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略研究报告.

战略研究报告.
战略研究报告.

1.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发展战略研究报告

一、引言

随着计算机和通信技术近十年来的蓬勃发展,国家的进一步改革开放,中国开始进入信息化社会。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已经成为我们的基本国策和全国人民共同奋斗的宏伟目标。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重新审视高等学校本科计算机专业*教育的发展方向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为什么十分重要?这不仅因为计算机技术是信息化的核心技术,还因为它目前是全国规模最大的专业。截止到2004年初,全国共有505个学校开办有计算机本科专业,共有在校生近30 万。同其他专业相比,这两个数字都是第一。如果说计算机专业应该是培养信息化所需人才最主要的专业的话,它目前的状态是否能够适应这项重要的任务?如果不能适应,应该如何调整?

作为2001-2005年教育部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的一项工作,我们试图回答这些问题。

在做这项工作的时候,我们总是提醒自己一个基本的定位,那就是这个工作的成果应该是对有着505个办学单位的专业发展形成指导性意见,而不是其中的10所或者100所。我们时常提醒自己的另一个定位是,我们这里研究的是本科教育,不是研究生、博士生培养,也不是高职高专教育。

首先,我们简略回顾了计算机专业在中国的发展历史,从上世纪50年代末期的“计算装置与仪器”和“计算数学”两个分支,到70年代末期的“计算机及应用”和“计算机软件”,直到1994年以来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一方面,我们看到中国计算机专业教育总体上有三个重要的发展时期,它们既和国家的发展紧紧相联,也和科学技术本身的发展紧密相关;另一方面,我们也感到十年前形成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内涵和外延已经与这10年来由于信息科学技术高速发展所导致的社会对“计算机人才”的期望产生了明显的距离。

然后,我们在比较广泛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国计算机专业办学的现状。近年来计算机专业在规模上蓬勃发展,给更多的学子创造了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为社会输送了大批专业人才;但同时也存在着专业特色不明显以及教育质量需要提高等问题。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进步与普及,“会计算机”已经不再是计算机专业学生独有的优势。在这种现实下,我们认为需要调整培养规格和要求,使计算机专业的学生能有相对优势的知识结构。而教育质量的提高除了师资等外部条件外,学生内在的专业自豪感也是十分重要的。

学校是为社会培养人才的,在大学办专业首先是要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为此,我们分析了当前和今

后若干年社会对从事计算机产业和信息化工作人才的需求。在进行这种分析的时候,我们发现采用两种不同的角度会有不同的收益。一种角度是专业划分的角度,另一种角度是工作性质的角度。从工作性质的角度看,一个人的工作可能是研究型、工程型或是应用型(或称“信息技术”型)。后者是本研究报告采用的角度。

作为借鉴,我们也研究了国际上计算机专业办学的发展和现状,尤其是著名的IEEE-CS/ACM Computing Curricula研究成果。我们发现,从著名的Computing Curricula 1991到现在尚未完成的Computing Curricula 2001,中间过了十多年,其间尤其是World Wide Web的出现并在全世界的迅速普及,国外计算机教育工作者的思路也出现了重大的改变。CC2001第一章开头的一段话精彩地刻画了这种改变的认识基础:

计算的概念在过去的10年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种变化对教学计划的设计和教育方法会有深刻的影响。我们称之为“计算”的概念已经拓展到难以用一个学科来定义的境地。我们过去形成的课程设置报告曾经是试图将计算机科学、计算机工程和软件工程融合成关于计算教育的一个统一的文件。这种做法在十年前也许是合理的,但我们确信21世纪的计算蕴含有多个富有生命力的学科,它们分别有着自己的完整性和教育学特色。

这种认识使得CC2001正在演化成CC2004,其中将至少包含5个相对独立的部分:CCCS、CCCE、CCSE、CCIS和CCIT。我们认为这种认识是符合客观实际的,CC2001到目前的成果也是我们的重要参考。

在上述分析和研究的基础上,本报告提出了以“培养规格分类”为核心思想的计算机专业发展的建议,鼓励不同的学校根据社会的需求和自身的实际情况为学生提供不同类型(研究型、工程型、应用型)的教学计划和培养方案(但要达到本科水平),认为一个学校在其中一种类型上通过评估合格,就被认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办得合格*。

同时,为了提高教育质量,我们还提出了加强青年教师的教学培训与提高、建立新时代助教队伍以及加强学生实践和动手能力培养三点辅助建议。

作为本报告的姊妹篇,《专业规范》给出了这三种不同类型教学计划和培养方案的主要属性和特征要求,《评估方案》则是在规范的基础上明确了具体办学评估的程序和方案。

二、历史回顾

从1956年哈尔滨工业大学等院校率先开办“计算装置与仪器”专业算起,到现在主流采用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计算机专业教育在中国的大学里已经走过了近50年的历程。详细描绘这个历程中所发生的变迁,既不是本届教指委之所能,也不是完成本研究报告之所需。这一节里,我们仅从引导本研究报告思路的角度出发,尝试给出计算机专业教育在中国发展历程的一种粗线条轮廓。为此,我们走访了几位参加专业初建的老教师,也参考了一些已有的文字材料。总的来看,从这个轮廓中可以看出三个突出

*我们觉得目前这样做比较好,而不是让学校改换专业名称,尽管将来可能会出现“信息技术专业”之类。

的时期。

1. 初创时期(1956—1960年)

1956年,国务院制定了新中国第一个科学技术发展规划,即《1956—1967年十二年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这个规划除确定了56项重大研究任务以外,还确定了发展电子计算机、半导体、无线电电子学和自动化技术等6项紧急措施,从而促使我国的计算机教育事业发展第一个高潮的到来,在这一段时期共开办了14个计算机专业。

该阶段的计算机教育有以下特点:

(1) 专业创始人从国外学习归来,带回计算机新技术。

(2) 大多采取“以任务带学科,以科研带队伍”的专业发展模式,人才培养面向国防和科学研究需要。这一专业发展模式一直持续到70年代中期,形成了中国计算机教育发展的独特模式。

(3) 当时新建的计算机专业大多称为“计算装置”,强调从基本元器件开始的计算机硬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大多设置在自动控制系,形成了与应用系统结合的计算机教育。同时,一些重点大学在数学系新建了计算数学专业,从事算法设计人才的培养,这是我国早期培养的软件人才具有坚实数学基础的一个重要原因。

2. 发展时期(1978—1986年)

随着十年动乱的结束,国家的工作重点逐步转移到四个现代化建设的轨道上。在国家科委主持起草的《1978—1985年全国科学技术发展规划纲要》中,又把电子计算机列为8个影响全局的综合性课题,放在突出的地位。我国计算机教育迎来了第二个发展高潮,在这一段时期共开办了74个计算机专业。

该阶段的计算机教育有以下特点:

(1) 改革开放促进了计算机新技术、新课程的引进。例如,80年代初,在向西方先进国家大量派出进修教师、访问学者的同时,一些重点大学邀请美国大学教授来讲课,其他学校派骨干教师参加学习。回去后,开设相应的课程,并编写教材。

(2) 计算机软件开始得到普遍重视,计算机应用技术教育开始普及。随着个人计算机的快速发展、我国四个现代化进程的日益加快,数据管理、信息处理、工业控制、人工智能、数字图像等应用技术教育在计算机教育中的比例有较大增强。

(3) 高层次人才培养开始起步。1978年,我国恢复研究生招生。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审定,在部分重点大学批准建立了计算机学科硕士点和计算机学科博士点,多层次的计算机人才教育体系基本形成。

3. 高速发展时期(1994年至今)

1995年左右,World Wide Web在世界范围的蓬勃兴起使“计算”的概念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社会突然觉得需要很多很多的“计算机人才”。这种变化不可避免地反映到教育中。一方面,若干相关课程被引入

到计算机专业的教学计划中;另一方面,一些学校干脆办起了“网络工程”、“软件工程”、“电子商务”、“信息安全”等新专业。同时,1995年全国科学技术大会的召开,“科教兴国”发展战略的实施,使我国计算机教育进入一个快速发展期(现在505个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有368个是1994年后开办的!)。

该阶段的计算机教育特点是:

(1) 计算机专业的内涵和外延发生较大变化。计算机专业的教育内容已不再局限于传统的计算机组织与体系结构、计算机理论与软件、计算机应用技术,计算机网络及其应用技术、多媒体及其应用技术、网络与信息安全等教育内容得以强化。

(2) 办学单位和在校生人数迅速增加,一大批青年人补充进教师队伍,在数量上逐步完成教学第一线人员的新老交替。

(3) 教材内容逐步与国际接轨。2000年前后,我国高等教育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等从国外著名出版公司引进了成套的计算机专业教材,其中包括不少经典的著名教材。

回顾我国计算机教育历史,我们不仅被老一辈计算机教育工作者的爱国情怀、创业精神、教育思想所感动,被计算机教育不断发展的一次次高潮所激励,从中也领悟到一些计算机教育发展规律的启迪。

(1) 计算机教育发展以国家需求为目标

我国计算机教育发展的三次高潮均是在国家提出科技进步、经济发展的阶段目标前提下形成的。进入21世纪,党的十六大提出“加快信息化进程,用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我国的计算机教育必须服务于这一宏伟目标。

