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下册语文第七单元教案

五年级下册语文第七单元教案
五年级下册语文第七单元教案

第7单元

18威尼斯的小艇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认识本课“尼、艄”等生字,认识一个多音字“哗”,会写“斯、艇”等生字,积累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3)体会威尼斯的静态美与动态美。

2.过程与方法

了解小艇的特点,学习作者细致观察和精彩描述的方法。

3.情感与价值

使学生了解在世界闻名的水上城市威尼斯,小艇是重要的交通工具,了解威尼斯的风土人情。【教学重点】

学习本课生字,了解小艇的特点及其重要作用,学习作者抓住事物特点写作的方法。

【教学难点】

使学生明确小艇和威尼斯的密切关系。

【教学准备】

教师:生字卡片;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教师批注

一、欣赏图片,激情导入

1.出示威尼斯风光图片(PPT),学生朗读小资料(PPT)。

2.这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第18课《威尼斯的小艇》,(师板书课题)请同学们齐读

课题。指导“艇”的书写。

二、检查预习,整体感知

1.同学们已经预习过课文了,谁来读读这些词语?(PPT)

小艇船艄翘起雇定祷告操纵自如哗笑码头停泊

师:“哗笑、停泊”这两个词的读音要特别注意,我们一起来读。学习生字。

2.请四位同学接读课文。

生1:第1自然段。

生2:第2、3自然段。

生3:第4自然段。

生4:第5、6自然段。

其他同学想一想,课文围绕小艇主要讲了哪些内容?

师随机板书:样子,驾驶技术,与生活的联系。

三、再读课文,自读自悟

1.我们刚刚从图片中看到了威尼斯的景色非常美,可作者为何要单单写小艇

呢?(PPT)(因为小艇对于威尼斯来说非常重要。)

2.你是从哪句话知道的呢?(小艇成了主要的交通工具。)

3.作者又是怎样描写小艇的重要性的呢?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对于威尼斯而言,“大街”指的是什么?(生:河道。)“汽车”指的是什么?(生:小艇。)

是啊,多么巧妙的比喻啊,作者用短短的一个句子生动地向我们展示了小艇的重要

作用。

四、指导写字

规范书写“尼、斯、艇、纵、艄、翘、垫、帘”等生字。

五、课堂总结

威尼斯的小艇之所以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是因为作者平时注意仔细观察,抓

住了事物的特点,并把人的活动同景物、风情结合起来描写,因而写得如此生动、形

象、具体。我们也要养成勤于观察的习惯。

六、作业

1.书写本课生字词。

2.熟读课文,理清课文围绕小艇写了哪几方面内容。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教师批注

一、复习导入,引入新课

1.上节课我们对课文有了大致的了解,谁能说说课文主要讲了哪些内容?

生:小艇的样子、船夫的驾驶技术、小艇与人们的关系。(板书)

2.复习本课生字词,学生齐读。

二、深入学习,全面把握

(一)了解小艇的样子和特点。

1.当我们置身于威尼斯的小艇中,会有一种“船在水中走,人在画中游”的感受,

那么就先让我们来看一看这些造型别致、乘坐舒适的小船。

2.请一位同学读一下课文第2自然段,看看课文是怎样描写小船的样子和特点的。

(学生读,播放课前准备的有关小艇的课件。)

3.下面请大家看大屏幕,分析句子。

威尼斯的小艇有二三十英尺长,又窄又深,有点儿像独木舟。船头和船艄向上翘起,

像挂在天边的新月;行动轻快灵活,仿佛田沟里的水蛇。

4.谁来说说作者用了什么方法使我们感到描写得更生动形象?

5.大家看,作者用“独木舟”与小艇比较,说明小艇“又窄又深”的特点。 (粘贴

“独木舟”的图片)

那么,用“新月”比喻小艇的什么特点?——两头翘起。

用“水蛇”比喻什么呢?——小艇的行动轻快灵活。

6.用了这样几个句子,我们眼前就出现了小艇的样子、造型,以及它行动起来的感

觉,今后我们也要学习这些描写的方法,使我们的文章也同样生动、形象。

7.如果有这么一艘小艇就在我们面前,你想不想体会一下坐在里面的感觉呢?

8.下面我们就来做一个“模拟情景”的小表演,假设大家就在这样一艘小艇中,我

们现在正顺流而下,两旁是小桥、流水、人家。我读课文,大家做动作,看谁想象得

好。

(教师范读课文,学生做相应的“摸摸柔软的垫子”“穿过小桥,仰望小桥”“推开

船”“远眺”“打招呼”等动作。)

9.下面我请乘坐小艇的同学谈一谈自己的感受。

(体会课文第3自然段的描写。)

(二)学习“船夫的驾驶技术特别好”一段。

1.那么,船夫的驾驶技术如何呢?下面,请男同学齐读第4自然段,想一想,哪些词

说明船夫的驾驶技术出众?(板书:驾驶技术特别好。)

2.哪些词语说明船夫驾驶技术好呢?

(学生回答,教师板书:操纵自如、挤过、穿过、急转弯。)

3.课文描写得很精彩,下面我请一位同学上台给大家复述一下船夫的“操纵自如”,不过还有一个小小的要求,以手作为小艇,边讲边演示,好不好?

4.下面我和大家一起来朗读这一段内容,大家要及时接读并以手作为小艇来表演。

5.让我们回过头来看“操纵自如”这个词,联系刚才的表演,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它在课文中的意思。

(三)学习“小艇和人们的生活关系密切”。

1.课文一开始就说威尼斯的小艇“等于大街上的汽车”。那么都有哪些人离不开“汽车”,他们乘坐小艇去做什么呢?

2.下面请大家静息,我来测试一下大家的听记能力。请同学读一下课文的最后两个自然段。

3.谁乘坐小艇去做些什么呢?

4.学生讨论、回答。

5.好!大家看,小艇和人们的生活联系是多么密切,商人、妇女、小孩、老人,他们都离不开小艇, 他们有的去( ),有的去( ),有的去( ),那么,青年妇女去哪里呢?请你展开想象说一说。

(去看戏,走亲戚,购物……)

6.那么,在威尼斯,除了课文中写的一些人需要用小艇做交通工具外,还有哪些人

也要用小艇做交通工具去工作、去学习呢? (邮递员、教师、学生、医生、市长、旅游者,坐着小艇做各种各样的事。)

三、总结全文

1.从黎明到夜深人静,我们可以看到小艇和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当威尼斯的小艇一出动,城市就怎么样?(喧闹,充满生机和活力。)当小艇一停泊,威尼斯又会怎么样?(静寂、沉静,入睡了。)正像课文结尾所说,“古老的威尼斯又沉沉地入睡了”。

2.一静一动,文章写得真好,下面让我们齐读课文,再来体味一下。

3.学生谈一谈学课文的感受。

四、拓展延伸,巩固提高

1.推荐阅读。

师:描写威尼斯的文章还有很多,老师向大家推荐:冰心的《再寄小读者·通讯六》、朱自清的《威尼斯》、马克·吐温的《百万英镑》、乔治·桑的《威尼斯之夜》。课下请同学们阅读。

2.如果你生活在威尼斯,想象你一天的生活情景,和同学交流。

五、布置作业

1.书写本课生字。

2.这节课,我们还向马克·吐温学到了根据事物产生联想,并能根据事物特点进行准确表达的写作方法。课下,我们进行一次小练笔:用一段话写写家乡的某处景或某个物,要写出特点来。

【板书设计】

威尼斯的小艇

小艇的样子(又窄又深、两端翘起、轻快灵活)

船夫的驾驶技术(操纵自如、平稳、快)

与人们的关系(密切)

艇动城闹;艇停城静

【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 在教学环节中,一上课我首先出示课件让学生欣赏威尼斯整体风光,让学生对威尼斯有个大概了解,激发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很快把学生引入要学习的课文中来。在初步感知课文内容时,通过比较阅读,体会运用了比喻修辞手法的好处,用读的方式表示对小艇的喜爱,发挥想象,体会情景。

[不足之处] 这节课我虽然完成了教学任务,但遗憾也有很多:在教案中也设计了朗读教学,可是在课堂上学生读书的机会还是不够多,我讲得偏多。因此,在以后的教学中要尽可能放手让学生去自读自悟;对于抓住事物特点并把人的活动同景物、风情结合起来进行描写的写作方法教学,原来设想的是让学生在读中悟出写作方法,因为这一点我预想容易理解,但在实际教学中学生只有感受,没有让学生完全掌握抓住事物特点描写的方法,导致难点不能深入突破。

19牧场之国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认识本课“毡、犊”等生字,会写“仪、眺”等生字,积累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边读边体会宁静、悠闲的荷兰牧场风光。

(3)了解荷兰牧场的特点,体会动物与人、环境和谐统一的美好意境。

2.过程与方法

个性化阅读,感悟文章语言的生动性,积累语言。体会作者拟人、比喻手法的巧妙运用。

3.情感与价值

体会作者对荷兰的无比喜爱之情,激发对美好大自然的向往之情。

【教学重点】

学会本课生字,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理清文章的结构;通过朗读,体会课文所展示的诗情画意,并有意识地积累优美词句。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理解课文为什么四次讲到“这就是真正的荷兰”。

【教学准备】

教师:生字卡片;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教师批注

一、由图引入,把握主旨

1.猜图片,引出荷兰。

孩子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些最能代表各个国家特色的图片,你们能猜出来

这是哪个国家吗?

2.播放课件。

你知道这是哪个国家吗?(荷兰。)大家这样有精神地回答,真好!

3.课件出示:荷兰,是水之国,花之国,也是牧场之国。

(谁能自告奋勇地有感情地读一读这句话?读得字正腔圆,读得抑扬顿挫。)

孩子们,展开你们的想象,牧场之国会是怎样的景象呢?

(板书课题:牧场之国)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不好读的地方多读几遍,要字字入目。

出示生词:

专注仪态端庄无比尊严严肃沉默

骏马膘肥体壮飞驰公爵

悠然自得成千上万赞许成群结队安闲

镶嵌丝绒寂静天堂辽阔无垠

每一组让一个学生读,说说每组词语分别描写了什么。

师:积累好词,分类积累也是一种好办法。

2.课件播放正确的标注。借助标注,想象课文内容。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说说牧场之国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2.这篇课文是围绕哪句话写的?

(出示第1自然段:荷兰,是水之国,花之国,也是牧场之国。)

师:这是一个总起句,紧扣课题,开门见山,以后同学们在写习作的开头时也可以采

用这种方法。

3.作者在文中向我们呈现了四幅画面,我先请四位同学把小标题读一读。全班一起

读。

4.出示自学要求:自由朗读课文,把课文读通顺,读流利,读完后将四幅画面的小标

题标注在相应的自然段旁边。明白自学要求了吗?

