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分化型甲状腺癌外科诊疗进展及展望(完整版)

2020分化型甲状腺癌外科诊疗进展及展望(完整版)
2020分化型甲状腺癌外科诊疗进展及展望(完整版)

2020分化型甲状腺癌外科诊疗进展及展望(完整版)

摘要

甲状腺癌是最常见的内分泌恶性肿瘤,近年来,发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90%以上的甲状腺癌为分化型甲状腺癌(DTC),其治疗主要采取外科手术为主的多学科综合治疗协作组(MDT)模式。手术切除和淋巴结清扫范围的规范化,术中神经监测技术、甲状旁腺保护技术、颈部无瘢痕美容手术等新技术的开展和规范化应用,推动了甲状腺癌外科治疗的精细化、微创化,极大提升了安全性和治疗效果。通过早期发现和精准手术治疗,术后规范化长期随访,动态观察病情进展,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尤其是对复发甲状腺癌再手术病人,可以进一步提高存活率和术后生存质量。对DTC发病机制深入探讨及关键调控基因靶点的研究,使更具有针对性的靶向药物应用于晚期甲状腺癌病人的治疗,为其争取了手术机会。医疗大数据、人工智能诊治系统的研发为甲状腺癌的精准诊治提供了新的技术和思路。建立系统化、智能化随访管理平台,可更加科学地开展术后规范化管理及评价临床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甲状腺癌是目前最常见的内分泌恶性肿瘤之一,也是发病率增长最快的实体肿瘤[1]。据我国国家癌症中心2019年最新发布的数据显示,甲状腺癌总发病率位居恶性肿瘤第7位,女性位于第4位[2]。与2017年国家癌症中心发布数据相比,尽管甲状腺癌的发病位次没有变化,但是发病率仍有相对明显上升趋势[3]。甲状腺癌病理学类型中>90%是

分化型甲状腺癌(differentiated thyroid cancer,DTC),主要包括乳头状癌和滤泡状癌[4]。临床中应坚持“早发现、早治疗”的原则。其治疗主要采取外科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模式。手术是DTC治疗中的重要环节,直接影响术后治疗方案的选择和术后随访计划的制定[5]。此外,内分泌治疗、131I治疗、放疗及生物靶向治疗等在整个治疗过程中也具有重要的作用。本文对近20年甲状腺癌外科治疗理念变革、新技术的开展应用、术后规范化管理加以总结并探讨未来发展趋势。

1 甲状腺癌的精准诊断为手术治疗提供依据

1.1 超声检查和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术前进行超声检查和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可明确肿瘤病理学类型和手术切除的范围,术后复查则可明确肿瘤复发转移情况。美国甲状腺协会(ATA)2015年版《成人甲状腺结节及分化型甲状腺癌指南》推荐,对于甲状腺结节病人,超声是首选的检查方式[6]。超声检查可以通过对结节的大小、形态、边界、纵横比、有无钙化及血流情况进行描述,进而综合评分并初步判断良恶性。但是该检查方法准确度与超声机器的清晰度及医生的临床经验相关。近年来,随着超声造影、弹性成像评分及三维成像技术的开展,超声判断结节性质的准确度进一步提高。细针穿刺活组织检查(fine needle aspiration biopsy,FNAB)是确诊结节性质最准确的方法,为甲状腺疾病的个体化精准治疗提供依据。该项技术在我国开展较晚,为了规范该项技术的推广应用,中国医师协会外科医师分会甲状腺外科医师委员会等多个组织联合制定了《超声引导下甲状腺结节细针穿刺活检专家共

识及操作指南(2018版)》。共识中指出,FNAB分为细针抽吸活检和无负压细针活检,两种方式获取细胞成分无差异,但后一种方法标本中血液成分更少,更有利于诊断。无论选择哪种方法,均推荐超声引导下完成,使穿刺更准确[7]。有条件的单位可以开展穿刺洗脱液检查[7-8]。但由于病理科医生水平差异,或穿刺有效组织过少,均可能导致即便行FNA仍不能确定结节良恶性的情况。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基因测序技术能够有针对性地检测甲状腺癌的基因突变[9]。可对穿刺标本行基因检测(如BRAF突变、Ras突变、RET/PTC重排等)有助于提高诊断准确率。文献报道,基因突变检测可使诊断敏感度提高至86%~100%,阳性预测值提高至84%~100%[6]。

1.2 CT、MRI、PET-CT检查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颁布的《甲状腺癌诊疗规范(2018年版)》中将CT、MRI、PET-CT及功能代谢显像等检查手段的应用指征和在协助鉴别诊断中的意义进行了概述[10]。CT检查在鉴别良恶性方面不优于超声。但是对于评价甲状腺肿瘤范围、与气管、食管、大血管等周围结构的关系,具有重要价值。此外,还可判断颈部淋巴结转移情况及转移部位。MRI和PET-CT检查不作为甲状腺癌常规检查手段。MRI检查组织分辨率高,可评价病变范围与周围组织结构关系,但存在对钙化灶不敏感、检查时间长等缺点。PET-CT检查可以对131I全身显像(Dx-WBS)阴性者明确有无远处转移灶。此外,该方式还可以用于131I治疗前的评估,如果PET-CT显示高代谢病灶摄碘能力差,则131I治疗价值有限。通过影像学检查,尤其是最常用的

CT检查,可以与超声检查相互补充,使术前病理学分期评估更加准确,有助有制定合理的手术方案。

2 甲状腺癌外科手术现状和进展

手术是DTC治疗中最重要的方法。手术规范与否直接影响病人后续治疗和预后。既往,甲状腺癌手术切除和淋巴结清扫范围缺乏统一的规范。近年来,国际和国内多个学术组织对甲状腺癌的手术范围进行了规范。对于淋巴结清扫,以中国为代表的亚洲地区与欧美地区还存在一定的差异。

2.1 原发灶切除方式目前,甲状腺癌主要有两种切除方式:甲状腺腺叶+峡部切除、全或近全甲状腺切除。术前需要通过超声、FNAB、CT等主要的辅助检查评估肿瘤大小、单灶或多灶、有无侵犯包膜或周围组织、淋巴结或远处转移情况、病理学亚型,以明确甲状腺癌手术切除范围。依据疾病分期、复发危险度,结合病人及家属意愿,权衡术式的利弊,合理制定规范的手术方案,兼顾个体化治疗。我国指南指出,腺体内单发DTC,肿瘤原发灶≤1 cm、复发危险度低、无颈部淋巴结转移和远处转移、对侧腺体无结节,均可行腺叶+峡部切除[8]。2015年版ATA指南扩大了腺叶+峡部切除的指征:对于肿瘤最大径≤4 cm、不伴腺外侵犯及术前未发现淋巴结转移者,均可行单侧腺叶+峡部切除[6]。一项回顾性研究表明,对于复发风险为中低危、TNM分期为Ⅰ期,分别行腺叶切除或全甲状腺切除术,随访5年,两组病人术后复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1]。对于肿瘤直径>4 cm、有腺外侵犯或远处

转移者行全或近全甲状腺切除术。行全或近全甲状腺切除术有助于术后131I治疗及长期监测血清甲状腺球蛋白(Tg)水平[6]。有研究表明,手术方式直接影响DTC复发率和病死率,对于复发高危病人,未行双侧甲状腺全切除,其复发风险增加2倍,死亡风险增加4.9倍[12]。主要原因是没有行全甲状腺切除手术,失去了131I治疗的机会。另一方面,行全甲状腺切除手术时喉返神经损伤或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的风险高于单侧切除。因此,选择手术方式须兼顾功能保护、提高生活质量等因素。

2.2 淋巴结清扫范围对于中央区淋巴结,建议行预防性清扫,而对于侧颈区淋巴结,仅行治疗性清扫,不推荐预防性清扫。颈部淋巴结转移是甲状腺癌病人术后复发率增高和存活率降低的危险因素。规范化甲状腺切除和彻底的、合理的颈部淋巴结清扫是目前公认的首选治疗方案。我国的《分化型甲状腺癌颈侧区淋巴结清扫专家共识(2017版)》进一步规范了DTC颈侧区淋巴结转移的诊断和外科治疗方式[13]。DTC淋巴结清扫范围包括中央区(Ⅵ区)和侧颈区(Ⅱ~Ⅴ区)。中央区是甲状腺癌颈部淋巴结转移最常见的转移部位,对于该区域淋巴结是否行预防性清扫目前仍存在争议。文献报道,对于术前超声、CT、MRI 等检查均未发现颈部有异常淋巴结的情况,行预防性中央区淋巴结清扫后送病理学检查,有28%~33%的病人存在淋巴结转移[14]。如果不预防清扫中央区淋巴结,势必导致近1/3的中央区淋巴结已出现转移的病人未能得到清扫而发生转移。由于中央区淋巴结也是甲状腺癌术后最常见的复发转移部位,如果初次手术不彻底清扫该区,一旦术后该部位淋巴结出现转移,再次手术清扫淋巴结会造成喉返神经和甲状旁腺损伤

