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技术创新到制度创新的转型与变革——无锡市“多规合一”的实践与思考

从技术创新到制度创新的转型与变革——无锡市“多规合一”的实践与思考
从技术创新到制度创新的转型与变革——无锡市“多规合一”的实践与思考

从技术创新到制度创新的转型与变革

——无锡市“多规合一”的实践与思考

王波,张靓

摘要:当前,经济进入“新常态“,社会转型呼唤政策转型、规划转型。”“多规合一”是当前城乡总体规划的转型与创新方向。本文在对“三规合一”的背景与形势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研究基于无锡市的实践,对其“多规合一”的工作成果进行了思考与探索,探索了“一张图”、“一个平台”、“一张表”和“一套机制”。通过将“多规合一”后的成果整合为统一的技术信息平台,供各个政府相关职能部门使用,探索推进了政府审批管理工作的效率,进而推动了社会治理工作的制度创新的转型与变革。

关键词:规划转型多规合一一张图无锡制度创新

1 “多规合一”的背景与形势

1.1 “多规合一”的背景

“多规合一”来源于“三规合一”。“三规合一”的“三规”,一般是指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以下简称“经规”)、城市总体规划(以下简称“城规”)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以下简称“土规”),这三个规划也是影响城市发展最重要的规划。从实践的角度看,“三规合一”是指将经规、城规、土规中涉及的相同内容统一起来,并落实到一个共同的空间规划平台上,各规划的其他内容按相关专业要求各自形成系统。“多规合一”则是将涉及城市发展的其他重要专项规划,如城市环境总体规划、港口总体规划和园林绿化规划等一并纳入“三规合一”的工作体系,形成涉及面更广的规划协调。

“多规合一”的工作要求,其实在各自规划的相关法律条文中就有所规定。以“三规合一”为例,《宪法》第八十九条规定,国务院行使编制和执行经规及国家预算的职权;《土地管理法》第十七条规定,各级人民政府应当依据经规,组织编制土规;《城乡规划法》第五条规定,城规的编制应当依据经规,并与土规相衔接。从以上相关的法律条文规定基本可以得出“三规”之间的关系:城规、土规的编制都应当依据经规,城规还应注意与土规相衔接。“三规”有各自的规划目标和体系,对城市发展发挥的作用也各不相同,所以也才有各自存在的必要。然而,“三规”之间的相互关系密切,互有技术部分的交集需要相互协调统一,所以从规划编制的立法层面就有“三规合一”的基本要求。

不管是从理论还是从实践的角度看,由于规划主体、技术标准、编制目的与规划期限等不同,规划之间的矛盾与冲突现实存在。虽然规划对象是同一个城市,但存在着“多规”不统一的问题,且问题最突出的县各个规划的技术交集部分——城市建设空间。经规划提出的多数发展目标最后是要落实在建设项目上的,而建设项目需要建设用地支持。土规的工作重点是规定城市行政区域范围内的各类土地用途,其中一个重要的部分就是确定城市(乡)建设用地的规模与布局。城规本身就是对城市建设用地的规模测算与空间布局,而城市环境总体规划则涉及了划定城市建设用地不可侵入到的城市生态保护区域。因而,城市建设用地就成为“多规合一”最需要统一的部分。从法律规定的逻辑关系看,“三规”的层次关系依次为经规—土规—城规,但有意思的是,法律规定的3个规划的规划期限却各不相同,层次最高的经规的规划期限最短,一般为5~10年,土规的规划期限为15年,而层次最低的城规的规划期限最长,一般为20年。那么从理论上讲,有关城市建设用地规模与布局的统一协调问题,下层次规划是无法以上层次规划为依据的,当然也就容易出现各个规划“自说自话”的现象。而“三规”在技术路线上也有冲突。土规的指标是自上而下层层分解确定的,是不能突破的;而城规却是自下而上地根据人口增长规模测算得出建设用地的指标:两种技术路线指导下的结论往往不一致。从实践的角度看,各个规划相互冲突或有矛盾的现象就更为常见。发改部门确立的项目不在城规确定的建设用地范围内,城规确定的建设用地规模和边界不断突破土规给定的指标与范围等现象则更为普遍。由此,几年前学界就有“两规合一”或“三规合一”的说法,并进行了理论的初步探索。

1.2 “多规合一”的形势

2013年底,中央召开全国城镇化工作会议,会议提出了未来城镇化工作的六大任务。其中,在提高城镇建设用地利用效率方面,要求按照促进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的总体要求,形成生产、生活与生态空间的合理结构;切实保护耕地、园地和菜地等农业空间,划定生态红线,坚决守住底线。在优化城镇化布局和形态方面,既要优化宏观布局,又要搞好城市微观空间治理;根据区域自然条件,科学设置开发强度,尽快划定每个城市特别是特大城市的开发边界,把城市放在大自然中,把绿水青山保留给城市居民。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精神对城市的发展提出了明确和具体的要求,特别是要求划定城市开发边界和生态红线等。不久前出台的《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则明确指出城市规划要由扩张性规划逐步转向限定城市边界,推动有条件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城市规划与土地利用规划等的“多规合一”。这些要求的落实,都需要加强城市各规划之间的统筹和协调,做到将各个规划整合到统一的空间体系中。在新形势下,“多规合一”工作就显得更为迫切,意义也更加重大。

1.3 无锡市“多规合一”探索的背景

2014年,国家发改委、国土部、环保部和住建部四部委联合下发《关于开展市县“多规合一”试点工作的通知》,着重明确了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城乡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多规合一”,形成一个市县一本规划、一张蓝图,是2014年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工作中的一项重要任务。结合国家、省市相关政策,无锡市政府下发《市政府办公室关于做好“十三五”规划编制有关工作的通知》(锡政办发〔2014〕99号),文件要求,在“三规合一”的经验基础上,开展推进“多规合一”,明确了发展方向。

2 无锡市“多规合一”的实践与探索

近年来,广州市、深圳市、武汉市和厦门市等城市开展了“一张图”建设工作,其做法是将一系列可作为行政许可依据的法定规划(包括总体规划、专项规划和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图形数据整合到一个统一的基础地理信息平台之上”。从城市管理角度看,“一张图”不仅指城乡规划,还应涵盖土地、社会、经济和环境等规划的内容。基于此,广州市、云浮市和上海市等城市探索了城规、土规和经规(或主体功能区规划)等规划的统筹协调,利用GIS技术构建一个“三规合一”的基础地理信息平台。上述城市的实践做法,都为无锡市“多规合一”的实践探索提供了很好的经验参考。

2.1 无锡市“一张图”的实践

2.1.1 战略引领,构建理想空间模式

城市发展需要顶层设计,就城市发展目标、发展战略和理想空间模式取得共识。2013年,无锡市委、市政府编制出台的《“一城、一岛、一带”规划建设三年行动纲要》成为引领无锡市今后若干年城市发展的顶层设计。规划提出全面落实国家苏南现代化示范区建设规划,进一步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推进城乡现代化建设,打造现代化国际化滨水花园城市。加快“一城、一岛、一带”规划建设(暨太湖新城、古运河风光带、马山国际旅游度假岛,都是无锡最具特色、最具发展潜力的地区),是今后一段时期无锡推进城市发展、提升城市功能的战略抓手,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和现代化建设大局。规划广泛征求社会各界和群众的意见与建议,并以市人大表决的形式予以通过,形成了广泛的“共识”,为无锡市“多规合一”探索指明了前进方向(图1-5)。

图1 太湖新城在无锡市的区位图图2 太湖新城土地利用规划图

图3 古运河风光带生态休闲长廊规划图

图4 马山国际旅游岛空间结构图图5 马山耿湾小镇鸟瞰图

2.1.2 规划整合,建立统一的空间规划体系

以战略规划为引领,无锡市在同一间基准上开展了各部门规划的统筹协工作,消除用地图斑差异,解决规划空间“打架”问题,通过划定两条结构控制线界定了全市远景生态用地和建设用地的结构关系。生态用地的管控边界为生态控制线,建设用地的管控边界为建设用地增长边界控

