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中考数学冲刺专题卷专题04三角形与四边形含解析

2021年中考数学冲刺专题卷专题04三角形与四边形含解析
2021年中考数学冲刺专题卷专题04三角形与四边形含解析

中考数学冲刺专题卷04 三角形与四边形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8个小题,每小题5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2019·四川中考真题)一个等腰三角形的底边长是6,腰长是一元二次方程28150x x -+=的一根,则此三角形的周长是( )

A .16

B .12

C .14

D .12或16 【答案】A

【解析】

解方程28150x x -+=,得:3x =或5x =,

若腰长为3,则三角形的三边为3、3、6,显然不能构成三角形;

若腰长为5,则三角形三边长为5、5、6,此时三角形的周长为16,

故选:A .

2.(2019·黑龙江中考真题)如图,在△ABC 中,BE 是∠ABC 的平分线,CE 是外角∠ACM 的平分线,BE 与CE 相交于点E ,若∠A =60°,则∠BEC 是( )

A .15°

B .30°

C .45°

D .60°

【答案】B

【解析】 ∵BE 是∠ABC 的平分线,

∴∠EBM=12

∠ABC , ∵CE 是外角∠ACM 的平分线,

∴∠ECM=12

∠ACM , 则∠BEC=∠ECM-∠EBM=

12×(∠ACM-∠ABC )=12∠A=30°, 故选:B .

3.(2019·湖南中考真题)如图,在△ABC 中,∠C =90°,AC =12,AB 的垂直平分线EF 交AC 于点D ,连

接BD ,若cos ∠BDC =57

,则BC 的长是( )

A .10

B .8

C .3

D .6

【答案】D 【解析】 ∵∠C =90°,cos ∠BDC =

57

, 设CD =5x ,BD =7x ,

∴BC =6x , ∵AB 的垂直平分线EF 交AC 于点D ,

∴AD =BD =7x ,

∴AC =12x ,

∵AC =12,

∴x =1,

∴BC =6;

故选D.

4.(2019·四川中考真题)一个菱形的边长为6,面积为28,则该菱形的两条对角线的长度之和为( )

A .8

B .12

C .16

D .32

【答案】C 【解析】

如图所示:

四边形ABCD 是菱形, 12AO CO AC ∴==, 12

DC BO BD ==,AC BD ⊥, 面积为28,

∴ 12282

AC BD OD AO ?=?=①

菱形的边长为6,

2236OD OA ∴+=②,

由①②两式可得:222

()2362864OD AO OD OA OD AO +=++?=+=, 8OD AO ∴+=,

2()16OD AO ∴+=,

即该菱形的两条对角线的长度之和为16,

故选C .

5.(2019·贵州中考真题)如图,点B 、F 、C 、E 在一条直线上,AB ∥ED ,AC ∥FD ,那么添加下列一个条件后,仍无法判定△ABC ≌△DEF 的是( )

A .A

B =DE

B .A

C =DF C .∠A =∠

D D .BF =EC

【答案】C

【解析】 解:选项A 、添加AB=DE 可用AAS 进行判定,故本选项错误;

选项B 、添加AC=DF 可用AAS 进行判定,故本选项错误;

选项C 、添加∠A=∠D 不能判定△ABC ≌△DEF ,故本选项正确;

选项D 、添加BF=EC 可得出BC=EF ,然后可用ASA 进行判定,故本选项错误.

故选C .

6.(2019·四川中考真题)如图,ABCD 中,对角线AC 、BD 相交于点O ,OE BD ⊥交AD 于点E ,连接BE ,若ABCD 的周长为28,则ABE ?的周长为( )

A .28

B .24

C .21

D .14

【答案】D

【解析】

∵四边形ABCD 是平行四边形,

∴OB OD =,AB CD =,AD BC =,

∵平行四边形的周长为28,

∴14AB AD +=

∵OE BD ⊥,

∴OE 是线段BD 的中垂线,

∴BE ED =,

∴ABE ?的周长14AB BE AE AB AD =++=+=,

故选:D .

7.(2019·海南中考真题)如图,在ABCD 中,将ADC ?沿AC 折叠后,点D 恰好落在DC 的延长线上的点E 处.若=60B ?∠,=3AB ,则ADE ?的周长为( )

A .12

B .15

C .18

D .21

【答案】C

【解析】 由折叠可得,90ACD ACE ?∠=∠=,

90BAC ?∴∠=,

又60B ?∠=,

30ACB ?∴∠=,

26BC AB ∴==,

6AD ∴=,

由折叠可得,60E D B ?∠=∠=∠=,

60DAE ?∴∠=,

ADE ∴?是等边三角形,

ADE ∴?的周长为6318?=,

故选:C .

8.(2019·山东中考真题)如图,在正方形ABCD 中,E 、F 分别是BC 、CD 上的点,且∠EAF =45°,AE 、AF 分别交BD 于M 、N ,连按EN 、EF 、有以下结论:①AN =EN ,②当AE =AF 时,BE EC

=2﹣2,③BE+DF =EF ,④存在点E 、F ,使得NF >DF ,其中正确的个数是( )

A .1

B .2

C .3

D .4

【答案】B

【解析】

①如图1,

∵四边形ABCD 是正方形,

∴∠EBM =∠ADM =∠FDN =∠ABD =45°,

∵∠MAN =∠EBM =45°,∠AMN =∠BME ,

∴△AMN ∽△BME ,

∴AM MN BM EM

=,

∵∠AMB=∠EMN,

∴△AMB∽△NME,

∴∠AEN=∠ABD=45°

∴∠NAE=∠AEN=45°,

∴△AEN是等腰直角三角形,∴AN=EN,

故①正确;

②在△ABE和△ADF中,

AB AD

ABE ADF90 AE AF

?

=

?

?

∠=∠=

?

?=

?

∴Rt△ABE≌Rt△ADF(HL),

∴BE=DF,

∵BC=CD,

∴CE=CF,

假设正方形边长为1,设CE=x,则BE=1﹣x,如图2,连接AC,交EF于H,

∵AE=AF,CE=CF,

∴AC是EF的垂直平分线,

∴AC⊥EF,OE=OF,

Rt△CEF中,OC=1

2

EF=

2

2

x,

△EAF中,∠EAO=∠FAO=22.5°=∠BAE=22.5°,∴OE=BE,

∵AE =AE ,

∴Rt △ABE ≌Rt △AOE (HL ),

∴AO =AB =1,

∴AC =2=AO+OC , ∴

1+2x =2, x =2﹣2,

∴BE EC =1(22)22

---=(21)(22)2-+=22; 故②不正确;

③如图3,

∴将△ADF 绕点A 顺时针旋转90°得到△ABH ,则AF =AH ,∠DAF =∠BAH ,

∵∠EAF =45°=∠DAF+∠BAE =∠HAE ,

∵∠ABE =∠ABH =90°,

∴H 、B 、E 三点共线,

在△AEF 和△AEH 中,

AE AE FAE HAE AF AH =??∠=∠??=?

