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生沼气的基本原理是

产生沼气的基本原理是

通过微生物分解有机物产生的一种混合气体。沼气主要是由甲烷(CH4)和二氧化碳(CO2)组成,还包含少量的硫化氢(H2S)、氮气(N2)和氢气(H2)等成分。

沼气的产生是在缺氧条件下,由厌氧微生物(如甲烷菌、乙酸菌等)分解有机物质产生的。有机物质主要来自生物废弃物(如人和动物的粪便、农作物残渣等)和有机垃圾。当这些有机物质进入沼气池或沼气发酵池后,经过一系列微生物作用,先是由酸性细菌将有机物质分解为醋酸等有机酸,再经过甲烷菌的作用,将有机酸分解为甲烷和二氧化碳。

整个反应过程涉及多个步骤,包括水解、酸化、产甲烷和成熟等阶段。在产甲烷阶段,甲烷菌通过对有机酸的降解,产生甲烷和二氧化碳。同时,沼气池内的厌氧环境和一定的温度条件也是沼气产生的重要因素。

沼气的产生是一个复杂的微生物过程,需要适宜的温度、pH值、营养物质和水分等条件来维持微生物的生长和代谢活动。通过合理管理和控制这些条件,可以提高沼气的产量和质量,实现沼气的高效利用。

产生沼气的基本原理

产生沼气的基本原理 1?沼气定义? 沼气是指利用人畜粪便、秸秆、污泥、工业有机废水等各种有机物在密闭的沼气池内,在厌氧(没有氧气)条件下,被种类繁多的沼气发酵微生物分解转化,最终产生沼气的过程。沼气是一种高效、清洁燃料,是各种有机物质在适宜的温度、湿度下,经过微生物的发酵作用产生的一种可燃气体。其主要成分是甲烷和二氧化碳,通常情况下甲烷(CH4?)约占所产生的各种气体的50~70%,二氧化碳(CO2)约占30~40%,此外还有少量氢(H2)、氮气(N2)、一氧化碳(CO)、硫化氢(H2S)和氨(NH3)等。? 在构成生物体的物质中,除了矿物质和木质素外,几乎所有的生物质都可以用来产生沼气,包括动物和人的排泄物、污水污泥、农作物秸秆、含碳工业废物等,所以沼气的成本相当低廉。沼气的生产工艺比较简单,一个农村家庭就可以建造自己的沼气池。沼气的用途也很广泛,它不仅能用于燃烧和照明,还可以作为燃料用于发电。沼气这种来源丰富、成本低廉的优质气体燃料,无论在发达国家还是在发展中国家均得到高度重视。发达国家主要从保护环境出发,建立了很多沼气工程,以处理城乡有机废弃物,并获得煤气替代品。在发展中国家,沼气是解决农村能源的一项重要途径,印度和中国是最早大力开发沼气的国家,并且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沼气是一种高热值、高品位的能源,它是最合理利用、多次利用和综合利用生物质能的最有效形式,可以将植物机体的肥料、饲料、热能3种机能充分发挥出来。在广大农村牧区普及沼气,可以把人畜粪便和杂草、秸秆、枯叶等一起投入沼气池发酵,制取沼气作燃料。沼气池中的水和沉渣,保存了植物和粪便中的绝大部分氮、磷、钾元素,是优质的有机肥料,可以使生物质能利用3次至4次,使生物体内的能量和各种成份都能得到充分的利用。在城镇利用工业生产中的废物和生活污水来生产沼气也正在迅速发展,造纸厂、酿酒厂、屠宰厂的废水和生活污水中均有大量的有机物,这些废物都可以作为沼气生产的原料,变废为宝,从而减少城市污染,造福市民。?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废弃物资源分布广泛,其中农业秸秆年产量超过6亿吨,可作为能源用的秸秆约3.5亿吨,约折合1.5亿吨标准煤;工业废水和禽畜养殖场废弃物理论上可以产生沼气近800亿立方米,相当于5700万吨标准煤。沼气已成为我国农村能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可解决农村的部分能源问题,而且可以把养殖业、种植业有机的融为一体,形成绿色农业、环保农业,促进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沼气技术在我国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据专家测算,安装一个6-8m3的沼气罐,能解决5口之家每年的做饭、取暖、照明、洗浴等生活能源。每年可节约煤约8000块、节电约230度、薪柴和秸秆2吨左右(相当于3.5亩森林植被),折合人民币可节约2500元以上,同时还可减少2吨二氧化碳的排放,保护森林资源和防治水土流失。一次产生的沼渣相当于300斤氮肥、250斤磷肥、200斤钾肥,含有17种氨基酸和多种微量元素,对40多种农作物病虫害有显着的防治效果。? 2?沼气产生的基本原理? 沼气是有机物质在隔绝空气和保持一定水分、温度、酸碱度等条件下,经过多种微生物(统称沼气细菌)的分解而产生的。沼气细菌分解有机物质产生沼气的过程,叫沼气发酵。这是沼气产生的基本原理,即厌氧机理,其发酵的生物化学过程,大致可分为3个阶段,见 图?

