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缩弹簧几何尺寸的检测汇总

压缩弹簧几何尺寸的检测汇总
压缩弹簧几何尺寸的检测汇总

压缩弹簧几何尺寸的检测

我要打印 IE收藏放入公文包

压缩弹簧几何尺寸检测项目多,而且具有代表性,下面较为详尽地阐述其检测方法和要求。

1.弹簧材料直径的检测检测弹簧材料直径一般用游标卡尺或千分尺,必要时可以采用工具显微镜,例如测量较细的钢丝直径或非圆形截面的形状等。对采用自动卷簧机卷绕的旋绕比较小及退火状态合金钢丝的弹簧,尤应注意检测。这是因为加大送料力而压紧送料滚轮后,经常发生将钢丝压扁成椭圆状的情况,从而影响载荷(变小)及弹簧压并高度H b(变大),如图1所示。

图1 材料直径压扁及对弹簧压并高度的影响

2.弹簧自由高度或自由长度的检测弹簧一般放在水平位置测量,只有在确认弹簧直立放置时自重对弹簧高度或长度无明显影响时,允许置于直立位置测量。弹簧自由高度或长度Ho~500mm时用普通钢卷尺测量,Ho≤500mm时用游标卡尺或高度尺测量。Ho<

50mm的

小型圆柱螺旋弹簧可放在工具显微镜或投影仪上测量。用卡尺测量时,应避免卡得过紧而造成弹簧自由高度的变形。弹簧的最

高点或最长点即为弹簧的自由高度或自由长度。

除了采用通用量具测量自由高度外,在批量生产时常采用图2所示专用量具或自由高度分选机检测。

图2 弹簧自由高度和自由长度检测专用量具

a)自由高度检测用 b)自由长度检测用

弹簧自由高度或自由长度的极限偏差按表1的规定。当弹簧有特性要求时,自由高度或长度作为参考。

表1弹簧自由高度或自由长度极限偏差

注:摘自GBl239.1、2。

3.弹簧直径的检测图样标注外径和中径尺寸的弹簧,以测得的外径尺寸为准,图样标注内径的弹簧,以测得的内径尺寸为准,图样同时标注弹簧内、中、外径中任意一项以上的,则以测得的外径尺寸为准。变径弹簧除图样有特殊规定外,以测其两端1/4

圈位置的尺寸为准。

弹簧直径测量时,用游标卡尺,其中一个测量爪至少应与两个簧圈相接触,测量爪应与端圈平面保持垂直位置。测外径时以测

得的最大点为准,测内径时,以测得的最小点为准。

当弹簧生产批量大时,检测可采用专用弹簧检测套筒或检查心轴(图3)。使用套筒或心轴也能发现弹簧端固胀大、缩小及毛刺等质量问题。有的场合也可用一定长度的套筒或心轴(又称检测样圈或样棒)能否自由通过弹簧来检查直径。表2推荐采用此种方法

时的检测套筒及心轴尺寸。

图3 检测弹簧用套筒和心轴

a)检查套筒 b)检查心轴

表2 弹簧内外径专用检测工具荐用尺寸

弹簧外径或内径的极限偏差按表3的规定。

表3 弹簧外径或内径的极限偏差 (mm)

注:摘自GBl239.1、2。

4.弹簧圈数的检测弹簧的总圈数一般用目测,当总圈数允许误差小于等于0.1圈时,用专用量具检测。

弹簧总圈数的极限偏差按表4的规定。当弹簧特性有要求时,总圈数作为参考。

表4 弹簧总圈数的极限偏差(圈)

注:摘自GBl239.2。

5.弹簧端头间隙及端厚的检测端头间隙的检测:将塞尺从端头间隙处插入,以刚自由通过为准。端厚的检测:用塞尺插入弹簧的间隙处,以恰好塞紧为准,游标卡尺的尾部抵住塞尺,尺身垂直于端头,测出端头厚度。

6.弹簧节距均匀度的检测按照图样计算出弹簧的全变形量,然后将弹簧置于载荷试验机上压缩到规定的变形量,并将灯光置于弹簧后,根据透光程度判断正常节距有无接触。热卷弹簧质量等级评定则按JB/JQ26005之规定。

7.弹簧压并高度的检测将弹簧置于载荷试验机上压至并紧测量其高度。弹簧压并高度原则上不规定,但对端面磨削约3/4圈的弹簧,当需要规定压并高度Hb时,其最大值按式Hb=n1d max计算。

8.弹簧磨削面的检测

端面磨削度数的检测:用角度规检测其端面磨削度数。

磨削表面粗糙度的检测:将弹簧垂直放在表面粗糙度测试仪的测试台上,按GBl031的规定调整取样长度,探头置于弹簧磨削端面取样,根据仪表的指示测定粗糙度的轮廓算术平均偏差R。值。

在检测磨削表面粗糙度时,允许与经过测定的其他磨削表面进行对照评定,如有争议,则以粗糙度测试仪测得数据为准。

两端圈并紧并磨平的弹簧支承圈磨平部分大于或等于3/4圈;其粗糙度R。不大于12.5μm,端头厚度不小于1/8d。

9.弹簧垂直度的检测弹簧垂直放置在平板上,在无载荷状态下,弹簧对宽座角尺自转一周,找出弹簧端圈与宽座角尺之间的最大间隙(端头至1/2圈处考核相邻第二圈),用塞尺测量间隙的大小,一端测试结束后测量另一端,如图4所示。

图4压缩弹簧垂直度的检测

两端面经过磨削的弹簧,在自由状态下,弹簧轴心线对两端面的垂直度按表5的规定。

表5 螺旋压缩弹簧轴心线对两端面的垂直度允许偏差 (mm)

注:摘自GBl239.2

10.弹簧两端圈之间平行度的检测弹簧垂直放置在干板上,用百分表测出端圈磨削面部位的示值变化,其最大值和最小值之差,即为弹簧两端圈间的平行度偏差。 11.弹簧直线度的检测将弹簧水平放置于平板上,滚动一周,确定其最大弯曲部位,用塞尺测量最大弯曲处与平板间的间隙Δ(图5)。所测间隙即为平行度偏差。

图4 压缩弹簧直线度的检测

弹簧的计算

弹簧的强度计算、稳定性计算 压缩弹簧的长度较大时,受载后容易发生图a )所示的失稳现象,所以还应进行稳定性的验算。 为了便于制造和避免失稳现象出现,通常建议弹簧的长径比b = H 0 /D 2 按下列情况取为: 弹簧两端均为回转端时,b ≤2.6; 弹簧两端均为固定端时,b ≤5.3 ; 弹簧两端一端固定而另一端回转时,b ≤3.7。 如果b 大于上述数值时,则必须进行稳定性计算,并限制弹簧载荷F 小于失稳时的临界载荷F cr 。一般取F = F cr /(2~2.5) ,其中临界载荷可按下式计算: F cr = C B kH 0 式中,C B 为不稳定系数,由下图查取。

