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小学六年级《信息技术》教案下册(全册)

2017-2018小学六年级《信息技术》教案下册(全册)
2017-2018小学六年级《信息技术》教案下册(全册)

第一课:认识计算机

教学目标:

使学生认识计算机各部分的名称及其功能。

教学重点:计算机各部分的名称及功能

教学难点:计算机各部分的功用。

教学过程:

一、指导学生认识计算机。

(一)指导认识计算机各部分名称。

(二)向学生讲解计算机各部分的功能。

二、学生熟记计算机各部分名称。

三、学生试讲计算机各部分的功能。

四、小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请大家给我讲讲。

第二课如何正确开机和关机

教学内容:正确开机和关机。

教学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能正确地进行开机和关机。

教学重点:正确开机和关机。

教学难点:正确关机。

教学过程:

一、向学生讲解和演示如何正确地开机和关机。

二、学生练习开机和关机,教师巡视指导。

三、针对学生存在的问题进行讲解,并再次演示如何正确开机和关机。

四、学生在次练习。

五、小结:正确开机和关机的方法。

六、布置作业:家中有电脑的同学,回家后抽时间练习开机和关机。

第三课认识flash以及Flash工作界面介绍

一、教学目标

学完本课后,学生能了解界面中各部分的作用,及常用菜单所在的位置,重点掌握工具的应用。

二、教学内容

①工作界面的介绍

②绘图工具的使用

三、教学课时

1课时

四、教学过程

(一)flash

工作界面主要分为标题栏、常用工具栏、时间轴、工具栏、主工作区、浮动面板、属性面板及动作面板等。

(二)部分绘图工具的使用

箭头工具:用于选定工作区中的点阵图或矢量图,并可对点阵图进行一定

的编辑;

副选工具:可对所绘路径进行精确调节;

直线工具:用于绘制直线;

索套工具:创建任何形态的选区;

钢笔工具:可以精确绘制直线或曲线路径;

文本工具:用于创建文本或文本域;

椭圆工具:绘制椭圆或圆;

矩形工具:绘制矩形或正方形;

铅笔工具:可以绘制任意线条或图形;

刷子工具:用于着色的一种工具,可以创造任意特殊效果;

墨水瓶工具:用于填充线条或图形边框的颜色;

油漆桶工具:改变物体的填充色;

吸管工具:用于拾取颜色;

橡皮擦工具:用于移动窗口中显示的视图。

本课主要讲述了flash的基本界面特征,强调工具的作用及其使用方法,为以后进一步深入学习flash动画制作打下了一定的基础。

上机操作,使用工具箱中的工具绘出相应的图形。

第四课制作第一个Flash动画

一、教学目标

理解时间轴的概念及作用,运用工具箱中的圆形工具绘制一个小球,并在时间轴上进行相应的设置,使之运动。

二、教学内容

②制作一个小球运动的动画;

:1课时

(一)认识时间轴:

flash中的时间轴图如上所示

时间轴主要由图层、帧组成。

传统意义上的动画是由一张张单独的胶片组成,将这些静止画面连续播放,利用人眼的视觉暂留,就产生连续运动的动画效果,而flash的帧就如同电影胶片,按时间轴窗格中每一帧画面的顺序播放就产生了动画效果。

图层的画面元素,可以分别施加动画效果。图层可以用透明的玻璃纸来比喻,当上面图层和下面图层的内容相重叠时,上面图层上的内容将遮挡住下面图层上的内容,所以有时需要调整图层的叠放顺序。

(二)制作一个小球运动的动画步骤:(效果如下)

通过大屏幕演示操作过程:

1、打开flash新建一个flash电影文档;

2、单击工具栏中的椭圆工具,即选定椭圆工具;

3、在工作区里所要绘制小球的地方,按住鼠标左键进行拖动,松掉鼠标即完成绘制(同

时按住shift键可绘出正圆);

4、添加渐进色,去掉边线,使其看起来很像小球,

5、绘制完球后,用箭头工具将小球选定,然后移动到适当的位置;

6、在时间轴上的第36(或单击插入关键帧菜单)插入一关键帧;

7、在工作区内用箭头工具将小球移动到结束运动的位置;

8、单击回到第一帧,打开实例浮动面板,在帧数标签中选择图形;

9、时间轴上从第一帧到第3

成;

1center观看最终效果。

在这一课中,学习如何制作flash的第一个动画,同时掌握了帧的应用,更深一步地了解了flash制作动画的方式方法。

上机完成该动画的制作。

第五课制作一个变形动画

一、教学目标

在以前的学习基础了,制作一个由矩形变成三角形的变形动画。

二、教学内容

制作一个由矩形变成三角形的变形动画。

三、教学课时

1课时

四、教学过程

步骤:

1.打开flash新建一个flash电影文档;

2.单击工具栏中的矩形工具,即选定矩形工具;

3.在工作区里所要绘制小球的地方,按住鼠标左键进行拖动,松掉鼠标即完成绘制(同

时按住shift键可绘出正方形);

4.用箭头工具将矩形移到适当的位置;

5.在时间轴上的第3

6.插入空白关键帧后,在工作区内绘出一三角形;

7.绘制三角形方法前两步同2、3,最后用箭头工具的编辑功能将矩形的两个角合成一

个角,即完成三角形的绘制;

8.在工作区内用箭头工具将三角形移动到结束运动的位置;

9.单击回到第一帧,打开实例浮动面板,在帧数标签中选择图形;

10.时间轴上从第一帧到第3

成;

11.按center观看最终效果。

一、本课小结

本课通过实际演示,制作了一个由矩形变为三角形的变形动画。

二、课后练习

上机实践,自己制作一个变形动画,可以由圆变成其它形状,如下图。

第六课制作动画“草地上的毛毛虫”帧动画

一、教学目标

学完本课后,学生能了解flash动画的应用。

二、教学内容

①flash动画的介绍

②关键帧、帧、空白关键帧的概念

三、教学课时

1课时

四、教学过程

(一)创建影片:

新建一个Flash文件。设置电影属性。尺寸大约400X400,帧频1px背景枣红。调出查看_网格

(二)创建动画:

1.在绘图工具箱中选择文字工具,设置文字属性面板,字体为华文行楷,字色为黑色,大小为49.

2.在舞台中左边输入“闪客沙龙”四字,在第2、3、4、5、6帧均按F6插入关键帧。

3.第一帧选中“客沙龙”删掉,第2帧选中“沙龙”删掉,第3帧选中“龙”删掉,第4 帧为全,第5 帧改字色为黄色,第6 帧为黑色。

4.在第6 帧点一下,在舞台右边合适位置输入“和睦家庭”,第6帧选中“睦家庭”删掉,第7帧选中“家庭”删掉,第8帧选中“庭”删掉,第9 帧为全,第10帧改字色为黄色,第11 帧为黑色。

(三)测试和保存文件。

第七课灯笼变文字

一、教学目标

学完本课后,学生能了解运动动画应用。

二、教学内容

①运动动画的介绍

②桢的使用

三、教学课时

2课时

四、教学过程

(一)建立新动画:

1.运行Flash MX。这时系统启动并自动建立了一个新文件。

执行:“文件/新建”菜单命令或按可以新建一个的影片文件。

2.设置舞台属性:执行“修改/文档”菜单命令(或按Ctrl+J)。其实Flash MX提供了“属性提示器”见下图1,再点开“大小”可以设置文档属性见图2

(1)播放速度(帧频)(2)舞台尺寸(尺寸)(3)背景颜色(4)选用何种标尺单位等。

一般每秒12帧的播放速度比较合适。这里我们设定一个尺寸为300*100的蓝色背景舞台。

图1 影片属性设置

图2(左)图3(右)

