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园林景观中的“因地制宜”

论园林景观中的“因地制宜”
论园林景观中的“因地制宜”

2019年第2期现代园艺

时,可根据其气候环境选择能适应当地环境的植物类型。比如,栾树、无患子等树木通常栽种于亚热带地区。其次,土壤环境。各个地区的土壤特性具备相应的差异性,而各类植物也对土壤具备差异性喜好。比如,杜鹃喜欢生存在酸性土壤中,且pH值5.5~6.5是其最适宜的土壤环境。黄杨、柽柳、侧柏等比较耐碱性土壤,且pH值7.5~8.5、钙质含量多的土壤是其最适宜的生存环境。最后,太阳照射,分析植物需要的太阳照射条件时,可做好喜阳喜阴植物搭配,进而促使园林空间得以大幅度提升。

3.2坚持生态多样性

群落的组成可通过相应规模和层次的植物群落设计得以体现,只有分析其水平结构和垂直结构,才能促使群落的生长更具稳定性。不只是乔木、灌木、藤本植物和地被植物属于植物群落,生态园林设计过程中还存在人工植物群落,此类群落中长期具备生物多样性特点,在生态学和园林美学的结合基础上选择该地区原有的稳定植物群落,进而对其组合实施健康、稳定性开发。此外,植物配置在互惠共生原理的匹配原则上设计群落。比如,菌根可和云杉、核桃、兰科植物等实现共同生存;黑接骨木分泌物可促进云杉生长,还能促使云杉根的分布情况更具优势。

3.3遵循人性化原则

对于该项设计而言,除了需要匹配人类的心理需求之外,其配置过程还需遵守人性化原则。人们可从植物色彩的搭配、空间实施的设置过程中收获放松的感觉,进而获取休闲娱乐的体验[4]。此外,各个城市之间的文化传承具备差异性,合理配置其植物类型不仅能促使植物文化得以产生,还能在植物形态、姿态和颜色的基础上实现差异性理念体现。

总之,该项设计除了需要遵循以上原则之外,还需避免乡土植物因为引种、迁移、运输等情况导致的不易成活。同时,其配置过程中应该第一时间考虑适合当地生长条件的乡土植物,同时在其中搭配种植阔叶树和针中树,促使其根据季节变化变换出植物的各类生长形式,进而全面凸显园林中植物群落的各季节生态效能。

4结语

伴随人们生活质量越来越高,自然也需要提升生态园林的设计要求。因此,应重点认知该项配置对于生态环境保护的必要性,并通过相应的配置原则确保其植物配置的合理性,进而提升该项园林的观赏价值。对于该项园林的设计人员而言,其更应该具备足够的生态学、景观设计学、美学和安全知识,借此不仅可以促使生态型园林更好地服务人们的精神需求,还能推动该项理念实现延续性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毅.节约型生态园林景观设计与植物配置分析探讨[J].中国房地产

业,2017(24)

[2]杨福平.关于城市生态园林设计中的植物配置初探[J].中国林业产业,

2017(4)

[3]刘森.基于生态修复构建下的园林景观设计与植物配置探索[J].现代

园艺,2017(5)

[4]张协腾,杜洋.基于生态节约型视域的园林景观设计及植物配置[J].工

程技术:引文版,2017(2)

(责任编辑禾初)

论园林景观中的“因地制宜”

刘文婷孙卓如

(徐州市风景园林设计院有限公司,江苏徐州221000)

摘要: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自然始终是设计的源泉。因地制宜本质上就是追求自然与人工的统一,同时也是打造“精而合宜、巧儿得体”的园林景观的重要基础。园林景观的呈现,不乏带有随机性和偶然性,因而也成就了千变万化的园林和别有情趣的景致,一山一水、一花一木皆有不同,才会让人乐此不疲。

关键词:自然;园林景观;因地制宜

古人好雅,尤其是文人雅士,对于山水之趣尤为热爱,描绘自然山河的诗文流传至今,比比皆是。在物质生活逐渐充盈的今天,人们对生活品质有了更高的追求,越来越多的都市人群选择在闲暇时光,带着家人好友,结伴出游。由此可见,从古至今,人们向往自然山水的热情从未消减。今天,优美的城市空间与城市景观是每一个城市追求的目标。但是在快节奏的社会发展和信息时代的催生下,为了追求所谓的“高、大、上”,许多城市管理者和设计师不求甚解,不考虑自身的经济实力和生态条件,急功近利,在规划设计上照搬照抄、一图多用,造成了城市景观的千篇一律,对历史文化的挖掘也过于肤浅草率,乱象丛生。如今,人们逐渐意识到了无节制的“人工制造”带来的各种弊端。随着“绿水青山便是金山银山”、“建设生态园林城市”口号的提出,尊重自然规律,使人类生活与自然环境相融合的理念重新被人们认可,而因地制宜手法以其对人与自然和谐局面的营造,对设计对象的充分尊重和适宜,对地方特色和使用功能的贴近,对多变环境的灵活应付等优势,成为园林景观设计的基本准则。

1“因地制宜”对园林景观的重要意义

一座山、一条河、一片土地都有它自身的形态特征,加之气候环境、地理位置等因素的影响,更是表现出千差万别的姿态。在园林设计中,要做的不是圈地造景,更不是推倒重来,脱离地块谈设计很容易造成千篇一律的景观效果和索然无味的景观构图,甚至出现与周边环境不相适应、格格不入。因此,对于景观设计者而言,因地制宜显得尤为重要。

1.1“虽由人作,宛自天开”

中国的古典园林追求的最高境界便是“虽由人作,宛自

景观设计

87

--

园林景观设计复习重点要点【规划】

复习提纲: 一、简答题范围 1.现代景观设计学是如何产生的? 2.派特里克·盖迪斯不仅是一位哲学家、生物学家,而且还是一位 规划师。他提出了两个重要思想,试简述之? 3.简述20世纪70年代以后景观设计的新思潮? 4、大环文化产业园是俞孔坚先生所做的多解规划研究案例,是对一模糊目标项目的求解过程。请简述它的6个步骤? 5.简述园林景观设计中强化主从关系,突出主景的四种方法? 6.写出5点公园规划中,道路设计的要点? 7.简述吴良镛先生的人居环境的五大系统? 8.试论述吴良镛的人居环境科学中的规划与设计论的主要内容? 9.试论述生态主义的主要内涵及其设计的基本原理? 10.试论述卡尔?斯坦尼兹的景观设计理论的主要内容? 11..分别简述哈佛革命以及埃克博关于景观设计的主要观点? 12.解释麦克哈格的千层饼规划方法? 13. 西蒙兹在《景观设计学》中讲到:人们规划的不是场所,不是空间,也不是物体,而是体验。如何理解之? 14. 简述天地人神论的主要内容? 15. 简述三元论的主要内容? 16.简述城市景观系统规划的基本原则? 17.简述麦克哈格的生态规划的三个缺陷?

