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文论相关习题及答案

马克思主义文论相关习题及答案
马克思主义文论相关习题及答案

基本概念:

1、社会心理

某一特定时代的某个民族、阶级或阶层在共同的社会生活中所自发形成的具有普遍性的情感、情绪、感觉、愿望、理想、兴趣、习惯、信仰、道德风尚和审美情趣。是特定时代人们精神状态的总和。和思想体系比较而言,具有原始性和朴素性;和个体心理比较而言具有大众性和普遍性。

2、社会结构

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的基本结构由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两大部分构成。所谓的经济基础是社会生产关系总和构成的社会经济结构,所谓上层建筑则是指树立于经济基础之上的国家、政府、军队等设施和政治、经济、法律等制度以及与之相适应的社会意识形态。

3、五项因素公式

俄国哲学家普列汉诺夫在1908年写成的《马克思主义的基本问题》中发展了马克思创始人关于社会结构的理论把①生产力的状况②被生产力所制约的经济关系③在一定的经济“基础”生长起来的社会政治制度④一部分由经济直接所决定的,一部分由生长在经济上的全部社会政治制度所决定的社会中的人的心理⑤反映这种心理特征的各种思想体系作为构成社会结构的五项基本因素。

4、莎士比亚化

指继承和借鉴莎士比亚现实主义的创作原则和方法,它要求作家从社会生活出发,还原特定时空背景下真实的人物和事件;正确处理人物与环境的关系,通过人物揭示社会现实的某些本质;在现实的基础上塑造个性化的人物,创造富有生活气息、朴实、明快的语言,构思生动丰富的情节。因此“莎士比亚化”实际上是现实主义基本特征,是马恩对现实主义理论形象化的概括,生动表现出现实主义基本创作规律。

5、席勒式

指席勒文学创作中部分存在的从观念出发的概念化、抽象化的倾向,即人物塑造从抽象观念出发,把人物变成表现作者理想与观念的工具。马克思指出“席勒式”是把个人变成时代精神的单纯传声筒,拉萨尔的悲剧《济金根》便有“席勒式”倾向。

6、典型

文艺作品中的典型指的是作者用典型化方法创作出来的具有鲜明、独特、丰富的性格特征,深刻地体会了某一阶层、阶级或类别的人的某些本质方面以及渗透着作家审美思想的艺术形象。马克思主义典型观认为典型来源于社会生活,典型具有鲜明个性,典型应具有代表性,“每个人都是典型,但同时又是一定的单个人。

7、社会主义现实主义

20世纪初,在马恩现实主义理论的指导作用下,俄国兴起了一种新型的现实主义思潮,这股思潮被苏联文艺理论界总结为“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卢那察尔斯

8、悲剧冲突

历史的必然要求和这个要求实际上不可能实现之间的悲剧冲突。

历史的必然要求:体现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代表着未来发展方向的合理要求或理想。

这个要求实际上不可能实现: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旧有势力和不合理因素存在仍然强大,使合规律的合理要求、理想受到挫折、暂时未能实现。

9、《济金根》

拉萨尔的《济金根》是一出历史悲剧,它以德国16世纪初一次以济金根和胡登为首的骑士反对皇帝和诸侯的暴动为题材,济金根的悲剧是革命的目的和外交手段之间存在的冲突。

着力塑造了济金根的悲剧英雄形象,并以此表达他的悲剧观念。

10、历史悲剧

历史英雄悲剧,又称社会革命悲剧,这类悲剧中由于体现“历史的必然要求”的一方符合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昭示着历史的发展趋势,所以英雄人物遭到的失败或者毁灭只是暂时的,“历史的必然要求”最终一定会实现。

11、蔡仪的悲剧观(见思考题)

12、蒋孔阳的悲剧观(见思考题)

13、索绪尔

索绪尔是瑞士语言学家,根据其手稿材料整理发表的《普通语言学教程》使他成为20世

纪最具影响力的语言学家,他从语言的共时性与历时性角度出发,在精确论说、区分语言的同时,并没有局限在语言的结构、系统和内容功能上,而是延展到语言的社会序列上,为其后的哲学、文艺学、美学话语提供了阐释空间。

14、巴赫金

巴赫金是试图把马克思主义与形式主义结合起来的早期理论家,改写了诸如“对话”、“复调”、“狂欢节”等词汇的原始含义,使之具有文学的阐释效果,另一方面强调着语言的社会意义和社会根源,从而凸显词汇的社会心理学和历史文化学意义。

15、哈贝马斯

16、历史标准

指的是从历史唯物主义出发,考察作品所反映的历史内容和思想倾向,它是衡量作品思想内容的尺度,一般包括真实性和倾向性两个方面。所谓真实性,是指作品通过具体生动的形象真实地反映社会生活的本质规律所达到的程序。所谓倾向性,是指作家蕴含在作品中的立场观点以及通过作品描写的现象所显示出来的思想意义。

17、美学标准

指的是从美学角度分析作品的审美表现和美学价值,它是衡量作品艺术性高低的尺度,主要包括艺术形象的生动性、艺术形象的典型性、艺术形式的完美型三方面。

18、艺术生产力

人们运用一定的精神资料和物质资料生产出物态化的艺术产品的能力。

19、机械复制时代

本雅明在《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中提出,随着印刷术、石印术、照相术等的发明和推广,技术复制达到相当水准的“艺术革新”时期。

20、本雅明21、伊格尔顿

22、法兰克福学派

指由德国法兰克福大学社会结构研究所构成的学术团体,创始人是霍克海默,其主要代表人的活动年代几乎涵盖了整个20世纪。无论从代表人物的数量,还是从其成员理论简述的深度和广度看,它都是20世纪最大的马克思主义学派,也是现代西方哲学的重要流派之一。基本倾向是对马克思主义进行修正与改造,对现有西方资本主义展开全面批判。

23、伯明翰学派

1964年,在英国伯明翰大学创立的当代文化研究中心聚集了一大批文学及文化研究者,他们宣称“将文化研究纳入理性的地图”,使文化研究和文化批评逐渐属于“合法的”学术和批评领域,其学术方向和批评成果被后人称为“伯明翰学派”,主要代表人物有霍加特、霍尔等。

24、霍克海默

1930年担任社会研究所所长,标志着以社会评判理论而闻名的法兰克福学派正式形成。他为社会研究所确定了明确的研究方向,即建立社会批判理论或批判的社会理论。代表著作有《传统理论和批判理论》、《独裁主义国家》、《启蒙辩证法》。

复习思考题:

第一章:

一、马克思如何论述艺术生产同物质生产的不平衡关系。

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中提出著名的“艺术生产与物质生产不平衡”理论。其大致论述可表述如下:

(1)就其表现而言,“不平衡”有两种表现

①从艺术形式上看,某种艺术形式的巨大成就,只可能出现在社会发展的特定阶段上,随着生产发展,这种艺术形式反而会停滞或者衰落

②从整个艺术领域来看,艺术的高度发展有些不是出现在经济繁荣时期,而是出现在经济比较落后的时期。这就是说,在生产还处于不发达的社会阶段,物质生产水平还很落后的情况下,可能会出现艺术繁荣的局面,而在生产力发达的社会阶段,物质水平较高的情况下,艺术可能萧条落后,如18世纪德国在政治和社会方面是可耻的,但是在文学方面是伟大的(2)探究其之所以“不平衡”原因,可归纳如下两点

①经济并不是决定和制约文学艺术发展和繁荣的因素,政治、宗教、道德、时代风尚、社会心理等诸多上层建筑影响了文学

②文学艺术作为艺术形态,虽然归根结底是受物质基础的决定和制约,但文学艺术的发展却有自己内在规律和相对独立性,不能简单地用经济原因来解释复杂的文艺现象。

第二章:

一、马克思主义典型观有哪些主要内容?

恩格斯吸收黑格尔理论的合理内核,又对其进行了唯物主义的升华,形成了马克思主义典型观。

(1)典型来源于社会生活。“每个人都是典型”,艺术典型的创造,需要到社会生活中去观察感性的“这一个”,而不是从一个理想、一个观念、某些抽象的共性出发,用共性去附会个性。

(2)典型具有鲜明的个性。典型是从生活中来的“一定的单个人”,但并非社会上所有的个人都是典型,只有具备鲜明个性的单个人才可能成为典型。

(3)典型应该具有代表性。典型是应当如此的“这个”,是“有代表性的性格”

总之,马克思主义的典型概念强调了性格的现实主义基础,突出了人物的个性化和代表

性特色,是辩证处理个性与共性关系的结晶。

二、卢那察尔斯基是如何阐释“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及特点的?

