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全册 第6章《溶解现象》单元综合测试题 沪教版

九年级化学全册 第6章《溶解现象》单元综合测试题 沪教版
九年级化学全册 第6章《溶解现象》单元综合测试题 沪教版

九年级化学全册第6章《溶解现象》单元综合测试题沪教版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注意:

请把所有答案填涂或书写到答题卡上!请不要错位、越界答题!

在本试题上答题无效。

相对原子质量:H-1 S-32O-16 Zn-65

第I卷选择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题3分,计3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1.以下饮料和食品中,属于溶液的是()A.豆浆 B.牛奶 C.矿泉水 D.果酱

2.下列因素:①水的温度②固体物质的种类③水的质量④固体物质的颗粒大小,其中不影响固体物质在水中溶解度的有()A.①④ B.②③ C.①② D.③④

3.打开汽水瓶盖时会冒出大量气泡,喝下去后常常会打嗝,这一现象说明二氧化碳的溶解度()A.随着压强的增大、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B.随着压强的减小、温度的降低而减小C.随着压强的减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D.随着压强的增大、温度的降低而增大4.将浓度为38%、密度为1.19g/cm3的浓盐酸稀释成10%稀盐酸,需用到()

A.托盘天平、烧杯、玻璃棒.量筒 B.量筒、漏斗、烧杯.胶头滴管

C.量筒、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D.量筒、托盘天平、烧杯、玻璃棒

5.要使50℃的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变为饱和溶液,下列措施错误的是()A.加入少量硝酸钾晶体B.倒出少量的溶液

C.降低溶液温度到室温D.恒温蒸发部分水分

6.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溶液是由溶质和溶剂组成,所以溶液一定是混合物

B.用适量的水区分硝酸铵固体和氢氧化钠固体

C.用洗涤剂除油污是因为洗涤剂能将油污溶解,形成溶液

D.析出晶体后的溶液是饱和溶液

7.如图所示,向小试管中分别加入下列一定量的物质;右侧U型管中的液面未发生明显变化。该物质应是( )

A.硝酸铵固体

B.氢氧化钠固体

C.食盐固体

D.氧化钙

固体

8.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右图所示。现有t1℃

时的a 、b 、c 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将其都升温至t 2℃时,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c 溶液中有晶体析出 B. a 、b 溶液均为不饱和溶液 C. c 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变小 D. a 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最大

9.欲使50g 质量分数为10%的硝酸钾溶液变为20%,可采用的方法是() A .蒸发25g 水 B .蒸发22.5g 水C .加入5gKNO 3 D .加入10gKNO 3

10.某温度下,100g 饱和溶液中含硝酸钾31.6g ,现向其中加入4.4g 硝酸钾晶体和5.6g 水,保持溶液温度不变。此时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 ) A .%1006.56.311004.4631?+-+g g g g

B .31.6%

C .%1006.54.41004.46.31?+++g g g

g D .%1006.51004.46.31?++g g g

g

第Ⅱ卷 非选择题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含8题,共70分) 11溶质 碘(I 2)

食盐(NaCl )

溶剂 溶液

碘酒

澄清石灰水

稀盐酸

生理盐水

氢氧化钠溶液

12.

0℃ 10℃ 20℃ 30℃ NaCl 35.7 35.8 36.0 36.3 Na 2CO 3·10H 2O

7

12.5

21.65

38.8

从表中数据选择,分离NaCl 和Na 2CO 3.10H 2O 晶体混合物的最佳温度为;若将含少量NaCl 的纯碱晶体制成高温下的饱和溶液,当调节到最佳分离温度时,结晶出来的晶体主要是;为了提高晶体的纯度,应将过滤出的晶体用(“冷”或“热”)水进一步洗涤干净。

13.(6分)如图所示为A 、B 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1)30℃时,A 的溶解度(填“大于”、“小于”。或“等 于”)B 的溶解度;

A

B

C

M

N

10

20

30

t/℃ 3

20

23 30

S/g 2)20℃时,若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A 溶液100g ,需要 Ag ,该温度下为何不能配制成30%的A 溶液,

理由是。

14.(6分)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下图所示。 (1)30℃时,丙的溶解度是___________。

(2)10℃时,取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各20g 分别加入盛有100g 水的烧杯中,充分搅拌后得到的溶液,能够饱和的是_________________物质的溶液。又将三个烧杯中的混合物温度都升高到30℃,所得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是_______________。

15.(8分)图6-5分别表示A 、B 、C 三种物质的溶解度

曲线,试回答:

(1)80℃三种物质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2)通过加溶质、蒸发溶剂、升高温度均可使接

近饱和的溶液变为其饱和溶液的物质是 (3)等量的水在70℃时所形成的三种饱和溶液降温

至20℃时,其中析出晶体最多的是 , 由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的是

16.(14分)下图是A.B.C 三种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曲线, 根据图回答:

(1)在10℃至20℃之间,三种物质的溶解度大小顺序

是:。

(2) N 点是30℃A 物质的溶液,M 点的意义:

,

(3)20℃时,30克B 的饱和溶液中含B 物质 克. (4)若要从A 中含少量B 的混合物中分离出A,则可采用

的方法进行.

(5)10℃时,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至30℃有晶体析出的是 (6)除以上内容,根据此图你还能获得的信息有:

17.(10分)下表是KNO 3、NaCl 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单位:g/100g 水) 温度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

图6-5 溶解度/g

A

B

C

①以上两种物质溶解度的变化受温度影响较小的是________。

②30℃时,KNO3的溶解度是________g/100g水。

③KNO3溶液中含有少量NaCl时,可通过________的方法提纯。

④对③析出的晶体和剩余溶液描述正确的是________(填写编号)。

A. 剩余溶液一定是KNO3饱和溶液

B. 剩余溶液一定是NaCl不饱和溶液

C. 上述方法可以将两者完全分离 D 析出的晶体中只含有KNO3

⑤在一定温度下,将含69gKNO3、18gNaCl的混合物完全溶解在50g水中。改变温度使

KNO3析出,NaCl不析出,则温度T(℃)的范围是________(硝酸钾和氯化钠溶解度互不影响)。

18.(12分)13 g锌可以跟100 g硫酸溶液恰好完全反应,计算:

(1)可制得氢气多少克?把溶液蒸干,得到多少克硫酸锌?

(2)这种硫酸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多少?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多少?

(3)100 g这种硫酸溶液稀释成10%的硫酸,需加水多少克?

参考答案

化学

一、选择题(本大题10小题,每小题3分,计30分)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含8题,计70分)

11.(8分)

12.(6分)0℃; Na2CO3·10H2O;冷水

13.(6分)⑴小于⑵5;该温度下100克水最多可溶解40克A,浓度最大为28.5%,

故不可能配成30%的A溶液。

14.(6分)(1)10g (2)甲(3)甲=乙>丙

15.(8分) (1)BAC (2)C (3)A; C

16.(14分)⑴B>C>A ⑵不饱和在20℃时,A与B溶解度相等为20克(3)5 (4)降温结晶(5)C (6)B中含产量A,可用蒸发溶剂法结晶提纯B

17.(10分)① NaCl ② 45.8 ③降温结晶④A⑤ 20~70

18.(12分)(1) (2)19.6%、26.8% (3) 96 g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