∴△AEF ≌△AEH (SAS ),

∴EF =EH =BE+BH =BE+DF ,

故③正确;

④△ADN 中,∠FND =∠ADN+∠NAD >45°,

∠FDN =45°,

∴DF >FN ,

故存在点E 、F ,使得NF >DF ,

故④不正确;

故选B .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个小题,每小题6分,共24分)

9.(2019·贵州中考真题)如图,在△ABC 中,以点B 为圆心,以BA 长为半径画弧交边BC 与点D ,连结AD ,若∠B =40°,∠C =36°,则∠DAC 的度数是____________.

【答案】34°

【解析】

由作图过程可知BD=BA ,

∵∠B=40°,

∴∠BDA=∠BAD=12

(180°-∠B)=70°, ∴∠DAC=∠BDA-∠C=70°-36°=34°.

故答案为34°.

10.(2019·河南中考真题)如图,在矩形ABCD 中,1AB =,BC a =,点E 在边BC 上,且35

BE α=.连接AE ,将ABE ?沿AE 折叠,若点B 的对应点B '落在矩形ABCD 的边上,则 a 的值为________.

【答案】535【解析】

分两种情况:

①当点B '落在AD 边上时,如图1.

四边形ABCD 是矩形,

90BAD B ?∴∠=∠=,

将ABE ?沿AE 折叠,点B 的对应点B '落在AD 边上, 1452BAE B AE BAD '?∴∠=∠=∠=, AB BE ∴=,

315

a ∴=, 53

a ∴=;

②当点B '落在CD 边上时,如图2.

∵四边形ABCD 是矩形,

90BAD B C D ?∴∠=∠=∠=∠=,AD BC a ==.

将ABE ?沿AE 折叠,点B 的对应点B '落在CD 边上,

90B AB E '?∴∠=∠=,1AB AB '==,35

EB EB a '

==, 2221DB B A AD a ''∴-=-,3255EC BC BE a a =-=-=. 在ADB '?与B CE '?中,

90A 90B AD EB C B D D C ???∠=∠=-∠'''?∠=∠=?

ADB B CE ''∴???,

DB AB CE B E '''∴=

,即2112355a a a -=, 解得153

a =,20a =(舍去). 综上,所求a 的值为53或53

. 故答案为53或53

. 11.(2019·广西中考真题)如图,正方形ABCD 的边长为4,点E 是CD 的中点,AF 平分BAE ∠交BC 于点F ,将ADE ?绕点A 顺时针旋转90°得ABG ?,则CF 的长为_____.

【答案】6-25

【解析】

作FM AD M FN AG N ⊥⊥于,于 ,如图,易得四边形CFMD 为矩形,则4FM =∵正方形ABCD 的边长为4,点

是的中点, 2DE ∴=,

∴224225AE +=∵△ADE 绕点A 顺时针旋转90°得△ABG ,

中考数学专题复习三角形专题训练

三角形 一、选择题 1.若一个直角三角形的两边长为12和5,则第三边为() A. 13 B.13或 C. 13或5 D. 15 2.三角形的角平分线、中线和高() A. 都是射线 B. 都是直线 C. 都是线段 D. 都在三角形内 3.小明用同种材料制成的金属框架如图所示,已知∠B=∠E,AB=DE,BF=EC,其中框架△ABC的质量为840克,CF的质量为106克,则整个金属框架的质量为() A. 734克 B. 946克 C. 1052克 D. 1574克 4.到△ABC的三条边距离相等的点是△ABC的是() A. 三条中线的交点, B. 三条角平分线的交点 C. 三条高线的交点 D. 三条边的垂直平分线的交点 5.如图,为了使一扇旧木门不变形,木工师傅在木门的背面加钉了一根木条,这样做使用的数学道理是() A. 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B. 三角形的稳定性 C. 两点确定一条直线 D. 长方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 6.如图,△ABC内有一点D,且DA=DB=DC,若∠DAB=20°,∠DAC=30°,则∠BDC的大小是( )

A. 100° B. 80° C. 70° D. 50° 7.若一个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小于与它相邻的内角,则这个三角形是( ) A. 直角三角形 B. 锐角三角形 C. 钝角三角形 D. 无法确定 8.已知在△ABC和△DEF中,∠A=∠D=90°,则下列条件中不能判定△ABC和△DEF全等的是( ) A. AB=DE,AC=DF- B. AC=EF,BC=DF - C. AB=DE,BC=EF- D. ∠C=∠F,AC=DF 9.若等腰三角形的顶角为80°,则它的一个底角度数为() A. 20° B. 50° C. 80° D. 100° 10.如图,点M是边长为4cm的正方形的边AB的中点,点P是正方形边上的动点,从点M出发沿着逆时针方向在正方形的边上以每秒1cm的速度运动,则当点P逆时针旋转一周时,随着运动时间的增加,△DMP面积达到5cm2的时刻的个数是() A. 5 B. 4 C. 3 D. 2 二、填空题 11.在△ABC中,已知∠A=30°,∠B=70°,则∠C的度数是________。 12.将一副三角板如图叠放,则图中∠α的度数为________. 13.如图,点P为△ABC三条角平分线的交点,PD⊥AB,PE⊥BC,PF⊥AC,则PD____________PF.

中考数学练习题:四边形专题

中考:四边形精华试题附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深圳市龙城中学下学期质量检测数学试题)下列命题,真命题是 ( ) A. 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位角相等 B. 两组对角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C. 在同一个圆中,相等的弦所对的弧相等 D. 对角线相等的四边形是矩形 答案:B 2.(深圳市龙城中学下学期质量检测数学试题)如图2,M 是ABCD 的AB 边中点,CM 交BD 于点E , 则图中阴影部分的 面积ABCD 的面积的比是 ( ) A. 1:3 B.1:4 C. 1:6 D.5:12 答案:A 3.(嘉兴市秀洲区模拟)把矩形ABCD 沿EF 对折后使两部分叠合,如图所示.若115AEF ∠=?, 则∠1= ( ) A.50° B.55° C.60° D.65° 答案 A 4.(2010学年度武汉市九年级复习备考数学测试试卷16)如图, 直角梯形ABCD 中,AB ⊥CD ,AE ∥CD 交BC 于E ,O 是AC 的中点,3=AB ,2=AD ,3=BC ,下列结论:①∠CAE=30°;②四边形ADCE 是菱形;③ABE ADC S S ??=2;④OB ⊥CD.其中正确的结论是( ) A .①②④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④ 答:D 5.(2010年武汉市中考模拟数学试题(26))已知如图,在ABCD 中,E 、F 分别为边AB 、CD 的中点BD 是对角线,AG ∥DB ,交CB 的延长线于G ,连接GF ,若AD ⊥BD.下列结论:①DE ∥BF ;②四边形BEDF 是菱形;③FG ⊥AB ;④S △BFG= 其中正确的是( ) A. ①②③④ B. ①② C. ①③ D. ①②④ G F E D C B A 答:D 6.(2010年武汉市中考模拟数学试题(27))如图,ABCD 、CEFG 是正方形,E 在CD 上,直 A B E O D C 第4题图 (第3题图) 1 A B D C E F 14 ABCD S