制线,两条线无缝对接。在两类用地内部,进一步划定详细的用地控制线,形成统一的空间规划体系。

近年来,无锡市按照“生态优先”原则,以建设“生态城”为目标,优先划定生态控制线,以“两湖四契”生态空间为依托,促进生态空间结构和功能的完整性。规划以梅梁湖、贡湖和市区四角的巨型农业生态绿契为依托,构建市区大生态网络骨架。以《绿线规划》、《绿地系统规划》等为指导,积极推进了城区生态环境的综合改善,加强了“绿色无锡”建设,推进了中心城治水增绿、治河清水、建园增绿等实施,实现水清、岸绿、景美、河畅。以《无锡市太湖一级保护区保护建设规划》等为指导,加快“一、二、三级保护区”划定和空间管制措施制定,推进太湖湖底清淤、生态湿地修复、入湖河道治理污水厂和管网建设、村庄整治、工业企业整治六大工程实施,保护和修复无锡太湖流域生态环境。在此基础上,统筹环保、规划、国土、园林等各部门规划的生态保护界线,取所有规划生态保护界线范围叠加后的最大界限作为“多规合一”后的生态控制线。生态控制线范围内按管理主体和用地类别进一步划定基本农田控制线、林地控制线、水域控制线及风景名胜区控制线等各类用地控制线,形成生态保护体系(图6、7)。

图6 市区空间管制绿线控制图图7 市区绿地系统规划图

在生态控制线划定基础上,反过来梳理建设用地空间,落实“一城、一岛、一带”的空间结构。建设用地空间整合重点是城规、土规和经规的“三规合一”。首先,开展基础数据整理工作,包括规划部门的全市域控制性详细规划拼合图及所有历史审批数据,国土部门的土规、最新土地利用变更调查数据及历史审批数据,以及发改部门的经规与近期重大产业布局规划。将城规和土规的基础数据统一到G1S平台的同一坐标系,并完成“两规”建设用地与非建设用地分类标准的对接,同时在GlS平台落实发改部门的重点项目的用地空间,形成全市重点产业布局“一张图”。其次,开展图斑差异分析工作,通过GIS叠加分析,得出“两规”建设用地不一致的图斑和非建

设用地不一致的图斑,并与已划定的生态控制线再次叠加,分析出与生态控制线不一致的建设用地和重点项目图斑。最后,进行差异处理和控制线划定工作,将差异图斑进行归纳分类,明确各类处理的原则不口措施,形成差异图斑处理的初步意见,通过“市、区、部门”的联动协调机制,明确处理意见和建设用地的调入调出方案,消除规划矛盾,形成一致的建设用地空间布局,并通过管控边界(即建设用地规模控制线、城市建设用地增长边界控制线、产业区块控制线和生态控制线)的划定,形成无缝对接管控分区(图8、9)。

图8 市区土地开发强度控制图图9 现代服务业集聚区规划图

2.1.3 规划落地,一张图成果的法定化

基于我国现行的法律规定,“多规合一”尚未纳入法定规划编制体系,“一张图”仅仅是“一个协调后的共识规划,并不触动原规划体系”,不能直接作为规划审批依据。所以“一张图”的实施必须借助于相应法定规划的联动修改,各部门应根据“一张图”成果按程序修改法定规划,如规划部门修改控制性详细规划、国土部门修改土规等,在法定规划联动修改完成后,与之内容一致的“一张图”才具备了法定效力。

2.2 “一个平台”的思考与探索

当前各部门规划仍然存在标准不一、空间冲突的问题,各部门审批也是各自为政、互为前置,且信息不透明,效率低下。基于此,在“一张图”的基础上,逐步建立一个涵盖所有项目审批部门的统一业务协同平台。平台构建“1+N”联动模式,暨通过市政务网络和服务总线搭建一个市级业务协同平台,与规划、国土、发改、环保、园林、水利以及农业等各部门业务管理信息系统连接,在行政审批系统内实现网络互通。平台的应用基于服务的SOA系统框架,统一全市的空间坐标体系和数据标准,统一系统接口标准,支持各单位业务系统与平台的信息交换。无锡市将“一张图”数据库纳入平台统一管理,各部门依托“多规合一”平台开展项目生成策划和审批协同作业,实现审批信息实时共享、审批环节全程跟踪督办和审批节点控制,提高行政透明度和审批效

率。

2.3 “一张表”的思考与探索

规划重在应用,如果说“两规合一”或“三规合一”工作的重点仍局限于部门规划的统筹协调,那么“多规合一”则由量变产生质变。正因为推动了更多的部门规划“合一”,并应构建全市业务协同平台,无锡市才有能力将“多规合一”推进到规划应用领域,推动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基于“多规合一”平台,创新建设项目报审模式、再造审批流程和推行“一表式”受理审批等改革,实现“一份办事指南、一张申请表单、一套申报材料”,完成多项审批。以往各审批部门单独受理申请,部门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审批条件互为前置。通过改革,申请人只需将受理材料提交到市政务中心收发件窗口,由窗口将材料发送至“多规合一”业务协同平台,各部门在平台上实时接收材料、并联协同审批、信息共享和“一表式”形成审批意见,然后由窗口将审批结果送达申请人。通过报模式改革,大大减少了申请人在各部门之间的来回奔波,各部门通过平台同步受理,确保审批高效运作。对办事指南进行重新梳理,削减重复或不必要的申报材料,对各部门要求填报的申请表也统一整合至一张表格内,确保申请材料得以大幅精简。以“业主需求”为导向再造审批流程,将近百项审批环节重新整合为5个阶段,各阶段均实行“统一收件、同时受理、并联审批、同步出件”的运行模式。通过调整审批事项办理阶段、合并部分审批环节和简化审批手续等,实现审批事项办理的无缝对接和审批时限的大幅压缩。

2.4 “一套保障机制”的思考与探索

规划实施需要制度保障,无锡市还应从两方面不断完善“多规合一”的保障机制:一是完善建设项目生成机制;二是完善配套的法规政策。未来将开展建立以发改、规划和国土为主,多部门协同的建设项目生成机制,利用信息平台加强部门间的沟通,科学统筹项目的空间布局,准确把握项目需求和建设条件,引导城市发展方向,并为后续审批提速创造条件。各部门在统一的平台上制定建设项目年度计划,明确投资、预选址和用地指标等条件,使其可决策、可落地与可实施。年度计划内项目由计划编制牵头责任部门负责全程跟踪落实,计划之外新增项目按照“首接责任制”原则,谁牵头、谁落实,项目生成后纳入“多规合一”平台。无锡市将生态控制线、建设用地增长边界控制线等纳入地方立法,明确管理主体、管控规则、修改条件和修改程序,还应制定一系列政策保障制度,如多规合一组织架构和协调机制、建设项目审批流程、业务协同平台监督管理规定、信息公共平台动态维护规则、信息公共平台接口拓展规则等,通过法规政策的不断完善,规范和强化规划的严肃性和权威性,确保“一张蓝图干到底”。

3 对“多规合一”的思考

3.1“三规合一”与“多规合一”

在“多规合一”工作中,一项重要的任务就是划定生态红线,而目前大多数城市的“多规合一”做法是,该项工作多由规划部门牵头开展,因此生态红线的划定一般也就由城市规划专业人员结合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和土地利用规划(划出耕地、园地和菜地等)等划定。首先,生态红线实际是以生态控制线的概念出现的,生态控制线范围包含了生态用地和城市绿地等,因而生态控制线范围比生态红线大。笔者认为,生态红线应主要结合城市环境总体规划或生态功能区划来确定,因为对城市生态功能及其相应空间范围的研究是环境专业而非城市规划专业的特长。其次,对生态红线范围内的环境保护要求也是极为严格的,将城市公园绿地等划入也不尽合理,因为尽管公园绿地可以发挥改善生态的作用,但从用地分类看,仍属于建设用地,概念显得有些含糊不清,说明生态控制线的概念和内涵还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显然,原来的“三规合一”不能满足工作目标的实际需要,必须将城市生态与环境方面的规划也包含进去,因此“多规合一”的说法更能完整体现城市空间协调发展的要求,也更能满足中央对城镇化工作的要求。

3.2“自下而上”与“自上而下”

