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代谢动力学(练习题)

药物代谢动力学(练习题)
药物代谢动力学(练习题)

一、A1型题 (答题说明:单句型最佳选择题。每一道考题下面均有五个备选答案。在答题时,只需从中选择一个最合适的答案,并在显示器选择相应的答案或在答题卡上相应位置涂黑,以示正确回答。共有57题,合计57.0分。)

1.大多数药物通过生物膜的转运方式是

A.主动转运

B.被动转运

C.易化扩散

D.滤过

E.经离子通道

2.决定药物起效快慢的主要因素是

A.生物利用度

B.血浆蛋白结合率

C.消除速率常数

D.剂量

E.吸收速度

3.某药的半衰期为10h,一次给药后从体内基本消除的时间是

A.约50h

B.约30h

C.约80h

D.约20h

E.约70h

4.弱酸性药物在碱性尿液中

A.解离多,再吸收少,排泄慢

B.解离多,再吸收少,排泄快

C.解离多,再吸收多,排泄快

D.解离少,再吸收少,排泄快

E.解离少,再吸收多,排泄慢

5.药物与血浆蛋白的结合特点正确的是

A.是不可逆的

B.加速药物在体内的分布

C.是疏松和可逆的

D.促进药物排泄

E.无饱和性和置换现象

6.肝肠循环是指

A.药物经十二指肠吸收后,经肝脏转化再入血被吸收的过程

B.药物自胆汁排泄到十二指肠后,在肠道被再吸收又回到肝脏的过程

C.药物在肝脏和小肠间往返循环的过程

D.药物在肝脏和大肠间往返循环的过程

E.药物在肝脏和十二指肠间往返循环的过程

7.患者高热发生惊厥时,需要地西泮紧急抢救,选用的给药途径是

A.口服

B.皮下注射

C.肌肉注射

D.静脉注射

E.外敷

8.以下关于药物被动转运的叙述,错误的是

A.从高浓度侧向低浓度侧扩散

B.不消耗能量,均需要载体

C.无饱和限制与竞争性抑制的影响

D.受药物分子量大小,脂溶性,极性的影响

E.当细胞膜两侧药物浓度平衡时运转停止

9.从胃肠道吸收的脂溶性药物是通过

A.易化扩散吸收

B.主动转运吸收

C.滤过方式吸收

D.简单扩散方式吸收

E.通过载体吸收

10.弱碱性药物在碱性环境中

A.解离度大

B.解离度小

C.极性大

D.水溶性大

E.脂溶性小

11.丙磺舒与青霉素合用可增强青霉素的疗效,其原因是

A.延缓抗药性产生

B.在杀菌作用上有协同作用

C.对细菌代谢有双重阻断作用

D.竞争性抑制青霉素自肾小管的分泌

E.促进肾小管对青霉素的再吸收

12.在口服给药中,药物将首先到达的主要器官是

A.心脏

B.肺

C.脑

D.肝

E.肾

13.下列哪种给药方式可避免首关消除

A.口服

B.静脉注射

C.舌下含服

D.肌肉注射

E.皮下注射

14.血脑屏障的作用是

A.阻止一切外来物进入脑组织

B.使某些药物不易穿透,保护大脑

C.阻止一切药物进入大脑

D.能阻止所有细菌进入大脑

E.以上都不对

15.关于药物在体内转化的叙述错误的是

A.生物转化是药物消除的主要方式之一

B.主要的氧化酶是细胞色素p450酶

C.p450酶对底物具有高度的选择性

D.有些药物可抑制肝药酶的活性

E.p450酶的活性个体差异较大

16.药物的肝肠循环影响了药物在体内的

A.起效快慢

B.代谢快慢

C.生物利用度

D.作用持续时间

E.与血浆蛋白结合

17.评价药物吸收程度的药动学参数是

A.药-时曲线下面积

B.消除率

C.消除半衰期

D.药峰浓度

E.表观分布容积

18.相对生物利用度是

A.口服等量药物后ACU/静注等量药物后ACU×100%

B.受试药物ACU/标准药物ACU×100%

C.口服药物剂量/进入体循环的药量×100%

D.受试药物Cmax/标准药物Cmax×100%

E.口服等量药物后Cmax×100%/静注等量药物后Cmax×100%

19.关于t1/2的叙述哪一项是错误的

A.是临床制定给药方案的主要依据

B.指血浆药物浓度下降一半的量

C.指血浆药物浓度下降一半的时间

D.按一级动力学消除的药物,t1/2=0.693/k

E.反映药物在体内消除的快慢

20.决定半衰期长短的是

A.生物利用度

B.血浆蛋白结合率

C.消除速率常数

D.剂量

E.吸收速度

21.为了很快达到稳态血液浓度,可采取的给药方式是

A.药物恒速静脉滴注

B.一个半衰期给药一次时,首剂加倍

C.一个半衰期给药一次时,首剂用1倍的剂量

D.每五个半衰期给药一次

E.每五个半衰期增加给药一次

22.某药的半衰期为6h,若每隔6h给药一次,达到稳态血液浓度的最短时间是

A.15h

B.20h

C.40h

D.30h

E.50h

23.某药口服剂量为0.5mg/kg,每隔一个半衰期给药一次时,欲要迅速达到稳态浓度,首剂

应服

A.0.5mg/kg

B.0.75mg/kg

C.1.00mg/kg

D.1.5mg/kg

E.2.00mg/kg

24.首次剂量加倍的原因是

A.为了使血药浓度迅速达到Css

B.为了使血药浓度持续高水平

C.为了增强药理作用

D.为了延长半衰期

E.为了提高生物利用度

25.某药3h后存留的血药浓度为原来浓度的12.5%,该药t1/2应是

A.4h

B.3h

C.2h

D.1h

E.0.5h

26.决定每天用药次数的主要因素是

A.吸收速度

B.作用强弱

C.体内分布速度

D.体内转化速度

E.体内消除速度

27.药物消除的零级动力学是指

A.吸收与代谢平衡

B.血浆浓度达到稳定水平

C.单位时间消除恒定量的药物

D.单位时间消除恒定比值的药物

E.药物完全消除到零

28.为了快速达到药物的良好疗效,应

A.增加给药次数

B.减少给药次数

C.增加药物剂量

D.首剂加倍

E.根据半衰期确定给药间隔时间

29.药物最常用的给药方式是

A.口服给药

B.舌下给药

C.直肠给药

D.肌内注射

E.皮下注射

30.弱酸性药物在胃中

A.不吸收

B.大量吸收

C.少量吸收

D.全部吸收

E.以上都不对

31.气体,易挥发的药物或气雾剂适宜

A.直肠给药

B.舌下给药

C.吸入给药

D.鼻腔给药

E.口服给药

32.当以一个半衰期为给药间隔时间恒量给药时,经几次给药后血中药物浓度可达到坪值

A.一次

B.两次

C.三次

D.四次

E.七次

33.药物的半衰期长,则说明该药

A.作用快

B.作用强

C.吸收少

D.消除慢

E.消除快

34.药酶诱导剂对药物代谢的影响是

A.药物在体内停留时间延长

B.血药浓度升高

C.代谢加快

D.代谢减慢

E.毒性增大

35.药物与血浆蛋白结合后,不具有的特点是