的风险明显增加。可见,预防性中央区淋巴结清扫确有必要。但是,2015年版ATA指南推荐,对于T1、T2、cN0、非侵袭性乳头状癌及大部分滤泡状癌病人,不常规预防性清扫中央区淋巴结[6]。对于美国人群,此项推荐是否合理,仍需要国际性的临床研究进一步证实和明确。对于DTC不推荐预防性清扫侧颈区淋巴结,仅对于术前影像学等检查评估怀疑侧颈区淋巴结存在异常情况,则行侧颈区淋巴结清扫。

3 应用新技术助力外科手术水平提高

在遵循甲状腺癌规范化手术治疗的同时,功能保护和美观需求日益得到重视。

3.1 术中神经监测技术(intraoperative neuromonitoring,IONM)喉返神经保护是甲状腺手术的重点。单侧喉返神经损伤出现声音嘶哑,双侧喉返神经损伤引起呼吸困难甚至窒息,需要行气管切开。而IONM在甲状腺手术中可起到了重要的保护作用,日益受到重视。中国医师协会外科医师分会甲状腺外科医师委员会于2013年制定了《甲状腺及甲状旁腺手术中神经电生理监测临床指南(中国版)》,其中明确了神经监测操作步骤[15-16]。鉴于病人对术后声音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喉上神经外支(external branch of superior laryngeal nerve,EBSLN)的保护日益重要,中国医师协会外科医师分会甲状腺外科医师委员会等多个专业委员会或学组联合制定了《甲状腺及甲状旁腺术中喉上神经外支保护与监测专家共识(2017版)》[17]。近年来,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甲状腺疾病专业委员会和中国医师协会外科医师分会甲

状腺外科医师委员会一直致力于IONM的推广应用,在国内多个甲状腺外科中心建设了培训基地。

3.2 甲状旁腺保护技术甲状腺手术中甲状旁腺损伤导致术后甲状旁腺功能低下一直是手术技术层面的一个难题。其损伤包括挫伤、血供障碍和误切。甲状腺手术中,甲状旁腺和淋巴脂肪组织容易混淆,尤其是存在旁腺位置变异、体积较小等情况时,容易造成误切。暂时性甲状旁腺功能低下造成一过性低钙,经过一段时间会自行恢复,对病人生活质量影响较小;而永久性甲状旁腺功能低下则会造成永久性低钙,表现为手足麻木和四肢抽搐,严重者会引起喉肌痉挛,引起呼吸困难、窒息等,对病人生活造成严重影响。为减少甲状腺手术后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的发生,中国医师协会外科医师分会甲状腺外科医师委员会于2015 年发布了《甲状腺手术中甲状旁腺保护专家共识》,进一步规范了甲状保护技术应用[18-19]。共识中指出,在手术操作中,应紧贴甲状腺固有被膜正确处理甲状腺上下动脉,可更好的保留甲状旁腺的血供。有多种甲状旁腺识别方法,如肉眼识别、沉浮试验、亚甲蓝正显像(目前很少应用)、术中冰冻病理切片、洗脱液PTH检查、纳米炭负显像等,每种方法各有优缺点。近年来,纳米炭负显影技术逐渐开展应用,向甲状腺腺体内注射纳米炭后,甲状腺腺体黑染,甲状旁腺不黑染,可以使甲状旁腺特异性负显影,有利于准确识别甲状旁腺。另外,纳米炭可沿着淋巴管引流,用于前哨淋巴结示踪,特异性强,可用于鉴别甲状旁腺和淋巴结,在更好的保护甲状旁腺的基础上,清扫更多的淋巴结,术后分期更准确,提高手术疗效。研究报道,吲哚菁绿荧光实时成像技

术对于甲状腺癌根治术淋巴结清扫具有指导价值。向腺体内注射吲哚菁绿后,在荧光探头激发术区后,腺体和淋巴结在屏幕上显示高亮度,甲状旁腺呈灰色,可以有助于精确识别甲状旁腺,同时帮助特异性识别淋巴结,并可以达到实时动态成像,使淋巴结清扫更加彻底,可以作为术中甲状旁腺识别和淋巴结示踪的一种新方法[20]。该技术仍需要大样本临床研究证实其淋巴结示踪的优势。

3.3 腔镜和机器人甲状腺手术常规甲状腺开放手术的颈部切口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美观。特别是对于瘢痕体质的病人,颈部瘢痕对病人造成了心理压力。腔镜甲状腺手术使切口高度隐藏,可以实现颈部无切口,达到很好的美容效果。腔镜甲状腺手术的开展已经有20余年历史。Gagner 等[21]于1996 年首次报道了腔镜下甲状旁腺次全切除术。Hüscher等[22]于1997年首次报道胸壁入路腔镜下甲状腺腺叶切除术。Miccol等[23]于1997年报道了腔镜辅助甲状腺手术-Miccoli 手术。国内于2001 年开始逐步开展腔镜甲状腺手术[24]。手术入路包括胸前入路、锁骨下入路、腋下入路、腋乳入路和经口入路等[25]。胸前入路是首选的颈外途径,该入路又包括胸乳入路和全乳晕入路,其中全乳晕入路美容效果更佳。随着腔镜设备的不断更新换代,腔镜技术的不断提高,手术适应证也在不断扩大,但应坚持“治病第一、功能保护第二、美容第三”的原则,避免盲目开展和随意创新[25]。临床中应严格把握适应证,甲状腺恶性肿瘤中只有分化型甲状腺癌直径≤2 cm,且未侵犯邻近器官,才适于行腔镜甲状腺手术。但是,腔镜甲状腺手术亦有其不足之处,例如,不规范的操作会造成出血,污染术区,严重者需

要中转开放手术;淋巴结清扫存在盲区,对于Ⅰ、ⅡB、Ⅴ、Ⅶ区或胸锁关节及锁骨水平以下淋巴结转移者,难以达到理想的显露效果;腔镜手术所使用的的器械为直杆器械,由于“杠杆效应”和“筷子效应”的存在,在清扫时操作空间受限,会造成清扫不彻底。近年来,机器人外科手术系统以其高分辨3D成像、器械腕部7个自由度、滤除震颤、“主-仆式”远距离操作等独特的优势,在多种部位手术中得到广泛应用。由于甲状腺手术操作空间狭小,特别是需要保护喉返神经和甲状旁腺,故需要精细操作,机器人手术恰恰以其独特的优势满足了此项要求。我国《机器人手术系统辅助甲状腺和甲状旁腺手术专家共识》中也明确了甲状腺癌应用该项技术的适应证,具体为:肿瘤直径≤2 cm,无气管、食管和血管神经等邻近组织器官侵犯,无颈部淋巴结广泛转移且肿大淋巴结无融合固定,上纵隔无淋巴结肿大[26]。虽然机器人甲状腺手术近年来得到不断开展,但高额的手术费用和系统维护费、较长的手术时间等因素限制了其在临床普遍开展。腔镜和机器人甲状腺手术目前仍处于开始阶段,其安全性和有效性仍然需要更多临床研究数据提供高级别循证医学证据支持。

4 多学科综合治疗协作组(MDT)模式制定科学的治疗策略

MDT模式目前已经用于多种肿瘤的治疗,在全球范围内广泛推广并取得良好的效果。可以通过定期、定时、定员、定址的多学科讨论会形式,真正实现与疾病诊治密切相关的学科之间无缝连接,汇集多学科最新发展动态,进而制定更为科学、合理、有效的诊疗策略,实现个体化、精准治疗,最终提高疾病综合疗效。甲状腺癌治疗模式是以外科为主的

综合治疗,包括:手术、内分泌治疗、131I治疗、放疗、靶向治疗等。整个诊治过程涉及甲状腺外科、耳鼻喉科、胸外科、麻醉科、内分泌科、核医学科、放疗科、肿瘤内科、重症医学科、超声科、病理科、影像科等。尤其是对于复杂疑难的甲状腺癌,制定科学合理的围手术期管理和手术策略以及术后辅助治疗方案尤为重要。因此,MDT应贯穿复杂疑难甲状腺癌疾病诊疗全过程[27]。

5 术后规范化管理有助于评价和巩固外科疗效

术后规范化管理包括规范化辅助治疗和规范化随访。DTC是相对惰性病程的恶性肿瘤,经过外科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整体预后较好,10年存活率高达93%,但其中约30%的DTC病人会出现复发或转移,约2/3发生在术后年10年内[28-29]。因此,DTC病人的长期规范化随访和监控尤为重要。对于甲状腺癌术后病人,尤其是对于复发高风险者,通过术后规范化随访,可以动态观察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尽管根据2018年美国SEER数据库发布的统计数据,目前我国的甲状腺癌5年存活率(84.3%)低于美国(98.3%),但相信通过早期筛查的普及、外科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术后规范化管理,此生存差距会逐渐缩小[30-31]。

