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羽本纪》导学案 共4课时

《项羽本纪》导学案 共4课时
《项羽本纪》导学案 共4课时

《项羽本纪》导学案

【学习目标】

1、积累掌握古汉语字词句的基本用法。

2、通过把握项羽的性格特征,学习《项羽本纪》的人物刻画艺术。

3、学会辨证地评价历史人物,用批判的眼光去观察、思考。

4、感受项羽独特的人格魅力,激发学生昂扬向上的情感,加深对人生的认识。

第一课时

【预习导航】

一、导入

项羽,是司马迁笔下最典型的悲剧英雄代表,作为一个“失败的英雄”,他的故事无数次地被搬上舞台,后人既为他的英勇善战,霸王之气所折服,同时又为他的失败命运而扼腕叹息。

那么项羽在与刘邦的对峙中怎么会一步一步走向衰败,最后落得个“乌江自刎”的下场呢?“垓下之围”时,项羽哀叹:“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项羽把自己的失败归咎于“天”,俗话说“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我们作为旁观者、后来者,似乎应该可以以一种更加客观,更加公正的态度来评价项羽。

二、浏览预习课文

(1)为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翦.戮.会.稽力能扛.鼎桓.楚眴.裨.将徇.下县瞋.目汉王数.之龙且.盱.台荥.阳汜.水睢.阳蕲.狱掾.栎.阳绐.自度.不得脱刈.旗舣.船翳.

(2)速读课文,思考:课文节选部分共讲了几方面的内容?

明确:

第一部分:项羽家世(第自然段)

第二部分:少年言志(第自然段)

第三部分:巨鹿之战(第自然段)

第四部分:霸王别姬(第自然段)

第五部分:东城之战(第自然段)

第六部分:乌江自刎与尾声(第——自然段)

第七部分:项羽本纪赞(第自然段)

三、项羽成长个人小档案

《项羽本纪》全面记载了项羽生平事业的兴盛衰亡的历程,其中着重描绘了这个英雄人物短暂而波澜起伏的四个阶段。

吴中起兵——事业的起点

巨鹿之战——功业的顶点

鸿门宴——由盛而衰的转折点

垓下自刎——英雄末路的终点

四、研究文本第一、二部分,解释文言现象。

1 / 12

1、活用词:

毋妄言,族.矣。

梁以此奇.籍。

2、重点实虚词:

①又不肯竟.学。

②阴.以兵法部勒宾客及子弟。

③以是知其能.。

3、古今异义词。

以故事

..得已。

4、重点句:

为秦王翦所戮者也。(判断句)

剑一人敌,不足学,学万人敌。(倒装句)

与籍避仇于吴中(状语后置)

5、有一个成语出自这两段,请找出来。

力能扛鼎(举起)

【问题探究】

1、第一段交代了有关项羽家世的哪些重点信息?对项羽家世的介绍有何寓意?

明确:项羽家世:

寓意:

2、第二自然段写了几件事?各表现了项羽怎样的性格特点?与一生功业的成败有何联系?

【课下作业】

1、翻译1、2段。

2、作练习册作业。

第二课时

2 / 12

【预习导航】

一、研读第三自然段,划出重点词句。

1、活用词:

①皆沉船,破.釜甑,烧庐舍

②无不膝.行而前.

2、重点实虚词:

①九.战,绝.其甬道

②楚兵冠.诸侯

③诸侯皆属.焉

3、古今异义:

诸侯军救巨鹿下者十余壁.。

4、重点句:

①以示士卒必死,无一还心。

②诸侯军救巨鹿下者十余壁。

二、研读第四自然段,划出重点词句。

1、重点词:

项王军壁垓下(名作动)

项王则夜起(名作状)

时不利兮骓不逝

2、重点句:

是何楚人之多也

饮于帐中

【问题探究】

1、巨鹿之战号称为项羽最得意之战,也是太史公最得意之文。读后请思考这段文字在叙述的句式、节奏方面有何特点?和所要表达的内容有何联系?

2、三个“无不”两个“莫敢”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现了什么?

3、哪一个成语源自本部分?

3 / 12

4、思考巨鹿之战的意义。

5、《垓下歌》反映了项羽怎样的性格? 司马迁引用此歌意义何在?

6、比较项羽《垓下歌》与刘邦《大风歌》,各自表现的思想有何不同?

7、问:虞姬回应项王的和歌,能够令“项王泣数行下,左右皆泣,莫能仰视”,这歌一定极为动人。可惜的是,极少有人提到这首歌,极少有人知道有这么一首歌。

《史记》中没有记载这首诗,《汉书》中也没有,有一本叫《楚汉春秋》的书中记载了虞姬的歌,全歌是:

汉兵已略地,四方楚歌声。

大王意气尽,贱妾何聊生?

试赏析下面这首诗。

赏析:

【课下作业】

1、翻译3、4段。

2、作练习册作业。

第三课时

4 / 12

【预习导航】

一、研读第五段,划出重点词句。

1、通假字

①辟.易数里

②骑皆伏.曰

2、重点实虚词

①汉军乃.觉之

②骑能属者百余人耳.

③田父绐之.曰

④期.山东为三处

⑤汉军皆披靡

..

3、古今异义

愿为诸君快战

..

4、重点句

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

二、研读第六段,梳理重点词句。

1、古今异义

①于是

..项王乃欲东渡乌江

②地方

..千里

2、活用词

①亦足王.也

②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

③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

④马童面.之

3、实虚词

①无以

..渡

②项王亦被.十余创

4、重点句

①天之亡我,我何渡为

②纵彼不言,籍独不愧于心乎

③吾为若德

【问题探究】

5 / 12

1、“东城快战”中主要运用哪些描写方法来突出项羽怎样的性格特征?

2、“项王瞋目而叱之,赤泉侯人马俱惊,辟易数里。”用了什么表现手法?突出了什么?

3、“此天之亡我”一句,项羽说了三次,事实真像他说的这样吗?试剖析。

4、此段与巨鹿之战相比,表现手法有何不同?刻画了项羽怎样的形象?

5、“乌江自刎”通过哪些细节描写突出人物形象?

6、婉约派一代词宗李清照有一首风格迥异的诗,也是来评价项羽的,还记得吗?

7、李清照的这首诗体现了词人怎样的观点?

【课下作业】

1、翻译5、6段。

2、作练习册作业。

第四课时

6 / 12

【预习导航】

研读第七、八、九自然段,划出重点词句。

1、通假字

乃持项王头视.鲁

2、活用词

①豪杰蜂.起

②奋其私智而不师.古

3、古今异义

①然羽非有尺寸

..

②欲以力征经营

..天下

4、重点句

①乘势起陇亩之中

②何兴之暴也

5、实虚词

①汉乃引天下兵欲屠.之

②乃.引“天亡我”

③鲁父兄乃.降

④自矜功伐.

⑤何兴.之暴也

⑥岂不谬.哉

【问题探究】

1、司马迁从哪两个方面评价项羽?

2、根据司马迁对项羽的评价,分条概括项羽失败的原因。

3、项羽未成就帝业而司马迁为什么把他归入本纪?