卢那察尔斯基结合资产阶级现实主义文学实际与苏联社会主义革命的现实,对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及其特点作了如下阐释:

(1)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是现实主义的一种,是忠于现实的。因为现实是艺术家的活动场所,也是创作的素材,因而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必须忠于现实。

(2)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特别富于能动性,是发展的现实主义。社会主义现实主义者把现实理解为一种发展,一种在对立物的不断斗争中进行的运动,将自身置于现实的发展斗争中

进行对它的探究。

(3)浪漫主义是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一部分。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描写发展着的现实,揭示事物发展的趋势,其中不乏大胆的摄像和合理的推断,因此,浪漫主义也是社会主义现实

主义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

(4)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是一个广泛的纲领。卢那察尔斯基倡导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在文学体裁、风格、形式和手法上的多样化,承认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学内部可以有非常大的等差。

总之,卢那察尔斯基根据社会主义文学发展的实际,在现实主义理论发展史的基础上深刻地阐述了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理论,在一段时间内对指导社会主义国家文学创作,有着重要的贡献。

三、结合经典马克思主义的有关论述,举例分析典型环境与典型人物的关系。

恩格斯说:“据我看来,现实主义的意思是,除了细节的真实以外,还要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这句话有三层意思:①现实主义包括两层意思:细节真实与真实地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前者是基础,后者是关键。②现实主义典型包括典型人物与典型环境两个要点。③真实再现才能处理好典型环境与典型人物之间的关系。文艺作品要“真实地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而典型环境和典型人物二者之间的相互联系、大致可概括如下:

①典型环境是典型人物成长的客观背景,是形成人物性格的基础,环境的变化在一定程

度上影响着人物性格的发展,因此在典型人物的塑造中不可忽视了环境的重要作用。

②典型人物在一定条件下对环境有能动作用,人物本身就是环境中的重要因素,性格发

展,围绕人物的社会环境当然会发生变化。《阿Q正传》

综上所述,典型环境和典型性格是相互依存、辩证统一的关系,而要处理好这一对关系,我们需要早作品中做到“真实地再现”这是实现二者辩证统一的关键。也是社会主义真实性的必然要求。

四、谈谈你对马克思创始人现实主义理论的理解

第三章:

一、马克思主义悲剧观有哪些主要内容?

答: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吸收黑格尔的悲剧“冲突说”,并看到其内涵的缺陷所在,从自己的研究出发,对黑格尔的观点进行了批判和改造,提出了自己的悲剧观。

1、关于悲剧:恩格斯指出,“历史的必然要求和这个要求实际上不可能实现之间的悲剧性冲

突”是悲剧产生的根源。所谓“历史的必然要求”,主要是指体现着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

代表着未来的发展方向的合理要求或理想;所谓“不可能实现”,是指在一定历史条件下,旧势力或不合理因素的存在和强大,使符合规律的合理要求、理想遭遇挫折,暂时未能实现。

2、关于悲剧人物:综合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对拉萨尔的批评可以看出,马克思主义创始人要求

历史悲剧的主人公应当具有历史的真实性。

马克思主义悲剧观是以历史唯物主义关于人类社会运动规律学说为基础而建立的,其理论深度和现实意义上都较前人更进一步,是一个新的理论层面

二、结合经典马克思主义有关论述,谈谈你对悲剧的理解。

答题要点:结合上一题中第一小点的理论,结合个人认识,加以展开。

三、结合马克思主义悲剧观在中国的接受情况,谈谈你对马克思主义悲剧观的理解。

答:马克思主义悲剧观于20世纪30年代中期被正式介绍到中国,其在中国的接受情况大体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答案多,写出主要观点即可)

1、1940年,蔡仪《新美学》关于悲剧思想的阐述:

A.悲剧根源:蔡仪从社会反映论角度阐释文艺本质,其悲剧论述也由此阐发。他认为虽然历

来人们对悲剧做了“命运悲剧”、“性格悲剧”、“社会悲剧”的划分,但说到底,“悲剧的真正社会根源在于社会”,是社会矛盾冲突的结果,只不过人们到近代才对社会悲剧作了特别的强调。

B.悲剧本质:蔡仪承认性格在悲剧和文学中的重要性,但他更强调的是性格的社会成因,他

认为这才是性格具有的典型性,能在社会中产生影响的关键。他断言,社会悲剧的出现和它对悲剧的社会根源的强调“是悲剧的进展的一个标志”,因为一切真正的悲剧本质上都是社会悲剧。

C.悲剧内容:蔡仪指出,悲剧就是表现“必然的冲突”,“是表现社会的必然和必然的冲突

的美”。

蔡仪的理论,是对马克思主义创始人悲剧观的一种朴素浅近转述和解释,本身并无错误,但他将所有的悲剧都归结为社会悲剧,显然是将马克思主义创始人所论述的社会革命悲剧和冲突了理论从悲剧的一种类型变成了唯一的一种。

2、1978年掀起的关于社会悲剧问题的讨论。

此次论争就马克思主义悲剧观进行的探讨设计有以下四个方面内容:对其原意理解问题;它的普遍性问题;它在西方悲剧理论发展史上的意义问题;它是否适用于社会主义时期的悲剧问题等。

本次论争纠正、澄清了此前的一些错误和偏见,促进了研究者学术思想的解放和调整。

3、蒋孔阳《美学新论》中对马克思、恩格斯悲剧观点的理解。

首先他对西方悲剧艺术进行了梳理,指出马克思之前的美学家的共同缺点是都从抽象的概念理解悲剧性,而马恩的研究则是从人与现实的关系出发,从客观社会历史力量对人所造成的威胁和璀璨中探讨悲剧的产生和发展,为悲剧美学奠定了坚实的历史唯物主义基础。

然后他对马恩的悲剧冲突进行了归类:一是新生的社会力量,为了争取美好的未来所进行的的斗争。由于“历史的必然要求”尚未惩处,“实际上不可能实现”,因此导致失败和毁灭;二是“当旧制度作为现存的世界制度同新生的世界进行斗争的时候,旧制度犯的就不是个人的谬误,而是世界性的历史谬误。因此旧制度的灭亡也是悲剧性的”。

总而言之,马克思主义悲剧观,不仅是对文艺理论的一个重大建树,也是对人类生存境遇、人类自由和解放的一种指导性观点,他给我们的启示远远不仅仅在于理论内涵层面。

第四章:

一、结合“语言论转向”的有关知识,谈谈你对马克思主义语言观的理解。

答: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在其科学理论体系中,对语言艺术的理论是系统的,并且是一以贯之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语言本质:A.语言不只是个体心理上的自然表象,还是“思维着的物质”,它给“无形体的物体”赋予实在的意义、观点,将“物质生活过程中的必然生化物”------意识,变为现实的确定的经验。B.文学语言作为社会的产物,其发展过程、发展状况,总是与现实的、。历史的社会生活紧密相连。其变化和提高受制于特定条件下物质生活的生产和再生产,受制于社会结构内在的运动和转化情况,并且语言能鲜明的体现时代精神的实质。

2、语言风格:马克思将文学语言的风格同作家的个人风格紧密联系起来,明确了语言风

格生成的质的规定性。并且马克思还倡导多样化的文学语言风格。

3、语言修辞:马恩认为,任何修辞不只是语言技巧的问题,同时也是表达思想、反映生

活内容的现实要求。所有的修辞形式都决定于表达的内容,修辞的目的也即在为内容寻找恰当的表现形式。

在从文本研究转向语言研究的过程中,马克思主义者们以马克思主义语言观为基地,从不同立场和角度对论敌进行回应,丰富了马克思主义文论内容。

二、语言论转向对马克思主义文论有何影响?

答:语言论转向使得马克思主义文论在内的文学学科体系获得了新的生机和呈现别样态势;马克思主义文论开始从政治经济学批判模式,转换成社会研究与文本阐释相结合的分析策略。对其影响较大的主要有以下几个代表人物:

索绪尔:索绪尔的额《普通语言学教程》从语言的共时性与历时性角度出发,在精确论说、区分语言的同事,并没有局限在语言的结构、系统和内部功能上,而是延展到语言的社会序列上,为其后的哲学、文学和美学话语提供了阐释的空间。

巴赫金:一方面创造、改写了诸如“对话”“复调”“狂欢节”等词汇的原始含义,使之具有文学的阐释效果;另一方面强调着语言的社会意义和社会根源,从而凸显词汇的社会心理学和历史文化学的意义。

哈贝马斯:他创造“沟通理性”这一核心概念,主张合理性概念以沟通为先决条件。他提出语言运用的三种方式:认知的、互动的与表现的。

语言论转向是马克思主义文论的一次发展,也是其理论内涵的一次开拓与创新,它拓宽了文学研究视野,为其后的哲学、文艺学、美学研究和发展提供了新的范式,有助于对文学文本的多元化解读。

第五章

一、《党的组织和党的出版物》有哪些主要内容?

