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生素使用注意事项

抗生素使用注意事项
抗生素使用注意事项

一:用糖水还是用盐水要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而定.

1:根据病人的原发病及其并发症而定:(1 )如果病人有高血压,冠心病,及心功

能不好,应减少盐水的摄入,以减轻心脏负担. (2)如果病人有糖尿病但心肾功能尚可,可以用盐水,但用糖时可加胰岛素兑调. (3).如病人肾功能不好,要减少钠水的

摄入,减轻钠水储溜.

2:根据病人的化验结果. (1)如电解质结果.看是否有低钠血症,则给予盐水,

反之用糖. (2)根据心肌酶等评测心功能,来决定盐糖的选择.

3:配液有的药物溶于糖或盐其效能会好点,这要根据药物说明书选则糖盐.

4:如病人休克,应先给于盐水补充血容量再给于糖补能.

5:盐水主要用于电解质的调节而糖主要作为能量选用时要首先想到这点.

总之,选择时要慎重,尤其是呼吸科,老年病人多,不同程度存在心功能不好,糖

尿病,在选盐时要谨慎,选糖时考虑是否加用胰岛素。

二:溶媒的选择主要还是从抗生素的稳定性方面考虑

1:溶媒的选择主要还是从抗生素的稳定性方面考虑的。在制剂中,葡萄糖在生

产过程中需加入盐酸,成品溶液PH多为3左右,而生理盐水稍高,一般为4~5。β—

内酰胺类在近中性(PH=6~7)溶液中较为稳定,酸性或碱性溶液均易使β—内酰胺环

开环,失去抗菌活性,故应选盐做溶媒。

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在碱性条件下抗菌效能比酸性条件下可增强10多倍(有相

关的研究报道),故建议选盐做溶媒,或在溶媒中加入碳酸氢钠提高PH值。

2.溶媒使用的量一般以说明书规定的最低量控制。对于半衰期短的药物,如青

霉素,我在儿科临床中就有看到溶于500ml糖溶液,输了2个多小时,前面的药物都

代谢了,还没输完,根本达不到有效药物浓度。现在大多是使用100ml+抗生素,或许是治疗习惯,这样效率比较高。

.为什么抗生素不静推而要静点?第一是因为药物代谢动力学的原因(房室模型,表观分布等有关),二是因为油溶液及水(油)混悬液禁用于静注(抗生素多为水混悬液),因为可引起血管栓塞的危险.这在11版新编药物学上有明确指出.

2.用盐水还是糖水配伍抗生素的问题:其实这是和药物自身理化性质有关了,

通常头孢类,青霉素类的抗生素在盐水的PH值中比较稳定,在外界配好后12小时内静滴都可以,但是在葡萄糖这类大分子物质中,抗生素会络合,稳定性下降.

而合成类抗生素如甲硝唑,奎诺酮类等由于其分子结构的特定性,5%的葡萄糖

溶液比生理盐水形状更稳定,有关这个问题的详细解释可以请教药学板块的战友.

3.关于溶媒量的问题为什么用100,不用250?其实这个就是习惯问题了,没有

绝对要求的,但是对于那些需要限制水输入量的患者(肝硬化腹水,心衰),以及需要迅速把药输完提高血药浓度的,应该用100ml液体配伍.

4:主张使用生理盐水,主要还是从抗生素的稳定性方面考虑的。

以青霉素类为例,它们在近中性(PH=6~7)溶液中较为稳定,酸性或碱性溶液均

使之分解加速,应用时最好用注射用水或等渗氯化钠注射液溶解青霉素类。溶于葡萄糖液(PH=3.5~ 5.5)中可有一定程度的分解。青霉素类在碱性溶液中分解极快。因此,严禁将碱性药液(碳酸氢钠、氨茶碱等)与其配伍。

原则按药品说明书上明确规定配液要求的配制,一般进口药物说明书比较详细,战友可以搜索一些!

喹诺酮类,如左氧氟沙星,特别是培氟沙星,应该用糖水配。培氟沙星不能见氯离子,否则会形成沉淀。

氨苄西林要用生理盐水不能用葡萄糖。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患者为肺性脑病(2型呼吸衰竭)时候,最好用生理盐水带抗生素,因为使用葡

萄糖会增加

二氧化碳的潴留,加重肺性脑病.但是有的抗生素只能用糖,如多数大环内酯类.

4:如病人休克,应先给于盐水补充血容量再给于糖补能.

我觉得若是休克的话,两者都不能用。因为:休克时胰岛素分泌减少,使用使得

用葡萄糖易出现高血糖症,而盐水因所含的钠和氯均比正常细胞间液显著高,休克是

肾功能受影响会阻碍钠和氯的排泄而致高氯血症,故不能用。在扩容治疗中,最好用

平衡盐溶液也高渗盐溶液。

单从抗生素疗效来说,我们科头孢类的多用盐水,奎诺酮类多用糖,青霉素族都

用盐,大环内酯类多用糖.我还是认为说明书比较有权威

喹诺酮类类用糖水,大环内酯类大多用糖,其他的尤其是头孢类和青霉素类用

盐水效果比糖水好。但是要兼顾病人是否有糖尿病,电解质是否紊乱,液体入量以及

病人的心功能等等诸多问题,不能一概而论,形而上学。

出来临床不久,有些关于抗生素使用的细节问题时不时困扰自己:

1.关于抗生素使用的途径:平时一般都是静脉滴注,但是什么时候考虑用静脉

推注?是否所谓重度感染才使用?

2.抗生素的配药:抗生素一般都用盐水配液,如果用5%葡萄糖配制疗效会减

低。(当然除了大环内酯类抗生素一般都用糖水配制之外)。不知道他在哪里看到这

个结论的,也不知道有没有道理。但是我在何权瀛教授主编的《呼吸疾病诊断治疗

指南》的肺炎治疗P66中常用抗生素的药物剂量中只是说“溶剂250ml+药物,静滴”,并没有强调使用盐水配制啊?!

