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布特点

分布特点

分布特点

我国历史悠久,各民族都形成了自己的民族文化和生活习俗。而民族的分布特点则是大杂居、小聚居、相互交错居住。汉族地区有少数民族聚居,少数民族地区有汉族居住。这种分布格局是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各民族间相互交往、流动而形成的。中国少数民族人口虽少,但分布很广。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都有少数民族居住,绝大部分县级单位都有两个以上的民族居住。中国的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内蒙古、新疆、宁夏、广西、西藏、云南、贵州、青海、四川、甘肃、黑龙江、辽宁、吉林、湖南、湖北、海南、台湾、重庆市等省、自治区。中国民族成分最多的是云南省,有25个民族。

地理区域时间分布特征

陆军军官学院五四比武 数学建模竞赛 参赛组编号:022******* 所属队别:学员二旅26队 参赛队员姓名:夏旭东刘小均刘豪 参赛选择的题号是: A 论文题目:地理区域气温时间分布特征

地理区域气温时间分布特征 摘要 1.问题一 问题一是对较短时间内气温的预测,为了能够较准确的预测较短时间段的气温,我们需要对所给数据进行处理,由于问题一是为了求出一天、几天或者一周的气温,我们首先需要计算出三个区每天的平均温度,其次引入三次指数平滑法,并建立时间序列模型,较精确的预测出较短时间的气温,预测结果如下: 20070624 20070624~26 20070624~30 原平均温度22.4 25.37 25 预测值23.91 26.17 26.43 2.问题二 问题二要预测冬季的最高或最低气温,实际上是在第一问的基础上,预测冬季三个月的气温,但这加大了运算量,其实对于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是在一个固定的时间段获得的,因此对一年四季随机抽取三天,观察其气温变化曲线,得出了两个时间段,即0-6时和12-16时能达到每日的最低和最高气温,再利用问题一中的基于EMD的神经网络预测,以所给数据为输入,预测下一年同期气温,比较得出最高和最低气温,如下图: 最高气温最低气温 时间20070221 20061223 平均温度17.6 -9.5 3.问题三 问题三要对2007年冬季气温整体进行分析,由于没有给出2007年的真实冬季气温,我们首先要预测出2007年冬季的气温,第二问我们利用基于EMD的神经网络预测法对2006年的冬季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进行了预测,而得出的预测值与真实值相比,非常接近。因此我们预测2007年冬季的平均气温,也在原有的模型基础上进行求解。然后分析:1.对07年冬季气温的整体性分析2.对07年冬季气温的地域情况的分析3.对2007年冬季气温最高和最低的时间的分析 关键词:主成分分析希尔伯特黄变换 EMD经验模态分解法神经网络预测时间序列法

中国生物医药产业区域分布特征

中国生物医药产业区域分布格局 在全球各主要发达国家加速推进生物技术发展的背景下,我国于2010年明确将包含生物医药在内的生物产业列入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中国生物医药产业将迎来加速发展和布局调整的重要机遇。 上图是2010年中国各省生物医药产值分布图。从图中可以看出,目前,中国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化分布进一步显现,已初步形成以长三角、环渤海为核心,珠三角、东北等中东部地区快速发展的产业空间格局。此外,中部地区的河南、湖南、湖北,西部地区的四川、重庆也已经具备较好的产业基础。 为统一评价各重点区域生物医药产业发展水平,根据生物医药发展的关键要素,选取产业规模、创新能力、人力资源、国际交流等四项指标进行评价。如下图:

环渤海地区生物医药人力资源储备最强,拥有丰富的临床资源和教育资源。各省市在医药产业链方面具有较强的互补性,围绕北京形成了创新能力较强的产业集群。 长三角地区生物医药产业创新能力和国际交流水平评分最高。长三角地区拥有最多的跨国生物医药企业,在研发与产业化、外包服务、国际交流等方面具有较大优势,已逐步形成以上海为中心的生物医药产业集群。 珠三角地区市场经济体系成熟,市场潜力巨大。珠三角地区医药流通体系发达,毗邻港澳,对外辐射能力强,民营资本比较活跃。围绕广州、深圳等重点城市形成了商业网络发达的生物医药产业集群。 中西部生物医药产业集群逐步形成各自发展特色。成渝经济圈在生物医学工程领域创新活跃,是西部地区重要的生物医药成果转化基地;以长春市为核心的长吉图地区是亚洲规模较大的疫苗生产基地;长株潭地区拥有长沙高新区、浏阳生物医药园等多个生物医药产业基地,产业基础雄厚;武汉城市群聚集了各类研发机构及知名企业300余家,已形成支撑创新、产业化发展,较为完善的平台和环境。 武汉中帜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由留美华裔生物科技精英创建的,致力于分子生物检测及临床医学诊断新技术、新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一体化的高新技术企业。公司注册资本3000万,广泛涉猎生命科学研究和医学临床检验领域。2008年在硅谷投资兴建了新技术研发中心——美国Signosis.Inc,成功构建了多生物素信号放大技术、斑点免疫测试技术、基因芯片检测技术等多项技术平台,其中“模板线性扩增和多生物素信号的双重放大方法”等三项发明已申请中国专利及国际专利。先后开发完成200多种最新的生物标志物分析试剂产品,产品销售遍布北美、欧洲及亚洲等主要国家和地区。2011年11月,中帜生物正式落户武汉东湖高新区国家生物产业基地九龙产业园,拟斥资4000万元打造公司管理总部、营销管理中心及分子诊断试剂生产基地。并与国家疾控中心、中科院、军科院、医科院等研究院所结为战略合作伙伴,与多家大型三甲医院建立临床合作。 作为较早一批入驻武汉光谷生物城的高新技术企业,武汉中帜生物科技有

中国区域划分

中国区域划分 一、按行政区域划分: 1、东北地区:包括辽宁、吉林、黑龙江及大连市; 2、西北地区:指中国西北内陆的一个区域,地理上包括黄土高原西部,渭河平原,河西走廊青藏高原北部内蒙古高原西部,柴达木盆地,和新疆大部的广大区域。通常简称“西北”,包括宁夏、新疆、青海、陕西、甘肃及内蒙古部分; 3、华北地区:包括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内蒙古的部分; 4、华中地区:中国中部地区的简称,包括湖北、湖南、河南; 5、华东地区:中国东部地区的简称,华东六省一市指山东、江苏、安徽、浙江、福建<台湾>、江西、上海及宁波、厦门、青岛; 6、华南地区:中国南部地区的简称,包括广东、广西、海南,广义上的华南地区还包括福建省中南部,台湾、香港、澳门; 7、西南地区:指中国西南部的广大腹地,地理上包括青藏高原东南部,四川盆地和云贵高原大部,包括四川、云南、贵州、西藏、重庆(大西南); 注释:传统的西南——包括四川、云南、贵州、重庆