沼气发酵的原理

沼气发酵的原理 沼气发酵是一个复杂的微生物学过程,参加发酵的微生物数量巨大种类繁多,只有了解参加沼气发酵的多种微生物活动规律、生存条件及作用,并按照微生物的生存条件、活动规律要求,去修建沼气池,收集发酵原料,进行日常管理,使参加发酵的各种微生物得到最佳的生长条件,才能获得较多的产气量和沼肥,满足生产、生活需要。 1、什么叫沼气沼气发酵又叫厌氧消化,是指利用人畜粪便、秸秆、污水等各种有机物在密闭的沼气池内,在厌氧(没有氧气)的条件下,被种类繁多的沼气发酵微生物分解转化,最终产生沼气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微生物是最活跃的因素,它们把各种固体或是溶解状态的复杂有机物,按照各自的营养需要,进行分解转化,最终生成沼气。沼气是一种混合气体,可以燃烧,因为这种气体最先是在沼泽中发现的,所以称为沼气,它的主要成分是甲烷占55%-70%左右,二氧化碳占25%-40%左右,此外还有少量氢气、硫化氢、一氧化碳、氮和氨等。 2、沼气发酵微生物在沼气发酵过程中,有发酵性细菌,产氢产乙酸菌,耗痒产乙酸菌、食氢产甲烷菌、食乙酸产甲烷菌等五大类微生物参加沼气发酵,它们在发酵过程中的作用及对生存条件的要求,有以下三个阶段。 (1)液化阶段在沼气发酵中首先是发酵性细菌群利用它所分

泌的胞外酶,如纤维酶、淀粉酶、蛋白酶和脂肪酶等,对有机物进行体外酶解,也就是把禽畜粪便、作物秸秆、豆制品加工后的废水等大分子有机物分解成能溶于水的单糖、氨基酸、甘油和脂肪酸等小分子化合物,这个阶段叫液化阶段。 (2)产酸阶段这个阶段是三个细菌群体的联合作用,先由发酵性细菌将液化阶段产生的小分子化合物吸收进细胞内,并将其分解为乙酸、丙酸、丁酸、氢和二氧化碳等,再由产乙酸菌把发酵性细菌产生的内酸、丁酸转化为产甲烷菌可利用的乙酸,氢和二氧化碳。另外还有耗氢产乙酸菌群,这种细菌群体利用氢和二氧化碳生成乙酸,还能代谢糖类生产乙酸,它们能转变多种有机物为乙酸。 液化阶段和产酸阶段是一个连续过程,统称不产甲烷阶段,在这个过程中,不产甲烷的细菌种类繁多,数量巨大,它们主要的作用是为产甲烷菌提供营养和为产甲烷菌创造适宜的厌氧条件,消除部分毒物。 (3)产甲烷阶段在此阶段中,产甲烷细菌群,可以分为食氢产甲烷菌和食乙酸产甲烷菌两大类群,已研究过的就有70多种产甲烷菌,它们利用以上不产甲烷的三种菌群所分解转化的甲酸、乙酸、氢和二氧化碳小分子化合物等生成甲烷。产甲烷菌的共同特征是:①生长非常缓慢,如甲烷八叠球菌在乙酸上生长时其倍增时间为1-2天,甲烷菌丝倍时间为4-9天;②严格厌氧,对氧气和氧化剂非常敏感,在有空气的条件下就不能

