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甘膦抗性问题

草甘膦抗性问题
草甘膦抗性问题

草甘膦抗性问题

答:草甘膦为灭生性除草剂,内吸传导性极强,杀草谱很广,对40多科的植物有防除作用。不同植物对草甘膦的敏感性不同,一年生杂草如稗、狗尾草、看麦娘、牛筋草、卷耳、马唐、藜、繁缕、猪殃殃等每亩用有效成分40~70克(折合10%草甘膦400~700毫升)就能有效防除;车前草、小飞蓬、鸭跖草、双穗雀稗等杂草,每亩需用有效成分75~100克;白茅、芦苇、香附子、水蓼、狗牙根、蛇莓、刺儿菜、野葱等,每亩需用有效成分120~200克。百合科、豆科和旋花科植物虽然对草甘膦的耐药性较强,但适当加大剂量也能有效防除。

一些表面有蜡质,或者体内有乳汁的杂草,在喷施草甘膦后往往防除效果不是太好,从严格意义上说,并不是这些植物在代谢上对草甘膦有真正的抗性,通过加用助剂等方法促进药物吸收可以提高效果。豆科、百合科植物(葱、蒜、百合等)对草甘膦有较强的抗性,是这些植物在生理代谢方面具有解除或者部分解除草甘膦不利作用的能力。一些草坪用麦冬品种对草甘膦有很强的抗性,这在麦冬草坪除草上是可以利用的。一般应在温度高、植物生长旺盛期用药。生产上应先试用,取得经验后再大面积用药,不然可能对草坪草本身产生危害。与苜蓿、豌豆等豆科植物共生的根瘤菌,能打断草甘膦的碳磷键生成代谢中间产物肌氨酸,并以其为磷源供生长所需,对草甘膦有很强的生物降解作用,因此豆科植物对草甘膦表现出较强的耐药性。

大蒜、韭菜等百合科植物对草甘膦的耐药性是由其对抗草甘膦的独

特机理决定的。草甘膦的作用机理,主要是竞争性抑制植物体内烯醇丙酮基莽草素磷酸合成酶(EPSP),从而抑制莽草素向苯丙氨酸、酪氨酸及色氨酸的转化,使蛋白质的合成受到干扰,导致植物死亡。在抗性植物体内,能够过量表达EPSP合成酶,过量的靶酶解除了除草剂结合靶酶所产生的限制作用,并有足够的酶活性满足自身代谢需要,维持正常生理活动。通俗一点说,这些植物体内能产生大量的EPSP合成酶,抵销草甘膦的作用。由于是竞争性的关系,如果加大草甘膦用量,让植物体内草甘膦的量增加到一定程度,使植物自身产生的EPSP合成酶不足以抵销草甘膦的作用,那么这些耐药性强的植物也会受到药害,甚至死亡。

生产上曾有人在大蒜等作物上使用草甘膦除草,这需要特别慎重。大蒜生产上曾出现过不当使用草甘膦造成严重药害的事故。特别是在低温期使用后,由于大蒜生理活动弱,EPSP合成酶形成慢,大蒜体内不能形成足量的EPSP合成酶来抵销草甘膦的作用,因此受到药害。

目前国外有很多转抗草甘膦基因的大豆品种。国内有关研究部门也在进行这方面的研究,大豆、水稻、棉花上已有抗草甘膦品种材料了,只是因多方面的原因还没有在生产上应用。

人类行为与环境的关系

沈阳工业大学 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大学计算机基础 实验项目:文档编辑与Internet应用 专业班级:法学1201班 姓名:孙琳煊学号:120601128 实验室号:实验组号: 实验时间:批阅时间: 指导教师:倪天宇成绩:

人类行为与环境的关系 人类活动不断地影响自然环境,引起环境质量的变化,这种变化又反过来影响着人类正常的生活和健康。在生产活动方式比较简单、规模比较小时,人类活动对环境影响不大。产业革命推动了人类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也影响和破坏了人类环境,特别是生态系统。 人类与环境之间,存在着一种既对立又统一的特殊关系。 所谓对立,即人类的主观需求和有目的活动,同环境的客观属性和发展规律之间,不可避免地存在着矛盾。人类必须认识环境,必须遵循环境的发展变化规律从事生产和活动,不然,就必然会遭到环境的报复和惩罚,不利于人类生存的环境问题就会随之发生。 所谓统一,即人类以环境为载体,总是在一定的环境空间存在,人类的活动总是同其周围的环境相互作用、相互制约和相互转化。人类既是环境的产物,在一定意义上讲,也是环境的塑造者,人类的活动不可能无止境地向环境索取,也不可能永远不加限制地在向环境排放废弃物。当人类的行为遭到环境的报复而影响到人类本身的生存和发展时,人类就不得不调整自己的行为,以适应环境所能允许的范围。

一丶人类破坏环境 环境破坏是指人类不合理地开发、利用自然资源和兴建工程项目而引起的生态环境的退化及由此而衍生的有关环境效应,从而对人类的生存环境产生不利影响的现象。 如:水土流失、土壤沙漠化、盐碱化、资源枯竭、气候变异、生态平衡失调等。 环境破坏造成的后果往往需要很长的时间才能恢复,有些甚至是不可逆的。 环境破坏分为两大类: 一类是自然演变和自然灾害引起的原生环境问题,也叫第一环境问题。如地震、洪涝、干旱、台风、崩塌、滑坡、泥石流等。 一类是人类活动引起的次生环境问题,也叫第二环境问题和“公害”。次生环境问题一般又分为环境污染和环境破坏两大类。如乱砍滥伐引起的森林植被的破坏、过度放牧引起的草原退化、大面积 人类与环境的关系的几个重要发展阶段 1,人对自然的崇拜阶段 2,人对自然的独立阶段 3,人对自然的自由阶段

草甘膦母液处理技术

草甘膦母液本质上属于高浓有机废水,可以通过传统的焚烧、催化氧化、催化氧化+生化的方法进行减量化、无害化的处理。然而由于草甘膦母液复杂的水质特征,如可生化性差、盐分高和水质波动大等,在处理的同时往往会付出高昂的处置成本。 利用焚烧、催化氧化、生化处理等处理工艺虽然可以有效地处理草甘膦母液废水,但却很大程度地浪费草甘膦母液废水所含的大量可回收利用资源(废水中含无机盐15 %—20 %、草甘膦0.5 %—1.5 %),而且还会不可避免的生成一些二次污染物,更增加了草甘膦母液废水处理负担。为了实现草甘膦母液废水中无机盐、草甘膦等有效成分的回收,不少研究学者及草甘膦生产企业开发了很多新型处理方法:压力驱动膜分离法、沉淀法、吸附法等方法,其中吸附和膜分离法以其高效的分离效果而成为目前草甘膦母液废水应用较广的处理方法: 1.膜浓缩法 膜浓缩分离利用渗透性将不同分子大小的物质进行分离,可以有效起到浓缩和提纯的目的。其中对于甘氨酸法草甘膦母液,通过膜法可将无机氯化钠和大部分水从母液中分离出来,浓液中氯化钠含量降低至1 %,并有效提高浓缩倍率。分离出的淡液需经过蒸发浓缩和除盐等处理;对于IDA法草甘膦母液,因原水副产物较少,可将淡液循环用于合成工艺,且膜处理后浓液盐含量较低,可增大用于配置30 %水剂的母液利用率。

