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中公差代号

机械中公差代号
机械中公差代号

机械中公差代号

M是普通螺纹的符号 G是管螺纹Tr是梯形螺纹B是锯齿型螺纹

螺纹有五个要素分别是牙型(就是上面说的那几种)、公称直径、螺距与导程、线数、旋向。其中公称直径中螺纹直径分大径(与外螺纹牙顶或内螺纹牙底相切的假想圆的直径)、小径(与外螺纹牙底或内螺纹牙顶相切的假想圆的直径)、中径(牙型沟槽与凸起宽度相等地方的假想圆直径)。我们常称的螺纹公称直径就是大径。

普通螺纹标注时格式为:

特征代号(M)公称直径*螺距旋向-公差带代号-旋合长度代号(长L、中等N、短S)

例如M20*1.5LH-5g6g-S

表示的是普通螺纹公称直径为20mm,细牙,螺距为1.5mm,左旋,中径公差带代号5g顶径公差带代号6g,短旋合长度。M代表着螺纹的大径,相当于圆的直径

7___精度IT7

H-----公差带7H是公差配合到7H的精度,螺栓的加工精度,一般为6H

具体的数字可以查表,是螺纹的公差代号,内螺纹用大写表示,外螺纹用小写表示7H是内螺纹公差带,螺纹的旋合长度不同,其公差也不一样,像M20-7H没有标注螺纹的旋合长度,其螺纹公差带按中等旋合长度确定,因此,这里的7H为粗糙级螺纹孔配合精度H7

螺杆的话是h7 一般孔用大写字母表示,轴用小写字母表示。

M20-7H 没写螺距时,螺距就是默认尺寸,M20的默认螺距是2.5 7H指小径的公差带,

假如是M20-6g7H 那6g才是中径的公差带,没有的话就是指小径。整体表示公称直径为20的普通粗牙内螺纹,内螺纹的中径和顶径公差带均为7H,其中公差等级为IT7,基本偏差代号为H。属于基孔制,故为内螺纹。如果后面跟的是6g7H表示的是螺纹配合。外螺纹小写,表示基轴制,内螺纹大写表示基孔制.

外螺纹标注示例:M20×2LH-7g6g-L

内螺纹标注示例:M20×2LH-7H-L

内、外螺纹装配图上的标注:M20×2-6H/5g6g

例:M20×2LH-7g6g-L

解:M—普通螺纹代号

20—螺纹公称直径

2—细牙螺纹螺距(粗牙螺距不用标注)

LH—左旋(右旋不标注)

7g—外螺纹中径公差代号

6g—外螺纹顶径公差代号

L—长旋合长度代号(中等旋合长度N不用标注)

M10-7H ——是普通三角螺纹,其中径尺寸精度要求H7级。

此外,

直径24H8 ——基本尺寸为φ24,其尺寸公差为IT8级,基孔制的孔

4×M6×1.5-7H ——4个一样的,普通三角螺纹,其螺距为1.5,中径公差7级。

螺纹标注R 1/8

“分”是国内的一种俗称,一英寸=8分

1分=1/8" 2分=2/8"(1/4).........8分=8/8"(按公约数应该等于1"了),不管这个分子式是怎么样的(1/2、1/4、3/4、1/16),把分母变为8再看看分子是多少,那就是通常说的几分了。但是英制长度单位至少在我国已经

不再使用,经常看到的(1/2、1/4、3/4、1/16)大多跟螺纹有关。

至于英寸在螺纹上的应用:做过车工的人都知道那些几分之几的标注是告诉你应该在一英寸内要切削出多少圈螺纹来,并不是告诉你要把直径切削到多大尺寸,如果想知道这个螺纹的外径或内径是多大应该去查相对应的一英寸是几牙螺纹才能知道他内外径的真实尺寸,有经验的师傅们看到这些螺纹的标注就可以判断出应该用多大的钢管,如果用一英寸的管螺纹去判定这根管子的直径或通径等于25.4就大错特错了,这正是用螺纹标注对应不上钢管尺寸的原因。

工厂里通常说的4分6分正好指的是管螺纹规格(无论有无螺纹都会这样去称呼),而不是钢管直径的大小,如果在施工现场要求你安装一根6分的水管,那么你从上面的表中可以看出对应的应该是一根直径为26.441的钢管,而不是从英寸换算过来的直径为19.05的钢管!从这说明关于分的问题大多应用在螺纹上而非长度单位上,只不过把他作为一种有规定的规格在使用罢了,(往往卖钢管的销售商会很准确的把26.441的钢管销售给您,但这个尺寸跟英寸转换的6分毫无关系,除对应该的螺纹外)但也还有些地方使用比如直径为25.4(一吋)的英制钢管等,这跟楼主提出的问题就没多大关系了!

凸模固定板的形位公差要求

1)形状公差:构成零件的几何特征的点,线,面要素之间的实际形状相对与理想形状的允许变动量。给出形状公差要求的要素称为被测要素。

(2)位置公差:零件上的点,线,面要素的实际位置相对与理想位置的允变动量。用来确定被测要素位置的要素称为基准要素。

形位公差的研究对象是零件的几何要素,它是构成零件几何特征的点,线,面的统称.其分类及含义如下: (1) 理想要素和实际要素

具有几何学意义的要素称为理想要素.零件上实际存在的要素称为实际要素,通常都以测得要素代替实际要素.

(2) 被测要素和基准要素

在零件设计图样上给出了形状或(和)位置公差的要素称为被测要素.用来确定被测要素的方向或(和)位置的要素,称为基准要素.

(3) 单一要素和关联要素

给出了形状公差的要素称为单一要素.给出了位置公差的要素称为关联要素.

(4) 轮廓要素和中心要素

由一个或几个表面形成的要素,称为轮廓要素.对称轮廓要素的中心点,中心线,中心面或回转表面的轴线,称为中心要素

形状公差有直线度,平面度,圆度和圆柱度.其含义和标注如下:

1) 直线度

2) 平面度

平面度公差带只有一种,即由两个平行平面组成的区域,该区域的宽度即为要求的公差值.

3) 圆度

在圆度公差的标注中,箭头方向应垂直于轴线或指向圆心.

4) 圆柱度

形位公差的标注应注意以下问题:

(1) 形位公差内容用框格表示,框格内容自左向右第一格总是形位公差项目符号,第二格为公差数值,第三格以后为基准,即使指引线从框格右端引出也是这样.

(2) 被测要素为中心要素时,箭头必须和有关的尺寸线对齐.只有当被测要素为单段的轴线或各要素的公共轴线,公共中心平面时,箭头可直接指在轴线或中心线,这样标注很简便,但一定要注意该公共轴线中没有包含非被测要素的轴段在内.

