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师范大学 思想政治教育 期末考试《新科学技术与革命》孙定建

浙江师范大学 思想政治教育 期末考试《新科学技术与革命》孙定建
浙江师范大学 思想政治教育 期末考试《新科学技术与革命》孙定建

第一章

科技哲学思想溯源

科技哲学大体产生于20世纪20年代,以逻辑实证主义为标志。

20世纪科学哲学的兴起

作为科技哲学产生标志的逻辑实证主义和技术自主论哲学,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成为占主导地位的科技哲学流派。

逻辑实证主义把实证主义观点与数学逻辑分析方法结合

20世纪中叶以来,随着新科技革命的产生和发展,人类开始进入大科学时代,科技发展的社会条件以及科技对社会的影响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大科学是相对于小科学而言的。小科学,是指历史上的那种传统的科学。这种传统的科学的特点是以个人的自由研究为主,研究的目的主要是为了增长人类的知识。而所为的大科学,则是指与小科学不同,具有大规模性质的科学。

科技哲学开始从逻辑实证主义和技术自主论,向批判理性主义和历史学派及新历史主义学派科转变。

小科学是指历史上那种传统的以增长人类知识为主要目的,以个人的自由研究为主要特征的科学。

大科学则是在现代科技革命推动下产生的大规模、社会化,系统化、整体化,科学技术一体化的科学。

科学的基本含义

运用理性思维可以把“科学”概括为以下一些基本方面:

1、科学是一种准确的判断,错误的判断算不上科学。

2、科学是事实和规律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是人对自然界及其规律的理性认识。

3、科学是种种知识单元通过它内在联系而建立起来的知识体系。是知识单元的综合化和系统化。

4、科学是一种方法,是人类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武器和工具。马哲认为认识论与方法论是统一的。

5、科学是一项社会实践活动,并在20世纪后发展为一项社会事业,一种社会现象。

6、科学是一种特有的精神气质。本质上是一种求真、创新,为人类自由、幸福而奋斗的精神。

科学的判据

所谓科学的判据,就是科学区别于伪科学、宗教迷信的判别标准。

1、科学注重实践理性原则。宗教则崇尚信仰,主张信仰第一。注重实践理性还是注重信仰;承认实践的权威,还是承认宗教偶像的权威,是科学和宗教的分水岭。所谓实践理性原则,指的是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尊重事实、尊重规律的原则。

2、注重可重复性原则。可重复性原则是判别科学与伪科学的操作方式。

3、注重逻辑完备性原则。科学理论在逻辑上是完备自洽的。而一切宗教迷信和伪科学,则不具备这种逻辑自洽性。

4.科学注重理论的简单性原则。它指的是理论要以较少的科学公设揭示出比较丰富的科学理论内容。

科学的体系结构(宏观微观)

所谓科学的体系结构,指的是科学知识单元构成科学体系的结合方式。

科学的宏观结构指的是科学体系中,各门学科之间的有机结合方式。

按照研究对象和方法来划分,科学大体可分为:社会科学、自然科学技术、交叉科学或综合科学等门类。自然科学技术分为基础科学、技术科学和工程科学三个层次。

科学的微观结构指的是任何一门学科必须包含的要素之间的有机结合方式。一门学科的理论体系一般是由概念(细胞)、定律(中介)、逻辑形式等构筑起来的。

技术的概念

人类为了满足社会需要,利用自然规律,在改造和控制自然的实践中所创造的劳动手段、工艺方法和技能体系的总和。具体说,在现代,技术概念包括经验、技能或技艺,又包括生产的物质手段、机器、设备,还包括科学理论应用等。

技术的特点

首先,技术是人类改造世界的中介和工具。

其次,技术是物质因素和精神因素结合的产物。既表现为机器、设备等物质因素,又表现为经验、技能等精神因素。

再次,技术既具有自然的属性,又具有社会的属性。自然属性指的是人们运用技术改造自然界过程中需遵循自然规律,而社会属性指技术不可避免受各种社会条件的制约。

最后,技术属于直接生产力的范畴,是科学转化为直接生产力的中介。

科技哲学视野中的科学与技术关系

在科技哲学视野中,科学与技术是互相联系的,两者既有差异性,又有统一性。

一、科学与技术的差异性

第一,直接目的任务不同:科学的直接目的是认识世界,而技术的直接目的是改造世界。科学的任务是揭示自然界的客观规律性,主要回答“是什么”,“为什么”的问题。技术的任务则是利用自然界的客观规律为人类服务,创造人工自然。技术主要回答“做什么”、“怎么做”的问题。科学成果虽也丰富社会的物质文明,但主要是增加人类的知识,提高社会的精神文明。技术成果虽然也丰富社会的精神文明,但主要是增加人类的物质财富,提高社会的物质文明程度。第二,研究内容进程不同:科学研究主要探索自然界的奥秘,研究的课题一般来源于观察到的新现象、新事实;其进程大体是从实践到理论。技术主要利用科学成果创造人工自然,研究的课题一般来源于生产中需要解决的新问题。其进程大体是从理论到实践。

第三,成果形式和评价标准不同:科学的成果主要表现为知识形态,如学术论文、科学著作等。技术的成果主要表现为物质形态,如新工艺、新产品等。对科学成果的评价,主要从它的先进性,正确性、真理性等方面进行评价。对技术成果的评价则主要从它的实用性、经济性、可靠性等方面进行评价。

第四,生产力属性与社会价值不同:从生产力属性来说,科学是知识形态的生产力。科学并非生产力中的实体性要素。科学只有并入生产才能转化为直接的生产力;技术则主要通过工具、机器、设备等体现为直接生产力。从社会价值来说,科学的价值是潜在的、长远的;技术的价值则是现实的、直接的。

第五,人材规格与管理形式不同:人材规格的角度看,科学人才应具有高度的创新思维能力,善于科学抽象和理论概括。技术人才则要求具有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善于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从管理形式的角度看,科学是柔性的,有较大的灵活性和自由度。技术则是刚性的,有比较具体的目标和严格的时间要求。

二、科学与技术的同一性

第一,科学与技术的研究对象同一:科学主要是认识世界,技术主要是改造世界。而认识与改造的则是同一个客观世界。

第二,科学与技术最终目的同一:科学与技术活动的最终目的是同一的,这就是认识和改造世界,为人类创造更加美好的生存和发展条件,从而达到马克思所说的人的全面自由的发展。

第三,在现代科技革命的条件下,科学与技术两者互相依存、互相转化,科学技术化,技术科学化,科技一体化,体现了科学与技术的辩证同一性。

科学革命,指的是新的科学发现和科学理论所引起的科学理论体系的根本变革,科学革命本质上是科学发展进程中的质变,是人类认识世界的飞跃

涵义:首先,科学革命是人类认识世界的理论成果及思维方式方面的根本性变革。

其次,科学革命本质上是科学思想的革命。

第三,科学革命是科学发展进程中的质变、飞跃,是科学发展的连续性和渐进性的中断。

技术革命是指技术原理及其物化形态所引起的技术体系的根本变革,是技术发展进程中的质变,是人类改造世界的飞跃。

第二章

近代第一次科技革命

近代第一次科技革命是以蒸汽机的广泛应用为标志的一次科技革命。它是由近代第一次科学革命和近代第一次技术革命组成的。

近代第一次科学革命,又称哥白尼革命。这是在15世纪后期──18世纪中叶发生的,一次由哥白尼《天体运行论》一书的出版,“日心说”的提出为开端,以牛顿经典力学体系建立为完成标志的科学革命。

哥白尼《天体运行论》的发表,是近代科学革命的开端的标志

牛顿于1687发表了《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这一科学史上的经典著作,建立了牛顿力学体系,从而完成了科学史上的一次大综合。牛顿力学体系的建立,宣告了近代第一次科学革命的成功。近代第一次技术革命,又称蒸汽技术革命,大体发生在18世纪60年代至19世纪40年代。

第一阶段,是以纺织机的发明为代表的工作机革命。

第二阶段,是以蒸汽机的发明为标志的动力革命

第三阶段,是以机器制造业的建立为代表,奠定了近代机械化大生产的基础

近代第二次科技革命

近代第二次科技革命,发生在19世纪中叶,是一次以电力的广泛应用为标志的科技革命。近代第二次科技革命是由近代第二次科学革命与第二次技术革命组成的。

第二次科学革命,是以电磁学为代表,由一系列划时代的重大发现,如康德--拉普拉斯星云说,赖尔的《地质学原理》,能量守恒与转化定律,细胞学说,进化论等为标志的一系列学科革命组成。

以电磁学为代表的一系列学科革命组成了近代的第二次科学革命。

近代第二次科学革命中取得的上述重大自然科学成就,给形而上学自然观以沉重的打击,为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产生奠定了科学的基础。