8、台港澳地区:包括台湾、香港、澳门。 注释:中南地区——河南、湖北、湖南、广东、广西、海南、深圳(7个省、区、市) 二、八大区域 1、东北地区:包括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总面积79万平方千米,2001年总人口10696万。这一地区自然条件和资源禀赋结构相近,历史上相互联系比较紧密,目前,面临的共同问题多,如资源枯竭问题、产业结构升级换代问题等。 2、北部沿海地区:包括北京、天津、河北、山东两市两省。总面积37万平方千米,2001年总人口18127万。这一地区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捷,科技教育文化事业发达,在对外开放中成绩显著。 3、东部沿海地区:包括上海、江苏、浙江一市两省。总面积21万平方千米,2001年总人口13582万。这一地区现代化起步早,历史上对外经济联系密切,在改革开放的许多领域先行一步,人力资源丰富,发展优势明显。 4、南部沿海地区:包括福建、广东、海南三省。总面积33万平方千米,2001年总人口12019万。这一地区面临港、澳、台,海外社会资源丰富,对外开放程度高。 5、黄河中游地区:包括陕西、山西、河南、内蒙三省一区。总面积160万平方千米,2001年总人口18863万。这一地区自然资源尤其是煤炭和天然气资源丰富,地处内陆,战略

达坂城柴窝堡湖区域植被的垂直分布格局及区系分析

达坂城柴窝堡湖区域植被的垂直分布格局及区系分析 植物区系反映了某地区所有植物种类的组成、现代和过去的分布及它们的起源和历史,植物区系的研究不仅能够在理论上揭示和解决植物地理学的一些疑难问题,还能为一个区域内生物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和有效保护提供基础资料。某一地区的植被类型,不仅能够为该地区保护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提供基础资料,也可以为生态恢复和区域规划提供科学依据。达坂城区是干旱区的典型代表,该区的荒漠植被是乌鲁木齐的重要生态屏障。 近些年来,该区原有的生态环境受到干扰,保护与恢复达坂城区生态环境是乌鲁木齐市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为探明达坂城柴窝堡湖区域的植物种类、分布、区系成分,掌握植被类型、群落组成及分布特点,为达坂城区的自然资源保护、生态恢复和可持续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本文采用全面踏勘法、典型样带和样地法,对达坂城柴窝堡湖区域的植被类型和植物组成进行了调查。主要结果如下:达坂城柴窝堡湖区域陆地植被可划分为6个植被型、12个植被亚型、24个群系。 荒漠是该区域分布面积最大的植被类型,占主要成分。达坂城柴窝堡湖区域的植被垂直带自下而上依次为荒漠带、草原带、草甸带。柴窝堡湖湿分为20个群系,其中,湖的北岸主要为布顿大麦群系、细叶沼柳群系、芦苇群系等,湖的西岸主要为盐穗木群系、盘花乳菀群系、盐角草群系等,湖的东岸和南岸只有多枝柽柳群系。 达坂城柴窝堡湖区域有维管束植物51科194属316种。在科级水平上,植物寡种科占优势,共20科,占总科数的39.2%;在属级水平上,单种属占绝对优势,共137属,占总属数的70.6%。表明研究区寡种科、单种属突出。 科的地理区系成分以温带成分为主,有13科,占总科数的72.2%;在属的分布

1、分布特征描述类

地理事物分布特征的描述 地理事物分布特征的描述及成因分析总体来说,地理事物的分布形状分为点线面三大类;其特征要从位、数、形三方面来描述,每一个具体特征都隐含着不同的原因,要学会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①位置:绝对位置有经纬度、高程;相对位置指“在---地区---方向或与----平行或沿---分布”; ②形状看延伸方向、弯曲方向得总体形状(团块状、条带状); ③数量指数值大小、递变规律、变化快慢(梯度)、极值(闭合中心)、面积大小、范围宽窄。 1.点状分布:点状地理分布图表示的地理事物是标定在图上离散的点。①表示分布地点:如我国特大城市的分布(只表示其空间位置);②表示类别:用不同图例,如我国矿产资源分布、不同等级的城市分布等; ③表示数量:用定位符号的大小来区分(或同时在符号旁边注明绝对数量)。 描述角度: (1)点的疏密: ①均匀一致;②分布不均(总分结构描述),沿什么线(或面)密集;沿什么线(或面)稀疏。 (2)点的位置:在----线(沿河谷、海岸线、边境线、交通线)上分布;在----面(面的什么位置)上分布。 (3)点的数量:多少(极值最多、最少、最集中等),反应的规律(哪多哪少)。 (4)点的大小:代表的含义(如城市等级)。 (5)其他:点的动态变化 2.线状分布:线状地理分布图,常用线状符号来表示交通线、河流、山脉、等值线等。读图时要注意事物的起止点、事物沿途的变化和事物的走向。 描述角度:位置、疏密、渐变方向、走向(延伸方向) 等值线类的还需说明量的大小。 (1)描述一条等值线:突出位置、延伸方向,凸出(弯曲)方向;明显转折时要分段描述。 (2)描述一组等值线:①变化趋势:由总体延伸方向得递变规律,向……方向逐渐变大(变小) ②分布范围:最大到最小的范围是…… ③分布凸变:某地区偏大(小)、极值或特殊值。 3.面状分布:面状地理分布图表示地形区、气候区、农业地域、工业区等地理事物。①表示分布范围:在地图中用封闭的界线,或一种图例表示某种呈面状分布地理事物的范围。②表示类别:在某种地理事物的分布范围内,用不同的颜色或图例,在各个范围内用不同图形加以区分类别。③表示数量:常用散点法(点数多少)、等值线法。读图时要明确事物的地理范围。 描述角度:位置、形状、面积大小、延伸方向。 (1)描述位置属性(相对位置):分布方位、分布范围、伸展方向; (2)数量属性(面积、形状):面积大小、形状、延伸方向态变化趋势。