《党的组织和党的出版物》是列宁于1905年发表在《新生活报》上的一篇文章,将党的

出版物纳入党组织的领导下,强调了出版物的党性和革命性。其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内容:

(1)文艺的性质:A:文艺是一项“事业”,“出版物应当成为党的出版物”“写作事业应成为无产阶级总的事业的一部分”“写作事业应当成为社会民主党有组织,有计划,

统一的党的工作的一个组成部分”,不再是个人的事情而是团体的事情。

B:文艺是党的事业,应接受党的领导,成为“党的工作的一部分”

(2)文艺的目的:文艺应当成为党的一部分,文艺自然要为党服务,就意味文艺要为革

命服务,为人民服务。A:帮助无产阶级对抗资产阶级。B:为无产阶级革命服务。C:总结革命

经验,丰富革命思想。D:为劳动人民服务。

(3)为作家的要求:文艺是党的事业的一部分,文艺是服务于党、革命、人民的,从事文艺创作的作家是关键因素。A:作家要入党。B:作家要加强党性修养。C:作家要统一思想。

(4)文艺的管理:A:文艺要接受党的监督,要是文艺更好地为党、革命和人民服务,党必须加强对文艺的管理,要以党的思想来统一文艺创作。 B:党对文艺的管理要注意到文艺的特殊性(5)文艺政策在批评中的反映,托尔斯泰是俄国革命的一面镜子,反映了俄国革命的性格和特点。

总之,《党的组织和党的出版物》以党的名义对包含文艺在内的出版物作了要求,这些要求不仅仅是列宁个人的文艺见解,更多的是一种党的文艺政策。

二《讲话》的主要内容

《讲话》是1942年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演讲,不仅仅是毛泽东的个人观点,他可以被理解为当时党中央的“集体意志”,是一种特定时期的文艺政策。其阐述了文艺性质、文艺对象、文艺标准、文艺源泉、典型塑造、文艺的普及和提高、文艺遗产的继承等一系列问题,如下就其三个重要问题进行稍加展开论述:

(1)文艺性质:《讲话》中的文艺,只能是革命的文艺,这是《讲话》对文艺性质的基本要求。“革命的文艺,则是人民生活在革命作家头脑反映的产物。”

(2)文艺对象;A服务对象:文艺应当为“工人、农民、士兵、城市小资产阶级”服务。

B表现对象:文艺既然服务“工农兵群众”,就应该反映他们的生活,表现他们熟悉的东西,文艺应当站在无产阶级的立场上表现“工农兵群众”

(3)文艺标准:《讲话》在恩格斯的“历史观点”和“美学观点”的基础上提出了“政治标准”“艺术标准”。

总之,我们可以说《讲话》是特定时期的文艺政策,带有强烈的革命色彩,从革命的角度阐发对文艺的见解,可以说是一种革命文艺政策。

三、结合实际,谈谈你对《讲话》的理解。

1.《讲话》是1942年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演讲,不仅仅是毛泽东的个人观点,

它可以被理解为当时党中央的集体意志,是一种特定时期的文艺政策。它阐述了文艺性质、文艺对象、文艺标准、文艺源泉、典型塑造、文艺的普及和提高、文艺遗产的继承等一系列问题。

2.作为政策指南,《讲话》有其强烈的现实针对性,它要解决的现实问题是挡在战争环

境下如何领导文艺活动,具有不可替代的历史价值。

但既然是政治指南,在执行过程中,应该理性地考虑其产生条件和适用范围,应不时地调整文艺政策。

3.《讲话》在恩格斯的“历史观点”和“美学观点”的基础上提出了“政治标准”和“艺

术标准”。

总之,《讲话》作为特定时期的文艺政策,具有特定时期不可代替的价值,我们应该理性看待它,从革命文艺的角度理解它。但是,不可迷信权威,要根据时代的发展,调整文艺政策,以引导和规范我们的文艺创作和文艺批评。

第六章

一、简述本雅明艺术生产理论的主要观点

本雅明是西方马克思主义法兰克福学派的代表人物,其艺术生产理论充分发展了马克思关于艺术生产力的学说,其主要观点如下:

(1)艺术活动不是观念化认识的活动,而是生产活动,与生产密切相关。

首先,在本雅明看来,艺术活动并不是仅存在于人们抽象的精神领域,不仅仅是关于观念化的对生活的认识和反映思维过程,而是与社会生产密切相关。

其次,艺术生产作为一种生产活动,它具有自己的社会功能。在本雅明看来,艺术包含文

学倾向和政治倾向。

(2)艺术生产力的理论发现。

本雅明艺术创作过程看成和物质生产一样的过程,因此,艺术本身也有生产力和生产关系

的问题。在他看来,艺术创作的技巧构成了艺术化生产力,一定的艺术发展水平由一定的创作技巧代表。艺术生产力在文学和文化上都有着重大的影响。

总之,关于艺术活动和艺术生产力的理论学说构成了本雅明艺术生产理论的主要内容。

二、艺术生产有哪些理论属性

艺术生产理论是马克思生产理论的重要一环,它连接着马克思文论艺术属性与艺术发展的

相关命题论述,其有主要如下理论属性:

(1)作为人类一种生产,艺术生产和物质生产具有同质性。

首先,马克思、恩格斯认为物质生产和物质生产的社会方式是艺术生产和存在的基础。

其次,物质生产领域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理论也同样进入了艺术生产的考察中。

(2)艺术生产又是特殊的人类生产形式,是一种以创造审美价值为目标的精神生产。

总之,马克思主义艺术生产理论不仅显示了马克思主义思想的科学思维方式,也大大拓宽

了文艺学的研究领域,其理论属性是研究马克思文论的重要内容。

三、简要谈谈马克思创始人对“艺术生产”的理解

关于艺术生产,在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中能指丰富。根据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

中提出的两个艺术生产的概念,我们将其大致分为广义和狭义的两个层面:

(1)广义的“艺术生产”指的是作为与物质生产相对的精神生产的一种,是作家、艺术家通过脑力劳动创造出精神作品,并不是以满足人们的物质需求为目的。

(2)狭义的“艺术生产”特指在资本主义时期,作家、艺术家“直接同资本交换的劳动”,艺术生产为资本创造价值,艺术品具有商品的属性。

从广义到狭义,分别体现了马克思主义文艺研究的特定视角,前者体现的是从辩证唯物主

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角度解决艺术和美学问题的一元论途径,后者则强调当下资本主义社会艺术生产的特定属性。

第七章

一、法兰克福学派对大众文化的批判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法兰克福学派对西方文化价值危机进行了深刻的反思,体现了一种对晚期资本主义文明的

强烈批判精神。其主要的表现有如下几个方面:

①大众文化迎合商品化走势,具有商品拜物教的特性。

②大众文化生产的标准化、齐一化,导致了个性的被扼杀,不仅扼杀了艺术创作的个性,而且也扼杀了艺术欣赏的自主性。

③大众文化是一种支配力量,具有强制性。

④大众文化的消费性掩盖了其中包裹着的意识形态内核,使民众放弃了现实的深度思考,只是沉沦于自我麻醉之中。

总体上而言,法兰克福学派对大众文化持有的还是消极的、否定的态度的。

二、结合实际,谈谈你对法兰克福文化评判的理解。

法兰克福学派的大众文化批判理论从文化艺术活动的本质规定性出发,对文化艺术在发达工业社会中的严重异化现象进行了猛烈抨击,痛斥大众文化的平庸化、商品化、齐一化和意识形态功能。其有积极一面,也存在一定的缺陷:

积极:①其关注现实的意识,鉴定的批判立场以及意识形态操纵和机械复制理论,是对20世纪文化焦虑的敏锐反映,是对马克思学说的精神弘扬。

②它正式拉开了西方文化批评的大幕,经结构主义、符号学和阿尔都塞的意识形态理论,深深地影响了后来的文化评判尤其是后现代主义批评。

缺陷:但是,把大众文化描绘得一团漆黑,却让人难以接受,因为当代西方文学毕竟产生了大批具有深刻社会价值的脍炙人口之作,大众艺术生产手段也不断推陈出新,为丰富人类文化宝库作出了巨大贡献。并且,大众文化对于密切文艺与生活、文艺与读者的关系也起到了前所未有的促进作用。

三、文化研究有哪些特征?请联系实际,谈谈你对这些特征的看法。

关于文化研究的特征,一般将其概括为实践性、政治性、批判性、开放性与反科学性五个方面。如下做简要介绍:

①实践性:文化研究之所以没有固定的、与众不同的方法,是因为它对方法的选择是实践性、策略性的。

②政治性:从研究目的上说,文化研究是要辨明、阐释文化与社会之间的复杂关系,即文化应当如何在与经济、政治的关联中得到阐释和说明。

③批判性:以西方资本主义现代性作为自己的批评反思对象,换言之,文化研究以社会文化评判为己任。

④开放性:文化研究的开放性,既体现了在它的研究领域,也体现在方法论上。

⑤反科学型:文化研究不仅仅是跨学科的,而且有意识地打破学科界限。它自觉地以反对“客观性”想标榜的社会科学,尤其是实证主义社会科学。

总之,文化研究的创新学术思路和自身存在的问题,刺激了人们从不同的立场、角度和视野重新思考文化定义、审视当代文化问题,导致文化批评向多元化发展。

四、你如何理解文化研究的特征?请举例分析。

和上道题答案一样。

人体解剖学试题和答案

二、练习题 (一)填空题 1、人体或任一局部在标准姿势条件下作相互垂直的三个切面,它们是 ,,。 2、按照解剖学姿势,近颅的为,远颅是的为。 3、腹部由两条纵线及两条横线分为9区,它们分别是,, ,,,,,,。 (二)单项选择题 1、胸骨线是 A、胸骨正中所作的垂直线。 B、胸骨正中线与锁骨中线之间的中点所作的垂直线。 C、沿胸骨外侧缘所作的垂直线。 D、胸骨外侧缘与锁骨中线之间的中点所作的垂直线。 2、对于胃的粘膜层,最能表达其与其它层次的关系术语是:() A、上、下 B、前、后 C、侧与外侧 D、和外 3、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解剖学姿势不因人的姿势改变而改变。 B、无论是倒立还是睡势,足底是下,而头顶是上。 C、水平面就是横切面,在描述器官的切面时,也是如此。 D、侧与外侧是描述器官或结构与人体正中面相对距离关系的名词。 (三)、多项选择题 1、中空性器官 A、多呈管状或囊状。 B、管壁通常分为4层或3层。 C、管腔口径可在神经或体液调节下发生变化。 D、粘膜常有腺体。 (四)名词解释 1、矢状面 2、冠状面 3、解剖姿势 (五)问答题 1、请描述细胞-组织-器官-系统-机体之间的关系。 【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矢状面、冠状面、水平面 2、上、下 3、右季肋区、腹上区、左季肋区、右外侧区、脐区、左外侧区、右髂区、腹下区、左髂区 (二)单选题 1、C 2、D 3、C (三) 多项选择题

