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擦力教学案例

摩擦力教学案例
摩擦力教学案例

科学探究

──摩擦力教学案例

本节课利用日常生活中的具体事例来引入新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体现了从生活走向物理,在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时,安排了学生猜想、设计实验、实验探究、合作交流等教学过程,让学生经历探讨滑动摩擦力与压力、接触面粗糙程度关系的过程。很好地体现了新教材让学生在体验知识的形成、发展过程中,主动获取知识的精神。通过实验得出摩擦力的有关知识后,注重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去分析解释大量生活生产中的摩擦现象,还引入磁悬浮列车、气垫船等与现代科技联系很密切的内容。很好地体现了新课程“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理念。

【课题:摩擦力】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知道滑动摩擦力和接触面粗糙程度、接触面之间压力大小的关系;知道增大和减小摩擦的方法,并能在日常生活中应用这些知识;进一步熟悉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方法。

2.过程与方法经历

探究滑动摩擦力与压力、接触面粗糙程度关系的过程,体会怎样进行科学的猜想,理解在研究多因素问题中怎样运用“控制变量”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实事求地是进行实验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

引导学生进行探究。

【教具】弹簧测力计、长方体木块、正方体木块、等质量等底面积的铁快和铜块、木板、玻璃板、毛巾、小木棍、实验记录表格。

【教学方法】自主、合作、探究

【教学过程】

一、学生表演,引入新课

学生表演:1.在地面上滚动的篮球渐渐停下。 2.用筷子夹表面粗糙不同的铁球。

教师问:“篮球为什么停了下来?筷子为什么能把铁球夹起来?”

学生回答:因为存在摩擦力。

二、进行新课

(一)介绍摩擦的分类及滑动摩擦力的概念

教师追问:“既然大家都知道摩擦力的存在,那大家能不能举一些生活中存在摩擦力的例子呢?”

学生思考回答:车轮与地面的摩擦,鞋与地面的摩擦,擦黑板时板擦和黑板间的摩擦,用笔写字时手与笔杆之间的摩擦……(教师板书)(教师向学生简单介绍摩擦的分类)教师:摩擦分为滑动摩擦、滚动摩擦和静摩擦。那么你能不能从字面意思上对这几种摩擦简单的解释一下?

(学生回答后,教师组织学生自我矫正)

教师问:刚才大家举的这些例子分别属于哪种摩擦?

学生思考后回答。

教师:我们初中阶段只重点研究滑动摩擦力。大家看课本找出滑动摩擦力的概念。

学生看书后回答。

教师指出:滑动摩擦是在两个物体表面间产生的,这个力的作用是“阻碍”物体的相对运动。

(二)探究滑动摩擦力与哪些因素有关

1.猜想。

教师:生活中,大家见到过很多滑动摩擦力,这些摩擦力有的大,有的小。那么是那些因素影响了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呢?

引导学生进行科学的猜想,在学生说出他的猜想后,追问他“你为什么要这样想呢?

学生讨论后回答:1.滑动摩擦力的大小是否与压力有关?2.是否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3.是否与接触面积有关?4.是否与材料有关?5.是否和物体的运动方向有关?……

教师:摩擦力产生的机理和制约因素都很复杂,对摩擦的研究已形成一门系统的学科“摩擦学”,其中一些问题至今仍在探索中。今天,我们只对四个猜想进行实验探究:1.滑动摩擦力的大小是否与压力有关?2.是否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3.是否与接触面积的大小有关?4.是否与物体运动的方向有关?我们将全班分为四个大组,每组用实验探究一个猜想。

2.制定计划和设计实验。

教师:在实验桌上放着一些器材,同学们从中选取合适器材设计一个实验来研究你的猜想是不是正确的。请大家注意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可能不止一个,如果你是要研究压力的变化对滑动摩擦力的影响,那我们应如何设计

实验才能知道滑动摩擦力的变化是由这个因素引起的,而不是由其它因素引起的呢?

学生讨论后回答:让一个因素不同,其他因素相同。

教师总结:请大家特别注意如果一个物理量与多个因素有关,我们在研究某一个因素对该物理量的影响时,应控制其它与该物理量有关的因素不变,这种研究问题的方法叫做“控制变量法”。

下面大家就根据我们的控制变量法设计实验,过一会儿我找同学把你的设计思路说一说。

学生思考后讨论、交流;教师参加一个组的实验设计。

完成后找另一个组的同学说出他们的实验设计,对学生进行适当的引导和点拨。

教师问:“大家赞同他的方案吗?其他同学还有没有更好的实验方案?”

教师指出:同学们在实验中要注意实验器材的选择,特别注意实验时要水平匀速拉动弹簧测力计。这是为什么呢?

学生思考后回答:根据平衡力的知识,只有在匀速拉动弹簧测力计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才是木块所受滑动摩擦力的大小。

3.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

下面同学们进行实验并记录实验中的现象和数据。

学生进行实验,教师巡回指导,指出实验中的注意事项。

4.小组交流

实验完毕后,教师让各个小组交流实验的情况及结论并组织学生讨论。无论学生的猜想是否与实验的结论相符,都要对学生进行鼓励,肯定他们的这种实事求是的探索精神。

5.得到结论。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影响滑动摩擦力的大小的因素: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和压力的大小。

(三)研究滚动摩擦小于滑动摩擦

教师提问:如何移动较重的木箱?

学生思考讨论后回答:给它加上轮子。

教师:加上轮子后滑动摩擦就变成了滚动摩擦,那么大家猜想一下滑动摩擦和滚动摩擦的关系?

学生回答:滚动摩擦小于滑动摩擦。

教师:到底我们的猜想是不是正确?下面大家设计一个实验来检验一下!

