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基因作物的研究报告进展论文

转基因作物的研究报告进展论文
转基因作物的研究报告进展论文

课程论文论文题目:转基因作物的研究进展

转基因作物的研究进展

摘要:人们将所需要的外源基因(如高产、抗病虫害优质基因)定向导入作物细胞中,使其在新的作物中稳定遗传和表现,产生转基因作物新品种, 是大幅度提高作物产量的一项新技术。本文先描述了转基因作物的发展进程,对其基因问题的研究作了讨论,并列出转基因作物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并作分析,最后对此项技术作出展望。

关键词:转基因作物;DNA技术;基因导入;安全性

前言

转基因植物(transgenic plant),是指基因工程中运用DNA 技术将外源基因整合于受体植物基因组、改变其遗传组成后产生的植物及其后代。转基因植物的研究主要在于改进植物的品质,改变生长周期等提高其经济价值或实用价值。[ 1 ] 其主要X围是在作物方面,如可食用的大豆、玉米等,或者可投入生产的棉花等作物。

从表面上看来,转基因作物同普通植物似乎没有任何区别,它只是多了能使它产生额外特性的基因。从1983年以来,生物学家已经知道怎样将外来基因移植到某种植物的脱氧核糖核酸中去,以便使它具有某种新的特性:抗除莠剂的特性,抗植物病毒的特性,抗某种害虫的特性。[ 2 ] 这个基因可以来自于任何一种生命体:细菌、病毒、昆虫等。这样,通过生物工程技术,人们可以给某种作物注入一种靠杂交方式根本无法获得的特性,这是人类9000 年作物栽培史上的一场空前革命。[ 3 ]

1 转基因作物的发展进程

转基因作物的研究最早始于20 世纪80 年代初期。1983 年,全球第一例转基因烟草在美国问世。1986 年,首批转基因抗虫和抗除草剂棉花进入田间试验。1996 年,美国最早开始商业化生产和销售转基因作物(包括大豆、玉米、油菜、土豆和西红柿) 。之后,许多国家也都开始对转基因作物展开研究,并进行商业化种植,转基因作物的商业化种植目前已经遍布全球25个国家。现有的转基因作物通常分为3代:1代转基因作物是指具有强化输入特性的作物,如具有抗第除草剂、抗害虫、以及抗环境压力(干旱)的特性;第2代转基因作物是指具备增值输出特性的作物,如具有强化动物饲料营养的特性;3代转基因作物是指可第以生产药品或者改进生物基燃料和除传统食品与纤维之外产品的作物。[ 4 ]目前,转基因作物的应用总体上限于第1 代转基因作物,第2、3代转基因作物正处在不同的研发阶段。市场上的转基因作物有大豆、玉米、油菜、棉花、木瓜、马铃薯、南瓜及西红柿等。其中,大豆、玉米、油菜和棉花是种植最为广泛的转基因作物。世界各国正在研发的转基因作物包括苹果、香蕉、大麦、椰子、芒果、菠萝及甘薯等。[ 5 ] 根据杜艳艳[ 6 ]的研究总结,1996~2009 年,全球转基因作物种植面积增加了72. 5倍,即从0.017 亿hm2 增长至1.250 亿hm2 。截至2009 年,全球转基因作物累计种植面积达到了8 亿hm2,距首次突破4 亿hm2 大关仅相隔3 年时间。种植转基因作物的国家从6 个增加到25 个。全球种植的转基因作物主要是大豆、玉米、棉花和油菜。2009年大豆种植面积0.658 亿hm2,占总面积的53%;玉米种植面积0.373亿hm2,占总面积的30%;棉花种植面积0.155 亿hm2,占总面积的12%;油菜种植面积

0.059 亿hm2,占总面积的5%。

国际农作物生物技术应用服务组织(ISAAA)发布的报告[ 7 ]中,指出转基因作物在1996 年至2009 年期间在全球产生了大约650亿美元农业经济收益,其中44%是由于减少生产成本(耕犁更少、杀虫剂喷洒更少以及劳动力更少)的收益,56%是由于2.29亿吨可观的产量收益。2010年转基因种子的全球市场价值为12亿美元,商业转基因玉米、大豆以及棉花产品的价值约为1500 亿美元。种植转基因作物产生了显着的效益,此外,在保护生物多样性、减轻贫困和饥饿、减少农业的环境影响、减缓气候变化方面有显着的促进作用。所以,转基因作物将会在以后的时间里,受到更多的农民的信任,得到更广泛的种植使用。

2 转基因作物的相关研究

2.1 抗病基因的研究

1986 年,美国Beachy 研究小组首次将烟草花叶病毒(TMV)外壳蛋白基因(CP) 导入烟草,培育出抗TMV 的烟草植株, 开创了抗病毒育种的新途径。[ 8 ]此种途径就是将一种或几种具有某种抗病能力的外源基因,导入目的作物的基因内,从而使得作物能够在生长中,对某种疾病具有抵抗能力,相当于是给该作物打了相关疾病的疫苗。如王振宇等[ 9 ]的研究,通过实验得知几丁质酶( Ghi) 和β-1, 3?葡聚糖酶( Glu) 这两种植物防御体系中的两种防卫因子,结合在一起有互补的协同增效作用,可抑制真菌的生长。于是实验员就在早熟棉中导入转双价抗病基因( Glu 和Chi )棉花,种植观察发现,此种棉花具有良好的抗枯、黄萎病的性能。

在抗病毒的基因工程方面, 国内也取得了很好进展。中国农业科学院生

物技术研究所已成功地人工合成和改造了来自天蚕蛾的抗菌肽基因, 目前抗菌肽基因已经供给国内10多家研究单位, 进行抗水稻白叶枯病、马铃薯软腐病、花生和番茄的青枯病、大白菜软腐病、柑桔细菌性溃疡病、桑树和桉树青枯病、樱桃根肿病等抗细菌病基因工程研究。大学克隆了烟草花叶病毒TMV、黄瓜花叶病毒CMV、马铃薯X病毒等中国株系以及水稻矮缩病毒的外壳蛋白基因。此外,国内一些研究单位还获得了抗环斑病毒(PRSV) 的番木瓜,抗黄矮病和黄花叶病毒的小麦等抗病毒病的基因工程植株。[ 10 ]