1--两端固定2--一端固定3--两端自由活动 如果F > F c r ,应重新选择有关参数,改变b 值,提高F cr 的大小,使其大于F max 之值,以保证弹簧的稳定性。若受结构限制而不能改变参数时,就应该加装图b )、c )所示的导杆或导套,以免弹簧受载时产生侧向弯曲。 弹簧钢丝 一、冷成型弹簧钢丝分类 弹簧钢丝 1)冷拔钢丝:JISG3522琴钢丝(SWP-A、SWP-B、SWP-C、) JISG3521高碳钢丝(SWA、SWB、SWC、) JISG4314 弹簧用不锈钢丝(sus302-WPA、WPB、sus304-WPA、WPB、sus316-WPA、su3631J1-WPC) 2)热处理钢丝:JISG3560 弹簧用碳素油淬火钢丝SWD-A、SWD-B JISG3561 阀门弹簧用碳素油淬火钢丝SWD-V JISG3565 阀门弹簧用铭钒油淬火钢丝SWDCV-V JISG3566 阀门弹簧用硅铭油淬火钢丝SWDSC-V JISG3567 弹簧用硅锰油淬火钢丝SWDSM-A、SWDSM-B、SWDSM-C JSMA.NO.11 弹簧用硅铭淬火钢丝SWDSC 二、琴钢丝和高碳钢丝 琴钢丝是由杂质元素(P、S、Cu)含量少的以及发纹脱碳等表面缺陷有严格规定的线材生产的优质弹簧材料,通常用这种钢丝生产精密弹簧。高碳钢丝与琴钢丝比较,虽不要求严格的疲劳强度和弹簧特性,但与琴钢丝的差距并不大。 三、油淬火钢丝 生产汽车阀门用弹簧钢丝有SWP-V、SWO-V、SWOCV和SWOSC-V。近年来,随着发动机转数的

弹力弹簧测力计

《弹力弹簧测力计》教学设计与反思 【教材分析】:本节课是《十三章力和机械》中的第一节,本章介绍了三种常见的力,弹力、重力、摩擦力,弹力是一种应用广泛的力,与学生生活联系紧密;跳板跳水,跳板发生弹性形变,产生弹力,撑杆跳高同学们对此印象也很深,弹簧处处可见,所以放到了第一节,兴趣较浓,弹力又是一种较复杂的力,对学生的认知水平要求较高。因此教材根据初中学生的实际需要出发,对弹力的概念只要求学生“了解”,而将重点放在弹簧测力计的认识和使用上。这种编排方式充分体现了“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生活”这一课标理念。 【学生学情】:通过前面学习,学生已有一定的力的知识储备,知道可从力的作用效果来认识力的产生;对弹力的感性认识也较好,生活中形形色色的弹簧也是随处可见,因此教学中可以很自然的激发出学生热爱物理、探索物理的情感。 【教学目标】: 知识和技能 1.通过实验知道弹性、塑性,物体发生弹性形变时能产生弹力及弹力产生的条件,力的单位。 2.通过实验探究知道弹簧测力计测力的原理。 3.会正确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 过程与方法 1.通过探究物体形变大小与外力的关系,领悟弹簧测力计原理 2.通过观察和对比,认识弹簧测力计的构造和使用方法 3.通过实验操作学会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利用测力计的制作和设计,测头发承受的最大拉力的实验,培养学生乐于参与,勇于创新的意识和设计、制作的能力。 重点弹簧测力计的正确使用。 难点弹力的概念及产生条件。 教具准备教师拉力器、微小形变演示器、形形色色的弹簧测力计、橡皮泥、气球 学生握力计、橡皮筋、钢尺、钢锯条、带指针的弹簧、钩码、刻度尺、木板、头发、橡皮泥、气球 教学方法实验探索法、引导法 设计思想屏幕展现、动手实验,创设丰富的弹力环境,引导学生进入学习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弹力的浓厚兴趣。通过教师演示和学生实验,探究弹簧测力计的使用过程从而进一步掌握使用测量工具的基本方法。培养学生乐于探索日常用品中的科学道理的情感,培养学生探索新器件的能力。 【学习过程】 一、课前预习(学生阅读教材,查阅资料)。 二、课堂探究(师生共同讨论完成) 1、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屏幕展示撑杆跳高、弓箭射击、郭晶晶的跳板跳水,请同学们思考它们都有什么共同特征? 从而引出本节课题。 2、进行新课

压力弹簧计算公式

压力弹簧计算公式 压力弹簧 ·压力弹簧的设计数据,除弹簧尺寸外,更需要计算出最大负荷及变位尺寸的负荷; · 弹簧常数:以k表示,当弹簧被压缩时,每增加1mm距离的负荷(kgf/mm); · 弹簧常数公式(单位:kgf/mm): G=线材的钢性模数:琴钢丝G=8000 ;不锈钢丝G=7300 ,磷青铜线G=4500 ,黄铜线G=3500 d=线径 Do=OD=外径 Di=ID=内径 Dm=MD=中径=Do-d N=总圈数 Nc=有效圈数=N-2 弹簧常数计算范例:

线径=2.0mm , 外径=22mm , 总圈数=5.5圈 ,钢丝材质=琴钢丝 拉力弹簧 拉力弹簧的 k值与压力弹簧的计算公式相同 ·拉力弹簧的初张力:初张力等于适足拉开互相紧贴的弹簧并圈所需的力,初张力在弹簧卷制成形后发生。拉力弹簧在制作时,因钢丝材质、线径、弹簧指数、静电、润滑油脂、热处理、电镀等不同,使得每个拉力弹簧初始拉力产生不平均的现象。所以安装各规格的拉力弹簧时,应预拉至各并圈之间稍为分开一些间距所需的力称为初张力。 · 初张力=P-(k×F1)=最大负荷-(弹簧常数×拉伸长度) 扭力弹簧

·弹簧常数:以 k 表示,当弹簧被扭转时,每增加1°扭转角的负荷 (kgf/mm). ·弹簧常数公式(单位:kgf/mm): E=线材之钢性模数:琴钢丝E=21000 ,不锈钢丝E=19400 ,磷青铜线E=11200 ,黄铜线E=11200 d=线径 Do=OD=外径 Di=ID=内径 Dm=MD=中径=Do-d N=总圈数 R=负荷作用的力臂 p=3.1416 大量自学内容可能对你会有帮助https://www.360docs.net/doc/7617614351.html,/study.asp?vip=3057729

液压认知实验doc(2)

实验一液压系统的认知 一、实验目的 熟悉和掌握液压系统的基本组成、工作原理:简单认知常用的泵、阀(方向阀、压力阀、流量阀等),了解液压系统的应用及特点。 设备的训练。 二、实验仪器 DS4液压及电气液压培训装置(双面)及液压技术培训组件(主要包括叶片泵、油箱、操作实验台、各类阀、电控系统等)。 三、实验台结构与实验原理 了解液压传动实验台的工作原理;液压系统工作原理。 四、实验步骤 1、熟悉液压系统操作规程和安全注意事项; 2、认识液压系统在液压传动实验台上的基本构成,熟悉系统的五大组成部分(动力系统、传动系统、控制系统、辅助系统、液压油),了解各部分的工作原理。 3、搭建基本液压系统回路(换向回路),了解各部分系统的功能; 4、了解液压系统的应用特点。 五、实验操作注意事项 1、液压传动:以液体为介质进行力和运动的传递和控制,主要传递液压能(在传递过程中有能量损失);

