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国京剧传统人物造型的形式美

浅谈中国京剧传统人物造型的形式美
浅谈中国京剧传统人物造型的形式美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7617852571.html,

浅谈中国京剧传统人物造型的形式美

作者:李跃明

来源:《神州》2012年第06期

【中图分类号】J632.5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009-5071(2012)02-0020-02

京剧表演的行当分为生、旦、净、丑,每个行当又可划分为若干种。与此,京剧传统戏的人物造型,把戏装依据样式的不同划为蟒、靠、褶、帔、衣五大类数十种,其中有的要配髯

口、翎子、狐尾、靠旗、盔帽,发髻等,女角色要梳不同的大头、旗头、古装头。在角色分工如此之杂,种类如此之多,样式如此之繁,色彩如此之鲜的情况下,在舞台上却形成了传统戏的整体之美。

1 人物服饰的整体美

在京剧服装、饰物、化妆等诸方面,都蕴含了中华民族趣味和爱好,各种不同的服饰、色彩、化妆与不同装饰物之间的反差,都被民族性潜移默化地归拢到一起。传统的纹饰图案为服饰锦上添花,并成为一种共同的语言和观众交流。龙凤虎豹,花草图案,以及诸如“万字不到头”、“五福捧寿”等,都是联结的纽带。服饰的装饰化使工艺美术手段进入戏曲服装,任何一件衣饰如盔帽、髯口、翎子、狐尾、靠旗等,都是一件件工艺品。京剧的人物造型不仅仅是鲜艳色彩的堆砌,而是同时广泛运用了中性色黑,白和金属色金、银,使众多极难调和在一起的色相有机地、和谐地统一在一起。上述诸因素的综合,使京剧传统戏的一台角色,不论是多少种色彩与样式的组合,都给人造成一种东方的、民族的、既花团锦簇又协调统一的整体美。

2 人物的“俊扮”美

京剧不同行当的不同化妆方法,从各自的表现对象出发,采取了不同的形式和手段,以一个整体面貌,去综合地反映生活,抽象出其中美与丑的典型特征,完成京剧这一表演形式独特地反映历史面目的最高任务。就人类而言,大致可以划分为四大类型,即:第一类,状貌美心灵也美的;第二类,状貌虽美心灵却龌龊丑恶的;第三类,状貌虽丑心灵却是极美的;第四类,状貌既丑陋心灵更丑恶的。

京剧的化妆,使“生、旦”趋向于单一化的“俊扮”,用来表现第一、二类人物;使“净、丑”的化妆趋向于勾脸,主要用来表现第三、四类人物。“生、旦”行当的化妆,简言之曰“俊扮”,它们除开生行的盔帽、髯口、发髻,旦行的发型、头饰,依角色不同各有差别外,在同一行当内,可以说是单一化的,“千篇一律”的。每个角色的性格特征,不依靠面部造型,而靠其它手段和方法来表现。单就一个民族的范围来说,美好的形象,往往只有程度的差别,美趋向于单纯,越美越好,美的形象,要求的是适度,来不得半点夸张。

浅谈形式美

什么是形式美?广义地说,它是客观事物外观形式的美,狭义地说,它是大量具体美的形式提炼、概括出来那种抽象形式所具有的美。它是相对独立的外部形式诸因素的美,即点线面、色彩、空间、构图、质材等形式因素的组合构成的审美特性。 形式美的构成因素 形式美的构成因素一般划分为两大部分:一部分是构成形式美的感性质料,一部分是构成形式美的感性质料之间的组合规律,或称构成规律、形式美法则。 构成形式美的感性质料主要是色彩、形状、线条、声音等。色彩对人的生理、心理产生特定的刺激信息,具有情感属性,形成色彩美。如红色通常显得热烈奔放,活泼热情,兴奋振作;蓝色显得宁谧、沉重、悒郁、悲哀;绿色显得冷静、平稳、清爽;白色显得纯净、洁白、素雅、哀怨;黄色显得明亮、欢乐等。形状和线条作为构成事物空间形象的基本要素,也都具有极富特色的情感表现性。如直线具有力量、稳定、生气、坚硬的意味;曲线具有柔和、流畅、轻婉、优美的意味;折线具有柔和、突然、转折的意味;正方形具有公正、大方、固执、刚劲等意味;三角形具有安定、平稳等意味;倒三角具有倾危、动荡、不安等意味;圆形具有柔和、完满、封闭等意味。声音本是物体运动产生的音响,其物理属性是振动。它的高低、强弱、快慢等有规律的变化,也可以显示某种意味。如高音激昂高亢,低音凝重深沉,强音振奋进取,轻音柔和亲切等。把色彩、线条、形体、声音按照一定的构成规律组合起来,就形成色彩美、线条美、形体美、声音美等形式美。 构成形式美的感性质料组合规律,也即形式美的法则主要有齐一与参差、对称与平衡、比例与尺度、黄金分割律、主从与重点、过渡与照应、稳定与轻巧、节奏与韵律、渗透与层次、质感与肌理、调和与对比、多样与统一等。这些规律是人类在创造美的活动中不断地熟悉和掌握各种感性质料因素的特性,并对形式因素之间的联系进行抽象、概括而总结出来的。 形式美的法则不是凝固不变的,随着美的事物的发展,形式美的法则也在不端发展,因此,在美的创造中,既要遵循形式美的法则,又不能犯教条主义的错误,生搬硬套某一种形式美法则,而要根据内容的不同,灵活运用形式美法则,在形式美中体现创造性特点。以下是关于形式美法则在不同方面的体现: 建筑形式美 一个建筑给人们以美或不美的感受,在人们心理上、情绪上产生某种反应,存在着某种规律。建筑形式美法则就表述了这种规律:建筑物是由各种构成要素如墙、门、窗、台基、屋顶等组成的。这些构成要素具有一定的形状、大小、色彩和质感,而形状又可抽象为点、线、面、体,建筑形式美法则就表述了这些点、线、面、体以及色彩和质感的普遍组合规律。 任何事物都有自己的内容和形式,没有无形式的内容,也没有无内容的形式。“形式”是指将自然形态经过人为加工而成为一种新的美的形式。作为内容存在方式的形式,包含两方面的联系,首先是内容诸要素的内部结构和排列方式,称为内形式,其次是与内部结构相关联的外部表现形态,即呈现于感觉形象的外观,称为外形式。如建筑物的结构与造型,建筑物的内部结构根据设计要求,可采用木结构、砖木结构、砖混结构、钢筋混凝土结构等,这是它的内形式;建筑物的外观造型、细部装饰、门窗柱及色彩直接作用于人的感官,这是它的外形式。事物的外形式美,总是诱发人们去欣赏它。 绘画形式美 面对一幅画,先从哪里看起呢?古人说得好:“观看之法,先观气韵,次观笔意,骨法位置传染,然后形似。”一幅画的好坏主要不在画得像不像,而在于主题能否扣住鉴赏者的心弦,给人以美的享受,使人从中受到教育、感染和启发。画得像不像只是一种手段,有的画需要像,有的画就不需要绝对像,像了反而不好。欣赏中国画一般依据南北朝时代谢赫在《古画品录》序言中首倡的“六法”,其中“气韵生动”已成为品评中国画优劣的最高标准。气韵生动是指画家借助于笔、墨、色等在画面上对于对象的本质特征的表现。这种表现不仅是对

