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安全防护项目需求

云安全防护项目需求
云安全防护项目需求

4.1.1 总体研究内容

课题1:基于典型电力云计算系统架构的统一防护体系设计

课题1是项目研究的基础。选取系统架构覆盖面广、使用规模庞大、应用场景复杂的电力云终端系统作为典型电力云计算系统,对其进行全面的风险分析,进而针对各风险点进行相应防护手段的研究。通过对防护手段成熟度、有效性以及实现基于风险调节的安全控制的完全程度进行维度划分和体系构建,最终形成电力云安全统一防护体系的顶层设计。

课题2:基于多虚拟化传输协议下的行为安全审计关键技术研究与实现

课题2属于对用户侧的安全防护手段。完成基于多虚拟化传输协议下的行为安全审计关键技术研究,并形成与虚拟化底层无关的行为安全审计产品,从而实现对虚拟环境下的用户活动进行系统而独立的检查验证功能。本课题的研究重点在于行为审计产品对ICA、SPICE、PCOIP、RDP等主流云计算传输协议的横向支持。

课题3:虚拟环境下的恶意软件防护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

完成虚拟环境下的恶意软件后台统一查杀关键技术的研究,形成电力云病毒查杀产品,解决云计算环境下的资源争抢、扫描风暴和零保护时间等特殊问题。通过使用虚拟化层开放出来的API接口,对虚拟机进行病毒扫描和病毒查杀。同时采用一定的调度机制,对扫描和升级进行排程作业,防止网络、CPU、IO等资源冲突。电力云查杀系统在占用较低带宽的情况下能够提供完善的防病毒服务,提升公司电力云终端系统的安全可控能力及安全防护体系在国内的领先性。电力云病毒查杀产品同时需要实现在电力云终端系统中的试点部署应用。

课题4:基于宿主机软隔离的虚拟机防逃逸关键技术研究与实现

实现对宿主机和虚拟机之间的数据使用控制,完成基于宿主机软隔离的虚拟机防逃逸关键技术研究与实现。在虚拟机里运行的程序会绕过底层,从而利用宿主机,这种技术叫做虚拟机逃逸技术,由于宿主机的特权地位,其结果是整个安全模型完全崩溃。本课题将基于进程对文件操作的行为监控进行虚拟机防逃逸监控,同时实现和宿主机的安全隔离,进行完成虚拟机防逃逸监控的技术手段实现。

4.1.2基于典型电力云计算系统架构的安全防护体系设计

内容一:典型电力云计算系统的架构分析

对电力云终端系统、电力云存储系统、云资源池、云资源管理平台等电力系统内的典型云计算环境进行架构分析,形成相关分析报告,为全面分析电力云的安全风险提供支撑。

内容二:电力云计算系统的风险分析

以电力云终端系统为例,其安全风险大致包括:

(1)网络安全风险

信任边界扩大:网络信任边界由以往的单机系统扩展到整个云终端系统。同一资源池内的虚拟机之间、虚拟机与宿主机之间存在互相攻击风险。

(2)主机安全风险

虚拟机漏洞:安装系统补丁的进度和防毒病毒库的升级跟不上虚拟机数量的增长;灾难恢复的虚拟机可能没有更新系统补丁和防毒病毒库文件;通过该虚拟机漏洞攻击其它虚拟机或宿主机。

虚拟机逃逸:利用虚拟机软件或者虚拟机中运行软件的漏洞进行攻击,以达到攻击或控制虚拟机宿主机的目的。

主机超载:更改用户资源配臵信息,包括CPU、内存、硬盘等,造成主机资源利用率过高,影响用户体验。

(3)应用安全风险

身份鉴别单一:试点使用的“用户名+口令”身份验证方式较为单一,存在盗用风险。

策略更改:云终端系统根据用户业务场景,为不同用户类型不同工作场景制定细粒度的安全访问控制策略,限定用户可识别的外设、可用的软件、办公时间段等。非法更改策略,如时间同步策略、用户漫游配臵策略、外设接入策略等,将会影响桌面的正常使用。

非法设备登录:非指定版本的接入设备无法满足终端安全需求。

(4)数据安全风险

非法软件安装:资源型用户拥有安装软件的权限,非法安装软件容易造成病毒传播、信息泄密等风险。

(5)终端安全风险

更改瘦终端固件:修改基础程序版本及信息,破坏程序的完整性,用户将无法接入使用。

内容三:电力云安全统一防护体系设计

面向电力云的统一防护体系研究将建立在对公司关键云计算系统的深入分析基础之上。通过对典型电力云计算系统的安全防护设计,形成适用于虚拟化环境下的安全防护方法论。因此安全防护体系的首要工作是研究对象的选择。电力云终端系统部署范围广,应用场景复杂,其防护涉及网络、主机、数据、应用、终端等多个方面,适宜作为本次课题的主要研究对象。

针对电力云终端系统,在网络、主机、数据、应用、终端五个方面细化安全防护粒度,完善安全监控体系,减少安全风险发生的可能性。

图4-2典型电力云计算系统的防护架构图

(1)网络安全防护研究

沿用现有防火墙、入侵检测系统(IDS)、入侵防御系统(IPS)以及多因素身份认证等网络安全控制手段,在云终端系统边界网络增加虚拟化系统特有的安全防护。

针对云终端系统虚拟化特点,强化系统内网络安全防护,增加以下安全防护措施:

虚拟机间的网络监控

在虚拟化层对网络地址、端口、连通性进行细颗粒度的监控,确保虚拟机之间、虚拟机与宿主机之间的安全通信;

桌面资源的准入管理

针对云终端系统的不同办公场景和安全需求划分不同准入域,对不同安全域之间的异常连接进行监控;

云终端网络入侵监控

针对拒绝服务的攻击,使用软硬件安防设备等防范措施效果不明显,仅能起到降低攻击级别的效果。需要针对云终端的虚拟化架构开发相应的后台入侵监控和告警分析工具,并辅以应急响应技术来应对,提高云终端网络入侵监控粒度。

(2)主机安全防护研究

沿用传统主机安全防护机制,结合智能云终端运维管理系统实时监控主机虚拟化层运行状态,确保系统安全稳定运行。

针对虚拟化特有的虚拟机逃逸、虚拟化安全漏洞、资源共享等风险,补充主机安全加固及监控手段:

主机虚拟化漏洞监控

对虚拟化主机进行安全加固,更新虚拟化层补丁,监控主机补丁安装率,减少主机安全漏洞;

虚拟机逃逸监控

定期扫描虚拟机漏洞,监控主机及虚拟机的端口状态,防止恶意攻击或控制宿主机的风险发生;

主机负载监控

集中监控主机运行的虚拟桌面资源配臵信息,比较系统当前资源配臵(CPU、内存、存储空间)和标准配臵的一致性,防止主机过载、崩溃引起关键服务中断。

日志和安全事件监控

监视主机和虚拟机事件日志和安全事件,以备审计。

(3)应用安全防护研究

为保障云终端系统应用的安全性,需严格控制用户权限,定期检查系统策略,细化应用安全防护粒度:

策略标准化监控

集中监控系统计算机策略及用户策略的详细信息,比较系统当前策略配臵和标准策略配臵的一致性,确保系统策略的合理性,保障应用安全;

权限规范化监控

集中监控系统管理员权限设臵信息,比较系统当前管理员权限配臵和标准管理员权限配臵的一致性,确保系统权限的规范化,防止越权使用。

行为合规性监控

集中监控用户操作行为,按桌面会话、应用会话,实时写入桌面终端审计信息,及时发现终端审计异常事件,保障审计信息的完整性。

非法设备登录监控

对使用非指定版本终端设备登录系统的事件进行监控统计,记录接入次数和用户名,规避非法设备或用户恶意接入。

巡检及时性监控

监控巡查系统日志,获取管理员最近巡查云终端系统的时间,确保管理员及时巡检。

(4)数据安全防护研究

云终端系统的安全保障沿用现有操作系统及数据安全防护措施,严格控制用户权限,后台集中升级资源型及作业型操作系统补丁及软件(杀毒软件、办公软件等)。在云终端虚拟操作系统使用过程中,增加以下监控信息: 数据库监控

定期记录用户访问系统时数据库平均响应时长及系统数据库表空间大小,记录数据库表空间异常增长情况,保障系统数据的安全性。

用户数据监控

在用户文档操作过程中,结合保密检测系统,监控、检测敏感文件的传播,记录非法外发事件,防止敏感信息泄密。

非法软件安装监控

在云终端系统分发的桌面资源中,检查安装运行的软件与定义的非法软件安装列表的一致性,记录不一致项,防止非法软件安装。

(5)终端安全防护研究

为保障云终端接入环境的安全性,持续完善优化瘦终端嵌入式Linux操作系

统基础程序及使用策略,开发相应的监控和告警分析工具,完善终端安全防护机制:

固件版本监控

开发终端固件版本监控工具,监控统计不符合版本要求的接入终端信息,确保接入环境的安全性。

程序完整性监控

开发终端基础程序完整性监测工具,监控不符合程序完整性的接入终端,确保接入环境的安全性。

非法进程监控

开发终端进程监控工具,及时发现非可信进程,集中告警处理。

登录信息监控

对管理员及普通用户终端登录信息进行审计监控(日志文件等形式),及时发现非可信用户登录信息,集中告警处理。

内容4:电力云安全统一防护体系产品化方向研究

在形成电力云安全防护体系的基础上,对其中关键的防护手段进行原理分析和优先级选择。对其中优先级较高同时又是国内研究空白的技术手段进行深入研究和产品化实现。面向电力云的安全防护体系是云环境下电力系统信息安全建设的枢纽和技术支撑平台,其系统功能结构如图3-1所示:

图4-3电力云安全防护关键技术

电力云安全防护的关键技术手段从纵向分成三层:操作层、虚拟机层、资源

层。在操作层,云用户通过各种云计算技术手段和工具对电力信息系统中各种网络设备、安全设备、重要服务器、数据库和重要应用以及数字资产的状态、传播进行监控操作,确保电力系统处于可监控状况。虚拟机层通过虚拟化技术,作为信息处理和存储的虚拟载体,对电力系统运行中产生的各种信息进行分析处理,确保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资源层是指在云环境下的各种物理网络和计算资源,这一层作为计算和通信的物理载体。

本项目设计统一访问控制、安全审计、防恶意软件、安全监测、虚拟机逃逸监控、自动隔离等六个关键技术研究项。在体系构建中,关键技术项将以子系统形式进行产品化呈现。通过电力云的安全防护体系将各自相对比较独立的子系统和子系统形成一个有机的安全防护整体。统一访问控制子系统和安全审计子系统统构成管理平台的操作层。统一访问控制子系统提供统一身份安全管理接口,限制分配的帐户权限,对系统和应用为用户接入虚拟资源提的访问权限进行控制,以减少恶意用户或进程影响环境的可能性。安全审计子系统对整个云终端系统综合安全操作行为状态进行全面感知,形成对安全决策有帮助的分析结果。虚拟机层由防恶意软件子系统和安全监测子系统构成。防恶意软件子系统部分采用传统病毒查杀技术保证系统安全,同时通过虚拟机弱代理和新的文件过滤模式来降低安全防护对虚拟机性能的影响。安全监测子系统用于分析和截获被监控系统中的异常操作,并实现虚拟机监视器和被监测系统之间对于系统状态的监控策略和通信。虚拟机逃逸监控子系统和自动隔离子系统构成电力云安全防护体系的资源层。虚拟机逃逸监控子系统用来防止恶意用户利用病毒通过普通虚拟机进入宿主机系统,对宿主机造成威胁。安全隔离子系统保证虚拟机之间、虚拟机与宿主机之间的资源、数据和操作行为的自动安全隔离。

4.1.3多种虚拟化传输协议下的行为安全审计关键技术研究与实现

内容一:多种虚拟化传输协议分析

(1)研究虚拟桌面中主流的ICA协议

ICA的英文全称为Independent Computing Architecture,能够通过整个企业网络来提供配臵Windows、UNIX以及Java应用程序访问,而不需考虑用户的位臵、客户端硬件设备或者可用带宽的限制。

(2)研究开源协议SPICE协议

SPICE能用于在服务器和远程计算机如桌面和瘦客户端设备上部署虚拟桌面。它类似于其它用于远程桌面管理的协议,如微软的RDP或Citrix的ICA,它支持Windows XP、Windows 7和Red Hat Enterprise Linux等虚拟机实例。但SPICE协议也有不足的地方。许多SPICE的功能只能部分实现或者只能由第三方手动添加,如智能卡与USB支持。

(3)研究PCoIP协议

PCoIP协议由VMware与Teradici共同开发,是一种高效率的数据交换协议,采用了数据压缩、加密和连接优化技术,用户在较低的的网络带宽下均能使用,而实际运行的桌面位于后台的数据中心高速网络内,因此终端用户在低带宽链路就可以享受到局域网内的运行速度。其最大特点就是将用户的会话以图像的方式进行压缩传输。

(4)研究其他厂商各自主打的桌面显示协议,包括X协议、AIP协议、EOP 协议等。

内容二:多种传输协议下用户桌面矢量图捕捉机制研究

通过用户桌面矢量图捕捉机制记录用户执行的每一个动作,形成视频文件记录并生成相应审计日志,管理员通过视频记录、录像回放、视频内容分析,查找审计用户执行的所有动作,并可按照用户名、时间、应用等关键词进行快速搜索定位,提供审计报表及录像回放。

图4-4 行为审计基本原理图

录屏审计的实现主要是通过捕获本地和远程操作会话,对用户操作时的屏幕进行整体的录制,并可按条件对录制信息进行检索定位,从而达到审计用户行为的技术。传统的审计分析软件通过网络抓包、并分析数据包进行工作,需要用户把权限、加密算法等透明才能进行审计,产品适应性差。录屏审计技术在系统底层直接开发,通用性强,支持本地登录和所有远程会话协议的审计,而且能够按照用户、服务器、应用、文件名、目录名、Windows窗口新信息等检索,迅速找到审计录像。

内容三:行为分析及审计功能实现

为了对整个电力云系统安全状态进行全面审计,如:用户网络和安全平台配臵更改、系统权限非法获取、暴力登录、核心业务合规操作、恶意程序篡改进程、关键数据的访问、云终端用户操作等行为进行全面审计;安全审计子系统将对电力云系统的综合操作行为进行全面监视,并提供多维度的行为分析和查询功能,如:操作查询、应用查询、内容查询、进程查询、行为日志查询、行为分析报表等;以便审计人员、行为管理人员、安全管理人员、系统管理人员、运维人员等云系统平台管理人员对系统进行全面的安全分析、评估,及时掌握系统安全状态,调整所执行的不合理的云安全策略、加固对核心业务合规操作管理、精细化帐户权限颗粒度管理、定位数据泄漏出口等。它和其他子系统一起确保整个安全体系的完备性、合理性和适用性,该子系统的结构如图3-3所示:

图4-5安全审计子系统体系结构

(1)行为分析

由于电力云涉及的设备、系统、业务、应用种类多,数量大,而产生审计的信息多,基于实时监控及分析原理,安全审计子系统根据根据管理策略对审计的对象实时进行操作审计,数据收集、分析,动态对用户的非法的操作、暴力登录、非法访问等事件进行归类,做到在云系统遇到安全威胁实时知晓。

由于用户操作行为的不确定性、模糊性及动态变化性,必须为电力云管理员建立一个能够集中收集、管理和分析各种安全操作行为的审计系统,使得电力云的安全管理人员、行为审计人员、系统管理人员和运维人员无需从庞杂的操作行为数据中手工搜寻就能获得所需信息。安全审计子系统做到对电力云综合安全行为进行全面行为审计,并提供多维度的行为分析和查询功能,使得管理人员对电力云安全信息进行全面的分析评估,实时掌握云系统的安全状态,发现问题,能及时调整系统安全策略。

该安全子系统通过获取电力云中的管理员或用户对各个网络设备、安全设备、操作系统以及核心业务系统的操作行为,使得不同设备之间的被操作的行为信息能够在同一个平台上进行审计,同时也能在同一个界面上供管理人员集中查看系统被操作的信息。在审计中心,也为管理员提供了用户行为的操作查询、操作次数的排名及统计等基本审计操作,也可以以报表方式展现。

(2)行为审计

电力云中设备和系统众多,信息安全运行维护涉及到对网络设备、安全设备、业务系统等操作及管理。在管理过程中,可能涉及设备配臵、账户管理、数据访问等行为,不合规的管理操作将对电力云的正常运行带来安全的隐患,需要对这部分的行为安全进行审计,及时发现安全问题,调整安全策略,尽量降低风险。

综合利用二次身份认证技术、操作审计技术、高可用性技术和集群技术,实现对“人(操作者)”在“机密数据、核心业务等重要资源(操作对象)”上的“操作行为(操作内容)”的集中审计。

4.1.4虚拟环境下的恶意软件防护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

云计算环境下的恶意软件防护一定程度上借鉴了传统杀毒软件的查杀方式,主要是依靠文件信息与木马病毒库、白名单库等进行比对检测进行拦截和查杀。

但在虚拟化系统下,很多特殊问题会因为部署模式和架构的关系而更为凸显,例如当每一虚拟化服务器都安装相同的安全防护机制时,有可能造成资源冲突。当所有的虚拟机都同时进行扫毒时,将同时抢占CPU、内存及存储资源,而导致该虚拟化平台上所有虚拟机都无法正常运行。本课题正是为了解决资源争抢的矛盾,从系统后台的统一调度查杀及弱代理模式入手,进行虚拟环境下的恶意软件防护关键技术研究。

内容一:恶意软件识别及查杀机制研究

识别病毒的能力决定了这款杀毒软件的病毒查杀能力。检测病毒方法通常有:特征代码法、校验和法、行为监测法、软件模拟法几种,结合云终端技术特点,在设计过程采用几种技术相结合,根据实际情况和应用场合配合运用相应的检测手段。

(1)特征代码法:这种方法根据正常程序与病毒程序代码的差别来识别病毒文件。优点是检测的准确率较高,误报率低;缺点是查杀速度慢,由于已知病毒越来越多,因此病毒特征码也随之增加,因此查杀速度也会越来越慢。不能检测未知病毒和多态性病毒以及隐蔽性病毒。

(2)校验和法:此法计算文件的校验和并保存,可定期或调用文件时进行对比,从而判断文件是否被病毒感染。此法误报率较高,本次系统建设中不予采用。

(3)行为监测法:此法根据病毒的行为特征来识别病毒,这需要对病毒行为进行详细的分类和研究,分析那些病毒共同的行为,以及正常程序的罕见行为,根据程序运行时的行为进行病毒判断和预警。

(4)软件模拟法:这种方法通过模拟病毒运行的方式来检测病毒特征,由于特征码法无法检测多态性病毒,虽然行为监测法可以发现病毒,但是无法确定病毒名称,也无法对其进行相应的杀除,因此产生了软件模拟法。

