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三年级语文上册《儿童和平条约》ppt公开课课件

北师大版三年级语文上册《儿童和平条约》ppt公开课课件

北师大版三年级语文上册《儿童和平条约》ppt公开课课件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知识点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知识点一、本册知识点 一级知识点二级知识点三级知识点 数与代数数的运算 1、百以内一位数乘(除)两位数的口算 2、一位数乘两、三位数的乘法和连乘;结合具体情况 进行估算 3、一位数除两、三位数的除法和连除;乘除混合两步 运算 4、解决生活中简单的乘、除应用题 常见的量 1、质量单位千克、克、吨 2、千克、克、吨之间的换算,简单的实际问题 3、年、月、日与24时计时法 空间与图形图形的认识 从三个方向观察用小正方体搭成的立体图形形状测量 1.周长的认识 2.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计算 统计与概率不确定现象 用“一定,经常,偶尔,不可能”等描述事件发生 的可能性。 二、单元课时知识点 第一单元乘除法 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 口算乘法 两位数乘一位数 乘除法 整十、整百数除以一位数 口算除法 两位数除以一位数

第一节小树有多少棵 知识点:1、掌握口算一位数乘(除)整十、整百、整千数以及百以内一位数乘(除)两位数的口算方法,有一定的口算速度和技巧,体验算法多样化。 2、能正确、熟练地口算乘、除法,口算速度约为每分种6-8道,正确率达90% 以上。 3、着重引导学生理解20×3的算理,即先计算2×3=6,再在积的末尾添上一 个0,从而得到20×3=60。 4、进一步把题目扩展到整百数乘一位数,由学生自己去类推。 5、给学生适当的练习,用于巩固学生所学的知识。 第二节需要多少钱 知识点:1、一位数乘两、三位数的乘法和连乘,结合具体情况进行估算 2、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学会两位数乘一位数的方法。掌握0和任何数相 乘都得0这一规律; 3、能正确计算两、三位数乘一位数及一个数连续乘两个一位数的乘法,5分钟 2-3道,正确率达90%以上。 4、使学生理解计算的过程,主要需要解决两个问题,一是如何把两位数转化 成整十数和一位数的和,二是分别求乘积再相加的问题。 5、通过实力引入两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问题,先让学生自己想办法解决。 6、讲解两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并演示计算的过程。10×3=30,2×3=6, 30+6=36,即先将12拆成10和2,再分别与3相乘,然后将乘积相加。 7、出几个练习题让学生用所讲的方法来解答,在解答过程中发现问题并及时 解决。 第三节参加科技馆 知识点:1、掌握计算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除法的方法,5分钟约2-3道,正确率达到90%以上。掌握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0这一规律;掌握用估算进行 试商的方法;能用乘法验算除法。 2、通过实例实例引入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计算问题,先让学生自己想办法解 决。 3、讲解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计算方法,并演示计算的过程:30÷3=10,6÷3=2, 10+2=12(这种方法用了上节课的整十数除以一位数的知识。) 4、出几道练习题让学生用所讲的方法来解答,在解答的过程中发现问题并及 时解决。 第二单元观察物体 按照要求正确搭建图形 搭建图形

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材分析

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上册 一、班级情况分析: 三(1)班有学生48人。学生通过两个学年的新教材学习,已经初步的适应了新课程的教材特点,并能有一定个性地去完成学习任务。班里的学习习惯都较好,这个学期的教学重点还是要放在良好听课习惯的养成上和数学思维能力训练。另外,关注学生的思想动态,积极教育与引导学生,让学生逐步爱上数学。 二、教学目标: (一)数与代数 1、第一单元“混合运算”。在这一单元的学习中,学生结合解决问题的过程,探索“先算乘除,后算加减”的运算顺序,体会到数学与实际的密切联系,能正确计算有关的两步式题。在计算过程中养成认真、细心、耐心检查的良好学习习惯。 2、第三单元“加与减”。在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加减 法的意义,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并能读懂情境中或表格中蕴含的数学信息,会分析数量关系,运用三位数加减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经历与他人交流算法的过程,能有条例地叙述自己的思考过程,能计算三位数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在计算过程中养成认真、细心、耐心检查的良好学习习惯。 3、第四单元“乘与除”,在本单元中,学生主要学习百以内一位数乘两位数 和一位数除两位数的口算。结合具体情境,感受乘除法计算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探索一位数乘两位数和一位数除两 位数的口算方法,体验算法的多样化,并能正确地计算;经历从实际情境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培养用乘除法的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4、第六单元“乘法”。在本单元中,学生主要学习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乘 法和连乘。能结合具体情境提出问题,列出乘法算式;探索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体验算法的多样化,并能选择合适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计算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并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并尝试解释估算的过程。