(完整版)中考数学四边形知识点汇总

中考数学四边形知识点汇总 一、多边形 1、多边形:由一些线段首尾顺次连结组成的图形,叫做多边形。 2、多边形的边:组成多边形的各条线段叫做多边形的边。 3、多边形的顶点:多边形每相邻两边的公共端点叫做多边形的顶点。 4、多边形的对角线:连结多边形不相邻的两个顶点的线段叫做多边形的对角线。 5、多边形的周长:多边形各边的长度和叫做多边形的周长。 6、凸多边形:把多边形的任何一条边向两方延长,如果多边形的其他各边都在延长 线所得直线的问旁,这样的多边形叫凸多边形。 说明:一个多边形至少要有三条边,有三条边的叫做三角形;有四条边的叫做四边形; 有几条边的叫做几边形。今后所说的多边形,如果不特别声明,都是指凸多边形。 7、多边形的角:多边形相邻两边所组成的角叫做多边形的内角,简称多边形的角。 8、多边形的外角:多边形的角的一边与另一边的反向延长线所组成的角叫做多边形的外角。 注意:多边形的外角也就是与它有公共顶点的内角的邻补角。 9、n 边形的对角线共有条。 )3(21 n n 说明:利用上述公式,可以由一个多边形的边数计算出它的对角线的条数,也可以由

一个多边形的对角线的条数求出它的边数。 10、多边形内角和定理:n边形内角和等于(n-2)180°。 11、多边形内角和定理的推论:n边形的外角和等于360°。 说明:多边形的外角和是一个常数(与边数无关),利用它解决有关计算题比利用多边形内角和公式及对角线求法公式简单。无论用哪个公式解决有关计算,都要与解方程联系起 来,掌握计算方法。 二、平行四边形 1、平行四边形: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叫做平行四边形。 2、平行四边形性质定理1: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相等。 3、平行四边形性质定理2:平行四边形的对边相等。 4、平行四边形性质定理2推论:夹在平行线间的平行线段相等。 5、平行四边形性质定理3: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 6、平行四边形判定定理1: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7、平行四边形判定定理2:两组对边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8、平行四边形判定定理3: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9、平行四边形判定定理4:两组对角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2021中考数学专题—三角形和圆

《等腰三角形》经典题型拓展与提高专训 1. 如图,在△ABC中,∠BAC=120°,AD⊥BC于点D,且AB+BD=DC,求∠C的度数. 2. 如图,在△ABC中,∠BAC=2∠B,CD平分∠ACB交AB于D,求证:AC+AD=BC. 3.如图,在三角形ABC中,∠A=90°,AB=AC,D为BC的中点,E,F分别是AB,AC上的点,且BE=AF,求证:(1)DE=DF.(2)DE⊥DF 4. 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ADC=90°,AB=AC,E,F分别为AC,BC的中点,连接EF,ED,FD.

(1)求证:ED=EF. (2)若∠BAD=60°,AC平分∠BAD,AC=6,求DF的长. 5.如图,在等腰三角形ABC中,AB=AC,∠B=50°,D为BC的中点,点E在AB上,∠AED=70°,若点P 是等腰三角形ABC的腰上的一点,则当△DEP是以∠EDP为顶角的等腰三角形时,求∠EDP的度数. 6. 如图:已知等边△ABC中,D是AC的中点,E是BC延长线上的一点,且CE=CD, DM⊥BC,垂足为M,求证:M是BE的中点. 7. 如图,AB∥CD,∠1=∠2,AD=AB+CD, 求证:(1)BE=CE;(2)AE⊥DE;(3)AE平分∠BAD.

7. 8.如图,△ABC中,AC=2AB,AD平分∠BAC交BC于D,E是AD上一点,且EA=EC,求证:EB⊥AB. 9.如图1,已知Rt△ABC,∠ABC=90°,以AC,AB为边分别向形外作等边三角形ACD,ABF,连接CF,BD. (1)求证:CF=BD; (2)如图2,若∠BAC=30°,点H为AC的中点,连接FH,BH,DH,请直接写出与△ABC全等的所有三角形.

人教中考数学综合题专题复习【平行四边形】专题解析含详细答案

一、平行四边形真题与模拟题分类汇编(难题易错题) 1.如图,在正方形ABCD中,E是边BC上的一动点(不与点B、C重合),连接DE、点C 关于直线DE的对称点为C′,连接AC′并延长交直线DE于点P,F是AC′的中点,连接DF.(1)求∠FDP的度数; (2)连接BP,请用等式表示AP、BP、DP三条线段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证明; (3)连接AC,若正方形的边长为2,请直接写出△ACC′的面积最大值. 【答案】(1)45°;(2)BP+DP2AP,证明详见解析;(32﹣1. 【解析】 【分析】 (1)证明∠CDE=∠C'DE和∠ADF=∠C'DF,可得∠FDP'=1 2 ∠ADC=45°; (2)作辅助线,构建全等三角形,证明△BAP≌△DAP'(SAS),得BP=DP',从而得△PAP'是等腰直角三角形,可得结论; (3)先作高线C'G,确定△ACC′的面积中底边AC为定值2,根据高的大小确定面积的大小,当C'在BD上时,C'G最大,其△ACC′的面积最大,并求此时的面积. 【详解】 (1)由对称得:CD=C'D,∠CDE=∠C'DE, 在正方形ABCD中,AD=CD,∠ADC=90°, ∴AD=C'D, ∵F是AC'的中点, ∴DF⊥AC',∠ADF=∠C'DF, ∴∠FDP=∠FDC'+∠EDC'=1 2 ∠ADC=45°; (2)结论:BP+DP2AP, 理由是:如图,作AP'⊥AP交PD的延长线于P',

