重复生产的标准预制单元构件建造起来的大型建筑是 A. 西格拉姆大厦 B. 包豪斯校舍 C. 红屋 D. 水晶宫 13.美国工业设计的重要奠基人之一,参与多项设计计划,从可口可乐的瓶子到美国宇航员的“空中实验室”计划。 A. 雷蒙·罗维 B. 赖特 C. 柯布西耶 D. 密斯 14.由弗兰克·盖里设计,位于西班牙毕尔包鄂市的古根海姆博物馆以奇美的造型、特异的结构和崭新的材料成为风格的代表作品。 A. 波普艺术 B. 现代主义 C. 解构主义 D. 结构主义 15.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人的最高层次的需求是 A. 安全 B. 情感 C. 自我实现 D. 尊重 16.技术美的本质在于 A. 真 B. 善 C. 理性 D. 情感 17.乌尔姆设计学院与德国著名电器企业的合作,创造了设计教育与企业产品设计开发的成功典范。 A. 红点公司 B. 青蛙公司 C. 通用电器公司 D. 布劳恩公司

设计原理课程大纲设计

设计概论课程复习纲要 总纲: 1、绪论 2、设计发展史 3、设计方法 4、设计形态 5、设计美学 6、设计与市场 7、设计批评 第一章、绪论 1 .设计的概念 ★注意的问题:1、设计的名词解释: 2、设计的动词解释 3、设计的广义含义核心特征:目的性 4、设计的狭义含义 ★需要了解:1、设计词义的演变:《牛津大词典》分为名:动;解释 a、15世纪前后 b、18世纪 c、1974 年 d、现代对它的四个解释: 1、2、3、4

2、现代设计的自身特点:a、设计与生产的分工、以及设 计师的诞生 b、强调没有既定模式的开发性 设计 c、功能与造型的一致性 3、中国设计一词的演变(需要了解) 2 .设计的范畴和分类: 2.1设计的范畴广义的概念、狭义概念不包括 ★注意的问题:1、设计与工程的区别:解决人造物与人的关系;物与物的 关系 2、设计与美术的区别:目的不同 3、设计与工艺的区别:意义》工艺 2. 2设计的分类种类:A以设计院校的专业设置分类: B《世界现代设计史》中分类 C以目的分类:(本书使用分类) 视觉传达:定义:分类6个(掌握每个的定义) 三要素:1、2、3、 三步骤:1、2、3 产品设计的分类:定义:分类4个(掌握每个的定义) 环境设计的分类:定义:分类5个(掌握每个的定义)

3 .设计与文化的相关性 A、设计与艺术的关系: 过程:18世纪前艺术的存在以技艺为主特征一一分工细致艺术技术分家 艺术自由化 ------- 大美术小美术观点出现——19世纪的工艺美术运动 提倡应该向小美术发展 B、设计与科技的关系:共同变化 设计与科技关系的三状态: 1、古代技术时代 2、近代技术时代 3、高科技时代a、b、 第二章、设计发展史 1、中国设计发展史(手工业时代设计为主) 石器时代到先秦(石器一一开始打砸石料做工具一有意识的塑造造型) (彩陶一一绘有黑色、红色装饰纹样的红褐色或棕黄色的陶器 以a自然动物和抽象图形,b造型品种繁多) (青铜器一一红铜+锡的一种合金色泽青灰;早期模仿陶器;商 晚器类繁多,造型雄浑庄重,文饰精致,云雷纹为底衬的主纹; 西周“礼制”衰弱取代商的“酒器组合”为“食器组合”中期造 型简率、纹样质朴,春秋向生活发展。) 秦汉至隋唐时期(金属一一新品类、新设计、新风格出现---铜人铜马镜子一一