广州、武汉、厦门市等城市的“多规合一”试点工作,都是由地方层面主动发起的,可以说是“自下而上”的工作思路与方式。“自下而上”的做法主要是将各个规划中涉及的相同内容统一起来+并落实到一个共同的空间规划平台上,而各规划的其他内容按相关专业要求各自形成系统。因为各个规划都有各自上位法律条款的规定,而且各个规划发挥各自不同的作用,“多规合一”其实是依照法律条文的要求进行的规划衔接和协调,所以“多规合一”并不是规划,更不是新的规划类型,而是原有规划之间相互的对接、完善;所谓“合一”后的规划,仍是各自独立、完整的规划,各自发挥作用。对“多规合一”还有另外一种理解,就是将各个规划合成一个新的、大的规划,可以说是“自上而下”的思路。对于这种“自上而下”的方式,笔者认为,以目前地方层面的实际情况看是无法做到的,而且似乎也无必要。无法做到是因为各个规划的上位法律未作修改,所谓“新规划”的地位也无从依据,合成一个新规划的想法不具可操作性。而原有的各个规划尽管有空间体系相同的特点,但各自对城市发展所发挥的作用也各不相同,因而也没有必要将各个规划合成一个“巨无霸”式的规划。

4 结语

在“多规合一”思考与探索中,前面提到的“四个一”的工作特点。其中,“一张图”是比较重要的技术性工作内容,也是“多规合一”的统一空间规划体系的具体体现,包括调整各个规

划的空间斑块差异、确定城市建设用地边界和生态控制线等重要技术环节。这也是“多规合一”的基本意义——实现多个规划的技术协调。然而,“多规合一”的更大意义还在于如何确切使用“合一”后的成果,让它发挥更大的实际效用。原来各个规划掌握在各自的管理部门手中,平常缺乏相互沟通和及时的反馈与协调,造成规划之间的相互差异越来越大,通过“多规合一”,从技术层面解决了统一的问题,而实践思考与探索中的“一个平台”、“一张表”和“一套机制”等做法,就是把“合一”后的成果整合到统一的技术信息平台上,供各个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共享使用,不仅直接提高了政府的审批管理工作效率,还可以实现规划资料与信息的动态更新及同步维护,更有让权力在阳光下运作的意义。因此,管理共享应该是“多规合一”的更大意义所在。所以,通过技术性工作的完善推动政府部门管理工作效率的提高,进而实现社会治理工作的转型与变革,才是“多规合一”的完整意义。

参考文献

[1] 王俊、何正国. “三规合一”基础地理信息平台研究与实践[J]. 城市规划,2011(增刊)

[2] 马文涵、吕维娟. 快速城镇化时期武汉市“两规合一”的探索与创新[J]. 规划师,2012(11)

[3] 王唯山,巍立军. 厦门市“多规合一”实践的探索与思考[J]. 规划师,2015(2)

[4] 潘安、吴超、朱江. 规模与秩序——“三规合一”的探索与实践[M].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4

[5] 无锡市委办公室.关于印发“一城、一岛、一带”规划建设三年行动纲要的通知(锡委办发〔2013〕92 号).2013

[6] 无锡市人民政府.市政府办公室关于做好“十三五”规划编制有关工作的通知(锡政办发〔2014〕99号).2014 作者简介

王波,博士,副主任,规划师,无锡市城市规划编制研究中心;

张靓,博士讲师,苏州大学金螳螂建筑与城市环境学院。

创新驱动增活力转型升级促发展.docx

创新驱动增活力转型升级促发展 成立于 1951 年的苏州远东砂轮有限公司,历经60 余载肩负“打造创元主业、振兴民族工业”使命,发挥“聚沙 成塔、屹立远东”精神,不懈“创新驱动增活力、转型升级 促发展”干劲,持续谋实事、出实招、求实效,努力追逐着 “中国磨料磨具行业的引领者、世界磨具行业的先进者”目 标,已成功实践出了自己独特的升级发展之路,并逐步形成 了值得借鉴的“创新远东”模式。 创新产品营销策略 一着不让抢占内外市场份额 一是着力推进固结磨具市场触角延伸。公司注重扩展固 结磨具销售市场,力拓新区域、新客户。在稳固沪宁、浙江 地区市场的基础上,将销售工作重心转向华南、西南、东北、西北尤其是南北方、苏北地区,不断扩大异地区域的销售比 重。公司主要负责人深入市场前沿,切实把握、研判、细分 市场,进一步开拓新客户尤其是直供户,将市场、利润掌握 手中。 二是着力做大涂附磨具内销外销“蛋糕” 。公司在稳固重 大客户、不断提升涂附磨具国内销量的同时,多措并举畅 通外贸“绿色通道” ,竭尽努力做到“三个一”:一是对国际

市场深入分析、正确定位。根据东南亚、中东及欧美、非洲 市场对产品品质、档次、价格的不同要求,积极施展各有侧 重、富有针对性的“组合拳” ,抢占锆刚玉、磨中纤板等高 端产品的国际市场份额,着力在伊朗、土耳其、澳大利亚、 印尼等市场实现突破;二是以涂附磨具大卷产品为重点,扩 展涂附磨具产品转换商及转换厂家,争取成为他们长期稳定 的供应商;三是发挥产品特色优势,加大对TC136Y 等重点产品的外销推广力度。在国际市场需求持续低迷的背景下, 公司外销收入连年增长,今年9 月份实现外销收入再创公司 历史新高,较2013 年 9 月同比增长49.87%。 三是着力优化调整产品生产销售结构。坚持市场引导、 以创新引领,持续调整产品结构,不断增强公司核心竞争力。一是集中精力、整合资源,努力生产市场销路好、附加值高、性价比优的涂附磨具中、高档产品。将磨中纤板单方向和多 方向产品、锆刚玉、碳化硅等优势产品的产销比重提升至总 产销量的三分之二,尽量生产 ??幅锆刚玉系列产品,逐步减少 和淘汰盈利率低、质量不稳、工艺复杂产品及小单产品的产销量,千方百计推进有效生产和有效销售。同时开拓扩展延伸涂 附磨具应用新领域。努力将公司拳头产品锆刚玉成功打入暖气片、高尔夫球头、铸件等产业领域;二是以技术集成创新为主,推广精度高、磨削性能好的固结磨具产品,进一步提高技术含 量大、毛利率高、市场缺位、适销对路的高

(发展战略)如何正确处理技术创新与企业发展的关系

如何正确处理技术创新与企业发展的关系20世纪以来,信息技术高速发展,市场瞬息万变,技术和市场的激烈竞争,常常影响着企业的发展。它既可给企业带来风险和挑战,又可给企业带来商机。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企业既要面对国内企业的竞争,又要面对国际跨国公司的竞争。企业能否随着市场的需求和变化,不断研发市场需要的新技术、新产品,就需要采取相应的发展策略,这是企业在竞争中求生存、求发展的关键,创新是企业发展的动力,是企业发展的灵魂。创新是高科技企业永恒的主题,没有创新就没有高科技企业的生命力。技术创新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企业凭借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技术可以迅速占领市场。科技与经济交织在一起的激烈竞争在全球展开,世界各国都在调整自己的社会经济技术发展战略,都把企业技术创新放在极为重要的战略地位。因为一个企业的技术创新,不仅能为企业自身带来可观的利润,而且会涉及到相关的企业,从而形成众多企业相互竞争的创新浪潮,推动整个社会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因此,企业技术创新不仅是加速企业自身发展的活力源泉,而且也是加速整个现代社会经济技术发展的重要动力。 创新在经济增长中起着重要作用,而技术创新是创新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对社会经济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经济全球化意味着全球竞争的加剧,特别是在加入WTO以后,我国企业面临的是国内、国际两个市场,竞争对手是资金雄厚、技术力量强大的跨国公司,企业要在这样的竞争中获得一席之地,就必须造就自己的核心能力。而企业核心能力的关键是企业的技术能力,是企业在技术上具有别人不

能模仿的、持续创新并能持续保持领先的能力。要保持市场占有率,必须持续不断更新技术和产品。企业的核心技术,对企业发展具有深远影响。只有不断推陈出新,企业才能不断发展壮大。自有基础技术研究成果,直接关系企业核心竞争力。企业行为是非常复杂的社会经济行为,基础技术成果是企业社会经济行为的支柱之一,产品的相关实用技术,产品化技术和产业化技术是支持企业社会经济行为的另一个重要支柱。 企业的发展,必须有明确的研发方向和市场定位,这对公司持续、稳定的发展十分重要。任何一个企业,不管其具体的产业及产品特点如何,都是一个多种技术有机组合而成的组合体。技术是企业生存的支撑,技术创新则是企业在竞争中发展,赢得和保持某种竞争优势的根本动力所在。 技术创新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基本前提。在当前新的国际国内环境下,加大技术创新力度,更是企业增强发展能力、应对市场竞争的必然选择。随着我国经济运行由供给约束转为需求约束,买方市场基本形成,企业面临全面竞争的发展环境,出现了利润率平均化和下降趋势,分化、调整、改组加剧,大型化、规模化和小型化、专业化竞相发展,不少企业进入“二次创业”或“再次创业”的新阶段。技术创新与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有着密切关系,企业技术创新不仅决定和统率着企业技术发展的具体行为,也决定着企业的命运。企业能否正确选择并贯彻实施合适的技术发展方式,不仅是企业能否顺利实现技术发展的先决条件,也是企业能否在竞争中取胜的关键。如日本企业所

