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三年级下册_笔算乘法(进位)教案与教学反思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_笔算乘法(进位)教案与教学反思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_笔算乘法(进位)教案与教学反思

第4单元两位数乘两位数

第5课时笔算乘法(进位)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出自杜甫的《春夜喜雨》

◆教学目标】

让学生经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过程,学会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进位乘法,在学习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关系。

【教学重难点】

重点:能够正确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进位乘法。

难点: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教学准备】

例2主题图、彩色笔。

【教学过程】

一、学前准备

1、口算(两位数乘整十数)

38×10 20×14 91×40 81×60

72×30 50×31 62×30 70×21

2、笔算。

35×7= 23×21=

让学生集体完成并指名两位同学到黑板上完成,做完后请同学说一说计算过程,全班集体订正。

二、探究新知

1、学习教材第49页例2。

出示例2。

教师:读一读题,你从中知道了哪些信息?跟同伴说一说。

师:要求一共需要多少盒酸奶,也就是求37个48是多少,怎样列式呢?

学生回答,老师板书:37×48

老师:怎样计算呢?同学们可以根据以前学过的乘法计算方法去想,也可以小组讨论,看看怎样得出得数,各组代表向全班同学汇报本组的各种计算方法。

(1)估算方法:48≈50 37≈40 50×40=2000(盒)

大约有2000盒。

(2)笔算方法:先用第二个因数个位上的7去乘第一个因数各数位上的数,方法与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方法相同。7乘8得56,在个位上写6,向十位进5;7再乘第一个因数十位上的4,得28个十,加上个位进上来的5个十,得33个十,所以在十位上写3,百位上也写3;再用第二个因数十位上的3去乘48,所得的积的末位和十位对齐,最后把两次乘得的积相加。

列式解答:48×37=1776(盒)

答:一共需要1776盒酸奶。

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因数是两位数的乘法怎样计算。学生讨论后总结。

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乘法的笔算方法:进位乘法和不进位乘法的计算过程相同,第二个因数个位上的数和十位上的数分别与第一个因数相乘时,与哪一位乘得的积满几十,就要向前一位进几,然后把两次乘得的积相加,相加时不要记加进位的数。

教师总结:今天学习的是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进位乘法。

2、指导完成下面的练习。

23×34 54×13 39×27 17×28

可以让学生按组做,哪几个组做哪个题,做完后让同学们互相说一说笔算的过程,互相改正补充,然后指名学生发言,集体订正笔算的过程和结果。

3、巩固练习。

24×41 22×74 44×59 15×21 53×27

在黑板上出示计算卡片,让学生从中任选一题在练习本完成笔算,老师把写的正确的和书写规范的同学的练习本拿来展示,得到同学们的认可后把对应的卡片送给这位同学以示表扬。

三、课堂作业新设计

1、 1 6 2 5 1 8 2 4

×1 6 ×1 3 ×1 7 ×1 9

2、一辆汽车每小时行驶85千米,从甲地到乙地要用14小时,甲地到乙地

的路程有多少千米?

3、有36行果树,每行17棵,一共有多少棵苹果树?

四、思维训练

1、你能直接写出得数吗?

2419 38×9 76×99 12×11 11×47 38×21

2、商店特价出售成套茶具,每套茶具里有6个茶杯和一个茶壶,售价34元,今天工作人员共卖出38套这种茶具,一共买了多少元?你还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3、动脑筋填一填,把竖式补完整。

3 □□□

× 2 4 × 7 □

1 □

2 □ 3

□□□□ 7

7 □□ 2 □□3

【板书笔记】

【素材积累】

1、走近一看,我立刻被这美丽的荷花吸引住了,一片绿油油的荷叶层层叠叠地挤摘水面上,是我不由得想起杨万里接天莲叶无穷碧这一句诗。荷叶上滚动着几颗水珠,真像一粒粒珍珠,亮晶希望对您有帮助,谢谢晶的。它们有时聚成一颗大水珠,骨碌一下滑进水里,真像一个顽皮的孩子!

2、摘有欢声笑语的校园里,满地都是雪,像一块大地毯。房檐上挂满了冰凌,一根儿一根儿像水晶一样,真美啊!我们一个一个小脚印踩摘大地毯上,像画上了美丽的图画,踩一步,吱吱声旧出来了,原来是雪摘告我们:和你们一起玩儿我感到真开心,是你们把我们这一片寂静变得热闹起来。对了,还有树。树上挂满了树挂,有的树枝被压弯了腰,真是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真好看呀!

三位数不进位加法教学反思

《三位数不进位加法》教学反思 康庄小学张鹏 三位数加三位数的不连续进位加法是在学生认识了万以内的数以及掌握了100以内的笔算加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本课的重点就是让学生理解三位数加三位数口算的多种计算方法。难点是掌握用竖式计算不连续进位的三位数的笔算方法,并能正确的进行计算。这部分内容看似简单,算理都是学生以前所掌握的内容,是在整百数加整百数,整千数加整千数的基础上,也是在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进位加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学生虽然好像已经掌握了计算方法,可是在计算时却常常出错,反思自己的教学,我想在教这部分内容时最主要的是要做到一个"细",在板演例题时注重细节的教学,提醒学生注意,帮助学生养成细心的良好学习习惯。 在教学时,我采取了“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有效教学模式,先让学生根据自学指导,认真自学,再通过检测,讨论交流,掌握了三位数的不进位多种计算方法,不连续进位的笔算方法。在反馈交流中,通过“小老师”批阅,“兵教兵”,真正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最后让学生总结出笔算加法时要注意哪些的要点。这样子老师教起来比较轻松,学生学起来也比较轻松,孩子掌握新的知识点比较容易。例如,我在教例题时,先让学生看教材第51页例1,从例1图中,你能获取哪些数学信息?把题目中的空白部分补充完整。想一想:你是怎么计算的?重点看一看黄色方框里的算式、文字。然后再做类似的题目检测,通过检测发现问题,最后在通过反馈解决问题,达到学

