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安排课程设计

如何安排课程设计
如何安排课程设计

如何安排课程设计

摘要

课程设计(Curriculum design)是课程领域里经常使用的术语之一,但也是一个界定不清晰的术语,特别是在与课程编制(Curriculum construction)的区分上,不同的课程研究者有着不同的认识和理解。

课程设计是一个特别会涉及课程的实质性结构、型式或组织的术语,普遍认为课程设计就是对于课程各个方面做出规划和安排。课程设计整体分为三个层次,第一是宏观层次,这一层次的课程设计应当解决课程的一些基本理念问题,包括课程的价值、课程的根本目的、课程的根本任务、课程的基本结构等。无论是针对一门具体的课程,还是针对一个学科的课程抑或是一个阶段或一个学期的课程,这些问题都是必须回答的。一般表现为关于课程宗旨、课程性质、课程目标、课程内容的主要范围或选择内容的主要指导原则等。第二是中观层次,在这一层次的设计工作以宏观的课程设计为前提和基础,是在具体的课程门类基础上进行的,因此也往往采取更为明确的概念,如科目设计(subjects design)、学科设计(disciplines design)等。第三是微观层次,这种设计与前面两种在设计主体和时间上都是分离的。无论中观的设计是详细罗列知识体系的说明规定,还是侧重于学生学习时的各种实际问题,在进入课程实施领域,必然地还要由教师根据各种相关因素的具体情况进行再设计。在这种设计中一般不涉及

课程的总目标、学科目标,也就是说,基本是在接受和认可现存的目标的前提下进行的,影响微观设计的因素主要是学生已有的基础及学习状态、教师的自身条件、能够运用的课程资源等。

课程设计的模式,从外在的形式上讲,主要表现为课程设计的一种技术性流程图式,它在外形上展示着课程设计的基本框架,而在内在的实质性内容上,主要是关于课程设计构成要素之间的组合、关联及其运作的关系处理。

课程设计的模式既蕴含着课程设计的指导思想,又是课程设计具体设计技术及方法的运用,因而它是课程设计方法论的外显标志及具体化,也能够说是课程设计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课程设计的指导思想、构成要素之间的组合、关联及其运作的关系处理、设计技术及方法的等方面综合而成的外在形态。课程设计的指导思想只是为课程设计确立了方向、明确了标准及课程设计运作的原则性依据,而课程设计的模式则为课程设计提供着一个可操作的理性化图式,是依据特点的课程问题及课程设计的指导思想所确立的设计策略、方式、方法、规则、程序等的理论框架。因而,课程设计的模式并不是一种外在的,强加于课程设计的“套装”,而是课程设计者对课程设计主动性的主体性建构和选择。因此,课程设计的模式构建依然是一种理论的形态,对其进行讨论和分析仍属于理论研究的范畴,但在课程设计模式的具体构建过程中,除了依据课程指导思想所确立的课程设计的原则理念制订课程设计标准、目标,确定课程设计主体,制定前设性评价指标等方面的定性研究、比较研究、预测性研究外,还包括对课程设计各组成部分的衔接、组合,课程内容的选择、组织、课

程难度指数的确定等方面的程序设计及策略选择等技术性的实证研究。能够说,课程设计的模式构建是一种运用多种研究方法的综合性、复杂性的研究活动。

在实际的高校教育教学活动中,不同学科和专业的课程设计安排并不相同,但从宏观的角度分析,主要包含课程设计的指导思想和理论基础、课程目的和目标的确定、课程内容的选择和组织以及课程设计的评价。本文将以高校机械课程设计--二级减速器的设计为例进行论述。

课程设计的理念

学习是一个积极主动的建构过程,最好的学习是个性化学习,最好的教育是自我教育,学生不是被动地接受教师传授来的信息,而是在个人原有经验和知识的基础上经过师生、生生互动,主动地和有选择性地建构属于她们自己的新经验和新知识;因此,教师安排的课程设计十分重要,使学生能够更好地自主学习,主动地建构经验和知识体系。从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的目标出发,课程设计既符合高职院校的培养目标和学生实际水平,又突出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培养的普遍性要求。因此,课程设计理念是教书和育人相结合,学习知识和培养能力相结合,使相关课程成为学生喜爱并终身受益的一门课。突出有两点:一是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强化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和政治认知能力。二是把握“够用”和“会用”的原则。“够用”即理论上不必过于看重“高、深、全”,讲清基

本理论就行;“会用”则强调理论联系实际,会分析和解决现实问题。

课程设计的指导思想和理论基础

从课程与社会的关系来看,首先,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直接决定着学校课程的时代特征及形态。学校课程从来都是一定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的产物。在实施集权式教育管理体制的国家中,学校课程从学科门类、课程内容、教材版本到课程计划,甚至课程的进度都是全国划一、步调一致的。其次,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也直接影响着学校课程设计的指导思想。从学校课程的价值取向、功能作用和形态特征的历史变迁过程来看,无不与社会发展变迁的现实需要有着直接的关系。

从课程与哲学的关系来看,学校课程的理论与实践不但离不开社会的基础,同样也离不开哲学的基础。从表面上看,课程对哲学的基础性依托关系并不像对社会的基础性依托关系那样的明显,但事实上,每一种学校课程的存在及其基本的形态都隐含着某些哲学思想和观念。哲学思想和观念对学校课程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一是对学校课程思想的影响;二是对课程内容的具体化形式一一知识的认识论倾向。

从课程与学校教育目的、学生的关系处理来看,课程是达成学校教育目的的过程、途径和基本手段,因此,确立课程设计的指导思想,不能不思考课程之于达成学校教育目的的功能价值。在这一关系处理方面,主要是思考所设计的课程如何平衡社会、