浅谈合理使用抗生素

浅谈合理使用抗生素 发表时间:2016-04-13T17:15:55.397Z 来源:《健康世界》2015年17期供稿作者:熊彦辉 [导读] 云南省第二人民医院云南昆明 650000 合理使用抗生素的临床药理概念为安全有效使用抗生素,即在安全的前提下确保有效,这就 是合理使用抗生素的基本原则。 熊彦辉 云南省第二人民医院云南昆明 650000 摘要:合理使用抗生素,减少抗菌药物不良反应,降低抗生素耐药性 关键词:合理;使用;抗生素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健康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在选用抗生素时,往往走入误区,认为药物越贵越好,越新越好,然而不 正确的使用,更加重了耐药细菌的急剧增长。另一方面由于抗生素在临床上应用量大、品种多、更新快、各类药品之间相互关系复杂,联 合用药日趋增多,预防用药日趋广泛。因此临床上抗菌药物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及耐药性仍逐年上升势头。在这种社会环境下,合理使用抗 生素显得尤为重要。 1合理使用抗生素的基本原则 合理使用抗生素的临床药理概念为安全有效使用抗生素,即在安全的前提下确保有效,这就是合理使用抗生素的基本原则。 2 如何合理使用抗生素 2.1确定病原菌 尽早从患者的感染部位、血液等取样培养分离致病菌,并进行药物敏感试验,有针对性的选择抗生素。 2.2 抗生素的选择 抗生素使用合理与否,关系到治疗的成败。在选择用药时,必须考虑以下几点. 2.2.1首先要掌握抗生素的抗菌谱各种抗生素都有不同的作用特点,因此所选的药物的抗菌谱务必使其与所感染的微生物相适应,否则就无的放矢,既浪费钱财,又延误病情。 2.2.2 抗生素疗效与不良反应的轻重权衡:大多数抗生素都或多或少地有一些与治疗目的无关的副作用或其他不良反应,以一般来说,应尽可能选择对病人有益无害或益多害少的药物,因此在用药时必须严格掌握药物的适应症,防止滥用药物。比如肾功能减退应避免使用 主要经肾排泄的而对肾脏有损害的抗菌药物;肝功能减退应避免使用主要经肝代谢而对肝脏有损害的抗菌药物;对新生儿、儿童、孕妇和 哺乳期妇女等特殊人群应选用安全的抗菌药物。转贴于 233网校论文中 2.2.3 联合用药联合用药可能使原有药物作用增加,称为协同作用;也可能使原有药物作用减弱,称为拮抗作用。提高治疗效应,减弱毒副反应是联合用药的目的,反之,治疗效应降低,毒副反应加大,会对患者产生有害反应。目前,一般将抗生素分为四大类型,第一类为繁殖期杀菌药(Ⅰ),如β-内酰胺类抗生素,第二类为静止期杀菌药(Ⅱ),如氨基甙类、多粘菌素类抗生素等,第三类为快速抑菌药(Ⅲ),如四环素、大环内酯类,第四类为慢速抑菌药(Ⅳ),如磺胺类药物等。联合使用上述抗生素时,可产生协同(Ⅰ+Ⅱ)、拮抗(Ⅰ+Ⅲ)、相加(Ⅲ+Ⅳ)、无关和相加(Ⅰ+Ⅳ)四种效果,为达到联合用药的目的需根据抗菌药物的作用性质进行恰当的配伍。 总的说来在使用抗生素时应严格掌握适应症,凡属可用可不用者尽量不用,而且除考虑抗生素的抗菌作用的针对性外,还必须掌握药 物的不良反应,体内过程与疗效关系。其中发热原因不明者不宜采用抗生素;病毒性感染的疾病不用抗生素;尽量避免抗生素的外用(如 皮肤)。严格控制预防用抗生素的范围在下列情况下可预防治疗:风湿热病人,定期采用青霉素G,以消灭咽部溶血性链球菌,防止风湿 复发;风湿性或先天性心脏病进行手术前后用青霉素G或其它适当的抗生素,以防止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的发生;感染灶切除时,依据 病菌的敏感性而选用适当的抗生素;战伤或复合外伤后,采用青霉素G或四环素族以防止气性坏疽;结肠手术前采用新霉素等作肠道准备;严重烧伤后,在植皮前应用青霉素G消灭创面的溶血性链球菌感染。

抗菌药物临床合理应用培训记录

抗菌药物临床合理应用培训记录时间:***年*月*日 地点:会议室 主持人:*** 人员:全院医务人员 容: 一、抗菌药物使用基本原则与要求 (一)抗菌药物是指具有杀菌或抑菌活性,主要供全身应用(个别也可局部应用)的各种抗生素以及喹诺酮类、磺胺类、硝基咪唑类、硝基呋喃类等化学合成药。抗菌药物用于细菌、衣原体、支原体、立克次体、真菌等所致的感染性疾病,非上诉感染原则上不用抗菌药物。 (二)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是否正确、合理,基于以下两方面: 1、有无指征应用抗菌药物; 2、选用的品种及给药方案是否正确、合理。 3、抗菌药物治疗性应用的原则 (1)、诊断为细菌性感染者,方有指征应用抗菌药物(2)、尽早查明感染病原,根据病原种类及细菌药物敏感试验结果选用抗菌药物 (3)、按照药物的抗菌作用特点及其体过程特点选择用药

(三)给药途径: 1、轻症感染可接受口服给药者,应选用口服吸收完全的抗菌药物。重症感染、全身性感染患者初始治疗应予静脉给药,以确保药效;病情好转能口服时应及早转为口服给药。 2、抗菌药物的局部应用宜尽量避免:皮肤黏膜局部应用抗菌药物后,很少被吸收,在感染部位不能达到有效浓度,反易引起过敏反应或导致耐药菌产生。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等易产生过敏反应的药物不可局部应用;氨基糖苷类等耳毒性药不可局部滴耳。 (四)给药次数:青霉素类、头孢类和酰胺类、红霉素、克林霉素等消除半衰期短者,应一日多次给药。氟喹诺酮类、氨基糖苷类等可一日给药一次(重症感染者例外)。 (五)疗程:一般宜用至体温正常、症状消退后72-96小时;特殊情况,败血症、感染性心膜炎\化脓性脑膜炎、骨髓炎、深部真菌病、结核病等需较长疗程方能彻底治愈,并防止复发。 (六)抗菌药物的联合应用要有明确指征: 1、原菌尚未查明的严重感染,包括免疫缺陷者的严重感染。 2、单一抗菌药物不能控制的需氧菌及厌氧菌混合感染,2种或2种以上病原菌感染。 3、单一抗菌药物下能有效控制的感染性心膜炎或败血症等重症感染。 4、需长程治疗,但病原菌易对某些抗菌药物产生耐药

浅谈临床如何正确使用抗生素

浅谈临床如何正确使用抗生素 摘要如何合理使用抗生素,防治医院感染成为现代医院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医院存在的一个重要问题,为有效控制感染,而不破坏宿主体内的微生态平衡,防止药物毒副反应及避免耐药菌株的产生,必须要合理使用,严格控制泛用和滥用抗生素。 关键词抗生素;临床;使用建议 据报道2001年,我国药品消费总金额中抗生素约占30%,其中不合理用药达40%。因此,如何合理使用抗生素,防治医院感染成为现代医院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医院存在的一个重要问题,为有效控制感染,而不破坏宿主体内的微生态平衡,防止药物毒副反应及避免耐药菌株的产生,必须要合理使用,严格控制泛用和滥用抗生素。 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是一个复杂的系统过程,不仅表现在选择药物品种、用药剂量、用药时间、给药途径、疗程方面,而且用药要与患者的感染状况、及其生理、病理状态相适宜,有效的控制感染,同时又要防止人体内菌群失调,减少药物不良反应与细菌耐药性的产生。对抗生素的合理使用建议如下: 1 确定致病原,增强抗生素使用的针对性 对细菌感染,特别是中、重度感染在应用抗生素前应及时规范地收集相应的临床标本,培养、分离、鉴定致病原并通过药敏试验有针对性用药。住院病人必须在开始抗菌治疗前,先留取相应标本,立即送细菌培养,以尽早明确病原菌和药敏结果;门诊病人可以根据病情需要开展药敏工作。危重患者在未获知病原菌及药敏结果前,可根据患者的发病情况、发病场所、原发病灶、基础疾病等推断最可能的病原菌,并结合当地细菌耐药状况先给予抗菌药物经验治疗,获知细菌培养及药敏结果后,对疗效不佳的患者调整给药方案。因此,所有医院均应建立和完善细菌室的工作,以便为抗生素的合理使用提供科学依据。例如,一患者常规诊断为肺部感染,未做病原学诊断,选用昂贵的头孢类抗生素,效果不明显,而另外一名患者先做痰培养和药敏试验,结果对价格低廉的喹诺酮类药物敏感,用药后很快康复。这就提醒临床医师在应用抗生素前须明确致病原。 2 控制抗生素的使用 抗生素的选择及其合理应用是控制和治疗细菌感染的关键。在使用抗生素时应考虑细菌培养和药敏外,还要考虑患者的身体状况、疾病的程度以及目前本地区、本医院细菌的耐药性和流行趋势,严格遵守合理使用抗生素的原则:即病毒性感染者不用;发热原因不明且无明显的感染指征的不用;尽量避免皮肤,粘膜局部使用抗生素;联合使用必须有严格指征。细菌室定期通报细菌的耐药及流行情况,严格控制抗生素的预防性应用,规范临床抗感染治疗。