最新09235设计原理-自考真题及答案

最新09235设计原理-自考真题及答案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09235设计原理-自考真题 2015年1月广东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重要提示: 1. 本试卷共4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 应考者必须在“答题卡”上要求作答,答在试卷上无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择并将“答题卡”的相对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商业设计在获得极大地发展。 A.英国 B. 德国 C. 美国 D. 意大利 2.目前,美国、英国、日本等国标定颜色依据的基础是的色彩理论。 A.孟塞尔 B. 艾维斯 C. 埃舍尔 D. 乌特松 3.人的视觉倾向于连接与聚合具有相似的物体,这种常见的视觉归类方法是基于人的()心理。 A.认知 B. 行为 C. 视觉 D. 完形 4.最早提出头脑风暴法的是现代创造学创始人 A.中村吉郎 B. 奥斯本 C. 鲁尔巴赫 D. 乌特松 5.设计活动表现出一定的程序性特点,在阶段,将想象带回符合逻辑的现实世界。 A.界定 B. 创新 C. 分析 D. 整合 6.世界上第一位专职的汽车设计师创造了汽车设计的模式——“有计划的商业废止制。 A.贝伦斯 B. 厄尔 C. 提格 D. 罗维 7.在设计管理营销策略中,企业开发和设计不同的类型的产品,或在同类产品中开发系列产品的策划略是 A.率先进入市场策略 B. 多元化策略 C. 集中策略 D. 通用化策略

8.产品的功能包括物质和精神两个方面,其中产品本身所具备的机构性能是产品的 A. 技术功能 B. 使用功能 C. 审美功能 D. 象征功能 9.将美国首都华盛顿规划成方格网加放射性道路的城市格局的是 A. 乔治·华盛顿托马斯·杰弗逊 C. 皮埃尔·朗法 D. 约翰·亚当斯 10.汉字发展史的转折点是的出现,它是古今文字的分水岭。 A. 大篆 B. 小篆 C. 隶书 D. 楷书 11.在染织图案造型中,花果草木、鸟兽虫鱼、田园风光等传统图案属于造型。 A. 写实 B. 纯形 C. 装饰 D. 组合形 12.世界上第一座采用重复生产的标准预制单元构件建造起来的大型建筑是 A. 西格拉姆大厦 B. 包豪斯校舍 C. 红屋 D. 水晶宫 13.美国工业设计的重要奠基人之一,参与多项设计计划,从可口可乐的瓶子到美国宇航员的“空中实验室”计划。 A. 雷蒙·罗维 B. 赖特 C. 柯布西耶 D. 密斯 14.由弗兰克·盖里设计,位于西班牙毕尔包鄂市的古根海姆博物馆以奇美的造型、特异的结构和崭新的材料成为风格的代表作品。 A. 波普艺术 B. 现代主义 C. 解构主义 D. 结构主义 15.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人的最高层次的需求是 A. 安全 B. 情感 C. 自我实现 D. 尊重 16.技术美的本质在于 A. 真 B. 善 C. 理性 D. 情感 17.乌尔姆设计学院与德国著名电器企业的合作,创造了设计教育与企业产品设计开发的成功典范。 A. 红点公司 B. 青蛙公司 C. 通用电器公司 D. 布劳恩公司

《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课程考试大纲

《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课程考试大纲 一、基本描述 课程名称: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Fundamentals for Design of Concrete Structures) 学分:3.5 学时:57 (课内实验:0 上机:0 课外实践:0 ) 适用专业:土木工程 开课单位:建筑工程学院土木系 课程负责人:张丽 教材及主要参考书目: 混凝土结构上册-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第五版)东南大学,同济大学,天津大学合编,2012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北京:2010。 混凝土结构(上册),叶列平,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 内容概述: 《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是土木工程专业必修的专业基础课,是一门实践性很强与现行规范、规程等有关的专业基础课。本课程的目的和任务是通过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混凝土结构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具备一般混凝土结构构件设计的能力以及正确处理施工及工程管理中常见混凝土结构构件问题的能力。主要讲授:混凝土结构所用材料的性能,混凝土结构设计原则,混凝土结构中常见受力构件(轴心受力、受弯、受剪、偏心受力、裂缝及变形、预应力混凝土构件)的破坏特征、设计模型建立及设计方法。使学生具备运用混凝土结构设计基本理论知识正确进行混凝土结构设计和解决实际技术问题的能力。 二、考核要求和教学内容重、难点

(教学基本要求:A-熟练掌握;B-掌握;C-了解) 三、考核方式 试卷考核 四、大纲编写的依据与说明 本课程教学大纲,是根据专业培养目标及教学计划,综合该课程权威体系相关要求编写。 起草人:张丽审核人:童中华日期:2016.11.11