7 / 12

【课堂总结】

[项羽人物形象]

项羽是农民起义中涌现出来的一位英雄,他勇猛善战,叱咤风云,力拔山、气盖世,声名显赫一时,但也是一个性情暴戾、优柔寡断,暴虎冯河的匹夫,特别是秦王朝被灭后,他目光短浅,策略失误,加之烧杀抢掠,逐渐丧失民心。他既是一个叱咤风云的英雄,又有儿女情长(项王别姬);既仁爱恻隐(思民苦),又残暴无情(坑杀战俘,火烧咸阳);既义重如山(与部下同甘苦,财共享),又吝啬小气(官印迟迟不分给功臣);有时果毅决断(杀宋义自立),有时又优柔寡断(鸿门宴)。总之,司马迁巧妙运用多种手法把项羽性格中的各个侧面,有机地统一于这一鸿篇巨制中,不虚美,不隐恶,既有深刻的挞伐,又有由衷的惋惜和同情。

[历史上对项羽的评价]

刘邦的评价:

夫运筹帷帐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即张良)。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饷,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为我擒也。(得人者昌,失人者亡)

—选自《史记·高祖本纪》

[韩信对项羽的评价]

“项王见人恭敬慈爱,言语呕呕(xū),人有疾病,涕泣分食饮,至使人有功当封爵者,印刓(wán)敝,忍不能予,此所谓妇人之仁也。”然而“所过无不残灭者,天下多怨,百姓不亲附,特劫于威强耳。名虽为霸,实失天下心。”(妇人之仁、失去人心)

注:①呕呕:和悦的样子②印刓(wán)敝:把印信捏在手中,棱角都被摸圆了。

[本文的艺术手法]

1、抓住主要事件,具体细致地描写人物活动,以突出人物特点,塑造人物形象。(霸王别姬、东城快战)

2、语言特色

①善于运用符合人物身分的口语来表现人物的神态和性格。(观始皇少年言志之语)

②叙述语口语化。(“太史公曰”新体例)

【课外拓展】

8 / 12

题乌江亭

杜牧

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辱是男儿。

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乌江亭

王安石

百战疲劳壮士哀,中原一败势难回。

江东子弟今虽在,肯与君王卷土来?

咏项羽

李清照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毛泽东

钟山风雨起苍黄,

百万雄师过大江。

虎踞龙盘今胜昔,

天翻地覆慨而慷。

宜将剩勇追穷寇,

不可沽名学霸王。

天若有情天亦老,

人间正道是沧桑。

【思考】

项羽才气过人,英勇非凡,但最终却落得个自刎乌江的悲惨结局,那么,到底是什么导致了他的悲剧呢?

优柔寡断(妇人之仁)

1) 对于谋士范增,虽尊为亚父,但是屡屡不采纳他的意见,气得范增说“竖子不足与谋”。

鸿门宴中,项羽私自改变向刘邦进攻的决定,同时对范增在席间屡次劝他杀死刘邦的暗示

9 / 12

不表态(“默然不应”),致使刘邦最后逃离鸿门,丧失除掉自己这一劲敌的机会。

2)当断不断,反受其乱。开始他接受范增的建议要“击破沛公军”,可是听了项伯的三言两语就打消了这个念头,还同意刘邦前来谢罪。堂堂一军统帅,做事却“风吹墙头草”别人说什么就是什么,这不能说不是项羽的个人悲哀。而项庄舞剑,项伯以“身翼蔽沛公”时,项羽却一味地姑息纵容,范增的计划因此再度落空,后来樊哙闯了进来,将项羽大骂了一通,按理说樊哙没有资格进会场,况且还带兵器,项羽应对他的擅闯宴会应予制止,但项羽并未将樊哙逐出。不料项羽非但没有发怒,反以欣赏口气连呼“壮士”,对他赐酒赐肉,礼待有加,使得后来刘邦有可能在樊哙等人的保护下金蝉脱壳、逃之夭夭。放过了一个绝妙的机会。尤其是樊哙借项羽“复能饮乎”的发问,指责项羽席间舞剑“欲诛有功之人”,项羽“未有以应”,而且非但不怪罪樊哙的放肆无礼,反而赐坐。(仁慈软弱,缺乏原则性)

3) 鸿门宴上,根本没把刘邦视为主要对手,以为杀之无益;而刘邦亲自来请罪又注意维护他的尊严,使他动了“不忍”之心,认为杀之不武。

4) 鸿门宴上沛公逃席却安然接受刘邦的礼物(“置之坐上”)。(与范增对比:“置之地,把见撞而破之”)

5) 项庄舞剑意图寻机杀刘邦时,项伯不奏请,亦擅自舞剑,并暗中保护刘邦。项羽对此睁只眼闭只眼,未对项伯的行为加以制止。

自矜功伐(骄傲自大)

1)项羽一听说刘邦“欲王关中”,触犯了他的尊严,所以决定进攻。

2)宴会上的座次安排,违犯了宾为尊,主为次的原则,项王、项伯最上位,范增第二,刘邦再次,张良侍坐。(“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亚父者,范增也;沛公西向坐;张良西向侍。”)

做事轻率

1)项羽一听说刘邦“欲王关中”,触犯了他的尊严,所以决定进攻;而在获悉刘邦“籍吏民,封府库”待他来处理之后,便放弃了进攻杀刘的打算。

残暴不仁

1)项羽入关以后,大肆掳掠。不但杀掉了已经投降过的秦王子婴,面且还在咸阳城内大肆烧杀抢掠,火烧宫殿(特别是火烧阿房宫)。在秦都咸阳,坑杀秦降卒20万,把虏掠来的财宝美女带归彭城。“引兵西屠咸阳,杀秦降王子婴,烧秦宫室,火三月不灭,收其货宝妇女而东”。这么明显的强盗行径,无怪乎后来令“秦人大失望”。(《史记.项羽本记》)

【对比】刘邦入咸阳后,“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而且申明军纪,废除秦的严刑苛政,

10 / 12

『与父老约法三章耳,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余悉去秦法』,于是『秦人大喜,争持牛羊酒食献飨军士』(《史记.高祖本纪》)。

2)项羽自立为王后,把都城由关中迁到彭城,提出“富贵不还乡,如锦衣夜行,谁人知之。”后听到别人对此批评他这是“沐猴而冠”(猕猴戴帽子,比喻本质不好却装模作样),就把那个说他的人斩了。

3)杀掉了由项氏叙侄一手扶植起来的义帝楚怀王,楚怀王虽为傀儡,但他却是当时人民群众抗暴反秦的精神领袖,项羽的不义之举把自己搞得声名狼藉,在政治上空前的孤立。

4)项羽进攻外黄,外黄因被彭越占领而不投降。数日,外黄投降后,项羽下令要将外黄年纪在十五岁以上的男子全部活埋。后来在一名十三岁的孩子的游说下才取消了这个残酷的命令。