近代第二次技术革命,又称电气革命或电力革命。这是一次由近代第二次科学革命直接引发的技术革命。第二次科学革命中法拉第电磁感应现象的发现,为电力技术革命的兴起奠定了理论基础。

第三章

物理学四大成就:相对论、量子力学、分子生物学、系统科学。

经典力学、热力学与统计力学和经典电磁学形成了物理世界的三大支柱。

19世纪末物理学三大发现:X射线、铀元素的放射现象、电子。使人类认识第一次深入到原子。

物理学的两大支柱:

(1)相对论与时空观念的革命性变革

1、狭义相对论

标志:1905年《论运动物体的电动力学》发表,标志着狭义相对论的诞生

两条基本原理:洛仑兹变换

(1)狭义相对性原理:物理规律在任何惯性系中都是一样的。

(2)光速不变原理:在任何惯性系中,光向各个方向传送的速度都是相同的。

由洛仑兹变换得出的结论(从基本原理导出的结论)

“同时性”的相对性。钟慢尺缩效应,质能关系式,物体的质量随速度而变化,光速是物体运动速度的极限等

2、广义相对论

标志:1916年《广义相对论基础》

两条基本原理:

(1)广义相对性原理:在任何参考系中,物理学规律的数学形式是完全相同的。

(2)等效原理:一个具有加速度的非惯性系,等效于含有均匀引力场的惯性系。

3、对时空观念的革命性变革

牛顿提出了绝对空间和绝对时间的概念。

狭义相对论揭示时间和空间具有相对性,会随着物体运动速度的变化而变化。引起了时空观念的革命性变革。

广义相对论进一步提示了时空、运动与物质分布的关系,并重新解释了引力的本质,彻底否定了牛顿的绝对时空观。

紫外灾难:在对黑体辐射的研究中,人们发现根据瑞利―金斯公式,介质内单位体积的能量会随频率的增加而增加,以至趋向于无穷大,但实验结果却趋向于零。然而瑞利―金斯公式是严格的经典表达式,这就说明经典物理学正在遭受严重的困难,人们把这一困难称为紫外灾难。

(2)量子力学

量子力学:是研究微观粒子的运动规律的物理学分支学科,它主要研究原子、分子、凝聚态物质,以及原子核和基本粒子的结构、性质的基础理论,它与相对论一起构成了现代物理学的理论基础。

过程:(一普朗克于1900年提出了“能量子”假说,又称量子论。物体在发射辐射或吸收辐射时,能量不是无限可分的,而是以一定数值的整数倍跳跃式地变化的

爱因斯坦:光量子假说:光是由分立的能量子组成的,每个光量子的能量与光的频率成正比E =hγ,而与光强度无关。

基本思想

(1)、微观世界的量子性

(2)、微观客体的波动-粒子二象性

(3)、微观世界规律的统计性(几率性)

(4)、微观世界不确定性

意义:

量子力学的建立:1、成功地揭示出微观世界具有量子性、几率性、波粒两象性个不确定性。2、使人们认识到,支配微观世界的规律与支配宏观世界的规律具有本质的不同。3、对古典物理学中的机械决定论产生了巨大的打击。

基本粒子的研究

现代物理学把比原子核更小的粒子称为基本粒子

基本粒子的性质:质量、寿命、电荷、自旋

基本粒子间的相互作用:引力相互作用、电磁相互作用、强相互作用、弱相互作用

基本粒子的分类:光子类、轻子类、重子类、介子类

现代化学发展的特点:化学的研究方式从定性向定量发展、研究对象从物质的宏观结构向微观结构。现代化学革命,使化学从原子时代发展到电子时代。

生物学革命:1953年,沃森和克里克提出了DNA(脱氧核糖核酸)的双螺旋模型,宣告了分

子生物学的诞生。

大爆炸宇宙论

1948年美国天体物理学家伽莫夫(1904—1968)等人提出大爆炸宇宙论。

80年代美国古斯和前苏联林德等人提出.暴胀宇宙论。按照.暴胀宇宙论的观点,宇宙发端于100亿年前的一次大爆炸。

.现代天文学的重大的发现:

(1),河外星系的谱线红移及其解释。

(2),发现了性质奇特的类星体。

(3),找到了中子星。

(4),找到了星际分子,特别是星际有机分子。

(5),发现了微波背景辐射(2.7K)。

第四章

系统科学的性质:系统科学是20世纪40年代以后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一门带有横断性、综合性、行为功能性特点的新学科。

A、系统科学的存在理论

(一)系统论

1、系统:是由两个以上可以互相区别的要素构成的整体,各要素间存在着特定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形成一定的结构,具有一定的功能。

2、系统方法,就是客观事物的研究对象放到系统之中加以考察,即从系统的观点出发,着眼于系统与要素、要素与要素、系统与外部环境之间的联系,综合而又精确地掌握系统本质及其运动规律的方法。

3、系统方法的基本原则

(1)系统整体性原则

系统整体性原则,就是坚持从系统的整体出发来研究部分,而通过对部分的研究来把握系统整体的原则。

(2)系统相关性原则

系统相关性原则,就是从系统的各要素之间,要素与系统之间,系统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的研究中来把握系统的原则。

(3)系统综合性原则

系统综合性原则,就是在研究系统时,要对系统的层次、结构,有序度、功能、因果网络及反馈关系等加以综合性考察,以把握系统整体的原则。

(4)系统目的性原则

系统目的性原则,指的是承认任何系统的适应过程都是有目的的活动过程的原则。

(5)系统层次性原则

系统层次性原则,亦称系统等级性原则。就是从系统的层次、等级来考察对象并依此解决问题的原则。

(6)系统最优化原则

系统最优化原则是指系统在一定条件下达到的最优状态或最优结构的原则。

(7)系统历时性原则

系统历时性原则,是指因系统在不断运动变化,因此必须在历史进程中研究和处理各种系统问题的原则。

系统方法根本特点是强调整理最优。表现为整体性、最优化、定量性、模型化、程序化等具体特点。

(二)、控制论

1、研究什么:控制论是美国数学家诺特·维纳等人在20世纪40年代末创建的一门研究控制系统的状态、功能、行为方式及其规律的新学科。它是一门综合学科。

2、控制、反馈概念

所谓控制,指的就是某种组织系统,根据外部与内部条件的变化,进行调整,以克服系统的不确定性,使系统按某种规律发展变化或达到某种特定状态的过程。

所谓反馈,就是指控制系统把输入的信息输送出去,然后把输出信息作用的结果返送到原输入端,并对信息的再输出发生影响,起到控制作用,以达到预期目的。

3、控制论的基本原理

第一、控制目的性原理

所谓控制目的性原理,就是指任何系统的控制过程,都是控制主体使控制对象进行合目的动作,以实现某种既定目标,表现出某种有目的行为的原理。

第二、控制行为、功能原理。

所谓控制行为、功能原理,指的是任何系统的目的性,都是通过系统的行为、功能得以实现的原理。

第三、反馈调节原理。

所谓反馈调节原理,就是将已经实施的控制作用的效果作为人们决定或修改下一步控制作用的依据。

4、控制论的方法与方法论

1、功能模拟方法,是研究复杂系统的一种有效方法。它以功能和行为的相似为基础,用模型来模仿原型的行为的一种科学方法。

2、反馈方法,就是一种用系统活动的结果直接来调整系统后续活动的方法。

(三)信息论

信息方法,就是运用信息观点把系统的运动过程抽象为信息的获取、传递、加工的过程,并通过对信息流程分析和处理来揭示系统性质和规律的一种研究方法。

B、系统科学的演化理论(耗散结构、协同学、突变论)

耗散结构理论是关于耗散结构形成、性质、稳定度和演变规律的理论。

耗散结构论的基本理论:

耗散结构,是指一个开放系统(无论是力学的、物理学的、化学的还是生物的系统),在达到远离平衡态的非线性区时,一旦系统的某个参量的变化达到一定的阀值,通过涨落,系统可能发生突变,即非平衡相变,由原来的无序的混乱状态转变到一种在时间上、空间上或功能上有序的新状态。

耗散结构产生的条件有:

第一、产生耗散结构的系统,必须是开放系统。

第二、产生耗散结构的系统,必须远离平衡态。

第三、产生耗散结构的系统内部各要素之间必须存在非线性的相互作用。

第四、涨落是导致有序的内部条件。

第五章:现代科学革命概览

六大技术: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材料技术、新能源技术、空间技术、海洋技术

一、信息技术革命

概念:信息技术,就是指信息的获取、传递、加工、处理、储存等技术。

核心:信息技术是现代技术体系的核心,是当代社会中最活跃、发展最迅猛的技术之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使信息产业应运而生。

