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亳州名人

安徽亳州名人
安徽亳州名人

安徽亳州名人

华佗-华佗,字元化,出生在东汉未年豫州沛国谯县(今安徽毫县)的一个普通士族家庭,约生于汉冲帝永熹元年(公元145年),卒于汉献帝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

曹操-曹操(155~220),即魏武帝。三国时政治家、军事家,诗人。字孟德,小名阿瞒,谯(今安徽亳县人)。东汉末年,在镇压黄巾起义军中,逐步扩充军事力量。初平三年(公元192年)占据兖州,分化、诱降青州黄巾军的一部份,编为“青州兵”。建安元年(196年)迎献帝都许(今河南许昌东)。挟天子以令诸侯,先后削平吕布等割据势力。官渡之战大破军阀袁绍后,逐渐统一了中国北部。建安十三年,进位为丞相,率军南下,被孙权和刘备的联军击败于赤壁。后封魏王。子曹丕称帝,追尊为武帝。

花木兰:亳州人

马玉昆:清末蒙城人。清军名将。马玉昆的勇敢善战,却为日人所畏惧,如大平山之战,连日方的战史中也不得不承认:“此日之中国兵颇为顽强”,“忠勇力战”,“决无退却之色”。

任永清:蒙城人,.淮军旧将。北洋陆军将领。

过之纲:蒙城人。在西北军长期管理财金工作。

张良:西汉亳州人。为刘重要谋士。楚汉战争时,提出不立六国后代,联合英布、彭城、笼络韩信等策略,并主张追击项羽,彻底消灭楚军,

皆为刘邦所采纳。曾与韩信整理编次春秋战国以来各家军事著作。汉朝建立,封留候。

曹腾:东汉亳州人。东汉末年大宦官。宽厚仁爱。

曹洪:三国亳州人。魏国名将。骠骑将军。

曹仁:三国亳州人。魏国名将。大将军、大司马。

曹真:东汉亳州人。魏国名将。大将军。太司马。

曹丕:三国亳州人。魏文帝。为当时文坛领袖。其诗“燕歌行”为现存最以早一首七言诗。所著《典论·论文》为我国较早之文艺理论批评专著。现存诗歌约40首。有《典论》5卷、《列异传》3卷,文集23卷,已散佚。明人辑有《魏文帝集》。谥文帝。

曹植:三国亳州人。建安杰出诗人。其诗歌艺术性极高,对``五言诗发展起极大推动作用。今传《曹子建集》10卷。

许褚:三国时期亳州人。魏国猛将。在曹操宛城战张绣时,因屡建战功,赐关内侯。后与马超大战于潼关,威名大振。因勇猛知名,军中外号“虎痴”。曹丕称帝时,封万岁亭侯,升为武卫将军,总督中军禁兵。曹睿即位后,又进封许褚为牟分侯。许褚病死后,被追赠为壮侯。

夏候敦:三国时期亳州人。魏国大将。从征孙权还,官拜前将军。曹丕封魏王。任为大将军。

夏候渊:东汉末年亳州人。魏国名将,与张辽、曹仁、徐晃、张郃并称五大良将。

夏候玄:三国时期亳州人。征西将军。早期玄学领袖。书法家。著有《夏候玄》集。今佚。

朱粲:隋亳州人。隋末农民起义首领。号“可达寒”,自称“迦楼罗王”。“引军渡淮”,转战湖北竟陵陵、沔阳,后转山南。在冠军(今河南邓县西北),称楚帝,年号为“昌达”。攻陷邓州,有众二十万人。因乏军粮,首领杨士林、田瓒率兵叛朱粲,朱粲大败于淮源,被王世充拜为龙骧大将军。

李绅:唐亳州人。曾作《新题乐府》20首,其“锄禾日当午,汉滴禾下土,谁念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一诗哙炙人口。

陈抟:后唐亳州人。宋太宗赐号希夷先生。著有《无极图》(刻于华山石壁)及《先天图》。其学说后经周敦颐、邵雍加以推演,成为宋代理学的组成部分。另著有《指玄篇》,言导养还丹之事。好读《易经》,善诗,《全唐诗》录有多首。

曹霸:唐亳州人。唐画马最最著名。杜甫作有《丹青引》及《观曹针军画马图》二诗,对其画艺极加称赞。

鲁宗道:唐亳州人。1017年诏两省置谏官,六员首推宗道为右正言,多所论列,宋真宗意颇烦。宗道耻于尸禄,请得罢去。真宗觉悟,遂于殿壁书“鲁直”二字。后晋升户部员外郎兼右谕德,迁左渝德直龙图阁。仁宗即位后,迁户部郎中龙图阁直学士兼侍讲判吏部。1022

年升尚书礼部侍郎,以正直敢言,贵戚惮之,称“鲁头参政”。卒赠兵部尚书,谥肃简。

龚得树:清亳州人。捻军起义首领。

吴楚奇:清亳州人。清初画家。诗画名冠江南。著有《鸿皋琐说》、《汀南吟草》等。现存有《西江游览图咏》,内有山水画21幅。

刘金定:宋代蒙城人。巾帼英雄.