1、ABCD (四)名词解释 1、按前后方向,将人体分成左右两部的纵切面。 2、按左右方向,将人体分成前后两部的纵切面。 3、身体直立,面向前,两眼向正前方平视,两足并立,足尖向前,上肢下垂于躯干两侧,手掌向前。 (五)问答题 细胞是人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许多形态各异、功能不同的细胞聚集在一起形成组织。人体有四种组织,它们是肌组织、上皮组织、结缔组织、神经组织。几种不同组织形成某个器官,完成一定功能。由几个器官参与构成一个系统,完成比较复杂的特定功能,如消化系统由口腔、咽、食管、胃等构成,完成食物的消化和吸收。多个系统构成一个复杂的有机体,而人体是更为复杂的富有情感的有机体。 第二章骨学 二、练习题 (一) 填空题 1、骨按部位可分为、和三部分;按外形分为、、 和四类。 2、颅盖的密质骨形成较厚的_________和________其间的松质称_________。 3、长骨呈状,两端较,一般都有光滑的,体又称,部容纳 ,中部有1~2个通向髓腔的小孔叫。 4、骨的基本构造包括、和。 5、骨在的可改变其形态结构的特性叫。 6、颈椎的一般形态特点是、、。但第、、 颈椎形态较特殊。 7、胸椎的侧面和横突末端有与肋相连的、棘突,伸向。 8、腰椎的椎体,棘突为,呈位,伸向后方。 9、胸骨角在______骨,横突孔在______骨,大转子在_______骨上。 10、上肢带骨包括和;下肢带骨包括。 11、肩胛骨前面凹陷叫,后面的高嵴叫,其上、下分别有、;外侧角的浅窝叫,其上方的突起叫。侧角平,下角平。 12、髂骨分和两部。髂骨翼上缘叫,最高点平对,前后端的突起分别叫和;侧面前部称,其下界的骨嵴叫。 13、下颌骨体的结构有、、;下颌支的结构有、、、 。 14、颅中窝的孔裂包括、、、。 15、颅后窝的孔是、;沟是、;门是向通;坡是 ,向上与相续。 16、颅的侧面的门:;弓:;窝:、;点:。 17、颅的前面有两深窝叫,孔叫。 18、骨性鼻腔前口是,后口称;正中有一矢状位的,它由和的垂直板构成。外侧壁有上、中、下三个和三条。 19、鼻旁窦位于,含,与相通,它们包括、、

管理学原理题库考试试题及答案

管理学原理题库考试试题及答案
(*题库均为研究生院出,答案为历年学长提供,仅供学员参考*)
一、名词解释 A 类 MA1 差别化 在满足顾客全部需求过程中,确定在哪些环节形成与竞争对手的差别,形成竞争优势。 MA2 动机 是在需要基础上产生的,引起和维持着个人行为,并将其导向一定目标的心理机制。 MA3 多种经营战略 多种经营又叫多角化经营战略,就是指把新产品开发经营与市场开拓相结合的一种经营战略。 在经营战略中与市场渗透、市场开拓、产品开发同属产品----市场战略,即与企业从事经营 的产品领域的配合有关的经营战略。多种经营是新产品和新市场相配合,即增加新产品和增 加新市场两者同时并进的战略。多种经营的理论基础是范围经济和分散风险。 MA4 非正式组织 所谓非正式组织,是两个或两个以上个人的无意识地体系化了的多种心理因素的系统。 MA5 风险管理 风险管理是对风险的识别,适应和处置。风险管理的目的是避免风险或使损失减至最小。 MA6 风险识别 即在损失风险刚出现或出现之前,就予以识别,一准确把握各种风险信号及其产生原因。 MA7 负强化 负强化又称消极强化,即利用强化物抑制不良行为重复出现的可能性。包括批评、惩罚、降 职降薪等。 MA8 个人惯性 个人惯性是指个人在长期的组织生活中形成的固定观念、准则和思维方式、工作习惯等。 MA9 管理
管理是组织中维持集体协作行为延续发展的有意识的协调行为。管理行为是一种分解和综合、 协调其他行为的一般职能,是组织的一部分职能,是组织的特殊器官,离开组织或协作行为,
不存在管理。管理的实质是协调,围绕共同目标,解决矛盾、协调力量,形成一致。 MA10 管理制度 是对企业管理各基本方面规定活动框架,调节集体协作行为的制度。管理制度是比企业基本 制度层次略低的制度规范。它是用来约束集体性行为的成体系的活动和行为规范,主要针对 集体而非个人。 MA11 激励 所谓激励,是指人类活动的一种内心状态,它具有激发和加强动机,推动并引导行为使之朝 向预定目标的作用。一般认为,一切内心要争取的条件一欲求、需要、希望、动力等都构成 人的激励。激励与人的行为呈正相关关系。激励在企业管理中具有多方面的重要功能:有助 于激发和调动职工的工作积极性;有助于将职工的个人目标导向现实企业目的轨道;有助于 增强企业的凝聚力。 MA12 计划 计划是事先对未来应采取的行动所做的规范和安排。计划工作贯穿企业经营管理全过程 MA13 技术规范 技术规范是涉及某些技术标准、技术规程的规定。它反映生产和流通过程中客观事物的内在 技术要求、科学性和规律性,是经济活动中心须予以尊重的。P163
第 1 页

人体解剖学试题及答案

套系统解剖学试卷及答案 系统解剖学试题1 一、填空题(本大题共12个小题,30个空,每空0.5分,共15分) 1.小腿三头肌由________和________合成,该肌可上提________。 2.临床上常把________到________的消化管称为上消化道。 3.胆囊底的体表投影在________与_______交点的稍下方。 4.盲肠和结肠的形态特点是具有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5.上呼吸道包括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6.射精管是由____________末端与____________的排泄管汇合而成。 7.心的传导系统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及其分支等部分。8.睾丸动脉起自_________动脉,阑尾动脉起自__________动脉。 9.眼球内容物包括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 10.三叉神经的三大分支是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11.位于中脑的躯体运动神经核是_________和_________。 12.脊髓颈段有__________节,腰段有__________节。 二、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 1.肱骨体后面中份有 A.尺神经沟B.桡神经沟C.大结节D.小结节E.鹰嘴窝 2.黄韧带连于两个相邻的 A.椎弓板之间B.椎弓根之间C.椎弓之间D.棘突之间E.椎体之间 3.属于面颅骨的是 A.额骨B.下鼻甲C.蝶骨D.颞骨E.枕骨 4.下列哪块肌参与大腿后伸 A.股四头肌B.长收肌C.大收肌D.梨状肌E.臀大肌 5.属于腹膜外位器官的是 A.胃B.十二指肠水平部C.肝D.脾E.胆囊 6.由双层腹膜形成的韧带是 A.子宫阔韧带B.子宫圆韧带C.子宫主韧带D.骶子宫韧带E.卵巢固有韧带7.胆总管 A.位于肝十二指肠韧带内B.由肝左、右管汇合而成C.行于肝胃韧带内D.行于肝门静脉的后方E.无血管营养 8.阑尾 A.无系膜B.由回肠动脉直接营养C.位于右腰部 D.属于腹膜外位器官E.三条结肠带均在阑尾根部集中 9.右主支气管的特点是 A.细而短B.粗而长C.粗而短D.细而长E.较横平 10.肾 A.长轴呈垂直状B.位于腹膜后方C.位置右侧较左侧高 D.后面下部有第12肋斜过E.属于腹膜内位器官 11.输尿管 A.属于腹膜间位器官B.通过肾门C.分为腹部(段)和盆部(段) D.腹部下行于腰大肌前方E.开口于膀胱体两侧 12.输精管道不包括 A.精囊腺排泄管B.尿道C.射精管D.输精管E.附睾

