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梯工艺文件汇编

电梯工艺文件汇编
电梯工艺文件汇编

电梯安装工艺

第一章一般规定

1.1适用范围:本说明书适用于用乘客电梯、载货电梯(驱绳轮曳引装置拖动的电梯)。

1.2本说明书中的安装方法是电梯的通用安装方法,有关具体的安装要求均在本说明书中有较详尽的说明。当安装的井道机房土建布置情况与本公司电梯安装井道机房布置图不一致时,请及时与本公司有关技术人员商量,采取特殊的安装方法。

1.3编制依据:本说明中的安装质量与技术要求,符合有关电梯的专业标准(《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GB7588》、《电梯技术条件GB/T10058》、《电梯试验方法GB/T10059》、《电梯安装验收规范GB/T10060》)使用最新标准中的有关规定。

1.4本公司电梯安装后系统的调试工作必须由本公司指定人员进行,无关人员一律不得擅自进行调试。

注:电梯安装依照电梯运行速度的不同可分为以下三类:

A类2m/s及以上电梯

B类大于1m/s小于2m/s的电梯

C类1m/s及以下的电梯

第二章安装前的准备工作

2.1劳动力组织

一般由四至六人组成安装小组,其中需有熟练钳工和电工各一名负责安装调试。此外,根据安装进度,尚需临时配备一定人数的木、泥、焊、起重、脚手架工等,以保证安装的顺利进行。机械与电气部分的安装,可采用平行作业,由

安装小组组长制定作业计划。明确要求,统一安排。

2.2安装前清点、核对工作

安装前应由安装负责人员会同用户代表根据装箱单,核对所有的零部件及安装材料,并了解该电梯的型式及控制方式。根据电梯的土建总体布置图复核井道留孔、牛腿、底坑深度、顶层高度、提升高度、层站数、层门型式、井道内净平面尺寸(宽×深),若发现差错应通知有关部门及时更正。

2.3安装人员必须遵守的安全作业守则

安装人员必须遵守的安全作业守则:工作时必须戴安全帽,系安全带及工具袋等。在井道内避免上、下同时作业,凡进行带电作业时,必须两人以上进行。

2.4检查脚手架

2.4.1脚手架应安全稳固,其承载能力不得小于2500N/m2,脚手架的型式可采用单井字式,三吨以上的大型电梯可采用双井字式。脚手架布置见(图2-1)。

2.4.1.1木制脚手架

A.必须用铅丝捆扎。

B.横梁的间隔应为850~900mm,层门入口处的横梁按图2-2的要求架设。

C.在各层横梁上,铺设两块以上的脚手板,各层应交错排列,脚手板伸出横梁约50mm,且两端应与横梁捆扎牢固。

2.4.1.2竹制脚手架

A.当井道内使用电焊时,其附近蔑子捆扎连接处应用

1.2mm直径的铅丝捆扎牢固,防止竹蔑起火燃断。焊接中及工作完毕后,应特别注意井道各处有无起火之隐患。

B.横梁之间的间隔应为850~900mm,脚手架间隔为1700~1800mm,层门入口处的横梁按图2-2要求架设。

C.在各层横梁上铺满竹笆,且两端应与横梁捆扎牢固。

图2-2 单井字式

脚手架立面图

2.4.2为便于上下攀登,在脚手架某一侧的各层两横梁之间增加梯级,其间隔为300~400mm。

2.4.3自顶层楼板以上的脚手架的架设,应当考虑安装轿厢时便于拆除。

2.4.4脚手架架设完毕,须经安装人员全面仔细的检查,方可使用。

2.5井道内焊接

在井道内焊接时,应设有灭火措施。

2.6安装施工照明(客户提供)

2.6.1应采用不高于36伏的安全电压。

2.6.2每台电梯井道应单独供电,在底层井道入口处附近设置电源开关。

2.6.3井道内应有足够的亮度,并根据需要在适当的位置设置手灯插座。

2.6.4顶层和底坑应设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电灯照明,其他楼层也均应备有照明。