主要领域:微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

二、生物技术革命

概念:生物技术是应用生物体及其组成部分的生理特性,创造对人类有益的过程或物质产品的技术。

领域:现代生物技术包括基因工程、细胞工程、酶工程和发酵工程。

四、新能源技术革命

新能源和传统能源有什么:煤碳、石油、天然气、水能、核能、植物燃烧等。通常称为常规能源或传统能源。由于常规能源大多数是不可再生的一次性能源,现已面临枯竭之势。

新能源,主要是指尚未被大规模开发和利用过的能源。如太阳能、(新型)核能、地热能等。

五、空间技术革命

主要领域:包括应用卫星和卫星应用、载人航天、深空探测等

1、人造卫星技术(科学卫星、应用卫星、技术试验卫星)

2、载人航天技术

3、空间站技术

六、海洋技术革命

海洋技术包括海洋环境探测技术、海洋油气开发技术、海洋农牧化技术、海洋资源开发利用技术等。

第六章现代科技革命的特点

我们认为现代科技革命的特点具体表现在当代科学进入了大科学时代,与此相适应出现了科技发展加速化、科技知识综合化、科技人文交融化、科技社会互动化、社会活动信息化等。具体表现如下:

1、现代科学进入大科学时代

所谓大科学,则是指与小科学不同的,具有大规模性质的科学。有以下特点:1、大科学是大规模社会化制度化的科学2、大科学是系统化、整体化,科学技术一体化的科学。

2、科技发展加速化

科技革命是科学技术发展进程中的质变,在科技革命期间,科学技术的发展通常都较快。

3、科技知识综合化

具体表现三个方面:一是科学的综合化;二是科学与技术的综合化;三是使现代科学最终发展为大规模的科学。

4、科技人文交融化

科技和人文互相渗透、互相交融。

5、科技社会互动化

随着现代科技革命的发展,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越来越紧密。一方面,科学技术越来越社会化,越来越需要社会的支持。另一方面,科学技术的社会功能越来越大。

6、社会活动信息化

表现以下三方面:一是社会生产活动自动化;二是办公活动自动化;三是家庭自动化

第七章现代科技革命与和谐发展

生态危机的概念:指由于人类不合理的活动,在全球规模或局部区域导致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损害,生命维持系统瓦解,从而危害人的利益,威胁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现象。

科学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

一、科技创新:经济发展的动力

社会和谐是建立在一定物质基础上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加强物质文明建设。

1、科技创新对经济发展的作用主要体现在:

(1)科技创新能够加快我国的经济增长模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从资源消耗型向高效益和可持续发展型转变。

(2)科技创新能力是提高国家经济竞争力的有效途径。

2、增强我国科教创新能力,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1)深化教育、科技体制改革,优化教育、科技创新体制

(2)加强以企业为主体的创新体系建设,增强企业的研究开发能力,大力开展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

(3)坚持对先进技术的引进和开发,消化和自主创新相结合。

(4)通过政府采购,鼓励使用新产品、新设备。

(5)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紧紧抓住吸引、培养、用好人才三个环节,建立富有创新能力的各类人才队伍。

二、科技进步:创造人与自然的和谐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仅要正确处理人与人的关系,而且要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在床在人与自然和谐的过程中,要转变观念,充分发挥科技的重要作用,我们要注意一下几个方面:

(1)确立心得“社会-自然”观:社会不仅是人与人的现实统一,也是人与自然的现实统一,要重视自然界生态系统价值的多样性,在重视自然界经济价值的同时,应当特别重视自然界作为生命和健康摇篮的价值、审美对象等价值。

(2)确立新的发展观,不不再片面追求以经济增长为目标,而是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既肯定人与自然的统一为前提,又充分认可人在自然面前的积极的能动性。

(3)依靠科技进步发展循环经济,转变经济增长模式和消费方式。

三、信息社会:推动文化氛围的和谐

高科技作为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人们的精神状态、行为方式和思想观念有着深刻的影响。一方面,它对传统的文化产生着巨大的冲击,另一方面,它又与社会生活互动,形成了新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

四、重视科技的公共价值:创造和谐的民主政治

互联网作为社会公共领域,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可持续发展:

内容:既能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主要有5个方面的内容:生态文明和人地和谐;代平等与代内平等;自然持续发展与社会综合发展;控制人口、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政府行为、科技能力和公众参与。

基本原则:突出发展的主题——发展原则

发展的可持续性—可持续性原则(不超出地球生态系统的承载能力情况下改善人类生活质量。)人类根本利益和行动的共同性——共同性原则(危机、安全、未来的共同性引发共同行为)

人与人关系的公平性——公平性原则(代际公平、代内公平)

科学革命与艺术文化(同一性、互相影响)

一、怎么样认识科学与艺术的统一性

科学与艺术,是人类文化百花园中两朵鲜艳的奇葩,是同一文化母体孕育出来的一对同胞兄妹。科学与艺术的内在同一性表现在众多方面:

首先,表现在科学与艺术有着共同的探索目的和探索动机。

利用科学与艺术来认识和把握客观世界。

其次,表现在科学活动和艺术活动在思维方式上的互补性。

最后,表现在科学活动与艺术活动在本质上的一致性。

科学揭示自然界的奥秘,艺术揭示人类精神世界的奥秘。而,人和自然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二、科技革命推动艺术的发展(以什么样的方式;影响)

1、科学家及其他们所从事的科技活动成为艺术反映的重要对象。

2、自然观与价值观是世界观的组成部分,必然影响到艺术家的思想情感及艺术创造。

3、科学革命中涌现出来的科学思想和科学精神、方法,深刻地影响着艺术家及社会公众的认知结构、审美观念和价值取向,从而影响到艺术的创作和鉴赏。

4、科技革命为艺术发展提供新表现方式、技术手段光绘光画光的艺术

三、艺术对科学的影响

(一)科学对美的追求是科学研究的内在动力

社会的实际需求是科学发展的根本动力。而社会的实际需求,则包括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两个方面。科学对美的追求,正是为了满足人类的精神需要。

首先,科学家对自然美的喜欢,并由此激发科学探索的热情这一途径,推动科学研究的发展。其次,科学家对自然美的信念,并通过这种美的信念推动科学研究的发展。

(二)科学对美的追求是完善科学理论的内在因素

具体体现:

科学理论的和谐性,是指科学理论要以和谐的体系揭示出自然界和谐的内容。

科学理论的简单性,指的是理论要以较少的科学理论公设揭示出比较丰富的科学理论内容。

科学理论的统一性,指的是用更加普遍适用的定理、定律来揭示自然界各种事物的共同本质,揭示自然界的统一性。

第十章现代科技革命与道德建设

科技道德的概念:科技道德是一定社会和一定阶级的道德在科技工作中的特殊表现,是用来调节科学共同体内部成员之间,科技工作者与科技团体之间以及科学共同体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科技的道德意蕴指的是科技具有丰富的伦理内涵或内在的德性本质。这种伦理内涵或德性本质,决定科技具有道德功能。

道德对科技的作用途径:

首先,通过影响科学共同体的行为来实现。

科技道德是一定社会和一定阶级的道德在科技工作中的特殊表现,是用来调节科学共同体内部成员之间,科技工作者与科技团体之间以及科学共同体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其次,通过影响科技人员个体的行为、道德信念来实现的。

再次,通过影响科研课题的选择与评估、科研成果的评价及应用等具体环节来实现的。

最后,通过影响社会风尚及社会舆论的途径来实现的。

科技的负面效应可大体分为两类:自发性负面效应、人为性负面效应。

一类是虽然合理应用科学技术,但仍然不可避免的负面效应,我们把它称为自发性负面效应。如由于兴修水库而可能导致地震发生;现代交通工具所导致的噪声和污染等;

另一类是本可以避免,但由于滥用科技成果所引起的负面效应,我们把它称之为人为性负面效应。

科技的人为性负面效应的产生主要取决于科技主体。其中包括科技的创造主体和组织应用主体。所谓科技的创造主体,指的是从事科学研究,探索自然奥秘,创造科学技术的科学家和科技人员。所谓科技的组织应用主体,指的是组织科技研究并运用科技成果,改造自然,生产物质产品的集团和个人。

科技组织应用主体包括个人、企业和各国政府。科技组织应用主体道德责任的核心是遵循造福性原则。

政府在科技中发挥的道德主体作用

作为科技组织应用主体的各国政府,在科技组织和应用中的政策、行为对社会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科学应用的正负两重效应按照各国政府政策、行为的去向而此消彼长。因此,在科技组织和应用上抑恶扬善,运用科技造福人类是各国政府的道德责任。政府应该对科技应用后果负主要责任。各国政府应当在科技应用的方向、规模、途径、实施和控制方面遵循人道主义原则,

