划重点!雄安新区交通这么建!

划重点!雄安新区交通这么建!
划重点!雄安新区交通这么建!

2018-04-23

【新朋友】点击标题下面的蓝字“交通新闻”迅速关注【老朋友】点击右上角按钮,分享到您的朋友圈

中共中央、国务院日前批复了《河北雄安新区规划纲要》,随后河北省委、省政府出台《河北雄安新区规划纲要》。本纲要是指导雄安新区规划建设的基本依据,规划期限至2035年,并展望本世纪中叶发展远景。纲要究竟有哪些内容和交通有关囊,快来看看吧。

按照网络化布局、智能化管理、一体化服务要求,加快建立连接雄安新区与京津及周边其他城市、北京新机场之间的轨道交通网络;完善雄安新区与外部连通的高速公路、干线公路网;坚持公交优先,综合布局各类城市交通设施,实现多种交通方式的顺畅换乘和无缝衔接,打造便捷、安全、绿色、智能交通体系。

完善高速公路网。构建“四纵三横”区域高速公路网。“四纵”为京港澳高速、大广高速、京雄高速(含新机场北线高速支线)、新机场至德州高速,“三横”为荣乌高速新线、津雄高速、津石高速,实现新区60分钟到北京、天津,90分钟到石家庄。加强新区与天津港、黄骅港交通联系,畅通新区出海通道。

构建功能完备的新区骨干道路网。外迁荣乌高速新区段,改造原线位为城市快速路,形成起步区与雄县、昝岗组团及保定市区之间的快速通道。外迁G230、G336、G106等公路,形成新区公路外环,分流过境交通。构建以起步区和雄县、昝岗组团为主体,外围组团和特色小城镇全覆盖、网络化布局的骨干道路网络,建设舒适宜人的环淀景观道路。

构建快速公交专用通道。因地制宜构建网络化、全覆盖、快速高效的公共交通专用通道,兼顾物流配送;充分利用智能交通技术和装备,提高公交系统效率,增强安全、便捷和舒适度,实现高品质、智能化的公共交通和物流配送服务。

科学规划路网密度。起步区外围布局交通性干道,内部按城市街道理念设计,提高路网密度,起步区路网密度达到10-15公里/平方公里,合理设计道路宽度。

构建内外衔接的绿道网络。布局区域绿道、城市绿道、社区绿道三级网络,由城市绿道串联各综合公园、社区公园,形成城乡一体、区域联动的城市绿道体系。营造独立舒适的绿道环

境,设置适宜骑行、步行的慢行系统,与机动车空间隔离,承载市民健身、休闲、娱乐功能。满足群众性文体活动和赛事需求,安排适宜慢行要求的各类设施。

打造集约智能共享的物流体系。构建由分拨中心、社区配送中心组成的两级城乡公共物流配送设施体系,分拨中心与对外交通枢纽一体布局,社区配送中心依托各城乡社区服务中心布局,服务新区生产生活物资及快件集散。

提高绿色交通和公共交通出行比例。构建“公交+自行车+步行”的出行模式,起步区绿色交通出行比例达到90%。加强交通与用地布局协调,推广交通枢纽与城市功能一体化开发模式,在公共交通廊道、轨道站点周边集中布局公共服务设施。提升公共交通系统覆盖的人口数量,起步区公共交通占机动化出行比例达到80%。

建立服务优质、形式多样的新型公交系统。新区布局“干线+普线”两级城乡公交网络,干线服务起步区与外围组团、城镇,普线连接外围组团与村镇的公交系统。起步区布局“快线+干线+支线”三级城区公交网络,快线服务区内组团间出行,干线服务组团内出行,支线灵活设置线路、站点深入社区,实现地面地下协同调度、各类公交便捷换乘的高品质服务。

搭建智能交通体系框架。以数据流程整合为核心,适应不同应用场景,以物联感应、移动互联、人工智能等技术为支撑,构建实时感知、瞬时响应、智能决策的新型智能交通体系框架。

建设数字化智能交通基础设施。通过交通网、信息网、能源网“三网合一”,基于智能驾驶汽车等新型载运工具,实现车车、车路智能协同,提供一体化智能交通服务。

示范应用共享化智能运载工具。推进智能驾驶运载工具的示范应用,发展需求响应型的定制化公共交通系统,智能生成线路,动态响应需求。探索建立智能驾驶和智能物流系统。

打造全局动态的交通管控系统。建立数据驱动的智能化协同管控系统,探索智能驾驶运载工具的联网联控,采用交叉口通行权智能分配,保障系统运行安全,提升系统运行效率。

(来源:新华网、中国公路)