2.6.5机房照明电灯数量应为电梯台数×2或以上。

2.6.6施工所需要的动力电源应送到机房内和工地施工场地,确保施工使用。

2.6.7轿顶应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电灯照明。

第三章电梯导轨的安装

3.1制作样板架:

根据本电梯布置图上注明的尺寸用不易变形的干木料制成,四面刮平并要求绝对平直,必要时亦可用角钢制成,木板规格与建筑提升高度有关,见下表:(样板架平面示意图见图3-1)。

表3—1

注:建筑越高,木板的厚度应相应加大,或者用角钢制作。

图3-1 样板架平面示意图

A:轿厢宽;B:轿厢深;C:对重导轨架距离;

D:轿厢架中心线与对重架中心线的距离;

E:轿厢架中心线至轿底后沿尺寸;F:开门净宽;

G:轿厢导轨距离;

1:铅垂线;2:对重中心线;3:轿厢架中心线;4:联接铁钉;

注:图中的G、C尺寸为布置图上标注的导轨端面间距加两倍的导轨高加5~6mm间隙。

3.1.2样板架上标出轿厢架中心线、门中心线、门口净宽线、导轨中心线,各线的位置偏差不应超过0.3mm。

3.1.3在样板架放铅垂线的各点处,用薄锯条锯个斜口,其旁边钉一铁钉,作为悬挂固定铅垂线之用(见图3-2)。

图3-2 铅垂线悬挂

L:木条宽;H:木条厚;

1:铅垂线;2:锯口;3:铁钉;

3.2样板架的安置和悬挂铅垂线

3.2.1在机房楼板下面500~600mm的井道墙上,水平地凿四个150×150mm的孔洞,用两根截面大于100×100mm 刨平的木梁,托着样板架,两端放入墙孔中,用水平仪校正水平后固定(见图3-3)。

图3-3 样板架安置示意图

1:机房楼板;2:样板架;3:木梁;4:固定板架铁钉;

3.2.2在样板架上标记悬挂铅垂线的各处,用0.4~0.5mm直径的钢丝挂上10~20kg的重锤,放至底坑,待铅垂线张紧

稳定后,根据各层层门、承重梁,校正样板架的正确位置后钉牢固定在木梁上。

3.2.3固定铅垂线。在底坑距地800~1000mm高处,固定一个与顶部样板架相似的底坑架,等铅垂线慢慢稳定后,确定了正确的点时,用U形钉将铅垂线固定于底坑样板架上(见图3-4),最后重新测量一下尺寸是否正确。

3.2.4样板架的安置应符合下列要求:

A.按照井道内的实际净空尺寸来安置;

B.水平度不应超过 5mm。

C.顶底部样板架间的水平偏移不应超过 1mm。

3.3导轨支架距离

3.3.1每根导轨至少应设有两个导轨支架,其间距不应大于

2.5m。

3.3.2壁侧支架膨胀螺栓孔的具体尺寸按营业设计的电梯土建总体布置图定。

1:撑木;

2:底坑样板架:

3:铅垂线:

4:木楔;

5: U形钉;

6:重锤;

图3-4 底坑样板架

3.3.3若砖墙结构应事先与本公司取得联系,按技术部门特殊施工要求定。

3.3.4核对导轨支架与导轨连接板之间的距离,不得互相干涉。

3.4导轨支架的安装

3.4.1导轨架焊接于井壁预埋件上,其间距应不大于2.5m,根据导轨架上压板螺栓孔距刻以校正用中心线及校正线,且钉以标志(见图3-5),安装时以此两刻线对准铅垂线,以校正每个导轨架的安装水平,然后再行焊接。为便于校对,导轨架与铅垂线间隙应为1mm。

3.4.2导轨架安装要求:

3.4.2.1导轨架的水平度偏差A(如图3-6)不应超过5mm。

3.4.2.2焊缝应致密平整,无裂纹、夹渣缺陷,周边(或双面)焊接牢固。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