在环境、生态、能源、人口、军备等方面制定正确的政策。同时,对个体和企业的活动加以正确的引导和制约,努力促进经济、社会和自然地协调发展。

科技的道德功能

在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展开。

一、理论层面,主要表现在科技作为知识体系和思想方法,为道德理论提供知识基础和方法论前提,促进文明、合理的道德规范体系的建构。

首先,科技应用于道德规范体系的建构有助于实现道德的社会调节功能的最优化与高效化。

其次,科技应用于道德规范体系的建构,有助于社会道德的重塑。

再次,科技知识的普及和科技成果的应用促进道德观念的变革和新的道德规范的确立。

二、实践层面,主要表现在科技活动本身对主体的道德培养作用、杰出科学家的道德示范作用。首先,表现在科技活动本身对主体的道德培养作用。

其次,还表现在杰出科学家的道德示范作用。

运用科技的道德功能促进道德建设

运用科技的道德功能促进道德建设,就要把科学精神与道德理想的完善结合起来,用科技之“真”促进道德之“善”,以推动道德建设。

首先,要强化社会公众的科技意识,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为科技发展和道德进步创造良好的社会条件。

其次,要大力弘扬求实、创新的科学精神。

再次,要正确认识科学技术的异化问题。

科学技术能否推动伦理道德和社会文明的进步,关键在于社会本身。

浙江师范大学行知学院《大学英语听力三》期末考试试卷A卷

浙江师范大学行知学院《大学英语听力三》期末考试试卷A卷 (2010-2011学年第1学期) 考试形式闭卷考试使用学生 09级 考试时间60分钟出卷时间2010年12月15日 说明:考生应将全部答案都写在答题纸上,否则作无效处理。 Part I Directions: In this section, you will hear 10 sentences. Each sentence will be spoken twice. Listen and choose the sentence marked A, B, C, or D, which is the closest to the sentence you have heard. Then mark the corresponding letter on the Answer Sheet with a single line through the center (20%, 2 points for each). 1. a. Susan must row two miles to the finish line. b. Susan will buy a math text tomorrow. c. Susan has a Finnish pen pal. d. Susan must complete her assignment by tomorrow. 2. a. He got up before the alarm rang. b. He was alarmed at losing the bet. c. He didn’t get up when the alarm rang. d. He twisted his arm when he fell out of bed. 3. a. Arthur wasn’t allowed to use his camera in the museum. b. Arthur wasn’t able to have his picture taken. c. Arthur could n’t take his children with him. d. Arthur couldn’t e nter the museum without identification. 4. a. I’m bank teller. b. Let Linda know where I am. c. Linda is a banker. d. Tell the bank to call Linda. 5. a. Everyone in the class is from Spain. b. Everyone has a chance to teach the class. 1

浙江师范大学初阳学院

浙江师范大学初阳学院 青年志愿者集体及个人考核条例 一、总则 第一条为进一步加强志愿者及志愿服务团队管理的科学化、高效化和规范化,激发志愿服务的积极性,提升志愿者的服务质量,扩大我院志愿者项目的影响力和号召力,特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条例考核对象为初阳学院班级青年志愿者支队及本院全体注册登记志愿者。 第三条依据“公正、公平、公开”的原则,参照本考核细则,对考核对象进行量化考核。 第四条本考核条例由初阳学院团委直属部门公关实践部为直接代理执行、管理和监督。 二、考核细则 (一)青年志愿者行动先进集体 第五条青年志愿者行动先进集体的考核由具有评选资格的班级青年志愿者支队志愿服务时间考评、现场投票及评委现场评审三部分组成。考核采用百分制量化,考核内容如下: 1. 基本要求 (1)成立一年及以上,团员人数中注册志愿者比例90%及以上; (2)符合《关于支持和发展志愿服务组织的意见》精神,制度健全、管理科学、运作良好、公信力强; (3)志愿服务活动常态化开展,服务领域明确,队伍相对稳定,服务记录规范; (4)志愿服务成效突出,示范带动作用强,服务对象评价高,社会反响好。 2. 志愿服务时间考评 依照参评集体上一学年的总志愿服务时长由高到低排名,排名第一记100分,第二记95分,第三记90分,以此类推。 3. 现场投票 参评现场观众依照参评集体的现场陈述及日常表现进行投票,将得票数由高到低排名,排名第一记100分,第二记95分,第三记90分,以此类推。 4. 评委现场评审 5名评委依照参评集体的上报材料及现场陈述进行打分,为100分制。 5.总分评定 将上述志愿服务时间考评、现场投票及评委现场评审的得分按4:4:2的比例

201206行知学院2012年暑期就业体检手册

201206行知学院2012年暑期就业体检手册

浙江师范大学行知学院 大学生志愿者暑期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 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课程实践 就 业 体 检 实 践 指 导 手 册 二○一二年六月

目录 前言 (2) 第一章“就业体检”第一阶段职场环境认知 (3) 附件1:《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课程实践报告单 (5) 附件2:行业调研问卷调研表(供参考) (6) 附件3:浙江师范大学行知学院社会实践职业生涯人物访谈记录表 . 9 附件4:报告写作要求 (10) 附件5:职业生涯人物访谈参考提纲 (11) 附件6:浙江师范大学行知学院社会实践日志 (13) 第二章“就业体检”第二阶段职场素质准备 (15) 附件1:浙江师范大学行知学院社会实践招聘会学生模拟应聘记录表 (16) 附件2:浙江师范大学行知学院社会实践企业家讲座记录表 (19) 第三章“就业体检”第三阶段岗位体验 (20) 附件一:浙江师范大学行知学院社会实践岗位体验记录表 (21) 第四章“就业体检”第四阶段就业体检 (22)

前言 社会实践是大学生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积极投身国家改革发展新大潮,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实现全面小康社会作贡献的重要载体和途径。按照全国关于组织开展2012年大学生暑期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要求和我省暑期社会实践的有关部署,根据《浙江师范大学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实施意见》(浙师党宣字[2006]2号)和《浙江师范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实施办法》(修订)的精神和《浙江师范大学学生处关于开展“职业体验”暨<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课程实践的通知》的要求,学院结合近几年社会实践开展情况,搭建了具有开放式体验,立体化培养,全方位发展的校企互动共融的实践体系—“就业体检”,进一步激发和培养学生的专业意识、职业意识、专业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不断提升学生个体的综合素质、增强动手能力、培养创新意识、提高核心竞争力,使全体学生得到全面的锻炼和发展,真正实现学院“下得去、用得上、靠得住”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 “就业体检”实践体系贯彻大学四年,主要由职场环境认知、职场素质准备、岗位体验、就业体检四个阶段构成,每个阶段分别对应一个年级。通过就业“体检”实践活动,让学生体验企业创新创业文化,亲身感受当前企业的人才需求、管理模式、知识结构等,以此形成科学的实践学习导向,不断在课堂、校园文化活动中汲取营养,从而强壮就业“体格”,并在市场的实践中检测自己的就业“健康值”,重新进行自我定位,完善和调整自身职业规划,最终达到学院人才培养的标准,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

浙江师范大学行知学院学生党员考评办法

浙江师范大学行知学院学生党员考评办法(试行)为进一步加强大学生党员的教育和管理,充分发挥学生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推进学院的人才培养工作,根据《中国共产党章程》和《普通高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结合我院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办法。 一、考评对象 具有浙江师范大学行知学院正式学籍的全日制在校学生党员(含预备党员)均需参加考评,预备党员预备期不满6个月的,只参加党内评议。出国(境)一年的交换生不参加考评。 二、考评内容 (一)政治素质 1.参加政治理论学习,关心时事政治,认真学习党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和各项方针政策,思想上与党中央保持一致。 2.自觉遵守党的纪律,模范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和学校的规章制度,服从组织分配,积极完成党组织交给的各项任务。 3.准时参加组织生活和党内有关会议,切实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正确行使党员权利,自觉履行党员义务,按时交纳党费。 4.不断提高思想政治觉悟,积极主动向党组织汇报自己的学习、生活、工作等各方面情况。 (二)能力素质 1.学习刻苦努力,态度端正,学习成绩处在本班级中等以上水平。 2.有创新精神,积极参加科研、学科竞赛和学术活动,具备一定的科研能力和专业技能。 3.在学校、学院、班级和社团组织中锻炼自身,不断提高能力素质。 4.能合理安排时间,积极拓展自身各种能力和素质,努力做到全面发展。 (三)作用发挥 1.把党和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个人利益服从于集体利益,关心集体,勇挑重担。 2.讲自律,讲奉献,讲服务,讲责任,自觉维护党员形象,积极营造所在集体的良好氛围。 3.模范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力发扬社会主义道德风尚,在校园文明建设和各项社会活动中做好表率,敢于同不良现象作斗争。 4.密切联系同学,热心为同学服务,维护同学的正当利益;向同学宣传党的思想主张,在发展优秀学生入党工作中起到积极作用。 5.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及时向党组织反馈群众中的热点问题及各种思想状况,加强沟通交流,积极出谋划策。 (四)其他情况 属下列情况之一者实行“一票否决制”,直接定为不合格: 1.因违反校纪校规受严重警告及以上处分者。 2.因课程学习不合格导致留级、退学者。 3.对党组织的决定或交待的任务敷衍了事或拒不执行者。 4.参加非法组织、宗教团体,或参加非法集会,或宣传反动言论者。 5.触犯国家法律者。 6.经所在党委(党总支)认定具有其他有损党员形象行为者。 属下列情况之一者,党支部委员会经讨论后,可酌情提高考核等次: 1、在大是大非的问题上,立场坚定,有突出表现的; 2、学习进步显著的; 3、在学校、学院重大活动中有突出贡献的; 4、在省级以上各类竞赛中成绩突出的; 5、见义勇为,表现突出的; 三、考评方式 (一)考评按年度进行,时间原则上安排在每年年初。在实施考评前,考评领导小组要召开学生党员大会,教育党员正确认识考评目的、意义,正确对待党内外群众意见,明确考评的具体做法和要求。