(3) 被测要素为轮廓要素时,箭头指向一般均垂直于该要素.但对圆度公差,箭头方向必须垂直于轴线.

(4) 当公差带为圆或圆柱体时,在公差数值前需加注符号"Φ",其公差值为圆或圆柱体的直径.这种情况在被测要素为轴线时才有.同轴度的公差带总是一圆柱体,所以公差值前总是加上符号"Φ";轴线对平面的垂直度,轴线的位置度一般也是采用圆柱体公差带,需在公差值前也加上符号"Φ".

(5) 对一些附加要求,常在公差数值后加注相应的符号,如(+)符号说明被测要素只许呈腰鼓形外凸,(-)说明被测要素只许呈鞍形内凹,(>)说明误差只许按符号的小端方向逐渐减小.如形位公差要求遵守最大实体要求时,则需加符号○M.在框格的上,下方可用文字作附加的说明.如对被测要素数量的说明,应写在公差框格的上方;属于解释性说明(包括对测量方法的要求)应写在公差框格的下方.例如:在离轴端300mm处;在a,b范围内等

机械制图标注常用符号大全

机械制图标注常用符号

序号 符号名称 符号绘制标准 应用示例 1 GB/T 1182-2008 基准符号。 涂黑三角形及中轴线可任意变换位置,方框和字母只允许水平放置不允许歪斜;方框外边的连线也只允许在水平或铅垂两个方向画出。 2 GB/T 4458.4-2003; 标注正方形结构尺寸时在尺寸前面加注正方形符号。 高度h=3.5mm 3 GB/T 4458.4-2003; 标注弧长时在尺寸前面加注弧长符号。 高度h=R=3.5mm 4 GB/T 4458.4-2003;GB/T 16675.2-1996 尺寸注法; 沉孔或锪平符号。 高度h=3.5mm 5 GB/T 4458.4-2003; GB/T 16675.2-1996 尺寸注法; 沉孔或锪平深度符号。 高度h=3.5mm

GB/T 16675.2-1996 尺寸注法; 埋头孔符号。 高度h=3.5mm 机械制图尺寸标注常用标准符号 序号符号名称符号绘制标准应用示例7 GB/T 15754-1995 锥度符号或莫氏锥 度注法。 高度h=3.5mm 8 JB/T 5061-2006 定位支撑符号。 高度h=3.5mm 9 JB/T 5061-2006 辅助支撑符号。 高度h=3.5mm 10 JB/T 5061-2006 辅助支撑符号。 高度h=5mm

中心孔符号。 高度h=3.5mm; 高度H1=5mm。 12 JB/T 8555-2008 热 处理技术要求在零 件图样上的表示方 法。粗糙度符号的三 角形部分为测量点 符号。可随图形进行 缩放。 汇编人:质管办标准化管理员郑家贵2011年8月25日 机械制图基础知识 一、.图线GB/T 4457.4-2002 GB/T 17450-1998

未注标准公差表

关于自由公差的--即未注尺寸公差 自由公差指图纸上没有标注公差等级或公差带尺寸的允许公差。但是,这个尺寸也不是任意的。它受一个默认精度的控制。其公差的取值范围一般根据零件的生产工艺确定,一般来说,可以用IT12~13或GB/T1804中的m级。自由公差也是有基本尺寸和公差等级的,不是一律0.5mm什么的。现在一般称“未注尺寸公差”,自由公差是一个老的叫法。是指在车间通常加工条件下可保证的公差,分精密f,中等m,粗糙c,最粗v共4个公差等级。相应的国家标准是GB/T1804-2000。采用此标准规定的公差的话应在图样标题栏附近或技术要求,技术文件(如企业标准)中注出该标准号及公差等级代号.至于具体的公差值则根据公差等级及基本尺寸的不同而不同。例如中等级尺寸段为0.5-3和中等级尺寸段为120-400极限偏差数值分别为±0.1和±0.5。具体可参考GB/T1804-2000。 标准公差表 根据国际标准,以下为基本尺寸0-500mm,4-18级精度标准公差表。 注:基本尺寸小于1mm时,无IT14至IT18。 基本尺寸 ㎜ 公差值 IT4 IT5 IT6 IT7 IT8 IT9 IT10 IT11 IT12 IT13 IT14 IT15 IT16 IT17 IT18 大于到μm mm - 3 3 4 6 10 14 25 40 60 0.10 0.14 0.25 0.40 0.60 1.0 1.4 3 6 4 5 8 12 18 30 48 75 0.12 0.18 0.30 0.48 0.75 1.2 1.8 6 10 4 6 9 15 22 36 58 90 0.15 0.22 0.36 0.58 0.90 1.5 2.2 10 18 5 8 11 18 27 43 70 110 0.18 0.27 0.43 0.70 1.10 1.8 2.7 18 30 6 9 13 21 33 52 84 130 0.21 0.33 0.52 0.84 1.30 2.1 3.3 30 50 7 11 16 25 39 62 100 160 0.25 0.39 0.62 1.00 1.60 2.5 3.9 50 80 8 13 19 30 46 74 120 190 0.30 0.46 0.74 1.20 1.90 3.0 4.6 80 120 10 15 22 35 54 87 140 220 0.35 0.54 0.87 1.40 2.20 3.5 5.4 120 180 12 18 25 40 63 100 160 250 0.40 0.63 1.00 1.60 2.50 4.0 6.3 180 250 14 20 29 46 72 115 185 290 0.46 0.72 1.15 1.85 2.90 4.6 7.2 250 315 16 23 32 52 81 130 210 320 0.52 0.81 1.30 2.10 3.20 5.2 8.1 315 400 18 25 36 57 89 140 230 360 0.57 0.89 1.40 2.30 3.60 5.7 8.9 400 500 20 27 40 63 97 155 250 400 0.63 0.97 1.55 2.50 4.00 6.3 9.7