中国各省份地区划分(整理)

北京(京)天津(津)上海(沪)重庆(渝)内蒙古自治区(内蒙古)维吾尔自治区(新)西藏自治区(藏)宁夏回族自治区(宁)广西壮族自治区(桂)香港特别行政区(港)澳门特别行政区(澳)黑龙江省(黑)吉林省(吉)辽宁省(辽)河北省(冀)山西省(晋)青海省(青)山东省(鲁)河南省(豫)江苏省(苏)安徽省(皖)浙江省(浙)福建省(闽)江西省(赣)湖南省(湘)湖北省(鄂)广东省(粤)台湾省(台)海南省(琼)甘肃省(甘或陇)陕西省(陕或秦)四川省(川或蜀)贵州省(贵或黔)云南省(云或滇)dian 华东:山东、江苏、江西、安徽、浙江、上海 华南:湖南、广东、广西、福建 华北:北京、天津、河北、内蒙、山西 西南:云南、贵州、四川、重庆、西藏 西北:陕西、甘肃、宁夏、新疆、青海 中国各省份简称的由来 四个直辖市 1、北京(京)北京有据可查的第一个名称为“蓟”(ji),是春秋战国时燕国的都城。辽金是将北京作为陪都,称为燕京。金灭辽后,迁都于此,

称中都。元代改称大都。明成祖朱棣从南京迁都于此,改称“北京”。名称一直沿用至今。1949 年设为直辖市。取全称中的“京”字作为简称。 2、天津(津)唐宋以前,天津称为直沽。金代形成集市称“直沽寨”。元代设津海镇,这是天津建城的开始。明永乐 2 年(1404 年)筑城设卫,始称天津卫,取“天子经过的渡口”之意。1949 年设为直辖市。取全称中的“津”字作为简称。 3、上海(沪)上海之称始于宋代,当时上海已成为我国的一个新兴贸易港口,那时的上海地区有十八大浦,其中一条叫上海浦,它的西岸设有上海镇。1292 年,上海改镇为县。这是上海这一名称的由来。1949 年,上海设为直辖市。古时,上海地区的渔民发明了一种竹编的捕鱼工具“扈”,当时还没有上海这一地名,因此,这一带被称为“沪渎”,故上海简称“沪”。春秋战国时上海是楚春申君黄歇封邑的一部分,故上海别称“申”。 4、重庆(渝)重庆古称“巴”。秦时称江州。隋称渝州。北宋称恭州。重庆之名始于1190 年,因南宋光宗赵敦先封恭王,后登帝位,遂将恭州升为重庆府,取“双重喜庆”之意。1997 年,重庆设为直辖市。隋时,嘉陵江称渝水,重庆因位于嘉陵江畔而置渝州,故重庆简称“渝”。 五个自治区 1、内蒙古自治区(内蒙古)(呼和浩特市) 蒙古原为部落名,始见于唐代记载。1206 年,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各部,建立蒙古国。元灭后,蒙古族退居塞北。明清形成内、外蒙古之称。晚清以后,泛指大漠以南、长城以北、东起哲里木盟、西至套西厄鲁特所以盟旗为内蒙古。取全称中“内蒙古”三字作为简称。

全国各省区域分布图

全国各省区域(分布图) 中国各省/直辖市行政区域 东北区域: 辽宁省:沈阳、大连、鞍山、抚顺、辽阳、铁岭、朝阳等14地级市、17县级市、19县、8自治县 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长春、吉林、四平、辽源、通化、白山、松原、白城等8地级市,20县级市、18县、3自治县 黑龙江省:大兴安岭1地区,哈尔滨,齐齐哈尔、牡丹江、大庆、伊春、鸡西、鹤岗、双鸭山、佳木斯、七台河、黑河、绥化12个地级市,19 个县级市、46个县、1个自治县 华北区域: 北京市:东城区、西城区、崇文区、宣武区、海淀区、朝阳区、丰台区石景山区、房山区、门头区、通州区、顺义区、昌平区、大兴区、 怀柔区、平谷区、延庆县、密云县 天津市:和平区、河东区、河西区、河北区、红桥区、南开区、汉沽区、 塘沽区、大港区、东丽区、津南区、西青区、北辰区、武清区、 宝坻区、蓟县、宁河县、静海县 河北省:石家庄市、邯郸市、邢台市、保定市、张家口市、承德市、廊坊市唐山市、秦皇岛、沧州、衡水市等11个地级市,22个县级市, 108个县,6个自治县 山西省:吕梁地区、太原市、大同市、朔州市、阳泉市、晋中市、忻州 临汾、运城、长治、晋城等10个地级市 12个县级市 85个县 东南区域: 福建省:福州、厦门、三明、莆田、泉州、漳州、南平、龙岩、宁德等9个 地级市、14个县级市、45个县 江苏省:南京市、徐州市、连云港市、宿迁市、泰州市13个地级市、27个县级市和27个县 上海市:黄浦、浦东新区、闸北、长宁、杨浦、普陀、卢湾、静安、宝山、徐汇、虹口、嘉定、闵行、松江、金山、青浦、南汇、奉贤等18区, 崇明1个县。

浙江省:杭州、宁波、温州、嘉兴、湖州、绍兴、金华、衢州、舟山、台州、丽水等11低级市,22县级市,35县,1个自治州 安徽省:合肥、巢湖、宣城、池州、六安、毫州、蚌埠、淮南、淮北、芜湖、铜陵、马鞍山、安庆、黄山、滁州、阜阳、宿州17地级市,5个县级 市,56个县 江西省:南昌、景德镇、九江、萍乡、新余、鹰潭、赣州、上饶、宜春、抚 州、吉安等11地级市,10县级市和70县 山东省:济南、青岛、威海、潍坊、烟台、德州、临沂、淄博、济宁、滨州、河泽、聊城、东营、泰安、枣庄、日照、莱芜、17地级市,31县级 市和60县。 河南省:郑州、开封、洛阳、平顶山、焦作、鹤壁、新乡、安阳、周口、驻 马店、濮阳、许昌、漯河、三门峡、南阳、商丘、信阳17地级市, 12县级市和89县 华中区域: 湖北省:恩施土家苗族自治州、武汉、黄岗、咸宁、随州等12个地级市,24 个县级市,37个县,2个自治县,1个林区 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长沙、株洲、娄底、湘潭、衡阳、邵阳、 岳阳、常德、张家界、郴州、益阳、永州、怀化13地级市,16个 县级市,65个县,7个自治县 华南区域: 广东省:广州、太平、深圳、珠海、汕头、韶关、梅州、东莞、中山、江门、 佛山等21个地级市,惠东、峡山、澄海、湛江30个县级市、42 个县、3个自治县 广西省:南宁、柳州、桂林、贺州、百色、河池、梧州北海、防城港、贵港、钦洲、玉林(共14个地级市、7个县级市、58县、12自治区) 西北区域: 内蒙古省:乌兰察布、锡林郭勒、兴安巴彦淖尔、阿拉善等5盟,呼和浩特、包头、乌海、赤峰、通辽、呼伦贝尔、鄂尔多斯等7地 级市,13县级市、17县、49区、3自治区。

