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人教版五年级下册威尼斯的小艇

语文人教版五年级下册威尼斯的小艇
语文人教版五年级下册威尼斯的小艇

威尼斯的小艇

教材分析:

《威尼斯的小艇》是一篇状物的记叙文。课文生动地描绘了威尼斯主要的交通工具——小艇的特点,介绍了船夫的驾驶技术及小艇的作用,显示了这个水上城市特有的风光

全文六个自然段,分四大段。

第一段(第1自然段)写小艇是威尼斯主要的交通工具。先讲威尼斯是世界闻名的水上城市,写出了河道

纵横交叉的特点。然后用汽车和小艇作比,说小艇等于大街上的汽车,使人很容易地理解小艇在威尼斯的作用

第二段(第2、3自然段)写出了威尼斯小艇的特点。

第三段(第4、5自然段)讲船夫的驾驶技术特别好。“特别好”表现在“速度快,船只多,操纵自如”

“不管多么拥挤,总能左拐右拐地挤进去”,“极窄的地方,总能平稳地穿过,速度极快,还能作急转弯”。最后通过坐船者的感受来说明船夫高超的驾驶技术。

船夫高超的驾驶技术一方面是船夫长期训练的结果,另一方面是由于小艇自身的特点决定的,因此课文第二、三段之间有密切联系。

第四段(第5、6自然段)写小艇在威尼斯的作用。第5 自然段从白天人们的活动同小艇的联系来说明小艇的作用,作者抓住忙着做生意的商人、年青妇女、到郊外去的小孩、上教堂的老人等四种有代表性的人物的活动,显示了小艇同市民的密切关系。第6自然段通过戏院散场,人们乘船离去,来说明威尼斯的小艇同人们息息相关,密不可分,并写了小艇的作用。

“静态和动态”,现改为“抓住事物特点写”。这就要求教师在施教中,要根据这一单元的读写训练项目重新

一、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威尼斯小艇的特点,懂得它和这座水上城市的关系。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这座水上城市特有的风光。

3.学习作者抓住事物特点进行具体描写的方法。

4.学会生字、生词,熟读课文。

二、教学重点:

了解威尼斯小艇的特点,理解作者是怎样把这一特点写具体的。

三、教学难点:

学习作者抓住事物特点进行具体描写的方法。

四、教学时间:两课时。

五、教具准备:幻灯片。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一、板书课题,导入新课。

1.谈话导入。

同学们:课前,我们预习了16课《威尼斯的小艇》,翻阅了大量资料,初步了解了课文的一些知识。这节

课我们继续学习《威尼斯的小艇》(板书)。看题目,谁能根据题目提出问题呢?

2.围绕课题提问。

教师归纳学生提出的问题:威尼斯是个怎样的城市?威尼斯的小艇有什么特点?它在这个城市有什么作用?学生带着这些问题读课文并思考课文的主要内容。(这篇课文主要讲威尼斯小艇的特点,船夫的驾驶技术和小艇的作用)

二、检查自学情况。

检查分段,概括段意。

三、布置自学,提出要求。

让学生根据课后思考题,自学课文,圈点、勾画,四人小组交流、讨论。

思考题:

1.威尼斯的小艇有什么特点?作者是怎样把这些特点写具体的?

2.作者是从哪些方面具体写出“船夫的驾驶技术特别好”的?

3.小艇和威尼斯城市关系密切,从课文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

四、检查自学,相机点拨。

1.威尼斯小艇有什么特点?作者是怎样把这些特点写具体的?

(1)“窄”、“深”,用“独木舟”比喻小艇又窄又深。

(2)“翘”,用“挂在天边的新月”比喻小艇两头翘起的样子。新月两头尖尖的,弯弯的,很美,作者用“新月”比喻小艇这一特点,形象地描写出小艇独特的美。

(3)“快”,用“田沟里的水蛇”比喻小艇行动起来轻快灵活。水蛇在水里游动,行动灵活自如,用水蛇

比喻小艇行动快,就更能使人形象地体会出小艇这一特点,从而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指导朗读,体会小艇的特点。

2.坐在这样的小艇里,那将是什么样的情趣?

(让学生读第3自然段,结合课文内容体会坐在这样小艇里的乐趣)五、作业

1.复习巩固课后字词。

2.熟读课文。

威尼斯的小艇教案设计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分析课文第三、四段,归纳中心,总结写作特点。

教学过程:

一、复习威尼斯小艇有什么特点?

二、学习第三段。

指名读,学生思考:

1.这段课文是围绕哪句话写的?与下文是什么关系?

(船夫的驾驶技术特别好,与下文是总分关系)

2.作者是从哪些方面具体写出船夫的驾驶技术特别好的?

(1)速度快,来往船只多,能够操纵自如;

(2)非常拥挤时,能左拐右拐地挤进去;

(3)极窄的地方总能平稳地穿过,而且还能做急转弯。最后从坐船者的感觉来说明船夫驾驶技术的高超。

3.有感情地朗读,把船夫高超的驾驶技术充分表现出来。

4.船夫高超的驾驶技术与小艇自身特点有什么关系?

三、讲读第四段。

自由读。思考:小艇和威尼斯城市关系密切,从课文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

(1)作者是抓住了哪几个有代表性的人物来写的?说明了什么?

(商人、年青妇女、小孩、老人,说明了男女老少都离不开小艇)

(2)作者抓住哪两个不同的时间?说明了什么?

四、齐读全文,思考。

1.为什么说小艇是威尼斯主要的交通工具?

(威尼斯是水上城市,小艇等于街头的汽车)

2.作者写威尼斯小艇是为了什么?

五、总结中心。

六、通过这一课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学会了什么?附板书设计:

┌小艇的特点┌外形:窄、深、翘

威尼斯的小艇│└行动:快

驾驶技术:特别好

小艇的作用

白天

晚上

(完整版)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知识点整理

五年级语文下册知识点整理 一、多音字分得清 jué咀嚼──jiáo嚼烂 xìnɡ高兴──xīnɡ兴奋 bànɡ蚌壳──bènɡ蚌埠 jì系鞋带──jì关系 bāo剥莲蓬──bō剥削 huǎnɡ明晃晃──huànɡ晃动 yuè清平乐──lè快乐 zuān钻研──zuàn钻石 wú亡赖──wǎnɡ死亡 pū铺路──pù当铺 chénɡ澄清──dènɡ澄沙 二、形近字看仔细 蓑(蓑衣)──衰(衰老) 遮(遮挡)──蔗(甘蔗) 醉(醉汉)──醒(觉醒) 媚(妩媚)──眉(眉毛) 锄(锄头)──助(帮助) 毡(毡帽)──沾(沾染) 卸(装卸)──御(抵御) 嚼(咀嚼)──爵(爵位) 妨(妨碍)──访(访问) 漠(沙漠)──寞(寂寞) 袄(夹袄)──妖(妖娆) 袍(长袍)──泡(灯泡) 祸(祸害)──锅(铁锅) 淘(淘气)──陶(陶器) 绞(绞杀)──狡(狡猾) 愧(愧疚)──槐(槐树) 瓢(瓢虫)──飘(飘动) 篷(帐篷)──蓬(莲蓬) 三、词语:注意读写与运用 1.词语会理解 天赋:自然具备,生来就有。 进化:生物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逐渐发展演变。 眉目:事情的头绪。 困窘:形容为难;感到难办。课文指我面对老师的误解和同学的嘲笑,不知道怎么办好。 情不自禁:感情激动,控制不住自己。禁:控制。 一本正经:形容态度庄重严肃,郑重其事。有时含讽刺意味。 随心所欲:指随着自己的心意,想怎样就怎样。 绞尽脑汁:形容费尽心思。 2.词语会运用 绞尽脑汁──这道数学题太难了,我绞尽脑汁都没有做出来。 随心所欲──任何人都不能随心所欲地做事,在班规面前人人都是平等的。 情不自禁──看着中国队夺得了冠军,我们情不自禁地欢呼起来。 一本正经──期中成绩公布后,我问朋友:“你的成绩如何?”他一本正经地说:“对不起!无可奉告!”这家伙,居然还吊我胃口! 四、词语巧辨析 1.近义词是朋友。 侵犯──侵害情趣──情调清脆──悦耳重临──重来

威尼斯的小艇

威尼斯的小艇》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威尼斯的小艇》是人教实验版小语教材五年级下册第八组中的一篇讲读课文。它是马克·吐温的一篇写景散文,以形神兼备,灵活多变的文句,展示了瑰丽的异国风情与小艇的独特作用。课文从“我”的所见所感入手,首先交代了小艇是威尼斯主要的交通工具,接着详细介绍了小艇独特的构造特点,然后讲了船夫的高超驾驶技术,最后说了小艇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抓住事物特点并把人的活动同景物、风情结合起来进行描写,是课文表达上的主要特点。 设计理念 阅读是一种生命活动,是一种感悟,一种体验。《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因此,在教学中,以学生的阅读学习为主线,通过创设情境,读、思、画、议等手段,使学生在读中感悟小艇的构造特点,领悟小艇在威尼斯的独特作用,感受文章的语言美。力图体现“以读为本,读中感悟”的教学思路,实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教学目标: 1、认识10个生字,正确读写“威尼斯、小艇、船艄、船舱”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威尼斯独特的风情、小艇的构造特点及它同威尼斯的关系。 3、领悟作者抓住事物特点和把人的活动同事物、风情结合起来描写的表达方法。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了解小艇的特点和船夫的驾驶技术。 教学难点:学习作者是怎样抓住事物特点进行描写的。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都喜欢旅游,今天老师带大家去国外走走。看,这是意大利东北部美丽的水上城市——威尼斯(板书)。她的周围被海洋环绕,有401座桥梁横跨在117条纵横交叉的河道上,连接118个岛屿,有水城、桥城、百岛城之称。美国著名作家马克·吐温也慕名前往,游览之后,他写下了《威尼斯小艇》(板书)这篇佳作。今天就让我们借着《威尼斯的小艇》这篇课文,一睹威尼斯独特的风光。 生:齐读课题 二.学习生字词。 师:同学们课下已经预习课文了,课文中的词语都认识吗? 师:请一位同学来读读。 生读:艄sh āo 师:哎,请你再读一遍(船艄sh āo ) 师:一起读。 生:船艄 意图:关注学生易错的字音。 师:继续读(指名)纵横交叉(ch à) 师:同学们有不同读音吗?(引导学生发现并学习多音字)

语文《威尼斯的小艇》

26、威尼斯的小艇 设计者:张变丽 【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 1、学习生字新词,理解“簇拥”、“静寂”、“操纵自如”等词语的意思。 2、学习作者抓住事物特点并用确切生动的语言进行描写的方法。能力目标: a 学会留心细致地观察,抓住事物特点写作的方法。 b 利用多种媒体,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信息,培养学生观察, 感知能力, 训练思维。 c..培养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并通过阅读课文、资料解决问题的自主学习的能力;教师充分利用" 导学",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情感目标: 感受威尼斯小艇独特的美,在情境中体会小艇在水上城市威尼斯航行时的情景及美感,领略威尼斯的风土人情。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了解威尼斯小艇的特点和它在威尼斯水城中的作用,理解作者是怎样把这一特点写具体的。 教学难点:

学习作者抓住事物特点进行具体描写的方法。 【学法指导】 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教师导学等策略理解课文内容,学习作者抓住事物特点进行具体描写的方法并会运用到写作中。 【课文链接】 威尼斯位于意大利东北部,是世界著名的旅游胜地。威尼斯有401座姿态各异的桥梁横跨在117条水道上,连接着118个小岛。因此,有“水城、百岛城、桥城”之称。威尼斯水道是城市的马路,市内没有汽车和自行车,也没有交通指挥灯,小艇是市内唯一的交通工具。城内风光秀美,古迹众多,令游人乐而忘返。 第一课时 走进课文,理清思路: 1.课文是围绕哪句话写的,它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2.课文是围绕哪几方面介绍威尼斯的小艇的? 3.威尼斯给你留下的印象是?你读了课文后的感受是什么? 【整体感知】 我把课文读了()遍,课文共有()个自然段。 课文通过介绍威尼斯小艇的(),船夫驾驶小艇的()以及小艇的(),为我们展示了威尼斯这座水上名城特有的风光。 【字词处理】 1、我会读。在课文中划出下列词语。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复习资料归类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复习资料归类 (一)浪淘沙唐刘禹锡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 (二)有关立志、好学、惜时、求索的名言和诗句: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有志不在年高,无志空长百岁。《传家宝》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满江红》*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偶成》 *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离骚》*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荀子》 (三)形式不同的对联: *地满红花红满地天连碧水碧连天(回文联)*一夜五更,半夜二更有半三秋九月,中秋八月之中(数字联) *翠翠红红,处处莺莺燕燕风风雨雨,年年暮暮朝朝(叠字联)*楼外青山,山外白云,云飞天外池边绿树,树边红雨,雨落溪边(顶针联)(四)关于磨砺意志、艰苦奋斗、尽职尽责、不怕困难的成语。 精卫填海愚公移山含辛茹苦任劳任怨艰苦卓绝百折不挠千里迢迢肝胆相照风雨无阻坚贞不屈赤胆忠心全心全意鞠躬尽瘁扶危济困赴汤蹈火冲锋陷阵程门立雪 (五)与古代名著相关的歇后语: *刘关张桃园三结义——生死之交*孔明借东风——巧用天时*关公赴会——单刀直入*徐庶(shù)进曹营——一言不发 *梁山泊的军师——无(吴)*孙猴子的脸——说变就变 (七)关于描写人物外貌、神态、行动、说话情态的词语 *文质彬彬仪表堂堂虎背熊腰身强力壮*神采奕奕满面春风垂头丧气目瞪口呆*健步如飞活蹦乱跳大摇大摆点头哈腰*低声细语巧舌如簧娓娓动听语重心长 (八)名人名言: *你若要喜爱你自己的价值,你就得给世界创造价值。——(德国)歌德 *让预言的号角奏鸣!哦,西风啊,如果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英国)雪莱 *果实的事业是尊贵的,花的事业是甜美的,但还是让我在默默献身的阴影里做叶的事业吧。——(印度)泰戈尔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不要心焦,也不要烦恼,阴郁的日子里要心平气和,相信吧,那快乐的日子就会来到。——(俄国)普希金 (九)中国四大名著: 《西游记》——明代】吴承恩《红楼梦》——【清代】曹雪芹《水浒传》——【元末明初】施耐庵《三国演义》——【元末明初】罗贯中(十)历史人物及其相应成语: 初出茅庐——(诸葛亮)纸上谈兵——(赵括)卧薪尝胆——(勾践)闻鸡起舞——(祖逖)完壁归赵——(蔺相如)草船借箭——(诸葛亮)负荆请罪——(廉颇)煮豆燃萁——(曹植) 【课外知识积累】 珍惜时间名言:◇抛弃时间的人,时间也抛弃他。(莎士比亚)◇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愿挤,总还是有的。(鲁迅) 谚语:◇时间是风,去而不返◇人勤地生宝,人懒地生草。◇勤勉是幸运的右手,世俭是幸运的左手。 勤奋好学名言:◇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唐代著名诗人、哲学家韩愈◇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荀况)远大抱负、立志名言:◇志当存高远。——诸葛亮◇壮志与热情是伟大的辅翼。——歌德 友谊名言:◇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孔子◇人之相识,贵在相知;人之相知,贵在知心。——孟子 自信名言:◇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李白◇车到山前必有路,船到弯头自然直。东方不亮西方亮,哪里有四方黑沉沉。有关意志方面的成语、名言: ◇无论何人,若是失去耐心,就是失去灵魂。——培根◇世上无难事,只要肯攀登。——毛泽东 幽默风趣的广告词: 化妆品广告:“趁早下‘斑’,请勿‘痘’留”。 理发店广告:“先生们,我要你们的脑袋。” 眼药水广告:“滴此眼药水后,将眼睛转动几下,可使眼药水遍布全球。” 富有情趣的提示语:(公园草坪):别踩我,我怕疼。(阅览室):心灵的沟通,不需要过多的言语。 (电影院):“别抽,听见了吗?你的肺在哭泣。”(操场):别脏了我,我怕羞。 (不要随地吐痰):让您的痰吐与谈吐同样高雅。(小草):芳草香浓郁,别醉倒在我的怀里。 三、成语归类 1. 人物神情:眉开眼笑垂头丧气炯炯有神目瞪口呆 2. 人物心情:兴高采烈心花怒放心旷神怡闷闷不乐 3. 人物动作:抓耳挠腮手舞足蹈指手画脚狼吞虎咽 4. 做事专注:目不转睛全神贯注专心致志聚精会神 5. 人物外貌:眉清目秀骨瘦如柴仪表堂堂白发苍苍 6. 人物语言:巧舌如簧娓娓动听语重心长自言自语 7. 人物优秀品质:舍己为人拾金不昧临危不惧不屈不挠8. 人物忠心耿耿:肝胆相照坚贞不屈赤胆忠心鞠躬尽瘁 9. 形容害怕:心惊胆战魂飞魄散心惊肉跳不寒而栗10. 形容处境危险或情况紧急:千钧一发迫在眉睫危机四伏赴汤蹈火

威尼斯的小艇

《威尼斯的小艇》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威尼斯的小艇》是人教实验版小语教材五年级下册第八组中的一篇讲读课文。它是马克·吐温的一篇写景散文,以形神兼备,灵活多变的文句,展示了瑰丽的异国风情与小艇的独特作用。课文从“我”的所见所感入手,首先交代了小艇是威尼斯主要的交通工具,接着详细介绍了小艇独特的构造特点,然后讲了船夫的高超驾驶技术,最后说了小艇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抓住事物特点并把人的活动同景物、风情结合起来进行描写,是课文表达上的主要特点。 设计理念 阅读是一种生命活动,是一种感悟,一种体验。《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因此,在教学中,以学生的阅读学习为主线,通过创设情境,读、思、画、议等手段,使学生在读中感悟小艇的构造特点,领悟小艇在威尼斯的独特作用,感受文章的语言美。力图体现“以读为本,读中感悟”的教学思路,实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教学目标: 1、认识10个生字,正确读写“威尼斯、小艇、船艄、船舱”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威尼斯独特的风情、小艇的构造特点及它同威尼斯的关系。 3、领悟作者抓住事物特点和把人的活动同事物、风情结合起来描写的表达方法。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了解小艇的特点和船夫的驾驶技术。 教学难点:学习作者是怎样抓住事物特点进行描写的。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都喜欢旅游,今天老师带大家去国外走走。看,这是意大利东北部美丽的水上城市——威尼斯(板书)。她的周围被海洋环绕,有401座桥梁横跨在117条纵横交叉的河道上,连接118个岛屿,有水城、桥城、百岛城之称。美国著名作家马克·吐温也慕名前往,游览之后,他写下了《威尼斯小艇》(板书)这篇佳作。今天就让我们借着《威尼斯的小艇》这篇课文,一睹威尼斯独特的风光。 生:齐读课题 二.学习生字词。 师:同学们课下已经预习课文了,课文中的词语都认识吗? 师:请一位同学来读读。生读:艄shāo 师:哎,请你再读一遍(船艄shāo) 师:一起读。 生:船艄 意图:关注学生易错的字音。 师:继续读(指名)纵横交叉(chà) 师:同学们有不同读音吗?(引导学生发现并学习多音字) chā(交叉) chà(劈叉) 生……叉chā 师:叉是多音字,叉这个字还有两个不常用的读音课下查一下字典。 意图:这个字有四个读音,教师只关注了常用的两个,留下了两个让学生查字典,意在培养自觉使用工具书的习惯。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18课《威尼斯的小艇》课文原文、知识点及教案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18课《威尼斯的小艇》课文原文、 知识点及教案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18课《威尼斯的小艇》课文原文威尼斯是世界闻名的水上城市,河道纵横交叉,小艇成了主要的交通工具,等于大街上的汽车。 威尼斯的小艇有二三十英尺长,又窄又深,有点儿像独木舟。船头和船艄向上翘起,像挂在天边的新月;行动轻快灵活,仿佛田沟里的水蛇。 我们坐在船舱里,皮垫子软软的像沙发一般。小艇穿过一座座形式不同的石桥。我们打开窗帘,望望耸立在两岸的古建筑,跟来往的船只打招呼,有说不完的情趣。 船夫的驾驶技术特别好。行船的速度极快,来往船只很多,他操纵自如,毫不手忙脚乱。不管怎么拥挤,他总能左拐右拐地挤过去。遇到极窄的地方,他总能平稳地穿过,而且速度非常快,还能做急转弯。两边的建筑飞一般地往后倒退,我们的眼睛忙极了,不知看哪一处好。 商人夹了大包的货物,匆匆走下小艇,沿河做生意。青年妇女在小艇里高声谈笑。许多孩子由保姆伴着,坐着小艇到郊外去呼吸新鲜的空气。庄严的老人带了全家,坐着小艇上教堂去做祷告。 半夜,戏院散场了,一大群人拥出来,走上了各自雇定的小艇。簇拥在一起的小艇一会儿就散开了,消失在弯曲的河道中,远处传来一片哗笑和告别的声音。水面上渐渐沉寂,只见月亮的影子在水中摇