课程设计题目

数据结构课程设计题目 1.运动会分数统计(限1 人完成) 任务:参加运动会有n个学校,学校编号为1……n。比赛分成m个男子项目,和w个女子项目。项目编号为男子1……m,女子m+1……m+w。不同的项目取前五名或前三名积分;取前五名的积分分别为:7、5、3、2、1,前三名的积分分别为:5、3、2;哪些取前五名或前三名由学生自己设定。(m<=20,n<=20)功能要求: 1)可以输入各个项目的前三名或前五名的成绩; 2)能统计各学校总分, 3)可以按学校编号或名称、学校总分、男女团体总分排序输出; 4)可以按学校编号查询学校某个项目的情况;可以按项目编号查询取得前三或前五名的学校。 5)数据存入文件并能随时查询 6)规定:输入数据形式和范围:可以输入学校的名称,运动项目的名称 输出形式:有合理的提示,各学校分数为整形 界面要求:有合理的提示,每个功能可以设立菜单,根据提示,可以完成相关的功能要求。 存储结构:学生自己根据系统功能要求自己设计,但是要求运动会的相关数据要存储在数据文件中。(数据文件的数据读写方法等相关内容在c语言程序设计的书上,请自学解决)请在最后的上交资料中指明你用到的存储结构; 测试数据:要求使用1、全部合法数据;2、整体非法数据;3、局部非法数据。进行程序测试,以保证程序的稳定。测试数据及测试结果请在上交的资料中写明; 2.最小生成树问题(限1 人完成) 设计要求:在n个城市之间建设网络,只需保证连通即可,求最经济的架设方法。存储结构采用多种(顺序、链式)。求解算法多种(Prim\Cruskal)。 3.文章编辑(限1 人完成)

功能:输入一页文字,程序可以统计出文字、数字、空格的个数。 静态存储一页文章,每行最多不超过80个字符,共N行; 要求(1)分别统计出其中英文字母数和空格数及整篇文章总字数; (2)统计某一字符串在文章中出现的次数,并输出该次数; (3)删除某一子串,并将后面的字符前移。 存储结构使用线性表,分别用几个子函数实现相应的功能; 输入数据的形式和范围:可以输入大写、小写的英文字母、任何数字及标点符号。 输出形式:(1)分行输出用户输入的各行字符; (2)分4行输出"全部字母数"、"数字个数"、"空格个数"、"文章总字数" (3)输出删除某一字符串后的文章; 4.宿舍管理查询软件(限1 人完成) 1)任务:为宿舍管理人员编写一个宿舍管理查询软件, 程序设计要求: A.采用交互工作方式 B.建立数据文件,数据文件按关键字(姓名、学号、房号)进行排序(冒泡、选择、插入排序等任选一种) 2)查询菜单: (用二分查找实现以下操作) A.按姓名查询 B.按学号查询 C.按房号查询 3)打印任一查询结果(可以连续操作) 5.校园导航问题(限1 人完成) 设计要求:设计你的学校的平面图,至少包括10个以上的场所,每两个场所间可以有不同的路,且路长也可能不同,找出从任意场所到达另一场所的最佳路径(最短路径)。 6.教学计划编制问题(限1 人完成)

ERP课程设计报告

ERP课程设计报告 题目: erp中基础数据重要性的探讨 专业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班级信管101 姓名马兰 学号 3100561001 指导教师朱宗乾 完成日期 2013-06-28 2013 年春季学期

目录 题目: erp中基础数据重要性的探讨 (1) 一、基础数据的分类 (2) 2.1静态数据 (2) 2.2动态数据 (2) 2.3中间数据 (2) 二、基础数据包括: (3) 三、不同基础数据不同重要性 (4) 4.1公司基础数据 (4) 4.2生产管理基础数据 (4) 4.2.1物料主文件(MainFileofMaterial) (5) 4.2.2物料清单(BillOfMaterial,简称BOM) (6) 4.2.3.工作流中心(WorkCenter) (7) 4.2.4.工艺路线(Routing) (8) 4.2.5提前期 (9) 4.3库存管理基础数据 (9) 五、总结 (10)

引言 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后,国际经济大循环和世界市场发生了急剧变化。不容忽视的“3C”力量,即顾客(Customer)、竞争(Competition)、和变化(Change)驱使企业进入一个崭新的领域,秉承顾客至上的原则。在这个十分注重顾客满意度的信息时代,原封不动地照搬以往的管理模式,会给企业带来种种弊端。企业资源计划就是使企业能够适应新的市场环境,使企业管理人员在管理理论和方法上做出深刻变革的手段之一。企业资源计划(ERP, Enterprise Resources Planning)的概念是20世纪90年代初由Gartner Group Inc.公司提出的,ERP被定义为:从根本上重新思考和彻底改造企业流程,以便在当今衡量绩效的关键指标诸如成本、质量、服务、速度等方面取得突破性改善。企业资源计划作为一种新的管理理论,在提高企业竞争力方面意义重大。笔者认为,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建立起一个ERP系统并不困难,困难的是如何让ERP系统真正产生效益。虽然整个社会在信息化建设方面投入了大量资源,但其发展现状并不令人满意,很多信息系统利用率很低。这其中,数据质量是问题的关键之一。客户忠诚度主要由企业与客户及其他各方面沟通的有效性及准确性来决定,系统运营效率也主要依赖于数据获取的可靠性和及时性。而数据质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信息化过程中数据准备阶段工作质量的好什么是基础数据 ERP系统的基础数据量大面广,从不同角度可以有不同的分类,如静态数据和动态数据,显性数据和隐性数据,主数据和辅助数据。静态数据是不随时间或其它数据变化而变化的数据,是企业公用的数据,同时又是动态数据的基础。静态数据包括系统设置所用到的数据和系统运行实际业务所用到的数据,具体有会计科目、各种比率参数、库位和物料主文件、BOM表、供应商主文件、客户主文件、账号及银行主文件等。动态数据是每笔具体业务发生时产生的数据,它随时间点不同而变动。动态数据按照时点来分,又可以分为期初数据和日常数据。期初数据包括系统上线切换时点的总账余额、车间在制品余额、库存余额、未结三大订单(CO、PO、MO)。 从另一角度来说,物料主文件、BOM、供应商/客户信息、会计科目等属于显性数据,而系统配置的各种参数则是隐性数据,这些数据在业务中虽不可见,但却能影响到系统运算的结果。对另一种划分方式而言,显性数据如物料主文件、BOM、供应商/客户信息、会计科目又被称为主数据,而会计期间、货币和汇率、

课程设计任务书(2级)