(2) 发展中国家必须注重学习国际先进技术

我国计算机教育发展的三个重要阶段,均与从国外引进和学习先进的计算机技术、学习先进的计算机教育思想与内容密不可分,这是发展中国家的特征所决定的。在当今信息时代,我们必须在坚持自主教育创新的同时,注重与国际计算机教育接轨。

(3) 充分认识计算机专业的实践性特点

我国计算机专业的初建历程本身就是一部计算机教育与实践相结合的创业史,几十年计算机教育过程中许多优秀学生的成长历程也说明计算机实践教育之重要性。因此,新世纪的计算机教育不仅要重视扎实的专业基础理论学习,更要强调硬件开发、软件设计的能力培养。

(4) 师资队伍是保证教育质量的关键

从创始我国计算机教育的老一辈,到80年代改革开放初期一批骨干教师出国进修后回来成为带头人,到博士点设置较早的学校计算机专业与学科得以快速发展、培养较多创新人才,历史证明了高质量的计算机教育必须依赖于一流的师资队伍。在完成计算机教育队伍的新老交替之后,目前的当务之急是提高青年教师的业务素质和教学水平。

(5) 计算机教育内容必须与时俱进

48年来,我国计算机教育历程就是计算机教育内容不断完善和更新的过程。在一个阶段出现的新技术,其经历发展和完善之后,成为计算机教育的核心内容;同时又会出现更新的技术。因此,计算机教育内容

必须与时俱进。计算机学科专业发展研究者应该在吸收国际先进的计算机教育理念、模式、体系的同时,提出适合我国国情的计算机教育发展思路和创新模式,以促进我国计算机教育健康发展。

三、现状分析

基于我们教指委成员自身的教学实践,以及2004年3月初对10所不同类型大学的调查研究,我们对中国计算机专业教育的现状形成了如下几方面的认识:

(1) 近十年来规模快速扩大,相关专业也在蓬勃发展;

(2) 教学管理人员认真负责,教学内容调整需要跟上;

(3) 师资队伍完成新老交替,队伍素质急待培养提高;

(4) 设施条件建设初见成果,实验环节需要抓紧加强。

下面简要解释这些认识。

1. 近十年来规模快速扩大,相关专业也在蓬勃发展

目前我国普通高校总数为1683所,本科学校679 所,其中505所开设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是全国专业点数之首;2003年在校人数27万,占理工科在校生总数的14.6%,也是最多的。我们同时注意到,这505个计算机专业中的368个是1994年后开办的。这一方面反映了高等教育对国家信息化建设浪潮的积极响应,另一方面也告诉我们专业建设的数量大、任务重。

同时我们也看到,其他相关专业也在蓬勃发展。按照教育部的划分,“计算机类专业”包括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网络工程。“信息技术相关专业”包括:地理信息系统、电气信息工程、电子信息工程、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光信息科学与技术、生物信息学、通信工程、微电子学、信息安全、信息对抗技术、信息工程、信息与计算科学、自动化*。这些专业加起来,2003年共有在校生63万人。也就是说,信息技术和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数量占全国所有理工科学生总量的1/3强。

一方面,我们为这些学科能为中国学子创造大量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而高兴;另一方面,我们也为计算机专业现在的一些毕业生专业特色不明显、从而竞争优势不强而思索。

2. 教学管理人员认真负责,教学内容研究需要跟上

我们不能不提到在各个院系负责教学工作的老师们。在调查中我们普遍感到,主管教学的副院长或副系主任在教学管理上抓得都很严格,十分重视教学质量。大多数院校都有比较完善的教学大纲、教学计划和进度表、教学档案等。应该说,院系一般都有一支很好的教学管理队伍,实践着一套有效的管理规范。

同时,我们认为教学内容的研究需要加强。

如果全国只有几十所大学开办计算机专业(例如到1983年,全国只有63所),大家一起来开会,讨论教学内容的问题,也许是可行的。但现在我们是505所,学校之间情况差异很大。如何确定自己学校的

教学内容,我们认为最有效的办法就是明确自己的毕业生的主流就业岗位,考虑教给他们什么内容能最好地适应岗位的要求。作为一种比较普遍的规律或者现象,学生就业通常会有较强的地域性:一个企业通常在周边地区招收较多员工,一个学校的毕业生大都就业在学校周边地区的单位。因此,学校周边地区社会发展的情况对教学内容的设计应该是很有参考意义的。

但我们看到,有些学校计算机专业的教学内容设计存在明显的盲目性,还有些学校在培养人才定位上有明显偏差。

盲目性的现象之一就是照搬其他学校的教学计划。在过去的若干年里,IEEE-CS/ACM的CC1991对我国计算机教育产生了较大的影响,现在不少学校的教学计划都有它的痕迹。尽管CC1991开创了一种对计算机科学教育的创造性的、理性的思考,但是我们认为它并不应该成为我国505所大学计算机专业教学实践的共同追求的目标。

定位偏差的现象之一是将“考研比例”作为办学效果的一个突出指标。我们认为,办学效果的基本指标是学生的就业率,是一个学校学生的社会声誉。“考研”,如果看做是一种特殊的“就业”的话,对办学效果来说只能是锦上添花的作用,而不能是一种基本的追求。我们要防止目前依然存在的中学阶段的应试教育延展到大学阶段。

对于“宽口径”和“复合型”人才培养的理解,我们认为宽口径意味着加强素质和能力培养,而不是什么都会一点的“万金油”。教师们呼吁“宽口径不能淹没专业特色”。从教学计划的设计来看,需要强调知识结构的特色和执行的深度。社会需要的是既有专业素质也有学习能力的人才。

3. 师资队伍完成新老交替,队伍素质急待培养提高

在许多学校,承担本科第一线教学工作的大都为青年教师。从事教学工作的队伍从年龄成分上基本上完成了新老交替。但我们看到,除了在工作经验和态度方面青年教师与老教师相比尚有差距外,在专业素质和能力方面青年教师队伍的状况也不容我们过于乐观。他们中有许多人教学任务很重,没有时间和机会得到在职培养和提高,难以有精力创造性地完成教学内容和任务。在我们对毕业生进行访谈的过程中,IT 企业员工对大学计算机专业教师队伍素质的看法是比较突出的。

4. 设施条件建设初见成果,实验环节需要抓紧加强

在我们到过的学校,大都能看到近几年来基本建设的成就:新的大楼、新的机房、成百台高档微机、装备良好的硬件实验室*。但设施条件的改善不完全等于教学实验环节的加强。高质量实验的设计,合格实验指导人员的配备,在一些学校还没有引起重视。作为一个方面,我们问过一些高年级的学生:你们写过的最大的一个程序大概有多少行?不少人回答是几百行。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一些学生在校期间没有得到足够的、比较综合或系统的训练。特别是,专业实习和毕业设计的环节在一些学校难以有效开展:面对大量的学生,学校的师资和场地等条件不能应付,而有组织地安排在企业实践也有许多困难。因此,往往造

成学生们自己各显神通,能找到合适的公司接纳安排,就可能有很好的收获,否则就可能无所事事、白白浪费时间。

四、国际上的相关情况

通过对美国、欧洲、印度和日本等国情况的调查,我们认为目前在计算机学科(计算学科)教育方面最有代表性和影响力的工作依然是IEEE-CS/ACM组织的Computing Curricula研究工作。前面提到过,Computing Curricula 1991曾经对我国计算机教育产生过较大的影响。现在正在制定的是Computing Curricula 2001(最近改称Computing Curricula 2004)。

CC2001的研究者认为,计算的概念在过去的十年中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种变化对教学计划的设计和教育方法会产生深刻的影响。被称之为计算的概念已经扩展到难以用一个学科来定义的境地。过去的课程报告试图将计算机科学(CS)、计算机工程(CE)和软件工程(SE)合并在一卷中,这在十年前也许是合理的,但21世纪的计算包含许多富有生命力的学科,它们有着自己的完整性和教育学特色。因此,研究者最初决定将报告分为四个独立的卷出版,它们分别是计算机科学卷(Computer Science—CS)、计算机工程卷(Computer Engineering—CE)、软件工程卷(Software Engineering—SE)和信息系统卷(Information System—IS),但最近不仅增加了一个信息技术卷(Information Technology—IT),据说有可能还会增加其他分卷。

这里不讨论CC2001的具体内容和各个分卷知识体系的描述。我们觉得从中最需要吸取的,就是一种与时俱进的精神。当一门科学技术及其对社会的影响力本身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之后,就应该考虑相应教育内容体系的改变。1991年到2001年之间,出现了World Wide Web,一下子将“计算”泛化了、平民化了,而且显然是不可逆转的。我们“计算机”教育需要面对这个现实,适应这个现实。

从内容上看,CC2001有一点值得我们特别注意,即在它的各个分卷中,除了科学技术本身的内容外,都包含社会和职业生涯方面的知识体,涉及与计算相关的哲学、历史、社会变化、职业和道德责任、知识产权、隐私和公民自由、计算机犯罪等内容,其中很多被指定为必修内容。这也是CC的传统。我们认为这些也应该成为我们教学计划中思想品德教育内容的一部分。