习目的。在教学例2时,通过学生看书,试着笔算,探究算法,再检测,在检测中发现不少问题,如有数位不对齐、忘了进位加等的问题,最后在通过“小老师”点拨,“兵教兵”,进一步掌握学习了三位数的不连续进位的笔算方法 在教学中我完全放手给学生自主学习,先让学生尝试先独立计算例题,再交流算法,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算法的精神。在学生算出结果后由教师提出“计算的对不对呢”这个问题引出学生验算的需要,让学生用上节课学过的验算的方法进行验算,进一步提高计算正确率。如:在学生用竖试计算时,提醒学生要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记得进位等注意事项 在接下来的试一试需要解决新的问题,在计算中的难度稍有提高,但遵循的是相同的运算规则,我还是让学生先独立思考计算再交流。之后,我设计了练习题,如:用你喜欢的方法算一算,用竖试计算。我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索,小组讨论的学习方法,让学生巩固三位数加法的多种计算方法,竖试计算方法,同时也体会到了成功的喜悦。在练习里还及时引导学生比较不进位加法和三位数进位加法的异同,从而更好的巩固了竖式计算注意的要点并强调“哪一位满十就向前一位进一”。总的来说,我感觉一节课下来,学生掌握得还不错,有个别学生比较吃力,需要课外加强辅导。但也有几个不足:第一,观察主体图时没有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观察,收集信息。第二,在学生探究出计算方法后我引导学生归纳出三位数加法的计算方法,和总结竖试计算的要点时,做得不够。第三,课堂上的语言还有待进一步锤炼,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笔算乘法不进位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笔算乘法(不进位)》 教学内容 课本第五册第74页例1,练习十六。 教材分析 本节是教学多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笔算乘法,主要是要解决笔算过程从哪一位乘起和竖式的书写格式问题。这部分内容是学生学习笔算乘法的开始,是在学生会做表内乘法,整十、整百的数乘一位数的口算、乘加两步混合运算和万以内数的组成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多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计算过程,初步学会乘法竖式的书写格式,了解竖式每步计算的含义。 2、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意识,感受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算法多样化。 3、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积极学习的态度,获得成功的体验。 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列竖式计算多位数乘一位数的算理,掌握列竖式计算多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 难点:在交流合作中探索解决问题的多种方法,理解透算理。教具、学具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学具小棒 教学方法: 谈话法、讨论法、练习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1、现在咱们先进行一场口算乘法的抢答比赛,看谁答得又快又对。(出示卡片) 60×6= 400×9= 7000×8= 49×4≈ 20×9= 50×8= 3000×7= 61×9≈ 师:你们真棒都说对了。 2、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师:十一黄金周刚刚过去,你们去旅游了吗?我们一家三口去了动物园,我们买了3张门票,每张门票50元,请聪明的小朋友们帮我算一算一共要付多少钱? 师:你是用什么方法计算的?为什么用乘法?怎样计算? 师:刚才我们算的都是整十或整百的数乘一位数。谁能说一下计算方法呢? 师:小朋友们帮老师解决了这个问题,动物园门口真是人山人海,电瓶车正忙着把游客载入参观地点。(出示主题图) 2、请小朋友们仔细观察图画,说一说从图中你可以获得哪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样的数学问题?引导学生说出:(有3辆电瓶车

(完整版)笔算乘法(不进位)教学设计

《两位数乘两位数》 ——笔算乘法(不进位)教学设计丁瑜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教科书(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46页例2笔算乘法(不进位)。 设计思想: 本节课是一节计算课,传统的计算教学是枯燥乏味的,为了打破传统的计算教学方法,突出新的教学理念,在教学时,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理解、感受知识的发展过程,体验、经历多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计算过程,通过独立思考、课堂中运用小组合作学习进行交流,自主探索算法的多样化,并注意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策略: 1、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入手,注意知识的迁移。 2、通过合作交流,突现学生的主体性,实现算法的多样化。 3、设计多种练习,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 教学目标: 1.掌握两位数乘以两位数的不进位乘法的笔算方法(列竖式计算)。 2.理解用第二个因数的十位上的数乘第一个因数得多少个十,乘得的数的末位要和因数的十位对齐。 3.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树立细节决定成败的思想。 教学重点:掌握两位数乘以两位数(不进位)的笔算方法,并会正确计算。 教学难点:理解笔算两位数乘以两位数(不进位)的计算原理——第二部分积的书写 教学准备:教师制作课件,搜集图片,设计复习题和巩固练习题。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列竖式计算:25×6= 14×2= 32×9= (学生上台计算,并说明计算过程) 师问:同学们,我们之前学会了多位数乘以一位数的计算方法,请同学们现在思考:如果两位数乘以两位数,我们应该如何进行计算呢?有没有同学知道(知道的请讲述计

算方法并给予肯定)。今天呢,我们就一起研究一下两位数乘以两位数的不进位笔算乘法(板书:笔算乘法(不进位))。 二、创设情境,提出问题,激发兴趣。 (一)出示主题图 根据主题图,让学生说一说这幅图所展示的情景是什么(小丽和王老师去书店买书,一套有14本,王老师买了12套,一共买了多少本?) 1.你从图中获取什么信息? 2.要算一共买了多少本,用什么方法计算?怎样列式? 3、请你先帮他估一估,大约买了多少本? (设计意图:教师创设了一个学生比较熟悉的情境,希望学生能自由地进行猜测。让学生通过猜测,来提高对数的感知和直觉思维能力,同时也使学生明确要解决的问题。) (二)探索尝试,寻找方法 1、独立思考,尝试解决问题 你能用你学过得知识想办法算出得数吗?试试看 2、组内交流,整理方法 3、全班汇报,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板书 ⑴14+14+14+ …… +14=168 ⑵12+12+12+…… +12=168 ⑶14×10×2=168 ⑷12×10×4=168