专题——雄安新区

专题——雄安新区 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要求的。 继深圳经济特区和上海浦东新区之后,2017年中央政府决定设立雄安新区,集中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雄安新区将建成集国际一流、绿色、现代、智慧城市。读图回答1~2题。 1.与深圳经济特区和上海浦东新区相比,雄安新区 ①基础设施完善②人口密度较大③土地价格较低④发展潜力较大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③④ 2.雄安新区的发展将会使北京 A. 生态环境压力减轻 B. 城市用地规模减少 C. 第二产业比重增大 D. 城市化的水平下降 【答案】1.D 2.A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城市新区的建设,城市化的不断发展,特大城市就会出现城市化问题,为了解决城市化问题,可以建设新区和卫星城。 1. 雄安新区属于河北省,与深圳经济特区和上海浦东新区相比,经济基础比较差,基础设施不完善,人口密度较小,土地价格较低,发展潜力较大,选择D。 2. 雄安新区的发展将会接收北京非首都的部分职能,使北京生态环境压力减轻,A对;不会减少城市用地规模,B错;北京第二产业将向雄安新区转移,北京第二产业比重减小,C错;北京城市化的水平不会下降,D错。 2017年4月1日,中央决定在河北省雄县、容城、安新三县设立雄安新区,规划初始人口规模在100万人左右。设立雄安新区,是中央深入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的一项重大决策,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读雄安新区、浦东新区和深圳特区的对比表,完成2~4题。 2.设立雄安新区的主要目的是 A. 降低北京市人口密度 B. 增加北京市服务功能 C. 吸引国家和外企投资 D. 减少北京市工业污染

2018-2024年中国雄安新区产业发展前景及投资可行性研究报告

2018-2024年中国雄安新区产业发展前景及投资可行性研究报告 [出版时间]: 2018年11月 [交付形式]: e-mali电子版或特快专递 第一章雄安新区建设意义及成败影响因素 1.1雄安新区设立的战略意图 1.1.1缓解北京的大城市病 1.1.2发挥北京区域经济增长极效应 1.1.3新发展理念的现实试验和探索 1.2雄安新区设立的历史意义 1.2.1过去的历史意义 1.2.2现在的历史意义 1.2.3未来的历史意义 1.3雄安新区战略成败的影响因素 1.3.1规划的效果 1.3.2产业体系的形成 1.3.3关键点的稳定 第二章国家级新区建设发展分析及典型案例发展经验借鉴2.1国家级新区建设分析 2.1.1新区发展特征 2.1.2建设发展现状 2.1.3发展指标比较 2.1.4主要存在问题 2.1.5快速发展对策 2.2深圳经济特区建设状况 2.2.1城市发展简介 2.2.2建设发展历程 2.2.3改革发展成就 2.2.4经济运行现状 2.2.5重点产业分析 2.2.6亟待解决的问题 2.2.7发展经验借鉴 2.3上海浦东新区建设状况 2.3.1城市发展简介 2.3.2经济特征分析 2.3.3建设发展成就 2.3.4经济发展水平 2.3.5开发模式分析 2.3.6发展规划分析 2.3.7发展经验借鉴 2.4其他国家级新区建设状况 2.4.1天津滨海新区

2.4.2重庆两江新区 2.4.3浙江舟山群岛新区 2.4.4兰州新区 2.4.5广州南沙新区 2.4.6陕西西咸新区 2.4.7贵州贵安新区 2.4.8青岛西海岸新区 2.4.9大连金普新区 2.4.10四川天府新区 2.4.11湖南湘江新区 2.4.12南京江北新区 2.4.13福州新区 2.4.14云南滇中新区 2.4.15哈尔滨新区 2.4.16长春新区 2.4.17江西赣江新区 第三章2018-2022年雄安新区建设发展基础环境分析 3.1区位地理优势 3.1.1区位优势 3.1.2交通便捷 3.1.3地质调查 3.2自然生态优势 3.2.1水利资源 3.2.2矿藏资源 3.2.3生物资源 3.3宏观政策保障 3.3.1国土资源管理改革试点 3.3.2京冀支持新区发展政策 3.3.3保险资金参与新区建设 3.3.4北京高校布局雄安新区 3.4宏观经济支持 3.4.1中国经济发展现状 3.4.2京津翼经济发展现状 3.4.3河北省经济运行分析 3.4.4国开行支持举措 3.4.5河北省经济发展展望 第四章2018-2022年雄安新区发展对京津冀地区及全国经济的影响分析4.1雄安新区建设规划背景 4.1.1新区决策过程 4.1.2新区建设目的 4.1.3新区建设意义 4.1.4新区发展定位 4.1.5人口结构分析 4.1.6国际案例分析