2.2 抗虫基因的研究

农作物种植的一大困扰就是虫害,农药等除虫方法对环境伤害大,转基因抗虫作物的研究不容忽视。1987 年Vaeck 首次将苏云金杆菌(Bt) 毒蛋白基因导入烟草中得以表达, 获得了抗天蛾的转基因植株。随后Bt 毒素基因相继被转化到棉花、水稻、玉米等50 多种植物中获得的植物。均有不同程度的抗虫性[ 11 ]抗虫基因有两类:(1) Bt 杀虫蛋白基因, 来自苏云金芽孢杆菌, 现已导入棉花、玉米、水稻、烟草、番茄、马铃薯、胡桃、杨树、落叶松等;

(2)蛋白酶抑制剂基因, 可抑制蛋白酶活性, 干扰害虫消化作用而导致其死亡, 是植物对虫害的自卫反应, 主要有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琉基蛋白酶抑制剂、天门冬氨酸蛋白酶抑制剂、金属蛋白酶抑制剂、基因淀粉酶抑制剂、植物凝集素基因等。[ 12 ]我国转CpTI 棉花的研究已开展多年, 并先后获得了转CpTI基因和转Bt + CpTI双价基因棉花,[ 13 ] 并开始了商业化生产。另外, 外源凝集素基因(GNA)也至少在油菜、西红柿、水稻、甘薯、甘蔗、向日葵、烟草、马铃薯、大豆和葡萄等10 种植物上获得了表达, 均表现出一定的抗虫性。[ 14 ]

2.3 品质改良基因的研究

将转基因技术用于作物品种改良可以开发出具有人们所需营养成分的食品,品质改良主要涉及蛋白质的含量、氨基酸的组成、淀粉和其它多糖化合物以及脂类化合物的组成。许多此类作物如富含蛋氨酸的转基因烟草、直链淀粉含量降低的转基因水稻、月桂酸含量高达40%的转基因油菜都相继成功, 有的已进入大田试验。富含必需氨基酸的马铃薯、高蔗糖含量的玉米、低尼古丁含量的烟草均已育成。此外欧洲科学家已培育出米粒中含丰富维生素A 和铁的转基因水稻Zeneca 公司和伦敦大学的研究小组也成功开发出番茄红素含量较高的转基因番茄。在国内X宪银等[ 15 ]用农杆菌介导法将大豆球蛋白基因导入水稻获得转基因植株并在后代中稳定遗传, 高越峰等[ 16 ]将高赖氨酸蛋白基因导入水稻获得转基因植株, 其赖氨酸含量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3 转基因作物的相关问题

3.1 转基因作物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食用安全是作物所应具备的前提条件,人们对食用转基因产品的安全性最为关心。转基因作物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体现在两个方面:(1)外源DNA 自身毒性对人体健康的影响。转基因过程中转入DNA固有毒性的威胁得到广泛的关注。但是转基因作物的食用性,加工方式,加工过程,能使转入基因DNA产生一定的降解,这样影响危害就会有效减少。如在饮食中每天进食0.1-1.0g的DNA物质,只有0.1-1.0mg 是转基因的DNA 物质,并且DNA 没有直接的毒性。(2)转基因作物产生的毒性产物对人体健康的影响。毒性物质的产生有以下原因:提供基因的生物很可能是不能作为食物的有毒生物,

【免费下载】真菌基因组学研究进展

真菌基因组学研究进展 真菌为低等真核生物,种类庞大而多样。据估计,全世界约有真菌150万种,已被描述的约8万种。真菌在自然界分布广泛,存在于土壤、水、空气和生物体内外,与人类生产和生活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许多真菌在自然界的碳素和氮素循环中起主要作用,参与淀粉、纤维素、木质素等有机含碳化合物及蛋白质等含氮化合物的分解。有些真菌如蘑菇、草菇、木耳、麦角、虫草、茯苓等可直接供作食用和药用,或在发酵工业、食品加工业、抗生素生产中具有重要作用。然而,也有些种类引起许多植物特别是重要农作物的病害,如水稻稻瘟病、小麦锈病、玉米腥黑穗病、果树病害等。少数真菌甚至是人类和动物的致病菌,如白色假丝酵母Candida albicans等。因此,合理利用有益真菌,控制和预防有害 真菌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整理了已完成基因组序列测定的真菌的信息,并对真菌染色体组的历史、测序策略及其基因组学的研究进展进行了评述。 1真菌染色体组的研究历史和资源 1986年美国科学家Thomas Rodefick提出基因组学概念,人类基因组计划带动了模式生物和其它重要生物体基因组学研究。阐明各种生物基因组DNA中碱基对的序列信息及破译相关遗传信息的基因组学已经成为与生物学和医学研究不可分割的学科。由欧洲、美国、加拿大和日本等近百个实验室六百多位科学家通力合作,1996年完成第一个真核生物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的基因组测序,这 对于酵母菌类群来说是一个革命性的里程碑,并且激起了真核基因功能和表达的第一次全球性研究(Goffeau etal,1996)。随后粟酒裂殖酵母Schizosaccharomyces pombe(Wood etal.2002)和粗糙脉孢 霉Neurospora crassa(Galagan etal.2003)染色体组的完成显露出酿酒酵母作为真菌模式生物的局限性。尽管如此,真菌染色体组测序的进展最初是缓慢的。为加快真菌染色体组研究的步伐,2000年由 美国Broad研究所与真菌学研究团体发起真菌基因组行动(fungal genome initiative,FGI),目的是 促进在医药、农业和工业上具有重要作用的真菌代表性物种的基因组测序。2002年2月FGI发表了第 一份关于测定15种真菌基因组计划的白皮书。2003年6月,真菌基因组行动发表了第二份白皮书,列 出了44种真菌作为测序的目标,强调对其中10个属即青霉属Penicillium、曲霉属Aspergillus、组 织胞浆菌属Histoplasma、球孢子菌Coccidioides、镰刀菌属Fusarium、脉孢菌属Neurospora、假丝 酵母属Candida、裂殖酵母属Schizosaccharomyces、隐球酵母属Cryptococcus和柄锈病菌属Puccin& 的物种优先进行测序。之后,经过FGI、法国基因组学研究项目联(G6nolevures Consortium)、美国能 源部联合基因组研究所(The DOE Joint Genome Institute,JGI)DOE联合基因组研究所、基因组研究 院(The Institute for Genomic Research,TIGR)、英国The Wellcome Trust Sanger InstimteSanger和华盛顿大学基因组测序中心等共同努力;得到包括美国国家人类染色体研究所、国 家科学基金会、美国农业部和能源部等的资助,也有来自学术界和产业集团如著名的 Monsanto、Syngenta、Biozentrum、Bayer Crop Science AG和Exelixis等公司的持续合作,在最近 的几年里,真菌基因组学研究取得重大突破。至2008年6月1日,共有3734种生物的全基因组序列测定工作已经完成或正在进行,公开发表812个完整的基因组,其中,70余种真菌基因组测序工作已经 组装完成或正在组装,分别属于子囊菌门、担子菌门、接合菌门、壶菌门和微孢子虫(Microsporidia) 的代表。此外,还有Ajellomyces dermatitidis和Antonospora locustae等20余种真菌基因组序列 正在测定中(Bemal etal.2001)。这些真菌都是重要的人类病原菌、植物病原菌、腐生菌或者模式生物,基因组大小为2.5—81.5Mb,包含酵母或产生假菌丝的酵母、丝状真菌,或者具有二型性(或多型性) 生活史的真菌,拥有与动物和植物细胞一样的的细胞生理学和遗传学特征,包括多细胞性、细胞骨架结