5.1 术后危险度评估术后危险度评估包括初始危险度评估和再次危险度评估[8]。初始危险度评估是以术前、术中和术后数周获得信息为参考依据,进行精确复发危险度分级,分为低危组、中危组和高危组,根据分级制定治疗和后续随访计划。对于高危死亡或高危复发者,

手术后必须行131I治疗及其他系统性辅助治疗;低危死亡或低危复发者随访过程无需TSH抑制治疗及其他辅助治疗;对于低危或中危者实施辅助治疗前均须对治疗的利弊进行个体化分析[32]。当治疗1~2年后,须重新评估复发危险度,将治疗反应加入评估体系[6]。(1)良好组:抑制状态下和刺激状态下,Tg均<1 μg/L,超声检查未发现病灶。(2)一般组:抑制状态下Tg<1 μg/L,刺激状态Tg为1~10 μg/L。超声检查无特异性改变或仅见到稳定的直径<1 cm的淋巴结。欠佳组:具有以下任何之一者,抑制状态Tg>1 μg/L或刺激状态Tg>10 μg/L;血清Tg升高;断层及核医学成像发现直径>1 cm病灶,尤其是病灶体积增大或氟脱氧葡萄糖正电子发射计较机断层扫描(FDG-PET)显像阳性[32]。对于评估良好组,可以降低后续随访频率;对于一般组,应以密切观察为主,仅在有证据表明病灶存在及血清Tg升高时给予辅助治疗,而对于欠佳组,应给予积极的辅助治疗。

5.2 术后辅助治疗对于DTC,术后辅助治疗主要为TSH抑制治疗和131I治疗。通过补充甲状腺素来维持人体需要的甲状腺素水平及抑制垂体分泌TSH,可以一定程度上降低DTC复发率,改善病人存活率。原则上,术后TSH抑制在正常参考值的低限或低限以下、甚至检测不到的程度。2012年,我国《甲状腺结节和分化型甲状腺癌诊治指南》中提出了基于双风险评估的TSH抑制治疗目标,即根据疾病的复发分级结合不良反应风险分层,TSH抑制的水平也不尽相同[8]。随访过程中,根据术后危险度再评估结果调整新的TSH目标范围。术后131I治疗是DTC综合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8]。其有两个作用:(1)清除术后残

留的甲状腺组织。除所有癌灶直径<1 cm且无腺外浸润、无淋巴结和远处转移的DTC外,均可考虑给予131I治疗。(2)清除手术不能切除的转移灶。对于无法手术切除、但具备摄碘功能的转移灶(包括局部淋巴结转移和远处转移),应行131I治疗。131I治疗可降低术后复发率,提高病人存活率。随着对甲状腺癌发病及进展分子机制的深入研究,目前靶向治疗相关的药物也不断被证实其有效性。对于无法行R0手术切除的晚期甲状腺癌,分子靶向治疗成为新的选择。靶向治疗过程中,定期复查评估肿瘤分期,依然有行根治性手术的机会。

5.3 术后定期复查项目对DTC病人进行长期规范化随访复查有重要的临床意义。随访内容包括甲状腺功能和Tg测定、颈部超声、必要时穿刺活检及131I全身扫描、18FDG-PET等[33]。通过随访,动态观察病情变化。如早期发现复发,仍有再行手术治疗的机会。通过复查可以客观评价疗效,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综上所述,在我国学者的共同努力下,在专业学术组织的引导下,通过学术交流,开展高质量的临床研究,为新的治疗技术和理念提供高级别循证依据;同时通过制定诊疗指南和专家共识,促进诊治规范化。规范临床治疗流程,推广应用新技术,贯彻新理念,最终必将提高甲状腺癌整体诊疗水平,提高病人生活质量、改善预后。

2.甲状腺癌诊疗规范(2018年版)

甲状腺癌诊疗规范(2018年版) 一、概述 甲状腺癌(Thyroid Cancer)是一种起源于甲状腺滤泡上皮或滤泡旁上皮细胞的恶性肿瘤,也是头颈部最为常见的恶性肿瘤。近年来,全球范围内甲状腺癌的发病率增长迅速,据全国肿瘤登记中心的数据显示,我国城市地区女性甲状腺癌发病率位居女性所有恶性肿瘤的第4位。我国甲状腺癌将以每年20%的速度持续增长。 根据肿瘤起源及分化差异,甲状腺癌又分为:甲状腺乳头状癌(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PTC)、甲状腺滤泡癌(follicular thyroid carcinoma,FTC)、甲状腺髓样癌(medullary thyroid carcinoma,MTC)以及甲状腺未分化癌(anaplastic thyroid cancer,ATC),其中PTC最为常见,约占全部甲状腺癌的85%~90%,而PTC和FTC合称分化型甲状腺癌(differentiated thyroid carcinoma,DTC)。不同病理类型的甲状腺癌,在其发病机制、生物学行为、组织学形态、临床表现、治疗方法以及预后等方面均有明显不同。DTC生物行为温和,预后较好。ATC的恶性程度极高,中位生存时间仅7~10个月。MTC的预后居于两者之间。 二、诊疗技术和应用 (一)高危人群的监测筛查 有如下病史时需要高度警惕甲状腺癌,尽早进行筛查:①童年期头颈部放射线照射史或放射性尘埃接触史;②全身放射治疗史;

③DTC、MTC或多发性内分泌腺瘤病2型(MEN2型)、家族性多发性息肉病、某些甲状腺癌综合征[如多发性错构瘤综合征(multiple hamartoma syndrome)、Carney综合征、沃纳综合征(Werner syndrome)和加德纳综合征(Gardner syndrome)]等的既往史或家族史。 (二)临床表现 1.症状 大多数甲状腺结节患者没有临床症状。通常在体检时通过甲状腺触诊和颈部超声检查而发现甲状腺小肿块。合并甲状腺功能异常时可出现相应的临床表现,如甲状腺功能亢进或甲状腺功能减退。晚期局部肿块疼痛,可出现压迫症状,常可压迫气管、食管,使气管、食管移位。肿瘤局部侵犯重时可出现声音嘶哑、吞咽困难或交感神经受压引起霍纳综合征(Horner syndrome),侵犯颈丛可出现耳、枕、肩等处疼痛等症状。颈淋巴结转移引起的颈部肿块在未分化癌发生较早。髓样癌由于肿瘤本身可产生降钙素和5-羟色胺,可引起腹泻、心悸、面色潮红等症状。 2.体征 甲状腺癌体征主要为甲状腺肿大或结节,结节形状不规则、与周围组织粘连固定,并逐渐增大,质地硬,边界不清,初起可随吞咽运动上下移动,后期多不能移动。若伴颈部淋巴结转移,可触诊颈部淋巴结肿大。

(完整版)甲状腺癌术后饮食

甲状腺癌术后饮食 甲状腺癌术后饮食是怎样的?甲状腺癌给患者带来的那份伤痛是很大的的,患上甲状腺癌最主要的就是积极的治疗,一旦患发甲状腺癌疾病对患者的身体健康危害是非常大的,其实甲状腺癌病人术后饮食对病人康复是起到一定作用的,如果甲状癌病人不注意这一点,那么有可能导致其它的症状发生。 甲状腺癌日常饮食1、宜多吃具有增强免疫力作用的食物:甜杏仁、芦笋、薏米、甲鱼、核桃2、宜多吃具有抗甲状腺癌作用的食物:茯苓、山药、香菇、无花果、慈姑、魔芋、海参、冬虫夏草、海带。 3、宜吃具有健脾利水作用的食物,如黑豆、韭菜、青鱼、虾、鹌鹑蛋、石榴、薏米、魔芋中医治疗甲状腺疾病的养生保健包括精神养生、体质养生、饮食养生等多方面。 1、精神养生:心理的暗示作用是很强大,每一个病人都被要求每天有个好心情,这样对病情康复有很好的作用,养生同样注重精神状态的保健,所以,要战胜甲状腺病,首先需要做到的就是避免不良情绪,保持良好的心态。甲状腺病患者可以在早上一睁眼,心里就默想:“今天真是好心情”,让自己怀着愉悦的心情开始每一天。还可以在临睡前,做十分钟的调吸放松。端坐排除杂念,先尽可能的 深深吸一口气,然后很缓慢的把气一点点地呼出,这样使一天繁杂的心态平静下来,机体得到放松休息。 2、体质养生:甲状腺疾病患者要适当配合中药进行身体的调理,增强自身的体质状况,要改变不良的生活习惯,避免高强度的工作,劳累紧张、熬夜等,因为规律的生活习惯等对甲状腺疾病的康复很有必要。最主要的就是科学的进行体育锻炼,是最好的治病方法。 3、饮食养生:甲状腺发生病变很多是由于患者不注意合理、科学的搭配日常饮食,造成了营养失衡。甲亢患者要忌食含碘食物,像海产品中以海带和紫菜含碘最多,平时甲亢患者应该避免食用。 4、辛辣、烟酒等刺激性食品,可导致甲亢患者机体代谢更加旺盛,心跳加快出汗更多,要少吃或不吃。甲鱼、乌龟有补肾滋阴散结作用,特别适合甲亢患者食 用。甲亢合并白细胞减少的患者可食用补血生血的阿胶、龙眼肉,平时还可以用沙参、玉竹、麦冬等滋阴之品煲汤,用菊花、玫瑰花、莲子心清热之品泡茶饮。 梨子“生者可清六腑之火,熟者可滋五脏之阴”;柑橘富含维生素C和钾,对甲亢