生性多疑

亚父范增以70高龄跟随项羽运筹帷幄,出谋划策,可谓是尽心竭力,忠心耿耿了,然而就是这样的忠臣也难以逃脱项羽的猜忌。

公元前208年4月,刘邦在河南荥阳被项羽包围,这是继鸿门宴之后又一个消灭刘邦的大好时机,范增立即劝说项羽,要他急攻荥阳,正当项羽对此未置可否之时,刘邦的谋士陈平略施反间小计,就挑拨了项羽和范增之间的关系。项羽由此开始怀疑和疏远范增,并拒绝采纳其正确建议,范增因此愤而出走,客死途中,项羽失去了一个消灭刘邦的天赐良机。不善用人

1)在用人原则上,苛礼唯亲,项庄、项伯都是他的族亲。

2) 在用人态度上,刚愎自用,多疑嫉才,所以很多原来是项羽麾下的将领后来都投向刘邦。如陈平、韩信,尽管他们有惊世之才,但项羽不把他们放在眼里,只将他们分配到地方做小角色,大材小用,最后两人都投奔刘邦,成为刘邦的重臣谋士,夺取天下的有力棋子。

他看不起出身无赖的韩信,当韩信投奔他时,只给他做了个肩戟侍卫的郎中。韩信曾“数以策干项羽,羽不用”。无奈之下,韩信投奔刘邦,并在萧何的竭力推荐下达到重用,成为三杰之一。

陈平也是这样,他出身寒门,既无资力可凭,又无声望可恃,仅是一个“好读书”的穷书生,当他往归项羽时,项羽并没有把他放在眼里,尽管他有“救纷纠之难,振国家之患”的奇才,项羽却不能用,也尽管他有“击降殷王”之功,项羽不仅不予重用,反而“将诛定殷者将吏”(《史记?陈丞相世家》)这就使得陈平在项羽麾下不仅不能谋得存身立命之地,还有丢掉脑袋的危险,“陈平惧诛”只有偷偷地逃走投奔了能用人的刘邦,并成为刘邦的重要谋臣。纵观他为刘邦出的六计:一是捐金行反间计,离间项羽和锺离昧;二是用恶劣菜蔬进食楚使,离间项

11 / 12

羽和范增;三是夜出妇女,解荥阳围,实是帮刘邦逃出荥阳;四是潜蹑帝足,请封韩信为齐王,以安定天下;五是伪游云梦,抓韩信;六是救出白登,让刘邦脱离匈奴人之手。从中我们可以看出陈平的奇才,如此贤良,项羽却因其偏见和高傲而不能用,败局已经很明显了。

一个成功的帝王他可以没有卓越的才干,但一定要有识人用人的才华。刘邦之所以得天下,而项羽之所以失天下,究其原因,刘邦说:“天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饷餽,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众,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三者皆人杰,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者也。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所以为我擒也。”(《汉书?高祖本纪》)这足见一个帝王能否用人,善于让人才尽其所用,是十分重要的。

能否正确用人,根本原因在于他对世界的认识,对个人关系的认识,在于他的时间经验和策略思想,同时,还在于他的心胸之广狭,换句话说,还在于用人者的不同性格。因项羽出身贵族,所以他身上有贵族的骄傲和偏见,他看不起出身无赖的韩信和出身寒门的穷书生陈平,这就使得韩信、陈平在项羽麾下不仅不能谋得存身立命之地,投奔了能用人的刘邦,并成为刘邦的重要谋臣。若项羽可以谦虚些,放下他贵族的骄傲,历史会不会改写很难断定,但至少可以断定他绝不会败得那么悲惨。

刘邦用人则正与项羽相反,刘邦是地痞流氓出身,没有那么多的偏见和傲慢,他的信念就是于己有用的都接受,一视同仁,心胸宽广。是贵族出身的张良也罢,无赖出身的韩信也罢,只要你有才他都会用,而且能让人尽其全才。王符在《潜夫论?本政》中论刘邦用人:“苟得其人,不患贫贱;得其才,不嫌名迹。”真是一语点中要害。

* 项羽和刘邦抱有不同的人才观(项取人以名以尊,形成亲亲尊尊的人才观;刘取人以实以贤,形成尚贤任能的人才观),执行了相反的用人政策(刘虚己听人,放手用人,赏不移时;而项刚愎自用,信谗多疑,忘功寻过),用人得失是楚汉战争胜败的关键。在用人原则上,刘唯才是举,项苛礼唯亲;在用人态度上,刘自明听人,项刚愎自用;在用人政策上,刘宽容诚信,项多疑嫉才。所以刘邦本身并不一定具有超人的文武之才,却能取众才用众智,项羽虽武艺出众,勇猛过人,但他用人有失无得,既不能尽己人才,更不能尽人之才,这是汉胜楚败的主要原因。失去了一位辅佐帝业的肱股之臣。

12 / 12

《项羽本纪》学案教师用(含答案)

中山一中2011-12学年高二级语文科《项羽本纪》资料 编号 胡放宇编写高二语文备课组审核使用时间 12周【学习目标】 1、积累掌握古汉语字词句的基本用法。 2、体会《史记》的语言艺术特点与风格,学习《史记》的人物刻画艺术。 3、学会运用正确的观点分析评价历史人物。 【课时安排】 3课时 【知识链接】 文体知识: 1、什么是传记文? ——传记文学是文学和历史相结合的边缘学科,因此它既有历史特征,要求“尊重历史”,又有文学的特征,人物形象、语言都要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2、传记文学的特点:(1)真实性(2)艺术性(3)相对完整性 课文节选了《项羽本纪》中几个章节,包括“少怀壮志”“叱咤风云”“垓 下悲歌”等内容。《项羽本纪》通过秦末农民大起义和楚汉之争的宏阔历史场面,生动而又深刻地描述了项羽一生。司马迁巧妙地把项羽性格中矛盾的各个侧面,有机地统一于这一鸿篇巨制之中。 【学习过程】

第一课时 少怀壮志 ㈠预习及自我检测 1、给加点字注音。 王翦.﹙﹚扛.﹙﹚鼎惮﹙﹚栎.阳﹙﹚蕲﹙ ﹚狱掾.﹙﹚乌骓.﹙﹚自度.﹙﹚ 瞋.﹙﹚目翳.﹙﹚重瞳.﹙﹚子苗裔.﹙﹚ 自矜.﹙﹚功伐 2、诵读第一部分,解释下列词语意义(用法)。 学书.学万人敌.略知其意,又不肯竟.学 毋妄言,族.矣梁以此奇.籍才气 ..过人 3、指出下列特殊句式类型。 ①项籍者,下相人也。﹙﹚ ②为秦将王翦所戮者也。﹙﹚ ③吾闻先即制人,后则为人所制() ④谕以所为起大事。﹙﹚ 4、试简洁概括选文各部分内容。 第一部分:介绍项羽的身世和性格特点。 第二部分:介绍几次战争,表现项羽及其军队的威猛。 第三部分:写垓下之战的经过和结果,表现项羽的英雄气概。 (二)探讨与提高 1、第一段交代了有关项羽家世的哪些重点信息?对项羽家世的介绍有何用意? 明确:项羽家世:①世代为楚将。②祖父为秦所戮。 用意:①世代为楚将。生为将门虎子,这是项羽兴兵起义的资本,是成就英雄霸业的奠基。 ②与秦有不共戴天之仇。为项羽以后忠贞不二,志在灭秦,嫉恶如仇,驰骋疆场,冲锋陷阵,置生死于度外注入了激情。 2、第二、三自然段写了几件事?各表现了项羽怎样的性格特点? 明确:两件。一是少时学情。不想学书、学剑,想学万人敌的兵法,说明他的毫迈不群