欣赏《唱脸谱》教案

欣赏《唱脸谱》教案 【教学目标】: 1、情感目标:通过戏歌《唱脸谱》的学习,让学生了解京剧与流行歌曲的巧妙融合,从而培养学生对京剧的兴趣和热爱祖国优秀文化的情感。 2、知识目标:通过戏歌《唱脸谱》的学习,让学生了解戏歌,脸谱、拖腔、四击头、鸳鸯瓦及京剧表演形式等知识,让学生感受下滑音、装饰音、休止符等音乐记号在戏曲音乐中的韵味。 3、能力目标:通过戏歌《唱脸谱》的学习,提高学生感受音乐,欣赏音乐,表现音乐的能力。 【教学重点】: 1、了解脸谱知识,认识脸谱在京剧中的作用。 2、在歌曲演唱中分辨不同脸谱的不同表现力。 【教学难点】: 歌曲中休止符和拖腔的掌握。 【教学过程】: 一、赏析与导入 1、在京剧音乐声中开始上课。(背景音乐是《唱脸谱》,同时有脸谱的图片欣赏) 2、讲述京剧的来源,产生的年代等。 二、新课教学 1、新授引入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首歌曲──《唱脸谱》,了解一下歌曲中涉及到的脸谱人物,以及戏曲知识

2、听范唱 歌曲分析:《唱脸谱》是一首以脸谱为歌唱题材的歌曲,全曲以生动的笔调描绘了京剧中各种人物角色脸谱的特点,旋律朴实、亲切,具有浓郁的京剧韵味,给人以“源于京剧、胜于京剧”的亲切感、新鲜感、时代感,是群众喜爱的“戏歌”。思考:听完这首歌曲,你从中知道了哪些有关脸谱及人物的知识。“四击头”、“鸳鸯瓦”是什么意思? 生:蓝脸的窦尔敦、红脸的关公、黄脸的典韦、白脸的曹操、黑脸的张飞;紫色的天王、绿色的魔鬼、金色的猴王、银色的妖怪、灰色的精灵。 老师评价学生的谈论结果并做答“四击头”和“鸳鸯瓦”的意思。 3、学唱新歌 (1)学生先在教师的电子琴伴奏中视唱旋律,然后随教师指挥一起唱。 (2)难点突破,前半拍休止,以及歌曲最后的拖腔。 (3)随电子琴唱词(体会京剧风味的流行歌曲的特点)。 (4)齐唱歌曲。(加深情感体验) (5)老师将难点范唱,或学生跟老师模唱,解决难点。 三、京剧知识介绍 1、京剧的形成。 2、京剧的四大行当。 3、角色的细致分工。 4、脸谱的色彩。 四、班级讨论 1、如果京剧中没有了脸部的化妆,也就是脸谱,它将变成什么样子?你能找出一个很恰当的比喻关系来形容京剧和脸谱的关系吗?

浅谈摄影艺术讲课讲稿

浅谈摄影艺术

精品文档 浅谈摄影艺术 当历史进入21世纪以来,摄影艺术因为社会的需要和人们的审美需要,迅猛发展起来。这有力地证明了摄影艺术是当代现实生活不可缺少的艺术形式。我们从以下四方面可以看出摄影艺术是当代现实生活迫切需要的艺术形式 一、摄影艺术的内容与形式和谐统一 在摄影作品中内容决定形式的产生。摄影作品的产生首先是由摄影师雇主的某种需求或者是摄影艺术家受社会生活的事物的某种激发,而产生了创作欲望,确定作品内容,然后根据内容需要去寻找恰当的表现形式。 比如新闻摄影师是出于反映和报道现实生活中的重要事件为根本出发点,其内容要求摄影作品确切、直观、形象的反映事件,所以其表现形式就要用 最直观、形象、清晰明确的语言表达事件。再比如商业广告摄影,他的创作目的是推销商品,其内容需要突出产品的特点,强化产品的形象使之具有较强的吸引力,从而激发消费者的购买欲望,那么这就要求这类摄影作品的艺术语言要具有 很高的清晰度,并且能够突出和强化甚至夸张的表现商品的特点。 当形式与内容相适合时,就能深刻的、充分的表现作品内容;而当形式不适 合内容时就会造成摄影艺术作品的平庸乃至失败。比方说我们要表现花的艳丽,就不能用黑白的表达语言。艺术作品的形式表现内容,有的形式把内容表现的充分、感人,有的则不然。往往也会出现同表现一内容的多幅作品有的极具冲击力、震人心魄,有的却表现平庸;也往往会产生同一内容甚至同一现实主题,由不同摄影家去表现其作品也各不同,原因就出在形式的差别。而这种差别是源自摄影师的自身修养不同、风格不同和对事物的观察、理解的角度不同。 二、国内外摄影流派、名家作品及影响 抽象派摄影:该派摄影家受抽象绘画影响,他们力图使用“绝对抽象的语言”表现人类最真实、最有本质力量的潜意识世界,使被摄物体变成不能辨认的线条、斑点、形状的结合体,原来的被摄体只不过是借以随心所欲地产生表现摄影家想象和个性的“旋律”音乐.抽象派摄影的创始人泰尔博初期的作品,尚有一定程度的可辨认性.至1917年,摄影家科班用碎木片和玻璃片拍摄的《波尔多画报》就已完全不可辨认了.随后,抽象派画家康丁斯基、克勒等将显微摄影、X光摄影引进抽象派摄影,从而扩展了抽象派摄影的表现范围,建立了抽象派摄影的艺术体系,并风行于欧美等国.这一派的代表摄影家还有莫荷利纳基、史格特.芬宁格、夏德等. 新纪实派摄影:反写实主义的摄影流派.他们主张采取冷漠甚至敌对的态度来看待拍摄对象,与要求真实反映社会底层人民生活,并对人民的不幸遭遇给予深切同情的写实摄影的传统背道而驰.该派于20世纪70年代在美国兴起并流行.它所反映的题材主要是生活在社会各阶层的人群和畸形人,特别是中产阶级的日常生活. 纯粹派摄影:20世纪初的一种摄影艺术流派.其倡导者为美国摄影家斯蒂格里茨.该派摄影家主张摄影艺术应该发挥摄影自身的特质与性能,把它从绘画的影响中解脱出来,用纯净的摄影技术去追求摄影所特有的美感效果,准确、直接、精微和自然地表现被摄对象的光、色、线、形、纹、质诸方面,而不借助任何其他造型艺术的手段.在某种意义上说,这一流派对促进人们对摄影特性和表现技巧的探索研究起到一定作用.这一派著名的摄影家和作品是:斯蒂格里 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传统文化传统文化 传统戏曲第24课京剧 优质课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优秀