2、液压泵站的组成:液压油箱、用于检查油位、温度和压力的装置、过滤器、冷却器和加热器、压力阀、控制阀等(有的系统还有蓄能器)。 3、变量叶片泵:流量调节螺栓、高度调节螺栓、压缩弹簧调节装置、泵体及叶片装置(转子和定子); 4、液压油:一般采用矿物油,其作用可传递能量、润滑、散热、防腐蚀、在工作期间保持良好的化学稳定性、良好的粘-温特性、不腐蚀密封件等。 5、液压油中的空气:有副作用(产生气蚀、影响液压能的传递的稳定性、产生噪音、降低效率等),就避免(定期排除,保证良好的密封性,液压泵直接安装在油箱上,油箱排气性好且足够大,吸油管路尽可能短且直等。) 五、实验注意事项 1、因实验元器件结构和用材的特殊性,在实验的过程中务必注意稳拿轻放,防止碰撞; 2、做系统搭建时必须先熟悉元器件的工作原理和操作动作要领,规范操作,绝对禁止强行拆卸,杜绝造成人员伤害和设备损坏; 3、在实际操作之前,一定要了解设备的操作规程,严格按指导老师的指导进行操作,切勿盲目进行实验; 4、实验完毕后,按要求清理好元器件,注意元器件的保养和操作台的清洁。 六、实验思考 1、液压传动的特点? 2、举例说明液压传动的应用。 3、简要说明液压系统各部分的作用。

《探究弹簧弹力和伸长量的关系》教学设计

《探究弹簧弹力和伸长量的关系》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探究弹簧弹力和伸长量的关系》是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物理必修1(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第三章第二节中一个探究性实验,是学生了解弹簧弹力大小与其伸长量之间的关系和培养学生探究式学习的一个很好的机会,“弹力”是第三章“力与相互作用”这一章中介绍的第二种性质的力,是学生学习摩擦力的基础,而本章又是力的基础知识,是静力学和动力学所必需的预备知识,本章的内容与初中学过的力学知识联系密切,是初中知识的扩展与深化,在这一章里,主要讲述了两种重要性质的力——弹力和摩擦力,以及对物体基本的受力分析,这些知识是进一步学习力学的基础。本节课是第二课时,是在学生了解了弹力的产生,弹力有无的判断和常见几种弹力方向之后,进一步了解弹力的大小与其形变量的关系,那么,弹簧弹力的大小与形变有何关系呢,这就是我们本节课所要研究的问题。 【学生分析】 初中教材第十二章(新课程人民教育出版社)“力和机械”中的第二节就是“弹力”,在这一节中,讲了四个名词:弹性、塑性、弹性限度、弹力,还讲了弹力的大小可以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并简单介绍了弹簧测力计测弹力大小的原理,没有提到弹力的方向和胡克定律。初中物理《课程标准》对这一节的要求是知道什么是弹力,弹力产生的条件,能正确使用弹簧测力计,知道形变越大弹力越大。学生在初中已经学习了“弹力”的初步知识,对弹力的概念有一个初步的了解,但对如何求弹力的大小和方向还不明确,通过第一节课的学习学生已经熟悉了弹力的概念,知道弹力产生的条件,一般有无弹力的判断,明确了弹力的方向,本节课我们就进一步了解弹力大小与形变量的关系,对弹簧弹力的大小与其形变量的关系做定量的研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加深弹力和形变关系的理解; 2、了解弹簧弹力与形变量的正比关系; 3、提高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在探究弹簧的弹力与弹簧伸长量的关系的过程中体会物理学中一般研究问题的基本方法以及基本过程 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团队协作精神,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通过物理学史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思想; 【教学重点】 探究弹簧的弹力与弹簧伸长量的关系。 【教学难点】 实验数据的处理方法。 【教学方法】 实验法、讨论法。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弹簧秤、钩码、直尺、铁架台)16套、CAI课件、多媒体展台。 学生准备:三角板、笔、草稿纸。 【课时安排】

弹簧的强度计算 1、弹簧的受力 图示的压缩弹簧,当弹簧受轴向压力

弹簧的强度计算 1、弹簧的受力 图示的压缩弹簧,当弹簧受轴向压力F时,在弹簧丝的任何横剖面上将作用着:扭矩 T= FRcosα ,弯矩 M= FRsinα,切向力F Q = Fcosα和法向力 N F = Fsinα (式中R为弹簧的平均半径)。由于弹簧螺旋角α的值不大(对于压缩弹簧为6~90 ),所以弯矩M和法向力N 可以忽略不计。因此,在弹簧丝中起主要作用的外力将是扭矩T和切向力Q。α的值较小时,cosα≈ 1,可取T = FR 和 Q = F。这种简化对于计算的准确性影响不大。 当拉伸弹簧受轴向拉力F时,弹簧丝横剖面上的受力情况和压缩弹簧相同,只是扭矩T 和切向力Q均为相反的方向。所以上述两种弹簧的计算方法可以一并讲述。 2、弹簧的强度 从受力分析可见,弹簧受到的应力主要为扭矩和横向力引起的剪应力,对于圆形弹簧丝

系数K s可以理解为切向力作用时对扭应力的修正系数,进一步考虑到弹簧丝曲率的影响,可得到扭应力 式中K为曲度系数。它考虑了弹簧丝曲率和切向力对扭应力的影响。一定条件下钢丝直径 3、弹簧的刚度 圆柱弹簧受载后的轴向变形量 式中n为弹簧的有效圈数;G为弹簧的切变模量。 这样弹簧的圈数及刚度分别为 对于拉伸弹簧,n>20时,一般圆整为整圈数,n<20时,可圆整为1/2圈;对于压缩弹簧总圈数n的尾数宜取1/4、1/2或整圈数,常用1/2圈。为了保证弹簧具有稳定的性能,通常弹簧的有效圈数最少为2圈。C值大小对弹簧刚度影响很大。若其它条件相同时,C值愈小的弹簧,刚度愈大,弹簧也就愈硬;反之则愈软。不过,C值愈小的弹簧卷制愈困难,且在工作时会引起较大的切应力。此外,k值还和G、d、n有关,在调整弹簧刚度时,应综合考虑这些因素的影响。