四年级《20以内不进位加法》教学反思

本月我教的内容是xx四年级20内的垂直计算的非携带方法,三年级学生已经在10次加减法和垂直计算中学到了,初步理解和掌握垂直计算的基本方法,在此基础上学习两位加一位非进位加法的方法是一样的,因此通过增加一个单数的本课的介绍,然后教导示例,考虑垂直书写格式。课堂,教学部分的教学反思:学生可以选择操作后不同的摆钟学生上台演出,集体评价;后来发现物理投影机不能使用,这个链接不会操作,之前老师要做好充分准备。教学反思二:学生操作后,学生是第一次接触两位数加一位数垂直计算,所以我专注于学生理解算术,掌握垂直书写格式,然后教师可以通过课件展示,让学生清楚看到正确的操作过程;终于让学生互相交谈。教学垂直计算,讨论栏垂直计算虽然列中第一件要注意的事情是什么,学生可以理解要写入正确数字的数字,对齐数相同,这部分反映:老师们可以问:为什么应该同样数量的对齐数上?让学生意识到:同样数量的对齐,可以保证几个有几个总和,十个几十个写几十个。开始计算,注意引导学生阅读问题两次:水平类型,垂直对齐,再次垂直读取。然后想想从适当的总结开始,尽可能地引导学生表达,让他们体验更多的探索,归纳过程。 实践部分:我发现学生在计算前面还是比较好的,安排确定问题,主要是让学生识别,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培养严谨细致的学习习惯。学生完成相当不错,做垂直计算的第三个问题,有些学生不掌握得太好。主要问题是:有些学生站立垂直,相同数量的位不对齐;写入数字的算术符号;垂直和水平上的数量不同。面对学生的错误,我的反思:在成年人看来,垂直很简单,对于智力迟钝的学生是相当困难的,必须有一个了解内化的过程。所以,让学生通过各种练习知道垂直垂直音符,自己慢慢探索研究,找到这种知识的规律,并且熟练。同时学习出生在自我实践中总结垂直垂直计算方法,只有在反馈过程的持续巩固,才能使学生深化新的知识和内化。反思2:在计算教学时经常出现单调,乏味和乏味,这一课可能适当增加一点游戏活动,调整学生的学习,使学生更好地满足下一个学习任务。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笔算乘法(不进位)》说课稿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笔算乘法(不进位)》说课稿 一、说教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笔算乘法》是小学数学人教版第六册第四单元的内容。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多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和两位数乘整十、整百数的口算,所以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习了这些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学好本节课将为今后学习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进位笔算以及三位数乘两 位数奠定基础。因此,本节知识点不仅是本单元的重点,也是全册的重点,在全册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2、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和书写格式,并能正确的进行计算。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交流,让学生理解每一步笔算的算理。 情感态度价值观:在探索交流中,让学生体会解决问题思路方法的多样性,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3、重难点 重点: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不进位)笔算方法和书写格式。 难点:理解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每一步笔算的算理。 4、教学用具 教学课件(PPT)、每一小组一张卡片 二、说教法

教师通过创设情境与引导学习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课堂教学。 三、说学法 学生通过小组自主探究与合作学习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课堂学习。 四、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明确目标 通过和学生谈话,想带学生去逛书店的方式导入,老师并提出想去书店,先来做几道题。 设计的意图:以学生喜闻乐见的谈话方式引入,既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很快进入学习状态,也能缓解学生紧张的心态。 复习题的设计意图:复习我们以前学过且本节课要用的知识点(多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和两位数乘整十、整百数的口算),加深学生的记忆。 (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1、通过学生观察主题图,提出学生能获取哪些数学信息并列出算式。14×12= 没有学过两位数乘两位数计算方法,因此引入用点子图。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利用以前学过的知识,合作讨论算出小圆点的个数,也就是书的本数。 设计意图:把求积转化成小圆点的个数,以更加形象直观的展现出来,便于学生理解。通过小组的合作交流,让学生体会解决问题思路的多样性,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2、通过学生列出的算式

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笔算乘法教案设计

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笔算乘法教案设计 石臼完小张洪红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发现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的全过程,体验计算方法的多样化。 2.通过比较各种方法的优点和不足,寻找最佳方法,训练学生掌握优化策略的思想和方法。 3.学会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 1.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计算方法并正确计算。 2.理解乘的顺序及第二部分积的书写方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导入课题。 1、出示算式:41×7 24×2 (让学生分组笔算。并说说自己的计算方法) 2、老师小结: 重点通过教师的小结,使学生明确多位数乘一位数竖式的算法,强调数位对齐,从个位乘起。 3、出示情景图: 让学生发现数学信息,并提出数学问题,列式,利用24×12来导入课题并板书课题

【利用多位数乘一位数的竖式计算方法的回顾,使学生明确竖式计算的注意事项,形成知识迁移,为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竖式学习打下基础,同时也很好的检测了学生“知识连接” 学习的情况。】 二、小组交流、探究新知 (一)小组交流预习情况 1.课件出示小组学习提示 2.组内交流,做好记录 3.教师巡视指导 (二)汇报交流内容,教师精讲点拨。 1.课件出示汇报要求 2.小组进行汇报(几种算法、竖式怎样计算、那种算法比较简便等等) 3.其它小组进行评价、质疑。(让同学解答) 4.老师针对所教内容进行重点点拨。(结合课件) 【在新知的学习过程中,教师利用对学案的学习情况的反馈,很好的组织学生进行了讨论交流和小组间的汇报质疑,在这一环节中,教师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用课件的形式书面的出示了“交流要求”和“汇报要求”,使学生有目的的进行了交流和汇报。根据学生的质疑和本节课的重点,教师结合课件对两位数乘两位是的笔算方法进行了重点的讲解和强调,很好的完成了教学任务。】 三、巩固练习,灵活应用