抗生素作用机理0001

抗生素作用机理与分类 1.抗生素作用机理抗生素等抗菌剂的抑菌或杀菌作用,主要是针对“细菌有 而人(或其它高等动植物)没有”的机制进行杀伤,有 5 大类作用机理:阻碍细菌细胞壁的合成,导致细菌在低渗透压环境下膨胀破裂死亡,以这种方式作用的抗生素主要是B -内酰胺类抗生素。哺 乳动物的细胞没有细胞壁,不受这类药物的影响。与细菌细胞膜相互作用,增强细菌细胞膜的通透性、打开膜上的离子通道,让细菌内部的有用物质漏出菌体或电解质平衡失调而死。以这种方式作用的抗生素有多粘菌素和短杆菌肽等。与细菌核糖体或其反应底物(如tRNA、mRNA相互所用, 抑制蛋白质的合成——这意味着细胞存活所必需的结构蛋白和酶不能被合成。以这种方式作用的抗生素包括四环素类抗生素、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氨基糖苷类抗生素、氯霉素等。阻碍细菌DNA的复制和转录,阻碍DNA复制将导致细菌细胞分裂繁殖受阻,阻碍DNA转录成mRNA则导致后续的mRNA 翻译合成蛋白的过程受阻。以这种方式作用的主要是人工合成的抗菌剂喹诺酮类(如氧氟沙星)。影响叶酸代谢抑制细菌叶酸代谢过程中的二氢叶酸合成酶和二氢叶酸还原酶,妨碍叶酸代谢。因为叶酸是合成核酸的前体物质,叶酸缺乏导致核酸合成受阻,从而抑制细菌生长繁殖,主要是磺胺类和甲氧苄啶。2?抗生素分类一、按化学结构分:(一)主要作用于革兰氏阳性菌(1)青霉素类青霉素G(卞青霉素)PenicillinG(Benzylpenicillin氨卞青霉素(安卞西林.安比西林)Ampicillin(Ampicine)羟氨卞青霉素(阿莫西林)Amoxicillin羧卞青霉素(卡比西林)Amoxicillin(2)头抱菌素(先锋霉素)类头抱氨卞(先锋霉素IV)Cefalexin(Cephalexin头抱羟氨卞Cefadroxil(3)大环内酯类红霉素Erythromycin罗红霉素泰乐菌素替米考星阿奇霉素北里霉素螺旋霉素(4)林可胺(洁霉素)类林可霉素(洁霉 素)Lincomycin 氯林可霉素 (克林霉素.氯洁霉素.克林达霉素)Clindamycin(Clinimycin)(5)其它杆菌Bacitracin新生霉素Novobiocin 那西肽恩拉霉素匚)主要作用于革兰氏阴性⑴氨基糖甘类链霉素Streptomycin庆大霉素(艮 他霉 素)Gentamicin(Gentamycin新霉素Neomycin卡那霉素Kanamycin丁胺卡那霉素(阿米卡星)Amikacin 壮观霉素(大观霉素.奇霉素.奇放线菌素)Spectinomycin(Actinospectacin妥布霉素Tobramycin核糖霉素(维他霉素.维生霉素)Ribostamycin(Vistamycin安普霉素(2)多粘菌素类多粘菌素BPolymyxcinB多粘菌素E粘菌素.抗敌素)PolymyxcinE(Colistin)三)广谱抗生素(1)四环素类土霉素(氧四环素)Oxytetramycin(Oxytetracycline)四环素Tetracline 金霉素(氯四环素)Aureomycin(Chlortetrcycline)强力霉素(多西还素.脱氧土霉素)Doxycycline(Deoxyoxytetracycline 米诺环素(2)氯霉素类氯霉素(左霉素)Chloramphenicol(Chloromycetin)甲枫霉素(硫霉素)Thiamphenicol氟甲枫霉素(氟苯尼考)(Florfenicol)(四)主要作用于霉形体泰牧霉素(泰妙灵.支原

抗生素使用原则

前言 由细菌、病毒、支原体、衣原体等多种病原微生物所致的感染性疾病遍布临床各科,其中细菌性感染最为常见,因此抗菌药物也就成为临床最广泛应用的药物之一。在抗菌药物治愈并挽救了许多患者生命的同时,也出现了由于抗菌药物不合理应用导致的不良后果,如不良反应的增多,细菌耐药性的增长,以及治疗的失败等,给患者健康乃至生命造成重大影响。抗菌药物的不合理应用表现在诸多方面:无指征的预防用药,无指征的治疗用药,抗菌药物品种、剂量的选择错误,给药途径、给药次数及疗程不合理等。为提高细菌性感染的抗菌治疗水平,保障患者用药安全及减少细菌耐药性,特制订《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以下简称《指导原则》)。《指导原则》对感染性疾病中最重要的细菌性感染的抗菌治疗原则、抗菌药物治疗及预防应用指征以及合理给药方案的制订原则进行阐述,并列出常用抗菌药物的适应证及注意事项,各种常见细菌性感染的病原治疗,以期达到提高我国感染性疾病的抗菌治疗水平,减缓细菌耐药性的发展,降低医药费用的目的。 《指导原则》共分四部分,一是“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基本原则”,二是“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管理”,三是“各类抗菌药物的适应证和注意事项”,四是“各类细菌性感染的治疗原则及病原治疗”。对上述内容有以下几点说明。 1、本《指导原则》为临床应用抗菌药物获取最佳疗效,并最大程度避免或减少不良反应而制定,不是教材或参考书,也不涉及具体的给药方案。 2、本《指导原则》主要限于治疗细菌、支原体、衣原体、立克次体、螺旋体、真菌等病原微生物所致感染性疾病的抗菌药物,不包括各种病毒性疾病和寄生虫病的治疗药物。 3、本《指导原则》中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基本原则在临床治疗中必须遵循,各类抗菌药物的适应证和注意事项以及各种感染的病原治疗则供临床医师参考。 4、为加强对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管理,本《指导原则》对抗菌药物应用中的管理也提出了要求,应当遵循。 5、本《指导原则》仅涉及国内临床常用抗菌药物的部分品种,重点介绍各类药物的抗菌作用、适应证和注意事项,有关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详细内容仍应参考有关专业书籍。 6、本《指导原则》中涉及临床各科部分常见和重要的感染性疾病,其他未涉及的感染仍应参考有关专业书籍。 7、在医疗工作中临床医师仍应结合患者具体情况,制订个体化给药方案。 8、“病原治疗”中除本《指导原则》所列通常选用的药物品种外,临床医师可根据患者临床情况、细菌耐药性及当地药物供应情况选用最合适的抗菌药物。 中华医学会 中华医院管理学会药事管理专业委员会 中国药学会医院药学专业委员会