(二)建立组件:

1.新建光碟组件(创建一个图符)。

执行“插入/新建元件”菜单命令(或按Ctrl-F8键)进入建立组件的对话框窗口,给组件起名(最好是取拼音名或数字名,比如guang),选择类型是图形。然后按确定按钮。马上就进入到创建新元件的编辑状态

2.在绘图工具栏中选椭圆工具。并将其下的属性提示器参数设置为下图4所示。

图4椭圆工具的属性提示器(边框色和填充色)

3.在工作区里拖动鼠标绘制一个圆(在拖动鼠标的同时按下shift键不松手,画出来的是正圆)。

注意:圆的中心一定要和舞台中心的“+”对准。最好从查看中调出标尺和网格

4.利用直线工具画一园的直径,选中此直径,调出窗口下边的“变形面板”(见上图3)旋转设45度,在右下边的旋转复制按钮(向右小箭头),连按三次,就会出现四条直径,把圆分为8叶。

5.再在一边利用椭园工具画一小的正园,选中拖入大圆的正中心,记住一定要中心对齐。

6.利用漆桶工具,分别在8叶中充入不同的好看的颜色,这样组件就做好了。

(三)建立运动动画:

1.设置起始位置:

(1)组件做好后,点击时间轴右上角的“场景1”回到主场景。

(2)按Ctrl-L打开图库,发现里面已经有一个做好了的名为guang的的组件。在预览窗口中把该组件拖动到工作区中的中央,此时时间轴的第1帧上的小圆圈已经由空心变成了实心,表明该帧不再为空,变为关键帧。

2.设置目的位置:

(1)在时间轴第10帧单击鼠标左键,该帧变蓝表示被选,在此处按F6键插入一个关键帧,第10帧也变为实心小黑点。

(3)单击选中时间轴上的第1帧,下边出现帧的属性面板,点开“补间”和“旋转”的向下箭头选择如下

图5 在帧面板中设置运动动画

▲小球运动建好后的时间轴状态:如下:

图6 光碟运动建好后的时间轴状态这时时间轴窗口的状态如图6所示,第1帧和第10帧之间出现了一个实线箭头,且背景变成淡紫色,表示这两帧之间有一段运动渐变动画。如果两帧之间出现了虚线,表示过渡不成功,需要重新查看每一个关键帧及其属性。

3.测试效果:

执行“窗口/工具栏/控制栏”菜单命令,打开控制面板,按播放钮播放动画,或者按下Ctrl-Enter预览窗口,以全屏预览动画,可以看到本页上面的左边的动画效果。

4.如果想让光蝶向前滚动,可以点一下时间轴的第一帧,光蝶放到舞台左边,再在第10帧把光蝶放到舞台右边,就会出现滚动效果。

5.如果想让光蝶向前动,可以点一下时间轴的第一帧,去掉旋转,再把光蝶放到舞台左边,再在第10帧把光蝶放到舞台右边,就会出现滚动效果。(移动对象可以用shift+ ↑↓→←)

(四)存盘:

用flash做动画不难吧。做好了动画不要忘记存盘,执行:

键,在弹出的对话框中输入存档文件名,确定。这时系统会把源文件用格式存档。如果这时在flash中再次按下键,则系统会自动生成电影文件,可以用flash5电影播放

第八课让你的图片动起来

一、教学目标

学完本课后,学生能了解运动动画的应用。

二、教学内容

①运动动画的介绍

②元件的概念

三、教学课时

1课时

四、教学过程

1.新建动画文件:

1) 新建/文件。

2) 设置影片属性:或按ctrl+F3 550*400,帧频12 ,背景颜色自定。

2.导入你的相片:

点文件/导入,找到相片的位置,点打开,这时在舞台和图库中都有了你的相片了

相片转化为组件:点一下舞台上的相片,点插入菜单下“转化为组件”,组件起名“pic”,类型或行为“图形”此时相片上出现一个“+”表示已为组件,你可以删掉他,此时组件库中已保存此组件。

3.制作动画:

A、运动效果

1)制作第一个关键帧:回到场景1,选择箭头工具,将pic从图库中拖放到舞台的左上角的外侧。

2)制作第二个关键帧:用鼠标单击第15帧。此时帧变成蓝色。按f6键添加关键帧。将相片拖动到舞台右下角。

3)创建动画:单击第一帧。在下边的帧面板上找到“补间”点开下拉条,找到“运动渐变”,设置为运动,如是想让相片旋转,再点下边的“旋转”下拉条,设为顺时针,次数为“1”按回车键看一下播放效果。

B、放大效果

1)在30帖处按F6插入关键帧,此时把相片拖入舞台中央。

2)点工具栏中的任意变形工具,此时在相片周围出现八个方块,拖运,可使相片变大,变形,变成你想要的样子。你可以让相片放大的和舞台一样的大。

3)再在回到15帧,在帧面板上设置运动动画。点回车看一下播放效果。

C、淡出且变小效果

1)在45帖处按F6插入关键帧,点工具栏中的任意变形工具,此时在相片周围出现八个方块,拖运,可使相片变。

2)再点一下此时舞台上的相片组件,下边的属性提示器会出现相应的提示,找到“颜色”点开下拉条,找到“透明度或”“Alpha”再在其后的方框中设为20%,此时相片变的透明且淡。

3)再在回到30帧,在帧面板上设置运动动画。点回车看一下播放效果。

D、推进效果

同理,在60帧插入关键帧,使相片再放大,调透明度100%,回到45帧建立运动动画,回车会看到相片向前变清晰且向前推进的效果。

E、由正面到反面的渐变效果

1)在75帧按f6插入关键帧,找到窗口下边的“变形”,点一下“倾斜”再在后边的“垂直斜度”框中输入“180”则相片为反面显示。(或直接利用变形工具拖动,效果更好。

2)回到60帧,在帧面板上设置运动动画。点回车看一下播放效果。要想让反面效果保存时间长一些,可在第90帧处按F5。

4.存盘:

存成flash文件:格式为。选择路径,输入文件名,确定。

第九课简单变形动画

一、教学目标

学完本课后,学生能了解形状动画的应用。

二、教学内容

①形状动画的介绍

②元件的使用

三、教学课时

2课时

四、教学过程

变形动画是FLASH动画中比较特殊的一种过程动画,和运动动画不同的是,其动画对象只能是矢量图形对象。群组对象、图符引例对象、符号和位图图像均不能够作为变形动画的对象(除非把它们打散成矢量图形)。变形动画可以在两个关键帧之间制作出变形的效果,让一种形状随时间变化成另外一种形状;还可以对形状的位置、大小和颜色进行渐变。

变形动画有两种形式,一种是不可控的(也叫简单变形),而另外一种则是可控的(通过添加控制点来实现,也叫控制变形)。下面先介绍一个简单变形动画的制作过程。(一)创建影片:

新建一个Flash文件。设置电影属性。尺寸大约400X300,背景浅桔色。

(二)创建动画:

1.在绘图工具箱中选择矩形工具,用矩形工具在场景中画出一个没有边框的红色矩形。这是变形动画的第1帧。

2.单击第17键,插入一个空白关键帧,点椭圆工具场景中画出一个没有边框的蓝色小球。点第一帧,在下边的属性提示中,设置变形动画,选择形状渐变。此时,矩形变圆的动画完成。(播放一下看看)