孟汉卿:元代著名杂剧家。公案戏《张孔目智勘魔合罗》不仅在当时影响很大,而且流传至今。

薛蕙:明亳州人。明代著名诗人。字君采,号西原,晚号大宁居士。著有诗文集《考功集》,另有《西原遗书》、《约言》等。学识渊博,为当时学者敬重,称西原先生。

薛凤翔:明亳州人。《牡丹史》作者。为牡丹作记、作谱,记述之详尽而言,则首推《牡丹史》。

姜桂题:亳州人.淮军旧将。北洋陆军将领。

老子:楚国涡阳人。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所著《道德经》。

张乐行:清涡阳人。捻军起义首领。

张守禹:清涡阳人。后期捻军著名首领。

张禹爵:清涡阳人。袭爵为太平天国幼沃王,是捻军中最年轻的将领。李奇茂:涡阳人。台湾著名水墨画大师淡江大学艺术中心主任。

安徽文化100名人

安徽100位文化名人 安徽是一个具有悠久文化历史的大省:徽山皖水孕育出来的徽派文化在中华民族的文化发展进程中是一块绚丽夺目的瑰宝。各朝各代的文学、学术以及科技名人对人类历史的前进,也曾起到过巨大的推动作用,在这其中不乏曾做出过杰出贡献的文学家、科学家、军事家、学者等等,历史上的安徽可谓是人杰地灵,人才辈出。为您了解安徽的文化历史名人,加深对安徽的认识。遴选出安徽历史上100位文化名人: 1、管仲(?—前645)名夷吾,一称敬仲,颍上人。春秋时期政治家,曾辅佐齐桓公成就霸业。今存有《管子》一书。 2、老子(生卒不详)传说为李氏,名耳,字伯阳,或称即老聃,涡阳人,一说河南鹿邑人。春秋时期思想家,道家创始人。今存有《老子》一书。 3、庄子(约前369—前286)名周,字子休,蒙城人,一说河南商丘人。战国时期道家代表人物。著有《庄子》一书。 4、文翁(生卒不详)庐江人。西汉教育家,曾任蜀郡守,创立官学,大兴教育,风气影响全国,垂范后世。 5、刘安(约前179—前122)寿县人。西汉思想家、文学家。袭封淮南王。善鼓琴,尤工词赋,曾集宾客编写《淮南子》一书。 6、桓谭(约前20—56)字君山,淮北人。东汉唯物主义哲学家,又好音律,善鼓琴。著有《新论》29篇。 7、华佗(约141—208)又名旉,字元化,亳州人。东汉医学家,精通诸科,以创“麻沸散”和“五禽戏”闻世。 8、曹操(155—220)字孟德,亳州人。东汉末文学家、政治家、军事家。有治才,精兵法,又善诗文,开启独具风骨的建安文风。著有《魏武帝集》。 9、曹丕(187—226)字子桓,亳州人。三国时期文学家、曹魏开国皇帝,善诗文,尤擅文学批评,所著《典论》开中国文学批评之先河。 10、曹植(192—232)字子建,亳州人。三国时期文学家,诗文冠当世,尤工五言诗,与父操、兄丕并称“三曹”。著有《陈思王曹植集》。 11、嵇康(223—262)字叔夜,濉溪人。三国时期文学家、思想家、音乐家。正始文学代表人物,竹林七贤之一。著有《嵇中散集》 12、刘伶(生卒不详)字伯伦,濉溪人。魏晋之际玄学家,力倡“无为之化”,为竹林七贤之一。又以嗜酒闻名,作有《酒德颂》。 13、王蕃(228—266)字永元,庐江人。三国时期天文历算学家,曾确认一年为365.25天,回归线为24度。著有《浑天图记》、《浑天象注》。 14、戴逵(?—396)字安道,濉溪人。东晋画家、雕塑家。擅画山水人物。所塑瓦官寺《五世佛》,

安徽省自然和人文介绍

安徽省介绍 一、概况 安徽于清康熙六年(公元1667年)始建省(原江南省分为安徽,江苏两省),省名取安庆府与徽州府名第一字为安徽。安徽因历史上有古皖国和境内的皖山、皖河而简称"皖"。 安徽省是中国史前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在繁昌县人字洞发现距今约250万年前人类活动遗址。在和县龙潭洞发掘的三、四十万年前旧石器时代的"和县猿人"遗址,表明远古时期已有人类生息繁衍在安徽这块土地上。亳州在商代曾为成汤之部,古寿春(今寿县)在春秋战国时曾为楚国首都。 安徽位于华东腹地,是我国东部襟江近海的内陆省份,跨长江、淮河中下游,东连江苏、浙江,西接湖北、河南,南邻江西,北靠山东。 面积居华东第3位,全国第22位。其中:淮河流域6.7万平方公里,长江流域6.6 万平方公里,新安江流域0.65万平方公里。 二、区划人口 安徽位于东经114°54′~119°37′与北纬29°41′~34°38′之间,全省东西宽约450公里,南北长约570公里,总面积13.96万平方公里,约占全国总面积的1.45%,居华东第3位,全国第22位。安徽现设合肥、淮北、亳州、宿州、蚌埠、阜阳、淮南、滁州、六安、马鞍山、巢湖、芜湖、宣城、铜陵、池州、安庆、黄山17个省辖市,5个县级市,56个县。 2007年末,全省户籍人口66757万人,常住人口6118万人,城镇化率38.7%。 三、地理位置 安徽位于华东腹地,是我国东部襟江近海的内陆省份,跨长江、淮河中下游,东连江苏、浙江,西接湖北、河南,南邻江西,北靠山东。安徽清初属江南省,康熙6年(公元1667年),拆江南省为江苏、安徽两省而正式建省,取当时安庆、徽州两府首字得名。境内有皖山、皖水,即现今的天柱山和皖河,春秋时(公元前722—前481年)曾被封为伯国,称为皖国,故安徽简称皖。 全省地势西南高、东北低,地形地貌南北迥异,复杂多样。长江、淮河横贯省境,分别流经安徽省长达416公里和430公里,将全省划分为淮北平原、江淮丘陵和皖南山区三大自然区域。淮河以北,地势坦荡辽阔,为华北平原的一部分;江淮之间西耸崇山,东绵丘陵,山地岗丘逶迤曲折;长江两岸地势低平,河湖交错,平畴沃野,属于长江中下游平原;皖南山区层峦叠峰,峰奇岭峻,以山地丘陵为主。境内主要山脉有大别山、黄山、九华山、

亳州简介

亳州位于安徽省西北部,黄淮平原南端,北部衔接河南省商丘市、西部接壤周口市,南部接壤阜阳市、东部接壤淮北市、蚌埠市,辖涡阳、蒙城、利辛和谯城三县一区,谯城区为市政府所在地,城市规划区总面积572.77k㎡。是一座具有三千多年历史的文化古城,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全国首批优秀旅游城市”。全市国土面积8374平方公里,总人口633万。 亳州自然条件优越,自然资源较为丰富,是全国重要的商品粮、优质畜产品、商品用材林和蔬菜生产基地,地下煤炭、石油资源非常丰富,累计查明资源储量57亿吨,其中煤炭储量达47.23亿吨。中药材种植400多个品种,种植面积52.28千公顷。中药材种植面积占全国的1/10左右,中药饮片产量约占全国的1/4左右。亳州市已形成全国最大的中药饮片产业集群,是全球最大的中药材集散中心和价格形成中心。 亳州历史悠久、人文荟萃,是3700年前商汤王的建都地,是中药、白酒、道家三大文化的发祥地,诞生了老子、庄子、曹操、华佗等先哲名流,是中国长寿之乡、中国五禽戏之乡。 经济: 2013年,在省统计局公布的反映地方经济发展趋势的24项宏观经济指标中,亳州有13项增幅居全省前5位,有6项增幅居全省前3位。 2013年,亳州全年生产总值(GDP)791.1亿元,比上年增长9.7%。第一产业增加值195.0亿元,增长3.8%;第二产业增加值320.1亿

元,增长12.7%;第三产业增加值276.0亿元,增长10.2%。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25.3:40.4:34.3调整为24.6:40.5:34.9。人均GDP16071元(折合2595美元),比上年增加1429元。全年进出口总额4.3亿美元,比上年减少14.6%。其中,出口3.8亿美元,减少18.3%;进口0.5亿美元,增长32.1%。全年财政收入103.5亿元,比上年增长21.6%,其中地方财政收入64.4亿元,增长35%。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540亿元,增长2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45亿元,增长13.7%;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500元,增长10%;农民人均纯收入7530元,增长15%。 目前,亳州有经济技术开发区、亳州芜湖现代产业园、亳州工业园区、涡阳县工业园区、蒙城经济开发区、利辛工业园区六大工业园区。全市现有现代中药、白酒、食品制造及农产品加工、汽车及零部件、文化旅游、煤化工及新能源、电子信息、现代服务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劳动密集型装备制造等十大产业。 重要领导、组织架构: 市委书记:杨敬农。 简介:杨敬农,男,汉族,安徽怀宁人,研究生学历,管理学硕士。1966年3月出生,1986年7月参加工作,1993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现任中共安徽省亳州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 市长:沈强 简介:沈强男,汉族,1961年6月出生,安徽宿州人。1983年 7月毕业于淮北煤炭师范学院,1983年7月入党,中央党校导师制在

亳 州 方 言 大 全.

