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研究生综合素质培养的思考

关于研究生综合素质培养的思考
关于研究生综合素质培养的思考

关于研究生综合素质培养的思考

摘要:我国研究生综合素质培养中存在对思想品德重视不够、创新意识和能力薄弱、管理团队协作能力差、导师指导作用偏离和管理不规范等问题。为此,应注重人文素质教育,并把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作为综合素质教育的核心,把导师指导作为提高综合素质的关键环节,把发挥团队精神作为综合素质培养的重要保证,把加强管理作为提高综合素质的重要措施。

关键词:研究生教育;培养质量;问题与思考

在知识经济时代,大学要为社会源源不断地输送高素质的人才和提供高水平的成果,就要特别重视对研究生的教育,把研究生的培养质量放在重要位置。新世纪的研究生应具有怎样的素质是我国研究生人才教育与培养的核心问题。笔者根据自己多年的工作实践和体会,谈几点认识和想法,与教育界同人共同探讨。

一、我国研究生综合素质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自1978年恢复研究生招生以来,我国的研究生教育的质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在我国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转型、研究生招生规模日益扩大的新形势下,我国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已不能完全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现有的研究生在综合素质方面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对思想品德教育重视不够

新时期的研究生,年龄多在20~35岁之间。由于自身因素的局限和各种社会不良思潮的影响,导致他们只重业务知识积累而忽视思想道德修養。尽管当前研究生的入学考试有政治理论,研究生的教学也开设自然辩证法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但并没有把思想政治教育摆在重要的地位,仍存在重智轻德的误区,忽视了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教育,使其只重效益和实惠,普遍缺乏社会责任感,缺乏奉献精神。如何有效地对他们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引导,将会对他们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的形成起到关键的作用。

2.创新意识和能力薄弱

创新是人类不断进步的推动力,是人类征服自然的最有效手段,也是一个国家综合竞争力的决定因素。创新意识和能力的培养是研究生教育的核心,其基本目标就是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和科学研究能力的人才,这也是评价研究生教育质量的根本标准。然而,在目前研究生教育规模超常规发展的情况下,一方面,大部分研究生仍然在被动状态下接受、理解和掌握现成的知识,缺乏用怀疑和批判的眼光提出问题,缺乏自己独到的见解;另一方面,课程类型的设置比例不够合理,课程内容重复滞后,研究生教学手段落后,教学形式单一,实验教学投入不足,实验课无法满足学生需要,学生动手机会少,等等。这些问题都在一定程度上影

培养研究生科研能力的重要性及其对策

培养研究生科研能力的重要性及其对策? 教学与科研相结合是研究生培养过程中的本质要求,但当前研究生培养中比较普遍存在不注重研究生科研能力培养的现象,以致于不少研究生科研素质偏低、科研能力不强。针对现存的这一问题,现从课堂教学、课题研究、学位论文、学术活动等主要培养环节来探讨研究生科研能力培养的可行途径。研究生科研能力培养随着研究生招生规模的逐年扩展,研究生培养质量也日益受到关注。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教学与科研相结合是贯穿其中的本质要求,但当前研究生培养中比较普遍存在不注重科研能力培养的现象,以致于不少研究生科研素质偏低、科研能力不强,这已成为较突出的培养质量问题。这一问题表现在多方面,比如研究生学习中潜心钻研、探索的氛围不浓,学位论文中资料堆砌的成份多、研究和创新的部分少,对研究知识和方法的了解和利用较为缺乏等。尽管当前研究生数量增多,毕业研究生并不一定都要进入科研机构从事科研工作,但如果作为高级人才进入到其他应用行业,研究生也应能展现出较强的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使从事的工作领域因人才层次的提高而得到更快发展,从而体现出研究生教育的深远意义和作用。可见,加强研究生科研能力培养既是研究生教育本身目标,同时也具有现实紧迫性。研究生科研能力培养是一个多方面逐渐积累、提高的过程,笔者根据研究生培养环节,并针对现存的一些问题,从以下几方面探讨研究生科研能力培养的可行途径。改变研究生课程教学存在的不良倾向,推行具有研究特点的教学方式研究生课程教学是研究生培养的基本环节,其显著特点之一是把科学研究引入教学过程,在接受知识的同时锻炼自主研究、探索的能力,不仅要研究生“学会”,而且要研究生“会学”。但现实中却存在有背于这一特点的教学方式,比如有些课程全过程口授笔录,研究生缺乏参与思考、研究的机会,有些教师从开课到结束,与学生见面就仅有几次,其余让研究生自学,研究生得不到教师必要的指导,也难以有良好的学习效果。因此对于以课程学习为主的一年级研究生来说,存在这样的教学方式不免让其中有些人感慨仿佛继续读了一年“大五”,没有循到研究的入门。从保持研究生课程教学自身应有特点和改变当前存在的不良倾向出发,研究生课程教学必须坚持传授知识与培养探求知识能力相结合,教师在传授基础理论和系统知识的基础上,采用自学答疑、讨论、指导撰写小论文等具有研究特点的教学方式,做到引导研究生逐步学会探究。要求众多教师在研究生课程教学中注意教学方式和效果,研究生管理部门有必要采取相应的管理激励机制,比如推行研究生课程教学质量评价、召开研究生反映课程教学情况的座谈会、奖励课程教学效果突出的教师等,促使研究生课程教学中不良倾向的转变。研究生在所学课程中,在各位教师具有研究特点的教学方式引导下,其研究问题的能力会逐渐得到锻炼,科研意识和能力必然获得提高。创造研究生参与课题研究的有利条件,引导研究生从事科研实践活动研究生培养的特点是教学与科研相结合,不仅要学习,而且要进行科学研究,因此研究生的培养除了必要的课程学习,还需要结合课题研究在导师指导下培养系统的科研能力,养成创新精神,取得创新成果。在当前研究生招生数量增加的情形下,与课题研究相结合培养研究生的主旨却显淡化,特别是在硕士研究生中,有些反映在就读期间对课题研究几乎没有接触,有些表现出对课题研究略知一二,但没有系统概念。可见缺少从事课题研究的实践经历,研究生的科研训练必定是不完整的,也难以在短期内有效提高科研能力。要做到研究生培养与课题研究相结合,促进研究生科研素质和能力的有效提高,可以考虑从以下环节来创造有利条件:①把研究课题作为遴选导师的硬指标,并鼓励导师让研究生参与相关的课题研究。导师有一定的课题和科研经费,使所带的研究生参与课题研究、从事科研实践活动具有可能条件,另外如果做到在有些课题评审、验收