京剧教案 教学目标1、掌握京剧在中国的地位; 2、对京剧的脸谱和京剧的角色有初步的认识; 3、激发学生对京剧的热爱和兴趣,使学生感受中华国粹--京剧的魅力,并对我国的传统文化感到骄傲; 教学重点激发学生对京剧的热爱和兴趣,使学生感受中华国粹--京剧的魅力; 教学方法讲授法、问题讨论法、范例教学法、合作交流法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空白脸谱 教学过程 一、视频引入,激发兴趣 谈话:喜欢春节晚会吗?对哪个节目印象最深?欣赏2015春晚中羽泉演唱京剧的节目 师引课题,我们一起了解京剧,感受国粹——京剧的魅力 [设计意图]本环节师生谈话引出视频内容,并让学生跨界主持,再引本节内容跨界了解京剧,让学生感受自然而然。歌手羽泉学生是熟知的,他们演唱京剧,学生也会感到好奇和喜爱,对本节了解学习京剧做好铺垫。 二、合作交流,共同学习 1、京剧的起源 师讲述1790年第一个徽班进京为乾隆庆贺八十寿诞,随后其他徽班也进京,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四大徽班”,徽班与来自湖北的汉剧艺人合作,逐渐就形成了一种以徽调“二黄”和汉调“西皮”为主的新剧种——京剧 2、京剧的行当 生介绍自己对京剧角色的了解,师展示“生旦净丑”照片,帮助学生了解角色分类[设计意图]展示生旦净丑的图片,是帮学生形象地了解具体的分类。 3、脸谱 师:刚才同学们提到的脸谱,也在一首歌里提到过,我们一起欣赏一下。 小组合作创作脸谱,师生互评。 [设计意图]本环节安排了说脸谱、唱脸谱和画脸谱三个活动,由浅入深地认识脸谱。先让学生说自己熟识的脸谱,再听歌中唱到的脸谱,帮助学生有一个感观上的认知。最后让学生画出自己喜爱的脸谱并涂上颜色,进一步提高了学生对京剧脸谱的认知水平。

浅谈摄影艺术语言的创造与提炼

浅谈摄影艺术语言的创造与提炼 摘要:随着如今人们对于生活艺术品质的有了越来越深刻的追求,在生活中摄 影艺术的魅力展现在一定程度上体现着人们对于艺术的热爱,在当今先进摄影电子设备不断完善和进步的同时,人们对于自身摄影艺术的要求也逐渐提高。本文中先简要阐述了摄影艺术的发展,随后分析了摄影的艺术表达与创造,最后对于摄影艺术的语言运用和提炼予以了全面的探究。 关键词:摄影艺术;创造;提炼 前言 摄影艺术也可以说是一种瞬间艺术,通过瞬间影象表现出真实的图像内容,也就是把思维、判断和构想在瞬间实现。面对被摄体,通过距离、接触、本体以及内部感觉等等,从而产生摄影艺术情绪的冲动,从而抓住生活中足以引起某种艺术感受的主题联想的刺激物,在大脑中迅速过滤、定位,并充分调动摄影艺术的语言,利用光线、色彩、取舍、构图、对比、虚实、夸大、压缩等,加大影像语言的程度和强度,并调配好需要的情绪色调,把它深刻的表现出来,这就是摄影艺术语言表现的根本所在,也是摄影艺术的魅力之处。 1.现代摄影艺术的发展 在目前很多的当代艺术表达中,摄影艺术可以说是其中最为年轻的之一,摄影的产生都源于近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自从1839年发明摄影这门技术,再到19世纪末期产生的绘画派摄影、纪实摄影以及肖像摄影。从那以后,摄影艺术的发展开始越来越明朗。可以毫无疑问的认为摄影技术的发展决定着是摄影艺术发展的前提。摄影器材的不断改进和完善,尤其是近几年摄影技术和设备的快速发展和更新,为摄影艺术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而在摄影艺术发展过程中,它与当今社会的艺术潮流和思想潮流有着非常重要的联系。 在如今摄影艺术语言的不断丰富和完善和摄影艺术表现形式日益多样化时,使得摄影者们的技术手段不断地变化到最终走向成熟,因而摄影艺术的流派也随之而产生了。要想认识摄影艺术的发展,就有需要进一步了解摄影艺术的流派,摄影流派是伴随着历史而产生、发展和消亡的。此外就是流派与风格的概念的区别,在平时,常常将流派与风格并提,但流派是指群体的,而风格则是指个体的。纵观摄影艺术史的流派,大致有以这些:写实主义摄影、绘画主义摄影、印象派摄影、自然主义摄影、抽象摄影、主观主义摄影和超现实主义摄影等等[1]。 2.摄影艺术的语言创造与表现 摄影艺术属于造型艺术中的一类,通过视觉感官来展现。这和美术绘画的静止性、空间性和造型性等的相似之处的存在的原因是摄影艺术也是平面空间的表达。然而,摄影艺术是一定要面对真实物体的,这就是所谓的“现实中实体再现”,也是与美术绘画的差异所在。无论是任何一种艺术都一定特有属于自身的语言,而对于摄影艺术来说,它的艺术语言是依赖光线、线条、影调、色调和空间感等构成它造型语言。正是通过这些语言来构建成摄影的艺术魅力。这些摄影艺术语言利用其独特的形式表达给人以真实的感官思维,运用色彩、光线、影调等语言

浅谈对摄影的认识。。

浅谈对摄影的认识 一段文字可以记录一个故事,一段声音可以讲述一个故事,而一张孤零零的图片却只是故事里某个瞬间的再现,这样的瞬间呈现叫做摄影。摄影一词是源于希腊,意思是“以光线绘图”。摄影是指使用某种专门设备进行影像记录的过程。有时摄影也会被称为照相,也就是通过物体所反射的光线使感光介质曝光的过程。 有人说,摄影家的能力是把日常生活中稍纵即逝的平凡事物转化为不朽的视觉图像。是的,摄影既能真实纪录客观世界一切事物,也能完成人类想象中最具有创意的表现。 摄影师能够还原瞬间真实的再现。严格意义上的摄影无疑是真实的,由于摄影师心中的悸动而促使他把眼中的真实保留下来,这个过程是去功利化的。而且作为第三只眼睛的镜头是没有丝毫偏颇的。就算拍出的照片有优劣之分,那也是当时的光线、景物、角度等因素造成的结果。摄影是一种瞬间的真实,它反映的不是一个准确无误的故事,而只是故事中的一个场景。这样的真实有无限多个过去,有无限多个未来,当它孤零零地摆在那里,很少有人能猜出整个故事的全面真实。然而这样的真实性还是拥有巨大的魅力的,一方面观者希望看见这种真实,这也就是为什么电视这种视听媒介比报纸、广播更大众化的原因,因为它对真实的还原度更大,至少看起来是这样的。另一方面,使摄影更迷人的原因也许就是它本身的不完整性吧!这种片面的真实往往是一种悬念、一种诱惑,引起人们无限的猜测和向往。