雄安新区产城融合发展研究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765153360.html, 雄安新区产城融合发展研究 作者:黄杨李妍 来源:《青年时代》2018年第21期 摘要:雄安新区,其成立乃至于开发建设都上升到国家战略,体现较强的国家意志,属 于综合型园区。雄安新区的发展,有赖于完整的产业链搭建,同时需要较高的城镇化水平的产业园区作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载体。而“产城融合”体现的是区域产业空间和城镇空间协调发展的内在要求。实现产城融合发展,既是雄安新区的发展趋势,也是雄安新区发展的难题。本文以雄安新区为例,对雄安新区从建立到现在的发展进行调查分析,发现和总结问题,并对雄安新区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促进雄安新区产城融合发展。 关键词:产城融合;雄安新区;环境 一、雄安新区产城融合的必要性 (一)内部衍生需求,顺应时代要求 到目前为止,我国一共成立了十九个国家级新区。最早的国家级新区是在1992年10月建立的浦东新区,处于改革开放好和产城分离占据主导地位的时期。2017年4月,雄安新区的 成立,地位与深圳经济特区和上海浦东新区并提--——全国意义上的新区。但是,雄安新区的所处时期、自身定位、发展模式注定和深圳经济特区、浦东新区不同。美国哈佛大学教授,雷蒙德·弗农,于1966年在《产品周期中的国际投资与国际贸易》一文中首次提出的产品生命周期,即一种新产品需要经历构成、发展、成熟、衰退四个阶段,从开始进入市场到被市场淘汰的整个过程。国家级新区从最初建立到现在已经经历了25年的时间,从最开始的形成,成长,到现如今要面临的衰退期。雄安新区的建立处在这一时期,从自身改变才是发展的出路。 “产城融合”是一个新词,是近几年才流行起来的,伴随着我国产业园区、高新技术开发区逐步被设立为新城新区,学术界于2010年明确提出“产城融合”。以“产城融合”为关键词在中 国知网期刊全文数据库中进行检索,期刊论文数量显示:2010 年3篇,2011 年18篇,2012 年39篇,2013年121篇,2014年204篇,2015年221篇,2016年275篇,2017年278篇,2018年84篇,说明近年来该词快速进入学者们的视野,对它的研究和讨论也不断增多,尤其是在2013年开始。在政府层面,近年来中共中央、国务院明确提出新型城镇化建设,强调城镇化的核心是人的城镇化,要着力提高城镇化建设质量。[1]雄安新区正处于开始建设阶段, 这就要求雄安新区在发展创新过程中,顺应“产城融合”潮流,做好“产城融合”发展规划,推动自身成长。 (二)外部环境要求,生活生产协调

国务院批复同意《河北雄安新区总体规划(2018—2035年)》

交通资讯Information 国务院批复同意《河北雄安新区总体规划(2018—2035年)》 中共中央、国务院批复同意《河北雄安新区总体规划(2018—2035年)》。这部规划历时一年多时间编制完成,描绘了雄安新区的发展图景,凸显了打造全国高质量发展样板的决心。《总体规划》共分为14章、58节,包括总体要求、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加强国土空间优化与管控、打造优美自然生态环境、推进城乡融合发展、塑造新区风貌、提供优质公共服务、构建快捷高效交通体系、建设绿色低碳之城、发展高端高新产业、打造创新发展之城、创建数字智能之城、构筑现代化城市安全体系、保障规划实施等内容。 其中构建现代综合交通体系方面,提出要按照网络化布局、智能化管理、一体化服务的要求,加快建立连接雄安新区与京津及周边其他城市、北京大兴国际机场之间的轨道交通和公路交通网络。完善雄安新区与外部连通的高速公路、干线公路网。坚持公交优先,综合布局各类城市交通设施,实现多种交通方式顺畅换乘和无缝衔接,打造便捷、安全、绿色、智能的交通系统。 目前,《雄安新区综合交通专项规划(2018—2035年)》也于2018年底完成上报。雄安新区开发建设的大幕即将拉开,对内对外各类交通设施作为先导性项目,将成为相当时期内新区建设的重点和焦点。 (新华网,2019-01-02)《北京城市副中心控制性详细规划(街区层面)()(2016 2016年—2035年)》获批 中共中央、国务院批复同意《北京城市副中心控制性详细规划(街区层面)(2016年—2035年)》。区别于以往规划通过交通干路划分组团,本次城市副中心规划用“蓝绿”公共空间把组团组织起来,在不同的组团之间,通过设施服务环联系12个组团,每个组团的功能不同,设施服务环把公共服务、交通、地铁线组织在一起,形成一个有机的、高质量的空间支撑体系。 北京城市副中心交通规划坚持公交优先战略和绿色出行战略,强化公共交通对城市空间优化和功能提升的引导作用。包括建设步行和自行车友好的城区,到2035年城市副中心绿色出行比例超过80%;构建舒适便捷的小街区、密路网,建立城市干路、街区道路两级路网体系,建设尺度宜人的街道空间;构建环形+放射的轨道交通网络,加强产业和居住组团之间交通联系;构建以自行车高速路为主的复合慢行体系,建设无人驾驶示范区等内容。北京城市副中心交通规划的主导思想是以人为本,这种规划理念值得全国借鉴。规划提出建立不依赖于小汽车的出行方式,让行人、自行车、公共交通各得其所,让市民依赖更绿色的方式,使出行更便捷、更高效。 (城市交通,2019-01-04) 长三角区域一体化上升为国家战略 为更好发挥上海等地区在对外开放中的重要作用,2018年11月,中央决定将支持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并上升为国家战略。在长三角区域一体化上升为国家战略之后,三省一市更是响应顶层设计,不断深入探索跨省域合作,频出新政,上海、杭州、宁波三市地铁二维码已实现互联互通。 与此同时,为深入推进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国家发展改革委分别批复了《上海市城市轨道交通第三期规划(2018—2023年)》《杭州市城市轨道交通第三期的调整规划(2017—2022年)》《江苏省沿江城市群城际铁路建设规划(2019—2025年)》。长三角区域一体化上升为国家战略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长三角区域将成为全国贯彻新发展理念的引领示范区,全球资源配置的亚太门户,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级城市群。 (搜狐,2018-12-19) 国家发展改革委1个月内批复4地轨道交通规划国家发展改革委近期对各地轨道交通规划的批复较为密集,除上海和杭州外,重庆轨道交通第三期规划和济南轨道交通第一期的调整规划均在11月下旬获批。这意味着,一个月内国家发展改革委已经陆续批复4个城市的轨道交通规划或调整规划。 此次获批的上海第三期规划共包括9个项目,分别为19号线、20号线一期、21号线一期、23号线一期、13号线西延伸线、1号线西延伸线6条地铁线及机场联络线、嘉闵线、崇明线3条市域铁路,总长度286.1km,规划期为2018—2023年。 杭州市获批的则是针对其此前提交三期规划的调 交通资讯 Information 国内瞭望 文章编号:1672-5328(2019)01-0127-05中图分类号:U491文献标识码:D DOI:10.13813/https://www.360docs.net/doc/765153360.html,11-5141/u.2019.0119 127