机械自由公差的概念和公差表

自由公差的概念和公差表 (2009-08-31 10:43:24) 转载▼ 标签: 杂谈 何谓自由尺寸公差? 旧国标(HG)159-59中,在基准件公差上,把精度等级分成12级。取自其中8、9两级精度基准件公差,称为自由尺寸公差。将偏差分为;单向(+)或(-)、双向(±)二种。 在自由尺寸公差的注解中提示; ①自由尺寸公差仅适用于机械加工表面。 ②自由尺寸公差在工作图上不标注。 ③单向偏差对于轴用(-)号,对于孔、孔深、槽宽、螬深及槽长用(+)号,其余均用双向正负偏差(±)。 ④不能纳入上述明确原则的自由尺寸,且有单向偏差要求时,设计者应在工图中注出,否则按双向偏差制造。 修定后国标(GB)1800-79中,标准公差分20级。即;IT01、IT0、IT1至IT18。IT表示标准公差,公差等级的代号用阿拉伯数字表示,从IT01至IT18等级依次降低。并制定(GB)1804-79未注公差尺寸的极限偏差,规定有三条: ①规定的极限偏差适用于金属切削加工的尺寸,也可用于非切削加工的尺寸, ②图样上未注公差尺寸的偏差,按本标准规定的系列,由相应的技术文件作出具体规定。 ③未注公差尺寸的公差等级规定为IT12至IT18。一般孔用H(+);轴用h(-);长度用(±)? IT(即Js或js)。必要时,可不分孔、轴或长度,均采用? IT(即Js或js)。 根据国际标准ISO 2768,以下为线性尺寸未注公差的公差表。这个未注公差适用于金属切削加工的尺寸,也适用于一般的冲压加工尺寸。 这些极限偏差适用于: 线性尺寸:例如外尺寸、内尺寸、阶梯尺寸、直径、半径、距离、倒圆半径和倒角高度; 角度尺寸:包括通常不标出角度值的角度尺寸,例如直角(90°); 机加工组装件的线性和角度尺寸。 这些极限偏差不适用于: ·已有其他一般公差标准规定的线性和角度尺寸; ·括号内的参考尺寸; ·矩形框格内的理论正确尺寸。 表1 线性尺寸的极限偏差数值 公差等级尺寸分段

机械零件设计中形位公差的确定性方法研究

机械零件设计中形位公差的确定性方法研究 集团企业公司编码:(LL3698-KKI1269-TM2483-LUI12689-ITT289-

机械零件设计中形位公差的确定性方法研究随着正确地选择和确定形位公差的项目、基准及数值对机械零件的设计是十分重要的。依据机械零件的功能要求。并考虑其使用性、工艺性和经济性的综合效果,详细分析了确定形位公差时公差项目、基准和公差数值的选择方法。零件的功能特性是选择形位公差项目、基准和公差数值的基础;公差间的关系可作为进一步精选它们的依据;同时还应兼顾经济性和测量的方便性。 在机械零件的设计过程中,正确地选择形位公差项目以及合理地确定形位公差数值,不仅直接影响到机器的使用性能和质量,而且关系到零件加工的难易程度和成本高低。形位公差的国家标准规定了l4项并列的形位公差,项目较多,而且有些公差项目之间还存在着从属和包容等关系。因此,机械零件的形位公差设计一直是机械零件设计中的难点。本文将根据形位公差的理论与多年的机械零件设计经验,分析形位公差项目及公差值大小等公差内容的选择依据。为设计者提供参考。 1.形位公差项目的选择 1.依据零件的功能特性初选形位公差项目

选择形位公差项目首先应满足零件的功能要求,主要考虑形位误差对零件使用性能的影响。这种使用性能一般指零件的配合性质、装配互换性、工作精度、可靠性及运动平衡性等。设计时了解和明确所设计零件的使用性能,才能确定为保证这些性能必须选用的形位公差项目。 以下为一些常见的零件功能特性与所需的公差项目:(1)在圆柱形零部件的运动配合中,如果圆柱面接触不良,就会造成局部过早磨损,扩大了配合间隙,降低定心精度,这就需要选择圆度和圆柱度等形状公差限制形状误差,以避免过大的形状误差带来的危害。(2)在移动配合中,形状误差会降低导向精度或破坏密封性;在过盈定位配合中,形状误差会降低连接强度和可靠性;曲面形状误差直接影响机械的工作性能,如汽轮机叶片的曲面等;这些都需要选择相应的形状公差加以限定。(3)位置误差直接影响机器的装配精度和运转精度。例如,发动机中的曲轴和变速器中的齿轮轴,为了保证它们的装配精度和工作性能,就要规定它们的两端支承孔的同轴度,否则就会影响齿轮的啮合精度,产生振动和噪声。 2.依据公差间的关系精选形位公差项目 (1)由尺寸公差控制形位公差。形位公差与尺寸公差具有一定的关联性,有些形位误差可自然地控制在尺寸公差内,就不必再给出形位公差要求。

机械加工自由公差表

1.线性尺寸的极限偏差数值(GB/T1804-2000)(mm) 2.倒圆半径和倒角高度尺寸的极限偏差(GB/T1804-2000)mm 3.角度尺寸的极限偏差数值(GB/T1804-2000) 4.未注形位公差按GB/T1184-K 4.1直线度和平面度未注公差值(GB/T1184-1996)(mm)

4.2垂直度未注公差值(GB/T1184-1996)(mm) 4.3对称度未注公差值(GB/T1184-1996)(mm) 4.4圆跳动的未注公差值(GB/T1184-1996)(mm) 3.表面粗糙度 零件的表面都应该注明粗糙度的等级。如果较多的表面具有相同的表面粗糙度等级,则要集中在图样右上角标注,并加“其余”字样。 粗糙度等级的选择,一般可以根据对各表面的工作要求和尺寸精度等级来决定,在满足工作要求的条件下,不得随意提高等级。 1)取样长度和评定长度的选用值(GB/T1031-1995)

2)轮廓算术平均偏差Ra的数值(GB/T1031-1995)(μm) 第1系列0.012, 0.025, 0.050, 0.10, 0.20, 0.40, 0.80, 1.60, 3.2, 6.3, 12.5, 25, 50, 100 第2系列0.008, 0.010, 0.016, 0.020, 0.032, 0.040, 0.063, 0.080, 0.125, 0.160, 0.25, 0.32, 0.50, 0.63, 1.0, 1.25, 2.0, 2.5, 4.0, 5.0, 8.0, 10.0, 16.0, 20, 32, 40, 63, 80 注:尽量选择第1系列 3)轮廓最大高度Rz的数值(GB/T1031-1995)(μm) 第1系列0.025, 0.050, 0.100, 0.20, 0.40, 0.80, 1.60, 3.2, 6.3, 12.5, 25, 50, 100,200,400,800,1600, 第2系列0.032, 0.040, 0.063, 0.080, 0.125, 0.160, 0.25, 0.32, 0.50, 0.63, 1.0, 1.25, 2.0, 2.5, 4.0, 5.0, 8.0, 10.0, 16.0, 20, 32, 40, 63, 80,125,160,250,320,500,630