亳州方言大全 【马虎子】:一种喝的东西,像稀饭.例如:咱喝~~去吧! 【疙包】:糊状,饭渣.例如:看你身上盯的~~! 【血得】:舒服,不错.例如:这东西弄的~~! 【管谈】:不错,行.例如:这人对工作挺认真,以后~~! 【好类很】:非常好.例如:这件事办的~~! 【怪得来】:还好,比较好.例如:这东西~~! 【啥家使眼】:什么啊.例如:你说的~~,不懂! 【白慌来】:别着急.例如:~~,我弄完这一点就去! 【使味儿】:够味,够意思,好玩.例如:这人真~~! 【弄啥眼】:干什么?例如:你~~! 【雾佬住来】:下着小细雨.例如:外面正~~! 【鳖子子】:孬儿子.例如:略 【孬比绛类】:不是人生类.例如:略 【洛拐】:本意为动物小产,引申为打毁的意思。例;小瘪子子,我打~~你! 【粪妮子】:一种装东西的筐,柳条类的柔韧条子编造。 【耶毕】:事情不是太理想,或者终结了。例:这事~~啦(没指望),***~~啦(死啦) 【耶熊】:不办啦。例:爱咋地咋地,不办~~!! 【是哩】:赞同。例:甲:“你说这事可~~?”乙:“~~~~!”

【弄熊哩】:干什么的,对所办之事很不满意。例:这么长时间了,办的啥事,你~~~! 【逞脸】:调皮捣蛋 例句:小孩咋恁<逞脸>呢(ni)? 【得(dei)闲】:有空 例句:我不<得(dei)闲>你找别人吧! 【分壳(ke)】:硬币 例句:给我一个分壳.我买冰棒! 【使味儿】:舒服,有趣 例句:真<使味儿>! 【学你类文】:用你的话说 例句:<学你类文>,谁不想好好过日子? 【任啥】:任何东西 例句:失火了,家里烧类<任啥>都没有了。 【啥家什】:什么东西? 例句:你搁这个弄<啥家什>来? 【一丝拉(/)子】:一点点 例句:你真尖,斗给这<一丝拉子>! (注:尖请查阅下方词汇) 【刺】:有两手.厉害 例句:你真<刺>! 【管谈】:行

安徽历史名人

安徽历史名人全集 先秦两代 管仲庄子甘罗陈胜范增英布张良文翁桓谭桓荣范滂华陀左慈刘馥 三国魏晋 曹操周瑜小乔桓范曹洪曹仁鲁肃吕蒙曹真曹丕曹植嵇康王蕃刘伶 恒温桓伊戴逵 南北朝 何尚之何敬容 隋唐 耿询汪华汪伦张籍李绅杜荀鹤陈抟曹霸 五代十国 朱温朱友贞杨行密 宋 陈翥包拯高太后李公麟方腊吕本中宗杲张孝祥罗愿吕祖谦吴潜胡仔 胡舜陟毕昇梅尧臣鲁宗道 元明 朱升李善长汤和朱元璋常遇春徐达胡惟庸蓝玉沐英朱棣朱权程繁政 汪机傅友德邓愈何震胡宗宪朱有汪道昆许国程大位戚继光注迁讷 左光斗胡正言阮大铖吴应箕 清 萧云从汤鹏杨光先弘仁方以智钱澄之查士标汪昂施闰章梅清梅文鼎 张英戴名世方苞方观承张廷玉汪士慎程兰如刘大戴震鲍廷博姚鼐 罗聘邓石如曹振镛王贞仪高朗亭包世臣郑复光姚莹王茂荫张乐行 张守禹程长庚胡光墉年羹尧李鸿章张树声刘瑞芬孙家鼐丁汝昌刘铭传 汪莱 近代 杨文会周馥吴汝纶杨月楼孙多森程家柽吴樾范传甲施从云吴谷 宋玉琳张汇滔倪映典韩伯棠詹天佑 李经方段祺瑞周学熙倪嗣冲徐谦许世英叶春善柏文蔚杨小楼王揖唐 张敬尧陈独秀冯玉祥孙多钰方振武朱蕴山刘文典梅光迪 当代 黄宾虹柏文蔚汪孟邹方振武王亚樵张治中陶行知胡适张恨水 朱光潜陈延年王步文林散之李克农阿英田间蒋光慈乔年刘开渠 戴安澜王稼祥赵朴初吴作人张曙黄镇侯学煜姚依林杨振宁邓稼先 严凤英 胡锦涛吴邦国李克强 先秦: 老子 (前580-前500),姓李,名耳,字聃,今安徽亳州市涡阳县人,道家学说的创始人。曾出任周朝守藏室的史官(图书馆馆长),后弃官归隐。传说老子归隐时骑青牛路经函谷关,函谷关守令请求老子著书,于是有《老子》五千多言留于后世。《老子》即《道德经》,分“道”与“德”两部分,基本反映了老子的思想。道是“无”,但这个“无”并非不存在,道是“虚”,因其有巨大的包涵性。“德”就是得到道。小国寡民是老子道在社会的再现。老子的道家思想开启了中国几千年来崇尚自然,努力与自然合一的精神内涵。 庄子 (前369-前286),名周,宋国蒙(今安徽蒙城)人,著名哲学家,道家代表人物。他继承和发展老子“道法自然”的观点,认为“道”是无限的,人生的终极意义和至高境界就是与道合一。强调事物的自生自化,否认有神的主宰。他的思想包含着朴素辨证法因素。著作有《庄子》,亦称《南华经》,是道家经典之一。《庄子》在哲学、文学上都有较高研究价值。名篇有《逍遥游》、《齐物论》、《养生主》。《养生主》篇中的‘庖丁解牛’尤为后世传诵。 管仲春秋时齐国名相,颍上人春秋时期著名政治家和思想家。他经鲍叔牙推荐被齐桓公任为卿,被尊称“仲父”。他辅佐齐恒公对内对外政策进行全面改革,分国都为十五士乡和六工商乡,设各级官吏管理,并以士乡的乡里组织为军事编制;主张按土地好坏分等征税,适当征发力役,禁止掠夺家畜;用官府力量发展盐铁业,筹造和管理货币,调剂物价;特许在庶民中选士,予以破格提升。帮助齐桓公以“尊王攘夷”相号召,使齐国日益昌盛,成为春秋五霸之首。管仲是先秦法家思想的奠基人之一。现存《管子》76篇,多为后人假托。 孙孙敖霍邱人(生卒年不详)春秋时期杰出的政治家。公元前601年,出任楚国令尹(楚相),辅佐楚庄王施教导民,宽刑缓政,发展经济,政绩赫然。主持兴修了芍陂(今安丰塘),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增强了国力。司马迁《史记·循吏列传》列其为第一人。 两汉、三国、两晋、南北朝 陈胜(?~前208) 字涉。阳城(今属固镇县人,一说河南登封东南)人。雇农出身。秦二世元年(前209)被征屯戍渔阳(今北京密去西南),因洪水误期,按秦律当斩。遂与吴广在蕲县大泽乡(今宿县东南刘村集)发动同行戍卒九百人起义。各地纷纷响应,队伍发展至数万人,并在陈县(今河南淮阳)建立张楚政