3.点工具栏中的文字工具,看到下边的文字提示器面板,设置文字格式。在文字格式

42

7键,插入一个空白关键帧,单击第2

离)汽车,此时还可以点一下漆桶工具,选彩虹色,汽车变彩色。点第1

边的属性提示中,设置变形动画,选择图形变化。(播放一下看看)

案。

4.单击第47键,插入一个空白关键帧,点工具栏中的文字工具。输入:欢

渡国庆2

下边的属性提示中,设置变形动画,选择图形变化。(播放一下看看)

5.按5在第54

▲提示:因为flash不能对群组、图符(组件)、字符或者位图图像进行动画变形,所以要将字符打散。有的要打散两次。

6.点控制菜单下的影片测试,看变形效果。

(三)测试和保存文件:

保存:

第十课轨迹运动实例游动的小金鱼

一、教学目标

学完本课后,学生能了解运动渐变和形状渐变、重点掌握工具的应用。

二、教学内容

①运动渐变和形状渐变的运用

②绘图工具的使用

三、教学课时

1课时

四、教学过程

(一)新建影片:

新建一个电影文件,在属性对话框中,设定动画尺寸,背景颜色为兰色。

(二)制作小飞机组件:

1、利用矩形工具在舞台上拖一矩形,用箭头工具向外拖一角,再将另一对角向内拖动,用直线工具连接刚拖过的两个角,利用漆桶工具改变两三角的颜色。

2、利用箭头工具选中整个飞机,执行“插入/转换为元件”,则飞机上出现一小“+”字。

(三)制作动画:

1.创建飞机运动图层:

(1)单击第一层的第1帧,将飞机拖放在场景中的左上角。

(2)选择第20桢,按F6键插入关键桢。

(3)找到属性面板,建立1--20桢之间的小飞机运动动画。在“使路径适应”上打勾

2.单击时间轴窗口上的“添加引导图层”按钮,或执行“插入/运动引导层”为第一图层增加一个引导图层。在绘图工具箱中选择铅笔工具,并选择铅笔工具的附属选项“平滑”。然后用铅笔工具在场景中画一个平滑曲线。

3.选择第一层的第1帧。拖动第1帧上的飞机到曲线左端点上,注意一定要“+”与线一端对准。

4.选择第一层的第20帧。用同样的方法将小球拖动到曲线的右端点上。

5.按Enter测试

(四)测试和保存影片:

分别执行::

冀教版六年级下册科学教案全册

冀教版六年级下册科学教案全册 授课时间:年月日 教学设计思想: 本课围绕着建筑物,从学生熟悉的房屋入手,按照分析、观察和实验的顺序,设计了3个活动,利用图文形式交代了活动的过程和方法。教学时,教师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通过活动,达到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一、科学探究目标 1.能设法收集不同历史时期关于房屋的资料。 2.能分析出一座砖结构房屋的结构、层次与构成。 3.能设定标准对建筑物进行分类。 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能大胆进行推测,敢于发表自己的观点。 2.能与其他同学一起分析研究各种问题。 三、科学知识目标 1.能有根据地说明从古到今人类房屋发展变化的原因。 2.能具体说出某一个建筑物所用的建筑材料有哪些特点和功能。 四、科学、技术、社会、环境目标 1.能分析出建筑材料和技术的发展进步对房屋变化的作用。 2.能通过推理解释不同地区民居具有不同风格的原因。 教学重点和难点:本课的重点是活动2“不同风格的房屋”。

教学方法:教师讲授与学生活动相结合的互动教学法。 教学媒体:多媒体设备,各种建筑物的图片。 课时建议: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课 谈话:房屋是人类居住、生存的地方。有了房屋,人类才结束了露宿旷野的历史;有了房屋,人类才有了稳定的生活。房屋对于大家来说并不陌生,那大家知不知道古代的房屋是什么样子的?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房屋的变化。 (二)新课教学 ◆活动1:房屋的变化 1.教师出示不同时期的房屋组图。 提问:刚才你们看到的这组图片都是什么? 学生回答。(房屋) 教师:你们能给这几幅图片中的房屋按照出现年代的早晚给它们排序吗? 小组讨论,排序,说说排序的理由。 讲述:早在55万年前,我们的祖先为了生存,开始寻找能够遮风、避雨、御寒的“房屋”,后来他们终于找到了能够当房子的山洞。从山洞到现在的高楼大厦,人类的房屋发生了很大变化。 提问:引起房屋发展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人类为了生存,为了更好的适应自然环境,抗御自然灾害和野生动物的伤害,发明了房屋。) 2.房屋的发展过程。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体育教案(全册

第1课时 学习阶段:水平三 学习目标:主动参与广播操的复习,并能做出示范。 积极参与游戏活动。 学习内容:游戏广播操 学习步骤: 一、快乐游戏,活跃情绪 教师活动:1、组织学生集队。 2、组织学生游戏。 3、组织学生柔韧练习。 学生活动:1、体育委员整队,检查出席人数。 2、全班学生分成六组大渔网游戏,比一比哪一组用的时 间最短。 3、在小组长的带领下做出三种以上的柔韧练习方法。 组织:六列横队、小组分散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二、小组学练,互帮互助 教师活动:1、提出分组练习的队列内容和要求。 2、组织学生分组练习。 3、检验各小组的练习成果。 4、提出复习广播操的要求。 5、组织学生合作复习广播操,个别指导纠正动作。 6、组织学生小组广播操展示、评比。 学生活动:1、知道分组练习的队列是齐步走,立定、看齐。练习的要求是动作到位、规范、有精神。

2、分六组进行练习,并在练习中不断改正动作。 3、积极认真地展示小组练习成果。 4、了解广播操的复习要求,认真地进行广播操的复习, 把动作做到位,做正确。 5、积极参加广播操比赛,努力争取最好表现。并积极参 与评比。 组织: ****** ******* ******* ******* ****** ******* 场地器材:操场、录音机 课后小结:本课我选择了大渔网的游戏来恢复体力,让学生在不知不觉的快乐游戏中恢复体力,不过游戏的量一定要控制好,本课中我把学生分成六组,一组做渔网时前后两组休息,其余三组做小鱼进行游戏,比哪一组捕完所有的鱼的时间最短,这样学生总的活动量就比较适宜。 教后记;

新版PEP小学英语六年级上册期末复习知识点归纳

六年级PEP上册知识点总结 Unit 1 How can I get there? 知识点归纳 library 图书馆 post office 邮局 hospital 医院 turn left 左转 turn right 右转places: cinema 电影院 ( 地点) bookstore 书店 science museum科学博物馆 go straight 直行 pet hospital 宠物医院 school 学校 supermarket 超市 crossing 十字路口 shoe store 鞋店 Italian restaurant 意大利餐馆 问路的重点句型: 1.Where is the cinema, please? 请问电影院在哪儿? next to the bookstore 紧挨着书店 in front of the school. 在学校的前面. behind the park 在公园的后面 It’s near the zoo. 在动物园的附近. on D ongfang S treet 在东方大街上 over there 在那边 2. Excuse me, is there a cinema near here ?请问这附近有电影院吗? Yes, there is. /No,there isn’t. 有./没有。 3. How can I get to the hospital? 我该怎样到达医院呢? How can I / we get there?我/ 我们怎样到那? 回答Turn right/ left at the … 在… 地方向右/ 左转. 或Go straight 向前直走. 或You can take the No.31 bus. 你可乘坐31路公交车去。 4. Is it far from here? 离这儿远吗? Yes, it is. / No, it isn’t.是的很远/ 不是很远。