(完整)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上册教材解读

三年级数学组教材解读(一)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大家下午好。由我代表三年级数学组解读教材。本学期教材内容安排如下:有八个单元。分为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和综合实践这三个板块。我将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解读:单元整体介绍、单元编排特点、重点课节介绍。 第一板块:数与代数 第一单元:混合运算。本单元三节课的编排体例基本相同,都是以解决问题为主线,体会混合运算顺序的合理性。 重点问题一:本单元“混合运算”是如何做到计算和解决问题有机结合的?本单元第一节课的问题一体现了一题多解;问题二体现“先算乘法、再算加法”的合理性;问题三着重引导学生归纳总结运算顺序。书上两个练习题从不同角度体现了运算顺序的重要性。借助试一试中的两个问题,利用学生已有经验,理解每个算式意义和运算顺序。 重点问题二:教科书为什么重视画图策略,在本单元是如何体现的?本套教科书特别注重运用画直观图的策略,将相对抽象的思考对象“图形化”,并渗透到各个领域中,尽量把概念、运算意义、解决问题的理解过程变得直观,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数学。在本单元中可以把画直观图直接作为解决问题的工具或手段,也可以把画图作为描述数学问题,理解数量关系的工具或手段。课标解读中指出:教学时,能画图时尽量画。在教学中,运用画直观图策略注意以下四点:充足的时间、画图不要求统一、学会表达自己的思考过程、会画会表达即可。 重点问题三:本单元多次出现了形如:“结合小熊购物图,说说下面每个算式的意思,再算一算”,目的何在?主要是增进学生的数学理解。本套教材设计了“寻找生活中原型”活动,鼓励学生根据算式说现实中的“数学故事”, 不仅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即“从哪里来”,还让学生知道所学的知识“到哪里去”。从不同的角度诠释每个算式所表示的实际含义,促进数学理解,增强应用意识。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找原型的形式也不断丰富。本单元在前几册教材的基础上,根据具体内容,创设了形如:①给出算式,到指定的情境中找原型。②给出两个例子引导学生继续寻找算式在生活中的原型。这样的活动贯穿整个单元的始终,不失时机地重复出现。本单元三个“试一试”中最后一个问题都安排了这个活动,每个练一练也有相应的练习,以此来增进学生的数学理解。根据课程标准,在引导学生寻找生活原型、“讲数学故事”的过程中,要在认真倾听,切忌用统一的方式评价学生,课标要求评价学生方式多元化,只要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把算式的含义表述的完整清晰就可以。 第三单元:加与减 本单元主要讲解三位数连加、连减、加减混合及其应用。重点讲解《里程表》(一)和(二) 重点问题四:《里程表》(一)、(二)中,其数据的计算、数量关系都不是新的知识,为什么用两个课时来学习?针对这一状况,教科书注重引导学生运用画图方式呈现图中数学信息、分析数量关系,正确理解题意,逐步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该课中有三个重要问题,引领学生在画图中展开探究,掌握方法,发展思维,逐步会读图、会画图、会用图。 第四单元:乘与除

三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归纳整理北师大版

三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归纳整理(北师 大版) 、一年有(12)个月,一个月有(31)天的月份叫,有个大月:包括(1月、3月、月、7月、8月、10月、12月)。 一个月有(30)天的月份叫小月,有个小月:包括(4月、6月、9月、11月),还有一个特别的2月,有28天或29天。 2、2月有28天的年份叫平年。平年的2月有28天,平年一年有36天,也就是2个星期多1天。 2月有29天的年份叫闰年。闰年的2月有29天,闰年一年有366天,也就是2个星期多2天。 3、2月29日只有闰年才有,每四年才出现一次。 4、每年的下半年天数都相同,都有184天。 每年的上半年天数有所不同,平年上半年有181天,闰年的上半年有182天。 、判断平年、闰年的方法:如果年份的个位是单数,那么一定是平年。 判断方法:1)、将年份除以4(4年一闰)没有余数是闰年,有余数就是平年。 2)、遇到末尾有2个0的整百年份或3个0的整千年

份,要将年份除以400,没有余数是闰年,有余数就是平年。 6、1月1日是元旦;3月8日是妇女节;3月12日是植树节;月1日是劳动节;6月1日是儿童节;7月1日是建党节;8月1日是建军节;9月10日是教师节;10月1日是国庆节。 7、小明今年12岁了,他只过了3个生日,她的生日是2月29日。 8、一天24小时,时针走2圈。(时针走一圈12小时,分针走一圈60分即1小时),一天(从凌晨0点起) 9、普通计时法(12时计时法)→24时计时法:中午12点之前:数字不变,只要去掉前面的限定词;中午12点之后:先去掉前面的限定词,再加上12。 24时计时法→普通计时法(12时计时法):小于12时:数字不变,在前面加上凌晨、上午或者中午。大于12时:数字要减去12,再在前面加上下午、晚上或者深夜。 10、“经过了几个小时?”的问题一定要用后面的时间去减前面的时间,而且两个时间的计时方法一定要一样。(都为24时计时法或都为普通计时法) 11、搭配问题一定要注意顺序。思考时要有先后顺序(先确定一项,再考虑另一项)。如果第一项有a种,第二项有b 种,那么搭配的方案就有a×b种。 12、日历中的规律:

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语文全册122页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进度表

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仍采用主题单元的形式,全册共12个主题单元,其中第七单元《集市和超市》为开放单元。这些主题有表现自然世界风貌的,如“色彩”“声音”“塞北江南”“鸟儿”和“奇妙的海底世界”;有反映儿童成长过程的,如“我们和我”“成长的经历”和“幻想和想像”;也有折射社会发展、科技进步及人类文化的,如“心中有祖国”“集市和超市”“通讯”和“过年”。每个单元包括三篇主体课文和一个“语文天地”。全册共33篇主体课文(其中一篇为《寓言二则》),所选课文富有文化内涵和时代气息,表现了大自然的瑰丽神奇,描绘了祖国日新月异的发展,赞美了人类美好健康的情感,内容与学生生活密切联系,与学生身心发展同步,可使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可激发学生追求理想,崇尚科学,为了实现理想而努力。 学情分析