跨学科培养研究生:武汉大学的思考与探索

跨学科培养研究生:武汉大学的思考与探索 周叶中胡甲刚* (武汉大学研究生院湖北武汉 430072) 摘要:跨学科培养研究生不仅符合科技创新、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而且符合拔 尖创新人才成长的规律,并已成为世界研究生教育改革的共同趋势。武汉大学通 过组建跨学科机构、选拔跨学科生源、修订培养方案、设置跨学科专业和举办跨 学科论坛等多种方式,着力推进跨学科培养研究生。今后,武汉大学还将进一步 转变观念、加强建设、理顺机制、完善制度,使跨学科培养研究生成为鲜明特色。 关键词:跨学科;研究生;培养;改革;创新 一、跨学科培养研究生是时代的迫切需要 科技、经济与社会发展对高层次人才的新要求是研究生教育变革的原动力,也是研究生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方向。在科学技术高度综合化、社会系统日益复杂化和国际竞争趋近白热化的新形势下,我国研究生教育必须走出单一专业化培养的藩篱,打破学科割据、各自为政的局面,遵循拔尖创新人才成长的规律,培养大批符合时代需要的跨学科人才。 (一)跨学科培养研究生是科技创新与发展的迫切需要 二十世纪中期以来,世界科学技术在进一步分化的同时,也走上了高度综合的道路,涌现出了一大批新兴交叉学科、边缘学科、横断学科和综合学科,标志着现代科学技术进入了系统综合期。随着各学科之间的日益相互渗透,学科之间的边界越来越模糊,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工程技术犬牙交错、互融互通,编织成愈来愈密集而复杂的网状结构,而新的科学发现和技术发明则往往产生于这些网格的结点。如DNA结构的发现、人类基因图谱的破译、核磁共振成像技术、激光技术、电子计算机科学技术、半导体电子技术等无不是综合运用多学科理论与方法取得的。据统计,从1901年到1990年间颁发的82次诺贝尔化学奖中,生物化学、物理化学、结构化学三门学科得奖共计71次,跨学科的比例占87%,它们都是化学、生物学、数学、统计学、量子力学等学科交叉渗透所取得的成果。正如法国作家普鲁斯特所言:“真正的发现之旅,并不是去寻找新大陆,而是采 *周叶中,武汉大学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胡甲刚,武汉大学研究生教育研究中心副主任,研究生院办公室副主任,博士。

教师综合素质测试题目

教师综合素质测试题目 1.课程教学目标除了知识、技能、能力目标外,还有“人格情感目标”,本课程所设定的人格情感目标是什么?如何实现? 情感目标三维度: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态度和乐学情操;引发学生有关的情感体验,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感;培养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人际情感。 通过引入相关的案例,分析相关案例所蕴含的专业知识、社会现象,培养他们作为一名医药行业的从业者的责任感和荣誉感,树立基本的职业道德,并在此基础上,逐步形成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全的人格。 2.“教是为了不教”,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是当今课程教学改革的主要目标,什么是“自主学习能力”?你在课程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自主学习,一般是指学习者自觉确定学习目标、选择学习方法、监控学习过程、评价学习结果的过程。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是素质教育的中心任务和核心内容。 在课程教学中我会结合设计性实验的内容引导学生独立的确定实验目的,选择实验方法,独立的进行实验操作,制作ppt,课堂进行汇报。当然为了完成整个过程在教学的每一堂课都会引导学生,告诉学生怎么样做人、做事是好的、正确的。会举一些自己指导的各个年级的本科生在实验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包括正确的和错误的)提醒正在教授的学生如何避免犯同样的错误,如果吸取其他同学优秀的地方。比如会以自己从事的科研为例,说明自己如果进行一个全新的实验,如何进行文献检索、如何制定实验方案、如何组织实验和如何进行相关注意事项的检索。并告知学生在大学阶段不应该以最后的考试为学习目的,而是以获得知识获得技能为学习目的。 3.如何理解批判性思维?你在课程教学中是怎样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的? 批判性思维包括认知技能和情感特质。主要有:解释——包括归类、阐明重要性和澄清意义。分析——审查理念、发现论证和分析论证及其成分。评估——评估主张、评估论证。推论——质疑证据、提出猜想和推出结论。说明——陈述结果、证明程序的正当性和表达论证。自我校准——自我审查和自我校正。 可以在讲授某些药物的研究综述时候,例举一些已经发表的文献,对这些文献所研究的内容进行分析,包括实验设计、实验方法和实验结果等方面的内容,教育学生学会辩证的看待问题,而不是盲目的引用文献。 4. 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是什么?你在本课程教学中是怎样贯彻素质教育的? 素质教育的核心就是人的全面发展,是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科学素质和身体心理素质四方面的辨证统一协调发展,文化素质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高校素质教育的四大核心内容,即思想素质、思维能力、心理素质和学习能力。 在讲授过程中会穿插一些实际工作中的案例,其中会有负面的案例,并对案例进行相关的分析,告诉学生做人做事的道理,“”“君子爱财” 在本课程的教学中,通过在授课过程中的一些实例介绍,适当的插入一些导向性的言论,根据一些案例中涉及的科学家及医务工作者的先进事迹培养其良好的思想素质。在教授知识同时讲授相应的学习方法,通过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其学习能力,将教学方式由单纯的知识讲授转变为对素质的培养。通过对前沿知识的讲授以及引导学生对实际案例的分析,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和批判性思维。对于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要将心理素质的培养渗透到整个教学过程当中,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要挖掘人格中的要素既智慧力、道德力和意志力,与教学环节相结合进行心理教育培养其良好的心理素质。