苏教版小学六年级下册科学教案完整版

周次计划进度课时备注 1 我在成长 1 2 悄悄发生的变化人生之旅 2 3 踏上健康之路生物的遗传现象 2 3;8妇女节 4 生物的变异现象寻找遗传和变异的秘 密 2 5 单元总结课消失了的恐龙 2 6 化石告诉我们什么达尔文与他的“进 化论” 2 7 单元总结课寻找生物的家园 2 4;4清明节 8 有利于生存的本领有趣的食物链 2 9 有趣的食物链生态平衡 2 10 生态平衡 1 11 各种各样的能量 1 5;1劳动节 12 能量的转换能源 2 期中检测 13 节约能源与开发新能源单元总结课 2 14 拓展 1 15 应用 1 5;30端午节;6;1 儿童节 16 期末复习 2 17 期末复习 2 18 期末复习 2 19 期末复习 2 20 期末复习 2 21 期末检测

课题1;1 我在成长内容P2~4页课型事实 教学目标1.能够收集自己成长的证据;知道人在成长中身高和体重等方面发生了变化; 2.能够使用简单方法较准确的测量自己的身高; 3.能根据体检卡是的数据绘制身高;体重曲线图;并对生长发育情况做出解释; 4.能够交流和表达成长变化的特点。 5.能积极参与;乐意与人交流合作;体验成长的快乐。 重点交流成长的证据;绘 制身高曲线图;分析 其变化的规律。 难点 学生能正确的发现身 高变化规律。 关键 要求学生认真仔 细的制作身高曲 线图。 教学准备教师课件;学生体检记录表。 学生 课前搜集能记录自己成长的资料;了解自己出生时的身高;体重及第一年的生长情况;测量自己的身高。 环节 时间 教学内容师生活动复案 4'游戏导 入:猜猜 我是谁 1.谈话:这是我们班一些同学小时候的照片;请大家猜一猜他们分别是哪位同学? 2.提问:看了这些照片;你有什么想法? 10'讨论与交 流:成长 的证据 1.谈话:你从哪些方面发现自己长大了?谈谈感受。 2.学生汇报并展示自己收集到的成长的证据。 3.谈话:老师这里有一位同学不同阶段所拍摄的四张照片《出示顺序打乱的照片》;你能将 它们排排序吗?为什么这样排? 4.学生分组交流;进行排序。 5.汇报:《说出顺序;说理由。》 6.讨论:我们在成长过程中;身体都有哪些方面变化比较明显? 7.小结:我们身体在身高;体重上有显著的变化;人的心理变化也较明显。 10'绘制身高 曲线图 1.谈话:人成长的证据有很多;老师给你们每个人都准备了一份证据;《出示体检档案 盒》;你猜猜这里是什么证据? 2.学生猜测;之后教师将体检卡发给学生; 学生仔细的看看各项数据。 3.学生将体检卡是的身高;体重两项数据按照年龄时间整理在记录本上。 4.提问:你能将自己从入学到现在的身高; 体重绘制成曲线图吗?

最新教科版小学六年级科学下册全册教案

教科版小学六年级科学下册全册教案 科学六年级下册教材目录 第一单元微小世界 1 放大镜 2 放大镜下的昆虫世界 3 放大镜下的晶体 4 怎样放得更大 5 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一) 6 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二) 7 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三) 8 微小世界和我们 第二单元物质的变化 1 我们身边的物质 2 物质发生了什么变化 3 米饭、淀粉和碘酒的变化 4 小苏打和白醋的变化 5 铁生锈了 6 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 7 控制铁生锈的速度 8 物质变化与我们 第三单元宇宙 1 地球的卫星——月球 2 月相变化 3 我们来造“环形山” 4 日食和月食 5 太阳系 6 在星空中(一) 7 在星空中(二) 8 探索宇宙 第四单元环境和我们 1 一天的垃圾 2 垃圾的处理 3 减少丢弃及重新使用 4 分类和回收利用 5 一天的生活用水 6 污水和污水处理 7 考察家乡的自然水域 8 环境问题和我们的行动 第一单元微小世界 1、放大镜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放大镜是凸透镜,凸透镜具有放大物体图像的功能,用放大镜观察物体能看到更多的细节。 2、放大镜广泛应用在人们生活生产的许多方面。 3、放大镜镜片的特点是透明和中间较厚(凸起)。 过程与方法

2、比较用肉眼观察和用放大镜观察的不同。 情感态度价值观 1、理解使用放大镜观察的意义。 2、增强用放大镜观察身边世界的兴趣。 3、认识到从肉眼观察到发明放大镜是人类的一大进步。 【教学重点】能正确使用放大镜观察物体的细微部分 【教学难点】放大镜是“凸”“透”镜 【教学准备】 分组实验器材:放大镜(最好每个学生都能有一个放大镜,如果只能提供给学生一种放大镜,尽量放大倍数大一点)科学书或报纸上的照片、计算机或电视机屏幕。柱形、球形的透明器皿、塑料薄膜、铁丝、普通玻璃片、平面镜片、水。 教师演示:不同放大倍数的放大镜、图片或课件(如放大镜镜片的结构等)。 【教学过程】 一、为什么要用放大镜观察 1、导入:师出示放大镜:“看,这是什么?”(生:放大镜)放大镜大家很熟悉,能否替放大镜来介绍一下自己——《我是放大镜》。可以从放大镜的构造、作用、用途三个方面展开。 2、小组讨论交流放大镜的构造、作用、用途。 3、展示交流 放大镜的构造——镜架、镜片(如果学生能说出凸透镜也可以) 放大镜的作用——放大物体的像(可能学生会说“把物体放大”,提醒学生物体并未变大) 放大镜的用途——我们用放大镜观察校园里的生物、实验中在老师指导下观察花、昆虫等。它是视力不佳者的助视器,还适用于电子产品检验、线路板检验、集邮者欣赏鉴定邮票、珠宝商鉴定珠宝、公安人员用它观察指纹毛发纤维等、农技人员用它观察花蕊进行人工授粉等、制作微型工艺品的工匠工作时使用…… 4、让学生尽量充分地例举使用领域,交流后填写第2页的网状图。 二、放大镜下的新发现 1、师:谁给大家演示一下放大镜的正确使用方法? 请学生演示放大镜的使用方法。根据学生的演示师讲解正确使用放大镜的两种方法:目、镜、物三者,目不动,镜动或物动。 2、师:选择一小块面积,运用放大镜仔细观察图片、屏幕、织物等看谁会有新的发现!将新发现用文字或图片记录在科学记录本上。 3、交流新发现后,师归纳:放大镜把物体的图像放大,让我们看清了肉眼看不清的细微之处。 三、放大镜的特点 1、师:放大镜顾名思义是能“放大”,那么它能放大的秘密在哪里呢?(镜片具有“凸”、“透”的特点)老师给大家准备的物品中有没有像放大镜那样能放大物体呢?请同学们找一找。 2、学生尝试利用平面镜、玻璃、水、水槽、集气瓶、烧瓶等物体来放大物体的像。(发现圆柱形及球形的装满水的容器及水滴都具有放大的作用) 3、师:放大镜的镜片和能起放大作用的器具有什么共同的特点?(中间凸起,透明的)所以放大镜也叫“凸透”镜。放大镜的凸起程度越大,放大的倍数也越大,由此推断球形的透明物放大倍数最大。 四、小结 1、师:对于熟悉的放大镜,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新的发现或收获吗?(放大镜也叫凸透镜,凸度越大放大倍数越大。运用放大镜细心地观察物体,还能看到很多有意思的细节) 2、课外你可以尝试着用一些简易的材料自己制作一面放大镜,或者用你的放大镜去仔细观察身边的物品,看看还会有什么新的发现。 过程与方法:使用放大镜观察身体结构的细部和活动

