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南理工大学语文B作业随堂练习满分答案

一、问答题

1 ①孔子是春秋末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学学派的创始人。

②《论语》是儒家学派和中国古代文化最重要的典籍之一。以教育为主,包括哲学、历史、政治、经济、艺术、宗教等方面。《论语》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思想学说。他提倡周礼,极力维持西周的奴隶制度及与此相关的行为规范,维护君臣父子的等级名分,表现了其政治上保守的一面;但他又提倡以“仁”为核心的新思想,反对统治阶级的横征暴敛,力主节用爱人,即对人尊重和有同情心;宣扬仁德,力主加强人们的伦理道德修养。孔子主张“有教无类” ,总结出了“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不耻下问”等许多至理名言,对我国的教育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

2 ①孔子具有大教育家的风范:他和蔼可亲,循循善诱,教风民主,评点精当,倾听大于施教。他有智者的风度,仁者的宽容,允许学生自由选择人生之路,对不同的看法并不横加指责,只是报以微笑,对稍加踌躇的人予以鼓励。这种尊重个性与思想自由的现象, 体现了“百家争鸣”的时代精神。文章还通过不同的谈话方式和内容,表现了不同的性格的人物形象: 自信轻率的子路,谦虚有礼的冉有,谦恭善言的公西华,潇洒恬淡的曾皙,寥寥几笔却栩栩如生。

②本文集中体现了孔子的处世态度,即“用之则行.舍之则藏” ,一是积极入世,以礼治国,所以他支持弟子奋发进取,有所作为;一是如果道不行于世,则安贫自守,闲适自处。所以他也欣赏曾皙的打算。

二、作文题(略)

随堂练习答案

1. 诗经最具代表性的章法结构是()

A.重章叠句,一唱三叹 B.层层递进

C.首尾呼应 D.赋、比、兴

答题: A. B. C. D. (已提交)

参考答案:A

2. 周平王东迁后,一位大夫回到西周故都,只见黍苗遍野,没有了昔日的繁华,不禁悲从中来,对天呼号。这种对《黍离》背景的解说来源于()

A.论语 B.孟子C.毛诗序 D.诗经

答题: A. B. C. D. (已提交)

参考答案:C

3. 《蒹葭》三章开头都写到“蒹葭、白露”,用清秋景象引出诗人后面的抒情。这种写作方法叫()

A.起兴 B.赋C.比喻 D.象征

答题: A. B. C. D. (已提交)

参考答案:A

4. 《陌上桑》"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少年见罗敷,脱帽著帩头。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用()的手法描写了对秦罗敷的美。

A. 正写

B.夸张

C. 侧写

D.比喻

答题: A. B. C. D. (已提交)

参考答案:C

5. 《上邪》充分体现了汉乐府民歌极富艺术感染力、感情()的特色。

A.含蓄委婉

B.激烈直露

C.壮烈豪放

D.乐观旷达

答题: A. B. C. D. (已提交)

参考答案:B

6. 《古诗十九首》从不同的侧面反映了( )在东汉末动乱的社会环境中不安的生活和苦闷的心情。

A.中下层文士

B.劳动人民

C.思妇游子

D.女性

答题: A. B. C. D. (已提交)

参考答案:A

7. 《西北有高楼》的主题是()

A.感叹知音难遇

B.表达思妇游子之情

C流露思乡怀亲之情 D.表现仕途失意之情

答题: A. B. C. D. (已提交)

参考答案:A

8.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这几句诗中用了( )

A.疑问和比喻

B.反问和夸张

C.疑问和排比

D.设问和比喻

答题: A. B. C. D. (已提交)

参考答案:D

9. 《饮酒》诗体现了陶渊明摈弃功名、崇尚自然的人生态度。其全篇的纲是()

A.心远

B.采菊

C.悠然

D.饮酒

答题: A. B. C. D. (已提交)

参考答案:A

问题解析:

10. 诗经又叫“诗三百”,它共收有西周中叶到东周的300首歌谣。()

答题:对. 错. (已提交)

参考答案:×

11. 《黍离》在抒情上运用“赋”的手法,直抒胸臆,反复呼号亡国之痛。()

答题:对. 错. (已提交)

参考答案:√

12. 屈原开创的“楚辞”,是我国古典诗歌浪漫主义的源头和典范。()

答题:对. 错. (已提交)

参考答案:√

13. 屈原清高孤傲,《涉江》一诗集中表现了他难以排遣的孤独寂寞之情。()

答题:对. 错. (已提交)

参考答案:×

14. 《涉江》中所写的幻想世界表现了诗人欲寻求精神安慰的()的心情。

A.孤独苦闷

B.悲愤沉痛

C.炽热浪漫

D.执着坚定

答题: A. B. C. D. (已提交)

参考答案:A

15. 屈原湘夫人

《湘夫人》开头,诗人选用了传统文化中最能触发人悲愁之情的典型动态秋景来渲染愁情。()

答题:对. 错. (已提交)

参考答案:√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