DMP法:由于合成工艺过程加入的液碱导致DMP法草甘膦母液废水呈现强碱性,这是不利于膜及膜组件的长期稳定运行的,因此需要在母液废水进入膜组件之前加入一定量的浓HCl将其pH调节至中性。在经纳滤膜组件分离后,母液废水中的无机盐和醇类等小分子物质与草甘膦、增甘膦、双甘膦等大分子物质分离,前者进入淡液1,后者进入浓液1。母液废水中的所有无机盐几乎全部存在于淡液中,其浓度高达15 %-20 %,且主要为NaCI,因此在经蒸发结晶之后可以获得工业盐。由于增甘膦、双甘膦等杂质的存在会严重影响30%草甘膦水剂的配置过程,因此需要利用纳滤膜组件分离增甘膦、双甘膦与草甘膦(双甘膦分子量:227.00,增甘膦分子量:263.09,草甘膦分子量:169.00),使前者进入浓液2,后者进入淡液2后再经纳滤膜组件3浓缩得到浓液3,并用于配制有效成分30 %的草甘膦水剂或用于草甘膦原粉的提取,所得淡液III主要为水及部分小分子有机物,经常规生化处理后可达到排放标准。 IDA法:IDA法母液废水在经预处理膜组件处理后进入纳滤膜组件,分离母液中的甲醛等小分子物质,使其进入淡液1,而草甘膦、双甘膦等较大分子则进入浓液l进行下一道浓缩工艺。经纳滤膜组件处理后,得到浓液2通过冷却结晶的方法提取部分草甘膦原粉,滤液则用以配置30 %草甘膦水剂或部分回流至纳滤膜组件进口继续浓缩,淡液2则回流至纳滤膜组件进口处继续回流处理10-20次,以充分回收其中可利用资源。淡液1在经氨气反应后进入纳滤膜组件分离出含乌洛品托的浓液用以甘氨酸合成的催化剂,而氨水溶液则经H2SO4溶液反应后得到(NH4)2SO4溶液,(NH4)2SO4溶液经浓缩后就可作为助剂配制有效成分30 %的草甘膦水剂。 2.树脂吸附法 对于甘氨酸法草甘膦母液,草甘膦与增甘膦含量相对较高,且性质相近,可采用树脂吸附方法同时回收。吸附法是指利用吸附材料的特种吸附功能,对废水中的特定污染物进行吸

环境违法行为的认定和调查取证

环境违法行为的认定和调查取证 李根富 同志们: 今天我讲的主题是:“环境违法行为的认定和调查取证。”我只是讲一些基础的知识和操作层面的东西。不当之处,请各位批评指正。下面,我讲四个方面的问题: 第一,解释两个概念。一个概念是行政执法。行政执法是行政机关和法定授权组织在行政管理活动中行使行政权力,依照法定职权和法定程序,将法律法规和规章直接应用于个人或组织,使国家的行政管理职能得以实现的活动。如何理解这个概念呢?应该把握三条:一是行政执法的主体是主管行政机关或法定授权组织。就像平常讲的,行使侦查权的是公安部门,行使检察权的是检察院,行使审判权的是人民法院。行政执法有明确的法定主体,不是随便哪个部门都能够执法的。二是行政执法是行政机关具有行政法意义的行政行为。也就是说,行政执法行为一旦做出就具有强制力,并以国家强制力为保障,产生一定的法律效果。它不是普遍意义上的号召和动员,而是一种法律行为,有关当事人必须服从。三是行政执法是行政机关将法律法规和规章直接使用于具体的人和组织的具体行政行为。行政行为有两种,一种叫抽象行政行为,一种叫具体行政

行为。我们通常制定文件、制定法规、发布命令、制定规范性文件,是抽象性行政行为,主要是提普遍要求,要求大家怎样做。而行政执法是具体性行政行为,就是要具体制裁一个人,处罚一个事。到法院诉讼只受理具体行政行为。政府部门文件发错了,可以撤销,不会去进行诉讼。但是,对具体违法行为的处理,就有一个诉讼问题了。 另一个概念是行政处罚。行政处罚是行政执法的一种具体行政行为。它是行政机关在管理社会事物活动中,为维护公共利益和社会秩序,对违反行政管理秩序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依法实施的惩戒和制裁。我们在环境执法中,对当事人或企业给予警告、限期治理、罚款和关闭等等,都是依法给予的制裁,都叫做行政处罚。理解这个概念,要弄清楚两点:一是行政处罚只能由行政机关依法实施。不是行政机关,法律没有授权,就不能实施。二是行政处罚是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违反行政管理秩序,且尚未构成犯罪时应当承担的一种法律责任。 第二,环境违法行为的认定。要实施行政执法和行政处罚,就要认定他的行为违法。认定不了,就没有办法处罚。环境保护法律法规是比较完善的,共有8部法律、12个法规、26个行政规章。通俗地讲,全国人大通过的叫做法律,国务院颁布的叫做法规,国务院部委办发布的叫做行政规章;到省里面,省人大通过的叫做地方性法规,省人民政府颁布的叫做行政规章,

草甘膦工艺介绍

草甘膦项目工艺介绍 一、亚磷酸二甲酯 1、反应原理及流程简图 (1) 主反应 3CH 3OH +PCl 3 (CH 3O )2POH +2HCl +CH 3Cl (2)副反应 PCl 3+3CH 3OH H 3 P O 3+3CH 3Cl (3)生产工艺流程简图 三氯化磷 水 盐酸 碱 亚磷酸 配碱釜 亚磷酸二甲酯去草甘膦合成 氯甲烷去回收 2、生产工艺流程简述 (1)酯化岗位 三氯化磷和甲醇以一定的投料比经预冷器后投入酯化釜在55℃、负压下进行酯化反应,反应生成的氯甲烷,氯化氢气体(夹带少量甲醇等)经两级冷凝后,过量甲醇等组分重新回流到酯化釜继续反应,氯甲烷和氯化氢经气液分离器到吸收岗位。酯化反应产物在75℃下经过两级脱酸后,得到亚磷酸二甲酯的粗品(含