∴∠PAP'=90°, 在正方形ABCD中,DA=BA,∠BAD=90°,∴∠DAP'=∠BAP, 由(1)可知:∠FDP=45° ∵∠DFP=90° ∴∠APD=45°, ∴∠P'=45°, ∴AP=AP', 在△BAP和△DAP'中, ∵ BA DA BAP DAP AP AP ' = ? ? ∠=∠ ? =' ? ? , ∴△BAP≌△DAP'(SAS),∴BP=DP', ∴DP+BP=PP'=2AP; (3)如图,过C'作C'G⊥AC于G,则S△AC'C=1 2 AC?C'G, Rt△ABC中,AB=BC2, ∴AC22 (2)(2)2 +=,即AC为定值, 当C'G最大值,△AC'C的面积最大, 连接BD,交AC于O,当C'在BD上时,C'G最大,此时G与O重合,

中考数学四边形经典证明题含答案

1.如图,正方形ABCD 和正方形A ′OB ′C ′是全等图形,则当正方形A?′OB ′C ′绕正方形 ABCD 的中心O 顺时针旋转的过程中. (1)四边形OECF 的面积如何变化. (2)若正方形ABCD 的面积是4,求四边形OECF 的面积. 解:在梯形ABCD 中由题设易得到: △ABD 是等腰三角形,且∠ABD=∠CBD=∠ADB=30°. 过点D 作DE ⊥BC ,则DE=1 2BD=23,BE=6 .过点A 作AF ⊥BD 于F ,则AB=AD=4. 故S 梯形ABCD =12+43. 2.如图,ABCD 中,O 是对角线AC 的中点,EF ⊥AC 交CD 于E ,交AB 于F ,问四边形AFCE 是菱形吗?请说明理由. 解:四边形AFCE 是菱形. ∵四边形ABCD 是平行四边形. ∴OA=OC ,CE ∥AF . ∴∠ECO=∠FAO ,∠AFO=∠CEO . ∴△EOC ≌△FOA ,∴CE=AF . 而CE ∥AF ,∴四边形AFCE 是平行四边形. 又∵EF 是垂直平分线,∴ AE=CE .∴四边形AFCE 是菱形. 3.如图,在△ABC 中,∠B=∠C ,D 是BC 的中点,DE ⊥AB ,DF ⊥AC ,?垂足分别为E 、F .求证:(1)△BDE ≌CDF .(2)△ABC 是直角三角形时,四边形AEDF 是正方形.

19.证明:(1),90D BC BD CD DE AB DF AC BED CFD B C 是的中点 △BDE ≌△CDF . (2)由∠A=90°,DE ⊥AB ,DF ⊥AC 知: AEDF BED CFE DE DF 四边形是矩形 矩形AEDF 是正方形.4.如图,ABCD 中,E 、F 为对角线AC 上两点,且AE=CF ,问:四边形EBFD 是平行四边形吗?为什么? 解:四边形EBFD 是平行四边形.在 ABCD 中,连结BD 交AC 于点O , 则OB=OD ,OA=OC .又∵AE=CF ,∴OE=OF . ∴四边形EBFD 是平行四边形.5.如图,矩形纸片ABCD 中,AB =3 cm ,BC =4 cm .现将A ,C 重合,使纸片 折叠压平,设折痕为EF ,试求AF 的长和重叠部分△AEF 的面积. 【提示】把AF 取作△AEF 的底,AF 边上的高等于AB =3. 由折叠过程知,EF 经过矩形的对称中心,FD =BE ,AE =CE =AF .由此可以在△ABE 中使用勾股定理求AE ,即求得AF 的长. 【答案】如图,连结AC ,交EF 于点O , 由折叠过程可知,OA =OC , ∴O 点为矩形的对称中心.E 、F 关于O 点对称,B 、D 也关于O 点对称. ∴BE =FD ,EC =AF ,

中考数学专题复习(一)相似三角形

2016年中考数学相似三角形专题复习(一) 一、填空题 1.下面图形中,相似的一组是___________. (1) (2) (1) (2) (3) (4) 2.若x ∶(x+1)=6∶9,则x= . 3.已知线段a 、b 、c 、d 成比例,且a=6,b=9, c=12,则d= 4.在比例尺为1:10000的地图上,量得两 点之间的直线距离是2cm ,则这两地的实际 距离是________米 5.如图,两个五边形是相似形,则=a ,=c ,α= ,β= . 6. 已知△ABC ∽△DEF,AB=21cm,DE=28cm,则△ABC 和△DEF 的相似比为 . 7.△ABC 的三边长分别为 2、10、3,△ C B A ''的两边长分别为1和5,若△ABC ∽△C B A '', 则△C B A ''的第三条边长为 . 8.如图,△ABC ∽△CDB ,且AC =4,BC =3, 则BD =_________. 9.若一等腰三角形的底角平分线与底边围成的三角形与原图形相似,?则等腰三角形顶角为________度. 10.△ABC 的三边之比为3:5:6,与其相似的△DEF 的最长边是24cm,那么它的最短边长是 ,周长是 . 二、选择题 11.已知4x -5y=0,则(x+y)∶(x -y)的值为( ) A. 1∶9 B. -9 C. 9:1 D. -1∶9 12.已知,线段AB 上有三点C 、D 、E ,AB=8,AD=7,CD=4,AE=1,则比值不为1/2的线段比为( ) A.AE :EC B.EC :CD C.CD :AB D.CE :CB ╮ 23a c β 1550 950 1150 12 5 7αb ╭╮ ╯650 1150 第5题图 B C D 第8题图

2014年中考数学四边形专题复习:四边形的证明与计算 (2)

第一讲:矩形、菱形训练学习(1)—2014年中考数学四边形专题 一、矩形的学习 例题1(2013浙江省绍兴,15,5分)如图,在矩形ABCD中,点E,F分别在BC,CD上,将△ABE沿AE 折叠,使点B落在AC上的点B`处,又将△CEF沿EF折叠, 使点C落在直线EB`与AD的交点C`处.则BC∶AB的值为. 例题2.(2013安徽,14,5分)如图,P是矩形ABCD内的任意一点,连接PA、PB、PC、PD,得到△PAB、△PBC、△PCD、△PDA,设它们的面积分别是S1、S2、S3、S4,给出如下结论: ①S1+S2=S3+S4②S2+S4= S1+ S3 ③若S3=2 S1,则S4=2 S2④若S1= S2,则P点在矩形的对角线上 其中正确的结论的序号是_________________(把所有正确结论的序号都填在横线上). 相应练习一 1.(2013年吉林省,第22题、7分.)如图,在△ABC中,AB=AC,D为边BC上一点,以AB,BD为邻边作平行四边形ABDE,连接AD,EC. (1)求证:△ADC △ECD; (2)若BD=CD,求证四边形ADCE是矩形.