GB1804-m一般公差

一般公差 线性尺寸的未注公差 本标准等效采用国际标准ISO 2768-1:1989《一般公差——第1部分:未注出公差的线性和角度尺寸的公差》中未注出公差的线性尺寸的公差部分。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线性尺寸的一般公差等级和极限偏差。 本标准适用于金属切削加工的尺寸,也适用于一般的冲压加工的尺寸。非金属材料和其他工艺方法加工的尺寸可参照采用。 本标准规定的极限偏差适用于非配合尺寸。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 1804-92 一般公差线性尺寸的未注公差 GB6403.4-86 零件倒圆与倒角 3 术语 3.1 一般公差 一般公差系指在车间一般加工条件下可保证的公差。采用一般公差的尺寸,在该尺寸后不注出极限偏差。 4 线性尺寸的一般公差 4.1 线性尺寸的一般公差规定四个公差等级。线性尺寸的极限偏差数值表见表1;倒圆半径和倒角高度尺寸的极限偏差数值见表2。 4.2 规定图样上线性尺寸的未注公差,应考虑车间的一般加工精度,选取本标准规定的公差等级,由相应的技术文件或标准作出具体规定。 4.3 本公司图样上线性尺寸的未注公差,选取GB1804-m。 1

表1 线性尺寸的极限偏差数值 尺寸分段 公差等级 >0.5~3 >3~6 >6~30 >30~120>120~400>400~1000 >1000~2000>2000~4000 f(精密级) ±0.05 ±0.05 ±0.1 ±0.15 ±0.2 ±0.3 ±0.5 - m(中等级) ±0.1 ±0.1 ±0.2 ±0.3 ±0.5 ±0.8 ±1.2 ±2 c(粗糙级) ±0.2 ±0.3 ±0.5 ±0.8 ±1.2 ±2 ±3 ±4 v(最粗级) - ±0.5 ±1 ±1.5 ±2.5 ±4 ±6 ±8 表2 倒圆半径与倒角高度尺寸的极限偏差数值 尺寸分段 公差等级 0.5~3 >3~6 >6~30 >30 f(精密级) ±0.2 ±0.5 ±1 ±2 m(中等级) c(粗糙级) ±0.4 ±1 ±2 ±4 v(最粗级) 注:倒圆半径与倒角高度的含义参见GB6403.4。 5 线性尺寸的一般公差的表示方法 采用GB/T1804规定的一般公差,在图样上、技术文件或标准中用国家标准号和公差等级 符号表示。例如选用中等级时,表示为:GB/T1804-m 2

机械加工自由公差表

机械加工自由公差表 Company Document number:WUUT-WUUY-WBBGB-BWYTT-1982GT

1.线性尺寸的极限偏差数值(G B/T1804-2000)(m m) 2.倒圆半径和倒角高度尺寸的极限偏差(GB/T1804-2000) mm 3.角度尺寸的极限偏差数值(GB/T1804-2000) 4.未注形位公差按GB/T1184-K 直线度和平面度未注公差值(GB/T1184-1996)(mm)

垂直度未注公差值(GB/T1184-1996)(mm) 对称度未注公差值(GB/T1184-1996)(mm) 圆跳动的未注公差值(GB/T1184-1996)(mm) 3.表面粗糙度 零件的表面都应该注明粗糙度的等级。如果较多的表面具有相同的表面粗糙度等级,则要集中在图样右上角标注,并加“其余”字样。 粗糙度等级的选择,一般可以根据对各表面的工作要求和尺寸精度等级来决定,在满足工作要求的条件下,不得随意提高等级。 1)取样长度和评定长度的选用值(GB/T1031-1995)

2)轮廓算术平均偏差Ra的数值(GB/T1031-1995)(μm) 第1系列 , , , , , , , , , , , 25, 50, 100 第2系列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0, 32, 40, 63, 80 注:尽量选择第1系列 3)轮廓最大高度Rz的数值(GB/T1031-1995)(μm) 第1系列 , , , , , , , , , , 25, 50, 100,200,400,800,1600, 第2系列 , , , , , , , , , , , , , , , , , , , 20, 32, 40, 63, 80,125,160,250,320,500,630

机械设计中尺寸标注.

机械设计中尺寸标注 机械设计中尺寸标注类知识,毕业前一定读懂它 1.轴套类零件 这类零件一般有轴、衬套等零件,在视图表达时,只要画出一个基本视图再加上适当的断面图和尺寸标注,就可以把它的主要形状特征以及局部结构表达出来了。为了便于加工时看图,轴线一般按水平放置进行投影,最好选择轴线为侧垂线的位置。 在标注轴套类零件的尺寸时,常以它的轴线作为径向尺寸基准。由此注出图中所示的Ф14 、Ф11(见A-A断面)等。这样就把设计上的要求和加工时的工艺基准(轴类零件在车床上加工时,两端用顶针顶住轴的中心孔)统一起来了。而长度方向的基准常选用重要的端面、接触面(轴肩)或加工面等。 如图中所示的表面粗糙度为Ra6.3的右轴肩,被选为长度方向的主要尺寸基准,由此注出13、28、1.5和26.5等尺寸;再以右轴端为长度方向的辅助基,从而标注出轴的总长96。 2.盘盖类零件 这类零件的基本形状是扁平的盘状,一般有端盖、阀盖、齿轮等零件,它们的主要结构大体上有回转体,通常还带有各种形状的凸缘、均布的圆孔和肋等局部结构。在视图选择时,一般选择过对称面或回转轴线的剖视图作主视图,同时还需增加适当的其它视图(如左视图、右视图或俯视图)把零件的外形和均布结构表达出来。如图中所示就增加了一个

左视图,以表达带圆角的方形凸缘和四个均布的通孔。 在标注盘盖类零件的尺寸时,通常选用通过轴孔的轴线作为径向尺寸基准,长度方向的主要尺寸基准常选用重要的端面。 3.叉架类零件 这类零件一般有拨叉、连杆、支座等零件。由于它们的加工位置多变,在选择主视图时,主要考虑工作位置和形状特征。对其它视图的选择,常常需要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基本视图,并且还要用适当的局部视图、断面图等表达方法来表达零件的局部结构。踏脚座零件图中所示视图选择表达方案精练、清晰对于表达轴承和肋的宽度来说,右视图是没有必要的,而对于T字形肋,采用剖面比较合适。

机械制图-尺寸公差标注

第八节尺寸公差与配合注法(GB/T 4458.5-2003) 公差是反映对制造零件精度要求的,配合是反映相配零件之间存在的间隙或过盈情况的,即互相结合的松紧关系。所以,标注公差与配合是图样中不可缺少的内容。 本标准规定了机械图样中尺寸公差与配合公差的标注方法, 适用于机械图样中尺寸公差(线性尺寸公差和角度尺寸公差)与配合的标注方法。本标准从2003年12月1日实施,并自实施之日起代替GB/T 4458.5-1984《机械制图尺寸公差与配合注法》。 一、基本要求 1、公差带的代号及公差等级的代号等要符合GB/T 1800《极限与配合基础》的规定。 2、字体的写法应符合GB/T 14691-1993《技术制图字体》的规定。 3、尺寸注法要符合GB/T 4458.4-2003《机械制图尺寸注法》的规定。 二、在零件图上的公差注法 (一)线性尺寸公差的注法 在图样中标注线性尺寸公差的方法,常用的有标注公差带代号、标注极限偏差、同时标注公差带代号和极限偏差等三种形式。 1、标注公差带代号 随着公差与配合标准化工作的进展,对于采用标准公差的尺寸,可以直接标注公差带代号,这对于用量规(公差带的代号往往就是量规的代号)检验的场合十分简便。标注公差带代号对公差等级和配合性质的概念都比较明确,在图样中标注也简单。但缺点是具体的尺寸极限偏差不能直接看出。 (注意:当采用公差带代号标注线性尺寸的公差时,公差带的代号应注在基本尺寸的右边,如图2-160、图2-161)。 图2-160 注写公差带代号的公差注法(一) 图2-161 注写公差带代号的公差注法(二) 2、标注极限偏差