亚磷酸)。脱酸釜出来的气体经冷凝后,一部分重新回流到酯化釜参加反应,其余气体经气液分离器到吸收岗位。 (2)吸收岗位 酯化反应产生的氯化氢、氯甲烷气体经高浓盐酸吸收器、浓盐酸吸收器、稀盐酸吸收塔和碱洗塔后,经除雾器、尾气缓冲罐和罗茨风机到氯甲烷回收工段。 (3)蒸馏岗位 在高真空条件下,酯化反应合成的亚磷酸二甲酯粗品经预热后进入蒸馏塔在140℃、-740mmHg 下进行真空蒸馏,塔顶产物经两级冷凝后,一部分回流至蒸馏塔,其余进入酯受槽,供草甘膦生产;高沸物(亚磷酸)由再生器排入残液受槽,冷却到室温,亚磷酸包装出售。 (4)氯甲烷回收岗位 来自草甘膦、亚磷酸二甲酯的副产物氯甲烷,通过水洗、碱洗、干燥(酸洗)、压缩、冷却获得氯甲烷产品。 工艺流程简图 废硫酸 氯甲烷 工艺流程简述 来自草甘膦、亚磷酸二甲酯的氯甲烷尾气(氯甲烷含量为60%)经预洗塔水

针对破坏环境的建议书

针对破坏环境的建议书 本文是关于针对破坏环境的建议书,仅供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感谢阅读。 针对破坏环境的建议书篇1 乐山市少工委的各位领导们: 你们好! 随手人垃圾已经成了我们的习惯,居于乐山,看着世界著名的乐山大佛,山清水秀、鸟语花香的峨眉山,自然是我的骄傲。但看着青衣江那发臭的的河面上漂浮着的白色垃圾;新广场那肮脏的树枝上挂着塑料袋,那黑黑的草地上堆着果皮和纸屑……你心里会高兴么?联想到我在天安门广场上看到的斑斑点点的痰迹,公园里时常看到一些践踏草坪、折踩树木的现象……看到我们美丽的地球被如此糟蹋,我们能无动于衷么? 记得有一次,我在公交车站候车时,发现四周扔满了垃圾,有废弃的车票,烟头,甚至还有吃剩的果皮。难倒垃圾桶堆满了么?仔细一看,里面空空如也。正纳闷时,一位阿姨路过,顺手将一个纸团往垃圾桶扔去,纸团掉到了地上,阿姨只是回过头看了一下,便扬长而去。原来,垃圾桶旁的垃圾就是这样形成的。可能有很多人都有保护环境、垃圾入桶的意识,但缺少的都是实际行动,尽管有些时候都是举手之劳。 被污染的浑浊不堪的大自然,在静默无语中仿佛压抑了太多的忧愁与怨恨。无论是钟声缭绕、马蹄得得的古城,还是华灯璀璨、令人目眩的城市,在大街小巷上,最常见的还是垃圾,令人厌恶。 为此我倡议,从小事做起,保护好赖以生存的地球。1、节约每一滴水,使用无磷洗衣粉,少用一次性餐具和塑料袋。2、生活垃圾分类放置。3、积极参与植树活动。4、提醒周边的人不要随手扔垃圾。5、有意向的同学还可以到街上立一些标语。 如此下去,清清的小河、绿绿的森林,蓝蓝的天空终将重回人类的怀抱。 愿我们在充满创造性的劳动世界里,大地凝碧,原野滴翠,青山长在,绿水

草甘膦废水处理方法

草甘膦有内吸作用,杀草谱广,对多年生深根杂草的地下组织破坏力很强,能达到一般农业机械无法达到的深度,但草甘膦废水中含有高浓度有机磷化合物、可生化性低、具有生物毒性,需要亟待解决,下面就为大家介绍下其处理方法都有哪些,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草甘膦废水处理方法主要有: 1、芬顿氧化法: 处理的成本高,污泥多,容易返色,比较难控制,且芬顿处理腐蚀性较大,连水泥池都被腐蚀掉,如果防护不好对人体都有一定程度的腐蚀。 2、光催化氧化法: 在可见光或紫外光作用下使有机污染物氧化降解的反应过程。但由于反应条件所限,光化学氧化降解往往不够彻底,易产生多种芳香族有机中间体,成为光化学氧化需要克服的问题,而通过和光催化氧化剂的结合,可以大大提高光化学氧的效率,但使用的催化剂多为纳米颗粒,回收困难,而且光照产生的电子一空穴对易复合而失活。 3、膜分离技术: 通过膜的选择性分离可以完成大分子物质和小分子物质的分离、纯化、浓缩的过程,与过滤的不同点在于膜可以在分子范围内进行分离,膜的分离过程为物理过程,没有相变和化学反应出现,在大分子有机物与无机离子和水等小分子物质的分离上有广泛的应用。

4、吸附法: 利用吸附材料的特种吸附功能,对废水中特定污染物进行吸附回收,降低染物浓度,饱和后利用脱附剂对吸附材料进行脱附处理,使吸附材料再生重新利用这是简单直接的废水处理技术,可将草甘膦废水中草甘膦分离提浓,起到资源化回收的目的。 5、吸附工艺: 其原理是利用特种吸附材料对要去除的组分或物质进行选择性吸附,当吸附饱和时,再利用特定的脱附剂对吸附材料进行脱附处理,使吸附材料得以再生,如此不断循环进行。 吸附处理废水常规工艺图 将废水预先过滤去除悬浮和颗粒物质后进入吸附塔吸附,吸附塔中填充的特种吸附材料能将废水中的草甘膦吸附在材料表面,吸附饱和后利用特定的脱附剂对吸附材料进行脱附处理,使吸附材料得以再生,如此不断循环进行,脱附液可回收草甘膦。