7A Unit1 第4课时导学案

7A Unit1第四课时Grammar 教学目标:1.理解并掌握be动词在一般现在时中的用法; 2.掌握一般现在时中含有be动词的肯定句、否定句、一般疑问句的构成与基本用法. 教学重难点: be动词的一般现在时 【教学过程】 Step1. Lead-in 1.T: I am a teacher, you are students (facts) We are in Class 5 (states) When we talk about facts and states , we use the simple present tense. 2.T: Look, What is he? Present the verb: am /is / are Step2. Presentation 1.Look and learn am / is / are : be动词也叫系动词,表示“是”, 能与不同的主语(subjects)连用. 2. Look and say 3. 与普通名词连用:1)单数名词+is 2) 复数名词+are e.g. The teacher tall and slim. The students very happy. 4. am/is/are与不同主语连用口诀 I 用______, you用_______, _______用于he, she, it, 单数n 用______, 复数n 都用______. Step 3. Practice 1.用“be v”的正确形式填空。 1).I a tall girl. 2). You Lily, right? 3).She my twin sister. 4).We good friends. 5).Millie and Sandy good students. 6).The girls from America. 7).My mother at home. 2.play a game Step 3. Sentences 1. change into negative sentences.(否定句)变否定,be后not。 e.g. This is a box. → This a box I’m a student. → I a student They are my classmates. → They my classmates. 2. change into questions sentences. (疑问句)变疑问,be提前。 e.g. He is a teacher → a teacher? Yes , / No, They are classmates→classmates? Yes , / No, ★在一般疑问句的肯定回答中不能用缩写形式 【课前热身】 一、完成表格

2020年高中语文《项羽本纪》学案(1)苏教版选修《传记文学选读》.doc

2020年高中语文《项羽本纪》学案(1)苏教版选修《传记文学选读》 一. 学习目标: 1、积累掌握古汉语字词句的基本用法。 2、体会《史记》的语言艺术特点与风格,学习《史记》的人物刻画艺术。 3、学会运用正确的观点分析评价历史人物。 二. 学习过程: (一)概括介绍: 《项羽本纪》就是通过秦末农民大起义和楚汉之争的宏阔历史场面,生动而又深刻地描述了项羽一生。他既是一个力拔山、气盖世、“近古以来未尝有”的英雄,又是一个性情暴戾、优柔寡断、只知用武不谙机谋的匹夫。司马迁巧妙地把项羽性格中矛盾的各个侧面,有机地统一于这一鸿篇巨制之中,虽然不乏深刻的挞伐,但更多的却是由衷的惋惜和同情。 《项羽本纪》以描绘项羽这一人物的形象、刻画这一人物的性格为主,同时也生动地叙写了战争。披卷读之,既可以闻见战场上的血腥,听到战马的嘶鸣和勇士们的猛吼,又可以看见项羽披甲持戟,嗔目而叱,大呼驰下,溃围,斩将,刈旗的神态与身影。《项羽本纪》正是在广阔的历史背景下写人,在写人的过程中写战争,二者相得益彰。战争因人物而生动、壮观,人物因战争而更显生动、奇伟。 《项羽本纪》在刻画人物性格方面,运用了多种艺术手法。项羽少时的粗疏学浅,长大以后的勇力过人,只是略略几笔带过,直到消灭秦军主力、扭转战局的巨鹿大战,破釜沉舟,威震诸侯,也还只是从侧 态的精雕细刻,都写得活灵活现,有形有神,有言有情,形与神、言与情融合一体。 《项羽本纪》是《史记》传记中最精彩的一篇,达到了思想和艺术的高度统一。它犹如一幅逼真传神的英雄肖像画,色彩鲜明;又像一张秦汉之际的政治军事形势图,错综有序。通篇文章气势磅礴,情节起伏,场面壮阔,脉络清楚,疏密相间,语言生动,成为我国文学史上的一篇不朽佳作。文中破釜沉舟、鸿门宴、四面楚歌、乌江自刎等故事,早已家喻户晓,历代传诵。 (二)浏览预习课文 (1)划出难读难理解的词,利用工具书,独立完成。 (2)速读课文,思考:课文节选部分共讲了几方面的内容? 明确: 第一部分:项羽家世(第1自然段) 第二部分:少年言志(第2自然段) 第三部分:巨鹿之战(第3自然段) 第四部分:霸王别姬(第4自然段) 第五部分:东城之战(第5自然段)

《赵普》导学案(四课时)

正德中学七年级语文导学案 《赵普》第一课时等第 班级__________组别________学生姓名______________组长签名_____________ 学习目标:1、解决字词,熟读成诵。2、了解赵普人物形象 学习重点:解决字词学习难点:熟读成诵 学习过程: 一:了解赵普 赵普(922—992)北宋大臣。字则平。后周时为赵匡胤的幕僚,任掌书记,策划陈桥兵变,帮助赵匡胤夺取政权。宋初任枢秘史,乾德二年起任宰相,太宗时又两次为相,淳化三年因病辞职,封魏国公,他少时为吏,读书不多。相传有“半部《论语》治天下”的说法!“半部论语”这则成语常用来强调学习儒家经典的重要性。来源于宋.罗大经《鹤林玉露》 二:教师范读课文,学生齐读,或自由朗读,为下面加粗字加拼音。寡学术()阖户启箧()() 薨()龌龊() 奏牍()缀()卒() 三、再次阅读课文,关于刻苦读书的成语找出出自本文的一个成语。 四、我国历史上像这种有关勤奋学习的成语故事还有很多,请再写出两条类似的成语。 、 正德中学七年级语文导学案 《赵普》第二课时等第 班级__________组别________学生姓名______________组长签名_____________ 学习目标:1、解决重点字词的含义。2、翻译课文 学习重点:1、2、学习难点:1、2、 学习过程: 一、检查课文背诵情况,复习字词

二、解释下列加线词语的意思 1、寡()学术,及()为()相 2、晚年手不释()卷() 3、虽()多忌克 4、而能以()天下事为()己任 5、尝()奏荐某人为()某官 6、普明日()复()奏其人 7、普颜色()不变 8、太祖乃()悟,卒()用其人 三、请翻译下列句子,说说原句与译句有何不同 1、太祖常劝以读书(省略句倒装) 2、读之竟日(状语后置) 3、碎裂奏牍掷地(无把字句省略) 三、如何翻译文言文 在翻译过程中,必须遵循“字字有着落,直译、意译相结合,以直译为主”的原则。这就要求我们,在具体翻译时,对句子中的每个字词,只要它有一定的实在意义,都必须字字落实,对号入座。翻译时,要直接按照原文的词义和词序,把文言文对换成相应的现代汉语,使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如果直译后语意不畅,还应用意译作为辅助手段,使句意尽量达到完美。 在文言文中凡是国名、地名,人名,官名、帝号,年号、器物名、度量衡等,在翻译时,可以原封不动地保留下来,不用翻译,因为这些词一般都无法与现代汉语对译。 变单音节为双音节词。 添加省略成分。 调整语序 四、试着翻译课文 1、普少习吏事,寡学术,及为相,太祖常劝以读书。晚年手不释卷, 2、每归私第,阖户启箧取书,读之竟日。