内容二:基于弱代理模式的病毒查杀架构设计

恶意软件防护子系统采用基于虚拟化的新型防病毒、防攻击技术,其业务架构可以在虚拟主机注册后,主要包括图3-5所示的六大模块:

图4-6恶意软件防护子系统体系结构

(1)虚拟主机注册

恶意软件防护的管理端需要借助注入到虚拟化底层的一台虚拟主机来实现对同一虚拟化底层上所有虚拟桌面的防病毒、防攻击。

(2)防病毒管理

防病毒管理的流程需要串联下述模块:

账户管理:给登陆用户分配相应的权限。

防护策略管理:允许登陆用户查看、制定策略,控制杀毒、防木马、防火墙、升级、漏洞补丁处理等操作行为。

病毒特征管理:管理员和用户根据自身权限以及策略,对病毒特征(病毒码等)进行管理。

名单管理:查看、增删改管理员或用户权限内的黑白名单。

升级与补丁管理:根据策略实现云操作系统的升级和漏洞完善。

备份管理:在升级和打补丁之前,需要对系统数据进行备份。相应的管理者和用户可对备份进行管理。

内容三:虚拟化恶意软件防护的各应用组件实现

安全防护主要包含三个应用组件:

虚拟防护终端:在云终端系统的虚拟桌面上提供基于弱代理的病毒查杀、网络应用程序保护和应用程序控管,透明化地加强安全策略。防护系统主要通过安

全虚拟终端进行病毒的扫描和查杀。

安全弱代理:一个非常轻小的代理软件组件,部署于服务器及被保护的虚拟机器上,能有效协助执行数据中心的安全政策,但不进行病毒的扫描、查杀等工作。

安全管理平台:提供集中式策略管理、发布安全更新并通过警报和报告进行监控,针对威胁采取的预防措施,安全更新和生成报告也在此进行。

4.1.5基于宿主机软隔离的虚拟机防逃逸关键技术研究与实现

内容一:虚拟机逃逸监控机制研究

在某些情况下,在虚拟机里运行的程序会绕过底层,从而利用宿主机,这种技术叫做虚拟机逃逸技术,由于宿主机的特权地位,其结果是整个安全模型完全崩溃。这也就是说,在虚拟机如果遇到病毒、恶意软件,这些威胁有可能就会通过虚拟机进入宿主机系统。

为了解决以上问题,我们采用基于如图3-6所示的设计实现对宿主机和虚拟机之间的数据使用控制,从而达到虚拟机逃逸监控的问题。由前述可知,在宿主机操作系统和虚拟机操作系统之间可视文件的互访实现主体是进程,所以将虚拟机进程作为监控的主体,以API为过滤对象采用如前所述的方法监控其在操作系统中对文件的操作。为了能够实时获取进程对文件操作的行为,过滤进程行为需要挂钩文件操作的API。

图4-7虚拟机逃逸监测与控制子系统

图3-8中涉及到主要的功能模块如下:

使用控制模型:下一代访问控制模型的使用控制(usage control,UCON)

模型,包含3个基本元素:主体(subject)、客体(object)、权限(right)和另外3个与授权有关的元素:授权规则(authorization rule)、条件(condition)、义务(obligation)。通过这三种规则来设定权限。

逃逸检测模块:对使用控制模型中的决策结果进行分类,检测出虚拟机逃逸操作及攻击。

内容二:虚拟机安全隔离机制研究

在电力云环境下,需要虚拟机间或虚拟机与宿主机之间共享资源或者通信,很重要的一点是要保证虚拟机上的重要信息与宿主操作系统或其他虚拟机的隔离。在多用户共享计算资源的云环境中,存在许多新型的攻击。在这种应用环境下,主要的为难题是如何在计算端和网络端实现有效的资源隔离。系统和网络的复杂性使得由人来实现的手工安全维护已经不是不可能的。这样,虚拟环境中的计算和网络自动化是非常有必要的。

安全隔离子系统的体系架构如图3-6所示。体系架构中,包含虚拟机层、宿主机层和物理层。关键的安全隔离设计是在虚拟机层和宿主机层进行。在虚拟机层,我们考虑两类虚拟机:用户虚拟机和管理虚拟机。在宿主机层,主要对内存和I/O进行了安全设计。主要模块及其功能的介绍如下:

一个用户虚拟机至少包含两个组件:一个防火墙用来隔离网络数据和杀毒软件来保护数据执行、程序隔离和内核信号。

在杀毒核心模块,有个探测器来检测客户操作系统。用户虚拟机可以与宿主机进行通信,把它们的虚拟资源映射到物理资源。

管理虚拟机从每个层和连接探测器并且组织相应的决策。管理虚拟机起到了一个安全管理接口的作用,收集了威胁信息并且做出相应的反应。

在每个层,自动管理器能够与横向协调模块和层管理API进行协商

纵向协调模块使所有的跨层的云资源隔离管理行为同步,比如,如果层之间存在不一致,纵向协调模块会在制定的层里面根据管理规则来决定执行特定的行为。横向协调模块使每个层内计算和网络资源隔离行为同步。

图4-8自动安全隔离子系统体系架构

虚拟机自动隔离机制重点包括两方面功能:

在每个层,为IaaS虚拟机资源的安全隔离提供一个统一的自动管理框架。

防止攻击者从客户虚拟机所占用的内存或者I/O中读到敏感信息,同时防止攻击者将攻击扩散到虚拟机管理域和它上层的所有虚拟域。

5.1 预期目标

5.1.1 总体目标

本项目的总体目标是:在各参与单位的原有研究基础上,通过产学研用的合作模式充分发挥各单位的科研优势,深入研究云计算环境下电力信息系统安全防护与传统安全防护的特殊需求,提出面向国网公司现有云计算系统的统一防护体系设计方案,对其中多虚拟化协议下的行为审计、虚拟机恶意软件防护、虚拟机逃逸监控等关键技术进行产品化实现,并在试点单位进行示范应用,从而加强公司信息化建设的底层基础安全,落实国家信息化安全可控的发展政策,促进电力行业云计算环境安全防护水平的全面升级。

本次项目建设的安全防护体系应该考虑到既落实解决云带来的新的安全问

题,又可以采用最新的有效技术,提高系统的扩展性和兼容性。同时,产品需符合GB/T 20281-2006、GB/T 20275-2006和GB/T 18336-2008等国家标准中3级以上的相关要求,并符合《国家电网公司信息安全综合管理与监控平台技术规范》等国网公司相关安全规范。

具体到项目的需求,系统应该满足以下主要功能:

(1)针对电力系统用户对电力云操作的安全需求,实现适用于电力云虚拟化认证授权和访问控制功能,包括:核实用户和系统身份的功能、确定用户或系统身份并授予权限、查看和检查有关认证、授权的记录和活动等。

(2)针对电力云中的资源安全需求,实现系统监测和安全审计功能,包括:对云计算系统的底层组件、关键服务、虚拟桌面等进行监测,对虚拟机逃逸行为进行监控,对云计算系统在使用过程中的内容、相关用户的行为和机器数据等按照国网公司内部及外部的流程进行审计。

(3)针对电力云中的虚拟机保护需求,实现防恶意软件加载及安全隔离功能。这些功能的实现主要是从既采用传统技术保证系统安全,又寻找新的部署模式来降低安全防护对虚拟机性能的影响这一需求点着手。

5.1.2 课题分目标

本项目将通过以下四个子课题的研究来实现整体的项目目标:

(1)基于典型电力云计算系统架构的统一防护体系设计

选取系统架构覆盖面广、使用规模庞大、应用场景复杂的电力云终端系统作为典型电力云计算系统,对其进行全面的风险分析,进而针对各风险点进行相应防护手段的研究。通过对防护手段成熟度、有效性以及实现基于风险调节的安全控制的完全程度进行维度划分和体系构建,最终形成电力云安全统一防护体系的顶层设计。。

(2)基于多虚拟化传输协议下的行为安全审计关键技术研究与实现

完成基于多虚拟化传输协议下的行为安全审计关键技术研究,并形成与虚拟化底层无关的行为安全审计产品,从而实现对虚拟环境下的用户活动进行系统而独立的检查验证功能。本课题的研究重点在于行为审计产品对ICA、SPICE、PCOIP、RDP等主流云计算传输协议的横向支持。

(3)虚拟环境下的恶意软件防护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

完成虚拟环境下的恶意软件后台统一查杀关键技术的研究,形成电力云病毒查杀产品,解决云计算环境下的资源争抢、扫描风暴和零保护时间等特殊问题。通过使用虚拟化层开放出来的API接口,对虚拟机进行病毒扫描和病毒查杀。同时采用一定的调度机制,对扫描和升级进行排程作业,防止网络、CPU、IO等资源冲突。电力云查杀系统在占用较低带宽的情况下能够提供完善的防病毒服务,提升公司电力云终端系统的安全可控能力及安全防护体系在国内的领先性。电力云病毒查杀产品同时需要实现在电力云终端系统中的试点部署应用。

(4)基于宿主机软隔离的虚拟机防逃逸关键技术研究与实现

实现对宿主机和虚拟机之间的数据使用控制,完成基于宿主机软隔离的虚拟机防逃逸关键技术研究与实现。在虚拟机里运行的程序会绕过底层,从而利用宿主机,这种技术叫做虚拟机逃逸技术,由于宿主机的特权地位,其结果是整个安全模型完全崩溃。本课题将基于进程对文件操作的行为监控进行虚拟机防逃逸监控,同时实现和宿主机的安全隔离,进行完成虚拟机防逃逸监控的技术手段实现。