草甘膦的特性.安全性及特性docx

草甘膦的特性、安全性及其应用评述来源 文章来源:中国农药工业协会 1971年孟山都公司开发出在世界农业中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广谱除草剂草甘膦(Glyphosate),70年代中后期推出草甘膦异丙胺盐、胺盐与钠盐;ICI公司于1989年推出三甲锍盐。目前,草甘膦已成为世界上应用最广、产量最大的农药品种,其年销售额一直居农药之首。近年来,随着转基因抗草甘膦作物的发展,草甘膦用量逐年增加,不仅影响新品种的开发方向,而且对现有除草剂品种的市场格局也造成较大冲击。 1 草甘膦的性质与剂型 1.1 化学结构 草甘膦是非常稳定的化合物,其存在形态为酸及其盐: 1.2 物理化学性质 草甘膦为白色、无味固体;密度1.74g/ml,熔点200℃(不分解),45℃蒸气压2.45×18-8KPa(1.84×10-7mmHg);在25℃,pH5.7~9时贮存32d稳定。在25℃水中溶解度,草甘膦酸为15.7g/l(pH7)~11.6g/l( pH2.5),异丙胺盐为900g/l(pH 7)~786g/l (pH 4)。 1.3 剂型 以草甘膦酸为基础将其加工成盐或酯,由于植物对酸的吸收差,高剂量,特别是低喷液量时草甘膦酸易沉淀,因此,酸的活性通常低于盐类。最常用的剂型是含异丙胺盐的“农达”(R oundup),此盐类显著溶于水;一般为可溶性液剂(SL),含有效成分365g/l或480g/l。近 年来,孟山都公司推出高含量草甘膦的干制剂(94%)、可溶性粒剂及片剂。在草甘膦剂型加工中,表面活性剂及增效剂非常重要,硫酸铵及硫酸二铵是常用的活化剂。草甘膦异丙胺盐是一种弱酸,在溶液中能够解离,分子的阴离子部分是活性成分,它们能够在喷洒液中与其他阳离子如:Ca2+、Mg2+、K+、Na+、Fe2+/3+缔合,形成植物不易吸收的盐类,而硫酸铵与硫酸二铵能够阻止此种拮抗性盐类产生,从而形成草甘膦-NH4+迅速被植物吸收。磷酸盐、酒石酸以及乙二胺四醋酸均能增进草甘膦的活性。 在草甘膦剂型中应充分重视表面活性剂。有机硅表面活性剂在新西兰被指定为草甘膦必备助剂,它可诱导草甘膦迅速通过气孔被植物吸收,避免雨水淋洗,显著提高除草效果。最近,美国EPA接受了Hampshire化学公司生产的Ⅳ一酰基肌胺酸(甲替甲胺酸)及Ⅳ-酰基肌胺酸钠盐表面活性剂作为草甘膦剂型加工中的助剂,它们优于现有绝大多数表面活性剂。 在转基因抗草甘膦作物田,根据作物种类可将草甘膦与该作物所使用的除草剂品种加工成混剂或进行混用。目前以草甘膦为主的混剂主要有(g/l):FallowStar[草甘膦+麦草畏(dicam

一乙醇胺合成草甘膦的工艺 、

一乙醇胺合成草甘膦的工艺、 摘要研究了一种新的制备草甘膦的工艺:在合适的反应条件下,加入一乙醇胺、甲醛、亚磷酸三甲酯生成一种混合物,再在适当的条件下水解该混合物,生成N-(膦酰基甲基)乙醇胺及其盐,在同一浴中,N-(膦酰基甲基)乙醇胺及其盐用RaneyCu催化氧化,再水解得到草甘膦。草甘膦的平均收率可达80%。 一乙醇胺代替甘氨酸和IDA,直接反应、水解、氧化制备草甘膦的新工艺,此工艺不仅能保证正常的草甘膦的收率,而且由于一乙醇胺的价格比甘氨酸和IDA都低,降低了生产成本。具体反应分以下三步进行。 ⑴在充满氮气的反应容器中混合一乙醇胺和多聚甲醛。NH2CH2CH2OH+CH2OHOCH2NHCH2CH2OH ⑵向反应容器中逐滴滴加亚磷酸二甲酯,并加热反应1小时,然后冷却到室温。HOCH2NHCH2CH2OH+(CH3-O)2POH(CH3O)2P(O)CH2NHCH2CH2OH ⑶加入盐酸水解6小时, (CH3O)2P(O)CH2NHCH2CH2OH+HCI(HO)2P(O)CH2NHCH2CH2OH用31P-NMR测试反应后的混合物,产物基本不含N-(膦酰基甲基)乙醇胺。本实验研究采用新的工艺条件,用亚磷酸三甲酯代替酸式亚膦酸二甲酯制备草甘膦。 1实验 1.1反应原料亚磷酸三甲酯(分析纯),多聚甲醛(工业级),一乙醇胺(工业级纯度≥98%),氢 氧化钠(w=50%),甲醇,浓盐酸,RaneyCu催化剂。 1.2RaneyCu催化剂的制备 1.3反应步骤及工艺条件 制备N-(膦酰基甲基)乙醇胺将亚磷酸三甲酯、多聚甲醛、一乙醇胺倒入一个圆底烧瓶,烧瓶装有带磁性的搅拌器和回流冷凝器。反应器加热,反应16小时,停止反 应。反应方程如下:NH2CH2CH2OH+CH2O+(CH3-O)3P→(CH3-O)2P (O)CH2NHCH2CH2OH水解反应产物N-(膦酰基甲基-二甲氧基)乙醇胺,水 解可以在酸性条件下进行,也可以在碱性条件下进行。(CH3-O)2P(O)CH2NH CH2CH2OH→(HO)2P(O)CH2NHCH2CH2OH+CH3OH,用Ran eyCu催化剂氧化N-(膦酰基甲基)乙醇胺在GSH-1型1000ml带搅拌器的高 压反应釜中,加入N-(膦酰基甲基)乙醇胺、水、50%氢氧化钠,RaneyCu催化 剂,反应釜密封,用氮气排空气3次,再抽真空,反应在绝氧的环境下进行,加热到 160℃,压力控制在9.5kg/cm2。在反应釜内,温度随着氢气的放出而不断的上 升,180分钟后,放氢停止,证明反应结束,草甘膦钠盐的收率为98.5%。(HO)2P(O) CH2NHCH2CH2OH+NaOH〔o〕(NaO)2P(O)CH2NHCH2 COONa+H2O1.3.3草甘膦的提纯催化氧化反应产物包括草甘膦的钠盐,未反 应完的氢氧化钠和少量的N-(膦酰甲基)乙醇胺。先过滤,母液加入盐酸中和。HC l+NaOHNaCl+H2O(NaO)2P(O)CH2NHCH2COONa+HCl (HO)2P(O)CH2NHCH2COOH+NaCl生成的氯化钠基本全部溶解在水 中,草甘膦只有很少部分溶解在水中(草甘膦在水中的溶解度很小),其余以白色沉淀 析出。浓缩溶液后再加入甲醇醇析,静置一段时间后用滤纸抽滤。重复操作几次,滤 饼在(80~100)℃烘干,得到白色的草甘膦晶体。