电子技术课程设计任务书 题目一:信号发生器 一、设计目的 根据常用的电子技术知识,以及可获得的技术书籍与电子文档,初步形成电子设计过程中收集、阅读及应用技术资料的能力;熟悉电子系统设计的一般流程;掌握分析电路原理、工程计算及对主要技术性能进行测试的常见方法;最终,完成从设计图纸到实物搭建的整个过程,并调试作品。 二、任务与要求 1、熟悉信号发生器的组成和基本原理,了解单片集成信号发生器的功能特点; 2、掌握信号波形参数的调节和测试方法的应用; 3、电路能够产生正弦波、方波、锯齿波; 4、掌握信号发生器的设计测试方法; 5、工作电源为+5~+15V 连续可调。 参考方案: 图1、ICL8038原理框图 参考原理: ICL8030内部由恒流源I 1、I 2、电压比较器A 和B 、触发器、缓冲器和三角波变正弦波变换电路组成。外接电容C 经过两个恒流源进行充放电,电压比较器A 、B 的参考电压分别为电源电压(U CC +U CE )的2/3和1/3。恒流源的恒流源I 1、I 2的大小可通过外接电阻调节,但必须I 2>I 1。当触发器的输出为低电平时,恒流源I 2断开,I1给电容充电,其两端电压U C 随时间上升,当U C 上升到电源电压的2/3时,电压比较器A 的输出电压发生跳变,使触发器输出由低电平变为高电平,恒流源I 2接通,由于I 2>I 1(设I 2=2I 1),恒流源I 2加到C 上反充电,相当于C 由一个净电流I 1放电,C 两端电压U C 转为直线下降,当下降到电源电压1/3时,电压比较器B 的输出电压发生跳变,使触发器的输出由高电平变为原来的低电平,恒流源I 2断开,I 1对C 充电,如此重复,产生振荡信号。 若通过调节外接电阻使得I 2=2I 1,触发器的输出为方波,反向缓冲后由9脚输出;C 上

课程设计任务书

《钢结构》(钢屋架)课程设计任务书 一、设计资料 如图1所示某厂房,长度60m,柱距6m,跨度为L=18m,采用梯形钢屋架,1.5×6.0m预应力混凝土大型屋面板,屋架铰支于钢筋混凝土柱上,上柱截面400×400,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20,屋面坡度为10 i。地区计算温度高于-200C,无侵蚀性介质,地震设防烈度为 :1 7度,屋架下弦标高为18m;厂房内桥式吊车为2台150/30t(中级工作制),锻锤为2台5t。钢材选用Q235钢,E43型焊条。 图1 柱网布置图 如图2所示。 三、荷载标准值(水平投影面计) ①永久荷载: 三毡四油(上铺绿豆砂)防水层 0.4 kN/m2 水泥砂浆找平层 0.4 kN/m2

保温层 kN/m2(按附表取) 一毡二油隔气层 0.05 kN/m2 水泥砂浆找平层 0.3 kN/m2 预应力混凝土大型屋面板 1.4 kN/m2 屋架及支撑自重:L = .0+ q011 12 .0 悬挂管道: 0.15 kN/m2 ②可变荷载: 屋面活荷载标准值: 0.7kN/m2 雪荷载标准值: 0.35 kN/m2 积灰荷载标准值: kN/m2 (按附表取) 四、课程设计要求 1.掌握钢屋架荷载的计算; 2.掌握杆件内力的计算和组合,杆件的计算长度、截面形式,截面选择及构造要求,填板的设置及节点板的厚度; 3.掌握普通钢屋架节点设计的原则和要求,主要节点的设计及计算和构造;掌握钢屋架施工图的内容和绘制。 五、课程设计(论文)进程安排

附件: 1. 附表 屋面保温层及积灰荷载的取值 (kN/m 2) 2. 附图 单位荷载作用下杆件内力系数图 02 .279 附图1 全跨单位荷载作用下各杆件的内力值 A a c e g e'c' a ' +2.5370.000-4.3 71 -5.636 -4.551 -3.357 -1.8500.0 -4.754 -1.86 2 +0.615 +1.17 +1.344 +1.581 +3 .158 +0 .540 -1 .632 -1 .305 -1 .520 -1 .748 -1.0-1.0+0.406 0.000.00-0.5+5.325 +5.312 +3.967+2.637+0.933 B C D E F G F ' E 'D 'C 'B 'A '0.51.0 1.0 1.0 1.0 1.01.0附图2 半跨单位荷载作用下各杆件的内力值

课程设计题目.doc

题目一 题目:广告公司网络的设计 1.基本背景描述 某广告公司现有分公司1(50台pc)和分公司2(40台pc),分公司1和分公司2都拥有各自独立的部门。分公司1和分公司2包括:策划部、市场部、设计部。为提高办公效率,该广告公司决定建立一个内部网络。 该广告公司内部使用私有IP地址192.168.160.0/23,要求该广告公司的分公司1和分公司2之间使用路由器进行连接(不使用vpn技术),使用动态的路由协议(RIP)。分公司1和分公司2内部通过划分vlan技术,使不同的部门在不同的局域网内。 2.方案设计 写题为“广告公司的网络解决方案”的网络方案设计书。包括: ①完整的校园网络拓扑图(网络拓扑图要求使用visio工具进行设计绘制); ②结合网络拓扑图进行IP地址的规划; ③分公司1的VLAN的设计与规划。 ④分公司2的VLAN的设计与规划。 ⑤分公司1和分公司2的网络互连互通。 设计内容及工作量 1、写题为“广告公司的网络解决方案”的网络方案设计书。要求画出完整的企业网络拓扑图(网络拓扑图要求使用visio工具进行设计绘制)。 2、结合网络拓扑图进行IP地址的规划,要求通过表格的形式体现。 3、按照任务书的具体要求书写相应的设计书及实现的过程纪录。 题目二 某学院有1900台个人计算机,50台服务器,其中办公用计算机60台,教学用计算机60台,科研用计算机120台,研究生计算机200台。其余为学生实验电脑。 分配的IP地址为: 服务器:172.16.1.1—172.16.1.61/26 网关为:172.16.1.62/26 个人计算机:192.168.0.0—192.168.7.255 学院现在三层交换机6台,每台三层交换机可划VLAN(虚拟局域网)个数为100。24口二层交换机若干台。 1.请为学院的全部计算机分配IP地址,并使用上述设备为学院设计网络。 2.要求: a.画出网络拓扑图。 b.给出每个网段的IP范围,子网掩码,默认网关。 c.为三层交换机规划VLAN。给每个VLAN接口分配IP地址。 d.做好三层交换机之间的路由设计(可使用静态路由和RIP)

oracle数据库课程设计报告书

《大型数据库》课程设计 课题在线购书系统 班级网络0901 黄玉娇文妮 学号 0930******* 0930******* 成绩 2011 年月日

目录 一、系统开发背景简介 (3) 1、系统可行性分析 (3) 2、系统开发目的 (3) 3、系统用途和需求 (3) 4、开发环境 (3) 5、国外研究及发展趋势 (3) 6、系统优势 (4) 7、制约因素 (5) 8、发展对策 (6) 二、系统功能分析与设计 (6) 1、系统功能模块简述 (6) 2、系统功能模块图 (7) 3、系统流程图 (7) 4、用例分析 (8) 5、页面流程图 (11) 三、数据库设计与实现 (13) 1、表设计 (13) 2、E—R图 (15) 3、数据库模型图 (16) 4、创建存储过程 (16)