2.(2013贵州六盘水,22,12分)如图11,已知E 是ABCD 中BC 边的中点,连接AE 并延长AE 交DC 的延长线于点F . (1)求证:△ABE ≌△FCE . (2)连接AC 、BF ,若∠AEC =2∠ABC ,求证:四边形ABFC 为矩形. 3.(2013湖南湘潭,19,6分)如图,矩形ABCD 是供一辆机动车停放的车位示意图,已知m BC 2=, m CD 4.5=,?=∠30DCF ,请你计算车位所占的宽度EF 约为多少米? 二、菱 形 的 学 习 例题3(2013深圳市 20 ,8分)如图7,将矩形ABCD 沿直线EF 折叠,使点C 与点A 重合,折痕交AD 于点E ,交BC 于点F ,连接AF 、CE , (1)求证:四边形AFCE 为菱形; (2)设,,,AE a ED b DC c ===请写出一个a 、b 、c 三者之间的数量关系式 'A

中考数学专题复习《三角形》专题训练

、选择题 A. 13 C. 13 或 5 2. 三角形的角平分线、中线和高( 克,CF 的质量为106克,则整个金属框架的质量为( 4. 到厶ABC 的三条边距离相等的点是厶 ABC 的是( 5. 如图,为了使一扇旧木门不变形,木工师傅在木门的背面加钉了一根木条,这样做使用的数学道理是 6. 如图,△ ABC 内有一点 D,且 DA=DB=DC 若/ DAB=20,/ DAC=30,则/ BDC 的大小是( 三角形 1.若一个直角三角形的两边长为 12和 5,则第三边为 D. 15 A. 都是射线 B. 都是直线 C.都是线段 D. 都在三角形内 3. 小明用同种材料制成的金属框架如图所示,已知/ B=Z E , AB=DE BF=EC 其中框架厶ABC 的质量为840 A. 734 克 B. 946 克 C. 1052 克 D. 1574 克 A. 三条中线的交点, B. 三条角平分线的交点 C.三条高线的交点 D.三条边的垂直平分线的交点 A.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角都是直角 B.三角形的稳定性 C.两点确定一条直线 D.长方形的四个 B.13 或

A. 100° B. 80° C. 70° D. 50° 7. 若一个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小于与它相邻的内角,则这个三角形是() A.直角三角形 B.锐角三角形 C. 钝角三角形 D.无法确定 8. 已知在△DEF中,/ A=Z D=9C°,则下列条件中不能判定△DEF全等的是() A. AB=DE AC=DF- B. AC=EF BC=DF - C. AB=DE BC=EF- D. / C=Z F , AC=DF 9. 若等腰三角形的顶角为80°,则它的一个底角度数为() A. 20° B. 50° C. 80° D. 100° 10. 如图,点M是边长为4cm的正方形的边AB的中点,点P是正方形边上的动点,从点M出发沿着逆时针方向在正方形的边上以每秒1cm的速度运动,则当点P逆时针旋转一周时,随着运动时间的增加,△ DMP 面积达到5cm2的时刻的个数是() D C A 冠B A. 5 B. 4 C. 3 D. 2 二、填空题 11. 在厶ABC中,已知/ A=30°,/ B=70°,则/ C的度数是______________ 12. 将一副三角板如图叠放,则图中/ a的度数为________ ?

全国中考数学四边形选择题(含答案)

中考数学四边形选择题 (08黑龙江哈尔滨)10.如图,将边长为8cm 的正方形纸片ABCD 折叠,使点D 落在BC 边中 点E 处,点A 落在点F 处,折痕为MN ,则线段CN 的长是( A ). (A )3cm (B )4cm (C )5cm (D )6cm (08辽宁沈阳)8.如图所示,正方形ABCD 中,点E 是CD 边上一点,连接AE , 交对角线BD 于点F ,连接CF ,则图中全等三角形共有( C ) A .1对 B .2对 C .3对 D .4对 (08辽宁十二市)5.下列命题中正确的是( A ) A .两条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B .两条对角线相等的四边形是矩形 C .两条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四边形是菱形 D .两条对角线互相垂直且平分的四边形是正方形 (08山东滨州)10、如图,在矩形ABCD 中,动点P 从点B 出发,沿BC 、CD 、DA 运动至点A 停止,设点P 运动的路程为x ,△ABP 的面积为y ,如果y 关于x 的函数图象如图2所 示,则△ABC 的面积是( A ) 9 4x y O P D A 、10 B 、16 C 、18 D 、20 (08山东济宁)4.若梯形的面积为2 8cm ,高为2cm ,则此梯形的中位线长是( B ) A .2cm B .4cm C .6cm D .8cm (08山东聊城)9.把一张正方形纸片按如图所示的方法对折两次后剪去两个角,那么打开以后的形状是( C ) A .六边形 B .八边形 C .十二边形 D .十六边形 A D C E F B 第8题图 第9题图

(08山东临沂)11.如图,菱形ABCD 中,∠B =60°,AB =2,E 、F 分别是BC 、CD 的中点,连接AE 、EF 、AF ,则△AEF 的周长为( B ) A . 32 B . 33 C . 34 D . 3 (08山东泰安)4.如图,下列条件之一能使 ABCD 是菱形的为( A ) ①AC BD ⊥ ②90BAD ∠= ③AB BC = ④AC BD = A .①③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②③ (08山东威海)10.将矩形纸片ABCD 按如图所示的方式折叠,得到菱形AECF .若AB =3,则BC 的长为 D A .1 B .2 C .2 D .3 (08山东潍坊)3.如图,梯形ABCD 中,AD BC ∥,AD AB =,BC BD =,100A =∠,则C =∠( ) A .80 B .70 C .75 D .60 (08山东潍坊)11.在平行四边形ABCD 中,点1A ,2A ,3A ,4A 和1C ,2C ,3C ,4C 分别是AB 和CD 的五等分点,点1B ,2B 和1D ,2D 分别是BC 和DA 的三等分点,已知四边形4242A B C D 的面积为1,则平行四边形ABCD 的面积为( ) A .2 B .3 5 C . 53 D .15 (08年江苏常州)顺次连接菱形各边中点所得的四边形一定是( B ) A.等腰梯形 B.正方形 C.平行四边形 D.矩形 (08年江苏连云港)7.已知AC 为矩形ABCD 的对角线,则图中1∠与2∠一定不相等的是( D ) A . B . C . D . (08年江苏南京)6.如图,将一张等腰梯形纸片沿中位线剪开,拼成一个新的图形, 这个新的图形可以是下列图形中的( B ) A .三角形 B .平行四边形 C .矩形 D .正方形 A B C D (第4题) A E A B D A B 1 2 3 4 B A C 1 2 B A D C B A C 1 2 D 1 2 B A D C (第6题)