项羽本纪导学案

《项羽本纪》导学案 【学习目标】 1、掌握文中重点实词和虚词的用法。 2、通过分析人物语言,动作及细节描写,把握人物性格;学习作者通过具有代表性的事件刻画人物的表现手法。 3、学会用辨证的方法,从多个角度去评价项羽,正确分析项羽成败的个人原因和历史条件。 课前预习案 一、课前简介 (一)文体知识: 1、什么是传记文学? ——传记文学是文学和历史相结合的边缘学科,因此它既有历史特征,要求“尊重历史”,又有文学的特征,人物形象、语言都要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2、传记文学的特点:(1)真实性。(2)艺术性。(3)相当完整性 3、如何学习传记文学:分析、把握人物形象。传记文学以写人为中心,作者通过人物的言行和典型事例来塑造人物形象。因此在学习过程中我们也必须从把握人物形象入手来分析、欣赏、评价作品 4、传记的学习目标: 1)、学会深入阅读传记,不仅了解人物生平事迹,更要学会从字里行间去分析人物; 2)、对人物进行辨正的认识、评价; 3)、对传记文学有更进一步的认识; 4)、学会用批判的眼光去观察,去思考。 (二)《史记》知识填空 1、 《史记》是作为正史的二十四史中的第一部,鲁迅赞誉它为“”,意即它既是史学巨著,又是文学巨著。 2、《史记》全书一百三十篇,按篇目的内容来分,叙述历代帝王的历史,归在();叙述贵族王侯的历史,归为();历代诸侯之外名官名人的事迹,归为(),各个历史时期的简单大事记,归在();记载典章制度、天文地理,归在()。《史记》是中国第一部()通史。 3、高中阶段我们还曾学过一篇选自《史记》的文言文,是《》。 (三)《项羽本纪》 《项羽本纪》就是通过秦末农民大起义和楚汉之争的宏阔历史场面,生动而又深刻地描述了项羽一生。他既是一个力拔山、气盖世、“近古以来未尝有”的英雄,又是一个性情暴戾、优柔寡断、只知用武不谙机谋的匹夫。司马迁巧妙地把项羽性格中矛盾的各个侧面,有机地统一于这一鸿篇巨制之中,虽然不乏深刻的挞伐,但更多的却是由衷的惋惜和同情。 《项羽本纪》是《史记》传记中最精彩的一篇,达到了思想和艺术的高度统一。它犹如一幅逼真传神的英雄肖像画,色彩鲜明;又像一张秦汉之际的政治军事形势图,错综有序。通篇文章气势磅礴,情节起伏,场面壮阔,脉络清楚,疏密相间,语言生动,成为我国文学史上的一篇不朽佳作。文中破釜沉舟、鸿门宴、四面楚歌、乌江自刎等故事,早已家喻户晓,历代传诵。 二、浏览预习课文 (1)请把注解中的注音标注在课文相应位置,并熟读课文,根据课文下面的注释初步疏通文意,划出难读难理解的词,利用工具书,独立完成。

高中语文 第13课 项羽本纪(节选)学案 粤教版选修《传记选读》

项羽本纪 学习目标 1.能疏通文意,掌握重点词语的含义和用法,积累文言知识。 2.了解项羽的生平及其性格特征,培养辩证评价人物的意识。 3.探究项羽最终自刎的原因,深入思考人生的意义和价值。 预习导学 1.第2段写了几件事?各表现了项羽怎样的性格特点?这与他一生功业的成败有何联系? 2.翻译下面的句子。 (1)籍长八尺余,力能扛鼎,才气过人,虽吴中子弟皆已惮籍矣。 (2)夫秦失其政,陈涉首难,豪杰蜂起,相与并争,不可胜数。 课后作业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①狱掾.( ) ②惴.恐( ) ③麾.下( ) ④刈.旗( ) ⑤瞋.目( ) ⑥栎.阳( ) ⑦扛.鼎( ) ⑧膝.行( ) ⑨披靡.( ) ⑩苗裔.( ) 田父.( ) 舣.船( ) 自刎.( ) 2.指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1)每吴中有大繇役及丧( ) (2)直夜溃围( ) (3)乃持项王头视鲁( )

3.解释下列各组多义词的意思。 (1)下 ①下.梁地( ) ②闻之皆争下.项王( ) ③以身下.之( ) ④项王泣数行下.( ) (2)以 ①令骑将灌婴以.五千骑追之( ) ②以.故汉追及之( ) ③以.赐公( ) (3)乃 ①汉军乃.觉之( ) ②乃.项王也( ) ③梁乃.召故所知豪吏( ) ④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 (4)属 ①诸侯皆属.焉( ) ②骑能属.者百余人耳( ) ③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 ④愿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 ) ⑤在骨髓,司命之所属.( ) 4.古今异义词。 (1)欲以力征经营 ..天下( ) (2)江东虽小,地方 ..千里,众数十万人( ) 5.词类活用。 (1)梁掩其口,曰:“毋妄言,族.矣!”( ) (2)梁以此奇.籍( ) (3)无不膝.行而前( ) (4)于是项王乃欲东.渡乌江( ) (5)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 )

八下导学案1单元4课时.doc

洗南四中八年级2012年——2013年(下)英语学科导学案编制人:备课组长审批:领导审批:日期:2013.3编号:SZ0801姓名:组别:评价等级: Unit 1 Will people have robots ? (Reading) [课型】讲授课 【情景导入】 【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学习文章中出现的重点单词,词组和句型。 能力目标:掌握阅读策略,能通过标题和图片猜测文章大意。 ‘i青感目标:通过阅读这篇文章,了解世界上关于机器人发展的基本概况,培养学生对这方面的兴趣。 【学习重点,难点】 了解世界上机器人发展的历史,,学习文章中出现的重点单词,词组和句型。 【预习案】 英汉互译: unpleasant ___________ already _________ simple _________ everywhere __________ huge _____________ snake ______________electric __________ impossible ___________ i n the future _________ over and over again ________ 科学家__________ 工厂__________ 这样的___________ 人类___________ 外形__________ 家务 ___________ 可能的__________ 醒来___________ 【探究案】 1. They help with the housework, and do the most unpleasant jobs. 他们帮助人类做家务,做些人类最不想干的工作。 help sb.with sth.表示在... 方面帮助(某人), help sb.(to) do sth.表示帮助(某人)做某事 2.Some scientists believe that there will be such robots in the future. However, they agree it may take hundreds of years.有些科学家相信在将来会有这种机器人. 然而,他们认为这可能需要数百年的时间。 1) take花费it takes sb.时间to do sth.花费某人多长时间做某事 It takes me an hour to do my homework every day.做作业每天要花费我一个小时的时间。 2) hundred数词,“百”,当前面有具体数字时,hundred用______ ,当于of 连用时用___________ 。 e.g. three hundred三百,five thousand五千 类似的数词还有thousand ,million,billion e.g. There are seven hundred students in our grade. e.g. We have hundreds of books in the library. 3.J apanese companies have already made robots walk and dance. 日本电脑公司己经使机器人行走和跳舞。 1)have made 这里的made是make的过去分词 “have/has+动词的过去分词”构成现在完成时态。指动作已发生,并对?现在产生一定的影响和结果。 e.g. We have seen this movie.我们已经看过这部影片.(我们对影片的故事情 节有所了解.) 2)make sb.do sth.使某人做某事,make后面接宾语和动词原形作宾语补足语。 e.g. My father makes me play the piano every day. 4.He thinks that it will be difficult for a robot to do the same things as a person.他认为对于一个机器人来说与人做同样的事情是困难的。 1 )that引导的是一个________ 从句。

