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公差及其检测方法

位置公差及其检测方法
位置公差及其检测方法

位置公差及其检测方法

1位置公差带及其特点

位置公差包含定向公差、定位公差和跳动公差,这三类公差项目的公差带分别具有不同的特点: 1.1定向公差带

定向公差是关联实际要素对其具有确定方向的理想要素的允许变动量;理想要素的方向由基准及理论正确尺寸(角度)确定;当理论正确角度为0o度时,称为平行度公差;为90o时,称为垂直度公差;为其他任意角度时,称为倾斜度公差;这三项公差都有面对面、线对线、面对线、和线对面几种情况;表4-1列出了定向公差各项目的公差带定义、标注示例和公差带图;

公差带定义

标注和解释

面对面

公差带是距离为公差值t,且平行于基准面的两平行平面之间的区域; 平行度公差

被测表面必须位于距离为公差值0.05mm,且平行于基准表面A (基准平面)的两平行平面之间;

线对面

公差带是距离为公差值t,且平行于基准平面的两平行平面之间的区域

被测轴线必须位于距离为公差值0.03mm,平面)的两平行平面之间

公差带是距离为公差值t,且平行于基准轴线的两平行平面之间的区域

被测表面必须位于距离为公差值0.05mm,且平行于基准线A (基准轴线)的两平行平面之间

公差带定义

标注和解释

线

线

公差带是距离为公差值t,

且平行于基准线,并位于给定方向上的

两平行平面之间的区域

被测轴线必须位于距离为公差值0.1mm,且在给定方向上平行于基准轴线的两平行平面之间

如在公差值前加注Φ,公差带是直径为公差值t,且平行于基准线的圆柱面内的区域

被测轴线必须位于直径为公差值

0.1mm,且平行于基准轴线的圆柱面内

对面

公差带是距离为公差值t,且垂直于基准平面的两平行平面之间的区域

被测面必须位于距离为公差值0.05mm,行平面之间

公差带是距离为公差值t,且与基准线成一给定角度α的两平行平面之间的区域

被测表面必须位于距离为公差值0.1mm,且与基准线D (基准轴线)成理论正确角度75o的两平行平面之

间;

定向公差带具有如下特点:

(1)定向公差带相对于基准有确定的方向;而其位置往往是浮动的;

(2)定向公差带具有综合控制被测要素的方向和形状的功能;在保证使用要求的前提下, 对被测要素给出定向公差后,通常不再对该要素提出形状公差要求;需要对被测要素的形状有进一步的要求时,可再给出形状公差,且形状公差值应小于定向公差值;

如图4-1所示零件,根据功能要求,对Φd 轴已给出Φ0.05mm 的垂直度要求,但对该轴的直线度有进一步要求,故又给出了Φ0.02mm 的直线度要求;

图4-1 定向和形状公差同时标注

1.2定位公差与公差带

定位公差是关联实际要素对其具有确定位置的理想要素的允许变动量;理想要素的位置由基准及理论正确尺寸(长度或角度)确定;当理论正确尺寸为零,且基准要素和被测要素均为轴线时,称为同轴度公差(若基准要素和被测要素的轴线足够短,或均为中心点时,称为同心度公差);当理论正确尺寸为零,基准要素或(和)被测要素为其他中心要素(中心平面)时,称为对称度公差;在其他情况下均称为位置度公差;表4—2列出了部分定位公差的公差带定义、标注和解释示例;

公差带定义 标注和解释

轴线的同轴度

公差带是直径为公差值Φt 的圆柱面内区域,该圆柱面的轴线与基准轴线同轴

大圆的轴线必须位于直径为公差值Φ0.1mm ,且与公共基准线A -B (公共基准线)同轴的圆柱面内

中公差带是距离为公差值t,且相对基被测中心平面必须位于距离为公差

点的位

置度

如公差值前加注SΦ,公差带是直径为公差值t 的球内区域,球公差带的中心点的位置由相对于基准A 和B 的理论正确尺寸确定

被测球的球心必须位于直径为公差值相对基准上线的位置度

如在公差值前加注Φ,则公差带是直径为t 的圆柱面内的区域,公差带的轴线的位置由相对于三基面体系的

理论正确尺寸确定

每个被测轴线必须位于直径为公差值表面基准平面所确定的理想位置为轴线的圆柱内每个被测轴线必须位于直径为公差值柱内

面的位置度

公差带是距离为公差值t,中心平面在理想位置的两平行平面之间的区域

被测平面必须位于距离为公差值0.05mm,距基准定位公差带具有如下特点:

(1)定位公差带相对于基准具有确定的位置,其中,位置度公差带的位置由理论正确尺寸确定,同轴度和对称度的理论正确尺寸为零,图上可省略不注;

(2)定位公差带具有综合控制被测要素位置、方向和形状的功能;在满足使用要求的前提下,对被测要素给出定位公差后,通常对该要素不再给出定向公差和形状公差;如果需要对方向和形状有进一步要求时,则可另行给出定向或(和)形状公差,但其数值应小于定位公差值;

1.3跳动公差与公差带 与定向、定位公差不同,跳动公差是针对特定的检测方式而定义的公差特征项目;它是被测要素绕基准要素回转过程中所允许的最大跳动量,也就是指示器在给定方向上指示的最大读数与最小读数之差的允许值;跳动公差可分为圆跳动和全跳动;

圆跳动是控制被测要素在某个测量截面内相对于基准轴线的变动量;圆跳动又分为径向圆跳动、端而圆跳动和斜向圆跳动三种;

全跳动是控制整个被测要素在连续测量时相对于基准轴线的跳动量;全跳动分为径向全跳动功和端面全跳动两种;

跳动公差适用于回转表面或其端面;

形位公差检测方法

一、轴径 在单件小批生产中,中低精度轴径的实际尺寸通常用卡尺、千分尺、专用量表等普通计量器具进行检测;在大批量生产中,多用光滑极限量规判断轴的实际尺寸和形状误差是否合格;;高精度的轴径常用机械式测微仪、电动式测微仪或光学仪器进行比较测量,用立式光学计测量轴径是最常用的测量方法。 二、孔径 单件小批生产通常用卡尺、内径千分尺、内径规、内径摇表、内测卡规等普通量具、通用量仪;大批量生产多用光滑极限量规;高精度深孔和精密孔等的测量常用内径百分表(千分表)或卧式测长仪(也叫万能测长仪)测量,用小孔内视镜、反射内视镜等检测小孔径,用电子深度卡尺测量细孔(细孔专用)。 三、长度、厚度 长度尺寸一般用卡尺、千分尺、专用量表、测长仪、比测仪、高度仪、气动量仪等;厚度尺寸一般用塞尺、间隙片结合卡尺、千分尺、高度尺、量规;壁厚尺寸可使用超声波测厚仪或壁厚千分尺来检测管类、薄壁件等的厚度,用膜厚计、涂层测厚计检测刀片或其他零件涂镀层的厚度;用偏心检查器检测偏心距值,用半径规检测圆弧角半径值,用螺距规检测螺距尺寸值,用孔距卡尺测量孔距尺寸。 四、表面粗糙度 借助放大镜、比较显微镜等用表面粗糙度比较样块直接进行比较;用光切显微镜(又称为双管显微镜测量用车、铣、刨等加工方法完成的金属平面或外圆表面;用干涉显微镜(如双光束干涉显微镜、多光束干涉显微镜)测量表面粗糙度要求高的表面;用电动轮廓仪可直接显示Ra0.025~6.3μm 的值;用某些塑性材料做成块状印模贴在大型笨重零件和难以用仪器直接测量或样板比较的表面(如深孔、盲孔、凹槽、内螺纹等)零件表面上,将零件表面轮廓印制印模上,然后对印模进行测量,得出粗糙度参数值(测得印模的表面粗糙度参数值比零件实际参数值要小,因此糙度测量结果需要凭经验进行修正);用激光测微仪激光结合图谱法和激光光能法测量Ra0.01~0.32μm的表面粗糙度。 五、角度 1.相对测量:用角度量块直接检测精度高的工件;用直角尺检验直角;用多面棱体测量分度盘精密齿轮、涡轮等的分度误差。 2.直接测量:用角度仪、电子角度规测量角度量块、多面棱体、棱镜等具有反射面的工作角度;用光学分度头测量工件的圆周分度或;用样板、角尺、万能角度尺直接测量精度要求不高的角度零件。 3.间接测量:常用的测量器具有正弦规、滚柱和钢球等,也可使用三坐标测量机。 4.小角度测量:测量器具有水平仪、自准直仪、激光小角度测量仪等。 六、直线度

形状和位置公差习题与答案[2]