2019年浙江师范大学行知学院教师招聘考试试题及答案

2019年浙江师范大学行知学院教师招聘考试试题及答案说明:本题库收集历年及近期考试真题,全方位的整理归纳备考之用。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试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 2、监考人员宣布考试结束时,你应立即停止作答。将题本、答题卡和草稿纸都翻过来留在桌上,待监考人员确认数量无误、允许离开后方可离开。 3、特别提醒您注意,所有题目一律在答题卡指定位置答题。未按要求作答的,不得分。 一、选择题(在下列每题四个选项中选择符合题意的,将其选出并把它的标号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不得分。) 1、教师伦理学不是道德说教和伦理教条,而是一门科学,这主要是因为()。A、它描述了教师职业道德 B、它制定了教师的行为准则 C、它对教师的职业道德和行为准则进行理性分析和论证 D、它经过了历史的继承与发展 【答案】C 2、从教育学的角度来研究,师生关系主要是一种()。 A、影响与被影响的关系 B、教育与被教育的关系 C、主体与客体的关系 D、权利与义务的关系 【答案】A 3、专业存在和发展的根基是()。A、教育性 B、组织性 C、合法性 D、自主性 【答案】C 4、“教师生涯发展模式”的提出者是()。A、费斯勒 B、伯顿 C、卡茨 D、司德菲 【答案】D 5、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指的是()。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征程 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期 C、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

D、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阶段 【答案】C 6、“生活预备说”游戏理论的代表人物是()。 A、斯宾塞 B、皮亚杰 C、维果斯基 D、格罗斯 【答案】D 7、教师绩效考评的首要原则是()。A、客观公正 B、分类考核 C、注重实效 D、科学合理 【答案】A 8、埃里克森认为12—18岁的发展任务是培养()。 A、自主感 B、主动性 C、勤奋感 D、自我同一性 【答案】D 9、游戏理论中提出“生活预备说”的代表人物是()。 A、斯宾塞 B、格罗斯 C、维果斯基 D、皮亚杰 【答案】B 10、良心是蕴含在人们()的一种意识活动。 A、内心深处 B、认识深处 C、职业荣誉 D、职业行为 【答案】A 11、学术人员在科学研究中应遵循的首要原则是()A、求真务实 B、符合规范

关于开展教育研习工作的指导意见-浙江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

浙江师范大学教育研习规程 (讨论稿) 为深入开展教育实习总结工作,进一步促进师范生完善专业知识结构,改进教学技能技巧,提升教育教学理念,增进教育教学智慧,根据《浙江师范大学教师教育课程改革实施意见》、《浙江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基地建设规划》、《浙江师范大学实训中心建设规划》、以及规范教育研习工作,提高教育研习质量的现实需要,特制定本规程。 第一条教育研习的功能定位 1、教育研习,是指师范生在教师指导下,运用所学的教育教学理论对教育实习工作中出现的有关问题等进行分析、探讨和研究,以提高反思能力和研究能力而开展的一系列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科学研究活动。 2、教育研习是教师职前教育的一种重要的课程形态,是教师教育实践课程体现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研习的本质是一种以实践为基础、以研究为主要特点的学习活动,其课程价值在于促进师范生的专业发展。 第二条教育研习的主要目标 引导师范生深入反思教育实习工作,在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与专业态度等方面促进师范生的专业发展。通过教育研习,学生应达到如

下目标: 1、通过对教学工作实习的研究,巩固专业知识,提高教学基本技能,提升自身的学科教学素质与理念。 2、通过对班主任工作实习的研究,巩固专业态度,提高班级经营能力,提升自身的教育理念。 3、通过对教育科研工作实习的研究,提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提升教育科学研究的质量与水平。 第三条教育研习的基本任务 1、对教学工作实习的研究侧重于师范生教学基本技能的发展状况。教学基本技能包括:教学设计技能,教学实施技能(语言表达技能,板书板画技能,导入技能、结束技能、讲解技能、强化技能、变化技能、提问技能、实验演示与操作技能,课件制作与使用技能等),教学评价技能(对课的评价,如评课、说课;对教的评价,如目标达成的有效性,任务安排的合理性等;对学的评价,如知识理解程度,思维参与程度。)等。 2、对班主任工作实习的研究侧重师范生班级经营能力的发展状况。班级经营能力包括:班级常规管理,班级活动组织,学生思想教育等。 3、对教育科研工作实习的研究侧重于师范生基本科研素质的发展状况。基本科研素质包括:选题论证、研究设计、实施过程以及结果表述等。 第四条教育研习的重点内容

换一种方式看自己

换一种方式看自己 童馨,就读于浙江师范大学初阳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文科131班。2016年1月-6月期间赴美国哥伦比亚大学交换学习。 人生有无数种可能,生活也有不同的模式。童馨说,相较于国内,“自主”应当是国外的教育模式最大的特点。通过在哥伦比亚大学的学习,她意识到,我们不应该被过多的条条框框所束缚,学习本身就是一件纯粹的事情。学习,只有当它是发自内心的愿望时,方可不负初心,有所收获。 哥伦比亚大学丰富的学术资源及“学生至上”的教育理念让童馨印象尤为深刻。她解释道,哥伦比亚大学共有27个大小不一的图书馆,不仅拥有世界各地各个方面的优秀著作,还有许多保存完好的古文原作,甚至在东亚图书馆地下二层的低温室中藏有慈禧太后当年亲自赠送的全套《四库全书》。同时,哥大对于学生在学业和生活上的支持也到了细致入微的地步,不论是为学生在全美高校间借调各式各样的资源,还是定期免费开放各类服务,其对服务的专注、对细节的苛求都到了力臻完美的程度。有这样丰富给力的资源,又如何能够不努力让自己优秀。 学在哥大,与丰富的资源相比,更重要的是老师们的陪伴鼓励。那并非只是学术上的帮助,更多的是生活上的指引。在学校里,哥大

优秀的老师们,是童馨学术上的引路人,引领她攀登一个又一个高峰;在生活中,则是无所不谈,可以一起去时代广场Shopping的好朋友。相较于学习上的指点,童馨更珍惜的是在点滴生活中所积累的浓浓情谊。直到现在,她还与当时的教授、同学保持着密切联系。交换之旅,收获知识固然重要,但能够因此拥有一群志同道合的良师益友,更是一种幸运。 交换期间,童馨曾当选第十届世界未來能源峰会阿布扎比主会场中国区学生参会代表(全国共10人入选)。2016年12月,童馨获联合国支持基金“全球公民计划”优秀青年表彰(奖金1500美元),但她认为重要的不是获得了什么,而是表达了什么。获奖感言,是一个针对涵盖环保、能源、女性、世界文化多样性等19个人类面对的各种难题,发表自己观点的致辞。童馨很兴奋,她让世界听到了自己的声音,并透过她了解到关于中国女性经历的一些特殊现象。这对她来说算是一场特别珍贵的经历。 童馨认为,生活可以有更多的诗与远方:脚踏实地、砥砺前行的同时,更应该有着眺望星空的美好。平时忙碌之余,她喜欢参加哥伦比亚大学合唱团的高音部演唱,以此来放松自己。 目前,童馨已拿到圣安德鲁斯大学、伦敦大学学院、伦敦大学国王学院等多所国外学府的Offer,并打算今年9月继续出国深造。童馨的经历仿佛在说:大学,不应该只有一条路,也不应该被一个区域限制,趁着年轻,趁着还有时间,多出去走走,多出去看看。遇见更多美好的人,寻找更多自己不曾见过的风景,然后找一个自己喜欢的

浙江师范大学学生党建课题申报表

附件1. 编号:浙江师范大学学生党建课题申报表 课题名称 成果形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填:学术论文、调查报告) 负责人 _________ 学号________ 联系电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指导老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所在单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申请日期 _______年______月_______日 浙江师范大学党员之家 二〇一四年五月