18.如何运用凯文﹒林奇的城市意象进行城市景观系统规划? 19.解读越战纪念碑? 20.简述景观设计的理论体系及其基本问题? 二、名词解释范围 1 园林规划—— 2 园林布局—— 3 园林设计 4 公园最大游人量 5地形设计 6园路设计 7 种植设计 8 孤植 9 对植 10 列植 11 群植 12历史名园 13 风景名胜公园 14 纪念公园 15 街旁绿地 16 带状公园 17 专类公园

18 岩石园 19 社区公园 20 盲人公园 21历史名园 22 透景线 23列植 24古树名木 25基础种植 26风景资源 27.环境容量 28园林小品 29 借景 30.园林意境 三、填空题部分 场所(地方)是人与自然秩序的融合,是我们对外部世界的体验的最直接、最具体的中心,与其说场所是通过其地点、属性或者社区所定义的,不如说它们是通过人在特定场合下的体验所定义的景观中的基本名词是石头、水、植物、动物和人工构筑物,它们的形态、颜色、线条和质地是形容词和状语,这些元素在空间上的不同组合,便构成了句子、文章和充满意味的书。 设计人类整体生态系统,信息时代的景观生态设计是人类对其整

试论园林植物景观的特点及其在造景设计中的应用

试论园林植物景观的特点及其在造景设计中的应用 工程管理系 园林技术专业郑颖 摘要:应用乔木、灌木、藤本及草本植物来创造景观,充分发挥植物本身形体、线条、色彩等自然美,配植成一幅幅美丽动人的画面,供人们欣赏,这就是“植物造景”。现代园林以植物造景为主已成为世界园林发展的新趋势。 关键字:园林植物特点造景手法植物景观的应用 植物景观设计是现代园林规划设计的主体部分,在园林景观设计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利用园林植物突出园林个性,表现地方园林特色早为前人所运用。所谓“绿”主要是体现在植物上,应用乔木、灌木、藤本及草本植物来创造景观,充分发挥植物本身形体、线条、色彩等自然美,配植成一幅幅美丽动人的画面,供人们欣赏,这就是“植物造景”。 园林植物配置与造景就是运用自然界中的乔木、灌木、藤本、竹类及草本植物等,在不同的环境条件下与其它园林要素有机组合来创造景观,使之构成一幅既符合生物学特性又具有美学价值的生物立体画,供人们观赏、游憩。 在中国传统园林中,植物是四大造园要素之一,英国造园家B.Clauston提出:“园林设计归根结底是植物材料的设计,其目的就是改善人类的生态环境,其它内容只能在一个有事物的环境中发挥作用。” 因此,现代园林以植物造景为主已成为世界园林发展的新趋势。 西方古典园林以规则式园林为主,园内的山水树石,出于理性主义哲学的主导而表现一种“理性的自然”和“有秩序的自然”。1960年后,英国很多中产阶级在私人住宅中,根据主人的不同爱好及年龄,创造了各种小花园,如微型岩石园、微型水景园、花境、小温室等,并相应地培育了与这些微型植物景观相适应的低矮植物材料,这些植物被修剪成各种几何形体和鸟兽图案,体现着一种“人定胜天”的思想。进入18、19世纪,一些经济发达的西方国家开始到国外搜寻植物。就以英国为例,原产英国的植物种类仅1700种,可是经过几百年的引种,至今皇家植物园丘园中已拥有5万种来自世界各地的活植物。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渴望自然、回归自然、创造自然的植物景观已成为趋势和潮流。一些国家在植物造景时常喜欢大片栽植同一

园林植物景观设计的基本手法

园林植物景观设计的基本原则 一、以总体规划为依据 各细部景点的设计都要服从总体规划。植物景观的营建也要服从某种立意或体现某种功能 二、以植物造景为主 植物材料既具有生态经济效益,同时又具有各种景观艺术特性,因此植物造景应是园林景观营造的重点。 三、经济、美观、适用 1)适地适地、因地制宜、因材制宜 不同的环境条件需要选择不同植物种类,使用不同的造景方法。 (2)以乡土植物为主,成熟的异地植物为辅 植物景观的稳定性、经济性、具有地方特色 植物景观的多样性与生物入侵 (3)以人为本:任何景观都是为人设计的,植物造景首先要满足使用者最根本的需要(人的审美心理、行为习惯等)。 四、表现诗情画意的意境美 (1)意境美是中国古典园林艺术的精华,但正是 现代园林所缺少的。 (2)利用植物创造意境美是对优秀文化的继承, 是现代园林应提倡的,但并不是鼓励建造古 典园林。现代园林中植物意境美的创造应赋 予时代新意。 园林植物景观设计的手法 一、顺应地势,划分空间 1、空间是由地平面、垂直面、顶平面单独或共同组合成的实在的或暗示性的范围。植物可在地平面、垂直面、顶平面上通过不同的方式影响人的空间感。 2、植物空间划分应注意: (1)植物空间划分应顺应地形起伏、水面的曲直变化及空间的大小等各种立地自然条件和欣赏要求而定。 (2)对原地形的处理,不可一律保留,也不可过分雕琢,既要做到匠心独具,又要不留斧凿痕迹。 (3)植物造景要有一定的景深感。空间应大小相济,似分似连,变化多样,有封闭,有开朗,不能一览无余。 (4)植物种类应多而不乱。同一空间骨干树种要单一或相似,不同空间要有差别,多种植物混栽切不可乱,要根据自然群落关系进行合理搭配。