5.生自学课文。

6.汇报交流:同学们读书读得真认真,第一个练习完成了吗?

7.指导朗读。结合文章内容,读出感情。

四、课堂总结

如果此时你就站在这草原上,会是一种怎样的心情?我们一起拿起书,把我们此时

此刻的心情表达出来吧!

五、指导写字

规范书写“仪、眺、骏、驰、辽、绵”等生字。

六、布置作业

1.书写本课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教师批注

一、回顾课文,复习引入

1.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已经对牧场之国有了一定的了解,这节课跟老师一起继续走

进课文,继续体会牧场之国的宁静、悠闲。

2.复习生字词。

二、深入阅读,欣赏牧场之美

(一)学习第2自然段。

为什么荷兰是牧场之国呢?现在请大家默读课文的第2自然段,把能体现荷兰是牧场之国的语句找出来读一读。

(1)语段一:极目远眺,四周全是丝绒般的碧绿草原和黑白两色的花牛。

说说你的感受。(景色迷人:草长得茂盛;草原辽阔:牛多。)

(2)作者是如何描写这些花牛的?

出示:一条条运河之间……无比尊严。

(颜色、神情、模样…… )

当你读到“仪态端庄”这个词时,你想到了什么?

(贵夫人高贵、典雅。在我们中国人的眼里,所谓初生牛犊不怕虎, 牛犊跑前跑后,活像顽皮的孩子;老牛仪态端庄,好似牛群的家长。可是在西方人的眼里,牛犊的娇贵模样更像一个贵夫人,仪态端庄,不可侵犯。 )

(3)想象牧场上的牛有时还会是什么样的?

瞧,牛群这个大家庭多么温暖和睦,其乐融融。极目远眺——多么壮观,色彩多么明丽,于是作者由衷地发出赞叹——(这就是真正的荷兰。)

(总结学法:读课文——画句子——谈感受——再美读)

(二)自学第3、4自然段。

1.汇报交流第3自然段:

骏马:真正的荷兰又是什么样的?出示:碧绿色的低地镶嵌在一条条运河之间……

主人和公爵。

(1)公爵:君主国家贵族最高的封号。

镶嵌:运河和低地交错排列着。

(出示:荷兰的音译为“尼德兰”,是低洼之国之意。荷兰总面积4.15万平方千米,三分之一的领土海拔不到1米,近四分之一低于海平面,真是名副其实的“尼德兰”。)

(2)说说你的感受。(成群的骏马在一望无际的草原上无拘无束地驰骋……)

(3)男同学齐读这段。

2.汇报交流第4自然段:

在天堂般的绿色草原上,白色的绵羊,悠然自得。黑色的猪群,不停地呼噜着,像是对什么表示赞许。成千上万的小鸡,成群结队的长毛山羊,在见不到一个人影的绿草地上,安闲地欣赏着这属于它们自己的王国。

(1)抓词语体会。(自由自在、无拘无束、快乐。)

(2)女同学齐读。

(三)认识夜晚的牧场。

相比之下,荷兰牧场的夜晚就另有一番独特的韵味了。

(1)快速默读第5自然段,思考:夜晚的牧场是怎么样的?(寂静的。)

(2)你从哪些词句感受到寂静?(生答。)

严肃沉默的奶牛,默默无言的奶农,舒缓平稳的船只,沉睡的牲畜,无声的低地,漆

黑的夜晚,光芒微弱的灯塔,组成了真正的荷兰。(体会和谐,虽然寂静但不冷清。)

(四)“这就是真正的荷兰!”这句话在课文中出现了四次,作者为什么要这么多次说这句话呢?大家再次回顾课文。

(其实这不仅是作者在向人们介绍荷兰的特点,更是对荷兰的美景发出由衷的赞叹。)

三、总结升华,感悟牧场之美

1.师:同学们,通过对这节课的学习,我们深深地感受到了许许多多花牛的家园就

是真正的荷兰!成群的骏马的王国就是真正的荷兰!牧场的静谧、恬美就是真正的

荷兰!好一幅优美的、动人的、动物与环境与人的和谐画卷啊!此时,我们和作者一

样发出了由衷的感叹,这就是真正的荷兰,好一个牧场之国!(看板书,读课题)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边读边体会宁静、悠闲的荷兰牧场风光。

四、拓展探究

1.课文说“荷兰,是水之国,花之国”,搜集资料,和同学交流你的理解。

2.背诵喜欢的段落,抄写喜欢的句子。

五、布置作业

1.书写本课生字词。

2.抄写自己喜欢的语句。

【板书设计】

牧场之国

牛群吃草比喻

骏马飞驰拟人

家畜安闲

夜晚寂静

【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 在教学时,我主要抓住文章中出现四次的赞美“这就是真正的荷兰”来作为文章的线索,通过有感情的、多种形式的朗读让学生感受语言的特点,感悟荷兰的美。导入环节,我采用一组荷兰的风光图片激发学生对牧场之国风景的向往,从而揭示课题;然后整体感知课文,说说荷兰给你留下的整体印象是什么。在细读课文这一环节,我环绕“牧场之国的美丽风光,你最喜欢哪一处?从哪些语言体现出来?”这些问题展开讨论,紧紧围绕“这就是真正的荷兰”入手,让学生体会牧场之国是黑白花牛、成群骏马、绵羊猪群的王国,体会荷兰夜晚的祥和寂静。在指导朗读方面,我主要引导学生体会拟人句的特点,针对不同的内容注意语调的轻缓急促,例如第4自然段作者流露出对绵羊猪群这些家畜的喜爱之情,我让学生发挥想象,这时学生就更能把心融进课文描绘的意境中去,从而发出“这就是真正的荷兰”的由衷感慨。

[不足之处] 但是学完这篇课文还是觉得有很多缺陷。虽然在备课时,准备了很多引导学生朗读的引导语言、评价语言,但都没用上。课堂指导学生的朗读还是很不到位,没有做到深入的朗读、体会。可能上课刚开始时我就没有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热情,在上课的前十几分钟,教室里学生都是冷冷的,好像全部都还没进入学习状态,而且很多环节的实施只能算是走了一个过场,谈不上深入的体会与感悟,违背了我自己设计这节课的初衷。

20 *金字塔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正确认读本课“译、愧”等生字。学习多音字“澄”。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体会金字塔宏大、精巧的特点,学习作者举例子、列数字、作比较的说明方法。

2.过程与方法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读中体会、感悟,感受按空间顺序描写的方法。

3.情感与价值

感受古埃及人民的勤劳与智慧,懂得尊重人类共同的文化遗产。

【教学重点】

学习本课生字,引导学生体会金字塔宏大、精巧的特点,学习作者举例子、列数字、作比较的说明方法。

【教学难点】

感受古埃及人民的勤劳与智慧,懂得珍惜人类共同的文化遗产。

【教学准备】

学生:完成预习,圈出生字、生词。

教师:1.查看学生预习,了解学情。

2.准备多媒体课件及相关资料。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教师批注

一、谈话导入,设疑激趣

1.同学们知道四大文明古国吗?勤劳勇敢的四大文明古国的人民创造了令人惊叹

的伟大文明。说到中国,人们必然会想到举世闻名的建筑——万里长城。说到埃及,

人们又必然会想到同样举世闻名的建筑——金字塔。埃及金字塔是世界七大奇迹

之一,从古至今人类从未停止过对它的探索。然而,金字塔至今仍是谜团重重。今

天就让我们做一回小小研究员,走进金字塔,了解金字塔,好吗?

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3.质疑:你最想了解金字塔的什么呢?

简单板书:金字塔建在哪里?金字塔是什么样子的?怎样建造的?有哪些神秘的传

说?……

4.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来学习课文吧。

二、初读课文,疏通词句

1.自由轻声朗读课文。

要求:

(1)画出生字词,读准字音,认清字形。

(2)读通句子,难读的多读几遍。

(3)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4)画出不懂的词语和句子。

2.检查自学效果。

(1)学生汇报自己勾画的生字词,并朗读。

(2)提出不理解的词语,共同讨论交流解决。

3.学习生字。

三、再读课文,理清脉络

1.默读课文,想一想:两篇短文各采用了什么方式介绍金字塔?

2.课文一《金字塔夕照》主要写了什么?有你想了解的关于金字塔的内容吗?

3.(出示课件二:《不可思议的金字塔》图片)看到了吗?金字塔是什么样子的?(巨

大的角锥形建筑。)

4.此时,站在金字塔脚下,你最想了解什么呢?

(金字塔的位置、作用、怎样建成的……)

5.带着你的问题,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并和周围的同学交流一下金字塔的位

置、作用、名字的由来、数量、特点、建造方法等。

6.梳理主要内容:本文介绍了金字塔外观宏伟、结构精巧的特点以及建造金字塔所采用的办法,赞扬了古埃及人民杰出的智慧。

四、激发兴趣,鼓励质疑

过渡:埃及金字塔作为世界一大奇观,它究竟蕴藏着怎样的魅力呢?

(一)感悟金字塔的“美丽、耀眼”。

从哪篇短文中看出了这个特点?除了这个特点,你还感受到了什么?

(神秘、古老等。)

(二)感悟金字塔的“宏伟、精巧”。

1.作者是怎样将金字塔的“宏伟、精巧”这些特点介绍清楚的呢?画出相关的语句,在旁边写上你的感受。

2.小组讨论,互相补充完善,全班汇报。

(三)了解金字塔的建造过程,感悟埃及人民的勤劳和智慧。

过渡:如此宏伟而又精巧的金字塔,是怎样建造起来的呢?请同学们根据自学提示再读下面内容。

1.出示自学要求: 默读课文二《不可思议的金字塔》,这一部分写了建造金字塔过程中的哪两个方面?从中你体会到了什么?(运石和垒石。)

2.交流运石块:

出示收集到的资料:勤劳而聪明的埃及人想出了许多科学的方法。他们把石头放在木橇上,用人或牲畜来拉。载着很重石块的木橇在不平整的路上拉不动,于是他们又专门修了一条石路。

师:他们是怎样运石的?谁来读一读?你从中感受到了什么?(勤劳与聪明。)你是从哪里感受到的?

(1)木橇:出示图片,理解作用。

(2)修石路:这样可以减少木橇与地面之间的摩擦力。

(为减少木橇与地面的摩擦力,人们还会在石路上抛洒尼罗河的湿泥或涂抹某种油脂,起到润滑的作用。)

3.交流垒石块:

运石的问题解决了,当时没有起重机,怎样把那么多巨大的石块垒起来呢?