最新中国大区划分方法及区域销售布局知识分享

中国大区划分方法及区域销售布局 A.省份方式划分 1、东北地区(包括辽宁、吉林、黑龙江); 2、华北地区(包括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内蒙古); 3、华中地区(包括湖北、湖南、江西、河南); 4、华东地区(包括上海、福建、浙江、江苏、安徽、山东); 5、华南地区(包括广东、广西、海南); 6、西南地区(包括重庆、云南、贵州、四川、西藏); 7、西北地区(包括陕西、甘肃、宁夏、青海、新疆); 8、台港澳地区(包括台湾、香港、澳门)。 B.重点城市经济板块划分 东北大区:中心城市:哈尔滨,长春,沈阳 环渤海大区:中心城市:北京,天津,大连,烟台,青岛,唐山,石家庄,太原,呼和浩特中原大区:中心城市:郑州,济南,洛阳,西安,徐州,淄博 长江中游大区:中心城市:武汉,长沙,南昌,芜湖 长三角大区:中心城市:上海,合肥,南京,杭州,苏州,无锡,宁波,温州 珠三角大区:中心城市:香港,澳门,广州,深圳,佛山,珠海 西南大区:中心城市:成都,重庆,贵阳,昆明,南宁 西北大区:中心城市:兰州,乌鲁木齐,银川,西宁 东南大区:中心城市:台北,高雄,厦门,福州,泉州 共9个大区, 每个大区的核心地区分别是沈阳,北京,西安,武汉,广州,上海,成都,乌鲁木齐,台北;其他省份没有列入的城市暂时属于自己的小区,主要包括,西藏,海南等。

目前,IT厂商划分销售区域,基本上是按我国行政区域来划分,由此来确定渠道的架构。因此,销售区域的划分是否合理,对厂商的销售会有很大影响。 一般在大区划分上,主要是华北、华东、华南、西南、西北、东北六个大区,有的厂商又增加华中大区,当地的分销商不管是独家还是多家,就设立在这些大区的中心城市。总的来看,这样的划分不错,如华北以北京为中心,华南以广州、深圳为中心,因为这些区域的分销商能够有效覆盖到各个省份。然而,也有一些区域,厂商的分销商的设立就不合适,如在华东,把分销商集中在上海,对上海、浙江市场能够很好覆盖,但在江苏、安徽等地,市场占有率却很低;同样,一些厂商在西南大区的分销商集中在成都,但这些分销商在云南、贵州却影响不大。因为虽然都是华东或者西南区域,不同的省份的消费能力、习惯有很大的不同,同时不同的分销商的有效势力范围也是不同的,有些省份很强,有些省份却很弱,这些大区分销商要覆盖到自己弱势的省份,不仅成本大,而且不容易被当地渠道接受。一些厂商已经意识到这一点,正在更细化销售区域的划分,比如把华东划为两个区域,上海、浙江是一个区域,江苏、安徽是一个区域。 而对那些已经深入到省一级市场的厂商,是不是就合理划分好了销售区域了?其实不然,因为不同省份的情况是不同的,有的省会城市的分销商能够影响到该省所有的地市,有的只能覆盖到部分地市。因此,根据各地情况合理划分销售区域就尤为重要。比如江苏,南京的辐射力是很强,但像苏州、无锡等城市本身的内需很大,当地渠道更愿意和厂商打交道,而如果通过南京的分销商去覆盖的话,当地大的渠道商的积极性就不高。清华同方在江苏的成功,就是在苏南有分销商,能够对当地的客户做出及时响应,比别的厂商反应更快。像福建,福州虽然是省会,但厦门在闽南的影响力非常巨大,如果厂商只在福州设立分销商,销售量会受到非常大的影响。山东的济南和青岛也是同样的情况,青岛因为自身的需求量大,对胶东半岛的辐射力很强,所以青岛的渠道不太买济南公司的账,在济南、青岛各设一家总代理或者分销商的厂商的销售情况要远远好于只在济南设立分销商的同类厂商。 还有那些夹在两个省份甚至是几个省份的区域,在考虑市场归属的时候,更是需要考虑到实际的情况,而不能简单处理。比如安徽的马鞍山,因为离南京很近,有不少人甚至直接到南京购买,因此,当地渠道受到南京公司的影响比较大,简单把马鞍山划归合肥的分销商不合适;如果划归南京的分销商管,一些行业单,可能又需要在合肥做关系,合肥的分销商又能起到作用,也不合适。 因此,合理划分销售区域需要厂商根据当地市场特点、渠道合作伙伴实力等综合考虑。