北京林业大学2010-2011第一学期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参考答案

北京林业大学 2010---2011学年第一学期考试试卷 (参考答案) 试卷名称: 数理统计B (A 卷) 课程所在院系: 理学院 一、填空(每空3分,共15分) 1. 9/16 。 2. 0.6 3. 0.905 (181/200) 。4. 6 ; 5. 5.5 。 二、选择题(单项选择,每题3分,共15分) 1. D; 2.B; 3 C; 4 B; 5.C 三、(7分)随机变量X 的分布律如右表所示, 求(1)X 的数学期望和方差; (2)2 X 的分布律. 解:(1)10.300.210.50.2EX =-?+?+? = 2222(1)0.300.210.50.8EX =-?+?+?= 22()0.76DX EX EX =-= (2) 四、(6分)设随机变量X 的密度函数为2,01,()0, .X x x f x <

五、(9分)已知随机变量X 的密度函数为()f x =1 ,01 2 0,x x ?+<

园林树木学复习提纲各论部分

园林树木学复习提纲(各论部分) (1)熟练掌握150个拉丁学名(10-15分) (2)能够掌握常见园林树木的分类学地位(填空、选择、判断) 如栾树(无患子科,栾树属)、枫杨(胡桃科,枫杨属)、枫香(金缕梅科,枫香树属)、杜松(柏科,刺柏属)、金钱松(松科,金钱松属)、罗汉松(罗汉松科,罗汉松属)、红瑞木(山茱萸科,梾木属)、迎春等(木犀科,茉莉花属) (3)掌握重点科、属的特征及分亚科或分属检索,写出主要树种观赏特点。 如松科、蔷薇科、木犀科、忍冬科 松科Pinaceae 松科特征 1、常绿或落叶乔木(少有灌木); 2、叶多针形、扁平条形; 3、多雌雄同株,苞鳞与种鳞离生; 4、一种鳞内有2个种子。 分亚科、分属检索表(书P209) A1:叶条形或针形,不成束 B1 叶单生,无短枝…………………………………………… I 冷杉亚科 C1 :叶子扁平条形,无叶枕,球果直立………………… 1、冷杉属 C2:叶子横截面菱形,具叶枕,球果下垂………………2、云杉属B2:叶单生、簇生,具长短枝…………………………………II落叶松亚科 C1:落叶,叶扁平条形,柔软 D1:叶窄,长短相仿,种鳞革质,成熟后不脱落…………3、落叶松属 D2:叶较宽,长短不一, 种鳞木质,成熟后脱落………4、金钱松属C2:常绿,叶针形,坚硬…………………………………… 5、雪松属 A2:叶束生(2,3,5针一束)……………………………………III松亚科 ……………………………………………………………………6、松属 分布:从北到南: 东北:樟子松,红松,美人松,油松,赤松; 华北:油松,白皮松,乔松,华山松,西黄松; 西北:华山松,油松; 华东:黑松,马尾松,日本五针松,赤松,湿地松; 华南:马尾松,湿地松; 西南:华山松,云南松。 2针:油松,樟子松,黑松,赤松,马尾松 3针:白皮松,云南松,西黄松 5针:华山松,乔松,红松,日本五针松

在读证明(把红色部分填好后打印出,拿至主楼303审核盖章

在读证明(把红色部分填好后打印出,拿至主楼303审核盖章即可 完成学期填写至上一学期,每个年级只有第一、二学期 如学生现在为大四年级第一学期在读,则已完成大学三年级第二学期 全部课程) 见下页实例(涉及年月的数字需汉字填写): 北京林业大学教务处 在读证明 ×××(男或女,××××年×月×日出生),于××××年六月参加全国统一高考,被我校××××××专业录取,普通全日制本科,学制四年,该生学号为×××,已完成大学×年级第×学期全部课程,预计于××××年七月毕业。 特此证明。 北京林业大学 ××××年×月×日

实例: 北京林业大学教务处 在读证明 张三(男,一九九六年十二月十九日生),于二〇一四年六月参加全国统一高考,被我校物业管理专业录取,普通全日制本科,学制四年,该生学号为140123123,现已完成大学二年级第一学期全部课程,预计于二〇一八年七月毕业。 特此证明。 北京林业大学 二〇一六年四月二十日

在读证明(把横线上内容填好,去掉红色部分打印出,拿至主楼303审核盖章即 可)见下页实例:Beijing Forestry University Certification for On-campus Students This is to certify that (学生姓名), male(男)/female(女), born on (出生日期)(m月) / (d日) / (y年), was admitted into the (专业) program after reaching the required standard in the National College Matriculation Exam in (高考年). It is a full-time, four-year program leading to a Bachelor’s Degree. His(他的)/Her(她的) student number is (学号)and has completed and satisfied the requirements for year(s)(已完几年学业). He(他)/She(她) is expected to graduate in July, (毕业年). Beijing Forestry University Date: (日期)