基因组学探究的应用前景-生物化学研究进展

基因组学探究的应用前景-生物化学研究进展20世纪90年代初,以完成人类基因组全序列测定和注释为核心任务的人类基因组计划在美国的领导下兴起.自1999年中国加入人类基因组计划到现在的10年时间里,中国基因组学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建立了先进的基因组学技术平台,并出色完成了多项重大基因组科学研究项目,对我国生命科学各个领域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下面是小编搜集整理的基因组学探究的应用前景-生物化学研究进展的论文范文,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摘要:当代所研讨的基因组学其实是一门研讨基因组的构造框架,功用及表达产物的一门学科,据研讨基因的构造不只是蛋白质颗粒,还有许多构造复杂功用的DNA,包括三个的亚范畴,还包括构造基因组学,功用基因组学和遗传基因组学分子基因组学。最近研讨,基因组学在分子微生物药物,真菌、细菌、病毒基因,养分基因方面都有所研讨,前景是非常黑暗的而且这也是一个非常具有生命生机的新兴学科。可以造福人类,促进人类文明开展。值得去讨论。 关键词:基因组使用基因构造前景 基因组学的使用前景与剖析 养分基因组学 养分基因组学是全新的一门学问。爲什麼这麼说呢。道理很复杂,缘由也很明白,那就是以前没有人研讨过。大家都晓得的,养分是很重要的一种物质关系到我们的身心安康,所以从基因组学来研讨养分的学科是很有必要的。从中不但可以很好地效劳于人类还能是人类生

活的更好,最初还有利于基因组学的开展。养分基因组学研讨次要是养分干涉模型。随着这些功用弱小开展,全体性生物检测技术并结合了先进计算机技术生物信息学的办法的不时改良和进步,不时推进养分基因组学的开展。 毒理基因组学研讨 大家都晓得生物生活在自然界中都需求一定的进攻手腕。有些植物爲了进攻本身退化出来毒理作用,可以经过此作用来杀害入侵者或许自卫。从基因组学的方向可以研讨毒理基因组学,不但可以研讨毒理基因本身还可以爲传统毒理学检测提供更多的实际根据,阐明有毒物质怎样制毒的缘由,从而使风险评价的不确定性大大降低,目前虽然毒理基因组学只能作爲风险评价的参考,但是作爲风险评价提供所需无力的实际根据和精确的预测将会依赖独立基因组学。 乳酸菌基因组学研讨 大家都晓得酵糖类时次要的代谢产物是乳酸。乳酸杆菌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菌种,所以研讨它的生理习性是十分有利于人类的,基因组学不但可以从分子角度爲我们提供研讨办法,还可以从基因角度来诠释,从事研讨乳酸杆菌的迷信家表示这是一门很有意义的学科,目前各国都在研讨这门学科以及其所带来的影响。如今迷信家重要研讨的是细菌能表达产物来自基因组的表达,所以增强研讨乳酸菌的基因组可以更好的理解基因组的表达调控翻译转录,从而破解其奥妙。 微生物药物菌功用基因组学研讨 微生物是自然界中的一支奇特的生物,形体很小却作用和影响很

论文的研究综述怎么写

研究综述怎么 1综述的定义和特点 综述是查阅了某一专题在一段时期内的相当数量的文献资料,经过分析研究,选取有关情报信息,进行归纳整理,作出综合性描述的文章。 综述的特点:①综合性:综述要"纵横交错",既要以某一专题的发展为纵线,反映当前课题的进展;又要从本单位、省内、国内到国外,进行横的比较。只有如此,文章才会占有大量素材,经过综合分析、归纳整理、消化鉴别,使材料更精练、更明确、更有层次和更有逻辑,进而把握本专题发展规律和预测发展趋势。 ②评述性:是指比较专门地、全面地、深入地、系统地论述某一方面的问题,对所综述的内容进行综合、分析、评价,反映作者的观点和见解,并与综述的内容构成整体。一般来说,综述应有作者的观点,否则就不成为综述,而是手册或讲座了。③先进性:综述不是写学科发展的历史,而是要搜集最新资料,获取最新内容,将最新的医学信息和科研动向及时传递给读者。 综述不应是材料的罗列,而是对亲自阅读和收集的材料,加以归纳、总结,做出评论和估价。并由提供的文献资料引出重要结论。一篇好的综述,应当是既有观点,又有事实,有骨又有肉的好文章。由于综述是三次文献,不同于原始论文(一次文献),所以在引用材料方面,也可包括作者自己的实验结果、未发表或待发表的新成果。 综述的内容和形式灵活多样,无严格的规定,篇幅大小不一,大的可以是几十万字甚至上百万字的专著,参考文献可数百篇乃至数千篇;小的可仅有千余字,参考文献数篇。一般医学期刊登载的多为3000~4000字,引文15~20篇,一般不超过20篇,外文参考文献不应少于1/3。 2 综述的内容要求 选题要新 即所综述的选题必须是近期该刊未曾刊载过的。一片综述文章,若与已发表的综述文章"撞车",即选题与内容基本一致,同一种期刊是不可能刊用的。 说理要明说理必须占有充分的资料,处处以事实为依据,决不能异想天开地臆造数据和诊断,将自己的推测作为结论写。