结构设计原理教学大纲

《结构设计原理(2)》教学大纲 第一部分教学大纲说明 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 1.《结构设计原理》(2)是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工科土建类土木工程专业(专升本)本科一门必修课程。本课程针对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土木工程专业(专科)学生具有钢筋混凝土结构基本知识,在此基础上,理解结构设计理论,掌握构件计算方法。本课程的主要任务是:1)理解结构设计理论,掌握构件设计计算方法。2)了解现行《公路桥规》对结构构件计算的有关规定。 2.《结构设计原理》课程是在已开设的《建筑材料学》、《材料力学》、《结构力学》等先修课程的基础上设置的专业基础课,后续课程是《桥梁工程》。 3.《结构设计原理》课程内容包括:钢筋混凝土结构、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混凝土与砌体结构、钢结构、钢—混凝土组合结构。 二、课程的目的与要求 1.《结构设计原理》课程研究各种结构构件的设计计算理论、截面应力应变、承载力计算方法。通过对材料力学性能、截面受力性能的分析、结合试验,给出截面承载力计算方法,应力、位移、裂缝计算方法。本课程要求学生重点掌握:结构设计计算理论、截面受力分析、承载力计算方法。 2.《结构设计原理》课程,在了解材料力学性能、本构关系、掌握受力分析的基础上,要求学生了解结构试验方法、观察试验过程、能将试验结果应用到承载力计算中。 3.《结构设计原理》课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一方面各种构件计算方法都有试验分析作为基础,同时截面设计要考虑构造要求;另一方面设计计算为工程实际服务。要求学生加强实践性环节:如观摩受弯构件正截面试验分析、受压构件强度试验、预应力施工技术等。了解《公路桥规》有关构造要求。 4.通过习题练习加深对所学内容的理解。 三.课程教学要求层次 教学环节中,基本概念、定义、截面性质、受力性能等概念,由低到高分为“知道、了解、掌握”三个层次。有关截面承载力计算、应力计算、连接计算、变形、裂缝计算等公式及其设计计算方法,由低到高分为“会、掌握、熟练掌握”三个层次。 第二部分媒体使用与教学过程建议 一.学时分配与学分 1.学时分配 本课程共72个学时(具体课时分配如下表)。

《建筑设计原理》课程教学大纲

《建筑设计原理》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总述 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建筑设计日益受到重视,建筑设计成为城市建设的重要内容,本课程要求学生了建筑设计类型及各类建筑的特征。掌握建筑设计的基础工作:基础资料的收集;城市建筑的调查;城市建筑的综合分析。学会建筑设计文件的编制,规划成果的审批和审批程序。 课程名称建筑设计原理课程代码38362 课程性质专业基础先修课程制图 总学时数32 周学时数 2 开课院系艺术学院设计系任课教师卢 编写人卢编写时间2009.9.10 使用教材朱昌廉等著.住宅建筑设计原理,重庆大学出版社 教学参考资料杨窥丽.城市原来绿地规划,中国林业出版社《华夏意匠》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课程教学目的 本门课程为环境艺术的专业基础课,其教学以理论分析与规划设计为特点,其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下述能力: (1)培养正确的建筑观。 (2)培养分析、理解城市空间的认识能力。 (3)认识不同城市、地理方位的建筑不同特点 (4)使学生对我国建筑发展的概貌及重要的专业术语有所了解,掌握建筑设计的基本方法和审批的基本程序。 课程教学要求了解建筑的分类及各类建筑的特征。 2、认知建筑:从理论与历史的阅读中再来认识城市绿地的规划原则,形成对于功能、空间、形式、秩序、文脉和建构等建筑语汇的深层认识,也形成关于城市作为文化现象的深层理解。 3、掌握建筑规划的基础工作:基础资料的收集;建筑现状的调查;建筑的综合分析。 4、掌握建筑设计文件的编制,规划成果的审批和审批程序。