研究生综合素质的提高综述

研究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摘要: 近年来,国家越来越重视大学生的思想品质的培养,尤其是对研究生的教育。研究生担负着为国家培养高层次人才的重任。在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知识经济已见端倪,国力竞争日趋激烈的形势下,积极发展研究生教育,全面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将是21世纪研究生教育的主题。质量是研究生教育的生命线,全面推行以创新教育为核心的综合素质教育,是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重要途径,是知识经济时代对研究生教育工作者提出的重要研究课题。本文结合诺贝尔获得者的科学精神来探讨如何培养和提高研究生综合素质。 关键词:研究生素质培养 一、培养研究生优良的思想品德和科学精神 众所周知,诺贝尔奖自1901年开始颁发,至今已有100多年的历史。绝大多数诺贝尔奖获得者,对人类的科学文化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受到人们的普遍赞誉和敬仰。他们在成长和成功的历程中,逐步形成了卓尔不群的美德和、超凡脱俗的品格。这正如于1921年获得诺贝尔奖的爱因斯坦所言:“第一流人物对于时代和历史进程的意义,在其道德品质方面,也许比单纯的才智成就还要大。即使是后者,它们取决于品格的程度,也远超过通常所认为的那样。”针对诺贝尔奖获得者的品行特点的调查,我们不难看出,他们都有着远大的志向,怀抱着梦想。对待研究高度专注,孜孜以求,在工作学习上谦虚谨慎,求知若渴。更能够吃苦耐劳,坚韧不拔。这都是值得当代学生学习的。那么如何培养研究生优良的思想品德和科学精神呐? 研究生教育的中心任务是培养高素质的创新人才,创新教育是研究生综合素质教育的核心,是研究生教育的主旋律。江泽民同志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江泽民同志的讲话,精辟地阐述了创新的重要性。国际间的竞争归根到底是教育的竞争,人才的竞争,特别是高层次人才的竞争。当今世界,谁拥有大量的高素质的创新人才,谁就能立于不败之地。 二、帮助研究生掌握和坚持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 研究生不仅需要掌握牢固的专业知识和科学的思维方法, 而且应当具备良

教育部《关于加强和改进研究生培养工作的几点意见》(教研2000l号)

关于加强和改进研究生培养工作的几点意见 教研[2000] l号(二○○○年一月十三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委、教育厅,广东省高教厅,国务院有关部委教育司(局),中国人民解放军学位委员会,中共中央党校学位评定委员会,有关研究生培养单位: 为贯彻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确定的科教兴国战略,实施《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适应国家经济建设、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对各类高层次人才的需求,建立有一定先导性的、结构合理的,有利于高层次创新人才脱颖而出、提高研究生全面素质和培养质量的研究生教育体系,必须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加强和改进研究生培养工作。 1995年全国研究生工作座谈会以来,国家和各培养单位相继出台了许多措施,有力地推动了研究生教育工作的改革与发展,较好地适应了国家"九五"期间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与此同时,我们也必须看到,研究生培养工作中还存在着一些尚未解决的难点问题,而且随着形势的发展和改革的深入,又出现了一些较为突出的新问题,主要是: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研究生教育发展的调节机制尚未完全建立;研究生培养规模还不能很好满足社会发展对高层次人才的需要;研究生教育的质量意识尚不强;研究生培养条件的改善相对滞后;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需进一步加强;能够适合于培养高水平博士的生源不足:现行研究生培养制度、培养模式等还不能完全适合于人才的个性发展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实践能力培养,与社会的实际需要还有较大的差距;研究生教育的质量保证体系亟待建立和完善等。 上述问题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了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影响了研究生教育适应社会需要的程度,制约了研究生教育的进一步发展。为解决好这些问题,就今后几年的研究生培养工作提出以下几点意见: 一、研究生工作的基本方针是:深化改革,积极发展;分类指导,按需建设;注重创新,提高质量。 (一)研究生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必须紧密结合国家现代化建设的实际。鼓励有条件的培养单位在研究生培养模式和学制等方面,根据社会对不同学科、不同类型研究生的要求进行改革和新的探索,不断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和适应社会需求的程度;积极发展研究生教育,加大应用性人才培养的比重。 (二)根据区域、行业和学科的发展水平及其对高层次人才数量、质量和类型的要求,对研究生工作进行分类规划与指导。采取多种措施扶持中西部地区研究生教育的发展;重视改善研究生培养条件,国家要加强研究生培养基地的建设,适时新增一批研究生院。培养单位通过应用型人才,特别是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逐步培育一批产学研基地。 (三)推进素质教育,突出对研究生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创业精神的培养,增进研究生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质。强化全面质量观,把保证和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上;国家和省级研究生教育管理部门,培养单位应采取措施,建立健全研究生教育的质量保证体系,确保并进一步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 二、改革研究生培养制度和培养模式,形成有利于高层次人才成长的培养机制。 (一)科学规划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研究生的培养目标。 硕士生教育承担着既为博士生教育输送合格生源,又为社会培养各类高层次专门人才的任务。硕士研究生的培养应在强调专业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的学习,重视综合素质、创新和创业精

中小学教师综合素质测试题十一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中小学教师综合素质测试题(十一)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下列哪句说法是错误的?() A.素质教育是指以促进知识深刻内化为目标 B.以全面传授更有价值的知识为基础 C.以激活每一位受教育者的个性潜能发展为核心 D.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目的 2.构建素质教育目标,必须遵循青少年儿童身心素质发展的(),才能保证目标的科学性、可行性。 A.顺序B.客观规律C.特征D.重点 3.下列与“素质教育”意思相近的一项是()。 A.博雅教育B.全面发展教育C.应试教育D.终身教育 4()中关于教师素质的规定是制定和执行教师素质要求的根本依据。 A.《教师法》B.《高等教育法》C.《义务教育法》D.《教育法》 5.《义务教育法》总则第一条规定,为了保障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保证义务教育的实施,提高全民族素质,根据(),制定本法。