工商管理毕业论文——以品牌企业为例谈大型企业商业模式的创新

以品牌企业为例谈大型企业商业模式的创新 摘要:随着全球经济地快速发展,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且进入行业同质化竞争阶段。为了提高企业发展,商业模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方向的主要途径,是推动企业发展、统领内部资源如资本、品牌、技术的核心。创新商业模式,为市场提供差异化服务、产品,突出企业的独特价值,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力。本文主要对商业模式进行概述,以品牌企业为例,在此基础上探究、分析大型企业商业模式的创新策略、路径,为企业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大型企业;商业模式;创新;核心战略 纵观世界名牌企业,每个企业均有自己独特的商业模式,根据市场需求、产品概念,实施符合企业产品销售、企业发展方向的发展模式,推动企业发展。在现今市场,企业、产品大量涌现,企业、产品均出现同质化现象,企业面临更大的挑战。而随着科学技术、市场经济的发展,对于企业而言,企业的发展已不再仅依靠高科技,而商业模式则成为发展核心。 一、商业模式创新概述 (一)商业模式内涵 商业模式指的是在市场中企业价值的实现模式,它对公司的内部结构、关系资本、合作伙伴网络等能为公司带来价值的要素进行描述[1]。构建企业商业模式的目的是实现客户价值最大化,并通过企业内外资源的综合整合,使企业形成一个具有独特核心竞争力、高效率的运行系统。从本质而言,商业模式是关于企业做什么、怎么做的问题,涵盖了企业产品销售、客户关系、售后服务等一系列活动。商业模式体系包括业务系统、定位、自由现金流动结构、盈利模式、关键资源能力、企业价值等。 (二)商业模式构建 构建商业模式有利于企业对其竞争者及自身进行分析,从而改进、优化其商业模式,制定符合企业自身实际状况与未来发展的运营、发展模式。商业模式构建主要包括三个部分,第一,为企业战略制定商业模式,对企业实际运营、市场销售、服务客户等情况进行全面了解,开展企业战略分析,准确定位企业发展,

进化基因组学研究进展

研究进化基因组学进展 摘要:进化基因组学是利用基因组数据研究差异基因功能、生物系统演化、从基因在水平探索生物进化的学科。随着近年来基因组数据的不断增加,进化基因组学得到了长足的发展。进化基因组学主要包括从基因组水平理解和诠释生物进化和新基因分析研究探索两方面的内容。本文介绍了进化基因组学研究的主要内容和较为常用的方法,以及近年来在细菌、酵母、果蝇进化基因组学方面的研究进展。 关键词:进化基因组学系统进化比较基因组学新基因 正文 随着基因测序技术的不断进步以及基因组学的飞速的发展,人们积累了大量的基因组学数据,利用所得的大量的基因组数据与进化生物学相结合,在基因组水平研究生物进化机制,随即产生了进化基因组学。 近年来进化基因组学取得了长足的进展,在研究差异基因功能、生物系统演化、从基因在水平探索生物进化的终极方式等方面有重大突破,对人类理解生命现象和过程有重要作用。 研究系统进化学通常包括两个关键步骤:一方面,在不同物种中鉴定同源性特佂,另一方面利用构建系统进化树的方法比较这些特征,进而重新构建这些物种的进化历史[1]。针对这两个关键步骤,传统系统进化学,常采用基于形态学数据和单个基因研究的同源性状鉴定和重建系统进化树(常包括距离法、最大简约法、概率法)[1]的方法来研究。在目前拥有丰富基因组数据的条件下,我们可以分析基因组数据,利用进化基因组学研究系统进化。 一、目前进化基因组学的研究内容主要集中于两个方面:(1)在比较不同生物的基因数据的基础上,从基因组水平理解和诠释生物进化;(2)通过对新基因的分析研究探索基因进化过程的规律两个方面。在进行全基因组进化分析方面,进化基因组学主要集中于构建系统进化树、研究基因组进化策略、研究生物功能变化和进化机制、进化和生态功能基因组学、基因注释的等方面;在新基因方面

生命科学研究进展论文

RNA干涉及其应用 摘要 RNA干涉(RNAi)是将双链导入细胞引起特异基因mRNA降解的一种细胞反应过程.它是转录后基因沉默的一种。RNAi发生过程主要分为3个阶段:起始阶段,扩增阶段,效应阶段。RNAi在生物界中广泛存在.综述RNAi现象的发现、发生机制及其应用,并展望未来的研究. 关键词 RNA干涉 RNA干涉应用 RNA interference and its application Abstract Introduction of double-stranded RNA into cells can induce specific mRNA degradation. This process is called RNA interference(RNAi). It is a kind of post-transcriptional gene silencing. RNAi patlway can be divided into three step: initiation step, amplification step and effector step . RNAi exists in a wide variety of organisms. The discovery , mechanism and application were reviewed in the paper . In addition, the out look of RNAi was introduced . Key words RNA interference application RNA 干涉(RNA interference ,简称RNAi) 是将双链RNA(dsRNA) 导入细胞引起特异基因mRNA 降解的一种细胞反应过程.它是转录后基因沉默(PTGS)的种.1998 年, Fire 等人[1]在利用反义核酸技术来抑制线虫基因表达时意外地发现,由正义和反义RNA 退火形成dsRNA 引起的基因表达抑制要比单独应用正义或反义RNA 强10 倍以上. dsRNA 引起的基因表达抑制不是正义或反义RNA 引起的基因表达抑

最新当前国内外环境保护形势及其研究进展论文

当前国内外环境保护形势及其研究进展论 文 论文一般比较麻烦,连格式都得做好,写论文不是那么容易的,不过也不是很难只要你知道了格式,找到了材料,就方便多了。以下是由查字典范文大全为大家整理的当前国内外环境保护形势及其研究进展论文,希望对你有帮助,如果你喜欢,请继续关注查字典范文大全。 在社会和经济的不断发展的同时,全世界已经开始注意到环境污染的全球性影响,环境污染的程度在不断扩大,而且大规模的事件发生也频频不绝,严重的影响了人类的生活环境,甚至是生存的基础。全球的气候开始变暖,臭氧层遭到日益的破坏,多种生物频临灭绝,森林减少,海洋污染,水污染、雾霾、危险性废物等给人类带来了严重的伤害,环境的严重恶化,造成了环境不能得到一个持续的稳定,已经威胁到人类的生存与经济的发展。 一.当前水环境保护形势和研究 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造成了严重的水污染,对人们的生活造成了严重的影响,直接危害到人们的健康问题。我国的七大水系水质均遭到污染,最为严重的是太湖、滇池水质,检测呈现为劣V类;其次是海河,为重度污染,黄河、淮河等水质遭到轻度污染。综合我国的水环境,可以为分以下几点:①还没有有效的方法来控制遭到污染的水质,地表水和地下水的污染都非常严重;②最主要的污染为重金属污染;③湖库水中氮、磷等浓度高,负荷大,甚至出现异常营养;④新型、复合型污染物严日趋扩大;⑤水资源超过开发限制,工业用水极度浪费。 全球的水资源都受到不同程度的染污,上述情况也均有显现,不过发达都对水