产生沼气的基本原理

产生沼气的基本原理 1 沼气定义 沼气是指利用人畜粪便、秸秆、污泥、工业有机废水等各种有机物在密闭的沼气池内,在厌氧(没有氧气)条件下,被种类繁多的沼气发酵微生物分解转化,最终产生沼气的过程。沼气是一种高效、清洁燃料,是各种有机物质在适宜的温度、湿度下,经过微生物的发酵作用产生的一种可燃气体。其主要成分是甲烷和二氧化碳,通常情况下甲烷(CH4 )约占所产生的各种气体的50~70%,二氧化碳(CO2)约占30~40%,此外还有少量氢(H2)、氮气(N2)、一氧化碳(CO)、硫化氢(H2S)和氨(NH3)等。 在构成生物体的物质中,除了矿物质和木质素外,几乎所有的生物质都可以用来产生沼气,包括动物和人的排泄物、污水污泥、农作物秸秆、含碳工业废物等,所以沼气的成本相当低廉。沼气的生产工艺比较简单,一个农村家庭就可以建造自己的沼气池。沼气的用途也很广泛,它不仅能用于燃烧和照明,还可以作为燃料用于发电。沼气这种来源丰富、成本低廉的优质气体燃料,无论在发达国家还是在发展中国家均得到高度重视。发达国家主要从保护环境出发,建立了很多沼气工程,以处理城乡有机废弃物,并获得煤气替代品。在发展中国家,沼气是解决农村能源的一项重要途径,印度和中国是最早大力开发沼气的国家,并且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沼气是一种高热值、高品位的能源,它是最合理利用、多次利用和综合利用生物质能的最有效形式,可以将植物机体的肥料、饲料、热能3种机能充分发挥出来。在广大农村牧区普及沼气,可以把人畜粪便和杂草、秸秆、枯叶等一起投入沼气池发酵,制取沼气作燃料。沼气池中的水和沉渣,保存了植物和粪便中的绝大部分氮、磷、钾元素,是优质的有机肥料,可以使生物质能利用3次至4次,使生物体内的能量和各种成份都能得到充分的利用。在城镇利用工业生产中的废物和生活污水来生产沼气也正在迅速发展,造纸厂、酿酒厂、屠宰厂的废水和生活污水中均有大量的有机物,这些废物都可以作为沼气生产的原料,变废为宝,从而减少城市污染,造福市民。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废弃物资源分布广泛,其中农业秸秆年产量超过6亿吨,可作为能源用的秸秆约3.5亿吨,约折合1.5亿吨标准煤;工业废水和禽畜养殖场废弃物理论上可以产生沼气近800亿立方米,相当于5700万吨标准煤。沼气已成为我国农村能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可解决农村的部分能源问题,而且可以把养殖业、种植业有机的融为一体,形成绿色农业、环保农业,促进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沼气技术在我国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据专家测算,安装一个6-8m3的沼气罐,能解决5口之家每年的做饭、取暖、照明、洗浴等生活能源。每年可节约煤约8000块、节电约230度、薪柴和秸秆2吨左右(相当于3.5亩森林植被),折合人民币可节约2500元以上,同时还可减少2吨二氧化碳的排放,保护森林资源和防治水土流失。一次产生的沼渣相当于300斤氮肥、250斤磷肥、200斤钾肥,含有17种氨基酸和多种微量元素,对40多种农作物病虫害有显著的防治效果。 2 沼气产生的基本原理 沼气是有机物质在隔绝空气和保持一定水分、温度、酸碱度等条件下,经过多种微生物(统称沼气细菌)的分解而产生的。沼气细菌分解有机物质产生沼气的过程,叫沼气发酵。这是沼气产生的基本原理,即厌氧机理,其发酵的生物化学过程,大致可分为3个阶段,见 图

沼气发酵基本原理沼气发酵基本原理沼气发酵又称为厌氧消化厌氧

沼气发酵基本原理 沼气发酵基本原理 沼气发酵又称为厌氧消化、厌氧发酵和甲烷以酵,是指有机物质(如人畜家禽粪便、秸秆、杂草等)在一定的水分、温度和厌氧条件下,通过种类繁多、数量巨大、且功能不同的各类微生物的分解代谢,最终形成甲烷和二氧化碳等混合性气体(沼气)的复杂的生物化学过程。 一、沼气发酵微生物 沼气发酵微生物是人工制取沼气最重要的因素,只有有了大量的沼气微生物,并使各种类群的微生物得到基本的生长条件,沼气发酵原料才能在微生物的条件下转化为沼气。 (一)沼气微生物的种类 沼气发酵是一种极其复杂的微生物和化学过程,这一过程的发酵和发展是五大类群微生物生命活动的结果。它们是:发酵性细菌、产氢产乙酸菌、食氢产甲烷菌和食乙酸产甲烷菌。这些微生物按照各自的营养需要,起着不同的物质转化作用。从复杂不机物的降解,到甲烷的形成,就是由它们分工合作和相互作用完成的。 在沼气发酵过程中,五大类群细菌构成一条食物链,从各类群细菌的生理代谢产物或它们的活动对发酵液酸碱度 (pH )的影响来看,沼气发酵过程可分为产酸阶段和产甲烷阶段。前三群细菌的活动可使有机物形成各种有机酸,因此,将其统称为不产甲烷菌。后二群细菌的活动可使各种有机转化成甲烷,因此,将其统称为产甲烷菌。 1、不产甲烷菌在沼气发酵过程中,不能直接产生甲烷微生物统称为不产甲烷菌。不产甲烷菌能将复杂的大分子有机物变成简单的小分子量的物质。它们的种类繁多,现已观察到的包括细菌、真菌和原生动物三大类。以细菌种类最多,目前已知的有18 个属51 个种,随着研究的深入和分离方法的改进,还在不断发现新的种。根据微生物的呼吸类型可将其分为好氧菌、厌氧菌、兼性厌氧菌三大类型。其中,厌氧菌数量最大,比兼性厌氧菌、好氧菌多100~200 倍,是不产甲烷阶段起主要作用的菌类。根据作用基质来分,有纤维分解菌、半纤维分解菌、淀粉分解菌、蛋白质分解菌、脂肪分解菌和其他一些特殊的细菌,如产氢菌、产乙酸菌等。 2、产甲烷菌在沼气发酵过程中,利用小分子量化合物形成沼气的微生物统称为产甲烷菌。如果说微生物是沼气发酵的核心,那么产甲烷菌又是沼气发酵微生物的核心,产甲烷菌是一群常特殊的微生物。它们严格厌氧,对氧和氧化剂非常敏感,适宜在中性或微碱性环境中生存繁殖。它们依靠二氧化碳和氢气生长,并以废物的形成排出甲烷,是要求生长物质最简单的微生物。 产甲烷菌的种类很多,目前已发现的产甲烷菌有 3 目、4科、7 属和13 种,根据它们的细胞形态、 甲烷螺旋形菌类。产甲烷菌生长缓慢,繁殖倍增时间的15 倍。由于产甲烷菌繁殖较慢、在发酵启动时,需 加入大量甲烷菌种。 产甲烷菌在自然界广泛分布,如土壤中,湖泊、沼泽中,反刍动物(牛羊等)的肠胃道,淡水或碱水池塘污泥中,下不道污泥,腐烂秸秆堆,牛马粪以及城乡垃圾堆中都有大量的产甲烷菌存在。由于产甲烷菌的分离、培养和保存都有较大的困