总的来看,CC2001分为多个独立的分卷出版实际上给了我们一个重要的启示:计算机技术的内涵和外延都在迅速地扩大,各个分支已经形成丰富和完整的知识体系,已经不可能将如此丰富的内容安排在一个单一的本科教学课程体系之中,而且单一的培养模式也不能满足社会对多种规格人才的需求,必须通过不同的培养计划才能满足这种不同的需要。

除此以外,我们还对在美、英等国大学计算机系承担本科教学的一批中国大陆出去的华裔教授进行了问卷调查,他们认为中国在计算机教育方面与发达国家的差距的主要表现在如下方面:美、英等国大学计算机系教师的整体水平远高于中国国内计算机教师的整体水平;美国大学重视动手能力的培养;美、英等国的大学注重表达技能和写作技能;美、英等国大学计算机专业的课程教学内容与社会需求紧密结合。

同时我们还看到,美国对计算教育的学术研究十分重视,在全国性的计算机学术组织中都有计算机教育的分会或特别委员会。如ACM中的计算机科学教育特别兴趣组(Special Interest Group on Computer Science Education,简称SIGCSE)为教育人员提供了一个讨论计算机教学计划制定、执行和评估等教学要素的论坛。

美国还有课程体系的权威评估认证机构,如ABET( Accreditation Board of Engineering and Technology) 就是美国在工程技术教育领域、特别是信息技术教育领域十分具有权威和声誉的评估认证机构。学校根据自己的情况自愿申请评估,该机构组织专家对它们的课程体系和教育质量进行合格性评估和认证。由于是独立的常设评估机构,且采用了自愿申请的方式,这种评估和认证显得比较客观和有效率。英国也有一个相应的评估机构QAA(Quality Assurance Agency)。

五、信息社会对计算机人才的需求

如果说我们计算机专业培养人才的使命是要面向中国信息化进程的话*,那么信息化社会所需要的究竟是什么样的计算机人才?为什么需要这样的计算机人才?为了形成这一节的内容,我们研究了国家信息化建设的形势,走访了若干用人单位,与许多人事经理、项目经理和员工进行了座谈,完成了《计算机教育》(2004年第8期)上发表的一个报告。这里,我们仅整理出该报告中以“我们的基本判断”形式提出的一些观点,以供讨论。

(1) 国家和社会对计算机专业本科生的人才需求,必然与国家信息化的目标、进程密切相关。计算机市场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对计算机人才的层次结构、就业去向、能力与素质等方面的具体要求。计算机类专业毕业生就业出现困难的主要原因,不是数量太多或质量太差,而是满足社会需要的针对性不够明确,导致了结构上的不合理。计算机人才培养也应当是金字塔结构,与社会需求的金字塔结构相匹配,才能提高金字塔各个层次学生的就业率,满足社会需求,降低企业的再培养成本。

(2) 从国家的根本利益来考虑,必然要有一支计算机基础理论与核心技术的创新研究队伍,需要高等学校计算机专业培养相应的研究型人才。

(3) 国内的大部分IT企业(包括跨国公司在华的子公司或分支机构),都把满足国家信息化的需求作为本企业产品的主要发展方向。这些用人单位需要高等学校计算机专业培养的是工程型人才。

(4) 国家信息化进程已经涉及到各行各业。企事业单位和国家信息系统的建设与运行,是目前和今后采购、应用计算机产品的主流需求。这些用人单位需要高等学校培养大批信息化类型人才。目前高等学校计算机专业在本科阶段对研究型和工程型人才的培养已有一定的基础,而对于从事信息化类型工作人才的专门培养则几乎是空白。

(5) 企业对素质的认识与目前高等学校通行的素质教育在内涵上有较大的差异。以学习能力为代表的发展潜力,是用人单位最关注的素质之一。企业要求人才能够学习他人长处,而目前相当一部分学生“以

*一般来讲,是否一定如此还可以讨论,但我们这里用这个假设。

我为中心、盲目自以为是”的弱点十分明显。

(6) 在校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亟待大幅度提高。目前计算机专业的基础理论课程比重并不小,但由于学生不了解其作用,许多教师没有将理论与实际结合的方法与手段传授给学生,致使相当多的在校学生不重视基础理论课程的学习。为了适应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更有效地培养大批符合社会需求的计算机人才,全方位地加强高校计算机师资队伍建设刻不容缓。

(7) 目前计算机专业课程内容和教学模式必须进行大力度的改革。这类改革必然使教师付出更多的劳动、具有更强的责任心,同时要求教师自身的业务素质有进一步的提高。

六、计算机专业办学改革目标与措施

面对505所大学办的称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专业、近30万学生,前面的分析使我们在宏观上认识到一种改变现状的必要。这种要改变的现状,除了教学质量需要提高外,更重要的还有总体的结构性调整的问题。相对单一的教学计划,已经造成了人才培养和人才需求的一种结构性失衡。如果我们继续维持“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原有含义的话,相对于社会需求,它已经不能容纳现在这个办学规模了。同时我们也看到信息化社会一个很大的、长远的需求,即对信息化建设人才(信息技术人才)的需求,还没有哪个专业在满足。而我们认为“计算机专业”应该是最靠近培养这方面人才的专业。

因此,从长远看,也许就会出现一种“信息技术”之类的专业(近几年来一些学校办起“网络工程”,“电子商务”等专业难道不是一种先期的实践?)。如果我们坚持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类似于CCCS的含义(例如在评估中要求相应的教学计划),有些学校就可能关闭它的“计算机专业”转而去办“信息技术”了。

本研究报告不准备展望“信息技术”专业方面的前景,而是考虑目前的505所“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往下该如何办,才能最好地符合社会的需要,使学生更普遍地受社会欢迎的问题。

在上述分析和研究的基础上,我们提出以“培养规格分类”为核心思想的计算机专业发展的建议。该思想包含如下要点:

(1) 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名称下,鼓励不同的学校根据社会的需求和自身的实际情况,为学生提供不同类型(但都要达到本科水平)的教学计划和培养方案。

(2) 根据我们对学科发展和社会需求的认识,可以考虑三种不同的类型:研究型(或者说科学型)、工程型(包括计算机工程和软件工程)、应用型(或者称信息技术型)。

(3) 一个学校在其中一种类型上通过评估合格,就被认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办得合格。

这三种类型的划分主要是从学生毕业后从事工作性质的角度产生的。如引言中所述,在信息社会中与计算机密切相关的岗位上,从工作性质的角度看,一个人的工作可能是研究型,他需要以知识创新为基本使命,研究的内容可以是计算机系统结构、计算机软件与理论,或是计算机应用技术。他还可能是工程型,他需要考虑基本理论和原理的综合应用(当然包括创造性应用!),不仅要考虑所建造系统的性能,还需要

考虑系统的代价以及其他可能带来的副作用;而具体的工程既可以是以硬件为主的计算机系统,也可以是软件的系统,包括应用软件或者系统软件。作为信息化社会的需要,我们认为还有一大类人才需求,即信息化人才,他们在各种企事业单位承当信息化建设的核心任务。同具体应用领域的人才相比,他们更了解各种计算机软/硬件系统的功能和性能,更善于系统的集成和配置,更有能力管理和维护复杂信息系统的运行。为方便起见,我们称这类人才为应用型人才(也许“信息技术人才”更合适)。

上面已经看到,这样的划分不是我们传统上的专业划分(例如“计算机体系结构”、“计算机软件与理论”、“计算机应用技术”那样的划分),也不是层次高低的划分,但是包含有我们对社会对它们三种需求量的认识(即前面提到过的金字塔形)。于是,贯彻下去的典型情况会是研究型比较少,应用型比较多;但这不意味着条件好些的学校就不办应用型,也不意味着综合条件不是最优越的学校就不能办研究型,完全取决于师资队伍能否将一个教学计划有效地执行下去、培养社会所需人才、并且顺利通过评估。

为了配合这样一种改革思路,教指委正在制定几套相应的办学规范和要求,希望能对各所学校明确自己的定位有一定的指导作用。同时,作为贯彻这种改革思路的措施,教指委也在制定相应的评估方案,来促进学校教学内容的调整和建设。这些都由另外的文件阐述。

七、几项辅助建议

除了上述“分类培养”的基本建议外,为了提高计算机专业的教育质量,更好地培养适应信息化建设需要的人才,我们还认为如下三个方面是十分重要的,建议教育部设立专项推动相应的工作。

1. 加强青年教师的教学培训与提高

前面提到过,青年教师目前在多数学校已经成为一线教学的主力军。尽管现在许多学校的青年教师都有研究生或者博士生学历,但从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高质高效地培养大批信息化人才的要求来看,他们中相当一部分的现状是不适应的。这种不适应不仅表现在教学经验的不足上,而且也表现在专业素质的欠缺上。这从我们访谈的IT企业员工对他们曾在学校受到教育的看法中有明显的反映。