在基本尺寸后标注极限偏差的方法,尺寸的实际大小比较直观,为单件、小批生产所欢迎。至于标注极限偏差的具体方法,现说明如下: ①极限偏差数字的高度:GB/T 4458.5-2003仍规定极限偏差数字比基本尺寸的数字小一号,其优点是突出了基本尺寸,标注极限偏差所占地位较小。 ②极限偏差标注的位置:上偏差应注在基本尺寸数字的右上方,下偏差注在基本尺寸数字的右下方,并且下偏差的数字必须与基本尺寸数字注在同一底线上,如图2-162、图2-163。 图2-162 注写极限偏差的公差注法(一) 图2-163注写极限偏差的公差注法(二) ③在标注极限偏差时,上下偏差的小数点必须对齐,小数点后右端的“0”一般不予注出;如果为了使上、下偏差值的小数点后的位数相同,可以用“0”补齐,如图2-164。 图2-164 极限偏差的注法(一) ④当极限偏差中的某一偏差(上偏差或下偏差)为“零”时,用数字“0”标出,这个“0”为个位数,应与另一偏差(下偏差或上偏差)小数点前的个位数对齐,但“0”前不加符号“+”或“-”,后不加小数点,如图2-165。 图2-165 极限偏差的注法(二) ⑤当公差带相对于基本尺寸对称地配置,即上下偏差的绝对值相同时,极限偏差数字可以只注写一次,并应在极限偏差数字与基本尺寸之间注出符号“±”,且两者数字高度相同,如图2-166。 图2-166 极限偏差的注法(三)

各种机械加工自由公差范围

何谓自由尺寸公差? 旧国标(HG)159-59中,在基准件公差上,把精度等级分成 12级。取自其中8、9两级精度基准件公差,称为自由尺寸公差。将偏差分为;单向(+)或(-)、双向(±)二种。 在自由尺寸公差的注解中提示; ① 自由尺寸公差仅适用于机械加工表面。② 自由尺寸公差在工作图上不标注。 ③ 单向偏差对于轴用(-)号,对于孔、孔深、槽宽、螬深及槽长用(+)号,其余均用双向正负偏差(±)。 ④ 不能纳入上述明确原则的自由尺寸,且有单向偏差要求时,设计者应在工图中注出,否则按双向偏差制造。 修定后国标(GB)1800-79中,标准公差分20级。即;IT01、IT0、IT1至IT18。IT表示标准公差,公差等级的代号用阿拉伯数字表示,从IT01至IT18等级依次降低。并制定(GB)1804-79未注公差尺寸的极限偏差,规定有三条: ① 规定的极限偏差适用于金属切削加工的尺寸,也可用于非切削加工的尺寸, ② 图样上未注公差尺寸的偏差,按本标准规定的系列,由相应的技术文件作出具体规定。 ③ 未注公差尺寸的公差等级规定为IT12至IT18。一般孔用H(+);轴用h(-);长度用(±)? IT(即Js或js)。必要时,可不分孔、轴或长度,均采用 ? IT(即Js或js)。 根据国际标准ISO 2768,以下为线性尺寸未注公差的公差表。这个未注公差适用于金属切削加工的尺寸,也适用于一般的冲压加工尺寸。 这些极限偏差适用于: 线性尺寸:例如外尺寸、内尺寸、阶梯尺寸、直径、半径、距离、倒圆半径和倒角高度; 角度尺寸:包括通常不标出角度值的角度尺寸,例如直角(90°); 机加工组装件的线性和角度尺寸。 这些极限偏差不适用于: ·已有其他一般公差标准规定的线性和角度尺寸; ·括号内的参考尺寸; ·矩形框格内的理论正确尺寸。 表1 线性尺寸的极限偏差数值

机械设计公差部分

机械设计-公差部分 一、形位公差的基础知识 1、形位公差符号 2、形位公差代号 3、一般规定 4、形位公差带的定义 5、公差原则 二、具体零部件实例讲解

一、形位公差的基础知识 所谓形位公差是指形状公差和位置公差两种1、形位公差符号 (同心)

2、形位公差代号 形位公差代号包括: ①形位公差有关项目的符号(例:直线度—,平行度等) ②形位公差框格和指引线(分为两格或多格) ③最大实体状态 ④ 3、一般规定 ①要素、构成零件几何特的点、线、面 (1)理想要素:具有几何学意义的要素(如下图) (2)实际要素:零件上实际存在的要素 (3)被测要素:给出了形状或位置公差的要素 (4)基准要素:用来确定被测要素方向或位置的要素(5)单一要素:仅对其本身给出形状公差要求的要素

(6)关联要素:对其它要素有功能关系的要素 ②公差与公差带 (1)形状公差:单一实际要素的形状所允许的变动全量(2)位置公差:关联实际要素的位置对基准所允许的变动全量 I)定向公差:关联实际要素对基准在方向上允许的变动全量II)定位公差:关联实际要素对基准在位置上允许的变动全量III)跳动公差:关联实际要素绕基准轴线回转一周或连续回转时所允许的最大跳动量 ③形状和位置的公差带: 限制实际要素变动的区域 1)公差带的主要形式有下列十种: a)两平行直线 b)两等距曲线 c)两同心圆 d)一个圆 e)一个球 f)一个圆柱 g)一个四棱柱 h)两同轴圆柱 i)两平行平面 j)两等距曲面

4、形位公差带的定义 在给定方向上公差带是距离为公差值t的两平被测圆柱面的任一素线必须位于距离为公差值0.1的两平 如在公差值前加注Ф则公差带是直径为t 的圆柱面的区域被测圆柱面的轴线必须位于直径为公差值Ф0.05 面内