申请者的承诺: 我承诺对本人填写的各项内容的真实性负责,保证没有知识产权争议。如果获准立项,我承诺以本表为有约束力的协议,遵守浙江师范大学组织部、教务处、科技处、社科处的有关规定,按计划完成课、取得预期成果。浙江师范大学组织部、教务处、科技处、社科处有权使用本表所有的数据和资料。 申请者(签章): 年月日 所在单位的承诺: 本单位承诺对申报者填写的各项内容的真实性负责,保证没有知识产权争议。如果获得立项,承诺以本表为有约束力的协议,遵守浙江师范大学组织部、教务处、科技处、社科处的有关规定,为本课题提供必要的支持,做好课题研究的协调和管理工作,对本课题的完成提供信誉保证。 单位(盖章): 年月日

课题名称 课题类别 A A.基层组织建设 成果形式 B.基层党建工作 所在单位 C.党员教育培养 负责人 信息 姓名 性别 政治 面貌 学院 专业 年级 联系 方式 邮箱 主 要 成 员 姓名 学号 学院专业年级 联系 方式 课题分工

学生党建课题研究的背景、目的、内容和步骤(思路清晰,言简意赅)提示:1.课题研究的背景、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2.课题研究的设计思路、基本框架、研究目的; 3.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4.研究项目实施计划(成果类型、完成时间)。

“徐步云优秀学生奖”评选办法

浙江师范大学行知学院 “徐步云优秀学生奖”评选办法 根据《浙江师范大学行知学院“徐步云助学基金”使用管理办法》,现将浙江师范大学行知学院“徐步云优秀学生奖”评选办法作如下规定。 一、奖励类别 “徐步云优秀学生奖”用于奖励行知学院优秀学生,包括学习优秀奖、学术科研奖、创新创业奖、专业技能奖、社会活动奖等,奖励在学习、科研、创业、文体、社会活动等方面有突出表现的学生,以及家庭经济特别困难且学习努力的学生。 二、评选条件 (一)热爱祖国,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校纪校规,关心集体,道德品质优良,具有正式学籍。“徐步云优秀学生奖”不可与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或学院励志奖学金兼得。 (二)各类奖励具体条件: 1.学习优秀奖 学习努力、智育测评成绩原则上在班级前20%。 2.学术科研奖 用于奖励学术研究、科技创新等方面取得优异成绩的学生。申请者应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积极参与科研活动,成果获得校级科研竞赛一等奖及以上的个人; (2)取得国家专利者; (3)在国家二级及以上刊物发表学术论文者(排名为前两名作者的); (4)其他经学院认可取得突出成果者。 3.创新创业奖 用于奖励在大学期间创业的优秀学生。 4.专业技能奖

用于奖励在专业学习中取得优秀成绩,获得体现本专业高水平技能证书者。 5.社会活动奖 用于奖励在社会工作及实践中成果突出或者在社会实践活动中表现积极并获得省级及以上表彰者;担任分院学生会副主席,学院学生组织部长及以上优秀学生干部者;积极参与文体活动,获得校级文艺或体育竞赛一等奖及以上的个人或团队。 6. 步阳励志奖: 用于资助家庭经济特别困难、自强自立、学习努力,且经学院认定的贫困生。 (三)上述获奖、荣誉称号、发表文章及专利等均指当年获得,任职均指当年担任。 三、评选金额和范围 “徐步云优秀学生奖”每年资助总额16万元。其中:设一等奖5名,每人奖励3000元;二等奖10名,每人奖励2500元;三等奖55名,每人奖励2000元;步阳励志奖额度为1万元,奖励特困生5名,每人奖励2000元。 四、评选程序和时间 1.评选程序 本人申请,分院推荐,并填写《浙江师范大学行知学院“徐步云优秀学生奖”申请表》,分别经学院学工办审核,基金管理委员会审核,学院公示后正式批准获奖名单。 2. 评选时间 学院每年评选工作自10月起至12月底结束。 五、本办法的解释权归行知学院“徐步云助学基金”管理委员会。

浙江师范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学分管理办法

浙江师范大学 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学分管理办法 为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个性发展,鼓励人才冒尖,落实创新创业教育学分制度,特制定本管理办法。 第一条创新创业教育学分是指全日制本、专科生在校期间根据自己的特长和爱好,参与以培养创新创业意识与能力为主的科研训练和创新创业实践活动所取得具有一定创新意义的智力劳动成果或其他优秀成果,经认定获得的学分。 第二条学校成立创新创业教育学分评审委员会。委员会由教务处负责人及相关人员组成,负责对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学分认定范围的确认。教务处实践教学科具体负责管理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学分的申请受理工作,协助委员会进行认定,公布创新创业教育学分认定结果。各学院成立创新创业活动领导小组,组织创新创业活动,并负责学分的审核工作。 第三条创新创业教育学分认定范围主要包括: 1.科研训练项目及论文、论著、专利等成果; 2.各级各类学科竞赛、技能竞赛和文体比赛; 3.创业教育及实践; 4.社会实践与社会工作; 5.各类技能证书; 6.经认定的其他活动或项目。 第四条成绩认定记录与组织管理 1.依创新创业活动类别、层次、规模、效果和学生在活动中的表现,由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学分评审委员会认定其学分值。同类证书按就高认定学分,已获其他学分的成果不得再次申请创新创业教育学分。 2.学生凭参加创新创业活动的有关证明材料向所在学院申报,学院负责材料的审核工作。 3.每学期期末考试前,学院将审核结果与材料交教务处复核,各学院教务办负责核对学分和成绩。 4.学校将对创新创业各项活动进行检查与总结,并对成绩进行抽检复审。凡弄虚作假者,查实后将严肃处理。 5.参加国家级学科竞赛和文体比赛获得三等奖以上的创新创业教育学分累计超过本专业修读要求的,可以申请替换相关的专业方向及拓展课程学分。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实施,由教务处负责解释。《浙江师范大学关于印发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学分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浙师教字〔2009〕46号)同时废止。 附件:浙江师范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学分标准表

浙江师范大学学生创新创业基地管理实施办法(试行).

浙江师范大学学生创新创业基地管理实施办法(试行)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更好落实浙江师范大学校长办公会议关于大学生创新创业基地建设(以下简称创业基地)要求,规范创业基地的管理,保证学生创业基地各项工作正常有序地开展,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创业基地通过为学生提供创新创业实践平台,鼓励和培养大学生的创业精神,引导大学生在艰苦创业的实践中学习创业知识、激发创新精神、磨练创业意志、培养创业品质、提高创业能力、拓宽就业渠道。 第二章组织机构及职责 第三条学校成立学生创新创业指导委员会,领导、统筹和协调全校的大学生创新创业工作,具体负责大学生创新创业基地的整体规划、年度安排、立项与结题审批、监督管理等重大事项的决策。委员会主任由校长担任,副主任由分管学生工作、教学工作和科研工作的校领导担任,成员由教务处、科技处、社科处、计财处、学生处、研工部、后勤管理处、校团委等相关单位、部门负责人组成。指导委员会办公室(以下简称指导办公室)设在校团委,负责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指导以及学生创新创业基地的具体管理。 第四条指导办公室的职责: 1、根据上级团组织和校党委关于鼓励大学生创新创业的相关文件的精神,结合我校实际,编制我校学生创新创业基地的发展规划; 2、了解国家、地方以及我校相关鼓励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政策,为同学提供相关咨询服务,鼓励同学积极创业; 3、招募同学组建创新创业团队,受理创新创业团队进入创业基地的申请,组织相关专家进行评审,并公布入住团队名单; 4、负责对创新创业团队项目的实施过程进行监控,防止其出现转租或擅自改变申报项目等违规行为; 5、负责学生创新创业基地的整体形象设计、宣传和对外联络; 6、代表校方与创新创业团队签订创业基地使用的相关协议,办理入驻与退出创业基地的相关手续,并按照协议实施权利、履行义务; 7、负责对入驻创业基地的创新创业团队的考核;

浙江师范大学教务处

浙江师范大学教务处 浙师教通〔2013〕3号 浙江师范大学教务处 关于印发2012-2013学年第二学期 工作要点的通知 各学院: 现将《浙江师范大学教务处2012-2013学年第二学期工作要点》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二○一三年一月一十七日