罗列当今人类破坏环境的行为

罗列当今人类破坏环境的行为,并提出你的改进建议 - -暑假作业 1.伐木,森林遭受破坏. 应保护森林,树立有效的条例来制约人们这种行为 2.过度放牧,破坏操场 合理放养牲畜,保护植被 3.排污,污染河流 研发出一套完善的污水处理系统 4.排放温室气体 禁止排放 5.捕猎,使物种灭绝 颁布条例明令禁止,抽调人员保护动物 6.破坏臭氧层 消减消耗臭氧层物质的措施 7.大水漫灌,使土壤盐碱化. 合理浇灌,合理节约 8.使用生化武器污染环境. 各国应出台相关的政策与法律来禁止 9.制造基因生物,威胁生态平衡 保护现有生物,不过量进行科学研究 10.抽取地下水,使地表下降. 停止抽取,节约用水。各地限时限量用水 1 使用布袋 我们去商店或农贸市场购物,几乎每样物品都会随赠一个塑料袋,回到家后,这些塑料袋往往立即被扔进垃圾箱。作为垃圾,塑料袋离开了我们的家,但是它们并没有在这个世界上消失。在我国的大部分地区,都是随处可见塑料袋,遇到刮凤的天气,它们就会在空中飞舞,降落在树枝上、河流中,影响卫生和市容。塑料袋增加了垃圾的数量,占用耕地,污染土壤和地下水。更为严重的是塑料在自然界中上百年不能降解,若进行焚烧,又会产生有毒气体。仅图一时方便,却把垃圾遗弃给子孙后代。这样做合适吗?以北京为例,若人均每天消费一个塑料袋(约0.4克重),每天就要扔掉4吨塑料袋,仅原料就价值4万元。小小塑料袋的害处真够大。我们从前也是用可以重复使用的菜篮子和布袋子购物买菜的,普遍使用塑料袋只是近几年的事。我们应该恢复既往的优良传统。德国年轻人正以挎布袋购物为荣,让我们也来追随这种“绿色时尚”吧。 2 尽量乘坐公共汽车 美国洛杉矶的居民,在1943年发现空气中有一种微白的薄雾,有时带有黄褐色,刺激人眼疼痛和流泪,这种薄雾日趋严重,但直到10年后才找到真正的祸首——汽车。1955年和1970年洛杉矶又两度发生光化学烟雾事件,前者有4000多人因五官中毒、呼吸衰竭而死,后者使全市3/4 的人患病。汽车排放的废气,在每年5-10月份的强烈阳光作用下,形成光化学烟雾,引起眼病、喉头炎和头疼,还降低了大气能见度,使车祸和飞机坠毁事件增加。如今,汽车废气的治理已取得相当的成功,但数量的急剧增长,使汽车仍是城市大气污染的主要来源。据报道,近年国内某些大城市也出现过光化学烟雾污染。不仅如此,制造汽车的过程中也要消耗自然资源,也要排放污染物,汽车还产生噪声等危害。而且日益增加的汽车给城市交通造成重大压力,造成交通拥堵。这些都严重地困扰着我们的生活,而解决的办法之一就是少乘小汽车,提倡乘坐公共汽车。 3 不要过分追求穿着的时尚 4 不进入自然保护核心区 5 倡步行,骑单车 6 不使用非降解塑料餐盒 7 不燃放烟花爆竹 8 双面使用纸张 9 节约粮食 10 拒绝使用一次性用品 11 消费肉类要适度 12 随手关闭水龙头 13 一水多用 14 尽量购买本地产品 15 随手关灯,节约用电 16 拒绝过分包装 17 使用节约型水具 18 拒绝使用珍贵木材制品 19 拒绝使用一次性筷子 2O 尽量利用太阳能 21 尽量使用可再生物品

环境违法行为表现形式及其查处法律依据与处罚标准

环境违法行为表现形式及其查处法律依据与处罚标准 作者:蒋涛 出版社: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年10月出版 册数规格:全三卷(附光盘) 16开精装 定价:¥798元优惠价:¥350元 详细目录 第一篇环境法律制度与环境执法 第一章环境管理技术标准 第二章环境管理 第三章环境法及其适用 第四章环境法律制度 第五章环境立法、执法领导讲话与会议精神 第二篇环境监测与环境执法规范 第一章环境监测与环境执法概述 第二章生态环境监察调查分析方法 第三章生态环境监察现场执法 第四章环境监测机构 第五章环境监测标准管理 第六章大气污染监测 第七章水体监测 第八章土壤污染监测 第九章噪声监测 第十章放射性污染监测 第十一章环境监测过程的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 第十二章工业污染源的现场监督与执法检查 第十三章环境监测质量管理 第十四章环境影响评价 第三篇环境破坏与污染防治的法律规定 第一章防治大气污染和水污染的法律规定 第二章保护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和森林公园的法律规定第三章保护森林、草原、野生动植物和渔业资源的法律规定第四章水土保持和防沙治沙的法律规定 第五章防治环境噪声污染的法律规定

第六章防治固体废物污染和危险化学品污染的法律规定第七章保护城乡环境和农业环境的法律规定 第四篇环境违法犯罪行为表现形式和查处依据、处罚标准第一章环境及环境犯罪概述 第二章重大环境污染事故罪 第三章水污染罪 第四章大气污染罪 第五章固体废物污染犯罪 第六章噪声污染罪 第七章非法占用农地罪 第八章破坏矿产资源犯罪 第九章非法猎捕、杀害珍贵、濒危野生动物罪 第十章环境纠纷的处理 第十一章环境法律责任 第十二章环境法律责任及处罚应用文书 第五篇环境违法行为处罚典型案例分析 第六篇环境违法行为查处法律依据与政策标准 一、环境基本规定 二、水污染防治法规 三、大气污染防治法规 四、固体废物管理 五、噪声污染管理 六、放射性污染防治 七、海洋环境管理 八、排污收费 九、污染事故处理 十、环境监察 十一、执法程序和法规解释办法 十二、常用环境标准

正确使用草甘膦的方法和经验

正确使用草甘膦的方法和经验 (发布日期:2008-12-12 11:41:29) 浏览人数:403 农民提出的有关草甘膦除草剂使用时出现的问题,其中具有代表性的问题集中在:一是反映草甘膦除草剂虽然除草效果好但是有时在使时其药效差异很大;二是如何才能充份发挥草甘膦除草剂效果;三是在使用草甘膦除草剂时对农作物的安全问题。草甘膦作为除草剂目前使用量大、除草效果好,深受农民朋友的欢迎,但它在使用时仍要讲究一定的技术性,稍不留心,容易给生产带来不利的影响,值得引起大家的注意。 一、施用草甘膦除草剂时药效为何有差异。 草甘膦是一种有机膦吸传导型灭生性除草剂,又名为农达、镇草宁。杀草广谱、灭生性强,在土壤中无残留,广泛应用于免耕田化学除草和林、果园的定向除草,能杀死地面生长的各种杂草,但对地下萌芽未出土的杂草无效。草甘膦除草剂对40多科杂草都有防效,包括单子叶、双子叶、一年生和多年生的草本杂草及灌木、藻类、蕨类等。农民朋友反映的草甘膦除草剂除草效果不一致问题经过我们的调查和观察不外乎这几个原因:一是耕作方式不同药效会有差异。使用草甘膦除草剂最好用于免耕播种。于作物播前1-3天喷药,为抢季节播种也可在喷后播种。播前用药因药物不与作物种子直接接触,不会影响作物种子发芽和幼苗生长,因而除草和抑草效果均优于翻耕。免耕没有将土壤里层的杂草种子翻到表土层,因而杂草种子难以发芽,一旦作物成长封行后,杂草种子和幼苗因见不到而不能萌发生长。因此草甘膦除草剂用于免耕地的除草效果就会好于翻耕地。二是杂草不同生育期用药,药效会有差异。草甘膦是吸传导型除草剂,所以要在杂草生长最旺盛时用药。在时间上一般在3-10月,在植物学特性上,应以开花前用药最佳时期。一般来说一年生杂草有15厘米左右高度、多年生杂草有 30厘米高度、6-8片叶时喷?是最迁宜的。不考虑杂草的生育时期,待杂草老化后再盲目喷药除草,当然就收不到理想的防治效果了。在作物行间除草,当作物植株较高与杂草存在一定的落差时,用药效果较好且安全。此时用草甘膦除草剂时作物因下部叶片已经老化,对药物的敏感度低,传导力差,因而药物对作物的影响很小。如玉米行间的除草,上架后的豆类、瓜类行间除草等都可以用这种方法。三是喷施浓度不同药效会有差异。据调查,农户在用草甘膦时用药浓度不像其它农药一样有较严格的要求,随意性较大,加大用量或减少用量的现象时有发生。在确定用药浓度时一定要考虑杂草的类型。一般禾本科杂草对草甘膦较敏感,能被低剂量的药液杀死,而防除阔叶杂草时则要提高浓度;对一些多年生的根茎繁殖的恶性杂草则需要较高的浓度,杂草叶龄大、耐药力提高,相应的用药量也要提高。如防除果园杂草时,一年生禾本科杂草时可用10%草甘膦500-700克兑水30-40公斤;防除一年生阔叶杂草时药液用量应增加到750-1000克;防除多年生恶性杂草时,用药量应达到1250-1500克。但用药过量时会迅速杀死植物的传导组织,反而不利于药液吸收而降低药效,因此为了经济用药,应先用较低浓度把嫩草杀死,然后约10天后再用相应的浓度定向喷?恶性杂草。 二、如何充分发挥草甘膦的除草效果 首先草甘膦药液要大量地传导到杂草地下根茎组织,才能起到除草效果。这需要杂草有较多的叶片,在使用前若杂草面积小、光合作用不强则根部贮存的养分由下向上传导,此时用药则药液向下输入根部的量很少,起不到杀草效果;而杂草生长的中后期,光合作用强,光合产物由上往下传导,此时用药效果最好。因此使用草甘膦最重一条就是选定最佳用药时期。如用草甘膦防除玉米田杂草最好是在玉米苗高1.5米下部有2-3片老残叶,草高已达