A.药物之间具有竞争蛋白结合的置换现象

B.暂时失去药理活性

C.不易透过生物膜转运

D.结合是可逆的

E.使药物毒性增加

36.关于药酶诱导剂的叙述,错误的是

A.能增加药酶活性

B.加速其他经肝代谢药物的代谢

C.使其他药物血药浓度升高

D.使其他药物血药浓度降低

E.苯妥英钠是肝药酶诱导剂之一

37.影响药物分布的因素不包括

A.药物与组织的亲和力

B.吸收环境

C.体液的ph值

D.血脑脊液屏障

E.药物与血浆蛋白结合率

38.下列有关药酶抑制剂的叙述,错误的是

A.可使药物在体内消除减慢

B.可使血药浓度上升

C.可使药物药理活性减弱

D.可使药物毒性增加

E.可使药物药理活性增强

39.药物的半衰期取决于

A.吸收速度

B.消除速度

C.血浆蛋白结合率

D.剂量

E.零级或一级消除动力学

40.某药物的半衰期为9.5小时,一次给药后药物在体内基本消除的时间约为

A.九小时

B.一天

C.半天

D.两天

E.五天

41.经肝代谢的药物与药酶抑制剂合用后,其效应

A.减弱

B.增强

C.无变化

D.被消除

E.超强化

42.下列关于药物体内排泄的叙述,错误的是

A.药物经肾小球滤过,经肾小管排出

B.有肝肠循环的药物影响排出时间

C.有些药物可经肾小管分泌排出

D.弱酸性药物在酸性尿液中排出多

E.极性大的药物易排出

43.下列关于生物利用度的叙述,错误的是

A.指药物被机体吸收利用的程度

B.指药物被机体吸收和消除的程度

C.生物利用度高表明药物吸收良好

D.以f表示之

E.是检验药品质量的指标之一

44.已知某药按一级动力学消除,上午九点测得的血药浓度为100mg/L,晚6时测得的血药

浓度为12.5mg/L,请推算该药的半衰期为

A.4小时

B.2小时

C.6小时

D.3小时

E.9小时

45.肾功能不全时,用药时需要减少剂量的是

A.所有的药物

B.主要从肾排泄的药物

C.主要在肝代谢的药物

D.自肠胃吸收的药物

E.以上都不对

46.硝酸甘油口服后可经门静脉进入肝,再进入体循环的药量约10%左右,这说明该药

A.活性低

B.效能低

C.首关消除显著

D.排泄快

E.以上选项均不正确

47.药物口服吸收主要通过

A.主动转运

B.脂溶扩散

C.载体转运

D.胞饮转运

E.膜孔转运

48.首过消除发生于

A.肌内注射

B.静脉给药

C.口服给药

D.舌下给药

E.吸入给药

49.肝药酶诱导剂是指

A.使肝药酶活性降低,药物作用增强

B.使肝药酶活性增强,药物作用减弱

C.使肝药酶活性增强,药物作用增强

D.使肝药酶活性降低,药物作用减弱

E.以上都不是

50.机体内参与药物代谢的主要酶系统是

A.辅酶II

B.胆碱酯酶

C.单胺氧化酶

D.细胞色素p450酶系统

E.磷酸化酶

51.药物在机体内经生物转化后

A.药理活性加强

B.药理活性消失

C.药理活性减弱

D.药物排泄加快

E.以上均有可能

52.某药半衰期为五小时,连续给药一段时间停药后,体内药物基本消除的时间为

A.五小时

B.十小时

C.十五小时

D.二十小时

E.四十小时

53.通常一次静脉给药后经过几个血浆半衰期药物从体内基本消除

A.1个

B.3个

C.5个

D.7个

E.9个

54.药物的一级动力学消除是指

A.吸收与消除处于平衡状态

B.药物自机体内完全消除

C.药物吸收速率等于消除速率

D.单位时间内消除恒定量的药物

E.单位时间内消除恒定比的药物

55.一级动力学

A.恒量消除,有恒定半衰期

B.恒量消除,消除速率与血药浓度成正比

C.恒比消除,有恒定半衰期

D.恒比消除,消除速率与给药途径有关

E.有恒定半衰期,半衰期与血药浓度有关

56.恒量恒速给药后约经过几个血浆半衰期可基本达到稳态血药浓度

A.2个

B.3个

C.4~6个

D.8个

E.10个

57.生物利用度是指

A.药物被机体吸收利用的速度和程度

B.机体对药物利用的程度

C.机体对药物利用的速度

D.药物产生效应能力大小

E.药物吸收后蓄积的量

二、病例分析题 (答题说明:根据下面的案例的要求,请对该案例做出分析解答。共有1题,合计5.0分。)

58.患者,女,50岁。因一时想不开过量服用苯巴比妥(酸性药)镇静催眠药

中毒,请问:有何办法加速脑内药物排至外周,并从尿内排出?

三、简答题 (答题说明:根据提问,请简要回答下列问题。共有2题,合计

10.0分。)

59.何为血浆半衰期?有何临床意义?

60.何为药酶诱导剂?有何临床意义?

四、论述题 (答题说明:根据题目要求,请系统回答下列问题。共有1题,合计5.0分。)

61.论述药物的体内过程及影响因素

五、名词解释题 (答题说明:请解释下列名词。共有14题,合计28.0分。)

62.首关消除

63.肝药酶诱导剂

64.肝药酶抑制剂

65.肝肠循环

66.恒比消除

67.恒量消除

68.半衰期

69.稳态血药浓度

70.生物利用度

71.吸收

72.分布

73.代谢

74.排泄

75.时量关系

本科药学第二学期药物代谢动力学1 4

山东大学网络教育 药物动力学 试卷(一) 二、解释下列公式的药物动力学意义 1. 2. 三、 回答下列问题(每小题 8分,共40分) 1. 缓控释制剂释放度测定至少需几个时间点?各时间点测定有何基本要求?有何意义? 2?什么是表观分布容积?表观分布容积的大小表明药物的什么性质? 3. 影响药物制剂生物利用度的因素有哪些? 4?临床药师最基本的任务是什么? 5.如何判别药物在体内存在非线性动力学过程 ? 四、 计算题(共25分) 1. 一种抗生素,其消除半衰期为 3h ,表观分布容积为体重的 20%。治疗窗为 1~10卩g/mL ,该药以静脉注 射给药时,⑴计算68岁体重为80kg 肾功能正常的患者,以每 8小时给药一次,达稳态时其最高血药浓度 不超过10卩g/mL ,每次注射剂量应为多少 ?(2)按上方案给药达稳定时最低血药浓度为多少 ?( 7分) 2. 地西泮治疗癫痫发作所需血药浓度为 0.5~2.5卩g/mL ,已知 V=60L , t”2=55h 。今对一患者先静脉注射 15mg ,半小时后以每小时 10mg 速度滴注,试问经 2.5小时滴注是否达到治疗所需浓度? 3?某药物常规制剂每天给药 4次,每次20mg ,现研制每天给药 2次的控释制剂,试设计含速、缓两部分 、名词解释(每小题 3分,共15分) 1.生物等效性 2.生物半衰期 3.达坪分数 4.单室模型 5?临床最佳给药方案 k o 3. C ss — / V(1 -e ) 4. AUC X ^(k m 纠 V m V 2V 一 (1 —e± )(1—e 兀) X o 5 .

