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小说中的金手指以及忌讳

网络小说中的金手指以及忌讳
网络小说中的金手指以及忌讳

金手指与描写四忌

第一讲我们来讲讲金手指

什么是金手指呢?

金手指:就是把很多不合理的事情,变成合理

金手指,是一个游戏名词,没玩过游戏的,我解说一遍,就是游戏作弊器,或者游戏作弊指令,通过这金手指,可以对游戏作弊。

网络小说创作里面,没有作者不会用到金手指,问题是,他们知道不知道金手指的存在及意义,知道不知道如何合理利用,而不会让读者感到反感恶心甚至拒绝网络小说最常见的金手指,当属穿越重生不管是后穿前,前穿后,男穿女,还是都市穿异界,异界穿玄幻,穿越这一个金手指,可以让我们把很多不合理的事情,变成合理是的,金手指在网络文学创作里面,起到的作用就是:把很多不合理的事情,变成合理我上次有讲过穿越,凭什么穿越这么一个题材,会这么火,这么多读者看。

说的其实就是想告诉大家,穿越不止是一个噱头一个开始,更应该是贯穿文章始终的一个金手指。

不管主角从哪里穿到哪里,作者都会利用穿越,让主角拥有一个与穿越世界不同的优势,这个优势,就是我们点石成金的金手指。

几年后穿几年前,这种重生是最常见,也是金手指用得最好

的:通过对未来的先知先觉,来弥补以前的遗憾和完成自己的梦想。

大家都在写书,但一本书好不好看,首先是要合理,哪怕是歪理也是理,只要你能说通就行。

大家都知道人跳高顶多两米,好了,你说这个人拿着竹竿撑杆跳,可以跳到十米。这竹竿撑杆跳,就是你所用的金手指可是作者如果说,主角能左脚踩右脚右脚踩左脚,平步青云飞上天,却又不给任何理由,试问,这样的情节,看了有意思吗?

作者可以说,主角处于玄幻武侠世界,修炼的是梯云纵,也可以说,主角在仙侠世界,这个是飞腾术,还可以说主角在魔幻世界,这个是魔法,甚至还可以说主角在科幻世界,采用了最新的气流涡旋喷射系统。

因为作者给出的理由,能够让读者相信和接受,那么,这个金手指就生效了,也会因为它与平常的作品不同,会迅速得到读者的认同。

其实金手指的作用,就是让作者能够自圆其说,别小看这四个字,这四个字是一部小说好坏的最高标准。

那么,可以无限制的使用金手指吗?

答案是否定的,原因很简单,你看到一个人在天上飞,会有很多人惊讶,可是看到几亿个人在天上飞,你还会惊讶吗?

适当的在一些重要情节使用金手指,才能给予读者最大的吸引力。

就好像玩游戏,当你一进入游戏,你就是满血满防满等级,也许刚开始,你会很感兴趣,但是到后来,你会觉得恶心。

适当的在最需要的时候使用金手指,才能让金手指发挥最大的效用。

那什么时候是最需要的呢?

其实很简单,开头,开头三章,这是最需要金手指的地方没有人会去看一本几十章主角还平凡得象路边的一朵野草般的作品这也是网络小说盛行之后,穿越重生成为大部分作品的开头的原因。

因为你只要把所有的不合理,都推往穿越重生,那就行了。

主角三岁就是先天境界?主角三岁打遍天下无敌手,主角三岁就可以吟诗作对,主角三岁就吸引了无数美女。

不可能吗?作者已经在开头写了,主角是穿越的。

既然连穿越你都相信了,还有什么事情不会发生?

这里,还可以对金手指做出一个定义:作者预先埋设了一个巨大的不合理,让读者接受之后,就可以用这个不合理,来解释一切不合理的事情。

开头使用金手指,是为了吸引读者快速进入阅读状态,沉迷在我们虚构的世界之中,之后呢?

之后使用金手指,就没有多大的限制了,有需要的时候用一

下,不要两章三章就用一次,自己掌握一个度即可。

这点,应该不用我多说才是。

关于金手指的弊端

第一个是无节制使用金手指这个弊端就不多说了,反正就好像吃饭,你能吃五碗,你能吃十碗吗?你能吃十碗,你能吃掉一座米山吗?

