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 4 火烧云》 优质课教学设计_2

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 4 火烧云》 优质课教学设计_2
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 4 火烧云》 优质课教学设计_2

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

《火烧云》教学设计

学情分析:四年级学生已形成良好地学习氛围,养成了较好的学习习惯,大部分学生喜欢阅读,但阅读感悟能力较差,学生积累的好词、佳句、文段较少,能灵活运用所积累材料的学生也少。针对这一情况,本堂课中,我注重在课堂上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自主性,使他们成为课堂的主人,重视词、句、段的训练,重视朗读的训练和指导,加强课外阅读的指导,拓宽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知识。重视阅读与习作的有机结合,正确处理“读”与“写”的关系,做到多写多练,打好学生习作起步阶段的基础。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清作者描写火烧云的顺序,感受火烧云上来时霞光照到地面所产生的奇丽景象,知道火烧云颜色变化多,形状变化快的特点。

2、能力目标:初步学会在仔细观察的基础上展开想象来描写景物的表达方法,会仿照课文写想象片段。

3、情感与态度目标:让学生感受火烧云的景色美,进一步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教学重点::理解在霞光映照下地面上色彩的变化以及火烧云颜色变化多,形状变化快的特点。

教学重点:了解课文是按怎样的顺序描写的,体会作者的心情。

教学难点:了解课文中火烧云的颜色和形状变化。学习作者在仔

细观察的的基础上展开想象来描写景物的表达方法。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准备:《火烧云》的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齐读课题,提问:你觉得什么云是火烧云?(学生结合实际进行回答)

2、朗读课文,从书本上寻找答案。(指名回答)(出示句子:天空的云从西边一直烧到东边,红彤彤的,好像天空着了火。)

3、指名读句子。你觉的这句话中哪个词用得最好?为什么?(“烧”字用得贴切,在句子中有扩展、蔓延的意思,不仅写出了火烧云的颜色是红色的,还写出了火烧云的动态和气势。)正因为这样,我们才把这样的云叫做——(火烧云)

二、学习“霞光”部分

1、这么美丽的火烧云是在什么时候出现的呢?(板书:傍晚上来了)

2、晚饭过后,火烧云上来了。霞光照在大地上,地面上发生了哪些变化呢?你能用笔把这些变化找出来吗?(总结:小孩子的脸——红,大白狗——红,红公鸡——金,黑母鸡——紫檀色,小白猪——金,白胡子——金)这些颜色为什么变得不一样了呢?(是霞光照在地面上使颜色在变)

3、霞光映照地面的景色这么美,简直是一个童话世界,如果你

也被这一片霞光所包围,你的心情怎样,你又想说什么呢?(畅所欲言)说得真好,你们能把这些感受用朗读表达出来吗?(学生尽情地朗读后,齐读)

三、学习火烧云颜色、形状变化的部分

1、自由读描写火烧云变化的自然段,说说火烧云的什么在变化?(板书:变化)

2、学习火烧云的颜色变化

(1)你从天空中找到哪些颜色呢?用“——”划出来。(生反馈:红彤彤、金灿灿、半紫半黄、半灰半百合色、葡萄灰、梨黄、茄子紫)

(2)天空中出现了这么多不同的颜色,你有什么感觉?(板书:颜色多)天空中是不是只有这些颜色?(不是)你是从哪句话中看出来的?(反馈:还有些说也说不出来,见也没见过的颜色。)(3)这一段中有一个词出现了很多次,你找得到吗?(一会儿)数数看有几个“一会儿”?(四个)

(4)从这四个“一会儿”我们能看出火烧云变化速度怎么样?(反馈后板书:速度快)这四个“一会儿”组成了一个什么句子?(排比句)你能说出类似的句子吗?(生说)

(5)天空中这么多的颜色交织在一起,那是多美的呀!能不能用恰当的词语概括出火烧云颜色变化多呢?(五颜六色、色彩斑斓、五光十色、五彩缤纷——)

(6)同学们可真会用词,现在让我们读读这段话,比一比谁能

读出对火烧云的赞美之情?(学生自由朗读第三自然段)(指名两位同学有感情地朗读,其他同学闭眼,听读,回忆,欣赏)过渡:火烧云色彩如此缤纷,那它的形状变化又是怎样的呢?