计算机学科青年教师的教学水平亟待提高。其紧迫程度不亚于呼吁著名教授上基础课。我们建议教育部设立专项,安排一个有针对性、有相当规模和时间跨度的青年教师业务培训计划。

利用“外援”来快速提高我们自己的水平其实也多有实践。从50年代、60年代聘请苏联专家,到70年代、80年代请美国专家,直到最近几年由北美地区华人著名学者执教的“龙星计划”,都在不同的时代为我们不仅带来了先进技术,而且还带来了较高的学术和教学标准。但我们认为规模还不够大,辐射面还不够宽,受益面还不够广;需要有一种国家行为。

2. 建立新时代助教队伍

过去,我们的大学有制度化的助教岗位。教授上课,助教讲习题课、带实验、改作业。作为一份工作,他们都非常认真。

许多年来,直到现在,在美国之类的发达国家,助教(TA)由研究生担任,由于也是一份工作(其报酬管学费和生活费),于是也不敢掉以轻心,必须要按照教授的要求完成任务。

现在,我们的大学中没有了原来那种制度化的助教——今天本科毕业,明天就可能去给本科生上大课。同时,条件较好的一些学校开始让研究生承担一部分原来专职助教(由教员承担)所做的工作,这是一个好的开端,但是还不够规范。

记得教育部一位领导曾经在一个场合讲过要“重建助教队伍”。我们认为这是很有意义的,尤其适合计算机这样的学生量大、面广、实践性很强的专业。

建立新时代助教队伍,其核心是制度化。学校要有专门的资金和相应的岗位安排。无论是研究生当助教,还是新招聘的毕业生当助教,都应该遵守明确的岗位责任和职业规范。

建立新时代助教队伍,对从事该工作的研究生和青年教师本身也是一种爱护和很好的培养锻炼。让没有任何教学经验的人上大课,即使是程序设计这样看起来“简单的”课,也是既对学生不负责、又对上课教师本人不负责的。而经过了严格助教工作锻炼的研究生,如果他们将来在大学工作,则有可能更好地从事教学工作。

建立新时代助教队伍,对课程的主讲教师也是一个促进。因为这实际上会给他们提出更高的要求,要求他们更多地将精力集中到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课程建设上,从而更有可能将一门课上好、上精。

3. 加强学生实践和动手能力的培养

从根本上讲,计算机学科是一门技术学科;科学的成分有,但工程技术的含义更多。但学生的动手能力不强现在是一个比较普遍的问题。用人单位有反映,学生自己也有反映。这种现象不改变,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在就业市场上就会越来越被动。

我们建议采取措施,大力加强教学活动中学生的实践环节和动手能力的培养。

这除了在学校的专业评估中要将实验的硬条件当作一个指标外,还要特别考察实验设计和指导执行等软环节。

从国家层面来讲,可以考虑和有一定资质的企业建立战略教育合作关系,在其中设立实习基地等。当然这里需要考虑企业的利益,例如算做捐赠、适当免税,等等。

另外,也可以考虑在大学比较集中的地区,在有条件的学校建立大规模的共享实验基地,更高效益地发挥先进设备和实验人员的作用。

八、结束语

审视计算机专业教育在我国的现状,放眼国家信息化建设对人才培养的需求,回顾计算机专业在中国成长的历史,参考国际相关学科发展的趋势,我们得出了在21世纪中国“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办学应该考虑多种类型的培养规格、不应该用同一把尺子来衡量的基本认识。

我们认识到,尽管目前计算机专业的毕业生开始遇到就业的困难,但如果从国家信息化建设需求的大背景来看,不能将这个困难简单地归结为规模问题。重要的,是需要进行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的适应性调整,要让计算机专业的学生适应国家信息化建设的需要,而不仅仅是发展计算机硬件和软件产业的需要。

具体来说,我们建议:从长远看,现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可能会被细分为若干不同类型的专业;而从近期看,我们应该鼓励不同的学校根据自己的情况贯彻不同类型的培养规格。这种“鼓励”应该在评估上得到体现。

除此之外,我们还建议:为了在信息技术日新月异发展的背景下不断提高计算机专业的教学质量,教育部应该有专门的措施来保证:①大力提高青年教师队伍的教学水平;②完善新时代助教队伍的建设制度;

③加强教学活动中学生的实践环节和动手能力的培养。

计算机专业,从研究“计算装置”开始,到现在万千气象的外延,在我国已经走过了48年的历程。我们相信,从办好“让人民满意的教育”的宗旨出发,通过与国家信息化建设需求的紧密结合,调整培养规格结构,重视师资队伍建设,计算机专业教育将一定能为国家培养出不仅更多、而且也更有用的各类人才。

西安郊县及周边城市进入性研究报告——正荣(2)

西安郊县及周边城市进入性研究报告

目录 Part1西安郊县进入性研究 Part2西安周边城市进入性研究

PART1西安郊县进入性研究 1、郊县指标研究 2、目标郊县进入性研究

城市高陵临潼阎良鄠邑周至蓝田距西安距离(km)44.54 31.48 62.86 43.78 83.05 41.42 宏观经济 2017年GDP总值(亿)377.1 221.01 240.21 197.41 134.26 143.39 1 3 2 4 6 5 GDP增长率15.6% 9.6% 7.0% 10.1% 7.9% 8.5% 1 3 6 2 5 4 三大产业 第一产业占比8.7% 15.0% 11.6% 14.1% 25.3% 21.0% 第二产业占比66.3% 28.0% 52.8% 41.9% 21.7% 27.2% 第三产业占比25.0% 57.0% 35.6% 44.0% 53.0% 51.7% 房地产投资在固投中占比10.9% 21.0% 3.0% 11.3% 4.9% 0.8% 3 1 5 2 4 6 产业结构现代服务业和融合产业 1 1 1 1 先进制造业 3 2 1 1 2 1 都市现代农业 1 1 人口及消费能力 城镇化率64.5% 34.7% 57.1% 42.1% 33.8% 29.6% 常住人口(万)35.7 71.72 29.08 54.93 58.94 53.02 5 1 6 3 2 4 常住人口增幅(万)0.59 0.17 0.24 0.16 0.44 0.16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31974 33261 39914 30224 29039 28596 3 2 1 4 5 6 交通配套 地铁 6 5 1 2 0 2 高铁、动车 2 2 3 3 1 0 高速 4 3 3 6 1 2

小米公司战略分析报告

小米公司战略分析报告小组成员: 班级: 学部: 学年学期: 课程名称:

目录 一、小米公司介绍 (2) (一)公司背景 (2) (二)公司现状 (3) 二、小米公司战略分析 (6) (一)小米公司宏观环境分析(PEST分析法)?6 (二)小米“波特五力模型”分析?9 12 (三)波士顿矩阵? 三、小米公司组织分析 (13) (一)组织得结构 (13) (二) 组织得特征.................................................. 13 (三)企业文化...................................................... 14 四、小米公司人力分析 (14) (一)花80%时间找人?14 (二)扁平化管理? 15 15 (三)强调责任感? (四)利益分享机制透明 (15) (五)与米粉交朋友? 16 五、小米公司营销分析?16 (一)促销策略 (16) (二)定价策略...................................................... 17 六、总结? 17 一、小米公司介绍 (一)公司背景 1、总述 北京小米科技有限公司(简称小米公司)正式成立于2010年4月,就是一家专注于高端智能手机自主研发得移动互联网公司。小米手机、MIUI、米聊就是小米公司旗下三大核心业务。“为发烧而生”就是小米得产品理念。小米公司首创了用互联网模式开发手机操作系统、60万发烧友参与开发改进得模式。 小米公司由前Google、微软、金山等公司得顶尖高手组建,就是一家专注于iphone、Andiord等新一代智能手机软件开发与热点移动互联网业务运营得公司,获得知名天使投资人及风险投资Morningside、启明得巨额投资,目前小米公司得市场潜力巨大。 2.领导团队

华为公司战略分析报告

华为公司战略分析报告 作者:王新博李林骏罗忠平 导师:顾雷雷 系别年级:信息学院电子商务16班 学科专业:电子商务 完成日期:2016年11月23日 中央财经大学信息学院

目录 一、公司简介...........................................................................................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企业使命...........................................................................................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企业外部环境分析...........................................................................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宏观环境分析——PESTL.................................................. 错误!未定义书签。 1、政治环境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经济环境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社会文化环境.................................. 错误!未定义书签。 4、科技环境 ..................................... 错误!未定义书签。 5、环保因素 ..................................... 错误!未定义书签。 6、法律环境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微观环境分析....................................................................... 错误!未定义书签。 1、产业的寿命周期................................ 错误!未定义书签。 2、行业分析——波特五力模型...................... 错误!未定义书签。 四、企业内部环境分析...........................................................................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企业资源分析........................................................................... 错误!未定义书签。 1、人力资源分析.................................. 错误!未定义书签。 2、物力资源分析.................................. 错误!未定义书签。 3、财力资源分析.................................. 错误!未定义书签。 4、技术资源分析.................................. 错误!未定义书签。 5、信息资源分析..................................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五、综合分析——SWOT分析.................................................................. 错误!未定义书签。 1、S—优势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上海某公司战略研究报告