教学目标和任务 1、通过一系列与主体课文紧密配合的字、词、句、篇的练习,激发学生对祖国语文的喜爱,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加强语文基础知识的学习和使用,促使学生逐步掌握最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 2.通过自读课文的学习,扩展学生的知识面,逐步提高阅读能 力。 3.通过“畅所欲言”创设各种问题情境,激发学生表达的欲望,引导学生清楚明白地讲述见闻,有条理地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同时学会倾听。 4.通过“笔下生花”习作栏目的学习,促进学生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又能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和良好的品 德素养。 5.通过“初显身手”的学习,引导学生结合语文学习有意识地观察周围生活,有目的地收集资料;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在生活中尝试运用语文知识和能力解决简单的问题,并在活动 中学会合作。 教学活动与措施 1、要继续重视写字的指导。除了在课堂教学中注意识字和写字的联系外,还要指导学生在经常不断的练习中提高写字技能,做到书写规范、端正、整洁,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2、学习词语,无论是谁都有一个从认识到理解、从理解到会运用的过程。人们对一个新词的认识,开始总是朦胧的,不确定的,随着语言活动的进行,认识逐步达到清晰明确。因此不能把解词、背注释作为教学重点,要尽可能地在语境中检验学生掌握词语的情 况。

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总结(北师大新版)

小学三年级数学(北师大版) 一、本册知识点 一级知识点二级知识点三级知识点 数与代数数的运算 1、百以内一位数乘(除)两位数的口算 2、一位数乘两、三位数的乘法和连乘;结合具体情况 进行估算 3、一位数除两、三位数的除法和连除;乘除混合两步 运算 4、解决生活中简单的乘、除应用题 常见的量 1、质量单位千克、克、吨 2、千克、克、吨之间的换算,简单的实际问题 3、年、月、日与24时计时法 空间与图形图形的认识 从三个方向观察用小正方体搭成的立体图形形状测量 1.周长的认识 2.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计算 统计与概率不确定现象 用“一定,经常,偶尔,不可能”等描述事件发生 的可能性。 单元课时知识点 第一单元乘除法 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 口算乘法 两位数乘一位数 乘除法 整十、整百数除以一位数 口算除法 两位数除以一位数 第一节小树有多少棵 知识点:1、掌握口算一位数乘(除)整十、整百、整千数以及百以内一位数乘(除)两位数的口算方法,有一定的口算速度和技巧,体验算法多样化。 2、能正确、熟练地口算乘、除法,口算速度约为每分种6-8道,正确率达90% 以上。 3、着重引导学生理解20×3的算理,即先计算2×3=6,再在积的末尾添上一 个0,从而得到20×3=60。 4、进一步把题目扩展到整百数乘一位数,由学生自己去类推。 5、给学生适当的练习,用于巩固学生所学的知识。 第二节需要多少钱 知识点:1、一位数乘两、三位数的乘法和连乘,结合具体情况进行估算 2、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学会两位数乘一位数的方法。掌握0和任何数相 乘都得0这一规律; 3、能正确计算两、三位数乘一位数及一个数连续乘两个一位数的乘法,5分钟

最新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总结

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总结 1、一年有(12)个月,一个月有(31 )天的月份叫(大月) ,有( 7 )个大月:包括(1 月、3 月、5 月、7 月、8 月、10 月、12 月),一个月有(30)天的月份叫小月,有(4) 个小月:包括(4 月、6 月、9 月、11 月),还有一个特别的 2 月,有28 天或29 天。 2、2 月有28 天的年份叫平年。平年的2 月有28 天,平年一年有365 天,也就是52个星期多1天。 2 月有29 天的年份叫闰年。闰年的2 月有29 天,闰年一年有366 天,也就是52个星期多2天。 3、2 月29 日只有闰年才有,每四年才出现一次。 4、一年有4 个季度,第一季度包括:1 月、2 月、3 月,平年共计90天,闰年共计91天;第二季度包括:4 月、5 月、6 月共计:91 天;第三季度包括:7 月、8 月、9 月共计:92 天;第四季度包括:10 月、11 月、12 月共计:92 天; 5、每年的下半年天数都相同,都有184 天。 6、每年的上半年天数有所不同,平年上半年有181 天,闰年的上半年有182 天。 7、判断平年、闰年的方法:如果年份的个位是单数,那么一定是平年。 判断方法:1)、将年份除以4(4 年一闰)没有余数是闰年,有余数就是平年,没有余数是闰年; 2)、遇到末尾有2 个0 的整百年份,要将年份除以400,没有余数是闰年,有余数就是平年。

8、1月1日是元旦;2月14日是情人节;3月8日是妇女节;3月12日是植树节;4月1日是愚人节;5月1日是劳动节;5月4日是五四青年节;6月1日是儿童节;7月1日是建党节;8月1日是建军节;9月10日是教师节;10月1日是国庆节;12月25日是圣诞节。 9、小明今年12岁了,他只过了3个生日,她的生日是2月29日。 10、一天有24 小时,时针走2 圈。(时针走一圈12 小时,分针走一圈60 分即 1 小时),一天(从凌晨0 点起)11、普通计时法→ 24 时计时法:中午12 点之前:数字不变,只要去掉前面的限定词;中午12 点之后:先去掉前面的限定词,再加上12; 24 时计时法→ 普通计时法:小于12 时:数字不变,在前面加上凌晨、上午或者中午。大于12 时:数字要减去12,再在前面加上下午、晚上或者深夜。 12、“经过了几个小时?”的问题一定要用后面的时间去减前面的时间,而且两个时间的计时方法一定要一样。(都为24时计时法或都为普通计时法)13、搭配问题一定要注意顺序。思考时要有先后顺序(先确定一项,再考虑另一项)。如果第一项有a种,第二项有b种,那么搭配的方案就有(a×b)种。 14、日历中的规律:1)横着看每行相邻的两个数相差1,右边的数总比左边的数大1. 2)数着看每列相邻的两个数相差7,下面的数总比上面的数大7.