2017-2021年雄安新区规划亮点分析

中投顾问产业研究中心 中投顾问·让投资更安全 经营更稳健 雄安新区规划亮点 一是建设绿色智慧新城,建成国际一流、绿色、现代、智慧城市。建设绿色智慧新城作为第一条任务,表明中央对此高度重视。中投顾问发布的《2017-2021年雄安新区产业投资环境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预计一些新兴的生态、绿色产业,将会优先在此布局。特别是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中,资源循环利用理念和物联网智慧城市理念会融入城市发展之中,预计相关概念会有较大机会。 二是打造优美生态环境,构建蓝绿交织、清新明亮、水城共融的生态城市。北京很大的问题是缺水,2300万人口的红线指标就是根据北京水资源人均占有量的物理天花板计算的。中央这次规划雄安新区很大程度上是看中了白洋淀的水系资源,预计围绕着白洋淀周边的生态水城建设将会提速,而这个规划未来也将带动产生水务投资建设的机会。 三是发展高端高新产业,积极吸纳和集聚创新要素资源,培育新动能。在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的版图中,按照“北京设计、天津研发、河北制造”的布局发展高端制造业,对接振兴实体经济和中国制造2025是两项国家级的重点任务。雄安新区预计将重点对接中关村和滨海新区的资源,引进一批制造业强企,特别是围绕软件信息、大数据、电子、航天制造等,以“北京设计、天津研发、河北生产”为主要版图,未来预计这项措施落地最快、见效最快。 四是提供优质公共服务,建设优质公共设施,创建城市管理新样板。疏解北京部分教育、医疗功能也是重要任务,中央可能采取“先易后难、循序渐进”的思路,首先疏解的以军队系统的附属服务功能,方式还是以建分校、建分院的方式为主。 五是构建快捷高效交通网,打造绿色交通体系。地理区位上,雄安、北京、天津呈等边三角形,可以看出中央希望建设一小时经济圈,基础设施投资政府主动性较强,通过财政、金融等政策配套,预计建设会提速。 六是推进体制机制改革,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激发市场活力。在中央大力推动的同时,一方面可以借助新政手段,但更多也会依靠市场力量,如解决河北省经济发展中行政色彩较浓的问题。 七是扩大全方位对外开放,打造扩大开放新高地和对外合作新平台。值得关注的是,雄安新区紧邻北京新机场,从新机场所在地到雄安新区,通过大广高速连接,全程约70公里仅需1小时车程。而新机场的规划,设计年旅客吞吐高达1亿人次(全球最大空港),另外规划再建一座依托于机场的航空新城(2025年形成一个中等规模城市)。雄安新区未来有望借此机会成为河北对外开放的内陆型窗口。