5、建表 (17) 6、建立外键约束 (18) 7、创建序列 (19) 四、系统实现 (20) 1、登录实现代码 (20) 2、运行结果 (37) 五、小结 (40) 六、附录 (40)

一、系统开发背景及简介 1、系统可行性分析 (1)技术可行性——此网上书店系统可以运行于windows xp,windows server 2000/2003,windows vista操作系统。对系统要求只需要装有IIS即可。对计算机的硬件配置没有太高要求,现在的个人电脑完全可以满足。数据库运用简单易学的Access来实现。在设计方面,运用XHTML、CSS样式、JSP等知识,利用PhotoShop图像处理工具及Dreamweaver CS3制作出合理生动的网页。 (2)经济可行性——此系统可以运行于现在市场上出售的各种个人电脑,系统成本主要集中在系统的开发上。当系统投入运行后,可以实现在网上卖书和租书功能。所带来的效益远远大于系统软件的开发成本。在经济上是完全可行。(3)操作可行性——界面设计充分考虑浏览用户的习惯,图书信息浏览、 会员注册登录、租书、购书等功能操作方便。而且所有网页设计清新、简洁、合理,不会让用户感到视觉疲劳。可操作性很强。 2、系统开发目的 据艾瑞咨询预测至2011年中国网络购物市场规模将达到4060亿元,由此可见网上购物已经成为人们日常消费方式。对于网上购书,由于运输方便,在网上购物不会让顾客有太大的顾虑,另外省去了中间周转的渠道,书籍的价格低廉也是一大优势。所以为了迎合市场需求,在线购书系统的出现很有必要。 3、系统用途和需求 本系统用于网上在线购书。需求:普通用户可以进行注册、登录、修改密码;购买书籍;查询、修改、取消、修改收货信息订单;删除已经放入购物车中的商品;修改购物车中的商品数量;查看商品详细信息;查找(分类查找)商品。管理员可以修改、取消、查询订单;修改订单状态(如将已审核的订单改为已发货);下架、上架、更新、查询、添加商品。 4、开发环境 网络环境:本系统开发环境为局域网或者校园网网络环境 操作系统:windows7或windows XP 开发工具:Myeclipse 数据库:oracle 10g 5、国外研究及发展趋势 网络经济是利用互联网技术广泛联系传统信息系统的丰富资源的一种动态商务活动它利用前所未有的方式将顾客、销售商、和供货商和企业员工联系在一起,能将有价值的信息迅速传递给需要的人们。网络技术的成熟,促进了信息技术更加广泛的应用,因此建立充分运用网络技术可以满足企业的不断增长的供货能力、客户和市场竞争的需求。销售商可以利用和网络触角伸展到客户的家中,架起一座桥梁,以先进的技术渗透到订货、生产、交货甚至售后服务等整个商务过程,网络作为经济活动的市场平台,在市场进入、交易运行和货款结算等环节,都是以电子数据的传递来完成的。市场经营全过程需要计算机系统和网络门户。

课程设计任务书

电子技术课程设计任务书 项目1交通灯控制设计 一、设计目的 根据常用的电子技术知识,以及可获得技术书籍与电子文档,初步形成电子设计过程中收集、阅读及应用技术资料的能力;熟悉电子系统设计的一般流程;掌握分析电路原理、工程计算及对主要技术性能进行测试的常见方法;使学生学会使用电路仿真分析软件(Multisim)在计算机上进行电路设计与分析的方法。要求学生所选课题必须在计算机上通过虚拟设计确定设计方案,通过虚拟仿真建立系统,完成设计要求。 二、任务与要求 设计一个十字路口控制交通秩序的交通灯,满足以下条件: 显示顺序为其中一组方向是绿、黄、红;另一方向是红、绿、黄。设臵一组数码管以倒计时的方式显示语序通行或禁止通行时间,其中支通道绿灯的时间是20s,另一个方向上主通道的绿灯亮的时间是30s,黄灯亮的时间都是5s. 选做:当任何一个方向出现特殊情况,按下手动开关,其中一个方向通行,倒计时停止,当特殊情况结束后,按下自动控制开关恢复正常状态。 三、课程设计报告要求 1、任务说明 2、目录 3、正文 (1)总体方案框图设计 (2)单元电路具体设计 (3)计算器件参数值 (4)选择相关元器件 (5)画出总体设计电路图 (6)利用Multisim软件调试,对调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给出定性的的分析,最终能实现预计的效果。 4、课程设计的收获及体会 5、参考文献 四、评分标准

五、任务安排 六、所需调试工具 Multisim软件。

项目2用移位寄存器实现彩灯控制 一、设计目的 根据常用的电子技术知识,以及可获得技术书籍与电子文档,初步形成电子设计过程中收集、阅读及应用技术资料的能力;熟悉电子系统设计的一般流程;掌握分析电路原理、工程计算及对主要技术性能进行测试的常见方法;使学生学会使用电路仿真分析软件(Multisim)在计算机上进行电路设计与分析的方法。要求学生所选课题必须在计算机上通过虚拟设计确定设计方案,通过虚拟仿真建立系统,完成设计要求。 二、任务与要求 采用移位寄存器设计一个彩灯循环控制器,要求有两种变化花样。 三、课程设计报告要求 1、任务说明 2、目录 3、正文 (1)总体方案框图设计 (2)单元电路具体设计 (3)计算器件参数值 (4)选择相关元器件 (5)画出总体设计电路图 (6)利用Multisim软件调试,对调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给出定性的的分析,最终能实现预计的效果。 4、课程设计的收获及体会 5、参考文献 四、评分标准 五、任务安排

软件综合课程设计任务书

软件综合课程设计任务书

————————————————————————————————作者: ————————————————————————————————日期: ?