抗菌药物在肝功能不全患者中的用法及注意事项

抗菌药物在肝功能不全患者中的用法及注意事项 本文以药品说明书和《药物信息参考》为准。将我院抗菌药物的相关内容进行了总结和摘录。 一、青霉素类 青霉素类药物经肝、肾两途径清除,肝功能减退者药物清除减少,血药浓度升高,同时有肾功能减退的患者血药浓度升高尤为明显,但药物本身的毒性不大。严重肝病患者,尤其肝、肾功能同时减退的患者在使用此类药物时需减量应用。 1、青霉素钠 19%在肝脏内代谢,75%通过肾脏排泄。由于青霉素钠能通过肝、肾两条途径消除,且药物本身毒性不大,因此在肝功能不全时,尽管血药浓度升高,药物清除延迟,但不影响该药物在此类疾病患者中的应用。严重肝病患者,尤其肝、肾功能同时减退的患者在使用时需减量。 本药可使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或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升高。在用药时需监测肝功。 2、阿莫西林 24%-33%在肝内代谢,大部分经肾排泄,另有部分药物可经胆汁排泄。因此肝功能不全不影响此类药物的应用。 本药可使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或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升高。在用药时需监测肝功。 3、苄星青霉素 药物主要经肾随尿液排泄,另有少量经胆汁排泄。肝功能不全不影响此类药物的应用。 4、哌拉西林钠舒巴坦钠、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 哌拉西林在肝脏内不被代谢。部分药物经肾排泄,另有部分随胆汁排泄(肝功正常者有10%-20%的药物随胆汁排泄),少量药物也可经乳汁排出。

在肝脏受损的患者中,哌拉西林和他唑巴坦的半衰期延长,但没有必要对肝脏受损患者的用药剂量进行调整。 不良反应:肝胆系统异常:少见:谷丙转氨酶水平升高,谷草转氨酶水平升高;罕见:胆红素水平升高,血碱性磷酸酶水平升高,γ-谷氨酰转移酶水平升高,肝炎。因此在用药时需监测肝功。 二、头孢菌素类 头孢菌素类药物经肝、肾两途径清除,肝功能减退者药物清除减少,血药浓度升高,同时有肾功能减退的患者血药浓度升高尤为明显,但药物本身的毒性不大。严重肝病患者,尤其肝、肾功能同时减退的患者在使用时需减量应用。 1、头孢硫脒 在体内几乎不代谢,约90%以原形从尿中排泄。因此肝功能不全不影响此类药物的应用。 本药可使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碱性磷酸酶或血尿素氮升高。在用药时需监测肝功。 2、头孢丙烯 大部分药物以原形经肾排泄。平均血浆半衰期为1.3小时,肝功能损害患者的血浆半衰期可增至2小时左右。肝功能不全患者无需调整剂量。 本药可使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和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升高,在用药时需监测肝功。 3、头孢曲松 药物在体内不被代谢,主要以原形经肾与肝消除,其中50-60%经肾排泄,40-50%自胆道排泄。肝或肾功能不全的患者,头孢曲松的药代动力学仅有很小的改变,其半衰期仅有轻度增加。肝功能不全的患者,如肾功能正常,则无需减少剂量。 本药偶见一过性血清氨基转移酶、碱性磷酸酶或胆红素升高。在用药时需监测肝功。

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培训总结

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培训 总结 Last revision date: 13 December 2020.

马庄卫生院院内感染及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培训总结 为深入贯彻落实《关于进一步开展全国抗菌药物临床 应用专项整治活动的通知》(卫办医政发〔2013〕37 号),进一步加强我院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尤其是围手 术期预防使用抗菌药物管理,促进抗菌药物合理使用,有 效控制细菌耐药,保证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9月18日9 点,由我院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 医务科、院感办、药剂科、抗菌药物管理工作组共同牵头 组织了以《院内感染及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为主题的培 训会。会议由高院长主持。 培训前,郭院长发表了重要讲话,强调了本次培训会的 重要性。郭院长指出,抗菌药物合理应用是关系到能否提 高感染治愈率、降低病人死亡率、缩短病程、降低费用及 减少耐药菌发生的关键,因此,抗菌药物的培训显得尤为 重要。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整治是长期的、艰巨的、持久 的,事关全院医务人员的切身利益,相信全院医务人员有 这个能力和信心把这项工作做好。 培训会上,高院长对我国抗菌药物的应用现状和细菌耐 药现状做了简单介绍,对抗菌药物合理应用意义和滥用结

果做了细致分析,对抗菌药物的分类和作用特点做了详细讲解,对抗菌药物的药效学和药代动力学关系做了重点阐述,对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包括治疗性应用基本原则、联合应用基本原则、预防性应用基本原则做了重点解读。同时再次强调了我院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相关管理制度,对临床医生的抗菌药物合理使用提出了殷切希望。 本次培训会深入浅出,参会人员都感到受益匪浅、收获颇多。通过培训,大家充分认识到全国抗菌药物专项整治活动的重要意义和要求,培训对提升我院抗菌药物临床应用能力和管理水平发挥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我院要以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为契机,进一步完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相关管理制度和工作机制,提高抗菌药物临床合理应用水平,保障患者合法权益和用药安全,促进医疗质量的秩序改进和提高。 马庄卫生院 二〇一四年九月十九日