5.2.2 主要技术指标

最大事件处理能力达到 20,000 条/分钟;

数据库存储能力≥1亿条记录;

预案库存储能力≥10000条;

事务失败率不得超过0.1%。

应用服务器和数据库服务器的CPU平均利用率不得超过60%,且CPU利用率不得连续30秒超过80%。

事件告警准确率≥95%,漏报率≤10%;

下级系统失连发现时间≤30秒;

事件反应速度≤5秒;

态势生成速度≤10秒;

均SQL响应时间不得超过5秒;SQL查询涉及多表,并且多表笛卡尔积的数据量小于10万条数据时,该SQL语句执行时间不得超过3秒;SQL查询涉及到多表,并且多表笛卡尔积的数据量小于100万条数据时,该SQL语句执行时间不得超过5秒;SQL查询涉及到多表,并且多表笛卡尔积的数据量小于1000万条数据时,该SQL语句执行时间不得超过8秒。

当系统进行多用户并发操作时,应满足如下要求:首页访问平均响应时间不得超过3秒;系统登录平均响应时间不得超过5秒;执行简单查询、添加和删除业务时,平均响应时间不得超过5秒;执行复杂的综合业务时,平均响应时间不得超过8秒;在执行统计业务时,月统计业务的平均响应时间不得超过20秒,年统计业务的平均响应时间不得超过30秒。

系统年运行率单机不低于95%,双机不低于99.95%;

对被采集对象的资源占用不超过3%,对网络带宽占用不超过10%;

系统的防病毒检测性能:对病毒样本基本库至少能检测其中的95%;对流行病毒样本库至少能检测其中的98%;对特殊格式病毒样本库至少能检测其中的95%。

系统对检验机构指定文件组成的误报检验样本库的误报率不能高于

0.1%。

关联分析支持3000EPS事件或告警的实时处理;

采集支持6000EPS的突发数据采集;

当系统并发用户数在设计要求范围内时,系统网络带宽平均利用率不得超过60%。

在同一局域网内至少支持1000台设备的直接监控与管理。

5.2 研究成果形式

本次项目的最终成果预计包括:

(1)研究报告:

?电力私有云安全防护体系顶层设计报告

?统一访问控制子系统技术实现研究报告

?多虚拟协议的行为审计子系统研制报告

?电力云的恶意软件防护子系统研制报告

?虚拟机逃逸监控子系统研制报告

?虚拟机安全隔离子系统技术实现研究报告

(2)装备:

?面向多种虚拟传输协议的行为审计系统1套;

?面向电力云终端系统的恶意软件防护系统1套;

?虚拟机逃逸监控系统1套。

(3)其它:

?申请发明专利4项,软件著作权3项

?发表核心期刊论文6篇

?每个子系统不低于300点的示范应用。

其他过程成果物包括:需求分析文档、产品顶层设计、概要设计文档等。

校园网络安全防护解决方案

校园网安全防护解决方案

提纲
校园安全防护需求分析 校园安全防护解决方案 典型案例
https://www.360docs.net/doc/7615731838.html,
2

职业院校网络面临的安全问题
出口网络问题:多出口,高带宽,网络结构复杂 P2P应用已经成为校园主流 病毒、蠕虫传播成为最大安全隐患 核心网络问题:缺少相应的安全防护手段 无法对不同区域进行灵活的接入控制 主机众多管理难度大 数据中心问题: 缺少带宽高高性能的防护方案 无法提供有效的服务器防护 数据中心网络资源有限但浪费严重 用户认证问题: 用户认证计费不准,不灵活 无法针对用户进行有效的行为审计 用户带宽滥用现象严重
https://www.360docs.net/doc/7615731838.html,
3

挑战之一:不断增加的校园出口安全威胁
应用层威胁来势凶猛 网页被篡改 带宽总也不够 服务器应用访问很慢
https://www.360docs.net/doc/7615731838.html,
病毒和蠕虫泛滥 间谍软件泛滥 服务器上的应用是关键应 用,不能随时打补丁
4
?“网络B超” 是优化安全管理的有效工具!

挑战之二:业务系统集中后的数据中心安全
如何解决数据共享和 海量存储的问题? 资源静态配置 数据增长迅猛 访问量越大,性能越 低,如何解决? 大量并发访问 性能无法保障
体系平台异构 管理移植困难 如何保障数据访问不 受设备、时空限制?
招生科研财务 关键信息无保护 数据安全如何保障?
?集中管理是解决问题的前提和基础 ?数据资源整合是优化资源管理的必由之路
https://www.360docs.net/doc/7615731838.html,
5

云安全管理平台解决方案.doc

云安全管理平台解决方案 北信源云安全管理平台解决方案北京北信源软件股份有限公司 2010 云安全管理平台解决方案/webmoney 2.1问题和需求分析 2.2传统SOC 面临的问题................................................................... ...................................... 4.1资产分布式管理 104.1.1 资产流程化管理 104.1.2 资产域分布 114.2 事件行为关联分析 124.2.1 事件采集与处理 124.2.2 事件过滤与归并 134.2.3 事件行为关联分析 134.3 资产脆弱性分析 144.4 风险综合监控 154.4.1 风险管理 164.4.2 风险监控 174.5 预警管理与发布 174.5.1 预警管理 174.5.2 预警发布 194.6 实时响应与反控204.7 知识库管理 214.7.1 知识共享和转化 214.7.2 响应速度和质量 214.7.3 信息挖掘与分析 224.8 综合报表管理 245.1 终端安全管理与传统SOC 的有机结合 245.2 基于云计算技术的分层化处理 255.3 海量数据的标准化采集和处理 265.4 深入事件关联分析 275.5 面向用户服务的透明化 31云 安全管理平台解决方案 /webmoney 前言为了不断应对新的安全挑战,越来越多的行业单位和企业先后部署了防火墙、UTM、入侵检测和防护系统、漏洞扫描系统、防病毒系统、终端管理系统等等,构建起了一道道安全防线。然而,这些安全防线都仅仅抵御来自某个方面的安全威胁,形成了一个个“安全防御孤岛”,无法产生协同效应。更为严重地,这些复杂的资源及其安全防御设施在运行过程中不断产生大量的安全日志和事件,形成了大量“信息孤岛”,有限的安全管理人员面对这些数量巨大、彼此割裂的安全信息,操作着各种产品自身的控制台界面和告警窗口,显得束手无策,工作效率极低,难以发现真正的安全隐患。另一方面,企业和组织日益迫切的信息系统审计和内控要求、等级保护要求,以及不断增强的业务持续性需求,也对客户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对于一个完善的网络安全体系而言,需要有一个统一的网络安全管理平台来支撑,将整个网络中的各种设备、用户、资源进行合理有效的整合,纳入一个统一的监管体系,来进行统一的监控、调度、协调,以达到资源合理利用、网络安全可靠、业务稳定运行的目的。云安全管理平台解决方案 /webmoney 安全现状2.1 问题和需求分析在历经了网络基础建设、数据大集中、网络安全基础设施建设等阶段后,浙江高法逐步建立起了大量不同的安全子系统,如防病毒系统、防火墙系统、入侵检测系统等,国家主管部门和各行业也出台了一系列的安全标准和相关管理制度。但随着安全系统越来越庞大,安全防范技术越来越复杂,相关标准和制度越来越细化,相应的问题也随之出现: 1、安全产品部署越来越多,相对独立的部署方式使各个设备独立配置、管理,各产品的运行状态如何?安全策略是否得到了准确落实?安全管理员难以准确掌握,无法形成全局的安全策略统一部署和监控。 2、分散在各个安全子系统中的安全相关数据量越来越大,一方面海量数据的集中储存和分析处理成为问题;另一方面,大量的重复信息、错误信息充斥其中,海量的无效数据淹没了真正有价值的安全信息;同时,从大量的、孤立的单条事件中无法准确地发现全局性、整体性的安全威胁行为。 3、传统安全产品仅仅面向安全人员提供信息,但管理者、安全管理员、系统管理

安全防护用品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安全防护用品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姓名:XXX 部门:XXX 日期:XXX

安全防护用品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安全帽 安全帽标指安全帽生产规格要求、技术要求、标记要求及检验规则。一般指最新国家标准GB2811-2007。本标准规定了工业上使用的安全帽的物理性能要求、技术性能要求及其检验规则、管理、标志和包装。技术要求 冲击吸收性能:用三顶安全帽分别在50±2℃(矿井下用安全帽40℃)、-10±2℃及浸水三种情况下处理,然后用5KG钢锤自1M高度落下进行冲击试验,头模所受冲击力的最大值均不应超过500KG。 耐穿透性能:根据安全帽的材质选用50±2℃、-10±2℃及浸水三种方法中的一种进行处理,然后用3KG钢锥自1M高度落下进行试验,钢锥不应与头模接触。 耐燃烧性能:用GB2812-81《安全帽试验方法》规定的火焰和方法燃烧安全帽10秒钟,移开火焰后,帽壳火焰在5秒钟内应能自灭。电绝缘性能:交流1200V耐压试验1分钟,泄漏电流不应超过1.2mA。侧向刚性:用GB2812-81规定的方法给安全帽横向加43kg压力,帽壳最大变形不应超过40mm,卸载后变形不应超过15mm。 防静电服 专用的防静电洁净面料制作。此面料采用专用涤纶长丝,经向或纬向嵌织日本钟纺公司lltron9R系列导电纤维。 防静电服穿用要求 相对湿度≤30%,纯棉服的带电量在相对情况下和化纤服一样,在高压带电作场所应穿亚导体材料制作的防静电服;,禁止在易燃易爆场 第 2 页共 6 页