摄影是一种向善的诉求。美学中有移情之说,摄影中同样有移情的存在。事实上,摄影大部分时间是在把他者“我化”,当你看到小路旁一朵漂亮的花儿,当你看到夕阳下牵手散步的老夫妻,当你看到草坪上亲密无间的母女…如果你手中刚好有摄影设备,你无法控制自己不去把她们拍下来装进永恒。摄影是人性之善的外现,是一种美的冲动。再或者,当你看到满目苍夷的灾难现场,当你看到悲伤失望、充满不安的人群,当你看到残暴血腥、不忍一睹的场景,你会因为心中悲伤而举起相机,对这样的瞬间的凝固,是你对镜头里“他者”产生悲悯之情的体现。同样的,一张引起轰动的摄影作品,之所以引起观者的共鸣,必定是因为它从正面或反面提出了向善的诉求。人无法对不能引起自身情感触动的事物产生关注,对于一个摄影者而言,让他打开镜头凝固眼前的事物必定需要一个理由,而这个理由就是把他者“我”化过程中的触动,而这种触动,触及的是主体一条向善的神经。 摄影也会造成美的假象。摄影追求的是一种瞬间的永恒与不朽,正如世间万物没有不消逝的一样。这种永恒和不朽理所当然的是一种假象。没有不凋谢的花朵,没有不老去的美人,摄影却妄想把种种的美种植到相框里。当人们沉浸在这种永恒的美的假象里时,作品的现实里的主体已经不见了,已经被人们遗忘了。在这个过程中,能指与所指已经严重脱离互不相干,摄影之初震撼摄影师的那种真实之美已经被一种假象之美所代替。这种假象之美是经过了观者的注视和理解、经过了时间的流逝、经过了空间的变迁之后所产生的。能指与所指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远,作品折射出的情感意向早已被观者的主观倾

浅谈戏曲形式美

浅谈戏曲形式美 在世界戏剧表演艺术三大体系中,中国的戏曲艺术独具一格,有其自己的特色。除了程式化,虚拟化等这些审美特征外,戏曲艺术还特别注重形式美。 任何事物,都有其内在和外在形式。所有的舞台艺术都讲究一定的形式美,再好的内容,也要有好的、美的形式来包装,这一点,戏曲艺术尤其如此。戏曲艺术注重形式美,不仅体现在化装服装,舞台美术等方面,也体现在演员的表演上。 中国戏曲表演是唱、念、做、打的综合艺术,特点是溶歌、舞、剧于一炉。其实,一切舞台表演艺术(如话剧,歌剧,舞剧,杂技等)都是时间艺术和空间艺术的综合,在其表现手段上都或多或少地综合着几种艺术美。但中国戏曲艺术,却有它自己独特的美学个性。首先,戏曲艺术它几乎溶合了包括语言、诗词、音乐、舞蹈、雕塑、武术、杂技、绘画、工艺、建筑等一切的艺术美。任何一种表演艺术,都没有象戏曲这样,把自己的形象全部溶化在如此丰富多彩的艺术美之中。其二、戏曲艺术所综合的诸美,其中有些环节虽然有其一定的客观独立性。但戏曲不同于其它表演艺术形式的是,在戏曲舞台艺术上,每一种艺术美,都被溶化到表演中来,成为塑造形象的直接手段,成为形象本身。其三,在戏曲艺术的审美活动中,戏曲艺术和它的受众都特别地注重形式美。而且形式美贯穿于戏曲表演艺术的始终和各个层面。 一、语言形式美 话剧和戏曲都是通过语言来表现思想情感、塑造人物的。但戏曲和话剧不同,话剧的语言关键要规范化,而戏曲的语言

和语音却是丰富多彩的。我国的戏曲剧种众多,构成各个剧种除了音乐,其中最大的区别就在于语言。各种地方戏曲,都有各自的语音美。它们或悠扬,或豪爽,或俏丽,或激越…… 这些各不相同的语言,到了戏曲舞台上,它们便和同是舞台表演的话剧不同,戏曲语言的念白,它的表现形式特别讲究吟诵美。此时它的音韵和生活中的话语很不一样,它讲究抑扬顿挫,四声的抑扬回旋,声音的韵律节奏。 很多剧种都有两大声系的念白,如京剧的念白分为韵白和京白,黄梅戏的念白分为大白和小白等。京剧的京白和黄梅戏的小白,都是比较生活化的语言,音调也很接近生活化。但韵白和大白就不同了,它的声调比较夸张,吐字讲究“喷口”,分清“尖团”,严守“出声、行音、归韵”,依照“突阴平,抑阳平、回旋去声、扬滑上声”这一处理语音语调的艺术规律,进行拖腔行韵。 “千斤白,四两唱。”从这个话里可见戏曲对道白的重视程度。戏曲的语言,不管你表现的是什么内容,表现什么情感,但首先一条,你语言道白的外在形式一定要美,给人以极强的感染力。 二、音乐形式美 语言和音乐结合,便产生了剧种音乐。戏曲音乐是剧种的生命,失去了这个剧种的音乐,就没有这个剧种了。这一点和话剧电影不同,后者只是把音乐作为某些场景的配乐、插曲,音乐基本上还是客观的,主要起烘托气氛的作用。而在戏曲表演里,它是塑造形象直接的和主要的艺术手段。 戏曲音乐又分为声乐和器乐两大部分。 声乐当然就是指剧种的唱腔了。“言为歌之本”。这一点,