本课程的重点和难 点 本课程重点和难点在于:掌握建筑设计文件的编制,规划成果的审批和审批程序 课程考试课程设计

建筑设计原理试题与答案

建筑设计原理 一.选择题(每小题1,共20分) 1.方案阶段的建筑剖面,可包括以下内容() A.建筑的剖切与投影部分、设计绝对标高、环境和配景、电梯井剖面; B.建筑轴线、设计标高、高度尺寸、室外地坪; C.设计标高、环境和配景、楼梯剖面、文字标注; D.绘图比例、高度尺寸、建筑轴线、建筑阴影。 2.在面积定额指标中.所谓户均使用面积是指() A.有效总面积与总户数之比B.建筑总面积与总户数之比 C.居住总面积与总户数之比D.使用总面积与总户数之比 , 3.建筑艺术区别于其它造型艺术(如绘画、雕刻等)的重要标志在于( ) A、建筑艺术作品一般比较大 B、建筑有使用功能的要求 C、造价较高 D、有内部空间 4.民用建筑包括居住建筑和公共建筑,其中()属于居住建筑。 A. 托儿所 B. 宾馆 C. 公寓 D. 疗养院 5. 平面利用系数=使用面积/建筑面积×100%,其中使用面积是指除结构面积之外的() A. 所有使用房间净面积之和 B. 所有使用房间与辅助房间净面积之和 C. 所有房间面积与交通面积之和 6.考虑建筑的防火及安全疏散,可采用的楼电梯类型有() / A.双跑梯剪刀梯、螺旋楼梯、自动扶梯; B.悬臂梯、双跑梯、弧形楼梯、剪刀梯; C.防烟楼梯、封闭楼梯、消防电梯、螺旋梯;D.剪刀梯、弧形楼梯、双跑梯、封闭楼梯。 7.建筑立面的重点处理常采用()手法。 A.对比 B.均衡 C. 统一 D.韵律 8. 民用建筑的主要楼梯一般布置在() A、建筑物次要入口附近 B、主要入口附近位置明显的部位 C、一定要在房屋的中间部位 D、一定要在房屋的端部 9. 通常房间内最小净高不宜低于( ) 建筑施工平面图上,建筑物外部尺寸的标注一般是() A.一道B.二道C.三道D.四道 ? 11. 大厅式组合一般适用于()建筑类型。 A.剧院、电影院、体育馆 B.火车站、浴室 C.医院、中小学、办公楼D.百货商店 12.以下门的类型组可用于建筑的安全疏散口。() A.旋转门、平开门、自动感应门、卷帘门;B.平开门、弹簧门、滑拉门、防火门;

建筑设计原理课程教学大纲

《建筑设计原理》课程教学大纲 (201402修订) 课程名称(中文):建筑设计原理(英 文):Architecture Design 课程类别:必修课适用层次:专升本 总学时: 64学时(理论教学时数:32学时) 总学分: 4学分 先修课程:建筑构造 一、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 1.课程性质:本课程在内容安排上力求体现建筑设计的特点,优化理论系统,紧密结合专业,突出与设计课程的配套,拉近理论和实践的距离,以通俗的语言和直观的插图介绍了建筑设计的内容、依据、要求和特点,空间与结构造型,建筑构图法则,建筑设计方法论,建筑外部环境及群体组合设计,建筑平面、剖面、体型和立面设计,建筑技术经济等内容,并把建筑策划和建筑节能的内容纳入进来。 2.目的和任务:本课程围绕建筑设计方向的特点,舍弃繁琐的理论,优化理论系统,内容力求简洁实用。同时选择典型案例进行分析和介绍,集理论与实践为一体。内容安排循序渐进,有针对性地为建筑设计课提供相关的设计理论、设计方法、设计构图以及设计规范,适合学时较少的实际情况。 二、课程教学内容和要求 (一)理论教学 第一章建筑概述 教学内容与要求: ·了解建筑的概念与含义; ·理解建筑设计的基本原则; ·理解建筑的分类和建筑的发展; 重点与难点: ·建筑基本构成要素; ·建筑设计的内容; ·建筑的耐火等级。 第二章建筑设计的依据、要求和程序 教学内容与要求: ·了解建筑设计的程序; ·理解并掌握建筑设计的深度; 重点与难点: ·掌握建筑设计的依据。 第三章空间与结构造型 教学内容与要求:

·了解建筑结构的种类; ·理解建筑空间与结构的有机结合等内容; 重点与难点: ·掌握建筑结构形式的分类及特点; ·掌握建筑结构形式与建筑空间的关系。 第四章建筑构图法则 教学内容与要求: ·了解建筑美学中的构图问题; ·理解形式构图与形式美、构图法则; ·理解建筑设计中合理运用尺度; 第五章建筑设计方法论及设计手法 教学内容与要求: ·理解建筑设计手法; 重点与难点: ·认真学习并掌握建筑设计手法。 第六章建筑外部环境及群体组合设计 教学内容与要求: ·理解建筑场地设计、竖向设计、停车场设计; ·理解外部空间的组合形式及处理手法; 重点与难点: ·外部空间的组合形式及处理手法; ·停车场设计。 第七章建筑平面设计 教学内容与要求: ·理解与掌握平面防火设计基本方法; ·理解与掌握走道、楼梯设计要点; ·理解并掌握平面组合种类; 重点与难点: ·房间的平面设计; ·交通联系部分的平面设计; ·平面组合设计。 第八章建筑剖面设计 教学内容与要求: ·了解房间的剖面形状、建筑层数和总高度的确定; ·理解建筑各部分高度的确定; ·了解并掌握建筑剖面组合形式; ·了解并掌握建筑空间的利用。 重点与难点: ·掌握一些常用的剖面设计手法,以达到对建筑空间全面理解和把握的目的。