建筑装饰(集团) 战略研究报告 问题背景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实现了迅猛的腾飞,每年GDP的增长率都保持在7%以上,到上个世纪末,我国城市居民已基本达到了小康生活水平。随着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居民收入的提高以及住房分配制度改革的推动,居民的消费结构发生了变化,居住消费占家庭支出结构的比重已上升到10%,仅次于实物消费支出,居第二位。在当前阶段,商品住宅房的开发与销售占据了我国房地产市场的绝大部分,其直接表现为个人购买商品房的比例呈现急剧上升态势。数据表明:的住宅面积平均以每年7万平方米的速度递增,平均每年的商品房销售量已突破1200万㎡,成交金额超过400亿元,2000年全市商品房销售量一举突破1800万㎡。房地产业的发展带动了市住宅建设的快速增长,1990年到1999年的十年间,住宅建设投资从26.26亿元上升到426.8亿元,增长15.2倍;竣工面积从421.01万㎡增加到2065.12万㎡,市房地产开发规模和销售业绩均居全国之首。1999年市个人购买商品房的比例已上升到92.6%,2000年上半年又进一步上升到93.6%,改善居住条件已成为居民消费首选目标。2000年1月至9月与1999年同期相比,商品房预售量增加36%,销售量增加28.1%,出现了多年未见的供不应求的局面。住房消费需求的拉动,为房地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市场前景。 现阶段我国装修市场每年的装修业务量为10亿平方米。它可分为两大部分:家庭装饰市场和建筑装饰市场。 就建筑装饰市场来看,改革开放二十一年间(1978~1999),我国建筑装饰行业年均发展速度达到32%, 1990~1999年,行业年均发展速度为40%,发展速度趋于稳定;近几年,全国每年的建筑装饰面积达到6亿平方米,年均增长250亿元, 1999年其总产值达1200亿元,相当于全国城镇住宅年投资总额的30%,但专家预计这一比率在长远看来将呈下降趋势;现有建筑装饰企业1900多家(一级企业20多家),外省市在沪企业800多家,市场竞争相当激烈。 就家庭装饰市场来看, 1990~1999年,其年发展速度为45%,1996~1999年间的平均发展速度为41%,远高于同期国民经济8%的发展速度;家庭装饰主要为4亿多平方米的城镇新建住宅,尚未包括40亿平方米已建住宅的二次装修。有数据表明,全国城镇新建住宅装饰率达90%,户均装饰消费2.2万元,大城市和沿海开放地区家庭装饰率则达到98%,户均装饰消费4万元。据市工商局1999年10月数据表明:家庭装饰企业约16300多家(尚不包括街头装潢游击队),但具有资质证书的企业仅有1000家;家庭装饰市场呈现畸形发展的态势,超过2/3的市场份额为非正规装饰团体占据;这在某种程度上也导致了家庭装饰市场既是消费

某企业战略分析报告

.长虹企业战略分析 战略是企业在竞争激烈且多变的市场环境中,在对自身内部和外部资源的详细分析的基础上,作出的关于企业发展方向和经营范围的长远性,全局性的谋划或方案。它是企业经营思想的体现,是一系列战略性决策的结果,又是制定中长期计划的依据。正确的战略是企业取得成功的保证。 战略制定后,投诸实践,并取得成功,需要有相应的管理层次支持。企业内部管理层次如下图: 为了说明企业实行战略管理的重要性和如何实行战略管理,我们选择我国彩电业的“雁头”——四川长虹进行以下几方面的战略分析。 一.彩电行业分析 1.行业竞争分析(PEST方法,市场结构描述与分析,集中度分析,基本竞争力量分析) 2.彩电业的出路 3.对未来彩电业的展望 二.长虹内部资源与能力分析 1.资源分析 2.能力分析 3.核心竞争力分析 4.价值链分析 5.SWOT分析 三.长虹多元化发展战略(公司战略) 1.产品、市场的扩张 2.企业边界的扩张 3.扩张途径 四.长虹的竞争战略----既总成本领先又差异化 1.从长虹的生产运营活动看其竞争战略 2.长虹作为成熟产业的竞争战略 五.长虹的国际化经营战略 1.国际化经营的必然性 2.国际化经营的战略调研

3.长虹选择的进入战略 4.对长虹全球化战略的分析与展望. 第一部分彩电行业分析 彩电业是我国市场经济的先行者,属于最早放开、最早引进技术、最早进行国产化的行业之一,曾经对我国电子工业和国民经济作出过巨大贡献,同时也是我国在国际市场上有竞争力的行业之一。 而2001年统计则显示我国彩电业已经陷入困境。几家主营彩电的生产企业业绩下降甚至出现亏损。彩电业遇到的困境引起了人们深深的思考:是谁造成了这样的困境,它的突破口又在哪里呢?价格战是罪魁祸首吗?不可否认,导致彩电业利润率普遍下降的一个重要原因是近年来炮声不断的价格战,据估算,5年来6次大幅度降价使全行业减少利润150亿元。但是价格战是市场经济的产物,它的存在证明经济体的内部有进一步进行结构调整的自然要求。而价格战是如何产生的,经历了”价格战“后的中国彩电业又将何去何从?这些都需要我们深入的分析。 2001年是彩电业变幻莫测的一年,普通彩电市场的饱和及利润率的下降,加入WTO的巨大压力,技术与产品创新需求的增大,这一切让彩电业不堪重负。家电行业已步入了微利时代,整个行业的增长动力正在逐步衰竭,转型已经成为摆在整个行业面前的重大问题。 几年前,长虹、康佳、TCL等国内品牌曾联手以价格优势在国内彩电市场上占了先机,中国彩电业由此迅速崛起。但如今,价格优势已无法弥补中国彩电业核心技术不足的致命弱点,中国彩电业不得不吞食着价格恶战带来的苦果。4000万台的生产能力与2000万台的需求量严重脱节,全行业库存600万台的天文数字发人深省。产品结构和产业结构的调整是彩电企业突出重围的必由之路。 下面,我们将综合运用PEST方法,市场结构理论,五种基本竞争力量分析我国彩电业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一、行业竞争分析 (一)、用PEST方法分析彩电业 P(政治):从1997年以来,我国宏观经济运行的基本状况是供大于求的失衡,这以为人们所熟知。我国经济发展的基本动力已经从供给扩张转换为需求拉动。正是在这种形势下,我们启动了一系列扩张需求、刺激消费的政策。一方面居民收入增加,生活水平提高,很多家庭已不满足一台彩电,这就增加了彩电的需求量;另一方面,加入WTO后,中国政府废除和修订了一些经济法规,使投资环境改善,众多国外厂商纷至沓来,企图分得一杯羹。 E(经济):在世界经济增长放缓的情况下,我国保持了国民经济总值年增长率7%的速度,使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健康的发展。众多国外企业都瞄准了中国良好的投资环境,许多国际知名彩电品牌都在中国投资或者合作建厂,这无疑会给我国彩电业带来严峻挑战和沉重压力。另一方面,外贸的发展和外资的引进使我们能够更好地利用国内外两个市场和两种资源。特别是加入WTO后,欧盟对我国彩电业的贸易歧视和贸易壁垒将逐渐被打破,而巴西、印度等中国彩电出口潜力极大的市场在入世前关税水平达到50%以上,加上贸易壁垒,可达100%;而在入世后,关税和贸易壁垒都会大幅降低,彩电出口将会进一步增长。 S(社会):目前,我国居民的消费倾向更趋个性化,多样化.对彩电行业来说,收入水平较低的,房屋面积较小的,可能要求21、29英寸的彩电就够了;收入水平较高的,房屋面积

中国城市规划深度最新调研与发展战略专项研究报告(2013-2018年)

中国城市规划深度最新调研与发展战略专项研究报告(2013-2018年)报告目录 第一章城市规划行业发展综述 第一节城市规划行业的定义 一、行业发展周期 二、行业的作用 三、行业发展历程 第二节城市规划行业特性分析 一、行业的综合性 二、行业的法制性、政策性 三、行业的地方性 四、行业的长期性 五、行业的实践性 第二章2012年中国城市规划行业政策及体制分析 第一节城市规划行业政策分析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解析 二、《城市规划编制办法》解析 第二节城市规划行业体制分析 一、我国城市规划行业体制分析 二、四大代表城市规划体制分析 (1)北京市规划体制分析 (2)上海市规划体制分析 (3)深圳市规划体制分析 (4)重庆市规划体制分析 第三章2012年中国城市规划行业外部环境及行业现状分析 第一节城市规划行业经济环境分析 一、国际宏观经济走势分析 (1)国际宏观经济现状 (2)国际宏观经济预测 二、国内宏观经济环境分析 (1)国内宏观经济现状 (2)国内宏观经济预测 第二节我国城市化进程及趋势分析 一、我国城市化现状分析 (1)我国城市化现状分析 (2)我国城市化战略分析 (3)城市化与城市现代化 (4)国外城市化进程启示 (5)中国城市化的特色 二、我国城市区域状况分析 (1)经济现状指标分析