学生设计并进行实验,教师巡回指导。

实验完成后一组汇报并组织学生讨论后得到结论:在压力相等的条件下,

高中物理新课程《摩擦力》教学设计案例分析

《摩擦力》教学案例与教学策略分析 高密一中孙洲元 一、教学理念: (1)立足于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多元学习方式相结合 (2)理论与实际相联系,让学生理解生活、社会与物理的关系。 (3)确立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位一体的教学目标。 (4)重视物理与科技前沿的联系,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的情感。 (5)注重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是课堂教学的灵魂。 二、教学过程设计与策略分析: 1.导入课题-----讨论与交流 教师提问与指导:摩擦力是我们常见的一种力,生活中,摩擦力无处不在,你能说出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利用摩擦力和防止摩擦力的例子吗?下面请同学们讨论交流这一问题。(给学生思考的时间,然后让学生回答,教师板书典型例子,教师又给学生举出更多的关于摩擦的实例,如我国的“神舟五号”飞船在返回地球的过程中要经过大气层,和大气层的摩擦使船体外层达到二千多度的高温)。 教学策略分析:教师提出问题,让学生自己讨论与交流,把他们在生活中遇到的摩擦力的问题在课堂上展现出来,真正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让学生的学习从已有的经验入手,从自己的感性认识开始,又通过教师的帮助了解现代科技中的相关问题,不仅能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了,而且也调动了学生思维积极性。学生的讨论与交流即是自主的又是合作的,把学生的学习从被动的接受转变为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 2.新课教学-----实验与探究、讨论与交流 (1)摩擦力的分类 教师提问与指导:你们想到了这么多有关摩擦力的问题,从其产生的角度来看,大家觉得这些摩擦力有什么不同?我们能不能把这些摩擦力分为几类呢?(这个问题难度较大,教师对照学生回答的例子,做进一步的引导、帮助与提示,让学生充分讨论与交流,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把前面板书的例子分为不同类别并标

大班科学活动 摩擦力的2021

大班科学活动摩擦力的XX许甜甜老师 设计意图: 本次活动主要引导鼓励孩子对生活中有关力的现象进行探究,让他们亲历活动,探究科学的秘密,并逐步形成自己的表达方式。本活动就是较典型的让孩子探究力学现象的实验课。摩擦现象孩子都看到过,也都感受过,但孩子不一定能觉察到。本活动从现象入手,从宏观出发,引导孩子认识摩擦力,了解摩擦力产生需要的条件,了解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活动目标: 1、发现生活中的摩擦和摩擦力的现象,了解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 2、体验探索发现活动的乐趣。 活动重点:感知摩擦和摩擦力的现象。 活动难点:探究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活动准备:塑料管、PPT、实验操作材料等。

活动过程: 拔河比赛 导入活动 意图:通过拔河比赛,引起幼儿学习兴趣。 1、师出示一根塑料管请两位力量悬殊的幼儿进行两次对比拔河比赛(一次塑料管一端涂洗洁精,一次不涂) 2、师:两次比赛,第一次,大个子失败了,第二次却胜利了,是什么帮了大个子的忙? 3、小结:原来是手和棍子之间的力在变化,当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上运动时,在两个物体的接触面上会产生一种阻碍物体运动的力,这种力叫摩擦力。今天,我们就来探索一下其中的奥秘。好吗? 感受摩擦力

寻找摩擦力 意图:感受摩擦力的存在条件,从生活中寻找摩擦力。 1、师生实验感受摩擦现象 手移动的时候,和桌面接触,感到比较费力的现象就叫摩擦现象,桌面阻碍手掌向前移动的力就叫摩擦力。 2、探究摩擦力的产生 接触——运动 3、举例说说生活中有哪些摩擦力。(课件展示生活中的摩擦力) 4、小结:摩擦是一种常见的现象,在日常生活中,摩擦力也经常陪伴在我们身边。 设疑探究 实验验证

《摩擦力》》 word版 公开课一等奖教案

精品“正版”资料系列,由本公司独创。旨在将“人教版”、”苏教版“、”北师 大版“、”华师大版“等涵盖几乎所有版本的教材教案、课件、导学案及同步练习和 检测题分享给需要的朋友。 本资源创作于2020年8月,是当前最新版本的教材资源。包含本课对应 内容,是您备课、上课、课后练习以及寒暑假预习的最佳选择。 第三节摩擦力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知道摩擦力的存在及对物体运动的作用。 (2)知道决定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3)知道摩擦力的利弊及增大和减小摩擦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 (1)观察有关摩擦现象。 (2)经历研究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过程。 (3)经历制定计划设计实验的过程,学习控制变量的方法。 (4)学习设计表格、分析实验现象、归纳实验结论的一般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摩擦的分析,激发用基础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热情,养成用所学知识联系生活、生产问题的习惯。 重点:摩擦力的概念及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难点: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教具:木板、物理小车、棉布、手巾、弹簧测力计、刻度尺等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日常生活中,自行车在水平道路上滑行时,无论道路多么光滑,总会慢慢停下,为什么?(受地面摩擦力)讨论认识:相互接触的两个物体,当它们做相对运动时,接触面间就产生一种阻碍物体相对运动的力。 二.新课教学 (一)摩擦力:两个互相接触的物体,当它们做相对运动或具有相对运动的趋势时,在接触面上产生的一种阻碍相对运动的力,这种力叫摩擦力。 (二)产生摩擦力的条件:接触、不光滑、相对运动或具有相对运动的趋势

提问:摩擦力的大小跟什么因素有关呢? 日常生活中知道:推箱子,箱子越重,用的推力越大。地面越粗糙,用的推力越大。猜想: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可能有: (1)接触面所受的压力 (2)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3)接触面面积的大小……可用下面实验验证你的猜想。 方法:控制变量法。 原理:二力平衡条件:f=F(转换法), 表格设计: 实验次 数压力大小(N)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摩擦力f(N)(弹簧测力计 示数) 1 2 3 (三)图甲和图乙实验表明:摩擦力的大小跟压力有关,并且,表面受到的压力越大,摩擦力就越大。 图甲和图丙实验表明:摩擦力的大小跟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接触面越粗糙,摩擦力越大。 (四)摩擦的利与弊: 利的方面:例如,鞋(车轮)与地面间的摩擦。 弊的方面:例如,机器部件间的摩擦。 (五)增大摩擦的方法: 1.增大压力 2.增加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六)、减小摩擦的方法: 1.减小压力。2.加润滑油。3.安装滚动轴承(滚代替动)。4.压缩空气或电磁场使接触面分离(气垫船、磁悬浮列车)。 三.小结。 四.练习:一课一练的练习A 五.作业:课本P63 1、2。 六.教学后记:

高一物理摩擦力典型习题

摩擦力大全 1 .如图所示,位于水平桌面上的物块P ,由跨过定滑轮的轻绳与物块Q 相连,从滑 轮到P 和到Q 的两段绳都是水平的.已知Q 与P 之间以及P 与桌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都是μ,两物块的质量都是m ,滑轮的质量、滑轮轴上的摩擦都不计.若用一水平向右的力F 拉Q 使它做匀速运动,则F 的大小为 ( ) A .mg μ B .mg μ2 C .mg μ3 D .mg μ4 2 .如图所示,质量为m 的木块的在质量为M 的长木板上 滑行,长木板与地面间动摩擦因数为1μ,木块与长木板间动摩擦因数为2μ,若长木板仍处于静止状态,则长木板受地面摩擦力大小一定为: ( ) A .mg 2μ B .g m m )(211+μ C .mg 1μ D .mg mg 12μμ+ 3 .如图1-B-8所示,质量为m 的工件置于水平放置的钢板C 上,二者间动摩擦因 数为μ,由于光滑导槽 ( ) A . B 的控制,工件只能沿水平导槽运动,现在使钢板以速度ν1向右运动,同时用力F 拉动工件(F 方向与导槽平行)使其以速度ν2沿导槽运动,则F 的大小为 A 等于μmg B .大于μmg C 小于μmg D .不能确定 P Q F 图1-B-8

4 .用一个水平推力F=Kt (K为恒量,t为时间)把一重为G的物体压在竖直的足够 高的平整墙上,如图1-B-5所示,从t=0开始物体所受的摩擦力f随时间t变化关系是中的哪一个? 图 1-B- 6 5 .一皮带传动装置,轮A.B均沿同方向转动,设皮带不打滑,A.B为两边缘上的点, 某时刻a、b、o、o’位于同一水平面上,如图 1-B-3所示.设该时刻a、b所受摩擦力分别为f a、 f b,则下列说确的是

摩擦力-教学案例分析

摩擦力教学案例分析 【教材分析】摩擦力作为高中物理中**大的力中,对力的相关习题中的解释起很大作用。【学情分析】同学们学习了弹力的相关知识,对于摩擦力抽象概念的理解可以更简单一些,【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摩擦力的定义,区分静摩擦力和滑动摩擦力 2、掌握摩擦力的公式运算,掌握各符号的意义,学会判定摩擦力的方向。 3、运用摩擦力知识解决相关题目,能够解释生活中的摩擦力的减少和应用现象。 过程与方法 用与实验相结合的方法,通过对生活中常见现象的感知分析,将抽象概念具体化,培养学生的探究分析与思维总结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摩擦力相关知识的学习,明确摩擦力的影响因素,并根据生活中的各种现象分析摩擦力在生活中利弊,增强对生活的观察力和良好的科学素养。 【教学重点】 1、摩擦力概念的确立和静摩擦动摩擦的区分 2、掌握摩擦力公式和摩擦力影响因素。 3、应用摩擦力的相关知识分析生活现象并解决问题。 【教学难点】 摩擦力影响因素的确立和用摩擦力知识准确分析摩擦力在生活中的应用并解决问题。 【教学方法】 探究式教学:激发同学们对实验现象的科学探索精神。 启发式教学:培养学生的思考创新能力。 讲授法:高效率引导学生学习。 【学法指导】 【教具准备】弹簧测力计、木板、木块、毛巾 【课时安排】两个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今天在上课的时候我要带领大家做一个简单的物理实验,(用弹簧测力计匀速拉木块,此实验包括静动和在同种接触面下的控制变量,研究压力大小跟摩擦力大小之间的关系)同学们可以看到弹簧测力计有了示数,那么根据大家之前学到的二力平衡的知识可以知道,木块在水平方向受到弹簧测力计的拉力,那么在弹簧测力计产生拉力的相反方向会不会也受到一个力呢? 师:对同学们回答的很对,摩擦力的方向总是沿着接触面,并且跟物体的相对运动的方向或相对运动趋势相反。那么同学们想一下,这个力是哪产生的呢? 师:摩擦力没错!摩擦力就是大家今天要学习的内容。 推进新课 师:这是大家初中的时候就接触到的物理概念,那么高中阶段它的定义是什么呢? 师:摩擦力分为滑动摩擦力和静止摩擦力,那么有哪位同学可以解释一下呢?(引导同学们探究),顾名思义静摩擦力就是受力物体静止时所受到的摩擦力,而滑动摩擦力就是物体滑动的时候受到的摩擦力,并且根据之前弹簧测力计拉动木块的实验也可以看出,静摩擦力会 >滑 相对于滑动摩擦力要大一些;即: 静

高中物理必修1摩擦力 教案

3-3.摩擦力 一、教学目标 l.知识与技能: (1)知道摩擦力产生的条件。 (2)能在简单问题中,根据物体的运动状态,判断静摩擦力的有无、大小和方向;知道存在着最大静摩擦力。 (3)掌握动磨擦因数,会在具体问题中计算滑动磨擦力,掌握判定摩擦力方向的方法。 (4)知道影响到摩擦因数的因素。 2.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演示实验,概括出摩擦力产生的条件及摩擦力的特点,培养学生的观察、概括能力。通过静摩擦力与滑动摩擦力的区别对比,培养学生分析综合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 在分析物体所受摩擦力时,突出主要矛盾,忽略次要因素及无关因素,总结出摩擦力产生的条件和规律。 二、重点、难点分析 1.本节课的内容分滑动摩擦力和静摩擦力两部分。重点是摩擦力产生的条件、特性和规律,通过演示实验得出关系f=μN。 2.难点是学生有初中的知识,往往误认为压力N的大小总是跟滑动物体所受的重力相 等,因此必须指出只有当两物体的接触面垂直,物体在水平拉力作用下,沿水平面滑动时,压力N的大小才跟物体所受的重力相等。 3.在教学中要强调摩擦力有阻碍相对运动和相对运动趋势的性质。 三、教具 1.演示教具 带有定滑轮的平板一块、带线绳的大木块、小木块、玻璃、毛巾、测力计、砝码。 2学生实验材料 每两位学生一组:物块一块、测力计一只。 3.投影仪、投影片。 四、主要教学过程 (-)引入新课 力学中常见的三种力是重力、弹力、摩擦力。对于每一种力我们都要掌握它产生的条件,会计算力的大小,能判断力的方向。在前面我们已经学过了两种力:重力和弹力。今天我们学习第三种力——摩擦力。在这三种力中摩擦力较难掌握。 (二)教学过程设计 1.静摩擦力 演示实验: 当定滑轮的绳子下端是挂509破妈时,物块 保持静止状态。 提出问题:物块静止,它受板的静摩擦力多 大?方向如何?你是根据什么原理判断的? 当悬挂的破码增加到1009时,物块仍保持静