2013年《设计原理》考题及答案

2013年7月广东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设计原理》考试试卷 考试时间:150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 1、19世纪后期至二十世纪初,(A)领导的英国工艺美术运动传到法国和比利时,兴起了一场席卷欧美的设计运动——新艺术运动。 A、威廉莫里斯 B、沃尔特格罗皮乌斯 C、凡德维尔德 D、穆特修斯贝伦斯 2、设计的原则不包括(C) A、统一与多样 B、平衡与节奏 C、部分与整体 D、比例与尺度 3、哪一种思维不属于设计思维(D) A、科学思维 B、艺术思维 C、逻辑思维 D、发散思维 4、(C)是企业理念识别 A、CIS B、BI C、MI D、VI 5、非物质社会是以(A)为核心的社会 A、服务 B、共享 C、互动 D、情感 6、世界上第一座采取重复生产的标准预制单元构件建造起来的大型建筑是(C) A、红屋 B、包豪斯设计学院 C、水晶宫 D、埃菲尔铁塔 7、(B)是美国20世纪30年代流行的一种式样设计运动,从交通工具外形设计开始,波及几乎所有的产品。 A、波普设计 B、流线型运动 C、新艺术运动 D、后现代设计 8、(D)认为只有幸福和道德高尚的人才能产生美的设计,而工业化生产和劳动分工剥夺了人的创造性,同时带来了许多社会问题。 A、萨利文 B、勒柯布西耶 C、维克多巴巴纳克 D、约翰拉斯金 9、下列哪项不是构成产品造型设计的基本要素(C) A、功能 B、造型 C、需求 D、技术条件

10、下面哪项不属于设计“三部曲”(B) A、问题概念化 B、构想明确化 C、概念视觉化 D、设计商品化 二、多项选择题 1、设计的方法有哪些类型(ABCE) A、功能论方法 B、艺术论方法 C、系统论方法 D、全面分析法 E、头脑风暴法 2、色彩的性质包括:(ABC) A、明度 B、纯度 C、色相 D、饱和度 3、现代产品设计必须满足以下基本要求(ABCDE) A、功能性要求 B、审美性要求 C、经济性要求 D、创造性要求 E、适应性要求 4、景观设计具体可以分为(ABCE) A、建筑景观设计 B、雕塑景观设计 C、绿化景观设计 D、照明景观设计 E、水景景观设计 5、现代设计一般包括以下几个大的形态(ABCDE) A、现代环境设计 B、现代产品设计 C、视觉传达设计 D、染织服装设计 E、非物质设计 三、名词解释 1、环境艺术设计(答案在书本102页) 2、人机工程学(答案在书本65页) 3、设计美学(答案在书本157页) 四、简答题 1、简述室内设计包含的四个主要内容(答案在书本107页右下角倒数第二段) 2、简述后现代主义设计的主要特征(答案在书本147页右边) 五、案例分析 1、结合工艺美术运动分析“红屋”住宅的设计思想和设计风格(答案在书本139页至140页) 六、论述题 1、从“新建筑”六项原则和建筑材料论述现代主义建筑运动(答案在书本144页) 2、论述现代消费者需求的六个特征(答案在书本153页)