(2)经济区位指标分析 三、我国城市增长模型分析 四、未来我国城市发展趋势展望 第四节国际城市规划行业发展分析及经验借鉴 一、美国城市规划行业发展分析 二、加拿大城市规划行业发展分析 三、北美两国经验对我国的借鉴之处 第四节国内城市规划行业发展现状研究分析 一、我国城市规划行业发展现状分析 (1)城市布局 (2)城市交通运输 (3)旧城改建 二、我国城市规划行业不同编制项目分析 (1)城市总体规划 1)市域城镇体系规划 2)中心城区规划 (2)城市近期建设规划 (3)城市分区规划 (4)详细规划 1)控制性详细规划 2)修建性详细规划 三、我国城市规划编制需求分析 四、我国城市规划行业竞争性谈判分析 (1)制定谈判文件 (2)具体谈判流程 五、我国城市规划行业计费标准分析 第四章2012年中国城市规划行业细分领域研究分析第一节市政工程规划设计分析 一、城市水源与给水工程规划 (1)城市水源的分布 1)城市水源的分布 2)城市水源选择因素分析 (2)给水水源的保护 1)区域规划 2)二类水源 (3)城市给水工程规划分析 1)城市给水系统 1、取水工程分析 2、净水工程分析 3、输配水工程分析 2)城市给水工程规划分析 1、供需平衡分析

万科公司战略分析报告上

万科集团调查分析报告 ---宏观因素分析及行业竞争分析 一、政治要素 最近几年,国家制定了很多相关的政策,法律来限制疯涨的房价。而这些具体的政策也给房地产业带来了很大的影响。其中有: 1、政府调控采取了平稳的步骤 (1)前期----营业税优惠政策有力地促进二手房市场 (2)部分城市的房价和成交量一直飙升,市场已经显得过热,房地产优惠 政策适当退出。 2、限制房地产开发的的贷款管理。 对项目资本金比例达不到35%或未取得土地使用权证书、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和施工许可证的项目,商业银行不得发放任何形式的贷款;对经国土资源部门、建设主管部门查实具有囤积土地、囤积房源行为的房地产开发企业,商业银行不得对其发放贷款;限制了房地产商的资金来源,规范了房地产行业。 3、加强住房消费贷款管理 商业银行应重点支持借款人购买首套中小户型自住住房的贷款需求,且只能对购买主体结构已封顶住房的个人发放住房贷款。对购买首套自住房且套型建筑面积在90平方米以下的,贷款首付款比例(包括本外币贷款,下同)不得低于20% ;对购买首套自住房且套型建筑面积在90平方米以上的,贷款首付款比例不得低于30% ;对已利用贷款购买住房、又申请购买第二套(含)以上住房的,贷款首付款比例不得低于40%增加了投资者投资房地产的成本,减少了消费者购买房屋的成本。 二、经济要素 我国的房地产市场的发展和宏观经济依然保持着较为密切的相关性,国内房地产的周期与GDP增长有明显关系,波动基本一致,但波幅前者大于后者。但不管宏观环境还是微观环境的改变对于房地产这个对于经济政策敏感的行业都会造成很大的影响。国家的经济环境变化如下: 1、国民生产总值持续高速增长

阿里巴巴集团的发展战略分析报告

阿里巴巴集团的发展战略分析 1 公司简介 阿里巴巴集团是全球电子商务的领先者,是中国最大的电子商务公司。总部位于中国,在中国大陆超过30个城市设有销售中心,并在香港、瑞士、美国、日本等设有办事处或分公司。自1999年成立以来,阿里巴巴集团茁壮成长,到2010年上半年已拥有多家子公司。阿里巴巴B2B公司是阿里巴巴集团的旗舰公司,是国领先的B2B电子商务公司,服务于中国和全球的中小企业。 阿里巴巴旗下的业务群现主要有: ◆淘宝网—亚洲领先的个人网络购物市场 ◆支付宝—中国领先的在线支付服务 ◆阿里软件—服务于中国中小企业的以互联网为平台的商务管理软件公司 ◆中国雅虎—国领先的搜索引擎和社区 ◆阿里妈妈—中国领先的网上广告交易平台 ◆口碑网—中国最大的生活搜索平台 2008年6月,中国雅虎和口碑网整合,成立雅虎口碑公司,正式进军生活服务领域。它以全网搜索为基础,为生活服务消费者打造出一个海量、方便、可信的生活服务平台——雅虎口碑网。 阿里巴巴两次入选哈佛大学商学 MBA 案例,在美国学术界掀起研究热潮;连续五次被美国权威财经杂志《福布斯》选为全球最佳 B2B 站点之一;多次被相关评为全球最受欢迎的 B2B 、中国商务类优秀、中国百家优秀、中国最佳贸易网;被国外媒体、硅谷和国外风险投资家誉为与 Yahoo、 Amazon、eBay、AOL 比肩的五大互联网商务流派代表之一”。 2 整体发展战略 1999年阿里巴巴诞生后,提出了Meet at Alibaba的战略。顺应中国成为“世界工厂”的发展潮流,阿里巴巴推出中国供应商、诚信通等贸易及信用信息服务,

确立了“永远在线展览会”的第三方B2B电子商务平台发展战略,为国中小企业拓展国、国际市场,立下了汗马功劳。阿里巴巴十年的发展,硕果累累: ◆遥遥领先于竞争对手,成为世界B2B第三方电子商务平台的旗帜; ◆成功登录资本市场,成为中国市值最高的互联网企业; ◆世界上销售收入最大的第三方电子商务平台; ◆拥有世界最多的B2B电子商务注册用户。 所有这些都证明了阿里巴巴过去发展战略的成功。其整体发展战略是从“M eet at Alibaba”走向“Work at Alibaba”。“Work at Alibaba”,即帮助中小型企业生存、成长、发展。比如,支付宝现在和银行合作,开始给中小企业安排贷款,就是试图解决中小企业的发展资金问题。阿里巴巴企业战略的构思如下图: (一)阿里巴巴战略愿景: 正确的战略是成功的一半,任何一个成功的企业都需要适合于自身发展的战略愿景和战略定位。良好的战略愿景为企业制定正确的企业战略、业务战略和战略保障体系提供指导方向。 阿里巴巴的战略愿景可以从一下三方面理解: 第一,要持续发展102年,打造跨越三个世纪的世界名企; 第二,要成为全球十大之一; 第三,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只要是商人,就使用阿里巴巴。 这使得阿里巴巴从心深处全方位思索如何实现目标,正是在这样的战略愿景的指导下,阿里巴巴制定了自己的企业发展战略。

032.市域非城镇建设空间规划研究初探——以《临沂市城市空间发展战略研究》为例

市域非城镇建设空间规划研究初探 ——以《临沂市城市空间发展战略研究》为例 黄蕾 摘要:长期以来,在城市发展战略研究及总体规划层面,市域范围的规划,缺乏对全域空间资源管控,更会出现重城镇建设空间,轻非城镇建设空间的管控研究的现象。本文以临沂市城市空间发展战略研究规划编制过程中对于市域非城镇建设空间规划的研究为关注点,提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下,对于协同城乡均衡发展、营造高品质的生态环境空间、彰显城市独特人文魅力的重要意义。在技术内容方面,首先,从区域空间角度切入,从区域自然生态、历史文化格局分析入手,确定城市生态、文化发展战略。其次,在保护生态底线的基础上,对非城镇建设空间中生态、文化资源布局研究。最终提出以生态保育基底、核心山水田园群、外围山水田园组团、滨水生态廊道、环中心城休闲带等全方位构建全域山水田园空间规划。并加强对规划分阶段的时序安排,实现规划的空间落位与实施管控的实施策略研究。 关键词:空间规划,非城镇建设空间,山水田园,生态文化资源 1引言 1.1.以市域空间规划加强全域空间资源管控 城市空间发展战略规划作为总体规划的前期研究,可以确定未来城市空间发展方向和框架,空间规划的目标就是确保战略发展研究可以落地。 以往市域范围的规划,主要为市域城镇体系规划,侧重于市域结构管控,但对全域空间资源管控不足。由市域城镇体系规划转变为市域空间规划,可加强城市空间发展战略规划对全域空间资源的统筹配置能力,对全域建设空间和非建设空间的整体导控。从而指导城市总体规划明确市域空间规划的方向,从而实现市域空间规划的“一张蓝图”。 1.2.同等重视“城镇建设空间”与“非城镇建设空间” 在《新时期城市总体规划编制要点和要求》(暂行),“编制要点”—“加强空间开发管制”一节中,提出“在市域层次的规划,需合理确定生态、农业、城镇三类空间比例和格局,确定市域城乡建设用地开发强度控制指标,对各类空间中的建设活动提出管理要求。统筹安排城镇各项建设,以及生态、农业空间中的区域性基础设施、乡和村庄的规划建设”。 本文中所指的“非城镇建设空间”,即上述描述中除去“城镇空间”外的空间,主要以市域范围内大面积的生态空间、农业空间(农田、乡村)为主。 一直以来,城市总体规划层面相对重建设用地的管控研究,而轻非建设用地的管控研究。而新时期的空间规划体系需要秉持“综合性思维”,对于非城镇建设空间的规划研究,在保护生态底线的基础上,更需要以人的需求为核心,实现空间上“保护”与“发展”间的均衡。