沼气利用技术

沼气利用技术 一、引言 沼气利用技术是指将有机废弃物通过发酵产生的沼气进行收集、储存、净化和利用的过程。沼气是一种可再生能源,具有高效节能、环保等 优点,因此在现代化社会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本文将详细介绍沼气 利用技术的相关知识。 二、沼气产生原理 沼气产生是一种微生物发酵过程,主要由厌氧菌分解有机物质而产生。在发酵过程中,厌氧菌将有机物质分解成二氧化碳和甲烷等成分,最 终形成沼气。沼气主要含有甲烷和二氧化碳两种成分,其中甲烷含量 较高,可达50%以上。 三、沼气利用技术 1. 沼气回收技术 沼气回收技术是指通过收集和储存沼气来实现能源利用的过程。通常 采用地下式或地上式储罐来进行储存,并通过管道输送到需要使用的

地方。在回收过程中需要注意对沼液进行处理以防止对环境造成污染。 2. 沼气净化技术 沼气净化技术是指对沼气中的杂质进行去除,使其达到使用要求的过程。常用的沼气净化技术包括物理吸附、化学吸收、膜分离等。其中,物理吸附法是一种较为简单有效的方法,通过活性炭等材料对沼气中 的杂质进行吸附,从而达到净化的目的。 3. 沼气利用技术 沼气利用技术是指将沼气转化为能源供应社会生产和生活所需的过程。常见的沼气利用方式包括发电、热能利用、燃料替代等。其中,发电 是一种高效利用沼气能源的方式,可以通过燃气发电机组将沼气转化 为电能,并向电网输送。 四、沼气利用技术应用案例 1. 湖北省黄冈市某污水厂 该污水厂采用了地下式储罐储存产生的沼气,并通过管道输送至厂区 内进行利用。其中,部分沼气回收后直接供给污泥干化设备进行加热,另一部分则通过燃气发电机组转化为电能,向电网输送。

沼气是怎样形成的汇总

沼气是怎样形成的 沼气就是指沼泽里的气体。沼气的泛指包括粪肥、污水、都市固体废物及其他生物可降解的有机物质,对于沼气的形成,很多人都不太了解。下面由我为你详细介绍的沼气的相关知识。 沼气的形成原因 沼气是有机物质在厌氧条件下,经过微生物的发酵作用而生成的一种可燃气体。由于这种气体最先是在沼泽中发现的,所以称为沼气。人畜粪便、秸秆、污水等各种有机物在密闭的沼气池内,在厌氧没有氧气条件下发酵,即被种类繁多的沼气发酵微生物分解转化,从而产生沼气。沼气是一种混合气体,可以燃烧。沼气是有机物经微生物厌氧消化而产生的可燃性气体。 沼气是多种气体的混合物,一般含甲烷50~70%,其余为二氧化碳和少量的氮、氢和硫化氢等。其特性与天然气相似。空气中如含有8.6~20.8%按体积计的沼气时,就会形成爆炸性的混合气体。沼气除直接燃烧用于炊事、烘干农副产品、供暖、照明和气焊等外,还可作内燃机的燃料以及生产甲醇、福尔马林、四氯化碳等化工原料。经沼气装置发酵后排出的料液和沉渣,含有较丰富的营养物质,可用作肥料和饲料。 沼气是一些有机物质,在一定的温度、湿度、酸度条件下,隔绝空气如用沼气池,经微生物作用发酵而产生的可燃性气体。它含有少量硫化氢,所以略带臭味。发酵是复杂的生物化学变化,有许多微生物参与。反响大致分两个阶段: 1微生物把复杂的有机物质中的糖类、脂肪、蛋白质降解成简单的物质,如