A.宪渗和教育法B.宪法和未成年人保护法C.宪法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D.教育法和未成年人保护法6.我国现行义务教育的法定起始年龄是()。 A.五或六周岁B.六或七周岁C.七或八周岁D.未作确定 7.我国法定的教师节是每年的()。 A.9月1日B.秋季开学后首个星期日 C.9月10日D.9月份的第一个星期日 8.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应当平等对待学生,关注学生的(),因材施教,促进学生的充分发展。 A.年龄差异B.性格差异C.个体差异D.民族差异)的.教师应当尊重学生的人格,不得歧视学生,不得对学生实施(9.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行为,不得侵犯学生合法权益。 A.体罚B.变相体罚 C.体罚、变相体罚D.体罚、变相体罚或者其他侮辱人格尊严 10.在履行教育教学义务的活动中,教师必须遵守职业道德规范,最主要、最基本的是要坚持()。 A.团结协作B.教书育人C.严谨治学D.爱岗敬业11.世界上最早使用麻醉剂的是我国古代的()。

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几点建议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7614161666.html, 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几点建议 作者:李振庆 来源:《教育教学论坛》2016年第01期 摘要:近年来,随着研究生招生数量的逐年增加,研究生培养质量问题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本文从研究生生源及培养过程两方面提出了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提高的几点建议,以提高我国研究生的培养水平。 关键词:研究生;培养质量;建议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01-0198-02 近年来,随着我国教育科技与文化体育事业的快速发展,接受研究生教育的人数也在急剧增加。依据2015年2月26日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14年研究生招生62.1万人,在学研究生184.8万人,毕业生53.6万人。为此,如何提高我国研究生培养的质量,为社会提供更多的优秀人才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从提高生源质量及培养过程两方面提出了相关的一些建议。 一、提高研究生生源质量 (一)免试生比例及信息 良好的生源是培养优秀人才的重要保证。近年来清华与北大抢生源闹剧的背后也从侧面反应了录取生源在高等教育中的重要性。为提高生源质量,近年来推免生在研究生招生中颇受欢迎。推免生全称为“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是指可以不用参加研究生考试而直接读研的一种情形。然而据报道,一些知名学校的知名专业会将大部分名额留给推免生。由于推免生的信息及录取名额不能有效及时发布,这势必导致参加研究生统考的优秀学生由于信息不对称,落榜比例提高从而导致优秀生源流失。为此,推免生和统考生录取比例与名额的及时准确发布不仅有助于维护公平竞争,而且会为优秀生源的择校提供帮助。 (二)生源多元化 目前,部分学校在研究生招生时,导师喜欢招生本校本科毕业生、硕士毕业生报考其硕士研究生与博士研究生,对于外校生源具有排斥感。据说,这种现象部分原因是提高本校本科生就业率,另一方面是由于本校学生本科期间对所学科目了解,便于在研究生阶段开展科研项目。然而这种现象无形之中不仅会造成一种地方保护主义,对统考生有失公允,而且极易造成学术上的近亲繁殖,形成一种自我封闭状态,不利于研究生的交流和视野的开拓。特别是目前,社会各个领域都在用交叉学科解决各自的问题。例如,光学工程学科是一门以光学为主,与信息科学、能源科学、生命科学、材料科学、精密机械与制造、计算机科学及微电子技术等

关于研究生综合素质培养的思考

关于研究生综合素质培养的思考 摘要:我国研究生综合素质培养中存在对思想品德重视不够、创新意识和能力薄弱、管理团队协作能力差、导师指导作用偏离和管理不规范等问题。为此,应注重人文素质教育,并把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作为综合素质教育的核心,把导师指导作为提高综合素质的关键环节,把发挥团队精神作为综合素质培养的重要保证,把加强管理作为提高综合素质的重要措施。 关键词:研究生教育;培养质量;问题与思考 在知识经济时代,大学要为社会源源不断地输送高素质的人才和提供高水平的成果,就要特别重视对研究生的教育,把研究生的培养质量放在重要位置。新世纪的研究生应具有怎样的素质是我国研究生人才教育与培养的核心问题。笔者根据自己多年的工作实践和体会,谈几点认识和想法,与教育界同人共同探讨。 一、我国研究生综合素质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自1978年恢复研究生招生以来,我国的研究生教育的质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在我国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转型、研究生招生规模日益扩大的新形势下,我国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已不能完全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现有的研究生在综合素质方面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对思想品德教育重视不够 新时期的研究生,年龄多在20~35岁之间。由于自身因素的局限和各种社会不良思潮的影响,导致他们只重业务知识积累而忽视思想道德修養。尽管当前研究生的入学考试有政治理论,研究生的教学也开设自然辩证法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但并没有把思想政治教育摆在重要的地位,仍存在重智轻德的误区,忽视了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教育,使其只重效益和实惠,普遍缺乏社会责任感,缺乏奉献精神。如何有效地对他们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引导,将会对他们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的形成起到关键的作用。 2.创新意识和能力薄弱 创新是人类不断进步的推动力,是人类征服自然的最有效手段,也是一个国家综合竞争力的决定因素。创新意识和能力的培养是研究生教育的核心,其基本目标就是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和科学研究能力的人才,这也是评价研究生教育质量的根本标准。然而,在目前研究生教育规模超常规发展的情况下,一方面,大部分研究生仍然在被动状态下接受、理解和掌握现成的知识,缺乏用怀疑和批判的眼光提出问题,缺乏自己独到的见解;另一方面,课程类型的设置比例不够合理,课程内容重复滞后,研究生教学手段落后,教学形式单一,实验教学投入不足,实验课无法满足学生需要,学生动手机会少,等等。这些问题都在一定程度上影