出示材料:开始砌金字塔了。当时没有起重机,怎样把这么多巨大的石块垒起来呢?据说是先砌好地面的一层,然后堆起一个和这一层同样高的土坡,人们就顺着倾斜的土坡把石块拉上第二层。这样一层层砌上去,金字塔有多高,土坡就有多高。塔建成后,土坡变成了一座很大的山。然后人们又把这座土山移走,让金字塔显露出来。

建造过程看似很简单,其实非常艰巨,这是古埃及人民在劳动中摸索出来的方法,可见他们是多么的——聪明、智慧。

4.列举其他令人惊叹的建筑成就。

(四)两篇短文的哪些内容是相互印证的?

1.历史年代悠久。

2.神秘到具有当今人类解释不了的“巧合”。

3.金字塔所处位置。

学生在两篇短文中找出相应的句子,读一读。

五、课外延伸,知识拓展

1.了解世界十大古代建筑奇迹。

2.搜集资料,用你喜欢的方式介绍金字塔。

六、布置作业

请同学们自己收集一些有关长城的资料,仿照本课写法,写一篇介绍长城的短文。

【板书设计】

金字塔

美丽耀眼

古老神秘

宏伟精巧

勤劳智慧

【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 在本堂课的设计上,我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流、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凭借网络平台沟通课堂内外,将文字形象化、音效化,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的精神,促进学生个性化阅读,力求体现开放性、自主性、实践性和探究性。使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修养。能抓住重点词、句、段,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不足之处] 对处于小学高年级学段的五年级学生来说, 已经具备了较为扎实的语文基础知识和较强的语言感悟能力。但由于孩子们没有去过埃及,所以对金字塔缺乏了解和具体形象的感知,对文中语言文字的描写很难在脑海中形象化,课堂容易显得沉闷、枯燥。

口语交际:我是小小讲解员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能围绕确定的主题查阅搜集资料,选择合适的材料并恰当地组织在一起,整理成一篇讲解稿。

(2)能根据需要组织其他材料,将讲解稿内容清晰、准确地传达给他人。

2.过程与方法

学会列提纲,按照一定的顺序介绍内容。

3.情感与价值

在交际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自信心,让学生乐于交际。

【教学重点】

能围绕确定的主题查阅搜集资料,选择合适的材料并恰当地组织在一起,整理成一篇讲解稿;能根据需要组织其他材料,将演讲稿内容清晰、准确地传达给他人。

【教学难点】

在交际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自信心,与同学交流过程中注意说话态度大方,让学生乐于交际。

【教学准备】

学生:课前准备相关资料。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教师批注

一、激趣导入,引出话题

同学们,你们喜欢导游这个职业吗?没错,老师也很想当一名导游,导游不仅能带领

人们欣赏美景,还能用丰富的语言指引大家。这节课,我们也来感受一次当导游的

乐趣,好不好?(板书课题:口语交际:我是小小讲解员)

二、情境展示,确定主题

1.明确目标:我们要对某一地点为他人进行细致介绍。

2.根据兴趣,选择情境。

(屏幕出示以下情境)

情境一:学校有客人来,需要你帮忙讲解学校有代表性的地方。

情境二:亲友到你家做客,需要你介绍一下周边的环境。

情境三:暑假开始了,博物馆需要志愿讲解员……

同学们思考后,选择一种感兴趣的情境,确定交际主题。

三、学习文本内容

(一)准备工作。

1.通过多种途径搜集资料。

可以是文字资料,也可以是图片资料,如果有条件,实地考察一下了解得会更加深

刻。

2.整理资料。

(1)将资料整理成一篇讲解稿,同桌之间读一读,看是否通顺准确,进行初步修改。

(2)自己试着讲一讲,进行二次修改,把握好要讲解的语气、语速。

(3)在小组内讲一讲,根据他们的意见,再次改进讲解,注意把握讲解的条理,配上

恰当手势、动作、表情或其他辅助材料,让讲解效果更生动。

(二)展示交流。

1.根据之前的准备,从小组内推选代表在班上讲一讲。

2.最终评出“优秀讲解员”。

四、创设情境,巩固练习

1.努力创设具体情境,鼓励学生练习表达。

2.师指导总结,提出改进意见。

五、课堂总结

同学们,语言是一门艺术,在我们向他人介绍时,要注意将意思说明确,同时也要注

意不要说得太啰唆。另外还要注意,听别人讲话时要集中注意力,不随便插话,边听

边思考,可以对不明白的地方进行提问。

相信通过这次口语交际活动,你们会更加喜爱上与人交际。

六、布置作业

选择一个情境,向家长介绍一下具体内容,注意条理要清晰。

【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 本节课让我体会到进行表演,可以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生动逼真的情境创设,能够调动学生内在真实的情感体验,激发他们表达的强烈欲望从心理学上说,学生的表现欲望一般比较强,精彩的表演能激发学生参与交际的热情。根据这一特点,结合实际,我适当安排一些表演来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这种口语训练方式不仅能增添学生的情趣,又能训练艺术语言和形体语言,有利于学生提高表达的效果。

[不足之处]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口语交际的训练必须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我应本着要求上从简单到复杂,内容上从形象到抽象,形式上从单一到多样的原则进行训练,才能收到比较好的教学效果。在追求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上我过于急于求成,导致与预想效果存在偏差。

习作: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了解我国世界文化遗产的基本知识,感受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数量多、分布广的特点。

(2)培养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3)掌握习作的基本方法。

2.过程与方法

通过课前调查、课上交流,感受中国古代文明的辉煌,体会中华文化的丰富与精深,并能够抓住景物特点把内容写清楚具体。

3.情感与价值

激发学生对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的兴趣和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

了解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的特点,能够通过查阅和整理资料,对感兴趣的景观进行习作。

【教学难点】

激发学生对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的兴趣和热爱之情。

【教学准备】

教师:我国的世界文化遗产的相关图片、录像资料、中国地图。

学生:搜集有关世界文化遗产的资料。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教师批注

一、激发兴趣,导入课题

1.同学们,我们先来看一组图片(播放长城图片),这是哪里?长城给你带来什么感

受?

2.举世闻名的长城,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血汗和智慧的结晶,也是中华民族的象

征,它于1987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被誉为世界七大奇迹之一。你们想

了解更多的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吗?这节课,就开启我们的探索之旅吧!

(板书题目: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

二、欣赏世界遗产,确定写作材料

(一)了解世界遗产知识。

1.让我们先来了解一些有关世界遗产的知识,请看大屏幕。(播放课件)

(1)世界遗产公约的标志,它象征着文化遗产与自然遗产之间相互依存的关系。中

间的正方形是人类创造的形状,圆圈代表着大自然,两者相互依存,紧密相连。如果

你在哪个名胜古迹看到这个标志,你会想到什么?

(2)世界遗产主要分为:自然遗产、文化遗产、自然与文化复合遗产。

(3)截至2019年7月10日,世界遗产总数达1121项,分布在世界167个国家,世界

与自然双重遗产39项,世界自然遗产213项,世界文化遗产869项。中国拥有世界

遗产55项,总数和意大利并列位居世界第一。

2.关于世界遗产知识,你还知道哪些?

小组讨论,交流汇报。

(二)展示中国的世界遗产。

1.屏幕出示图片:辉煌的北京故宫、美丽的敦煌莫高窟、威武的秦始皇陵兵马俑、

壮阔的万里长城、龙门石窟等。

2.请同学们说说你了解的中国文化遗产还有哪些。

3.探讨:你最感兴趣的中国文化遗产是什么?简单说出理由,确定写作主题。

三、搜集资料,丰富写作

1.通过学习,同学们了解了很多有关中国的世界遗产的知识,非常棒!课前,老师布

置同学们去收集资料,现在请同学们把课外收集到的有关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的

资料拿出来在小组里分享吧!

(注意:查阅的时候要把资料来源记录下来,为接下来整理汇报资料做准备。)

2.小组交流。看看谁查找的资料比较丰富。

3.通过交流,我发现同学们收集到的资料都很丰富,哪位同学愿意与大家分享自己

的收获?全班交流。

4.提出指导意见:哪方面资料需要修正,哪方面资料还需完善,还需要补充些什么

资料等等。全班探讨。

四、整理资料,铺垫写作

1.出示习作要求,教师讲解:

(1)确定自己要介绍的景点,明确写作目标。

(2)选取最有特色的内容向大家介绍。

(一个景点,可以介绍的东西很多,要选取最有特色的内容。还可以说一说这个景点

的传说及相关的故事。)

2.根据要介绍的内容分类整理资料,如描绘外观的、记录历史变化的、讲述相关故

事的等。

3.除了文字材料,对其他形式的材料进行有序的补充。

五、布置作业

1.对于查找的资料有不全面的地方,课下再次查找补充。

2.初步汇整资料,练习习作。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教师批注

一、范例引路,章法导引

1.老师这节课先请你们来欣赏我整理出来《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北京故宫》

(屏幕出示),读一读,谈一谈你的理解和想法。

2.引导学生从写作的内容和方法两方面来点评。这篇习作有什么值得你学习的?

3.根据你的了解,谈一谈这篇文章有哪些地方需要改进和补充。

学生思考,交流汇报。

二、总结方法,再次习作

1.学生根据草稿,梳理条理。

(1)将整理后的材料用自己的话写下来,也可以引用别人的话,但要注明资料来源。

(2)注意使用图片、表格等辅助形式,使介绍的内容更加生动、准确。

2.学生列好提纲,开始作文。

3.教师巡视指导,并了解学生的习作情况。

三、修改评议

(一)请拿出你的习作,回顾本次习作的具体要求,先自己进行修改。

修改步骤:

1.修改错别字。

2.修改不通顺的句子。

3.修改啰唆的段落。

(二)引导学生先回顾本次习作的具体要求,根据习作要求同桌间互评互改,发现习

作中的优点和不足。小组内交流,推荐优秀习作。通过欣赏佳作,增强学生的自信

心,体验习作的乐趣。同时引导学生从佳作中受到启发,找出自己的不足,再次完善

自己的习作。

1.小组内交流修改习作。

2.推荐本组优秀习作。

四、欣赏佳作

(一)全班推荐佳作,引导学生从佳作中受到启发。

1.大屏幕展示佳作,师生共评改。

2.引导学生课下继续修改作品。

3.让学生谈修改习作的收获体会,誊抄习作,引导学生把兴趣保持下去。

(二)习作讲评。

1.肯定长处,培养自信。

2.生宣读作品,师生共赏,教师予以鼓励和肯定,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增强学生的

写作信心。

五、总结点评

指出共同存在的问题,下次习作注意。

表扬表现突出者,习作进步者……给每个学生鼓励,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六、誊写习作