软件综合课程设计任务书 一、课程设计的目的、要求 目的:软件综合课程设计是一个综合性的设计型实验教学环节,旨在使学生通过软件开发的实践训练,进一步掌握设计开发软件的方法与技术,学会数据的组织方法,提高软件开发的实际能力,培养创造性的工程设计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实现以下目标: 1.深化已学的理论知识,完成理论到实践的转化 通过软件开发的实践,进一步加深对软件工程方法和技术的了解,将所学的理论知识运用于开发实践中,并在实践中逐步掌握软件工具的使用。 2. 提高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课程设计不仅是一次软件工程实践的模拟训练,同时通过软件开发的实践,积累经验,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开拓创新”能力 大力提倡和鼓励在开发过程中使用新方法、新技术,激励学生实践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开拓思路,设计新算法、新创意,培养创造性的工程设计能力; 要求:学生组成开发小组(2~4人),以小组为单位选择并完成一个规模适度的软件项目,在教师的指导下以软件设计为中心,独立完成从需求分析到软件测试的开发过程。 二、设计步骤安排 1.确定课题 由教师命题并给出各课题的具体需求,学生根据课题涉及的知识领域及自己对该领域的熟悉程度和对该课题的兴趣,选择课题,经教师调整审定后确定; 2. 需求分析 建立系统的分析模型,这是系统开发的重要阶段。主要工作是: 分析确定系统应具备的功能、性能,并从经济上、技术上进行可行性分析,建立“需求分析模型”确定开发计划。 3. 软件设计 具体工作是:对系统的分析模型进行修改、细化,进行系统的结构设计,用户界面设计,数据管理部件设计(若系统涉及到数据库,要对数据库结构进行设计) 4. 编码与测试 根据项目的应用领域及语言的特点,选择编程语言进行编码,要求给出程序的详细注释(包括模块名、模块功能、中间过程的功能及变量说明); 由开发小组进行除验收测试以外的测试工作(包括单元测试、组装测试与系统(确认)测试)。所有测试过程都要求采用综合测试策略,先进行静态分析,再进行动态测试。要求制定测试计划、记录测试过程与结果、保留测试用例、写出测试报告。 5. 验收测试 由教师组织验收测试的实施,内容包括:系统能否正确运行,实际系统与设计方案是否一致,是否实现了需求所确定的功能与性能,系统设计有无特色,算法有无创新,系统结构是否合理、新颖,系统界面是否友好、美观,操作是否简单,使用是否方便。6.总结和整理课程设计报告

2016级程序设计课程设计题目安排201703

2015级《程序设计课程设计》安排 要求:10次上机(每次4机时) 1.从以下几类题中每类至少选择一个问题实现(正确完成 6 题以上),考核方式为程序验 收和实验报告。 2.验收时同学们自己准备好数据,写好测试流程。 3.所有程序自己完成,不允许抄袭。 4.验收时间为最后两次上机。 5.上机期间不允许打游戏或做其他与课程设计无关的的事情,违反规定者将扣分。 备选题目如下: 一、算法类 1、设计一个复数类型计算程序,输入实部和虚部生成一个复数,可进行两个复数求和、求 差、求积运算。 2、已知2016年1月1日为星期五,输入任一年的年份后,打印该年的年历。 3、假定用一个整型数组表示一个长整数,数组的每个元素存储长整数的一位数字,实际的 长整数m表示为: m=a[k]×10k-1+a[k-1]×10k-2+….+a[2]×101+a[1] ×100 其中a[0]保存该长整数的位数。实现长整数除普通整数。 4、根据输入的正整数N,计算N及以内每个数的数据链(下一个数字是上一个数字每位平 方和,直到该数字变成一位数。例如:44->32 就是4*4+4*4=32 ),并统计数据链最终结果是1的数的个数。例如:对于数44,则数字链为:44->32->13->10->1,其规则为:4*4+4*4=32,3*3+2*2=13,1*1+3*3=10,1*1+0*0=1。最终结果是1。而对于42,数字链为:42->20->4。最终结果不是1。 二、文件类 1、用文件保存一段英文文本。 (1) 统计各字母在文本中出现的次数(区分大小写),并按英文字母序输出统计结果。 (2) 查找并替换文本中的某字符串,将替换后的文本存入另一个文件。 2、编写程序XMLtoTXT自动将XML文件email.xml转换为文本文件email.txt。 命令行格式:XMLtoTXT email.xml email.txt。

软件工程培养方案

软件工程培养方案

软件工程专业培养方案 一、业务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系统掌握计算机基础理论、软件开发、软件管理等计算机应用技术,具备运用先进的工程化方法、技术和工具从事软件分析、设计、开发、维护等工作,以及工程项目的组织与管理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的高层次实用型、复合型软件工程技术和管理人才。 二、培养规格与要求:本专业学生系统地学习计算机科学与软件工程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从事软件开发与应用计算机技能的基本训练,具备研究和开发计算机应用软件系统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 2.掌握软件基础理论知识和软件工程专业知识。 3.掌握计算机应用系统的分析和设计的基本方法。 4.受到良好的软件工程训练,具有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 5.具备运用先进的工程化方法、技术和工具从事某一应用领域软件 分析、设计、开发、维护等工作的能力。 6.对软件系统、信息系统具有系统级的认识能力。 7.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获取信息的能力。 8.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创新意识和外语应用能力,具备较强的团 队协作能力。 三、专业主干学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四、主要课程:离散数学、C语言程序设计、软件工程概论、数据结构、操作系统原理Ⅰ、数据库原理及应用、计算机通信与网络、软件需求分析、软件项目管理、软件质量保障与测试等。 五、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课程设计、课程实践、毕业实习、毕业设计等。 六、主要专业实验:C语言程序设计实验、数据结构实验、操作系统原理Ⅰ实验、数据库原理及应用实验、计算机通信与网络实验、软件需求分析实验、软件项目管理实验、软件质量保障与测试实验等。 七、学制:四年 八、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九、课程结构: 通修课33学分 学科基础课36学分 专业核心课15学分 专业选修课40学分 公共选修课6学分 实践课程35学分 总学分165学分,其中理论课总学分109.5学分,占总学分66%,实验(践)课程55.5学分,占总学分34%,选修课比例35%。