晃。高大的石头建筑耸立在河边,古老的桥梁横在水上,大大小小的船都停泊在码头上。静寂笼罩着这座水上城市,古老的威尼斯又沉沉地入睡了。 _________ 本文作者是美国的马克•吐温,译者刘正训,选作课文时有改动。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18课《威尼斯的小艇》知识点 字词解释: 尼(ní)——佛教指出家修行的女子,通常叫尼姑:僧尼尼姑比基尼。 艇(tǐnɡ)——轻便的小船,小型的军用船只:游艇潜艇救生艇。 叉(chā)——交错:交叉;一头有两个以上长齿便于扎取东西的器具:钢叉鱼叉。 艄(shāo)——船尾:船艄;舵:掌艄艄公。 翘(qiào)——一头向上仰起:翘起翘尾巴。 舱(cānɡ)——船或飞机内用于载人或物的部分:船舱机舱客舱。 姆(mǔ)——保姆,负责照管儿童或料理家务的女工:保姆。 祷(dǎo)——教徒或迷信的人向天、神求助:祷告祷念祈祷。 雇(ɡù)——租赁交通运输工具:雇车雇船;出钱让人给自己做事:雇工雇用雇保姆。 哗(huá)——人多声杂,乱吵:喧哗哗众取宠。 闻名——有名。近义词:。 纵横交叉——原指横的竖的交叉在一起,现在也形容情况复杂。

新人教版五年级语文全册古诗词

古诗词 300 首 (五年级) 目录 -上册- 第一组 1.长歌行[汉]乐府民歌 (2) 2.平陵东[汉]乐府民歌 (3) 3.短歌行[东汉]曹操 (4) 4.梁甫吟[三国]诸葛亮 (5) 5.子夜吴歌.秋歌 [唐]李白(删) (6) 第二组 6.送友人 [唐]李白 (8) 7.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唐]刘禹锡 (9) 8.别董大二首?其一 [唐]高适 (10) 9.芙蓉楼送辛渐 [唐]王昌龄 (11) 10.玉楼春[宋]欧阳修 (12) 第三组

11.十五夜望月 [唐]王建 (14) 12.题破山寺后禅院 [唐]常建 (15) 13.赤壁 [唐]杜牧 (16) 14.旅夜抒怀 [唐]杜甫 (17) 15.使至塞上 [唐]王维(删) (18) 第四组 16.乌江亭 [宋]王安石 (20) 17.赠刘景文 [宋]苏轼 (21) 18.金陵驿(其一) [宋]文天祥 (22) 19.过松源晨炊漆公店 [宋]杨万里 (23) 20.临安春雨初霁 [宋]陆游 (24) 附录:古训名言 (25) - 下册- 第五组 21.虞美人.听雨 [宋]蒋捷 (27) 22.苏幕遮.怀旧 [宋]范仲淹 (28) 23.鹧鸪天.黄菊枝头生晓寒 [宋]黄庭坚 (29) 24.声声慢.寻寻觅觅 [宋]李清照 (30) 25.临江仙.梦后楼台高锁 [宋]晏几 (31) 第六组 26.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 [宋]苏轼 (33) 27.望江南.过分水岭(其二) [宋]李纲 (34) 28.浪淘沙令.伊吕两衰翁 [宋]王安石 (35) 29.满江红.写怀 [宋]岳飞 (36) 30.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宋]辛弃疾 (37) 第七组 31.大德歌.冬 [元]关汉卿 (39) 32.寿阳曲.潇湘雨夜 [元]马致远 (40)

2020统编教材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18威尼斯的小艇 教案

18* 威尼斯的小艇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认识生词。 2.了解小艇的特点。 3.领会抓住事物特点和把人的活动同事物、风情结合起来描写的表达方法。重点难点 学习作者是怎样抓住特点描写事物的。 教学过程 一、课前三分钟,激发兴趣 同学们,你们喜欢旅游吗?那今天的课前三分钟咱们就来聊聊你曾经去过的印象最深的旅游景点。 二、图片观察,导入新课 1.看来大家去的地方还真不少。今天,老师也要带大家去游览一个独特的城市,请看大屏幕,认真观察。 从图片中可见这座城市有什么特点? 嗯,看来这座城市的确是特点鲜明,大家一眼就能看出来。这座城市位于意大利的东北部,这里有一百多座岛屿,一百多条河道,四百多座桥梁,因此又有“百岛城”“水上城市”和“桥城”的美誉。它就是世界闻名的水上城市一一威尼斯。伸出手指和老师一起写。(板书:威尼斯) 2.由于地理环境的特殊,这里的交通工具也与众不同,我们的交通工具主要是什么啊?(汽车)那这座城市能以汽车为主要的交通工具吗?他们的交通工具是什么啊?(板书川、艇)注意这个。艇”字,是个形声字,左边是“舟”字

旁,右边声旁是“宫廷”的。廷’,要写准确。 今天我们就跟随美国著名作家马克·吐温(板书)先生一起去感受威尼斯这座水上城市的独特魅力。齐读课题。 3.对于小艇前面加上的这个地名——威尼斯,你怎么理解? 那小艇和威尼斯,威尼斯和小艇之间,到底有着怎样的联系呢?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走进威尼斯。 三、预习反馈,整体感知 1.词语反馈。 小艇.船艄.船舱.(加点字偏旁相同,都是“舟”字旁) 停泊.哗.笑纵横交叉.(加点字都是多音字) 在“保姆、祷告”中注意“姆”“祷”字的写法: 2.内容概括。 请大家快速浏览课文,找出最能概括小艇和威尼斯关系的一段话。 (威尼斯是世界闻名的水上城市,河道纵横交叉.小艇成了主要的交通工具,等于大街上的汽车。)这说明小艇和威尼斯的关系怎么样?(密切) 四、精读课文,探究写法 学习第2自然段。 思考:作者是怎样写小艇样子奇特的,谁来为我们读一读描写小艇样子的段落? 1.这儿哪些词直接写出了小艇的特点?请读书,标上记号。(长、窄、深、翘起、轻快、灵活) 2.除了这些,作者还用什么方法来写小艇的特点?(比喻)用了几个比喻?