浅谈摄影艺术的形式美

浅谈摄影艺术的形式美 艺术的目的,是通过表现手段创造美的作品,现实生活的美,经过艺术家的反映、加工,提炼而产生艺术作品。美的事物是内容与形式的统一体,它必须具有目的性,规律性的内容,。摄影艺术和其它艺术一样是人类创造审美价值的实践活动。它利用其特有的视觉可以感受的艺术形象来对现实生活进行独特的审美反映。任何艺术虽来源干生活,但又不是生活的简单复制品,所谓“按照现实生活本身的 面貌来反映生活”,并不是要求机械地再现现实生活中个别对象的外貌。哲学家 黑格尔就坚决反对“把对外在现象的单纯模仿作为艺术的目的”。摄影是用具有鲜明具体的可视的艺术形象反映生活,在艺术创作中不仅要努力选择那些最能反映事物的本质特征,最富有艺术表现力,最能激动人心的生活场景和细节,而舍弃一切无助于表现创作意图的不必要的东西。而且要在这种选择的基础上加以提炼、概括和创造。摄影艺术是审美的艺术,随着时代进步,摄影艺术也随人们审美能力和审美要求变化、发展。单凭熟练的摄影技术、技巧是远远不够的。要想获得成功必须将摄影技术技巧与摄影艺术美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在摄影艺术作品中体现出构图美、光线美、造型美、线条美、影调美和色彩美等。风格、手法的多样,作品能否使人感动.缘于作者审美意识的深度,思维的活跃与感情的变化等。我认为还应有“慧眼”,应该用眼去发现,用心去感受.用情感去溶合,用脑去思考。只有这样,拍摄出的摄影作品才能真正地称得上是摄影艺术作品,才会有个性,有感染力.根据摄影学习、作品观赏和创作实践,就此谈谈初浅的体会。摄影艺术的形式美,什么是摄影艺术的形式美?这是一个不容易表达清楚的精髓,它的规律以及在摄影创作中的意义和作用,也是值得探讨的问题。

你应该知道的中国京剧常识

你应该知道的中国京剧常识 在事业单位考试中,科技文化常识是考试的重要内容。中国文化源远流长,底蕴丰富,留下了许多令世人至今仍叹为观止的成就。今天我们就来系统总结中国国粹——京剧。 一、知识介绍 (一)音乐常识 1.音阶:五音是中国古代五个音阶的总称,即宫、商、角、徵、羽,常以“五音不全”形容某人不善唱歌。五音理论在春秋战国时已经形成。后来在角徵、羽宫之间各出一个偏音,排成七个音阶为宫、商、角、清角、徵、羽、闰。 2.乐器:中国古代的乐器分为吹、拉、弹、打四大类,分别由金、石、土、木、匏、革、丝、竹八种材料制成,史称“八音”。 (二)京剧形成 徽剧是京剧的前身。为给乾隆祝寿,原在南方演出的三庆、四喜、春台、和春四大徽班陆续进入北京。四大徽班进京献艺,揭开了200多年波澜壮阔的中国京剧史的序幕。 它是在18世纪下半叶经徽戏、秦腔、汉调的交融,并借鉴吸收昆曲、京腔之长而形成的。京剧形成后在清朝宫廷内开始快速发展,直至民国得到空前的繁荣。 (三)京剧基本知识 1.京剧的行当——主要分生、旦、净、丑四种行当。 生就是指男子,又分老生,小生,武生。

旦就是指女子,又分正旦(青衣),老旦,花旦,花衫,武旦,刀马旦,彩旦(揺旦)。京剧四大名旦是指梅兰芳、程砚秋、尚小云、荀慧生。他们是我国京剧旦角行当中四大艺术流派的创始人。 净就是花脸,又分正净(铜锤花脸),副净(架子花脸),武净,毛净。 丑就是丑角,俗称“三花脸”,又分文丑,武丑,铁丑。 末指的是中年以上男子,多数挂须。又细分为老生、末、老外。 2.脸谱 脸谱是运用色彩和线条构成各种图案,以象征人物的性格和品质,基本可分为六类:红、白、黑、黄、蓝和绿、金和银。 红表示忠义、耿直、有血性,如“三国戏”里的关羽。 白表示奸诈多疑,含贬义,代表凶诈,如“三国戏”里的曹操。 黑表示性格严肃,不苟言笑,为中性,代表猛智,如“包公戏”里的包拯。 黄表示凶猛阴险,如典韦。 蓝和绿表示中性,草莽英雄。 金和银表示神秘,代表妖神一类。如美猴王和白骨精。 (四)经典京剧曲目 《长坂坡》《群英会》《借东风》《打金枝》《秦香莲》《西施》《空城计》《文昭关》《霸王别姬》《定军山》《贵妃醉酒》《白蛇传》《穆桂英大破天门阵》《辕门斩子》《三堂会审》等。 二、试题展示 例:下列关于京剧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同治、光绪年间是京剧的一个繁盛期

中国传统文化——京剧_高三作文

中国传统文化——京剧 中国的京剧文化十分悠久,已有200多年的历史。它被称为“东方歌剧”,是地地道道的中国国粹。京剧的源头要追溯到几种古老的地方戏剧,特别是十八世纪流行于中国南方的地方戏“徽班”。1790年,第一个徽班进入北京,参加皇帝的生日演出。随后又有不少徽班陆续到北京演出。19世纪末、20世纪初,经过数十年的融汇,京剧才算形成,并成为中国最大戏曲剧种。京剧剧目之丰富、表演艺术家之多、剧团之多、观众之多、影响之广泛,都居中国之首。京剧是综合性表演艺术,它集“唱、念、做、打、舞”为一体,通过程式的表演手段,叙述故事,刻划人物,使它特别惹人喜爱。 京剧的角色很多,“生”分成老生、武生和小生。“老生”,顾名思义就是中老年男子角色,在剧中多扮演正直刚毅的人物形象,他们演出时要戴挂在耳朵上的假胡须,在京剧的行话中叫“髯口”。胡须的颜色表示了人物的年龄:三十岁,所戴胡须为黑。六十岁,所戴胡须为白。老生在剧中一般注重演唱和细腻表演,唱腔上也最为丰富。台词用京剧中的韵白来表现,演唱用真声,风格刚劲、挺拔、质朴、醇厚,动作也以雍容、端方、庄重为基调。京剧中把女性统称为“旦”,其中按照人物的年龄、性格又可细分为许多行当,饰演大家闺秀和有身份的妇女称为“正旦”,正旦在京剧中俗称“青衣”,这就是因为正旦所扮演的角色常穿青色的长衫而得

名。“丑”分“文丑”和“武丑”两类。武丑扮演的经常是一些机警风趣、武艺高超的人物,像绿林好汉、侠盗小偷等等。“文丑”经常扮演花花公子、狱卒、酒保、更夫、老兵等。不管文丑或武丑,虽有文武善恶、身份高低之分,在剧中都是幽默、滑稽的喜剧人物,也并不都是反派。京剧的行当是经过长期的提炼和规范,突出人物的内在特征,把人物的内在特征加以外化而形成的,是京剧与其他戏剧形式不同的重要特征。京剧的角色很多,特点也很多。它由“西皮”和“二黄”两种基本腔调组成它的音乐素材,也兼唱一些地方小曲调和昆曲曲牌。京剧形成于北京,盛行于20世纪三、四十年代,有“国剧”之称,现在它仍是具有全国影响的大剧种。它的行当全面、表演成熟、气势宏美,中国京剧是中国的“国粹”,历史上曾有皮黄、二黄、黄腔、京调、京戏、平剧、国剧等称谓,清朝乾隆五十五年安徽四大徽班进京后与北京剧坛的昆曲、汉剧、弋阳、乱弹等剧种经过五六十年的融汇,演变成为京剧,是中国最大戏曲剧种。剧目之丰富、表演艺术家之多、剧团之多、观众之多、影响之深都是全国之冠。京剧是综合性表演艺术,即唱、念、做、打、舞为一体,通过程式的表演手段表演故事,刻划人物,表达“喜、怒、哀、乐、惊、恐、悲"的思想感情。2006年5月20日,京剧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京剧是我们的国粹,应该源远流长。它使我们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让我们热爱京剧,更好地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浅谈形式美与艺术美(论文)