3、学习火烧云的形状变化

(1)默读描写形状变化的部分,形状变化又有什么特点?(板书:形状)

(2)一会儿,天空出现一匹马,这马的样子是怎样的?它是怎样变化的?它又是怎样消失的?(教师引读)

(3)你觉得这里什么地方写得好?为什么?(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的想象,表达的形象,情景的有趣。如:火烧云出现时“马头向南,马尾向西,跪着”的静态形态美;“马腿伸开了,马脖子也长了”的动态变化美等)

(4)指导朗读:谁能把这种有趣的情景用朗读表达出来。

(5)自己读读“大狗”、“大狮子”的部分,你觉得哪里描写得也很有趣?(重点让学生体会:“那条狗十分凶猛——大狗也不见了。”的生动情景美;“跟庙门前的大石头狮子一模一样——很威武很镇静地蹲着。”的形态美。)

(6)学习到这,老师有个突发的灵感,电脑里有火烧云形状变化的录像,想请大家给录像配音,有兴趣吗?(生齐答:有)配音不是件容易的事,首先要记住火烧云形状变化的内容,再根据画面充满激情地讲解。我们先试着一起背诵一下四~六自然段,好吗?(课件出示四~六自然段的段落结构)(学生有感情齐背)

(7)你觉得天空中还会出现怎样的画面呢?(畅所欲言)

(8)真好!老师捕捉了一组火烧云变化的镜头,我请同学一起来欣赏。(课件展示一组火烧云变化的图片)师:想象一下,它们像些什么呢?想象它的形状,并按照它的“出现、样子、变化、消失”这一顺序同桌同学互相说一段话,一会儿我们集体交流。

(9)同学们想象得真美!火烧云形状的变化是这样多,这样快,你能用一个词语来概括吗?(板书:变化多端)

四、学习火烧云下去的部分

1、自由朗读第7自然段,想一想,你读懂了什么?

2、交流反馈

①“一时恍恍惚惚的,天空里又像这个,又像那个,其实什么也不像,什么也看不清了。”你是怎样理解“恍恍惚惚”的?(指看不真切)这说明什么?(火烧云瞬息万变)

②“可天空偏偏不等待那些爱好它的孩子。一会儿工夫,火烧云下去了。”孩子们看累了,低下头,揉一揉眼睛,想沉静一会儿再看,火烧云却下去了,这时他们的心情怎样?(留恋、惋惜)你们能把孩子们那种留恋的心情读出来吗?齐读。

3、学了课文,火烧云给你留下了什么样的印象?(板书:神奇美丽)

4、学了课文,你知道它是按着怎样的顺序写的吗?(时间顺序)

5、小结:相信火烧云那美丽的景色已经深深地印在了你们的脑海中了。这个世界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只要你们

留心观察,就会发现更多的大自然的奇丽景象,就会发觉我们的世界原来是这样美丽!同学们是否也是一个善于观察的人呢?

五、拓展创新,发挥想象

读着《火烧云》我们不由赞叹作者生花的妙笔,那是源自作者认真的观察,丰富的想象。于是,最后的课外作业拓展请学生学着作者的观察方法,去观察自己喜欢的自然景象,发挥自己的想象,写一写除夕的烟花、天空的云、海上的浪潮……我们将课堂的语言训练和课外的生活实践活动进行有机结合,从而使学生从单一的语文课堂步入广泛的社会语文空间。同时也很自然地将学生的视野由课内推向课外,拓展了语文学习的空间,体现了语文学科的生活性及开放性。板书设计:火烧云

变化快

颜色多

形状多

(三)拓展创新,发挥想象。

读着《火烧云》我们不由赞叹作者生花的妙笔,那是源自作者认真的观察,丰富的想象。于是,最后的课外作业拓展请学生学着作者的观察方法,去观察自己喜欢的自然景象,发挥自己的想象,写一写除夕的烟花、天空的云、海上的浪潮……我们将课堂的语言训练和课外的生活实践活动进行有机结合,从而使学生从单一的语文课堂步入广泛的社会语文空间。同时也很自然地将学生的视野由课内推向课外,拓展了语文学习的空间,体现了语文学科的生活性及开放性。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