控释制剂的剂量。(已知k=0.3h-1; k a=2.0h-1;V=10L ; F=80%)数;T为给药间隔时间;X o为给药剂量;X o为负荷剂量

药物代谢动力学完整版

药物代谢动力学完整版 第二章药物体内转运 肾脏排泄药物及其代谢物涉及三个过程:肾小球的滤过、肾小管主动分泌、肾小管重吸收。 一、药物跨膜转运的方式及特点 1. 被动扩散 特点:①顺浓度梯度转运②无选择性,与药物的油/水分配系数有关③无饱和现象④无竞争性抑制作用⑤不需要能量 2. 孔道转运 特点:①主要为水和电解质的转运②转运速率与所处组织及膜的性质有关 3. 特殊转运 包括:主动转运、载体转运、受体介导的转运 特点:①逆浓度梯度转运②常需要能量③有饱和现象④有竞争性抑制作用⑤有选择性 4. 其他转运方式 包括:①易化扩散类似于主动转运,但不需要能量②胞饮主要转运大分子化合物 二、影响药物吸收的因素有哪些 ①药物和剂型的影响②胃排空时间的影响③首过效应④肠上皮的外排⑤疾病⑥药物相互作用 三、研究药物吸收的方法有哪些,各有何特点? 1. 整体动物实验法 能够很好地反映给药后药物的吸收过程,是目前最常用的研究药物吸收的实验方法。缺点: ①不能从细胞或分子水平上研究药物的吸收机制; ②生物样本中的药物分析方法干扰较多,较难建立; ③由于试验个体间的差异,导致试验结果差异较大; ④整体动物或人体研究所需药量较大,周期较长。 2. 在体肠灌流法:本法能避免胃内容物和消化道固有生理活动对结果的影响。 3. 离体肠外翻法:该法可根据需要研究不同肠段的药物吸收或分泌特性及其影响因素。 4. Caco-2细胞模型法 Caco-2细胞的结构和生化作用都类似于人小肠上皮细胞,并且含有与刷状缘上皮细胞相关的酶系。优点: ①Caco-2细胞易于培养且生命力强,细胞培养条件相对容易控制,能够简便、快速地获得大量有价值的信息; ②Caco-2细胞来源是人结肠癌细胞,同源性好,可测定药物的细胞摄取及跨细胞膜转运; ③存在于正常小肠上皮中的各种转运体、代谢酶等在Caco-2细胞中大都也有相同的表达,因此更接近药物在人体内吸收的实际环境,可用于测定药物在细胞内的代谢和转运机制; ④可同时研究药物对粘膜的毒性; ⑤试验结果的重现性比在体法好。 缺点: ①酶和转运蛋白的表达不完整,此外来源,培养代数,培养时间对结果有影响; ②缺乏粘液层,需要时可与HT-29细胞共同培养。

中国医科大学2016年12月考试《药物代谢动力学》考查课试题及参考答案

中国医科大学2016年12月考试《药物代谢动力学》考查课试题 一、单选题(共20道试题,共20分。) 1. 临床上可用丙磺舒增加青霉素的疗效,是因为:() A. 在杀菌作用上有协同作用 B. 两者竞争肾小管的分泌通道 C. 对细菌代谢有双重阻断作用 D. 延缓抗药性产生 E. 以上均不对 正确答案:B 2. 生物样品分析的方法中,哪种是首选方法?() A. 色谱法 B. 放射免疫分析法 C. 酶联免疫分析法 D. 荧光免疫分析法 E. 微生物学方法 正确答案:A 3. 被肝药酶代谢的药物与肝药酶诱导剂合用后,可使:() A. 其原有效应减弱 B. 其原有效应增强 C. 产生新的效应 D. 其原有效应不变 E. 其原有效应被消除 正确答案:A 4. 应用于药物代谢动力学研究的统计矩分析,是一种非房室的分析方法,它一般适用于体内过程符合下列哪一项的药物?() A. 房室 B. 线性 C. 非房室 D. 非线性 E. 混合性 正确答案:B 5. 药物的吸收与哪个因素无关?() A. 给药途径 B. 溶解性 C. 药物的剂量 D. 肝肾功能 E. 局部血液循环 正确答案:C

6. Ⅰ期临床药物代谢动力学试验时,下列的哪条是错误的?() A. 目的是探讨药物在人体的体内过程的动态变化 B. 受试者原则上男性和女性兼有 C. 年龄在18~45岁为宜 D. 要签署知情同意书 E. 一般选择适应证患者进行 正确答案:E 7. 关于药物与血浆蛋白的结合,叙述正确的是:() A. 结合是牢固的 B. 结合后药效增强 C. 结合特异性高 D. 结合后暂时失去活性 E. 结合率高的药物排泄快 正确答案:D 8. 有关药物从肾脏排泄的正确叙述是:() A. 改变尿液pH可改变药物的排泄速度 B. 与血浆蛋白结合的药物易从肾小球滤过 C. 解离的药物易从肾小管重吸收 D. 药物的排泄与尿液pH无关 E. 药物的血浆浓度与尿液中的浓度相等 正确答案:A 9. SFDA推荐的首选的生物等效性的评价方法为:() A. 体外研究法 B. 体内研究法 C. 药动学评价方法 D. 药效学评价方法 E. 临床比较试验法 正确答案:C 10. 药物代谢动力学对受试者例数的要求是每个剂量组:() A. 5~7例 B. 6~10例 C. 10~17例 D. 8~12例 E. 7~9例 正确答案:D 11. 按t1/2恒量反复给药时,为快速达到稳态血药浓度可:() A. 首剂量加倍 B. 首剂量增加3倍

药代动力学在线作业

1、【第01章】以下关于生物药剂学的描述,正确的就是( )。 A 剂型因素就是指片剂、胶囊剂、丸剂与溶液剂等药物的不同剂型 B 药物产品所产生的疗效主要与药物本身的化学结构有关 C 药物效应包括药物的疗效、副作用与毒性 D 改善难溶性药物的溶出速率主要就是药剂学的研究内容 正确答案:C 多选题 2、【第01章】药物转运就是指( )。 A 吸收 B 渗透 C 分布 D 代谢 E 排泄 正确答案:ACE 多选题 3、【第01章】药物消除就是指( )。 A 吸收 B 渗透 C 分布 D 代谢 E 排泄 正确答案:DE 单选题 4、【第02章】影响片剂中药物吸收的剂型与制剂工艺因素不包括( )。 A 片重差异 B 片剂的崩解度 C 药物颗粒的大小

D 药物的溶出与释放 E 压片的压力 正确答案:A 单选题 5、【第02章】根据Henderson-Hasselbalch方程式求出,酸性药物的pKa-pH=( )。 A lg (Ci×Cu) B lg (Cu/Ci) C Ig (Ci-Cu) D lg( Ci+Cu) E lg( Ci/Cu) 正确答案:B 单选题 6、【第02章】弱碱性药物奎宁的pKa=8、4,在小肠中(pH= 7、0)解离型与未解离型的比为( )。 A 1 B 25/1 C 1/25 D 14/1 E 无法计算 正确答案:B 单选题 7、【第02章】血流量可显著影响药物在( )的吸收速度。 A 直肠 B 结肠 C 小肠 D 胃 E 以上都就是 正确答案:D

单选题 8、【第02章】下列可影响药物溶出速率的就是( )。 A 粒子大小 B 溶剂化物 C 多晶型 D 溶解度 E 均就是 正确答案:E 单选题 9、【第02章】研究药物的吸收时,生理状态更接近自然给药情形的研究方法就是( )。 A 小肠单向灌流法 B 肠襻法 C 外翻环法 D 小肠循环灌流法 E Caco-2模型 正确答案:B 单选题 10、【第02章】关于胃肠道吸收的叙述错误的就是( )。 A 当食物中含有较多脂肪,有时对溶解度特别小的药物能增加吸收量 B 一些通过主动转运吸收的物质,饱腹服用吸收量增加 C 一般情况下,弱碱性药物在胃中容易吸收 D 当胃空速率增加时,多数药物吸收加快 E 脂溶性,非离子型药物容易透过细胞膜 正确答案:C 单选题 11、【第02章】根据药物生物药剂学分类系统以下哪项为Ⅱ型药物?( ) A 高的溶解度,低的通透性 B 低的溶解度,高的通透性