亳州的民俗文化

亳州的民俗文化 摘要亳州地处华北平原,历史悠久,人口绝大多数为汉族,其风俗习惯的传承变迁基本上与我国汉民族的风俗演变相一致。下面就从饮食、传统节日、民俗娱乐方式、婚丧嫁娶等方面来简单的介绍下我们亳州的文化。 关键词亳州民俗发展民俗文化饮食传统节日等 一、亳州的民俗文化 1、饮食文化 先从我们的饮食文化上来讲起来吧。饮食上,它与华北平原的其它地区无太大差异,主要以粮食(小麦、稻谷)作物为主食,以各种动物食品、蔬菜作为副食的基本饮食结构。值得一提的是亳州的酒。酒,不仅是能满足提神、解除疲劳、医用等生理需要的饮品,而且是一种重要的文化媒体,它在汉族长期的饮食文化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亳州是中国十大名酒之一——“古井贡酒”的产地。得天独厚的井水资源,悠久的酿酒历史,深厚的酒文化,使古井贡能在历史长河中散发着经久不衰的魅力。亳州又是药都,每年春夏,芍药花开,片片芬芳带来美景春色的同时,亦是入药的好材料。 2、传统节日和传统娱乐方式 在传统节日方面,主要有腊祭、祭灶、春节、元宵、社日、清明、端午、中秋、重阳等。在诸节日中,以春节最隆重。春节的饺子、端午的粽子、中秋的月饼,千百年来传承不衰。其他诸如开春时食用的春饼、春卷,正月十五的元宵,农历十二月初八吃腊八粥、寒食节的冷食,农历二月二日吃猪头、咬蚕豆、尝新节吃新谷,结婚喜庆中喝交杯酒,祝寿宴的寿桃、寿桃、寿糕等,此外,各行各业有各自的节日,如饮食业要祭拜灶神等等,这些几乎都是汉民族的通例。 在民俗传统娱乐方式上,我们有佗五禽戏,东汉末年伟大医学家华佗依据中医学的阴阳、五行、脉象、经络、气血运行法则,在总结了前人模仿鸟兽动作的基础上,创编的一套保健体操,包括虎、鹿、熊、猿、鸟的动作和姿态。作为中国古代养生健身功法,华佗五禽戏发源于亳州,长盛不衰,经历朝历代的变迁,到现在已发展成为二十多种不同版本。也有传统戏剧二夹弦,二夹弦剧种起源于河北,发展于山东菏泽,流传于苏、鲁、豫、皖四省边界地区,解放后在亳县(今亳州)受到重视,并逐步形成自己的特点,节奏轻柔明快,表演贴近生活,和梆剧一样深受人们喜爱。梆剧(又称豫剧)是亳州特色剧种,传统剧目多达四

安徽方言特点

“安徽方言”不是单一系统的方言,而是多种方言系统的综合体。它既有官话方言,又有非官话方言。安徽的官话方言主要有中原官话和江淮官话。中原官话主要通用于淮北和沿淮以南的部分市县,江淮官话主要通用于江淮之间和沿江以南的部分市县。安徽方言中的非官话方言主要有赣语、吴语、徽语。赣语主要通用于皖西大别山南麓和沿江两岸的市县。吴语主要通用于沿江以南和黄山山脉以北以东的各市县。徽语主要通用于黄山山脉以南旧徽州府所辖地区。此外,还有在近百年来,先后成批迁徙定居我省南方的客籍人所说的客籍话。客籍话中有湖北人说的西南官话,有河南人说的中原官话,有湖南人说的湘语,也有为数较少的福建人说的闽语和客家话,还有从浙江迁徙皖南的畲族移民说的畲话。说西南官话的湖北人,大都集中居住在宁国、广德、郎溪、泾县、铜陵等县境内。说中原官话的河南人,大都集中居住在广德、郎溪等县内。皖南的闽方言,是指由浙江、福建等地移居宁国岩山一带,和散居在广德、郎溪、歙县等地的浙江、福建人所说的话。说湘语的湖南人,大都集中居住在南陵县境内。说客家方言的人,是指由闽西移居宁国岩山一带的福建人所说的话。畲话是宁国境内畲族人说的近似“客家话”的汉语方言。我省的畲民大都居住在宁国县东南部的畲乡。(二) 皖北中原官话①中原官话是现代汉语八个官话方言之一。安徽省淮北17个市县(不包括怀远城区话)和沿淮以南的凤阳、蚌埠市、寿县、霍丘、金寨(北部)等5市县的话,均属中原官话。 语音特征: 1.各地话大都将普通话开口呼零声母字,读成舌根浊擦音 声母。例如,“安”读 a~21 3,“昂”读 ɑ~55,“爱”读 53,“袄”读 24。1 ①为了称说的简便,文中有时也说成“皖北官话”或“皖北话”。 2.各地话n与l声母不混。例如,脑≠老,年≠连,怒≠路,女≠吕。 3.各地话韵母的元音韵尾大都丢失,鼻辅音韵尾大都变成鼻化韵母。例如,“买菜”说成m 24ts 53,“报销”说成p 53 i 213,“蓝天”说成la~55tia~213,“刚强”说成kɑ~213t iɑ~55。 4.各地话都是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四个声调。古清入和次浊入一般并入阴平,古全浊入大都并入阳平,古全浊上今音归去声。例如,失=诗,袜=蛙,食=时,是=世视。 5.各地话都没有把“知绸招唱声”等古知章组三等韵的字读成t t 声母的情况;没有将成批的“家敲学”等古见晓组开口二等韵的字读成kkx声母的情况。 6.将古全浊声母全部读成清音声母。今读塞音、塞擦音声母时,跟普通话一样,也是古平声字读成送气声母,古仄声字读成不送气声母。例如:袍p≠暴p,桃t≠稻t,葵k≠柜k,求≠旧t ,才ts≠在,肠t (或ts)≠丈t (或ts)。 词语特征: 1.在亲属称谓上较特殊的叫法:祖父大多面称“爷”(这与皖中江淮话和徽语的叫法相反,这些话里“爷”多称父亲或父辈的兄弟们,)祖母面呼奶〔n 24〕或〔cn ~24〕与表示乳房意思的“奶”有分别;呼父亲为“爹”或“ ”(音达),母亲大都呼“娘”;外祖父呼“老·爷”或“外老·爷”,外祖母叫“姥”或“姥·娘”,舅母呼“妗·子”。

【安徽名人馆作文】安徽名人馆观后感800

【安徽名人馆作文】安徽名人馆观后感800 安徽名人馆作文篇1 安徽名人馆是全国第一家地方籍名人展馆,馆内的陈列收藏十分丰富,是国内有名的博物馆。 馆内陈列展出史前时期到近现代的50位安徽历史名人,包含籍 贯属于安徽以及在安徽留下过重要足迹的人。馆内利用高超的艺术 手法、先进的现代多媒体等高科技手段和场景布置充分表现出了人 物的逼真形象和风韵神态。对各位名人主要以对名人的主要事迹简介,和他们在历史上所做出的杰出贡献,体现安徽钟灵毓秀、人杰 地灵的形象。在馆内参观可以通过各位名人了解、认识安徽。整个 名人馆都遵循着徽派建筑的风格特点,从名人馆正门和馆内的复古 建筑和街道都可见一斑。我们了解到名人馆是由八个展厅组成,整 个名人馆以安徽文明史和古生物化石为主线进行陈列,整个展馆融 知识性、趣味性、娱乐性、参与性于一体,是安徽省历史教育知识 的重要基地。也是目前国内最大、聚集名人最多的一家名人馆。 走进名人馆,首先看到的是序厅,在序厅正对门的墙上雕刻着包括李鸿章、胡适、陈独秀、周瑜、老子等多位名人的塑像。以栩栩 如生的姿态充分展示众位名人的特色。在名人馆讲解的带领之下我 们依次了解了文明曙光中的先祖(远古-先秦)、智慧中的先知(秦汉- 南北朝)、文化繁荣时代的先贤(隋唐-宋元)、巩固金瓯中的先驱(明朝)、学术林立时的先进(清朝)、变革中探索的先导(晚清-民国)、 烽火中前行的先锋(民国-新中国)、艺苑奇葩中的先伶(清朝-新中国)八个展厅,在这八个展厅中,和县猿人、新石器文化、江淮汉画像石、文房四宝、古瓷集览、徽州古建、新安诗画、徽派版画、历代 名人等10个专题呈现在游客眼前,从中我们可以了解到许多关于名 人的故事,以及隐藏在背后的安徽历史。 在整个展厅中,不乏存在奇人异事,张玉良这位妇孺皆知的大家,一觉睡得少则三月多则一年的睡神,巢县三将军等,都令人印象深