专题六摩擦力的典型例题及练习

专题六摩擦力的典型例 题及练习 TPMK standardization office【 TPMK5AB- TPMK08- TPMK2C- TPMK18】

专题六:摩擦力(一)摩擦力产生的条件:(1)两物体接触,且接触面必须粗糙。(μ≠0) (2)两物体接触面相互挤压(F N ≠0)且要有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 (二)摩擦力的方向:与相对运动方向或者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相反 注意:摩擦力方向与物体的运动方向可能相同、可能相反,也可不在一条直线上 例题1如图所示,质量分别为m和M的物体,在F 态,试分析m和M所受摩擦力的情况。 讨论,若地面光滑,且m和M在运动过程中相对静止,情况又如何? 例2·如图1-3所示,木板A沿光滑水平面向右运动,速度为v 1 ,物体B以速度 v 2(对地)沿A物体上表面滑动,已知v l 、v 2 方向相同,且v l

D、在A、B两物体的速度达到相同之前,物体A受摩擦力方向为水平向右,物体B 受摩擦力方向水平向左。当两物体有共同速度之后,它们之间不存在摩擦力作用。例3 如图1-4,粗糙的水平地面上有一斜劈,斜劈上一物块正在沿斜面匀加速下滑,斜劈保持静止,则地面对斜劈的摩擦力 A.等于零 B.不为零,方向向右 C.不为零,方向向左 D.以上答案都有可能? (三)摩擦力大小的计算 例4·重100N的木块放在水平面上,它与水平面的动摩擦因数为0.25,最大静摩擦力为27N。现用水平拉力拉木块,当此拉力的大小由零增大到26N时木块受到的 摩擦力大小为f l ;当拉力大小由30N减小到27N时,木块受到摩擦力大小为f 2 。则 下列关于的说法正确的是( ) A、f1=25N f2=25N B、f1=25N f2=27N C、f1= 26N f2=25N D、f1=26N f2=27N 点拨: 公式f=F N μ是用来计算滑动摩擦力的,静摩擦力没有公式,≤ ≤f静 0F max 1.首先分清摩擦的性质,静摩擦还是滑动摩擦。 2.滑动摩擦由公式,f=μF N 计算。f跟接触面的大小无关,跟运动状态无关。式 中动摩擦因数由两接触面的状况决定,跟F N 无关。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摩擦力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摩擦力 大班科学活动摩擦力教案主要包含了活动目标,活动准备,活动过程,活动延伸等内容,体的摩擦力,表面越粗糙,摩擦力就越大,表面越光滑,摩擦力就越小。体验感受摩擦力对我们生活的影响。适合幼儿园老师们上大班科学活动课,快来看看幼儿园大班科学摩擦力教案吧。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摩擦力 活动目标 1、体的摩擦力,表面越粗糙,摩擦力就越大,表面越光滑,摩擦力就越小。 2、体验感受摩擦力对我们生活的影响。 活动准备课件3个,幼儿两次实验的材料 活动过程 一、引题: 出示图片,分别是爬雪山和冰上芭蕾以及他们的鞋底特写。 教师:比较一下两双鞋子的鞋底有什么不一样? (雪地靴--平面的、粗花纹、又大又重;冰刀鞋--立体的、又滑又?) 如果换一下穿可以吗?为什么? 二、第一次实验操作,感知物体表面与摩擦力的关系。 1、教师:这里藏着什么秘密吗?我们来做个实验。 2、介绍材料和实验方法。 (2条滑道--纸滑道和绒布滑道,2个纸筒。轻轻放上去,轻轻放手,会发生什么? 3、幼儿四人一组进行实验 4、交流:小纸筒从滑道上滑下来是又什么不一样? (距离远近、速度快慢)并记录(出示课件一)

5、为什么同样的纸筒会由这么不同的结果呢? 出示课件二,教师小结:纸筒划下去时,有一种神奇的力量,它会牢牢拉住纸筒,不让它滑下去,这种力叫做摩擦力(跟念)。 当物体粗糙时,摩擦力就大,当物体光滑时,就拉不住纸筒了,摩擦力就小。 三、第二次实验,感知 1、实验要求:同样的滑道,给纸筒穿上不同的衣服(卫生纸、瓦楞纸、毛巾),与光纸筒的比较。 2、交流:你用了什么办法?有什么变化?为什么会这样?(毛巾最粗糙) 四、讨论: 如果登山员穿上冰刀去爬山,会怎样?如果会怎样? 小结:登山员只有穿上鞋底粗糙的登山鞋才能稳步爬山,冰上运动员只有穿上光滑的冰刀鞋才能翩翩起舞。 五、了解摩擦力在生活中的应用。 出示课件三:厕所里的防滑垫,为什么要垫?(增加摩擦力,防滑) 滑梯的光滑(减少摩擦力) 活动延伸: 出示一瓶子,老师说遇到了困难,受手太滑,打不开瓶盖,怎么办?

教科版五年级上《运动与摩擦力》优秀教学设计

五年级上册《运动与摩擦力》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运动时,接触面发生摩擦,会产生摩擦力;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接触面的光滑程度有关;摩擦力的大小和物体的重量有关。 过程与方法:通过推测、设计实验,检验摩擦力与接触面和重量的关系。发展识别控制变量、采集、记录、分析数据进行得出结论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形成认真实验、根据数据得出结论的科学精神。 二、教学重点: 用实验检验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和重量的关系。 三、教学难点: 根据自己设计的实验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进而得出结论。 四、教学准备: 实验材料:塑料盒、钩码、条形盒测力计、桌布、光滑的桌面、课件 五、教学过程: (一)创设问题情境,认识摩擦力 1、同学们,请看大屏幕,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新一旧两双鞋,如果你要去参加拔河比赛并且想取胜,你会选哪双鞋?为什么?(预设:学生说新鞋,漂亮,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可以。摩擦大) 2、其实啊,我们选择新鞋还是旧鞋是和鞋与地面的摩擦有关的,同学们想知道这位同学选的对不对吗?(生:想),嗯,那接下来我们可要跟随老师一起认真探究本节课的内容《运动与摩擦力》,板书课题。 3、你听说过摩擦吗?谁试着说一说生活中有哪些摩擦现象?