所穿脱;禁止在防静电服上附加或佩戴任何金属物件;穿用防静电服时,必须与GB4385中规定的防静电鞋配套穿用 防火服穿戴方法 1.从包装盒中取出防火服。 2.小心卸下包装,展开防火服,检查其是否完好无损。 3.拉开防火服背部的拉链。 4.先将腿伸进连体防火服,然后伸进手臂,最后戴上头罩。 5.拉上拉链,并将按扣按好。 6.穿上安全靴,并按照您的需要调节好鞋带。 7.必须确认裤腿完全覆盖住安全靴的靴筒。 8.最后戴上手套,这样您就穿戴好了全套防火服及组件。 9.依照相反的顺序脱下防火服。 正压式空气呼吸器使用方法佩戴使用 1.佩戴时,先将快速接头断开(以防在佩戴时损坏全面罩),然后将背托在人体背部(空气瓶开关在下方),根据身材调节好肩带、腰带并系紧,以合身、牢靠、舒适为宜。 2.把全面罩上的长系带套在脖子上,使用前全面罩置于胸前,以便随吮佩戴,然后将快速接头接好。 3.将供给阀的转换开关置于关闭位置,打开空气瓶开关。 4.戴好全面罩(可不用系带)进行2~3次深呼吸,应感觉舒畅。屏气或呼气时,供给阀应停止供气,无“咝咝”的响声。用手按压供给阀的杠杆,检查其开启或关闭是否灵活。一切正常时,将全面罩系带收紧,收紧程度以既要保证气密又感觉舒适、无明显的压痛为宜。 5.撤离现场到达安全处所后,将全面罩系带卡子松开,摘下全面罩。 第 3 页共 6 页

政府门户网站安全防护方案汇总

政府门户网站安全防护方案 ■文档编号■密级内部使用 ■版本编号V 1.0 ■日期2015-05-25 ■版权声明 本文中出现的任何文字叙述、文档格式、插图、照片、方法、过程等内容,除另有特别注明,版权均属XX科技所有,受到有关产权及版权法保护。任何个人、机构未经XX科技的书面授权许可,不得以任何方式复制或引用本文的任何片断。 目录 一. 概述 二. 政府门户网站安全建设必要性 2.1合规性要求 2.2面临的安全威胁 2.3政府网站安全管理现状 三. 政府门户网站安全防护方案 3.1安全防护方案示意图 3.2网络层安全防护 3.2.1安全域访问控制

3.2.2拒绝服务攻击防护 3.3系统层安全防护 3.3.1 Web系统漏洞发现与管理 3.3.2 Web系统安全加固 3.4应用层安全防护 3.4.1 Web应用防护 3.4.2网页防篡改 3.5网站安全云监护 3.5.1网站安全监测服务 3.5.2 WEB应用防护系统及可管理安全服务 3.5.3抗拒绝服务系统及可管理安全服务 注:可支持接入XX安全云的设备型号及版本清单 四. 安全设备及服务主要适用场景 一. 概述 政府网站是政府职能部门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主要实现国家对政府网站的三大功能定位:信息公开、在线办事、公众参与。政府网站是政府部门履行职能、面向社会提供服务的窗口,是实现政务信息公开、服务企业和社会公众、方便公众参与的重要渠道,同时也是对外宣传政府形象、发布行业信息、开展电子政务的主要平台,是国家重要信息系统。 而近年来,随着政府网站所承载业务的数量和重要性逐渐增加以及其面相公众的性 质,使其越来越成为攻击和威胁的主要目标。据CNCERT/CC的统计数据,2012年全年,中国大陆有16388万个网站被黑客篡改,数量较2011年增加6.1%,但其中被篡改的政府网站高达1802个,与2011年相比大幅增长21.4%。被暗中植入后门的政府

基础教育云服务平台解决方案

基础教育云服务平台解决方案 需求差异或资源标准不统一等原因,使用效果也不太理想。 协作教研的现状 团队教研的协同工作受地域限制,开展的难度比较大,特别是偏远中小学教师参加教研活动 难度大,参加高层次培训的可能性小,自我提升的空间受到一定的制约。各区县、学校尚未采用信息化的手段辅助教科研活动的开展,尚未采用网络化的手段辅助跨校的教研互动交流。 学校教学的现状 学生的课业负担普遍较重,学生在校时间较长,缺乏自主利用数字资源的时间。由于缺乏有针对性的学习指导,导致学习资源不足或过度。同学之间互帮互学的协作不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很难得到个性化的指导,过分依赖聘请家教或到校外上补习班。总体上,尚未有优质的网络教学系统可供使用。 家校沟通的现状 家校沟通的主要渠道是每学期一到两次的家长会,教师与家长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大多是通过 短信通知和家长签字。 家长非常期待能够深入地了解孩子的学业水平、在校表现、个性发展、心理发展等情况,希望和学校形成良性的互动,但由于缺乏有效的沟通平台和手段,使得他们对孩子的成长过程了解得不够广泛、深入。 教育网站建设的现状 教育局系统以及中小学校的网站由于建设的历史原因,通常存在着各级网站孤岛分散建设, 缺乏统一的建设标准,不同机构之间的信息共享困难;信息化投入少,信息技术维护人员能力低,网站更新、内容运维情况差;重复建设现象严重,硬件和网络建设成本高;网站水平 参差不齐且升级困难,网络安全风险很高 基础教育云服务平台建设的总体目标是:建成符合国家规范和课程改革需要的、具有本地化基础教育特色的教学指导与服务系统,注重课程文化建设与教学文化建设,促进基础教育数字化教学资源的共建共享,形成覆盖本区域的教育信息化公共服务体系。 具体目标是: 1)为教育局提供可以随时查看各级各类学校(教育单位)的行政管理、教学规划、教学质 量、资产经费、办学绩效和发展趋势,支持区域化、智慧化的行政事务网上办公和信息发布。2)为学校领导提供网络化、智能化、精细化的管理平台,掌握学校整体运行状况,发现问 题、及时调整、辅助决策、节省行政运行成本,同时提供区域办学经验交流分享的平台。 3)为教师提供高效便捷的办公环境,教学资料和科研成果资源的共建共享环境,与家长实 时互动的沟通渠道,使区域范围内的教师信息化素养、教研能力、教学水平得到全方位的促进和提升。 4)为学生提供丰富、精粹、便利的共享学习资源,可自主学习与泛在学习,通过区域范围 内的师生学习交流互动,提升自主学习能力,增强学生的信息化素养、探究能力。 5)为家长提供可以与学校(教育单位)实时沟通,及时获取学生在校情况,学校教育情况 和活动信息的平台,协助学校共同教育学生成长。 6)为社会大众提供政务公开、教育招生、行政审批、咨询投诉等教育信息服务。基础教育 云服务平台解决方案 2. 系统规划框架

现场安全防护措施基本要求示范文本

现场安全防护措施基本要 求示范文本 In The Actual Work Production Management, In Order To Ensure The Smooth Progress Of The Process, And Consider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ach Link, The Specific Requirements Of Each Link To Achieve Risk Control And Planning 某某管理中心 XX年XX月

现场安全防护措施基本要求示范文本使用指引:此操作规程资料应用在实际工作生产管理中为了保障过程顺利推进,同时考虑各个环节之间的关系,每个环节实现的具体要求而进行的风险控制与规划,并将危害降低到最小,文档经过下载可进行自定义修改,请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与使用。 1 目的 为加强船舶及海工(以下统称船舶)建造现场防护措 施的安全管理工作,防止发生事故,特制定本规定。 本规定中现场安全防护措施是指高处作业边、沿、孔 洞的安全防护措施。 2 适用范围 本规定适用于企业船舶建造现场防护措施的安全管 理。 3 管理职责 3.1 企业各部门负责提前落实本部门现场高处作业边、 沿、孔洞的安全防护措施,确保施工安全可靠。 3.2 企业现场防护措施安装单位负责提前准备所需的防

护材料,根据施工的需要及时将现场防护措施安装到位,并做好日常检查和维护工作。 4 管理要求 4.1 现场安全防护措施的职责分工 各企业应结合企业特点,按照船舶建造的不同阶段,明确现场安全防护措施的安装、维护职责。 4.2 防护时机及安全要求 安全防护措施安装的原则是及时、快速、稳固、有效,提高施工的安全性。 4.2.1 船舶建造分段上胎制作起至交船前,下列几种状态必须进行防护。 a. 水平方向大于300mm(任何一边大于300mm)的孔洞; b. 垂直方向靠近临边一侧且距离边缘小于300mm,孔的直径大于500mm;

安华金和保险行业数据安全防护方案

■版权声明 本文中出现的任何文字叙述、文档格式、插图、照片、方法、过程等内容,除另有特别注明,版权均属安华金和所有,受到有关产权及版权法保护。任何个人、机构未经安华金和的书面授权许可,不得以任何方式复制或引用本文的任何片断。 保险行业数据库安全 解决方案 ■文档编号 ■密级■版本编号v1.0■日期2019.1 ?2019安华金和

