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用学十二讲》参考文献,共10页

[217]何自然,2007,《语用三论:关联论·顺应论·模因论》,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218]何自然、陈新仁,2004,《当代语用学》,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19]何自然、何雪林,2003,“模因论与社会语用”,《现代外语》,第2期。
[220]何自然、段开诚,1988,“汉英翻译中的语用对比研究”,《现代外语》,第3期。
[221]何自然、李捷、李东杰(译),2009,《英语语用学》,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
[222]何自然、吴亚欣,2004,“关联理论是一种因错而‘对’的理论吗?”,《现代外语》,第1期。
[223]洪岗,2000,“语际语语用学研究”,《杭州教育学院学报》,第3期。
[224]胡文仲,1995,“跨文化交际研究如何起步?”,《外语与外语教学》,第1期。
[225]胡文仲,1992,“文化教学与文化研究”,《外语教学与研究》,第1期。
[226]胡文仲、高一虹,1997,《外语教学与文化》,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
[227]姜占好,2004,“中澳大学生英语道歉策略的对比研究”,《外语研究》,第2期。
[228]蒋骁华,2003,《符号学翻译研究:文学语言的理据及其再造》,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E229]靳义增,2009,《中国文法理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30]李海辉,2003,“《假定意义:一般会话含意理论》评介”,《现代外语》,第1期。
[231]李怀奎、李怀宏,2004,“景观标识名称汉译英的语用等效研究”,《上海科技翻译》,第1期。
[232]李捷,2006,“汉语反问句加强‘施为用意’浅析”,《外语教学》,第2期。
[233]李捷,2008a,“国内语用学研究的多元化发展”,《外语教学与研究》,第6期。
[234]李捷,2008b,“模因论视域中的言语幽默”,《外语学刊》,第1期。
[235]李梦生,2004,《左传译注(第一卷)》,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236]李民、陈新仁,2007,“中国英语专业学生习得话语标记语WEI。L语用功能之实证研究”,《外语教
学与研究》,第1期。
[237]李萍、郑树棠、杨小虎,2006,影响中美学生抱怨话语严厉程度的因素分析,《外语教学与研究》,第
1期。 ’
[238]李悦娥、冯江鸿,2000,“析普通话话语中的赞扬及其应答”,《外语与外语教学》,第9期。
[239]李运兴,2001,《语篇翻译引论》,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240]李占喜,1999,《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还有晴?——从关联域分析文学翻译中的文化亏损》,河
南大学硕士论文。
[241]李占喜,2007,《关联与顺应:翻译过程研究》,北京;科学出

版社。
[242]李占喜,2005a,《翻译过程的关联一顺应研究:文化意象处理举隅》,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博士论文。
[243]李占喜,2009,“英语广告汉译过程的语用透析”,《中国科技翻译》,第4期.
[244]李占喜、何自然,2006,“从‘关联域’视角分析文化意象翻译中的文化亏损”,《外语与外语教学》,第
1期。
[245]廖开洪,1999,“谈‘合作原则’在口译中的作用”,《中国翻译》,第1期。 .
[246]廖美珍,2004,“目的原则与法庭互动话语合作问题研究”,《外语学刊》,第5期。
[247]林大津,1996,“跨文化交际能力新探”,《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3期。
[248]林大津、谢朝群,2005,《跨文化交际学:理论与实践》,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
[249]林克难,1994,“关联翻译理论简介”,《中国翻译》,第4期。
[250]刘建刚、闫建华,2005,“论告示的语用等效翻译”,《上海翻译》,第4期。
[251]刘虹,2004,《会话结构分析》,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52]刘红艳、李悦娥,1999,“接受及谢绝的过渡语语用调查”,《外语与外语教学》,第9期。
[253]刘绍忠,1997,国外语际语用学研究现状与我国语际语用学研究的思考,《现代外语》,第3期。
[254]刘绍忠,2000,“请字用法汉英对比与语用负迁移”,《外国语》,第5期。
[255]刘思、刘润清,2005,“对‘道歉语’的语用定量研究”,《外国语》,第5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