现代景观规划设计概述重点老师比用教案

现代景观规划设计概述重点 老师常用教案 第一章本章将通过具体的景观规划设计工程实例使学生对“什么是景观规划设计”和“什么是景观规划设计的理论和方法”有一个直观的了解。第一节现代景观与传统园林对于规划设计师,说到“景观”,就不能不想起“园林”这二字,那么“景观”和“园林”又是什么关系呢?总的来讲,景观最基本、最实质的内容还是没有离开园林的核心(图1.1)。追根寻源,园林在先,景观在后。园林的形态演变可以用简单的几个字来概括,最初是囿和圃,据考证是圃在先。什么是圃?就是“菜地”、“蔬菜园”;囿,就是把一块地圈起来,里面的动物起初是野生的,后来逐渐驯化,变为家养,人们可以在囿中打猎。在这一基础上,进一步人工加以取舍浓缩而成园,保护培育而成林。从中不难看到圃—囿—园—林这样一个来龙去脉。到了现代,又有了新的发展,有了规模更大的环境,包括区域的、城市的、古代的和现代的,凡此种种,加在一起,就形成我们今天所关注的景观。从规划设计专业的角度来看,图1.2也是一种景观,园林的一些基本成分已尽在其中。景观基本成分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软质的东西,如树木、水体、和风、细雨、阳光、天空;另一类是硬质的东西,如铺地、墙体、栏杆、景观构筑。软质的东西,称为软质景观,通常是自然的;硬质的东西,称为硬质景观,通常是人造的。当然也有例外,如山体就是硬质的,但它是自然的。不必急于对景观下定义,还是先看看景观规划设计师具体做的东西。第二节强调精神文化的现代景观设计图1.3所示是一个小项目,基地30m×40m见方,可以称为街头小绿地,或小游园。从材料、功能、形式等来看,这样一个项目中包含了景观、园林规划设计中最基本的道理。这是为1999年昆明世界博览会上海展区作的一个方案,题为“上海花园”。中间是“好大一棵树”,把树拿掉后可以看清平面布局。(图1.4)。另一个已建成的项目是同济大学校园一角——黑松林的改造。这也是一种比较典型的景观设计,基地范围不大,规划手笔不多,但却包含了不少景观设计的原理与追求。概括地说,基本出发点是保护环境、保护树木,尽管树木不是很大,但是已经经过十多年的培育,从一个垃圾山变成今天的样子(图1.5)。景观设计有一个很重要的特点,即它一定要有精神文化的东西在里头,这方面,与建筑和城市相比,景观更为专长。尽管建筑与城市也强调精神文化,但是它们最基本的还是偏重于使用功能,偏重于技术,偏重于解决人类生存问题。景观设计则要上一个层次,它要解决人类精神享受的问题。尤其是在这样一个小尺度的范围内,偏重于艺术性和精神活动,一切建造与布置都围绕着这一核心进行,透过这一片“欧化”的墙,看到的是一个“中国式”的未完成的亭,其寓意是:一片墙代表西方文化的框架,亭则代表东方文化,这一作品意在强调东、西文化的交流,寓意着同济大学这样一所高等学府,是一个东、西文化交流的场所,有意将亭设计成未完成的形式,寓意是让同学们在这样的环境中把知识学到手,再去把它补全(图1.6)。图1.7时芝加哥的一个带状的河畔公园设计。芝加哥与上海的格局有相似之处,有一个很大的湖——密歇根湖,另外有一条南北向的河——芝加哥河穿越而过。公园基地位于芝加哥河南端沿河分布的一块空地处,此地原来是铁路战场,旁边有中国城,在基地的远景中可以看到西尔斯大厦。此外,公园基地中部上空被一高架交通桥所分割。在这个方案中,作者也强调东、西方园林的交融,但要比这幅水彩画复杂,它包括交通组织、人流排布、意义创造,而意义又是要通过形象来说话的,不能仅仅停留于言语文字。其特点是:以高架交通桥为界,将全园分为西方园和东方园两部分,沿一个东方的长城逐渐转换为一个罗马的大台阶,东方文化自然而然向西方文化转型,而这也正好符合功能上的要求,城墙将铁路、中国城等划在界外,而一个颐和园式的长廊实现了虚实对比。事实上,这个设计,尚未动手之前,总平面还未成形之初,作者脑子里已有了那幅水彩画的景象。搞景观设计、园林设计需要这样的意念和意象。这一点与城市规划不一样。城市规划拿到一个项目之初,最先关心的是经济情况、人口情况;园林则不一样,园林最先关心的是“立意”。建筑也强调立意,但建筑或者是建筑群的艺术发挥跟景观的艺术发挥相比是大大受限制的,工业建筑也好,商业建筑也好,哪怕是最具艺术性的大歌剧院,还是有功能要求的限制。悉尼歌剧院已经不错,但它仍不如景观建筑来得自由。景观尤其是园林,应该当作艺术品来作,从这方面讲,景观设计和其他艺术创作都是一脉相

水湿环境园林植物景观设计研究的论文

水湿环境园林植物景观设计研究的论文 在大自然生态环境中,水湿环境如同森林、耕地、海洋,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资 源宝库。天然水湿环境的生物多样性、生态功能及其他各方面的价值都是不可替代的,它 兼具丰富的陆生和水生动植物资源,独特的水文、土壤和气候提供了复杂且完善的动植物 群落,在愈加讲究生存环境质量的今天,水湿环境愈加为人们重视,对水湿环境进行景观 规划和绿化设计也愈加重要。 1适合水湿环境园林绿化的植物种类 1.1水环境常见园林绿化植物 在水中能够长期生活,并能开花、结果、繁殖后代的植物,都可用来在水环境中创造 植物景观。这类植物的特点是叶子柔软而透明,能最大限度地得到水里的光照和吸收水里 的二氧化碳,保证光合作用进行,而且植物体内通气组织发达,能借以增加浮力,维持身 体平衡。 1.1.1挺水类如菖蒲、水葱、香蒲、芦苇,千屈菜、水生鸢尾、灯心草、鱼腥草等, 特点是茎、叶挺出水面,植株挺拔,有明显的茎、叶之分,下部根茎伸入水下泥中,根系 中有发达的通气组织,适宜在岸边浅水处生长。 1.1.2浮叶类如荷花、睡莲、王莲等,它们的茎纤弱,不能直立,根状茎发达,生于 水底泥中,叶和花漂浮于水面,常在浅水环境里生长。 1.1.3漂浮类如凤眼莲、满江红、水浮莲等,它们全株直接漂浮在水面上,适于水面 漂浮的园林植物景观。 1.1.4沉水类如金鱼藻、黑藻、狐尾藻等,它们植株可全部沉入水中,供观赏使用。 1.2湿地环境常见园林绿化植物 生长在潮湿环境中的植物其根系不发达,叶片中机械组织也不发达,抗旱能力极差, 如蕨类、附生兰、万年青、十字花等。它们可生活在阳光充足、土壤水分饱和的沼泽地区,根茎之间有通气组织,以保证取得充足氧气,叶片上常有防止蒸腾的角质层,输导组织较 发达,可适应阳光直接照射和大气湿度较低的环境。适宜水体岸边生长的较耐湿的园林树 木有:黑松、金松、云杉、花柏、桧柏、水松、落羽松、湿地松、池杉、水杉、金钱松、 蒲桃、小叶榕、水翁、水石桎、池杉、红杉、大叶柳、垂柳、乌柏、悬铃木、三角枫、桑树、白蜡、海棠、香樟、连翘、夹竹桃、木兰、椴树、钻天杨、鸡爪槭、银杏、花楸、刺槐、紫叶小檗、山楂等。适宜常年地下水位0.5米以下的植物:河柳、垂柳、金丝垂柳、 枫杨、赤杨、水杨梅、白蜡树、柽柳等。适宜地下水位1米以下的植物:日本柳杉、水杉、