小学六年级上册体育教案全册

小学六年级第一学期体育与健康教学计划 一、学生情况分析 (一)学生生理发育的特点: 1、六年级学生一般为11——12岁,属于人体发育的少年时期,总的说来,身体发育处于增长率高峰阶段,发育指标的增长出现第二高峰。 2、速度、腰腹力量、柔韧、速度耐力素质指标为六年级学生的敏感期,既关键发展时期。11---12岁时,灵敏素质发展也极为敏感,学习和掌握技术动作较快。 3、六年级学生的心脏仍属于小学生的特点,脉搏频率较快,但心脏发育十分显著,已接近中学青春期的特点。因此,适当加大运动量,会使学生的心脏容积和心脏功能得到显著发展。 4、11---12岁的学生脑的重量已接近成年人的水平,大脑活动的机能也有显著提高,大脑兴奋机能也增强了,11---12岁平均睡眠9小时即可。 (二)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 1、六年级学生感知觉属于少年阶段的特点,但相对比较,六年级学生的视觉和听觉的感受性已发展到一定水平,感知事物的目的性比童年阶段明确,感知事物的精确性也有所改善,因此,身体练习时应相对提高难度和标准。 2、六年级学生的集中注意能力有所发展,集中注意、专心致志的时间可达25分钟左右。注意分配能力也有提高,在注意腿的动作同时,还能注意到手或脚的动作,注意上下肢动作的同时,还能注意到重心的变换。 3、六年级学生有意记忆在不断发展,开始由教师布置任务的记忆过渡到自觉的记忆。 4、女生在一起活动开始注意性别界限。集体意识显得强烈,与其他小组的对抗意识越来越强,喜欢与同学协作参加竞赛性的练习,愿意练习竞技运动中的一些基本动作,但仍十分喜欢游乐性、趣味性、活动性游戏。 5、自我评价意识逐步得到发展,愿意摆理由讲道理,智力和体力相结合能力得到发展。所以在室内课堂教育的同时,也要注重教育学生的素质。 (三) 学生的基本情况 本学期我所授课的班级有:六年级两个班级,每班人数均在65左右,学生比较活跃,热爱运动。在运动技能方面,学生通过几年的学习,都学到了一部分的技能。并且在自律方面相比低年级学生,是有很大的自控力。 二、教学目标: 1、使学生基本认识自己的身体和掌握锻炼身体的知识及方法,巩固一些体育、卫生保健的安全常识,培养坚持锻炼身体的习惯。 2、提高对个人健康和群体健康的责任感,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发扬体育精神,形成积极进取、乐观开朗的生活态度。 3、初步学习田径、体操、球类、民族传统体育等项目的基本技术,掌握简单的运动技能,进一步发展身体素质,提高身体基本活动能力。 4、培养学习各项基本技术的兴趣和积极性,以及勇敢,顽强,胜不骄、败不馁,自觉遵守规则,团结协作等优良品。 三、教学措施 1、教育学生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祖国,逐步提高锻炼身体的主动性和关心自身健康的社会责任感。

2016年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英语时态专项习题

2016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英语时态专项习题 look , read and write 1. There ( is / are ) some bananas ( on / near ) the table . 2. There ( is / are ) a football (in / under ) the bed . 3. There (is / are ) some tall buildings in the ( village /city ). 4. My teacher is ( strong / thin ) . And she’s(old / young ) . 5. I have ( onions / mutton ) and cabbage for lunch . 6. Mike ( has / have ) English and ( science / math ) on _________________ ( Friday / Sunday ) . When , Where , What , Who , How , Why 1. ---- Can I get to the zoo ?---- You can ride a bike there . 2. ---- do you go to school on foot ?---- Because my home is near . 3. ---- are you going after lunch ?---- I am going to the bookstore . 4. ---- are you going ? ---- I am going at 4 o’clock . 5. ---- are you going to do ? ---- I am going to play football . 6. ---- are you going to play with ? ---- My brother . 一般现在时专项练习 一.写出下列各词的复数 I _________him _________this ___________her ______ watch _______child _______photo ________diary ______ day________ foot________ book_______ dress ________ tooth_______ sheep ______box_______ strawberry _____ thief _______yo-yo ______ peach______ sandwich ______ man______ woman_______ paper_______ juice___________ water________ milk________ rice__________ tea__________ 二、写出下列动词的第三人称单数 drink ________ go _______ stay ________ make ________ look _________ have_______ pass_______ carry ____ come________ watch______ plant_______ fly ________ study_______ brush________ do_________ teach_______ 三、用括号内动词的适当形式填空。 1. He often ________(have) dinner at home. 2. Daniel and Tommy _______(be) in Class One.

最新人教版六年级科学下册教案全集

人教版六年级科学下册教案全集 1、放大镜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放大镜是凸透镜,凸透镜具有放大物体图像的功能,用放大镜观察物体能看到更多的细节。 2、放大镜广泛应用在人们生活生产的许多方面。 3、放大镜镜片的特点是透明和中间较厚(凸起)。 过程与方法 1、正确用放大镜观察物体。 2、比较用肉眼观察和用放大镜观察的不同。 情感态度价值观 1、理解使用放大镜观察的意义。 2、增强用放大镜观察身边世界的兴趣。 3、认识到从肉眼观察到发明放大镜是人类的一大进步。 【教学重点】能正确使用放大镜观察物体的细微部分 【教学难点】放大镜是“凸”“透”镜 【教学准备】 分组实验器材:放大镜(最好每个学生都能有一个放大镜,如果只能提供给学生一种放大镜,尽量放大倍数大一点)科学书或报纸上的照片、计算机或电视机屏幕。柱形、球形的透明器皿、塑料薄膜、铁丝、普通玻璃片、平面镜片、水。

教师演示:不同放大倍数的放大镜、图片或课件(如放大镜镜片的结构等)。 【教学过程】 一、为什么要用放大镜观察 1、导入:师出示放大镜:“看,这是什么?”(生:放大镜)放大镜大家很熟悉,能否替放大镜来介绍一下自己——《我是放大镜》。可以从放大镜的构造、作用、用途三个方面展开。 2、小组讨论交流放大镜的构造、作用、用途。 3、展示交流 放大镜的构造——镜架、镜片(如果学生能说出凸透镜也可以) 放大镜的作用——放大物体的像(可能学生会说“把物体放大”,提醒学生物体并未变大) 放大镜的用途——我们用放大镜观察校园里的生物、实验中在老师指导下观察花、昆虫等。它是视力不佳者的助视器,还适用于电子产品检验、线路板检验、集邮者欣赏鉴定邮票、珠宝商鉴定珠宝、公安人员用它观察指纹毛发纤维等、农技人员用它观察花蕊进行人工授粉等、制作微型工艺品的工匠工作时使用…… 4、让学生尽量充分地例举使用领域,交流后填写第2页的网状图。 二、放大镜下的新发现 1、师:谁给大家演示一下放大镜的正确使用方法? 请学生演示放大镜的使用方法。根据学生的演示师讲解正确使用放大镜的两种方法:目、镜、物三者,目不动,镜动或物动。 2、师:选择一小块面积,运用放大镜仔细观察图片、屏幕、织物等看谁会有新的发现!将新发现用文字或图片记录在科学记录本上。 3、交流新发现后,师归纳:放大镜把物体的图像放大,让我们看清了肉眼看不清的细微之处。

杭州市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全册全部教案(共32课时)

根据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教材制定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 全册共32课时 学校: 姓名: 日期:

第一单元《微小世界》全部教案(共8课时) 1.放大镜 【教材简析】 “微小世界”单元,将进一步拓展学生的视野,指导学生认识微观世界,按照人类观察工具发展的线索,引领学生经历从肉眼观察,到放大镜观察,再到显微镜观察的过程,使他们既了解人类观察工具的发展历程,又对人类探索微观世界部分成果进行梳理,扩大视野,提高认识。本课是该单元的起始课,将让学生通过讨论和体验,对放大镜的构造和功能有进一步的了解。 教材共分3个部分。第一部分:为什么要用放大镜观察。是为了让学生进一步明白使用放大镜的意义,通过两个活动进行:一是回忆科学学习中放大镜的作用,二是了解人们使用放大镜的工作范围及意义。第二部分:放大镜下的新发现。学生通过对比用放大镜和肉眼观察到底有什么不同,重点在于能看到许多肉眼看不到的细节。第三部分:放大镜的特点。这部分学生探究放大镜的特点,并能运用这两个特点去寻找生活中具有放大作用的物体或制作放大镜,同时发现放大倍数与凸度有关。学生通过分析和探究,真正地把学到的知识联系并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既巩固了所学知识,又锻炼了思维能力。体现了"探究—思考—交流—修正—实践"的教学理念。 【学情分析】 学生对放大镜并不陌生,从三年级起放大镜就伴随着孩子们的科学学习。但是他们对人类发明放大镜的意义,以及放大镜的结构和功能不一定很了解。学生知道放大镜能放大,但可能认为是放大物体,他们并不清楚放大镜的物体图像有许多肉眼看不见的细微之处,只是停留在放大的层面上;学生不一定知道不同放大镜放大倍数会不同,即使知道,也很可能认为放大倍数与镜面大小有关,而不是“凸度”。本课鼓励学生在带着新的问题用放大镜进行观察的过程中,有新的发现。同时学习和了解一些关于放大镜的简单光学知识。 【教学目标】 科学知识目标

小学六年级体育全册教案

六年级体育教案 第1课 一、教学内容:学生体育运动安全常识 二、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了解运动伤害事故的防范常识。 2、技能目标:知道运动伤害事故的防范方法,学会一些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和自我保护的技能。 3、情感目标:对安全科学的锻炼身体有认识,有自我保护意识。 三、教学的重点、难点: 重点:知道体育运动的安全注意事项。 难点:体育运动安全意识得到深化,能在今后的体育活动中自发的运用。 四、教法与学法: 1、让学生自主探索、想象、发现、寻求答案。 2、启发、诱导学生进入教学情景,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结合自己的体育锻炼经验以及活动经历突出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五、课型:体育与健康室内理论研讨课 六、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导言:同学们,你们看过足球比赛么?有什么感受?有没有危险呢? (1)学生各叙己见。

(2)教师归纳出示课题。 2、引导学生自主探索:体育课与体育活动应该注意那些安全事项? 学生讨论交流,各自发表。 (二)学习新知识 1、运动前的注意事项 (1)检查自己的身体情况 参加体育活动,首先要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要学会自我监督,随时注意身体功能状况变化,若有不良症状要及时向教师反映情况,采取必要的保健措施。切忌有心脏病或其他不适合参与体育活动的疾病而隐瞒病情,勉强参加活动。 学生有以下疾病或症状,禁止参加体育活动: ①体温增高的急性疾病; ②各种内脏疾病(心、肺、肝、肾和胃肠疾病)的急性阶段; ③凡是有出血倾向的疾病,如肺及支气管咳血,鼻出血,伤后不久而有出血危险,消化道出血后不久等; ④恶性肿瘤; ⑤传染病及慢性疾病,如乙肝等。 ⑥患有心脏病、高血压等疾病的学生,禁止参加长跑等长时间剧烈运动的项目锻炼 (2)检查场地和器材 要认真检查运动场地和运动器材,消除安全隐患。要注意场地中

小学六年级下册科学教案全册

第一单元微小世界 1、放大镜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放大镜是凸透镜,凸透镜具有放大物体图像的功能,用放大镜观察物体能看到更多的细节。 2、放大镜广泛应用在人们生活生产的许多方面。 3、放大镜镜片的特点是透明和中间较厚(凸起)。 过程与方法 1、正确用放大镜观察物体。 2、比较用肉眼观察和用放大镜观察的不同。 情感态度价值观 1、理解使用放大镜观察的意义。 2、增强用放大镜观察身边世界的兴趣。 3、认识到从肉眼观察到发明放大镜是人类的一大进步。 【教学重点】能正确使用放大镜观察物体的细微部分 【教学难点】放大镜是“凸”“透”镜 【教学准备】 分组实验器材:放大镜(最好每个学生都能有一个放大镜,如果只能提供给学生一种放大镜,尽量放大倍数大一点)科学书或报纸上的照片、计算机或电视机屏幕。柱形、球形的透明器皿、塑料薄膜、铁丝、普通玻璃片、平面镜片、水。教师演示:不同放大倍数的放大镜、图片或课件(如放大镜镜片的结构等)。 【教学过程】 一、为什么要用放大镜观察 1、导入:师出示放大镜:“看,这是什么?”(生:放大镜)放大镜大家很熟悉,能否替放大镜来介绍一下自己——《我是放大镜》。可以从放大镜的构造、作用、用途三个方面展开。 2、小组讨论交流放大镜的构造、作用、用途。 3、展示交流 放大镜的构造——镜架、镜片(如果学生能说出凸透镜也可以) 放大镜的作用——放大物体的像(可能学生会说“把物体放大”,提醒学生物体并未变大) 放大镜的用途——我们用放大镜观察校园里的生物、实验中在老师指导下观察花、昆虫等。它是视力不佳者的助视器,还适用于电子产品检验、线路板检验、集邮者欣赏鉴定邮票、珠宝商鉴定珠宝、公安人员用它观察指纹毛发纤维等、农技人员用它观察花蕊进行人工授粉等、制作微型工艺品的工匠工作时使用…… 4、让学生尽量充分地例举使用领域,交流后填写第2页的网状图。 二、放大镜下的新发现 1、师:谁给大家演示一下放大镜的正确使用方法? 请学生演示放大镜的使用方法。根据学生的演示师讲解正确使用放大镜的两种方法:目、镜、物三者,目不动,镜动或物动。 2、师:选择一小块面积,运用放大镜仔细观察图片、屏幕、织物等看谁会有新的发现!将新发现用文字或图片记录在科学记录本上。 3、交流新发现后,师归纳:放大镜把物体的图像放大,让我们看清了肉眼看不清的细微之处。 三、放大镜的特点 1、师:放大镜顾名思义是能“放大”,那么它能放大的秘密在哪里呢?(镜片具有“凸”、“透”的特点)老师给大家准备的物品中有没有像放大镜那样能放大物体呢?请同学们找一找。