甲状腺癌外科治疗的手术方式及其进展探讨

甲状腺癌外科治疗的手术方式及其进展探讨 发表时间:2016-12-08T13:56:59.620Z 来源:《航空军医》2016年第22期作者:刘颖1 史小英2 [导读] 针对各类手术方式的优缺点进行分析,以期为甲状腺癌外科治疗方式的选择提供参考依据。 1大荔县医院 715100;2西部空军452医院 610061 【摘要】手术治疗作为甲状腺癌临床治疗的核心方式,本文针对甲状腺癌患者采用各类手术疗法进行分析和总结,其中针对传统甲状腺癌手术治疗、术中甲状旁腺激素测定和神经监测以及内镜切除手术等进行综述,针对各类手术方式的优缺点进行分析,以期为甲状腺癌外科治疗方式的选择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甲状腺癌;外科治疗;进展;手术方式 甲状腺癌作为一种常见的临床内分泌相关肿瘤,近几年相关研究关于本病的患病率调查结果显示:甲状腺癌患病率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此外,呈现出不断年轻化的态势,故采取科学有效的方式治疗甲状腺癌患具有重要的意义。从甲状腺癌的生物学特点以及病理分型进行分析。患者所采用的治疗方式存在差异,其中以外科手术为主包括病侧甲状腺腺叶联合峡部切除术、近全甲状腺切除以及病侧甲状腺腺叶联合峡部联合对侧腺叶大部切除。本文针对现今各种甲状腺癌外科治疗的手术方式及其进展进行探讨。 一、甲状腺癌患者的外科手术方式 (一)传统手术方式 传统甲状腺癌患者的手术方式主要包括病侧甲状腺腺叶联合峡部切除术、近全甲状腺切除以及病侧甲状腺腺叶联合峡部联合对侧腺叶大部切除三类[1]。就病侧甲状腺腺叶联合峡部切除术而言,其可用于甲状腺癌患者中的甲状腺腺体切除范围,此手术方式具以下优点:术后较少出现并发症;侧腺叶癌肿的复发率较低;可对患者的甲状腺功能予以保留。但有学者认为,甲状腺癌患者中约存在30%-80%于初诊时可见多发病灶,若采用此术式进行治疗,其治疗方式不彻底,存潜在病灶遗留隐患,而侧甲状腺腺叶复发率及肺转移率较高[2]。就病侧甲状腺腺叶联合峡部联合对侧腺叶大部切除手术而言,其优点包括:促使局部复发率及转移率、侧甲状腺微小病灶大幅度降低;若对侧甲状腺腺叶再现癌肿,可选择使用放射碘予以残留腺体消除,无须手术;并发症的发生率低。就近全甲状腺切除术而言,该类手术方式在日欧美等国家较为常用,其优点包括可对腺体双叶多的中心癌灶予以全部切除;术后采用放射碘检测复发、转移、治疗更为便捷;利于甲状腺球蛋白检测以及肿瘤的复发、转移监测;并发症发生率的降低;复发风险的降低以及生存率的提高,可有效防止出现二次手术并发症的现象。但该术式使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喉返神经受损、低钙血症、颈部血肿等术后并发症的风险。 淋巴结在甲状腺癌患者中较为常见,其超声检出率为30%左右,相关研究证实甲状腺伴淋巴结转移患者存在较高的复发率和死亡率,因此对于甲状腺患者颈部淋巴结的清扫尤为重要。清扫颈部淋巴结的主要手术方式包括传统型、选择性和改良型三种[3]。就传统型而言,主要是对于肿瘤累及周围组织患者;就改良型而言,肿瘤未突破淋巴结包膜、淋巴结较少患者较为适用;就选择性而言,对于Ⅵ区淋巴结的检查和清扫,Ⅵ区淋巴结阳性者适用Ⅱ-Ⅳ区淋巴结清扫。传统手术方式多在颈部造5-8cm的切口,切口形状多为低领长弧形或者“Y”、“H”、“ L”型切口,由于颈部解剖存在较为复杂的结构,且重要器官较多,故容易存在声嘶、出血等并发症,进而引起患者死亡+[4]。 (二)内镜切除手术 伴随医学技术的发展,微创手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此类事故发生率。内镜甲状腺切除术已成为甲状腺外科的关注热点,在甲状腺腺瘤、结节性甲状腺肿及伴甲状腺功能亢进等方面的良性病变中较为适用。该术式要求单纯结节的直径不超过6.0cm,囊性结节可超过6.0cm。该术式的效果较之于传统的开放性手术较好,不仅可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还可有效缓解其术后疼痛感等。注意该术式不可用于≥6.0cm实性结节、不耐受全麻者、术后复发者、颈部放疗史者等,该术式的手术适应证有限且操作技术较为复杂、视觉效果较差、对切口要求较高。 二、甲状腺癌患者外科手术方式的研究进展 (一)术中神经监测 喉返神经损伤作为甲状腺手术中的一种较为常见的并发症,其诱发因素主要包括术中钳夹、切割、结扎、电灼伤、牵拉及压迫、缺血等。其操作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及步骤:1打开颈鞘以能够使得同侧的迷走神经予以显露和识别喉返神经的目的,将采用探针刺激而获得的电信号结果记录为V1;2待气管食管沟的喉返神经得以显露后,将探针获得的信号值记为R1;3喉返神经全显露至Berry韧带解剖游离后,对其显露部的最近端予以测试,记录测试值R2;4于手术视野内采取彻底止血操作,其后对迷走神经予以测试,获得的信号值记为V2值。5比较V2、V1,R2、R1,喉返神经功能正常完整表现是而者信号未存在显著的减弱,引出V1信号,可将声带接触、监测故障、肌松状态影响等情况予以排除;喉返神经永久性损伤的表现是R2、V2信号出现丢失;术中监测时出现喉返神经肌电信号减少的情况应选择立即停止操作,防止出现喉返神经暂时性损伤。 (二)测定术中甲状旁腺激素 甲状旁腺功能低下为另一常见甲状腺手术并发症,其病发原因包括甲状腺再次手术、甲状腺癌、增加甲状腺切除范围、中央颈淋巴清扫术采取等。患者可能存在术后血钙方面的问题,故需要监测情况,故于术后早期采用口服钙剂等方式可实现防止出现低血钙的情况出现,但可致使无低钙血症者现反弹高钙而增加成本加重负担。测定术中甲状旁腺激素是一项辅助性的新技术,现已被应用于甲状腺外科手术中。甲状旁腺激素测定作为一项较为敏感的工具,不仅可对术后血钙正常与否予确定,还对术后低钙血症的发生风险予以确定。检测甲状旁腺激素可有效地防止出现低钙血症,还可准确地预测正常血钙、低钙血症的围术期。 三、小结 伴随医学技术的发展,目前临床上治疗甲状腺癌患者采用的手术方式逐渐朝着微创手术的方向发展,其不仅能够有效地提高甲状腺癌患者的术前诊断准确性,而且可以为甲状腺癌患者的手术成功率提供有效保证。 参考文献: [1]应则贵.甲状腺癌的外科手术治疗研究进展[J].中国乡村医药杂志,2014,1(4):96-98. [2]陈祯勇.分化型甲状腺癌外科治疗的研究进展[J].当代医学,2013,19(301):11-13.