低级脂肪酸、醇、醛、二氧化碳、氨、氢气和硫化氢等。 2由甲烷菌种的作用,使一些简单的物质变成甲烷。要正常地产生沼气,必须为微生物创造良好的条件,使它能生存、繁殖。沼气池必须符合多种条件。首先,沼气池要密闭。有机物质发酵成沼气,是多种厌氧菌活动的结果,因此要造成一个厌氧菌活动的缺氧环境。在建造沼气池时要注意隔绝空气,不透气、不渗水。其次,沼气池里要维持20~40℃,因为通常在这种温度下产气率最高。第三,沼气池要有充足的养分。微生物要生存、繁殖,必须从发酵物质中吸取养分。在沼气池的发酵原料中,人畜粪便能提供氮元素,农作物的秸秆等纤维素能提供碳元素。第四,发酵原料要含适量水,一般要求沼气池的发酵原料中含水80%左右,过多或过少都对产气不利。第五,沼气池的pH值一般控制在7~8.5。 沼气的成分 沼气的用途沼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沼气由50%~80%甲烷CH4、20%~40%二氧化碳CO2、0%~5%氮气N2、小于1%的氢气H2、小于0.4%的氧气O2与0.1%~3%硫化氢H2S等气体组成。由于沼气含有少量硫化氢,所以略带臭味。其特性与天然气相似。空气中如含有8.6~20.8%按体积计的沼气时,就会形成爆炸性的混合气体。 沼气的主要成分甲烷是一种理想的气体燃料,它无色无味,与适量空气混合后即对燃烧。每立方米纯甲烷的发热最为34000千焦,每立方米沼气的发热量约为20800-23600千焦。即1立方米沼气完全燃烧后,能产生相当于0.7千克无烟煤提供的热量。与其它燃气相比,其抗爆性能较好,是一种很好的清洁燃料。沼气除直接燃烧用于炊事、烘干农副产品、供暖、照明和气焊等外,还可作内燃机的燃料以及生产甲醇、福尔马林、四氯化碳等化工原料。经沼气装置发酵后排出的料液和沉渣,含有较丰富的营养物质,可用作肥料和饲料。 沼气的开展

沼气工程原理及应用

沼气工程原理及应用 沼气工程是一种利用有机废弃物进行发酵产生沼气的技术,沼气是一种主要成分为甲烷(CH4)的气体,它广泛应用于家庭、农村和工业领域。沼气工程的原理主要包括有机废弃物的分解、发酵过程,以及沼气的收集与利用。 沼气工程的原理从有机废弃物的分解开始。有机废弃物主要包括农业废弃物、畜禽粪便、厨余垃圾等,其中含有大量的有机物质。在缺氧条件下,有机物质被分解成有机酸和挥发性有机物。有机酸继续分解,产生氢气和二氧化碳等。在适宜的条件下,沼气菌将氢气和二氧化碳发酵成甲烷和二氧化碳。 沼气工程的应用十分广泛。首先,在农村地区,农业废弃物和畜禽粪便是主要的有机废弃物来源。通过沼气工程,这些有机废弃物可以被有效处理,同时产生的沼气也可以用于家庭和农业用途。沼气可以用作烹饪和采暖燃料,替代传统的柴火和煤炭,减少烟尘和二氧化碳的排放,提高生活质量和环境健康。 其次,沼气也可以作为一种清洁能源,在农村地区的发电和照明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通过利用沼气发电机组,可以将沼气转化为电能,满足农村地区的用电需求。此外,沼气发电还可以在农村地区提供照明服务,改善农村地区的能源供应结构。 除了农村地区的应用,沼气工程在工业领域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一些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有机废弃物,如食品加工厂、制药厂和污水处理厂等,都可以通

过沼气工程进行处理和利用。沼气不仅可以做为工业生产的能源供应,还可以作为工业废气的替代能源,减少有害气体的排放。 另外,沼气工程还具有环保和经济效益。通过沼气工程处理有机废弃物,可以减少有机废弃物对环境的污染,减少甲烷等温室气体的排放,对于减缓气候变化有重要意义。同时,沼气工程还可以提供沼渣作为有机肥料,用于土壤改良和农作物的生长,提高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总而言之,沼气工程利用有机废弃物生产沼气的原理简单可行,应用广泛。它可以改善农村地区的能源结构,提供清洁能源供应,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同时,沼气工程还可以减少有机废弃物的污染,提高废弃物的利用价值,具有环保和经济双重效益。因此,进一步推广和发展沼气工程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应用前景。

沼气转化的原理

沼气转化的原理 沼气转化是指将有机废弃物(如农业废弃物、畜禽粪便、食品废弃物等)通过生物发酵产生的沼气经过处理和利用,转化为可再生能源的过程。沼气主要由甲烷(CH4)和二氧化碳(CO2)组成,还含有少量的氢气(H2)、硫化氢(H2S)、氮气(N2)等。 沼气转化的原理主要分为四个阶段:水解、酸化、甲烷产生和稳定阶段。 第一阶段是水解,有机废弃物经过细菌分解生成有机酸、醇、糖等,这些有机物能够提供能源给后续的阶段。 第二阶段是酸化,通过厌氧细菌的作用,有机酸和醇被进一步分解生成酸性物质如乙酸、丙酸、丁酸等。在这个过程中,由于缺乏氧气,生物产生的酸性物质无法被氧化成二氧化碳,而是转化为氢气、甲酸、乙酸等物质。 第三阶段是甲烷产生,甲烷是沼气主要的成分,这一阶段通过乙酸消耗产生。乙酸再通过乙酸菌的作用,转化为甲酸和二氧化碳,甲酸又通过甲酸菌的作用,将乙酸进一步氧化生成甲烷和二氧化碳。这个过程需要一定的温度、pH值和适宜的微生物环境条件。 最后一个阶段是稳定阶段,稳定阶段的主要作用是降低沼气中的硫化氢和氮气的含量,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和对后续利用设备的腐蚀。在稳定阶段中,硫化氢通