最新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威尼斯的小艇》教案

18.威尼斯的小艇 [教学目标] 1.会认7个生字,会写15个生字,能正确读写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感受威尼斯水城的异域风情。 3.领会抓住事物特点的表达方法。 4.了解威尼斯独特的地理风貌,小艇的特点及它与威尼斯的水城的关系,接受热爱大自然和热爱生活的教育。 [教学重难点] 了解小艇的特点和小艇在威尼斯水城中的作用。 [教学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看图猜城市,导入课题 1.同学们,今天我们来玩个看图猜城市的游戏。(预设:北京、上海、苏州、埃及、意大利)意大利有个地方的学生每天都要乘小艇去上学,他们就生活在威尼斯,今天我们来学习课文《威尼斯的小艇》。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一)交流预习,检查词语 1.出示生字词,指名读,齐读。 2.(出示威尼斯的城市地形图)这是威尼斯的城市地形图,看,图上宽宽窄窄,蓝色部分就是那里的河道,你发现了什么? (预设:河道特别多,到处都是水,像蜘蛛网一样密集……) 师:是啊,威尼斯是世界闻名的水上城市,威尼斯由100多个小岛组成,连接这100多座小岛的是100多条河道,文中用了一个词来形容那里的河道——(出示:纵横交叉)。 3.结合课文和图片,说说你是怎么理解这个词的。(学生理解、汇报) 4.小结:纵横交叉在本课指像蜘蛛网一样的河道四通八达、相互交错。

过渡:纵横交叉的河道其实就是威尼斯四通八达的——街道,小艇是主要的交通工具,相当于——汽车。正如课文的第一自然段所说——(齐读第一自然段)。 5.等于这个词,你感受到了什么?(小艇很重要) (二)浏览全文,整体感知 师:浏览课文第2—6自然段,思考:课文围绕小艇写了哪几方面的内容? (学生交流后,相互启发,相互补充,知道课文从3方面介绍小艇的:小艇的样子、船夫的驾驶技术、小艇的作用。) 三、指导书写 1.出示要写求写的生字,生自主识字。 2.重点指导:“艇”“艄”的部首都是“舟”,“舟”做部首时中间一横不出头;“翘”左边的“尧”最后一笔竖弯钩要包住“羽”。 3.生练习书写,师巡视指导。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师:上节课我们对课文有了大致的了解,谁能说说课文主要讲了哪些内容?(小艇的特点、船夫高超的驾驶技术、小艇的作用) 二、精读课文,探究写法 (一)品读第2、3自然段,感受小艇样子之奇。 1.师:自由朗读第2、3自然段,读后说出课文分几个方面介绍小艇的样子?作者使用什么方法介绍小艇样子的? 2.学生交流(出示课件): (1)描写小艇样子奇特的词语。(课件出示描写小艇样子的段落,学生答后,把相应重点词语“长、窄、深、翘、轻快灵活”加红。) (2)运用比喻的修辞方法来写小艇样子的。 ①教师相机把“独木舟、天边的新月、田沟里的水蛇”加重点符号。 ②师:为什么同一艘小艇,却用了三个不同的比喻呢?(出示课件)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全册完整教案

28彩色的非洲 教学目标: 1.认识14个生字。读读记记“斑斓、炽热、湛蓝、充沛、硕大、火炬、巨蟒、渗透、聆听、木薯、强悍、粗犷、篝火、繁花似锦、含情脉脉、目不暇接”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非洲独特的自然景观与风土人情,通过揣摩文章的表达特点体会作者对非洲的赞美之情。 教学重点: 1.认识14个生字。读读记记“斑斓、炽热、湛蓝、充沛、硕大、火炬、巨蟒、渗透、聆听、木薯、强悍、粗犷、篝火、繁花似锦、含情脉脉、目不暇接”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非洲独特的自然景观与风土人情,通过揣摩文章的表达特点体会作者对非洲的赞美之情。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论非洲,揭示课题:你们印象中的非洲是怎样的? (学生综合自己在电视、报刊等媒体获得的信息,谈对非洲的印象。)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介绍非洲的课文《彩色的非洲》。(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朗读课文,努力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读明白,屏幕上的词语解释供大家参考。(出示:重点词语解释) 2.出示课文中难读的长句子,进行检测。 (学生读长句子,体会停顿、层次。) 3.读了课文以后,你觉得非洲是怎样的?可以用哪些词语来形容?(板书学生感悟到的词语)设计意图:交流阅读感悟,引发认知冲突,激发求知欲望,为进一步感悟文本奠定基础。 三、再读课文,理清文脉: 默读课文,思考:作者是怎样介绍非洲的? (课件呈现) 非洲真是一个色彩斑斓的世界啊!那里的是彩色的,那里的是彩色的,那里的是彩色的,那里的是彩色的。啊,非洲,好一个多姿多彩的世界! 设计意图:通过言语实践帮助学生理清文章脉络;同时训练学生的逻辑思维,在暴露学生思维状态中纠正概念混淆,层次不清等思维混乱问题。 三、细读课文,感悟非洲: 1.赏读彩色的植物; ①语言文字是有色彩的,是有画面的。请你细细地读描写植物的语段,边读边想象:你仿佛看到了怎样的画面? (学生自由朗读,自由想象画面。学生朗读自己喜欢的句子,并描述自己看到的画面。) ②引读:除了沙漠之外的非洲大地真是──(生接读)你们瞧,芒果树开花了──(生接读)仙人树开花了──(生接读)玉兰树开花了──(生接读)火炬树也开花了──(生接读)最妙不可言的是那叫花树的树,远远望去──(生接读)。 ](概括描写部分可以全班读,具体描写部分可以开小火车,并可以循环进行。) ③(展示非洲植物图片,配乐)让我们伴随着美妙的乐声,欣赏着斑斓的画面,一起来美美地读一读。 (学生先欣赏图片,自由诵读书中语句;然后配乐朗读。) ④此时,你感受到非洲是一片怎样的土地? 设计意图:这个语段作者用色饱满,想象奇丽,植物形象鲜明,因而采用朗读、想象、描绘等方式,引导学生入境,在充分地读中强化形象,积累语言。图片的呈现,一是为了印证想象,丰满形象;二是