中国医科大学2020年7月考试《药物代谢动力学》考查课试题-题库资料答案

说明:本题库为中医大考查课复习资料,请仔细比对题目,不确保每道题都有, 请确保本资料对您有用在下载!! 科目:药物代谢动力学试卷名称:2020年7月药物代谢动力学正考满分:100 满分 100 与以下各题总分 100 相等 单选题 1.有关药物从肾脏排泄的正确叙述是:()(分值:1分) A.改变尿液pH可改变药物的排泄速度 B.与血浆蛋白结合的药物易从肾小球滤过 C.解离的药物易从肾小管重吸收 D.药物的排泄与尿液pH无关 E.药物的血浆浓度与尿液中的浓度相等 提示:本题为必答题,请认真阅读题目后再作答 --本题参考答案:A 2.关于药物与血浆蛋白的结合,叙述正确的是:()(分值:1分) A.结合是牢固的 B.结合后药效增强 C.结合特异性高 D.结合后暂时失去活性 E.结合率高的药物排泄快 提示:本题为必答题,请认真阅读题目后再作答 --本题参考答案:D 3.肝药酶的特征为:()(分值:1分) A.专一性高,活性高,个体差异小 B.专一性高,活性高,个体差异大 C.专一性高,活性有限,个体差异大 D.专一性低,活性有限,个体差异小 E.专一性低,活性有限,个体差异大 提示:本题为必答题,请认真阅读题目后再作答 --本题参考答案:E 4.药物转运最常见的形式是:()(分值:1分) A.滤过 B.简单扩散 C.易化扩散 D.主动转运 E.以上都不是 提示:本题为必答题,请认真阅读题目后再作答 --本题参考答案:B 5.某弱碱性药在pH 5.0时,它的非解离部分为90.9%,该药的pKa接近哪个数值?()(分值:1分) A.2 B.3 C.4

D.5 E.6 提示:本题为必答题,请认真阅读题目后再作答 --本题参考答案:C 6.药物的吸收与哪个因素无关?()(分值:1分) A.给药途径 B.溶解性 C.药物的剂量 D.肝肾功能 E.局部血液循环 提示:本题为必答题,请认真阅读题目后再作答 --本题参考答案:C 7.多数药物在血中是以结合形式存在的,常与药物结合的物质是:()(分值:1分) A.白蛋白 B.球蛋白 C.血红蛋白 D.游离脂肪酸 E.高密度脂蛋白 提示:本题为必答题,请认真阅读题目后再作答 --本题参考答案:A 8.药物的排泄途径不包括:()(分值:1分) A.血液 B.肾脏 C.胆道系统 D.肠道 E.肺 提示:本题为必答题,请认真阅读题目后再作答 --本题参考答案:A 9.关于药物在体内的生物转化,下列哪种观点是错误的?()(分值:1分) A.生物转化是药物从机体消除的唯一方式 B.药物在体内代谢的主要氧化酶是细胞色素P450 C.肝药酶的专一性很低 D.有些药物可抑制肝药酶合成 E.肝药酶数量和活性的个体差异较大 提示:本题为必答题,请认真阅读题目后再作答 --本题参考答案:A 10.某药的t1/2为24h,若该药按一级动力学消除,一次服药后约经几天体内药物基本消除干净(分值:1分) A.2d B.1d C.0.5d D.5d E.3d 提示:本题为必答题,请认真阅读题目后再作答

中国药科大学药物代谢动力学实验考查知识点整理

中国药科大学药物代谢动力学实验考查知 识点整理 药物代谢动力学实验考查知识点整理 第一部分:HPLC使用注意事项 1、HPLC组成:泵、进样器、色谱柱、检测器、数据系统/积分仪 2、反相色谱: 分离机理:“反相色谱”固定相极性小于流动相极性常用流动相:乙腈、甲醇,水 3、色谱柱的分类: 按填料:球形、无定形按含碳量:C18、C8 按应用:分析柱、制备柱、预处理柱按粒径:150mm*,5μm等按填料类型:正相柱、反相柱、手性柱 4、键合相色谱柱的优缺点: 优点:稳定不易流失; 应用广泛,可使用多种溶剂;消除硅羟基的不良影响; 缺点:pH得在3~8范围内 5、C18柱的活化:90% 10% 90%的甲醇溶液1ml/min依次冲洗30min 6、流动相: 使用之前需超声脱气目的:色谱泵输液准确提高检测性能 保护色谱柱

流动相脱气的方法:加热,抽真空,超声,通惰性气体流动相组成:流动相配置: 缓冲溶液现用现配,不要储存时间过长,避免pH值发生变 化和成分分解,影响色谱分离的效果; 有机溶液和缓冲液使用前均需经μm微孔滤膜过滤;流动相使用前脱气。 7、常用定量方法:外标法内标法内标物的要求: 化学结构与待测品相似;样品中不存在; 不与样品组分发生化学反应;保留值与待测值接近;浓度相当;与其他色谱峰分离好 8、样品的预处理: 目的:除杂质;浓缩微量成分;改善分离;保护色谱柱;提 高检测灵敏度 方法:高速离心,过滤,选择性沉淀,衍生反应;液固萃取、 液液萃取 沉淀蛋白的溶剂: 有机溶剂:乙腈、甲醇强酸:三氯乙酸、过氯酸盐:50%硫酸铵、10%TCA 分析测定用试剂为色谱纯及以上,水为超纯水第二部分:实验设计

药物代谢动力学试题3

药物代谢动力学模拟卷3 一、名词解释 1. 清除率:单位时间内该物质从尿液中排出的总量(Ux ×V ,Ux 是尿液中x 物质浓度,v 是尿液体积)与该物质当时在血浆中浓度(Px)的商,用CL 表示 2. 消除半衰期:是血浆药物浓度下降一半所需要的时间。 3. 负荷剂量:凡使首次给药时血药浓度达到稳态水平的剂量称为负荷剂量 4. 稳态血药浓度:随着给药次数增加,体内血药浓度逐渐趋向并达到稳定状态,药物在体内消除速率等于给药速率,即稳态血药浓度(坪浓度)。 5. 首过效应:指某些药物经胃肠道给药,在尚未吸收进入血循环之前,在肠粘膜和肝脏被代谢,而使进入血循环的原形药量减少的现象,也称第一关卡效应、首关效应。 二、解释下列公式的药物动力学意义 二、解释下列公式的药物动力学意义 1. ()()t c T t c T e V e k k e V e k k C ββααβαβββααα-------+---=) ()1()()1(210210 双室模型静脉滴注给药,中央室药物浓度和周边室药物浓度的经时变化过程的公式。 2. 0log 303 .2log X k t k t X e c u +-=?? 单室模型静脉注射给药,瞬时尿药速率与时间的函数关系 3. )(0t k kt a a a e e k k X Fk x ----= 单室模型血管外给药,体内药量与时间的函数关系。 4. 0 0x V x k C m m ss -=τ 非线性药物动力学特性药物量与平均稳态血药浓度不成正比 5. iv MRT t 693.02/1= 用统计矩理论计算iv 给药的生物半衰期, ivMRT 是经静注给药的平均滞留时间。 三、回答下列问题 1. 什么是表观分布容积?表观分布容积的大小表明药物的什么性质? 参考答案:

1176药物毒理学在线作业答案

1、哌醋甲酯可引起肝细胞的 1. E. 广泛性坏死 2.灶状坏死 3.炎症 4.带状坏死 2、理化或生物物质对机体产生的任何有毒作用指 1.毒素 2.有毒 3.毒物 4.毒性 3、肾上腺皮质激素对肺的毒性作用可导致 1.肺栓塞 2.肺癌 3.肺炎 4.肺纤维化 4、氟烷可导致 1.类系统性红斑狼疮 2.免疫性溶血 3.免疫性肝炎 4.荨麻疹 5、“氧化性”药物非那西汀可引起 1.贫血