一旦超出读者承受能力,弊端就出来了。

第二个,是金手指设置不当,也就是bug比如一个小学毕业的人,穿越回他小学时代,以他掌握的知识,在小学肯定是游刃有余,但是在中学呢?高中呢?高考呢?还照样牛逼吗?

这就说不过去了当然作者还可以说主角穿越后,获得了记忆力加强的能力,OK,那这个bug就修复了。

第三个,是金手指修改幅度过大怎么说呢?穿越到三国的主角,一过去就魅力100,吸引关张赵马黄,许典张夏侯诸葛亮当军师,司马懿副军师,庞统算账,周瑜练兵这种书,YY过度,根本就一点吸引力也没有特别是那种一出场就是绝世高手,天下无敌的,很难写好,就是因为金手指开得太厉害了。

金手指的应用在于一个度,合理,适当,只要这个尺度掌握好了,那么你怎么写,都能写顺。如果你尺度掌握不好,不舍得

用金手指,结果敌人太强大,读者看起来憋屈,又或者金手指开太厉害,敌人过弱,读者看起来也憋屈因此,如果大家写作的时候,感觉到自己创作的时候,陷入了瓶颈,可以思考一下,是不是金手指出了问题,是不是需要用一个更合理的金手指来解决问题,还是需要减少金手指的出现,来调整读者的情绪呢?

对于小说描写的四大忌讳

请记住爱勒莫?雷纳德的金玉良言:“我总是力图去掉那些读者会跳过去的内容。”

——巴纳比?康拉德

“你为什么不扔掉它们呢?”一位著名作家对我说道,“撕了它们吧,把它们去掉吧广

他这是在评价我花了整整一年创作的某本小说的前72页,我兴致盎然地写下又反复修改的72页。我目瞪口呆。我究竟哪儿错了?

那年我24岁,在加利福利亚的圣?芭芭拉探望父母,我从报纸上得知辛克莱尔?刘易斯当时也正在同一座城市。我一直想拜见这位美国第一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巴比特》、《大街》。《阿罗史密斯》、《埃尔默?加特利》等一系列作品的作者。于是我鼓足勇气写了一张便笺给他,告诉他我想成为一名作家并想和他相识。令我吃惊的是,第二天他就邀请我去共进午茶。

在会面快结束的时候,他要求看看我的小说。我回家取来了满载着希望的小说的前75页,我对这个开头非常自豪,它是对小说主人公即将涉足亚速尔群岛的精彩描写。因此,当第二天大文豪让我去掉这前72页时,我无疑是受到了一次巨大的打击。

“但……但……”,我辩解着,“我必须作好背景和氛围的渲染,不是吗?”

“拿72页来渲染?”他反驳道,“如果我想了解亚速尔群岛,我会去查阅《各国地理》,而不是一本小说。”

然后,他补充了这点对任何作者都不无神益的建议:“人们读小说是为了感情,而不是为了知识。如果他们在受到感情感染的同时获得了一些知识,那是好事,但感情永远是第一位的。纯粹的描写不能使一部小说变得伟大。当你作品中的船只在风景如画的岛上靠岸时,你的叙述就突然中止了,但后三页中倒不乏一些精彩的东西,冲突、情感、人物,让我读到了更多。”

结果是,因为他喜欢下面的章节,雇我作了他的写作秘书。我和他一同前往马萨诸塞的威廉姆斯镇,在那里度过了令人难忘而又获益匪浅的6个月的时光。

在那儿,我学到了描写四忌

第一忌讳:无论文笔多么优美,都不要让描写使你的叙述陷入中止。

小说的作者必须牢记这点:不要过分描述任何事情,无论它是特顿山脉,是夕阳,还是怀基基海滩上的斑马。否则,你叙述的力度就要受到影响,你也将使读者的注意力出现危险的空白。

请记住爱勒莫?雷纳德的金玉良言:“我总是力图去掉那些读者会跳过去的内容。”

读者的确愿意跳过那些无效内容。

何谓无效内容?

“任何偏离故事主线的内容都可称之为无效内容。”

这里我个人说明一下请看清楚是任何偏离故事主线的内容支线什么的并没有偏离而是在辅助主线..