七上Unit3第四课时导学案

附件1:樊城区太平店中学学校七年级年级英语学科导学案模板(中学)课题:Unit3 Is this your pencil?Section B 2a —3b课型:读写课课时: 学习目标: 1 学会in ,library, ask…for, find(found),some,classroom,e-mail, at, call, lost, must, set, 2 能读懂并学习写寻物启示和失物招领 3.通过失物招领等活动,培养学生拾金不昧的良好的品德及健康向上的人格。 重难点: 确认物主关系及本课新词组 a set of keys ask the teacher for it. Call me at 685-6034. Is it yours?

当堂测评分层达标 基础落实★ I根据汉语完成句子 1.这是一块手表。This is __________ ___________ 2.失物招领箱里的那个电子游戏是你的吗? Is that your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in the lost and found case? 3.这不是书,是字典。This isn't a book. It's ____ __________.. 4.你怎样拼写铅笔?__________do you __________pen ? 5.请拨打532--9764 找Alan.Please _________532--9764 _______Alan. Homework I 短语整理 1 劳驾,请原谅 2 谢谢你的帮助 3 …怎么样? 4 别客气 5一副钥匙 6 在学校图书馆 7 给…发电邮 II、阅读理解 My name is Ken Jordan. My first name is Ken. My family name is Jordan. My phone number is 303--6574. This is my basketball. What's that? It's a notebook. It isn't my notebook.It's her notebook. 1. My last name is ______. A. Ken B. Jordan C. Ken Jordan 2. My ______ is 303--6574. A. telephone number B. name C. family 3. It is ______ basketball. A. your B.my C.her 4. What's that ? It's a _______. A. basketball B. book C. notebook 5. It isn't ______notebook. A. her B. my C.his 提升素养★★★ 假如Jim拾到了一串钥匙,请替Jim 写一份启事,电话:3539495 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项羽本纪导学案教师版

资料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 《项羽本纪》导学案(教师版) 【学习目标】 1、掌握文中重点实词和虚词的用法。 2、通过分析人物语言,动作及细节描写,把握人物性格;学习作者通过具有代表性的事件刻画人物的表现手法。 3、学会用辨证的方法,从多个角度去评价项羽,正确分析项羽成败的个人原因和历史条件。 课前预习案 一、课前简介 (一)文体知识: 1、什么是传记文学? ——传记文学是文学和历史相结合的边缘学科,因此它既有历史特征,要求“尊重历史”,又有文学的特征,人物形象、语言都要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2、传记文学的特点:(1)真实性。(2)艺术性。(3)相当完整性 3、如何学习传记文学:分析、把握人物形象。传记文学以写人为中心,作者通过人物的言行和典型事例来塑造人物形象。因此在学习过程中我们也必须从把握人物形象入手来分析、欣赏、评价作品 4、传记的学习目标: 1)、学会深入阅读传记,不仅了解人物生平事迹,更要学会从字里行间去分析人物; 2)、对人物进行辨正的认识、评价; 3)、对传记文学有更进一步的认识; 4)、学会用批判的眼光去观察,去思考。 (二)《史记》知识填空 1、《史记》是作为正史的二十四史中的第一部,鲁迅赞誉它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意即它既是史学巨著,又是文学巨著。 2、《史记》全书一百三十篇,按篇目的内容来分,叙述历代帝王的历史,归在(本纪); 叙述贵族王侯的历史,归为(世家);历代诸侯之外名官名人的事迹,归为(列传),各个历史时期的简单大事记,归在(表);记载典章制度、天文地理,归在(书)。《史记》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3、高中阶段我们还曾学过一篇选自《史记》的文言文,是《鸿门宴》。 (三)《项羽本纪》 《项羽本纪》就是通过秦末农民大起义和楚汉之争的宏阔历史场面,生动而又深刻地描述了项羽一生。他既是一个力拔山、气盖世、“近古以来未尝有”的英雄,又是一个性情暴戾、优柔寡断、只知用武不谙机谋的匹夫。司马迁巧妙地把项羽性格中矛盾的各个侧面,有机地统一于这一鸿篇巨制之中,虽然不乏深刻的挞伐,但更多的却是由衷的惋惜和同情。 《项羽本纪》是《史记》传记中最精彩的一篇,达到了思想和艺术的高度统一。它犹如一幅逼真传神的英雄肖像画,色彩鲜明;又像一张秦汉之际的政治军事形势图,错综有序。通篇文章气势磅礴,情节起伏,场面壮阔,脉络清楚,疏密相间,语言生动,成为我国文学史上的一篇不朽佳作。文中破釜沉舟、鸿门宴、四面楚歌、乌江自刎等故事,早已家喻户晓,历代传诵。二、浏览预习课文 (1)请把注解中的注音标注在课文相应位置,并熟读课文,根据课文下面的注释初步疏通文意,

unit5 it was herejust now第1-4课时导学案

一、学习目标: 1、能听说认读写下面单词和短语:scarf, wallet, sunglasses, gloves, warm jacket, rain boots, school bag, skirt, sweater, dress, T-shirt, shorts, trousers 2.能在句型中运用上述词汇。 二、自主学习: 1、我会认。scarf, wallet, sunglasses, gloves, warm jacket, rain boots, school bag, skirt, sweater, dress, T-shirt, shorts, trousers 2、我会写,记忆三分钟,开始默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会用。我会造句。 (1).Where is my s________? (2). Where are my r_______ b______? (3). Where are my g_______? (4). I wear a sweater on a windy day. 除了以上句子,我还会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合作交流。 1、小组内互读单词(采取组长领读、自读、互读的方法) 2、小组PK.(拼读单词,并且造句) 四、课堂检测 1、补全单词及短语并翻译。 sc_ _f, w_ll_t, s_ngl_sses, gl_ves, w_ _m j_ck_t, r_ _n b_ _ts, school b_g, sk_ _t, sw_ _ter, dr_ss, T-shirt, sh_ _ts, tr_ _sers 2.用所学节介词填空。 in, on, under, behind, beside. (1).The shoes are _______ the bed. (2).The desk is ________ the bed. (3).There is a computer ________ the desk. (4). There are some flowers _______ the computer. (5).------- Where are the ruler and the pen? ------- They are _______ the desk