机械设计中形位公差的确定及选择

机械设计中形位公差的确定及选择 摘要:在进行机械设计时,如何保证机械产品零件的精度,是设计人员必须要考虑的问题。形位公差是控制机械产品零件几何精度技术的条件。正确选择形位公差项目和合理确定其公差等级及公差值,能保证零件的使用要求,提高经济效果。文章就机械设计过程中如何合理选用形位公差进行了一些探讨。 关键词:机械设计;形状公差;位置公差;标注公差;选择;控制 在机械与仪器仪表设计及制造工艺的设计中,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与设计、制造及质量控制等方面密切相关,其精度的要求是靠尺寸公差、形状公差、位置公差来保证的,是优化产品质量的可靠保障。在现代工业飞速发展、产品换代频繁的新形势下,其重要性尤为明显。如何合理并正确地确定被测要素的形状位置公差公差值,是一项十分慎重的工作。 1 形位公差和位置公差的关系及选择 经过加工的机械零件表面,不但会有尺寸偏差,而且会有形状和相对位置的误差,这些误差会影响零件的互换性。为此,国家标准规定了形状和位置的允许变动量。 位置公差是关联实际要素的方向或位置对基准所允许的变动全量,形状公差是单一实际要素的形状所允许的变动全量,位置公差的公差带包容整个被测要素,因此,在很多情况下,位置公差是能够控制形状误差的。如在定位公差中,同轴度可以控制轴线的形状误差,对称度和位置度可以控制平面度误差。又如在跳动公差中,端面全跳动可以控制平面度误差,径向跳动可以控制圆度误差,径向全跳动可以控制圆度、直线度,圆柱度误差。所以.在确定形状公差和位置公差过程中,一旦位置公差给定后,当作用上已能够控制相应的形状误差,且能满足使用要求时,就不必再提形状公差的要求了。 2 形位公差值的确定 正确选择形位公差项目和合理确定其公差等级及公差值,能保证零件的使用要求,提高经济效果。 确定形位公差值的方法,有类比法和计算法两种。常用的是类比法。计算法一般很少使用.只有在高精度要求的场合才用。在零件加工中,由于受到机床精度的限制,故在己加工完成的零件上,所有要素都存在形位误差,但不是所有要素都要在图纸上规定形位公差。只对高精度要求的要素才注公差值,而对精度要求比未注公差值还低的也应注出,表示不必提高要求。在选用公差值时,以满足零件的功能要求为前提,兼顾经济性和测量条件等因素,尽量选用较大的公差值。并应注意以下的一些问题。

形位公差的全部符号和机械制图的常用符号

求形位公差的全部符号和机械制图的常用符号 一直线度—无 二平行度‖ 有 三垂直度⊥ 有 四圆度○ 无倾斜度∠ 有 五线轮廓度⌒ 有或无同轴度◎ 有 0.02 ⊥0.05 B / / 0.05 B ⊥0.1 A B // 0.03 六圆跳动↗ 有 一,1) 直线度 表2-2为几种直线度公差在图样上标注的方式.形位公差在图样上用框格注出,并用带箭头的指引线将框格与被测要素相连,箭头指在有公差要求的被测要素上.一般来说,箭头所指的方向就是被测要素对理想要素允许变动的方向.通常形状公差的框格有两格,第一格中注上某项形状公差要求的符号,第二格注明形状公差的数值. 2) 平面度 表2-3为平面度公差要求的标注方式.平面度公差带只有一种,即由两个平行平面组成的区域,该区域的宽度即为要求的公差值. 3) 圆度 表2-4表示圆度公差在图样上的标注方式. 在圆度公差的标注中,箭头方向应垂直于轴线或指向圆心. 4) 圆柱度 如表2-5所示,由于圆柱度误差包含了轴剖面和横剖面两个方面的误差,所以它在数值上要比圆度公差为大.圆柱度的公差带是两同轴圆柱面间的区域,该两同轴圆柱面间的径向距离即为公差值. 3,定向公差有哪些,各自的含义是什么,如何标注 答:定向公差有平行度,垂直度和倾斜度.其含义和标注如下: 二,1) 平行度 对平行度误差而言,被测要素可以是直线或平面,基准要素也可以是直线或平面,所以实际组成平行度的类型较多.表2-7中表示出一些标注平行度公差要求的示

例.其中,基准符号是用一粗短划线和带圆圈的字母标注,字母方向始终是正位, 基准是中心要素时,粗短划线的引出线必须和有关尺寸线对齐. 三,2) 垂直度 垂直度和平行度一样,也属定向公差,所以在分析上这两种情况十分相似.垂直度 的被测和基准要素也有直线和平面两种.表2-8是几种垂直度标注的示例. 3) 倾斜度 倾斜度也是定向公差.由于倾斜的角度是随具体零件而定的,所以在倾斜度的标 注中,总需用将要求倾斜的角度作为理论正确角度标注出,这是它的特点.表2-9 举出了一些零件标注倾斜度公差的示例. 4,定位公差有哪些,各自的含义是什么,如何标注 答:定位公差有同轴度,对称度,位置度,圆跳动和全跳动.其含义和标注如下: 四,1) 同轴度 同轴度是定位公差,理论正确位置即为基准轴线.由于被测轴线对基准轴线的不 同点可能在空间各个方向上出现,故其公差带为一以基准轴线为轴线的圆柱体, 公差值为该圆柱体的直径,在公差值前总加注符号"φ".表2-10为同轴度公差标 注的示例. 2) 对称度 对称度和同轴度相似,也是定位公差.但对称度的被测要素和基准要素可以是一 直线或一平面,所以形式比同轴度要多.表2-11举出了对称度公差标注的示例. 3) 位置度 位置度误差是被测实际要素偏离其理论位置的结果.理论位置由理论正确尺寸决定,所以标注位置度公差要求时,总要标出带框的理论正确尺寸.另外,有位置度 要求的要素除线和面以外,还有点的位置.表2-12举出了位置度公差标注的示例. 4) 圆跳动 圆跳动分径向,端面和斜向三种.跳动的名称是和测量相联系的.测量时零件绕基 准轴线回转.测量用指示表的测头接触被测要素.回转时指示表指针的跳动量就 是圆跳动的数值.指示表测头指在圆柱面上为径向圆跳动,指在端面为端面圆跳动,垂直指向圆锥素线上为斜向圆跳动.表2-13举出了标注圆跳动的一些示例. 5) 全跳动 全跳动公差是关联实际被测要素对其理想要素的允许变动量.当理想要素是以基 准轴线为轴线的圆柱面时,称为径向全跳动;当理想要素是与基准轴线垂直的平 面时,称为端面(轴向)全跳动.表2-13和表2-14中(a),(b),(c)的零件是相同的, 但全跳动和圆跳动不同.径向圆跳动只是在某一横剖面测量的跳动量,端面圆跳 动只是在端面某一半径上测量的跳动量.径向全跳动在用指示表和被测圆柱面接 触测量时,除工件要围绕基准轴线转动外,指示表还得相对于工件作轴向移动,以 便在整个圆柱面上测出跳动量.端面全跳动在测量时,工件除要围绕基准轴线转 动外,指示表还得相对于工件作垂直回转轴线的运动,以便在整个端面上测得跳 动量.对同一零件,全跳动误差值总大于圆跳动误差值. 五,5,轮廓公差有哪些,各自的含义是什么,如何标注 答:形状公差有线轮廓度和面轮廓度度.其含义和标注如下: 线轮廓度和面轮廓度根据有无基准要求可分属于形状和位置公差两种,无基准要 求的属形状公差,有基准要求的属位置公差.表2-6中表示线,面轮廓度公差标注 的几种形式. 6,形位公差的标注应注意哪些问题