与你的叙述无关的任何说明、解释和描写都是无效的。它们犹如截流的堤坝一样阻挡着故事情节的发展。

这并不意味着你在讲述一个医生、一个律师或一个捕鲸者的故事时,不能透露有关这项职业的种种常识。但你应该巧妙而不露声色地做到这点,应该将这些常识与主人公的行动、冲突和叙述的主干很好地交织在一起。通过知识的渗透,我们能不费吹灰之力地从司考特?杜罗那里学到法律,从汤姆?克兰西那里了解潜水艇,从麦克尔?克里奇顿那里知道日本。

应该让你的描写生动丰富而又服务于主人公的各种行动。你可以描写紫色山峦后渐沉的夕阳,河边饮水的老牛,但为什么不是通过小说主人公的眼睛来描写这一切呢?他或她观看着这番景色,由此联想到一个宁静的过去,目前处境的感受,或由此让

我们领悟到他(她)的性格,以及一切能推动叙述向前发展的情节。

这就引发了第二大忌讳:不要浪费过多的时间来描写并非重要的环境。

我曾收到过一部短篇小说的底稿,其中有这样一段描写,或许能说明问题。

科莉从列车的车窗向外看,这列车正载着她经过乡村驶向旧金山,她将在那儿举行婚礼。列车在爱瓦的比格利弗镇(标牌上写着:人口251)停下,她看见了一排排毫无生气的房屋,全都千篇一律,就连房前熟睡的大黄狗都如出一辙。早先,比格利弗曾是一个繁荣的矿业小镇,但现在它已没落,不再有往日的生机。她看见一个拄着拐杖的男人在站台上卖报。该镇由马修?克鲁姆(1850-1899)于1892年建立,它最能引以为荣的一件事就是1912年特迪?罗斯福在这儿呆了整整一天,“棒极了”,他说道。列车呼啸了两声,科莉便告别了比格利弗小镇,以后再也没见过它。

在一部长篇小说里这样的文字都是在浪费篇幅,更不要说短篇小说了。让这段描写小镇的文字能保留下来的惟一理由,只能是科莉或多或少地将它与自己的过去或将来联系在一起。

试对比:

尽管科莉从未见过,但她仍然十分了解这个小镇,它和所有

的小镇一样,科莉憎恶它们。她来自一个和比格利弗极为相似的小镇,只不过叫别的名字,地处西弗吉利亚罢了。现在,谢天谢地,她将去一个城市,一个繁华的大都市,在那儿,她的美貌和音乐天赋都将得到赏识。她迫不及待地等着列车驶离这座丑陋的小镇。

或相反的反应:

科莉立即爱上了这个小镇,它绿树成行的土路、刷得粉白的小教堂和熟睡的大狗捍卫着一派宁静的氛围。也许在结婚后,她能说服爱德离开拥挤的旧金山,而到一个酷似比格利弗的小镇定居,她婚后打算要三个孩子,这种小镇将是抚养子女的好去处。以上两个例子,对小镇的描写都具备充足的理由,从中我们能了解到一些有关主人公的情况,包括她的希望、她的梦想以及她的性格。因此,对实物合理有效的描写应是人物对周围环境的反应。你可以对环境赋予任何情感,如例一中是“恨”,例二中则是“爱”。小说家大卫?罗吉曾宣称:“一部好的小说中的描写绝不仅仅是描写。大多数背景描写的危险在于一连串的漂亮的陈述句和叙述的中断将读者推向昏昏欲睡的境地。”

请牢记罗吉的格言,将它打在纸条上贴到计算机或打字机前:“一部好的小说中的描写绝不仅仅是描写。”

描写的第三点忌讳是:不要在一个无关紧要的事情上浪费读者的注意力。

这是初学者最容易犯的错误。

这里有个突出的例子,摘自一位中学生的习作。

他缓缓地从椅子上站了起来走到门口,他犹豫了。他用满是皱纹的湿手握住了金属门把,感觉凉冰冰的。他将它慢慢地拧向左边,叭地一下推开了棕色的栎木门。然后,他一步一挪地走进了正午的骄阳下,脚下的旧鞋吱吱作响,他拾级而下,发动了他那辆1959年产的福特牌小货车,开进城里,杀死了他的兄弟。显然,文章把重点放在了并不重要的行为上。