规范、工整地把习作抄写在作文本上。

【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 在新课程理念的引领下,我潜心研究如何把情境引入作文课堂优化学生的心境,让学生快快乐乐地学作文,写作文。那么,如何在习作指导中创设相关的教学情境,开拓学生写作思路,为学生习作开辟自由、想象的空间呢?这一直是我反思的内容。因此,我在教学中从以下方面入手进行作文教学: 努力培养学生的观察力,观察是人们认识事物的起点,是迈向创新的第一步。对学生来说认识世界的主要途径是观察。只有认真细致地观察,才能对事物有全面细致的了解,写出来的文章才会真实感人。

[不足之处] 语言能力还有待加强,过渡语衔接上不是很流畅。写作指导不应该只是作文课才讲,应该是渗透到平时的每一节语文课中的。这一点,在以后的语文课教学中我会注意。

语文园地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通过品读课文选段,分析好词佳句,品析景物描写中的动态美与静态美,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背诵积累描写农忙场景的古诗《乡村四月》。

2.过程与方法

抓住关键词句,体会景物描写的特点。

3.情感与价值

积累本单元课文中的优美词句,学会运用静态或动态的描写方法描写景物,乐于观察生活,善于表达自己的感情。

【教学重点】

通过品读课文选段,分析好词佳句,品析景物描写中的动态美与静态美。

【教学难点】

积累本单元课文中的优美词句,学会运用静态或动态的描写方法描写景物,乐于观察生活,善于表达自己的感情。

【教学准备】

学生:搜集景物描写的资料。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教师批注

一、谈话引入

本单元描写的景物中,有的呈现了自然风光的静态美,有的呈现了自然风光的动态

美,有的是将美丽的自然风光与人们的活动融为一体,从中我们感受到了浓浓的大

自然的气息,感受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再次感受

一下吧!(课件出示教学内容)

二、交流平台

1.你知道描写景物的方法有哪些吗?和同学交流。

生汇报,师适当补充。

(1)景中有物——写什么景物,将特征写具体,有所侧重,不可面面俱到。灵活运用

一些修辞手法。

(2)景中有序——如时间顺序、移步换景、由总到分、由面到点、由物到人、由实

到虚。

(3)景中有变——山水结合、动静结合、人物结合、花草结合。

(4)景中有叙——单一写景会显得单调,可适当插入叙事、引文,以深化或丰富景物

内容。

(5)景中有情——在描写过程中适当抒情议论,自然流露对自然的热爱之情。

(6)景中有理——通过观察联想,感悟景物或景物变化中所蕴含的人生哲理。

2.品析景物的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谈谈写作效果。

(屏幕出示,学生自读,小组内探讨。)

3.师出示课文例句,感受自然风光与人们的活动融为一体的美好。

“商人夹了大包的货物,匆匆走下小艇,沿河做生意。青年妇女在小艇里高声谈笑。

许多孩子由保姆伴着,坐着小艇到郊外去呼吸新鲜的空气。庄严的老人带了全家,

坐着小艇上教堂去做祷告。”——《威尼斯的小艇》

(人与景密切相连,充满了生活气息。)

“到了傍晚,才看见有人驾着小船过来,坐上小板凳,给严肃沉默的奶牛挤奶。”—

—《牧场之国》

(人们的活动融入祥和、静寂的景象中。)

“有的牛背上盖着防潮的毛毡”“装满奶桶的船只在舒缓平稳地行驶”“满载着

一罐一罐牛奶的汽车、火车,不停地开往城市”。——《牧场之国》

(能从中感受到人们的活动。)

4.想一想,课文中还有哪些描写景物的语句中离不开人物的活动?说说这样写的好

处。

学生自由读课文,找出相关的句子;再在小组内探讨交流,全班汇报。

三、小结

本节课我们分析了景物描写的几种方法,感受到了景物的静态美、动态美、景物与

人的活动融为一体的和谐美,在今后的阅读、习作中,让我们多去品析,感悟不同的

景物描写展现的不同美感。

四、布置写话

根据所学内容,写一段景物与人的活动融为一体的语段。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教师批注

一、词句段运用

1.分析下面的句子有什么特点?

(课件出示句子,学生自由读一读。)

说一说你的体会。生自由汇报:写出了景物的动、静之美。

2.再选一种情景,仿照着写一写。

放学后的校园群鸟飞过的湖面火车进站之后

鼓励学生大胆思考,小组交流,动笔写一写。师适时进行指导。

3.读一读,说说下面的语句分别描写了怎样的情景,体会它们在表达上的特点。

(课件出示句子,学生自由读一读。)

小组讨论,全班汇报,教师总结。

4.尝试练习写作。结合语段,自己写一番美景,同桌之间检查纠错,全班汇报,教师

指导。

二、日积月累

1.出示古诗《乡村四月》。

生自由读一读,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2.结合插图,了解写作背景及诗人简介。

3.在理解的基础上,尝试背诵。

4.你还收集了哪些与农民辛苦劳作有关的诗歌?

指名汇报,全班摘抄。

三、布置作业

背诵并默写古诗。

【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 语文园地的教学要以生活为主线,让学生充分地感知、体验生活,思索生活,理解生活。而教学的过程是有目标、有计划的活动,教学的运行也需要一定的程序,因此表现出一定的封闭性。如何在语文园地的教学过程中,实现预设与生成、封闭与开放的矛盾统一;如何开发整合,实现教学内容生活化;如何情境互动,实现教学方法生活化;如何拓展延伸,实现教学时空生活化;如何多元评价,实现教学评价生活化。这是值得我们进一步去实践的。

[不足之处] 但是本节课也存在着一定的不足之处,没有切实考虑到孩子们在景物描写习作中的方法的掌握与积累,在写话环节稍与预期效果不相符,环节设置有些僵硬,导致教学效果没有计划中的完美。

小学五年级人教版语文下册全册完整教案-教案教学设计

小学五年级人教版语文下册全册完整教 案教案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描写的故事,体会课文中的老汉在生死关头,舍己为人的高尚品质。 2、理解描写老汉在关键时刻的动作、神态、语言的句子,感受一个老共产党员的光辉形象。 2、认识本课6个生字,了解和领悟课文在表达上的特点。 第一课时 一、以“桥”引入,初步感知 1、谈话引入课题。 我们在四年级学习过一篇课文《跨越海峡的生命桥》,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是《桥》,也是一座生命桥。出示课题——《桥》。 2、自学课文,要求: (1)自由读课文,学习生字新词。 (2)想一想:课文写了怎么样一件事?尝试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深夜,当洪水袭来时,老村支书记冒着生命危险,不存私念地指挥一百多号人有秩序地过桥,最后自己和儿子却被 1 / 16

洪水卷走了。 二、再读课文,感受“感动” 1、自由读课文,在课文中找出描写洪水的凶猛的句子? 2、交流: (1)出示句子进行对比: ◇黎明的时候,雨突然大了。像泼。像倒。山洪咆哮着,像一群受惊的野马,从山谷里狂奔而来,势不可挡。 ◇黎明的时候,雨突然大了。山洪咆哮着,从山谷里狂 奔而来,势不可挡。 哪句话写得好?为什么? (2)理解:“咆哮”是什么意思?山洪是怎么咆哮的?理解“势不可挡” (3)知道学生读出洪水的凶猛。 (4)还有哪些句子写出了洪水的凶猛?找出来说一说,读一读。(随机理解词语:跳舞、狞笑) 3、过渡:当洪水袭来时,村庄惊醒了。人们翻身下床,却一脚踏在水里。惊慌失措的人们你拥我挤地逃跑,寻找生路?他们找到了吗?(找到了,北面那座窄窄的木桥。)这 是一座普通的桥吗?不,这不是一座普通的桥,因为它窄窄 的身躯上将承载一百多号人的生命,整个村庄的生命啊!于是,急于求生的人们跌跌撞撞地向那木桥拥去…… 4、讨论:如果,大家就这样乱七八糟、毫无秩序地拥 2 / 16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知识点梳理

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知识点梳理 拼音部分 1.易读错音 聒.噪(guō√tián)窠.臼(kē√cháo)心旷.神怡(kuàng√guǎng) 凛.冽(lǐn√bǐng)船桨.(jiǎng√jiāng)应接不暇.(jiǎxiá√) 树梢(shāo√shào)愈.合(yúyù√)木桩.(zuāng zhuāng√) 袅.娜(niǎo√liǎo)嫉.妒(jí√jì)瓷.器(cí√cì) 秋暝.(mín míng√)浣.女(huàn√wán)河畔.(pàn√bàn) 红晕.(yùn√yūn)规律.(lùlǜ√)纠.正(jiǎo jiū√) 2.一字多音 禁①jìn(禁止)②jīn(情不自禁)应①yìng(答应)②yīng(应该) 屏①bǐng(屏气凝神)②píng(屏风)悄①qiāo(静悄悄)②qiǎo(悄然) 泊①bó(停泊)②pō(血泊)更①gèng(更加)②gēng(更换) 晕①yùn(光晕)②yūn(晕船)朝①cháo(朝向)②zhāo(朝阳) 累①lèi(劳累)②lěi(累计)③léi(果实累累) 漂①piāo(漂浮)②piào(漂亮)③piǎo(漂白) 3.字音辨析: (1)“更”作副词,表示“更加,再”时读gèng,如更好;其他情况都读gēng。(2)“扫”用在“扫帚”一词中时读sào,其余情况都读sǎo。 (3)“累”在表示“连缀或捆”的时候读“léi”,如“果实累累”;在表示“疲乏,过劳”的意思时读“lèi”,如“劳累”。 字词部分 1.易写错的生字. 黎:注意右上部分不要多写一笔,写成“勿”。 晕:上下不要太分散,集中一些。 漆:右部上下紧凑,“氺”不要写成水。 幕:上下结构,注意字形紧凑。 愈:下部是“心”,不是四点底。 逸:半包围结构,里面是“兔”不是“免”。 抛:注意“力”要在“九”的半包围中,把字形写紧凑。 孙:左边“子”的最后一笔是(提)。 榆:右边是(俞),中间有一横。 塔:右下部分是(合),不要少写中间一横。 2. 生字组词 孙(子孙孙女)泊(停泊bó血泊pō)愁(愁苦忧愁)寺(寺庙寺院) 榆(榆树榆钱)畔(湖畔河畔)黎(黎明黎民)晕(yūn晕倒光晕yù n) 漆(漆黑油漆)幕(幕布帷幕)愈(愈发愈加)旷(旷工空旷) 怡(怡人怡然)逸(安逸飘逸)免(免除免去)桨(船桨划桨) 榕(榕树榕城)纠(纠正纠错)桩(树桩木桩)涨(涨潮涨价) 塔(白塔塔楼)梢(树梢发梢)暇(闲暇应接不暇)眉(眉毛燃眉之急) 抛(抛开抛却) 3.形近字组词 逸(安逸)桨(船桨)梢(树梢)涨(涨水)桩(树桩)纠(纠结)