Fendon试剂预处理草甘膦废水的研究

Fendon试剂预处理草甘膦废水的研究 廖 欢,谭 波,柯 敏,李致保,卢建芳 (广西化工研究院,广西南宁 530001) 摘 要:研究了用F endon试剂预处理含难降解有机物的草甘膦废水,考察了反应pH值、H2O2/Fe2+投加比例、F endon试剂投加量和反应温度对总磷去除率、CO D去除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pH=3~4、H2O2/Fe2+投加摩尔比为4 1、H2O2投加量为8g L-1,反应温度为90 ,反应时间为2h的条件下,总磷去除率为95 7%、COD Cr去除率为62 9%。由此可见,Fendon试剂能显著降低草甘膦废水中的总磷、CO D Cr值。 关键词:Fendon试剂;草甘膦废水;pH值;反应温度 中图分类号:X7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 9905(2009)06 0048 03 草甘膦化学名N (膦酰基甲基)甘氨酸,通过叶部吸收并大部转移到地下根茎起到除草作用,是非选择性、低毒无残留、高效的有机磷类强力内吸传导型茎叶处理除草剂。草甘膦在我国20世纪90年代得到快速发展,目前已形成30万t以上的生产能力,是最大的除草剂品种。生产草甘膦过程中,产生大量含盐、甲醛、难降解有机物的高浓度废水,直接生化处理往往效果不理想,生化需氧量COD Cr值、甲醛含量、磷酸盐达不到国家排放标准(COD Cr值 100g L-1;磷酸盐 0 5mg L-1)。 Fendon试剂的作用机理: Fe2++H2O2 Fe3++ OH+OH- Fe3++H2O2 Fe2++ HO2+H+ Fe2++ OH F e3++OH- Fe3++ HO2 Fe2++O2+H+ Fendon试剂在Fe2+催化下生成 OH自由基,其高氧化能力使得Fendon试剂在氧化难降解的持久污染物方面有独特的优势,能够将废水中的有毒有害物质氧化成小分子有机物或无机物质。本文系统考察了反应pH值、H2O2/Fe2+投加比例、Fendon 试剂投加量,反应温度、时间对Fendon试剂预处理草甘膦废水效果的影响,寻求最佳处理条件对草甘膦废水进行预处理,为后续生化处理降低难度。 1 实验部分 1 1 草甘膦废水 草甘膦废水取自广西化工研究院扶绥产业化基地草甘膦车间,其性质见表1。 表1 草甘膦废水的性质 CO D Cr值/mg L-1总磷/mg L-1pH 7000~80004000 5 1 2 主要试剂和仪器 FeSO4 7H2O、H2O2(30%)、Ca(OH)2为工业品;硫酸、硫酸银,硫酸汞、过硫酸钾、钼酸铵、抗坏血酸为分析纯试剂;重铬酸钾为基准试剂。 JB300-D型强力搅拌机,PH213/H I223型台式酸度计,2000mL三口烧瓶,电热套。 1 3 实验方法 取一定量的草甘膦废水,用Ca(OH)2调节pH 值,然后加入一定量的Fendon试剂,反应一段时间后,加入Ca(OH)2调节pH值到10~11,加热至90 ,保温搅拌1h,静置沉淀,取上清液测定COD Cr 值、甲醛含量、总磷含量。 1 4 分析方法 GB11914-1989水质化学需氧量的测定重铬酸盐法; GB11893-1989水质总磷的测定钼酸铵分光光度法。 2 结果与讨论 2 1 最佳pH值的确定 从Fendon试剂的作用原理可以看出,反应体系的pH值直接关系到Fe2+以什么样的形式存在并影响到H2O2氧化能力的高低。在H2O2/Fe2+为5 1 (摩尔比),H2O2投料量为5g L-1,反应时间为2 第38卷 第6期2009年6月 化 工 技 术 与 开 发 Technology&Development of Chemical Industry Vol 38 No 6 Jun 2009 收稿日期:2009 02 04