无锡市坚持科技创新引领提升转型发展优势解读

无锡市坚持科技创新引领提升转型发展优势 ——无锡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的探索和实践 创新发展是永恒的主题。无锡曾经创造了诸多历史辉煌,当前进入发展关键时期, 在新的历史时期能否走出一条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道路, 成为全市上下共同关注的重大问题。近年来,无锡市委、市政府敏锐把握新的历史机遇,以转变发展观念为前提、创新发展方式为路径、发展创新型经济为抓手,引领科技创新,加快转型发展,激发全社会努力构建国家创新型城市的动力和活力,发展实力跃上新的台阶。 2005年底,无锡市在全省率先基本建成全面小康社会,为建设基本现代化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2008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 4419.5亿元, 比上年增长12.4%; 财政总收入 909.16亿元, 比上年增长 28.6%; 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23605元,比上年增长 13.0%;农民人均纯收入 11280元,比上年增长 12.5%,无锡市基本现代化建设实现新的跨越。可以说,创新,是引领无锡市科学发展的永恒动力。 1 坚持以更新思维观念、转变发展理念为导向,致力探索创新发展方式新思路 以科技创新创业推动经济转型升级的实践并非一路坦途,其间冲破思维惯性和路径依赖, 确立新的发展理念、新的定位和方向等都经历了艰辛的探索。可以说,这是随着对科学发展观认识的不断升华而发展理念更加切合时势, 随着对市情判断的不断深入而转变发展方式的目标路径更加清晰, 随着转型升级的成就不断凸现而认识更加一致、行动更加自觉的过程。 ——跳出思维惯性,转变发展理念。 近年来,无锡不断反思以往发展方式的局限性,审视发展阶段的变化,进一步明确转变发展方式、创新发展方式的追求所在,努力走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之路。一是从关注地区生产总值 (GDP到倾心国民总收人 (GNP。全市上下在反复解读这两者之间存在的真实财富差异以及带来的不同发展效果,明确既要加速引进外资又要加快壮大本土企业, 更加注重“走出去”, 使发展能更多地增进市民福祉。二是从工业强市到产业强市。无锡市明确要求积极发展生态农业,强调既要做强工

昆山市转型升级创新发展六年行动计划科技创新工作实施细则

昆山市科学技术局昆山市推进转型升级创新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昆山市财政局 昆科字〔2015〕42号 关于印发《昆山市科技局贯彻落实“转型升级创新发展六年行动计划”工作实施细则》的通知 昆山开发区、昆山高新区、花桥经济开发区、旅游度假区管委会,各镇人民政府,各有关委办局,各有关科技园区、企事业单位:经研究,现将《昆山市科技局贯彻落实“转型升级创新发展六年行动计划”工作实施细则》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昆山市科学技术局昆山市推进转型升级创新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昆山市财政局 2015年7月9日

昆山市科技局贯彻落实“转型升级创新发展六年行动计划”工作实施细则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深入实施创新驱动战略,突出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加快转型升级创新发展,推动“昆山之路”从头越,根据《昆山市“转型升级创新发展六年行动计划”实施意见(2015—2020年)》(昆委〔2015〕22号)、《关于推进转型升级创新发展财政扶持若干政策》(昆委〔2015〕28号)文件精神,特制定本实施细则。 第二条本实施细则适用于在我市注册的企事业单位。 第二章实施一批科技成果转化项目 第三条本实施细则所称科技成果是指已获得自主知识产权(授权专利、软件著作权以及集成电路布图设计专有权等),具备先进性、成熟性和适用性特征,能取得良好经济、社会或生态环境效益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产品和生物新品种。 第四条“实施一批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包括:订制储备一批科技成果项目、引进落地一批科技成果项目和培育转化一批科技成果项目三个方面。 第五条订制储备一批科技成果项目

1.支持范围:聚焦我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和主导产业转型发展亟需解决的共性关键技术,以“合同研发项目管理”的形式,每年向技术成果供给方有偿预订研发一批科技成果、转化技术,或一次性购买科技成果并实施产业化。 预订研发是指企事业单位根据自身技术需求通过签署技术开发合同的方式寻求技术解决方案;一次性购买科技成果并实施产业化是指通过技术交易购买技术成果并在本市转化成现实生产力。两类项目均需每年6月向科技局备案。 2.支持方式:经评审认定,属预订研发类的,按申报单位实际支付预订研发费用的20%给予补助,最高不超过200万元,对于具备产业化前景的优质项目列入订制储备项目库予以跟踪培育;属一次性购买类的,按实际交易额的50%给予补助,最高不超过500万元。上述项目均采取后补助的方式,以科技创新券的形式予以支持。 预订研发类项目到期后,根据合同费用支付凭证,兑现相应科技创新券额度;一次性购买类项目需进行中期考核,考核合格的,兑现相应科技创新券额度(不超过项目可兑换总额度的一半),其余额度在项目到期且考核合格后一并兑换,项目考核不合格或因故中止的项目不予兑现剩余科技创新券。 第六条引进落地一批科技成果项目 1.支持范围:重点围绕新一代电子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新材料、能源环保、现代农业等技术领域,

“转型升级、创新发展”企业培训心得体会

“转型升级、创新发展”企业培训心得体会2010年8月30日、31日两天,我有幸参加了温州市委组织部、温州市经贸委和温州市厂长经理人才公司共同组织的“转型升级、创新发展”为主题的企业培训,通过这次培训,让我开阔了视野,增长了见识,提高创新发展的意识,为以后的工作起到了很大的帮助作用,下面是我的一些心得体会,总结如下:在两天的培训中,其中张晖明教授的《企业战略管理创新与发展转型》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的讲课,再结合自己的工作,给了很大我的启发和深深的感触。 张教授在对企业内涵的重新认识上认为企业的“企”字,如果没有了“人”字,企业也就终止了。我觉得很有道理,在现代企业的发展中,必须建立以人为本的管理思路。在平时的管理中,各级管理人员都应该把培养人、教育人、留人等问题摆在日常工作的首位,只有把人的素质、技术水平提高了,才能提高我们的生产力。“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我们公司在日异月新的发展,现在企业“选人、用人、留人”的问题特别突出,所以我们必须建立和健全我们的用人制度,切实的提高员工的技术水平,才能跟上我们公司硬件发展的步伐,企业才能更加的欣欣向荣。 在讲课的过程中,张教授在大格局决定大结局的中一句“埋头拉车与抬头看路”的话,让我思绪了很久。我是在想,在我们的工作过程中,也普遍存在这样的问题。有时候,我们管理人员一直盯着某个小问题不放,不去打开思路,大观全局的看待别的

事情,从而造成了捡了芝麻而丢了西瓜的局面。所以,我在想,作为管理人员,应该多多打开思路,多想问题,想别人想不到的问题,积极探讨如何提高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以及提高企业执行力的问题,而不是所有的事情都亲力亲为,这样才能顾全大局,企业管理水平才能得到提高。 创新是企业发展不竭的动力,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如果都是用同样的方法去对待肯定是行不通的。所以在日常的管理中,要不断地、大胆的进行技术上的创新和管理上的创新,才能让企业的发展一直保持青春活力,企业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在我们电厂的日常管理中,管理人员一定要我们的员工树立创新的意识,积极倡导创新的行为,不要让电厂的管理一成不变,这样才能让电厂在安全、环保的前提下,创造更大的效益。 企业发展的格局创新也是很重要的,伟明企业经历了创业、发展的阶段,现在正逐步走向强大,在这条路上,我们更需要在管理上和技术水平上加以创新。在企业发展的道路上,我们不能默守陈规,必须打开思路,不断的学习别人的先进技术和管理方法,并结合自己的发展过程中进行强化,为我所用,让企业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以上是我在本次培训中一点点的体会,总之,在本次的培训中,让我掌握了很多管理方面上知识,也让我由衷的体会到学习的重要性。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人的发展是最重要的,只有不