部编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

各科教案类文档,如需要请下载。希望能帮助到你们! 部编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 1草原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汉蒙情深、民族团结的思想感情,激发学生热爱草原、热爱草原人民的感情。 2.学习本课生字、新词,着重理解书后读读写写中的词语。练习用关联词语造句。 3.领会课文中对事物静态和动态的描写。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1自然段。 教学重点、难点: 1.通过语言文字展开想象,在脑海中再现课文所描写的生活情景。2.具体体会课文中的静态、动态描写。 教学时间:三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一)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二)学习生字、新词,着重理解课后读读写写的词语。 (三)弄清课文记叙顺序,给课文分段。 二、教学重点、难点: (一)学习生字、新词,着重理解课后读读写写的词语。

(二)弄清课文记叙顺序,讨论如何给课文分段。 三、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启发谈话。 在我国内蒙古、新疆等地有辽阔的草原。作家老舍访问内蒙时,身临其境,处在草原这一特定环境之中,油然产生了特殊的感情,目睹了蒙族人民待人接物的风俗习惯,又感受到了民族团结的深厚情意。作者把这些内容都活灵活现地写下来了。 我们学习的这组课文读写训练的重点是:事物的静态和动态。我们前面学的《鸟的天堂》和今天要学习的课文《草原》都是本组课文的示范文。学习著名作家老舍先生的这篇访问记,不仅要理解课文内容。而且要认真学习作者是如何根据自己的观察和感受对事物进行静态和动态的描写的,使我们读后觉得又具体又生动。 (二)学生听录音,了解主要内容。 学生听配乐朗读录音,想象一下: 1.草原的景色是怎样的? 2.草原人民是怎样待客的? (三)学生自学生字、新词。 (四)检查自学情况。 1.教师出示下面生字、新词:“渲染、勾勒、迂回、鄂温克、天涯”,先正音、正形、再讲词义。 (渲染:中国画的一种画法。用水墨或淡的色彩湿润物象,使它分出阴阳向背。以加强艺术效果,引申为文学创作中通过对环境、景物或人物行为、心理描写来突出形象的一种手法。勾勒:是绘画时用线条勾出的

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知识点归纳

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知识点归纳 第七单元:作者笔下的人 一、课文理解 第22课:《人物描写一组》 《小嘎子和胖墩儿比赛摔跤》 1.小嘎子是个顽皮、机敏、争强好胜、富有心计的人。胖墩儿是个豪爽、随和的人。 《临死前的严监生》 1.文章选自清代吴敬梓的小说《儒林外史》本文主要通过动作描写及细节描写淋漓尽致、入木三分地刻画了严监生爱财胜过生命,极其吝啬的守财奴的形象。 2.严监生是个爱财如命的守财奴。 《“凤辣子”初见林黛玉》 1.文章选自清代曹雪芹的长篇小说《红楼梦》本文从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两个方面展示了王熙凤的性格特征,并主要通过肖像描写、语言描写及动作描写展示了一个泼辣张狂、口齿伶俐、善于阿谀奉承、见风使舵、喜欢使权弄势、炫耀特权和地位的人物形象。 2.中国四大名著:《三国演义》罗贯中、《水浒传》施耐庵、《西游记》吴承恩、《红楼梦》曹雪芹。 3.王熙凤是个泼辣张狂、口齿伶俐、善于阿谀奉承、见风使舵的人。 第23课:《刷子李》 1.本文选自冯骥才的《俗世奇人》。刷子李是个技艺高超、自信、心细如发的人。 2.作者抓住细节描写写出了师傅的超凡技艺和他的艺高胆大、自信、豪气千丈。 第24课:《金钱的魔力》 1.文章节选美国著名作家马克·吐温的短篇小说《百万英镑》。本文刻画了小市民以钱取人、金钱至上的丑态,也刻画出了老板的唯利是图、世故圆滑、阿谀奉承、献媚讨好的丑态。 2.反映了老板等小市民以钱取人、金钱至尚的丑态。 二、词语汇总 1、描写外貌的词语:文质彬彬仪表常常虎背熊腰身强力壮膀大腰粗 描写神态的词语:神采奕奕满面春风垂头丧气目瞪口呆精神抖擞sǒu 描写动作的词语:健步如飞手疾眼快蹦来蹦去活蹦乱跳大摇大摆点头哈腰仰面朝天描写说话时神态的词语:低声细语巧舌如簧娓娓动听语重心长自言自语 2.多音字。 打量liáng 刻薄bó一模mú一样别bié住郎中zhōon 丧sāng服 力量liàng 薄báo酒模mó特别biè扭中zhòng风丧sàng命 分叉chà天衣无缝fèng 屏píng障 叉chā腰缝féng补敛liǎn声屏bǐng气 3.形近字。 钞(钞票)换(交换)瞟(瞟一眼)碗(饭碗)尤(尤其)偏(偏爱) 抄(抄写)唤(呼唤)漂(漂泊)宛(宛如)犹(犹豫)编(哄编) 炒(炒菜)焕(焕发)瓢(瓢泼)婉(婉转)忧(忧伤)编(编织) 吵(吵闹)挽(挽留)飘(飘荡)豌(豌豆)鱿(鱿鱼)篇(篇章) 挠(阻挠)摔(摔倒)郎(郎中)陷(陷阱)熔(熔岩)携(携带)敛(收敛) 浇(浇水)蟀(蟋蟀)朗(晴朗)馅(露馅)溶(溶解)镌(镌刻)剑(宝剑) 烧(烧饭)率(率领)浪(浪花)鹐(鹐架)容(容易) 4、词语搭配。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设计完整版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设计完整版 第一单元 1.草原 教材分析 本文是“语言大师”老舍先生笔下的一篇文质兼美的散文,字里行间浸润着浓郁的草原风情:那一碧千里的草原风光,那马上迎客、把酒联欢、依依话别的动人情景,那纯朴、热情的蒙古族同胞,都令人难以忘怀。文章语言优美,富有形象感和画面感,因此在教学中要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可以结合生活体验,边想象画面,让学生在读中品味作者语言的精妙,感爱作者对草原的热爱之情。 教学目标 1.通过自主学习,认识4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通过看注释、联系上下文等方法,理解“渲染、勾勒、翠色欲流、陈巴尔虎旗、迂回、群马疾驰、襟飘带舞”等词的意思。 2.熟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能联系上下文,体会优美的语言和含义深刻的句子。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读出景的美,情的深,并背诵一、二自然段。

4.体会蒙汉情深的真挚感情,激发学生热爱草原,热爱草原人民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通过品读,体会句子中包含的深刻含义,感受作都对草原的热爱之情。 教学难点 理解“蒙汉深情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 教学时间 2课时 第一课时 一、单元导读 1.同学们,课前先请大家欣赏一组图片:雪山,高原,草原,戈壁 2.看到同学们为这些美丽的风光而赞叹,是啊,这就是西部,祖国版图上神奇的土地!西部,世界历史上沟通东西方文明的桥梁!如今,西部大开发

的号角已经吹响,在建设者辛勤汗水的浇灌下,西部又焕发出勃勃生机!课本第一单元的单元主题就是走进西部,让我们打开书,快速浏览第一单元课文,书上都向我们介绍了哪些西部的景和物呢。(一望无垠的草原,古朴典雅的丝绸之路,高大挺拔的白杨,跨跃世界屋脊的青藏铁路) 3.学习要求:同学们,阅读本组课文,要把握主要内容,还要联系上下文,体会优美的语言和含义深刻的句子,想想这样写有什么好处。如果有不懂的问题,提出来和老师同学讨论。 4.现在,就让我们随着课文,走进西部,去亲近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二.揭题 1.今天,我们首先要去领略那一望无垠的大草原。(板书:草原) 2.同学们,在你们的心目中,对于草原有哪些印象呢? 3.这篇课文的作者是“老舍”,在他的眼中,草原又是一番怎样的画面呢?让我们走进课文,去感受老舍笔下的草原。 三、初读课文,理清文脉。 1.读通课文,检查字词 一碧千里无边的绿毯绿色渲染墨线勾勒翠色欲流忽飞忽落

【教科版】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全册)教学设计

教学进度计划表 教学进度计划表

课程标准

(一)识字与写字 1.有较强的独立识字能力.累计常用汉字3000个, 其中2500个左右会写. 2.硬笔书写楷书, 行款整齐, 有一定的速度. 3.能用毛笔书写楷书, 在书写中体会汉字的美感. (二)阅读 1.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默读有一定的速度, 默读一般读物每分钟不少于300字. 3.能借助词典阅读, 理解词语在语言环境中的恰当意义, 辨别词语的感情色彩. 4.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 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内涵, 体会其表达效果. 5.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 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初步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在交流和讨论中, 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 作出自己的判断. 6.阅读说明性文章, 能抓住要点, 了解文章的基本说明方法. 7.阅读叙事性作品, 了解事件梗概, 简单描述自己印象最深的场景、人物、细节, 说出自己的喜欢、憎恶、崇敬、向往、同情等感受.阅读诗歌, 大体把握诗意, 想象诗歌描述的情境, 体会诗人的情感.受到优秀作品的感染和激励, 向往和追求美好的理想. 8.学习浏览, 扩大知识面, 根据需要搜集信息. 9.在理解课文的过程中, 体会顿号与逗号、分号与句号的不同用法. 10.诵读优秀诗文, 注意通过诗文的声调、节奏等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背诵优秀诗文60篇(段). 11.利用图书馆、网络等信息渠道尝试进行探究性阅读.扩展自己的阅读面, 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00万字. (三)习作 1.懂得写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 2.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 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 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 积累习作素材. 3.能写简单的纪实作文和想象作文, 内容具体, 感情真实.能根据习作内容表达的需要, 分段表述. 4.学写读书笔记和常见应用文. 5.能根据表达需要, 使用常用的标点符号. 6.修改自己的习作, 并主动与他人交换修改, 做到语句通顺行款正确, 书写规范、整洁. 7.课内习作每学年16次左右.40分钟能完成不少于400字的习作. (四)口语实际 1.与人交流能尊重、理解对方. 2.乐于参与讨论, 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 3.听他人说话认真耐心, 能抓住要点, 并能简要转述. 4.表达要有条理, 语气、语调适当. 5.能根据交流的对象和场合, 稍作准备, 做简单的发言. 6.在交际中注意语言美, 抵制不文明的语言. (五)综合性学习 1.为解决与学习和生活相关的问题, 利用图书馆、网络等信息渠道获取资料, 尝试写简单的研究报告. 2.策划简单的校园活动和社会活动, 对所策划的主题进行讨论和分析, 学写活动计划和活动总结. 3.对自己身边的、大家共同关注的问题, 或电视、电影中的故事和形象, 组织讨论、专题演讲, 学习辨别是非善恶. 4.初步了解查找资料、运用资料的基本方法. 第一单元 1 最后的常春藤叶