项羽本纪导学案

高二年级语文学科教学案 课题:项羽本纪序号____ 主备人:授课时间:_______年____月____日 【教学目标】 1、通过把握项羽的性格特征,学习《项羽本纪》的人物刻画艺术。 2、学会辨证地评价历史人物,用批判的眼光去观察、思考。 3、感受项羽独特的人格魅力,激发学生昂扬向上的情感,加深对人生的认识。 【教学重点】 把握项羽的性格特征,学习《项羽本纪》的人物刻画艺术。 【教学难点】 探究项羽的性格特点及辨证地评价项羽。 【课时安排】五课时。 一. 导入 仔细阅读下面两首诗,请问: 《题乌江亭》杜牧 败兵家事不期, 包羞忍耻是男儿。江东子弟多才俊, 卷土重来未可知。 《乌江亭》王安石 百战疲劳壮士哀,中原一败势难回。江东子弟今虽在,肯为君王卷土来 (1)写的是哪位历史人物?哪些信息可以看出? (2)两首诗对项羽失败原因的看法有何不同? 二.初步感知

思考:项羽是英雄吗?(结合原先你对项羽的了解,谈一谈你心目中的项羽形象?) 三.浏览预习课文 (1)划出难读难理解的词,利用工具书,独立完成。 (2)速读课文,思考:课文节选部分共讲了几方面的内容? 第二课时 一.问:课文节选部分共讲了几方面的内容? 二.项羽成长个人小档案 明确:《项羽本纪》全面记载了项羽生平事业的兴盛衰亡的历程,其中着重描绘了这个英雄人物短暂而波澜起伏的四个阶段。 ————事业的起点 ————功业的顶点 —————由盛而衰的转折点 ————英雄未路的终点 三.研究文本第一、二部分(自读、点拨) (一).学生自读。找出重点词句。 (二).老师点拨。 1.活用词: 毋妄言,族矣。 梁以此奇籍。 2.重点实虚词: ①又不肯竟学。 ②阴以兵法部勒宾客及子弟。 ③以是知其能。 3.古今异义词。

五年级英语Unit4第三课时 导学案

PEP五年级上册 Unit 4 What Can You Do? 温馨寄语:Nothing is difficult, if you put heart into it. 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学习内容](Learning contents)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Unit 4What Can You Do? PartB Read and write ,Let’s play, Part C Let’s check. 学习目标(Learning aims) 1.听懂、会说、正确读写句型:What can you do ? I can sweep the floor. 2.听,说,认读句子:Mother goat is ill. We can help her. Just do it. 3 .能完成Part C Let’s check的任务. 知识链接:(Knowledge Links) 1.“Mother Goat ”可译为:山羊妈妈。 2. “just do it ”可译为:就这么干吧。 学习指导(Learning guide) 1.自主学习对话内容(试读,试翻译,理解对话的含义并完成句子填空。) 2.正确书写Read and write中的四会句子 3.完成Part C Let’s check的任务 4.根据本节学习到的知识,独立完成导学案。(在自学过程中注意记录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以便和他人合作交流)

自主学习(Self-learning) 1.听“Read and Write’’录音两遍,正确翻译下面句子的汉语意思。现在来试试吧! Mother Goat is ill. ( ) What can you do ? ( ) I can water the flowers. ( ) Just do it . ( ) 2,学生自由读对话,找出不懂的词句。 合作探究(Group work) 1.你能用本节课所学的知识完成课本48页Read and write 部分的填空吗? (1)What can the monkey do? He can (2)What can the rabbit do? She can (3)What can zip do? She can (4)What can zoom do? He can 2.你能分角色读P48页的对话吗?小组内先分配角色再自由读。 3.你能正确书写P48页对话中的四会句型吗?

课时导学案

13.8基本作图(第1课时) 一、用直尺和圆规完成以下作图(不写作法,保留作图痕迹) 1.已知:线段a (如图) (1)求作:线段OA ,使它等于a . (2)求作:线段OB ,使OB =a+b . (3)求作:线段OC ,使OC =a -b . 2.已知:∠AOB (如图) (1)求作:∠A ’O ’B ’=∠AOB . (2) 求作:∠EDF =2∠AOB . 3.已知:∠AOB 求作:射线OC ,使它平分∠AOB . 二、如图,在△ABC 中,∠ABC =60O . 1.作∠ABC 的平分线BM ,交AC 于点M ; 2.作线段BC 的垂直平分线交BM 于点O ,交BC 于点D ; 3.若OD =3,求OB 的长及点O 到AB 的距离. b a

13.8基本作图(第2课时) 一、选择题 如图,AC =AD ,BC =BD ,则有( ) A .AB 垂直平分CD B .CD 垂直平分AB C .AB 与CD 互相垂直平分 D .CD 平分∠ACB 二、填空题 在△ABC 中,∠C =90°,AD 平分∠BAC ,CD=2cm ,则点D 到 AB 的距离为 . 三、解答题 1. 已知:如图,DE 是△ABC 的边AB 的垂直平分线,分别 2. 交AB 、BC 于D 、E ,连结AE ,如果AE 平分∠BAC ,∠B=30°.求∠C 的度数. 2.Rt △ABC 中,∠C =90°,∠B =30°,AD 平分∠CAB 交BC 于D . (1)D 在AB 的垂直平分线上; (2)求证: CD = 2 1BD A B C D 30 E D C B A

《项羽本纪》导学案(教师版)

《项羽本纪》导学案(教师版)

《项羽本纪》导学案(教师版) 【学习目标】 1、掌握文中重点实词和虚词的用法。 2、通过分析人物语言,动作及细节描写,把握人物性格;学习作者通过具有代表性的事件刻画人物的表现手法。 3、学会用辨证的方法,从多个角度去评价项羽,正确分析项羽成败的个人原因和历史条件。 课前预习案 一、课前简介 (一)文体知识: 1、什么是传记文学? ——传记文学是文学和历史相结合的边缘学科,因此它既有历史特征,要求“尊重历史”,又有文学的特征,人物形象、语言都要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2、传记文学的特点:(1)真实性。(2)艺术性。(3)相当完整性 3、如何学习传记文学:分析、把握人物形象。传记文学以写人为中心,作者通过人物的言行和典型事例来塑造人物形象。因此在学习过程中我

们也必须从把握人物形象入手来分析、欣赏、评价作品 4、传记的学习目标: 1)、学会深入阅读传记,不仅了解人物生平事迹,更要学会从字里行间去分析人物; 2)、对人物进行辨正的认识、评价; 3)、对传记文学有更进一步的认识; 4)、学会用批判的眼光去观察,去思考。 (二)《史记》知识填空 1、《史记》是作为正史的二十四史中的第一部,鲁迅赞誉它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意即它既是史学巨著,又是文学巨著。 2、《史记》全书一百三十篇,按篇目的内容来分,叙述历代帝王的历史,归在(本纪); 叙述贵族王侯的历史,归为(世家);历代诸侯之外名官名人的事迹,归为(列传),各个历史时期的简单大事记,归在(表);记载典章制度、天文地理,归在(书)。《史记》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3、高中阶段我们还曾学过一篇选自《史记》的文言文,是《鸿门宴》。