中考数学特殊四边形模型

中考数学特殊四边形模型 【分析】 特殊的四边形也是中考的热点。主要分为两大类:平行四边形问题和特殊四边形(矩形、菱形、正方形)问题,对于这一类问题的处理,一方面是让学生学会探究分类讨论的标准,掌握一些常见的分类讨论方法,另一方面是抓住特殊四边形的“特殊”点解体,所谓特殊点,就是几何特征。图示如下: 【例题讲解】 平行四边形 (2010年山西26)(本题14分)在直角梯形中, 分别以边所在直线为轴、轴建立如图1所示的平面直角坐标系.(1)求点的坐标; (2)已知分别为线段上的点,直线交轴 于 点求直线的解析式; (3)点是(2)中直线上的一个动点,在轴上方的平面内是否存在另一个点使以为顶点的四边形是菱形?若存在,请求出点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26.解:(1)作轴于点则四边形为矩形, ∴(1分)∴ 在中, (2分) ∴点的坐标为(3分) (2)作轴于点则 ∴(4分)

∴ 又∵ ∴∴ ∴ ∴点的坐标为(5分) 又∵点的坐标为 设直线的解析式为 则解得 ∴直线的解析式为(7分) (3)答:存在(8分) ①如图1,当时,四边形为菱形. 作轴于点,则轴, ∴ ∴ 又∵当时,解得 ∴点的坐标为∴ 在中, ∴ ∴

∴点的坐标为 ∴点的坐标为(10分) ②如图2,当时,四边形为菱形.延长交 轴于点则轴. ∵点在直线上, ∴设点坐标为 在中, ∴ 解得(舍去), ∴点的坐标为 ∴点的坐标为(12分) ③如图3,当 时,四边形为菱形.连接交于点则与互相垂直平分,∴

∴ ∴∴ ∴点的坐标为(14分) 综上所述,轴上方的点有三个,分别为 (2009年江西24)如图,抛物线 与轴相交于、两点(点 在点的左侧),与轴相交于点,顶点为. (1)直接写出、、三点的坐标和抛物线的 对称轴; (2)连接,与抛物线的对称轴交于点,点 为线段上的一个动点,过点作交抛物线于点,设点的横坐标为; ①用含的代数式表示线段的长,并求出当为何值时,四边形为平行四边形? ②设的面积为,求与的函数关系式.

初三数学中考数学专题复习三角形

中考数学专题复习 三角形 20XX 年10月22日伊智教育 例1、角平分线的性质 如图,将直角边AC=6cm,BC=8cm 的直角△ABC 纸片折叠,使点B 与点A 重合,折痕为DE, 则CD 等于( ) (A) 425 (B) 322 (C) 4 7 (D) 35 例2、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 如图所示,BD 、CE 是三角形ABC 的两条高,M 、N 分别是BC 、DE 的中点。求证:MN ⊥DE C 堂上练习 1、如图,四边形ABCD 中,∠DAB=∠DCB=90o ,点M 、N 分别是BD 、AC 的中点。MN 、AC 的位置关系如何?证明你的猜想。 2、已知梯形ABCD 中,∠B+∠C =90o ,EF 是两底中点的连线,试说明AB -AD =2EF A(B) C D E

F C B 3、过矩形ABCD 对角线AC 的中点O 作EF ⊥AC 分别交AB 、DC 于E 、F ,点G 为AE 的中点,若∠AOG =30o 求证:3OG=DC A 4、如图所示;过矩形ABCD 的顶点A 作一直线,交BC 的延长线于点E ,F 是AE 的中点,连接FC 、FD 。 求证:∠FDA=∠ FCB A 例3、三角形(梯形)中位线 (a)如图,△ABC 的三边长分别为AB =14,BC =16,AC =26,P 为∠A 的平分线AD 上一点,且BP ⊥AD ,M 为BC 的中点,求PM 的长。(PM =6)

(b)如图,梯形ABCD 中,AD ∥BC ,M 是腰AB 的中点,且AD +BC =DC 。求证:MD ⊥MC 。 堂上练习 1、三角形各边长为5、9、12,则连结各边中点所构成的三角形的周长是 。 2、若梯形中位线被它的两条对角线分成三等分,则梯形的两底之比为 。 3、等腰梯形的两条对角线互相垂直,中位线长为8cm ,则它的高为( ) A 、4 cm B 、24cm C 、8cm D 、28cm 4、如图,已知△ABC 的周长为1,连结△ABC 三边的中点构成第二个三角形,再连结第二个三角形三边的中点构成第三个三角形,依此类推,第2004个三角形的周长为( ) A 、 20031 B 、20041 C 、200321 D 、20042 1

2021年中考数学复习专题练:《四边形综合 》(含答案)

2021模拟年中考数学复习专题练:《四边形综合》 1.如图①所示,已知正方形ABCD和正方形AEFG,连接DG,BE. (1)发现:当正方形AEFG绕点A旋转,如图②所示. ①线段DG与BE之间的数量关系是; ②直线DG与直线BE之间的位置关系是; (2)探究:如图③所示,若四边形ABCD与四边形AEFG都为矩形,且AD=2AB,AG=2AE时,上述结论是否成立,并说明理由. (3)应用:在(2)的情况下,连接BG、DE,若AE=1,AB=2,求BG2+DE2的值(直接写出结果). 2.如图1,在正方形ABCD中,点E是CD上一点(不与C,D两点重合),连接BE,过点C作CH⊥BE于点F,交对角线BD于点G,交AD边于点H,连接GE,

(1)求证:△DHC≌△CEB; (2)如图2,若点E是CD的中点,当BE=8时,求线段GH 的长; (3)设正方形ABCD的面积为S1,四边形DEGH的面积为S2,当的值为时,的值为. 3.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四边形AOBC是矩形,点O(0,0),点A(6,0),点B(0,8).以点A为中心,顺时针旋转矩形AOBC,得到矩形ADEF,点O,B,C的对应点分别为D,E,F,记旋转角为α(0°<α<90°). (I)如图①,当α=30°时,求点D的坐标; (Ⅱ)如图②,当点E落在AC的延长线上时,求点D的坐标;(Ⅲ)当点D落在线段OC上时,求点E的坐标(直接写出结果即可).