企业技术创新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企业技术创新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技术创新是一个从新产品或新工艺设想的产生到市场应用的完整过程,一般包括新设想的产生、研究、开发、商业化生产到扩散等一系列活动。技术创新的实践与研究在世界围取得了巨大的成果。国际创新体系、国家创新体系、区域创新体系以及城市、产业、企业创新体系的构筑越来越受到人们和社会的关注,而企业技术创新是一个国家创新体系中最活跃的细胞和系统,只有依托基础科学,瞄准技术轨道,提升技术能力,实现技术跨越和自主创新,才能更有效地实现企业的技术创新目标。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要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贯彻到现代化建设各个方面。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引导和支持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深化科技管理体制改革,优化科技资源配置,完善鼓励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产业化的法制保障、政策体系、激励机制、市场环境。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充分利用国际科技资源。进一步营造鼓励创新的环境,努力造就世界一流科学家和科技领军人才,注重培养一线的创新人才,使全社会创新智慧竞相迸发、各方面创

新人才大量涌现。 企业界对国家明确要建立“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创新体系,对国家以后将重视发挥企业在科技攻关中的作用及有关规划,对国家出台的鼓励企业创新的方针政策,特别是和产业升级结合的包括产业结构调整、鼓励装备产业发展等政策都非常支持,寄予厚望。需要切实解决的根本问题一是如何按产业化原则进一步提升企业在国家创新战略中的地位;二是如何提升鼓励企业创新的政策资源的效率。其中涉及政策体系、政策重点及政策执行机制等方面。 一、企业技术创新中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自治区企业技术创新工作已取得可喜成绩,但也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企业创新主体的认识不足、地位不明确。首先是在思想认识上有差距,还没有真正认识到“创新是灵魂”,创新是国家强盛之本,是企业走出困境实现振兴之本。特别是一些企业对于企业技术创新的认识还没有到位,缺乏在的动力,因而影响了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作用的发挥。 二是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薄弱,缺乏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和产品。造成这种局面,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企业技术投入少,没有成为创新主体。除了大型龙头企业外多数大中型企业一是技术开发与技术创新能力不足,缺乏参与国际竞争

创新和转型升级是传统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关键

创新和转型升级是传统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关键 [摘要]河南森源集团公司以超前的发展理念、准确的市场定位,立足于行业的高端、应用领域的前沿,通过不断地推进企业转型升级战略,不断地进行科技创新、管理创新和制度创新,在电气、重工等应用领域取得了辉煌成就。这些对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创新发展,进而实现企业跨越式发展都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关键词]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创新发展 [DOI]1013939/jcnkizgsc201529082 1河南森源集团公司转型升级的主要做法 1.1找准战略目标定位,持续转型发展 20多年来,森源集团发展战略的制定与调整是其保持蓬勃生机、持续发展、不断成功的根本保证。为了保持行业领头地位,森源公司总是吃透国家政策,紧跟市场需求,通过持续不断地变革创新和转型升级,促进了企业快速发展。1992年,我国电力工业处于需求旺盛期,公司把产品定位于GN系列电力高压隔离开关产品。由于注重产品质量,注重市场拓展和企业诚信,短短5年时间就把隔离开关产销量做到了全国第一。1997年城乡电网改造,公司将目光放在国内输配电行业和国际输配电行业的发展方向上来,以求公司产

品最佳的战略定位,产品结构从单一的GN高压元件系列转变为元件和高压成套设备齐头并进的新格局。2002年,公司对“奔马”公司进行兼并重组,为农机企业突出重围再造辉煌探索出成功之路。如今奔马公司已经由农用车辆制造企业成功转型为重型工程车辆、新能源电动车辆制造骨干企业,跻身国内高端装备制造行列。其中大型汽车吊车是奔马公司为适应国家汽车产业政策和城乡市场需求而进行产品结构调整和企业转型升级的支柱新产品。新能源电动车已成功研发出电动支线公交车等6大系列新产品,在全省率先实现规模化生产。其中纯电动移动警务室获得了国家质检总局颁发的特种设备制造许可证,并被列入公安部警用装备采购目录,相继装备到国内100多个大中城市和天安门广场,市场占有率持续保持70%以上。为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奔马公司推出的创新产品多功能水车和沼气工程专用车,全国首创,市场占有率一度超过80%。 1.2推进品牌战略,产品以质取胜 质量是一个企业综合实力的体现,更是一个企业整体素质的展示。森源公司在不断地转型升级中,对质量的追求贯穿于产品研发、制造、销售、服务的全过程,也贯穿于公司20多年的发展历程。1998年,公司就按照ISO9000的标准创建了质量管理体系,2002年引入U8财务管理系统,2003年引入世界一流的PROE三维设计软件,2005年引入当时国

企业变革的创新思维 试题答案

企业变革的创新思维试题答案测试成绩:86.67分。恭喜您顺利通过考试! 单选题 1. 关于企业的无形风险,下列表述错误的是:√ A是未知的风险 B风险程度低于有形风险 C具有不可预防性 D可转化为有形风险 正确答案: B 2.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个人素质能力的是:√ A聪明程度 B应知应会的能力 C理解能力 D人际交往能力 正确答案: B 3. 企业核心能力培养的过程不包括:√ A理念识别 B行为识别 C能力识别 D视觉识别 正确答案: C 4. 企业实施理念识别的最终目的是:√ A对外展现统一面貌 B建立权威化的制度体系 C约束员工的行为

D把管理层的价值观变成员工的价值观 正确答案: D 5. 支撑企业管理平台的制度体系不包括:√ A营销制度 B客户管理制度 C人员管理制度 D财务制度 正确答案: B 6. 关于企业文化,下列表述错误的是:√ A具有有形性 B以价值观为核心 C需要长期的培育和建设 D在竞争中比较脆弱 正确答案: A 7. 关于企业文化建设的目标,下列表述错误的是:√ A符合企业所处的竞争环境 B与战略目标相一致 C体现领导的意志 D目标要具有阶段性 正确答案: C 8. 在波特的竞争力模型图中,企业所处的竞争不包括()关系。√ A与供应商的博弈 B与客户的满意 C与职能环境的判断 D与潜在对手的竞争

9. 企业培养创新思维的过程不包括:√ A寻找风险因子 B提升企业的美誉度 C突破瓶颈 D准备应急预案 正确答案: B 判断题 10. 企业变革的风险因子越多,越不利于应急预案的制定。此种说法:× 正确 错误 正确答案:错误 11. 行为识别的最终目的,在于形成企业的核心能力。此种说法:√ 正确 错误 正确答案:正确 12. 企业管理主要依靠理念和思维,制度只是辅助手段。此种说法:√ 正确 错误 正确答案:错误 13. 个人核心能力的培养,是职业能力的应知应会和行业经验的提升。此种说法:√ 正确 错误 正确答案:正确 14. 在各种管理成本中,习惯的管理成本最低。此种说法:× 正确 错误

创新与企业发展的关系

创新与企业发展的关系

————————————————————————————————作者:————————————————————————————————日期:

浅谈创新与企业生存发展的关系 当今世界正步入知识经济、信息技术的时代,全球科技、经济一体化的趋势日益明显,世界范围内的市场竞争日趋激烈,没有创新就没有高技术产业,也就不能使传统产业得到可持续地发展。世界范围内的各种企业都把观念创新、管理创新、技术创新作为企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础,不断增加企业创新的资本投入及知本投入,力争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本文结合设计院近几年的实践谈谈创新与企业生存发展的关系。 一.创新对企业生存的重要性 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的创新越来越快,出现知识爆炸现象。知识的转化越来越快,科学技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周期不断缩短。知识对经济的推动作用越来越大,知识已经成为或正在成为最重要的生产要素。与此同时,知识失效的速度也明显加快。如果企业不建立有效的创新机制,不学习掌握新的知识,不根据市场变化对企业的经营战略、内部管理、生产技术等方面进行调整创新,最终将难以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求得生存更难获得快速发展。所以日新月异的知识经济和激烈竞争的市场经济强烈要求企业不断创新。 从当今世界500强企业的变化趋势看,现代管理是企业保持长盛不衰的手段,科技水平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决定因素,必须从企业战略高度来认识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问题。当今科技发展呈现出以往所未有过的新特点,最鲜明的时代特征就是:科技已从真正意义上成为了经济发展和结构调整的主要驱动力。科学和技术迅猛发展,科技与经济、与自然、与社会的结合更紧密,影响更深远。科技进步和创新的巨大驱动力,促进了生产力发展质的飞跃,带动着世界范围内经济结构特别是产业结构的重大调整和优化升级。哪个企业的科技创新、管理创新能力强,其企业适应市场变化的能力就强、在经济结构不断调整情况下可持续发展的动力就足。无数事实说明科技创新能力的差别,导致了企业竞争力和企业在市场中地位的变化。科技创新能力不仅仅对企业的生存发展至关重要,同时已经成为国家经济实力、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成为国际竞争的制高点。 目前我国许多国有企业是由以前的全民事业单位、集体企业、乡镇企业转制而来,在从以往的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体制过渡的今天,由于对市场经济的规律认识不足、缺乏市场竞争环境下的危机意识,很多企业已退出市场竞争的舞台。也正是因为过去几十年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以及目前市场经济环境尚不十分完善,企业在观念和认识上滞后,企