分化型甲状腺癌的治疗进展

分化型甲状腺癌的治疗进展 【关键词】甲状腺癌 分化型甲状腺癌占甲状腺癌的绝大多数,起源于甲状腺滤泡细胞,包括乳头状癌和滤泡细胞癌。乳头状癌是最常见的甲状腺癌,呈多中心性,无包膜,有1/3的患者可发生转移,最常转移的部位是淋巴结,其次是肺。滤泡细胞癌占甲状腺癌的5%~10%,有包膜,侵犯包膜是肿瘤扩散的特征,其预后依赖于肿瘤分化的程度和是否发生了扩散。滤泡细胞癌可转移至骨,引起溶骨性破坏。总的来说,分化型甲状腺癌的预后很好,即使在5%~20%有淋巴结转移的患者和10%~15%的有远处转移的患者,其10年生存率仍达80%~95%。导致预后较差的因素有:男性、高龄、肿瘤较大、分化较差、已有局部侵犯和远处转移。 1手术治疗 手术是最早使用的治疗方法,适用于所有直径大于1cm的甲状腺癌。在术式选择上,目前国外主张行甲状腺全切的占多数,国内一些学者也主张行甲状腺全切术,这一术式可以将甲状腺组织全部去除,也可以使血清甲状腺球蛋白(Tg)水平降到最低。甲状腺全切术对外科医生的要求较高,需要由经验丰富的医生来实施,以减少并发症如甲旁减、喉返神经损伤等的发生。甲状腺次全切除手术的风险较小,并发症发生率较低,但如果残留的甲状腺组织偏多,则对术后的进一步处理造成影响,用放射性碘对残余甲状腺组织的清除成功率会较低。

2手术后的进一步处理 回顾性研究表明,至少对于直径大于1cm的乳头状癌和滤泡细胞癌来说,手术后给予口服放射性碘清除残余甲状腺组织可以减少甲状腺癌的复发率,并且提高了生存率。这是由于放射性碘不仅可以摧毁颈部和其他部位的癌细胞,而且增加了下一步进行的放射性碘全身扫描的特异性。常用的放射性碘剂量为4000MBq[1]。在甲状腺全切后3~4周,当促甲状腺素(TSH)水平达到最高时进行残余甲状腺组织的清除效果最好。做残余甲状腺组织的清除时需要提供特殊隔离的房间,2~3d后体内的放射性碘水平便可以降低到不需进行隔离的水平,此时,需行治疗剂量的放射性碘全身扫描。通常放射性碘被甲状腺床、腮腺、胃肠道、膀胱所吸收,如果在其他部位有显影则提示转移灶。 3甲状腺癌的随访手段 3.1临床随访每6~12个月的定期随访,临床医生对患者甲状腺床和局部淋巴结的检查可以发现甲状腺癌的复发[2]。甲状腺切除后如果在甲状腺部位发现肿物,要高度警惕甲状腺癌复发。甲状腺癌常伴有同侧颈淋巴结转移,颈部各区中除颏区外其它各区均可累及。转移的淋巴结大多在颈内静脉周围,同时可循淋巴管向颈后三角区或向纵隔淋巴结转移,很少向颌下区转移。颈浅淋巴结在正常情况下不会肿大,一旦肿大,特别是颈前带状肌和胸锁乳突肌之间淋巴结肿大,即意味着存在淋巴道逆行转移,颈淋巴结转移灶可以穿破淋巴结包膜,互相融合成块或侵及邻近的血管、神经和周围的软组织。约有4%的病

甲状腺癌外科治疗的回顾性分析

甲状腺癌外科治疗的回顾性分析 摘要】目的探讨甲状腺癌的临床病理特点、诊断和治疗,为进一步提高临床治 疗效果提供新的资料和思路。方法对32例甲状腺癌手术治疗病例的临床资料进 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患侧腺叶全切除2例(6.25%),患侧腺叶全切除+峡部切除 2例(6.25% ),患侧腺叶全切+峡部切除+对侧腺叶次全切除3例(9.38%)。根治 切除8例(25%);改良根治切除17例(53.13%),其中,五保留改良根治切除3 例(9.38%);无手术死亡,治愈30例(93.75%),发生并发症6例(18.75%); 甲状腺癌总体1、3、5年生存率分别为100%、92.86%、85.71%。结论肿瘤 的部位、术中冷冻快速切片、临床分期、术前B超等决定原发灶的手术方式。影 响甲状腺癌预后的因素有:性别、年龄、肿瘤大小、侵犯甲状腺外膜、临床病理 分期。 【关键词】甲状腺癌手术治疗生存率 甲状腺癌的发病率占全身恶性肿瘤的0.2%(男性)~1%(女性) [1],其中以甲状腺乳头状腺癌和甲状腺滤泡状腺癌为多见,约占80%[2]。因与较常见的甲状腺结节难以鉴别,故在外科处理上较为棘手。我们自2004年1月至2008年12月收 治均经病理症实的甲状腺癌32例,现就外科治疗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4年1月~2009年12月我院共收治甲状腺癌32例,男9例(28.13%),女23例(71.87%)。男女比例为1: 2.56。年龄15~73岁,平均40.53岁,31~50岁为高发年龄。均手术治疗并经病理确诊。 1.2 临床表现病史6天~5年,平均 2.8年。病史<1年13(40.63%),l~10年16例(50%),>10年3例(6.25%)。患者均以甲状腺结节入院,经B超检查证实单 发结节18例,双发结节5例,多发结节9例,钙化14例,沙砾样钙化2例。首 发症状多为颈前肿物,伴声嘶3例,伴颈前胀痛2例,伴吞咽不适1例,伴甲亢 症状1例;体检发现1例。所有病例术后石蜡切片均证实为甲状腺癌。 1.3 手术方式患侧腺叶全切除2例(6.25%),患侧腺叶全切除+峡部切除2例(6.25%),患侧腺叶全切+峡部切除+对侧腺叶次全切除3例(9.38%)。根治切除8 例(25%);改良根治切除17例(53.13%),其中,五保留改良根治切除3例(9.38%)。 2 结果 2.1 病理情况本组病理诊断为乳头状癌21例,滤泡状癌7例,髓样癌3例, 未分化癌1例(详见表1)。32例中25例有淋巴转移(78.13%),气管瘤有淋巴 转移者占53.13%,颈内静脉周围转移者占40.63%,颈后三角淋巴转移者占 21.88%。本院临床诊断的病理符合率为40.63%。病理分期(按中国抗癌协会采 纳的UICC的TNM分期2002年第六版)I期16例(50.0%),Ⅱ期14例(43.75%),Ⅲ期1例(3.13%),IV期1例(3.13%)。 表1 32例甲状腺癌的年龄和病理类型分布 2.2 手术并发症本组病例无手术死亡,治愈30例(9 3.75%),发生并发症6例(18.75%), 主要有一过性声嘶1例(3.13%),永久性声嘶2例(6.25%),暂时性抽搐1例(3.13%),永久性 甲状旁腺功能低下2例(6.25%)。 2.3 术后激素抑制治疗术后口服甲状腺片40~80 mg/d或左旋甲状腺素片50~150μg/d,复查时视血清中T3、T4及TSH水平加以调整,维持T3、T4于正常水平线,而TSH水平<0.01 mmol/L。 2.4 随访随访患者28例,随访率为87.5%。随访期1~5年,平均随访32个月,其总体

碘治疗分化型甲状腺癌精编WORD版

碘治疗分化型甲状腺癌精编W O R D版 IBM system office room 【A0816H-A0912AAAHH-GX8Q8-GNTHHJ8】

北京协和医院核医学科林岩松 碘-131治疗是分化型甲状腺癌治疗的一个重要步骤 为什么分化型甲状腺癌需要碘-131进行“去残”治疗? 颈部神经血管非常丰富,甲状腺组织与神经、血管及甲状旁腺的解剖关系密切,外科手术常常难以完全切除所有的甲状腺组织,残存的甲状腺组织可能存在甲状腺癌复发的隐患;由于甲状腺癌(尤其是乳头状癌)具有多灶生长的趋势,因此在残存的甲状腺组织中可能存在残余的甲状腺癌病灶,碘-131可以找到体内的残存甲状腺组织和残存的甲状腺癌病灶,通过碘-131在衰变过程中释放出β射线摧毁残余的甲状腺组织及可能存在的肿瘤病灶,通过这种“去残”治疗,达到预防和降低局部复发和转移的目的。 为什么碘-131也能治疗分化型甲状腺癌转移灶? 甲状腺能生产甲状腺激素,而碘是合成甲状腺激素的必备物质之一。碘-131与碘具有相同的化学性质,口服后也能被甲状腺选择性摄取。绝大部分分化型甲状腺癌如甲状腺乳头状癌与滤泡癌也保留了摄碘功能,因此,在正常甲状腺组织被去除之后,这些甲状腺癌细胞就能摄取碘,利用碘-131所发射出的射线,可以有效地消灭局部及远处转移病灶中的肿瘤细胞,达到预防及控制肿瘤进展的目的。 分化型甲状腺癌需要哪些治疗? 大多数分化良好的甲状腺癌的治疗历经“三步曲”:①甲状腺全切术;②碘-131治疗;③甲状腺激素抑制治疗。经过碘-131治疗与仅采取手术治疗的病人相比,其复发及转移的几率明显降低。

我科分化型甲状腺癌的131I治疗简要流程 1、下述甲状腺癌病人术后应进行131I治疗:Ⅲ和Ⅳ期(TNM分期)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所有年龄小于45 岁Ⅱ期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大多数年龄大于45岁Ⅱ期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选择性Ⅰ期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特别是那些肿瘤病灶多发、出现淋巴结转移、甲状腺外或血管浸润的患者;侵袭型病理类型的患者(高细胞、岛细胞或柱细胞类型); 2、术后四周或停用甲状腺激素、低碘饮食四周以上; 3、复查近期(一个月内)甲功生化2+3;甲状腺球蛋白(Tg); 4、复查近期肾功+肝功、血常规; 5、行131I全身显像(该项目需预约,一般于每周二服药;于周三行131I全身显像); 6、核医学治疗医师对病人进行问诊、查体病历书写; 7、剂量制定,全科讨论,上级医生审核。 8、交代治疗的利弊及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病人需签署治疗知情同意书; 8、每周二入西院观察室入院两天,星期四上午开始服用甲状腺激素(如优甲 乐、甲状腺片等); 9、服用治疗剂量131I一周后行131I全身显像。 10、治疗后两个月复查甲功生化2+3+Tg,门诊随诊。