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语文课文资料

【篇一】 《国徽》课文 我拾到一分硬币, 我去交给老师, 我要先擦掉 他上面的污泥。 为的是让硬币上的 国徽像一颗星, 闪烁在我小小的 温暖的手心里。 我走在大街上, 我扶起一个 摔倒的小弟弟; 我看见: 警察叔叔甜甜的微笑 把他帽子上的国徽 映照得更美丽。 有一天, 我走过*, 我看见: 我们得国徽 和太阳在一起, 照耀着我, 也着摇着 祖国辽阔得大地。 《国徽》 教学要求: 1、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培养爱护国徽、愿用自己的行动为国徽增光的思想感情。 2、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 3、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全诗。 教学重点: 1、了解小作者在平时的生活中怎样爱护国徽,又怎样用自己的行动使国徽更美丽。

2、有感情地朗读全诗。 教学难点: 联系自己,说说在生活中如何做能使国徽更美丽。 教学课时: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 2、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3、通过讨论交流,了解有关国徽的相关知识。 教具准备: 1、有关国徽的录像片。 2、各种硬币,分组观察时用。 教学过程: (一)引发兴趣,导入新课。 1、谈话,引导学生观察:硬币背面印着什么? 板书:国徽 你还在什么地方能看到国徽? 学生:在公安局。 在法院也可以看到它。 在人民大会堂前也能看见它…… 2、观察国徽图案里有什么。 (国徽图案里有*、五星、麦穗、齿轮) (二)学习生字、新词 1、自学。(自己查字典学习,掌握生字的音、形、义。小组合作学习,读准字音,分析难记字的字形,交流对字义的理解。) 2、全班交流,一起突破难点。 “你已经认识了那些字词?你认为哪些字难读难记难写?” (1)读准字音。 shuo dao 闪烁 摔倒 (2)记住字形。 擦:右边中间是“” 摔:右边的笔顺是:

2019年新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上册教材分析

2019年新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上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特点: 本册教材深入贯彻了整套教材的编写特点,即精心设计了“情境+问题串”的呈现方式;情境设计更加注重题材的趣味性、丰富性与多样性;注重数学基本活动经验的积累;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学习机会,体现教材的弹性和可选择性;鼓励学生对学习过程进行反思回顾,注重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等。在充分体现整套教材特点的基础上,本册教材还突出以下特点,即借助画图方式帮助学生分析数量关系,鼓励学生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注重寻找算式在生活中的原型,帮助学生理解混合运算的“来龙去脉”;在计算部分的编排设计上,着重借助点子图理解算理,促进计算技能的逐步形成;结合丰富实例,注重亲身体验,逐步积累活动经验,发展空间观念;借助最熟悉的生活原型,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数学概念,探索计算方法。 本册知识重点: 1、正确地计算一位数乘(除)多位数的口算、笔算,连乘、连除和乘除混合两步运算。 2、能判断平年和闰年;体会引入24时记时法的必要性,认识24时记时法,培养时间观念,能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结合具体生活情境,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千克、克、吨,掌握千克、克和吨之间的关系,并能进行简单的换算.结合具体实物或图形认识周长;探索并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的计算方法;根据指令搭立体图形,并学习从多方位观察立体图形。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4、能够列出简单试验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有大小。本册知识难点: 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加强估算、鼓励算法多样化。 本册知识框架梳理: 第一单元 混合运算思维 框架 丰富现实背景 积累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经验 会进行混合运算 内容 框架 小熊购物(乘加、乘减混合运算及其应用) 买文具(除加、除减混合运算及其应用) 过河(带有小括号的两步混合运算及其应用) 第二单元 观察物体思维 框架 丰富观察活动 积累观察想象的经验 发展空间想象力(由形状简单的实物抽取出空间图形)内容 框架 看一看(一)(观察一个物体最多看到三个面和从相对位 置观察一个物体) 看一看(二)(从不同位置观察两个物体的相互关系) 第三单元 加与减思维 框架 丰富现实背景 积累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经验 内容 框架 捐书活动(三位数连加运算) 运白菜(三位数连减运算) 节余多少钱(三位数加减混合运算) 里程表(一)(解决起点为0的有关里程表的实际问题) 里程表(二)(解决起点为0的有关里程表的实际问题)

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上册 全册教案 (70页)