浅谈护士应如何合理使用抗生素

浅谈护士应如何合理使用抗生素 抗生素在我国医院用药中占极为重要的地位,临床上使用抗生素具有抗菌谱广、疗效快的特点。正确合理使用抗生素是预防和控制感染的重要措施之一,但是抗生素的不合理使用,耐药菌株急剧增多,感染对人类健康威胁也逐渐加剧,三者互为因果,被当今医务界视为抗生素危机。因此,要正确使用抗生素,做到安全、合理、有效。 在医疗工作中,大力提倡指导临床医生正确合理使用抗生素,而就临床护士来说亦是不能忽视的,因为临床护士是抗生素的直接使用操作者,抗生素使用得当能有效的治疗和控制感染又不破坏宿主体内微生态平衡。但往往由于护士掌握医疗原则不够,造成耐药菌株的增加,引起医源性感染。因此,临床护士应充分了解和掌握各种抗生素的药理作用,正确给药方法和配制要求,防止药物毒副作用的发生,遵循合理用药的原则是当今护理界应该高度重视的内容之一。现将笔者在多年临床实践中所总结的一点体会介绍如下。 1 缺乏合理使用抗生素的认识 要加强护理工作中抗生素的合理使用,首先要提高对合理使用抗生素的认识。抗生素合理使用的宣传教育和培训如果做得不好,是造成护理人员对抗生素合理使用认识缺乏的根源,有些临床护士只知道抗生素在临床上应用可以治疗和控制感染,而不知道抗生素如果应用得不合理,不但不能治疗和控制感染,反而会发生医院感染,造成耐药菌株的增加,给病人精神及经济上造成极大的损失。也是造成护理人员不能合理使用抗生素的原因之一。应通过学习、讲座、交流提高护理人员合理用药的综合能力。 2 缺乏抗生素合理使用的管理和检查制度 医院对护理工作的管理和检查都是从临床基础护理技术操作、消毒隔离、药品管理、护理表格文书的书写等方面进行管理和检查。忽视了护理方面在合理使用抗生素中的直接作用。 3 不合理使用抗生素的现象 3.1 机械性地执行医嘱偏重技术操作,临床护士在执行医嘱过程中往往只注意技术操作方面的好坏,而抗生素的合理使用往往不被重视。临床医师在药物使用上,凭经验用药、习惯性用药、用贵重药占相当大的比例;对药物的合理搭配不熟悉;不合理预防用药是抗生素不合理使用的主要原因之一。国外调查预防用抗生素占使用抗生素药物总用量的30%~40%。国内尚缺少详细统计报道。但在实际工作中发现抗生素预防用药高于治疗用药。用药前的细菌检测及药物敏感试验做的不够;护理人员缺乏协助医师用药的意识,对医嘱中出现的不合理用药现象,不能大胆向医师提出自己的合理化建议。护士作为医嘱的执行者,对医嘱有着监督的责任,在执行医嘱时要做到心中有数,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必须使用抗生素,什么样的情况下要谨慎使用抗生素,对所选用的抗生素与病原菌是否相符,对机体损害最小等。通过信息反馈及时与医师沟通,增加医护人员的协作精神,提高医护人员合理用药的综合能力。 3.2 不能确保有效血药浓度及药物效价。 3.2.1 选择合理稀释液绝大多数抗生素都是粉针剂,需要一定的溶媒才能溶解。由于临床用药量大,工作比较繁忙,在配制过程中对抗生素稀释液的选用不严格,通常情况下选用静脉滴注液体(5%或10%葡萄糖溶液)作为常规溶媒是欠妥的。例如:青霉素和氨苄青霉素的最适pH值为6~6.5。偏离这一pH值后其稳定性明显降低,我院使用的5%和10%葡萄糖pH值范围在3.7~ 4.0,0.9%氯化钠pH值为 5.78,后者的pH值比较接近青霉素的最适pH值。葡萄糖有轻微催化青霉素水解的作用。建议以氯化钠溶液作这两种抗生素的常规溶媒,在禁盐情况下,选择低浓度的葡萄糖溶液作溶媒,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进入体内,以缩短萄葡糖和药物作用时间。头孢哌酮钠只能溶于10%葡萄糖溶液中,如果用其它溶液很快就出现乳白色混浊,尤其是冬季严重,通过加温或者加入碳酸氢钠10ml后才溶解澄清,溶解后的抗生素经过加温效价降低。氟罗沙星注射液只能溶于5%葡萄糖溶液中,忌溶于生理盐水或葡萄糖盐水中。 3.2.2 稀释液的用量掌握不准确,稀释液用量过少,药物不能充分溶解或附着在药瓶内,就抽吸药物,有时药物没有完全抽吸干净,这样就会因药量不足而达不到有效血药浓度。

泌尿外科抗菌药物应用原则

泌尿外科肾上腺疾病抗菌药物应用原则: 一、腹腔镜手术: 1. 应用头孢一、二代,喹诺酮类抗菌药物,预防用药时间为24-48小时。 2. 手术时间超过1.5小时,预防应用抗菌药物时间可延至96小时(经验用药)。 3. 老年患者,术前有肺部疾病患者抗菌药物在上述情况下延至48小时。 4. 发热病人应查找原因,验血常规以及病原学检查,依具体情况用药。 二、开放手术(含腹腔镜改为开放手术) 1. 应用头孢一、二代,喹诺酮类抗菌药物,预防用药时间为72小时(经验用药)。 2. 其它同一项2、3、4 泌尿外科病人泌尿系结石的抗菌药物应用原则: 1. 推荐根据治疗前尿培养和药敏试验结果选择敏感抗菌药物。 2. 一般推荐治疗7-14天,有时需要延长至21天(均为静脉用药)。 3. 尿路结石相关的复杂性尿路感染需要彻底清除结石,同时给予足够的抗菌药物治疗。如果不能完全清除结石,则应该考虑长期的抗菌药物治疗。 4. 围手术期抗菌药物应用:存在泌尿系结石及存在尿路梗阻是特殊危险因素。合并感染的尿路结石,术前应该使用抗生素治疗,直至达到标准。 5. URL、PCNL、输尿管切开取石、肾盂切开取石均为清洁-污染手术,而感染性结石手术为污染手术。 6. 预防用药时间为24-48小时。污染手术依据患者情况酌情延长,依据临床实际情况,考虑5天左右比较合适(经验用药)。 7. 对于URS、PCNL、输尿管下段结石切开取石,不伴有其它危险因素者,推荐术前30-60分钟静脉输注氟喹诺酮类、头孢菌素类(二代)抗生素。单次用药即可。 8. 对于输尿管中上段碎石、嵌顿性结石、感染性结石、合并感染、糖尿病等危险因素者,术前用药基础上维持用药需要达72小时。推荐氟喹诺酮类、头孢菌素类(二代)抗生素。 女性泌尿外科手术的抗生素应用 尿道手术:包括清洁-污染手术,污染手术和感染手术。 1. 清洁-污染手术中,例如尿道肉阜,尿道外口囊肿等,经尿道膀胱颈切开等,属于预防性应用抗生素,抗菌谱应该覆盖以大肠埃希菌等革兰氏阴性杆菌为主,并覆盖常见阳性球菌,可以应用可选用头孢一代,二代以及喹诺酮类,术前30分钟开始给药,如果手术超过3小时,术中应用第二剂,并持续应用至术后48小时,可加用甲硝唑。 2. 清洁-污染手术中,例如尿道中段悬吊术,盆底修复手术等,需要置入人工补片,并永久留置,可应用头孢二代以及喹诺酮类,并加用甲硝唑。术前30分钟开始给药,并需用抗生素溶液浸泡人工补片,如果手术超过3小时,术中应用第二剂,并持续应用至术后48小时。穿刺过程中如果出现了盆腔血肿或者损伤了膀胱,会增加感染风险。因为血肿持续存在,尿液可能持续漏出,应看待为感染性手术,建议更改为头孢三代并延长至术后7天(经验用药)。 3. 污染手术和感染手术,例如各种瘘的手术,此情况不属于预防性应用。术前应做尿细菌培养,局部分泌物的细菌培养和药物敏感性试验,根据结果选用抗生素。如果没有细菌生长,应经验性用药,因为可能涉及到泌尿系统,生殖系统甚至肠道的细菌污染,应采用广谱抗生素,并兼顾厌氧菌。可应用头孢三代,加奥硝唑,术前应用至局部炎症消退,尿中没有细菌生长,术后至少应用至一周(经验用药),并根据具体情况决定何时停药。