2017年北京林业大学参考书

北京林业大学2017年硕士研究生招生参考书目考试科目参考书目 211翻译 硕士英语 339农业 知识综合 一 341农业 知识综合三(1)《食品卫生学》何计国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食品工艺学导论》马长伟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食品质量管理》陈宗道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 341农业 知识综合三(2)《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语言--C++》(第二版)陈志泊,王春玲,孟伟人民邮电出版社;《计算机网络》(第2版)吴功宜清华大学出版社; 342农业 知识综合四《农村社会学》李守经高等教育出版社;《管理学基础》宋维明中国林业出版社;《农业政策学》钟甫宁中国农业出版社 344风景园林基础中外园林史:《中国古典园林史》周维权清华大学出版社;《西方园林》郦芷若朱建宁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园林植物与应用:《园林树木学》陈有民中国林业出版社;城市绿地系统:《城市园林绿地规划》杨赉丽中国林业出版社 345林业

基础知识综合 357英语翻译基础王振国李艳琳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新编汉英翻译教程》第二版陈宏薇李亚丹高等教育出版社上海外教社 399管理 类联考综 合能力 432统计 学 《统计学》(第三版)袁卫、庞皓、曾五一、贾俊平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年434国际 商务专业 基础 《国际商务》田明华电子工业出版社 443会计学《2010年会计硕士(MPAcc)专业学位入学考试会计学考试大纲及考试指南》全国会计硕士(MPAcc)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 10年版 448汉语 写作与百科知识《中国文化概要》陶嘉炜北京大学出版社;《现代应用文写作大全》修订版康贻祥金城出版社 601高等数学《微积分》赵树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线性代数》赵树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园林树木学复习思考题.doc

园林树木学思考J 第一部分总论 第一、二章思考题 一、名词解释: 1、园林树木学—— 2、园林树木—— 3、自然分类系统—— 4、园林建设分类法—— 5、种—— 6、-------- 亚种 7、变种—— 8、变型—— 9、品种 二、问答题 1、园林树木资源有什么特点? 2、亚种、变种、品种之间有何异同 3、举例说明植物分类系统中的等级次序是什么?树木分类的基本单.位是什么? 4、常见的分类系统有哪几个?代表人物是谁? 5、树木依树木的生长类型分类有儿种?举例。 6、依树木在园林绿化中用途分类有几种?举例。 7、园林树木按观赏特性分类有儿种?举例。 8、园林树木依对环境因子的适应能力如何分类? 9、树种分布区、天然分布区、栽培分布区、水平分布区、垂直分布区、间断分布区的概念。 第三章思考题 一、名词解释: 10、离心生长—— 11、离心秃裸—— 12、向心更新—— 13、向心枯亡—— 14、生长—— 15、------- 发育. 16、生长期—— 17、生命周期-——

18、年周期—— 19、幼年阶段—— 20、青年阶段一一 21、成年阶段—— 22、衰老阶段—— 23、休眠期—— 24、自然休眠—— 25、被迫休眠—— 26、树木的物候期一 27、树液流动开始期 28、萌芽期—— 29、展叶期—— 30、生长转入休眠期 31、休眠转入生长期 32、花芽分化期—— 33、开花期—— 34、落叶期—— 35、叶秋季变色期一 36、定芽—— 37、不定芽—— 38、芽序—— 39、萌芽力—— 40、成枝力—— 41、早熟性芽—— 42、晚熟性芽—— 43、芽的异质性一 44、顶端优势------ 45、芽的潜伏力—— 46、叶幕—— 47、干性—— 48、层性—— 49、总状分枝式---- 50、合轴分枝式—— 51、假二叉分枝式一

北京林业大学关于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工作的规定(修订)

北京林业大学关于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工作的规定(修订) 毕业论文(设计)是实现培养目标的重要教学环节,是本科教学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在校学习的最后阶段和质量总检查,对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同时,毕业论文(设计)的质量也是衡量教学水平,学生毕业与学位资格认证的重要依据。为加强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工作,深化教学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特作本规定。 一、毕业论文(设计)资料的组成 毕业论文(设计)文本,按规定格式撰写、排版、打印、装订;电子文档(含毕业论文或毕业设计、设计图纸等,以光盘形式存储)。 文献综述。 毕业论文(设计)任务书;中期检查表;指导教师评价表;评阅人评价表;答辩小组成员评价表;答辩评价表。 其它。 二、指导教师的职责 毕业论文(设计)实行指导教师负责制,指导教师应对整个毕业论文(设计)阶段的教学活动全面负责。 指导教师应由讲师及相当职称以上的教师担任,助教不单独指导毕业论文(设计),可协同其它指导教师工作。每个指导教师指导学生数原则上理工农类不超过6名,经管文法类不超过8名,初次担任毕业论文(设计)指导教师的,指导的学生数不超过2名。可与校外教师联合指导,但以本校教师为主导。 指导教师负责填写学生毕业论文(设计)任务书。任务书中要明确列出毕业论文(设计)的选题、研究范围、目的和意义、主要内容和基本要求、查阅文献范围和数量、工作进度等。 审定学生拟定的工作计划或实验设计方案,批改译文及外文摘要,批改学生文献综述。 学生进入毕业论文(设计)阶段后,指导教师应随时了解学生的工作情况,对毕业实习、实验和毕业论文(设计)中出现的问题及时给予指导。 指导学生正确撰写毕业论文(设计),对学生的毕业论文(设计)进行评定,向答辩小组介绍向学生下达的任务及要求、学生完成论文(设计)的质量及应用价值等。 负责将学生论文(设计)最后交所在学院统一收藏。 三、学生应遵守的原则 根据学院公布的毕业论文(设计)选题,结合自己的特长、爱好和工作意向等提出选题申请,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独立撰写毕业论文(设计)的研究或设计实施方案。 独立完成规定的工作任务,不弄虚作假,不抄袭别人的成果。 在完成毕业实习、实验和毕业论文(设计)工作期间,要努力学习、刻苦钻研、勇于创新、勤于实践,培养自己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实际操作技能。 遵守纪律,合理安排工作和业余生活;遵守实验室、设计场所的有关规章制度,保持良好的工作环境。按指导教师要求查阅中外文文献(不少于15篇,其中外文文献不少于5篇),撰写不少于1万字的论文(设计说明书)。 毕业论文(设计)完成后,交还指导教师、资料室、实验室的各种资料和借用物品。 认真进行答辩。 四、选题 符合教学基本要求和人才培养目标,与所学专业及基础密切相关,使学生能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选题应尽可能结合生产、科研、教学与实验室任务,做出的结果有一定的理论与实际意义。 选题应有一定的深度与广度,工作量饱满,使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经过努力能按时完成;同时选题要有明确的针对性,使学生有具体工作内容,避免过空过大,在完成毕业设计(论文)过程中得到理论与实践的训练。 一人一题是选题的重要原则。需几名学生完成的课题,必须以每个学生的侧重点为其选题,明确规定每