弹簧的画法

任务五弹簧画法 一.目的与要求 1.了解弹簧的作用 2.常见弹簧的形式、画法和标记 3.弹簧的应用及画法 二.学习重点、难点 重点:各种齿轮的应用场合 难点:各种齿轮的画法 三.场地及教具准备 场地:制图实训室 教具:模型、圆规、三角板、直尺 四.教学安排 1.教学时间:2学时 2.教学组织:按照教师的教学思路学习 3.学习要求:通过老师的讲解,学生必须自己动手作图,了解作图步骤,懂得如何绘制 五.教学实施步骤 1.弹簧的作用 弹簧是利用材料的弹性和结构特点,通过形变和储存能量工作的一种机械零(部)件,可用于减震、复位、夹紧和测力等。 2.弹簧的种类 弹簧因其结构和受力状态可分为螺旋弹簧、板弹簧、平面涡卷弹簧和蝶形弹簧等。圆柱螺旋弹簧根据受力方向不同,又分为压缩弹簧、拉伸弹簧和扭转弹簧三种。 3.圆柱螺旋压缩弹簧的各部分名称及尺寸关系

(1)线径d:用于缠绕弹簧的钢丝直径。 (2)弹簧的内径、外径、中经:弹簧的内圈直径称为内径,用D1表示;弹簧的外圈直径称为外径,用D表示;弹簧内径和外径的平均值称为中径,用D2表示,D2=(D1+D)/2。 (3)弹簧的节距t:除两端的支承圈以外,相邻两圈截面中心线的轴向距离。 (4)支承全数、有效圈数和总圈数:为使压缩弹簧工作平稳、受力均匀,两端并紧且磨平(或锻平)。并紧磨平的各圈仅起支承和定位作用,称为支撑圈。弹簧支承圈有1.5圈、2圈及2.5圈三种,常见2.5圈。除支承圈以外,其余各圈均参加受力变形,并保持相等的节距,称为有效圈数,它是计算弹簧受力的主 。 要依据,有效圈数n=总圈数n1-支承全数n z (5)自由高度(长度)H :弹簧无负荷作用时的高度(长度)。 :=nt+2d(支承圈数为2.5时) H :=nt+2.5d(支承圈数为2时) H H :=nt+d(支承圈数为1时) (6)弹簧丝展开长度L:用于缠绕弹簧的钢丝长度。 4.圆柱螺旋压缩弹簧的规定画法(GB/T4459.4-2003) (1)圆柱压缩弹簧可画成视图、剖视图或示意图。 (2)与弹簧中心轴线平行的视图上,弹簧的螺旋线画成直线。 (3)螺旋弹簧不分左旋或右旋,一律画成右旋,但若是左旋弹簧注上代号“LH”。 (4)有效圈数在四周以上的弹簧,可只画1-2圈(不含支承圈),中间省略不画,长度也可适当缩短,但应画出簧丝中心线。 (5)应为弹簧画法实际上只起一个符号作用,所以螺旋弹簧要求两端并紧并磨平时,不论支承圈多少,均可按下图绘制。支承圈数在技术要求中说明。 5.圆柱螺旋压缩弹簧的标记 圆柱螺旋压缩弹簧标记的组成,规定如下: 国家标准规定圆柱螺旋压缩弹簧的名称代号为Y,弹簧在端圈型式上分为A 型(两端圈并紧磨平)和B型(两端圈并紧锻平)两种,它的制造精度为2、3

《探究弹簧弹力和伸长量的关系》 教学设计

《探究弹簧弹力和伸长量的关系》教学设计 滨海县五汛中学吴正荣 【教材分析】 《探究弹簧弹力和伸长量的关系》是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物理必修1(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第三章第二节中一个探究性实验,是学生了解弹簧弹力大小与其伸长量之间的关系和培养学生探究式学习的一个很好的机会,“弹力”是第三章“力与相互作用”这一章中介绍的第二种性质的力,是学生学习摩擦力的基础,而本章又是力的基础知识,是静力学和动力学所必需的预备知识,本章的内容与初中学过的力学知识联系密切,是初中知识的扩展与深化,在这一章里,主要讲述了两种重要性质的力——弹力和摩擦力,以及对物体基本的受力分析,这些知识是进一步学习力学的基础。本节课是第二课时,是在学生了解了弹力的产生,弹力有无的判断和常见几种弹力方向之后,进一步了解弹力的大小与其形变量的关系,那么,弹簧弹力的大小与形变有何关系呢,这就是我们本节课所要研究的问题。 【学生分析】 初中教材第十二章(新课程人民教育出版社)“力和机械”中的第二节就是“弹力”,在这一节中,讲了四个名词:弹性、塑性、弹性限度、弹力,还讲了弹力的大小可以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并简单介绍了弹簧测力计测弹力大小的原理,没有提到弹力的方向和胡克定律。初中物理《课程标准》对这一节的要求是知道什么是弹力,弹力产生的条件,能正确使用弹簧测力计,知道形变越大弹力越大。学生在初中已经学习了“弹力”的初步知识,对弹力的概念有一个初步的了解,但对如何求弹力的大小和方向还不明确,通过第一节课的学习学生已经熟悉了弹力的概念,知道弹力产生的条件,一般有无弹力的判断,明确了弹力的方向,本节课我们就进一步了解弹力大小与形变量的关系,对弹簧弹力的大小与其形变量的关系做定量的研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加深弹力和形变关系的理解; 2、了解弹簧弹力与形变量的正比关系; 3、提高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在探究弹簧的弹力与弹簧伸长量的关系的过程中体会物理学中一般研究问题的基本方法以及基本过程

弹簧制图知识和弹簧画法

弹簧制图知识和弹簧画法 关键词:弹簧 1.弹簧 弹簧的用途很广,可以用来储藏能量、减振、测力等。在电器中,弹簧常用来保证导电零件的良好接触或脱离接触。 弹簧的种类很多,有螺旋弹簧、蜗卷弹簧、板弹簧和片弹簧等,如图10.2-1所示。 压缩弹簧拉伸弹簧扭转弹簧

蜗卷弹簧板弹簧片弹簧 在各种弹簧中,以普通圆柱螺旋弹簧最为常见,GB/T 1239-1984对其型式、端部结构和技术要求等都作了规定。在GB/T 1358-1993对其尺寸系列也作了规定。 下面主要介绍圆柱螺旋压缩弹簧的规定画法和标记。 10.2.1 圆柱螺旋压缩弹簧各部分名称及其相互关系 表10.2.1-1列出了圆柱螺旋压缩弹簧各部分名称、基本参数及其相互关系。 表10.2.1-1 圆柱螺旋压缩弹簧各部分名称和基本参数

在GB/T 2089-1994中对圆柱螺旋压缩弹簧的d、D、t、H0、n、L等尺寸都已作了规定,使用时可查阅该标准。 2 圆柱螺旋压缩弹簧的规定画法 根据GB/T 4459.4-1984,螺旋弹簧的规定画法如下: ⑵ 螺旋弹簧均可画成右旋,但左旋螺旋弹簧不论画成左旋或右旋,必须加写“左”字。

