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国一小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汇报

秦安县兴国镇第一小学

开展“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系列活动总结

为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弘扬民族团结奋斗精神,根据省委统战部、省教育厅、天水市民宗委、秦安县民族局等上级部门文件要求,学校党支部及时召开会议,明确思想。一致认为要加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引导各族学生不断增强对伟大祖国的认同、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对中国共产党的认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学校积极践行十九大“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精神,进一步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不断弘扬学校“团结、尚德、好学、健美”精神,不断开展全校师生精神文明和思想政治建设工作,为学校建设汇聚正能量。现将我校做的系列工作汇报如下:

一、做好学校民族团结宣传思想教育工作。

中华民族共同体,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产物。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国家统一之基、民族团结之本、精神力量之魂。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鲜明提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把握的是几千年历史演进的客观规律,揭示的是新时代民族工作的主题主线,彰显的是团结凝聚各族人民、共同实现伟大梦想的信心决心。对于这个趋势和目标,社会各界高度认同,学校做到对这一重要论述的全面理解,做好小学生思想品德教育与宣传。宣传思想工作是一项政治工作,肩负着举旗定向、价值引领、筑牢根基的重要使命。坚持把政治建设

摆在首位。要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时刻把传播党的思想、体现党的意志、反映党的主张作为民族院校宣传思想工作的第一要务、第一职责、第一担当,以党的旗帜为旗帜,以党的方向为方向,自觉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学校紧紧围绕“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结合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不断巩固马克思主义在学校意识形态领域中的指导地位,在各族师生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二、组织师生观看民族团结主题电影《卓尼土司》。

学校领导、中层干部、全体教职工和部分学生代表共计200余人到场观看了影片。《卓尼土司》是一部大型故事战争片,讲述的是红军长征期间途经世袭土司统治的藏区卓尼,时任卓尼土司的杨积庆协助红军顺利北上抗日的故事。影片主题鲜明、感人至深,以气势恢宏的壮美画面和感人至深的生动情节,反映了藏族人民的爱国情怀,体现出民族大团结、共同繁荣发展的奋斗目标。学校纪委书记、副校长雒记亮在观看影片后表示,学校党员干部观看国产影片《卓尼土司》,充分体现了以第十九代土司杨积庆烈士为代表的藏族同胞追求民族团结和社会进步事业,深明大义、慷慨无私,在中国革命最艰难的时刻对中国工农红军给予无私帮助,为中国革命的伟大胜利做出巨大贡献。同时,也加深了我们对长期作为中国共产党三大制胜法宝之一的统一战线政策的理解,统一战线是夺取革命、建设、改革事业胜利的

重要法宝,是增强党的阶级基础、扩大党的群众基础、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重要法宝,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法宝。四年级学生张涵观看影片后表示,我们的藏羌同胞纯心真意、守正去邪,用荒野中的青稞拯救了红军的危难,用简朴的生命维护了正义的延续;我们的先辈筚路蓝缕、意志坚定,用赤脚丈量祖国的山河,用热血温润华夏生灵,终于换来今天的繁荣盛世。

三、学校举办主题班会,传倡民族精神。

为加强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和民族团结教育,结合学校民族团结教育活动实施方案,学校开展了民族团结教育主题班会。此次班会围绕“民族团结,从我做起”主题展开,形式新颖,主题突出,寓教于乐。活动中,学生成为主角,大家积极、主动参与。活动形式多样:同学们讲故事,讲民族团结的故事,讲身边的感人事迹;开展民族知识问答,同学们踊跃抢答;围绕着民族大团结,同学们唱歌,跳舞,抒发愉悦的情感,最后师生共同高歌:《我们都是一家人》,在歌声中结束这次愉快的班会课。活动场面热烈感人,教育气氛浓厚,使师生们受到了一次很好的民族团结教育,增强了民族团结意识。“五十六个民族一家亲”、“民族团结、从我做起”的思想在主题班会活动中更加深入人心,展现了新时期小学生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四、开展以“民族团结进步”为主题的征文比赛。