浅谈广场园林景观设计的要点

浅谈广场园林景观设计的要点 1、植物景观设计 注重广场的多层次绿化,实现人与绿色植物的对话。经过细致种植规划所创造出的纹理、色彩、密度、声音和芳香效果的多样性和品质能够极大地促进广场的使用。园林绿化建设中的植物是绿化的主体,用生态学的观点和美学法则,营造植物景观,是环境景观设计的核心,也是现代城市广场建设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植物配置成功与否,直接影响广场环境质量和艺术水平,植物景观布局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 2、水体景观设计 在水景的设计中形、声、色是三大要素。所谓形是指水景的形式和形态,水景的形式有溪流、瀑布、池塘、喷泉、游泳池等。水景的形态又可分为静水与动水。造型还可分为规则式与不规则式。形是水景设计中最重要的要素,设计水景的形的灵感来自于大自然,大自然用各种各样的结合方式来塑造水之美韵。声是指各种水体发出的声音,如溪水的潺潺水流声,泉水的喷涌声等。色也可称之为水的质感,它往往同水中的动植物和岸边的倒影结合构成动人的水景。特别是近年来的灯光艺术使水景更加灿烂妩媚。 广场水景设计的基本原则主要有两点:一是满足功能性要求。水景的基本功能是供人观赏,因此它必须能够给人带来美感,使人赏心悦目,所以设计首先要满足艺术美感。不同的水景还能满足人们的亲水、嬉

水、娱乐和健身的功能。二是满足环境的整体性要求。一个好的水景作品,要根据它所处的环境氛围、建筑功能要求进行设计,达到与整个景观设计的风格协调统一。喷泉不是一个独立的艺术体,不能只追求喷泉本身的规模和造价,应根据特定的场地、空间、建筑风格、城市风貌和当地的社会环境、文化特色来设计。 3、照明景观设计 现代人们的夜生活越来越丰富,城市广场的亮化已经成为城市建设中垦待解决的问题。城市广场照明是利用灯光塑造城市夜景的一种照明技术,对于美化城市,展现城市个性,提高市民生活质量,改善投资环境,促进旅游业的发展等均起着积极的作用。只有因地制宜、科学规划、精心设计,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广场夜景照明设计与其他照明设计相比有诸多不同之处,广场照明设计的重点是突出广场雕塑、树木及建筑物,在夜晚漆黑的背景下,用灯光把被照物的美感充分体现出来。另外要保证广场的照度达到规范指标,起到指示道路的作用。广场中各种元素,包括道路、建筑物、雕塑、艺术作品、标志物的照明等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城市广场的夜景,而各元素之间只有相互和谐才能共同创造出富有魅力的夜景。 因此,广场的夜景照明需要在把握整体设计原则的基础上,根据广场的现实条件,分析各景观元素的具体特征,通过整合空间内各种元素,协调好相互关系。

园林植物景观设计试题库

园林植物景观设计试题库 第一章绪论 填空题 1刘禹锡诗曰:“唯有( 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可作为唐代植物景观的一个特色。** 2 园林造景一般可以分为规则,( 混合式) 和自然式三种形式。* 选择题 1最早见于文字记载的园林形式是(B)** A 苑B囿C台D 亭 2阿房宫是什么朝代修建的园林(C ) * A 秦代 B 宋代 C 唐代 D 清代 3艮岳是什么朝代修建的园林(B ) ** A 明代 B 宋代 C 唐代 D 清代 4下面哪个不是私家园林(D)** A拙政园B留园C避暑山庄D 耦园 5下面哪个不是皇家园林(D)** A颐和园B圆明园C避暑山庄D 耦园 判断题 1园林植物景观设计注重园林艺术原理,是与艺术相关的应用型学科,与科学无关。()* 2元代大内御苑的布局模式是“一池三山”。()** 3古埃及的园林风格是不规则式的。()** 4意大利的台地园借助了地形的变化,是一种自然式的园林风格。()** 5法国勒诺特尔式园林为规则式园林的代表。()** 6英国风景式园林中园林的地位更重要,可以支配建筑。()** 7岁寒三友是指松、竹、梅。(√)** 名词解释 1 园林植物景观设计* 简答题 1 园林植物景观设计与绘画的异同。** 2 园林植物造景的意义。* 论述题 1 请简单论述中西方园林植物造景的交流** 第二章园林植物观赏特性