管理学题库及答案

管理学题库 一、名词解释 1、矩阵结构 指在垂直领导系统的基础上,又加上水平横向规划目标领导系统,从而形成纵横交错的双重指挥链的一种组织结构形式。其优点在于可以发挥职能部门化与项目部门化两方面的优势,促进资源的共享,增强部门间的合作。缺点在于放弃统一指挥,可能造成一定的混乱,易产生权力的争斗。 2、需要层次理论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认为:人有5种基本的需要,分别是生理、安全、归属、自尊和自我实现需要。这些需要相互联系,并有一定的层次关系,人类因需要未满足而被激发动机和影响行为,当低层次的需要被满足后,才会有更高层次的需要产生激励作用。 3、组织发展(OD) 是一种侧重于对人进行改革的组织变革行为,通过改变成员的行为,改善成员间的工作关系,促进组织成员的发展,提高组织的绩效。

4、全面质量管理(TQM) 指为了充分满足顾客的需求,并在最经济的水平上实现有效的市场设计、研究、制造和售后服务,而将组织内部各部门的研制质量、维持质量和提高质量等一系列活动合成为一体的一种管理模式。 5、事业部制组织结构 又称为分部结构,或M型结构,公司总部只对公司总体战略作出决策,决定资源在各事业部的分配方案,各事业部则拥有完整的发展战略及运营决策自主权,只要不违反总部的总体战略,分部可以采取任何他们认为有效的方式进行管理。 6、组织文化 是组织在所处的社会和商业环境中形成的,为全体员工所接受和认同的对组织的性质、准则、风格和特征等的认识。它由组织的传统和氛围构成,代表着一个组织的价值观,同时也是组织成员活动和行为的规范。 7、流程再造(BPR) 又称企业再造,是指针对企业业务流程的基本问题进行反思,并对它进行

人体解剖学题库

一、A 型题:(每题只有一个最佳答案,每题1 分,共25 分) 1、关于椎骨一般形态的描述,正确的是 A.成人共有31 块椎骨B.相邻椎骨的椎上、下切迹围成椎孔C. 椎体与椎弓之间围成椎间孔D.椎弓伸出七个突起E. 以上都不是2 、胸骨角正对 A.第二胸椎上缘B. 第二胸椎下缘C. 第三胸椎体D. 第四胸椎体上缘E. 第四胸椎体下缘 3 、关于椎间盘的描叙,正确的是 A.共23 块,最上一个椎间盘位于 2 、3 颈椎之间B.位于脊柱胸段的椎间盘最厚C. 由外部的纤维层和内部的髓质两部分组成D. 因为后部比较薄,故临床多见向后脱出E.可以防止脊柱过度后伸 4 、有关股骨的描叙,不正确的是 A.是人体最长的骨B.长度约占身高的1/4 C.分为一体两端D. 股骨体后面有纵形骨嵴为粗线E.股骨颈与体交界处有两个隆起,上外侧的方形隆起为小转子 5、不参与围成骨盆下口的是 A.坐骨结节B.耻骨弓C.尾骨D.骶棘韧带E.骶结节韧带6、关于背阔肌的描叙正确的是 A.位于背上部B.起自全部胸椎和腰椎棘突C.位于背部浅层 D.止于肱骨大结节嵴E.收缩时可使肩关节旋后 7 、止于股骨大转子的是 A.髂腰肌B.股二头肌C.臀大肌D.臀中肌E.缝匠肌8 、具有屈膝屈髋作用的是 A. 缝匠肌B.股中间肌C. 股直肌D. 股内侧肌E. 股外侧肌9 、上消化道是指 A. 口腔到食管的一段B. 口腔到胃的一段C. 口腔到十二指肠的一段D. 口腔到小肠的一段E. 口腔到空肠的一段 10、关于食管的描叙正确的是 A.长约25厘米,位于脊柱与气管的前面B.分为颈部和胸部C.第一个狭窄距中切牙25 厘米D.第二个狭窄在食管与左主支气管交叉处E.第三个狭窄第十二胸椎高度 11、肺下界的体表投影在腋中线处交 A.第6 肋B.第7 肋C.第8 肋D.第9 肋E.第10 肋12、在男性膀胱后方毗邻的结构中没有 A.精囊B.直肠C.输精管壶腹D.前列腺E.以上都不是13、关于前列腺的描叙错误的是 A.位于膀胱与尿生殖膈之间B.分为底、体、尖三部分C.后方有纵行的前列腺沟D.通过直肠指诊可触及前列腺E.为成对的实质性脏器14、心尖位于 A.左侧第5 肋间隙,锁骨中线内侧2—3cm 处B. 左侧第4 肋间隙,锁骨中线内侧2—3cm 处C. 左侧第 4 肋间隙,锁骨中线内侧1—2cm 处D. 左侧第5 肋间隙,锁骨中线内侧1—2cm 处E. 右侧第5 肋间隙,锁骨中线内侧1—2cm 处 15、胃网膜左动脉来自

管理学题库及其答案

管理学题库及其答案 一、选择。 1.管理者出席社区的集会或参加社会活动时,所行使的角色是( A )。 A.挂名首脑B.联络者C.发言人D.领导者 2.被称为科学管理之父的是( C )。 A.亚当·斯密B.亨利·法约尔C.泰勒D.马克斯·韦伯 3.对于高层管理最重要,对于中层管理较重要,对于基层管理较不重要的是( C )。 A.技术技能B.人际技能C.概念技能D.劳动技能 4. 梅奥对其领导的霍桑试验进行总结,认为工人是(B )。 A.经济人B.社会人C.理性人D.复杂人 5.斯密认为人是( A )。 A.经济人B.社会人C.理性人D.复杂人 6.保证企业中进行的一切活动符合所制定的计划和所下达的命令,这是管理职能中的( A )。 A.控制职能B.组织职能C.领导职能D.计划职能 7.韦伯认为理想组织形式的权力基础应是( A )。 A.合理-合法的权力B.神授的权力C.传统的权力D.领导的权力 8.管理的首要职能是( B )。 A.组织职能B.计划职能C.领导职能D.控制职能 9.管理的核心职能是( C )。 A.组织职能B.计划职能C.领导职能D.控制职能 10.管理者向董事和股东说明组织的财务状况和战略方向时,所扮演的角色是()。 A.组织职能B.计划职能C.领导职能D.控制职能 11.管理的二重性是指()。 A.艺术性与科学性 B.基础性与边缘性 C.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 D.普遍性与重要性 12管理同生产关系相联系而表现出的属性是()。 A.自然属性 B.社会属性 C.科学属性 D.艺术属性 13. 科学管理中能体现权力下放,分权尝试的原理是( C )。 A.差别计件工资制 B.职能原理 C.例外原理 D.工时研究 14. 法约尔认为企业六种基本活动中最核心的活动是( A )。 A.管理 B.商业 C.财务 D.财务 15. 法约尔提出的组织中平级间的横向沟通被称为( C )。 A.等级原则 B.协商原则 C.跳板原则 D.秩序原则 16. 法约尔的代表作是( B )。 A.《科学管理原理》 B.《工业管理和一般管理》 C.《社会组织和经济组织理论》 D.《车间管理》 17.著名的霍桑研究就是研究管理中的人际关系,其主要研究方法是(B )。 A.归纳法 B.试验法 C.演绎法 D.比较法 18. 法约尔提出的管理五职能或要素是( B ) A、计划、组织、决策、领导、控制 B、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 C、计划、组织、领导、协调、控制 D、计划、组织、决策、指挥、控制 19. “管理理论之父”是指( B ) A、泰罗 B、法约尔 C、韦伯 D、欧文