这点告诫还可以扩大为,不要将故事重点放在无足轻重。只在故事中起承上启下作用的人物上。例如,“一位有着狰狞面孔、和寡居的母亲一起从南斯拉夫来的传者”,或“那位有着萨克斯管色的头发、嚼着口香糖的女招待,正在为成为一名法庭速记员而学习”,都有可能将我们的注意力从餐桌上那对恋人——我们的主人公身上转移开来。

描写的第四点忌讳是:不要概括,要具体。

“天空是蓝色的,鸟儿飞来飞去,远方的山模糊不清,绿色的田野散发着好闻的香味。”

我们会立即知道我们面对的是一位业余作家,或说得好听一点,一位懒惰的作家。为什么呢?因为这段描写是以概括的方式,描绘了一幅既模糊而又毫无重点的场景。

我们完全可以对这一景色作出另一番描写:

天空是孩子们画中的那种天空,彻头彻尾的深蓝色。绵延的山脉看上去就像恐龙的脊背,人字形的大雁在头顶盘旋。青翠欲滴的田野散发着阵阵新别的牧草的清香。

如果你必须描写静态的景物或天气,请发挥点创造性,就像维吉尼亚?沃尔夫在《浪花》中对酷热的描写那样:

太阳的烈焰击打着南部群山的层峦叠嶂,一直射入深不见底的河床,高高的吊桥下的河水顿时收缩;烈焰击打着果园的墙壁,每一块砖石都几乎达到了熔点,紫红紫红的,炽热得仿佛一触即化,一碰就会变成一堆滚烫的碎末。

关于写作忌讳概括化,没有人比俄国伟大作家契河夫说得更好。他在一封信中,告诫一位作家朋友避免概括化和平常化:“我认为,对于自然的真正描写应该相当简略并与主题存在相关性。应该避免落人俗套的描写,比如,‘落日沐浴在黑色海洋的浪花之中,绦紫色的金光一泻而下’等等。在描写自然时,要抓住细节,而且要达到这样一种程度,即使闭上双眼,也仍能看到你所描写的场景。如果你这样写道,‘在水坝上,一只破玻璃瓶的瓶颈折射出一星亮闪闪的星光,塑像倒映出圆形的黑影,一只狼慢慢地出现在视野之中并开始奔跑’,你也就将一个月朗星稀的夜晚的效果描写到了极致。”

显而易见,这里要说明的问题就是,“在细节描写中要具体”。

最近,我读到一本小说,作者是这样开头的:“女主人公在公共汽车上专心致志地读着书。”

什么书读得这样专心致志?作者没有交待。

多好的一个机会错过了!如果她读的是《安娜?卡列尼娜》、《花花公子》、《带着癌症生存》、《足不出户学法律》、《领域与意识流》、《怎样写浪漫小说》或《格雷解剖学》,我们就可以对她的性格有所了解,因为以上的每一本书都反映了一个截然不同的人物。

如果是一位年轻漂亮的小姐在读一本关于癌症的书,我们会深感兴趣2一个小女孩在读《领域与意识流》,我们也同样会感兴趣;而一位老妇在读《花花公子》,我们则会好奇心大发。毫无疑问,这都会比“她专心致志地读着书”,使我们对女主角了解得更多。

因此,当你坐下来写作的时候,请记住,

不是“一杯饮料”而是“一杯马丁尼”;不是“一只狗”而是“一只长卷毛狗”;不是“一束花”而是“一束玫瑰”;不是“一个滑雪者”而是“一位含苞欲放的年轻少女”;不是“一顶帽子”而是“一只高顶回角帽”;不是“一只猫”而是“一只阿比西尼亚猫”2不是“一支枪”而是“一支0.44口径的新式自动手枪”,不是“一幅画”而是一幅“马奈的‘奥林匹亚”’。

总结一下将描写四忌与契河夫的金玉良言合二为一,我们就得到了一条所有好的作者在描写时都应该遵循的一条规则:要具体!

问题1所谓使叙述中断是什么意思?有些景色可以起到烘托气氛、衬托感情一类作用,如果不加大力度渲染,会让文章缺少高潮的跌宕起伏感和感情色彩,但这样着力烘托、大量描写,是错误的吗?

所谓的故事中断主要是说你在叙事过程中突然截止然后以旁白的形式介绍一大段设定这种是非常不可取的如果非要介绍那也必须尽量融入剧情因为读者看的是你的剧情而不是你的设定

问题2像这种描写不是能增强画面感吗假如是要描写一件重要的事能否将环境描写的详细一点呢?