雄安新区产业发展现状分析以及未来前景展望-公共管理

雄安新区之安新县产业发展现状分析以及未来前景的展望 1 引言 自改革开放以来,新中国历时四十年的风雨历程,发展奋斗从而在各方面硕果累累,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社会发展显然有大步前进。但是我国各方面仍然存在许多的问题,发展不平衡。所以,我国仍旧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差距悬殊可以表现为我国东西部地区经济发展以及城乡发展差距巨大,以华北地区为例,北京很发达,但是周围地区很贫困。北京作为祖国的心脏,势必会有得天独厚的政策优势,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向其倾斜。这使得北京作为大城市不可避免的产生虹吸效应(虹吸效应是一种城市发展现象,它能将周边城市或城镇的资源要素吸引过来),从而影响了河北和天津地区的发展。造成了北京地区各方面快速发展,津冀地区发展缓慢落后的局面。除此之外,由于北京多年发展规划不到位,城市人口极速膨胀,使得“摊大饼”现象愈发严重。为了解决诸多矛盾问题,践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党中央领导人经过多年探索,决定在北京不远的地方“画一个圈”即设立一个非首都功能承载地。2017年4月1日,决定设立国家级新区-河北雄安新区。 1.1 研究背景 大家都知道,上层建筑是由经济基础决定的。社会前进同时也出现了许多问题,这时候必须要进行改革,对上层建筑调整变革来适应现在的经济基础。随着现在城市化速度不断加快,许多大城市病不断显现,各种弊端也都暴露无遗。以北京为例,由于北京地位特殊,所以北京就业机会多,经济比较发达,各方面的发展前途比较好,所以吸引力了全国各地以及世界各地在此聚集,因此城市的弊端也就尽收眼底,人口的急剧膨胀导致城市承载能力处于负荷状态会加重资源短缺现状、人口过多导致交通拥堵、人口过多导致垃圾排放量过多致使环境污染加剧等等。问题解决刻不容缓,因为如果放任自流,对城市的发展不进行规划管制,长此以往一定会影响首都的形象,影响经济和社会主义发展进程,阻碍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步伐。党的领导人们也是对京津冀协调发展作出不断的探索,在实践的基础上作出了一项重大决策,决定设立国家级新区——雄安新区,将非首都功能疏散出去,并有效促进我国各项事业的

雄安新区新规划

雄安新区新规划 白洋淀站提供的数据显示,今年4月2日,白洋淀站发送旅客 770多人,比去年同期的412人实现近九成的增长;4月3日,白洋 淀站发送旅客1100人,也较去年同期的620多人有大幅增长。 白沟站提供的数据也显示,今年4月2日,白沟站发送旅客722人,比去年同期的521人增长38.6%;4月3日,白沟站发送旅客 920人,同样较去年同期实现增长。 澎湃新闻采访发现,雄安新区的建设势必会带动当地人口流动的大幅增加,在现有津保铁路的基础上,将于2020年通车的固保城际 铁路计划对接北京城际铁路联络线,直达北京新机场,有望成为雄 安新区对外交流的一个快捷通道。 津保铁路 2015年12月28日,由天津西站至保定东站的津保铁路正式开通,不仅将津秦、京津城际等高速铁路相连,还实现了与京九、京 沪等既有铁路线路的贯通,形成了辐射全国的快速铁路运输大通道。 津保铁路从提出设想到开通运行,历经了一百多年。 《河北日报》报道显示,津保铁路酝酿于晚清时期。李鸿章在天津主持“洋务运动”时,英国人曾拟修筑天津至保定铁路,但最终 未果。1900年后,袁世凯再次提出修筑津保铁路,也因条件不具备 而搁置。 新中国成立后,京九铁路专家组曾受当时的国家计委之托,对保霸铁路项目进行综合分析和全面评估后指出,建设保霸铁路对接现 正双轨运行的津霸铁路,比绕行京浦线短110公里,比绕行石德线 短90公里,比绕行京九线短70公里,是破解华北、西北、东北铁 路瓶颈的理想“捷径”。

上世纪90年代初,保霸铁路规划审批进入加速期。1993年,河 北省政府向铁道部递交《关于请审批保霸铁路项目可行性报告》。1997年,北京铁路局向铁道部呈报《关于合资建设保霸铁路的请示》。1998年,铁道部向国家计委报送《新建保霸铁路的意见》。1998年,国家计委批准保霸铁路正式立项。 在又经历了多年波折后,2010年,经国家发展改革委核准批复,津保铁路正式开工,酝酿了百余年的津保铁路,终于开始建设,建 设标准为时速250公里,至2015年底建成通车。 日前,津保铁路多个站点相关负责人告诉澎湃新闻,津保铁路开通后,天津西到保定东实现55分钟通达,而不是像之前那样需要绕 行北京。对于首都北京,津保铁路具有分流作用,是一条为首都交 通减负的主要铁路线。 据新华社2017年2月报道,开通初期,津保铁路还增加了天津西、石家庄、唐山、秦皇岛始发去往郑州、武汉、太原、沈阳等方 向15对长途高铁列车,开通首月日均发送旅客即达1.4万人次。2016年9月,又增加2对西安方向高铁列车。 官方通报称,自开通至今年2月12日,津保铁路已运送旅客 815万人次,这意味着从天津西至保定东间全长仅有150公里的津 保铁路,让815万人次不用再绕道北京换乘,使京津冀协同发展效 应进一步显现。 站名与地名 位于雄安新区规划范围内的两座高铁站随着津保铁路通车同期投入使用。 澎湃新闻注意到,有意思的是,位于雄安新区规划范围内的白沟站、白洋淀站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站名并不与所在地的地名统一,而是采用相邻地的名称命名。 固保城铁将在雄安新区境内新设容城、白洋淀城际等多个站点。澎湃新闻记者张家然图