抗生素合理使用培训

抗生素合理使用 —抗生素专项整治培训 红河州第四人民医院药剂科 金有 一、背景介绍 1.超级细菌的产生 近期一种可抵抗绝大多数抗生素的耐药性超级细菌NDM-1在英美印度等小规模爆发,这种细菌其实是一种特殊的酶,它能够进入大多数细菌的DNA线粒体中存活,使细菌产生广泛的耐药性,因这种细菌最初是在前往印度进行医疗旅行的整容者和外科手术者身上发现,又被西媒体称为“新德里”细菌。其实耐药型的细菌并非新事物,它们一直存在并且随着人类滥用抗生素而进化出强大耐药性,在这场特殊博弈中,人类是超级细菌的幕后推手。 解读超级细菌:超级细菌是一切耐药菌的统称。超级细菌不是一个细菌的名称,而是一类细菌的名称,这一类细菌的共性是对几乎所有的抗生素都有强劲的耐药性。随着时间的推移,超级细菌的越来越长,包括产超广谱酶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耐药鲍曼不动杆菌、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多重耐药结核杆菌、耐药肺炎杆菌、耐药绿脓杆菌等。 金黄色葡萄球菌是著名的超级细菌,超级细菌中最著名的一种是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简称MRSA),MRSA现在极其常见,可引起皮肤、肺部、血液和关节感染,当年弗莱明偶然发现青霉素时,用来对付的正是这种细菌。但随着抗生素的普及,某些金黄色葡萄球菌开始出现抵抗力,产生青霉素酶破坏青霉素的药力。MRSA的耐药性发展非常迅速,在1959年西科学家用一种半合成青

霉素(即甲氯西林)杀死耐药的金黄色葡萄球菌之后仅隔两年在英国就出现了耐甲氯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而到了上世纪80年代后期,MRSA已经成为全球发生率最高的医院感染病原菌之一(被列为世界三大最难解决的感染性疾病首位),在全球围目前被证实对MRSA还有效的仅只有万古霉素。 最新出现的超级细菌叫NDM-1,英国卡迪夫大学、英国健康保护署和印度马德拉斯大学的医学研究机构在一些曾去印度接受过外科手术的病人身上发现一种特殊的细菌。发表在医学专业杂志《针刺》上的文章指出,这种细菌名为新德里金属β酰胺酶-1(NewDelhimetallo-β-lactamase 1,简称NDM-1),这种细菌含有一种罕见酶,它能存在于大肠杆菌的DNA中从而使其产生广泛的抗药性,人被感染后很难治愈甚至死亡。NDM-1的复制能力很强,传播速度快且容易出现基因突变,在现在滥用抗生素的情况下,是非常危险的一种超级细菌。抗生素成为超级细菌的推手 超级细菌NDM-1几乎可以跨越不同的细菌种类,也就是说它可以广泛存在于各种细菌的DNA线粒体中。在各种细菌中的NDM-1超级病菌是以DNA的结构出现,因此被称为质体,也就是它使各种病菌拥有传播和变异的惊人潜能。“超级细菌”可广泛传播。 超级细菌NDM-1可跨越不同的细菌种类,它可广泛存在于各种细菌的DNA线粒体中。它可以在细菌中自由复制和移动,从而使这种病菌拥有传播和变异的惊人潜能,对除替加环素和多黏菌素之外的所有抗生素都有抗药性。2009年英国发现NDM-1感染病例的增加,其中包括一些致死病例,其部分的NDM-1感染都与曾前往印度等南亚旅行或接受当地治疗有关。在英国研究的37个病人中,至少有17人曾在过去1年中前往过印度或巴基斯坦,他们中至少有14人

(推荐)儿科抗生素使用原则

儿科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的原则合理使用的最基本原则是有效、安全和低潜在耐药性等 一、抗生素药物使用指针明确: 正确诊断、尽可能确立病原学是合理使用抗生素药物的基础。治疗开始往往经验性选用抗菌药物,所谓经验,除了个人经验外,更重要的是他人积累经验、文献资料中总结经验和当地细菌耐药的实际情况,而不是盲目的习惯性地使用抗菌药物,应综合儿童年龄、疾病严重度X线胸片和各项检查等特征。评估病原学的过程实际也是询证医学的一种体现。 二、抗菌药物合理选择: 分析病原微生物与抗菌药物间相互关系,选出几种可能有效的抗菌药物。选择依据感染部位、严重度、病程、患儿年龄、原先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和全身脏器(肝、肾)功能状况等。医生要区分社区感染和院内感染,两者病原菌及其耐药性差异很大;对可能的病原菌药了解其固有耐药性和获得耐药性;要了解当地细菌耐药的流行病学资料。一般应先选出几种可能有效的抗菌药物,择优选取最适宜的、有效而安全的抗菌药物。对一般感染,应保留1~2种有效抗菌药物或有效方案,以作备选。所谓“一线”与“二线”抗菌药物仅仅是相对而言,必须注意个体特点,对危重患儿和耐药菌感染就不能按常规逐步升级。 三、抗菌药物剂量和用法: 足量抗菌药物才能保证药效,减少耐药菌产生的机会。儿科特别要注意年龄的个体差异和肝肾功能发育不完善的特点,要注意抗菌药物血清浓度和感染组织部位浓度。目前国内儿科普遍存在抗菌药物每日用药次数和间隔时间上的问题,β

类酰胺类抗菌药物是时间依赖性抗菌药物,为了达到最高细菌清除率,为了使其血清浓度超过最低抑菌药物浓度之后持续的时间至少达到用药间隔时间的40℅以上,就必须每6~8小时使用一次。β类酰胺类抗菌药物除头孢曲松半衰期达6~9小时,成为可以每日1次用药外,其余半衰期均仅1~2小时,必须每6~8小时用药1次。抗菌药物的联合用药也是一个重要方面,联合用药可以增强药效,还可以治疗混合感染和延缓细菌耐药,故常用于严重感染、耐药菌感染、混合感染和结核病等。 四、抗菌药物的疗程:取决于病原菌、部位、严重度、有无合并症、机体反应性和依从性等。任何感染性疾病都有恰当的抗菌药物疗程,例如小儿肺炎一般用至热退、全身症状明显改善和呼吸道症状改善后5~7天。我们必须充分考虑机体对感染的抵御能力和免疫能力,必须完整的评估组织器官的修复能力,而不是单一的依靠抗菌药物并且无原则地延长其疗程。 五、抗菌药物依从性、不良反应和药物经济学:口服抗菌药物的依从性在小儿很重要,还必须考虑抗菌药物的不良反应,因此氨基糖苷类、四环素类、氯霉素类、氟喹诺酮类在儿科的使用受到很大限制。在疗效和安全性等同等条件下,结合我国国情,应选择相对廉价的抗菌药物。 六、抗菌药物应用示警: 抗菌药物包括β类酰胺类、大环类酯类、氨基糖苷类、四环素类、林可霉素类、利福霉素类、多肽类、磺胺类、氟喹诺酮类和磷霉素类等。氯霉素类由于对造血系统的毒副作用,