中国市场的区域划分

共享中国市场2015/1/22 目前中国市场的区域划分 七大经济区。包括东北、西北、华北、华东、华中、华南、西南。中国区域的划分必须遵循以下几个原则:(1)空间上相互毗邻;(2)自然条件、资源禀赋结构相近;(3)经济发展水平接近;(5)经济上相互联系密切或面临相似的发展问题;(5)社会结构相仿;(6)区块规模适度;(7)适当考虑历史延续性;(8)保持行政区划的完整型;(9)便于进行区域研究和区域政策分析。沈阳军区、北京军区、兰州军区、济南军区、南京军区、广州军区、成都军区 ★华北 北京天津河北石家庄唐山秦皇岛承德张家口廊坊保定邢台邯郸沧州衡水内蒙古呼和浩特通辽赤峰呼伦贝尔包头山西太原大同朔州阳泉长治晋城忻州晋中临汾运城吕梁 ★华东 上海浙江杭州绍兴宁波湖州嘉兴金华丽水温州台州衢州舟山山东济南聊城烟台威海青岛泰安莱芜济宁临沂德州淄博潍坊日照东营滨州枣庄菏泽福建福州莆田南平厦门泉州漳州三明龙岩宁德江西南昌九江鹰潭宜春新余上饶萍乡景德镇吉安赣州抚州江苏南京徐州盐城扬州泰州镇江南通常州无锡苏州淮安宿迁连云港安徽合肥芜湖黄山淮北淮南阜阳蚌埠滁州宣城安庆池州铜陵六安巢湖亳州宿州马鞍山 ★华中 河南郑州洛阳平顶山许昌南阳驻马店周口商丘开封新乡三门峡濮阳信阳鹤壁安阳焦作漯河湖北武汉荆门荆州十堰随州襄樊宜昌孝感咸宁黄石黄冈鄂州仙桃潜江天门湖南长沙张家界株洲岳阳郴州常德衡阳邵阳湘潭益阳湘西永州娄底怀化 ★华南 广东广州清远深圳佛山肇庆中山东莞韶关汕头顺德珠海揭阳潮州惠州江门茂名湛江梅州河源汕尾阳江云浮海南海口三亚琼海文昌香港澳门 ★西北 宁夏银川吴忠石嘴山固原中卫青海西宁甘肃兰州张掖武威天水庆阳平凉酒泉金昌嘉峪关定西白银陇南新疆乌鲁木齐陕西西安咸阳榆林延安渭南铜川商洛汉中宝鸡安康 ★东北 黑龙江哈尔滨齐齐哈尔牡丹江大庆鹤岗绥化双鸭山七台河佳木斯鸡西黑河吉林长春吉林通化松原四平辽源白山白城辽宁沈阳阜新盘锦抚顺营口大连鞍山葫芦岛丹东铁岭辽阳锦州朝阳本溪 ★西南 重庆云南昆明玉溪楚雄德宏迪庆个旧临沧怒江曲靖思茅昭通普洱丽江保山西藏拉萨贵州贵阳遵义六盘水安顺四川成都泸州达州广安广元乐山内江遂宁宜宾攀枝花自贡绵阳雅安南充眉山德阳巴中广西南宁桂林百色玉林梧州钦州柳州贺州河池贵港防城港北海来宾崇左 真心感恩衣食父母诚信牵手健康生活QQ:XXXXXXX

中国各行业分布区域概述

中国各行业分布区域概述 中国各行业分布区域概述 2019-07-04 08:05:23 ◇ 地区划分标准 全国划分为七大区域。各区域包含省市如下:华北地区: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 山西省、内蒙古自治区。 东北地区:辽宁省、吉林省、黑龙江省。 华东地区: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安徽省、福建省、江西省、山东省。 华中地区:河南省、湖北省、湖南省。 华南地区:广东省、海南省、广西壮族自治区。 西南地区:重庆市、四川省、贵州省、云南省、西藏自治区。 西北地区:陕西省、甘肃省、青海省、宁夏回族自治区、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 1、电子信息产业: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环渤海湾地区和以四川、陕西为主的 西部地区是我国电子信息产业最为发达的地区,也是电子信息产业集群的主要聚集地。 2、传媒影视音像:北京、上海、广州,这三座城市是中国经济文化发展的前沿城市 3、纺织服装及毛皮制造产业:我国的纺织服装及毛皮制造产业集群绝大部分分布在 东部沿海地区,主要是浙江、江苏、福建、广东、山东五省,其他零星分布在中部和东北 部 皮革羽毛绒制品行业属于产业资源和劳动密集型产业。其集群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 中部的河北、河南,西部的重庆、宁夏 4、非金属矿物制品产业:东部沿海地区非金属矿物制品产业集群集中度最高,特别 是山东、浙江、福建和广东。中部地区集中在河北、山西、内蒙古、河南、湖南、湖北和 四川境内。从城市分布构成来看,也集中靠近材料消费需求较大的城市。由于建材、陶瓷、玻璃产业集群对资源的依赖较强,因此有从东部转向中西部的趋势 5、机械制造业:我国机械制造业分布广泛,主要集中在东北、山西、湖南、湖北这 类重工业基础雄厚的地区,由于沿海城市重工业基础普遍薄弱,加之竞争激烈,劳动力成 本也不再具优势,因此我国机械制造产业集群正有向中部和东北地区转移的趋势。

如何描述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特征(特点)

如何描述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特征(特点) 一、点状地理事物的描述 试题通常以某一区域图为背景图来呈现点状事物的分布 状况,在读图时要注意从点的大小、疏密、组成的形状来观察点状事物代表的含义. 描述的角度:疏密+数量+极值+方位.具体描述:①总体分布特征(疏密状况,是否均衡;如果不均,哪多,哪少);②极值区位置名称(最多、最少、最集中的地带在哪,沿什么线分布,或者说出最稠密或最稀薄区的地区名称等.)③点组成的形状——反应什么规律.其他——大小,代表的含义(如城市等级),点的动态变化等.当然,描述时要看图说话,突出重点,因题而宜(不一定要面面俱到). 二、线状地理事物的分布 线状地理分布图,常用线状符号来表示交通线、河流、山脉、等值线等.带箭头的表示动态,不带箭头的表示静态.线段的长短、粗细表示量的大小(或标上数值).具体可分为两类: (1)描述一条线(通常为等值线)的分布情况 这类试题只要求描述某一特定线条的地理事物,如年等降水量线、等温线等,可从走向、延伸方向去考虑.读图时注意观察曲线“拐点”的位置,以便分段描述.这类题目大部分都需要分段描述;如“我国一月0 ℃等温线”分布,可描述为:东段大致东西走向,大致沿秦岭淮河一线;西段大致东北——西南走向、近似于与青藏高原东缘山麓平行.