目录 保险行业数据库安全 (1) 解决方案 (1) 一.背景概述 (4) 二.保险业务与威胁分析 (6) 2.1系统分析 (6) 2.1.1外网业务系统 (6) 2.1.2内网业务系统 (6) 2.2人员分析 (6) 2.3安全威胁分析 (7) 2.3.1数据库系统具有脆弱性 (7) 2.3.2敏感信息存在泄密威胁 (8) 2.3.3外部SQL注入攻击威胁 (8) 2.3.4违规操作非法篡改风险 (8) 2.3.5安全职责无法准确界定 (8) 2.3.6管理流程缺乏有效手段 (9) 2.3.7出现安全事件取证困难 (9) 三.数据库安全防护方案 (9) 3.1主动防御 (9) 3.1.1细粒度访问控制 (9) 3.1.2网络可信接入 (10) 3.1.3应用身份识别 (10) 3.1.4抵御SQL注入 (10) 3.1.5阻断漏洞攻击 (11) 3.1.6行为有效监控,违规无法抵赖 (11) 3.2底线防守 (11) 3.2.1防止明文存储引起的数据泄密 (11) 3.2.2防止高权限用户进行数据泄密 (11) 3.2.3防止利用合法用户的身份,进行违规数据访问 (12) 四.方案优势 (12) 4.1周期防护构建纵深 (12)

安全防护用品使用措施标准版本

文件编号:RHD-QB-K6494 (解决方案范本系列) 编辑:XXXXXX 查核:XXXXXX 时间:XXXXXX 安全防护用品使用措施 标准版本

安全防护用品使用措施标准版本操作指导:该解决方案文件为日常单位或公司为保证的工作、生产能够安全稳定地有效运转而制定的,并由相关人员在办理业务或操作时进行更好的判断与管理。,其中条款可根据自己现实基础上调整,请仔细浏览后进行编辑与保存。 一、安全帽 电力建设施工现场上,工人们所佩戴的安全帽主要是为了保护头部不受到伤害。它可以在以下几种情况下保护人的头部不受伤害或降低头部伤害的程度。 (1)飞来或坠落下来的物体击向头部时; (2)当作业人员从2m及以上的高处坠落下来时; (3)当头部有可能触电时; (4)在低矮的部位行走或作业,头部有可能碰撞到尖锐、坚硬的物体时。 安全帽的佩戴要符合标准,使用要符合规定。如

果佩戴和使用不正确,就起不到充分的防护作用。一般应注意下列事项: (1)戴安全帽前应将帽后调整带按自己头型调整到适合的位置,然后将帽内弹性带系牢。缓冲衬垫的松紧由带子调节,人的头顶和帽体内顶部的空间垂直距离一般在25~50mm之间,至少不要小于 32mm为好。这样才能保证当遭受到冲击时,帽体有足够的空间可供缓冲,平时也有利于头和帽体间的通风。 (2)不要把安全帽歪戴,也不要把帽沿戴在脑后方。否则,会降低安全帽对于冲击的防护作用。 (3)安全帽的下领带必须扣在颌下,并系牢,松紧要适度。这样不致于被大风吹掉,或者是被其他障碍物碰掉,或者由于头的前后摆动,使安全帽脱落。 (4)安全帽体顶部除了在帽体内部安装了帽衬

网站安全防护解决方案

网站安全防护解决方案 WEB应用是当前业务系统使用最为广泛的形式。根据 Gartner 的调查,信息安全攻击有 75% 都是发生在 Web 应用层而非网络层面上。同时,数据也显示,2/3的WEB网站都相当脆弱,易受攻击。据美国国防部统计,每1000行Web 代码中存在5~15个漏洞,而修补一个漏洞通常需要2~9小时。 根据CNCERT的最新统计数据,2007年CNCERT共接到网络安全事件报告4390件。2007年我国大陆被篡改网站总数达到了61228个,同比增长1.5倍;其中政府网站(https://www.360docs.net/doc/7615731838.html,)被篡改3407个,占大陆被篡改网站的7%。CNCERT统计显示,大陆地区约有4.3万个IP地址主机被植入木马,约有362万个IP地址主机被植入僵尸程序。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提高业务网站的安全防护,是保障业务正常进行的必然前提。 因此,对于影响力强和受众多的门户网站,需要专门的网页(主页)防篡改系统来保护网页和保障网站内容的安全。 政府门户网站的潜在风险 政府门户网站因需要被公众访问而暴露于因特网上,容易成为黑客的攻击目标。其中,黑客和不法分子对网站的网页(主页)内容的篡改是时常发生的,而这类事件对公众产生的负面影响又是非常严重的,即:政府形象受损、信息传达失准,甚至可能引发信息泄密等安全事件。。网页篡改者利用操作系统的漏洞和管理的缺陷进行攻击,而目前大量的安全措施(如安装防火墙、入侵检测)集中在网络层上,它们无法有效阻止网页篡改事件发生。目前,政府门户网站常因以下安全漏洞及配置问题,而引发网页信息被篡改、入侵等安全事件:

1. 网站数据库账号管理不规范,如:使用默认管理帐号(admin,root,manager等)、弱口令等; 2. 门户网站程序设计存在的安全问题,网站程序设计者在编写时,对相关的安全问题没有做适当的处理,存在安全隐患,如SQL注入,上传漏洞,脚本跨站执行等; 3. WEB服务器配置不当,系统本身安全策略设置存在缺陷,可导致门 户网站被入侵的问题; 4. WEB应用服务权限设置导致系统被入侵的问题; 5. WEB服务器系统和应用服务的补丁未升级导致门户网站可能被入侵 的安全问题等。 政府门户网站安全防护解决方案 根据目前政府门户网站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及风险,给政府门户网站提出如下安全防护解决方案: 在政府门户网站信息系统的Internet边界上或者WEB服务器的前端部署KILL-WEB应用防火墙,并在Web防火墙上实施以下安全策略: l 对政府门户网站及网上系统进行全面的安全防护,过滤如SQL注入、跨站脚本等因传统防火墙不能防护的安全问题; l 对政府门户网站进行WEB隐藏,避免利用扫描软件对其进行信息获取分析; l 设置政府门户网站页面防篡改功能及恢复功能,避免恶意篡改页面;

云管理平台解决方案

随着云计算在企业内应用,大多数企业都认识到了云计算的的重要性,因为它可以实现资源分配的灵活性、可伸缩性并且提高了服务器的利用率,降低了企业的成本。但是随着企业信息化程度的越来越高、信息系统支持的业务越来越复杂,管理的难度也越来越大,所以就需要选择一个合理的解决方案来支撑企业信息系统的管理和发展。 云管理平台最重要的两个特质在于管理云资源和提供云服务。即通过构建基础架构资源池(IaaS)、搭建企业级应用、开发、数据平台(PaaS),以及通过SOA架构整合服务(SaaS)来实现全服务周期的一站式服务,构建多层级、全方位的云资源管理体系。那么有没有合适的云管理平台解决方案可以推荐呢? SmartOps作为新一代多云管理平台,经过6年多的持续研发和实际运营,已经逐渐走向成熟,能通过单一入口广泛支持腾讯云、阿里云、华为云、AWS等超大规模公有云的统一监控、资源编排、资产管理、成本管理、DevOps 等管理功能,同时也支持私有云和物理裸机环境的统一纳管。SmartOps平台具有统一门户、CMDB配置

数据库、IT服务管理、运维自动化和监控告警等主要模块,支持客户自助在线处理订单、付款销账、申报问题、管理维护等商务运营流程,而且对客户的管理、交付、技术支持也都完全在平台上运行,这极大提升了整体运营效率并大幅降低成本,业务交付速度更快、自动化程度更高、成本更具竞争力、用户体验更佳。 同时,SmartOps正在构建适应业务创新发展的云管理平台,实现从服务中提炼普惠性的服务方案,并构建软件化、工具化、自动化的快速上线对外提供服务的通道。SmartOps不仅是一个云管平台,也是一个面向企业用户的服务迭代的创新平台,一切有利于企业用户数字化发展的个性化服务,都有可能在普遍落地后实现技术服务产品化、工具化的再输出。不仅如此,下一步,SmartOps还将融入更多的价值,包括借助人工智能的技术,面向企业用户领导决策提供参考价值。借助平台化的管理工具,为企业财务人员提供有价值的成本参

信息安全防护方案(初稿)

编号:密级: 1. 概 要 项目名称:计划日期:客户方项目负责人信息安全防护方案 一期实施计划书 xxx 有限公司 二〇一六年十一 月

软件实施人员: 实施规划书重要说明: 1.本实施规划书编制的目的是为接下来的南京交通厅信息安全防护项目实施 培训工作提供指导性的文件,以便使该项目的实施工作更有计划性与条理性; 2.实施日程的具体计划,xxx 有限公司将在软件购销及服务协议签署之后 做详细调研(不超过3 个工作日)后提供,经双方负责人同意确认之后,严格执行;xxx 有限公司不允许由于软件公司实施工程师工作延误的原因导致实际项目实施结案时间超过本实施规划十个工作日。过此期限,导致实施结案延误,其责任归软件公司自行承担;xxx 有限公司必须就此南京交通厅信息安全防护实际实施完毕并得到客户方确认方可结案; 3.本实施规划书是一份对双方均有约束力的一份文件,对双方的工作内容 有明确的规定,请详细阅读,各步骤完成之后需相关人员签字确认,将作为项目结案文档重要文件,作为实施进度及工作评估的最重要依据,并成为xxx 有限公司南京交通厅信息安全防护项目实施结案及收取合同相关协议款项的依据。

2. 问题阐述 2.1数据安全 通常,机构的用户数据都存储在数据库中。而信息泄露的主要途径是对数据库以及运行数据库的各类访问行为。随着企业信息化进程不断深入,企业的业务系统变得日益复杂,由内部员工违规操作导致的数据泄露问题变得日益突出起来。机构在发展的过程中,因为战略定位和人力等诸多原因,越来越多的会将非核心业务外包给设备商或者其他专业代维公司。如何有效地规范设备厂商和代维人员的操作行为, 是各类机构面临的一个关键问题。 2.2日志管理 1、数据库重要数据增删改操作 2、应用系统操作 2.3服务器异地备份 1、服务器异常 2、网络节点异常