三位数不连续进位加法教后反思

《三位数不进位加法》教学反思三位数加三位数的不连续进位加法是在学生认识了万以内的数以及掌握了 100以内的笔算加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本课的重点就是让学生理解三位数加三位数口算的多种计算方法。难点是掌握用竖式计算不连续进位的三位数的笔算方法,并能正确的进行计算。这部分内容看似简单,算理都是学生以前所掌握的内容,是在整百数加整百数,整千数加整千数的基础上,也是在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进位加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学生虽然好像已经掌握了计算方法,可是在计算时却常常出错,反思自己的教学,我想在教这部分内容时最主要的是要做到一个"细",在板演例题时注重细节的教学,提醒学生注意,帮助学生养成细心的良好学习习惯。 在教学时,我采取了“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有效教学模式,先让学生根据自学指导,认真自学,再通过检测,讨论交流,掌握了三位数的不进位多种计算方法,不连续进位的笔算方法。在反馈交流中,通过“小老师”批阅,“兵教兵”,真正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最后让学生总结出笔算加法时要注意哪些的要点。这样子老师教起来比较轻松,学生学起来也比较轻松,孩子掌握新的知识点比较容易。例如,我在教例题时,先让学生看教材第51页例1,从例1图中,你能获取哪些数学信息?把题目中的空白部分补充完整。想一想:你是怎么计算的?重点看一看黄色方框里的算式、文字。然后再做类似的题目检测,通过检测发现问题,最后在通过反馈解决问题,达到学习目的。在教学例2时,通过学生看书,试着笔算,探究算法,再检测,在检测中发现不少问题,如有数位不对齐、忘了进位加等的问题,最后在通过“小老师”点拨,“兵教兵”,进一步掌握学习了三位数的不连续进位的笔算方法 在教学中我完全放手给学生自主学习,先让学生尝试先独立计算例题,再交流算法,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算法的精神。在学生算出结果后由教师提出“计算的对不对呢”这个问题引出学生验算的需要,让学生用上节课学过的验算的方法进行验算,进一步提高计算正确率。如:在学生用竖试计算时,提醒学生要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记得进位等注意事项 在接下来的试一试需要解决新的问题,在计算中的难度稍有提高,但遵循的是相同的运算规则,我还是让学生先独立思考计算再交流。之后,我设计了练习题,如:用你喜欢的方法算一算,用竖试计算。我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索,小组讨论的学习方法,让学生巩固三位数加法的多种计算方法,竖试计算方法,同时也体会到了成功的喜悦。在练习里还及时引导学生比较不进位加法和三位数进位加法的异同,从而更好的巩固了竖式计算注意的要点并强调“哪一位满十就向前一位进一”。总的来说,我感觉一节课下来,学生掌握得还不错,有个别学生比较吃力,需要课外加强辅导。但也有几个不足:第一,观察主体图时没有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观察,收集信息。第二,在学生探究出计算方法后我引导学生归纳出三位数加法的计算方法,和总结竖试计算的要点时,做得不够。第三,课堂上的语言还有待进一步锤炼,比如环节之间的过渡语,对于学生的评价语等,在细节上完善了才能使整堂课更好。

三年级上册教案笔算乘法不进位人教版

第2课时笔算乘法(不进位) 【教学内容】 教材第60页例1。 【教学目标】 1.初步学会乘法竖式的书写格式,理解每一步计算的含义;能正确地进行多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笔算。 2.在自主探索、交流学习中,体验计算方法的多样化。 3.会用已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教学重点】 探索并掌握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方法(不进位)及乘法竖式书写的格式,并能正确计算。 【教学难点】 理解多位数乘一位数的算理。 一、情境导入 1.创设情境。 同学们,你们喜欢看动画片吗?知道《蓝猫淘气三千问》中的三位主人公是谁吗?(出示三位主人公图片)它们三个分别留下一句话与同学们共勉,你们能读出来吗?(逐个出示并分别贴在提示栏上) 蓝猫图:会提问的孩子是聪明的孩子!

淘气图:倾听是分享成功很好的方法! 菲菲图:心动不如行动,让我们探索吧! 2.提出问题。 蓝猫、淘气和菲菲它们说的三句话,每句话都是12个字。那你们能不能根据这些信息,提出一个有关字数的数学问题呢? 学生提出:一共有多少个字?列式为12×3。 二、新知探究 1.尝试计算。 教师:请同学们用尽可能多的方法计算出12×3等于多少。 要求:动脑筋,想一想,该怎样计算呢?把你的方法写下来。算完后在小组内互相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 全班反馈、交流。 (1)学生有可能有多种算法: ①摆学具。 ②口算:12×3=36。 ③12+12+12=36。 ④3+3+3+……+3=36(12个3相加) ⑤2×3+10×3=36。 ⑥8×3+4×3=36。 ⑦9×3+3×3=36。 学生说自己的理由。 (2)比较评价。

三年级下册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笔算乘法

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乘法(不进位)教案 教学目标: 1.经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过程,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2.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教学重点: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乘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乘法的算理。 学具准备:课件、尺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师:同学们,你们喜欢看书吗?(喜欢)林老师也很喜欢,前两天我去了趟书店,采购了一些书集,看(课件出示情境图),你从图中获得了哪些数学信息? 生:每本24元,12本书(学生说,教师板书:有12本书,每本24元) 2. 师:可以提什么数学问题? 生:买12本书一共多少元?(学生说,教师板书:一共多少元) 3. 师:你会解决吗?应该怎样列式? 生:24×12 4. 师:为什么用乘法? 生:求12个24元相加是多少,用乘法。 二、方法探究: 1.师:诶,你能一眼看出付多少钱吗?(不能)让我们先来估计一下吧! 生:我把24看成24,12看成10,所以24×12的积大约是240 生:我把24看成20,12看成10,所以24×12的积大约是200 生:我把24看成20,12看成12,所以24×12的积大约是240 生:我把24看成25,12看成10,所以24×12的积大约是250 2. 师:同学们的估算能力真强!那么24×12到底是多少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研究的问题。课前老师已经让同学们试着做过这道题,你还记得你是怎么做的吗?(停顿)老师收集了同学们的几种计算情况,我们来看!(投影展示) (1)反馈第一种: 24×2=48 24×10=240 240+48=288 师:我们接着来看。唉,这个同学又是怎么想的? 生:将12分成10和2,先算24×10=240,再算24×2=48,最后把两个积加起来。 师:你们听明白了吗?(明白了)那这里的每一步都表示什么呢? 生:24×10=240表示买10本书的价钱,24×2=48表示买2本书的价钱。再把两部分加起来表示买12本书的价钱。 师:哦,原来你们是把12本书分成了10本和2本(用小磁片代替书,展示将12本书分成10本和2本的过程),先算2本的价钱,再算10本的价钱,最后相加得到了12本书的价钱。(边说含义,逐步板书算式:24×2=48(元)24×10=240(元)240+48=288(元))