课程设计任务书2012机械

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学院 课程设计任务书 2011 ~2012 学年第二学期 学生姓名:专业班级: 指导教师:工作部门:机械与车辆学院 一、课程设计题目 二、课程设计内容 液压传动课程设计一般包括以下内容: (1) 明确设计要求进行工况分析; (2) 确定液压系统主要参数; (3) 拟定液压系统原理图; (4) 计算和选择液压件; (5) 验算液压系统性能; (6) 结构设计及绘制零部件工作图; (7) 编制技术文件。 学生应完成的工作量: (1) 液压系统原理图1张; (2) 部件工作图和零件工作图若干张; (3) 设计计算说明书1份。 三、进度安排 阶段主要内容时间安排 10%1.设计准备(1) 阅读、研究设计任务书, 明确设计内容和要求,了解原 始数据和工作条件;

(2) 收集有关资料并进一步熟悉课题。 2.液压系统设计计算(1) 明确设计要求进行工况分析; (2) 确定液压系统主要参数; (3) 拟定液压系统原理图; (4) 计算和选择液压件; (5) 验算液压系统性能; 20% 3.绘制工作图(1) 绘制零、部件图; (2) 绘制正式的液压原理图。 40% 4.编制技术文件 (1) 编写设计计算说明书; (2) 编写零部件目录表。 20% 5.答辩整理资料,答辩10% 四、基本要求 (1) 液压传动课程设计是一项全面的设计训练,它不仅可以巩固所学的理论知识,也可以为以后的设计工作打好基础。在设计过程中必须严肃认真,刻苦钻研,一丝不苟,精益求精。 (2) 液压传动课程设计应在教师指导下独立完成。教师的指导作用是指明设计思路,启发学生独立思考,解答疑难问题,按设计进度进行阶段审查,学生必须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思考问题,而不应被动地依赖教师查资料、给数据、定方案。 (3) 设计中要正确处理参考已有资料与创新的关系。任何设计都不能凭空想象出来,利用已有资料可以避免许多重复工作,加快设计进程,同时也是提高设计质量的保证。另外任何新的设计任务又总有其特定的设计要求和具体工作条件,因而不能盲目地抄袭资料,必须具体分析,创造性地设计。 (4) 学生应按设计进程要求保质保量的完成设计任务。 液压与气动课程设计原始资料 一、课程设计内容(含技术指标) 设计中等复杂程度的机床液压传动系统,确定液压传动方案,选择有关液压元件,设计液压缸的结构,编写技术文件并绘制有关图纸。 1、设计一台卧式单面多轴钻孔组合机床液压动力滑台的液压系统。已知参数:切削负载FL=30500N,机床工作部件总质量m=1000kg,快进、快退速度均为5.5m/min,工进

课程设计(数字日历钟表的设计)

课程设计说明书(论文) 课程名称:课程设计1 设计题目:数字日历钟表的设计 院系: 班级: 设计者: 学号: 设计时间:2013-6-19

哈尔滨工业大学 哈尔滨工业大学课程设计任务书 姓名:院(系): 专业:班号: 任务起至日期:2013 年 5 月日至2013 年 6 月19 日 课程设计题目:数字日历钟的设计 已知技术参数和设计要求: 1.数码管显示:秒、分、时(可同时显示,也可轮换显示) 2.能够设置时间,“设置按键”数量不限,以简单合理易用为好。 3.误差:1 秒/天(报告中要论述分析是否满足要求) 扩展(优秀必作) 1.设置校准键:当数字钟显示在“整点±30 秒”范围时,按动“校准键”,数字钟即刻被调整到整点,消除了±30 秒的误差。 2.加上“星期”显示(可以预置),并可以对其进行设置。 其他要求: 1.按动员老师的要求、课程设计报告规范进行设计 2.不允许使用时数字钟表、日历专用IC 电路。 3.可以使用通用器件:模拟、数字、单片机、EPLD、模块电路等。 4.设计方法不限。

工作量: 1. 查找资料 2. 设计论证方案 3. 具体各个电路选择、元器件选择和数值计算 4. 具体说明各部分电路图的工作原理 5. 绘制电路原理图 6. 绘制印刷电路图 7. 元器件列表 8. 编写调试操作 9. 打印论文 工作计划安排: 1. 查阅资料: 2. 方案论证 3. 设计、分析、计算、模拟调试、仿真、设计原理 4. 撰写报告:课程设计要求、方案论证、原理论述(原理框图、原理图)、分析、计算、仿真, PCB 图的设计,误差分析、总结,参考文献等 5. 上交课程设计论文2013-6-19 同组设计者及分工:

轨道工程课程设计任务书、指导书及设计要求

轨道工程课程设计任务书 一、出发资料 1.机车车辆条件:韶山Ⅲ(SS3)型电力机车;机车轴列式30-30,轴距布置为230+200+780+200+230 (cm),轮重。 2.线路条件: (1)线路设计速度80km/h,最小曲线半径500m(实设超高为100mm),规划采用有砟轨道结构。 (2)线路铺设成无缝线路,铺设地区为福州,铺设线路长度为10km。 (3)道床顶面的容许应力为,路基顶面的容许应力为。 二、设计任务 (1)进行有砟轨道结构设计,包括钢轨和扣件的选型,轨枕的类型及布置根数,道床的等级及尺寸,并检算强度是否满足使用要求。 (2)进行无缝线路设计,包括设计锁定轨温确定、缓冲区设计、预留轨缝确定、轨条布置。 三、提交的成果 (一)、设计计算说明书 (1)轨道结构选型。 (2)轨道结构强度检算。 (3)无缝线路设计计算。 (二)、设计图图纸 (1)轨道结构组装图及选型说明。(1张A3)

(2)轨道结构受力图(3张A4:钢轨弯矩和挠度1张,轨枕三个支承状态的弯矩分布,道床顶面、路基顶面、路基第二区域、路基第三区域应力)。 (3)无缝线路设计图(1张A4或A3,基本温度力图、轨条布置图及相关说明)。 设计指导书