污染给予了有效的治理。目前,国际上对于水浸染,采取了生物监测、遥感监测等技术的应用,我国也相继开发和使用了多种水质监测系统。美国开发了S treeterPhelps等模型体系和水质模型,以便对污染物在水环境中迁移转化规律进行描述。我国对于水污染数值模拟的研究开发还在进一步进行中,虽然与一些发达国家的研究水平还存在距离,不过我国所构建的湖库等水域富营养化生态系统动力学模型,有着突破性进展。 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美国、日本和欧洲一些国家开始了水环境治理以及修复的工作,同时获得了明显的成果。国际上主要有三种治理水污染的技术手段,包括物理法,化学法以及生态法。我国在不仅对三湖、三河进行有效治理,而且对另一些湖泊、河流等给予了治理,在治理的过程中积累了不少经验,不过依然尚有诸多不足之处。我国迫切需要辨认、识别以及预测重大的水环境问题缘故,分析水污染的潜在发展走向,将水质改善、水生态系统恢复以及饮用水安全做为重点保护方向,合理的制定出水环境的保护方案以及水污染防治工作。 二.土壤环境保护形势和研究 我国的工业化的飞速发展以及日趋城市化,更受到全球变化的影响,土壤环境逐步受到污染。我国的受污染土壤大部分是因农药、重金属所至,矿区、石油以及固体废弃为主要污染来源,对我国的生态环境以及食品安全造成了严重的破坏。我国的土壤污染呈局部扩散至区域、从城市扩散到农村、单一发展到复合的多种交叉污染特征。土壤的浸染日趋严峻,已经不只是净土洁食的问题困扰,而是已经发展到土壤的侵蚀、荒漠化等生态问题。 我国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开始关注土壤污染,不过目前对于土壤污染的状况了解并不完全,缺少一个系统的掌握。

京东商城的发展模式之研究-毕业论文

三联学院 专科毕业论文 京东商城的发展模式之研究 姓名 *云 专业信息管理 班级信息管理1班指导教师******* 2014年2月

题目:京东商城的发展模式之研究 摘要 本文研究中国B2C最大的3C产品网络商家——京东商城为例进行研究,分析京东商城发展背景分析,研究其当前京东商城在商业模式和盈利模式等方面的差异化策略,还有市场竞争环境分析,最后分析京东商城在差异化策略实施过程中要注意成本及差异化的规化问题 关键字:京东商城 B2C 网购电子商务

目录 第一节引言 (1) 1.1 选题背景 (1) 1.2研究的容 (1) 2.1.1 京东商城的简介 (2) 2.1.2 京东商城的发展历程 (2) 2.2京东商城发展背景分析 (2) 2.2.1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是中国电子商务B2C行业发展的基础性动力 (2) 2.2.2电子商务增长迅速,市场潜力大 (2) 2.2.3中国互联网快速发展成为电子商务B2C市场发展的“温床” (3) 2.2.4电子商务市场环境改善 (4) 2.2.5政府监管力度加强 (4) 第三节京东商城的商业模式和盈利模式 (5) 3.1商业模式 (5) 3.2赢利模式 (5) 第四节京东商城市场竞争环境分析 (5) 4.1京东商城概况 (5) 4.2市场环境分析 (5) 第五节京东商城差异化策略 (6) 5.1物流策略 (6) 5.2联营销售策略 (6) 5.3服务策略 (7) 7 (7) 第六节结束语 (9) 第七节实习心得 (9) 参考文献 (10) 致 (10)

第一节引言 1.1 选题背景 B2C电子商务行业概述:随着科技信息技术的日益进步以及互联网的深入发展,目前国电子商务发展如火如荼,越来越多的企业把电子商务作为主要的贸易手段,电子商务已经成为企业之间、企业对个人、个人之间重要的交易方式。 截止2009年的最新数据统计目前我国网民超6亿,其中未成年网民占到1/3,未来消费的主流人群都将选择网络这种方式来购物。 艾瑞咨询预计我国网购市场规模2010年将达到5670亿,2012年将达到7980亿,年增长速度在80%以上,成为互联网新经济最强大的增长引擎。 B2C电子商务(business to custom)指的是企业针对个人开展的电子商务活动的总称,也是我国最早产生的电子商务模式。B2C电子商务模式分为综合类B2C,垂直类B2C,传统企业转型电子直销模式的B2C,平台型B2C四类。 B2C电子商务企业的特点是要面对大数量的客户,如何从寻找客户开始,到完成客户洽谈、订货、配送、支付、开据发票等等,进而将信息流、资金流和物流在电子商务应用中完整的实现,是电子商务系统要面对的事情。 1.2研究的容 近年来,随着网络与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网购行为越来越普及,中国的互联网企业经过15年的发展,已经形成年直接营收逾百亿的庞大产业规模,这其中电子商务类企业贡献尤为显著。 与此同时,新的商业模式和营销理念也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在电子商务的各种模式中,B2C模式与传统零售业最为相似,因此也可说对传统零售业的冲击也最为强劲。虽然在此之前有不少学者讨论研究过关于电子商务零售业与传统零售业间的对比、冲突和融合,但本文重点所分析的B2C发展中对零售业的营销模式进行了哪些改革与变化,而这些理念变化又对传统零售业产生了怎样的影响或启示,在这个方向上的研究还是比较少的。所以在研究过程中,引入了京东商城的发展过程和相关研究资料作为案例,使研究方向更为明晰。因此,本文在相关资料和文献回顾的基础上,通过对市场营销理论发展的梳理,有助于我们了解到在当前中国传统零售业所普遍采取的营销模式处于什么样的发展阶段;通过对B2C模式电子商务的定义、运营模式和其在中国发展历程的梳理,有助与我们理解B2C与传统零售业之间的关系和冲突;通过从中国零售业市场的发展趋势中,我们可以看到B2C对传统零售业产生了怎样的影响,传统零售业的发展瓶颈与困境是否可以通过更新的营销模式来解决;通过对京东商城的发展过程和相关研究,我们观察到京东商城即B2C发展中实现了哪些新的营销理念,与传统的营销理念又有怎样的差别,有哪些值得吸收和借鉴,从而使传统零售业更加适应现代市场观念的需求 第二节京东的资料 京东商城是中国B2C市场最大的3C网购专业平台,是中国电子商务领域最受消费者欢迎和最具有影响力的电子商务之一。京东商城目前拥有遍及全国各地2500万注册用户,近6000家供应商,在线销售家电、数码通讯、电脑、家居百货、服装服