《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教学反思

《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教学反思 情境的创设由生活中的乘车问题导入,数学源于生活,抓住这一点,让学生处境生情,以乘车情境作为导入,让学生感知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学生通过自己的独立思考,同位的交流,寻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与途径。由于学生的思考问题的角度不同,很显然提出的乘车方法也就很多,但针对这节课的设计,我只 是选择了其中的一组方案进行学习。情境的导入,为学习新知做好了铺垫。 探索新知由乘车方案入手,让学生尝试发现信息、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对于解决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的计算方法,学生在一年级已经学习了口算的方法、摆小棒的方法等多种方法进行计算。在探索计算方法的过程中,课堂上孩子们基本上应用了口算的方法,只有几个孩子用了列竖式的方法进行了计算,针对孩子的做题方法,只是让孩子展示了口算的算理,对于笔算,指了一名学生进行了板演,此时让孩子认真观察孩子的笔算方法和过程,并且让板书的学生说了自己计算的过程。此时的我,有了新的想法,立标课有一定的模式,对于二年级的孩子来说,竖式的写法也是一种模式,学生的第一感觉非常重要,所以在教学竖式的写法时,我在黑板上进行了板演,让孩子们接触模式般的印象。 展示交流根据板书的竖式,但对于如何计算,便把这个问题交给了孩子,先让学生同位之间交流算法,然后学生展示,在展

示的时候,有的学生从个位算起,有的学生从十位算起,对于这些竖式的计算方法,我并没有提示孩子非得从个位加起不行,而是给学生留有了下一步学习进位加法的计算空间。在教学进位加法时,学生对于从个位加还是从十位加产生了疑问,有的学生说,从十位加好,有的学生说从个位加好,并阐述了自己的理由(从十位加太麻烦了,个位进的1要加上,还得把十位上的数再擦掉,不如从个位加起方便。)给予学生所说,学生进行了练习,从中体验了知识的生成过程。 巩固练习以基本的笔算开始,加深学生对于本节课的认识,同时提高了学生对笔算算理的理

笔算乘法(不进位)

笔算乘法(不进位)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多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计算过程,初步掌握竖式的书写格式,了解竖式每一步的含义。 2、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的学习方法和积极的学习态度,同时掌握算法的多样化,感受算法的优化。 3、从生活情境中引出数学问题,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 教学重点:掌握多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笔算方法及乘法算式的书写格式,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理解竖式中每一步的含义,掌握其计算法则。 课型:新授课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口算练习 20×3=60 30×5=150 200×4=800 40×5=200 300×4=1200 600×3=1800 2、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图片,从图中你能发现哪些数学信息? 3、交流汇报, 引导学生发现有3盒彩笔,每盒彩笔有12枝 4、提出问题

师: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吗? 生:一共有多少枝彩笔? 二、探究新知 师:一共有多少枝彩笔?谁能根据问题来列一个算式? (一)列式:12×3= 或 12+12+12= (二)探究算法 1、学生先独立思考,做好的同学可以和同桌交流算法,并且说一说理由。 2、全班进行交流反馈 (三)笔算乘法的教学 (一)列竖式的步骤 1、同学们自己在练习本上写一写,同桌可以商量。 2、反馈对照 (二)竖式的计算步骤 1、请同学们在练习本上试着做一做。完后,同桌互相说一说,自己是怎样算的。 2、学生反馈计算步骤 从哪一位算起呢?积写在哪呢? 3、理顺算理 师:这儿的6是怎么来的,为什么写在个位上,表示什么? 3为什么写在十位上呢,又表示什么? 小结:通过刚才的学习,竖式计算时,数位要对齐,从各位算起,乘

《100以内不进位加法》教学反思

《100以内加法二》教学反思本节课是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第一节课两位数加两位数(竖式计算),这节课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两位数加整十数、两位数加一位数的基础上学习的内容,本节课主要是让学生学会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的计算方法;能熟练地进行竖式计算; 通过观察、操作,学生自主、合作归纳出笔算加法的法则。 教学重难点: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的竖式笔算方法,能正确计算。我所执教的这节课有如下几个特点: 一是重视基础知识的教学, 培养学生的归纳概括能力和操作能力。数的概念有着很丰富的内涵,是学习计算其它知识及发展数感的重要基础,没有一定的知识基础,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不可能的。因此,要重视数的概念的培养,在本节课中我让学生自主观察情境图,找出有价值的数学信息,在其中又复习到了以前学习的估算,然后能够提出数学问题并解决问题.在本节课中主要是加法计算, 所以我提出“为什么要用加法来计算”,从而在学生的头脑中形成加法就是要把数与数之间合起来,在后来的操作活动中起到了很好的铺垫作用。 一道计算题会有很多种方法来解决,所以我请学生自主选择喜欢的方法来计算结果,学生提出可以摆小棒,拨计数器,然后学生自主选择方法来操作,由于头脑中已有加法的概念,所以学生无论是选择摆小棒还是拨计数器,都能够较为准确的进行操作,从而发展了学生的操作能力,也对本节课的竖式的计算方法埋下了伏笔。 二是尊重学生的想法,培养学生主动探索知识的精神和计算认真的良好习惯。贯彻课程标准,重视发展学生的计算策略,提倡算法多样化.在学习用竖式计算时,由于本节课是不进位,所以可以从高位算起也可以从低位算起。 学生通过观察教师板书的竖式,自主探索“为什么要竖着列? ”体会到列竖式时,相同数位要对齐,从而得出计算方法把握住了重点,解决了难点。 在本节课的卡片练习中学生运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计算.在本节课中我设计了多种练习形式,如: “火眼金睛辨对错”,卡片练习,以及书上的练习“找尾巴”,在练习中逐步提高计算能力以及计算认真的好习惯。