甲状腺全切除术在甲状腺癌外科治疗中的有效性及价值

甲状腺全切除术在甲状腺癌外科治疗中的有效性及 价值 甲状腺癌属于近年来临床中高发的甲状腺恶性肿瘤疾病,在全身恶性肿瘤疾病中占比约为1%,临床中多以乳头状癌最为常见,且多数患者的癌灶起源自滤泡上皮细胞。目前对于甲状腺癌患者的主要治疗方案为外科手术切除,具体术式方面又包括同侧切除术、局部切除术以及全切除术。本文将着重探究甲状腺癌患者采用甲状腺全切除术的治疗有效性和应用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抽取2021年3月~2021年4月我院74例甲状腺癌外科手术病例,以其外科手术方案为标准分组,观察组(甲状腺全切除术组,37例):男10例,女27例;年龄35~86岁,平均(57.6±0.3)岁。对照组(甲状腺局部切除术组,37例):男11例,女26例;年龄33~87岁,平均(56.8±0.5)岁。2组线性资料在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行甲状腺局部切除术治疗,即针对患侧腺叶进行全切除并结合峡部切除术方案治疗,于直视下对静脉进行结扎,并对病变周边组织及血管进行钳夹,针对患侧腺叶以及峡部进行切除;同期观察组则改为甲状腺全切除术方案治疗,术前需全面检查以了解其病变情况,术中保持仰卧位,头部向对侧偏移,实施颈丛麻醉或者高位硬膜外麻醉,于直视下针对患者静脉深侧进行结扎,病变组织及血管利用止血钳夹进行夹注,针对甲状腺病变组织进行完全切除,同时手术操作期间对于疑似病變组织还需要快速行病理检查。术毕后常规缝合切口,同时结合其病症情况辅助应用甲状腺激素抑制剂以及核素等药物治

疗。 1.3 评估指标 (1)根据患者的甲状腺功能恢复情况等进行手术效果的评价,显效:甲状腺功能恢复至正常,且相关临床症状消退;有效:甲状腺功能明显改善,且相关临床症状大部分消失;无效:即症状及甲状腺功能等均未改善。(2)两组术后均随访6个月,统计其疾病复发率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本文数据以SPSS 17.0分析,标准差以(x±s)描述,行x2检验,P0.05为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手术疗效比较 观察组的手术治疗总有效率97.30%,对照组89.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术后复发率比较 观察组的术后复发率2.78%(1/36),对照组的术后复发率为12.12%(4/33),且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甲状腺癌近年来临床发病率较高,此类患者的症状多表现为甲状腺功能减退以及低钙血症等,同时还可能诱发手足痉挛等并发症情况。目前对于甲状腺癌患者的外科治疗,手术方案包括甲状腺全切除术、局部全切除术等。本次研究中对于甲状腺全切除术的应用价值进行了对比和分析,从研究结果来看,观察组经治疗总体的手术治疗有效率高于同期对照组,并且术后随访期间发现观察组的复发率低于同期对照组。这提示,通过运用甲状腺全切除术,有利于提高甲状腺癌患者的治疗效果,并更好地降低患者术后复发风险。 综上所述,在甲状腺癌患者外科治疗中通过采用甲状腺全切除术,可有效的提高治疗效果并降低患者复发风险。

中国甲状腺结节与甲状腺癌诊治指南

中国甲状腺结节和甲状腺癌诊治指南 (外科部分)

3-2 甲状腺结节的手术治疗 3-2-1 良性甲状腺结节的手术适应证 下述情况下,可考虑实施手术治疗甲状腺结节:①出现与结节相关的压迫症状,如呼吸道、消化道、神经压迫症状等;②合并甲状腺功能亢进,内科治疗无效者;③肿物位于胸骨后或纵膈内;④结节进行性生长,临床考虑有癌变倾向或合并甲状腺癌高危因素;观察一年以上体积增大50%⑤因外观或思想顾虑过重影响正常生活而强烈要求手术者可作为手术相对适应症。 推荐:良性甲状腺结节符合以上适应证者可考虑手术治疗。 3-2-2 病理确定良性甲状腺结节的手术术式 在彻底切除甲状腺结节的同时尽量保留正常甲状腺组织,根据结节的数量、分布、是否合并甲状腺肿和甲状腺功能异常等,可依次考虑采用甲状腺肿物切除、部分切除、腺叶切除、次全切除、近全切、全切除术式。常规保留术侧甲状旁腺和喉返神经 定义: 甲状腺肿物切除术指仅切除甲状腺内肿物,而保留其余正常甲状腺组织的术式; 甲状腺部分切除术指切除包括肿物及周围部分腺体,而保留剩余正常腺体的切除手术; 甲状腺腺叶切除仅切除病变一侧腺叶,而保留对侧腺体及峡部甲状腺组织; 甲状腺次全切除即切除大部分甲状腺组织,只保留>1g的甲状腺组织或后被膜; 甲状腺近全切除即切除几乎所有甲状腺组织,只保留喉返神经入口处<1g的组织; 全甲状腺切除即切除所有甲状腺组织,无甲状腺组织残存。 全/近全甲状腺切除此术式应慎重使用,建议仅限于甲状腺双侧弥漫性病变、术中难以保留正常甲状腺组织且术者具备甲状旁腺、喉返神经保留手术技巧。

内镜甲状腺手术因其拥有良好的美容效果,可作为良性甲状腺结节的手术手段之一。应慎重选择手术适应症,常用的内镜甲状腺手术径路有:胸骨切迹上径路、锁骨下径路、前胸壁径路、腋窝径路及其它径路。但目前内镜甲状腺手术在美观和手术微创性上尚不能达到完美的平衡,建议优先选择micotin手术等手术创伤小的径路。 3-2-3 术后处理 手术治疗后,应观察手术并发症(如出血、、呼吸困难、喉返神经损伤、甲状旁腺损伤等)的发生情况。研究表明,甲状腺手术经验丰富(年甲状腺手术量超过100例)的医生,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较经验较少者明显降低。手术由于切除了部分或全部甲状腺组织,因此有发生甲状腺功能减退的可能,伴有高滴度甲状腺自身抗体者更易发生。因此,术后应当定期检测甲状腺功能,如发现甲状腺功能减退,应及时给予左旋甲状腺激素(L-T4)替代治疗。 推荐:建议由经过良好的专科培训或甲状腺手术经验丰富的医生实施手术。 推荐:手术后发生甲减的患者应进行左旋甲状腺激素(L-T4)替代治疗。 二、分化型甲状腺癌(Differentiated Thyroid Carcinoma, DTC) DTC起源于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占甲状腺癌的绝大多数。其中,甲状腺乳头状癌(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 PTC)约占85%,甲状腺滤泡癌(Follicular Thyroid Carcinoma, FTC)约占10%,Hurthle细胞或嗜酸性细胞肿瘤占3%左右。一般来说,PTC和FTC的分期、预后均相似。DTC的某些组织学亚型容易发生甲状腺外侵犯、侵袭血管及远处转移,这些亚型包括PTC的高细胞型、柱状细胞型、弥漫硬化型以及FTC的广泛侵润型等,总体复发率高、预后相对较差。因此临床上应根据合理的危险分层,细化外科处理原则,不可一概而论。 低分化型甲状腺癌((poorly differentiated TC),此类肿瘤容易出现大范围的肿瘤坏死以及肿瘤细胞核有丝分裂,临床生物学特点