4、通过刚才同学们的例子,我们发现要想产生摩擦需要几个物体?(两个),现在我们的手和桌面是两个物体,伸出你的手放在空中,感觉到摩擦吗?(没有)那怎样才行?(接触)。也就是说得与物体接触,现在把手放在桌面静止不动有摩擦吗?(没有)那得怎么办?(动)得运动。所以说要想产生摩擦需要几个物体(两个),而且物体必须要(接触)?还得(运动)?这个过程中摩擦在哪产生的?(接触面)。接下来,我们的手在桌面上用力向前推,再在空气中向前推,对比,哪个用力大?这说明手与桌面摩擦的过程中会产生一种力,这种力是帮助我们运动还是阻碍我们运动的?这个阻碍我们运动的力就是摩擦力。 5、我们一起来看看摩擦和摩擦力的概念,哪位同学来给大家读一读?出示摩擦力的概念: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运动时,两个物体的接触面会发生摩擦,因此运动物体要受到一种阻碍运动的力。这种力叫摩擦力。 5、提问:现在知道了摩擦力,那么关于摩擦力,你认为可以研究它的哪些内容?我们先来研究如何测量摩擦力的大小 (二)测量摩擦力的大小 1、我们知道,可以用什么来测量力的大小呢?使用测力计时应注意哪些问题呢?(用之前首先调零,读数时眼睛要与指针相平,不要超过测力计的最大量程。)摩擦力可以用它来测量吗? 2、我这里有个盒子,那我怎么使用测力计测量它的摩擦力呢?(说的很好)我们一起来看一看。(课件出示测量摩擦力的方法。)测量的过程中我们要注意一定要沿水平方向匀速拉动物体,同时注意测力计一定要与被测物体相平。) 3、各小组尝试测身边物体运动时的摩擦力。 3、小组汇报。

初中物理摩擦力典型例题

摩擦力训练题 2.木箱重500N,放在水平地面上,某人用40N的力沿水平方向推木箱,未能推动,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人的推力小于箱子受到的摩擦力(B)箱子受到的摩擦力等于40N (C)箱子受到的摩擦力最小值为40N (D)箱子受到的摩擦力在40N和500N之间1.关于摩擦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相互压紧的粗糙物体间一定存在摩擦力; B.运动的物体一定受到滑动摩擦力; C.静止的物体一定受到静摩擦力; D.相互紧压的粗糙物体之间有相对滑动时,才受滑动摩擦力. 3.A、B、C三物块叠放在一起,大不平力F A=F B=10N的作用下以相同的速度 沿水平方向向左匀速滑动,如图所示。那么此时物体B作用于物体A的摩擦力大小和作用于C的摩擦 力大小分别为() (A)20N,0 (B)20N,10N (C)10N,20N (D)10N,0 4.一人用100N的水平力推着一个重150N的木箱在地板上匀速前进,如图所示,若另一人再加给木箱50N竖直向下的力,那么() (A)木箱的运动状态要发生改变 (B)木箱的运动状态保持不变 (C)木箱重变为200N (D)木箱共受到四个力的作用 5.一个物体重100N,受到的空气阻力是10N,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①若物体竖直向上运动时,合力大小是110N;②若物体竖直向上运动时,合力大小是90N,合力的竖直方向向下;③若物体竖直向下运动时,合力大小是90N,合力的方向竖直向下;④若物体竖直向下运动时,合力大小是110N,合力的方向竖直向下() (A):①③(B)②④(C)①④(D)②③ 6.如图两位同学在水平面上推动底部垫有圆木箱做匀速直线运动, 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关于探究摩擦力大小的教学案例

关于探究摩擦力大小的教学案例 发表时间:2009-12-10T15:53:20.793Z 来源:《中华现代教育》2009年第45期供稿作者:杨平虎山西省侯马市建工路学校[导读] 通过观察和实验说出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是压力的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一、案例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通过观察和实验说出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是压力的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2.通过实验让学生能利用二力平衡的知识解释弹簧测力计的读数等于摩擦力的大小。 3.通过实验让学生进一步明确物体运动的相对性的道理。 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学习理论分析和实验探究的方法。 2.逐步培养学生研究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 1.在探究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实验教学中向学生渗透物理实验中的重要方法“控制变量法”。 2.鼓励学生在一定的实验事实基础上大胆探索与创新。 二、重点及落实方案 重点: 1.渗透二力平衡和运动的相对性原理。 2.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落实方案: 1.让学生提前预习教材,熟悉本节内容。 2.引导学生复习以前所学内容,二力平衡条件,运动的相对性原理。 3.探究演示实验,分析原因,重点落实。 三、难点及突破策略 难点: 1.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2.二力平衡条件。 3.运动的相对性原理。 突破策略: 1.学生阅读教材复习熟悉教材对三个难点做到心中有数。 2.通过探究实验,师生从理论角度进行分析得出结论。 四、教具准备 木板、毛巾、棉布、木块、砝码、弹簧测力计、投影仪等。 五、学法指导 教师提前让学生复习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的实验过程,复习二力平衡条件,及运动的相对性的有关知识。 教师讲课时,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有目的地进行听课并能结合教师的启发、引导、分析提出问题,使学习过程轻松愉快! 六、案例教学的思路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神奇的摩擦力

教学资料参考范本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神奇的摩擦力 撰写人:__________________ 部门: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________

活动目标 1、在动手操作中,激发幼儿探究摩擦力的兴趣。 2、发展幼儿思维,能尝试用多种办法改变摩擦力的大小。 3、引导幼儿了解摩擦力,感知不同材料对摩擦力产生的影响。 活动准备 1、课件:图片—陀螺 2、玻璃球、干枣、斜面、轮胎、麻绳、带拉链的衣服、蜡烛、饮 料瓶、毛巾。 活动过程 一、导入 1、感知摩擦力的存在,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请部分幼儿演示拔河比赛 2、请小朋友说一说,手抓住绳子后有什么感觉。 教师小结:会感觉到一种阻碍我们的手和绳子摩擦的力,这叫做 摩擦力。 二、展开 1、教师:摩擦力是一种神奇的力量,它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 而且它还有一个古怪的脾气,就是有时候大,有时候小。 你们想不想和老师一起研究一下这个古怪的摩擦力呀? 2、实验:摩擦力 通过实验了解摩擦力,感知不同材料对摩擦力产生的影响。 知道摩擦力的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