小学六年级下册体育教案 全册

小学学年度下学期 小学六年级 体育课时教案 班级:六年级 教师: 年2月27日

学年第二学期 六年级体育课程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 要正确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真正确立与新课程相适应的体现素质教育精神的教育观念,要不断的学习,接受新的信息,掌握本学科和相关学科的前言动态,丰富自身的知识储备,以先进的科学知识和技术武装学生,满足学生的知识欲望,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选择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特点,能够提高大小肌肉群控制精细动作能力的、有组织的运动活动,以及其他学习内容,如球类运动,体操、舞蹈或韵律活动,田径运动、民族民间传统体育项目和新兴运动项目等;身体姿势练习,跨越、钻过和绕过障碍练习,接力跑,平衡动作和节奏练习;安全的运动方法,青春期的卫生,经期科学锻炼的知识,营养与健康的关系,体育活动与营养等。 三、德育要求 养成坚持锻炼的习惯,形成勇敢顽强和坚忍不拔的意志品质,促进学生在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健康、和谐地发展,从而为提高国民的整体健康水平发挥重要作用. 四、学科教学目标 (一)运动参与学习领域,6年级学生“具有积极参与体育活动的态度和行为”的水平目标是“主动参与运动动作的学习”,主要表现为“主动观察和评价同伴的运动动作”,“示范所学的运动动作”。 (二)运动技能学习领域 1、获得运动基础知识 六年级的学生运动机能学习领域的水平目标是“知道所练习运动项目的术语,具体表现为知道球类运动技术术语,知道体操动作术语,知道武术动作术语,知道舞蹈或韵律活动动作术语,知道田径动作术语等等,让学生教为系统地掌握体育运动的基础知识。 2、观看体育比赛 本课程提出学生观看体育比赛的目标,能够观看现场体育比赛和表演,观看电视中体育比赛和表演。又增长体育的知识加深了体育的认识。 3、学习和应用运动技能

苏教版六年级下册科学全册教案

苏教版六年级下册科学 全册教案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苏教版六年级科学下册导学案005 第一单元《我们长大了》 城关小学邓永亮 第一课时 我在成长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自己从出生到现在都发生了哪些变化; 2、知道人体生长发育有两个生长突增期; 3、能通过绘制曲线图来整理有关资料。 过程与方法 1、能够收集从出生到现在的成长证据; 2、能够测量身高和体重; 3、能够根据收集的数据绘制身高、体重曲线图; 4、能够根据图表对生长发育情况做出解释; 5、能够交流和表达成长变化的特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意识到证据在得出结论中的重要性; 2、学生能积极参与,乐意与人交流合作,体验成长的快乐。教学重难点:绘制曲线图来整理有关资料,能够根据图表对生长发育情况做出解释。 教法与学法: 教法:讲授法。

学法:小组合作探究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准备: 量身高的纸、秤、卷尺、长尺、记录表、学生体检记录表。 学生准备:直尺、课前搜集能记录自己成长的资料,了解自己出生时的身高、体重及第一年的生长情况。 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 1.出示课件:猜猜我是谁。 2.谈话:同学们,这是我们班一些同学小时候的照片,请大家猜一猜他们分别是哪位同学? 3.提问:看了这些照片,你有什么想法想要告诉大家 二、合作探究 (一)交流自己成长的证据 1.谈话:你从哪些方面发现自己长大了?谈谈你自己的感受。2.学生汇报并展示自己收集到的成长的证据。 3.谈话:老师这里有一位同学不同阶段所拍摄的四张照片(出示顺序打乱的照片),你能将它们排排序吗? 4.学生进行排序。 5.汇报:你是怎样排的为什么这样排

人教版六年级科学下册教案全集

第一单元微小世界 1、放大镜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放大镜是凸透镜,凸透镜具有放大物体图像的功能,用放大镜观察物体能看到更多的细节。 2、放大镜广泛应用在人们生活生产的许多方面。 3、放大镜镜片的特点是透明和中间较厚(凸起)。 过程与方法 1、正确用放大镜观察物体。 2、比较用肉眼观察和用放大镜观察的不同。 情感态度价值观 1、理解使用放大镜观察的意义。 2、增强用放大镜观察身边世界的兴趣。 3、认识到从肉眼观察到发明放大镜是人类的一大进步。 【教学重点】能正确使用放大镜观察物体的细微部分 【教学难点】放大镜是“凸”“透”镜 【教学准备】 分组实验器材:放大镜(最好每个学生都能有一个放大镜,如果只能提供给学生一种放大镜,尽量放大倍数大一点)科学书或报纸上的照片、计算机或电视机屏幕。柱形、球形的透明器皿、塑料薄膜、铁丝、普通玻璃片、平面镜片、水。

教师演示:不同放大倍数的放大镜、图片或课件(如放大镜镜片的结构等)。 【教学过程】 一、为什么要用放大镜观察 1、导入:师出示放大镜:“看,这是什么?”(生:放大镜)放大镜大家很熟悉,能否替放大镜来介绍一下自己——《我是放大镜》。可以从放大镜的构造、作用、用途三个方面展开。 2、小组讨论交流放大镜的构造、作用、用途。 3、展示交流 放大镜的构造——镜架、镜片(如果学生能说出凸透镜也可以) 放大镜的作用——放大物体的像(可能学生会说“把物体放大”,提醒学生物体并未变大) 放大镜的用途——我们用放大镜观察校园里的生物、实验中在老师指导下观察花、昆虫等。它是视力不佳者的助视器,还适用于电子产品检验、线路板检验、集邮者欣赏鉴定邮票、珠宝商鉴定珠宝、公安人员用它观察指纹毛发纤维等、农技人员用它观察花蕊进行人工授粉等、制作微型工艺品的工匠工作时使用…… 4、让学生尽量充分地例举使用领域,交流后填写第2页的网状图。 二、放大镜下的新发现 1、师:谁给大家演示一下放大镜的正确使用方法? 请学生演示放大镜的使用方法。根据学生的演示师讲解正确使用放大镜的两种方法:目、镜、物三者,目不动,镜动或物动。 2、师:选择一小块面积,运用放大镜仔细观察图片、屏幕、织物等看谁会有新的发现!将新发现用文字或图片记录在科学记录本上。 3、交流新发现后,师归纳:放大镜把物体的图像放大,让我们看清了肉眼看不清的细微之处。

人教版小学英语六年级上unit1~unit6知识点归纳及练习

Book6 A Unit 1 How Do You Go There ? 一. 知识点归纳 (一)、 词汇 bike ( 自行车 乘坐) 公共汽车(脚) 火车(怎样) 飞机(上学) 轮船) 地铁) ( 交通工具前加by , 表示乘坐但步行要用on foot ) fifth 第五 remember 记住 find 找到 difference 不同 same 相同的 every 每个 所有的 三会 country 国家 mean 意思是 drive 驾驶 right 右边的 side 边 England 英国 Australia 澳大利亚 however 但是 left 左边的 if 如果 must 必须 (二)、重点句型 ① 询问交通方式用疑问代词how ? —— How do you go to school ? 你怎样去上学? —— I go to school on foot . 我走路去上学。 ? —— How do you go to Canada ? 你怎么去加拿大。 —— I go by plane . 我坐飞机去。 ? —— How does your father go to work ? 你父亲怎样去上班? —— He goes to work by subway . 他坐地铁去上班。 ② 询问地点,用疑问代词where ? —— Where is your home ? 你家在哪里? —— It’s near the post office . 在邮局旁边。 ? —— Where are the teachers ? 老师们在哪儿? —— They are in th e teacher’s office . 在老师的办公室。 ③ 问路 ? —— How can I get to Zhongshan Park ? 我怎么去中山公园? —— You can go by the No.1 bus. You can take the No .1 bus . ④ 交通规则(traffic rules ) ? Stop at a red light . 红灯停 ? Wait at a yellow light . 黄灯停 ? Go at a green light . 绿灯行 ? In China and the US , drivers drive on the right side of the road . 在中国和美国,司机靠右行驶。 ? In England and Australia, however, drivers drive on the left side of the road. 但是在英国和澳大利亚,司机靠左边行驶。

(完整版)苏教版科学六年级下册教案(全)