五年级下册语文第七单元

五年级下册语文第七单元 一、字词盘点 1.字 (1)难读的字 艄(shāo) 祷(dǎo) 毡(zhān) 犊(dú) 膘(biāo) 驰(chí) 爵(jué) 噜(lū) 吆(yāo) 哞(mōu) 眺(tiào) 熠(yì) 遐(xiá) 黏(nián)滥(làn) 淤(yū) 湛(zhàn)(2)难写的字“艇”:右部是“廷”,不要写成“延”。 “翘”:左上部是“”,不要写成“戈”。“祷”:左部是“礻”,不要写成“衤”。“铃”:右部是“令”,不要写成“今”。“踢”:右下部是“勿”,不要写成“匆”。“罐”:右下部“隹”有四横。 (3)多音字 2.词 (1)必须掌握的词 小艇纵横船艄翘起垫子窗帘祷告雇定簇拥哗笑码头仪态尊严远眺骏马飞驰辽阔绵羊板凳吆喝铃铛一罐恢复牲畜操纵自如手忙脚乱

辽阔无垠悠然自得成千上万成群结队思绪激荡 (2)近义词 闻名~著名交叉~交错轻快~轻松耸立~矗立操作~控制平稳~安稳庄严~庄重簇拥~蜂拥沉寂~静寂专注~专心思考~思索端庄~庄重赞许~赞赏悠然自得~泰然自若微弱~微小成千上万~千千万万放射~喷射耀眼~夺目开阔~宽阔雄浑~雄壮神秘~诡秘神奇~奇妙风采~风韵珍宝~瑰宝贵重~宝贵情趣~趣味豪迈~豪放遐想~遐思锋利~锐利 (3)反义词 轻快?沉重灵活?呆板耸立?倒塌倒退?前进弯曲?笔直散开?聚集静寂?喧闹手忙脚乱?从容不迫赞许?责怪舒缓?急促漆黑?明亮严肃?亲切端庄?轻浮微弱?强烈成群结队?形单影只开阔?狭窄贵重?低贱白昼?黑夜豪迈?狭隘锋利?滞钝延长?缩短肥沃?贫瘠 (4)词语归类 ①量词 一座座石桥一片哗笑一条条运河一个人影一片寂静一罐牛奶一抹晚霞几座灯塔一幅画卷一种幽思一把刀刃一条延长线 ②修饰词 新鲜的空气告别的声音高大的石头古老的桥梁碧绿色的低地深深的野草白色的绵羊金色的晚霞沉睡的牲畜漆黑的夜晚微弱的光芒无边的遐想金色的田野耀眼的色调神秘的风采精湛的技术金色的夕阳神奇的境界熠熠发光的珍宝辽阔无垠的原野平稳地穿过安闲地欣赏磨得很平 ③动词

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五年级语文老师在教学时,可引导学生准确把握每一段话的主要内容。X为五年级语文老师整理了教学设计,希望大家有所收获! 1 教学目标 1.认识8个生字,读读记记“悠闲、松弛、尴尬、气氛、感染、笨重、熟视无睹、彬彬有礼、冲锋陷阵、翩翩起舞、摇头晃脑”等词语。 2.了解泰国的独特风情与文化,感受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美好。 3.领悟课文的表达方法。 教学重点 1.了解人与大象的亲密关系。 2.比较本文与的写法上的异同,领悟课文的表达方法。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准备 搜集有关泰国风情的文字资料、图片等。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上节课我们游览了威尼斯的奇特小艇,

今天我们要去美丽的泰国游玩。泰国是亚洲重要的旅游国家之一,迷人的热带风情以及独具特色的佛教文化是吸引游客的重要原因。泰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佛教国家,这个被称为“白象王国”的美丽国度,拥有独特的文化传统和民族风俗,泰国别称“佛之国”“黄袍佛国”“大象之邦”,首都是曼谷。 (二)大家在课后收集到有关泰国的资料,小组交流,小组派生汇报。 (三)学习课文,我们要扫清文字的障碍,提示以下读音: 1.“驰”(chí)和“绅”(shēn)的声母是翘舌音,不要读成平舌音;“摩”(mó)不要读成一声;“彬”(bīn)的韵母不要读成后鼻音;“氛”(fēn)不要读成四声;“尴尬”(gān g à) 2.词句解析。 熟视无睹:指对客观事物不关心,虽然经常看见,却跟没看见一样。 以一当十,以一抵百:原形容军队勇敢善战。文中指一头大象抵得上十个人、一百个人,为泰国人做工服役作用巨大。 驯服:使顺服。 按摩:用手(文中指大象用脚或鼻子)在人身上推、按、捏、揉等,以促进血液循环,增加皮肤抵抗力,调整神经功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第七单元试卷附答案

语文第七单元试卷 姓名______ 分数______(时间:90分钟> 一、在正确的字下面画“-----”<6分) 骨髓(suí s uǐ> 剔透(tītì> 脊梁 zhuàn( > 磨mó( > mò( > 3dcZuoO213 四、辨字组词<8分) 侵( > 岖( > 魂( > 斩( >3dcZuoO213 浸( > 躯( > 瑰( > 折( >3dcZuoO213 五、选词填空<6分) 注视凝视俯视 1、我们一口气登上了山顶,( >山下了辽阔的大地,顿觉得心旷神怡。 2、人们深情地( >着天安门城楼,久久不愿离去。

3、他经常呆呆地站在江边,( >对岸的小塔,仿佛又沉浸在往事之中。 勉励奖励激励 4、雷锋精神( >我们奋勇向前。 5、这次运动会,学校( >我们一幅球拍。 6、詹天佑经常( >工作人员,工作必须精细,不能有一点儿马虎。 六、把词语补充完整<9分) 不< )不< ) < )生< )义再< )再 < ) 前< )后< ) < )钉< )铁 < )< )壮志 七、指出下面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8分) 1、天空中闪着快活地眨着眼睛的星星< ) 2、会场上乱作一团,像热水开了锅。< ) 3、谁没有父母兄弟?谁没有妻子儿女?我们难道忍心用枪来打这些 受人压迫受人打骂的穷朋友吗?< ) 4、教室里静极了,连根针落在地上也能听得见。< ) 八、按要求完成句子<12分) 1、把句子补充完整。 <1)、圆明园的毁灭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也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dcZuoO213

【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新版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新版五年级下册 语文教案 1.古诗三首[教学目标] 1.按要求掌握生字。会认5个生字,会写4个生字,掌握多音字“供”。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默写古诗《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 3.了解古诗的意思,想象诗句所描写的古代少年们童年生活的情景。 4.体会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理解诗句的意思,想象诗中所描述的画面,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课时]3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 1.童年是纯真的、难忘的。身处童年,我们每天都在编写着美丽的故事。这些画卷体现着我们的快乐、梦想和追求。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古诗三首》真实再现了古代少年儿童多彩的童年生活。这节课我们要学习的是范成大的《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看看诗中孩子的身上是否有你们的影子。(板书课题,释题:“四时”“兴”是什么意思?谁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题目的意思,并猜一下诗文会写些什么?) 2.谁能为大家介绍一下范成大?(学生举手自由发言,可根据课外掌

握的或是课前搜集的资料,知道多少说多少。) 3.师相机补充介绍范成大及其文学成就。 (课件出示:范成大,字致能,号石湖居士。他的诗以反映农村社会生活图景的作品成就最高。范成大晚年作的组诗《四时田园杂兴》共六十首,描写农村春、夏、秋、冬四个季节的景色和农民的生活,今天要学习的是其中一首,这首诗描写的是农村夏日生活中的一个场景。)二、初读古诗,初步感知 1.读准字音,读出节奏。 (1)请说说古诗应该怎样读?(指名说)明确:朗读诗歌要求读正确、流利、读出古诗的节奏。 (2)师范读。(课件出示划分节奏: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3)个人自由朗读。指名试读、评议。 2.读了这首诗,你能简要说说诗歌写的什么情景吗? 3.小声自读,边读边想:诗中都写了哪些人物?他们分别在干什么?你从哪儿看出来的?(师引导学生回答,并小结板书:村庄儿女耕田织布童孙学种瓜)三、学习诗文,探究诗意 1.自由读文,借助注释或利用工具书查阅自己要理解的词语,理解诗意。不懂的地方做上记号。 昼:白天。耘田:在田间锄草。绩麻:把麻搓成线。儿女:男男女女。 各当家:各人都担负起一定的家庭责任。解:理解,懂得。耕织:耕田织布。

最新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七单元教材教案

第七单元教材内容概说 一、单元教材分析 本组围绕“作家笔下的人”这一专题,安排了3篇课文,其中一篇讲读课文由3个片段组成。这3篇课文向我们展示了描写人物的一些基本方法。此外,本组教材紧紧围绕专题还安排了“口语交际”“习作”“交流平台”等内容,也就是说,本组教材以“人”为主,形成了“读人、说人、写人”的这样富有特色的一组教材。 二、单元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理解重点语句。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不同时期、不同环境下人物特点。 3、学习作者抓住细节描写刻画人物特点的方法,并在自己的习作中加以运用 三、单元教学重、难点 让学生进一步感受作家笔下鲜活的人物形象,体会作家描写人物的方法,并在习作中学习运用。 四、教学措施及手段 1、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读写知识和经验,以此为基础来学习本组教材。 2、注意整合和提升,注重将学生已有的关于“写人”的读写经验与本组教材的学习有机结合,提高阅读和写作这方面文章的能力。 3、对人物形象的感受不应是几条干巴巴的结论,要以课文对人物描写的语言文字为依据,从人和事件的具体材料出发,对人物形象进行分析、理解和评价。在对人物有充分感性的、形象的认识后,再对人物形象进行概括和评价。对描写人物方法的总结,也应如此。如,侧重从人物的语言上来刻画人物,首先应该充分理解人物对话的内容,并从这些语言材料中得出作者是如何运用这些人物的对话来描写人物的。