⑶ 对于螺旋压缩弹簧,如要求两端并紧且磨平时,不论支承圈数多少和末端贴紧情况如何,均按右图 (有效圈是整数,支承圈为2.5圈)的形式绘制。必要时也可按支承圈的实际结构绘制。 ⑷ 当弹簧的有效圈数在四圈以上时,可以只画出两端的1~2圈(支承圈除外),中间部分省略不画,用通过弹簧钢丝中心的两条点画线表示,并允许适当缩短图形的长度。(a)剖视图(b)视图 图10.2.2-1 ⑸在装配图中,型材直径或厚度在图形上等于或小于1mm的螺旋弹簧,允许用示意图绘制,如图10.2.2-2(a)所示,当弹簧被剖切时,剖面直径或厚度在图形上等于或小于2mm时,也可用涂黑表示,且各圈的轮廓线不画,如图10.2.2-2(b)所示。 (a) (b) 图10.2.2-2 图10.2.2-3

汽车认识试题

2013年秋期13汽车班级《汽车认识》期末试卷 班级:学号:姓名 一、选择题(共30分,每题1分) 1、汽车主要由()四大部分组成。 A.发动机、底盘、变速箱、车身; B.发动机、变速箱、电器系统、车身; C.发动机、底盘、电器系统、车身; D.发动机、离合器、变速箱、电气系统。 2、下列属于底盘系统零部件的是() A.方向盘 B.发动机C.大灯D.倒车镜 3、下列英文代表含义为运动型多功能车的字母为: A.MPV B.SUV C.RV D.SRV 4、以下不属于离合器功用的是() A.平顺结合动力,保证汽车平稳起步; B.临时切断动力,保证汽车换挡工作平顺; C.防止传动系统过载; D.协助踩制动踏板。 5、离合器操纵机构分为()两种。 A.机械式和电子式 B.液压式和电子式 C.机械式和液压式 D.弹簧式和膜片式 6、以下不属于液力变矩器零部件的是 A.泵轮 B.导轮 C.涡轮 D.飞轮 7、以下不属于变速器功用的是() A.变矩变扭 B.实现倒档 C.防止传动系统过载 D.使汽车匀速行驶 8、驱动桥按其功能不同可分为变速驱动桥和() A.非独立驱动桥 B.等速驱动桥 C.独立驱动桥 D.万象驱动桥 9、下列零部件属于转向系统的是() A.转向横拉杆球头 B.车轮 C.下摆臂 D.转向开关 10、下列零部件属于转向传动机构的是() A.方向盘 B.转向柱 C.十字轴万向节 D.横拉杆球头 11、转向助力泵是靠()驱动的。 A.方向盘 B.齿轮 C.变速箱 D.皮带 12、制动系统分为行车制动系统和() A.驻车制动系统 B.方向盘制动系统 C.ABS D.ESP 13、以下不属于制动系统零部件的是 A.制动主缸 B.真空助力器 C.手刹拉线 D.高位刹车灯 14、按轮辐的构造不同,可分为幅板式和() A.车条式 B.辐条式 C.轮辋式 D.履带式 15、目前汽车上使用的蓄电池大都采用() A.AA电池 B.铅酸蓄电池 C.锂电池 D.镍氢电池 16、交流发电机是汽车的()之一 A.电机 B.动力装置 C.电源 D.开关 17、汽车大灯由近光灯和()组成 A.小灯 B.近光灯 C.前照灯 D.示宽灯 18、车辆侧边转向灯一般安装在左右反光镜或()上 A.后翼子板 B.前车门 C.前翼子板 D.前保险杠 19、VIN码的第10位表示() A.生产国 B.生产厂家 C.生产编号 D.生产年代 20、VIN码的第1位表示( ) A.生产国 B.生产厂家 C.生产编号 D.生产年代 21、VIN码一般在汽车哪个位置() A.方向盘下 B.遮阳板下 C.挡风玻璃左上角 D.挡风玻璃左下角 22、以下不属于发动机系统的是() A.润滑系统 B.冷却系统 C.传动系统 D.曲柄连杆机构 23、以下不属于配气机构的是() A.气门 B.正时皮带 C.气门弹簧 D.连杆 24、飞轮的作用是贮存动能和() A.带动发动机运转 B.协助起动 C. 保持匀速运转 D.协助制动 25、可以防止曲轴前后窜动的零部件是() A.止推片 B.离合器 C.曲轴瓦 D.飞轮

圆柱螺旋弹簧的画法

圆柱螺旋弹簧的画法 1.圆柱螺旋弹簧画法规定 圆柱螺旋弹簧的真实投影比较复杂,为了画图方便,国家标准“弹簧画法”(GB4459.4一84)中作了如下规定: (1)在平行于螺旋弹簧轴线的投影面的视图中,其各圈的轮廓应画成直线。 (2)螺旋弹簧均可画成右旋,但左旋螺旋弹簧必须注出旋向“左”字。 (3)螺旋压缩弹簧,如要求两端圈并紧且磨平时,不论支承圈的圈数多少和未端贴紧情况如何,均按图所示的形式绘制。 (4)有效圈在四圈以上的螺旋弹簧中间部分可以省略,圆柱螺旋弹簧中间部分省略后,允许适当缩短图形的长度。 2.圆柱螺旋弹簧画法 上图a、b、c所示分别为圆柱螺旋压缩弹簧的三种表示法:视图、剖视图和示意图。下图则示出了圆柱螺旋压缩弹簧剖视图的具体画图方法和步骤。 当需要画成外形视图时,前三步的画法与上述剖视图的画法相同,第四步按右旋方向作相应圆的外公切线,见下图a。

3.弹簧零件图 下图所示为圆柱螺旋压缩弹簧的零件图。弹簧零件图上除了画出必要的视图外,一般还应包括如下内容: (1)标注弹簧的参数。弹簧的参数应直接标注在图形上,当直接标注有困难时可在“技术要求”中说明。 (2)表明弹簧的机械性能,一般用图解方式表示弹簧的力学性能,圆柱螺旋压缩弹簧和拉伸弹簧的力学性能曲线均画成直线,标注在主视图上方,并用粗实线绘制。 (3)当某些弹簧只需给定度要求时,允许不画机械性能图,而在“技术要求”中说明刚度要求。

4.装配图中弹簧的画法 (1)被弹簧挡住的结构一般不画出,可见部分从弹簧的外轮廓线或从弹簧钢丝剖面的中心线画起,见图a。 (2)型材直径(或厚度)在图形上等于或小于2mm的螺旋弹簧(碟形弹簧、片弹簧),允许用示意图绘制,见图c。 (3)当弹簧被剖切时,剖面直径(或厚度)在图形上等于或小于2mm时,可用涂黑表示,见图b。