论安徽省亳州市旅游资源介绍与开发

论安徽省亳州市旅游资源介绍与开发 摘要:本文是关于我的家乡安徽省亳州旅游资源的介绍和旅游环境的设计开发的论述。通过对我家乡旅游资源的介绍和对旅游资源利用中存在的问题的分析,找出解决的方案,为我的家乡的旅游资源的设计提供一些合理地建议,帮助我的家乡更好的发展旅游经济。 关键词:旅游资源;开发;安徽省亳州市 中国经济在改革开放的三十年间得到了飞速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也随之提高。旅游作为第三产业,发展越来越快,旅游业在有些地方甚至发展成为支柱产业,支撑当地的经济发展。我的家乡有旅游资源,也有旅游景区,但是我的家乡丰富的旅游资源完全没有充分利用。这是对旅游资源的浪费,也是对家乡经济发展的不负责任。为了响应节约型、资源型社会建设的号召,同时让家乡得到更好的发展,我提一些我对我家乡旅游环境设计的想法。 一、家乡简介 亳州市位于安徽省西北部,黄淮平原南端,四周与河南省商丘市、周口市,安徽省阜阳市、淮北市、蚌埠市、淮南市接壤。亳州是豫皖交界重要的区域中心城市,安徽省三大旅游中心城市之一、全球最大的中药材集散中心及价格形成中心、国家级中原经济区成员城市、淮海经济区主要城市、全国优质农副产品生产基地和正在兴起的一座新兴能源城市。全市现有现代中药、能源化工、农产品深加工、汽车及零部件制造、文化旅游等五大主导产业。从商成汤王建都开始,亳州是一座具有三千多年历史的文化古城,现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天下道家文化中心,世界中医药养生之都和中国十大最具有幸福感的城市之一。 二、家乡人文旅游资源 亳州在悠久的历史长河中,涌现出无数灿若星晨的风流人物,英雄豪杰、文人墨客。载入中国《历史名人大辞典》的就有近百人,有一代圣君商汤:有集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于一身的一枭雄曹操;有中医外科鼻祖华佗;有“天资文藻,博文强识”的魏文帝曹丕;有出口成章、七步成诗的曹植;有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建安七子”;有在军事上震古烁今的张良、曹仁、曹洪、夏候渊、许褚等;还有代父从军的孝烈将军花木兰;有中国道教上声益极高,被宋太祖称为“希夷先生”的陈抟,此外唐代著名悯农诗绅,画家曹霸,《牡丹史》的作者薛凤翔,清代大书法家梁,也都生于亳州。正是如此才使亳州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产生了一大批历史人文景观。 (一)曹氏家族墓群 张园汉墓,是曹氏宗族墓群之一,位于亳州市谯城区魏武大道中段,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张园汉墓,为大型砖结构多室墓,1989年清理发掘,有前室、中室、后室、耳室等11个墓室组成,全部用绳纹砖筑砌。墓门向东,为石结构,门额、门框、门扇均饰有画像石刻。门额雕刻龙虎图,意为避邪镇墓。门框南旁雕刻拥慧侍者。慧,扫帚也,《史记高祖本记》载“太公拥慧迎门却行”,拥慧是迎宾的礼节,表示对来宾的尊重。门框北侧雕捧奁侍者,一侍仆恭敬的捧着妆奁盒。 墓室多为穹隆顶,少数为拱形券顶。墓室之间用拱形券顶相连接。该墓多次被盗,墓内仅清理出土了玉猪、陶罐等文物。

亳州市场概况

亳州谯城区概况 一、谯城区概况 地理区位:谯城区位于安徽省西北部,西、北、东三面分别与河南省的鹿邑、商丘、夏邑、永城交界,南与涡阳、太和接壤。是亳州市的政治、经济、文化、交通中心。

交通状况:谯城区交通便捷,京九铁路纵贯南北,涡河水运直抵苏杭,311、105国道交叉穿越,商丘、阜阳民用机场据谯城区仅百里之遥。

●地域概况:全区辖22个乡镇和3个办事处。面积2226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3.2万 公顷,人口158万。其中市区建成区面积46平方公里,市区常住人口47万。 ●经济概况:全区生产总值202亿元,增长12%;三次产业比优化为25.3:42.2:32.5。 规模工业增加值35.4亿元,增长18.5%;财政收入16.05亿元,增长33%;社会消 费品零售总额95.3亿元,增长16%;固定资产投资110亿元,增长32%;外贸进出 口总额8000万美元,增长57%;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450元,增长13%; 农民人均纯收入7300元,增长19%。 指标2010 2011 2012 数量/亿元增长数量/亿元增长数量/亿元增长GDP 140 13% 181 14% 202 12% 社消总额70 18.7% 83 17.8% 95.3 16% ●产业概况:谯城区物产丰富,经济发达,烟、酒、药、桐是谯城区的四大经济支 柱。饮誉国内外的古井贡酒出于谯城区古井镇;谯城区盛产中药材,全国最大的中药 材交易中心坐落在谯城区。(配图) 二、城市名片 天下道源·曹魏故里中华药都·养生亳州(配图) 三、城市发展规划 ●城市发展方向:主要向南,适当向西、向北发展,控制向东跨铁路发展。 ●城市空间结构:一条涡河城市景观带,一条(魏武大道)历史文化及现代环境 艺术大道,数条滨河绿化带。 ●城市发展规模:近期2015年城市人口为58万人,建设用地控制在62.8平方公 里;中期2020年城市人口为70万人,建设用地控制在70平方公里;远期2030 年城市人口为100万人,建设用地控制在100平方公里.