有限空间作业要求与主要安全防护措施

有限空间作业要求与主要安全防护措施 一、作业前注意事项 1.按照先检测、后作业的原则,凡要进入有限空间危险作业场所作业,必须根据实际情况事先测定其氧气、有害气体、可燃性气体、粉尘的浓度,符合安全要求后,方可进入。在未准确测定氧气浓度、有害气体、可燃性气体、粉尘的浓度前,严禁进入该作业场所。 2.确保有限空间危险作业现场的空气质量。氧气含量应在18%以上,2 3.5%以下。其有害有毒气体、可燃气体、粉尘容许浓度必须符合国家标准的安全要求。作业前30分钟,应再次对有限空间有害物质浓度采样,分析合格后方可进入有限空间。 3.根据测定结果采取相应的措施,在有限空间危险作业场所的空气质量符合安全要求后方可作业,并记录所采取的措施要点及效果。 4.在每次作业前,必须确认其符合安全并制定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5.有限空间作业现场应明确监护人员和作业人员。监护人员不得进入有限空间。 6.在有限空间外敞面醒目处,设置警戒区、警戒线、警戒标志,未经许可,不得入内。 二、作业中注意事项 1.作业人员进入有限空间危险作业场所作业前和离开时应准确清点人数。 2.在有限空间危险作业进行过程中,应加强通风换气,在氧气浓度、有害气体、可燃性气体、粉尘的浓度可能发生变化的危险作业中应保持必要的测定次数或连续检测。 3.作业时所用的一切电气设备,必须符合有关用电安全技术操作规程。照明应使用安全矿灯或12伏以下的安全灯,使用超过安全电压的手持电动工具,必须按规定配备漏电保护器。 4.发现可能存在有害气体、可燃气体时,检测人员应同时使用有害气体检测仪表、可燃气体测试仪等设备进行检测。 5.检测人员应佩戴隔离式呼吸器,严禁使用氧气呼吸器;

电力系统安全防护总体方案标准版本

文件编号:RHD-QB-K2164 (解决方案范本系列) 编辑:XXXXXX 查核:XXXXXX 时间:XXXXXX 电力系统安全防护总体方案标准版本

电力系统安全防护总体方案标准版 本 操作指导:该解决方案文件为日常单位或公司为保证的工作、生产能够安全稳定地有效运转而制定的,并由相关人员在办理业务或操作时进行更好的判断与管理。,其中条款可根据自己现实基础上调整,请仔细浏览后进行编辑与保存。 一、总则 电力二次系统安全防护总体方案是依据电监会5号令以及电监会[2006]34号文的规定并根据电网二次系统系统的具体情况制定的,目的是规范和统一电网和电厂计算机监控系统及调度数据网络安全防护的规划、实施和监管,以防范对电网和电厂计算机监控系统及调度数据网络的攻击侵害及由此引起的电力系统事故,保障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经济运行。 电力二次系统是指各级电力监控系统和调度数据网络(SPDnet)以及各级调度管理信息系统(OMS)

和电力数据通信网络(SPInet)构成的大系统。本方案确定电力二次系统的安全区的划分原则,确定各安全区之间在横向及纵向上的防护原则,提出电力二次系统安全防护的总体方案,严格执行“安全分区、网络专用、横向隔离、纵向认证”的规定,并指导各有关单位具体实施。 二、 1) 安全分区。分区防护、突出重点。根据系统中的业务的重要性和对一次系统的影响程度进行分区,重点保护生产控制以及直接生产电力生产的系统。 2) 网络专用。电力调度数据网SPDnet与电力数据通信网SPInet实现安全隔离,并通过采用MPLS-VPN或IPSEC-VPN在SPDnet和SPInet 分别形成多个相互逻辑隔离的VPN实现多层次的保

云OA办公系统解决方案

云OA ----走在OA云端 帝隆云-云OA平台领导者

云计算技术崛起 云计算的产生 云计算概念是由Google提出的,这是一个美丽的网络应用模式。狭义云计算是指IT基础设施的交付和使用模式,指通过网络以按需、易扩展的方式获得所需的资源;广义云计算是指服务的交付和使用模式,指通过网络以按需、易扩展的方式获得所需的服务。这种服务可以是IT和软件、互联网相关的,也可以是任意其他的服务,它具有超大规模、虚拟化、可靠安全等独特功效;“云计算”图书版本也很多,都从理论和实践上介绍了云计算的特性与功用。 什么是云计算 云计算(Cloud Computing)是网格计算(Grid Computing)、分布式计算(Distributed Computing)、并行计算(Parallel Computing)、效用计算(Utility Com puting)网络存储(Network Storage Technologies)、虚拟化(Virtualization)、负载均衡(Load Balance)等传统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发展融合的产物。它旨在通过网络把多个成本相对较低的计算实体整合成一个具有强大计算能力的完美系统,并借助SaaS、PaaS、IaaS、MSP等先进的商业模式把这强大的计算能力分布到终端用户手中。Cloud Computing的一个核心理念就是通过不断提高“云”的处理能力,进而减少用户终端的处理负担,最终使用户终端简化成一个单纯的输入输出设备,并能按需享受“云”的强大计算处理能力! OA的产生 OA是Office Automation的缩写,指办公室自动化或自动化办公。随着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和网络技术的突飞猛进,尤其是近年云OA技术打破了OA软件所有的硬件需求桎梏,开启了OA的云时代。关于OA的描述正在不断充实,但至今还没有人对OA下过最权威、最科学、最全面、最准确的定义。之所以如此是因为OA内容和应用技术不曾停歇的变革。OA系统作为类似于人体中的神经网络系统般的存在,传递领导理念、指令,协调全身肌肉、四肢和谐运行,愉快工作,使企业充满生命力和战斗力,为企业提供一种有新技术融合的管理新方式。 多极办公应用的融合体: 它是一切可满足于企事业单位的、综合型的、能够提高单位内部信息交流、共享、流转处理的和实现办公自动化和提高工作效率的各种信息化设备和应用软件;它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与企事业单位其它各类管理系统(如电子政务系统、电子商务系统、CRM系统、ERP系统、财务系统)密切相关、有机整合。一个独立存在的OA办公自动化系统生命力及作用是薄弱的

“三宝、四口”安全防护方法及要求(正式)

编订: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________ “三宝、四口”安全防护方法及要求(正式) Standardize The Management Mechanism To Make The Personnel In The Organization Operate According To The Established Standards And Reach The Expected Level. Word格式 / 完整 / 可编辑

文件编号:KG-AO-6410-79 “三宝、四口”安全防护方法及要 求(正式) 使用备注:本文档可用在日常工作场景,通过对管理机制、管理原则、管理方法以及管理机构进行设置固定的规范,从而使得组织内人员按照既定标准、规范的要求进行操作,使日常工作或活动达到预期的水平。下载后就可自由编辑。 “三宝”安全防护方法技术要求: 为确保工程施工作业人员的安全及实现安全生产管理目标,必须正确使用安全帽、安全带、安全网。针对事故多发部位采取特殊的防护措施式施工中必须的条件,本项目部结合经验和要求提出以下注意事项: 一、安全帽 1、在发生物体打击的事故分析中,由于部戴安全帽而造成伤害者占事故总数的90%,无论工地有多少人员,只要有一人部戴安全帽,就存在着被落物打击而造成伤亡的隐患。 2、关于安全帽的标准 (1)安全帽式防冲击的主要用品,它式采用具有一定强度的帽壳和帽衬缓冲结构组成。可以随和分

散落物的冲击力,并保护或减轻由于高出坠落头部先着地面的撞击伤害。 (2)人体颈椎冲击随能力式有一定限度的,国际规定:用5kg钢锤自1m高度落下进行冲击试验。头模所受冲击力的最大值部应超过500kg;耐穿透性能 3kg 钢锥自1m高度落下进行试验,钢锥不应与头模接触。 (3)帽壳采用半球形,表面光滑,易于滑走落物。前部的帽舌尺寸为10~55mm,其余部分的帽沿尺寸为10~35mm。 (4)帽衬顶端至帽壳顶内面的垂直间距20~25mm,帽衬至帽壳内侧面的水平间距为5~20mm (5)安全帽在保证随冲击力的前提下,要求越轻越好,重量部应高过400g。 (6)每顶安全帽上应有:制造厂名称、商标、型号;制造年、月:许可证编号。每顶安全帽出厂时,必须有检验部门批量验证和工厂检验合格证。 3、佩戴安全帽时,必须系紧下颚系带,防止安

数据泄露防护解决方案

数据泄露防护(DLP)解决方案 以数据资产为焦点、数据泄露风险为驱动,依据用户数据特点(源代码、设计图纸、Office文档等)与具体应用场景(数据库、文件服务器、电子邮件、应用系统、PC终端、笔记本终端、智能终端等),在DLP平台上灵活采取数据加密、隔离、内容识别等多种技术手段,为用户提供针对性数据泄露防护整体解决方案,保障数据安全,防止数据泄露。 其中包括: 数据安全网关 数据安全隔离桌面 电子邮件数据安全防护 U盘外设数据安全防护 笔记本涉密数据隔离安全保护系统 笔记本电脑及移动办公安全 文档数据外发控制安全 1、数据安全网关 背景: 如今,企业正越来越多地使用ERP、OA、PLM等多种应用系统提升自身竞争力。与此同时,应用系统中的数据资产正受到前所未有的安全挑战。如何防止核心数据资产泄露,已成为信息安全建设的重点与难点。 概述: 数据安全网关是一款部署于应用系统与终端计算机之间的数据安全防护硬件设备。瞬间部署、无缝集成,全面实现ERP、OA、PLM等应用系统数据资产安全,保障应用系统中数据资产只能被合法用户合规使用,防止其泄露。