三年级上册科学教案-4 弹簧与弹性-物体的弹性|沪教版

物体的弹性 一、教学内容: 九年义务教育课本科学与技术三年级第一学期p32-p33《物体的弹性》 二、教材分析: 《物体的弹性》是机械与运动模块的一个内容。弹性是物体的一种物理属性,它被广泛运用在生活的各个方面,对学生来说并不陌生。这节课,就是要理清学生平时模糊的经验和认知,把弹性上升到科学的高度,使学生有科学的统一的认知。而且,本节课不仅是让学生有这一概念,还要通过概念的运用,以判断物体有无弹性的活动,加深学生对于弹性的科学定义的理解。 作为三年级第一学期第四单元的第二课时,《物体的弹性》前承《玩偶盒子》一课,在学生充分认识了弹簧的作用后,科学地解释弹簧最显著的特征——弹性;它后接《弹簧秤》、《用弹簧秤称重》两节课,是弹簧具体运用的理论基础。同时本课中学到的弹性是有范围限度的的这一点,也为之后学生正确使用弹簧秤、选取合适量程、不超出量程、不随意拉伸弹簧秤、保护弹簧秤埋下了伏笔。 纵览整个单元,单元内容从学生生活实际出发,在制作、观察、实验、交流中结合学生生活经验进行学习,在增长科学知识的同时增长生活经验,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发展规律。 三、学情分析: 关于弹性,学生是有经验的。学生在生活中或多或少接触过弹性物品,也可能知道弹性这个词,可是他们只有模糊的经验和概念,不能科学的对弹性进行解释。他们可能认为,能弹起来的就是弹性,或者认为能弹射别的物体的就是弹性,或者认为像弹簧这样伸缩自如的就是弹性。但这些都不是弹性的科学定义。针对这一情况,首先让学生仅凭生活经验猜测物品的弹性,结果与实际情况不同,从而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此时再介绍弹性的科学定义和正确的判断方法,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判断弹性,这样可以学生的加深理解。之后,结合生活中的实例,使学生感受到弹性物品在生活中的作用,将理论和实践相统一。 此外,关于弹性,学生的理解是有局限的。他们往往没有意识到,当受到的力量超出物体所能承受的范围,即便是弹性物体也会失去弹性。在认识弹性的过程中,必须要带领学生辩证地认识弹性,知道弹性有极限范围,这也有助于树立他们爱护器材的好习惯。 四、教学目标 1.知道弹性的科学定义。 2.能够用正确方法判断物体有无弹性。 3.了解弹性是有极限的,树立爱护弹性器材、保养弹性器具的好习惯。 4.感知弹性在生活中的应用,体会科学技术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 五、教学重点

弹簧制图知识和弹簧画法

弹簧制图知识和弹簧画法 作者:转载关键词:弹簧录入时间:2005年10月5日 1.弹簧 弹簧的用途很广,可以用来储藏能量、减振、测力等。在电器中,弹簧常用来保证导电零件的良好接触或脱离接触。 弹簧的种类很多,有螺旋弹簧、蜗卷弹簧、板弹簧和片弹簧等,如图10.2-1所示。 1358-1993对其尺寸系列也作了规定。 下面主要介绍圆柱螺旋压缩弹簧的规定画法和标记。 10.2.1 圆柱螺旋压缩弹簧各部分名称及其相互关系 表10.2.1-1列出了圆柱螺旋压缩弹簧各部分名称、基本参数及其相互关系。 表10.2.1-1 圆柱螺旋压缩弹簧各部分名称和基本参数

2 圆柱螺旋压缩弹簧的规定画法 根据GB/T 4459.4-1984,螺旋弹簧的规定画法如下: 在平行于螺旋弹簧轴线的投影面的视图中,各圈的外轮廓线应画成直线。 所示。 3 圆柱螺旋压缩弹簧的标记

根据GB/T2089-1994规定,圆柱螺旋压缩弹簧的标记由名称、型式、尺寸、精度及旋向、标准编号、材料牌号以及表面处理组成,其标记格式如下: 弹簧钢丝B级,表面镀锌处理,左旋。其标记为: -2左GB/T2089-1994 B级-DoZn 注:按3级精度制造时,3级不标注 10.2.4 圆柱螺旋压缩弹簧的画图步骤 当已知弹簧的型材直径d、中径D2、自由高度H0(画装配图时,采用初压后的高度)、有效圈n、总圈数n1和旋向后,即可计算出节距t,其作图步骤按图10.2.4-1所示。 作图步骤: 布置图面(根据D2和H0) 画两端支承圈的小圆(每端各按 5/4圈画) 画有效圈的小圆(两边各画1~2 圈) 按右旋画相应小圆的外公切线 完成剖视图(画剖面线) 负荷,Pi为工作极限负荷,55,47表示相应工作负荷下的工作高度,39表示工作极限负荷下的高度。 弹簧的几何尺寸计算公式 作者:转载关键词:弹簧的几何尺寸计算公式录入时间:2005年7月6日

牛顿第二定律认识初步

牛顿第二定律认识初步 【本讲教育信息】 一. 教学内容: 牛顿第二定律认识初步 二. 学习目标: 1、深刻理解牛顿第二定律的内容,能够灵活运用牛顿第二定律解决相关问题。 2、熟练掌握运用牛顿第二定律分析力、加速度及速度之间的关系问题。 3、掌握整体法和隔离法在牛顿第二定律问题中的应用技巧。考点地位: 牛顿第二定律是整个高中物理内容学习的重点和难点所在,在高考中占据相当重要的地位,是每年高考的必考内容,也是我们分析高中物理问题的重要方法,我们常讲的分析物理问题的三大观点之一就是利用牛顿运动定律从物体的受力 特点出发,结合物体的运动形式来分析物理问题,出题形式灵活多变,即可以通过选择形式,同时也可以通过大型的计算题目的形式出现,其综合性很强,可以和匀变速运动、圆周运动、天体运动、带电粒子在电场、磁场或复合场的运动等具体的形式结合,难度较大,2007年上海卷第19B、第

21题均是以计算形式出现,2007年广东卷第8题2006年广东卷第1题、四川卷第21题通过选择形式考查。 三. 重难点解析: 1. 关于牛顿第二定律的特性分析 (1)定律内容:物体的加速度跟所受的合力成正比,跟物体的质量成反比,加速度的方向跟合力的方向相同。 数学公式:或者 友情提示:①牛顿第二定律的表达应是:,或者,仅在、m、a均取国际制单位时,k=1,公式才是,且1牛顿力(N)=1千克·米/二次方秒()。 ②式中、m、a的含义分别是: ——是研究对象所受的合外力。 m——是指研究对象的质量,若研究对象是多个物体,且要用整体法解题时,m则是指所选所有物体的质量和。a——是研究对象的运动加速度。 ③变形式是运动加速度的决定式,说明物体的加速度与所受的合力成正比,与物体的质量成反比,说明加速度产生的原因,要与加速度的定义式区别开来。是从v变化快慢来说明加速度。 ④式是由牛顿第二定律求物体质量的公式,反映了质量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难易程度的内因;必须与质量的决定式严格