一、课程设计的基本步骤: 课程设计的步骤如图1所示: 图1 课程设计步骤 二、设计方法 (一)、轨道结构选型设计 根据机车车辆和线路条件,确定钢轨、轨枕、扣件的类型及刚度、道床的等级及主要尺寸(厚度、顶宽和边坡坡度)。钢轨、轨枕及扣件的可选用类型从教材中选择,道床的等级及主要尺寸也参考教材的内容确定。 以下两点说明: 1、道床厚度的选择 道床厚度设计根据《铁路轨道设计规范》(TB10082-2005)和《地铁设计规范》(GB50157-2003)进行,为方便可根据运营条件从教材表1-1中选择。我们的轨道类型可参考中型轨道结构。 2、钢轨支座刚度D 钢轨支座刚度D的意义是使钢轨支点顶面产生单位下沉时所必须施加于支点顶面上的力,单位一般采用kN/mm表示。 D值的计算:1/D=1/D1+1/D2 教材(7-3) 式中D1为扣件刚度,其值由设计确定;D2为道床支承刚度,计算

课程设计题目

课程设计题目

题目一 题目:广告公司网络的设计 1.基本背景描述 某广告公司现有分公司1(50台pc)和分公司2(40台pc),分公司1和分公司2都拥有各自独立的部门。分公司1和分公司2包括:策划部、市场部、设计部。为提高办公效率,该广告公司决定建立一个内部网络。 该广告公司内部使用私有IP地址192.168.160.0/23,要求该广告公司的分公司1和分公司2之间使用路由器进行连接(不使用vpn技术),使用动态的路由协议(RIP)。分公司1和分公司2内部通过划分vlan技术,使不同的部门在不同的局域网内。 2.方案设计 写题为“广告公司的网络解决方案”的网络方案设计书。包括: ①完整的校园网络拓扑图(网络拓扑图要求使用visio工具进行设计绘制); ②结合网络拓扑图进行IP地址的规划; ③分公司1的VLAN的设计与规划。 ④分公司2的VLAN的设计与规划。 ⑤分公司1和分公司2的网络互连互通。 设计内容及工作量 1、写题为“广告公司的网络解决方案”的网络方案设计书。要求画出完整的企业网络拓扑图(网络拓扑图要求使用visio工具进行设计绘制)。 2、结合网络拓扑图进行IP地址的规划,要求通过表格的形式体现。 3、按照任务书的具体要求书写相应的设计书及实现的过程纪录。 题目二 某学院有1900台个人计算机,50台服务器,其中办公用计算机60台,教学用计算机60台,科研用计算机120台,研究生计算机200台。其余为学生实验电脑。 分配的IP地址为: 服务器:172.16.1.1—172.16.1.61/26 网关为:172.16.1.62/26 个人计算机:192.168.0.0—192.168.7.255 学院现在三层交换机6台,每台三层交换机可划VLAN(虚拟局域网)个数为100。24口二层交换机若干台。 1.请为学院的全部计算机分配IP地址,并使用上述设备为学院设计网络。 2.要求: a.画出网络拓扑图。 b.给出每个网段的IP范围,子网掩码,默认网关。 c.为三层交换机规划VLAN。给每个VLAN接口分配IP地址。 d.做好三层交换机之间的路由设计(可使用静态路由和RIP)

ERP课程设计

课程设计报告 课程名称企业资源计划 课题名称高校学生成绩管理信息系统 专业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班级信管1101 学号201103115238 姓名狐離 指导教师张益星唐志航余新宇 2014年6 月19 日

湖南工程学院 课程设计任务书 课程名称企业资源计划 课题高校学生成绩管理信息系统 专业班级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学生姓名狐離 学号201103115238 指导老师张益星唐志航余新宇 审批 任务书下达日期2014 年6 月19 日 任务完成日期2014 年7 月7 日

一、设计内容与设计要求 1.设计内容: 高校学生成绩管理信息系统 信管1101班: 1~7号:学生表、系部表、专业表、班级表、课程代码表、教师代码表等基础数据的增、删、改。 8~14号:正常成绩录入。 15~21号:查询某学生某学期成绩,查询某学生全部学期成绩。 22~30号:打印班级花名册、班级成绩综合表。 图书馆管理系统 信管1102班: 1~6号:图书编目、借阅证管理:对图书信息、读者信息进行增加、删除、修改、查询等维护操作,可以使用excel表批量导入读者信息。 7~13号:借还管理:实现图书的流通,包括借还、还书、续借、损失归还、丢失处理等操作,对于异常情况自动弹出罚款窗口,登记图书损坏、丢失等异常情况及罚款金额;借还中输入读者借阅证可查询到读者所在部门、可借阅图书、借阅期限、当前所借图书等信息。 14~19号:图书查询:根据isbn、条形码、姓名、读者证号、ic卡号、正题名、馆藏地、状态等查询当前图书馆所有图书的外借、在库、丢失、损坏等信息,如果是外借的图书可现实读者的信息以及借出时间和归还时间。结果可导出excel表。 20~26号:读者借阅统计:按部门、条形码、借阅证、ic卡号、姓名、正题名、索书号、借书日期、馆藏地等条件查询读者的历史借阅情况,可导出excel 表。 27~30号:图书借阅统计:按条形码、分类号、正题名、借书日期、馆藏地等查询图书的借阅情况,包括每册书的借阅次数、每种书的借阅次数以及每个分类号的借阅次数,可导出excel表。 2.设计要求: (1)本系统可采用C/S、B/S模式进行开发,采用powerbuilder 、C#、JA V A 等语言进行界面及程序设计,后端采用SQL Server 2000数据库系统。