(1)让陀螺在光滑的木板和铺有绒布的木板上转动,比较那个陀螺 会最先停下来。 提问:哪个陀螺会最先停下来,为什么? 小结:铺有绒布的木板上的陀螺会最先停下来,因为绒布很粗糙,摩擦力大; 光滑的木板因为表面光滑,摩擦力小,所以陀螺转动的时间长。 (2)夹玻璃球和夹枣比赛。 引导幼儿分组进行实验:将装在瓶子里的玻璃球和装在瓶子里的 枣夹出放在盘子里, 看看哪一组最先夹完。 提问:这次你有什么发现,摩擦力的大小和什么有关系? 小结:摩擦力的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系,物体间接触面 光滑,摩擦力小; 物体间接触面粗糙,摩擦力大。 3、动脑筋想办法,如何减小和增大摩擦力。 摩擦力有时大,有时小,有时候会帮助我们,有时候又会给我们 制造麻烦, 现在请小朋友开动脑筋,让摩擦力帮助我们做好事。 (1)衣服上的拉链拉不开怎么办? (让幼儿尝试用蜡烛减少摩擦力解决问题。) (2)饮料瓶的瓶盖打不开真么办? (让幼儿尝试用毛巾包住瓶盖增大摩擦力解决问题。) 4、了解摩擦力在生活中的应用。 增大:鞋子和轮胎的花纹、跑道、钉子鞋等。

(完整版)摩擦力公开课教案

第三节摩擦力 一、教材分析 摩擦力是高中物理第一册第三章第三节的内容,它既是本章的重点,又是以后学习牛顿运动定律、物体平衡、动量、能量等知识的基础。因此,学生对该内容学习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许多力学问题的解决。本节课的重点是静摩擦力、滑动摩擦力产生的条件静摩擦力的大小和方向。本人在设计中对教材进行了有意识和有针对性的选择和处理。首先,把教材中一课时内容分为二课时,静摩擦力、滑动摩擦力基本概念静摩擦力大小和方向上一课时,这样学生会有充足的时间去科学探究;另一课时为习题练习及深理解;其次,将教师演示实验和学生分组探究实验结合。 二、学生情况简单分析 我校的学生基础比较扎实,在初中已初步了解和掌握了摩擦力的基本概念,只是对摩擦力的方向及大小的计算并不了解;并且初步具备了设计实验方案的能力和较强的动手操作能力交流与合作的学习习惯。通过开学二个月的教学,本人基本了解了所教学生的学习现状和发展潜能,确定合适的教学起点、教学侧重点,使教学设计和教学实施具有针对性,避免盲目性。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 1.正确区别静摩擦力与滑动摩擦力,会判定静摩擦力方向。 2.知道静摩擦力的产生条件认识静摩擦的规律,知道静摩擦力的变化范围及其最大值. 3.知道最大静摩擦力略大于滑动摩擦力. 4.会根据物体的平衡条件简单地计算静摩擦力的大小. 难点: 1.静摩擦力有无的判断。 2.静摩擦力方向的判断。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方法】(1)探究式教学法,实验教学法,点拨、类比、分析归纳等方法。【教具和媒体】 多媒体计算机、弹簧测力计、木块、钩码,学生身边的物品等。 四、教学方法:实验法、分析法、讲授法、讨论法 五、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课件、弹簧秤、毛刷、交叉的书等。 教学过程

(完整版)摩擦力典型例题(整理)

‘lj摩擦力典型例题 一、判断是否受摩擦力 (1)静止的物体 1.下图(1)中,物体A静止在水平地面上; 图(2)中,物体B静止在斜面上; 图(3)中,物体C被压 在竖直墙壁上而处于静止, 图(1)图(2)图(3) 试分析上图中,物体A、B、C是否受摩擦力? 2. 在棋类比赛中,比赛现场附近的讲棋室内所用的棋盘是竖直放置的,棋子可以在棋盘上移动但不会掉下来。原来,棋盘和棋子都是由磁性材料制成的。棋子不会掉落的原因是因为棋子() A.受到的重力很小可忽略不计 B.和棋盘间存在很大的吸引力 C.受到棋盘对它向上的摩擦力 D.受到的空气的浮力等于重力 (2)运动的物体 1.下图中,物体A在水平向右的拉力作用下做匀速直线运动,B物体在水平皮带上跟随皮带一起做匀速直 线运动,C物体沿着倾斜的皮带一起匀速直线运动,D物体沿着竖直墙壁向下做匀速直线运动,现在不考 虑空气阻力,试分析它们是否受摩擦力? 图(1)图(2)图(3)图(4) 2. 关于磁悬浮列车减小摩擦的方法,正确的说法是() A.给摩擦面加润滑油 B.减小摩擦面间的压力 C.使摩擦面脱离接触 D.变滑动摩擦为滚动摩擦 3. 将皮带张紧后,就不会在皮带轮上打滑,这是采用__________的方法来增大摩擦的;在积有冰雪而变得很滑的公路上行驶的汽车,需要在轮子上缠防滑铁链,这是采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方法来增大摩擦的。 4. 如图1-24所示,A为长木板,在水平面上以速度向右运动,物块B在木板A的上面以速度向右运动,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若是,A、B之间无滑动摩擦力 B.若是,A受到了B所施加向右的滑动摩擦力 C.若是,B受到了A所施加向右的没动摩擦力 D.若是,B受到了A所施加向左的滑动摩擦力 (3)接触面光滑时 1.如右图,小球重20牛,以2米/秒的速度在光滑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它在水平方向受到的推 力是() A.0牛 B.10牛 C.20牛 D.40牛 2. 如图所示,一辆汽车在平直公路上,车上有一木箱,试判断 下列情况中,木箱所受摩擦力的方向。 (1)汽车由静止加速运动时(木箱和车面无相对滑动); (2)汽车刹车时(二者无相对滑动); (3)汽车匀速运动时(二者无相对滑动); (4)汽车刹车,木箱在车上向前滑动时; (5)汽车在匀速行驶中突然加速,木箱在车上滑动时。 二、推断摩擦力的大小 (1)静摩擦力的大小 1.如图所示,一个小孩沿水平方向用力推静止在水平地面上的小汽车,但小车仍保持静止,则() A.小孩对车的推力大于车受到的阻力 B.小孩对车的推力等于车受到的阻力 C.小孩对车的推力小于车受到的阻力 D.小孩对车的推力与车受到的阻力的大小关系不能确定 2.如图(甲)所示,质量为m的物体被水平推力F压在竖直的墙上,静止不动.当水 平力F逐渐增大时,物体m所受的摩擦力将怎样变化? 3.用力F=40N,按住一重10N的木块,如图所示,当木块相对竖直墙壁静止不动时,木块 受到的摩擦力的大小() F A.30N B.40N C.50N D.10N 4.如图所示,用手握着一个瓶子悬在空中不动,当手握瓶子的力增大时,瓶子受到手的摩擦