甲状腺癌中医治疗新进展

甲状腺癌是一种头颈部比较常见的恶性肿瘤,属中医学“瘿瘤”疾的范畴,与石瘿相似,不仅发病率高,而且也很难治愈。近年来,中医在甲状腺癌治疗上的应用逐渐广泛,不同分期、不同治疗阶段的患者大多在中医治疗下都可以获益,减轻痛苦,延长生命,一些患者甚者实现了临床康复或长期带瘤生存。因此,越来越多人将目光投向中医治疗,甲状腺癌中医治疗新进展也受到很多人的关注。 甲状腺癌是我国常见的一种恶性肿瘤,具有病程比较长、治疗难度高,且病情易反复的特点,因而会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甚者是死亡威胁,需要引起警惕。目前,甲状腺癌的治疗多以西医为主,尤其是手术、放疗、化疗等西医常见治疗手段。临床上,多数患者通过西医治疗能够减轻痛苦,延长生命,一些早期患者多能够实现临床康复。但亦有一些患者无法从中获益,一些患者甚至确诊时就已错失西医治疗机会。因此,越来越多人将目光投向我国传统医学中医治疗。 近年来,抗癌新药物不断涌现,但副作用大,以及易产生耐药性的问题却始终得不得很好的解决。由于中医药在临床应用中表现出的种种优势,吸引了很多国内外专家的目光。随着现代药理研究的不断开展,一系列具有抗癌功效的中药得到科学证实,而且这些中药表现出了多靶点、多途径、不易产生耐药性、不良反应小等优势。但中药成分复杂,且多需要与其他中药配伍方能发挥更理想疗效,因此,目前甲状腺癌的中医治疗仍以传统形式为主,甲状腺癌患者应在专业中医指导下,在辩证施治基础上进行合理用药,以尽快控制病情,改善病症,减轻痛苦,延长生命。 郑州希福中医肿瘤医院创始人袁希福院长,在长达三十多年的临床工作中,对甲状腺癌等恶性肿瘤的诊治积累了丰富经验。根据自身多年临床实践经验,袁希福院长认为“肿块的大小与患者的生存期不成正相关,而元气的盛衰与患者生存期及生存质量密切相关”。因此,其提出的三联平衡理论往往重视肿瘤患者阴阳、气血、脏腑功能的调理,以提高患者自身抗癌能力,控制病情,改善病症。多年来,在袁希福三联平衡理论的指导下,很多患者的病情得到了控制,体质也逐渐好转,一些患者虽然体内仍有瘤体,但仍活的好好的。 部分参考案例: 薛光,男,65岁,甲状腺淋巴瘤,河南洛阳人 2013年10月,薛光被确诊为甲状腺边缘淋巴恶性肿瘤,医生说这种病的发病率非常小,在全国仅有几例。进行一次手术后,薛光一点声音都发不出了。医生建议化疗,家人采用高达20800元一支的美乐华为其治疗,不仅没有效果,反而使他的身体更差了。这时,薛光的妻子想起一位叫陈林凤的基督教友曾推荐她到郑州找一位专治肿瘤的中医专家,2013年12月6日,他们抱着试一试的态度,去郑州希福中医肿瘤医院求诊。 薛光服用中药后不仅精神气色好转,嗓子也能正常说话了,全家人对治疗效果都很震惊。服药一年后,复查显示一切正常。薛光因为没有什么不适,以为已康复,之后几年并未按时服药。2016年4月15日,他的病又复发了,医生说需要化疗,但薛光决定不做化疗只吃中药!再次中药治疗后,薛光精神气色又一次好转,肿块缩小(2016年12月13日彩超复查结果显示:颈部肿大淋巴结为3.1×1.2CM,较2016年8月复查的3.7×2.8CM缩小!),生活又恢复了正常。薛光的妻子感慨道:“我历来不相信中医能治癌症这么大的病,但经过这几年的中医治疗,看来这条路真是走对了!” 2019年10月2日,薛光到希福中医院复诊取药巩固时,情况依然很好,更是与袁希福院长笑谈多年的治疗经历,感叹:等到12月份,就六年了,真是很

甲状腺癌

流行病学 1 甲状腺癌约占人体恶性肿瘤的0.2%-1% 。 2 据中山医科大学肿瘤医院资料统计, 甲状腺癌占头颈恶性肿瘤的3.06%。 3 女性多于男性,一般为2~4:1, 发病年龄一般为21-40岁,以40岁左右中年人居多。 病因 甲状腺癌的病因尚不明了,可能与下列因素有关: (1)放射线照射的致癌作用: (2)良性甲状腺病变癌变:如甲状腺瘤和结节性甲状腺肿。 (3)内分泌紊乱:甲状腺乳头状腺癌与TSH关系较为密切。 (4)遗传因素:甲状腺髓样癌可能与染色体遗传有关。 应用解剖 形态位置: 甲状腺呈“H”型,由两个侧叶和峡部构成。约半数可见锥体叶。 侧叶位于喉与气管的两侧,下极多数位于第4~5气管软骨环 之间,峡部多数位于第2~4气管软骨环的前面。 甲状腺侧叶的背面有甲状旁腺,它调节钙、磷代谢。内侧毗邻 喉、咽、食管。在甲状腺后面的下方,喉返神经与甲状腺下动 脉交叉通过,喉上神经的内、外支经过甲状腺上动脉入喉内。 病理 一、病理类型 1. 乳头状腺癌(Papillary Adenocarcinoma) 甲状腺癌中最常见的类型。 2. 滤泡性腺癌(Follicular Adenocarcinoma) 甲状腺癌中次常见的类型。 3. 髓样癌(Medullary Carcinoma, MTC) 甲状腺滤泡旁细胞(也称C细胞)发生的癌, 恶性度较高。 4. 未分化癌(Undifferentiated Carcinoma) 恶性度极高。 根据肿瘤的组织形态又可分为小细胞癌、巨细胞癌和梭形细胞癌 二、扩散与转移 甲状腺内扩散:甲状腺有丰富的淋巴网,肿瘤可在腺体内扩散。 甲状腺外扩展:突破甲状腺包膜,侵犯甲状腺周围组织, 如气管、食管、喉返神经和甲状软骨等。淋巴结转移:常可转移至颈深上、中、下组淋巴结,以中、 下组为常见;喉前淋巴结,喉返神经淋巴链, 锁骨上淋巴结和纵隔淋巴结也可以转移 远处转移:甲状腺癌常可发生远处转移, 以肺转移最多,其次为骨转移。

甲状腺癌诊治指南

甲状腺癌诊治指南 简介 甲状腺癌 (thyroid carcinoma)是最常见的甲状腺恶性肿瘤,是来源于甲状腺上皮细胞的恶性肿瘤。约占全身恶性肿瘤的1.3%~1.5%,且近年有增长趋势。除髓样癌外,绝大部分甲状腺癌起源于滤泡上皮细胞,按病理类型可分为乳头状癌(60%)、滤泡状腺癌(20%)、未分化癌(15%)、髓样癌 (7%)。其中乳头状癌较早出现颈淋巴结转移,但预后较好;滤泡状腺癌肿瘤生长较快,属中度恶性,易经血运转移;未分化癌预后很差,平均存活时间3~6个月。 临床上甲状腺癌与甲状腺腺瘤或结节性甲状腺肿有时不易鉴别,处理亦感到困难,故需加以重视。此外,还可有淋巴系统恶性肿瘤或转移癌,也有少见的甲状腺原发性鳞状细胞癌、甲状腺肉瘤及恶性畸胎瘤等。甲状腺癌中以乳头状癌在临床上较为多见。 流行病学 甲状腺癌在国内外均为散发性。 1.发病率 甲状腺结节的发病率因受到被调查人群的影响而存在一定的差异,但通常认为,甲状腺良性结节是常见疾病。目前,我国没有甲状腺结节发病率的确切统计资料,美国的资料表明,4%~7%的成年人在体检时可发现甲状腺结节,而通过超声波检查甲状腺,或尸检发现的甲状腺结节更多,可高达30%~50%。但甲状腺结节中恶性结节的发生率仅为1%~5%,在甲状腺外科手术中可占甲状腺肿瘤的14%左右。也有报告甲状腺癌约占全身恶性肿瘤的1.3%,女性占73%,男性占27%,并与外源性射线有关。 (1)地域分布:甲状腺癌的年发病率因地域、肿瘤登记系统的不同而有较大的差异,一般而言,男性甲状腺癌的年发病率为1.2/10万~2.6/10 万,女性为2.0/10万~3.8/10万。冰岛和夏威夷是高甲状腺癌发病率的地区,几乎是北欧和北美,如美国和加拿大的两倍。我国甲状腺癌的发病率较低,据天津市1993~1997年肿瘤发病登记资料,甲状腺癌的年发病率为0.35/10万,占全部恶性肿瘤的0.78%。在医院收治的病例中,甲状腺癌所占的比例因医院的类别有所不同,广西肿瘤医院15年收治各种恶性肿瘤18064例,甲状腺癌占1.70%,为第13位。 上海科大学肿瘤医院 1957~1990年收治甲状腺癌1732例,为该院头颈外科收治患者的首位。天津市肿瘤医院1954~1984年收治甲状腺癌1261例,占该院同期收治恶性肿瘤的4.42%。广州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在近10年也治疗400余例甲状腺癌。内分泌系统的恶性肿瘤的发病率不高,甲状腺癌占内分泌系统癌

甲状腺癌外科治疗65例分析

甲状腺癌外科治疗65例分析 (作者:___________单位: ___________邮编: ___________) 【摘要】目的探讨甲状腺癌生物学行为、诊断方法与手术方式。方法对65例甲状腺癌的诊断及手术方式进行总结分析。结果65例均手术治疗,治愈63例,无手术死亡,发生并发症2例,并发症为误伤。结论甲状腺癌的诊断主要依靠术中快速冰冻切片及术后病理检查,根治性切除和改良根治术可获满意效果。 【关键词】甲状腺癌;手术治疗;临床分析 [Abstract] Objective To esplore the biological behavior,diagnosing method and operative technique of thyroid carcinoma.Methods The diagnosing method and operative technique of 65 patients with thyroid carcinoma were made summary analysis.Results Among 65 cases undergone operation,63 cases were cured,without operative death and 2 cases appeared complications,which were accidental injury.Conclusion The diagnosis of thyroid carcinoma mainly depended on fast icy cross-section during operation could attain the satisfactory results.