第一单元我们长大了 第一课我在成长 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 ·能够收集从出生到现在的成长证据。 ·能够测量身高和体重。 ·能够根据收集的数据绘制身高、体重曲线图。 ·能够根据图表对生长发育情况做出解释。 ·能够交流和表达成长变化的特点。 科学知识 ·知道自己从出生到现在都发生了哪些变化。 ·知道人体生长发育有两个生长突增期。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意识到证据在得出结论中的重要性。 ·愿意合作与交流。 教学重难点: 能够收集从出生到现在的成长证据。 能够根据收集的数据绘制身高、体重曲线图,并做出解释。 教学准备: (1)提前从学校卫生室拿来健康卡片。 (2)身高体重仪。 (3)写给家长的一封信。 学生准备: (1)从家中带来成长过程中的各种证据,如小衣服、小鞋子、各个时期的照片、出生时的小脚印……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方法与过程: 一、集中话题 1.导入新课。 谈话:你们都收集到哪些证明“我在成长”的证据?(此时可以出课题)学生汇报自己的收

集结果。 课前,教师要和家长进行沟通,写一封信或一张便条,讲清楚要上什么内容的课,需要家长在哪些方面给予帮助,必要时可以详细列出你的要求,以保证证据的收集。 二、探索和调查 1.在小组内对收集来的证据进行整理、记录,展示在成长过程中发生的变化。 (1)将照片按照不同的成长阶段,从小到大进行排序; (2)如果学生带来小时候的手印或脚印,可以让他们把现在的手印或脚印画下来,和它比一比; (3)如果孩子们拿来的是小时候的衣服和鞋子,让他们把这些小衣服、小鞋子与自己现在穿的衣服和鞋子做比较,如,测测衣服袖子的长度或鞋子的长度; (4)出生时身高、体重与现在身高、体重的对比; (5)食物的对比,小时候只能吃奶,现在吃的食物种类繁多; (6)其他方面的证据,如展示拿来的乳牙,说说是如何脱落的;读一读成长日记中记录的趣事…… (7)谈谈了解这么多变化后的感受。 2.测量现在的身高和体重,绘制曲线图,发现生长过程中的特点。 (1)谈话:从出生到现在,我们一直在成长。长到现在身高和体重是多少?我们来测一测。教师讲解教材上测身高和体重的方法。 (2)小组活动:学生分小组进行测量,并记录下数据。(注:也可在课前讲清楚测量方法后布置学生测量,上课时把测得的身高、体重数据带来) (3)将健康卡片发给学生,让学生们按照卡片上提供的每一年身高体重数据和测得的数据绘制曲线图。最好是将教材第4页的数据表利用起来,绘制出从出生到现在的标准身高、体重曲线图,并和自己的数据比较。这样能够帮助学生发现出生后第一年生长迅速,又发现从10岁左右开始长得较快。自己的身高体重是否符合标准;体重是否超标,等等。(注:会出现有的人稍微提前一点,有的人稍微滞后一点的情况,向学生讲明这些都是正常的) 3.预测自己长大后的身高,了解以后的生长。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2

教科版小学六年级科学下册全册教案

教科版小学六年级科学下册全册教案教科版修订版六年级下册教材目录 第一单元微小世界 1 放大镜 2 放大镜下的昆虫世界 3 放大镜下的晶体 4 怎样放得更大 5 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一) 6 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二) 7 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三) 8 微小世界和我们 第二单元物质的变化 1 我们身边的物质 2 物质发生了什么变化 3 米饭、淀粉和碘酒的变化 4 小苏打和白醋的变化 5 铁生锈了 6 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 7 控制铁生锈的速度

8 物质变化与我们 第三单元宇宙 1 地球的卫星——月球 2 月相变化 3 我们来造“环形山” 4 日食和月食 5 太阳系 6 在星空中(一) 7 在星空中(二) 8 探索宇宙 第四单元环境和我们 1 一天的垃圾 2 垃圾的处理 3 减少丢弃及重KCG高温齿轮泵新使用 4 分类和回收利用 5 一天的生活用水 6 污水和污水处理 7 考察家乡的自然水域 8 环境问题和我们的行动

第一单元微小世界 1、放大镜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放大镜是凸透镜,凸透镜具有放大物体图像的功能,用放大镜观察物体能看到更多的细节。 2、放大镜广泛应用在人们生活生产的许多方面。 3、放大镜镜片的特点是透明和中间较厚(凸起)。 过程与方法 1、正确用放大镜观察物体。 2、比较用肉眼观察和用放大镜观察的不同。 情感态度价值观 1、理解使用放大镜观察的意义。 2、增强用放大镜观察身边世界的兴趣。 3、认识到从肉眼观察到发明放大镜是人类的一大进步。 【教学重点】能正确ZYB系列渣油泵使用放大镜观察物体的细微部分【教学难点】放大镜是“凸”“透”镜 【教学准备】 分组实验器材:放大镜(最好每个学生都能有一个放大镜,如果只能提供给学生一种放大镜,尽量放大倍数大一点)科学书或报纸上的照片、计算机或电视机屏幕。柱形、球形的透明器皿、塑料薄膜、铁丝、普通玻璃片、平面镜片、水。

(完整版)小学五六年级体育全套的教案

体育课教案 第一周第1课 I 教 材 一、理论课 任务1、使学生了解本学期的要求。 2、进一步强调秋冬季体育课注意事项。 3、让学生进一步明白如何锻炼身体。 内容课的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时 间 力 量 次 数 准备部分一、课堂常规(略) 二、宣布本课内容 三、点名 1、教师宣布本课内容 2、点名 1、学生听 5 弱 1 基本部分一、体育锻炼对身体的 作用 1、提高运动系统的功 能 2、能够促进呼吸和循 环系统功能 3、能促进神经系统的 功能 二、怎样科学锻炼身体 1、教师讲解、回答问题。 2、用讲故事的方式讲给 学生,并用鼓励的语言 让学生多提问,激发学 生的思维 1、学生听,并可 以提问 30 中 中 1 1 1 结束部分1、总结 2、下课 1、教师指出本课优点与 缺点 2、师生再见 1、学生听 2、师生再见 2 弱 1

第一周第2课 教材一、跳跃:蹲踞式跳远 二、队列:行进间三种转法 任务1、通过本课使学生逐步掌握跳跃的基本技能、技巧。 2、养学生正确的走姿,进一步熟练行进间三种转法的动作技巧。 3、培养学生勇敢、顽强的精神。 内容课的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时 间 力 量 次 数 准备部分一、课堂常规 (略) 二、准备部分 1、队列、慢跑 2、徒手操、伸展运 动 3、专门性练习 1、体委组织整队 2、教师宣布本课内 容,任务 3、教师指挥,口令 4、组织:四列横队 1、学生听口令 站队 2、学生听口令 练习、模仿 5 弱 1 基本部分一、跳跃:蹲踞式 跳远 重点:动作协调、 蹬跳有力。 难点:助跑、踏跳、 腾空、落地 二、队列:行进间 三种转法 重点:注意力集中。 难点:动令予令要 分清。 1、教师讲解动作要领、 示范 2、组织学生练习 3、巡视指导,纠正错 误动作。 4、组织:分组轮换 1、教师讲解动作要领、 示范 2、织学生练习 3、巡视指导,纠正错 误动作。 1、学生听 2、学生练 习 3、纠正错 误 1、学生听 2、学生练习 3、纠正错误 30 2 中 中 弱 1 1 1 1 结束部分一、放松活动 二、总结 三、下课 1、教师组织领做 2、指出本课优点与缺 点 3、组织:四列横队 1、学生模仿 2、学生听,提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