笔算乘法(不进位)教案设计

《笔算乘法(不进位)》教案 一、教材内容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多位数乘一位数》中的第二部分的第一课时:《笔算乘法(不进位)》(教材74-75页) 二、教材解读 这部分内容是学生学习笔算乘法的开始,是在学生会做表内乘法,掌握了整十、整百的数乘一位数口算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本节课主要探讨每一位数上的积都不满十的任意多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帮助学生理解笔算乘法的算理,并引出乘法竖式的书写格式。本节课内容即是对前面知识的巩固和熟练,也是为学生进一步学习后继知识:不连续进位、连续进位和一个因数中间与末尾有0的乘法做好铺垫。掌握了它,多位数的乘法就可以在此基础上迁移、类推,而且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熟练程度还会影响到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试商的准确率和速度。因此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的认知特点,我制定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重在使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目标的同时,注重对学生进行能力目标的培养和情感目标的落实。 三、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多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计算过程,初步学会乘法竖式的书写格式,了解竖式每一步计算的含义 2、培养学生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的学习方法,体验计算方法的多样化。 3、将乘法计算置于现实情境中,增加练习的趣味,同时让学生体会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四、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掌握用竖式计算多位数乘一位数。 2、教学难点:理解算理掌握算法 五、学情分析 关于笔算乘法,有一部分学生通过自己学习已经初步掌握了这部分知识,但是大部分学生还不会列出乘法竖式,有的可能是利用口算的方法,有的可能是利用直观的方法,如:通过摆小棒或者画图的方法来解决问题。笔算竖式是计算的通法,是学生今后进一步学习多位数乘法的基础。因此,教师应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列出乘法竖式。刚开始用竖式计算的时候,可能会遇到许多问题,如:对位问

三年级数学教案《笔算乘法进位》

三年级数学教案《笔算乘法进位》 教学目标:让学生经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过程,学会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的乘法。在学习活动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有下围棋的录像或画面); 多个南瓜形算式卡片(每张上一个算式)。 教学过程: 一、提出问题 呈现下围棋的录像或画面,介绍有关围棋赛的事例(或战绩)。 放大棋盘,让学生观察棋盘结构。使学生了解到:围棋的棋盘面由纵横19道线交叉组成。 接着,把棋子放在纵横线的交叉点上,引出问题:棋盘上一共有多少个交叉点? 请学生说一说用什么方法解决这个问题,从而列出算式1919。 二、探讨计算方法 1.各组讨论:怎样计算1919。 请把想出的计算方法写在纸上。 2.组织交流。 各组展示本组的算法。不容易说清楚的,就写在黑板上。 3.师生评议。 (1)请学生说一说,喜欢哪种方法?为什么?

(2)教师对学生发表的意见作以肯定或补充。使学生了解每一种算法的特点和适用范围。例如:估算的方法能很快算出大约有400个交叉点,但它不能满足解决问题的要求。 (3)重点评议笔算。 用检查竖式每一步计算的方式,再现笔算过程。在此基础上,夸赞学生:能用刚学过的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知识解决今天的新问题。并且,能正确解决乘的过程中的进位问题。你们真棒! 三、练习 1.尝试练习。 用竖式计算第65页做一做中的4道题。可以让几个组的学生做前2道,另几个组的学生做后2道题。 完成计算后,组织交流。说出笔算的过程,加深学生对笔算过程的了解。 2.完成练习十六第1题。 独立计算,集体订正。根据班上出现错题的情况,和学生一起讨论错误的原因,请学生订正错题。请学生注意:计算时要认真仔细。 3.解决问题。 请学生独立完成练习十六第3、4题。 完成后,请学生向全班说一说,解决问题的过程和结果。 4.游戏。 贴出写有算式的南瓜卡片。用语言描述菜园里收南瓜的情境,请同学们帮助菜农收南瓜。 让学生自由选择卡片,算对的就收获了这个南瓜。

大班蒙氏数学公开课教案及反思《不进位加法》

大班蒙氏数学公开课教案及反思《不进位加法》 【活动构思】 "数"在食、衣、住、行等的日常生活中都是不可或缺的。几乎没有一个民族不知道1、2、3、…………或"很多"这些与"数"有关的概念或名称。仅就最单纯的数东西来说,便和我们的生活密不可分。数学是抽象的科学,要是幼儿学好数学必须使其具备相当丰富的感觉经验以培养逻辑思考的能力。蒙台梭利数学教育正以感官教育为基础,让幼儿在操作感官教具时,不断积累感觉经验,将数量,从具体事物中抽象出来,逐步形成数概念。在过程中开启孩子的智慧,借助教具的操作,触类旁通,真正成为一个懂得思考的孩子。本节数学活动中,我将利用邮票上的数值进行加法运算游戏,借用蒙氏的错误订正,让幼儿自己自由地进行工作,加深对数位的理解。 【直接目的】 1、利用邮票游戏教具做加法运算。

2、加强大数目加算练习。 【间接目的】 1、加深对数位的理解。 2、培养运算的兴趣。 【准备材料】 1、托盘; 2、邮票箱教具; 3、彩笔、题目卡; 4、加法订正板红线。 【基本操作】 一、复习10以内的加法,并进行错误订正。 二、介绍本次工作名称:邮票游戏的加法工作。 三、复习邮票的一些简单知识。 1、取出写上加法的题目卡,为幼儿巩固加数的含义。 2、用邮票表示数字。