《配方设计原理》教学大纲

《配方设计原理》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中文名称:配方设计原理 课程英文名称:contriving principium of directions for producing fine chemicals fill a prescription 课程编号:06132110 课程类型:学科基础课 总 学 时:18 学 分: 1.0 适用专业:化工工艺,高分子材料,药物制剂 先修课程:有机化学,物理化学 开课院系:化工与制药学院 二、课程的性质与任务 精细化工技术包括合成精细化学品技术和配方精细化学品技术两个方面。《配方设计原理》是精细化工说明本课程在人才培养方案中的地位及作用,学生通过学习该课程后,在思想、知识和能力等方面应达到的要求。 三、课程教学基本要求 四、理论教学内容和基本要求 第一章 了解有机概念图理论,HLB理论; 理解生产配方与实验配方之间的关系、HLB值、I值、O值,乳液的概念; 掌握乳液的分类方法、乳状液配方设计理论、化妆品配方设计的基本原则、乳状液的配方设计、化合物的I值、O值的计算方法。 第二章 了解香气的分类方法、香料香气的分类方法; 理解气息、香气、香味、气味、香韵、香型、头香、体香、基香、和合、修饰、谐香、稳定性等概念; 掌握香精配方设计的要求和方法。 第三章 了解药物片剂的特点、基本组成与分类,崩解剂的作用机理, 理解和掌握医药片剂配方设计的方法。 第四章 了解洗涤方式的分类、去污原理、污垢的组成,理解表面活性剂在水性洗涤中的作用、表面活性剂、软水剂、pH值稳定剂、携污剂、增白剂、赋香剂、色素、赋形剂等基本概念; 掌握水基洗涤方式的洗涤剂配方的设计方法。 第五章 了解涂料的基本组成、涂料的作用,颜料的分类与作用; 理解油脂、树脂、颜料、防锈颜料、体质颜料、助剂、溶剂等基本概念; 掌握涂料配方的设计的基本方法。 五、有关教学环节的要求 在学习《配方设计原理》之前应学习完《有机化学》、《化工原理》、《物理化学》。 六、学时分配建议 章节主要内容学时1/1乳状液配方设计理论42/1化妆品配方设计的基本原则3/1乳状液的配方设计1/2香精配方设计原理-香气分类42/2香精配方设计原理-香料香气分类3/2香精配方设计的要求和方法1/3医药片剂配方设计原理-片剂的分类22/3医药片剂配方设计原理-片剂的组成3/3医药片剂配方设计原理-药物制剂降解1/4洗涤剂配方原理-去污原理42/4洗涤剂配方原理-洗涤剂的基本组成3/4洗涤剂配方原理-洗涤剂的配方设计1/5涂料配方的设计原理-作用与组成42/5涂料配方的设计原理-颜料与溶剂3/5涂料配方的设计原理-配方设计 七、建议教材及主要教学参考书 自编讲义。