2020分化型甲状腺癌外科诊疗进展及展望(完整版)

2020分化型甲状腺癌外科诊疗进展及展望(完整版) 摘要 甲状腺癌是最常见的内分泌恶性肿瘤,近年来,发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90%以上的甲状腺癌为分化型甲状腺癌(DTC),其治疗主要采取外科手术为主的多学科综合治疗协作组(MDT)模式。手术切除和淋巴结清扫范围的规范化,术中神经监测技术、甲状旁腺保护技术、颈部无瘢痕美容手术等新技术的开展和规范化应用,推动了甲状腺癌外科治疗的精细化、微创化,极大提升了安全性和治疗效果。通过早期发现和精准手术治疗,术后规范化长期随访,动态观察病情进展,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尤其是对复发甲状腺癌再手术病人,可以进一步提高存活率和术后生存质量。对DTC发病机制深入探讨及关键调控基因靶点的研究,使更具有针对性的靶向药物应用于晚期甲状腺癌病人的治疗,为其争取了手术机会。医疗大数据、人工智能诊治系统的研发为甲状腺癌的精准诊治提供了新的技术和思路。建立系统化、智能化随访管理平台,可更加科学地开展术后规范化管理及评价临床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甲状腺癌是目前最常见的内分泌恶性肿瘤之一,也是发病率增长最快的实体肿瘤[1]。据我国国家癌症中心2019年最新发布的数据显示,甲状腺癌总发病率位居恶性肿瘤第7位,女性位于第4位[2]。与2017年国家癌症中心发布数据相比,尽管甲状腺癌的发病位次没有变化,但是发病率仍有相对明显上升趋势[3]。甲状腺癌病理学类型中>90%是

分化型甲状腺癌(differentiated thyroid cancer,DTC),主要包括乳头状癌和滤泡状癌[4]。临床中应坚持“早发现、早治疗”的原则。其治疗主要采取外科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模式。手术是DTC治疗中的重要环节,直接影响术后治疗方案的选择和术后随访计划的制定[5]。此外,内分泌治疗、131I治疗、放疗及生物靶向治疗等在整个治疗过程中也具有重要的作用。本文对近20年甲状腺癌外科治疗理念变革、新技术的开展应用、术后规范化管理加以总结并探讨未来发展趋势。 1 甲状腺癌的精准诊断为手术治疗提供依据 1.1 超声检查和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术前进行超声检查和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可明确肿瘤病理学类型和手术切除的范围,术后复查则可明确肿瘤复发转移情况。美国甲状腺协会(ATA)2015年版《成人甲状腺结节及分化型甲状腺癌指南》推荐,对于甲状腺结节病人,超声是首选的检查方式[6]。超声检查可以通过对结节的大小、形态、边界、纵横比、有无钙化及血流情况进行描述,进而综合评分并初步判断良恶性。但是该检查方法准确度与超声机器的清晰度及医生的临床经验相关。近年来,随着超声造影、弹性成像评分及三维成像技术的开展,超声判断结节性质的准确度进一步提高。细针穿刺活组织检查(fine needle aspiration biopsy,FNAB)是确诊结节性质最准确的方法,为甲状腺疾病的个体化精准治疗提供依据。该项技术在我国开展较晚,为了规范该项技术的推广应用,中国医师协会外科医师分会甲状腺外科医师委员会等多个组织联合制定了《超声引导下甲状腺结节细针穿刺活检专家共

甲状腺癌的外科治疗方法和效果分析

甲状腺癌的外科治疗方法和效果分析 作者单位:*****湖南省建筑第六工程有限公司建设医院 甲状腺癌是最常见的甲状腺恶性肿瘤,约占全身恶性肿瘤的l%,除髓样癌外,绝大多数甲状腺癌起源于滤泡上皮细胞。按肿瘤的病理类型可分为:乳头状癌、滤泡状癌、髓样癌和未分化癌等。不同病理类型的甲状腺癌,其生物学特性、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及预后均有所不同。 1 临床资料 收集本本院2000~2021年接受外科治疗的甲状腺疾病患者1757例,其中甲状腺癌患者468例,占甲状腺疾病的26.64%。在甲状腺癌病例中,男132例,女336例,男女性别比例1: 2.55;年龄4~79岁,平均发病年龄为46岁,男性的高发年龄段在50~60岁之间,女性在40~50岁之间。绝大多数病例以颈前区肿块为主诉就诊入院,占85.68%,以颈侧区淋巴结肿块为首发症状11例,以体检辅助检查发现甲状腺结节入院14例,以外院术后病理检查提示癌残留入院37例,以骨转移、肺转移为首发症状5例。除37例术后癌残留病例外,余患者经B超或CT检查均提示甲状腺实质性占位或囊实性占位,其中提示颈淋巴结肿大62例;术前核素扫描135例,其中提示“冷结节”106例;术前细针穿刺病理学检查61例,明确病理诊断53例,可疑诊断6例,未定论2例。根据的肿瘤部位、TNM分期、年龄、全身情况等因素,主要采取以患侧腺叶加峡部切除及对侧腺叶次全切除或患侧腺叶加峡部切除等术式为主;临床淋巴结阳性病例,则行功能性颈淋巴结清扫术。本组病例中行全甲状腺切除术(或近全甲状腺切除术)者14例,行患侧腺叶加峡部切除及对侧腺叶次全切除术者361例,行患侧腺叶加峡部切除术者59例,行双侧腺叶大部切除术者18例,行单侧腺叶切除术者9例,行肿瘤姑息性切除术者7例;上述病例中包括甲状腺癌再次手术病例37例。行功能性颈淋巴结清扫术者88例,扩大清扫术者52例,区域性淋巴结清扫术者69例。

甲状腺癌诊疗规范(2018年版)

甲状腺癌诊疗规范(2018年版) 一、概述 甲状腺癌(Thyroid Cancer)就是一种起源于甲状腺滤泡上皮或滤泡旁上皮细胞得恶性肿瘤,也就是头颈部最为常见得恶性肿瘤。近年来,全球范围内甲状腺癌得发病率增长迅速,据全国肿瘤登记中心得数据显示,我国城市地区女性甲状腺癌发病率位居女性所有恶性肿瘤得第4位.我国甲状腺癌将以每年20%得速度持续增长。 根据肿瘤起源及分化差异,甲状腺癌又分为:甲状腺乳头状癌(papillarythyroid carcinoma,PTC)、甲状腺滤泡癌(follicular thyroidcarcinoma,FTC)、甲状腺髓样癌(medullary thyroid carcinoma,MTC)以及甲状腺未分化癌(anaplastic thyroid cancer,ATC),其中PTC最为常见,约占全部甲状腺癌得85%~90%,而PTC与FTC合称分化型甲状腺癌(differentiated thyroidcarcinoma,DTC)。不同病理类型得甲状腺癌,在其发病机制、生物学行为、组织学形态、临床表现、治疗方法以及预后等方面均有明显不同.DTC生物行为温与,预后较好。ATC得恶性程度极高,中位生存时间仅7~10个月。MTC得预后居于两者之间. 二、诊疗技术与应用 (一)高危人群得监测筛查

有如下病史时需要高度警惕甲状腺癌,尽早进行筛查:①童年期头颈部放射线照射史或放射性尘埃接触史;②全身放射治疗史; ③DTC、MTC或多发性内分泌腺瘤病2型(MEN2型)、家族性多发性息肉病、某些甲状腺癌综合征[如多发性错构瘤综合征(mul tiple hamartoma syndrome)、Carney综合征、沃纳综合征(Wernersyndrome)与加德纳综合征(Gardner syndrome)]等得既往史或家族史。 (二)临床表现 1、症状 大多数甲状腺结节患者没有临床症状。通常在体检时通过甲状腺触诊与颈部超声检查而发现甲状腺小肿块。合并甲状腺功能异常时可出现相应得临床表现,如甲状腺功能亢进或甲状腺功能减退。晚期局部肿块疼痛,可出现压迫症状,常可压迫气管、食管,使气管、食管移位。肿瘤局部侵犯重时可出现声音嘶哑、吞咽困难或交感神经受压引起霍纳综合征(Horner syndrome),侵犯颈丛可出现耳、枕、肩等处疼痛等症状。颈淋巴结转移引起得颈部肿块在未分化癌发生较早。髓样癌由于肿瘤本身可产生降钙素与5-羟色胺,可引起腹泻、心悸、面色潮红等症状. 2、体征 甲状腺癌体征主要为甲状腺肿大或结节,结节形状不规则、与周围组织粘连固定,并逐渐增大,质地硬,边界不清,初起可随吞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