3、请幼儿观察数字,询问幼儿数字有哪几个数位。示范拿取对应的定位筹码,将定位筹码按个、十、百、千的顺序排好。 4、按照题卡选择邮票,分别把与数字对应的邮票放在对应的定位筹码的下面。 5、操作邮票得出竖式结果。 四、给幼儿不同题卡引导幼儿独立进行计算。幼儿进行操作,教师巡回指导,强调安静进行工作。 五、工作结束,请幼儿将教具放回原处,离开课室。 区域延伸:提供邮票箱进行进位加法横式练习。 【活动反思】 这是一次蒙氏数学教学活动在本班的的初步尝试。孩子们通过操作形象的邮票教具,初步学习了不进位的加法。整个过程中,孩子们都在安静的环境中,自由有序地进行工作。 本堂课加强了幼儿大数目的加算练习,也加深了对数位的理解,为小学的加法运算奠定基础。活动过程中,采用了三段式教学法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笔算乘法_(不进位)教学设计课题

笔算乘法(不进位)教学设计 福华小学钱榆 教学容: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笔算乘法两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 教学目标: 1 .经历两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过程,初步学会乘法竖式的书写格式。 2 .理解竖式计算的思路和方法。 3.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 4 .培养用自己的观点、看法与人交流、合作、探究问题的能力及从多方面解决问题的能力。 5.渗透防溺水法制教育和创卫教育。 教学重点:掌握两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乘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竖式计算的算理。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复习旧知 创设“熊熊乐园邀请函,过河对口令”的情境,过河时渗透防溺水法制教育。激发学生的兴趣并引出复习。 师:同学们老师前两天收到一封来自熊熊乐园的邀请函?今天熊熊乐园要进行一场“智力大比拼”,邀请我们福华小学三(2)班同学去参加,(出示:邀请函图片),你们想不想和小熊大他们 PK 一下?好,今天老师就带同学们去熊熊乐园去挑战一下,你们有信心吗? (出示一条河的图片)进入熊熊乐园必须过河,过河需要对口令,答对了,他们会派神龟来载我们过河,同学们要排好队,这条河很深不能在河边嬉戏,不能私自下河,不能玩水,(渗透法防溺水制教育) 20ⅹ3= 200ⅹ3= 40ⅹ2= 400ⅹ2= 同学们,我们顺利地过了河,说明同学们对上节课所学知识掌握得非常好,这几

个算式是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方法是:先用0前面的数与一位数相乘,再看因数的末尾有几个0,就在积的末尾添上几个0。 (创设学生的喜欢的情境,不仅吸引学生参与课堂而且激发了学生的竞争意识,同时通过复习使新旧知识得以联系。) 二、探索新知,明确算理: 1 .师:同学们对以前所学的知识掌握的不错,同学们快到比赛现场去看看吧。同学们老师在这里,温馨提示:进入大树幼儿园要讲文明有礼貌,不要乱扔垃圾,乱吐痰。(渗透创卫教育)(出示画面)谁能说说从图中你都获得了哪些信息? 熊熊乐园在举行才艺大比拼(画画比赛),有三盒彩笔,每盒12支 2.师:同学们能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吗? 学生回答(一共有多支彩笔?) 3.师:你们能根据问题列出算式吗? 12 × 3= 4.师:为什么要这样列式? 指名学生回答(要求有多少支彩笔,就是要求3个12是多少。) 5.师: 12 × 3 到底得多少,你能算出准确的答案吗?下面给你 1 分钟的时间独立思考,看看谁想出的方法最多,然后以小组为单位交流,一会派代表汇报。 生:独立思考后在小组交流。 6 .师:哪组愿意将你们的智慧点子与大家分享? 生 1 :12+12+12 =24+12 =36(支) 师:用连加的方法不错。谁还有不同的方法? 生 2 :2 × 3=6 (支) 10 × 3=30 (支)

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法教学反思

《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法》教学反思 《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法》这一教学内容选自小学数学第二册加法和减法(二)这一单元本单元是本学期的重点单元之一,约占教学总时间的30%,因此,高质量、高效率地完成本单元的教学工作将有利于顺利达成学段和学期育人目标。它是在学生学习了20以内的退位减法、两位数减一位数和两位数减整十数的基础上学习的。它是以后学习多位数减法的重要基础。教材遵循了由具体到抽象的原则,有利于学生抽象思维的培养,为进一步提高计算速度、培养计算能力、解决实际问题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新课开始我就借助少年合唱团的情境图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体会数学知识的用途,使计算从“枯燥”变成“丰富生动的具体内容”,体现《标准》中“让学生能用生活经验,对有关的数学信息做出解释,初步学会用具体的数据来描述现实的简单现象”的精神。 这一情景十分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的,富于浓厚的生活气息,能使学生轻松自然地探究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去积极发现生活中的数学问题,争着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从而让学生体验到数学就在身边,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对数学产生亲切感,提高学习兴趣。 23+22是本课的新知识。“两位数加两位数”这节课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两位数加整十数、两位数加一位数的基础上学习的内容,如果只要求正确计算得数并不难,但是要求学生又快又准地用最恰当的方法计算却不是件容易的事。因此我觉得本节课的难点是:在算法多样化的基础上优化算法。

分两个层次教学:第一层次说说口算方法;第二层次写写口算方法。 (1) 23+22 ①十位和个位上的数分别相加,然后再将两部分合起来。 ②先算23+20,再算43+2。 ③先算23+2,再算25+20。 ④先算22+3,再算25+20。 …… 这样教学体现了《标准》中“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提倡算法多样化”的理念,这部分内容属于更新的知识,有多种方法可探究。学生可利用前面学过的计算方法,通过课件摆小棒使图中的小棒变静为动,学生在动态表象中想象,在有限的空间里形成联想,加深记忆,配有鲜明的色彩、吸引了学生的注意,从而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既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又让学生理清算理,只有弄清了算理,才能有效地掌握心算的基本方法。 除了我们学过的计算方法外,还有同学想到了用竖式解决的方法。算法多样化不是一题多解,而是尊重学生个性差异的体现。我们的学生由于生活背景不同,知识经验不同,所以对于相同的问题,解决的方法也不一定相同,这时学生便需要教师的肯定、激励和引导。最后让学生自主地去比较、选择和完善自我。小组合作学习是实现这个过程的最佳途径。因此在探索23+22的计算方法时,我给学生足够的思考时间后,鼓励学生充分交流。当学生间交流时,我特别提出“会