教材分析 新版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教册一共安排了八个单元,其中数与代数包括:混合运算、加与减、乘与除、乘法、年月日和认识小数。图形与几何包括:观察物体、周长。除此之外,还有“数学好玩”、“整理与复习”和“总复习”。 “观察物体”设计了两个课时,从更多的不同位置观察一个或两个物体,为学生提供了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去想象、推理、模拟、观察、验证,获得丰富的观察物体的直接经验,以此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综合与实践”设计了“校园中的测量”,引导学生选择合适工具和方法在开展测量活动,经历活动全过程,积累实际活动经验,提高综合实践能力。“整理与复习”、“总复习”按照整套教材的整体编排重新设计,具体设计思路请见整套教材的修订方案。 1.借助画直观图帮助学生分析数量关系,体会“化繁为简”,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与策略 《标准》明确指出:“借助几何直观可以把复杂的数学问题变得简明、形象,有助于探索解决问题的思路,预测结果。几何直观可以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数学,在整个数学学习过程中都发挥着重要作用。”本册教材特别注重运用画直观图的策略,帮助学生理解题目中的数学信息,理清数量关系,找到适合自己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学习通过画图方式呈现、筛选有用信息,进而寻求问题解决的策略,在观察、解释和比较中体会“化繁为简”的过程,学会一些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 本册教材在前几册教科书已有渗透和铺垫的基础上,力求突破以往的呈现形式,结合生活或具体情境,不仅展现知识的形成过程,即:“从哪里来”;还在试一试和练习中设计了让学生根据算式寻找生活中的原型的活动,即:“到哪里去”。从不同的角度诠释每个算式所表示的实际含义,理解其意义,增强应用意识。 2.借助最熟悉的生活原型,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数学概念,探索计算方法。 小数是十进分数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根据十进制的位值原则,把十进分数仿照整数的写法写成不带分母的形式,就是小数。相比分数,小数在现实生活中应用更加广泛,学生在日常的生活中或多或少都接触到过一些小数。因此教材安排先学习小数,再学习分数。 “元、角、分”是小数的一种常见的、直观的的现实模型,学生生活中有接触,并不陌生。因此教材主要利用元、角、分与小数之间的关系,来帮助学生初步认识小数,并结合购物情境来应用小数。 无论是“认识小数”还是“小数简单的计算”,大都在购物情境中进行,借助元、角、分之间的十进关系来帮助学生初步理解小数的意义,知道表示单价的小数的实际含义;理解计算小数加减法为什么数位对齐的道理。 为丰富对小数的认识,教材还借助米、分米、厘米之间的十进关系,从另一个角度认识小数。教材选择“能通过吗”这一学生熟悉的情境,在理解用小数表示的“栏杆和汽车”高度过程中,进一步认

(新版)北师大三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归纳

三年级数学知识点归纳 一、混合运算的顺序: 1.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只有加、减法或者只有乘、除法,都要从左往右按顺序计算。 2.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有乘、除法和加、减法、要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算式中有小括号的,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小括号外面的。 3.小括号是老大,乘除法是老二,加减法是老三。先算老大,再算老二,最后算老三。老大>老二>老三 二、观察物体 1.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同一物体,所看到的物体的形状是不一样的。 2.站在一个位置上观察,最多能看到三个面。 3.判断什么位置看到的物体的形状时,一定要借助物体的形状特征、方向特征等来帮且辨别。 4.要知道观察者看到的是什么形状,首先要弄清观察者所站的位置,然后从观察者所站的角度观察,就能判断出观察者看到的是什么形状。 5.根据看到的立体图形的形状来辨认它的摆放方式时,首先要了解这个物体相邻面以及相对面分别是谁,然后根据确定的方位看到的形状来想象物体的摆放方式。 三、加与减(三位数的加减混合运算) 连加: 1.三个数连加的计算方法:可以逐步脱式计算,列两个竖式进行计算,先算出前两个数的和,用所得之和再与第三个数相加;也可以把三个数直接列一个竖式计算,从个位加起,哪一位上满几十就向前一位进“几”。 2.运用连加运算解决实际问题时,先要分析题意,弄清数量间的关系,再列出连加算式解答。 计算时可以列两个竖式计算,也可以列一个竖式计算。 连减: 1.使用小括号可以改变运算顺序,在有小括号的算式中,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 2.计算三位数连减时,可以先把前两个数相减,再减第三个数;也可以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再用第一个数减去这两个数的和。 3.用竖式计算三位数的连减运算时,相同数位要对齐,从个位减起。哪一位上的数不够减,要从它的前一位退1当10,在本位上加10再减。 加减混合: 1.没有括号的加减混合运算按从左往右的顺序依次计算。 2.有小括号的加减混合运算,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小括号外面的。 3.用加减混合运算解决实际问题时,先要分析数量关系,根据题意画出直观图,借助直观图理清数量间的关系,确定先求什么,再求什么,最后列出相应的算式解答。

北师大版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口算练习全套

12×4= 400×5= 400×7= 14×3=8× 26= 500×6= 36×3= 64×2=26×3= 200×9= 13×3= 23×3=60×7= 79×6= 70×8= 53×8=32×3= 72×6= 20×8= 13×8=55×3= 60×40= 70×80= 23×8=35×3= 49×7= 80×8= 13×7=19×3= 29×4= 90×8= 58×8=40×3= 12×6= 90×9= 13×2=11×3= 22×4= 30×8= 79×8=60×5= 12×5= 91×9= 14×2=50×5= 88×8=11×4= 400×5= 400×6= 12×3=8× 22= 500×6= 36×5= 62×4=27×3= 200×8= 13×3= 23×3=50×7= 78×6= 70×9= 53×7=32×4= 72×5= 20×6= 12×8=45×3= 600×4= 700×8= 24×8=35×4= 49×5= 82×8= 23×7=19×4= 39×4= 90×8= 58×7=41×3= 12×7= 90×9= 14×2=11×3= 22×4= 30×9= 19×8=60×4= 12×9= 91×6= 14×5=50×5= 99×9=