中国医科大学系统解剖学复习题及答案

单选题 1.板层Ⅸ A.由前角运动神经元和α运动神经元组成 B.由前角运动神经元和γ运动神经元组成 C.α运动神经元支配梭内肌纤维 C.γ运动神经元支配梭外肌纤维 D.前角运动神经元是锥体传导路的下运动神经元 2.膀胱的正确描述是 A.属于腹膜内位器官 B.空虚时全部位于盆腔内 C.底朝向后上方 D.在男性,底与前列腺相邻 E.在女性,后方与直肠相邻 3.鼻泪管开口于中鼻道后部 A.中鼻道前部 B.上鼻道 C.下鼻道前部 E.非上述各处 4.鼻旁窦开口于上鼻道的有 A.上颌窦 B.额窦 C前筛窦 D.中筛窦 E.后筛窦 5.薄束和楔束 A.是后根内侧部粗纤维的直接延续 B.薄束起自第5胸节以上的节细胞 C.楔束起自第4胸节以下的节细胞 D.终于脊髓板层I~V E.贯穿脊髓全长 6.不参加腕关节构成的骨是 A.月骨 .三角骨 .手舟骨 .豌豆骨 .桡骨下端 不含味蕾的结构是轮廓乳头 .菌状乳头 .软腭的粘膜上皮 .丝状乳头 .会厌的粘膜上皮 不与脑干相连的脑神经嗅神经 .三叉神经 .动眼神经 .滑车神经 .副神经 参与跟腱形成的是比目鱼肌 .胫骨前肌 .胫骨后肌 .长屈肌 .趾长屈肌 成对的喉软骨是甲状软骨 .会厌软骨 .环状软骨 .杓状软骨 .以上均不是成对的 穿过茎乳孔的结构是面动脉 .脑膜中动脉 .面神经 .舌下神经 .副神经 穿过眶上裂的结构为视神经 .眼动脉 .滑车神经 .上颌神经 .下颌神经 穿四边孔的神经是旋肩胛神经 .桡神经 .腋神经 .肌皮神经 .胸背神经 传导头面部痛、温觉冲动的神经是第Ⅲ对脑神经 .第Ⅳ对脑神经 .第Ⅴ对脑神经 .第Ⅵ对脑神经 .第Ⅷ对脑神经 从锥体与橄榄之间的沟出脑的神经是舌咽神经 .迷走神经 .副神经 .舌下神经 .展神经 大脑后动脉来自椎动脉 .分布于颞叶、枕叶及额叶 .中央支供应尾状核 .中央支供应间脑的大部分核团 .来自颈内动脉 胆囊三角(Calot三角)由肝左管、肝右管与肝的脏面围成 .肝右管、胆囊管与尾状叶共同围成 .肝总管、胆囊管和肝的脏面围成 .胆总管、肝总管与肝的下面共同围成 .肝总管、门静脉与方叶共同围成骶管麻醉的穿刺部位正对骶角 .骶管裂孔 .骶前孔 .骶后孔 .骶岬 第Ⅰ躯体运动区位于中央前回和中央旁小叶前部 .额中回后部 .额下回后部 .中央后回和中央旁小叶后部 .中央前回和中央后回 窦房结位于下腔静脉口的右侧 .房间隔下方 .冠状窦口前上方 .界嵴处 .以上都不对 副交感神经的低级中枢位于间脑和骶2~4脊髓节.脑干和胸1~腰2脊髓节 .脑干和骶2~4脊髓节 .胸1~腰2脊髓节 .脑干 腹膜形成的结构包括大网膜 .阑尾系膜 .肝胃韧带 .膀胱上窝 .以上都对

自相关性习题及答案Word文档

4 下表给出了美国1960-1995年36年间个人实际可支配收入X 和个人实际消费支出Y 的数据。 要求:(1)用普通最小二乘法估计收入—消费模型; t t u X Y ++=221ββ (2)检验收入—消费模型的自相关状况(5%显著水平); (3)用适当的方法消除模型中存在的问题。 6下表是北京市连续19年城镇居民家庭人均收入与人均支出的数据。 北京市19年来城镇居民家庭收入与支出数据表(单位:元)

要求:(1)建立居民收入—消费函数; (2)检验模型中存在的问题,并采取适当的补救措施预以处理; (3)对模型结果进行经济解释。 计量经济学题库(自相关)答案 练习题4参考解答: (1)收入—消费模型为 t t X Y 0.93594287.9?+-= Se = (2.5043) (0.0075) t = (-3.7650) (125.3411) R2 = 0.9978,F = 15710.39,d f = 34,DW = 0.5234 (2)对样本量为36、一个解释变量的模型、5%显著水平,查DW 统计表可知,dL=1.411,dU= 1.525,模型中DW

dU ,说明广义差分模型中已无自相关。同时,判定系数R2、t 、F 统计量均达到理想水平。 9366 1372855017831 31 ...?=--=β 最终的消费模型为 Y t = 13.9366+0.9484 X t 练习题6参考解答: (1)收入—消费模型为

人体解剖学题库及答案

人体解剖学题库(一) 1.人体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是( ) A.组织 B.细胞 C.器官 D.系统 E.蛋白质 2.以皮肤为参照的方位术语是( ) A.上和下 B.内和外 C.内侧和外侧 D.前和后 E.浅和深 3.矢状轴( ) A.与身体长轴垂直 B.呈上下方向 C.可将人体分为左、右两部分 D.不与水平面平行 E.可将人体分为上、下两部分 4.横切面又指( ) A.矢状面 B. 冠状面 C.额状面 D.水平面 E.以上均不是 5.位置不同的两点中靠近正中矢状切面者称为( ) A.内侧 B.内 C.外侧 D.外 E.经上都不是 6.只能用来描述空腔器官的方位术语是( ) A.上和下 B.内侧和外侧 C.内和外 D.浅和深 E.前和后 7.上肢的外侧又称为( ) A.尺侧 B.近侧 C.远侧 D.外 E.桡侧 8.人体的冠状面( ) A.与矢状面垂直 B.与水平面垂直 C.与人体的长轴垂直 D.将人体分为前、后两部分 E.又叫额状面 9.在前后方向上垂直纵切人体所形成的面称,此面将人体分成左、右两部分。 A.冠状面 B.矢状面 C.水平面 D.横切面 E.前面 答案: 人体解剖学题库(二)

1.【多选】躯干包括 ( ) A、胸 B、背 C、腹 D、项 E、臀 2.人体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是 ( ) A、内脏 B、组织 C、器官 D、系统 E、细胞 3.与解剖学姿势要求不.相符的是 ( ) A、双眼平视 B、双上肢下垂 C、拇指向前 D、双下肢并拢 E、足尖向前 4.哪对解剖学方位术语以人体的正中面为准( ) A、上和下 B、内侧和外侧 C、内和外 D、前和后 E、近侧和远侧 5.【多选】在人体不同部位,距正中面较近者称 ( ) A、颅侧 B、近侧 C、内侧 D、尺侧 E、胫侧 6.离体表距离较远者称 ( ) A、背侧 B、内 C、内侧 D、远侧 E、深 7.自前向后穿过人体的水平线叫 ( ) A、冠状轴 B、矢状轴 C、额状轴 D、垂直轴 E、长轴 8.【多选】解剖学姿势要求 ( ) A、身体直立 B、双眼向前平视 C、掌心向内 D、下肢并拢 9.将人体分成前后两部分的是 ( ) A、矢状面 B、水平面 C、冠状面 D、纵切面 E、横切面 10.器官的横切面垂直于该器官的 ( ) A、矢状轴 B、垂直轴 C、额状轴 D、冠状轴 E、长轴 答案:

人体系统解剖学练习题及答案

人体解剖学练习题 运动系统 (一)、名词解释 1. 骨髓 2.骨膜 3.椎间盘 5. 肋弓 8. 胸骨角 4.斜角肌间隙 (二)、填空题 1. 骨可根据外形分为()、()、()和()4类。 2. 骨质可分为()和()。 3. 关节的基本结构包括()、()和()3部分。 4. 每块椎骨由前方的()和后方的()构成。 5. 椎间盘是由周围的()和中央的()构成。 6.从侧方观察脊柱,可见它有()、()、()、()4个生理性弯曲。 7.骨从上而下可分为()、()和()3部分。 8.手骨由()、()和()组成。 9. 肩关节由()和()构成。 10. 骨盆借()、两侧的()、()、()和耻骨联合上缘围成的界线分为上、下两部分。 11. 髋关节由()和()构成。 12. 脑颅骨中成对的是()和()。 13. 面颅骨中不成对的是()、()和()。 14. 颈静脉切迹位于()上缘,左、右锁骨()之间。 15. 胸骨角两侧平对()。 16. 肋弓最下点平齐()。 17. 肩胛骨下角平对()。 18. 膈上有3个裂孔,分别称()、()和()。 19. 腹直肌鞘的前层由()和()愈合而成。 20. 腹股沟管上壁由()构成;下壁由()构成。 21. 咀嚼肌包括()、()、()和()。 22. 大腿肌后群肌内侧为()和();外侧为()。 23. 手肌的中间群由()和()组成。 24. 小腿三头肌由()和()组成。 (三)单项选择题 1.胸骨角平对() A.第1肋软骨 B.第2肋软骨 C.第3肋软骨 D.第4肋软骨 E.锁骨 2.椎骨() A.椎体和椎弓共同围成椎间孔 B.椎弓向上伸出一个上关节突 C.椎弓后部称椎弓板 D.第一颈椎椎体最小 E.成人有33块

习题答案(第六版)

兰州交通大学《通信原理》精品课程 https://www.360docs.net/doc/7613034952.html,/txyl09/index.htm 第一章绪论 本章主要内容: (1)通信系统的模型与基本概念 (2)通信技术的现状与发展 (3)信息的度量 (4)通信系统的主要性能指标 本章重点: 1.通信系统的一般模型与数字通信系统模型 2.离散信源的信息量、熵的计算 3.数字通信系统的主要性能指标:码元传输速率与信息传输速率以及它们的关系、误码 率与误信率 本章练习题: 1-1.已知英文字母e出现的概率为0.105,x出现的概念为0.002,试求e和x的信息量。 ?查看参考答案 o 1-2.某信源符号集由A,B,C,D和E组成,设每一符号独立出现,其出现概率分别为1 4, 1 8, 1 8,3 16和 5 16。试求该信息源符号的平均信息量。 ?查看参考答案 o 1-3.设有4个符号,其中前3个符号的出现概率分别为1 4, 1 8, 1 8,且各符号的出现是相 对独立的。试计算该符号集的平均信息量。 ?查看参考答案 o