这里有个突出的例子,摘自一位中学生的习作。

他缓缓地从椅子上站了起来走到门口,他犹豫了。他用满是皱纹的湿手握住了金属门把,感觉凉冰冰的。他将它慢慢地拧向左边,叭地一下推开了棕色的栎木门。然后,他一步一挪地走进了正午的骄阳下,脚下的旧鞋吱吱作响,他拾级而下,发动了他那辆1959年产的福特牌小货车,开进城里,杀死了他的兄弟。是,的确是可以增强画面感可是主次感呢?这段话主要讲的是什么?是“他杀了他的兄弟”,但是笔者却用大量的篇幅在描写无关紧要的动作你好好想想如果以同样的笔墨描写“他”

的心理回是一个什么样的情形?

问题3就是纯言情要怎么制造或者有金钥匙啊

针对这个问题我想说一下并不是每一篇小说都需要金手指的有些文并不适合比如如果一篇很传统的文硬塞了一个金手指进去就会显得不伦不类

问题4就是有了思路但是写不出了怎么办?也不知道是不是懒。

那是因为你自己还没有真正明确自己究竟要写什么,最好拟一个完整的大纲好好构思一下整个故事,当你的主线,支线,细纲都搭建起来的时候应该就不会出现这种情况了

问题5我写的小说中70%都是人物对话。这样有什么不对吗?的确有很大的问题,如果通篇都只是对话的话那读者看什么?难道是一期访谈节目?你可以加入一些充实剧情发展的元素进去

问题6描写中,如果描写的不具体,代入感是不是就很差?为了突出人物,我侧面的描写出他的爱好,兴趣,身体方面的,会不会更好?

【仙】男频主编(科幻(348810616)下午9:05:45

这个问题的作者...我想问一句比如当你置身画展当中对着某幅画黯然神伤的时候是因为这幅画本身?还是它背后所蕴含的故事?我一直都在说小说最看重的是剧情不管描写的是什么都应该在剧情中体现出来而不是由作者本人描写出来就

像上面说的描写四忌当说的一句话“小说当中的描写不仅仅只是描写。”

问题7我们常常要在写小说时写一些景开头是时写会不恰当么“是时写会不恰当么”不好意思啊这个我真看不懂不过小说的开头有很多种方式的不一定非得以景开头你完全可以直接以事件开头直接将矛盾点推到最高

问题8还有就是文章写得太散怎么办啊

有些没写大纲或者大纲不明确的作者是会这样的因为你根本不知道你在写些什么小说当中无废话这句话你想要达到一个什么样的目的你写这个情节是为那件事做铺垫?有时候某人在前期随意所说的一句话都有可能会成为以后的一个重大突破口也就是说你的节奏感还不是很好大局掌控能力还需要加强问题9文章主要人物一定得是一个人吗?

哪我得问你一点了你说的确实是“主要人物”而不是“主角”?如果是主要人物的那肯定不一定,主角是有朋友有兄弟有仇家的这些都是主要人物只不过一个是正面的一个是反面的罢了如果是主角的话....你自己想吧...

问题10说说第一人称这么写好看吧

10.写小说时读者是比较喜欢第一人称还是第三人称开始叙述如果交替来说是否会让读者厌烦

第一人称的视角必须完全放在主角这里他能做的只能是“兵来将挡水来土掩”至于怎么写好看...那就不好说了一个“我”

字的心理暗示实在是太大了必须面面俱到如果犯二也必须之前写出犯二的理由还有内在心理描写也非常重视总之一句话...如果不是文坛老手的话个人非常不建议以第一人称为主

至于好看程度第一人称比第三人称的代入感强这是毋庸置疑的但是第三人称还比第一人称更加全面呢所以只能说各有千秋吧至于交替的问题还是那句话如果衔接的好应该不会让读者厌烦一切的一切都只在“合理”二字

11.节奏怎么加强

故事情节紧凑张弛有度布局能力加强锻炼吧多看多写多练习

12如果描写外貌是侧面描写好还是正面描写好

这没有硬性标准的在你的剧情当中最适用于怎样描写就选择哪种所有的描写所有的叙述都是在为推动剧情的发展服务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