4.如图,BD是平行四边形ABCD的对角线,DE⊥AB于点E,过点E的直线交BC于点G,且BG=CG. (1)求证:GD=EG. (2)若BD⊥EG垂足为O,BO=2,DO=4,画出图形并求出四边形ABCD的面积. (3)在(2)的条件下,以O为旋转中心顺时针旋转△GDO,得到△G′D'O,点G′落在BC上时,请直接写出G′E的长. 5.(1)【探索发现】 如图1,在正方形ABCD中,点M,N分别是边BC,CD上的点,∠MAN=45°,若将△DAN绕点A顺时针旋转90°到△BAG位置,可得△MAN≌△MAG,若△MCN的周长为8,则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

中考数学专题训练三角形与四边形

E C B F A D 1) 若一凸多边形的内角和等于它的外角和,则它的边数是___________. 2) 等腰三角形的底角为75°,顶角是 °,顶角的余弦值是 。 3) 如图,EF 是△ABC 的中位线,若BC =2 cm ,则EF______cm 。 4) 对角线长分别为6cm 和8cm 的菱形的边长为_____________cm . 5) 已知梯形的上底长为3cm ,中位线长为5cm ,那么下底长为______________cm . 6) 已知∠α与∠β互余,且∠α=15°,则∠β的补角为 度. 7) 如图,梯形ABCD 中,AD ∥BC ,∠D=Rt ∠,BC=CD=12,∠ABE=45°,点E 在DC 上,AE ,BC 的延长线相交于点F ,若AE=10,则S △ADE +S △CEF 的值是 . 8) △ABC 中,∠A =∠B +∠C ,则∠A =____. 9) 在Rt ⊿ABC 中,?=∠90C ,如果AB = 6,21 sin =A ,那么BC = ________. 10) 在Rt ΔABC 中,∠C=900 ,AB=3,BC=1,以AC 所在直线为轴旋转一周,所得圆锥的侧面展开图的面积是 ; 11) 圆锥可以看成是直角三角形以它的一条直角边所在的直线为轴,其余各边旋转一周而成的面所围成的几何体,那么圆台可以看成是 所在的直线为轴,其余各边旋转一周而成的面所围成的几何体;如果将一个半圆以它的直径所在的直线为轴旋转一周,所得的几何体应是 . 12) 当图中的∠1和∠2满足 时,能使OA ⊥OB.(只需填上一个 条件即可) 13) 已知等腰三角形的一边等于3,一边等于6,则它的周长________ 14) 圆锥的底面圆的直径是6cm ,高为4cm ,那么这个圆锥侧面展开图的面积为 cm 2。(按四舍五入法,结果保留两个有效数字,π取 3.14) 15) 如图,在坡度1:2的山坡一种树。要求株距(相邻两树间的水平距离)是6米,斜坡上相邻两树间的坡面距离是 米; 16) 如图2,某宾馆在重新装修后,准备在大厅的楼梯上铺上某种红色地毯,已知这种地毯每平方米售价30元,主楼梯道宽2米,其侧面如图所示,则购买地毯至少需要 _元。 17) 如图,把大小为4×4的正方形方格图形分割成两个全等图形,例如图1,请在下图中,沿着虚线画出四种不同的分法,把4×4的正方形图形分割成两个全等图形。 18) 在四边形ABCD 中,若分别给出四个条件:①AB ∥CD ,②AD =BC ,③∠A =∠C ,④AB =CD .现以其中的两个为一组,能判定四边形ABCD 为平行四边形的条件是________(只填序 号,填上一组即可,不必考虑所有可能情况). 19) 不能判定四边形ABCD 为平行四边形的题设是( ) 1. AB=CD AD=BC B 、AB=CD AB ∥CD C 、AB=CD AD ∥BC D 、AB ∥CD AD ∥BC 20) 如图,平行四边形ABCD 中,AE 平分∠DAB ,∠B=100°,则∠DAE 等于( )(A )100°(B )80°(C )60°(D )40° 21) 边长为a 的正六边形的边心距为( ) 2 1A B O E B A C D

2020年中考数学试题分类专题之 四边形

2020年中考数学试题分类 四边形 一、选择题 10.(2020广州)如图5,矩形ABCD 的对角线AC ,BD 交于点O ,6AB =,8BC =,过点O 作OE ⊥AC ,交AD 于点E ,过点E 作EF ⊥BD ,垂足为F ,则OE EF +的值为( * ). (A ) 485 (B )325 (C )24 5 (D ) 12 5 【答案】C 8.(2020陕西)如图,在?ABCD 中,AB =5,BC =8.E 是边BC 的中点,F 是?ABCD 内一点,且∠BFC =90°.连接AF 并延长,交CD 于点G .若EF ∥AB ,则DG 的长为( ) A . B . C .3 D .2 【解答】解:∵E 是边BC 的中点,且∠BFC =90°, ∴Rt △BCF 中,EF =BC =4, ∵EF ∥AB ,AB ∥CG ,E 是边BC 的中点, ∴F 是AG 的中点, ∴EF 是梯形ABCG 的中位线, ∴CG =2EF ﹣AB =3, 又∵CD =AB =5, ∴DG =5﹣3=2, 故选:D . 图5 O F E D C B A

5.(2020乐山)如图,在菱形ABCD 中,4AB =,120BAD ∠=?,O 是对角线BD 的中点,过点O 作OE CD ⊥ 于点E ,连结OA .则四边形AOED 的周长为( ) A. 9+ B. 9+ C. 7+ D. 8 【答案】B 【详解】∵四边形ABCD 是菱形,O 是对角线BD 的中点, ∵AO∵BD , AD=AB=4,AB∵DC ∵∵BAD=120o, ∵∵ABD=∵ADB=∵CDB=30o, ∵OE∵DC , ∵在RtΔAOD 中,AD=4 , AO=1 2 AD =2 ,= 在RtΔDEO 中,OE= 1 2 OD =,3=, ∵四边形AOED 的周长为 故选:B. 7.(2020贵阳)菱形的两条对角线长分别是6和8,则此菱形的周长是( ) A. 5 B. 20 C. 24 D. 32 【答案】B 【详解】解:如图所示,根据题意得AO =1842 ?=,BO =1 632?=, ∵四边形ABCD 是菱形, ∵AB =BC =CD =DA ,AC∵BD , ∵∵AOB 是直角三角形, ∵AB 5=, ∵此菱形的周长为:5×4=20. 故选:B .