雄安新区产业

雄安新区产业定位 雄安新区,地处河北省雄县、容城、安新3县,是2017年4月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设立的、继深圳经济特区和上海浦东新区之后又一具有全国意义的新区,定位为“首都副中心”。白洋淀是中国华北地区最大的淡水湖,有“华北明珠”之称,位于河北雄安新区中南部,是雄安新区最重要湿地,对雄安新区气候与生态环境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 白洋淀地处北纬38°43′~39°02′,东经115°38′~116°07′。东界任丘、雄县,西邻清苑、徐水,南连高阳,北接容城。白洋淀,由白洋淀、藻苲淀、马棚淀、腰葫芦淀等143个大小不等的淀泊组成,其中以白洋淀最大,总称“白洋淀”,总面积为366平方公里。白洋淀85%的水域在安新县境内,约占安新县总面积的二分之一。 华北地区本就干旱少雨且水资源严重匮乏,白洋淀的存在不仅具有“鱼米之乡”的经济效应,还承担着维持生态平衡以及泄洪蓄洪的重要功能,也因此被誉为“华北明珠”和“华北之肾”。由于属于平原半封闭式浅水型湖泊,水量自我调节能力较弱,上游“九河入梢”的注入,对白洋淀具有关键作用。 历史上,白洋淀水域面积曾经达到1000平方公里,水量非常丰富。上世纪50年代以来,干旱的气候,工农业用水量不断增加,尤其是上游大大小小100多座水库陆续修建,导致白洋淀入水不断减少。同时,上游水土流失和淀内围堤造田使得白洋淀泥沙淤积加速,淀区水面日益缩小。 不过,上游修建水库进行截留,也是为了防止水患。保定一位笔名为“大瑛”的资深文史研究学者对第一财经表示,河北过去水患很严重,尤其是白洋淀周边地区,反复被淹,最近的一次是1963年,白洋淀发生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最大的洪灾,整个淀区汪洋一片。 雄安新区建设过程中将如何规划白洋淀的发展?京津冀协同发展专家咨询委员会组长、中国工程院主席团名誉主席徐匡迪院士对新华社表示,新区开发建设要以保护和修复白洋淀生态功能为前提,白洋淀生态修复也离不开整个流域的生态环境改善。要从改善华北平原生态环境全局着眼,将白洋淀流域生态修复作 为一项重大工程同步开展工作。 产业中国研习社创始人张五明对第一财经表示,白洋淀是河北的生态屏障, 1

雄安新区规划

雄安新区规划轮廓 承载着无数人希望和想象雄安新区总体规划轮廓,已经越来越清晰了。雄安新区的规划范围涉及河北雄县、容城、安新3县及周边部分区域;首期开发面积约100平方公里、中期开发面积约200平方公里、远期开发面积约2000平方公里。按照中国传统南北轴线理论来看,雄安新区与首都(北京古城)一脉相承,是千年轴(定都的轴线)内涵的延伸,更是城市建设的标杆工程和未来城市发展的典范。 以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为‘牛鼻子’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建设产、水、城相融和蓝绿(蓝色指‘华北明珠’白洋淀,绿色指大面积的植树造林)互映的生态宜居城市;具体的说,雄安新区主要承载7个方面的重点发展目标。1.建设绿色智慧新城(建成国际一流、绿色、现代、智慧城市)。2.打造优美生态环境,构建蓝绿交织、清新明亮的生态城市。3.发展高端高新产业,包括承接着名高校在新区设立分院分校、承接国家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等国家级科研院所、创新平台、创新中心等。4.提供优质公共服务,建设优质公共设施,创建城市管理新“样板”。5.构建快捷高效交通网,打造绿色交通体系。 6.推进体制机制改革,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激发市场活力。 7.扩大全方位对外开放,打造扩大开放新高地和对外合作新平台。