填空题 1 园林植物景观设计时,需要调动观赏者视觉、嗅觉、触觉、(听觉)和味觉五大感官。* 6 园林植物五大观赏特性包括体量、姿态、色彩、气味和(质感)。* 11一般来说,根据植物的体量可以将植物分成(乔木)、灌木、藤本、花卉、草本和地被几个类型。* 16 藤本植物根据攀援习性可以分为( 缠绕类)、吸附类、卷须类和蔓生类四种类型。** 20 草坪草根据其对温度的适应能力,分为冷季型草坪草和( )两种类型。* 21 植物姿态包括有(树形)、叶形、花形、果形和枝干形态几个方面。* 26 常见树形有( 垂直向上型)、水平展开型和无方向型三种类型。* 29 树冠由(一部分主干)、主枝、侧枝和叶幕组成。* 33 植物的(枝干)、叶片、花和果实都具有色彩。* 37芳香植物包括(香花植物)和能够分泌芳香类物质的植物两类。* 39 植物质感的类型包括(粗质型)、中质型和细质型三类。* 选择题 选择题 1 乔木的高度通常在( A )米以上。* A 3、 B 5、 C 1、 D 0.5 2 (A )是城市植物景观的基本结构,在空间划分、围合、屏障、装饰、引导以及美化方面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A 大中型乔木、 B 小乔木、 C 灌木、 D 花卉 3灌木的高度通常在( A )米以下。* A 5、 B 3、 C 1、 D 0.5 4 下列哪种植物不是缠绕类藤本植物。()** A 紫藤、B忍冬、C铁线莲、D葡萄 5下列哪种植物是卷须类藤本植物。()** A 紫藤、B忍冬、C扁担藤、D 铁线莲 6下列哪种植物不是吸附类藤本植物。()** A常春藤、B忍冬、C爬山虎、D五叶地锦 7下列哪种植物不是蔓生类藤本植物。()** A叶子花、B木香、C紫藤、D藤本月季 8下列哪种植物是蔓生类藤本植物。()** A忍冬、B葡萄、C叶子花、D铁线莲 9树形由树干和( D )两方面决定。* A 叶片、B小枝、C主枝、D树冠 10 下列哪种树形不是垂直向上型。(C)* A柱形、B圆锥形、C圆形、D尖塔形 11 下列哪种植物的枝干不是绿色的。(D)** A棣棠、B迎春、C梧桐、D白桦 12 以下哪种颜色给人冷静、沉着、深远宁静和清凉阴郁之感。(C)* A 红色、B绿色、C蓝色、D 白色 13 以下哪种颜色给人高贵庄重、优雅神秘之感。(D) * A 红色、B绿色、C蓝色、D 紫色

2019年北京林业大学林学院生态学(071300)研究方向、考试科目、参考书目、考研经验、复习指导

2019年北京林业大学林学院生态学(071300)研究方向、考试科目、参考书目、考研经验、复习指导 一.研究方向 01森林生态学 02恢复生态与生物多样性保护 03生态规划与管理 04全球变化生态学 二.初试考试科目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或203日语 ③707高等数学或715数理统计(含概率论) ④815生态学 三.复试笔试科目 森林生态学 四.参考书目 1.初试参考书目 707高等数学 【1】《微积分》赵树媛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线性代数》赵树媛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715数理统计 【1】《数理统计》贾乃光主编,中国林业出版社出版。 【2】《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浙江大学,盛骤,谢式千,潘承毅编,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 815生态学 【1】李俊清,牛树奎,刘艳红,森林生态学(第二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2】牛翠娟,娄安如,孙儒泳,基础生态学(第二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2.复试参考书目 李俊清,森林生态学(第2版),2010,高等教育出版社;牛翠娟,基础生态学(第2版),2007,高等教育出版社 五、北林生态学复习备考建议 1、零基础复习阶段(6月前) 本阶段根据考研科目,选择适当的参考教材,有目的地把教材过一遍,全面熟悉教材,适当扩展知识面,熟悉专业课各科的经典教材。这个期间非常痛苦,要尽量避免钻牛角尖,遇到实在不容易理解的内容,先跳过去,要把握全局。系统掌握本专业理论知识。对各门课程有个系统性的了解,弄清每本书的章节分布情况,内在逻辑结构,重点章节所在等,但不要求记住,最终基本达到北林本科水平。 2、基础复习阶段(6-8月) 本阶段要求考生熟读教材,攻克重难点,全面掌握每本教材的知识点,结合真题找出重点内容进行总结,并有相配套的专业课知识点笔记,进行深入复

园林树木学参考文献

园林树木学参考文献 [绪论] 1、清.陈淏子. 《花镜》. 2、陈植. 《观赏树木学》. 中国林业出版社,1984 3、潘会堂.花卉种质资源与遗传育种研究进展.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0,22(1):80-86 4、邓解悟. 观赏植物资源与中国园林. 中国园林, 1996,4 5、朱红霞. 百花山野生花卉资源及园林应用. 中国野生植物资源, 2003,2 [总论] 第一章园林树木的分类 1、中国科学院植物志编写委员会. 中国植物志. 科学出版社,1998 2、匡可任. 中国高等植物图说. 科学出版社,1955 3、郑万钧.中国树木志(1-4). 中国林业出版社,1998 4、https://www.360docs.net/doc/768598772.html,/kech/yyzpx/flash/fenl.asp 5、https://www.360docs.net/doc/768598772.html, 第二章园林树木在城市绿化中的功能 1、程兆熊. 论中国庭院设计. 台北:明文书局,1984 2、黄岳渊、黄德邻. 花经. 上海新纪元出版社,1949年 3、陈俊愉. 程绪珂中国花经. 上海文化出版社 , 1990 4、金学智. 中国园林美学. 江苏文艺出版社,1990 5、任步钧. 北方园林观赏植物图谱.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 第三章园林树木的生态习性 1、李嘉乐. 园林生态学拟议. 中国园林, 1997 2、徐永荣. 城市园林植物配置中的生态学原则. 广东园林, 1997 3、云南大学生物系编著. 植物生态与植物群落基本知识. 云南大学出版社, 1976

4、冷平生, 苏淑钗编著. 园林生态学. 气象出版社, 2001 5、陈自新等. 北京城市园林绿化生态效益的研究. 中国园林,1998,14(5):57-59 第四章植物群落知识与人工栽培群落的建设 1、云南大学生物系编著. 植物生态与植物群落基本知识. 云南大学出版社, 1976 2、林鹏. 植物群落.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1986 3、冷平生, 苏淑钗编著. 园林生态学. 气象出版社, 2001 4、刘常富, 陈玮主编. 园林生态学. 科学出版社, 2003 5、王伯荪编. 植物群落学.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87 第五章城市园林树种调查与规划 1、苏雪痕. 植物造景. 中国林业出版社 2、闫秀英,付雪松.城市道路行道树树种规划的探讨. 吉林林业科技, 1999 3、吴中伦. 国外树种引种概论.科学出版社,1983 4、王九龄. 选择树种. 中国林业出版社,1982 5、张启翔.关于北京生态建设中树种规划的探讨.中国花卉园艺, 2001,18 第六章园林树木的配植 1、苏雪痕. 《植物造景》. 中国林业出版社 2、瞿辉.论园林中的植物造景. 中国园林, 1997 3、牛晓成.中国园林植物造景刍议.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8 4、李淑凤.北京公园绿地中的植物配置.中国园林, 1995 5、徐德嘉. 古曲园林植物景观配置.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7 [各论] 1、张天麟编.园林树木1000种.学术书刊出版社1990 2、郑万钧. 中国树木志. 中国林业出版社,1997 3、汪劲武. 种子植物分类学.高等教育出版社,1985