11×4= 400×5= 900×6= 12×3=8× 27= 500×6= 36×5= 62×4=27×5= 52×8= 30×9= 23×7=51×7= 68×6= 60×9= 43×7=32×9= 74×5= 20×6= 12×7=46×3= 600×7= 700×5= 4×58=7×34= 39×5= 72×8= 23×6=19×5= 39×3= 90×3= 58×6=41×4= 14×7= 50×9= 14×2=11×4= 22×3= 31×9= 20×8=60×4= 12×9= 3×90= 18×5=40×4= 77×8=46×3= 600×5= 300×4= 24×7=38×4= 79×5= 83×8= 21×7=23×4= 39×5= 90×7= 55×7=36×5= 21×6= 80×4= 77×5=11×7= 500×5= 700×6= 12×4=8× 37= 700×3= 38×5= 62×3=27×4= 52×7= 9×30= 7×27=7×51= 74×6= 60×9= 54×7=3×42= 12×6= 900×3= 2×14=33×3= 22×4= 9×37= 8×19=400×4= 9×12= 91×5= 16×5=80×8= 66×6=

北师大三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汇总

北师大三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 第一单元混合运算 1、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统称四则运算。 2、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只有加、减法或者只有乘、除法,都要从左往右按顺序计算。 3、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有乘、除法和加、减法、要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 4、算式有括号,要先算括号里面的,再算括号外面的;括号里面的算式计算顺序遵循以上的计算顺序。 关于“0”的运算 1、“0”不能做除数; 字母表示:a÷0错误 2、一个数加上0还得原数; 字母表示:a+0= a 3、一个数减去0还得原数; 字母表示:a-0= a 4、被减数等于减数,差是0; 字母表示:a-a =0 5、一个数和0相乘,仍得0; 字母表示:a×0=0 6、0除以任何非0的数,还得0;

第三单元加与减 1、在计算脱式计算连加时,按从左到右的顺序,先把前两个数相加,再加第三个数,也可以把三个数直接用一个竖式计算,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哪一位上的数字满几十就要向前一位进几,不要认为满十进一。 2、在计算三个三位数连加时,如果哪两个数相加能凑成整百,整千数,就先将这两个数相加,再加另外那个数。 3.用脱式计算连减时,按从左到右的顺序,先把前两个数相减,再减第三个数。也可以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写在小括号里面,再用第一个数减去这两个数的和。 4.如果哪两个数相加能凑成整百,整千数,就先将这两个数相加,再加另外那个数。 5.三位数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没有小括号的按从左到右的顺序依次计算,有小括号的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小括号外面的。 6.根据里程表提出问题,一般先把里程表转化成线段图来观察,再列式计算。 7.解决此类问题时,一定要从多个角度画图去理解三者之间的位置关系。位置变化,列式也随之变化。 8.当天行驶的里程数=当天里程表的读数-前一天里程表的读数 9.解答算式谜时,要通过观察推理找到从哪一位先计算,然后一步一步推算出答案。

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汇总

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汇总 第一单元混合运算 1、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统称四则运算。 2、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只有加、减法或者只有乘、除法,都要从左往右按顺序计算。 3、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有乘、除法和加、减法、要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 4、算式有括号,要先算括号里面的,再算括号外面的;括号里面的算式计算顺序遵循以上的计算顺序。 关于“0”的运算 1、“0”不能做除数; 字母表示:a÷0错误 2、一个数加上0还得原数; 字母表示:a+0= a 3、一个数减去0还得原数; 字母表示:a-0= a 4、被减数等于减数,差是0; 字母表示:a-a =0 5、一个数和0相乘,仍得0;

字母表示:a×0=0 6、0除以任何非0的数,还得0; 字母表示:0÷a(a≠0)=0 7、0÷0得不到固定的商;5÷0得不到商. 1.四边形特征 正方形 四条边都相等,两组对边分别平行 四个角都是直角 长方形 对边相等,两组对边分别平行 四个角都是直角 平行四边形 对边相等,两组对边分别平行 两组对角分别相等 梯形 只有一组对边平行 等腰梯形同底上的两个角相等

2.生活中的简单物体观察总结:同一个物体从不同的角度看会有不同的形状。 3.总结:同一立体图形从不同角度观察会有不同的形状。 第三单元加与减 1、在计算脱式计算连加时,按从左到右的顺序,先把前两个数相加,再加第三个数,也可以把三个数直接用一个竖式计算,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哪一位上的数字满几十就要向前一位进几,不要认为满十进一。 2、在计算三个三位数连加时,如果哪两个数相加能凑成整百,整千数,就先将这两个数相加,再加另外那个数。

三年级语文公开课教案

13 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第二课时) 授课教师:曹小弟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人物心情。 2、了解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的外形,复述雷奈克发明听诊器的经过。学会用“如果……就……”“果然”造句。 3、理解课文内容,懂得任何发明创造都离不开观察与实践,我们应该从小养成爱观察、肯动脑的习惯。 教学重点:复述雷奈克发明听诊器的经过。学会用“如果……就……”“果然”造句。 教学方法:情景教学法谈话导入法朗读理解法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1、听写词语。(思索木棍分析效果形状肺结核) 二、读题导入、认识听诊器。 1.读题: 示图:这是什么?对,这是现在我们常见的听诊器。看病的时候,医生用它在病人的胸部或背部来听音诊断。 2.今天,我们要认识的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可不是这样的,它是什么样的呢?请小朋友听清楚要求,打开书,先把全文读一遍,然后找出描写听诊器样子的句子用直线划出来。 3.交流:好,我发现同学们读得非常专心,一下子找到了课文最后一节。(示屏幕) 4.自读:那么,就请你再次读读最后一节,再看看书上的插图,然后自己来说说第一个听诊器是什么样的?好,大声读吧。 5.交流:我们来说说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是什么样的? 6.(教师板画):说得多清楚!这么一说,大家就知道这听诊器的模样了,我们还可以画出来了。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是两端做成喇叭状的空心木管(指图)