2015年合理使用抗生素知识培训

2015年合理使用抗生素知识培训 培训材料 主讲人: 培训对象: 培训地点: 培训时间: 抗生素合理使用培训材料 一、严格掌握用药指征和适应症,绝不能滥用抗生素。 抗菌素只适用于“两菌四体”,即细菌、真菌,支原体、衣原体、立克次体、螺旋体。单纯病毒感染性疾病及非细菌性发热应视为抗生素使用的禁忌症。上呼吸道感染及咽痛、咽炎,大部分是病毒感染所致,因此这类疾病一般无需抗生素。如能核定细菌,最好做药物过敏试验,选用最敏感的抗生素。但如果受条件或病情危急,亦可根据感染部位和经验选用,然而可靠性较差。而目前各级医疗单位不合理使用抗生素的现象普遍存在。如感冒大多为病毒感染所致,不要将抗生素作为退热“万能药”,只要一见到感冒发热的患者就使用抗生素。 二、严格控制新品种和昂贵抗生素的使用。 滥用昂贵新品种抗生素,会加速耐药菌的产生,同时也增加了患者的经济负担,对于临床治疗疾病产生不良的后果。在临床工作中本

来一线抗生素可以解决的问题,就不要使用二线、三线抗生素,更不能因患者及家属的要求而不坚持用药原则,迁就患者,只有根据临床上的实际需要,其他抗生素又无法控制感染时,才能考虑用新品种或昂贵抗生素。 三、应用抗生素不应该盲目下药和更换,遇到病情应尽力找出病原微生物,针对性用药。 疑为细菌感染的,除非病情危急,不轻易立即使用抗菌药物。例如:G+球菌的肺炎球菌,可选用青霉素或氨苄青霉素。在临床实践工作中,如使用某种抗生素疗效不好,要全面分析考虑是否药物剂量不足,用药时间短,给药途径不当,全身免疫功能等因素,如与此有关只要对这些因素加以调整,对症选择,疗效就会提高,避免造成药物浪费。 四、预防性用药必须严格控制。 在一般情况下不要随意把抗生素作为预防感冒用药,对那些不明原因的发热,无明显细菌感染指征的,不要使用抗生素。不论病情需要与否都使用抗生素来提高保险系数的做法是不可取的。 五、合理停用或换用抗生素。 在临床上停用抗生素的指针是体温正常,血象正常,临床症状消退72~96h(3-4天)等。重症感染可以适当延长,若抗生素疗效不满意时,急性感染可以于48~72h(2-3天)后考虑更换抗生素。 六、注意联合用药的合理性。 联合用药要有可靠的依据。定的指征是:病情特别严重,如败血

抗生素种类及作用和机制

抗生素种类: 一)β-内酰胺类:青霉素类和头孢菌素类的分子结构中含有β-内酰胺环。近年来又有较大发展,如硫酶素类(thienamycins)、单内酰环类(monobactams),β-内酰酶抑制剂(β-lactamadeinhibitors)、甲氧青霉素类(methoxypeniciuins)等。(二)氨基糖甙类:包括链霉素、庆大霉素、卡那霉素、妥布霉素、丁胺卡那霉素、新霉素、核糖霉素、小诺霉素、阿斯霉素等。 (三)四环素类:包括四环素、土霉素、金霉素及强力霉素等。 (四)氯霉素类:包括氯霉素、甲砜霉素等。 (五)大环内脂类:临床常用的有红霉素、白霉素、无味红霉素、乙酰螺旋霉素、麦迪霉素、交沙霉素等、阿奇霉素。 (六)作用于G+细菌的其它抗生素,如林可霉素、氯林可霉素、万古霉素、杆菌肽等。 (七)作用于G菌的其它抗生素,如多粘菌素、磷霉素、卷霉素、环丝氨酸、利福平等。 (八)抗真菌抗生素:如灰黄霉素。 (九)抗肿瘤抗生素:如丝裂霉素、放线菌素D、博莱霉素、阿霉素等。(十)具有免疫抑制作用的抗生素如环孢霉素。 β-内酰胺类抗生素: β-内酰胺类抗生素(β-lactams)系指化学结构中具有β-内酰胺环的一大类抗生素,包括临床最常用的青霉素与头孢菌素,以及新发展的头霉素类、硫霉素类、单环β-内酰胺类等其他非典型β-内酰胺类抗生素。此类抗生素具有杀菌活性强、毒性低、适应症广及临床疗效

好的优点。本类药化学结构,特别是侧链的改变形成了许多不同抗菌谱和抗菌作用以及各种临床药理学特性的抗生素。 各种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作用机制: 各种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作用机制均相似,都能抑制胞壁粘肽合成酶,即青霉素结合蛋白(penicillin binding proteins,PBPs),从而阻碍细胞壁粘肽合成,使细菌胞壁缺损,菌体膨胀裂解。除此之外,对细菌的致死效应还应包括触发细菌的自溶酶活性,缺乏自溶酶的突变株则表现出耐药性。哺乳动物无细胞壁,不受β-内酰胺类药物的影响,因而本类药具有对细菌的选择性杀菌作用,对宿主毒性小。近十多年来已证实细菌胞浆膜上特殊蛋白PBPs是β-内酰胺类药的作用靶位,PBPs的功能及与抗生素结合情况归纳于图38-1。各种细菌细胞膜上的PBPs数目、分子量、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敏感性不同,但分类学上相近的细菌,其PBPs类型及生理功能则相似。例如大肠杆菌有7种PBPs,PBP1A,PBP1B与细菌延长有关,青霉素、氨苄西林、头孢噻吩等与PBP1A、PBP1B 有高度亲和力,可使细菌生长繁殖和延伸受抑制,并溶解死亡,PBP2与细管形状有关,美西林、棒酸与硫霉素(亚胺培南)能选择性地与其结合,使细菌形成大圆形细胞,对渗透压稳定,可继续生几代后才溶解死亡。PBP3功能与PBP1A 相同,但量少,与中隔形成,细菌分裂有关,多数青霉素类或头孢菌素类抗生素主要与PBP1和(或)PBP3结合,形成丝状体和球形体,使细菌发生变形萎缩,逐渐溶解死亡。PBP1,2,3是细菌存活、生长繁殖所必需,PBP4,5,6;与羧肽酶活性有关,对细菌生存繁殖无重要性,抗生素与之结合后,对细菌无影响。基本结构:青霉素G是最早应用于临床的抗生素,由于它具有杀菌力强、毒性