中小学教师综合素质测试(简答)教学文案

中小学教师综合素质测试(简答题) 1、课程的类型有哪些?课程类型是指课程的组织方式或课程设计的种类。1按课程的设计形式可分为学科课程和活动课程2按学生选择课程的自主性可分为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3根据课程的任务可分为基础型课程、拓展型课程和研究型课程4根据课程的制定者可分为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 2.领会课程标准能力具体体现在几个方面答:一是理解课程标准的性质与课程的基本理念,二是理解课程标准的总目标与具体目标三是掌握内容标准。四是依据课程标准进行教学改革的实践。 3.教师分析教材的能力包括哪几个方面?答,一是,正确理解教材的特点。二是深入分析教材内容。 4、什么是课程?简述其内涵。广义的课程是指学生在校期间所学内容的总和及进程安排。狭义的课程是指学校开设的教学科目的总和以及它们之间的开设顺序和时间比例关系。更狭义的理解,课程特指某一门课程。广义的课程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第一,课程是指学校中所要进行的德、智、体、美等全部教育内容的总和。第二,课程不仅规定了各门学科、课内教学,也包括课外活动、家庭作业和社会实践等活动。第三,课程不仅包括各门学科的目的、内容及要求,而且规定了各门学科设置的顺序和课时分配、学年编制和学周的安排。 5、陈述教学目标的标准是什么答,一是教学目标陈述的是预期的学生学习结果。二是教学目标要力求明确,具体,可测。 6、组织性研究性学习能力主要包括哪能些能力?答。一是创新教学设计能力。二是指导学生研究性学习的能力。三是开发校内外教育资源能力四是对学生的学习活动进行监控的能力五是合作教学能力。 7、你认为一堂好课的特点应体现在哪些方面?(体现现代教学的新思想、新理念、体现教师的主导与学生主体的和谐合作、体现教学目标的全面性与层次性、体现教学内容的科学性与系统性、体现教学过程的结构性、合理性、有序性、体现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多样性、灵活性、体现教学语言的规范性与鲜明性、体现教学目标达成效果、效率的显著性 8、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一、爱国守法。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拥护社会主义。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自觉遵守教育法律法规,依法履行教师职责权利。不得有违背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言行。二、爱岗敬业。忠诚于人民教育事业,志存高远,勤恳敬业,甘为人梯,乐于奉献。对工作高度负责,认真备课上课,认真批改作业,认真辅导学生。不得敷衍塞责。三、关爱学生。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公正对待学生。对学生严慈相济,做学生良师益友。保护学生安全,关心学生健康,维护学生权益。不讽刺、挖苦、歧视学生,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四、教书育人。遵循教育规律,实施素质教育。循循善诱,诲人不倦,因材施教。培养学生良好品行,激发学生创新精神,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不以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五、为人师表。坚守高尚情操,知荣明耻,严于律己,以身作则。衣着得体,语言规范,举止文明。关心集体,团结协作,尊重同事,尊重家长。作风正派,廉洁奉公。自觉抵制有偿家教,不利用职务之便谋取私利。六、终身学习。崇尚科学精神,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拓宽知识视野,更新知识结构。潜心钻研业务,勇于探索创新,不断提高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水平。 9、请简要谈谈目前的学校教学管理制度应该如何重建,才能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发展?答:第一,建立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制度,使教学研究在学校取得“合法”地位,并真正成为学校教学改革发展的永恒动力。第二,建立民主科学的教学管理机制,使广大教师学生有一种法定的形式和正常的渠道参与学校的管理工作,让广大教师和学生真正成为学校的主人。第三,建立旨在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考评制度,在考评内容和标

如何培养和提高研究生综合素质

如何培养和提高研究生综合素质 摘要:近年来,国家越来越重视大学生的思想品质的培养,尤其是对研究生的教育。研究生担负着为国家培养高层次人才的重任。在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知识经济已见端倪,国力竞争日趋激烈的形势下,推行研究生教育,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将是21世纪精英教育的主题。质量的高低直接关系到研究生教育的发展走向,通过倡导创新教育为核心的综合素质教育,是知识经济下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有效途径,更是对研究生教育工作者提出的重大考验。本文结合诺贝尔获得者的科学精神来探讨如何培养和提高研究生综合素质。 关键词:研究生素质培养 1 培养研究生优良的思想品德和科学精神 自1901年诺贝尔奖开始颁发以来,已经走过了100多年的历史。诺贝尔奖获得者受到人们的尊重和敬仰:一方面是至高无上的荣誉;另一方面是他们的科研成果推动全球的进步,为人类事业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正如爱因斯坦所言:“第一流人物对于时代和历史进程的意义,在其道德品质方面,也许比单纯的才智成就还要大。即使是后者,它们取决于品格的程度,也远超过通常所认为的那样。”针对诺贝尔奖获得者的品行通过查阅文献资料,我们不难看出,他们都有着远大的志向,雄伟的抱负,怀抱着梦想。对待研究高度专注,孜孜以求,一丝不苟,在工作学习上谦虚谨慎,认真负责,求知若渴。更能够吃苦耐劳,坚韧不拔,顽强拼搏。这都是值得当代学生学习的。那么如何培养研究生优良的思想品德和科学精神? 研究生教育的中心任务是培养高素质的创新人才,创新教育是研究生培养的核心所在,是研究生教育的主导方向。正如江泽民同志所说:“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江泽民精辟地阐述了创新的重要性。当前,全球化竞争最终落实到教育的竞争、人才的竞争、特别是更