室内设计原理教学大纲教材

室内设计原理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中文):室内设计原理 课程名称(英文):Interior Design 适应专业和层次:环境设计 总学时数:56学时 先修课程:建筑制图、房屋建筑学、装饰材料与施工、装饰工程预算 一、课程的性质、目的与任务: 室内设计原理是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主要专业课程。由于人们大多数时间都在室内渡过,室内环境对人体的身心健康起着巨大的作用,因此室内设计就成为建筑环境设计系列中与人的关系最为密切的环节,对建筑设计的成败举足轻重。 本课程的主要任务是: 1、掌握建筑室内设计的基本原理、标准规范和设计原则。 2、培养学生的方案设计能力和图形表达能力。 3、了解各类型的室内装饰材料及其施工工艺,能绘制正确、清晰的施工图和构造详图。 此外,在设计过程中,一方面要培养学生的空间思维和空间创造能力。另一方面,还必须有意识地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使设计能更好地体现出以人为本的设计精神。 二、课程的内容 1 室内设计的含义、发展和基本观点 通过本章学习,理解室内设计的含义,以及室内装饰、装修和设计间的区别,简单了解室内设计在国内外的发展过程,并对室内设计的基本观点有初步认识,为本课程后继的学习奠定基础。 1.1室内设计的含义 室内设计的含义: 室内设计是根据建筑物的使用性质、所处环境和相应标准,运用物质技术手段和建筑美学原理,创造功能合理、舒适优美、满足人们物质和精神生活需要的室内环境。 室内装饰、装修和设计 理解室内装饰、装修和设计三者间的区别与联系。 室内设计的发展 国内:原始社会→商朝的宫室→春秋时期→<考工记><营造发式><园冶>→各类民居。 国外:古埃及宅邸→古希腊和罗马建筑→欧洲中世纪和文艺复兴建筑→现代主义建筑。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教学大纲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教学大纲 课程编码:1007901学时:27学时学分:1学分 开课学期:第五学期 课程类别:实践性教学环节 课程性质:课程设计 适用专业:机械类、非机械类和近机械类 一、课程设计目的与任务: 课程设计教学所要达到的目的是:1、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设计思想,训练学生综合运用机械原理课程的理论知识,并结合生产实际来分析和解决工程问题的能力。2、通过制定设计方案、合理选择机构的类型、正确地对机构的运动和受力进行分析和计算,让学生对机构设计有一个较完整的概念。3、训练学生收集和运用设计资料以及计算、制图和数据处理及误差分析的能力,并在此基础上利用计算机基础理论知识,初步掌握编制计算机程序并在计算机上计算来解决机构设计问题的基本技能。 课程设计教学的任务是:机械原理课程设计通常选择一般用途的机构为题目,根据已知机械的工作要求,对机构进行选型与组合,设计出几种机构方案,并对其加以比较和确定,然后对所选定方案中的机构进行运动和动力分析,确定出最优的机构参数,绘制机构运动性能曲线。 二、课程设计时间:1周 三、课程设计的教学要求: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是在机械原理课程进行中或完成后集中进行的教学环节,它是在教师指导下由学生独立完成的。每个学生都应明确课程设计的任务和要求,拟定设计计划,保证设计进度、设计质量,按时完成课程。在设计过程中,提倡独立思考、深入钻研,主动地、创造性地进行设计工作。要求设计态度严肃认真、一丝不苟,反对不求甚解,这样才能确保课程设计达到教学基本要求,并在设计思想、方法和技能等方面得到良好的训练和提高。 1、机械原理课程设计步骤: (l)设计准备认真研究设计任务书,明确设计要求、条件、内容和步骤,收集和阅读有关资料、图纸,复习有关课程知识;准备设计所需的工具和用具,拟定设计计划。 (2)机构方案设计根据设计任务书的要求,绘制各种方案的机构运动简图,进行机构的选型和组合,研究运动形式的变换与联接,并对机构进行结构分析和性能比较,绘制出传动系统示意图。 (3)机构运动设计对所选定的机构方案进行运动综合,要求既满足机械的用途、功能和工艺要求,又满足机构原动计运动规律及机构位移、速度和加速度等运动参数的要求,并将机构运动简图、速度图和加速度图以及相应的运动线图画在图纸上。 (4)机构动力设计在机构的运动设计基础上,根据各构件的质量及转动惯量确定机构的惯性力、惯性力偶矩、各位置的运动副反力及应加于原动件上的平衡力矩,绘制平衡力矩及运动副反力的变化线图,以便清楚地了解在一个运动循环中,平衡力矩及运动副反力的变化情况。 (5)整理说明书将课程设计的有关内容和设计体会以文字形式编写成说明书。

09235设计原理2013年7月份考试真题真题及答案

2013年7月设计原理真题 课程代码 09235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19世纪后期至20世纪初,领导的英国工艺美术运动传到法国和比利时,兴起了一场席卷欧美的设计运动——新艺术运动。 A.威廉?莫里斯 B.沃尔特?格罗皮乌斯 C.凡?德?维尔德 D.彼得?贝伦斯 2.设计的原则不包括 A.统一与多样 B.平衡与节奏 C.部分与整体 D.比例与尺度 3.不属于以认知心理学为基础的设计思维类型是 A.程序性设计思维 B.典范性设计思维 C.叙述性设计思维 D.发散性设计思维 4.下列是企业形象识别的是 A.CI B.BI C.MI D.VI 5.非物质社会是以为核心的社会。 A.服务 B.共享 C.互动 D.情感 6.世界上第一座采取重复生产的标准预制单元构件建造起来的大型建筑是 A.红屋 B.包豪斯设计学院 C.水晶宫 D.埃菲尔铁塔

7.是美国20世纪30年代流行的一种式样设计运动,从交通工具外形设计开始,波及几乎所有产品。 A.波普设计 B.流线型运动 C.新艺术运动 D.后现代设计 8.认为只有幸福和道德高尚的人才能产生美的设计,而工业化生产和劳动分工剥夺了人的创造性,同时带来许多社会问题。 A.萨利文 B.勒?柯布西耶 C.维克多?巴巴纳克 D.约翰?拉斯金 9.下列不是构成产品造型设计的基本要素的是 A.功能 B.造型 C.需求 D.技术条件 10.下列不属于设计“三部曲”的是 A.问题概念化 B.构想明确化 C.概念视觉化 D.设计商品化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少涂或未涂均无分。 11.设计方法是从总体上划分有 A.功能论方法 B.艺术论方法 C.系统论方法 D.全面分析法 E.头脑风暴法 12.色彩的性质包括 A.明度 B.纯度 C.色相 D.饱和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