摩擦力教学设计案例

摩擦力教学设计案例 授课班级学生人数 课题《摩擦力》课型新授 授课日期 一、学习目标: (一)学习目标设置的依据 1.提出问题的能力: (1)能从日常生活、自然现象或实验观察中发现与物理学有关的问题。 (2)能书面或口头表述这些问题 (3)认识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对科学探究的意义。 2.猜想与假设的能力 (1)尝试根据经验和已有知识对问题的成因提出猜想。 (2)对探究的方向和可能出现的实验结果进行推测与假设。 (3)认识猜想与假设在科学研究中的重要性 3.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 (1)明确探究目的和已知条件,经历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的过程。 (2)尝试选择科学探究的方法及所需的器材。 (3)尝试考虑影响问题的主要因素, (4)认识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在科学探究中的作用。 4.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 (1)能通过观察和实验收集证据。 (2)能通过公共信息资料收集证据。

(3)尝试评估有关信息的科学性。 (4)会阅读简单仪器的说明书,能按说明书操作。(5)具有安全操作的意识。 (6)认识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对科学探究的重要性。 5.分析与论证 (1)能初步描述实验数据或有关信息。 (2)能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简单的比较。 (3)能进行简单的因果推理。 (4)经历从物理现象和实验中归纳科学规律的过程。(5)尝试对探究结果进行描述和解释。 (6)认识分析论证在科学探究中是必不可少的。 6.评估 (1)有评估探究过程和探究结果的意识。 (2)能注意假设与探究结果间的差异。 (3)能注意探究活动中未解决的矛盾,发现新的问题。(3)尝试改进探究方案。 (4)有从评估中吸取经验教训的意识。 (5)认识评估对科学探究的意义 7.交流与合作 (1)能写出简单的探究报告。 (2)有准确表达自己观点的意识。 (3)在合作中注意即坚持原则又尊重他人。

大班科学活动教案--摩擦起电教案

大班科学活动教案:摩擦起电教案(附教 学反思) 大班科学活动摩擦起电教案(附教学反思)主要包含了活动目标,活动准备,活动过程,活动反思等内容,让幼儿在实验中发现摩擦产生静电的现象,体验大胆猜想和认真验证的科学探究过程,适合幼儿园老师们上大班科学活动课,快来看看摩擦起电教案吧。 活动目标: 1.让幼儿在实验中发现摩擦产生静电的现象。 2.体验大胆猜想和认真验证的科学探究过程。 3.激发幼儿对科学的兴趣。 4.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5.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活动准备: 塑料梳子、塑料尺子、塑料笔、塑料袋、碎纸片、铅笔、水彩笔、百洁布、记录单、笔 活动过程: 一、猜一猜,想一想。 教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些小纸片,请小朋友动脑

筋想一想,如果不直接用手拿,有什么办法可以将红色盘子里的纸片移到黄色盘子里? 二、玩一玩,试一试。 1.出示百洁布和水彩笔,提问:如果给你一块布和一支水彩笔,你能完成刚才的任务吗? 2.请个别幼儿上来尝试。 3.教师演示摩擦起电的小实验:用水彩笔在百洁布上摩擦后吸起碎纸片。 实验后提问:这是怎么回事呢? 教师:原来水彩笔在百洁布上摩擦后产生了静电,可以吸起小纸片,这种现象叫做摩擦起电。 三、尝试用不同材料进行摩擦起电的实验。 1.出示实验材料,幼儿逐一认识。 2.介绍记录表,引导幼儿猜想并记录。 3.幼儿实验并记录。 4.引导幼儿讲述自己的发现。 四、教师小结。 活动反思: 摩擦起电是在做中学的思想指导下设计的一个大班科学活动,通过观察、探究、猜想、验证、发现、记录、分享与表述,发挥了孩子们的主动性,通过该活动,孩

人教版初中物理《摩擦力》优质课教案、教学设计

《8.3 摩擦力》教学设计 【设计理念】 摩擦力一节的课堂设计宗旨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乐于探索自 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原理的兴趣,体现物理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的道理。摩擦力定义的引出是本节的一个难点,为突破这一难点,采用了游戏教学。通过小游 戏,学生体验日常生活、生产中物体受摩擦力,学生讨论、分析摩擦力的共同特点,然后让学生根据这些特点,给摩擦力下定义。这样按排的目的是为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归纳分析能力。 探究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是本节的重点,主要采用探究式教学。通过实验让学生提 出问题,进行猜想,学生讨论设计实验,学生分析实验数据得出结论,最后进行评估交流。整个过程全部放手给学生,由学生自己完成,让学生亲自体验探究的乐趣,成功的喜悦。教师只起引导组织作用。 增大、减小摩擦力的方法 设计亮点:微视频的使用 【教材分析】

【教学过程】 师:小游戏?拉不开的两本书。 二、引入新课 师:小游戏?拉不开的两本书。 不要用胶水,将两本书放在一起,学生拉不开,这是什么力呢? 师:这个力我们给它起个名字----叫摩擦力。 板书:第三节摩擦力 三、进行新课 初步了解摩擦力,观看微视频摩擦力产生的原因感 知摩擦力:三个小活动 师:日常生活中哪些现象说明物体也受到了摩擦力?生: 讨论举例 师:(副板事例)运动的小车、汽车、足球等这些物体它们都受到了摩擦力。他们都有什么共同特点呢? 生:讨论回答 师:点拨、归纳(两物体是否接触在什么位置,是运动还是静止) (说明:通过摩擦力事例,讨论其共同特点,对初中学生来说是比较困难的,此时教师应及时充当优秀学生的教色,参与讨论。) 师:根据刚才的分析,同学们讨论一下给摩擦力下个定义 生:讨论、回答,补充 师:板书定义 (说明:摩擦力定义的得出,主要采用了提出问题---搜寻事例---归纳分析 --- 得出结论的创造学思维程序进行的,目的是培养学生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 师:明确了摩擦力的定义,对于摩擦力,同学们还想知道哪些内容呢?(提出问题) 进一步体验摩擦力:小活动 生:(讨论,并提出问题)摩擦力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作用点在什么地方?方向向哪?师:同学们提出了这么多问题,由于时间关系,今天我们重点研究摩擦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首先来解决摩擦力的作用点、方向。请同学们看摩擦力的定义,然后讨论