电子商务的发展对传统商业模式的影响【毕业论文】

本科毕业论文 ( 20_ _届) 电子商务的发展对传统商业模式的影响 摘要:本文主要论述电子商务的持续快速的发展对传统的商业模式带来的主要影响,将从多个层次研究传统商业模式的应对方式和做出的改变。针对电子商务发展的不足与缺陷,传统商业模式将如何改变自身的营销模式。传统商业模式的改变旨在在网络时代的前提下为企业、消费者、和政府部门带来更多的利益和财富。 关键词:电子商务;传统商业模式;网络经济;影响

The main impact of e-commerce to the traditional commercial pattern Abstract:This article mainly discusses the main impact of the sustainable and rapid development of e-commerce to the traditional commercial pattern.And the multiple layers study to the response and changes of the traditional commercial pattern.The traditional commercial pattern would change its markting model against the defetcs of the development of e-commerce.The change of The traditional commercial pattern aimed at bringing more benefits and wealth. for enterprises , consumers, and the government in the network era. Key words: e-commerce;the traditional commercial pattern;the Internet economy;influence

基因组学研究的应用前景

基因组学研究的应用前景摘要:基因组学是一门研究基因组的结构,功能及表达产物的学科,基因组的结构不仅是蛋白质,还有许多复杂功能的RNA,包括三个不同的亚领域,及结构基因组学,功能基因组学和比较基因组学。近几年,基因组学在微生物药物,细菌,病毒基因,营养基因方面都有进展,其前景是光明的。 关键词:基因研究未来结构 一、微生物药物产生菌功能基因组学研究进展 微生物药物是一类化学结构和生物活性多样的次级代谢产物,近年来多个产生菌基因组序列已经被测定完成,在此基础上开展的功能基因组研究方兴未艾,并在抗生素生物合成,形态分化,调控,发育与进化及此生代谢产物挖掘等方面有着新的发现,展现出广阔的研究前景,青霉素及其衍生的《》内酰胺类抗生素极大地改善了人类的卫生保健和生活质量,并促进研究人员不断对其工业生产菌株类黄青霉进行遗传改良和提高其产量,从而降低生产成本。经过60年的随机诱变筛选,当前青霉素产量至少提高了三个数量级,同时,青霉素的生物合成机理也得到了较为清晰的阐述,其pcbAB编码的非核糖体肽合酶ACVS~DPcbc编码的异青霉素N合成酶IPNS位于细胞质中,而苯乙酸COA连接酶PenDE编码的IPN酰基转移酶位于特殊细胞器一微体中。 研究发现,青霉素合成基因区域串联扩增,产黄青细霉胞中微体含量增加都可显著提高青霉素产量。然而随机诱变筛选得到的黄青霉工业菌株高产的分子机制尚不明确。为此,2008年荷兰研究人员联合国美国venter基因组研究所对黄青霉wisconsin54—1225进行了基因组测试和分析,并进一步利用DNA芯片技术研究了wisconsin54—1255及其高产菌株DS17690在培养基中是否添加侧链前体苯乙酸情况下的转录组变化,四组数据的比较分析发现,有2470个基因至少在其中一个条件下是差异表达的,根据更为严格的筛选标准,在PPA存在的条件下,高产菌相比测序菌株有307个基因转录是上调的,和生长代谢,青霉素前体合成及其初级代谢和转运等功能相关,另有271个基因显著下调,主要是与生长代谢及发育分化相关的功能基因。 二、乳酸菌基因组学的研究进展