7.(齐说):来,一起看着画说: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是怎样的? 三、读好情景,复述过程。 渡:小朋友们说的真不错,不一会儿就记住了听诊器的模样。那么,法国医生雷奈克是怎么会想到发明出这样的听诊器的呢?这里还有一段有趣的故事呢,你们想知道吗?其实,课文的第二节就清楚地告诉了我们。 1、自读:请同学们认真读一读第二节,注意把这个故事读通顺、读流利。读完后,用上“果然”说说雷奈克是怎样发明第一个听诊器的? 2、先讲给同桌听听。 3、刚才大家讲得可带劲了,相信同学们一定能完整地讲好这个故事,哪些同学愿意来讲给大家听? 4、说故事 ▲交流(师板书)男孩吸引划木听音卷簿听音 四、朗读“高兴”,再现情景 1.小游戏:是的,一种普通的生活现象带给了雷奈克深深的启示。同学们,现在我们每个小朋友也来当一当小医生,小雷奈克,好不好?请同桌两个小朋友把准备的卷筒拿出来,一个小朋友在一头轻声说上一句话,另一个听声音。 ▲这位小雷奈克,请你说说当你听到从另一端传来的清晰声音时,你的心情怎样?(高兴,兴奋) 过渡:你们兴奋的心情溢于言表,而当时雷奈克医生意外成功地听见了病人的心跳声,呼吸声,他确实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真的是高兴极了。 2.指名读词, 3、读句:“原来,通过木板,在另一头能清楚地听到划木头的声音!雷奈克试了试,声音果然沿着木板传了过来。他高兴极了,马上跑回医院。他把一本笔记簿卷成筒儿,一头靠着病人的胸腔,另一头凑近自己的耳朵。啊!呼吸声、心跳声都听到了!”齐读。 (1)理解“果然”,从这个“果然”中你读出了什么?)此时此刻,他会怎么想? (2)生活中你们有过这样的体验吗?原先的判断,猜测得到了验证,你的心情怎样?谁能读好这句话。 (3)结合你的生活实际,也来用“果然”说一句话。 (3)自读:同学们,雷奈克医生为自己的发现而高兴,你能把高兴的心情送到句子中好好读一读吗?自己尽情地读吧。 过渡:同学们读得好极了。看到大家一脸的喜悦,我感到高兴的雷奈克就在我们面前。来,谁来读给我们听?

北师大三年级上册数学说课标,说教材整理版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上册 一、本册教材的编写意图: 本套教材选取有密切联系的几个信息,通过问号的解决、你说我讲探索活动、信息发现、自主练习的训练完成每节课教学,综合练习的设计,让学生在形式多样的数学练习活动中将复习与整理得到具体落实,让学生对所学知识,进一步查缺补漏,提高综合应用知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利用数学游戏、情境图呈现、实践和操作活动等形式,让学生了解自己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做出自我评价。使学生初步的从三维目标的达成上全面评价自己,培养学生自我评价、自我反思的能力,使评价成为促进学生发展的动力。 二、本册教材的编写特点: 1、选取的素材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新颖有趣。本册教材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生活经验,选取了学生身边的、熟悉的、新颖的、感兴趣的内容为素材,目的是有计划地引导学生认识自己,认识家庭,认识学校,认识社会,认识自然,让学生体验到数学学习的内容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和富有挑战性的,使学生能通过观察、思考、动手实践等一系列的学习活动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欲望。 2、从学生认知特点出发,优化知识结构。 3、由“情境创设”引发出“质疑”。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密切联系的信息(情境图),创设情境,把这些学生感兴趣的现实活动的情境贯穿起来,编排成“情境”或“故事”,从而引出一系列相对独立而又有着一定的逻辑联系的问题的形成。 4、强化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教材重视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

5、把解决问题与数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学习融合为一个过程。本册教材不受严格的知识体系束缚,由解决现实情境中的问题引发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学习,然后把学到的新知识又作为解决新情境中的问题的工具,让学生把解决问题与知识学习融合在同一过程中,形成以解决问题为线索的基本框架。 三、说课标、说教材、说建议: (一)、说课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 (1)、使学生掌握一位数乘、除二、三、四位数(积在10000以内的笔算法则,并且能比较熟练地笔算,养成验算的好习惯。 (2)、会口算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整千的数。 (3)、认识质量单位克、千克和吨,知道1吨=1000千克、1千克=1000克;并进行有关的简单换算。 (4)、初步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等图形的周长的含义,会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 (5)、能用合适的方法收集整理数据,在具体的统计活动中,掌握统计与可能性知识。 2、过程与方法目标: (1)、经历探索两、三位数乘除一位数的计算方法的过程,初步形成独立思考和探索的意识。在进行估算的过程中,初步形成估算意识。 (2)、在对长方形、正方形特征及周长公式的探索过程中,提高学生观察操作能力,发展初步的空间观念。 (3)、经历对数据的搜集、整理、分析的过程,体会统计的工具性,培

三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解决问题完整版

三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 版解决问题 标准化管理处编码[BBX968T-XBB8968-NNJ668-MM9N]

1、三、四年级同学一共收集树种65千克,三年级同学收集6袋,每袋5千克,四年级心理学收集了多少千克? 2、6只茶杯用一个盒子包装,33只茶杯能包装几个盒子? 3、小胖今年10岁,爷爷今年的岁数是小胖的6倍,爷爷明年几岁? 4、小明收集风景邮票64张,收集动物邮票是风景邮票的3倍还多5张,收集两种邮票共多少张? 5、粮店运来8袋面粉,每袋30千克,4天全部卖完。每天卖出面粉多少千克? 6、动物园有一只东北虎体重200千克,野牛体重是东北虎的3倍。这只东北虎体重有多少千克? 7、前进小学图书室有科技书305本,平均分给6个班同学,每班可分多少本还剩多少本 8、某修路队要修一段公路,已经修了4800米,是未修公路的8倍。这条路全长多少米? 9、牛肉6千克的价钱等于猪肉8千克的价钱,已知1千克牛肉16元,1千克的猪肉卖多少元? 10、一条裤子28元,一件上衣的价钱是一条裤子的2倍。买这样一套衣服,需要多少钱? 11、学校买来6个书架,每个书架有4层,每层可以放35本书,这些书架一共可以放多少本书?