(2)描述多条线状地理事物的分布. 描述角度:位置+疏密+渐变方向+走向(延伸方向).具体分析如下:①总体分布及疏密状况:通过观察闭合线数值,说出最大区和最小区的位置在哪;通过观察等值线疏密,说出疏密分布位置.②变化趋势:由某方向往某方向逐渐变大(变小);③凸凹变化(等值线弯曲情况——凸高为低,凸低为高):说出凸点沿线数值高低的情况. 三、面状分布地理事物的描述 “面”状分布应说明该地理事物的分布范围,即东南西北的界限;或该地理事物在某地理事物的分布方位及大致的面积.在描述面状地理事物的题目当中,相对而言其比例尺往往较大. 描述角度:范围(方位)+面积(大小、面积的变化)+伸展方向+极值区的分布.

中国地区划分

中国地区区域划分:华东、华南、华中、华北、西北、西南、东北、台港澳地区中国具体的区域划分: 1、华东地区(包括山东、江苏、安徽、浙江、福建、上海); 2、华南地区(包括广东、广西、海南); 3、华中地区(包括湖北、湖南、河南、江西); 4、华北地区(包括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内蒙古); 5、西北地区(包括宁夏、新疆、青海、陕西、甘肃); 6、西南地区(包括四川、云南、贵州、西藏、重庆); 7、东北地区(包括辽宁、吉林、黑龙江); 8、台港澳地区(包括台湾、香港、澳门)。 华东地区:中国东部地区的简称。"华东六省一市"包括:山东省,江苏省,安徽省,浙江省,江西省,福建省(台湾省)和上海市。 华南地区:中国南部地区的简称。华南三省(区)包括:广东省,海南省和广西壮族自治区。广义上的华南地区还包括福建省中南部,台湾、香港、澳门。 华中地区:中国中部地区的简称。包括:河南省,湖北省,湖南省。 华北地区: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山西省,内蒙古自治区的一部分 西北地区:中国西北地区是中国西北内陆的一个区域,地理上包括黄土高原西部,渭河平原,河西走廊青藏高原北部内蒙古高原西部,柴达木盆地,和新疆大部的广大区域。通常简称"西北"。西北五省区包括:陕西省、甘肃省、青海省、宁夏回族自治区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南地区:中国西南地区包括中国西南部的广大腹地,地理上包括青藏高原东南部,四川盆地和云贵高原大部。西南四省(区)一市包括:四川省、云南省、贵州省、西藏自治区和重庆市。 目前中国有34个省级行政区,即4个直辖市、23个省、5个自治区、2个特别行政区。 截至2004年12月31日,全国县级以上行政区划共有: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2个特别行政区;50个地区(州、盟);661个市,其中:直辖市4个;地级市283个;县级市374个;1636个县(自治县、旗、自治旗、特区和林区);852个市辖区。总计:省级34个,地级333个,县级2862个。 一、中国有23个省 1、河北省(冀) 2、山西省(晋) 3、辽宁省(辽) 4、吉林省(吉) 5、黑龙江省(黑) 6、江苏省(苏) 7、浙江省(浙) 8、安徽省(皖) 9、福建省(闽) 10、江西省(赣) 11、山东省(鲁) 12、河南省(豫) 13、湖北省(鄂) 14、湖南省(湘)

中国各产业主要分布地区

1、电子信息产业: 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环渤海湾地区和以四川、陕西为主的西部地区是我国电子信息产业最为发达的地区,也是电子信息产业集群的主要聚集地。 2、传媒影视音像: 北京、上海、广州,这三座城市是中国经济文化发展的前沿城市 3、纺织服装及毛皮制造产业: 我国的纺织服装及毛皮制造产业集群绝大部分分布在东部沿海地区,主要是浙江、江苏、福建、广东、山东五省,其他零星分布在中部和东北部 皮革羽毛绒制品行业属于产业资源和劳动密集型产业。其集群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中部的河北、河南,西部的重庆、宁夏 4、非金属矿物制品产业: 东部沿海地区非金属矿物制品产业集群集中度最高,特别是山东、浙江、福建和广东。中部地区集中在河北、山西、内蒙古、河南、湖南、湖北和四川境内。从城市分布构成来看,也集中靠近材料消费需求较大的城市。由于建材、陶瓷、玻璃产业集群对资源的依赖较强,因此有从东部转向中西部的趋势 5、机械制造业: 我国机械制造业分布广泛,主要集中在东北、山西、湖南、湖北这类重工业基础雄厚的地区,由于沿海城市重工业基础普遍薄弱,加之竞争激烈,劳动力成本也不再具优势,因此我国机械制造产业集群正有向中部和东北地区转移的趋势。 6. 家电产业: 主要分布在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和胶东半岛,其中以广东、浙江、山东几省最为明显 7、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 我国的汽车产业集群分布在五大区域:长江三角洲、珠三角地区、东北地区、津京地区和华中地区。长江三角洲区以上海为龙头 8、金属制品业 我国的金属制品产业集群集中于沿海地区的浙江、广东、江苏、山东,在河北、湖南也有零星分布。 9、木材加工及家具制造业 我国的竹木加工产业集群集中于浙江、福建、广东三省,其他分散于中部的河北、湖北等。家具制造产业集群集中在广东、福建,其他分散在中部的河北、辽宁、浙江. 10、软件及计算机服务业 我国的软件和计算机产业集群多依托于城市,主要分布在各省会城市和各省内的一些大型城市,其中北京、上海、深圳、南京、成都、济南等地的集群规模较大,发展较快。 11、石化产业 我国石油加工及化学制品制造业分布广泛,东北地区依托本地丰富的石油资源和国家重点扶持的国有大中型企业,发展了以重化工业为基础的产业集群 东部沿海的山东、江苏、浙江、广东地区开采海洋原油 西部的内蒙古、甘肃、宁夏、新疆,由于工业基础、科技能力薄弱,以单一、初级的石油天然气加工形成产业集群,下游产品较少。 12、食品饮料制造业

中国四大地区划分

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 主讲:占汛 一周强化 一、一周内容概述 (一)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 1、不同的地理区域 2、我国的四大地理区域 (二)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 1、北方与南方的自然差异 2、北方与南方的人文差异 二、重难点讲解 (一)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 1、不同的地理区域