研究性进展论文

路基的养护和评价指标 一、绪论 路基是公路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路面的基础。它承受由路面结构层传递下来的行车荷载和自然因素的作用。路基的强度和稳定性直接影响路面的平整度和强度,是保证路面稳定的先决条件。路基质量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路面的使用性能,从而对道路使用者的行车安全性、舒适性以及行驶速度产生极大的影响。路面的损坏,往往与路基的排水不畅、路基构造物的缺损有直接关系。随着我国公路建设里程的不断增加,公路建设对于路基性能的要求也逐步提高,但由于公路建设环境复杂,路基工程受雨水温度等外部环境的破坏严重,往往不能满足高等级公路对于路基强度和稳定性的严格要求。路基工作性能将直接影响路面的强度和平整度,因此有必要进行路基工作性能的评价,从而为路基养护工作提供决策依据。 公路路基使用性能的衰变一般都会通过可见的、不同形式的损坏表现出来,各类病害和缺损尤其是在汛期尤为凸出。为了经常保持路基的良好技术状态,确保路基在行车作用和自然因素的影响下不发生明显的变形,保持完整无损,必须加强对路基的日常养护工作。因而养护单位在汛期前务必作好认真、细致的公路技术状况调查,采集准确、真实的数据和资料,对各类病害尽早提出经济、合理、有效的处治方案,使高等级公路的技术状况更加趋于完好,确保行车的安全性和舒适性。 二、路基养护的基本要求 (一)公路养护的质量要求 《公路养护技术规范》对公路养护的质量要求是:保持路面清洁,横坡适度,行车舒适;路肩整洁,边坡稳定,排水通畅;构造物完好;沿线设施完善;绿化协调美观,逐步实现GBM 工程,力争构成畅、洁、绿、美的公路交通环境。具体到路基部分,必须保持路基土的密实,排水性能良好,各部尺寸和坡度符合要求,及时消除不稳定因素。路基养护工作应符合下列基本要求:路基各部分经常保持完整,各部尺寸保持规定的标准要求,不损坏变形,经常处于完好状态。 路肩无车辙、坑洼、隆起、沉陷、缺口,横坡适度,边缘顺适,表面平整坚实、整洁,与路面接茬平顺。边坡稳定、坚固,平顺无冲沟、松散,坡度符合规定。边沟、排水沟、截水沟等排水设施无淤塞、无高草,纵坡符合规定,排水通畅,进出口维护完好,保证路基、路面及边沟内不积水。挡土墙保持完好无损坏,泄水孔无堵塞。 (二)路基养护工作的内容和要求 1.路基养护工作的内容 经常修整路肩、边坡,修剪路肩杂草,清除挡墙、护坡、集水井和泄水漕内的杂物。疏通、改善排水系统,对边沟、截水沟以及暗沟(管)等排水设施,应及时排除堵塞、疏通水流,保持水流的畅通等。维护、修理各种防护构造物等。公路沿线的防护构造物包括护坡护面墙、植物以及各类挡土墙等,要保完整无损、发挥其对路基的防护和加固作用。观察预防、处理滑坡、翻浆、泥石流、崩塌、塌方及其他病害,及时检查各种路基的险情,加强水毁和自然灾害的防护和治理。 2.路基养护的一般要求 通过对路基的经常性养护,随时保持路基功能完好和满足原设计要求,路基养护的一般要求为:路基:各部分经常保持完整,各部尺寸保持规定的标准。路肩:无沉陷、缺口、横破适度、边缘顺势、表面平整、坚实整洁、无杂草、与路面边缘平顺相接。边坡:边坡稳定、坚固、平顺、无冲沟,碎落台及挡墙帽石上经常保持无碎落物。排水系统:边沟、排水沟、跌水井、泄水槽等排水设施无淤塞、无杂草,排水通畅,进出水口完好。路基、路面、边沟经常保持不积水地下排水设施通畅。防护及支挡结构:防护及支挡工程保持完 整无损坏,泄水孔无堵塞,伸缩缝(沉降缝)功能完好,能够自由伸缩和沉降。 (三)路基养护与研究 路基是一种土工构筑物,既要承受荷载,又要受各种自然条件的严重影响,因此路基的养护也是相当复杂的。对路基病害应尽量防患于未然,以“预防为主、治养并重、排水防水、安全第一”为出发点,治早治小,多做预防性工程;对一些较大的路基病害,如崩塌、滑坡、软土路基下沉、基床病害、较大的冻害等的整治,通常需要进行细致的勘探试验,单独的特殊设计和工程措施,如抗滑桩、排水盲沟、砂井、砂垫层和土工织物等。 路基绝大部分病害和水的作用有关,所以路基病害的预防和整治都强调要搞好排水、防水和治水的工作。每年雨季前,路基养护人员要进行一次全面防洪检查,及时发现和处理隐患,并要清通所有天沟、侧沟(边沟)等排水设备、注意河流凹岸护坡的补修、沿河路基冲刷防护、坡面防护、陡坡的堤堑交界处的排水防水工作。大风暴雨期间要加强巡道,还要采用各种仪器进行降水量、水位的观测、数据记录等项工作。加强沿路两侧地带的绿化,可保持水土,对路基有很大的防护效能。如在山区路旁种植根系发达的乔木、灌木或草本植物,具有很强的稳定边坡、抵抗冲蚀的作用;在沙漠地区铁路、公路两侧种植抗旱性强的灌木或草本植物,可起到固沙、防沙作用(如包兰铁路中卫段

商业模式创新开题报告

开题报告 论文题目:安防行业商业模式创新研究——以电子商务为依托 学院:_动力与机械学院___学号:__2009301470073___ 姓名:_张凯歌______ 一、论文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1.1选题背景 安防行业是一个新兴的行业,也是一个有一定特殊性的行业。它包括了视频监控、门禁、防盗报警设备等安全防护产品的生产与经营,以及与之相关的安全防护工程、安全防护系统维护等服务提供。安防行业本质上属于工业品领域,其服务对象一般为政府公共部门、工厂、企业、商场、社区等组织,因而在需求、购买、交易等各个环节都有自己的特殊性。但是这并不妨碍电子商务在安防行业的应用,恰恰相反,安防行业实施电子商务拥有良好的基础条件,与电子商务的联姻也是必然趋势。相对于其他IT行业应用而言,安防又是一个相对传统的行业。安防电子商务起步较晚,加之安防产品隶属于电子类工业品范畴,受到了产品安装、维护、售后等一系列因素的限制,发展速度与规模无法和服装、化妆品这些大众商品相比,但即便如此,安防电子商务在信息化大潮的推进下,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仅淘宝一个平台,安防产品的销售额也在数亿左右。2007年世界金融危机以来,全球安防市场需求出现萎缩,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通过电子商务开拓中东、南美等新兴市场。数据显示,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过程中,未应用电子商务的企业陷入困境的比例高达84.2%,而运用电子商务的企业仅为16.8%。由此可见,在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下,电子商务对一个企业的持续稳定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1.2研究意义 从本质上而言,安防行业实施电子商务是对其原有商业模式的一种改进和创新,其过程符合商业模式创新理论所提出的一般规律,本文旨在借助商业模式创新的相关理论分析安防行业实施电子商务的过程,以促进这一过程的成功实施。 电子商务顺应了时代的发展趋势,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和吸引力。安防行业作为一个快速成长的朝阳产业,不可避免地要与电子商务发生联系。 随着安防市场的不断发展,竞争规则日臻完善,一些新兴企业的不断进入,行业竞争日益加剧,产品的利润也随之变薄,市场渐渐由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过度。在这样的背景下,产品营销和品牌推广的传统模式的转变就成为安防企业所要面临的尖锐问题,为了能够接触更多的产品用户和潜在消费者,增加产品影响力,增加产品利润,安防企业必须由传统的分销渠道向立体化营销转变,而无论

Overview-of-business model商业模式概述毕业论文外文文献翻译及原文

毕业设计(论文) 外文文献翻译 文献、资料中文题目:商业模式概述 文献、资料英文题目:Overview of business model 文献、资料来源: 文献、资料发表(出版)日期: 院(部): 专业: 班级: 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 翻译日期: 2017.02.14