草甘膦

caoganlin 草甘膦 glyphosate 一种有机磷, 学名-(膦酰基甲基)甘氨酸纯品为白色固体,熔点约230℃(分解),在水中溶解度为1.2%(25℃),不溶于一般有机溶剂,它的盐在水中有更大的溶解度。毒性低,急性毒性LD50值:对大白鼠经口为4320mg/kg(见)。 草甘膦的除草性质是1971年由美国D.D.贝尔德等发现的,由开发生产,到80年代已成为世界除草剂重要品种。 生产方法主要有两种: ①加压法用三氯化磷与无水甲醛在加压下反应,产物水解得到氯甲基膦酸,再与甘氨酸缩合生成草甘膦原药。 ②常压法用氯乙酸和氨水在氢氧化钙存在下反应得到亚氨基二乙酸,再与甲醛、三氯化磷缩合生成中间体双甘膦,最后氧化得到草甘膦原药。 草甘膦是灭生性芽后除草剂,通过茎叶吸收进入植物体内,并传导至全身组织,抑制氨基酸的生物合成,干扰光合作用,使之枯死。草甘膦对一二年生和多年生深根杂草均能防除,但对作物也有药害,不可直接喷洒到作物植株上。通常使用其盐类的水溶液,用于橡胶园、茶园、果园、森林苗圃及防火带等除草,也广泛应用于铁路、公路、机场、油库、电站等非农耕地的除草。草甘膦还可配合免耕法在农作物休耕期或播种前施用,杀死田间覆盖的杂草。草甘膦在土壤中迅速分解,没有持效期。 目前我国草甘膦主要有两种生产工艺:(氯乙酸)甘氨酸法和(二乙醇胺)IDA法,氯乙酸制甘氨酸法占据主流地位(产量占70%以上)。这两种路线之所以成为国内主流主要是由国内特殊的行业环境以及技术壁垒造成。例如国内缺乏稳定低廉的HCN来源,限制了下游IDA的发展,HCN制甘氨酸更有技术方面的困难没有得到发展。二乙醇胺IDA路线也受制于国内二乙醇胺短缺、进口二乙醇胺价格昂贵。在这种特殊国情之下,国外完全淘汰的落后的氯乙酸法才占据国内主流地位。 氯乙酸-甘氨酸路线经过国内企业的多年摸索,通过优化生产工艺条件、采用先进的大型设备和DCS自控,产品收率、原材料消耗等方面不断提升,生产成本得以降低,副产物的综合利用也有明显进步。

草甘膦废水的特性及处理方法

草甘膦是一种高效、低毒、广谱、安全的内吸传导非选择性叶面喷施的芽后除草刑,在世界范围内被广泛使用。草甘麟的大量使用对农业发展起到了较大的促进作用,但残留物引起的环境污染问题越来越严重,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草甘麟的大量使用及其残留物,对水源水、止壌、空气和生态系统都会造成不同程度的污染。那么,要如何处理那?下面海普就为大家详细的介绍下草甘膦废水的特性及处理方法,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2010年以前,我国基本都采用了将稀母液浓缩后再加入草甘膦固体和助剂配制成10%草甘膦水剂进行销售,这使得大量的氯化钠、亚磷酸钠进入到止壤中,引起土壤板结和盐碱化;同时大量的有机物如甲醛、增甘膦、甲基草甘膦、氨甲基磷酸、羟甲基磷酸进入到水体,严重污染水体环境。2009年农业部、工信部明确草甘麟10%水剂在2009年底停止生产,2011年底停止销售和使用,对此草甘膦母液废水的处理亟待解决。 2.草甘膦废水现状和困局 芬顿氧化法: Fenton氧化法即向废水中添加H2O2和催化剂Fe2+构成的氧化体系,它能生成强氧化性的羟基自由基,在水溶液中与难降解有机物生成有机自由基使之结构破坏,使其氧化分解能有效去除传统废水处理技术无法去除的难降解有机物。但也存在不少问题,主要如下: 1、芬顿处理劳动强度大。双氧水操作难度大,硫酸亚铁投加必须是固体,且硫酸亚铁含铁20%左右,相对于聚铁的11%含铁,大大增加了污泥处理强度。 2、芬顿处理的成本高,污泥多。如双氧水的药剂成本高也是一方面,并且现在大多数企业所计算的成本往往还不包括污泥增加(硫酸亚铁的投加带来的大量污泥),设备折旧、维修费用等。 3、芬顿处理容易返色。(如双氧水与硫酸亚铁的投加量与投加比例控制不好,或三价铁不沉淀容易导致废水呈现出微黄色或黄褐色。)

如何界定同一环境违法行为

如何界定同一环境违法行为 张武丁 在执法工作中,环保人员要面对各种各样的环境违法行为。然而,在对同一违法事实的数个违法行为的认识上,却常常存在分歧,以至于在案件的处理上乃至处罚上,会同时存在适用数个不同的法条都“合法”的情形,处理结果也就不尽一致。 究其原因,其实质是:对什么是同一环境违法行为存在不同的理解,甚至存在模糊不清的界定标准,因此,需要对《行政处罚法》第二十四条规定的“一事不再罚”原则,也即:“对当事人的同一个违法行为,不得给予两次以上罚款的行政处罚”有一个完整、科学、正确而合理的理解。 第一,对一事不再罚原则的完整理解是其适用范围。罚款是行政机关强制违法当事人在一定期限内交纳一定数额的钱款而无条件承担给付义务的处罚形式。该原则的可用范围只是“罚款”这一行政处罚,而不是可以宽泛到其他种类;但如果法律规范规定了其它形式的处罚,则是可以作出相应处罚的。对违法当事人的同一违法行为,不得给予两次以上的罚款的行政处罚,对限制行政机关的随意性,限制和杜绝乱罚款、滥罚款现象,做到公正处罚,使违法行为与行政处罚相适应,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具有重大作用。 第二,对一事不再罚原则的科学理解是其构成要件。《行政处罚法释义》对一事不再罚原则的释义解释是:对违法当事人的同一个违法行为,不得以同一事实和同一理由给予两次以上的行政处罚。同一事实和同一理由是一事不再罚原则的共同要件,二者缺一不可。 首先是同一事实的正确理解,其是指同一个违法行为,即从其构成要件上,只符合一个违法行为的特征。这个要件的适用和理解就要根据法条的规定和违法事实,也就是要把法条上规定的理论违法行为变成现实的违法行为。在生产生活领域内,当事人依其意志所实施的各种违反环境保护法律规范能够产生法律后果的行为,但并非所有都是能够产生受法律追究的环保违法行为;只有那些具备法律规定的构成要件的行为,才产生法律予以相应追究的法律效力,而不具备法定要件的则不产生相应法律处罚的后果。《环境行政处罚办法》第十一条第二款规定:“责令改正期限届满,当事人未按要求改正,违法行为仍处于继续或者连续状态的,可以认定为新的环境违法行为。”这种规定 也即是另一事实了。 从违法事实所包含一个或者数个违法行为的关系角度,认定同一环境违法行为,对描述行为人实施的环境危害行为的特征,阐明构成要件,揭示个数形态的本质属性,剖析不同形态的特征并科学界定其区别,进而确定个数形态使用的处断原则具有决定作用。环境违法行为不以行为人主观的认识和故意为要件,而以法律规定的客观事实为标准。因而,有些形式上具有数个处罚的某些特征,而实质上仅仅构成一个可以处罚的条件;如继续实施的违法行为、想象竞合和结果加重等的情形;连续实施的违法行为、牵连实施的违法行为以及可以为其他处罚吸收的环境违法行为的等等。这就要求执法人员对法条的本质理解要达到一定的程度,又要求对违法事实有一个全面而透彻的认识。 第二十二条【立案条件】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对涉嫌违反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违法行为,应当进行初步审查,并在7个工作日内决定是否立案。 经审查,符合下列四项条件的,予以立案: (一)有涉嫌违反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行为; (二)依法应当或者可以给予行政处罚; (三)属于本机关管辖; (四)违法行为发生之日起到被发现之日止未超过2年,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违法行为处于连续或继续状态的,从行为终了之日起计算。