全国中考数学平行四边形的综合中考真题汇总

一、平行四边形真题与模拟题分类汇编(难题易错题) 1.在四边形ABCD 中,180B D ∠+∠=?,对角线AC 平分BAD ∠. (1)如图1,若120DAB ∠=?,且90B ∠=?,试探究边AD 、AB 与对角线AC 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 (2)如图2,若将(1)中的条件“90B ∠=?”去掉,(1)中的结论是否成立?请说明理由. (3)如图3,若90DAB ∠=?,探究边AD 、AB 与对角线AC 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 【答案】(1)AC AD AB =+.证明见解析;(2)成立;(3)2AD AB AC +=.理由 见解析. 【解析】 试题分析:(1)结论:AC=AD+AB ,只要证明AD= 12AC ,AB=1 2 AC 即可解决问题; (2)(1)中的结论成立.以C 为顶点,AC 为一边作∠ACE=60°,∠ACE 的另一边交AB 延长线于点E ,只要证明△DAC ≌△BEC 即可解决问题; (3)结论:AD +AB =2AC .过点C 作CE ⊥AC 交AB 的延长线于点E ,只要证明△ACE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DAC ≌△BEC 即可解决问题; 试题解析:解:(1)AC=AD+AB . 理由如下:如图1中, 在四边形ABCD 中,∠D+∠B=180°,∠B=90°, ∴∠D=90°, ∵∠DAB=120°,AC 平分∠DAB , ∴∠DAC=∠BAC=60°, ∵∠B=90°,

∴AB=1 2 AC,同理AD= 1 2 AC. ∴AC=AD+AB. (2)(1)中的结论成立,理由如下:以C为顶点,AC为一边作∠ACE=60°,∠ACE的另一边交AB延长线于点E, ∵∠BAC=60°, ∴△AEC为等边三角形, ∴AC=AE=CE, ∵∠D+∠ABC=180°,∠DAB=120°, ∴∠DCB=60°, ∴∠DCA=∠BCE, ∵∠D+∠ABC=180°,∠ABC+∠EBC=180°, ∴∠D=∠CBE,∵CA=CE, ∴△DAC≌△BEC, ∴AD=BE, ∴AC=AD+AB. (3)结论:AD+AB=2AC.理由如下: 过点C作CE⊥AC交AB的延长线于点E,∵∠D+∠B=180°,∠DAB=90°, ∴DCB=90°, ∵∠ACE=90°, ∴∠DCA=∠BCE, 又∵AC平分∠DAB, ∴∠CAB=45°, ∴∠E=45°. ∴AC=CE. 又∵∠D+∠ABC=180°,∠D=∠CBE,

2021中考数学三角形专题汇编

2021中考数学三角形专题汇编 三角形 一、选择题 1. 下面是小强用三根火柴组成的图形,其中符合三角形概念的是() 2. 若一个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3和7,则第三边长可能是() A. 6 B. 3 C. 2 D. 11 3. 如图所示,若∠1+∠2=300°,则∠3的度数是() A.30° B.150° C.120° D.60° 4. 如图,在∠ABC中,AB=AC,BD平分∠ABC交AC于点D,AE∥BD交CB 的延长线于点E,若∠E=35°,则∠BAC的度数为() A. 40° B. 45° C. 60° D. 70° 5. 如图,小明做了一个长方形框架,发现它很容易变形,请你帮他选择一个最好的加固方案()

6. 如图,在△ABC中,∠ABC,∠ACB的平分线BE,CD相交于点F,∠ABC=42°,∠A=60°,则∠BFC的度数为() A.118° B.119° C.120° D.121° 7. 某木材市场上木棒规格与对应单价如下表: 规格 1 m2 m3 m 4 m 5 m 6 m 单价(元/根)101520253035 小明的爷爷要做一个三角形的木架养鱼用,现有两根长度分别为3 m和5 m的木棒,还需要到该木材市场去购买一根木棒,则小明的爷爷至少带的钱数应为() A.10元 B.15元 C.20元 D.25元 8. 长为9,6,5,4的四根木条,选其中三根组成三角形,选法有() A.1种B.2种 C.3种D.4种 二、填空题 9. 如图,在∠ABC中,AB=BC,∠ABC=110°.AB的垂直平分线DE交AC 于点D,连接BD,则∠ABD=________度. 10. 把一副三角尺如图所示拼在一起,那么图中∠ABF=________°.

中考数学平行四边形综合题及答案解析

中考数学平行四边形综合题及答案解析 一、平行四边形 1.在图1中,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a,等腰直角三角形FAE的斜边AE=2b,且边AD和AE在同一直线上. 操作示例 当2b<a时,如图1,在BA上选取点G,使BG=b,连结FG和CG,裁掉△FAG和△CGB 并分别拼接到△FEH和△CHD的位置构成四边形FGCH. 思考发现 小明在操作后发现:该剪拼方法就是先将△FAG绕点F逆时针旋转90°到△FEH的位置,易知EH与AD在同一直线上.连结CH,由剪拼方法可得DH=BG,故△CHD≌△CGB,从而又可将△CGB绕点C顺时针旋转90°到△CHD的位置.这样,对于剪拼得到的四边形FGCH (如图1),过点F作FM⊥AE于点M(图略),利用SAS公理可判断△HFM≌△CHD,易得FH=HC=GC=FG,∠FHC=90°.进而根据正方形的判定方法,可以判断出四边形FGCH是正方形. 实践探究 (1)正方形FGCH的面积是;(用含a, b的式子表示) (2)类比图1的剪拼方法,请你就图2—图4的三种情形分别画出剪拼成一个新正方形的示意图. 联想拓展 小明通过探究后发现:当b≤a时,此类图形都能剪拼成正方形,且所选取的点G的位置在BA方向上随着b的增大不断上移.当b>a时(如图5),能否剪拼成一个正方形?若能,请你在图5中画出剪拼成的正方形的示意图;若不能,简要说明理由.

【答案】(1)a2+b2;(2)见解析;联想拓展:能剪拼成正方形.见解析. 【解析】分析:实践探究:根据正方形FGCH的面积=BG2+BC2进而得出答案; 应采用类比的方法,注意无论等腰直角三角形的大小如何变化,BG永远等于等腰直角三角形斜边的一半.注意当b=a时,也可直接沿正方形的对角线分割. 详解:实践探究:正方形的面积是:BG2+BC2=a2+b2; 剪拼方法如图2-图4; 联想拓展:能, 剪拼方法如图5(图中BG=DH=b). . 点睛:本题考查了几何变换综合,培养学生的推理论证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运用类比方法作图时,应根据范例抓住作图的关键:作的线段的长度与某条线段的比值永远相等,旋转的三角形,连接的点都应是相同的. 2.操作与证明:如图1,把一个含45°角的直角三角板ECF和一个正方形ABCD摆放在一起,使三角板的直角顶点和正方形的顶点C重合,点E、F分别在正方形的边CB、CD上,连接AF.取AF中点M,EF的中点N,连接MD、MN. (1)连接AE,求证:△AEF是等腰三角形; 猜想与发现: (2)在(1)的条件下,请判断MD、MN的数量关系和位置关系,得出结论. 结论1:DM、MN的数量关系是; 结论2:DM、MN的位置关系是; 拓展与探究: (3)如图2,将图1中的直角三角板ECF绕点C顺时针旋转180°,其他条件不变,则(2)中的两个结论还成立吗?若成立,请加以证明;若不成立,请说明理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