上图通过四个人物分别描述自己生活地理区域的显著特征,形象直观地说明地理区域的差异性。 第一位身着维吾尔族服装表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是我国一级行政区划中五个少数民族自治区之一;“山地上有大面积的草场”描述出自然环境情况;而高山牧场成为“我国有名的牧区”,表现出畜牧业是本区经济发展中的重要部门。 第二位来自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该地位于云南省,属二级行政区划单位;傣家少女服饰表明这里也是少数民族的聚集区;“位于热带,气候湿热”,点出那里具有的热带气候特征;“美丽、旖旎的风光”、典型的热带景观和独特的傣家风情,不难得出结论,旅游资源的开发,会大大促进本区经济的发展。 第三位家住东南沿海地区,“经济发展很快”说明本区位于我国东部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经济特区”是根据本区对外开放的需要再划分的特殊经济区。 第四位来自长江三角洲,是个自然地理区域,由于自然条件的优越,农业发展历史悠久,在良好的农业基础上,又形成实力雄厚的工业区。 地理区域不仅可以划分为多种类型(自然区域、经济区域、行政区域),而且同一类型的区域,还可以划分出不同尺度或不同级别的区域(如:行政区域:省、县、乡;再如:温度带:热带、亚热带、温带(暖温带、中温带、寒温带)。 2、我国四大地理区域

我国疆域辽阔,不同地区的地理环境差异很大。根据各地的地理位置、自然和人文地理特点的不同,可以将我国划分为四大地理区域:北方地区、南方地区、青藏地区、西北地区。 北方地区与南方地区分界线是秦岭——淮河一线,即1月0℃等温线和800mm等降水量线。划分的主导因素是气温和降水因素(气候因素)。

区域植被空间格局分布演变与

区域植被空间格局分布与成因分析 (以石河子玛纳斯县和乌鲁木齐昌吉为主) 石河子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刘章锋 1.1植被群落的演变 根据参考历史文献资料和图片资料的基础上可以认为玛纳斯河流域的植被类群:1、在未开垦以前冲积平原上灰漠土农田的原生植被可能是琵琶柴群落和梭梭群落2、山前带灰漠土(成土母质为黄土)的原生植被为博乐塔绢蒿---盐生草群落3、潮土农田的原生植被可能是琵琶柴群落、芨芨草群落和芦苇群落,依据地形部位确定其具体的群落类型4、、草甸土农田的原生植被可能为芨芨草5、群落风沙土农田原生植被是梭梭群落6、沼泽土农田原生植被是芦苇沼泽7、盐土农田的原生植被是盐生灌木群落8、绿洲边缘沙漠的原生植被为梭梭群落和白梭梭群落。 在荒漠地区,气候变化具有相对一致性,土壤的差异很大程度上导致了荒漠植被景观具有较大的异质性,由于大规模的开垦,荒漠地区植被景观格局发生了很大变化,尽管原生植被遭到破坏,但是土壤状况相对于开垦前几乎没有发生改变,可以利用未开垦地方保存下来的残遗植被,分析土壤和植被之间的指示关系并利用这种关系复原开垦前的原生植被。 首先,土壤类型和格局在近50年以来变化较小,在玛纳斯地区广泛分布的是灰漠土,这说明在开垦前研究区植被主要是荒漠植被,其他的沼泽土和草甸土也能反映原生植被,潮土作为一种人工土壤,是由沼泽土、草甸土以及灰漠土发育而成的;其次,研究区土壤类型的边界比较明确E,成土母质由黄土、风成土和冲积物质组成;最后,研究区的植物种类组成和群落结构都十分简单,据优势种可以很好地确定其植被类型。 1.2植被格局变化原因 玛纳斯绿洲在时空分布变化上表现为:1、20世纪50年代以前,湖岸、河谷平原、冲积平原、冲积扇型天然绿洲广布,主要有湖泊、草地、胡杨林、河谷林等类型;(2)50年代以后,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八师在石河子垦区进行“屯垦戍边”,致使区内耕地、园地、城镇居民点、水库等人工绿洲的面积扩大,草地、林地、湖泊、河流等天然绿洲面积缩小;(3)在水、土资源开发中,利用古尔班通古特沙漠边缘的平沙地,草灌丛沙堆、沙丘间洼地发展耕地、果园,在冲洪积扇上部戈壁沙滩上建设城镇、工矿,修筑安集海、蘑菇湖、大海子等平原水库引起库周地下水位升高,致使荒漠草地沼泽草地演替,从而使荒漠变为绿洲;(4)平原水库坝后和西岸大渠沿线的耕地,因地下水位上升发生沼泽盐渍化,而弃耕沦为

按行政区域划分全国

中国行政区域划分研究 按行政区域划分: 1、华东地区(包括山东、江苏、安徽、浙江、福建、上海); 2、华南地区(包括广东、广西、海南); 3、华中地区(包括湖北、湖南、河南、江西); 4、华北地区(包括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内蒙古); 5、西北地区(包括宁夏、新疆、青海、陕西、甘肃); 6、西南地区(包括四川、云南、贵州、西藏、重庆); 7、东北地区(包括辽宁、吉林、黑龙江); 8、台港澳地区(包括台湾、香港、澳门)。 华北地区: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山西省,内蒙古自治区的一部分 华中地区:中国中部地区的简称。包括:河南省,湖北省,湖南省。 华东地区:中国东部地区的简称。“华东六省一市”包括:山东省,江苏省,安徽省,浙江省,江西省,福建省(台湾省)和上海市。 华南地区:中国南部地区的简称。华南三省(区)包括:广东省,海南省和广西壮族自治区。广义上的华南地区还包括福建省中南部,台湾、香港、澳门。 西南地区:中国西南地区包括中国西南部的广大腹地,地理上包括青藏高原东南部,四川盆地和云贵高原大部。西南四省(区)一市包括:四川省、云南省、贵州省、西藏自治区和重庆市。 西北地区:中国西北地区是中国西北内陆的一个区域,地理上包括黄土高原西部,渭河平原,河西走廊青藏高原北部内蒙古高原西部,柴达木盆地,和新疆大部的广大区域。通常简称“西北”。西北五省区包括:陕西省、甘肃省、青海省、宁夏回族自治区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东北地区,包括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总面积79万平方公里,2001年总人口10696万。这一地区自然条件和资源禀赋结构相近,历史上相互联系比较紧密,目前,面临的共同问题多,如资源枯竭问题、产业结构升级换代问题等。 按经济带划分 1.东部沿海地区:北京、天津、河北、辽宁、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山东、广东、广西、海南、重庆、大连、宁波、厦门、青岛、深圳(18个省、区、市)。 2.中部内陆地区:山西、内蒙古、吉林、黑龙江、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9个省、区)。 3.西部边远地区:四川、贵州、云南、西藏、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9个省、区)。 4.北部沿海地区,包括北京、天津、河北、山东二市两省。总面积37万平方公里,2001年总人口18127万。这一地区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捷,科技教育文化事业发达,在对外开放中成绩显著。 5.东部沿海地区,包括上海、江苏、浙江一市两省。总面积21万平方公里,2001年总人口13582万。这一地区现代化起步早,历史上对外经济联系密切,在改革开放的许多领域先行一步,人力资本丰富,发展优势明显。 6.南部沿海地区,包括福建、广东、海南三省。总面积33万平方公里,2001年总人口12019万。这一地区面临港、澳、台,海外社会资源丰富,对外开放程度高。 7.黄河中游地区,包括陕西、山西、河南、内蒙三省一区。总面积160万平方公里,2001年总人口18863万。这一地区自然资源尤其是煤炭和天然气资源丰富,地处内陆,战略地位重要,对外开放不足,结构调整任务艰巨。 8.长江中游地区,包括湖北、湖南、江西、安徽四省。总面积68万平方公里,2001年总人口23085万。这一地区农业生产条件优良,人口稠密,对外开放程度低,产业转型压力大。 9.西南地区,包括云南、贵州、四川、重庆、广西三省一市一区。总面积134万平方公里,2001年总人口24611万。这一地区地处偏远,土地贫瘠,贫困人口多,对南亚开放有着较好的条件。 10.大西北地区,包括甘肃、青海、宁夏、西藏、新疆两省三区。总面积398万平方公里,2001年总人口5800万。这一地区自然条件恶劣,地广人稀,市场狭小,向西开放有着一定的条件。