关于产业转型升级、创新发展的建议

关于产业转型升级、创新发展的建议 【摘要】目前,在新一轮国际产业转移和国内加快经济转型的背景下,产业转型升级、创新发展的意义变得尤其重大。本文认为,我国经济发展已经进入产业技术结构、产业组织结构、产业市场结构和整个国民经济结构的大调整期,中国经济已经到了只有转型升级才能持续发展的关键阶段。本报告建议,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实施产业转型、创新发展,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发展现代服务业实施产业转型、创新发展,提高第三产业发展的质量和水平;提升现代农业发展水平实施产业转型、创新发展,推动农民可持续增收等。 【关键词】产业升级创新发展第三产业 一、我国产业转型升级、创新发展面临的背景 众所周知,受国际金融与债务危机的不断深化和发达国家经济持续衰退的影响,我国GDP自2011年第四季度降至8.9%以来,直至2013年第四季度一直处于持续下降状态,同期投资、消费、外贸增长率也大都处于下降通道,财政收入增长率同样出现了持续下降(增长率已不足10%),一些企业,特别是中小微民营企业生产经营困难,甚至出现了破产倒闭现象。在这一背景下,如何按照《决定》要求,“坚持发展仍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这个重大战略判断”,正确把握机遇,力推转型升级,积极创新发展,具有特别重

要的意义。 二、我国产业转型升级、创新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从2011年开始我国已经进入第四次产业大升级、经济大转型的新阶段。这是一次源于党的十八大,特别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做出全面深化改革《决定》和美国等发达国家“再工业化”。 第一,《决定》从制度、体制和政策实践等多个层面为企业、特别是中小微民营企业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例如,《决定》明确提出“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通过“制定负面清单”打破玻璃门、弹簧门和旋转门,“允许具备条件的民间资本依法发起设立中小型银行等金融机构”和“发展普惠金融”,“健全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推进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等。 第二,美国等发达国家的“再工业化”给我国产业升级经济转型提供的机遇。美国的“再工业化”,是其摆脱危机和以高新技术为依托、以高附加值高端制造业为重点再占全球实体经济产业链至高点的战略安排。为推进“再工业化”,美国加大了研发开支。发达国家越是“再工业化”,它们对我国传统工业制成品的需求就越无弹性。其挑战在于,如何使我国传统工业产品和装备制造进一步从低端转向中 端和高端,如何使我国各端产品高技术化和高附加值化。 第三,现代科学技术孕育着新的一系列重大突破给我

(企业变革)变革创新

变革与创新 1

宇宙之中永恒的不变就是“恒变”。全球经济从二战以后的大量短缺,发展到目前已是过剩。就拿国内来说,曾几何时,大部分的商品还是处在从不应求的状况,现成已是演变成大部分的商品严重过剩,而且随着现有企业不断的扩张及新企业的竟相投入,未来中国的市场竞争,几乎可以确定,只会加剧不会变缓。 2

20世纪70年代之前,全球还处在短缺经济时代,企业之间的竞争少,尤其几个工业化国家除了美国之外均受到二战的严重破坏,因之美国企业在市场大量的需求下,形成了以生产为导向,赚取大量的利润,独霸全球市场。70年代日本制的产品开始以价廉物美的姿态逐步在全球市场侵蚀美国原有独霸的市场,但高傲的美国人还缺乏警觉。 80年代初期,美国纺织、钢铁、造船、汽车业的霸主地位相继易手,或面临严重威胁,美国企业才惊醒:再不变就来不及了!因之才有诸如80年代的TQM(total quality management)、购并(merge&acquisition)、目标管理(management by objectives),90年代的BPR(business process reengineering)、顾客满意度(customer satisfactory index)等管理理论的相继出笼,且是一波接一波地,其中的即在于对抗日本企业咄咄逼人之势,采取管理变革,重新建立竞争优势。 3

随着二十一世纪的进一步发展加入WTO,以往的关税壁垒将逐步撤消,全球的经济将更加的一体化,别人的商品很容易进得来,我们的商品同样也容易出口到别的国家。问题是谁的商品或服务更具有竞争力,谁就能赢得市场要想赢得核心的竟争力,根本问题在于,人力资源的潜能及价值是否能得到充分的开发,经营思想及管理方法是否能不断地变革及改善。 近年来,我们到处可以看到“变革”这两个字,也不管是大企业还是小企业,几乎同时提出“创新”的经营战略。变革也好,创新也好,也就是我们所谓的求新求变,要变得更新更好。 4

发展创新型经济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发展创新型经济推动产 业转型升级 Company number:【0089WT-8898YT-W8CCB-BUUT-202108】

许映亮中共如皋市委党校常务副校长 一、为什么要转型升级 ?一是国际金融危机倒逼转型升级。 ?二是新的科技革命推动转型升级。 ?三是国内外环境变化有利于转型升级。 当前工商业面临“成长烦恼” ?产业附加值低 ?经济粗放增长 ?创新与资源要素短缺 ?要素成本与环境压力加大 江苏经济被到“转型升级”风口浪尖 ?“三大刚性约束” ?能耗强度刚性约束(节能-20%) ?排污总量刚性约束(减排-15%) ?通货膨胀刚性约束(CPI控制在4-6%) ?“三大成本上升” ?能源原材料成本上升 ?企业生产环保成本上升 ?劳动力成本上升 如皋正处在经济转型升级的关键阶段 ?回顾改革开放30多年来的发展历程,如皋已经经历过两次经济转型。 ?第一次转型以发展乡镇企业为标志,实现了从农业经济向工业经济的历史转变。

?第二次转型以扩大对外开放为动力,实现了向开放型经济的转型。 ?现阶段如皋跟江苏一样,总体上已处于工业化中后期。 ?苏南地区进入了工业化后期,产业结构、所有制结构、区域结构和增长动力都发生了很大变化,正处在第三次经济转型的关键时期。这次经济转型的核心是向创新型经济转型升级,使创新成为经济发展的主要驱动力。 ?无论是从国内外经济发展环境来分析,还是从如皋自身发展的要求来看,推进经济转型升级是刻不容缓的战略任务。 ?改革开放的31年来,中国经济发展取得了让世界为之清新的成就。现阶段我国经济总量已跃居世界第三。 ?江苏是全国经济发展的大省,2009年经济保持稳定快速增长,预计实现地区生产总值超万亿元,占全国近十分之一,增长12%;人均生产总值超过6000美元。地方一般预算收入3150亿元,增长15%;财政总收入超8000亿元(不含海关税收),增长%。在全球经济严重衰退情况下,进出口总量由去年的%上升到%。预计实际利用外资240亿美元,占全国的30%以上,全省实际利用外资连续六年保持全国第一。 ?人民生活水平有了新的提高,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2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8000元,分别增长10%和9%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涨%。超10%的财政收入,全年企业发债415亿元,超历史总和,在全国各省市排名第一。 ?江苏在全国应对金融危机,实行三保三服务中上交一份满意的答卷。近一二年国际金融危机倒逼转型升级,依靠出口大幅度上升带动经济增长受到制约,加快转变以出口为导向的经济增长