浙江师范大学教务处 2012—2013学年第二学期工作要点 一、总体目标 以《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12]4号)为指导,秉持“全人教育、全员教研”的教育理念,深入贯彻落实《浙江师范大学关于提升本科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切实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教学管理体制创新、课堂教学质量提升以及实践育人体系构建,着力解决教学重点难点问题,努力构建全员教研、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的长效工作机制,强化教学内涵建设,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培养综合素质高、实践创新能力强的专门人才。 二、重点工作 在认真完成各项常规工作的基础上,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一)深入贯彻落实《若干意见》,强化教学内涵建设 科学制定各项教学工作实施计划,以点带面,逐步推进,深入贯彻落实多方论证出台的《浙江师范大学关于提升本科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切实提高人才培养质量。重点探索师范技能培养改革,凝练特色,为迎接省本科教学业绩考核增加新的创新点。突出教学过程管理,建设教学工作基本状态数据库,适时适度向社会公布相关教学数据和信息,强化社会服务和监督,进一步提升教学水平。

(二)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强化人才培养质量提升 调整人才培养方案和培养途径,促进文理交融,拓宽国际视野,提升学术水平和艺术特长,培养综合素质高、实践创新能力强的专门人才。深化见习、实习与研习制度改革,推进卓越教师人才培养模式、研学结合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探索按学科大类招生、双向选择的专业分流机制,推进专业动态调整机制改革。加强国际化专业建设,研制出台《浙江师范大学学生学分转换认定办法》,规范学分转换认定标准和程序,完善出国学生课程学分转化机制。 (三)推进教学管理体制创新,强化管理职能转变 探索建立和完善校院二级教学管理制度,明晰校院二级教学管理的职责、权利和义务,努力构建以学院为主体的教学管理运行新模式。建立健全学院教学业绩评价与激励机制,推行定性定量相结合并突出质量评价的学院教学业绩考核,强化学院教学责任意识,充分发挥学院在教学改革与建设过程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确保教育教学各项工作任务顺利完成,并努力出经验,出成果。 (四)深入开展教研工作,强化课堂教学改革 完善教学管理运行机制,加强基层教学组织机制建设,研制出台加强基层教学组织建设若干意见,明确系(专业)主任在学校教学管理体系中的地位与职能,建立系(专业)主任队伍培训与考评制度,提升系(专业)主任的教学管理水平。依托基层教学组织与青年研修班建设,深化课堂教学、课堂观察、教学反思、课程建设等方式方法

浙江师范大学化学与生命科学学院,金华32100

大型水生植物对污染水体的净化作用和机理 屠晓翠 1,蔡妙珍2* ,孙建国1 (浙江师范大学初阳学院,金华321004;浙江师范大学化学与生命科学学院,金华321004) 摘要:大型水生植物在水污染治理中有着积极作用,能通过(1)物理的作用,如植物根系会分泌含特殊的功能团的有机物,吸附、过滤和沉淀水中的化合物;(2)化学的作用,直接吸收和利用可利用态N、P,以及从周围环境中交换吸附重金属等;(3)微生物的辅助作用达到净化水质的效果。因此大型水生植物将成为很有前途的综合处理污水的新生力量。 关键词:水体污染;大型水生植物;水体净化;机理 Abstract: Macrophytes have positive roles in water pollution treatment. First, through physical functions, macrophytes can purge the p olluted water. For example: The root of macrophytes can excre te special function groups which can absorb, filter and preci pitate chemical compound of water. Second, through the functio n of chemistry, macrophytes absorb and utilize bioavailable N, P and exchange absorbtion heavy metals from the surrounding environment directly, etc. Third, through the auxiliary funct ion of the microorganism , macrophytes can get the result of purifying water quality. So macrophytes will become promising force of comprehensive treatment sewage . Key words: water pollution ; macrophytes; water body purificat ion; mechanism 近年来,随着我国工农业生产和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排入江河湖泊的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日益增加,而水处理设施建设严重滞后,引起了部分水域环境的严重污染,富营养化的水域日益增多。工业废水中一些具有“三致”作用的难降解有毒有机污染物,因缺乏有效的处理方法,进入水体后直接威胁到人类的健康及其它生物的生存[1]。在污水处理中,传统污染水处理方法如生化二级处理法,工艺成熟、处理效果理想,但建造、运行、管理费用过高;化学法(如加入硫酸铜等)和换水法处理方法,虽然均有一定效果,但化学法易产生二次污染,换水法不够方便、经济,且仅适宜于小型水体。为了寻找高效低耗的水污染处理技术,20世纪70年代,水生植物开始受到人们的关注。 通常植物在生长过程中,能忍耐土壤中高浓度的污染物,植物的这种抗毒性作用,为植物对土壤和水体中的污染物吸收和降解奠定了基础[2]。水生植物能吸收和富集水体中的有毒有害物质,并且在植物体内的富集含量可以达到污染物在水中浓度的几十倍,几百倍,甚至几千倍以上,对水体的净化起到很好的作用。为此,本文就大型水生植物的生态功能进行了概括和分析,为科技工作者治理水体

关于浙江师范大学第二专业课程证书修读申请的通知

浙江师范大学教务处 浙师教通〔2011〕47号 关于第二专业课程证书修读申请的通知 各学院: 根据《浙江师范大学学生学籍管理实施细则(修订)》(浙师教字[2010]50号)中关于第二专业课程证书修读的相关规定,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修读对象 2010级及以后本科生。 二、资格条件 申请学生,要求学习成绩优良,学有余力,已修课程平均学分绩点达到2.0及以上。 三、申请程序 1.学生在申请第二专业课程证书前应仔细阅读《学生学籍管理实施细则》中有关规定,全面了解拟修读的第二专业教学计划中第二专业课程证书修读要求。2.学生在第二学期期末选课开始前填写《浙江师范大学修读第二专业课程证书申请表》(见附件1)一式四份。由学生所在学院审核资格条件,学院在审核资格条件时应确认学生已了解第二专业课程证书的相关政策。 3.符合条件的学生凭学院同意的《申请表》到第二专

业所在学院申请。第二专业所在学院应告知学生第二专业课程证书修读要求,并根据学生修读能力、专业课程资源等情况综合考虑是否同意学生修读。 4.第二专业所在学院审核同意后,报教务处备案,并统一录入教务系统进行管理。《申请表》由教务处、学生所在学院、第二专业学院、学生本人各持一份。5.第二专业课程证书选课时间设定在每学期选课补选阶段的后三天进行。获得修读资格的学生在规定时间登陆教务管理系统(网址:http://10.1.74.13),点击第二专业选课系统进行第二专业课程证书的选课。6.学生在毕业前修满第二专业教学计划中第二专业课程证书所规定的学分要求后,学生本人填写《浙江师范大学第二专业课程证书申请表》(见附件2),经第二专业所在学院审核同意,学校颁发第二专业课程证书。 四、其他说明 1.学生修读第二专业课程,于每学期末与主修专业同时选课。主修专业学分修读上限仍为28学分,第二专业课程单独选课,学分单列。 2.学生修读的第二专业课程证书学分不能记入主修专业学分。 3.学生通过第二专业选课系统只能选第二专业课程证

浙江师范大学行知学院第三期学生课外学术科技活动立项课题

序号负责人分院专业班级年级课题名称资助经费成果形式指导老师1 沈丽丽工学电子信息工程071班07 和谐烟雾音乐警示器500 发明制作吕干云2金小萍工学电子信息工程072班07 超声波测距仪的设计500 发明制作郑青根3倪晓良工学电子信息工程072班07 小型开关电源设计500 发明制作郑青根 4黄紫君商学财务管理081班08 温州丽水地区农村土地非法买卖及农田环境状况调 查 500 调查报告陈琪 5 周瑶理学环境科学071班07 铝灰酸溶法制备AL13絮凝剂500 学术论文李小忠 6 陈夏珍理学应用化学072班0 7 13X型分子筛脱除污水中铬离子的研究500 学术论文代伟7张艺镪法学法学083班0 8 大学生就业协议法律效力的实证分析500 调查报告黄勇斌8黄月红工学通信工程081班08 大学生对电脑辐射的认识300 调查报告胡京杭 9 黄杰工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082 08 关于英语词汇量的检测方法300调查报告程郁华 10 相劲锋工学交通运输081班08 校内行车与停车状况分析调查300调查报告胡永举王瑞萍 11 王玉萍工学交通运输081班08 现代物流的调查报告300调查报告胡永举 12 陈慧工学电子信息工程082班08 有关大学生英语口语的调查研究(以行知学院大一新 生为个案) 300调查报告邓大勇 13 刘春安工学城市规划081班08 绿地建设与使用调查研究——以金华市保集半岛,丹 溪花园,雅苑为例 300调查报告章明卓 14 钱晓丹工学城市规划081班08 城市规划专业学生的专业学习状态调查300调查报告章明卓 15 虞丹燕工学金融学081班08 大学生对城市发展的了解调查——以浙师大学生研 究为例 300 调查报告无 16 余红工学电子信息工程081班08 通讯工具挑战人与人的联系关系——手机300调查报告王晓玲 17 俞渭柠工学电子信息工程081班08 杭州公共自行车系统调查报告——迈向“品质之城” 的一步 300调查报告程郁华 18 黄程璐工学城市规划061班06 金华永康后吴村古建筑保护与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300调查报告章明卓 19 周延年工学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 化081班 08 大学生手机依赖情况的调查研究300调查报告高春甫 1