2.高铁血红蛋白血症 3.氧化性溶血 4.白血病 6、短期用药后常见的肝毒性是 1.肝癌 2.肝硬化 3.脂肪变性 4.肝炎 7、药物对肝脏毒性作用的主要靶点是 1.肝细胞 2.库普弗细胞 3.内皮细胞 4.星行细胞 8、药物对肝脏毒性作用的最初靶位是 1.区带2 2.区带1 3.区带3 4.中央静脉 9、研究药物过敏性最理想的动物是 1.豚鼠 2.小鼠 3.家兔

4.大鼠 10、典型的自身免疫综合征是 1.免疫性肝炎 2.免疫性溶血 3.荨麻疹 4.类系统性红斑狼疮 11、药物对肾脏最常见的毒性反应是 1.急性肾功能衰竭 2.慢性肾功能衰竭 3.急性肾小球肾炎 4.慢性肾小球肾炎 12、甲基多巴免疫系统的靶位是 1.红细胞 2.白细胞和血小板 3.红细胞和血小板 4.白细胞 13、肾脏毒性最大的氨基苷类抗生素是 1.链霉素 2.庆大霉素 3.卡那霉素 4.新霉素 14、链霉素和异烟肼合用治疗结核病时可导致

1.过敏性肺炎 2.肺纤维化 3.红斑狼疮样肺炎 4.间质性肺炎 15、肝脏毒性的早期事件为 1.内质网肿胀 2.线粒体形态改变 3.质膜起泡 4.溶酶体增多 16、碳酸锂可使甲状腺激素的释放 1.增加 2.不变 3.减少 4.增加或不变 17、氯丙嗪对垂体的毒性作用可导致生长素分泌 1.减少 2.不变 3.增加 4.减少或不变 18、毒物最有效的排泄器官是 1.肺脏 2.肾脏

药代动力学试题

1 影响药物代的因素有哪些及评价药物代的方法? 2 药物动力学参数包括哪些?阐明各个参数的意义? 1.影响药物代的因素: (1)给药途径的影响 一种药物可以制成多种剂型,因此可以有不同的给药途径和方法。给药途径和方法影响药物代进而影响疗效,因而引起了人们对给药方法研究的重视。这与药物代酶在体的分布以及局部器官和组织的血流量有关。由于肝脏和胃肠道存在众多的药物代酶,“首过效应”是导致口服药物体代差异的主要原因。 给药剂量和剂型的影响 (任何药物代反应都是在酶参与下完成的。体的酶都是有一定量的,当体药物量超过酶的代反应能力的时候,代反应往往会出现饱和的现象。在硫酸结合和甘氨酸结合的代反应中,用较少的剂量就能达到饱和的作用)。 ①剂量对代的影响 机体对药物的代能力主要取决于体各种药物代酶的活力和数量。代存在饱和现象。剂量过大时出现中毒反应。 ②剂型对代的影响 对口服后要在胃肠道中代的药物影响大。如:口服含1g水酰胺的溶液、混悬液、和颗粒剂后,测得尿中硫酸酯的量,服用颗粒剂比溶液剂和混悬剂多,这是因为颗粒剂吸收前需要溶解,吸收较慢,不会出现硫酸结合反应的饱和状态,生产硫酸酯的量就多,这是剂型对代影响的结果。

药物的光学异构特性对药物代的影响 体的酶及药物受体具有立体选择性,导致不同异构体显示明显的代差异。 酶诱导作用和酶抑制作用 药物重复应用或与其他药物合并应用时,药物代发生了变化。这种变化可分为两类:一类是某些药物的代被另外一些药物所促进(诱导),另一类是某些药物代被其它药物所抑制,促进代的物质叫做诱导剂,抑制代的物质叫做抑制剂。有的药物对某一药物来说是诱导剂,对另一药物来说可能是抑制剂。 ①酶抑制作用 某些药物能抑制肝微粒体中酶的作用,使其它药物代速率减慢,导致药理活性及毒副作用增加,这些具有酶抑制作用的药物称酶的抑制剂。酶抑制作用包括不可逆抑制(抑制剂+P450活性部位结合,阻止其与氧结合而失活,常见药物:乙炔雌二醇、炔诺酮、安体舒通等)和可逆抑制(β-二乙氨乙基二苯丙乙酸酯)。 ②酶诱导作用 酶诱导剂也可加速本身的代,可导致药物临床疗效降低,产生耐受性。如:苯巴比妥:自身酶诱导剂,开始几天有效,连续服用代速度加快,安眠作用下降。 保泰松:自身酶诱导剂,开始几天血浓高,副作用大,连续服用后,副作用减小。 生理性因素对药物代的影响

答案中国医科大学2020年12月《药物代谢动力学》作业考核试题

中国医科大学 2020 年 12 月考试《药物代谢动力学》作业考核试题 试卷总分:100 得分:100 一、单选题(共5道题,共20分) 有关药物从肾脏排泄的正确叙述是:() [A题目]改变尿液pH可改变药物的排泄速度 [B 题目]与血浆蛋白结合的药物易从肾小球滤过 [C 题目]解离的药物易从肾小管重吸收 [D 题目]药物的排泄与尿液pH 无关 [E 题目]药物的血浆浓度与尿液中的浓度相等 答案:A 关于药物简单扩散的叙述,错误的是:() [A 题目]受药物相对分子质量大小、脂溶性、极性的影响 [B 题目]顺浓度梯度转运 [C 题目]不受饱和限速与竞争性抑制的影响 [D 题目]当细胞膜两侧药物浓度平衡时转运达平衡 [E 题目]不消耗能量而需要载体 答案:E 关于药物与血浆蛋白的结合,叙述正确的是:() [A题目]结合是牢固的 [B 题目]结合后药效增强 [C 题目]结合特异性高 [D 题目]结合后暂时失去活性 [E 题目]结合率高的药物排泄快 答案:D 在碱性尿液中弱碱性药物:() [A题目]解离少,再吸收少,排泄快[B题目]解离多,再吸收少,排泄慢[C题目]解离少,再吸收多,排泄慢[D题目]排泄速度不变 [E 题目]解离多,再吸收多,排泄慢 答案:C

下列药物中能诱导肝药酶的是:() [A题目]阿司匹林 [B 题目]苯妥英钠[C 题目]异烟肼[D 题目]氯丙嗪[E 题目]氯霉素 答案:B 关于药物在体内的生物转化,下列哪种观点是错误的?() [A题目]生物转化是药物从机体消除的唯一方式 [B 题目]药物在体内代谢的主要氧化酶是细胞色素P450 [C 题目]肝药酶的专一性很低 [D 题目]有些药物可抑制肝药酶合成 [E 题目]肝药酶数量和活性的个体差异较大 答案:A 地高辛t1/2为36h,每天给维持量,达稳态血药浓度的时间约为:() [A题目]2d [B题目]3d [C题目]5d [D题目]7d [E题目]4d 答案:D 静脉注射2g某磺胺药,其血药浓度为100mg/L,经计算其表观分布容积为:() [A题目]0.05L [B 题目 ]2L [C 题目 ]5L [D题目]20L [E题目]200L 答案:D 药物按零级动力学消除是指:() [A题目]吸收与代谢平衡 [B 题目]单位时间内消除恒定比例的药物 [C 题目]单位时间内消除恒定量的药物 [D 题目]血浆浓度达到稳定水平 [E 题目]药物完全消除