对交叉学科研究生培养的思考讲解学习

对交叉学科研究生培养的思考 高虹孙忻刘颖陈皓明 摘要本文从交叉学科发展对研究生培养工作提出的新要求出发,对激励和规范交叉学科研究生培养工作的一些可能做法进行了探讨。 20世纪后期,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及人们认识自然、社会和人类自身能力的不断提高,科学研究出现了从高度分化走向交叉综合的发展趋势。环境、资源、经济、人口、健康甚至和平安全等关系到人类生存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领域在不断给我们提出单一学科的知识所不能解决的复杂课题,学科之间相互融合与渗透,涌现出众多的新兴交叉学科,并使得高水平的创新成果应运而生。这种学科发展趋势对高等教育,特别是研究生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根据时代发展的需要,建立有利于高质量的交叉学科研究生培养和管理模式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我们要认真研究和探索交叉学科研究生培养的规律,营造有利于交叉学科人才成长的环境,建立有利于交叉学科研究生培养的机制,使得在学科交叉领域做出高水平创新成果的同时,培养造就一批满足国家经济、科技、国防需求,能参与国际竞争的交叉学科的创新人才。 一、当前交叉学科研究生培养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交叉学科的研究需要多学科知识的交融和来自多学科专家学者的参与,因而具有复杂和综合的特色。这种特点使得交叉学科研究生的培养需要特殊的学术环境和管理模式,需要观念上的转变和政策上的支持,更需要高水平的导师队伍来保证。然而,交叉学科的研究生培养目前还面临不少问题。 1.学科专业设置上的不尽合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交叉学科的发展,我国在20世纪70年代末恢复研究生教育后,学科专业设置在很大程度上沿用了50年代建立起来的体系,这些专业设置曾经对我国的国民经济建设起到过积极的作用,但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新兴学科和交叉学科大量出现,一些领域的学科和专业设置已不能适应科学的发展。虽然经过学位授权点的大调整以及一级学科授权点的不断增加,使得学科专业培养口径得到扩大,但与国外一流大学相比,一些学科特别是与产业密切相关的工科专业仍普遍存在着专业口径窄的问题,而且大部分学科还沿用按原有二级学科培养的模式,加上多年来专业限制形成的教师研究方向偏窄的现象,使得我们培养的学生远远不能满足“具备合理的知识结构,广博专深协调统一”的要求。因此,研

教师综合素质能力测试题

教师综合素质测试题(一) 一、填空: 1、新课程要求教师运用多种备课方式,改变单一的(个体)备课、(微观)备课形式。 2、要处置教材,就要学会丰富教材,要丰富教材,就要做到四讲:(讲活)、(讲艺)(讲本)(讲实)。 3、设问教学具有鲜明的(选择性)、(竞赛性)、(透明性)和(过程性),从而使强制提问转变为自告奋勇的生动学习局面。 4、教师讲解是通过教学性语言艺术传播学习信息的(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 5、说课重点是讲教学理念、教学设计和教学艺术的(教学价值)和(学习价值)是怎样在本节课中体现的。 6、(教学价值)的实质性体现就是满足学生的成长和发展需求。 7、校本研修的应用性教学课题,常用的研究方法是(比较研究)、(发现式研究)和(实验研究)三种。 8、导入教学有两个基本功能,一是(宏观学习过程的整合功能),二是(调整学习状态的功能)。 二、判断题 1、教学的科学性在于遵循教师(学生)发展的规律,把握培养学生学习习惯和能力的有效方法,讲究过程的优化和实效。(X) 2、狭义教材是指学生的课本。(∨) 3、分析教材要坚持三结合,即结合学生的实际状况和需求,结合教师的自身的教学经验和教学风格,结合教师(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X) 4、教学内容要基于教材活于教材,应当在教学过程中赋予学生自主学习的权利。(V) 5、设问内容的统一性(复合性)和综合性是设问教学在新课成课堂教学中四个基本特征之一。(X) 6、思维是学生最佳学习状态的显著特征(V) 7、帮助、合作、指导是讲解过程中的三个方面,是(而不是)相互独立的三种形式。(X) 8、汇报式说课方式,是对一个阶段的教学积累的成就向有关方面进行,总结式汇报而开展的作课说明。(V) 9、辅导教学中备课艺术最显著的特点在于充分尊重教材不能(能)够对教材进行整合与优化(X) 10、校本研究开题就是对所研究的课题进行论证的报告。(V) 三、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 1.课程改革的核心环节是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的(D)已经成为课程与教学改革的核心话题之一。 A.主体性B.全面性C.灵活性D.有效性 2.有效课堂教学已经成为教师发展的必然要求,有效教学的核心能力是( A )A.有效提高能力B.清晰授课能力 C.课堂监控能力D.自我反思能力 3.有效教学的根本原则是( A ) A.目标性原则B.主体性原则 C.可测性原则D.策略性原则 4.( A )是有效教学的关键。 A.有效设计B.有效实施C.有效管理D.有效反思 5.课堂“有效对话”的基点在( D )

2021年高校研究生综合素质测评指标体系构建

高校研究生综合素质测评指标体系的构建 孙冰,张福军,蒋冰 摘要本文在遵循多维性、导向性、科学性和可操作性等原则的基础上,从思想道德素质、学术科研素质、社会实践与文体素质等三个方面入手提出了研究生综合素质测评指标体系,并按照“前—中—后”的思路提出了综合测评的实施要点。 关键词研究生; 综合素质; 测评体系 基金项目黑龙江省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重点项目(JGXM_HLJ_21331) 作者简介孙冰(1972-),女,山东掖县人,管理学博士,教授,研究方向创新管理、教育管理; 张福军(1983-),男,河北丰润人,社会学硕士,讲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蒋冰(1982-),男,黑龙江绥化人,工学硕士,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高等教育管理。 随着我国经济体系的日益完善、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教育事业也实现了跨越式的飞速发展,中国已由研究生教育的小国迅速跨入世界研究生教育大国的行列。作为我国学历教育的最高层次,研究生教育肩负着为祖国现代化建设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任。为了确保研究生培育质量,对其综合素质进行客观、系统的评价是一项必要的管理环节。因此,构建一套科学的研究生综合素质测评体系,是我国稳步推进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长效保证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必然要求。 一、研究生综合素质测评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 本文认为,研究生综合素质测评指标体系的构建应遵循以下原则。 多维性。即测评内容维度上,要涵盖研究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学术科研素质、社会实践与文体素质等各方面的素质和能力; 测评主体维度上,要综合院系评价、导师评价、同学评价和自我评价等多层面评价意见;