部编版小学语文《威尼斯的小艇》精品教案教学设计

威尼斯的小艇 教学目标 1、自学本课生字词。 2、认识小艇在威尼斯水城中的作用,了解威尼斯美丽独特的风情。 3、了解小艇的特点及它同威尼斯水城的关系,学习作者抓住事物特点写的方法。 4、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 使学生认识小艇的特点及它同威尼斯城的密切关系。 课文挂图;世界地图;生字词卡片。 第一课时 一、启 1.板书课题,简介威尼斯和作者。 威尼斯是意大利的一座名城,世界著名的游览胜地。这个城市建筑在118个岛上,全市有117条大小河道。1980年3月,威尼斯市和我国的苏州市结为“姊妹城”。本文作者是美国著名作家马克。吐温。 2.指名读学习要求。 3.课时内容安排,第一课时完成程序一、二和程序三的部分内容;第二课时完成程序三的部分内容、程序四、五。

二、读练一一自学程序与方一和三的部分内容 自学提示: ①根据课后习题六第1小题的提示通读全文,了解课文写了小艇的哪些特点;②概括自然段段意;③根据课后习题六第1在小题的提示给课文分段。 2.学生根据自学提示自学,老师巡回辅导。 学生汇报自学情况,师相机点拨。 1.逐段朗读课文,说说课文写了小艇的哪些特点。(课文写了小艇的样子:有二、三十英尺长,又窄又深,船头船艄向上翘起,像新月;小艇的行动轻快灵活;坐在小艇里看风景很舒适;船夫驾驶技术好,行船速度快。) 2.逐段概括自然段段意(第一自然段写小艇是威尼斯主要的交通工具;第二自然段写小艇的样子;第三自然段写乘船游览的乐趣;第四自然段写船夫驾驶技术好;第五、六自然段写小艇同威尼斯人的生活密切相关。) 3.给课文分段。第一段(第:自然段)总讲小艇的作用;第二段(第卜一一自然段)讲小艇的样子和船夫技术)第三段(第5一一千自然段)讲小艇在人们生活中的作用。 三、读练二一…自学程序与方法二” 1.自学提示: ①自学生字,读准字音,借助字典,掌握字义; ②完成课后习题一,掌握字形;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全册(详细 最新)

最新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全册 1.《草原》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熟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能联系上下文,理解文章中含义深刻的句子。 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蒙汉情深,民族团结的思想感情,激发学生热爱草原,热爱草原人民的思想感情。 3.认识本课4个生字,理解课文中新词的意思,摘录课文中写得美的句子,背诵课文第 一、二自然段。 教学方法: 设置情境,师生共同披文入境,走进文本,与文本对话、师生对话、生生对话,以读促悟,以悟促读,引导学生把情感体验充分表现出来。 学生学习方法: 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讨论交流。 教学重点: 1.读懂课文,在草原自然美与人情美的熏陶感染下,受到热爱祖国和民族团结的教育,培养学生爱美的情趣。 2.学会通过语言文字展开想象,在脑海里再现课文所描写的生动情景。 教学难点: 联系课文,说说对“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这句话的理解和体会。 课时安排: 2课时。 课前准备: 1.具有浓郁的蒙古族特色的歌曲《美丽的草原我的家》《天堂》《蒙古人》(蒙语演唱)。 2.下载草原风光和民族风情的图片,制作课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1.课前交流: 你去过草原吗?谁愿意将自己所知道的草原或自己所了解的赞美草原的诗句、歌曲等交流一下? 2.播放歌曲《天堂》。 (设计意图:用音乐导入的新颖方式将学生带入草原高远辽阔的境界。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他们对学习课文产生浓厚的兴趣。) 3.出示课题,教师导言: 今天,我们就和作家老舍一起,走进内蒙古大草原,去领略那美丽的风光,去感受那独特的民族风情。 二、整体感知,理清脉络 1.自由通读课文,注意把句子读通顺,不认识的字请教同学或者查字典解决。 2.思考:草原给你留下什么印象?你能否用一个字,概括出草原给你、给作者留下的印象?──“美”。 (语文学科的性质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课题导入后,让学生说一说自己对课文的印象,促使学生主动地进入学习课文的氛围之中。

威尼斯的小艇课文_威尼斯的小艇教学设计

威尼斯的小艇课文_威尼斯的小艇教学设计课文《威尼斯的小艇》出自五年级下册语文课文,其原文如下:【原文】 威尼斯是世界闻名的水上城市,河道纵横交叉,小艇成了主要的交通工具,等于大街上的汽车。 威尼斯的小艇有二三十英尺长,又窄又深,有点像独木舟。船头和船艄向上翘起,像挂在天边的新月,行动轻快灵活,仿佛田沟里的水蛇。 我们坐在船舱里,皮垫子软软的像沙发一般。小艇穿过一座座形式不同的石桥。我们打开窗帘,望望耸立在两岸的古建筑,跟来往的船只打招呼,有说不完的情趣。 船夫的驾驶技术特别好。行船的速度极快,来往船只很多,他操纵自如,毫不手忙脚乱。不管怎么拥挤,他总能左拐右拐地挤过去。遇到极窄的地方,他总能平稳地穿过,而且速度非常快,还能作急转弯。两边的建筑飞一般地往后倒退,我们的眼睛忙极了,不知看哪一处好。 商人夹了大orG包的货物,匆匆地走下小艇,沿河做生意。青年妇女在小艇里高声谈笑。许多孩子由保姆伴着,坐着小艇到郊外去呼吸新鲜的空气。庄严的老人带了全家,夹着圣经,坐着小艇上教堂去做祷告。 半夜,戏院散场了,一大群人拥出来,走上了各自雇定的小艇。

簇拥在一起的小艇一会儿就散开了,消失在弯曲的河道中,传来一片哗笑和告别的声音。水面上渐渐沉寂,只见月亮的影子在水中摇晃。高大的石头建筑耸立在河边,古老的桥梁横在水上,大大小小的船都停泊在码头上。静寂笼罩着这座水上城市,古老的威尼斯又沉沉地入睡了。 【教材简说】 这篇精读课文通过介绍威尼斯小艇的样子、船夫驾驶小艇的高超技术以及小艇的重要作用,为我们展示了威尼斯这座水上名城特有的风光。 课文从“我”的所见所感入手,首先交待了小艇是威尼斯的主要交通工具,接着介绍了小艇独特的构造特点,然后讲了船夫的高超驾驶技术,最后详细介绍了小艇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抓住事物特点并把人的活动同景物、风情结合起来进行描写,是本文表达上的主要特点。 选编这篇课文的主要意图:一是使学生领略水城的风情,陶冶学生的审美情趣;二是使学生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了解小艇的特点和它与人们生活的密 切关系,难点是学习作者是怎样抓住特点并把人的活动同景物、风情结合起来描写的。 【学习目标】 1.认识6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正确读写“小艇、船艄、船舱、保姆、祷告、哗笑、停泊、威尼斯、纵横交叉、操纵自如、手忙