16秋浙大《药代动力学》在线作业

浙江大学17春16秋浙大《药代动力学》在线作业 一、单选题(共25 道试题,共50 分。) 1. 下列关于恒量、定时分次注射给药时血浆药物浓度变化的描述中不对的是() A. 要5个t1/2达到Css B. 峰值(Cmax)与谷值(Cmin)波动之比与间隔时间t有关 C. t越短波动越小 D. 药量不变,t越小可使达到Css时间越短 E. 肌注时Cmax与Cmin的波动比静注时小 正确答案: 2. 促进药物生物转化的主要酶系统是() A. 单胺氧化酶 B. 细胞色素P-450酶系统 C. 辅酶Ⅱ D. 葡萄糖醛酸转移酶 E. 水解酶 正确答案: 3. 在等剂量时Vd小的药物比Vd大的药物() A. 血浆浓度较小 B. 血浆蛋白结合较少 C. 组织内药物浓度较小 D. 生物可用度较小 E. 能达到的稳态血药浓度较低 正确答案: 4. 需要维持药物有效血浓度时,正确的恒量给药的间隔时间是() A. 每4h给药一次 B. 每6h给药一次 C. 每8h给药一次 D. 每12h给药一次 E. 根据药物的半衰期确定 正确答案: 5. 下列关于可以影响药物吸收的因素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 饭后口服给药 B. 用药部位血流量减少 C. 微循环障碍 D. 口服生物利用度高的药吸收少 E. 口服经第一关卡效应后破坏少的药物效应强 正确答案: 6. 易透过血脑屏障的药物具有的特点为() A. 与血浆蛋白结合率高

B. 分子量大 C. 极性大 D. 脂溶度高 E. 以上均不是 正确答案: 7. 药物的生物转化是指其在体内发生的() A. 活化 B. 灭活 C. 化学结构的变化 D. 消除 E. 再分布 正确答案: 8. 按一级动力学消除的药物,按一定时间间隔连续给予一定剂量,血药浓度达到稳定状态时间的长短决定于() A. 剂量大小 B. 给药次数 C. 半衰期 D. 表观分布容积 E. 生物利用度 正确答案: 9. 药物与血浆蛋白结合率高,则药物的作用() A. 起效快 B. 起效慢 C. 维持时间长 D. 维持时间短 E. 以上均不是 正确答案: 10. 对药物分布无影响的因素是() A. 药物的理化性质 B. 组织器官血流量 C. 血浆蛋白结合率 D. 组织亲和力 E. 药物剂型 正确答案: 11. 某弱酸性药物在pH=7.0溶液中90%解离,其pKa值约为() A. 6 B. 5 C. 7 D. 8 E. 9 正确答案: 12. 下列关于药物被动转运的叙述哪一条是错误的() A. 药物从浓度高侧向低侧扩散 B. 不消耗能量而需载体

非那西丁药代动力学研究实验报告分析

非那西丁的药代动力学研究实验报告 一.概述: 非那西丁(Phenacetin)为一种解热镇痛药,因为潜在副作用在临床已基本不使用。但由于其是CYP1A2酶的特异性底物,被广泛选择作为底物用于酶活性测定实验以及影响酶活性作用药物的研究。本学期临床药代动学实验课以非那西丁在大鼠体内的代谢实验、大鼠肝微粒体温孵实验两部分为例,通过实验设计,实验操作,结果评价等一系列过程,系统地学习了药代动力学中药物体内外的简单研究方法、实验数据的处理、以及相关药动学参数的计算与评价。 二.正文 1.非那西丁在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研究 1.1实验目的 研究非那西丁在大鼠体内代谢的药代动力学,学习大鼠眼底静脉丛取血等操作。 1.2实验材料与方法 仪器:HPLC-UV色谱仪,高速冷冻离心机,涡旋振荡器; HPLC色谱条件:检测波长:254nm 色谱柱:inertsil-ODS-SP,5um,4.6*150mm 流速:1.0ml/min 柱温:40℃ 流动相:40(乙腈):60(50mM磷酸盐缓冲液)(注:50mM磷酸盐缓冲液配制:6.8g磷酸二氢钾,加入150ml氢 氧化钠溶液(0.1M),配制成1L的磷酸盐缓冲液) 试剂:非那西丁注射剂,对乙酰氨基酚标准品,肝素钠,10%高氯酸; 实验动物:雄性大鼠,180g—220g 1.3实验步骤 1.3.1标准曲线的制备:取空白血浆,加入对乙酰氨基酚标准品,使其 浓度分别为0.156,0.313,0.625,1.25,2.50,5.00,10.00ug/ml。在给定的色谱条件下进行HPLC分析,以样品的峰面积对样品浓度进行线性回归。 1.3.2给药及血浆采集处理:取大鼠一只,尾静脉注射非那西丁 (10mg/kg)后,分别于0,5,10,15,30,45,60,90,120min于尾静脉取血

药代动力学在线作业

1.【第01章】以下关于生物药剂学的描述,正确的是()。 A 剂型因素是指片剂、胶囊剂、丸剂和溶液剂等药物的不同剂型 B 药物产品所产生的疗效主要与药物本身的化学结构有关 C 药物效应包括药物的疗效、副作用和毒性 D 改善难溶性药物的溶出速率主要是药剂学的研究容 正确答案:C 2.【第01章】药物转运是指()。 A 吸收 B 渗透 C 分布 D 代谢 E 排泄 正确答案:ACE 3.【第01章】药物消除是指()。 A 吸收 B 渗透 C 分布 D 代谢 E 排泄 正确答案:DE 4.【第02章】影响片剂中药物吸收的剂型和制剂工艺因素不包括()。 A 片重差异 B 片剂的崩解度

C 药物颗粒的大小 D 药物的溶出与释放 E 压片的压力 正确答案:A 5.【第02章】根据Henderson-Hasselbalch方程式求出,酸性药物的pKa-pH=()。 A lg (Ci×Cu) B lg (Cu/Ci) C Ig (Ci-Cu) D lg( Ci+Cu) E lg( Ci/Cu) 正确答案:B 6.【第02章】弱碱性药物奎宁的pKa=8.4,在小肠中(pH= 7.0)解离型和未解离型的比为()。 A 1 B 25/1 C 1/25 D 14/1 E 无法计算 正确答案:B 7.【第02章】血流量可显著影响药物在()的吸收速度。 A 直肠 B 结肠 C 小肠

D 胃 E 以上都是 正确答案:D 8.【第02章】下列可影响药物溶出速率的是()。 A 粒子大小 B 溶剂化物 C 多晶型 D 溶解度 E 均是 正确答案:E 9.【第02章】研究药物的吸收时,生理状态更接近自然给药情形的研究方法是()。 A 小肠单向灌流法 B 肠襻法 C 外翻环法 D 小肠循环灌流法 E Caco-2模型 正确答案:B 10.【第02章】关于胃肠道吸收的叙述错误的是()。 A 当食物中含有较多脂肪,有时对溶解度特别小的药物能增加吸收量 B 一些通过主动转运吸收的物质,饱腹服用吸收量增加 C 一般情况下,弱碱性药物在胃中容易吸收 D 当胃空速率增加时,多数药物吸收加快