22 、人物描写一组 【教学目标】 1、认识12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摘录课文中描写人物的精彩句段。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体会人物的性格特点,感受人物形象。 3、理解课文内容,学习作者抓住人物的动作、语言、肖像、心理活动等描写人物的方法。 4、激发学生阅读中外名著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感受小嘎子、严监生、王熙凤这三个人物形象,体会作家描写人物的方法,体会作家描写人物的方法,并在习作中学习运用。 【教学准备】 了解《小兵张嘎》、《儒林外史》、《红楼梦》的故事梗概。 【教学课时】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小嘎子和胖墩儿比赛摔跤》 一、紧扣主题,谈话导入 同学们,今天我给大家带来一个新朋友。板书:小嘎子。你认识吗?你觉得他是一个怎么样的人? 二、初读课文,感知形象 1、现在请同学们打开课本大声朗读,注意读准生字,读通句子,遇到难读的反复读。 2、检查字词掌握情况 三、精读课文,理解关键词语,感受人物形象

最新苏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案

最新苏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案 一般来说,上课是一定要有教案的,虽然无须手不释“卷”。设想一下,如果准备一堂研究课,是否要准备一个详案?那么教案需要怎么编写呢?下面由我为大家整理关于苏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案,供大家参考。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案1 【目标预设】 1.认知目标: (1)正确、流利、清楚地朗读课文。 (2)通过学习,认识火星,了解火星。 2.技能目标: (1)能感受科学说明文用语的严密。 (2)在探究式的学习中,培养学生学会浏览、整理、加工信息,拓展理解课文的背景内容,增强学生自身的信息素养及语言组织、表达能力。 3.情感目标: 凭借课文中具体的语言材料及老师提供的相关资料,激发学生热爱科学、乐于探索宇宙奥秘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读懂课文内容,弄明白把火星称为地球“孪生兄弟”的道理,通过朗读体会课文是怎样一步一步把道理说清楚的。 【设计理念】 1.语文教学中,读是一项重要的基本功,也是最基本的、最有效的教学方式,尤其科普类文章更要给学生充分的静读默思的空间。 2.追求教学倡简,整合教学资源(目标、内容、手段等),把教学的重点定位在学习语言文字上,即循文品“味”。 【设计思路】 《火星——地球的“孪生兄弟”》这类科普说明文是语文老师感到困惑的课文类型。觉得这样的课文“语文味”不足,而且课文所讲内容往往离我们日常生活太远。常常让我们望“文”兴叹。 如何将科普说明文上出语文味呢?

一、挖掘文本的语文因素,教科学课所不教。 1.细读课文,感悟文本谋篇布局之精妙。 解读教材,能清晰地感受到作者的写作思路:以“火星——地球的‘孪生兄弟’”为中心论点,在浅层次的相似——“长得太像了”的基础上,推测“一样有水和生命的存在”,并通过科学论证,“进一步证实了火星上曾经有水的推断”。进而顺应读者的阅读思路,通过设问的方式,阐述了两个问题:“火星上的水是从哪里来的呢?”为什么火星上没留住水?那么,在教学时,我们就可以结合高段语文教学的特点,着眼于篇章,在关注“表达了什么”的同时,引导学生关注“如何表达”,在开放自主的学习环境中,引导学生去学习感受作者谋篇布局的精妙,丰富学生的语文素养。 2.预设语文训练点,对学生进行听说读写的训练。 作为科普说明文,教学目标之一,首先就是让学生获得科学知识,丰富科学素养,如何完成这一目标,重要的抓手应该是对学生进行语言文字的训练,在对语言文字的训练中,自然习得。这也是有别于科学课的显著特征。因此,找准训练点,对学生进行听说读写的语文训练是教学重点所在。基于此,我预设了一系列的语文训练环节,如:各种形式的朗读,让课堂充满朗朗的读书声,再如,学习完第一段的排比句后,复述内容;对比分析一组句子,了解说明方法,感受说明文语言的简洁、严谨;教给学生理解词语的方法,对照动画演示,做解说员讲解火星水的来源等。这些环节不仅提升了学生的语文素养,更为引导学生加深理解、提高认识、丰富积累提供了平台。 二、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突破重难点。 在教学中,各类火星图片的出示,彗星碰撞地球、火星的视频的播放,火星上水的来源的动画演示等,便利用了这一优势,填补了学生认知的空白点,将抽象的语言变为直观的感性认识,能有效地突破重难点。 三、唤醒学生探索宇宙的意识,给学生埋下揭开火星生命之谜的种子。 不上画句号的课,已是不少老师的共识。火星之神秘,宇宙之浩瀚绝非一节课能讲述完。随机引导学生课后去看相关图书或上网。在学生幼小的心灵中埋下探索宇宙的种子。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案2

五年级上册语文第七单元课文要点

第七单元要点 21 古诗词三首 1.本课有两首古诗和一首词,它们都对景物进行了细致的描述,有山雨过后的山居秋景,有夜半难眠的客船夜景,有行军营帐的边塞雪景,这些风景都与诗人的情感融为一体。 2.《山居秋瞑》是一首五言律诗,描绘了初秋薄暮、雨后初晴的山中图景。表达了诗人对山间美好景色的喜爱以及归隐山林的心愿。 3、诗的大意是:空旷的山中刚下过一场雨,天气清凉,傍晚时分让人感受到阵阵秋意。皎洁的月光透过松林洒落下来,清澈的泉水从石头上潺潺流过。竹林里传来喧笑声,原来是一群洗衣的女子归来了;莲叶晃动,原来是渔船顺流而下。任凭春天的花草凋谢,可“我”还是愿意留在这里,长久居于此地。 4、首联上句中的“新”字,既点出了新近下雨之意,又表现出下雨后清新如洗的感觉; 下句的“晚来秋”,呼应了诗题,表现出山居秋瞑独有的特色。 颔联写景,描绘了一幅明月高照、清泉流淌的图画。 两句一静一动,描绘出山间傍晚的美好景色。 5.颈联描写人的活动,由“竹喧”而知浣女归来,由“莲动”可见渔舟顺流而下,用洗衣女子的欢歌笑语以及渔舟归来荷叶晃动的场景,衬托出月夜山村的清幽宁静。 6.尾联两句,由写景转为抒情:由于山间景物如此清新美好,令人流连忘返,所以诗人流露出长久隐居于此地的心愿,即使春去花落,也不会为之改变。 7.“明月松间照”的静态场景;“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的动态场景。 7、《枫桥夜泊》是一首七言绝句。 8、诗的大意是:漫天寒霜里,月亮在乌鸦的啼叫声中慢慢西沉。江边枫叶摇曳,渔船上灯火点点,诗人看着这些景象,心中充满愁绪,久久不能人睡。此时,姑苏城外寒山寺半夜敲响的钟声传入客船。 9、前两句中,“月落”写所见,“乌啼”写所闻,用乌鸦的啼叫衬托月夜的静谧;后两句写诗人所听,用动景衬静景,表达了诗人孤寂忧愁的心情。 10、夜半“乌啼”和“钟声”感受夜的宁静;通过“霜满天”感受作者内心的孤独和凄凉; 11、月落乌啼霜满天是动态描写,江枫渔火对愁眠是静态描写。 12、《长相思》是纳兰性德作为康熙帝御前侍卫随驾出行时写下的一首词。作者用质朴的语言描绘出将士长途跋涉的情景,抒发了思乡之情。 13、词的大意是:将士们翻过一座座山,涉过一条条河,向山海关那边进发。夜已深,营地里上千顶帐篷都亮着灯。风刮了一更又一更,雪下了一更又一更,诗人被风雪交加的声音吵醒,不禁思念起故乡来。因为故乡是那么温暖、宁静、祥和,哪有这样的寒风朔雪之声。 14、词的上阕记述长途跋涉,远离故乡的情状。两个“一”字,概括了行军路上跋涉过的千山万水,写出了行军的艰辛;“身向榆关那畔行”,点明了行进的方向;“夜深千帐灯”点明了军帐之多,说明队伍庞大,写出了军队的阵势。 15、下阕描绘行程中的夜景,“风一更,雪一更”写风雪不止,风雪之声将梦境打断,思乡之情油然而生。 “风一更,雪一更”,要强调不是风刮了整整一更,雪下了整整一更,而是指风吹了一更又一更,雪下了一更又一更,风雪交加,天气恶劣。 22 四季之美 1、课文按一年四季的顺序描写了春天的黎明、夏天的夜晚、秋天的黄昏和冬天的早晨等不同时间的景致。作者用细致的笔触描写出不同时间、不同景物的动态变化,营造了美的氛围。 2、本文作者感受细腻、选材视角独特,字里行间蕴含着独特的韵味。 从时间上说,作者选择了“黎明”“早晨”“夜晚”和“黄昏”四个时间段,即使“黄昏”,作者也分为“夕阳斜照”和“夕阳西沉”两个时间点,这些细微的时间差别,凸显了作者感受的细腻。 从景致上说,对于明亮的月夜,作者只用“固然也很美”一笔带过,着重描写了漆黑漆黑的暗夜和蒙蒙细雨的夜晚中的萤火虫,表现了作者独特的审美情趣。在写秋天的黄昏时,除选取归鸦和大雁外,还选取了风声、虫鸣,这些细微的景致,营造出独特的韵味。对于冬天的早晨,作者仅用“当然美”三个字概括了“落雪的早晨”,详细描写了“铺满白霜”或“无雪无霜”的早晨手捧火盆穿过走廊的场景,白霜与燃烧的炭火,两者一静一动,一白一红,韵味独特。 从结构上来说,四个自然段都用“……最美是……”的句式开头,齐齐整整,后文描写则或长或短,错落有

五年级下册语文全册备课

五年级下册语文全册备课 一、教学目标 (一)识字与写字教学 本册识字200个,写字150个,把字写端正。在强调写字质量的同时,还可适当要求提高写字的速度,并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 (二)阅读教学 1、继续加强阅读基本功的训练。 2、发现语言规律,学习表达方法。 3、把握每个单元丰富的人文内涵,把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目标落到实处。 (三)口语交际教学 1、激发兴趣,引起学生交流的欲望,体现双向互动。 2、不断提高学生的口语水平,培养良好的语言习惯。 (四)习作教学 1、进一步明确小学生作文的性质。小学生作文的性质就是练笔,就是习作,不就是创作。 2、培养观察、思维、表达三种能力。 (五)综合性学习 综合性学习,要提高学生策划、规划自己学习的能力,用多种途径、方式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语文的综合运用能力。 二、教材分析: (一)教材结构:

本册教材继续以专题组织单元,共八组,分别就是:第一组“走进西 第四组“她们让我感 第三组“语言的艺术”, 部”, 第二组“永远的童年”, 第六组“走进信息世界”, 第七组“作家第五组“中国古典名著之旅”, 动”, 第八组“异域风情”。 笔下的人”, 全册共有课文28篇,精读与略读各14篇。这七组教材,每组由“导语”“课例”“口语交际?习作”“回顾?拓展”四部分组成。在每组课文之后设“词语盘点”。其中“读读写写”的词语,就是由会写的字组成的,要求能读会写;“读读记记”的词语,只要求认记,不要求书写。一些课文的后面还安排了资料袋或阅读链接。全册共安排了五次“资料袋”, 两次“阅读链接”。 全册还编排了8篇选读课文,并附两个生字表。生字表(一)就是要求认识的200个字。至此,完成小学阶段认识3000个常用字的识字任务。生字表(二)就是要求写的150个字,至此累计写字量为2300个。 (二)教材特点: 1、加强目标意识,全面、准确地落实语文学习目标 2、教材内容在丰富人文内涵、拓宽题材体裁方面,继续作出努力;在发挥语文教科书育人功能方面,进一步加强 3、专题设置更加灵活,编排形式在继承中又有发展 4、导学与练习系统地设计,更好地发挥导学、导练的功能 5、顺应儿童心理发展特点,“口语交际?习作”的类型发生一定的变化。 6、在“综合性学习”中,指导学生设计与开展语文学习活动,引导探

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主题阅读

*学校:慧方明朗市泉山明镇坝靓小学* *教师:如来风* *班级:飞龙1班* 作品编号:GLK520321119875425963854145698357 第七单元主题阅读 (初步体会课文中的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 语段一:济南的冬天(节选) 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看吧,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山坡上有的地方雪厚点,有的地方草色还露着;这样,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看着看着,这件花衣好像被风儿吹动,叫你希望看见一点更美的山的肌肤。等到快日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就是下小雪吧,济南是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秀气! 古老的济南,城里那么狭窄,城外又那么宽敞,山坡上卧着些小村庄,小村庄的房顶上卧着点雪,对,这是张小水墨画,也许是唐代的名手画的吧。 语段二:雪(节选) ①雪封的山,原像一个耐人思猜的谜语,被一层白色的神秘包裹着。它无言语,它无声息,它不显露一点底蕴,只静静地坐在那里,毫不理会我这个不知趣的访客。②但朝阳是有耐性的,它似乎比我更有耐性,它慢慢地在那里守候着,以它的温热,来向雪封的山丘做“煽动性”的说服。③不知什么时候,那神秘的山峦“内心”开始起了变化,它发出一阵轻微的碎语,我赶紧低下头,啊,多动人的画面啊,这山丘的无缝银衣,像是一个圣者的长袍,被无数虔诚者的手撕碎了(他们是每人要珍存起一块碎片来作纪念吧)。④同时,那发亮的银绸上面,更像蜿蜒着许多透明、活泼的小蛇,它们在欠伸着轻盈腰身,嬉笑着,婉娈地向着山坡而去,不多时,山巅乃完全呈现出它土褐色的岩石,同一些枯萎的草叶、松针,而山脚下是谁在唱歌呢?当然,是那一道由雪水汇成的清亮小溪。我忍不住捧了一掬,那淡蓝的如同自盐湖汲来的雪水,那微凉,一直沁透了我心脾,多可爱的雪呵,谁还记得它翩然而来时,那片轻巧的翅膀呢? 1.【整体感知】这两个选段都是描写雪景的,语段一主要描写的是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语段二主要描写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我国语文教学中,历来主张“文道合一”,“情感熏陶”。近年来全面推进的“二期课改”,更是凸现审美教育,“将情感目标”作为体现教育目标达成度的三大目标之一。下面由我为大家整理了有关人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教案,供大家参考。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教案1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基本读懂课文,感受作者对童年的怀念之情。 教学重点 从作者忆童年生活的几个片断中体会童趣,感受作者的怀念之情。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最后两段。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准备 1.教师多媒体课件 2.学生收集作者的相关信息 教学过程 (一)歌曲激情,解释课题 1.上课前,咱们先一起来听一支歌,会唱的跟着一起唱,认真听注意歌词。( 课件播放歌曲:《童年》) 2.谁能说说歌词都写了什么?(生自由说,师板书题目) 3.这个题目与我们平时学过的课文题目有何不同?(题目的三个词语中间有两个间隔符号)。 老师读题目,请同学们闭上眼睛感受一下,在你的脑海中浮现出了一幅怎样的画面?(在温暖的冬阳下,一群骆驼队从远处走来,驼铃声悦耳动听,童年的“我”站在旁边静静地看着。) 这个题目把三种事物编织在一起,充满诗情画意,会令我们产生许多遐想。每个人都

有美好的童年,童年发生的事往往充满稚趣,又很有意思,它们像一颗颗闪亮的珍珠收藏在我们的记忆里,今天就让我们和作者一起回忆他那充满稚气的童年往事吧,齐读课题。 (二)交流信息,简介作者与背景 1.全班交流课前收集的相关信息。 2.教师总结,出示: “冬阳下的骆驼队”是作者林海音女士童年记忆最深刻的一个画面。林海音是我国现代著名作家。她原籍台湾,1918年出生于日本,童年时随父母回国住在北京城南,1948年举家迁回台湾。林海音女士根据在北京生活的点点滴滴写成了《城南旧事》一书,深受读者喜爱。《冬阳?童年?骆驼队》一文正是《城南旧事》这本书的序言。 (三)初读课文,理清思路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要求(课件出示): ① 借助文中注音和工具书把课文读正确、流利。 ① 思考: 课文以什么顺序记叙了作者的童年生活? 作者回忆了童年生活中的哪几个片断,分别在课文中的哪些自然段? 2.全班汇报、交流(教师及时板书) ① 注意指导学生区分文中两个“嚼”字的不同读音。 ① 课文以季节的推移为顺序记叙了作者的童年生活。作者回忆 了童年生活中的这几个片断:先讲冬天“我”看骆驼咀嚼(4自然段);再讲了“我”关于骆驼系铃铛的想象(5—9自然段);然后讲冬春之交骆驼脱毛的情景(10自然段);最后讲夏天不见骆驼的影子(11—14自然段)。 (四)深入感悟课文内容, 体会作者思想感情 1.学习“学骆驼咀嚼”的片断 ① 反复读第4自然段,细细地品味,画出自己感受最深的词句,简单地写出自己的体会感悟,然后带着自己的理解试着练习有感情地朗读本段。 课件出示:我站在骆驼的面前,看它们吃草料咀嚼的样子,那样丑的脸,那样长的牙,那样安静的态度。它们咀嚼的时候,上牙和下牙交错地后来磨去,大鼻孔里冒着热气,白沫子沾满在胡须上。我看呆了,自己的牙齿也动起来。

最新人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全册)

五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 本学期仍将写作、阅读作为重中之重,尽心辅导,力求质量为先,面向全体学生。以训练促思维,促进学生语文水平的提高。本学期的语文教学还要着眼于学生的发展, 突出个性发展,提倡个性培养.坚持语文知识学习与能力培养相结合,开展好以名篇阅读为主体的读书计划, 广泛利用语文课程资源,加强阅读积累,狠抓现代文阅读理解、作文教学和写字教学,全面提高语文教学质量,全方位提高每个学生的语文素养。 二、班级情况分析: 本班共有学生43人,其中男生22人,女生21人。成绩很不理想,经常有不及格的现象发生,这与他们的基础差、家庭不和、学习习惯差有着密切的关系。 三、教学目标: (一)识字与写字教学 本册识字200个,写字150个,把字写端正。在强调写字质量的同时,还可适当要求提高写字的速度,并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 (二)阅读教学 1、继续加强阅读基本功的训练。 2、发现语言规律,学习表达方法。 3、把握每个单元丰富的人文内涵,把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目标落到实处。(三)口语交际教学 1、激发兴趣,引起学生交流的欲望,体现双向互动。 2、不断提高学生的口语水平,培养良好的语言习惯。 (四)习作教学 1、进一步明确小学生作文的性质。小学生作文的性质是练笔,是习作,不是创作。 2、培养观察、思维、表达三种能力。 (五)综合性学习 综合性学习,要提高学生策划、规划自己学习的能力,用多种途径、方式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语文的综合运用能力。 四、全册教学重点、难点: (一)识字与写字教学本册识字200个,学生在阅读中遇到不认识的字,可以自己查字典解决。教师要鼓励学生在课外阅读中快速浏览,联系上下文,理解字词的意思,以便在手边没有字典、词典的情况下,不妨碍阅读。 (二)阅读教学 1、朗读要求,不仅要做到正确、流利,而且要做到有感情。提高默读速度。教师在教学时,应该为学生留有充裕的默读时间,并提示相应的方法,引导学生按照要求认真思考,在默读之后要检查学习效果。 2、通过课后的思考练习题,引导学生理解内容,领会表达方法。 3、要根据课文的不同特点,设计和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过程与方法策略。(三)口语交际教学要激发兴趣,引起学生交流的欲望。要创设特定的情境。(四)习作教学

新课标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案集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编辑修改!) 1.草原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的生字,会读写“地毯、渲染、勾勒”等词语。 2、有感情朗读课文,感受蒙古草原的美好风光和风土人情,体会蒙汉的民族情深,激起学生了解西部,热爱西部之情。 3、感受文章的语言特点,体会作者表达的方法,理解“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的含义。 4、背诵1、 2 自然段。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引入,创设情境 1、播放歌唱草原的歌曲 2、同学们,听了这首歌你的心情怎样,是不是有一种置身于草原的感觉呢?课前你们收集了有关草原的资料,能谈一谈草原在你们心目中的印象吗? 3 、作家老舍是一位人民艺术家,也是一位文学产量较高的作家,深受人们的爱戴,那么当我们的作家老舍第一次来到内蒙古大草原时,他看到的是一番怎样的情景呢?现在我们就随着老舍先生一起到美丽的草原看一看。(板书课题:草原。) 4、即将来到草原的你,见了这个题目,最想了解草原的什么? 二初读课文,自学本课生字。 1 同学们想知道的问题很多,现在就让我们带着对草原的好奇,一起来到草原。边读边想,课文描写了草原的什么? 2 引导学生概括课文内容。 3 学生自学课文生字,新词。 4检查学生的自学结果: (1)读生字和词语。 A认读几个容易读错的字和纠正几个易写错字: B理解以下几个词语: 境界、洒脱、迂回、拘束 二再读课文,理清行文线索。 1 认真读读课文,看看作者是怎样写草原这篇文章的。读书时,一定要读准字音,把句子读通顺。 2和同学们交流一下,作者是怎样安排这篇文章的行文线索的。 3汇报交流结果,教师及时引导 三、精读细品,品味草原之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