第四章形状和位置公差答案页码顺序 4-1 在表2.1中填写出形位公差各项目的符号,并注明该项目是属于形状公差还 是属于位置公差。 解:见表2.1 (符号略) 项目符号形位公差类别项目符号形位公差类别 同轴度位置公差圆度形状公差 圆柱度形状公差平行度位置公差 位置度位置公差平面度形状公差 面轮廓度形状公差或位置公差圆跳动位置公差 全跳动位置公差直线度形状公差 4-2 解:见表2.2。 表2.2 序号公差带形状序号公差带形状 1 两平行直线 6 两平行平面 2 两等距曲线7 两等距曲面 3 两同心圆8 一个四棱柱 4 一个圆9 一个圆柱 5 一个球10 两同轴圆柱 4-3.。 解: 1)φ60f7圆柱面的圆柱度公差值为0。05mm。圆柱面必须位于半径差 为公差值0。05mm的两同轴圆柱面之间。 2)整个零件的左端面的平面度公差是0。01mm。整个零件的左端面必 须位于距离为公差值0。01mm的两平行平面之间。 3)φ36h6圆柱表面上任一素线的直线度公差为0。01mm。 圆柱表面上任一素线必须位于轴向平面内,距离为公差0。01的两平行直线之间。 4)φ36h6圆柱表面任一正截面的圆的圆度公差为0。01mm,在垂直于φ 36h6轴线的任一正截面上,实际圆必须位于半径差为公差值0。01mm的两同心 圆之间。

4-4 按下列要求在图2.2上标出形状公差代号。 (1)Φ50圆柱面素线的直线度公差为0.02mm。 (2)Φ30圆柱面的圆柱度公差为0.05mm。 (3)整个零件的轴线必须位于直径为0.04 mm的圆柱面内。 解:按要求在图2.1上标出形状公差代号 图2.1 4-5 将下列技术要求用代号表注在图2.5上。 (1)Φ20d7圆柱面任一素线的直线度公差为0.05mm。(或Φ20d7圆柱面任一素线必须位于轴向平面内距离为公差值0.05mm的两平行直线之间。) (2)被测Φ40m7轴线相对于Φ20d7轴线的同轴度公差为Φ0.01mm。(或Φ40m7轴线必须位于直径为公差值0.01mm,且与Φ20d7轴线同轴的圆柱面内。) (3)被测度10H6槽的两平行平面中任一平面对另一平面的平行度公差为0.015mm(或宽10H6槽两平行平面中任一平面必须位于距离为公差值0.015mm,且平行另一平面的两平行平面之间)。 (4)10H6槽的中心平面对Φ40m7轴线的对称度公差为0.01mm。(或10H6槽的中心平面必须位于距离位于距离为公差值0.01mm,且直对通过Φ40m7轴线的辅助平面对称配置的两平行平面之间。) (5)Φ20d7圆柱面的轴线对Φ40m7圆柱右肩面的垂直度公差为Φ0.02mm。(或Φ20d7圆柱面轴线必须位直径为公差值0.02mm,且垂直于Φ40m7圆柱右肩面的圆柱右肩面的圆柱面内。 解:见图2.2

形位公差检测方法

、直线度的检验方法 1、将直尺平行地放于测定面,用塞尺测定直尺与被测定物的空隙。 (1)测定面凹时,与直线度相等数值厚度的塞尺不能插入中央的空隙。 (2)测定面凸时,在两端放置与直线度相等数值厚度的塞尺。 2、将杠杆百分表置于测定面,在A点调零,确认到B点。测定值=最大值-最小值 二、平面度的检验方法 1、用直尺测定部品平面度 测量方法:如图以不包括自重的方法将测量物支撑。 测量范围:测量是将直尺放在整个表面(纵、横、对角线方向)用塞尺(数值与平面度相符)测定。 判定:在所有的地方塞尺应不能通过。 2、用平台测定平面度 测量方法:将部品平放于平台,用塞尺测量部品与平台之间的间隙塞尺与平台要保持水平状态进行测量。 3、用百分表测定平面度'? |_______ 将杠杆百分表置于测定面,在A点调零,确认到B点。_ 测定值=最大值-最小值 三、平行度的检验方法 1、面与面的平行度 在平台上用V型块全面保持基准平面,用杠杆百分表测量测量面的全表面,在 调零,确认到B点 平台或V型块 在要求的测量的面上测量。 测定值=最大值-最小值 2、线与面的平行度 (1)将适合的塞规插入两个基准孔内。 (2)将塞规的两端用平行块(或磁铁)支撑。 (3)将公差的指定面调较至与平台平行,在A点调零,确认到B点 (4)测定指定面,将读数的最大差(最高点减去最低点)作平行度 3、面与线的平行度