过硫化氢还原菌的作用转化为硫化物或硫。而氮气则通过放气的方式排出。 总的来说,沼气转化的原理是通过微生物(如厌氧菌、乙酸菌、硫化氢还原菌等)的作用,将有机废弃物分解并转化为甲烷和二氧化碳的过程。这一过程不仅能够有效地处理有机废弃物,减少环境污染,还能够产生可再生的能源沼气,用于替代传统的化石能源,有助于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改善能源利用效率。同时,沼气转化也能够产生有机肥料,用于农田的土壤改良和植物生长。

沼气发酵的原理

沼气发酵的原理 沼气发酵又称厌氧消化,是指各种有机物在一定的水分、温度、厌氧条件下,被各类沼气发酵微生物分解转化,最终生成沼气的过程。 (说明:① I、I I为三阶段理论,②I、II、II、IV、为四类群理论 ) 沼气发酵过程的液化阶段 用作沼气发酵原料的有机物种类繁多,如禽畜粪便、作物秸秆、食品加工废物和废水,以及酒精废料沼气发酵中食物链和能量分配图等,其主要化学成分为多糖、蛋白质和脂类。其中多糖类物质是发酵原料的主要成分,它包括淀粉、纤维素、半纤维素、果胶质等。这些复杂有机物大多数在水中不能溶解,必须首先被发酵细菌所分泌的胞外酶水解为可溶性糖、肽、氨基酸和脂肪酸后,才能被微生物所吸收利用。发酵性细菌将上述可溶性物质吸收进入细胞后,经过发酵作用将它们转化为乙酸、丙酸、丁酸等脂肪酸和醇类及一定量的氢、二氧化碳。在沼气发酵测定过程中,发酵液中的乙酸、丙酸、丁酸总量称为中挥发酸(TVA)。蛋白质类物质被发酵性细菌分解为氨基酸,又可被细菌合成细胞物质而加以利用,多余时也可以进一步被分解生成脂肪酸、氨和硫化氢等。蛋白质含量的多少,直接影响沼气中氨及硫化氢的含量,而氨基酸分解时所生成的有机酸类,则可继续转化而生成甲烷、二氧化碳和水。脂类物质在细菌脂肪酶的作用下,首先水解生成甘油和脂肪酸,甘油可进一步按糖代谢途径被分解,脂肪酸则进一步被微生物分解为多个乙酸。 沼气发酵过程的产酸阶段 产氢产乙酸菌发酵性细菌将复杂有机物分解发酵所产生的有机酸和醇类,除甲酸、乙酸和甲醇外,均不能被产甲烷菌所利用,必须由产氢产乙酸菌将其分解转化为乙酸、氢和二氧化碳。 耗氢产乙酸菌耗氢产乙酸菌也称同型乙酸菌,这是一类既能自养生活能异养生活的混合营养型细菌。它们既能利用 Hz+c0z生成乙酸,也能代谢产生乙酸。通过上述微生物的活动,各种复杂有机物可生成有机酸和Hz/c0z 等。 沼气发酵过程中的产甲烷阶段 产甲烷菌的类群产甲烷菌包括食氢产甲烷菌和食乙酸产甲烷菌两大类群。在沼气发酵过程中,甲烷的形成是由一群生理上高度专业化的古细菌一产甲烷菌所引起的,产甲烷菌包括食氢产甲烷菌和食乙酸产甲烷菌,它们是厌氧消化过程食物链中的最后一组成员,尽管它们具有各种各样的形态,但它们在食物链中的地位使它们具有共同的生理特性。它们在厌氧条件下将前三群细菌代谢终产物,在没有外源受氢体的情况下把乙酸和 H2/CO2。转化为气体产生-CH4/CO2,使有机物在厌氧条件下的分解作用以顺利完成。目前已知的甲烷产生过程由以上两组不同的产甲烷菌完成。 ① 由C02和H2产生甲烷反应为:C02+4H2—CH4+ H20 ② 由乙酸或乙酸化合物产生甲烷反应为:CH3C00H—CH4+CO2 ; CH 3COONH4+ H20—CH4+ NH4 HCO3 产甲烷菌的生理特性 ① 产甲烷菌的生长要求严格厌氧环境产甲烷菌广泛存在于水底沉积物和动物消化道等极端厌氧的环境中。 ② 产甲烷菌食物简单产甲烷菌只能代谢少数几种碳素底物生成甲烷。 ③ 产甲烷菌适宜生存在pH值中性条件下