中国医科大学2015年9月补考《药物代谢动力学》考查课试题标准答案

中国医科大学2015年9月补考《药物代谢动力学》考查课试题 试卷总分:100 测试时间:-- 单选题判断题主观填空题名词解释简答题 一、单选题(共20 道试题,共20 分。)V 1. 在非临床药物代谢动力学研究中,其受试物的剂型不需要遵循以下哪些选项的要求?() A. 受试物的剂型应尽量与药效学研究的一致 B. 受试物的剂型应尽量与毒理学研究的一致 C. 特殊情况下,受试物剂型可以允许与药效学与毒理学研究不一致 D. 应提供受试物的名称、剂型、批号、来源、纯度、保存条件及配制方法,但不需要提供研制单位的质检报告 E. 以上都不对 正确答案:D 满分:1 分 2. 静脉注射2g某磺胺药,其血药浓度为100mg/L,经计算其表观分布容积为:() A. 0.05L B. 2L C. 5L D. 20L E. 200L 正确答案:D 满分:1 分 3. 关于临床前药物代谢动力学血药浓度时间曲线的采样点要求不得少于:() A. 5 B. 6 C. 7 D. 10 E. 13 正确答案:A 满分:1 分 4. 经口给药,不应选择下列哪种动物?() A. 大鼠 B. 小鼠 C. 犬 D. 猴 E. 兔 正确答案:E 满分:1 分 5. 零阶矩的数学表达式为:() A. AUC0→n+λ B. AUC0→n+cn·λ C. AUC0→n+cnλ D. AUC0→n+cn E. AUC0→∞+cn 正确答案:C 满分:1 分 6. 被肝药酶代谢的药物与肝药酶诱导剂合用后,可使:() A. 其原有效应减弱 B. 其原有效应增强

C. 产生新的效应 D. 其原有效应不变 E. 其原有效应被消除 正确答案: A 满分:1 分 7. 静脉注射后,在血药浓度时间曲线呈现单指数相方程特征时,MRT表示消除给药剂量的多少所需的时间?() A. 50% B. 60% C. 63.2% D. 73.2% E. 69% 正确答案:C 满分:1 分 8. 药物转运最常见的形式是:() A. 滤过 B. 简单扩散 C. 易化扩散 D. 主动转运 E. 以上都不是 正确答案:B 满分:1 分 9. Wagner-Nelson法是主要用来计算下列哪一种参数的?() A. 吸收速率常数ka B. 消除速率常数k C. 峰浓度 D. 峰时间 E. 药时曲线下面积 正确答案:A 满分:1 分 10. 下列选项中,哪个是不用在特异性试验中进行考察的?() A. 空白生物样品色谱 B. 空白样品加已知浓度对照物质色谱 C. 用药后的生物样品色谱 D. 介质效应 E. 内源性物质与降解产物的痕量分析 正确答案:E 满分:1 分 11. 房室模型的划分依据是:() A. 消除速率常数的不同 B. 器官组织的不同 C. 吸收速度的不同 D. 作用部位的不同 E. 以上都不对 正确答案:A 满分:1 分 12. 关于临床前药物代谢动力学血药浓度时间曲线的吸收相采样点哪个不符合要求?() A. 2 B. 3 C. 4

药代动力学复习试题

药代动力学复习题 第一章生物药剂学概述 问答题: 1、生物药剂学研究的内容和目的是什么? 2、生物药剂学与制剂质量和临床用药的关系? 3、什么是生物药剂学?何为剂型因素与生物因素? 4、何为生物药剂学?研究它有什么意义? 5、试述新剂型开发与生物药剂学研究的关系。 6、何为药物在体内的处置与消除? 7、口服片剂吸收的体内过程有哪些? 第二章口服药物的吸收 问答题: 1、何谓吸收? 2、试述生物膜的组成,结构,功能及其模式对药物吸收的关系? 3、人体哪些部位给药兼有局部及全身两种作用?各举例说明之。 4、人体各部位的ph约为多少?ph对药物吸收的影响如何? 5、药物以何种方式或途径透过下列部位生物膜?(胃肠道、口腔、鼻腔、皮肤、眼角膜) 6、影响胃肠道吸收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7、药物转运机制中以被动转运为重要,何故? 8、何类药物在小肠转运过程中出现饱和现象及部位特性,使此类药物在服用中应注意什么? 9、哪些部位的药物吸收与分子量影响不大,何故? 10、一般药物以何种型式透过细胞膜,进入血浆后主要以何种方式起作用? 11、药物脂/水分配系数值不宜过大对吸收的意义何在?试举胃肠道与皮肤吸收为例? 12、小肠、大肠粘膜表面各有何特点?与药物吸收的关系如何? 13、影响胃排空速率的因素有哪些?哪些药物饱腹服用吸收反而好? 14、药物的溶出速率对吸收有何意义?有哪些影响溶出速率的因素? 15、采用哪些方法增加难溶性药物的溶出速率? 16、对溶解缓慢或难溶性药物为增加其吸收,可采用减小粒径(为粉化)的方法,但不适合与哪些性质的药物? 17、同一药物,晶型不同,影响到药物哪些性质? 18、何谓微晶,固体分散物,固体溶液? 19、药物的首过效应发生在体内哪些主要部位?何故?各举一例说明之,有何克服法? 20、何类药物选择淋巴系统吸收?药物淋巴转运有何特点及缺点? 21、有时药物用复溶媒制成的肌肉注射剂,其生物利用度反比口服者低,何故? 22、影响肌注吸收的主要因素有哪些?肌肉注射可能有哪些副作用? 23、有哪些因素影响药物的透皮吸收?角质层水合作用,吸收促进剂及表面活性剂增加药物吸收的方法,机制如何? 24、为什么双相溶解度对眼用药物释放是最重要的? 25、眼部给药后,眼泪的流出如何影响药物的生物利用度?对眼部药物吸收,粘度的作用是什么? 26、药物在肺泡部位吸收的速效性有哪些特征? 27、止喘药气雾剂的粒度要求在何范围内,何故? 28、下列药物制成何种剂型较好,何故?(异丙肾上腺素,灰黄霉素,硝酸甘油,心得安,莨菪碱,胰岛素) 29、药物的脂溶性与解离度对药物通过生物膜有何影响? 30、药物的体内过程怎样? 31、药物有哪几种吸收方式?特点怎样? 32、影响药物胃肠道吸收的因素有哪些?不同剂型口服制剂的吸收速度大小怎样?为什么?

药物代谢动力学实验讲义

实验一药酶诱导剂及抑制剂对 戊巴比妥钠催眠作用得影响 【目得】 以戊巴比妥钠催眠时间作为肝药酶体内活性指标,观察苯巴比妥及氯霉素对戊巴比妥钠催眠作用得影响,从而了解它们对肝药酶得诱导及抑制作用。 【原理】 苯巴比妥为肝药酶诱导剂,可诱导肝药酶活性,使戊巴比妥钠在肝微粒体得氧化代谢加速,药物浓度降低,表现为戊巴比妥钠药理作用减弱,即催眠潜伏期延长,睡眠持续时间缩短。而氯霉素则为肝药酶抑制剂,能抑制肝药酶活性,导致戊巴比妥钠药理作用增强,即催眠潜伏期缩短,睡眠持续时间延长。 【动物】 小白鼠8只,18~22g 【药品】 生理盐水、0、75%苯巴比妥钠溶液、0、5%氯霉素溶液、0、5%戊巴比妥钠溶液【器材】 天平、鼠笼、秒表、注射器1 ml×4、5号针头×4 【方法与步骤】 一、药酶诱导剂对药物作用得影响 1、取小鼠4只,随机分为甲、乙两组。甲组小鼠腹腔注射0、75%苯巴比妥钠溶液0、1 ml/10g,乙组小鼠腹腔注射生理盐水0、1 ml/10g,每天1次,共2天。 2、于第三天,给各小鼠腹腔注射0、5%戊巴比妥钠溶液0、1 ml/10g,观察给药后小鼠得反应。记录给药时间、翻正反射消失与恢复得时间,计算戊巴比妥钠催眠潜伏期及睡眠持续时间。 二、药酶抑制剂对药物作用得影响 1、取小鼠4只,随机分为甲、乙两组。甲组小鼠腹腔注射0、5%氯霉素溶液0、1 ml/10g;乙组小鼠腹腔注射生理盐水0、1 ml/10g。 2、30分钟后,给各小鼠腹腔注射0、5%戊巴比妥钠溶液0、1 ml/10g,观察给药后小鼠得反应。记录给药时间、翻正反射消失与恢复得时间,计算戊巴比妥钠催眠潜伏期及睡眠持续时间。 【统计与处理】 以全班结果(睡眠持续时间,分)作分组t检验,检验用药组与对照组有无显著性差异。(参见“数理统计在药理学实验中得应用”) 【注意事项】 1、催眠潜伏期为开始给药到动物翻正反射消失得间隔时间,睡眠持续时间为翻正反射消失至恢复得间隔时间。 2、本实验过程中,室温不宜低于20 C,否则戊巴比妥钠代谢减慢,使动物不易苏醒。 3、氯霉素溶液有结晶析出时可在水浴中加热溶解。 4、吸取氯霉素溶液得注射器应预先干燥,否则易结晶堵塞针头。