安徽名人馆导游词

安徽合肥名人馆导游词 各位游客: 大家好!我是安徽旅行社导游员王兵,这位是我们的司机李师傅。首先,我代表安徽旅行社,司机师傅以及我本人向大家表示欢迎,欢迎大家来到合肥。我非常荣幸能够成为大家这次文化之旅——安徽名人馆的导游,在接下来的时间里,我会带领大家了解、认识一些安徽历史名人。在游览过程中,大家有什么问题可以向我提出来,我会尽我所能为大家解答,希望大家乘兴而来,尽兴而归。 安徽名人馆位于大蜀山北麓,有23个场景布置和2个群体蜡像厅,采取了声、光、电、多媒体等一系列高科技手段,向大家展示了形象逼真的50多位安徽历史名人。我们今天游览的顺序是先看一楼二楼的场景布置,再看群体蜡像厅。 好了,我们到了,请大家携带好自己的随身物品准备下车,来,大家慢点,注意安全。 进了名人馆,我们看到的第一位名人是大禹,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的故事大家都应该听过,那大家知道这个故事发生在哪里吗?在安徽的涂山,大禹在涂山会盟,娶涂山女为妻,生下了儿子启,这边这位就是启,他是中国历史上奴隶制王朝的缔造者,他建立了夏朝。 请大家跟我来,这边是春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改革家管仲和辅周灭商的姜子牙。与其相临的这位仙风道骨者就是庄子。他是蒙城县人,是道家鼻祖之一,(那大家知道道家的另一位鼻祖是谁吗?对了,就是老子。老子和庄子合称为“老庄”。那么看完了庄子不能不看老子了,)老子的展位是全馆最精美的。大家请看这副画面,只见一缕紫气袅袅升起,一位老人骑着青牛缓缓而来,后面还跟着一个小书童,这时随着呼啸而来的风声,天空飘起了鹅毛大雪,而我们这位老人已经到了秦国的边境,大家有没有看到函谷关?只见这位老者沉静执着,朝函谷关迈进,看完以后,大家也应该记住这位老者了吧?他就是老子。老子姓李名耳字聃。接下来是鸿门宴的场景,请大家先安静,听一下琵琶曲,怎么样?有没有扣人心弦惊心动魄的感觉?这就是著名的十面埋伏。鸿门宴故事中有两位重要人物都是安徽人。一位就是亚夫范增,另一位是谋士张良。好,请大家继续往前走。这位便是豆腐鼻祖——淮南王刘安,其实他发明豆腐也纯属无意而得。本来他是为求长生不老,在淮南的八公山与八位高人一起炼丹,用大豆磨成浆,配以石膏,结果丹没炼成却意外发明了豆腐。接下来这位便是一代神医华佗。他是亳州人,发明了世界上最早的麻醉剂——麻沸散。他还曾经用麻沸散,他还曾经用麻沸散进行剖腑手术,是世界医学应用全身麻醉进行手术的最早记载。因此他享有外科鼻祖的美誉。另外,他还模仿虎、鹿、熊、猿、鸟设计出健身操——五禽戏。来,大家请看这组浮雕,这就是五禽戏的动作。这边是一个场面恢弘的战争布景,展现的就是著名的赤壁之战。那站在船头的就是曹*,他字孟德,小名阿满,亳州人,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也是杰出的文学家,开建安文学之风,其《观沧海》、《短歌行》等作品历来为后人传诵。站在赤壁岸上的便是周瑜,字公瑾,舒城人,年轻俊郎,战功卓著,人称周郎。 下面请大家跟我上二楼,这些平台上的是一组宋代时期的安徽名人。有著名理学家—朱熹;还有人称包青天的包拯;再往前走,这位便是发明活字印刷术的毕升,他是歙县人,他的对面是明代数学家程大位和新安画派的创始人渐江。他们都是休宁人。现在大家看到了一座金碧辉煌的金銮殿。正中这位就是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他是安徽凤阳人。大家有没有注意到这个大殿里有这些龙,这里一共有99条,而朱元璋在南京的宫殿上确有大大小小、形态各异的飞龙9999条,再加上朱元璋这个真龙天子,共记一万条。这一万的万既颂扬万岁,又暗喻朱明王朝万世江山。出了金銮殿接下来大家看到的就是明代抗倭名将戚继光和影响了近代中国近半个世纪的晚清军政重臣李鸿章。以及红顶商人胡雪岩。下面我们去群体蜡像展厅,那里有《儒林外史》的作者吴敬梓、甲午海战的抗日英雄丁汝昌以及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提到的唯一中国人——王茂荫,还有桐城派人物。来,大家看这处充满海岛风情的展位,那位站立椰树边的就是肥西人刘铭传。1885年台湾设省,他被任命为台湾第一任巡抚。现在

安徽省涡阳县方言

逞脸:调皮捣蛋 得闲:有空 分锞:硬币 是味儿:有趣 学你类文:用你的话说 任啥:任何东西(这个偶米太注意,读了下不太象..) 啥家什:什么东西 一丝拉子:一点点 刺:有两手 硌应人:讨人厌 央央空:凭空捏造(放鸽子) 罗罗事:牵连一些无聊的事 管:行 徐:罗嗦 肉:慢吞吞 马会儿:马上 老妈子:老太婆 尖:吝啬 觅(平声):雇 腻歪人:讨人厌 搅毛:胡搅蛮缠 嗲(die(三声)liao):撒娇 不主贵:讨人厌隐约含没自知之明的意思 兴(四声):发火 兴(一声):能,可以例如:人家豆不兴这样摆置忙 小性:小心眼 涮遛:利索 利亮:麻利 鲜灵:漂亮 鸢:没有品位 得(dei二声)劲:舒服 滋润:舒服 盖滴:被子 铺底:褥子 野:矮 拐:角(好像..米听过呢..-_-! 糊弄:忽悠 实诚:老实 沾弦:还差不多,不错 搁一砣:放在一起 糊读:类似稀饭的饭食.除了少量米之外还有搅匀的面糊.现在也不太普及吧.我妈妈就没姥姥弄的好喝... 干饭:米饭 会过:生活俭朴,不舍得花钱

电棒:日光灯 鬼:多形容小孩特别高兴 邪乎:夸张,大惊小怪.一点小事就乱咋呼 转:狡猾..-_-!偶严重怀疑这不是亳州人整理的...错的太多.也可能到我们这一辈这演化成其他意思了.据我理解,这是搞笑,夸张表演自己情绪. 磅:尘土飞扬 炅:拽,趾高气扬 今个:今天 夜儿个:昨天 当门儿:客厅(不加儿化音感觉不太象...) 笤帚:扫帚 旋:调皮....应该是suan(二声) 坏祸:告状 也毕(也熊,也叼):算了 怪:挺,非常.......差不多比如:怪得来 得:好,不错..应该象淮南那附近的吧.. 毁:糟糕 跌了:撒娇=嗲die(三声)liao:撒娇 麻利:敏捷 啥味类:什么样子! 白摆使:别弄补充下,白:别 咋弄哩:因为什么或者怎么了 不管弹(tan):不行不沾弹地道点 格了瓣:膝盖 一家是:一次 绿叼毛:能、行很粗野的一句脏话例:你孩子绿叼毛类很航! 不(是)得己儿类:不是故意的这句比较有难度,翻译不象...说时一般是会省略 干悦(三声):呕吐 北夹后:北边 河叶儿起:河边 老煤红:媒婆 姜:动物生产我一直感觉字典里应该有这个字并且写法是身畺..没找到 可是类:是不是? 好不睁垒:忽然 邑子??:香皂确切应该是雕牌透明皂那种 鞋踏拉子:拖鞋 ZUA:干啥没有谐音,要自己拼比较象咋?拼时往这个音偏.. 我类孩也:我认为相当于一个感叹号,亳州人多指骂人。 也有说我类孩来 能那:(词性、意思很多,不胜枚举。)万能代词比如别人问你干什么去你说,能那去.上前边买点东西 鸡屎轰子:指流状的鸡屎说实话,我没听过都是直接鸡屎就没了 狗屎橛子:指固态的狗屎(固态的鸡屎却不说鸡屎橛子,奇怪吧?)这人莫非见过液态的狗屎..?