粪便沼气产生的原理

粪便沼气产生的原理 粪便沼气产生的原理是通过厌氧发酵过程中微生物的作用将有机物分解产生的一种气体。整个过程可以分为三个主要阶段:水解、酸化和产气。 首先是水解阶段,也称为有机物的预处理阶段。在这个阶段中,微生物群体分解粪便中的复杂有机物质,将其转化为可溶解的有机物。此过程需要一定的时间,并开始产生一些中间产物,如脂肪酸、糖类和氨基酸等。 接下来进入酸化阶段。在这个阶段,产生的可溶解有机物会被酸化菌转化为挥发性脂肪酸(VFAs),例如乙酸、丙酸和丁酸等。这些挥发性脂肪酸是后续产气阶段的前体物质,因此在沼气产生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酸化阶段需要适宜的温度(通常在35-40摄氏度)和中性至碱性的环境条件。 最后是产气阶段。在这个阶段,产生的挥发性脂肪酸开始被产气菌转化为沼气。这些产气菌属于甲烷菌和乙酸菌,其中甲烷菌主要将乙酸和二氧化碳转化为甲烷和水,乙酸菌则将其他的挥发性脂肪酸转化为乙酸和部分甲烷。这些产气菌都是厌氧菌,因此需要缺氧的环境才能正常生长和繁殖。 在沼气产生的过程中,需要注意一些关键因素。首先是温度,一般来说,适宜的温度范围能够促进产气菌的活性和产气效果,常用的适宜温度范围是35-40摄氏度。其次是搅拌和通气,适当的搅拌可以保持产气菌和底物的良好接触,促进底物的降解和产气,通气则可以控制沼气的产量和气体成分。最后,垃圾深度和

停留时间也是影响产气效果的因素,垃圾深度一般要达到一定的高度,以保证产气的持续性和稳定性,停留时间则是指底物在反应器中的留存时间,通常需要根据底物的性质和产气速率进行调控。 总结起来,粪便沼气的产生是通过厌氧发酵过程中微生物的作用将有机物分解产生的气体。水解、酸化和产气是沼气产生过程中的三个主要阶段,需要适宜的温度、pH值、搅拌和通气条件以及适当的垃圾深度和停留时间来保证沼气产量和质量的稳定性。粪便沼气的产生不仅能够解决废弃物的处理问题,还能够获得可再生能源,具有重要的环境和经济意义。

产生沼气所应用的原理

产生沼气所应用的原理 概述 沼气是一种可再生能源,是由有机废弃物经过厌氧发酵产生的混合气体。它主要由甲烷(CH4)和二氧化碳(CO2)组成,还含有少量的氮气、硫化氢等。作为一种清洁能源,沼气广泛应用于农村生活和农业生产中,用于烹饪、取暖、发电和肥料生产等方面。 产生沼气的原理 1.有机废弃物的收集:产生沼气的第一步是收集有机废弃物。有机废弃 物包括农作物残渣、畜禽粪便、农村生活垃圾等。这些废弃物被收集起来,以便进一步处理。 2.厌氧发酵:收集到的有机废弃物被输送到沼气池中进行厌氧发酵。沼 气池通常由一个密闭的容器构成,容器内没有氧气。有机废弃物在无氧环境下进行发酵,产生沼气。这个过程被称为厌氧发酵。 3.厌氧菌的作用:厌氧发酵的关键是沼气中存在的厌氧菌。这些厌氧菌 能够分解有机废弃物,将其转化为甲烷和二氧化碳。厌氧菌通过吸收有机物的能量生存,并在过程中产生沼气。 4.发酵条件:沼气的产生需要一定的温度、湿度和PH值。一般来说, 发酵温度在30°C到60°C之间,湿度保持在70%到90%,PH值在6.5到8.0之间。这些条件有利于厌氧菌的繁殖和有机废弃物的分解。 5.沼气的收集与利用:产生的沼气通过管道系统被收集起来,并用于农 村生活和农业生产中的各种用途。沼气可以直接用于烹饪和取暖,也可以用于发电和肥料生产。通过适当的处理和利用,沼气可以成为一种清洁、可再生的能源。 产生沼气的优势 1.可再生能源:沼气是一种可再生能源,可以源源不断地产生。有机废 弃物是沼气的原料,其来源广泛,包括农田、农村生活和农业生产等。通过适当的收集和处理,这些有机废弃物可以被高效地转化为沼气。与传统的化石燃料相比,沼气的产生不会消耗有限资源。 2.环境友好:由于沼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燃烧时产生的污染物少。相 比于传统的煤炭和天然气等燃料,沼气的燃烧过程中产生的二氧化碳和其他污染物排放较少。使用沼气可以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对于环境保护和气候变化有积极的影响。