1噪声的基本认识

选煤厂噪声来源及其综合治理研究 摘要: 针对选煤厂主要产生噪声的设备进行了分析,根据不同设备产生噪声的机理与频谱特性,提出了相应的噪声综合治理措施。通过在煤矿选煤厂中的实施,表明,采取综合噪声治理措施以后,整个选煤车间噪声明显降低,同时也降低了厂界噪声,保证了噪声排放达到国家标准。 关键词:选煤厂;机械;噪声;污染;环境;治理 前言 为了缓解我国能源供求矛盾,将会不断地扩建和新建一些煤矿。在许多煤矿矿区中,人们除了已认识其侵占耕地、污染大气和水源,对其噪声的厌恶程度也越来越大。噪声污染、大气污染与水污染被称为世界三大公害。噪声使人烦躁不安,注意力不集中,降低工作效率,是安全生产的重大隐患之一。由于噪声危害严重,因此必须采取相应的措施对其进行治理,以改善作业环境、促进生产、保障员工的身心健康。 1 噪声的基本认识 1.1噪声的概念 噪声是声波的一种,具有声波的一切特性。噪声是指声强和频率变化无规律,或者是属于人们不需要的声音。 1.2噪声的三大类 噪声的来源很多,但主要的可分为三大类,即:①由于气体振动而产生的空气动力性噪声;②由于固体振动而产生的机械性噪声,③由于磁场的脉动、伸缩引起电气部件振动而发生的电磁性噪声。 2噪声的物理量 根据声学原理,噪声的物理量主要有声压(声压级)、声强(声强级)、声功率(声功率级)、频率、波长等。在工程计算中常用的是声压(声压级)、频率等。声压由于声波引起空气质点振动而产生一定的压力,超过静压的数值称为声压。它是表示声音强弱的一个物理量,单位是牛顿/米,,用符号“P”表示。人们所能听到的最小声压叫听闭声压,为2x10~“牛顿/米名,使之感到疼痛的声压叫痛阐声压,为2x10牛顿/米“。二者绝对值之比为:2*10:2*10-6=106:1即从痛阂声压到听闽声压,声音的强弱变化范围为一百万倍,因此用声压绝对值来表示噪声强弱非常不方便,故均用声压级来表示。声压级是一个成倍比关系的对数量,它和声压的关系用数学式表示就是:

拉压扭簧计算公式弹簧刚度计算

弹簧刚度计算 压力弹簧 · 压力弹簧的设计数据,除弹簧尺寸外,更需要计算出最大负荷及变位尺寸的负荷; · 弹簧常数:以k表示,当弹簧被压缩时,每增加1mm距离的负荷(kgf/mm); · 弹簧常数公式(单位:kgf/mm): G=线材的钢性模数:碳钢丝G=79300 ;不锈钢丝G=697300,磷青铜线G=4500 ,黄铜线G=350 d=线径 Do=OD=外径 Di=ID=内径 Dm=MD=中径=Do-d N=总圈数 Nc=有效圈数=N-2 拉力弹簧 拉力弹簧的 k值与压力弹簧的计算公式相同 ·拉力弹簧的初张力:初张力等于适足拉开互相紧贴的弹簧并圈所需的力,初张力在弹簧卷制成形后发生。拉力弹簧在制作时,因钢丝材质、线径、弹簧指数、静电、润滑油脂、热处理、电镀等不同,使得每个拉力弹簧初始拉力产生不平均的现象。所以安装各规格的拉力弹簧时,应预拉至各并圈之间稍为分开一些间距所需的力称为初张力。

· 初张力=P-(k×F1)=最大负荷-(弹簧常数×拉伸长度) · 拉力弹簧的设计数据,除弹簧尺寸外,更需要计算出最大负荷及变位尺寸的负荷; · 弹簧常数:以k表示,当弹簧被拉伸时,每增加1mm距离的负荷(kgf/mm); · 弹簧常数公式(单位:kgf/mm): G=线材的钢性模数:碳钢丝G=79300 ;不锈钢丝G=697300,磷青铜线G=4500 ,黄铜线G=350 d=线径 Do=OD=外径 Di=ID=内径 Dm=MD=中径=Do-d N=总圈数 扭力弹簧 · 弹簧常数:以 k 表示,当弹簧被扭转时,每增加1°扭转角的负荷 (kgf/mm). · 弹簧常数公式(单位:kgf/mm): E=线材之钢性模数:琴钢丝E=21000 ,不锈钢丝E=19400 ,磷青铜线E=11200,黄铜线E=11200 d=线径 Do=OD=外径 Di=ID=内径 Dm=MD=中径=Do-d N=总圈数

《机械基础》项目一认识机械学后测评答案

任务一认识机器、机构及其组成 1. 属于机器的有:电动自行车、普通车床、汽车、洗衣机 属于机构的有:普通自行车、机械式手表、台虎钳 2. 略 任务二认识运动副并能绘制机构运动简图 1.所谓运动副,就是两构件直接接触且又能产生一定形式的相对运动的可动连 接。根据运动副中两构件之间接触形式的不同,运动副可分为低副和高副; 而低副按两构件间相对运动形式的不同,又可分为转动副、移动副和螺旋副三种。 2. 图1-2-10(a)中有三个活动构件,各构件间通过转动副都相连;图1-2-10(b)中有五个活动构件,各构件间通过转动副或移动副相连。 任务三机械安全防护 1.机械危险的主要形式有挤、剪、割或切断、缠绕、刺或扎、擦或磨、流体喷 射等。 2.机械危险的一般预防措施有: ⑴加强机械设备的安全管理。 ⑵机械需装设安全防护装置。 ⑶加强个人安全防护。如戴防护镜防护眼睛,穿坚实的皮靴防护脚部等。 ⑷严格按照机械设备的操作安全守则进行操作,不得违章作业。 ⑸操作机械的各种人员必须经过专业培训,掌握机械设备性能的基本知识, 经考试合格持上岗证上岗。 任务一认识力的概念与基本性质 1.力的概念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去理解: (1)力是物体与物体之间或物体的两个部分之间的相互作用.一个物体受到力的作用,一定有另外的物体施加这种作用,只要有力发生,就一定有受力物体和施力物体.力不能离开物体而单独存在. (2)任何两个物体之间的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甲物体受到乙物体作用时,甲物体一定同时对乙物体施加力的作用,因此受力物体与施力物体是相对的,也就是

说受力物体同时也是施力物体,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如:马拉车,马是施力物体,车是受力物体;但同时车也拉马,此时车是施力物体,马是受力物体. (3)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施加力的作用有两种方式,一种是由物体直接(接触)作用,如手提水桶,推土机推土等;另一种是物体之间的间接(不接触)作用,如磁铁对铁针的吸引力,空中飞翔的鸟受到的重力等. 力的大小、力的方向、力的作用点决定力的作用效果。 2.不正确 3.(a )Fl (b )0 (c ) sin Fl β 4. 不同点: ⑴力偶矩是力偶使刚体转动效应的度量;力对点的矩是力使刚体绕该点作转动时转动效应的度量。 ⑵力偶矩与矩心无关;力对点的矩随矩心的改变而改变。 ⑶力偶矩可以完全描述一个力偶;而力对点的矩却不能完全描述一个力。 相同点: ⑴对于平面力偶系的各力偶矩与平面力系的各力对其作用面上的任一点的矩都可视为代数量,且通常对其正、负号规定相同。 ⑵单位相同,国际单位都为N m ? 任务二 杆件的受力图 1.常见约束类型有柔性体约束、光滑面约束、铰链约束和固定端约束。 确定约束力的原则: ⑴作用点:总是在约束与被约束物体相互接触处; ⑵方向:必与约束所限制的运动方向相反; ⑶大小:根据平衡条件计算其大小。 2.略 3.绳的拉力:大小2000B F N =,方向沿绳子斜向上。 A 点约束力:Ax F =,1000Ay F N = 任务三 直杆的基本变形 1.杆件的基本变形有:

弹簧弹力计算公式()

弹力计算公式 压力弹簧 初拉力计算 F0=〖{π3.14×d3}÷(8×D)〗×79mpa F0={3.14×(5×5×5)÷(8×33)}×79=117 kgf 1.压力弹簧的设计数据,除弹簧尺寸外,更需要计算出最大负荷及变位尺寸的负荷; 2.弹簧常数:以k表示,当弹簧被压缩时,每增加1mm距离的负荷(kgf/mm); 3.弹簧常数公式(单位:kgf/mm); K=(G×d4)/(8×D3×Nc) G=线材的钢性模数:琴钢丝G=8000 ;不锈钢丝G=7300 ,60Si2MnA钢丝G=7900,磷青铜线G=4500 ,黄铜线G=3500 d=线径(钢丝直径) D=中径 N=总圈数 Nc=有效圈数 F=运动行程(550mm) 弹簧常数计算范例: 线径=5.0mm , 中径=20mm , 有效圈数=9.5圈,钢丝材质=不锈钢丝 K=(G×d4)/(8×D3×Nc)=(7900×54)/(8×203×9.5)=8.12kgf/m m×(F=100)=812 kgf 拉力弹簧 拉力弹簧的初张力:初张力等于适足拉开互相紧贴的弹簧并圈所需的力,初张力在弹簧卷制成形后发生。拉力弹簧在制作时,因钢丝材质、线径、弹簧指数、静电、润滑油脂、热处理、电镀等不同,使得每个拉力弹簧初始拉力产生不平均的现象。所以安装各规格的拉力弹簧时,应预拉至各并圈之间稍为分开一些间距所需的力称为初张力。 初张力=P-(k×F1)=最大负荷-(弹簧常数×拉伸长度) 扭力弹簧 弹簧常数:以k 表示,当弹簧被扭转时,每增加1°扭转角的负荷(kgf/mm) 弹簧常数公式(单位:kgf/mm): K=(E×d4)/(1167×D×p×N×R) E=线材之钢性模数:琴钢丝E=21000,不锈钢丝E=19400 ,磷青铜线E=11200 , 黄铜线E=11200 d=线径(钢丝直径) D=中径 N=总圈数 R=负荷作用的力臂 p=3.1416

实验一机构及机械零件认知实验

实验一机构及机械零件认知实验 一、实验目的 1、通过观察典型机构运动的演示,初步了解《机械原理》课程所研究的各种常用机构的结 构、类型、特点及应用实例。 2、学会根据各种机械实物模型,绘制机构运动简图,分析和验证机构自由度。 3、初步了解《机械设计》课程所研究的各种常用零件的结构、类型、特点及用。 4.了解各种标准零件的结构形式及相关的国家标准。 5.了解各种传动的特点及应用。 6.增强对各种零部的结构及机器的感性认识。 二、实验方法 陈列室展示各种常用机构的模型及各种零件,实验教师只作简单介绍,提出问题,供学生思考,学生通过观察,对常用机构的及基本零件的结构、类型、特点有一定的了解,增强对学习机械基础课程的兴趣。 三、实验内容 1.机构认知 (一) 机器的认识 机器是由一个机构或几个机构按照一定运动要求组合而成的。 (二) 平面四杆机构 分成三大类:铰链四杆机构;单移动副机构;双移动副机构。 (三) 凸轮机构 把主动件的连续转动,变为从动件严格按照预定规律的运动。只要适当设计凸轮廓线,便可以使从动件获得任意的运动规律。凸轮机构有三部分:凸轮、从动件、机架。 (四) 齿轮机构 根据轮齿的形状齿轮分为:直齿圆柱齿轮、斜齿圆柱齿轮、圆锥齿轮及蜗轮、蜗杆。根据主、从动轮的两轴线相对位置,齿轮传动分为:平行轴传动、相交轴传动、交错轴传动三大类。 (五) 周转轮系 根据自由度不同,周转轮系又分为行星轮系和差动轮系。差动轮系能将一个运动分解

为两个运动或将两个运动合成为一个运动。 (六) 其他常用机构 其他常用机构常见的有棘轮机构;槽轮机构;不完全齿轮机构等。 2.机械零件认知 (一)螺纹联接 螺纹联接主要用作紧固零件。 常用的有普通螺纹、管螺纹、梯形螺纹、矩形螺纹和锯齿螺纹。前三种主要用于联接,后三种主要用于传动。 基本类型有普通螺栓联接,双头螺柱联接、螺钉联接及紧定螺钉联接。还有一些特殊结构联接,地脚螺栓联接,吊环螺钉等。 (二)键、花键及销联接 1.键联接:键是标准零件,用来实现轴与轮毂之间的周向固定以传递转矩,有的还能实现轴上零件的轴向固定或轴向滑动的导向。其主要类型有:平键联接、楔键联接和切向键联接。 2.花键联接:花键联接是由外花键和内花键组成。适用于定心精度要求高、裁荷大或经常滑移的联接。 3.销联接:主要用来固定零件之间的相对位置时,称为定位销,是组合加工和装配时的重要辅助零件;用于接接时,称为联接销,可传递不大的载荷;作为安全装置中的过载剪断元件时,称为安全销。销有圆锥销、槽销、销轴和开口销等,均已标准化。 (四)机械传动 机械传动有螺旋传动、带传动、链传动、齿传动及蜗杆传动等。 螺旋传动:螺旋传动是利用螺纹零件工作的。按其用途可分传力螺旋、传导螺旋及调整螺旋三种;按摩擦性质不同可分为滑动螺旋、滚动螺旋及静压螺旋等。但其结构简单,加工方便,易于自锁,运转平稳,但在低速时可能出现爬行。 带传动:具有中心距大、结构简单、超载打滑(减速)等特点。常有平带传动、V型带传动,多楔带及同步带传动等。V型带为一整圈,无接缝,能产生更大的摩擦力,再加上传动比较大、结构紧凑,并标准化生产,因而应用广泛。 链传动:与属于摩擦传动的带传动相比,链传动无弹性滑动和打滑现象,能保持准确的平均传动比,传动效率高。 齿轮传动:效率高、结构紧凑、工作可靠、传动比稳定等。可做成开式、半开式及封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