测评时间维度上,要体现分阶段、动态性,即连续地、动态地将各阶段的测评结果结合起来进行分析,以全面反映出研究生的个性和素质。 导向性。研究生综合素质测评应围绕研究生的培养目标,从综合素质的基本内涵出发,考查研究生在知识、能力、素质等方面的状况。即不仅关注理论课程成绩,还应关注实践能力的培养; 不仅重视智育评价,还应考查德、体、美育的综合发展; 不仅注重研究生的共性发展,还应鼓励研究生的个性张扬。 科学性和可操作性。综合素质测评指标的设置必须分层次、分类别,将相关性较大的测评指标整合归类,使测评指标体系能全面反映研究生的综合素质,并使测评标准具体化,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同时,为了使评价结果更加科学,要注意定性与定量的有机结合,即在运用定性分析时辅以量化手段,以增强定性分析指标的可测量性; 在定量分析中辅以定性说明,以使量化指标含义更明晰。 客观性。客观性原则要求测评指标体系体现一般性和特殊性的结合。其中,一般性要求根据高校和学科点的实际情况、研究生的实际素质,按照研究生培养的一般要求,设计出每一个研究生通过努力都可以达到的"测评指标; 而特殊性则要求按照研究生培养的高端要求,设计出少数研究生通过努力可以达到的测评指标。 激励性。通过与他人的测评结果进行横向比较,研究生可以认识到自身的优势和不足; 通过将历年的测评结果进行纵向分析,研究生也可以看到自身的长处和短板。另外,研究生综合测评结果通常要作为奖学金评定、优秀表彰、国际交流人选的评判依据,类似的物质奖励或非物质奖励的获取与否,也将对研究生产生直接的激励作用。 二、研究生综合素质测评指标体系的构成 根据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高等学校学生行为准则》等文件精神,在遵循上述原则的基础上,笔者从思想道德素质、学术科研素质、社会实践与文体素质等三个方面入手构建了研究生综合素质测评指标体系。 (一)思想道德素质测评指标 思想道德素质主要指人在思想意识、道德行为、政治态度、法纪素养等方面具有的符合时代特色的基本品质。研究生思想道德素质测评内容主要包括政治素

提升研究生综合素质的教育模式探析-2019年精选文档

提升研究生综合素质的教育模式探析 目前,我国已经成为世界研究生教育大国,我们应该办什么样的研究生教育?怎样办好研究生教育?研究生教育如何更好地服从、服务于国家发展战略和满足人民群众的需要?这些问题涉及我国研究生教育发展的指导思想、战略目标,涉及研究生教育的规模、结构、质量、效益等重大问题。我国研究生教育面临着从规模扩张向质量提升的战略转型的挑战,全面提高质量成为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我国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1] , 如何提高研究生综合素质是当前高等教育的重要任务和目标,是研究生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非常重要而艰巨的任务和目标本文就提高研究 [2] 。生综合素质的模式进行了探析,分别从学习、工作、生活和思 想政治教育等方面具体分析了提高研究生综合素质的具体方法,以期为研究生教育提供参考。 、学习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术素养 研究生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课程教学、科研训练、毕业论文等各个环节,指导教师、课程教师、教学管理人员等各种人员,以及教育政策、管理制度、服务水平、学术氛围、学习与生活条件等,都是这个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课程教学是研究生教育的基础环节,研究生入学后首先学习基本课程,巩固专业基础、接触学科前沿、学习科研方法、接受实践训练、培养创新能力。为科研训练、专业实践和学位论文环

节做好准备。研究生应定期汇报学习内容,不断地与导师交流学 习,汲取导师的学习经验,培养自主学习的习, 惯。研究生自身应 做到稳扎学习基础,做好自身的学习和科研工作。同时应了解与本学科相关的知识,做到博学,不断追求,敢于创新,学科交叉往往更能擦出思想的火花。科研训练是研究生教育中的重要环节,是研究生教育的本质特征之一,该环节使研究生真正做到学 以致用。研究生正是在导师和相关科研人员的指导下,通过参与科研项目或是自主科学研究,掌握科学研究的方法、程序和规范, 成为科学研究的生力军。近年来我国推动的研究生培养机制改 革,强调建立以科学研究为主导的导师责任制,就充分体现了科学研究在研究生教育中的地位与作用。指导教师是研究生培养的首要责任人,担任研究生培养工作的重要职务,是决定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最重要的因素之一。教育部推动的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建立以科学研究为主导的导师责任制,扩大了导师在研究生培养中的权力和主动性,导师以身作则,使导师切实担负起研究生成长成才的责任,不断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 二、加强创新意思,增强科研能力 目前,我国研究生教育太过重视对知识的传授和继承,而忽 视自主创新性科研能力的培养。大部分研究生只是被动地接受和掌握现成的知识,缺乏对事物的深邃理解和洞悉,不敢用,不会用,甚至根本不用怀疑和批判的视角审视事物、提出问题,缺乏对事物的思考和独见。加上课程设置不够合理,多数重复本科生阶段内容,研究生教学手段落后,实验教学投入不足,实验或实 践课程开设无法满足研究生培养需要,学生动手实践机会少。这 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因此,学校要在研 究生教育手段、教育设施和培养经费方面给予大力支持。培养研究生的主动意识,营造良好的学风和学术氛围,要求研究生在理论或方法上具有创新性,敢于提出新命题,新方法,让学生积极参与到实践创新中,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学术论坛、学术讲座、学术报告等活动。同时,学校结合自身特点,设立研究生科研平台