五年级人教版语文下册全册完整教案

五年级人教版语文下册全册完整教案 教学目标: 1、结合课文认识“役、妮”等八个生字,联系上下文理解“噩耗、战役、雪中送炭、同归于尽、深情厚谊”等词语的意思及课文重点句子的含义。 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学习作者围绕中心选择典型材料进行表达的方法。 3、理解志愿军战士与朝鲜人民之间那不是亲人却胜似亲人的感情,体会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国际主义精神。 课前准备 了解抗美援朝战争,搜集志愿军战士与朝鲜人民之间发生的故事。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揭题引入,激发探究兴趣 1、出示题目:“亲人”是什么意思?(有血缘关系的,关系亲密的人)谁是我们的亲人? 2、课文中的“亲人”指谁?(指大娘、小金花、大嫂,指朝鲜人民)这句话离别的话是谁说的? 3、介绍时代背景:1950年10月,中国人民志愿军浩浩荡荡地踏过鸭绿江,开赴朝鲜,和朝鲜人民军并肩作战,抵抗美帝国主义者的侵略。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中朝两国人

民终于打败了美国侵略军。1958年10月撤离朝鲜。在漫长的八年中,在血与火的战场上,我们与朝鲜人民并肩作战、生死与共。当我们打败了侵略者,当我们完成了历史使命,当离别的日子终于不顾人们深重的感情而来临时,志愿军战士深情地说——引读课题:再见了,亲人 4、课文中的大娘、小金花、大嫂,与志愿军战士并没有真正的血缘关系,那为什么把他们也称为“亲人”呢?——激发学生读课文的兴趣。 二、深入研读,展示探究过程 1、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哪些事例说明朝鲜人民不是亲人却胜似亲人? (1)大娘为志愿军战士洗衣服,几夜无眠; (2)大娘送打糕,昏倒路旁;救伤员,失去小孙孙; (3)小金花,为救老王,妈妈与敌人同归于尽; (4)大嫂,为挖野菜,炸伤了腿。 2、走进情境,感受体验。 (1)自由读第一自然段,哪里看出大娘像亲人一样对待志愿军战士?划出相关句子,抓住重点词句体会。 ①交流。学生说句子,自由谈体会。 ②重点出示: ◇“是您带着全村妇女,顶着打糕,冒着炮火,穿过硝烟,送到阵地上来给我们吃。这真是雪中送炭啊!”

《威尼斯的小艇》教材解读

《威尼斯的小艇》教材解读 一、教材解读: 《威尼斯的小艇》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五年级下册的第26课,课文从作者美国作家马克?吐温的所见所感入手,首先交待了小艇是威尼斯的主要交通工具,接着介绍了小艇独特的构造特点,然后讲了船夫的高超驾驶技术,最后详细介绍了小艇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抓住事物特点并把人的活动同景物、风情结合起来进行描写,是本文表达上的主要特点。把文章写细致,写生动,能产生较强的艺术魅力。我们在描写具体的事物时,应注意事物的动态与静态,把它们写细致,写生动,才能表现出事物的特点来。课文《威尼斯小艇》在这方面很突出,把威尼斯小艇的特点与作用写得栩栩如生。 课文首先写了威尼斯的小艇的样子:“有二三十尺长,又窄又深,有点儿像独木舟。船头和船艄向上翘起,像挂在天边的新月。”这里写出了小艇的长度、外形,将小艇比作“新月”,十分形象。这是静态描写,突出了它与众不同的特点。 在写到船夫驾驶小艇时,课文更为生动活泼:“行船的速度极快,来往船只很多,他操纵自如,毫不手忙脚乱……而且速度非常快,还能作急转弯。”这是很多船夫们所不及的,是威尼斯船夫所特有的本领。这里通过“左拐右拐”、“挤过去”、“穿过”、“急转弯”等动词,生动地描写出船夫驾驭小艇十分娴熟,得心应手。同时,说明了小艇

是威尼斯重要的交通工具,人们生活中离不开它。这是动态描写。 课文就这样,通过动态、静态的描写,生动地写出了威尼斯小艇的特点和作用,让人如临其境,产生了强烈的感染力。如果课文中缺少这方面的描写,那就逊色多了。因此,我们写文章,应注意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描绘出事物的特点来,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一、学情分析: 五年级的学生对于语文学习已经有一定的兴趣,特别是像本组“异国风情”这样轻松愉悦、开阔视野的主题,学生更是兴趣十足。学生对于读书的方法和理解感悟文章的能力都有了一定的基础。只是在不同文章中方法的灵活运用还需要教师及时点拨和引导。根据本组课文的特点,学生要学着抓主要内容,了解不同地域的民族风情特点,更要揣摩作者是怎样写出景物、风情的特点。对文章蕴含的写作方面的知识,学生还需要认真学习和积累应用。

小学语文《威尼斯的小艇》教案

小学语文《威尼斯的小艇》教案 《威尼斯的小艇》是一篇状物的。课文生动地描绘了威尼斯主 要的交通工具——小艇的特点,介绍了船夫的驾驶技术及小艇的作用,显示了这个水上城市特有的风光。全文六个自然段,分四大段。 第一段(第1自然段)写小艇是威尼斯主要的交通工具。先讲 威尼斯是世界闻名的水上城市,写出了河道纵横交叉的特点。然后用汽车和小艇作比,说小艇等于大街上的汽车,使人很容易地理解小艇在威尼斯的作用。 第二段(第2、3自然段)写出了威尼斯小艇的特点。小艇的特点是从两个方面来写的:一个是外形上的特点,又窄又深,两头翘起;一个是行动上的特点,轻快、灵活。先讲有多长,紧接着用了三个比喻句:用“独木舟”比喻小艇“又窄又深”;用“挂在天边的新月”比喻小艇的两头向上翘起的样子;用“田沟里的水蛇”比喻小艇行动起来轻快灵活。这一行动上的特点是由构造上的特点决定的,接着又讲了坐船的乐趣。 第三段(第4、5自然段)讲船夫的驾驶技术特别好。“特别好”表现在“速度快,船只多,操纵自如”,“不管多么拥挤,总能左拐右拐地挤进去”,“极窄的地方,总能平稳地穿过,速度极快,还能作急转弯”。最后通过坐船者的感受来说明船夫高超的驾驶技术。船

夫高超的驾驶技术一方面是船夫长期训练的结果,另一方面是由于小艇自身的特点决定的,因此课文第二、三段之间有密切联系。 第四段(第5、6自然段)写小艇在威尼斯的作用。第5自然段从白天人们的活动同小艇的联系来说明小艇的作用,作者抓住忙着做生意的商人、年青妇女、到郊外去的小孩、上教堂的老人等四种有代表性的人物的活动,显示了小艇同市民的密切关系。第6自然段通过戏院散场,人们乘船离去,来说明威尼斯的小艇同人们息息相关,密不可分,并写了小艇的作用。 这篇课文原来是小学语文课本第十册第四单元的独立阅读课文。新编教材安排在第九册第五单元,改为讲读课文,增加了一类生字六个:“艇”、“纵”、“叉”、“拥”、“雇”、“梁”。原来的习作训练项目是“静态和动态”,现改为“抓住事物特点写”。这就要求教师在施教中,要根据这一单元的读写训练项目重新安排和设计教法。在前两课掌握学法的基础上,以这一课为例,运用已掌握的方法自己分析事物的特点,体会作者是怎样抓住威尼斯小艇的特点以及它独特的功用和市民的关系来安排行文结构的,以便通过学习来掌握写法,运用于自己的写作实践。现根据这一单元的读写训练重点和篇目安排的特点,谈一谈这一课的教学设想。