浅谈形式美与艺术美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自古以来,美在生活中扮演着不可缺少的角色。到了现代,人们更是将“美”变成了生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啊!既然“美”是在人类追求的精神享受,那么什么才是美呢?由于每个人所处的经济地位不同,自身文化修养的高低,还有各地风俗习惯的差异等,种种因素导致了每个人的审美观点不同。有的人喜欢那巍峨的高山,因为只有站在峰顶才会发出“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感叹。有的人喜欢那波澜壮阔的大海,以内那惊涛拍岸,海天一色的景致会使人心旷神怡。还有的人喜欢色彩斑斓的夕阳晚景,因为看着那太阳从西边落下的时候,会让人不自觉的回忆起从前的时光。无论是高耸入云的山峰,波澜壮阔的大海,还是那色彩斑斓的夕阳。这都是源于人们在生活中的积累,才使我们逐渐的发现了美,进而产生了美学思想。直到近代最早使用美学这个术语作为一门学科名称的,是被称之为美学之父的德国理性主义者鲍姆嘉通(Baumg arten1714---1762).他是普鲁士哈列大学的哲学教授。他继承了莱布尼茨和沃尔夫等人的理性主义哲学思想并进一步加以系统化。美,需要基本的表现形式及法则才能将美的朱笔表达出来。像本文前面所提的山峰.大海和夕阳。就是形式美和艺术美的完美体现,才给人以无限的遐想。我认为形式美与艺术美的法则有以下几条: 形式美法则: 1.对比与统一 2.对称与均衡 3.比例与视觉重心 4.节奏与韵律 5.和谐与自然 艺术美法则: 1.意境与意象 2.美的灵魂及其原动力 先说形式美的法则: 1.对比与统一 对比与统一,顾名思义就是将两个反差极大的要素,成功的搭配在一起。虽然让人感觉对比鲜明强烈,却并不相互矛盾。 对比(对立) 例如,色调中的冷色调与暖色调的对比,生活中的大与小,长与短,高与矮。季节中的冬季与夏季,春季与秋季等。 统一(调和),就是将各种差异因素调和在一起,形成一个整体。 调和是在差异中趋向与“同”(一致),对比差异中倾向于“异”(对立)。调和是把两个相接近的东西并列。例如色彩中的红与橙.橙与黄.黄与绿.绿与蓝.蓝与青.青与紫.紫与红.都是临近的色彩。2 在现实生活中,将两种差异因素巧妙的结合在一起,会让人感觉鲜明.活跃.主题突出却不失整体。 例如,在音乐会里,一首乐曲的高音与低音,长声与短声的巧妙搭配会让听众发出“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哪有几回闻”的感叹。 唐代诗人陈陶写的《陇西行》

浅谈摄影艺术的普及性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7617852571.html, 浅谈摄影艺术的普及性 作者:古迎春 来源:《青年文学家》2012年第17期 摘要:在现代社会,摄影艺术不仅是传媒文化的一部分,更是群众文化的一部分。而伴随着人们对审美要求的不断提高,人们对摄影的满足也不再局限于单一的照相。如今摄影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的行为艺术。摄影艺术的大众化普及,为民间文化的传播提供了有效的工具,不仅可以通过民众深刻的诠释我国的民族文化,还能有效的放大大众的审美角度,令群众的生活更具有艺术感,有效地推动了群众文化的快速发展。 关键词:摄影艺术;群众文化;科技发展;普及性 [中图分类号]:J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2)-17-0-01 一、摄影艺术的特点和发展 摄影艺术的特点使得艺术突破了传统艺术的局限,能够在广大群众中流传。传统艺术的主要创作主体一般都是长期从事艺术创作的艺术家,其大多为专家、精英等。而摄影艺术的创作主体并不要求其为长期从事艺术创作的艺术家,只要有摄影设备,每个人都可以从事摄影创作,随心所欲地将他们的创作表达出来。而这也正是摄影艺术能够在广大群众中流传的原因。不过,摄影艺术的发展是随着摄影设备的发展而发展的。因此,摄影艺术的发展与科学技术发展的关系往往也比传统艺术与科学技术之间的关系更为密切。正是由于摄影设备的不断发展,特别是傻瓜相机、各种数码相机的出现,使得寻常百姓家都能够从事摄影,使得摄影艺术成为人人都能够从事的一种群众文化活动。而这种大众群体的参与,也使得摄影艺术具有群众普遍性,并将大众的审美意识、日常生活状态和文化习俗比较完美地表达了出来。 二、摄影艺术的大众普及程度 1.审美角度的普遍性 照片是现代人非常熟悉的东西,最明显的就是身份证上自身的那张照片。在摄影设备还不是特别普及的年代,照片或许更多地体现在了一种身份的证明,而今随着摄影设备的普及,照片已经被人们赋予了更多的时代思想。人们更多的通过摄影这一媒介,将自身的情感、思想表达出来。通过照片这一静态载体,其中多表现出来的事物和人物,通过大众的欣赏、想象,表达出了无限的意境。而且在这个审美的过程中,并没有限定审美角度,这就使得摄影艺术对大众的“门槛”要求也不是很高,因此才使得摄影艺术变得通俗化、群众化。 2.摄影工具的普及性

中国京剧脸谱知识介绍

中国京剧脸谱知识介绍 各位读友大家好!你有你的木棉,我有我的文章,为了你的木棉,应读我的文章!若为比翼双飞鸟,定是人间有情人!若读此篇优秀文,必成天上比翼鸟! 篇一:京剧脸谱教案京剧脸谱教案课时:1课时一.教学目标设计:1.认知目标:让学生初步了解中国京剧脸谱艺术的特点,起源,脸谱文化,谱式,色彩等方面的基础知识,了解中国脸谱艺术富有图案美具有鲜明的思想性和艺术性,培养学生对京剧脸谱艺术的欣赏能力。 2.实践目标:1.准确的掌握到脸谱各方面的知识,对中国民间艺术有更深一步的了解。2.通过课堂对京剧脸谱特点,色彩的学习,临摹或设计京剧脸谱。 3.情感目标:通过对京剧脸谱知识的学习,激发学生关心、热爱中国脸谱艺术的情感,培养民族自豪感。二.课业类别:欣赏课三.教学内容及重难点:1.教学内容:学习京剧脸谱知识、京剧脸