药物代谢动力学试卷一

药物代谢动力学模拟卷1 一、名词解释 1. 生物等效性 2. 生物半衰期 3. 达坪分数 4. 单室模型 5. 临床最佳给药方案 二、解释下列公式的药物动力学意义 1.)1(1010100t t c e k e k k V k C βαβααβαβ--------= 2.∞∞+- =-u u u X t k X X lg 303 .2)lg(

3. kt k ss e e V X C --?-= ) 1(0τ 4.)2(00V X k V V X AUC m m += 5. 00) 1)(1(1x e e x a k k ?--= --*ττ 三、回答下列问题 1. 缓控释制剂释放度测定至少需几个时间点?各时间点测定有何基本要求?有何意义? 参考答案: 答:缓控释制剂释放度测定至少需3个时间点,第一个取样点一般在1~2小时,释放量在15~40%之间,用于考察制剂有无突释现象;第二个取样点反映制剂的释放特性,时间为4~6小时,释放量根据不同药物有不同要求;第三个取样点用于证明药物基本完全释放,要求释放量在70%以上,给药间隔为12小时的制剂取样时间可为6~10小时,24小时给药一次的制剂,其取样时间可适当延长。 2. 什么是表观分布容积?表观分布容积的大小表明药物的什么性质? 参考答案: 答:表观分布容积是指给药剂量或体内药量与血药浓度相互关系的比例常数。 即药物在生物体内达到转运间动态平衡时,隔室内溶解药物的“体液”的总量。 表观分布容积不具有直接的生理意义,在多数情况下不涉及真正的容积。其数值的大小能够表示该药物的特性:一般水溶性或极性大的药物,不易进入细胞内或脂肪组织中,血药浓度较高,表观分布容积较小;亲脂性药物,通常在血液中浓度较低,表观分布容积通常较大,往往超过体液总量。 3. 影响药物制剂生物利用度的因素有哪些?

药代动力学离线作业

浙江大学远程教育学院 《药代动力学》课程作业(必做)姓名:学号: 年级:学习中心: 第一章生物药剂学概述 一、名词解释 1 ?生物药剂学; 2 ?剂型因素; 3 ?生物因素; 4 ?药物及剂型的体内过程 二、问答题 1 ?生物药剂学的研究工作主要涉及哪些内容? 2 ?简述生物药剂学研究对于新药开发的作用。 第二章口服药物的吸收 一、名词解释 1.细胞通道转运;2 .被动转运;3.溶出速率;4 .载体媒介转运; 5 .促进扩散; 6 ? ATP驱动泵; 7 .多药耐药; 8 .生物药剂学分类系统; 9 ?药物外排转运器;10.多晶型 二、问答题 1 ?简述促进扩散的特点,并与被动转运比较两者的异同。 2 ?简述主动转运的分类及特点。 3 ?简述生物药剂学中讨论的生理因素对药物吸收的影响。

4 ?已知某药物普通口服固体剂型生物利用度只有5%,与食物同服生物利用度可 提高近一倍。试分析影响该药物口服生物利用度的因素可能有哪些,拟采用哪些方法改善之。 5.药物的溶出速率对吸收有何意义?影响其溶出速率的因素有哪些? 6 ?影响n型药物口服吸收的理化因素有哪些?如何改善该类药物的口服生物利用度? 第三章非口服药物的吸收 一、填空题 1 ?药物经肌内注射有吸收过程,一般药物通过毛细血管壁直接扩散,水溶 性药物中分子量________ 的可以穿过毛细血管内皮细胞膜上的孔隙快速扩散进入毛细血 管,分子量的药物主要通过淋巴系统吸收。 2 ?体外评价药物经皮吸收速率可采用 ___________ 或_______ 扩散池。 3 ?为达到理想的肺部沉积效率,应控制药物粒子的大小,其空气动力学粒径范围一 般为________ . 4 ?蛋白多肽药物经黏膜给药的部位主要包括 ____________ 、_______ 、______ 等。 5 .影响离子导入的因素有_________ 、_______ 等。 6 .药物溶液滴入结膜内主要通过___________ 、_______ 途径吸收。 二、问答题 1 ?采用什么给药途径可避免肝首过效应?试结合各给药途径的生理学特点说明其避免首过效应的原理。 2 .试述影响经皮给药的影响因素。 3 ?粒子在肺部沉积的机制是什么?简述影响药物经肺部吸收的因素。 第四章药物的分布 一、填空题 1 .药物的分布是指药物从给药部位吸收进入血液后,由_____________ 运送至_____ 的

山东大学期末考试药物代谢动力学模拟卷答案

药物代谢动力学模拟卷 1 、名词解释 1. 生物等效性:生物等效性评价是指同一种药物的不同制剂在相同实验条件下,给予相同的剂量,判断其吸收 速度和程度有无显着差异的过程。 2. 生物半衰期:简称血浆半衰期,系指药物自体内消除半量所需的时间,以符号以符号 T1/2表示。 3. 达坪分数:是指n 次给药后的血药浓度 Cn 于坪浓度Css 相比,相当于坪浓度 Css 的分数,以fss 表示fss=Cn/Css? 4. 单室模型:各种药动学公式都是将机体视为一个整体空间,假设药物在其中转运迅速,瞬时达到分布平衡的 条件下推导而得的。 5?临床最佳给药方案:掌握影响抗生素疗效的各种因素。如果剂量太小,给药时间间隔过长,疗程太短,给药 途径不当,均可造成抗生素治疗的失败。为了确保抗生素的疗效,不仅应该给予足够的药物总量, 而且要掌握适? 当地给药时间间隔和选用适当的给药途径。 二、解释下列公式的药物动力学意义 1. C -^^(1 V c k io 二室模型静脉滴注给药,滴注开始后血药浓度与时间 t 的关系。 k 2. lg (X u X u ) ——t IgX u 2.303 单室模型静脉注射给药,以尚待排泄的原形药物量(即亏量)的对数与时间 药物以非线性过程消除,且在体内呈单室模型特征时,静脉注射后,其血药浓度曲线下面积与剂量 X0的关系。 单室模型血管外给药负荷剂量与给药周期的关系。 三、回答下列问题 1. 缓控释制剂释放度测定至少需几个时间点?各时间点测定有何基本要求?有何意义? C ss X 。 kt V(1 e k ) t 的关系。? 多剂量给药时,按一定剂量、一定给药时间间隔、多剂量重复给药,当 n 充分大时,稳态血药浓度(或坪浓度) 与时间t 的关系。 4. AUC X o V m V (k m X o 2V k 10 e X 。 k k X 0 (1 e k )(1 e a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