地理空间分布特征

地理事物空间分布特征描述专题 一、点状事物分布特征描述 1.( 2011 课标卷)下图示意2007 年中国大陆制造业企业500 强总部的空间分布。读图,回答下列问 题。 简述中国大陆制造业企业500 强总部空间分布的特点。( 6 分)

2.下图表示2009 年我国八大经济区地级市工业竞争力空间格局。 简述我国各地级市工业竞争力的空间分布特征( 6 分) 3.分析该流域城镇的地理分布特点。(4 分) 答:

二、线状地理事物的分布特征描述 (单条线描述)下图是我国某区域≥10℃积温等值线图(单位:℃) 4.描述 4500 ℃等积温线的分布特征。( 6 分 (多条线描述) 5.读“我国某区域年等降水量分布图”,概括图中降水量线分布特点。( 6 分)

三、面状地理事物分布特征描述 6.( 2009 浙江卷)读下图中国部分区域水土流失状况分布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图示区域中,水土流失地区分布规律是什么? 7.据图 2 分别归纳南疆、北疆绿洲农业空间分布的形态特征并说明其自然原因。

(湖北省黄冈中学2016 届高三 5 月第一次模拟考试)根据下列材料,结合 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福建省年降水量分布图 ( 1)描述福建省年降水量空间分布特征,并分析其影响因素。(10 分) ( 1)年降水量线的分布与海岸线大体平行;( 2 分)年降水量大致从东 南沿海向西北内陆起伏式递增;( 2 分)山地多于平原。(2 分)形成原因: 福建降水主要由东南季风带来湿润水汽受地形抬升形成;( 2 分)两大山 带中一些海拔较高的山峰,降水量多;( 2 分)闽东南沿海地区地势起伏 较小,地形对气流的抬升作用弱,降水少。

分布特征

1、图10为我国某地区年降水量分布图(18分) (1)简述图l0所示地区降水量的分布规律及形成原因。(8分) 2.(10分)自然灾害与防治 海啸的传播速度与水深有关,海水越深,速度越快。下图(图6)表示某次大地震造成的海啸在太平洋中的扩展情况,图中的数字和曲线表示该灾害发生后扩展的时间(小时)和范围。读图后回答:(1)描述图中等值线的分布特点, 并说明A处等值线向西北弯曲的原因。(6分) (2)当海啸到达时,位于A、B、C三处的船只 最危险的是哪一处,说明原因。(4分) 3..下图为我国年寒潮路径及等次数线分布图,据此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描述图示区域寒潮出现次数的空间分布特点。(4分) (2)比较西安与成都遭受寒潮影响程度的差异,并说 明原因。(6分)

甲 乙 丙 3035 105 某国城镇河流分4.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下图为“我国沙尘暴分布地区及出现次数图”,回答下列问题。(9分) (1)描述我国沙尘暴分布状况。(3分) 5.读某国资料,回答下列问题。(14分) (2)描述图中城镇的分布特点。(2分) 6.读“澳大利亚气候分布图” 和 “澳大利亚大陆多年平均每日日照时数等值线”图,回答问题。(12分) (1)描述图中多年平均每日日照时数的分布规律。 ﹡A ﹡B

答案 1.(1)分布规律:降水量自雅鲁藏布江下游方向向上游方向(或自东向西)逐渐减少。原因:由于喜马拉雅山的阻挡,来自印度洋的西南季风只能沿着雅鲁藏布江河谷逐渐深入。(8分) 2.(1)越靠近震源(海啸发生地、智利西海岸),数值越小(2分); 大洋东中部等时线稀疏,西部(近海岸)等时线密集(2分) (或答水深处等时线稀疏,水浅处等时线密集) 因A处离岸较远,水更深,海啸传播速度快,故等时线向西北弯曲。(2分) (2) B处(2分),因B处后方等时线更稀疏,海水运动速度更快,后方的快速水波会推挤前方的水波,便波浪高度迅速增加(2分)。 3.(1)从西北向东南递减(2分);自乌兰巴托至南昌一线向左右(东北与西南)两侧递减(2分)(2)成都小于西安(2分);西安位于寒潮路径上,影响大,降温剧烈(2分);成都北部山地阻挡冬季风侵入,影响小,降温较小(2分) 4.(1)两个中心(塔里木盆地和科尔沁沙地);出现次数由中心向四周减少;呈片状分布;集中分布在我国西北地区。(其它答案可酌情给分)(3分) 5.城镇大多沿河,沿海分布。(1分)西北部较多,东南部较少。(1分) 6.(1)南部和东部日照时数较短,向中部和西部逐渐增加。(2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