浙江师范大学关于2009年新参加工作的教学科研人员

浙江师范大学关于2009年新参加工作的教学科研人员 从事兼职辅导员工作的通知 各学院、行政各部门(单位): 为了进一步加强我校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充实辅导员队伍的力量,学校决定2009年新进教学科研人员先从事1—2年的辅导员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总体要求 新进教学科研从事辅导员工作是教师培养和干部培养的重要环节,各单位要高度重视、关心和支持这项工作,真正把促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和促进教师个体发展有机结合起来。 二、适用对象 2009年新引进教学科研人员符合以下条件者: 1、新参加工作,无工作经历者; 2、男性30周岁以下,女性28周岁以下者(年龄计算截止为2009年8月31日)。 本人愿意从事辅导员工作者可以不受上述条件的限制。 三、相关待遇 1、享受学校规定的专兼职辅导员待遇。 2、奖金、福利按照学校机关同类人员,由学校统一发放。 3、新进教师参加教师系列专业技术职务的评聘。 四、工作管理与考核

1、从事辅导员工作时间一般为1年,最长不超过2年。 2、辅导员具体工作岗位由学工部根据工作需要统一安排,原则上优先考虑安排与其所学专业相关或相近的学院。 3、从事辅导员工作期间的管理,按照学校辅导员管理的有关规定执行。 4、从事辅导员工作期间日常管理,由辅导员所在学院负责,其工作考核统一纳入学校辅导员考核体系。考核结果作为定级、教师资格认定、职务晋升、工资晋升的重要依据。工作考核不合格的辅导员,其年度考核直接确定为不合格,不能参与正常的职务晋升和工资晋升,并视具体情况确定是否调离教师岗位。 5、新教师在从事辅导员工作期间不得担任专业课教学任务,如确因教学需要必须兼任专业课,则由引进教师所在学院提出申请,报教务处批准,人事处、党委学工部备案,每周课时数严格控制在4课时以内。 附件:《2009年拟先从事辅导员工作的教师名单》 二〇〇九年七月三日

某大学学生创新创业基地管理实施制度(doc 6页)

某大学学生创新创业基地管理实施制度(doc 6页)

浙江师范大学学生创新创业基地管理实施办法(试行)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更好落实学校关于大学生创新创业基地(以下简称创业基地)建设要求,规范创业基地的管理,保证基地各项工作正常有序开展,特制定本办法。第二条创业基地通过为学生提供创新创业实践平台,鼓励和培养大学生的创业精神,引导大学生在艰苦创业的实践中学习创业知识、激发创新精神、磨练创业意志、培养创业品质、提高创业能力、拓宽就业渠道。 第二章组织机构及职责 第三条学校成立学生创新创业指导委员会,领导、统筹和协调全校的大学生创新创业工作,负责大学生创新创业基地的整体规划、年度安排、立项与结题审批、监督管理等重大事项的决策。委员会主任由分管学生工作的校领导担任,副主任由分管教学工作的校领导担任,成员由校办、宣传部、教务处、科技处、社科处、计财处、学生处、研工部、设备处、后勤处、团委等相关单位负责人组成。指导委员会办公室(以下简称指导办公室)设在校团委,负责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指导以及学生创新创业基地的具体管理。 第四条指导办公室的职责: 1、根据上级团组织和校党委关于鼓励大学生创新创业的相关文件精神,结合我校实际,编制我校学生创新创业基地发展规划; 2、了解国家、地方以及我校相关鼓励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政策,为学生提供相关咨询服务,鼓励学生积极创业; 3、招募学生组建创新创业团队,受理创新创业团队入驻创业基地的申请,组织相关专家进行评审,并公布入驻团队名单; 4、负责对创新创业团队项目的实施过程进行监控,防止其出现转租或擅自改变申报项目等违规行为; 5、负责学生创新创业基地的整体形象设计、宣传和对外联络; 6、代表校方与创新创业团队签订创业基地使用的相关协议,办理入驻与退出创业基地的相关手续,并按照协议实施权利、履行义务; 7、负责对入驻创业基地的创新创业团队进行考核; 8、学校交办的其他需要由大学生创新创业指导委员会办公室负责的工作。

浙江师范大学行知学院入党积极分子公示榜

浙江师范大学行知学院入党积极分子公示榜根据我院发展入党积极分子公示制的有关规定,经党支部推荐和行知学院党委审核,拟确定下列799位同志为入党积极分子。名单公示如下: 商学分院(156人) 电子商务071班:黄金义马鹰飞 市场营销071班:方丽珍章芳兰 财务管理071班: 徐芝娜杨晓挺 财务管理072班: 俞秋旦陈银慧 会计学071班: 潘央丹 会计学072班: 徐祎君 国际经济与贸易071班: 喻辰楗屠小宇 国际经济与贸易072班: 金红丹 国际经济与贸易073班: 诸建美仇姚娜张元萍 国际经济与贸易074班: 周纯纯陈漪沁 工商管理071班: 张维敏陈戈李晨晨 工商管理072班: 胡军傅祺祺沈爱堂 工管080班: 陈华应樱红徐凌燕 工管081班: 屠晨晨徐陈琴 工管082班: 杨柳枫季媛徐茵君 工管083班徐挺陈清清朱国卫 工管084班: 倪晓春陈建胡俊杰 工管085班: 楼璋刘薇周希僖郑月琴叶婷婷 工管086班: 刘意轩黄惠惠宣佳红潘玉玲施善幸吴洛伟 工管087班: 刘艳蒋微张媛媛 工管088班: 王瑛王莹陈静王漂漂张晓绿王赟 工管089班: 黄亚云唐芝英董杨星施楚楚陈颖 国贸081班: 童佳萍袁璐毛刘婷 国贸082班: 胡珊蔡琳琳丁维 国贸083班: 徐海霞张虹何少敏单露璐郑丽 国贸084班: 鲍明远余文莉戚湘沈晶鑫黄鉴萍 金融081班: 张腾沈琪欢葛昌宇王倩 金融082班: 翁明珠游旦里叶世帆朱一筱洪琛陈琪 封晓惠 工商管理090班: 耿涛吴婷董艳艳姚新儿 工商管理091班: 陈佳敏陈梦霞张家文

工商管理092班: 赵洪杰黄爱萍黄瑶瑶蒋安萍 工商管理093班: 孙梦丹肖焱戴美琪黄侠碧 工商管理094班: 张晓庆季天欢杨蓓娜 工商管理095班: 汪芳芳吴怡严佳琪叶小芳 工商管理096班: 陈云燕朱妍婷李迪 工商管理097班: 陈琳褚蕾蕾王海霞张梦熙 工商管理098班: 袁方周静周莉章琼瑶 工商管理099班: 阮晨曦施佳旖周敏红朱微微 国济经济与贸易091班: 陈颖俏陈兴丰周耘墨 国济经济与贸易092班: 蒋静林书洋朱来来 国济经济与贸易093班: 沈晶超孙梦萍应喜乐 国济经济与贸易094班: 池纯纯张哲慧张益沁厉娜张菁政金融091班: 何涛陈龙陈晓梅何圆圆 金融092班: 於力刘操吴兴何亦然徐迎 旅游管理091班: 于越徐云燕官璠君 旅游管理092班: 孙梦蝶赵亚微吴莹莹 法学 125 法学071班:刘建杰兰焱 法学072班:雷云梅戴梦洁叶玉洁唐亚琦张彬 法学073班:高斌斌陈锋丽成靓靓滕叶佩田林佳周丽莎张玲莉吴文波陈旭尹伊好陈丽法学074班:忻怡洁施朋优李林芳汪诚筱顾伟志刘思黄杰马吉 行管071班:陈盈盈邵丽娟翁聪轶杨君贤朱宁一 社工071班:翁欢欢俞秀丽方雅靓张夏青林潇丁华英俞翠 社工081班:陈媛媛鲍丽娟黄燕飞舒婧艳鲍冰清虞凌芳谢丹凤 法学081班:胡卓娴邱吉虞苗苗张桔竺吕鹰朱淼陆机衡陈丽佳周雄伟 法学082班:许淑颖胡筱芳尚佐剑周晓明黄新雨谷瑛瑛王晗烨 法学083班:辅旭丹罗静朱静燕于兰虞珍吴慧珍陈艳谷亚男 法学084班:李莉阮盈盈夏旻星杨珊赵丹郑晨阳叶月姣郑娟娟郑婉婉 行管081班:曹晓雯何玲玲唐许婷夏佳萍徐璐婷周灵芝朱楚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