安徽名人录

安徽名人录(一) (2009-11-27 20:15:30) 安徽历史名人 先秦两代 管仲老子庄子甘罗陈胜范增英布张良文翁桓谭桓荣范滂华陀左慈刘馥 三国魏晋 曹操周瑜小乔桓范曹洪曹仁鲁肃吕蒙曹真曹丕曹植嵇康王蕃刘伶恒温桓伊戴逵 南北朝 何尚之何敬容 隋唐 耿询汪华汪伦张籍李绅杜荀鹤陈抟曹霸 五代十国 朱温朱友贞杨行密

陈翥包拯高太后李公麟方腊吕本中宗杲张孝祥罗愿吕祖谦吴潜胡仔胡舜陟毕昇梅尧臣鲁宗道 元明 朱升李善长汤和朱元璋常遇春徐达胡惟庸蓝玉沐英朱棣朱权程繁政汪机傅友德邓愈何震胡宗宪朱有汪道昆许国程大位戚继光注迁讷 左光斗胡正言阮大铖吴应箕 清 萧云从汤鹏杨光先弘仁方以智钱澄之查士标汪昂施闰章梅清梅文鼎张英戴名世方苞方观承张廷玉汪士慎程兰如刘大戴震鲍廷博姚鼐 罗聘邓石如曹振镛王贞仪高朗亭包世臣郑复光姚莹王茂荫张乐行 张守禹程长庚胡光墉年羹尧李鸿章张树声刘瑞芬孙家鼐丁汝昌刘铭传汪莱 近代 杨文会周馥吴汝纶杨月楼孙多森程家柽吴樾范传甲施从云吴谷

先秦: 皋陶生于公元前21世纪,是东夷族的首领之一。传说为三皇之一颛顼之子。东汉大学者王符在《潜夫论·志氏姓》中就明确地说:“李、梁、葛、江、黄、阮、寥、诸葛、英、赵、秦、沈、徐,皆皋陶之后也。”皋陶辅佐舜帝时,“明五刑,弼五教,日宣九德”,被任命为掌管刑法的官,以善理刑狱著称于世。正是由于皋陶崇高的威望,所以禹继位后,任用皋陶为理官,于是,天下罪恶得以平正,人们安居乐业,任职期间,皋陶多次提出贤明的谋略,认为治天下须慎修其身,特别强调“知人”和“安民”。他的主张深得禹帝赏识,禹帝以皋陶最贤,把地处大别山门户、富庶的六安一带分封给皋陶及其后裔,并将他作为继位的候选人。但是,禹帝还未来得及把帝位禅让给皋陶,皋陶就病逝了。葬于六安。 老子 (前580-前500),姓李,名耳,字聃,今安徽亳州市涡阳县人,道家学说的创始人。曾出任周朝守藏室的史官(图书馆馆长),后弃官归隐。传说老子归隐时骑青牛路经函谷关,函谷关守令请求老子著书,于是有《老子》五千多言留于后世。《老子》即《道德经》,分“道”与“德”两部分,基本反映了老子的思想。道是“无”,但这个“无”并非不存在,道是“虚”,因其有巨大的包涵性。“德”就是得到道。小国寡民是老子道在社会的再现。老子的道家思想开启了中国几千年来崇尚自然,努力与自然合一的精神内涵。 庄子 (前369-前286),名周,宋国蒙(今安徽蒙城)人,著名哲学家,道家代表人物。他继承和发展老子“道法自然”的观点,认为“道”是无限的,人生

安徽亳州:发掘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

安徽亳州:发掘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 2014年01月28日01:08 来源:中国文化报 0人参与0评论 本报记者党云峰 如何把丰富的历史文化遗存转化成人民群众的精神食粮,丰富人民群众的精神生活,提升当地群众的文化修养和精神品位,是各地宣传文化部门不断探索的一件事。安徽省亳州市通过国学教育进学校、进机关、进社区、进基层等活动,收到了良好效果。 开展国学教育“四进”活动 国学教育进学校、进机关最具代表性的是亳州市涡阳县“老子公开课”项目的提出与实施。涡阳利用“老子故里”的文化资源优势,弘扬老子思想、普及老子文化、打造涡阳文化建设新品牌。据安徽省社科院院长陆勤毅介绍,老子长时间生活在涡水流域,他在这片土地上观察自然、体味人文,留下了《道德经》这一人类思想宝库中的智慧结晶。老子思想是古代的,也是现代的;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老子公开课”的实施有助于推动大众接受老子思想,让老子思想普惠民众。 据悉,“老子公开课”把授课对象定位为涡阳县的干部、教师等,课程考核的总成绩作为学员继续教育或者干部培训成绩纳入所在单位的年度考核,作为评优、评先与晋级、晋升的考量依据之一。涡阳县委书记巩中表示,在“老子故里”讲老子,是涡阳弘扬老子文化、建设文化强县的一件大事,这是最好的名人故里特色文化建设,也是对名人最好的纪念,将成为老子文化传承的桥梁和纽带。 保护开发历史文化遗存 “老子公开课”只是亳州文化建设的一个缩影。悠久的历史、众多的名人、灿烂的文化,给亳州留下了许多珍贵的名胜古迹。据亳州市文化旅游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亳州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优秀旅游城市。亳州现存国家、省、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00余处,其中,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7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39处。这些古迹融自然风光与人文景观于一体,处处蕴含着丰厚的文化底蕴。史前文化、帝都文化、老庄文化、曹魏文化、中医药文化等,在这里形成独特的历史文化架构,交相辉映、大放异彩。 如何把这些文化遗存保护好、利用好?亳州依托文化资源,并与现代科技相结合,让人们在感受传统文化的同时,能够更好地与传统文化“互动”。例如,通过一个叫魔幻动漫大世界的项目,把亳州的文化故事用动漫形式来展陈。亳州还把文化和旅游相结合,比如,通过涡阳的老子文化生态园让人们感受老子文化、学习老子思想。 传统与现代相结合还体现在当地颇有特色的“文化墙”上。在亳州市城区的大街小巷,经常可以看到贴近百姓生活、表现方式独特的“文化墙”。这些“文化墙”采用图画、顺口溜、诗歌等城乡居民喜闻乐见的形式,宣传传统文化、环保知识、家庭美德等,展示了新时期亳