小米公司战略分析报告DOC

小米公司战略分析报告 小组成员: 班级: 学部: 学年学期: 课程名称:

目录 一、小米公司介绍 (2) (一)公司背景 (2) (二)公司现状 (3) 二、小米公司战略分析 (6) (一)小米公司宏观环境分析(PEST分析法) (6) (二)小米“波特五力模型”分析 (9) (三)波士顿矩阵 (12) 三、小米公司组织分析 (13) (一)组织的结构 (13) (二)组织的特征 (13) (三)企业文化 (14) 四、小米公司人力分析 (14) (一)花80%时间找人 (14) (二)扁平化管理 (15) (三)强调责任感 (15) (四)利益分享机制透明 (15) (五)与米粉交朋友 (16) 五、小米公司营销分析 (16) (一)促销策略 (16) (二)定价策略 (17) 六、总结 (17)

一、小米公司介绍 (一)公司背景 1.总述 北京小米科技有限公司(简称小米公司)正式成立于2010年4月,是一家专注于高端智能手机自主研发的移动互联网公司。小米手机、MIUI、米聊是小米公司旗下三大核心业务。“为发烧而生”是小米的产品理念。小米公司首创了用互联网模式开发手机操作系统、60万发烧友参与开发改进的模式。 小米公司由前Google、微软、金山等公司的顶尖高手组建,是一家专注于iphone、Andiord等新一代智能手机软件开发与热点移动互联网业务运营的公司,获得知名天使投资人及风险投资Morningside、启明的巨额投资,目前小米公司的市场潜力巨大。 2.领导团队 姓名以往工作经历现负责事项 雷军前金山软件公司董事长;著名天使投资人董事长兼CEO 林斌前微软工程院工程总监;前谷歌中国工程研究院副 院长、工程总监、技术总监 总裁 黎万强前金山软件人机交互设计总监、设计中央总监、金 山词霸事业部总经理 小米手机营销及 MIUI项目负责人 周广平前摩托罗拉核心专家工程师小米科技硬件及BSP团队负责人 黄江吉前微软中国工程院开发总监;前微软工程院首席工 程师 小米科技工程技 术负责人 刘德世界顶级设计院校ArtCenter毕业的工业设计师, 曾创办北京科技大学工业设计系 小米手机工业设 计及供应链业务 洪峰前美国谷歌高级工程师;前谷歌中国高级产品经理米聊产品负责人 王川 多看科技创始人、CEO;北京雷石世纪科技有限公司 总经理;金山软件独立董事 负责小米盒子与 小米电视业务 3.主要产品 米聊、MIUI、小米手机是小米科技的三大核心产品。 MIUI:这是一款小米特制的Andiord手机操作系统,针对原生Andiord系统超过100项改进,2010年6月1日正式发布,用户覆盖23个国家,深受手机发烧友的追捧。 米聊:小米出品的一款跨iPhone、Andiord、Symbiam手机平台,跨移动、联通、电信运营商的手机端免费即时通讯工具,通过手机网络(WIFI、3G、GPRS) ,

公司发展战略研究分析报告

目录 目录 (1) 中文摘要 (4) 1......................................... 引言 6 1.1 ............................. 选题背景和意义 6 1.2 ............................. 研究思路和内容 7 1.3 ..................... 国外第三方支付进展概况 9 2..................................... 理论综述 13 2.1 ........................... 战略治理相关概念 13 2.2 ..................... 波特的竞争战略理论研究 17

2.3 ........................... 战略治理研究方法29 3....................... 第三方支付行业现状分析32 3.1 ..................... 第三方支付行业概念研究32 3.2 ................. 中国第三方支付行业现状分析42 3.3 .............. 中国第三方支付行业进展趋势分析61 4....................... 山东一卡通公司现状研究71 4.1 ................................... 企业简介71 4.2 ........................... 企业经营现状分析78 4.3 ............................. 现有竞争者分析

莆田市城市文化建设及未来十年发展战略规划研究报告

莆田市城市文化建设及未来十年发展战略规划研究报告

前言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是城市的灵魂所在。改革开放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党中央始终把文化建设放在党和国家全局工作重要战略地位,国家“十二五”规划设“传承创新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单独为篇,提出了“建立健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增强中华文化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提升国家软实力”等伟大目标,对“十二五”时期中国文化发展作出了总体部署;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首次将“文化命题”作为中央全会的议题,并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从长远着眼谋划文化立国战略”,进一步明确了推动文化改革发展已成为一种政治责任,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已经成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活力源泉,文化发展战略在提高国家及区域整体竞争力中的地位和作用将日益突出。 “十二五”时期是莆田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湄洲湾港口城市崛起,实现“跨越发展,宜居港城”总体目标的关键时期。这一系列宏伟蓝图的实现,有赖于文化的引航和支撑。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统筹考虑文化建设中事关全局的重大问题,制定《莆田市文化发展战略规划(2011-2020)》(以下简称“《规划》”)对于落实国家和福建省文化发展的方针政策,服务莆田建设宜居港城的城市发展目标,实施文化强市战略,指导全市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发展,促进文化与政治、经济、社会、生态的和谐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指导意义。 《规划》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五中、六中全会的精神,立足莆田市文化资源、经济社会条件,在回顾总结莆田文化建设成就的基础上,阐明未来十年莆田文化发展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发展目标、主要任务和组织政策保障,并提出一批重大文化工程,为“十二五”期间推进全市文化发展和安排重大项目建设与投资提供基本依据。 规划基期2010年,规划期为2011—2020年。 本《规划》参照依据如下: 《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公报》 《国务院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 《国务院关于支持文化事业发展的若干经济政策的通知》 《国务院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

大同城市空间发展战略研究

大同城市空间发展战略研究 一、导言 大同位于山西省北部,晋陕蒙地区的交界地区,是首都经济圈西部的重要门户、晋北煤炭能源基地的重要中心城市。大同是典型的资源枯竭型城市,有着“中国煤都”称号,他与其它资源枯竭型城市有着相似的发展阶段特征与面临的问题;同时其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如云冈石窟、悬空寺、北岳恒山、平城遗址等历史文化遗产,又使得大同拥有更为丰富的城市内涵与品质。 当前,我国加快社会经济发展方式转型,城市的多元发展是“扩内需、保增长”的重要手段。其中,推动资源枯竭型城市的转型发展,保护和弘扬历史文化是新时期城镇化发展的重要任务。大同紧紧围绕这两个任务加快转型,成为践行国家宏观发展战略的重要试验田。基于此,大同通过城市空间发展战略破解现实的问题,从工矿城市逐步向区域性中心、历史文化名城转型提升,为其复兴崛起找到一条独特的发展路径。 二、大同的辉煌历史与现实困境 大同在历史上一直是我国北方的中心城市,有着“一代京华、两朝陪都、华夏重镇,京畿重地”之称,特别是南北朝时期大同(平城)为北魏的都城,使得大同跨入了我国重要古都的行列;也是历朝历代北方地区重要的军事重镇和商贸中心城市。但自大同建矿以来,大同城市却逐步由传统的政治、商业中心向煤炭工业型城市转变。这种转变具有长期惯性,对其城市的再次转型造成了巨大的壁垒。 当前大同的城市发展面临以下五大突出问题。一是区域交通地位下降明显。由于长期偏重煤炭外运交通发展,削弱了大同与京津冀、太原经济圈等交通大通道的建设,特别是内蒙乌兰察布市至张家口的高速修通后,大同有被边缘化的威胁。二是城市产业依然偏重,城市产业体系较为单一,就业形势仍较严峻。煤炭及其相关产业的产值比重仍高达40%,新引入的医药、机械制造产业集群效应差,尚未形成聚集优势;同时大同一批“一五”时期的老工况企业,如大同机车厂、山西柴油厂、山西化工厂、大同水泥厂等面临着关停重组的局面。这些产业在过去是劳动密集型产业,拥有规模庞大的职工人群,当前大批下岗工人的再就业问题突出。三是矿区的人居环境条件条件差,由于随矿发展建设,人口过度聚集,使得矿区生活服务区的公共与商业服务功能欠缺,绿化与开敞空间欠缺;更由于矿区与大同南郊区的行政区划长期存在矛盾,更加制约了矿区的健康发展。四是古城保护压力大,城墙遗址内部的人口密度高达2.5~3.8万人/平方公里,相对于北方城市中心区来说过密;古城历史文化资源保护与城市功能高度聚集的矛盾十分突出,拥有“两汉烽烟、北魏遗韵、辽金旧景、明清风骨”的历史风貌逐步消失。五是生态环境保护压力大,大同一电厂、二电厂、水泥厂、橡胶厂,以及制药原料、冶金等主要污染企业围城发展问题突出,迫切需要搬迁整治;同时区域生态退化现象突出,如城市周边的土地沙化现象、文瀛湖的消失。这系列问题反映在城市空间上形成了“高度单中心聚集与分散郊区”的“困兽”局面,同时又叠加不合理的行政区划管理,使得大同的城市转型发展步履维艰。

2018商丘城市进入性报告(终)