如果说20世纪80年代的深圳特区充当了改革开放的窗口与试验田,并有力带动了珠三角崛起;20世纪90年代的浦东新区侧重综合改革和金融,带动长三角成为中国经济第二极。那么,雄安新区的关键在于以改革创新为抓手,承担起改变整个京津冀发展格局、探索中国未来发展路径的重任。 一是城市发展模式的创新。未来雄安新区一定是具有良好的生态本底,通过各个领域的改革创新,高端产业拉动,城市配套完善、公共服务齐全的新区。这是一个产业、城市、生态多元融合的新区,并非常规意义上的城市新区。 二是城市规划建设方式的创新。新区7个方面重点发展目标中,有四项与城市规划建设密切相关,即“绿色智慧新城、优美的生态环境、优质公共服务、高效交通网”。雄安新区的建设从无到有,基本上是在一张白纸上绘制蓝图,这也意味着从雄安新区的规划、建设、管理等各个层面,就要注重多规合一,规避“大城市病”,探索中国特大城市空间优化、功能疏解的全新模式。 三是城市土地利用与房地产业的创新。雄安新区的号角一吹响,全国各地的炒房者蜂拥而至,雄安三县及周边各地政府,在短时期内出台了各种房地产政策,就连副总理也发声,“要合理把握开发节奏,坚决严禁大规模开发房地产,严禁违规建设,严控周边规划,严控入区产业,严控周边人口,严控周边房价,严加防范炒地炒房投机行为,为新区规划建设创造良好环境”。

《河北雄安新区规划纲要》政策解读

《河北雄安新区规划纲要》政策解读 在历经了长达20个月的编制后,“千年大计”雄安新区的规划终于落地。4月21日,《河北雄安新区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对外发布,标志着雄安新区的建设正式拉开了序幕。 这份《纲要》对雄安新区未来的空间布局、城市风貌、生态环境、产业发展、公共服务体系、交通路网、市政基础设施和城市安全体系等各个方面都明确了规划方向。 根据规划,到2035年,雄安新区将基本建成具有较强竞争力和影响力的高水平现代化城市;到本世纪中叶,将全面建成高质量高水平的现代化城市,成为京津冀世界级城市群的重要一极。 届时,新区各项经济社会发展指标将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实现现代化,成为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的全国样板。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简称中规院)是雄安新区规划编制的主体单位,院长杨保军表示,“作为指导新区建设发展的基本依据,《纲要》的公布意味着新区大的格局、四梁八柱已经敲定,事关雄安发展的一系列关键问题已经形成共识。”《纲要》特别强调,一经批准必须严格执行,任何部门和个人不得随意修改、违规变更,确保一张蓝图干到底。 据悉,下一步雄安新区将以《纲要》为统领,结合建设时序,深化细化控制性详细规划、修建性详细规划及各类专项规划,为新区全面建设做好准备。 空间布局:一主、五辅、多节点 这次,《纲要》的规划范围包括雄县、容城、安新三县及周边部分区域,规划面

积1770平方公里;规划期限至2035年,远景至本世纪中叶。 根据《纲要》,雄安新区未来的空间布局将采取组团式的空间结构,在兼顾城乡统筹、均衡发展的同时,注重随形就势、疏密有度。简单讲,新区未来的空间布局可概括为“1+5+N”,即“一主、五辅、多节点”。“一主”是指主城区,也就是起步区,由5个排列紧凑的城市组团构成;“五辅”是指容城、雄县、安新、寨里、昝岗5个外围组团,将在现有3个县城和两个乡镇的基础上进行改造和提升;“多节点”则是指散落分布的若干特色小城镇和美丽乡村,两者的规划建设用地均为50平方公里左右。 组团式的空间布局针对的显然是当前中国不少城市“摊大饼”发展带来的“大城市病”问题。《纲要》提出,雄安新区作为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集中承载地,将承担起缓解北京“大城市病”的历史重任,探索人口密集地区优化开放新模式,为治理“大城市病”问题提供中国方案。 京津冀协同发展专家咨询委员会成员、中规院原院长李晓江说,所谓组团式就是多中心,区别于北京这类典型的单中心结构城市。按照李晓江等人的设想,每个组团占地二三十平方公里,容纳约二三十万人,组团内部住宅区、公共服务设施、产业区平衡发展,70%至80%的人就业不出组团,可以从根本上避免交通拥堵、人口膨胀这类“大城市病”的出现。 这次《纲要》在明确采用组团式空间布局的同时,不仅对新区开发强度和开发规模明确作出了框定,也对规划建设区的人口密度提出了约束要求(按1万人/平方公里控制)。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杨保军谈雄安新区规划新理念