后危机时期无锡的转型发展

后危机时期无锡的转型发展陈耀兴当前,无锡正在加快推进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可以说这是无锡提高经济核心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关键所在,是决定无锡城市影响力和带动力的重大问题,也是加快建设创新型领军城市的必然选择。一、无锡转型发展面临的机遇危机和机遇是一个硬币的正反两面。应该看到,我国当前面临的危机是传统发展模式所带来的生产过剩危机。这种生产过剩在宏观上表现为是内需对经济的拉动不足,但从某一区域来讲,则是传统发展方式带来的结果。事实上,传统的“三高一低”(高投入、高 能耗、高污染、低产出)发展方式,已经使经济的持续增长难以为继。 如我们无锡,现有约218万亩耕地,按户籍人口458万计算约0.48亩,按常住约0.35亩,远低于世界平均5.5亩,也低于0.8亩的国际警戒线。如果按1997年到2004年每增加1亿元GDP 要消耗233亩土地来计算,“十一五”我们GDP 翻一番就需要67万亩耕地,这样200多万亩的土地很快就要用完。现在无锡每平方公里常住人口1843人,工业企业15家,经济产出1.18亿,是处于“环境容量的高压区”。

也就是说,如果我们重复发达国家过去制造的东西,即使我们GDP 成为了世界第一,也不是最强大。简单告诉大家一个数字,从世界来看,两千年前,印度是世界最大的经济体,占世界GDP 的三分之一左右;两百年前,中国是世界最大的经济体,占世界GDP 的三分之一左右;大约50年前,美国经济总量占到世界经济的三分之一左右。按照我国现在的发展速度,有人估计,到2040年的时候,中国经济总量有希望占到世界的20%到25%之间。经济总量最大,是否就一定最强呢?100年前,钢铁生产量是衡量一个国家国力和经济实力的指标,但今天已经不是了。所以我们成为世界第一大钢铁生产国,已经不能说明太多的问题了。30年前,汽车产量是衡量一个国家经济实力的指标,但今天也已经不是了。真正代表国家和地区实力的是产业和技术,是能够对其他产业发生连锁反应的技术,所以说到底,还是要靠新技术、新产业的发展。 从经济的周期看,危机总是短期的,而发展才是长期的,危机阶段国家实施的宏观调控政策也是短期的,不断的科技创新对经济的拉动则是持久的。纵观世界经济发展大势,目前正处于新一轮产业革命的前夜,如果说以前的产业革命,是由于科技进步而“水到渠成”所带来的,那么,这次产业革命,则是由于能源和环境约束所“强制”实行的,一定意义上讲,它具有明显的“倒逼性”。这就要求我们利用后危机时期去抢抓新周期的发展机遇。就无锡来说,至少要用好三个机遇:一是利用国家相对宽松的财政、货币政策这一机遇,办影响经济转型升级的大事;二是利用经济国际化、一体化这一机遇,即利用世界分工体系,来确定无锡产业结构进一步调整的方向;三是利用长三角一体化带来的城市转型升级的难得机遇,

河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促进全省经济开发区转型升级创新发展的

河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促进全省经济开发区转型升级创 新发展的实施意见 【法规类别】机关工作综合规定 【发文字号】冀政办发[2015]4号 【发布部门】河北省政府 【发布日期】2015.02.06 【实施日期】2015.02.06 【时效性】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XP10 河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促进全省经济开发区转型升级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 (冀政办发〔2015〕4号) 各设区市人民政府,省直管县(市)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转型升级创新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办发〔2014〕54号),进一步发挥省级以上经济开发区(以下简称经开区)作为经济发展主力军、对外开放排头兵和深化改革试验田的作用,促进我省经开区转型升级、创新发展,经省政府同意,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围绕全省创新发展、绿色崛起,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推动经开区成为带动区域经济发展和实施区域发展战略的重要载体、构建开放型经济新

体制和培育吸引外资新优势的排头兵、创新驱动和绿色集约发展的示范区,提高经开区对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度。经开区要在发展理念、运行模式、管理方式等方面加快转型,努力实现由追求速度向追求速度和质量并重转变、由政府主导向政府推动市场主导转变、由同质化竞争向差异化特色化发展转变、由注重硬环境向软硬环境并重转变。(省商务厅,排在首位的部门为牵头部门,下同) (二)发展目标。到“十三五”末,全省经开区GDP达到20000亿元以上,经济总量比2014年翻一番以上;固定资产投资、主营业务收入、工业增加值、财政收入均实现翻番,外贸进出口总额、实际利用外资增长速度保持高于全省平均增速,力争实现翻番;产业结构更加优化,研发能力大幅提升,投资强度、产出效益、节能减排、污染物处理率等指标达到较高水平;实现产业、生态、社会和谐。(省商务厅、省发展改革委、省科技厅、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国土资源厅、省环境保护厅) (三)实施分类指导。国家级经开区要率先实现转型发展,大力提升开放水平,全面提高创新能力,在更高层次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提高在全球价值链及国际分工中的地位,积极探索产城融合发展新模式。设立较早、发展较快的省级经开区,要以先进国家级经开区为标杆,努力做优做美环境,做大做强产业体系,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土地集约利用和环境保护水平。设立较晚、发展较慢的经开区要发挥后发优势,提高产业转移的承载能力和招商引资实效,加快形成产业链和产业集群,努力实现跨越式发展。以沿渤海、环京津和重要节点城市经开区为重点,大力实施品牌带动战略,打造一批特色品牌园区,提高我省经开区的品牌影响力。(省商务厅) (四)强化考核管理。修订完善《河北省经济开发区综合发展水平评价办法》,统筹考虑规模速度与质量效益,科学设定考核指标及权重,把规划实施、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创新能力、品牌建设、环境保护、安全生产、行政效能等作为主要考核内容,引导经开区走质量效益型发展之路。支持综合实力强、产业特色明显、发展质量高、符合条

工程技术创新与发展(2020)参考答案

工程技术创新与发展(2020) 返回上一级 单选题(共30题,每题2分) 1 .在未来,通过工业安卓这样的互联网平台可以将80%的重复劳动降低至()。?A. 10% ?B. 20% ?C. 30% ?D. 50% 我的答案:未做答 参考答案:B 答案解析:暂无 2 .本课程提到,细胞上的蛋白分子可以用()看到。 ?A. 放大镜 ?B. 望远镜 ?C. 电子显微镜 ?D. 显微镜 我的答案:未做答 参考答案:C 答案解析:暂无 3 .6.根据本课程,网络购票方式的改变说明了()。 ?A. 信息技术发展带来社会剧变 ?B. 信息技术改变军事对抗方式 ?C. 信息技术改变价值创造技术 ?D. 信息技术成为大国博弈重心 我的答案:未做答

参考答案:A 答案解析:暂无 4 .根据本课程,京建法【2015】17号和18号文规定,()是第一责任人。 ?A. 设计单位 ?B. 部品生产单位 ?C. 开发建设单位 ?D. 安装单位 我的答案:未做答 参考答案:C 答案解析:暂无 5 .下列各项常用纳米材料中,()可以用于体内、临床。 ?A. 脂质体 ?B. 无机纳米材料 ?C. 聚合物材料 ?D. 碳纳米材料 我的答案:未做答 参考答案:B 答案解析:暂无 6 .6.根据本课程,对可能发生重大及以上网络安全事件的信息及时向应急办报告属于监测预警的()。?A. 监测 ?B. 预警、研判与发布 ?C. 预警响应 ?D. 预警解除 我的答案:未做答 参考答案:B 答案解析:暂无

7 .根据本课程,为了有效解决“横紧纵松”而提出的“三层、两域”标识互联网的体系模型,“负责网络的 实际运行,相对静态”指的是()。 ?A. 虚拟域 ?B. 行为域 ?C. 实体域 ?D. 过程域 我的答案:未做答 参考答案:C 答案解析:暂无 8 .住宅标准化的一个非常大的障碍,就是住宅的面积用()来衡量。 ?A. 室内净面积 ?B. 公摊面积 ?C. 建筑面积 ?D. 实际面积 我的答案:未做答 参考答案:C 答案解析:暂无 9 .7.根据本课程,原则上应在()天完成调查与评估工作。 ?A. 10 ?B. 15 ?C. 25 ?D. 30 我的答案:未做答 参考答案:D 答案解析:暂无 10 .主流3G标准都采用()技术。