五年级语文:26威尼斯的小艇教学设计(参考文本)

小学语文标准教材 五年级语文:26威尼斯的小艇教学设计(参考文本) People need to communicate and communicate with each other, and language is the bridge of human communication and the link. 学校:__________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科目: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教师: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专业教学设计系列下载即可用 --- 五年级语文:26威尼斯的小艇教学设计(参 考文本)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4~6自然段。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威尼斯独特的地理风貌、小艇的特点及它同威尼斯水城的关系。感受大自然的美,提高审美情趣。 3.领会抓住事物特点写的表达方法。 教学重点:教学重点是让学生了解小艇的特点和它与人们生活的密切关系。 教学难点:学习作者是怎样抓住特点并把人的活动同景物、风情结合起来描写的。

课时安排:2课时 课前准备: 1.预习课文,收集有关威尼斯小艇的图片、资料。 2.教师制作课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景,激qing导入。 1.(课件出示威尼斯风光片)教师简介:同学们,这是美丽的水上城市威尼斯。威尼斯位于意大利东北部,是世界著名的旅游胜地。威尼斯有401座姿态各异的桥梁横跨在117条水道上,连接着118个小岛。因此,有“水城”、“百岛城”、“千桥城”之称。威尼斯水道是城市的马路,市内没有汽车和自行车,也没有交通指挥灯,小艇是市内唯一的交通工具.(画面停滞在扩大的小艇画面上)大家看后能用自己的话描述小艇的样子吗?(学生口述)[ 这样设计是让学生初步感知威尼斯城市的美丽, 独特的风光和小艇的样子, 开门见山, 引生入胜, 诱发学生学习动机。给学生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教1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教案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教案 (王沛传) 1、窃读记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识“窃、腋”等7个生字,会写“窃、炒”等14个生字。正确读写“窃读、炒菜、锅勺、踮起脚、饥饿、惧怕、充足、屋檐、一碗、真酸、支撑、书柜、哎哟”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抓住主要内容,体会窃读的复杂滋味,感悟作者对读书的热爱,对求知的渴望,并受到感染。 3、学习作者通过细致入微的动作描写和心理描写来表达感情的方法,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生动。 过程与方法: 通过朗读课文、小组合作探究学习本课知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从小喜欢读书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窃读的复杂滋味,感悟作者对读书的热爱,对求知的渴望。 教学难点: 学习作者通过细致入微的动作描写和心理描写来表达感情的方法,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生动。 课时安排:2课时。 课前准备:让学生搜集名人读书的故事或读书名言。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激发读书兴趣 1、同学们,书籍能使我们增长知识,开阔视野,陶冶情操。读书是一种享受,一种快乐。读一本好书就好比吃上一顿美味佳肴。那么,你们有没有这样的经历与感受呢?(学生放谈读书的经历与体会,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适当的激励与点评。) 2、刚才,同学们谈得非常好,老师也感受到了你们读书的乐趣。是啊!读书能使人奋进,使人进步,读书也是一个人生命的需要。有这样的一个小女孩,非常喜欢读书,竟然去“窃书”。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课文《窃读记》。 3、板书课题。 4、看了这个课题,你有什么疑问?预测:为什么要窃读?是怎么窃读的?窃读是怎样的感受?

威尼斯的小艇点评

一节感触颇深的语文课 ——《威尼斯的小艇》听课点评 南海区九江镇沙头中心小学林国珍 3月20日南海区开展了首届青年教师阅读课能力大赛,这次活动,使我深刻感受到了小学课堂教学的生活化、艺术化。听了四位老师的课,被她们上课的那种激情所感染,尤其是王伟老师,她语言亲切、表情自然,她授课的内容是《威尼斯的小艇》,她用自己的那份热情唤起了学生的求知欲,学生热情高涨,大胆探讨,课堂气氛活跃,学生能在一种轻松愉悦的状态下学得知识,课堂效率非常高。 一、紧扣目标把握重点 这一单元的教学目标是要抓住文章的主要内容,了解不同地域的民族风情特点,还要揣摩作者是怎样写景物、风情的特点的。而王伟老师能抓住本单元的训练重点,结合《威尼斯的小艇》这篇课文围绕三维目标组织教学的:落实阅读教学“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三维目标。王老师通过了解小艇的特点以及船夫高超的驾驶技术为本课的重点,以生为本、以读为主、通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使学生在读中感悟,读中理解,读中拓展。本堂课教学主线清晰,课堂设计独特,从城市的特点引到交通工具的独特——小艇,从人们的生活离不开小艇(小艇在这个城市的重要性)引发对小艇样子的思考、探究,最后运用文中学法进行迁移运用(写话训练)。三个板块环环相扣,层层深入,设计紧密,能达到预期目标 二、情境营造品词析句 亮点一:王老师一开始就把学生带入威尼斯,让学生带着问题想一想:威尼斯给你留下怎样深刻的印象?用课件引出风光秀丽的意大利名城--威尼斯,然后播放威尼斯的风光图片,让学生用他们的慧眼去观察,以发现威尼斯交通特点,既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又引发了学生的思维,轻松活泼又不着痕迹,采取最简洁的方式在最短的时间内容让生进入主题。令学生被美丽的威尼斯深深吸引,禁不住的发出啧啧的赞叹。 生:(观察)这里的小艇很窄。 生:威尼斯的风景真美! 生:威尼斯是个水上城市,小艇特别多。 …… 学生畅所欲言,教师从旁点拨,这就为学习课文体会“威尼斯的美”奠定了基础。在语文教学中,王老师通过情景的创设,多媒体的出现集音图影像等为一体,以此达到与文本的共鸣,这为目标的实现提供了条件。 亮点二:首先让学生自读课文,看看马克·吐温是怎样描述威尼斯的小艇?老师引导学生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明了文章的脉络层次,这样的设计使学生理清了课文顺序。紧接着欣赏句子。出示句子: 1〉威尼斯是世界闻名的水上城市,河道纵横交叉,小艇成了主要的交通工具,等于大街上的汽车。 这段老师紧抓“纵横交叉”一次,并能结合图片让学生更为直观的理解“纵横”。此处的“大街”指河道,“汽车”指小艇。由此可见小艇在威尼斯的重要作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