4规划前沿GLOBAL CITY GEOGRAPHY + URBAN AND RURAL PLANNING 2019年第1期 总第45期 NO.1 Feb.2019自然资源部提出2019年12项工作1月17日,全国自然资源工作会议在京召开。会议指出, 2019年重点做好以下工作:一是夯实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所有者职责,扎实推进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二是优化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落实“多规合一”,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三是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和节约用地制度。四是保障能源资源安全。五是推进海洋强国战略实施。六是提高测绘地理信息管理和服务水平。七是加强林草资源保护发展。八是助力打好脱贫攻坚战。九是抓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十是深化“放管服”改革。加快用地用矿用海用岛审批制度改革,强化服务监管。十一是维护自然资源管理良好秩序。十二是加强自然资源科技创新和国际合作。全面落实国家科技改革政策,推进重大科技创新和高新技术应用体系建设,提升国际合作和海洋维权能力。(来源:自然资源部门户网)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杨保军谈雄安新区规划新理念近日,《河北雄安新区总体规划(2018—2035年)》获得批复。《总体规划》编制总牵头单位——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的院长杨保军,用七个关键词解读《总体规划》编制新理念。一:协同。将京津冀协同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以此引领国家区域发展方向。二:疏解。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是雄安新区的首要任务。三:结构。新区要构建城乡融合、功能完善的组团式城乡空间结构,形成“一主、五辅、多节点”的城乡空间布局。四:生态。中国生态观讲究天人和谐、生生不息。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是基本原则。五:绿色。新区生产生活方式和城市建设运营模式都是绿色低碳的。六:创新。雄安新区的目标之一是建设国际一流创新型城市。吸引创新人才,集聚创新要素,提升创新能力,发展高新产业,是《总体规划》重点之一。七:文化。雄安新区的风貌指引是中华风范、淀泊风光、创新风尚,要体现中华优秀文化所蕴含的气质、气度、气韵和气象;体现城淀相依、蓝绿交织,让城市充分浸润自然灵动气息;体现城市个性,充分激发创作灵感,打开想象空间,展现当代新技术、新精神和新追求。(来源:中国规划网)五部门联合发文《关于统筹推进村庄规划工作的意见》1月4日,中央农办、农业农村部、自然资源部、国家发展改革委与财政部五部门联合发文《关于统筹推进村庄规划工作的意见》,明确了村庄规划的编制原则及流程。编制原则:一是多规合一。按照“多规合一”的总要求,村庄规划编制要做到规划工作底图、技术标准、规划范围、规划指标、规划目标期限、规划数据建库等方面统一。二是突出村庄特色。三是坚持保护与建设并重。四是坚持以农民为主体。编制流程中比较重要的是村庄规划发展目标确定:主要包括村庄发展定位、主导产业选择、用地布局、人居环境整治、生态保护、建设项目安排等。村庄发展用地布局:依据村域发展定位,以基本农田、交通廊道、生态廊道及基础设施等为框架,明确村庄“生产、生活、生态”三生空间布局,明确生态保护、农业生产、村庄建设的主要区域。村庄主要规模指标,一是建设用地指标:依据镇乡总体规划面积,结合村庄农业生产特点、村庄的发展定位及村庄发展潜力等因素,科学预测村庄人口发展规模及建设用地规模,同时遵循 “底线优先”,落实中央关于农村建设用地减量化的政策要求,确定最终村庄的建设规模,划定村庄建设用地规模边界。二是耕地与永久基本农田保护指标:依据镇乡土地利用规划所明确的耕地及永久基本农田的规模,确定耕地与永久基本农田保护规模,确保耕地与永久基本农田面积不减少,质量有提升。(来源:城市中国网)规划前沿

雄安新区规划

雄安新区规划文件编码(GHTU-UITID-GGBKT-POIU-WUUI-8968)

雄安新区规划轮廓 承载着无数人希望和想象雄安新区总体规划轮廓,已经越来越清晰了。雄安新区的规划范围涉及河北雄县、容城、安新3县及周边部分区域;首期开发面积约100平方公里、中期开发面积约200平方公里、远期开发面积约2000平方公里。按照中国传统南北轴线理论来看,雄安新区与首都(北京古城)一脉相承,是千年轴(定都的轴线)内涵的延伸,更是城市建设的标杆工程和未来城市发展的典范。 以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为‘牛鼻子’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建设产、水、城相融和蓝绿(蓝色指‘华北明珠’白洋淀,绿色指大面积的植树造林)互映的生态宜居城市;具体的说,雄安新区主要承载7个方面的重点发展目标。1.建设绿色智慧新城(建成国际一流、绿色、现代、智慧城市)。2.打造优美生态环境,构建蓝绿交织、清新明亮的生态城市。3.发展高端高新产业,包括承接着名高校在新区设立分院分校、承接国家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等国家级科研院所、创新平台、创新中心等。4.提供优质公共服务,建设优质公共设施,创建城市管理新“样板”。5.构建快捷高效交通网,打造绿色交通体系。6.推进体制机制改革,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激发市场活力。7.扩大全方位对外开放,打造扩大开放新高地和对外合作新平台。 如果说20世纪80年代的深圳特区充当了改革开放的窗口与试验田,并有力带动了珠三角崛起;20世纪90年代的浦东新区侧重综合改革和金融,带动长三角成为中国经济第二极。那么,雄安新区的关键在于以改革创新为抓手,承担起改变整个京津冀发展格局、探索中国未来发展路径的重任。 一是城市发展模式的创新。未来雄安新区一定是具有良好的生态本底,通过各个领域的改革创新,高端产业拉动,城市配套完善、公共服务齐全的新区。这是一个产业、城市、生态多元融合的新区,并非常规意义上的城市新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