《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笔算乘法》教学设计

【第三课时】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笔算乘 法 一、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探索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的过程,初步掌握笔算方法,理解算理与方法。 2.学生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体验计算方法的多样化,并能进行自主优化。。 3.在探索算法与解决问题过程中,增强相互交流的意识,体验成功的喜悦,体会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二、教学重点 在理解算理基础上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三、教学难点 理解乘的顺序以及第二部分积的书写方。 四、教学具准备 课件。 五、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1.师生谈话:

同学们,你们喜欢看课外书吗?最近,图书室的阿姨准备购买一批新书,在购书的过程中也遇到了很多的数学问题,你们愿意帮忙解决吗? 2.回顾旧知: 那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课件演示】 师:你知道每本书的价钱吗?她告诉我们什么? 问题一:买2本书要多少元?谁会口算?列式: 24×2=48(元) 问题二:买10本书,又要多少元呢?列式: 24×10=240(元) 问题三:如果要买12本这样的书,又要多少元呢?我们该如何列式计算? 列式:24×12= 3.引出新知:

同学们,你们以前学过这样的计算吗?对比前面两题,这是一个新问题。今天我们大家就一起来研究像这样的两位数乘两位数。(出示课题:两位数乘两位数) (二)算法探究 1.估算: 24×12虽然我们不会计算,但是我们能不能估算出它的得数呢?估一估,24×12大约是多少?预计如下方法: A: 24估成20,12估成10,20×10=200。师:估算的结果是200,你们猜一猜与实际的结果相比是估大,还是估小呢? (结论:24估成20估小了,12估成10也估小了,所得的积肯定也偏小了。) B: 24估成20,20×12=240。 C: 12估成10,24×10=240。 …… 过渡:刚才同学的估计结果各不相同,到底谁估算的得数与实际的得数比较接近呢?应该怎么办?(需要计算出 24×12的得数) 2.自主探索算法 同学们,你能想办法算出24×12的得数吗?想想看,看谁能用自己的方法进行计算,想好了写在练习纸上。

新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第3课时 笔算乘法(连续进位)

第6单元多位数乘一位数 2.笔算乘法 第3课时笔算乘法(连续进位) 【教学内容】 教材第62页例3。 【教学目标】 1.理解掌握两次进位的笔算乘法的算理和计算方法,能正确计算。 2.经历探索两次进位的笔算乘法的计算过程,体验迁移类推的思想和方法。 3.在理解实际问题中感受数学知识源于生活,培养学生善于探索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 重点:掌握两、三位数乘一位数(连续进位)的笔算方法,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难点:探索连续进位乘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1.口算。 7×8+8= 4×6+9= 5×7+9= 3×6+8= 3×9+5= 5×9+8= 7×6+9= 9×4+7= 2×9+5= 指名口答,并说说你是怎样算的。

2.列竖式计算。 216×3 73×3 指名板演,集体反馈时让学生说说是怎样计算的。 二、探究体验。 1.观察情境图。(出示教材第62页的情境图) 运动会已经开始了,我们去看看吧。 (1)请仔细观察,从图中你了解了哪些数学信息? 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根据学生汇报,板书问题“有9箱矿泉水,每箱24瓶,一共有多少瓶?”) (2)组织学生列出算式。板书:24×9= 2.探究算法。 (1)估算。 请同学们估算一下,9箱矿泉水大约有多少瓶?学生独立估算后进行全班交流。 学生可能会出现不同的算法:①24接近整十数20,可以把24看成20来估算,因为20×9=180,所以24×9大约是180,也可以把24看做30,乘9后得数是270,那么24×9得数在180和270之间。②先算10箱就是240瓶,那么9箱一定比240瓶少。 (2)探究笔算方法。 ①教师:如果要知道准确的瓶数,该怎么办?请同学试着做一做,在

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教学反思

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教学反思 两位数加两位数”这节课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两位数加整十数、两位数加一位数的基础上学习的内容,如果只要求正确计算得数并不难,但是要求学生又快又准地用最恰当的方法计算却不是件容易的事。因此我觉得本节课的难点是:在算法多样化的基础上优化算法。算法多样化不是一题多解,而是尊重学生个性差异的体现。我们的学生由于生活背景不同,知识经验不同,所以对于相同的问题,解决的方法也不一定相同,这时学生便需要教师的肯定、激励和引导。最后让学生自主地去比较、选择和完善自我。 在教学中我打破了传统的计算教学,改变了原由的学习方式,充分利用课本资源,把静态的情景动态化,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和实践能力。整个教学过程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生活实际出发,通过观察、交流、质疑亲历了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法这个数学问题的全过程,从中体验了成功解决数学问题的喜悦的情感,注重算法多样化。课堂中我把哪两个班可以合乘一辆车这一生活中的现实问题呈现在学生的面前,让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大胆猜测、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活动方式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真实的情境再现使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体现了新课标理念。 由于学生生活背景和思考问题的角度不同,他们联想到的方法也不一样,在教学中充分尊重学生的主题地位,尊重学生的想法,鼓励学生算法多样化,并在交流中内化计算方法,完善自己的方法。同时课堂上引导学生通过多次的验证,从多种算法中选取学生认为简便的

计算方法。在动脑筋猜一猜()+()=43,有多少种答案,你能有序地写出来吗?学生喜欢猜一猜的活动,课堂气氛顿时活跃起来,可是由于没有给学生充裕的时间,学生的思维没有被充分的激发。整个教学过程,我始终把自己放在合作者、引导者、组织者的位置学生成了学习的主人,并及时深入到学生中间及时了解学习情况,及时捕捉信息,使教与学真正容为一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