学生们通过详细生动的小故事介绍了每一个民族的特色,以及各

民族的习惯,通过写民族团结小故事,学生们懂得要相互学习,相互包容,共同进步。学校共从各个班级中评选出102篇习作获得奖励,34位教师获得优秀指导奖。一些同学写1931年日本帝国主义侵略我中华大地,中国人民团结奋战最终把日本侵略者赶出了中国,老话说的好“一根筷子易折断,十根筷子难折断。”这句话说出了一个道理,那就是团结就是力量。有些同学通过写2008年5月12日四川省汶川县发生了8级大地震。在阵阵的轰鸣声中一栋栋房屋高楼在转眼之间都崩塌。许多的人都在顷刻之间失去了家园和亲人。是团结让汶川站了起来,各大厂家纷纷捐出水和食物,许多明星和慈善家都捐出资金。为汶川人民建设医院、学校和家园就这样又让汶川人民过上了幸福的日子。还有一部分同学写的是云南发生百年不遇的严重旱灾。地里的庄稼完全绝收,甚至于很多地方就连人们正常饮水都出现了问题。当地的人们不论老少为了解决饮水问题,不惜艰难跋山涉水到有水源的地方背水、挑水、驮水回家。这一情况后来被记者叔叔阿姨报道出来后,全国人民纷纷向灾区群众捐款捐水,以解决灾区人民生存问题。这真是印证了一句话“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就这样靠大家和灾区人民的自救方式,旱灾最终在全国人民的帮助下得到了解决,灾区人民又恢复了正常的生活。

五、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

我们都知道课堂教学是学校工作的核心内容,所以利用课堂教学这一主渠道,来完成民族团结教育工作水到渠成。首先我们重点对《民族常识教育》、《中华大家庭》作为重点强化教育。对于他们的备课,

要把握教材的重难点尤其结合我们学校回族学生多的特点、处理和利用好教材,让民族团结的概念深入浅出的传授给学生。让所任课教师上足课时、讲究教法。为了体现课堂教学的实效性,我们进行一系列的跟踪听课予以指导。再次对品德与社会中出现的民族团结教育的的章节,要给予足够的重视,无论从备课还是上课方面。最后深挖其他学科中民族团结教育的结合点,要求教师在备课上有体现,在课堂上有展示。学校不定期地举行以“我和我的祖国共奋进,唱响新时代团结之歌”为主题的手抄报创作和绘画书法比赛。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用自己手中的笔绘制了一幅幅图文并茂的手抄报。这些作品主题突出,色彩饱满,构思精巧,充分地展现了大关学子的聪明才智,激发了他们的爱国情感。各班级中队紧扣主题,各位学子挥毫泼墨,尽显风骚,激发学生不忘初心跟党走,青春奋进新时代。

通过上述活动的开展,让全体师生们受到了很好的民族团结教育,增强了民族团结意识,激励师生们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唱响新时代团结之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教师全心全意做好教书育人工作,学生好好学习天天向上,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

六、学校今后努力的方向。

民族团结教育永远是学校德育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党的民族工作的需要,是对青少年进行国情教育的需要,是对内加强民族团结、对外反渗透、反分裂形势的需要,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也是改革开放、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同时,开展民族常识

教育工作,可以让青少年更多地了解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灿烂文化,知我中华、爱我中华,将来才能更好地维护民族团结,这也是我们创建“民族团结教育”特色学校的意义所在。今后我校将继续认真按照秦安县教育局和秦安县宗教局的要求从小处着手,立足学校未来发展,不断推进学校民族团结工作的新发展,为构建和谐校园做出新的贡献。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是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是关系国家前途命运的重大问题,让我国各民族大团结的优良传统代代相传,让尊重民族、团结民族意识在青少年的心底扎下根成为学校的艰巨任务,我校在以后的工作中,将不断总结工作经验,认真组织开展民族团结教育活动,让56个民族的灿烂文化在他们的心灵中播下“中华民族是一家”的种子。

秦安县兴国镇第一小学

2020年3月22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