具体可实现如下效果: 应用安全准入 采用双向认证机制,保障终端以及服务器的真实性与合规性,防止数据资产泄露。非法终端用户禁止接入应用服务器,同时保障合法终端用户不会链接至仿冒的应用服务器。合法用户可正常接入应用服务器,访问应用系统资源,不受限制; 统一身份认证 数据安全网关可与LDAP协议等用户认证系统无缝集成,对用户进行统一身份认证,并可进一步实现用户组织架构分级管理、角色管理等; 下载加密上传解密 下载时,对经过网关的文件自动透明加密,下载的文档将以密文保存在本地,防止其泄露;上传时对经过网关的文件自动透明解密,保障应用系统对文件的正常操作; 提供黑白名单机制 可依据实际管理需要,对用户使用权限做出具体规则限定,并以此为基础,提供白名单、黑名单等例外处理机制。如:对某些用户下载文档可不执行加密操作; 提供丰富日志审计 详细记录所有通过网关的用户访问应用系统的操作日志。包括:时间、服务器、客户端、传输文件名、传输方式等信息,并支持查询查看、导出、备份等操作; 支持双机热备、负载均衡,并可与虹安DLP客户端协同使用,更大范围保护企业数据资产安全; 2、数据安全隔离桌面 背景: 保护敏感数据的重要性已不言而喻,但如何避免安全保护的“一刀切”模式(要么全保护、要么全不保护)?如何在安全保护的同时不影响外部网络与资源的正常访问?如何在安全保护的同时不损坏宝贵数据? 概述: 在终端中隔离出安全区用于保护敏感数据,并在保障安全区内敏感数据不被泄露的前提下,创建安全桌面用于安全访问外部网络与资源。在保障敏感数据安全的同时,提升工作效率。 具体可实现效果: 1)只保护安全区内敏感数据安全,其它数据不做处理; 2)通过身份认证后,方可进入安全区; 3)安全区内可直接通过安全桌面访问外部网络与资源; 4)安全区内敏感数据外发必须通过审核,数据不会通过网络、外设等途径外泄; 5)敏感数据不出安全区不受限制,数据进入安全区是否受限,由用户自定义;

“三宝、四口”安全防护方法及要求精编版

安全防护方法及技术要求 “三宝”安全防护方法技术要求:为确保工程施工作业人员的安全及实现安全生产管理目标,必须正确使用安全帽、安全带、安全网。针对事故多发部位采取特殊的防护措施式施工中必须的条件,本项目部结合经验和要求提出以下注意事项: 一、安全帽 1、在发生物体打击的事故分析中,由于部戴安全帽而造成伤害者占事故总数的 90%,无论工地有多少人员,只要有一人部戴安全帽,就存在着被落物打击而造成伤亡的隐患。 2、关于安全帽的标准 (1)安全帽式防冲击的主要用品,它式采用具有一定强度的帽壳和帽衬缓冲结 构组成。可以随和分散落物的冲击力,并保护或减轻由于高出坠落头部先 着地面的撞击伤害。 (2)人体颈椎冲击随能力式有一定限度的,国际规定:用5kg钢锤自1m高 度落下进行冲击试验。头模所受冲击力的最大值部应超过500kg;耐穿 透性能3kg钢锥自1m高度落下进行试验,钢锥不应与头模接触。 (3)帽壳采用半球形,表面光滑,易于滑走落物。前部的帽舌尺寸为 10~55mm其余部分的帽沿尺寸为10~35mm (4)帽衬顶端至帽壳顶内面的垂直间距20~25mm帽衬至帽壳内侧面的水平 间距为5~20mm (5)安全帽在保证随冲击力的前提下,要求越轻越好,重量部应高过 400g。 ( 6) 每顶安全帽上应有:制造厂名称、商标、型号;制造年、月:许可证编号。每顶安全帽出厂时,必须有检验部门批量验证和工厂检验合格证。 3、佩戴安全帽时,必须系紧下颚系带,防止安全帽坠落失去防护作用,不同头 型或冬季佩戴在防寒帽外时,应随头型大小调节紧牢帽箍,保留衬与帽壳之间缓冲作用的空间。 二、安全网 1 、工程施工过程中,为防止落物和减少污染,必须采用密目式安全网对建筑 物建造全封闭。 (1)外脚手架施工时,在落地式单排或双排脚手架的外派杆,随脚手架的升高 用密目网封闭。 (2)黑脚手架施工时,在建筑物外侧距离10cm搭设单排脚手架,随脚手架升 高(高出作业面1.5m)用密目网封闭。当防护架距离建筑物尺寸较大时, 应同时做好脚手架与建筑物每层之间的水平防护。 (3)当采用升降脚手架或悬挑脚手架施工时,除用密目网将升降脚手架或悬挑 脚手架进行封闭外,还应对下部暴露出的建筑物的门窗等孔洞及框架柱之 间的临边,按临边防护的标准进行防护。 2、关于密目式安全立网 (1)密目式安全网用于立网,其构造为:网目密度部应低于2000目/100c m2。 (2)耐贯穿性试验。用长6m宽18m的密目网,紧绑在地面倾斜30°的试验

云平台建设方案

云平台建设原则 1、标准化 当前云服务在整个信息产业中还不够成熟,相关的标准还没有完善。为保障方案前瞻性,在设备选型上力求充分考虑对云服务相关标准的扩展支持能力,保证良好的先进性,以适应未来的信息产业化发展。 2、高可用 为保证数据业务网的核心业务的不中断运行,在网络整体设计和设备配置上都是按照双备份要求设计的。在网络连接上消除单点故障,提供关键设备的故障切换。关键设备之间的物理链路采用双路冗余连接,按照负载均衡方式或active-active方式工作。关键主机可采用双路网卡来增加可靠性。全冗余的方式使系统达到电信级可靠性。要求网络具有设备/链中故障毫秒的保护倒换能力。 具有良好扩展性,网络建设完毕并网后应可以进行大规模改造、服务器集群、软件功能模块应可以不断扩展。 良好的易用性。简化系统结构,降低维护量。对突发数据吸附,缓解端口拥塞压力,能保证业务的流畅性等。 3、增强二级网络 云平台下,虚拟机迁移与集群式两种典型的应用模型,这两种模型均需要二层网络支持。随着云计算资源池的不断扩大,二层网络的范围正在逐步扩大,甚至扩展到多个数据中心内,大规模部署二层网络则带来一个必然的问题就是二层环路问题。采用传统的STP+VRRP技术部署二层网络时会带来部署复杂、链路利用率低、网络收敛时间慢等诸多问题,因此网络方案的设计需要重点考虑增强二级网络技术(如IRF/VSS、TRILL等)的应用,以解决传统技术带来的问题。 4、虚拟化 虚拟资源池化是网络发展的重要趋势,将可以大大提高资源利用率,降低运营成本。 应有效开展服务器、存储的虚拟资源池技术建设,网络设备的虚拟化也应进行设计实现。 服务器、存储器、网络及安全设备应具备虚拟化功能。 5、高性能 由于云服务网络中的流量模型发生了变化,随着整个云平台相关业务的开展,业务

数据安全加密保护方案

数据安全加密保护方案 数据泄露事件而引起的浪潮,已经在不停的冲刷企业内部筑起的数据安全堤坝。在国内甚至全球,数据安全已经成为了急需解决的重点问题,数据防泄密也不 止一次两次被个人及企业提及关注。很多人在说,却也不是很懂。数据防泄密 系统到底是什么?数据防泄密技术真能有效保护数据安全吗?数据防泄密能防 哪些泄密? 数据防泄密是通过一定的技术手段,例如加密技术,防止企业的重要数据或信 息资产被内部内鬼窃取或者外部网络攻击而流出。工作中,文档数据的流通包 含括创建、存储、使用和传输等几个主要过程。数据防泄密系统就是保护企业 的机密信息不被非法存储、使用和传输。做到文档数据的全生命周期管控,全 程管控信息流通的各个环节,企业数据安全就受到严密的保护。 从这个意义上说,数据防泄密系统是一个全方位的体系。在这个体系中,数据 全程处于保护状态,一切对数据的操作都会被加密控制。形象的说,数据被加 上一个透明的外壳。数据在"壳"里自由流动。未经许可,里面的数据出不来, 外面的人拿不到。 数据防泄密系统的功能很多,能防范的泄密也很多。用红线防泄密系统以下一 些案例来详细说明。 1 防止窃取和泄密红线防泄密系统以数据加密为基础。日常所有类型的文件,都能被加密。加密过的文档,未经许可及对应权限即无法打开,即使被拷贝走 打开也是密文显示,无法查看真实内容。无论内部人员或外部入侵都无法造成 数据泄密。 2 防止越权访问管理员通过权限控制,能精确控制人员对文件的访问、编辑(包括复制、截屏、打印)权限,同时划分文件密级,有效防止越权访问。常 见的通过U盘拷贝、邮件发送等方式的泄露手段都将无用武之地。 3 防止二次扩散企业内部文档数据在创建后即被强制自动加密,采用透明加密技术,可自由设置所支持的自动透明加解密应用,在文档数据需要外发时,需 申请管理员审批解密。防止二次扩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