谱赏析。 2.重点:培养学生对祖国传统艺术的认识和热爱。(通过多媒体、范画、解决)。3.难点:对京剧脸谱知识的掌握。四.教学具:1. 学生:脸谱资料。2. 教师:课本、京剧脸谱资料、图片、视频、ppt课件。五.教材分析:脸谱是中国戏剧中特有的化妆艺术,以写实与象征相合的艺术夸张手法,鲜明地表现某些男性人物的面貌,揭示出人物的类型、性格、品质、年龄等综合特征。脸谱又是一种富有装饰性的图案艺术,具有很高的欣赏价值。脸谱艺术历史悠久,它的起源与面具有密切的关系。京剧兴起后,脸谱造型日臻完善,在构图上奠定了基本谱式,各类角色的脸谱进一步精致化、多样化,但仍然保持着传统脸谱的基本特点。京剧脸谱通常分净角与丑角脸谱两大类。约有十余种谱式,净角主要有:“整脸”、“三块瓦(窝)脸”、“十字门脸”、“六分脸”、“碎花脸”、“歪脸”等。丑角谱式较少有:“豆腐块脸”、“腰子脸”、“枣核脸”几种谱式。京剧脸谱

中国传统文化之京剧脸谱的赏析

中国传统文化之京剧脸谱的赏析一提起中国的国粹京剧,首先浮现在人们脑海中的的肯定是一个勾画着五彩脸谱,着华丽戏服的人物形象和咿咿呀呀的唱腔,而给最先吸引我,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色彩斑斓,种类繁多的脸谱了。 前辈戏剧家张庚先生说:“脸谱是一种中国戏曲内独有的、在舞台演出中使用的化妆造型艺术。从戏剧的角度来讲,它是性格化的;从美术的角度来看,它是图案式的。在漫长的岁月里,戏曲脸谱是随着戏曲的孕育成熟,逐渐形成,并以谱式的方法相对固定下来。”脸谱是中国戏曲独有的,不同于其它国家任何戏剧的化妆。戏曲脸谱有着独特的迷人魅力。京剧脸谱,是具有民族特色的一种特殊的化妆方法,尤其 以“象征性”和“夸张性”著称。由于每个历史人物或某一种类型的人物都有一种大概的谱式,就像唱歌、奏乐都要按照乐谱一样,所以称为“脸谱”。 京剧脸谱来源于生活。每个人面部五官的形状、轮廓相似,布局也都有一定的规律,面部肌肉与人物的年龄、经历、生活的条件也都有密切关系,所以京剧脸谱的勾绘是以生活为依据,也是生活的概括。如生活中人们常说的人的脸色,晒得漆黑、吓得煞白、臊得通红、病得焦黄等,既是剧中人物心理活动、精神状态的揭示和生理特征的表现,又是确定脸谱色彩、线条、纹样与图案的基础。从前年幼只觉得新奇,原来人物的脸还可以这样表达,不像人又最像人,后来才理解,脸谱虽然来源于生活,但又是实际生活的升华。演义小说和说唱艺术对历史人物的夸张、形象的描写,也是京剧脸谱进行艺术夸张的依据来源。如关羽的丹风眼、卧蚕眉,张飞的豹头环眼,赵匡胤的面如重枣等,所有这些描写,都被戏曲化妆吸取下来。。“离形得似”、“遗貌取神”,这是中国古代美学思想,意思是“神似”要高于“形似”,写形要为传神服务,为了达到神似,可以突破形似。这种美学思想,不仅在绘画上,也在戏曲舞台上得到贯彻。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神韵,即精神境界的追求。 京剧脸谱色彩十分讲究,看来五颜六色的脸谱品来却巨细有因,决非仅仅为了好看。不同含义的色彩绘制在不同图案轮廓里,人物就被性格化了。比如红色表示忠诚耿直、热情吉祥;黑脸表示豪爽粗暴、刚正不阿;紫色表示老实忠厚;黄色表示凶狠勇猛;蓝色表示桀傲不训、刚强爽快;白色表示奸诈多疑;绿色表示骁勇鲁莽;粉红色表示年迈血衰;金银色表示庄严,多用于神仙圣人,等等。这是因为我国的传统文化以儒家文化为主体,儒家文化又以伦理道德为本位,因此,道德化成为传统文化的鲜明特色。在这浓重的道德化的文化氛围中生长的戏曲艺

艺术摄影论文

艺术摄影论文 一:浅谈艺术摄影用光技巧的重要性 光与影这两者具有非常密切的联系,不管是自天还是夜晚,影子都会因为光的存在而 存在。在现实生活中,光表现得较为现实,在此种背景下,光与影的完美组合成功的转移 了人们的注意力,也影响了人们对事物的准确判断。在摄影过程中,摄影师要借助自身的 艺术修养,通过光影技术等多种手段来达到较好的艺术效果。 一、摄影艺术的概述 所谓摄影是指借助镜头来表现真实画面的艺术媒介。从这一点来看,摄影媒介不能将 自己诊释出来,正因为如此,这种艺术介质影响着人们对摄影的看法。我们平常所看到的 照片具有明显的真实性。摄影师借助照片将真实的场景呈现出来,与此同时摄影师也具有 表现真实场景的欲望。摄影摄像技术借助不同的形式来持续、分化其所涉及的领域。 二、光线对生活与拍摄的影响 一拍摄的整体效果受到光线的影响 从物理学的方面来讲,照射在某一物体表面的光线、物体本身的反射能力都会影响着 某一物体本身的亮度。比如:一块黑色的抹布,虽然这块抹布自身具有较弱的反光能力, 但是如果将这块抹布放置在强烈的光线下,此时这块抹布的亮度值会增加。经过实践证明,拍摄对象在不同的光线中,所呈现出来的亮度是不同的。究其原因在于由于主观光线与客 观光线的影响,因此所拍摄的对象所呈现出来的结果是不相同的。在整个拍摄过程中,某 一种因素都会影响着亮度值。因此拍摄对象的最终效果会受到亮度值的影响。 二摄影过程中,光线的季节变化 我们都知道,太阳的位置会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因此照射在被拍摄物体上的光线 也会随着太阳位置的变化而发生变化。由于角度的变化,此时被拍摄物体表面的阴影与质 感会发生变化。通常情况下,最适宜的拍摄时间是从1o点到14点这一段时间;最合适的 采光角度是被拍摄物体上方的4-5度左右。虽然有时候所用的测光是相同的,但是由于所 选择的角度并不相同,因此所呈现出来的阴影却是不相同的。如果摄影师所采用的角度是 高角度,那么所呈现出来的阴影较短;如果摄影师所采用的角度是低角度,那么所呈现出 来的阴影较长。在拍摄过程中,摄影师要根据环境、季节、时间等因素来运用好光线。 三光线的软、硬区分 从光质的角度上来讲,可以将光线分为软光与硬光这两种。软光是指不会产生明显阴 影的光线。比如:阴天时候的光线就是软光。由于光线并不能直射到物体上,因此阴影部 分与受光部分会形成较小的反差,因此能见度较高的阴天往往是最佳的拍照时间。硬光是 指没有云彩遮挡下太阳光,又或者是人造光。比如:照明灯等。在直线光线的照明下,阴