商丘城市进入性研究报告 易居企业集团·河南公司 2017.12

01 城市基本面研究目 录 contents 02土地市场研究 03房地产市场研究 04典型企业研究 05企业进驻建议

分目录 01 城市地位 城市交通 产业结构 城市GDP 人均GDP 固定资产投资 人均可支配收入 人文历史 城市人口Sub directory 城市基本面研究

—城市地位— 商丘市位于豫、鲁、苏、皖四省结合部区域性中心城市,是河南省的东大门。 河南省中部战略规划布局中,商丘处于以郑州为中心呈“十”字型规划的最东端; 辖2区6县,辖1个副厅级新区(商丘新区)、16个省级开发区(1个省级综合保税区、1个省级经济技术开发区、2个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2个省级工业园区、10个省级产业集聚区),下辖25个街道办事处、108个镇、23个乡,总人口586万人

—城市交通— 中国重要的综合交通枢纽和国家东西南北经济联系的“十字路口”。 东临沿海,西扼中原,南襟江淮,北接齐鲁 商丘—— ◆河南省实施“东引西进”战略的“桥头堡”; ◆河南省区域性物流中心城市; ◆交通部确定的交通枢纽城市; ◆河南省距出海口最近的省辖市; (距连云港港口300公里、青岛港500公里、上海港700公里) ◆国家南北、东西交通大动脉陇海铁路、京九铁路、商杭高速公 路、徐兰高铁、连霍高速公路、济广高速公路、105国道、310国 道在商丘纵横交汇。

—产业结构— 商丘市是以能源深加工为主导,复合制造、冶金、医药等产业为一体的工业化农业大市。 第一产业, 2007, 30.6 第一产业, 2008, 27.3第一产业, 2009, 26.2第一产业, 2010, 24.68 第一产业, 2011, 24.1第一产业, 2012, 22.8第一产业, 2013, 22.3第一产业, 2014, 22.4第一产业, 2015, 20.9第一产业, 2016, 19.6第二产业, 2007, 41.2第二产业, 2008, 44.7第二产业, 2009, 44.7第二产业, 2010, 45.69 第二产业, 2011, 49第二产业, 2012, 47.5 第二产业, 2013, 46.8第二产业, 2014, 46.1第二产业, 2015, 42.2 第二产业, 2016, 41.2第三产业, 2007, 28.2 第三产业, 2008, 28第三产业, 2009, 29.1第三产业, 2010, 29.63 第三产业, 2011, 26.9第三产业, 2012, 29.7第三产业, 2013, 30.9第三产业, 2014, 31.5第三产业, 2015, 36.9 第三产业, 2016, 39.22007 200820092010201120122013201420152016商丘市历年来三产结构占比图 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 2016年商丘市全年全市生产总值1974.02亿元,比上年增长8.6%。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86.26亿元,增长4.4%;第二产业增加值814.64亿元,

网易公司战略与分析报告

电子商务企业案例分析 电商之网易的经营战略分析 姓名: 学号: 专业: 学院: 课程名称:电子商 务概论

电商之网易的经营模式和战略分析 摘要:随着计算机科技的发展,电子商务的发展和团购的盛行,一大批团购网站如雨后春笋般兴起。本文对网易的现状和销售策略做了相应的资料分析和总结,并参考了《打造品牌的22 条法则》、《电子商务概论》等国内文献,在此基础上,本文就网易的外部环境分析、公司战略、经营模式等几方面做了详细的分析。 关键网易组织环境战略分配经营模式 一.公司发展简介 创立于1997年6月的网易公司是中国领先的互联网技术公司,在开发互联网应用,服务及其它技术方面, 网易始终保持国内业界的领先地位. 网易对中国互联网的发展具有强烈的使命感,网易利用最先进的互联网技术,加强人与人之间信息的交流和共享, 实现"网聚人的力量". 截止2005年3月31日,网易的日平均页面浏览量超过了4.39 亿人次, 55,476 位聊天室的同时使用者. 曾两次被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 评选为中国十佳网站之首.2001 年12 月,网易率先叩开了自主研发网络游戏的大门. 大型网络角色扮演游戏《大话 西游》因为更加完善和体贴的内容设计获得了众多玩家的认同,并获得"2004 年度最受欢迎网络游戏奖".2004 年1 月, 网易又成功推出了自主研发的另一款网络游戏《梦幻西游》, 推出一年多便以最高同时在线突破76 万人的佳绩成为当之无愧的中国第一网游! 最近,2016 年6月1 日推出的网易游戏《阴阳师》也获得了游戏大众的一致好评。 二. 组织外部环境分析 (一)用户环境 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报告显示: 截至2015年6月,我国互联网网民总人数己经达到1.62 亿、1.18 亿个正地址、6170 万台上网计算机、131万个网站。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也带来了互联网业的激烈竞争。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 发布的《第20 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报告显示,截止2007 年6月30 日,我国网民总人数达到1.62 亿,半年来平均每分钟就新增近100 个网民,半年的增长接近去年全年的增长量,互联网普及率也达到了12.3%; 在网民情况调查部分,统计报告显示中国网民中性别差异逐渐缩小,女性以45.1%的比重上升到历史新高点。中国女性网民规模己经达到7300 万,男性网民规模已达到8900 万。 中国网民总体收入偏低,1500 元及以下网民占到总网民的2/3(66.1%) ,网民收入在1500 元以上的比例仅有1/3(33.9%) 。其中,有收入但收入在500 元以下的网民比例较高,这部分网民就已经占到总网民的3 成(30.3%) 。在1.62 亿网民中,宽带网民( 含专线) 已经达到1.22 亿。宽带网民数的增加意味着中国居民的上网条件进一步改善,更多的网民可以通过较快的网速、较稳定的网络连接畅游互联网。宽带网民中,ADSL 接入方式和专线接入占有 较大的比例。 2015年上半年中国互联网人均月互联网消费额达186元人民币2007 全年中国互联网用 户人均月互联网消费额将达到195.76 元人民币,预计比2006 年增长巧.4%。预计2007 年中国互联网用户互联网消费总额将达3641.14 亿元人民币,比2006 年增长犯%。由于用户数量始终以每年2000 万左右的速度够增长,与2005 年相比个人用户的互联网消费总额几乎能够实现两年翻一番。2007 年上半年中国互联网个人用户互联网消费总额达1618.n 亿元人民币。预计2007年下半年该数字将达到2023.03 亿元,超过2005 年全年互联网消费规模。但同时研究还表明,网民对互联网信任度较低。只有1/3 的(35.1%) 的网民表示对互联网信任。网 民对互联网的过度不信任,会制约很多互联网应用的普及。 (二)政治法律环境

广州市城市总体规划研究报告

广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20)前期研究报告 ——前言 1984年国务院批准《广州市城市总体规划(1981-2000)》。到80年代后期,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城市经济社会的发展,原城市总体规划安排的建设规模和建设内容大部分已经实施完成,有些方面已不适应新的经济社会发展形势的需要。根据《城市规划法》的有关规定,经过认真研究,从1989年开始修编《广州市城市总体规划(1996-2010)》,在上报国务院审批过程中恰逢2000年广州市行政区划调整,国务院办公厅要求“总体规划暂缓批复,规划调整期间,广州市的城市规划、建设与管理参照原上报国务院的城市总体规划”。 2000年,广州市开始编制《广州城市建设总体战略概念规划纲要》,确立了“南拓、北优、东进、西联”的空间拓展方针,并相继编制了番禺、花都两个新区发展规划,完成了《近期建设规划》,形成了城市规划实施跟踪评价制度,及时地对规划进行政策调校,有效地指导了城市建设,增强了广州城市发展的科学性,较好地发挥了规划对广州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引导和宏观调控作用。“十五”期间,广州城市综合竞争力不断增强,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区域中心功能进一步加强,成为华南地区最重要的中心城市之一。 依据国务院和建设部的指示,在综合2000年之后广州的发展实际以及《广州城市建设总体战略概念规划纲要》的基础上,形成了《广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01-2010)》,并获得国务院批复(国函(2005)105号文)。 2010年,在现行城市总体规划的指导下,广州市将通过完善综合交通网络、加快基础设施建设、保护城乡生态环境、拓展并优化空间布局,初步形成由中心主城区、南沙副城区、花都副城区、萝岗副城区、荔城组团、街口组团组成的“一主三副两组团”的城市空间布局,同时不断完善城市服务功能,优化功能分区,强化城市六大功能建设目标:经济中心、国际都会、创业之都、文化名城、生态城市、和谐社会。 为了更好地发挥总体规划指导城市中远期发展的根本作用,响应中央宏观政策,落实新的《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国务院关于加强城乡规划监督管理的通知》(国办发[2002]13号)等国家相关规划政策,深化和落实全国城镇体系规划(2005-2020)[征求意见稿]、《珠江三角洲城镇群协调发展规划》等上层次规划,以及为了实现2020年把广州建设成为带动全省、辐射华南、影响东南亚的现代化大都市的战略目标,2010-2020年的空间发展将实现从以“南拓、东进”为主的拓展战略向强调“优化与提升”的品质战略转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