公差等级表

公差与配合1.基本偏差系列及配合种类

自由公差的概念及公差等级表 何谓自由尺寸公差? 旧国标(HG)159-59中,在基准件公差上,把精度等级分成 12级。取自其中8、9两级精度基准件公差,称为自由尺寸公差。将偏差分为;单向(+)或(-)、双向(±)二种。在自由尺寸公差的注解中提示; ①自由尺寸公差仅适用于机械加工表面。 ②自由尺寸公差在工作图上不标注。 ③单向偏差对于轴用(-)号,对于孔、孔深、槽宽、螬深及槽长用(+)号,其余均用双向正负偏差(±)。④不能纳入上述明确原则的自由尺寸,且有单向偏差要求时,设计者应在工图中注出,否则按双向偏差制造。 修定后国标(GB)1800-79中,标准公差分20级。即;IT01、IT0、IT1至IT18。IT表示标准公差,公差等级的代号用阿拉伯数字表示,从IT01至IT18等级依次降低。并制定(GB)1804-79未注公差尺寸的极限偏差,规定有三条: ①规定的极限偏差适用于金属切削加工的尺寸,也可用于非切削加工的尺寸, ②图样上未注公差尺寸的偏差,按本标准规定的系列,由相应的技术文件作出具体规定。③未注公差尺寸的公差等级规定为IT12至IT18。一般孔用H(+);轴用h(-);长度用(±)? IT(即Js或js)。必要时,可不分孔、轴或长度,均采用 ? IT(即Js或js)。 根据国际标准ISO 2768,以下为线性尺寸未注公差的公差表。这个未注公差适用于金属切削加工的尺寸,也适用于一般的冲压加工尺寸。 这些极限偏差适用于: 线性尺寸:例如外尺寸、内尺寸、阶梯尺寸、直径、半径、距离、倒圆半径和倒角高度; 角度尺寸:包括通常不标出角度值的角度尺寸,例如直角(90°); 机加工组装件的线性和角度尺寸。 这些极限偏差不适用于: ·已有其他一般公差标准规定的线性和角度尺寸; ·括号内的参考尺寸; ·矩形框格内的理论正确尺寸。

机械设计中尺寸几何公差标注类知识.

一、关于尺寸 (1 功能尺寸系指对于机件的工作性能、装配精度及互换性起重要作用的尺寸。功能尺寸对于零件的装配位置或配合关系有决定性的作用, 因而常具有较高的精度。这些尺寸是尺寸链中重要的一环,常为了满足设计要求而直接注出。例如, 有装配要求的配合尺寸,有连接关系的定位尺寸、中心距等。 (2 非功能尺寸系指不影响机件的装配关系和配合性能的一般结构尺寸。这些尺寸一般精度都不高。例如, 无装配关系的外形轮廓尺寸、不重要的工艺结构 (如倒角、倒圆、退刀槽、凹槽、凸台、沉孔的尺寸等。 (3 公称尺寸是某一要素或零件尺寸的名义值。例如, 平垫圈的公称尺寸是与之相配的螺栓的公称直径,而实际上该垫圈的孔径要大于这个公称尺寸。 (4 基本尺寸是设计时给定的、用以确定结构大小或位置的尺寸。基本尺寸又是确定尺寸公差的基数,它与公称尺寸的性质是不同的。 (5 参考尺寸是指在图样中不起指导生产和检验作用的尺寸。它仅仅是为了便于看图方便而给出的参考性尺寸。参考尺寸只有基本尺寸而不带公差, 为了区别于其他未注公差的尺寸,标注时应加圆括号表示。 (6 重复尺寸是指某一要素的同一尺寸在图样中重复注出, 或对机件的结构尺 寸注成封闭的尺寸链, 因其中一环由图样中的其他尺寸和存在的几何关系可以推算出来, 此时又不加圆括号者, 这都称为重复尺寸。机件每一要素的尺寸一般都只能标注一次,不应重复出现,以避免尺寸之间产生不一致或相互矛盾的错误。 二、正确地选择尺寸基准 要合理标注尺寸, 必须恰当地选择尺寸基准, 即尺寸基准的选择应符合零件的设计要求并便于加工和测量。零件的底面、端面、对称面、主要的轴线、中心线等都可作为基准。 图 7-7 轴承座的尺寸基准

(机械制造行业)机械设计形位公差表示

概况 xingwei gongcha 形位公差 包括形状公差和位置公差。任何零件都是由点、线、面构成的,这些点、线、面称为要素。机械加工 形位公差 后零件的实际要素相对于理想要素总有误差,包括形状误差和位置误差。这类误差影响机械产品的功能,设计时应规定相应的公差并按规定的标准符号标注在图样上。20世纪50年代前后,工业化国家就有形位公差标准。国际标准化组织(I SO)于1969年公布形位公差标准,1978年推荐了形位公差检测原理和方法。中国于1980年颁布形状和位置公差标准,其中包括检测规定。 形状公差和位置公差简称为形位公差 形状公差 形状公差是指单一实际要素的形状所允许的变动全量。 形状公差用形状公差带表达。形状公差带包括公差带形状、方向、位置和大小等四要素。

形位公差 形状公差项目有:直线度、平面度、圆度、圆柱度、线轮廓度、面轮廓度等6项。 通俗点就是,和形状有关的要素。 位置公差 位置公差是指关联实际要素的位置对基准所允许的变动全量。定向公差定向公差是指关联实际要素对基准在方向上允许的变动全量。这类公差包括平行度、垂直度、倾斜度3项。 跳动公差 跳动公差是以特定的检测方式为依据而给定的公差项目。跳动公差可分为圆跳动与全跳动。 定位公差 定位公差是关联实际要素对基准在位置上允许的变动全量。这类公差包括同轴度、对称度、位置度3项。 零件的形位公差图标及其涵义

零件的形位公差共14项,其中形状公差6个,位置公差8个,列于下表。 零件的形位公差图标 直线度直线度是表示零件上的直线要素实际形状保持理想直线的状况。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平直程度。 直线度公差是实际线对理想直线所允许的最大变动量。也就是在图样上所给定的,用以限制实际线加工误差所允许的变动范围。 平面度平面度是表示零件的平面要素实际形状,保持理想平面的状况。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平整程度。 平面度公差是实际表面对平面所允许的最大变动量。也就是在图样上给定的,用以限制实际表面加工误差所允许的变动范围。