8专业计算机网络课程设计任务与要求

2014春计算机网络课程设计任务与要求 一、课程目标 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 深入理解计算机网络基本原理,将书本上抽象的概念与具体的实现技术相结合,体会网络协议的设计与实现过程,以及专业技术人员所使用的基本方法和技巧;熟悉相关应用开发工具,掌握网络协议应用开发技术;进一步熟悉网络设备,学习组网技术,掌握网络规划与设计的基本方法;培养一定的自学能力和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对设计中遇到的问题,能通过独立思考、查阅资料、参考文献,寻求解决方案。 二、设计题目说明 设计题目设置上,采取了分类、分级的形式。 分5个类别,分别是:网络协议或算法、网络服务、组网设计、网络应用编程、理论与应用研究。 分3个级别,从高至低分别是A、B、C。题目的级别综合依据创新性、综合性、实用性、难度等因素,不同级别,成绩起评分数有别。 A级题目(良-优):较难;综合性强、有明显或突出的创新、探究性较强、实际课题或项目的一部分(实用性);工作量非常饱满;富有建设性;有很强的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B级题目(中-良):难度适中;工作内容侧重于设计或研究或较高水平应用;有一定综合性、有一定创新、有一定实用性;工作量饱满;有较强的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C级题目(及格-中):难度不大或偏小;工作内容侧重于验证或学习或简单应用;基本上无创新; 工作量不大;有一定的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任务完成形式 (1)交付课程设计说明书(纸质+电子版) (2)通过现场验收或答辩 (3)交付完整的设计作品(或能体现自己工作的视频课件)、 工作量、掌握程度: 有效代码行数:600行以上 对于第一、四类题目,必须交付设计作品,设计作品指的是完整的源程序代码、相关数据文件; 对于第三类题目,必须交付设计作品,设计作品指的是网络拓扑文件、网络仿真配置文件; 对于第二、五类题目,必须交付能体现自己工作的视频课件,要求有一定的文字或声音解说。 课程设计说明书(纸质+电子版),对于对于第一、四类题目,内容包括:设计任务、系统分析、总体设计、详细设计(相应地给出关键的代码)、设计总结(评价/遇到的问题/体会/建议等)、使用说明等。 四、工作计划与进度安排 根据所选题目,合理安排进度计划,总体上需要50个小时以上(不包含查资料时间)。

计算机网络课程设计题目和要求

计算机网络课程设计通过课程设计,使学生在对计算机网络技术与发展整体了解的基础上,掌握网络的主要种类和常用协议的概念及原理,初步掌握以TCP/IP协议族为主的网络协议结构,培养学生在TCP/IP协议和LAN、WAN上的实际工作能力;学会网络构建、网络日常维护以及网络管理的方法,使学生掌握在信息化社会建设过程中所必须具备的计算机网络组网和建设所需的基本知识与操作技能。运用网络工程和软件工程思想,按照需求分析、规划、设计、配置的基本流程,经历一个完整的网络工程过程,培养学生调查研究、查阅技术文献、资料、手册以及编写技术文档的能力,培养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的能力。 一、格式要求及须知: (1)使用学院网站的课程设计模版,要求格式美观,字体及编号要求见表1。 表1 字体及编号要求

(2)参考文献:参考课本的参考文献格式(附录C)。但编号换成[1]、[2]……(3)附录:课程设计中的代码或得到的数据包等数据将作为该设计附件或附录,题目需要但没有的相应代码及数据包文件的将记整组不及格,需要重做。 (4)成绩记录:该设计成绩将记录到教务处成绩管理系统中。 (5)打印:经审查(发邮件到指导老师处或当面交流修改)后,方可打印、存档。打印后递送到指导老师的信箱。 (6)如发现两组设计雷同或抄袭互联网,该组重做! 二、任务完成形式: 交付课程设计说明书、设计作品(需要验收)。 设计作品指的是完整的源程序代码(对于第二类题目为仿真文件)。 课程设计说明书(纸质+电子版),内容包括:设计任务、需求分析、总体设计、详细设计(相应地给出关键的代码)、设计总结(评价/遇到的问题/体会/建议等)、使用说明等。 设计工作计划与进度安排: 根据所选题目,合理安排进度计划,总体上需要40个小时。以下仅供参考: 1. 原理知识 4小时 2. 程序设计技术 4小时 3. 开发环境与程序调试环境 4小时 4. 总体设计、关键环节的详细设计 8小时

数据结构课程设计题目(最终版)-2011

数据结构课程设计题目 2012-1 1、医务室模拟。(5人) 问题描述:假设只有一位医生,在一段时间内随机地来几位病人;假设病人到达的时间间隔为0~14分钟之间的某个随机值,每个病人所需处理时间为1~9分钟之间的某个随机值。试用队列结构进行模拟。 实现要求:要求输出医生的总等待时间和病人的平均等待时间。 程序设计思路:计算机模拟事件处理时,程序按模拟环境中的事件出现顺序逐一处理,在本程序中体现为医生逐个为到达病人看病。当一个病人就诊完毕而下一位还未到达时,时间立即推进为下一位病人服务,中间时间为医生空闲时间。当一个病人还未结束之前,另有一位病人到达,则这些病人应依次排队,等候就诊。 2、招聘模拟(5人) 问题描述:某集团公司为发展生产向社会公开招聘m个工种的工作人员,每个工种各有不同的编号(0,1,2,…,m-1)和计划招聘人数,参加招聘的人数有n个(编号为0,1,2,。。。,n-1)。每位应聘者可以申报两个工种,并参加公司组织的考试。公司将按应聘者的成绩,从高到低的顺序排队录取。公司的录取原则是:从高分到低分依次对每位应聘者按其第一志愿录取;当不能按第一志愿录取时,便将他的成绩扣去5分后,重新排队,并按其志愿考虑录取。 程序为每个工种保留一个录取者的有序队列。录取处理循环直至招聘额满,或已对全部应聘者都做了录用处理。 实现要求:要求程序输出每个工种录用者的信息(编号、成绩),以及落选者的信息(编号、成绩)。 3、组织机构问题(5人) 问题描述:以物资学院为例,实现对我校组织结构的管理。要求把我校的组织结构以树型结构存储,实现要求: (1)树中每个结点保存部门名称; (2)假定处级部门(含院系)在树中第二层,科级部门在第三层(即最后一层),软件应该能计算出处级部门有几个,有哪几个? (3)软件可以查询某部门下面的具体编制? 4、最少换车次数问题(5人) 问题描述:设某城市有n个车站,并有m条公交线路连接这些车站。设这些公交车站都是单向的,这n个车站被顺序编号为0~n-1。编程序,输入该城市的公交线路数,车站个数,以及各公交线路上的各站编号。 实现要求:求得从站0出发乘公交车至站n-1的最少换车次数。 设计思路:利用输入信息构建一张有向图G(邻接矩阵存储),有向图的顶点表示车站,若某条公交线路经i站能到达j站,就在图G中存在一条有向边,权值为1。因此,从站x至站y的最少上车次数对应于图G中从顶点x到顶点y的最短路径长度。 5、职工工作量统计(5人) 问题描述:采用随机函数产生职工的工号和他所完成产品个数的数据信息,对同一职工多次完成的产品个数进行累计,按职工完成产品数量的名次、该名次每位职工完成的产品数量、同一名次的职工人数和他们的职工号格式输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