外科围手术期抗生素应用原则(完整资料).doc

【最新整理,下载后即可编辑】 外科围手术期抗菌药物预防应用规范(转载) 1.围手术期预防用抗菌药物的目的 围手术期预防用抗菌药物主要是为了预防手术部位感染,包括发生在切口、手术深部器官和腔隙的感染。 预防用药应保证手术切口暴露时局部组织中已达到足以杀灭手术过程中入侵切口细菌的药物浓度。 2.围手术期预防用抗菌药物范围 2.1 清洁手术 2.1.1清洁手术通常不需要预防使用抗菌药物,主要应加强消毒灭菌和无菌操作。I类切口手术患者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比例不超过30%;其中,腹股沟疝修补术(包括补片修补术)、甲状腺疾病手术、乳腺疾病手术、关节镜检查手术、颈动脉内膜剥脱手术、颅骨肿物切除手术和经血管途径介入诊断手术患者原则上不预防使用抗菌药物。 2.1.2 清洁手术仅在下列情况时可考虑预防应用抗菌药物:(1)手术范围大、时间长(超过3小时)、污染机会增加。(2)手术涉及重要脏器,一旦发生感染会造成严重后果者,如头颅手术、心脏手术、眼内手术等。 (3)异物植入手术,如人工心脏瓣膜植入、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放置、人工关节置换等。 (4)年龄大于70岁。 (5)糖尿病控制不佳。 (6)恶性肿瘤放、化疗中。 (7)免疫缺陷或营养不良。 2.2 清洁-污染手术、污染手术

清洁-污染手术,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决定是否需要预防用药。污染手术需要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 2.3 术前已经存在细菌性感染的手术 术前已经存在细菌性感染的手术,如腹腔脏器穿孔腹膜炎、脓肿切开引流术、气性坏疽截肢术等,属于抗菌药物治疗性应用,不属预防应用范畴。 3.围手术期预防用抗菌药物的基本原则 3.1 种类:应选用杀菌剂,不宜选用抑菌剂。 3.2 剂量:应给足剂量,静脉快速滴入;药物溶媒量100~150ml (成人)为宜,不宜用大量液体长时间慢速滴入。 3.3 给药时间:应在切皮前0.5-2小时(参考抗菌药物的达峰时间 和半衰期)给药,剖宫产术应在结扎脐带后给药。 3.4给药地点:手术室 4.围手术期预防应用抗菌药物选药依据 4.1 针对手术部位正常菌群的成员。 4.2 既往该部位感染细菌的种类及其抗菌药物耐药性。 4.3 参考抗菌药物药效及药代动力学参数。 4.4 预防性使用选用的抗菌药物必须是疗效确切、安全、使用方 便及价格相对较低的品种. 5.各类手术预防应用抗菌药物的选择基本原则 5.1 颈部外科(含甲状腺)手术、乳腺手术、腹外疝手术、一般 骨科手术、剖宫产手术应选用第一代头孢菌素。 5.2 周围血管外科手术、胃十二指肠手术、心脏大血管手术:应 选用第一、二代头孢菌素。 5.3 颅脑手术、胸外科手术(食管、肺) 、应用人工植入物的骨科 手术(骨折内固定术、脊柱融合术、关节置换术):应选用第 一、二代头孢菌素;头孢曲松。

儿童使用抗生素的注意事项

抗生素是临床上常用药物,使用范围广,使用频率也较高.但随着抗生素地大量应用,滥用现象也不断发生.世界卫生组织调查显示,目前我国已经成为世界上滥用抗生素最为严重地国家之一.为使滥用现象得到根本遏制,大家需要了解以下几个问题. .什么是炎症?抗生素,中国人习惯叫“消炎药”,作为家庭地最常备药,人们只要有点儿头疼脑热,都会习惯性地吃上几片.事实上,抗生素是具有杀灭或抑制细菌生长地药物.而医学意义上地炎症是指各种因素导致机体地一种防护性反应,表现为红肿热痛.消炎药是针对炎症地,比如常用地消炎痛、芬必得、扶他林、消炎镇痛药等.所以抗生素不是消炎药,只有在有细菌感染时才能使用抗生素.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常用地抗生素有哪些?青霉素类:青霉素、阿莫西林(阿莫仙);头孢菌素类(先锋霉素):头孢呋辛酯(伏乐新)、头孢克洛(希刻劳);大环内酯类:红霉素、阿奇霉素(希舒美)、克拉霉素;喹诺酮类(沙星类):左氧氟沙星(利复星)、莫西沙星(拜复乐);氨基糖苷类:庆大霉素、链霉素、阿米卡星.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感冒了需要用抗生素吗?大多数感冒都是病毒引起地,病毒性感冒、流感、麻疹风疹,腮腺炎等都属于病毒感染,不需要使用抗生素.病毒性感冒有自愈性,并没有什么有效地药物,只是对症治疗:多喝水、注意休息、服用缓解症状地感冒药物.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是不是输液抗炎比口服效果好?多数老百姓认为输液比口服好.输液确实起效快,但副作用多且风险大.《年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报告》显示,在所有地药品不良反应报告中静脉输液药物引起地不良反应占,在严重不良反应中,静脉输液药物占到了.可以说,输液是最不安全地给药方式.一旦有不良反应,输液带来地后果比口服和皮下注射更严重,因为口服药如果有不良反应可以洗胃,皮下注射地药物吸收需要一定地时间,这样都能给急救赢得一定地时间.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常输液还会降低免疫力.输液地药物直接进入血液循环,没有经过胃肠,省略了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环节,如果人们不管大病小病首选输液,长此以往,必然降低人体自身免疫力.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抗生素种类越多,效果越好吗?不是,只有在严重感染,多部位感染和混合感染时,才考虑联合两种以上地抗生素.一般情况下,能用一种时,不用两种.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抗生素应该用多长时间?许多人患病后,病情较重时尚能按时按量服药,一旦病情缓解,服药便随心所欲.要知道抗菌药物地药效依赖于有效地血药浓度,如达不到有效地血药浓度,不但不能彻底杀灭细菌,反而会使细菌产生耐药性;对于确属细菌感染地病,要根据引起疾病地不同菌种选择相应地药物;如果使用某种抗生素地疗效暂时不好,首先应当考虑用药疗程是否足够.即便见了效,也应该在医生地指导下服够必需地周期,不要频繁更换药品.因为用药起效需要一个过程,频繁换药,反而造成耐药,菌群失调.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价格贵地抗生素一定比便宜地好吗?每种抗生素都有自身地特性,优势劣势各不相同,因病、因人、因致病菌选择,坚持个体化,以价格判断药物好坏没有道理.药品并不是“便宜没好货,好货不便宜”地普通商品,只要用之得当,几分钱地药物也可能达到药到病除地疗效.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有时候,老药比新药“物美价廉”:药效稳定,价格便宜,不良反应明确;对于军团菌和支原体感染地肺炎,红霉素具有相当好地疗效,而价格非常高地碳青霉烯类地抗生素和第三代头孢菌素对付这些病就不如红霉素.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儿童使用抗生素地注意事项有哪些?儿童输液占到整个输液,但儿童上呼吸道感染,感冒和婴幼儿腹泻多是病毒引起,用抗菌药物没有作用.如果一定要用,坚持以下几点.注意剂量.按照病情和体重计算剂量;按照说明书用药小时一次,小时次或者小时次.不要随意更改,加减药物.否则会导致毒副作用,影响治疗效果.不能随便联合用药.两种或两种以上一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