机械制图形位公差及符号

互换性与技术测量。 形 形状公差是指单一实际要素的形状所允许的变动全量。 形状公差用形状公差带表达。形状公差带包括公差带形状、方向、位置和大小等四要素。 形状公差项目有:直线度、平面度、圆度、圆柱度、线轮廓度、面轮廓度等6项。 直线度 (一)基本概念 直线度是表示零件上的直线要素实际形状保持理想直线的状况。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平直程度。 直线度公差是实际线对理想直线所允许的最大变动量。也就是在图样上所给定的,用以限制实际线加工误差所允许的变动范围。 (二)举例说明 (1)在给定平面内的直线度要求 图样a上对导轨表面给出了两项直线度公差要求:一项是将指示箭头指在主视图位置处;一项是将指示箭头指在左侧视图处。图中要求表示,在导轨同一表面上,沿两个不同方向分别给出直线度公差。即沿两个指示箭头方向,在各自对应视图的剖切面(即给定平面)与导轨表面的交线,应控制在给定的相应公差范围内。导轨的实际表面,与长向剖切面的任一交线,都必须位于距离

为公差值0.15mm的两平行直线之间,如图b所示;与短向剖切面的任一交线,都必须位于距离为公差值0.05mm的两平行直线之间,如图c所示。 (2)在给定方向上的直线度要求 图样上只给出沿指示箭头所示方向上的直线度公差要求,而对其它方向则没有提出限制要求。此为给定一个方向上的直线度公差要求。它的公差带应是:距离为公差值t的两平行平面之间的区域,如图b所示。图a所示要求表示:实际刃部棱线应位于距离为公差值0.006mm的两平行平面内。 如图a所示角形平尺,图中对同一棱边分别给出两项直线度公差:沿垂直度方向为0.008mm,沿水平方向为0.02mm。图样上应采用两个不同方向的指示箭头来表示。图中要求表示:被测实际棱线应控制在沿垂直方向,距离为公差值0.008mm;沿水平方向,距离为公差值0.02mm的两组相互垂直的平行平面所组成的四棱柱区域内,如图b所示。

机械制图尺寸标注讲解

机械设计中尺寸标注类知识 1.轴套类零件 这类零件一般有轴、衬套等零件,在视图表达时,只要画出一个基本视图再加上适当的断面图和尺寸标注,就可以把它的主要形状特征以及局部结构表达出来了。为了便于加工时看图,轴线一般按水平放置进行投影,最好选择轴线为侧垂线的位置。 在标注轴套类零件的尺寸时,常以它的轴线作为径向尺寸基准。由此注出图中所示的Ф14 、Ф11(见A-A断面)等。这样就把设计上的要求和加工时的工艺基准(轴类零件在车床上加工时,两端用顶针顶住轴的中心孔)统一起来了。而长度方向的基准常选用重要的端面、接触面(轴肩)或加工面等。 如图中所示的表面粗糙度为Ra6.3的右轴肩,被选为长度方向的主要尺寸基准,由此注出13、28、1.5和26.5等尺寸;再以右轴端为长度方向的辅助基,从而标注出轴的总长96。 2.盘盖类零件 这类零件的基本形状是扁平的盘状,一般有端盖、阀盖、齿轮等零件,它们的主要结构大体上有回转体,通常还带有各种形状的凸缘、均布的圆孔和肋等局部结构。在视图选择时,一般选择过对称面或回转轴线的剖视图作主视图,同时还需增加适当的其它视图(如左视图、右视图或俯视图)把零件的外形和均布结构表达出来。如图中所示就增加了一个左视图,以表达带圆角的方形凸缘和四个均布的通孔。

在标注盘盖类零件的尺寸时,通常选用通过轴孔的轴线作为径向尺寸基准,长度方向的主要尺寸基准常选用重要的端面。 3.叉架类零件 这类零件一般有拨叉、连杆、支座等零件。由于它们的加工位置多变,在选择主视图时,主要考虑工作位置和形状特征。对其它视图的选择,常常需要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基本视图,并且还要用适当的局部视图、断面图等表达方法来表达零件的局部结构。踏脚座零件图中所示视图选择表达方案精练、清晰对于表达轴承和肋的宽度来说,右视图是没有必要的,而对于T字形肋,采用剖面比较合适。

机械设计中公差配合经验

答:是用来确定公差带相对于零线位置的上偏差或下偏差,一般指靠近零线的那个偏差。当公差带位于零线上方时,其基本偏差为下偏差;位于零线下方时,其基本偏差为上偏差。见图1 图1 14.什么称为标准公差? 答:国标规定的,用以确定公差带大小的任一公差。 15.什么称为配合? 答:是指基本尺寸相同的、互相结合的孔和轴公差带之间的关系。16.什么称为基孔制? 答:是基本偏差为一定的孔的公差带,与不同基本偏差的轴的公差带形成种配合的一种制度。 17.什么称为基轴制? 答:是基本偏差为一定的轴的公差带,与不同基本偏差的孔的公差带形成各种配合的一种制度。 18.什么称为配合公差? 答:是允许间隙的变动量,它等于最大间隙与最小间隙之代数差的绝对值,也等于互相配合的孔公差带与轴公差带之和。

答:孔的公差带完全在轴的公差带之上,即具有间隙的配合(包括最小间隙等于零的配合)。 20.什么称为过盈配合? 答:孔的公差带完全在轴的公差带之下,即具有过盈的配合(包括最小过盈等于零的配合)。 21.什么称为过渡配合? 答:在孔与轴的配合中,孔与轴的公差带互相交迭,任取其中一对孔和轴相配,可能具有间隙,也可能具有过盈的配合。 22.基孔制配合为H11/c11或基轴制基孔制配合为C11/h11时,优先配合特性是什么? 答:间隙很大,用于很松的、转动很慢的动配合;要求大公差与大间隙的外露组件;要求装配方便的很松的配合。相当于旧国标的D6/dd6。23.基孔制配合为H9/d9或基轴制基孔制配合为D9/h9时,优先配合特性是什么? 答:间隙很大的自由转动配合,用于精度非主要要求时,或有大的温度变动、高转速或大的轴颈压力时。相当于旧国标D4/de4。 24.基孔制配合为H8/f7或基轴制基孔制配合为F8/h7时,优先配合特性是什么? 答:间隙不大的转动配合,用于中等转速与中等轴颈压力的精确转动;也用于装配较易的中等定位配合。相当于旧国标D/dc。 25.基孔制配合为H7/g6或基轴制基孔制配合为G7/h6时,优先配合特性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