1-4.一个由字母A 、B 、C 、D 组成的字,对于传输的每一个字母用二进制脉冲编码,00代替 A ,01代替B ,10代替C ,11代替D ,每个脉冲宽度为5ms . (1)不同的字母是等可能出现时,试计算传输的平均信息速率; (2)若每个字母出现的可能性分别为 10 3,41,41,51= = = = D C B A P P P P 试计算传输的平均信息速率。 ? 查看参考答案 o 1-5.国际摩尔斯电码用“点”和“划”的序列发送英文字母,“划”用持续3单位的电流脉冲表示,“点”用持续1个单位的电流脉冲表示;且“划”出现的概率是“点”出现概率的1 3。 (1)计算“点”和“划”的信息量; (2)计算“点”和“划”的平均信息量。 ? 查看参考答案 o 1-6.设一信息源的输出由128个不同的符号组成,其中16个出现的概率为1 32,其余112个出现概率为1 224。信息源每秒发出1000个符号,且每个符号彼此独立。试计算该信息源的平 均信息速率。

2020年人体解剖学题库及答案(课件)

2020年人体解剖学题库及答案 (课件) 人体解剖学题库(一) 1。人体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是( ) A.组织 B.细胞 C。器官 D。系统E。蛋白质 2.以皮肤为参照的方位术语是() A。上和下 B.内和外C.内侧和外侧D.前和后E.浅和深 3。矢状轴( ) A.与身体长轴垂直 B.呈上下方向C.可将人体分为左、右两部分 D。不与水平面平行 E.可将人体分为上、下两部分 4.横切面又指( ) A。矢状面B。冠状面 C。额状面D。水平面E。以上均不是 5.位置不同的两点中靠近正中矢状切面者称为( ) A。内侧 B.内 C.外侧 D.外 E。经上都不是 6.只能用来描述空腔器官的方位术语是( )

A.上和下B.内侧和外侧C.内和外 D。浅和深 E。前 和后 7.上肢的外侧又称为( ) A。尺侧B。近侧C.远侧D。外 E。桡侧 8.人体的冠状面( ) A.与矢状面垂直B。与水平面垂直 C.与人体的长轴垂 直 D.将人体分为前、后两部分E.又叫额状面 9.在前后方向上垂直纵切人体所形成的面称,此面将人体分成左、右两部分. A.冠状面 B。矢状面C.水平面 D。横切面E。前面 答案:1。B 2.E 3。A 4.D 5.A 6.C 7.E 8.C9.B 人体解剖学题库(二) 1.【多选】躯干包括 ( ) A、胸B、背 C、腹D、项E、臀 2。人体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是( ) A、内脏B、组织C、器官D、系统 E、细胞 3。与解剖学姿势要求不.相符的是()

A、双眼平视 B、双上肢下垂 C、拇指向前 D、双下肢并拢E、足尖向前 4。哪对解剖学方位术语以人体的正中面为准() A、上和下 B、内侧和外侧 C、内和外 D、前和后 E、近侧和远侧 5。【多选】在人体不同部位,距正中面较近者称 ( ) A、颅侧 B、近侧C、内侧D、尺侧E、胫侧 6.离体表距离较远者称( ) A、背侧 B、内C、内侧D、远侧E、深 7。自前向后穿过人体的水平线叫( ) A、冠状轴 B、矢状轴 C、额状轴 D、垂直轴E、长轴 8.【多选】解剖学姿势要求 ( ) A、身体直立 B、双眼向前平视 C、掌心向内 D、下肢并拢 9.将人体分成前后两部分的是 ( ) A、矢状面 B、水平面 C、冠状面D、纵切面 E、横切面 10.器官的横切面垂直于该器官的( ) A、矢状轴 B、垂直轴 C、额状轴 D、冠状轴 E、长轴

随机过程习题及答案

第二章 随机过程分析 学习指导 1.1.1 要点 随机过程分析的要点主要包括随机过程的概念、分布函数、概率密度函数、数字特征、通信系统中常见的几种重要随机过程的统计特性。 1. 随机过程的概念 随机过程是一类随时间作随机变化的过程,它不能用确切的时间函数描述。可从两种不同角度理解:对应不同随机试验结果的时间过程的集合,随机过程是随机变量概念的延伸。 2. 随机过程的分布函数和概率密度函数 如果ξ(t )是一个随机过程,则其在时刻t 1取值ξ(t 1)是一个随机变量。ξ(t 1)小于或等于某一数值x 1的概率为P [ ξ(t 1) ≤ x 1 ],随机过程ξ(t )的一维分布函数为 F 1(x 1, t 1) = P [ξ(t 1) ≤ x 1] (2-1) 如果F 1(x 1, t 1)的偏导数存在,则ξ(t )的一维概率密度函数为 1111111 (,) (, ) (2 - 2)?=?F x t f x t x 对于任意时刻t 1和t 2,把ξ(t 1) ≤ x 1和ξ(t 2) ≤ x 2同时成立的概率 {}212121122(, ; , )(), () (2 - 3)F x x t t P t x t x ξξ=≤≤ 称为随机过程 (t )的二维分布函数。如果 2212122121212 (,;,) (,;,) (2 - 4)F x x t t f x x t t x x ?=??? 存在,则称f 2(x 1, x 2; t 1, t 2)为随机过程 (t )的二维概率密度函数。 对于任意时刻t 1,t 2,…,t n ,把 {}n 12n 12n 1122n n ()(),(),,() (2 - 5) =≤≤≤L L L F x x x t t t P t x t x t x ξξξ,,,;,,,称为随机过程 (t )的n 维分布函数。如果 n n 12n 12n n 12n 12n 12n (x )() (2 - 6)?=???L L L L L F x x t t t f x x x t t t x x x ,,,;,,,,,,;,,, 存在,则称f n (x 1, x 2, …, x n ; t 1, t 2, …, t n )为随机过程 (t )的n 维概率密度函数。 3. 随机过程的数字特征 随机过程的数字特征主要包括均值、方差、自相关函数、协方差函数和互相关函数。 随机过程 (t )在任意给定时刻t 的取值 (t )是一个随机变量,其均值为 []1()(, )d (2 - 7)E t xf x t x ξ∞ -∞ =?

《管理学》复习题及答案

《管理学》复习题 (答案参见实时授课课件、教材等相关教学资源) 一、单项选择题:(在下列四个选项中选择一个正确的选项。) 1. 研究对象的重点在于管理过程和职能的管理理论是( B )。 A. 决策理论学派 B. 一般管理理论学派 C. 系统管理学派 D. 人际关系学说 2.使计划数字化的工作就是将计划转为( A )。 A. 预算 B.决策 C.预测 D.规划 3. 古人所说的“运筹帷幄”是对管理(B )职能的最形象的概括。 A. 决策 B. 计划 C. 控制 D. 指挥 4. 某建筑工地的包工头王某对其手下的民工采用一种“胡萝卜加大棒”的管理方法,他常说的口头禅就是“不好好干的回家去,干好了下个月发奖金”。可以认为王某把他手下的民工看做是( B )。 A. 社会人 B. 经济人 C. 复杂人 D. 自我实现人 5. 某公司在年初的工作会议上,提出力争在本年度实现利润2亿元。如果从计划工作的表现形式看,此计划属于( D )。 A. 战略 B. 宗旨 C. 规划 D. 目标 6. 某项目网络图如下,且该项目的活动关系与时间耗费如图所示(单位:天),该项目的关键路线是( C )。 A.A-C-G-J B.A-C-F-I C.A-C-F-H-J D.A-B-E-H-J 7.“田忌赛马”是一个流传了几千年的脍炙人口的故事,内中的道理体现了( A )战略原则。 A.扬长避短 B.出奇制胜 C.量力而行 D.集中资源 8. 企业在环境分析的基础上,针对存在的机遇和威胁、优势和劣势来确定战略选择的分析方法是( C )。

A.PEST分析法 B. 波特五力模型 C. SWOT分析法 D. 波士顿矩阵法 9. 最适用于在大型企业的各个事业部之间进行共同的科技研发的组织结构是(C)。 A. 直线型 B. 直线职能参谋型 C. 超事业部制 D. 矩阵型 10. 事业部制组织结构的缺点之一是( D )。 A. 管理无专业分工,各级管理者必须是全能管理者 B. 妨碍组织必要的集中领导和统一指挥,形成了多头领导 C. 下级部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发挥受到限制 D. 由于机构重复,造成管理人员的浪费 11. 银行设立商业信贷部属于(A )。 A.职能部门化 B. 顾客部门化 C.地区部门化 D. 过程部门化 12.实行集中控制与分散经营的组织结构形式是( D )。 A.直线制 B. 职能制 C. 矩阵制 D. 事业部制 13.一家超级市场分为以下几个部门:日用杂物、肉类、冷冻食品、瓜果蔬菜、乳制品。该超市是按照( B )来划分部门的。 A.职能 B.产品 C.地区 D.顾客 14. 面对未来可能呈现的多种状态,决策者虽无法事先确定究竟呈现何种状态,但可判断各种状态出现的概率,并据此做出决策的方法是( B )。 A.确定型决策法 B.风险型决策法 C.非确定型决策法 D.追踪决策法 15. 按照费德勒模型,当组织内上下级关系好、任务结构明确、职位权力强时,应选择的领导者类型是( A )。 A. 任务取向型 B. 关系取向型 C. 工作与人际关系并重型 D. 以领导者为中心型 16. 根据领导生命周期理论,在下属较不成熟的情况下,领导者同时提供指导性的行为与支持性的行为的领导风格是( C )。 A. 命令型领导 B. 参与型领导 C. 说服型领导 D. 授权型领导17.根据双因素理论,下列各项中属于激励因素的有( A )。 A.某工程师刻苦钻研技术获得尤里卡奖 B.一位MBA学员在毕业后找到一份新工作,单位分给他100平米的住房 C.某单位效益较好,全体员工年末人均奖金1万元 D.某公司为网罗人才决定把在异地的“电脑大王”小李及妻子调到大连,公司负责代他们交纳城市增容费 18. 有那样一些因素,如果得到满足后则没有不满,得不到满足则产生不满。赫茨伯格将这类