12、小明每分钟能打51个字。一篇稿件共425个字,8分钟后小明还剩多少个字没打完? 13、校园里共栽了21棵槐树。栽的松树是槐树的4倍,栽了多少棵松树? 14、买一台电风扇的价钱是231元,买3台电风扇要用多少元? 15、一只大象的体重等于8头牛的体重,1头牛的体重等于2匹马的体重。1匹马的体重是300千克,这只大象的体重是多少千克? 16、儿童剧场楼下有405个座位,楼上有9排,每排有32个座位。楼下比楼上多多少个座位? 17、商店卖出63个蓝气球,卖出的红气球的个数是蓝气球的7倍。卖出多少个红气球哪种气球卖得多,多多少个 18、停车场停着45辆小汽车,开走18辆后,剩下的正好排成3行。每行有多少辆小汽车? 19、买一台电风扇的价钱是231元,买3台电风扇要用多少元? 20、一只大象的体重等于8头牛的体重,1头牛的体重等于2匹马的体重。1匹马的体重是 300千克,这只大象的体重是多少千克?

北师大版语文三年级上册要求背诵的课文及古诗[1]

《爱是什么颜色》 我爱碧绿的颜色, 因为—— 禾苗是碧绿的, 小草是碧绿的, 我生活在农村, 连我的梦 也是碧绿的。 我爱火红的颜色, 因为—— 朝阳是火红的, 枫叶是火红的, 我是一个少先队员, 我们的队旗,我们的心, 也是火红的。 我爱蔚蓝的颜色, 因为—— 辽阔的天空是蔚蓝的, 无边的大海是蔚蓝的, 将来我要当一名海军战士, 乘风破浪,保卫海疆。 我穿的那身威武的军装 也将是蔚蓝的。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宋)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 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 映日荷花别样红。 《赠花卿》(唐)杜甫 锦城丝管日纷纷, 半入江风半入云。 此曲只应天上有, 人间能得几回闻。 《竹里馆》(唐)王维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示儿》(宋)陆游 死去元知万事空, 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 家祭无忘告乃翁。

《国徽》 我拾到一分硬币,我去交给老师, 我要先擦掉 它上面的污泥。 为的是让硬币上的国徽像一颗星, 闪烁在我小小的 温暖的手心里。 我走在大街上, 我扶起一个 摔倒的小弟弟; 我看见: 警察叔叔甜甜的微笑把他帽子上的国徽映照得更美丽。 有一天, 我走过天安门, 我看见: 我们的国徽和太阳在一起, 照耀着我, 也照耀着 祖国辽阔的大地。 《望天门山》(唐)李白天门中断楚江开, 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 孤帆一片日边来。 《敕勒歌》北朝民歌 敕勒川,阴山下。 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鸟》(唐)白居易 谁道群生性命微, 一般骨肉一般皮。 劝君莫打枝头鸟, 子在巢中望母归。

最新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汇总

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汇总 第一单元混合运算 1、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统称四则运算。 2、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只有加、减法或者只有乘、除法,都要从左往右按顺序计算。 3、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有乘、除法和加、减法、要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 4、算式有括号,要先算括号里面的,再算括号外面的;括号里面的算式计算顺序遵循以上的计算顺序。 关于“0”的运算 1、“0”不能做除数; 字母表示:a÷0错误 2、一个数加上0还得原数; 字母表示:a+0= a 3、一个数减去0还得原数; 字母表示:a-0= a 4、被减数等于减数,差是0; 字母表示:a-a =0 5、一个数和0相乘,仍得0; 字母表示:a×0=0 6、0除以任何非0的数,还得0; 字母表示:0÷a(a≠0)=0 7、0÷0得不到固定的商;5÷0得不到商. 第二单元观察物体 1.四边形特征

正方形 四条边都相等,两组对边分别平行 四个角都是直角 长方形 对边相等,两组对边分别平行 四个角都是直角 平行四边形 对边相等,两组对边分别平行 两组对角分别相等 梯形 只有一组对边平行 等腰梯形同底上的两个角相等 2.生活中的简单物体观察总结:同一个物体从不同的角度看会有不同的形状。 3.总结:同一立体图形从不同角度观察会有不同的形状。 第三单元加与减 1、在计算脱式计算连加时,按从左到右的顺序,先把前两个数相加,再加第三个数, 也可以把三个数直接用一个竖式计算,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哪一位上的数字满几十就要向前一位进几,不要认为满十进一。 2、在计算三个三位数连加时,如果哪两个数相加能凑成整百,整千数,就先将这两个数相加,再加另外那个数。 3.用脱式计算连减时,按从左到右的顺序,先把前两个数相减,再减第三个数。也可以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写在小括号里面,再用第一个数减去这两个数的和。 4.如果哪两个数相加能凑成整百,整千数,就先将这两个数相加,再加另外那个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