2018年昆山转型升级创新发展工业经济

附件1: 2018年昆山市转型升级创新发展(工业经济) 专项资金项目申报指南 一、两化融合建设项目 1-1类:市级企业信息化示范工程建设项目(投入类) 1. 重点支持方向 重点支持企业实施制造执行系统(MES)、资源规划管理系统(ERP)、生产计划排成系统(APS)、数字化设计等信息系统应用项目。 2. 申报条件 符合项目支持重点;示范项目具有行业信息化代表性,并在同行业中具有产品、技术、管理等方面应用信息技术的先进性、示范性;有明确的目标任务和可考核的技术经济指标;申报企业对项目实施经费累计投入不低于50万元;项目需在2017年内开始实施,并在申报前实施完成。 3. 申报材料 (1)专项资金申报表; (2)企业营业执照副本复印件;

(3)项目申报书; (4)上一年度企业财务报表复印件; (5)项目投入专项审计报告及发票明细复印件; (6)企业资质证书复印件、企业荣誉证书复印件等。 注:项目申报时必须按照两化融合项目网上填报时具体的相关要求及文件格式(模板请于网上申报平台内下载),上报第三方财务或审计服务机构出具的项目经费投入财务报告或审计报告。待上报初审及项目评审通过后,将通知企业按照政府规定流程进行项目经费投入专项审计。 1-2类:市级企业嵌入式软件研发及应用示范建设项目(投入类) 1. 重点支持方向 重点支持企业根据产业及市场的应用需求研发嵌入在硬件中的操作系统、控制软件和开发工具软件;企业采购针对特定应用领域,基于固定硬件平台,用来达到使用者预期目标的嵌入式应用软件。 2. 申报条件 企业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并已通过国产软件产品评估的嵌入式软件产品;企业采购已通过国产软件产品评估的应用软件;项目的嵌入式软件产品在同行业中具有技术的先进性、应用的示范性;申报企业对项目实施经费累计投入不低于50万元;项目

浅谈企业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

浅谈企业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 摘要:文中论述了科技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性,企业应提高增强自主创新能力重要意义的认识,并努力成为创新的主体。 关键字:自主创新;技术创新;管理创新 多年来,我国企业为生存发展问题作出了不懈的探索和努力,虽取得一定成效,但多为体制上的改革。随着我国企业越来越深入地参与到国际竞争中去,才发现我们与发达国家的差距不仅是在体制上的不适应,而且还存在管理理念和方式的落后,核心技术匮乏,因此要在竞争中保持优势并赢得竞争,至关重要的就是必须技术与管理同时创新。 一、管理创新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客观需要 知识经济的到来,不仅改变了经济增长中要素贡献率的结构,而且是科学、技术、知识等无形要素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也日渐凸现并逐步趋强。这一切都清楚地告诉我们,在经济知识条件下,经济增长内容的转变必须要求经济模式也发生相应的转变,而作为实现经济增长实体的企业及其管理也应紧随其变,以适应新的竞争环境的要求,因此管理创新是我国企业的必然趋势。 从管理发展的历史来看,每当经济环境和竞争环境发生变化时,管理也都要随之发生相应的变化或创新,才能促进经济的增长和企业的发展。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通用电气的采购工程师麦尔斯,因注重对他所从事的工作和所要采购的物品进行功能分析,即“为什么要采购这种物品”,“到底需要他们的哪些功能”,因此成为的解决了战时稀缺物品的代用品问题,不仅满足了生产,保证了供应,而且还降低了成本,最后,这种功能分析的方法发展成一种新的管理方法——价值工程。 随着对国外先进管理理论和管理经验的引进,我国企业在管理创新上也进行了大量的探索和实践,如80年代推行的企业承包责任制,90年代进行的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和企业股份制改造等,到如今全面深化改革,都是在我国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换过程中所进行的大胆尝试和创新,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和推动我

浅谈创新发展在企业转型升级中的重要性——以A公司为例

Sweeping over the Management 管理纵横 | MODERN BUSINESS 现代商业135 浅谈创新发展在企业转型升级中的重要性 ——以A公司为例 张珊珊 万马联合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浙江杭州 310051 摘要:创新发展是一种改革,也是一种突破。在当前企业转型升级的过程中,创新发展能够提供观念意识上的引导,实现产品技术的革新。本文分析了创新发展在企业转型升级中的重要性,提出企业应该树立创新意识、传播创新文化、注重技术、产品、人才的创新运用,为企业的转型发展增添更多的支持。 关键词:创新发展;企业转型升级;制度创新 中图分类号:F284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673-5889(2019)19-0135-02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我国企业在发展中面临更多的挑战与机遇,如何利用运营发展的优势,规避可能存在的风险成为企业转型升级中必须要解决的问题。创新发展有利于企业颠覆原有发展理念,在转型升级中具有重要作用。本文以A公司为例,结合该企业近年来的发展,突出了创新发展在企业转型升级中的重要性。本文强调了该公司在技术、管理、人才、文化等多个方面的创新,提出企业在转型发展中应该汲取该公司的经验,在创新方面做出积极的努力与尝试。 一、创新发展在企业转型升级中的重要性 近年来,我国在国家战略提炼与推进中愈加重视“创新”的重要性。创新不仅可以作为推动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的重要依托,同时在企业转型发展中扮演了极为重要的角色。尤其是在互联网技术、研发设计能力的提升下,诸多企业的发展步入了极为矛盾的阶段,一方面企业所面对的市场发展前景较为可观、可应用的技术水平也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但是从另一方面来看,很多企业在营业额上并不尽人意,部分企业在发展中依然遵循了因循守旧的模式,无法实现对自身发展、管理模式的转型升级,不能不断提高企业的创新发展能力。因此,创新发展在企业转型升级中的重要性更为突出。 (一)核心驱动,为转型升级提供不竭动力 创新是企业发展的核心驱动力。一个企业不仅需要做到产品上的创新,同时还应该遵循管理上的创新,在模式、机制、制度等方面进行突破,实现创新的特色化、智能化、信息化、国际化。正因为保持多个方面的创新,才让A公司能够抓住转型的核心,成为高分子行业的龙头企业。对于一个企业而言,创新能够实现对自我的突破,让企业在转型发展中充分认识到自身的不足,从而进行积极有效的改进。因此,在企业转型升级中,创新发展作为核心驱动力,稳步推动着企业各项工作的开展。 (二)创新发展有助于把握市场、技术的发展趋势 对于企业而言,其所面对的市场、可以采取的技术也在不断发生着变化。尤其是在当前阶段,随着文化、社会、技术的多元化与高速化发展,市场的变化、技术的革新似乎是瞬息万变的。 创新是一种理念的更新突破,有助于企业管理者、相关人员在市场发展中把握整体趋势,对自身的发展能力进行进一步的完善。因此,创新发展对于企业转型发展中技术的革新、市场的拓展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正是因为树立了创新意识,在转型中其才能抓住发展机遇,研发出了众多不同的产品,对市场进行了积极的开拓。 (三)创新发展有助于企业产品结构的升级 对于企业而言,要想获得长远的发展,必须要在产品结构上进行不断优化,这样才能满足消费者日益增长的需求,增强企业在转型发展中的实力。创新发展能够帮助企业对现有的产品结构、产品类型进行自省,充分认识到自身在发展中存在的不足,进行方向明确的改进。以浙江万马高分子材料有限公司为例,在转型发展中,由于融入了创新意识,其充分认识到原有产品型企业在建设发展上存在的不足,开始重点向资源型企业转型,积极开发了新能源板块、线缆板块、新材料板块等不同的板块,对企业的多元化、长远化发展都具有较强的推动价值。 二、企业转型升级中创新发展的对策分析 通过上述分析,结合A公司的案例可以看出,在企业转型发展的过程中,创新发展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企业在转型升级中应该积极应对可能存在的风险与挑战,树立创新意识。在此过程中,企业可以从如下以个方面入手: (一) 树立创新意识,加快制度创新 从A公司的经验可以看出,创新并不是从某一个方面入手,而是需要从上到下、各个环节、各个流程的贯彻。尤其是在企业转型升级的过程中,要想发挥创新的作用,应该将其作为战略与企业管理机制的发展紧密融合在一起。除此之外,该公司还注重生产与服务体制的全面创新。在近年来,该公司为了提高客户对产品服务的满意度,专门确立了“三服务理念”,在这一服务体制之中,客户是中心,公司主要为客户提供服务,内部为销售提供服务,而部门则是为工厂提供服务,将客户服务机制的构建放在首位,使得公司的产品与服务水准都能超过客户的预期。另外,公司在企业分工上也较为明确,加强了对中间流程的整合创 DOI:10.14097/https://www.360docs.net/doc/7611865489.html,ki.5392/2019.19.06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