浅谈研究生的思维方法

浅谈研究生的思维方法 赫英 研究生思维方法的培养是研究生培养过程的重要环节。对于研究生论文能否成功以及论文的水平和层次、特别是研究生毕业后的发展有重要意义。研究生常对自己的论文本身比较关注,而对自身思维方法的训练不太注意。笔者在教学与科研的实践中,深感将钱学森院士所倡导的思维科学与研究生培养过程结合起来的重要性,国内外一些资深学者在与笔者接触和言教过程中亦对此十分关注。虽然本文主要是针对研究生写的,但希望研究生导师们也能对它感兴趣并不吝指教。 在我国,一个人从中小学到大学再到研究生,其思维方法是有明显差异的。在中小学阶段,学生主要是被灌输有关自然、社会、科学的传统的一般性基本知识,其思维主要是被动的记忆性思维;在大学阶段,学生主要是接受自然、社会、科学的某一领域的比较系统的专业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其思维主要是继承性思维;在硕士研究生阶段,除了学习之外,更重要的是开始接触研究工作,开始研究方法的训练,其思维主要是过渡性、反思性思维;而在博士研究生阶段,学生要独立地做出创造性科学工作,其思维主要应是创造性思维。 国外,特别是西方,在学生受教育的早期阶段就比较注重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哪种培养方式更有利于出人才?由记忆性、继承性思维向创造性思维的转变在那个时候开始更合适?目前还有争议,还不宜过早下结论,需要时间和实践来检验。 不管怎样,学生在由一个受教育阶段进入下一个受教育阶段时,及时地调整自己的思维方法是十分必要的。例如,大学和中学相比,管理上更为宽松,个人也更为自由,但学习的广度和深度实际上更大。如果一个学生考上了大学,而生活方式和思维方法还停留在中学阶段,不善于约束自己,转变思维方法和学习方法,荒废了时间,很可能由一个中学的优秀生变成大学的留级生甚至不能毕业。这样的例子,据我了解还是不少的。 硕士研究生阶段,除了专业基础知识和技能的学习之外,主要是以研究过程、研究方法、工作方法和取得研究进展的训练为主,使其具备在他人领导或指导下从事科学研究或技术工作的能力。一个研究生在这个阶段应该及时注意思维方法的过渡,即由继承性、依赖性的思维向创造性、独立性思维的过渡,不要还用大学生的思维方法考虑问题。例如,有时听到某某研究生发牢骚,抱怨他(她)的导师不太管他(她)。如不领他(她)做实验,不带他(她)出野外,不帮他(她)作论文之类。一句话,不把着手教他(她)。我觉得这个研究生的思维还停留在大学生阶段。在硕士研究生阶段,老师找学生是偶尔的,主要是检查性质的、指点性质的;而学生找老师应该是经常的、主动的、带着问题的。老师和学生的关系是讨论式而非命令式。只有这种在老师指点下摸索出来的硕士研究生论文才是真正有价值的研究生论文,会让你受益非浅。其实硕士研究生作论文不在其本身,而是其反映的研究过程、研究方法、工作方法和取得研究进展的训练、综合运用知识能力和科学研究能力的培养。当然,对不同的研究生采用不同的培养方法,通过各种方式观察和了解研究生在基础、兴趣、特长和能力等各方面的特点和个性特别是其文献掌握和科学问题了解的程度、研究工作的进展、选题方向和意义的把握以及在论文的关键时刻给与指点等等,有针对性地培养人才,也是导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教师综合素质考试 中小学教师综合素质测试题(六)

中小学教师综合素质测试题(六)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下列哪句说法是错误的?() A.素质教育是指以促进知识深刻内化为目标 B.以全面传授更有价值的知识为基础 C.以激活每一位受教育者的个性潜能发展为核心 D.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目的 2.构建素质教育目标,必须遵循青少年儿童身心素质发展的(),才能保证目标的科学性、可行性。 A.顺序 B.客观规律 C.特征 D.重点 3.下列与“素质教育”意思相近的一项是()。 A.博雅教育 B.全面发展教育 C.应试教育 D.终身教育 4.()中关于教师素质的规定是制定和执行教师素质要求的根本依据。 A.《教师法》 B.《高等教育法》 C.《义务教育法》 D.《教育法》 5.《义务教育法》总则第一条规定,为了保障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保证义务教育的实施,提高全民族素质,根据(),制定本法。 A.《宪法》和《教育法》 B.《宪法》和《未成年人保护法》 C.《宪法》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D.《教育法》和《未成年人保护法》6.我国现行义务教育的法定起始年龄是()。 A.五或六周岁 B.六或七周岁 C.七或八周岁 D.未作确定 7.我国法定的教师节是每年的()。 A.9月1日 B.秋季开学后首个星期日 C.9月10日 D.9月份的第一个星期日 8.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应当平等对待学生,关注学生的(),因材施教,促进学生的充分发展。 A.年龄差异 B.性格差异 C.个体差异 D.民族差异 9.教师应当尊重学生的人格,不得歧视学生,不得对学生实施()的行为,不得侵犯学生合法权益。 A.体罚 B.变相体罚 C.体罚、变相体罚 D.体罚、变相体罚或者其他侮辱人格尊严 10.在履行教育教学义务的活动中,教师必须遵守职业道德规范,最主要、最基本的是要坚持()。 A.团结协作 B.教书育人 C.严谨治学 D.爱岗敬业 11.世界上最早使用麻醉剂的是我国古代的()。 A.扁鹊 B.华佗 C.张仲景 D.孙思邈 12.下列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草堂诗余》、《东坡乐府》、《稼轩长短句》、《白石道人歌曲》均是词集。 B.把长篇小说分成若干章节,每一章叫做“一回”,用这种形式写成的小说叫做“章回小说”,如《红楼梦》、《三国演义》、《烈火金刚》等。 C.《阿房宫赋》、《师说》、《论积贮流》、《项脊轩志》、《石钟山记》都在标题中标明了文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