园林景观设计要点论文

论述园林景观设计的要点 【摘要】随着社会的进步,时代的发展,人们对于居住环境和生活品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如何规划属于现代城市生活人舒适的园林建设,也成了摆在园林工作者面前的难题。城市园林景观设计、绿化问题,也是改善生态环境,陶冶城市人民性情的良好方式,同时也是实现社会、政治、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举措,其不可替代的作用已经越来越备受人们关注。本文从园林景观的设计要点出发进行了探讨分析。 一、.园林景观设计方法 1.1景点 点作为最简洁的形态之一,在园林景观设计中,多寄托在景点形式中。首先,点的布局要能够突出重点,且疏密有致。景点的分布要按照“疏可走马,密不透风”的原则进行,要充分考虑到游客聚集和分散的情况,做到聚散有致、动静结合。其次,点要做到相互协调,相互映衬,以点作为吸引游客视线的核心,并在视域范围内将点与其他景观进行联系,景点之间要能够相互协调,注重游客的视线范围和角度。再次,点要做到主次分明,且重点突出,要有一个点能够体现出园林的主景或是主体,表达出园林景观的构思立景中心,这个点既可以是人文景观,也可以是自然景观。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点主要包括置石、筑山、水景、植物、建筑、小品和雕塑等。 1.2景观线 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线的功能主要为审美功能、导向功能、分隔

功能。审美功能即每一种线的变化都能够带来特殊的视觉效果,粗细线条、浓淡线条、曲直线条和虚实线条等能够带给观赏者不同的视觉印象和美感;导向功能即线条的方向性,能够引导人流;分隔功能即通过线条来展示出路径、植物、地形等的区分,分隔出特定的空间。在线的布局时,要遵行自然性原则、序列性原则、功能性原则。由于园林要表达的是自然美,因此在线的布局时,要达到“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境界,另外,线要能够发挥出满足人们观赏、交往、交通等的需要。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线主要包括:(1)路径,即供游客散步、观赏、休闲的风景,以曲折为主,通过与道路两旁景观的结合,变现出步移景异,丰富变换的特点(2)滨水带,即陆域和水域的交界线,让游客能在观赏美景的同时,感受到水面的凉风;(3)景观轮廓线,在轮廓线的设置时,要考虑到观赏角度和距离的问题 1.3景观面 在城市地理学中对面的定义为:地球表面的任何部分,如果在某种指标的地区分类中是均质的,那么便是一个区域。按照活动要素来讲,可以把园林景观设计中的面分为游憩区、服务区、管理区、休闲区等。面的布局原则首先要遵循整体性原则,要能够在总体上有机完整的进行空间分割和关联,在空间的排列序列中,能够理清主从关系和各个景观的特征。其次,要遵循顺应自然的原则,要与周围的自然环境、山水、土地等进行组合,并最好和自然地形的分界线一致,这样稍加点缀,便能够呈现出如画的风光。再次,要遵循生态原则,让土壤、植物、动物、气候、水封等条件能够相互作用,并维持景观环

试论园林植物景观设计的体会 (4)

试论园林植物景观设计的体会 苏小萍 植物造景,就是应用绿色植物来创造优美的景观,充分发挥绿色植物本身形态、线条、色彩、季相、叶形、叶色、花形、花色、枝形、茎态、根状等表现出景观自然形态美的效果。园林设计师、景观师将绿色植物进行规划、设计、配置、种植,创造出美丽、动人的艺术景点,使之成为风景如画的优美景观和居住、生活、工作、学习生态平衡和谐的美丽环境。随着时代的进步,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人们文化艺术素质的不断提高,特别是在人口集中的城市,需要创造出环境优美的生态环保良性循环的植物景观,这是园林设计师、观规划师共同追求的目标和方向。城市园林绿化景观规划设计,归根结底是对绿色植物的规划、设计、配置和种植,利用绿色植物,以绿色植物为主体,将绿色植物作为主景设计,使绿色植物成为最具有生命力的规划设计因素,为城市创造出一个以绿色植物造景为主的优美园林设计景观。 一、植物造景的景观基础与环境建设的相互关系 (1)植物造景的景观基础园林植物、绿色植物造景的基础,必须是以植物的乔木、灌木、藤本、草皮、蕨类、水生、地被等为基础设计材料。作为园林设计师、景观师,就需要以丰富多彩的绿色植物,及其表现出自然生长出来的优美形态、姿态作为设计材料、创造材料的源泉,突出以植物造景为主的园林景观设计基础。

(2)植物造景与环境建设关系植物景观最初表现在园林中,更多的是满足人们欣赏植物形式美的需求。随着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及环境保护的要求,人们更为重视的是绿色植物所产生的效应。因为绿色植物除了能创造出优美舒适的环境之外,更重要的是能创造出适合于人类生存的生态环境。随着城市人口密度的加大,工业的飞速发展,人们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日趋恶化:工业、汽车、机械所产生的废气、废水、废渣、有毒气体、噪音等到处都在污染着环境、危害人们的身心健康:正常的气候变得十分反常,甚至出现黄沙、酸雨。为了改善环境,人们对绿色植物的景观规划设计概念,已不仅仅局限于在一个风景点或一个公园种植几棵树的简单做法,而是扩展到更广阔的领域。将园林植物、绿色植物、园林绿化建设、植物景观引入建设环境之中,设计创造出一个适合人们生态要求的优美园林景观。 二、必须重视和提倡以园林植物造景为主的指导思想 (一)设计基本原则 园林植物造景的设计原则必须符合园林绿地的性质和功能的要求。因为园林绿地的性质和功能决定了绿色植物的品质选择和种植形式。园林绿地功z日-, g很z多,但具体规划设计到实处、实地的时候,就必须对实处、实地进行规划设计,有目的、有针对性地对植物品种进行选择设计。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