摩擦力及受力分析习题

专题一摩擦力及受力分析 【典型例题】 【例1】指明物体A在以下四种情况下所受的静摩擦力的方向. ①物体A静止于斜面上,如图5甲所示; ②物体A受到水平拉力F作用仍静止在水平面上,如图乙所示; ③物体A放在车上,在刹车过程中,A相对于车厢静止,如图丙所示; ④物体A在水平转台上,随转台一起匀速转动,如图丁所示. 【例2】传送带的运动方向如图所示,将物体无处速度放到传送带上,分析以下三种情况下所受摩擦力的情况。 【例3】2010·安徽高考)L型木板P(上表面光滑)放在固定斜面上,轻质弹簧一端固定在木板上,另一端与置于木板上表面的滑块Q相连,如图所示.若P、Q一起沿斜面匀速下滑,不计空气阻力.则木板P的受力个数为( ) A.3 B.4 C.5 D.6 【例4】如图4所示,物体 A靠在竖直墙面上,在力F 的作用下,A、B保持静止.物 体A的受力个数为( ) A.2 B.3 C.4 D.5 【能力训练】 1.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静止的物体不可能受滑动摩擦 力 B.两物体间有摩擦力,则其间必 有弹力 C.摩擦力力的方向不一定与物体 运动方向相同,但一定在一条直线上。

D.滑动摩擦力一定是阻力,静摩擦力可以是动力,也可以是阻力。 2.用手握住一个油瓶(油瓶始终处于竖直方向,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当瓶中油的质量增大时,手握瓶的力必须增大 B.手握得越紧,油瓶受到的摩擦力越大 C.不论手握得多紧,油瓶受到的摩擦力总是一定的 D.摩擦力等于油瓶与油的 总重力 3.如图2所示,在μ =的水平面上向右运动的物体,质量为20 kg,在运动过程中,还受到一个水平向左大小为10 N的拉力F作用,则物体受到滑动摩擦力为(g取10 N/kg)( ) A.10 N,水平向右B.10 N,水平向左 C.20 N,水平向右D.20 N,水平向左 4.如图所示,有三个相同的物体叠放在一起,置于粗糙水平地面 上,现用水平力F作用在B 上,三个物体仍然静止,下 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A受到B摩擦力的作用 B.B受到A、C摩擦力的作用 C.B只受C摩擦力的作用 D.C只受地面摩擦力的作用 5.如图所示,物体A置 于倾斜的传送带上,它能 随传送带一起向上或向 下做匀速运动,下列关于 物体A在上述两种情况下的受力描述,正确的是( ) A.物体A随传送带一起向 上运动时,A所受的摩擦力沿 斜面向下 B.物体A随传送带一起向下运动时,A所受的摩擦力沿斜面向下 C.物体A随传送带一起向下运动时,A不受摩擦力作用 D.无论物体A随传送带一起向上还是向下运动,传送带对物体A的作用力均相同 6.如图所示,位于水平桌面上的物块P,由跨过定滑轮的轻绳与物块Q 相连,从滑轮到P和Q的两段绳都是水平的.已知Q与P之间以及P与桌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都是μ,两物块的质量都是m,滑轮的质量、滑轮轴上的摩擦都不计.若用一水平向右的力F拉P使它做匀速运动,则F的大小为 ( ) A.4μmg B.3μmg C.2μmg D.μmg 7.如图13所示,用水 平力F推乙物块,使甲、

《摩擦力》教学设计 一等奖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十三章第三节《摩擦力》教学设计 湖北省黄冈市团风县实验中学郭海燕 【教材分析】 本节课包括以下三部分的内容:(1)摩擦力的定义。(2)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3)增减摩擦的方法。在讲述摩擦力时,为了不使问题复杂化,教材中没有提出静摩擦的问题,而是统称为摩擦。教材对滚动摩擦也没有单独讲述,而是作为减小摩擦的方法来介绍的。教材中没有具体讲述摩擦力产生的原因,教学中使学生有所了解即可,不必引申。 教材首先通过分析一些事例使学生认识摩擦力的存在,并在此基础上说明摩擦力是阻碍物体相对运动的;随后研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摩擦在生活和生产中都有重要的意义,教材最后在“科学世界”里讲述了增大摩擦和减小摩擦的方法。 虽然教学的重点在于应用摩擦知识解释实际现象,学会根据不同条件选择增大或减小摩擦的方法,但这些应用都基于对影响摩擦力大小因素的理解,因此,应充分重视研究影响摩擦力大小因素的实验。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1)通过常见实例和实验,认识摩擦力 (2)知道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 (3)知道增减摩擦力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1)能通过实验,科学探究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2)能灵活运用物理学研究方法(如控制变量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勤观察、多动手的学习习惯 (2)培养学生“一分为二”看问题的科学态度 (3)鼓励学生知难而进,勇于接受挑战

【教学重点】1、结合生活实际提出合理猜想 2、应用控制变量法设计实验对猜想进行验证 3、对实验表格进行分析评估,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 【教学难点】1、对摩擦力产生的条件之一“相对运动”的理解 2、形成假说“摩擦力大小可能与什么因素有关”的过程 3、区分“重力”与“压力” 4、设计实验表格,体现控制变量法 【设计思路】 本课以“捉泥鳅”游戏引入,创设了轻松愉悦的教学氛围,使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以现场抓水中的泥鳅和沾满木屑的泥鳅作对比,强烈的反差激发出学生极大的学习兴趣。并且当学生对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作出猜想的时候,自然而然地就会想起刚才亲眼所见的情景,得出合理的猜想,“捉泥鳅”的前后呼应也体现出课堂教学的完整性。 本节课的主题是探究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为了突显主题,摩擦力定义就不能占用较大篇幅。于是我以两次感受实验,突破“相对运动”这个难点,从而很快得出摩擦力的定义。 教材中选择用毛巾和木板来呈现不同粗糙程度的接触面,在实际操作中由于木板较窄,易发生“脱轨”事件导致实验失败,而毛巾较软,易发生堆积,使拖动木块时受到阻碍,我将它们换成砂纸就解决了这个问题,因为砂纸很平整,不易起皱,正反两面的粗糙程度不一样,能形成强烈对比的实验效果。另,教材中选用钩码作为重物改变压力大小,我将它改成了密度更大更易放稳的铜质圆柱体,使实验效果更加明显且更易操作。 测摩擦力大小的方法可以利用二力平衡的原理,用弹簧测力计拉动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直接读出摩擦力大小。但是由于实际操作中极难控制匀速运动,故给读数造成了很大的困难。为此,我在评估完第一个猜想的验证实验后,教给学生一种新方法,将拉动木块改为拉动砂纸。使学生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无需控制匀速,这一实验方法的改进无疑大大降低了实验的难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