安徽蒙城土话

安徽蒙城土话,不好笑,你劈脸呼我 1.蒙城人在上海坐公交车买票,售员找蒙城人一毛钱,蒙城人说:“猫逼吧。”售票员大怒:“你耍流氓,”司机同志把车开到派出所。蒙城人说:“靠了,这下我靠了。”警察问:“你为什么耍流氓?”蒙城人说:“我没有,猫逼了是叶雄的意思,叶雄就是算了的意思,靠了就是遭了的意思。”警察打电话给蒙城公安局陈述以上事件,然后问:“难道蒙城话猫逼就是叶雄,靠了就是遭了的意思?”蒙城公安说:“我的孩来,不是雄吗? - 2. 曾经有一段很牛B的爱情搁在俺脸目前头,牛B得洋熊样! 孬熊扯,俺就是不搭理她!靠了,后来她跑喽俺才知道, 我的孩来,这段爱情算是猫逼喽!人世间最恼人的事莫 过于此!如果上天再给俺一次机会的话,哪个孬熊不对 她说:“俺爱你!”如果非要在这段爱情后面加个期限, 驴熊不希望是一万年! 3.昨个早起来,僵上街,有个熊孩羔子, - 意了不声的,骑个比将的洋车子,也不长眼 - 一家伙撞着俺了,叫俺搁老拜子撞的生疼,- 还能我一身坷拉头子,褂叉子也叉把了, - 真意歪人!我就站他脸母前头熊他: - “小半头橛子怪野毛来,白跟我能吊台!烦了我 - 劈脸呼死你!”他吓地跟啥样,然后他一颤正南跑咯! - 哎,叶个熊吧!他个老驴将地也不照气......- 4. 在苍茫的淮中地区,居住着一群机智、勇敢、温柔、帅气、善良的男人——蒙城男人。 - 蒙城男人凭借他们那潇洒的外表,温柔的内心,已经征服了大江南北的女性,越来越多的女生将拜倒在蒙城男人的牛仔裤下,我们的目标就是:冲出亚洲,走向世界! - 人们都常说南方男人性格细腻,对女人更是呵护有加,但身材似乎缺少那么点男子汉的气概;北方男人则高大威猛,男人味十足,却不懂得去倾听女人的心声;

亳州历史沿革

亳州历史沿革 亳州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是中华民族古老文化的发祥地之一。上古时,“亳”地属古豫州,成汤为诸侯时即居于此。 春秋。焦属陈国。陈于此营建“焦邑”,与焦邑毗连的是“夷邑”(故址在今亳州城东南部的城父)。焦、夷二邑是当时东南地区与中原腹地相沟通的交通要道。因而也是战略重地,“南北分疆,此亦争衡之所也”。 战国。公元前637年,楚将成得臣率师伐陈。夺取了焦、夷二邑,遂为楚地。尔后,楚平王筑谯城,并派太子建驻守城父,使得当时的谯、夷地区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秦置谯县,隶属砀郡。 西汉,谯隶属豫州刺史部所辖之沛郡。 东汉顺帝永和五年(140年),其疆域区划为司隶校尉部,十二州刺史部和西域长史府,各王国、属国按郡制;邑、道、侯国、公国等按县制。 东汉建安末年,析沛国之一部署谯郡,谯的地位更显重要。 三国魏文帝(曹丕)皇初二年(221年),鉴于谯在军事、政治、经济方面的重要地位,也由于它是皇族本籍(曹氏父子及部分重要的文臣武将是谯郡人),谯被封为“陪

都”,地位显赫。西晋,谯为豫州谯国。 北魏太和年间(477—499)置南兖州于涡阳(今安徽蒙城县东北),北魏正光年间(520一525)又移治谯城(今安徽亳州)。 北周大象元年(579年),因南兖州地处古“南亳”近畿,故“遥取古南亳之名以名,改称兖州为亳州,州治所仍设于小黄,“亳州”之名,始见于此。亳州从此成了南亳的后身。这时亳州的辖境,大约包括今天的河南省鹿邑县、睢县以东、涡阳县西北的涡河、西淝河流域大片地区。 隋代《隋书》地理志:谯郡后魏置南充州。后周置总管府,后改曰亳州。开皇元年府废。 唐代谯郡隶属河南道。唐武德七年(624年),谯郡更名为亳州。天宝元年(724年),亳州又改名谯郡。乾元元年(758年),谯郡再次更名为亳州。 北宋至道三年(997年)亳州隶属淮南路。熙宁五年(1072年)分淮南为东西两路,东路治扬州,西路治庐州。亳州属淮南东路。 南宋建炎三年(1129)。金兵入侵淮、泗地区。亳州沦为金地,隶属金之“南京路”。金灭亡后,亳州复归南宋。 元代亳州隶属河南江北省汴梁路。元至元八年,令归德自为一府,割亳、徐、邳、宿四州隶之;明朝,亳州属南京(南直隶)凤阳府。洪武初年(1368年),亳州

亳州简介

第一章亳州市简介 亳州市位于安徽省西北部,面积8374平方公里,人口560万,辖涡阳、蒙城、利辛县和谯城区。亳州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首批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四大药都之首,物产丰盛,人才辈出,古迹遍地,素有“皖北明珠”之美誉。 亳州是中华民族古老文化的发祥地之一。早在8000年前,我们的祖先就在这片土地上繁衍生息,5000年前这里已进入到农业文明时代;3700多年前,商汤在此建都;西周时,称“焦”,为神农后裔的封地;战国时称“谯邑”,其后改属陈国和楚国;秦代属砀郡、泗水郡,汉代属沛郡、沛国;建安(196——220)后置谯郡,公元221年,魏文帝曹丕把谯定为陪都,与许昌、长安、洛阳、邺城并称“五都”,地位极其显赫;东晋时改谯县为小黄县,南北朝时于谯县置南兖州,;北周大象元年(579)改南兖州为亳州;隋代改小黄县为谯县,隶属亳州;唐代为“十望”州府之一,五代时亳州先后置宣武军、防御州、团练州;宋代升为集庆军,置节度使;元以后至明洪武六年(1373),亳州一直是州建制,1373年朱元璋为提高其原籍凤阳的地位,降亳州为亳县,隶凤阳府颍州管辖。明弘治九年(1496)升亳县为亳州,1724年(雍正二年)后亳州升为直隶州,1735年后降为散州,隶颍州府;民国元年(1912)改亳州为亳县,隶安徽省凤颍六泗道,1948年设立亳州市,1949年亳州解放后市县合并,设立亳县,隶阜阳专员公署,1986年撤县设县级亳州市,1998年亳州升为副地级市、由省直管,2000年设地级亳州市,辖涡阳、蒙城、利辛三县

和谯城区。由于历史上商汤曾在此建都、曹魏时在此设陪都、元末农民起义领袖韩林儿在此建立大“宋”政权。因此,亳州被称为“三朝古都”。 亳州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几千年来,泱泱涡河水哺育了众多的英雄豪杰和文人墨客,仅载入《中国历史名人大辞典》的就有100多位。其中有老子、庄子、张良、花木兰、曹操、华佗、曹丕、曹植、曹洪、夏侯渊、许褚、李绅、曹霸、陈抟等是其主要代表人物。 亳州地处中国中东部和南北方的交汇处。悠久的历史,众多的名人,独特的地理位置,不仅为亳州留下了众多珍贵的名胜古迹,也使亳州形成了独特的文化架构。亳州现有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5处,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7处,市县级文物古迹200多处。其中较著名的有花戏楼、地下运兵道、华祖庵、曹氏宗族墓群、道德中宫、商成汤王衣冠冢、江宁会馆、薛阁塔、魏代和宋代古井、白衣律院、明清老街;涡阳县有太清宫、张乐行故居、新四军四师旧址、袁大化故居;蒙城县有万佛塔、黉学文庙、庄子祠、尉迟寺遗址、双公庙、双锁山和马玉昆故居等;利辛县有纪家塔、伍奢冢等。亳州文化主要有史前文化、帝都文化、老庄文化、中医药文化、曹魏文化、宗教文化、古商贸文化、酒文化、民俗文化等。 涡阳县位于安徽西北部,面积2107平方公里,人口145万人,是安徽省历史文化名城。涡阳县建于1864年。1852年捻军首领张乐行以雉河集为中心,起事于蒙、亳之间,民众纷起,声势浩大,杀官吏,占城池,转战山东、江苏、安徽等省。雉河集界于皖豫之间,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