浅谈现代油画的形式美

浅谈现代油画的形式美 形式美就是现实形象或艺术形象的形式之美、它包括构成形象的色、线、形、音、这些形式因素有规律的组合的美。形式美是一种具有相对独立的审美对象,而油画作品的艺术形式美对构成的规律和语汇的探索是不可回避的课题,同时也为油画的艺术创作活动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与其他艺术形式相比,油画天然石二维的一部浩瀚的油画史,一方面一直伴随着真实空间对二维的表现形式的挑战和二维依托媒介对空间描绘的幻觉;另一方面是平板画面表现的物理事实。从这个意义上讲,油画作品艺术的表现形式主要体现在:一是油画艺术的依托媒介的物理事实;二是客观形态作为油画形象自身所包含的抽象意味。我们可以把这两点称作油画艺术的装饰美感。无论是具象还是抽象形式油画艺术的画面结构方式是艺术家创作风格的一个重要标志。其组织要素往往表现出节奏、韵律、比例、均衡等组织秩序和排列关系,这些视觉符号在形式上的延展与进退关系概括起来有以下几种情形,应该说这些情形是把握了油画艺术形式美感的重要尺度。 在一幅好的油画作品中,色彩给人以强烈的吸引力形式给人以无限的想象力印象派画家所表现出来的大胆的奔放的笔触绚丽的色彩、意蕴的边线等营造了作品较为深远的意境,在当代绘画中画面中的形式构成了画面的骨架,构成了的元素极其重要如果说色彩和形式是画面的内在美,那么构成则是画面的内在美那么,构成则是最直接的外在表现。 按照美的规律对生活素材进行选择、加工、概括、提炼构思出主观交融的审美意象,然后再使用物质材料将审美意象表现出来,最终构成内容没与形式美相统一的艺术作品。另外在艺术创作中,首先要艺术构思,是“形之于手”。是更为艰辛的实践操作过程,同时是前者的实现过程,也是艺术构思的深化、充实、修正和提高的延续过程、还是不断检验原来的旧构思、探索、推进新构思的过程。我想每一个艺术家的的创作经历是不同的但创作的理念应是相近的。艺术创作过程就画家不同因素,创作过陈是不同的。艺术创作是艺术家运用一定的艺术媒介创作形式的过程,是艺术产生过程中一个复杂的审美创作活动,创作过程伴随作者强烈的心理活动因素遵循绘画产生的特殊规律。艺术传递是艺术家借助一定的物质材料和艺术语言将构思成熟的艺术形式转化为艺术作品。无论是什么画种都是由一定的物质材料用你的绘画语言表现出来我在艺术传递我重点表达色调,意象,构成,技法,因为我是用这些因素来表达自己的心灵,每一张新画的开始,都是一个新生命的脱变。 中国著名画家吴冠中曾这样写到“我爱绘画中的意境,不过这意境是结合在形式之中,首先通过形式才能体现。用绘画的眼睛去挖掘形象的意境,这就是我艺术生涯的核心........《油画实践甘苦谈》” 他对传统中国画和油画形式的融合有专门的探求。作品《富春江畔》(1963)、《富春江》(1963)、《微山湖》(1962)等作品可以看到他对传统山水和树木画法的采用,中国传统绘画中的审美意境."空灵"、"萧疏"、"淡泊"、"飘逸".时而直接时而含蓄地流露于画面之中。显然这些情调与油画材料的凝重、具有塑造性等性质有距离,为此吴冠中运用了水彩画法,让水性稀释油性的"滞重"感。但是要看到,吴冠中最有中国特色的作品还不仅仅是发挥"水性"的形式,而是更有综合内容的,包括对色彩的平面化处理,点、线、面的抽象结构和简化了的具体物象关系,以及油画色彩的浓重和丰富性与中国民间艺术清新明朗的格调和传统中国画淡雅清澄趣味的结合等等。 这一阶段的一些作品颇能体现他70年代的艺术风格,如《人寿年丰》(1959)、《蓖麻》

摄影造型艺术美学浅析

摄影造型艺术美学浅析 摘要:本文主要介绍摄影艺术造型美学特征和摄影造型语言的审美意蕴;探讨了光线、影调、线条和色调等摄影造型语言构筑摄影艺术美的意义及其表现。 关键词:摄影;造型艺术;美学 人类对美的热爱、追求与创造是来自于本身的原始信念,是人的本质天性。美存在于人类的活动之中,是人类活动的历史发展的结晶。所有的人类文明成果,无不蕴含着人类对美好追求的愿望。因此,摄影艺术作为人类的一种审美创造活动,其产生的摄影艺术作品,也是人类对追求美好生活的一种审美描述成果。 一、摄影是一种特殊的造型艺术 摄影是一种造型艺术,但是与其他造型艺术有本质的区别。它是靠光线、影调、线条和色调等构成自己的造型语言。摄影家正是借助这些语言来构筑摄影艺术的美。摄影作品赋予我们的形式美感,是十分丰富的,有空间感、立体感、质感、运动感、节奏感,等等。我们从摄影艺术中,所获得的美感,是与这些形式感密切相关的。 1.摄影作品的空间感 空间感,亦称深远感,在中国传统画创作和绘画理论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画家们所倡导的“画贵深远”,就是强调绘画要有深远的空间感。同样,在中外摄影史上,一些经久不衰的作品,亦多是摄影家们娴熟地运用透视规律成功地表达出深远空间感的结果。如亚当斯的《月升》,张印泉的《七星烟雨》等,即是如此。 摄影艺术的空间感是怎样借助透视规律表现出来的呢?或者说,摄影作品表达空间感是运用的什么“材料”和“语言”呢?摄影艺术表现深远的空间感,所用的艺术语言主要是线条和影调。因为摄影作品对空间的表现,主要通过两条途径:形体透视,即线条透视;空气透视,即影调透视。当然,这两种透视,不是孤立起作用的,而是相互联系的,同时又要借助适当地选择光线和拍摄角度等来实现。 2.摄影画面的立体感 摄影画面的立体感,即体积感,是使摄影作品生动自然,真实可信的重要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