英文原文 Overview of business model A business mode l describes the rationale of how an organization creates, delivers, and captures value[1] (economic, social, or other forms of value). The process of business model construction is part of business strategy. In theory and practice the term business model is used for a broad range of informal and formal descriptions to represent core aspects of a business, including purpose, offerings, strategies, infrastructure, organizational structures, trading practices, and operational processes and policies. The literature has provided very diverse interpretations and definitions of a business model.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analysis of manager responses to a survey defines business models as the design of organizational structures to enact a commercial opportunity[2]. Further extensions to this design logic emphasize the use of narrative or coherence in business model descriptions as mechanisms by which entrepreneurs create extraordinarily successful growth firms [3]. Whenever a business is established, it either explicitly or implicitly employs a particular business model that describes the architecture of the value creation, delivery, and capture mechanisms employed by the business enterprise. The essence of a business model is that it defines the manner by which the business enterprise delivers value to customers, entices customers to pay for value, and converts those payments to profit: it thus reflects management’s hypothesis about what customers want, how they want it, and how an enterprise can organize to best meet those needs, get paid for doing so, and make a profit.[4] Business models are used to describe and classify businesses (especially in an entrepreneurial setting), but they are also used by managers inside companies to explore possibilities for future development. Also, well known business models operate as recipes for creative managers.[5] Business models are also referred to in some instances within the context of accounting for purposes of public reporting. Over the years, business models have become much more sophisticated. The bait and hook business model (also referred to as the "razor and blades business model" or the

进化基因组学研究进展

进化基因组学研究进展 刘超 (山东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济南250100) 摘要:进化基因组学是利用基因组数据研究差异基因功能、生物系统演化、从基因在水平探索生物进化的学科。随着近年来基因组数据的不断增加,进化基因组学得到了长足的发展。进化基因组学主要包括从基因组水平理解和诠释生物进化和新基因分析研究探索两方面的内容。本文介绍了进化基因组学研究的主要内容和较为常用的方法,以及近年来在细菌、酵母、果蝇进化基因组学方面的研究进展。 关键词:进化基因组学系统进化比较基因组学新基因 前言 随着基因测序技术的不断进步以及基因组学的飞速的发展,人们积累了大量的基因组学数据,利用所得的大量的基因组数据与进化生物学相结合,在基因组水平研究生物进化机制,随即产生了进化基因组学(Evolutional Genomics)。 近年来进化基因组学取得了长足的进展,在研究差异基因功能、生物系统演化、从基因在水平探索生物进化的终极方式等方面有重大突破,对人类理解生命现象和过程有重要作用。 1进化基因组学研究内容 研究系统进化学通常包括两个关键步骤:一方面,在不同物种中鉴定同源性特佂,另一方面利用构建系统进化树的方法比较这些特征,进而重新构建这些物种的进化历史[1]。针对这两个关键步骤,传统系统进化学,常采用基于形态学数据和单个基因研究的同源性状鉴定和重建系统进化树(常包括距离法、最大简约法、概率法)[1]的方法来研究。在目前拥有丰富基因组数据的条件下,我们可以分析基因组数据,利用进化基因组学研究系统进化。

目前进化基因组学的研究内容主要集中于两个方面:(1)在比较不同生物的基因数据的基础上,从基因组水平理解和诠释生物进化;(2)通过对新基因的分析研究探索基因进化过程的规律两个方面[2](如图1)。在进行全基因组进化分析方面,进化基因组学主要集中于构建系统进化树、研究基因组进化策略、研究生物功能变化和进化机制、进化和生态功能基因组学[2]、基因注释的等方面;在新基因方面主要分析基因产生机制和新基因固定及其动力学研究。 图1 进化基因组学主要研究内容 目前进化基因组学的研究有力的解决了一些基础性的进化问题,但也出现了一些未来需要急需解决的挑战。例如生物进化的本质和目前重建系统进化树方法的限制[1]。 2研究进化基因组学的方法 研究进化基因组学的方法主要包括利用基因组数据分析和研究新基因的产生和演化两种。 2.1利用基因组数据进行系统进化分析 利用基因组数据进行系统进化分析,常有基于基因序列的方法和基于全基因特征的方法。(如图2)

水稻基因组学的的研究进展

基因组学课程论文 所在学院生命科学技术学院 专业14级生物技术(植物方向) 姓名金祥栋 学号2014193012

水稻基因组学的研究进展 摘要:随着模式植物——拟南芥和水稻基因组测序的完成,近年来关于植物基因组学的研究越来越多。水稻是世界上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养活着全世界近一半的人口。同时南于水稻基冈组较小、易于转化及与其他禾本科植物基因组的同线性和共线性等特点,一直被作为禾本科植物基因组研究的模式作物。水稻基因组测序的完成及种质资源的基因组重测序,为水稻功能基因组研究奠定了基础。现综述我国水稻基因组测序和功能基因组研究历史,重点介绍了近年来在水稻基因组序列分析中获得的几项最新的研究结果。 关键词:水稻;基因组测序;功能基因组;研究历史;基因组学;研究进展 The recent progress in rice genomics research Abstract: With the completion of genome sequencing ofthe model plant-- Arabidopsis and rice,more and more researches on plant genomics emerge in recent years. Rice i 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crops in the world, raised nearly half of the world popul ation. At the same time in south rice Keegan group is smaller, with linear and linear features such as easy transformation and other gramineous plant genome, has been use d as a model crop for plant genome research of Gramineae. Genome sequencing and germplasm resources the rice genome sequencing completed laid the foundation for ric e functional genomics research. This article reviews the history and function of our ge nome sequencing of rice genome research, introduces several latest research results in recent years in the analysis of rice genome sequences. 前言 基因组是1924年提出用于描述生物的全部基因和染色体组成的概念,是研究生物基因结构与功能的学科,是在遗传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门现代生物技术前沿科学,也是现代分子生物学和遗传工程技术所必要学科,是当今生物学研究领域最热门、最有生命力、发展最快的前沿科学之一。基因组学的主要任务是研究探索生物基因结构与功能,生物遗传和物理图谱构建,建立和发展生物信息技术,为生物遗传改良及遗传病的防治提供相关技术依据。 进入21 世纪,随着全球化、市场化农业产业发展和全球贸易一体化格局的逐步形成,我国种业正面临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主要表现在:依靠传统育种技术难以大幅度提高粮食单产;土地资源短缺,农业环境污染日益突出;种质资源发掘、基因组育种技术亟需创新等。水稻不仅是重要的粮食作物,由于其基因组较小且与其他禾本科作物基因组存在共线性,以及具有成熟高效的遗传转化体系,已成为作物功能基因组研究的模式植物。因此,水稻基因组研究对发展现代农作物育种技术、提升种业国际竞争力和保障粮食有效供给具有重大战略意义。 基因组研究主要包括三个层次:①结构基因组学,以全序列测序为目标,构建高分辨率的以染色体重组交换为基础的遗传图谱和以DNA 的核苷酸序列为基础的物理图谱。②功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