草甘膦的杀草机理及使用方法

河北林业科技第4期2010年8月 巧挖造林坑提高成活率 我国北方地区常年干旱、少雨,土壤干燥,尤其是今年 不仅北方,连南方各省的降雨量也特别少,这就给挖坑造林带来了很大的困难,一般挖坑造林成活率都较低。若采取巧妙挖坑造林的措施,不尽省力,造林成活率可相对提高。 1马道造林坑 近些年来有些地区,沙地的地下水位已下降到5~7m ,在此干旱类型沙区造林,植树坑采取栽电线杆式“马道”挖 掘法深栽杨树很好。据调查, 栽植沙兰杨、1—214杨、波-15A 杨、加杨、北京杨、山海关杨、白杨、深栽1~1.5m ,比挖50cm 深的常规造林坑栽植成活率提高37%~62%,造林成本降低34%,并明显促进林木前5a 的生长。 具体方法是先挖长1m 、宽和深各50cm 的长方形坑,将挖出的上层表土放在坑的一侧,然后在植树的一端按直 径40~50cm 挖到1~1.5m 深, 挖出下层的生土放在坑的另一侧。植苗时坑内灌足底水,待水渗完后放入苗木,先填表土再浇第二次水,并将苗木扶正,最后用生土填平、踩实。若有条件,最好盖上一层地膜。2大穴挖坑小穴栽植 在干旱山区大穴挖坑小穴栽植,是抗旱造林的一种较好的方法。 具体做法是采取前1a 整地,挖成局部反坡形穴状造林坑,使生土培埂加高,熟土回填半坑,或挖成反坡形水平沟,在坡面较缓的地带和平原区,采用先机耕全退,再挖大 造林坑,经过熟化后,再在大坑内挖小穴栽植。 这样水的集结面积大,水分散发面积小,由于外埂加高,使原来的坡地面成了小平地,原来的阳坡变成了小阴坡或洼地,相对苗 木栽植点往坑内下错20~30cm 。由于改变了光照角度, 相应地也改变了栽植点附近的湿度和温度条件。据调查,一般反坡鱼鳞坑栽植点的地表温度下降2~3℃,反坡水平沟 能截蓄坡面径流95%, 在20cm 和30cm 处,含水率分别为32.7%和25.9%,比未整地的坡面提高7.3%和4.8%。差异 在蒸发量大于降水量地区的春、 夏两季更为显著。据调查,采用这种措施栽植的苗木成活率可提高20%~30%。3反坡穴状整地栽植 反坡穴状整地,适用于土层较薄,土壤比较干燥,坡面在20°~30°之间的阳坡、半阳坡。其好处很多,能使阳坡变成阴坡或半阴坡,缩短光照时间;变直射为斜射,降低穴内地表温度,减少水分蒸发。据测定,反坡穴状整地的地表温度比对照区降低2~3℃,土壤含水量比对照区提高1.2倍。同时可使苗木往穴内下部移栽20cm 。在苗木缓苗期便可吸收土壤下层的水分,比一般挖坑造林成活率提高20%~ 30%。既能减少地表径流, 拦挡泥沙、减少冲刷,又能充分利用雨水增加穴内蓄水量,提高穴内土壤湿度,促进小苗茁壮生长。这一措施,特别是在春季严重干旱的条件下显得更为重要。 株行距根据林种的不同可分别采取1.5m ×2m 、2m ×2m 或2m ×3m ,穴面宽度视坡度大小而定,坡面陡穴面窄些,坡面缓穴面宽些,一般长、宽为1.1m ×0.7m 、1.5m ×0.3m 或0.8m 见方,穴底坡面与水平面的夹角在25°~30°之间,挖出的生土放在穴外下方培起20cm 高的土埂,顶宽20cm , 踩实,可起到遮阴和拦水作用,据调查,采取反坡、 大穴、深整的阳坡地,比小穴内土壤含水量上层提高2.1%,含水量为16.2%,下层提高0.4%,含水量为15%,早春提高土壤湿度4.6%,与阴坡相接近。(张家口市林业调查规划院,河北张家口075000)王珍 草甘膦的杀草机理及使 用方法 化学除草因为省时、省力、且经济合算,逐渐代替人工除草,而草甘膦是果园常用的除草剂,因此掌握草甘膦的使用方法,对于提高果园除草效果十分重要。1 草甘膦的杀草机理 草甘膦属于有机磷类内吸传导型灭生性除草剂,主要通过杂草的茎、叶吸收,而传到全株和根部,干扰和抑制氨基酸合成,从而使杂草枯死。草甘膦在土壤中能迅速分解失效,故无残效作用。草甘膦作用时间较长,一般喷药后杂草逐渐变黄,10~15d 后,杂草才能彻底变黄死亡。2草甘膦的使用方法2.1 喷药时间 因为草甘膦是灭生性茎叶传导剂,因此对没出土的杂草无效,只有在杂草具有较多的叶片,且能够附着足够的药量时,施药才能取到理想的除草效果。一般地,对于1a 生杂草,基本出齐并且有4~6片叶时,用药效果较好;对于多年生杂草,现蕾开花期,用药效果较好。在具体时间上,以雨后杂草叶上无尘土时,喷药效果最好。2.2 用药量 根据杂草的种类和生长情况而定。如使用10%草甘膦水剂,防除马唐、早熟禾、狗尾草、牛筋草等1a 生杂草,浓度掌握在50倍液左右;防除车前草、艾蒿、香附子等多年生杂草,浓度掌握在40倍液左右,防除白茅、刺儿菜、剪刀股或小灌木等,浓度掌握在30倍液左右防除效果良好。2.3 喷雾技术 在喷施除草剂时,做到“五点”。一是喷雾时要均匀周到;二是喷前注意天气预报,喷后12h 不能遇雨,否则需重喷;三是有风天不能喷,防止药液随风产生漂移,从而产生药害;四是采取定向喷雾,可采取压低喷头或在喷头处安装一个塑料小碗,来保证定向喷雾;五是注意喷雾时间,以杂草上无露水为宜。2.4 添加助剂可提高药效 在配制草甘膦药液时,按总水量加入0.1%洗衣粉,可增加粘附力,从而提高药效。2.5 配药要用清水 因为草甘膦遇到泥土即会降低活性,所以配药时要用干净的清水,不能用脏水或带泥的浑浊水进行配药。2.6 对于多年生恶性杂草可增加喷药次数 对于白茅、香附子等恶性杂草,在第1次施药后隔1个月再喷药1次,以达到理想的防除效果。 (平泉县林业局,河北平泉067500)岳树民,韩树文 8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