产生沼气的基本原理

产生沼气的根本原理 1沼气定义 沼气是指利用人畜粪便、秸秆、污泥、工业有机废水等各种有机物在密闭的沼气池,在厌氧(没有氧气)条件下,被种类繁多的沼气发酵微生物分解转化,最终产生沼气的过程。沼气是一种高效、清洁燃料,是各种有机物质在适宜的温度、湿度下,经过微生物的发酵作用产生的一种可燃气体。其主要成分是甲烷和二氧化碳,通常情况下甲烷(CH4)约占所产生的各种气体的50~70%,二氧化碳(CO2)约占30~40%,此外还有少量氢(H2)、氮气(N2)、一氧化碳(CO)、硫化氢(H2S)和氨(NH3)等。 在构成生物体的物质中,除了矿物质和木质素外,几乎所有的生物质都可以用来产生沼气,包括动物和人的排泄物、污水污泥、农作物秸秆、含碳工业废物等,所以沼气的本钱相当低廉。沼气的生产工艺比拟简单,一个农村家庭就可以建造自己的沼气池。沼气的用途也很广泛,它不仅能用于燃烧和照明,还可以作为燃料用于发电。沼气这种来源丰富、本钱低廉的优质气体燃料,无论在兴旺国家还是在开展中国家均得到高度重视。兴旺国家主要从保护环境出发,建立了很多沼气工程,以处理城乡有机废弃物,并获得煤气替代品。在开展中国家,沼气是解决农村能源的一项重要途径,印度和中国是最早大力开发沼气的国家,并且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沼气是一种高热值、高品位的能源,它是最合理利用、屡次利用和综合利用生物质能的最有效形式,可以将植物机体的肥料、饲料、热能3种机能充分发挥出来。在广阔农村牧区普及沼气,可以把人畜粪便和杂草、秸秆、枯叶等一起投入沼气池发酵,制取沼气作燃料。沼气池中的水和沉渣,保存了植物和粪便中的绝大局部氮、磷、钾元素,是优质的有机肥料,可以使生物质能利用3次至4次,使生物体的能量和各种成份都能得到充分的利用。在城镇利用工业生产中的废物和生活污水来生产沼气也正在迅速开展,造纸厂、酿酒厂、屠宰厂的废水和生活污水中均有大量的有机物,这些废物都可以作为沼气生产的原料,变废为宝,从而减少城市污染,造福市民。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废弃物资源分布广泛,其中农业秸秆年产量超过6亿吨,可作为能源用的秸秆约3.5亿吨,约折合1.5亿吨标准煤;工业废水和禽畜养殖场废弃物理论上可以产生沼气近800亿立方米,相当于5700万吨标准煤。沼气已成为我国农村能源的重要组成局部,它不仅可解决农村的局部能源问题,而且可以把养殖业、种植业有机的融为一体,形成绿色农业、环保农业,促进农村经济的快速开展。沼气技术在我国具有巨大的开展潜力。据专家测算,安装一个6-8m3的沼气罐,能解决5口之家每年的做饭、取暖、照明、洗浴等生活能源。每年可节约煤约8000块、节电约230度、薪柴和秸秆2吨左右〔相当于3.5亩森林植被〕,折合人民币可节约2500元以上,同时还可减少2吨二氧化碳的排放,保护森林资源和防治水土流失。一次产生的沼渣相当于300斤氮肥、250斤磷肥、200斤钾肥,含有17种氨基酸和多种微量元素,对40多种农作物病虫害有显著的防治效果。 2沼气产生的根本原理 沼气是有机物质在隔绝空气和保持一定水分、温度、酸碱度等条件下,经过多种微生物(统称沼气细菌)的分解而产生的。沼气细菌分解有机物质产生沼气的过程,叫沼气发酵。这是沼气产生的根本原理,即厌氧机理,其发酵的生物化学过程,大致可分为3个阶段,见图

沼气的产生

第一章 1、沼气的产生 沼气是多种有机质在一定温度、湿度、酸碱度及厌氧条件下,经微生物分解代谢所产生的一种可燃性混合气体。 沼气的产生过程称为沼气发酵,国际上统称厌氧消化。 地球上每年由光合作用生成4×1011吨有机物,其中约5%以不同形式在厌氧条件下被微生物分解生成沼气。 2、沼气的主要成分 沼气是一种混合气体,除主要成分甲烷(CH4)外,还含有二氧化碳(CO2)、硫化氢(H2S)、氢气(H2)、一氧化碳(CO)等气体,其中甲烷含量为55%~70%,二氧化碳含量为25%~40%,其他含量较低。 甲烷(CH4),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厌氧消化的最终产物,可燃,无色、无味,极难溶于水,性质较稳定,是沼气、天然气、煤气的主要成分之一。 3、沼气的特性 沼气热值:20000~22000kJ/m3 煤气热值:15000kJ/m3 天然气:37000~39000kJ/m3 液化石油气:50000kJ/m3 4、沼气工程的概念:最初是指以粪便、秸秆等农业废弃物为原料,以沼气生产为目标的系统工程。单纯追求能源生产。目前已拓展为以各种有机废弃物厌氧发酵为手段,以追求能源为目标,最终实现沼气、沼液、沼渣的综合利用。 5、阅读文献,了解沼气工程在我国的发展历史、现状及存在问题 6、大中型沼气工程的相关法令、法规 (1)我国畜禽养殖业污染物的管理措施:《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管理办法》 (2)畜禽养殖业污染物排放标准:《畜禽养殖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596-2001) (3)其他环境标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弃物污染防治法》; 《畜禽养殖业污染防治技术规范》(HJ/T 81-2001); 《沼渣、沼液使用技术规范》GB 7959-87;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 3095-1996;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88; 《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B 5084-92; 《生活杂用水水质标准》GJ 25.1-89; 《污水排入城市地下水道水质标准》GJ 18-86; 《农用污泥中污染物控制标准》GB 4284-84;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8978-1996; 《粪便无害化卫生标准》GB 7959-87; 其他标准、规定和规范。 第二章 1、原料有机物含量和沼气产量评价指标 (1)总固体(TS) 又称干物质浓度,指将一定量的原料放置在100~105℃烘箱内,烘干至恒重,烘干物质占总重的百分比。单位:%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