第三单元第四课时导学案

八年级英语上册第三单元第四课时导学案 学校:新密市第二初级中学学段:八年级上学科:英语 学材:新目标(人教版)章节:Unit 3 SectionB(1a-1e) 编写者:闫永鹏审核者:曲晓娟 题目:Unit3 I’m more outgoing than my sister. 一、学习目标:1.会根据1a提供的句子排序,和同伴交流自己关于“好朋友”的看法。所用句型I think a good friend …. 2.听力完成1c,1d,并根据听力内容练习对话.Molly studies harder than her best friend. Mary and her best friend are both tall. 二、学习重难点: 重点:会根据1a提供的句子排序,和同伴交流自己关于“好朋友”的看法。所用句型I think a good friend …. 难点:听力完成1c,1d,并根据听力内容练习对话.Molly studies harder than her best friend. Mary and her best friend are both tall. 三、学习过程策略: (一)、导入。用形容词的原级和比较级看图说句子。 Li Yong is funny. Pan Changjiang is funnier than Li Yong. Cheng Long is outgoing. Li Yong is more outgoing. (二)、自主学习。 自主学习一:目标:会根据1a提供的句子排序,和同伴交流自己关于“好朋友”的看法。所用句型I think a good friend …. 内容:1a,1b 方法:独学,对学。先独立完成1a,再和同伴交流自己关于“好朋友”的观点。 时间:8分钟。检测:排序;完成自主探究。 1a. What kind of things are important in a friend?Rank the things below[1-7](1is the most important) A good friend _____a. has cool clothes _____b. is talented in music. _____c. likes to do the same things as me. _____d. is good at sports. _____ e. truly cares about me. _____f. makes me laugh. _____g. is a good listener. (三)、合作探究。 1、合作交流。Talk about what you think a good friend should be like. Then make a report.(合作展示-你认为好朋友该是什么样?) A: I think a good friend makes me laugh. B: For me, a good friend likes to do the same things as me. C: Yes, and a good friend is talented in music,too. D: That’s not very important for me… My views:A good friend…is good at sports. is good at school work. is popular at school. likes to do the same things as me. has cool clothes and hair style. makes me laugh. is more athletic than me. has good grades. likes telling jokes. keeps secrets. 提问展示:1. talent( n.,天才)+ed = talented (adj.有才能的)比较级:__________. 2. do the same things as me. (翻译)_____________;the same …as…表示:__________, 3. is good at sports.(翻译)be good at…意为_____,其后可接名词、代词或动名词。同义词组:_________He ____ _____ ____ English.(他擅长英语) I’m _____ _____ _______ basketball.(我擅长打篮球)

《史记》学案——《高祖本纪》《项羽本纪》(苏教版选修)

《史记》学案——《高祖本纪》《项羽本纪》 (苏教版选修) 《史记》选修教材考点复习⑧ ——《高祖本纪》《项羽本纪》 【教学目标】 1、重点积累相关的文言词语的意义、用法。 2、了解并运用相关的特殊文言句式。 3、比较文言文中两个历史人物形象,积累写作素材。 【导学重难点】 有效地积累文言文考点,完成知识的迁移。 【课时安排】 2课时 【导学过程】 一、安排学生课前阅读两文,通感内容。 二、切入课文 三、回归教材,文言考点检查。 1、学生圈画学案“知识回顾”的疑难之处,同组互相探讨。 2、教师答疑,在课堂生成过程中注重拓展考点。

3、选择考点知识密集的语段进行翻译训练、导学重点。 ①或说沛公曰:“秦富十倍天下,地形强。今闻章邯降项羽,项羽乃号为雍王,王关中。今则来,沛公恐不得有此。可急使兵守函谷关,无内诸侯军,稍征关中兵以自益,距之。 ②“今独臣有船,汉军至,无以渡。”项王笑曰:“天之亡我,我何渡为!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纵江东父兄怜我,我何面目见之?纵彼不言,籍独不愧于心乎?” ③自矜功伐,奋其私智而不师古,谓霸王之业,欲以力征经营天下,五年卒亡其国,身死东城,尚不觉寐而不自责,过也。 四、知识迁移:课外阅读训练。 汉王召让平曰:“先生事魏不中,事楚而去,今又从吾游,信者固多心乎?”平曰:“臣事魏王,魏王不能用臣说,故去事项王。项王不能信人,其所任爱,非诸项,即妻之昆弟,虽有奇士不能用。闻汉王能用人,故归大王。臣裸身来,不受金无以为资。诚臣计画有可采者,愿大王用之;使无可用者,金具在,请封输官。”汉王乃谢,厚赐,拜为护军中尉,尽护诸将。诸将乃不敢复言。(节选自《资治通鉴》)

七年级英语下册第四单元第四课时导学案

初中英语(Go for it)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导学案 第四课时Section B(3a~Self Check) 【学习目标】 1. 复习情态动词can表示许可的用法; 2. 复习练习运用祈使句以及情态动词have to及must来表达一些规则。 3. 谈论表达自己对规则的想法或看法。 4.通过对规章制度的复习,规范自己的行为,以便自己和他人更好地遵守规章制度,为形成良好的社会意识打下基础。 【课时重点】 会运用情态动词can,can’t,have to,must来介绍自己家中的规定。 【预习导学】 一、填一填 阅读教材上的3a,用情态动词have to,must,can或can’t填空,完成3a。 二、选一选 选词填空,完成教材上Self Check中的第一部分。 三、想一想 1.本单元学到的句型中常用词汇有哪些? 2.用以上词汇写句子,完成教材上self check 中的第二部分 ① ② ③ ④ 【合作探究】 活动一: Presentation and practice. 1. Present some new words on the big screen. hair, learn, keep + 名词+ 形容词 2. Ss learn the new words and expressions. 3. Review the how to use have to and must; can and can't. 4. Review the letters.

5.T: Zhao Pei has many rules at home and at school. She's unhappy, too. She wants some help from Dr. Know. Read her letter below and fill in the blanks with have to /must, can /can't. 6. 指导:首先,认真阅读整篇短文,理解短文的大意。然后,认真阅读每个句 子,理解作者对这些规则的看法;同时,推敲每个句子深处的意思,确定是用have to/must还是can/can't。 最后,应再通读一遍短文,看自己所填写的词组是否通顺正确。 7. Check the answers. 活动二: Before Writing 1. Let's work on 3b: We have many rules at home and at our school. Think what things you have to do and what things you can't do. Complete the chart with rules in your home and school. You can discuss with your partners in your group. 2. Ss discuss their rules in groups. Then fill in the blanks. Then check the rules you think are unfair. For example: You must wear a school uniform at school. You must keep your hair short at school. 3. Let some groups say their answers. Write some of the rules on the blackboard. 4.想一想你在家里或学校里要遵守哪些规则,完成下面的表格,并在你认为不公平的规则旁边画上“×”。 活动三:While Writing 1. Now write a letter to Dr Know. Tell her about all the rules and how you feel about them.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