《正常人体解剖学》练习题及答案

《正常人体解剖学》练习题――五年制 一、运动系统 一、名词解释 1.红骨髓 内含大量不同发育阶段的红细胞和某些白细胞,呈红色,具有造血功能 2.椎间孔 椎骨叠连时,上位椎骨的椎下切迹与下位椎骨的椎上切迹围成一孔 3.胸骨角 胸骨体与胸骨柄相接处形成突向前方的横行隆起,两侧平对第二肋,是计数肋的重要标志4.翼点 在颞窝区内,有额、顶、颞、蝶4骨的会合处,称翼点 5.椎间盘 由内、外两部分构成,外部为纤维环,内部为髓核 6.腱鞘 为套在长腱周围的鞘管 二、问答题 1.简述运动系统组成和主要功能。 运动系统由骨、骨连接和肌三部分组成,具有支持、保护和运动的功能。 2.试比较颈椎、胸椎、腰椎的异同点? 颈椎都有横突孔。胸椎椎体侧面和横突尖端的前面,都有与肋骨相关节的肋凹。腰椎无横突孔,无肋凹,其椎体较大,棘突为一长方形骨板,呈矢状位,水平伸向后。 4.腕骨有几块,名称如何?它们的排列关系怎样? 腕骨共8块,由外侧向内侧,近侧列依次是舟骨、月骨、三角骨和豌豆骨;远侧列依次是大多角骨、小多角骨、头状骨和钩骨。 5.上肢骨由哪些骨组成?各骨有什么主要形态结构? 肩胛骨:呈三角形 (1)两面:前面:肩胛下窝后面: 肩胛冈、冈上窝、肩峰、冈下窝。 (2)三缘上缘:近外侧角,喙突内侧缘:脊柱缘外侧缘:腋缘。 (3)三角外侧角:关节盂。内侧角:与肋的对应关系。下角: 锁骨:呈倒“S”形,内三分之一凸向前,外三分之二凸向后。粗大的一端:胸骨端,近此端有肋锁韧带压迹;扁平的一端:肩峰端;上面:光滑;下面:粗糙。 肱骨 (1)上端:大结节、小结节; (2)体:三角肌粗隆,桡神经沟 (3)下端:内上髁,外上髁 桡骨:桡骨头、桡骨粗隆、内侧缘、骨间缘、尺切迹、茎突。 尺骨:鹰嘴,冠突,滑车切迹,桡切迹骨间缘,外侧缘,尺骨头,茎突 腕骨:8块。内→外:近侧列:手舟骨,月骨,三角骨,豌豆角;远侧列:大多角骨,小多角骨,头状骨和钩骨。豌豆骨位于三角骨掌侧面

金融计量学习题1答案

《金融计量学》习题一 一、填空题: 1.计量经济模型普通最小二乘法的基本假定有解释变量非随机、随机干扰项零均值、同方差、无序列自相关、随机干扰项与解释变量之间不相关、随机干扰项服从正态分布零均值、同方差、零协方差(隐含假定:解释变量的样本方差有限、回归模型是正确设定) 2.被解释变量的观测值与其回归理论值之间的偏差,称为随机误差项;被解释变量的观测值与其回归估计值之间的偏差,称为残差。 3.对线性回归模型进行最小二乘估计,最小二乘准则是。 4.高斯—马尔可夫定理证明在总体参数的各种无偏估计中,普通最小二乘估计量具有有效性或者方差最小性的特性,并由此才使最小二乘法在数理统计学和计量经济学中获得了最广泛的应用。 5. 普通最小二乘法得到的参数估计量具有线性性、无偏性、有效性统计性质。 6.对于,在给定置信水平下,减小的置信区间的途径主要有__增大样本容量______、__提高模型的拟合优度__、___提高样本观测值的分散度______。 7.对包含常数项的季节(春、夏、秋、冬)变量模型运用最小二乘法时,如果模型中需要引入季节虚拟变量,一般引入虚拟变量的个数为____3个______。 8.对计量经济学模型作统计检验包括__拟合优度_检验、____方程的显著性检验、_变量的显著性__检验。 9.总体平方和TSS反映__被解释变量观测值与其均值__之离差的平方和;回归平方和ESS反映了__被解释变量的估计值(或拟合值)与其均值__之离差的平方和;残差平方和RSS 反映了____被解释变量观测值与其估计值__之差的平方和。 10.方程显著性检验的检验对象是____模型中被解释变量与解释变量之间的线性关系在总体上是否显著成立__。 12.对于模型,i=1,2,…,n,一般经验认为,满足模型估计的基本要求的样本容量为__n ≥30或至少n≥3(k+1)___。 13.对于总体线性回归模型,运用最小二乘法欲得到参数估计量,所要求的最小样本容量应满足_4_____。 二、单选题: 1.回归分析中定义的(B)

管理学基础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中南大学网络教育课程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管理学基础(专科) 一、填空题: 1.管理的载体是组织,管理的目的是有效地实现组织目标。 2.管理者的角色包括人际关系角色、信息角色和决策角色。 3.管理者的技能包括技术技能、人际技能和思维技能。 4.管理学是一门系统地研究管理活动的基本规律和一般方法的学科。 5.1911年《科学管理原理》一书出版,标志着科学管理理论正式诞生,同时确定了泰勒的科学管理之父的地位。 6.管理过程学派的创始人是法约尔,代表人物有孔茨和奥唐纳尔。 7.决策学派的主要代表人是西蒙,该学派认为管理的关键是决策。 8.按照计划的对象,可将计划分为综合计划、专业计划和项目计划。 9.按计划要解决的问题的重复程度,可将计划分为程序性计划和非程序性计划。 10.从管理的角度看,目标具有层次性、多样性和可考核性的特性。 11.按规模,可将组织分为小型组织,中型组织,和大型组织。 12.按组织目的,可将组织分为盈利性组织和非盈利性组织。 13.领导活动包括领导者和被领导者两个方面。 14.领导的权力来自两个方面:一是来自职位的权力,二是来自个人的权力。 15.领导者的作用有指挥,协调,和激励。 16.有效的领导者,应具备的素质包括知识素质,能力素质,心理素质和身体素质。 17.激励的心理基础是需要和欲望。 18.按激励的内容,可将之划分为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 19.按激励的性质,给予奖励是正激励,给予惩罚是负激励。 20.决定激励力(行为动机)的因素有两个,即效价和期望。 21.按照团体组成的目的,可将团体分为正式团体和非正式团体。 22.团体的作用体现在保证组织目标的实现和满足个人心理的需要。 23.按照冲突的性质,可将之划分为建设性冲突和破坏性冲突。 24.按沟通的反馈性,可将之划分为单向沟通和双向沟通。 25.按沟通的渠道性质,可将之划分为正式沟通和非正式沟通。 26.按控制的手段,可将控制分为直接控制和间接控制。 27.制定控制标准的方法有统计法、工程法和经验估计法。 28.有效控制的原则有适时控制,适度控制,客观控制,弹性控制。 29.预算是数字化的计划,是用数字表示的组织在未来某一时期的预计结果,预算是使用最广泛 的控制方法。 30.按控制的时机,可将控制分为前馈控制(预先控制、事前控制),现场控制(同步控制、同期控制),反馈控制(事后控制) 二、单项选择题: 1.管理对象是指组织中的 D.人、财、物、信息等一切资源 2.管理者是指 C.从事管理活动的人员 3.管理者平息客户的怒气,对员工的争端进行调解,扮演着( )角色。 C.故障排除者 4.基层管理者所需的技能中,最重要的是[ A.技术技能 ] 5.中国古代的万里长城是( A.系统管理)思想的实践典范。 6.( )认为劳动分工可以提高生产率,对专业化进行了深入研究。[ ] C.查尔斯·巴贝奇 7.泰勒科学管理的研究是以( )为中心展开的。 [ ] B.生产效率 8.以法约尔的观点,劳动分工原则[ ] B.不仅适用技术工作,也适用于管理工作 9.梅奥认为工人是 [ ] D.社会人 10.战略计划是组织的( )制定的。[ ] A.高层管理者 11.使计划数字化的工作是 [] D.预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