在平台上,使用磁铁支撑基准面整体,测定两个孔到基准面的尺寸,将该尺寸差 作平行度 4、线与线的平行度 (1)将适合的塞规插入两个基准孔内。 (2)用平行块(或磁铁)将塞规两端固定。 (3)依照图在0°的位置求出B与C的中心偏移(X),并求出在90°回转位置上 的B与C的中心偏移(Y。 (4)将求出值用X 2+Y 算,所得值即平行度。 四、垂直度的检验方法 1、面与面的垂直度。 (1)将基准面用磁铁与平台平行地支撑。 (2)将百分表从弯曲根部起移动至前端止,将读数的最大差作垂直度。 注:测定是横过l幅所有地方。 2、面与线的垂直度。 (1)在平台上,用磁铁如图支撑测量物; (2)将百分表接触于测量物上,在B点调零,确认到C点。 (3)将百分表接触于测量物上,将其在指示范围内所有地方上下移动。 (4)测定在0°与90°两处进行。 (5)将各读数的最大差用以下公式计算,所得值即垂直度(在0°的读数最大差 -X;在90°的读数最大差-_Y): 垂直度()=X2+Y 3、线与面的垂直度。 (1)在2个基准孔内插入适合的塞规;在平台上用磁铁将塞规与平台成直角支撑。 (2)将测量面的所有地方用百分表(或高度规)测定,将读数的最大差作垂直度。 五、同轴度的检验方法 1、同轴度的两种基准型式: (1)指定基准 以零件上给定的一个圆柱面的轴心线为基准,如图A寸B和B寸A勺数值。 (2)公共轴心线为基准 如图,零件上有A、B两孔,测量同轴度误差时,不以A孔为基准,也不以B孔为基准,而以A B两孔的公共轴心线为基准。A、B两孔对公共轴心线的同轴度误差分别为B和A 2、同轴度的测量 (1)指定基准的同轴度误差的测量

机械制图常用形位公差符号表示方法

机械制图常用形位公差符号表示方法

一、形位公差 零件加工时,不仅会产生尺寸误差,还会产生形状和位置误差。零件表面的实际形状对其理想形状所允许的变动量,称为形状误差。零件表面的实际位置对其理想位置所允许的变动量,称为位置误差。形状和位置公差简称形位公差。 二、形位公差符号 标注符号 直线度(-)——是限制实际直线对理想直线直与不直的一项指标。 平面度——符号为一平行四边形,是限制实际平面对理想平面变动量的一项指标。它是针对平面发生不平而提出的要求。 圆度(○)——是限制实际圆对理想圆变动量的一项指标。它是对具有圆柱面(包括圆锥面、球面)的零件,在一正截面(与轴线垂直的面)内的圆形轮廓要求。圆柱度(/○/)——是限制实际圆柱面对理想圆柱面变动量的一项指标。它控制了圆柱体横截面和轴截面内的各项形状误差,如圆度、素线直线度、轴线直线度等。圆柱度是圆柱体各项形状误差的综合指标。 线轮廓度(⌒)——是限制实际曲线对理想曲线变动量的一项指标。它是对非圆曲线的形状精度要求。 面轮廓度——符号是用一短线将线轮廓度的符号下面封闭,是限制实际曲面对理想曲面变动量的一项指标。它是对曲面的形状精度要求。

定向公差——关联实际要素对基准在方向上允许的变动全量。 定向公差包括平行度、垂直度、倾斜度。 平行度(‖)——用来控制零件上被测要素(平面或直线)相对于基准要素(平面或直线)的方向偏离0°的要求,即要求被测要素对基准等距。 垂直度(⊥)——用来控制零件上被测要素(平面或直线)相对于基准要素(平面或直线)的方向偏离90°的要求,即要求被测要素对基准成90°。 倾斜度(∠)——用来控制零件上被测要素(平面或直线)相对于基准要素(平面或直线)的方向偏离某一给定角度(0°~90°)的程度,即要求被测要素对基准成一定角度(除90°外)。 定位公差——关联实际要素对基准在位置上允许的变动全量。 定位公差包括同轴度、对称度和位置度。 同轴度(◎)——用来控制理论上应该同轴的被测轴线与基准轴线的不同轴程度。对称度——符号是中间一横长的三条横线,一般用来控制理论上要求共面的被测要素(中心平面、中心线或轴线)与基准要素(中心平面、中心线或轴线)的不重合程度。 位置度——符号是带互相垂直的两直线的圆,用来控制被测实际要素相对于其理想位置的变动量,其理想位置由基准和理论正确尺寸确定。 跳动公差——关联实际要素绕基准轴线回转一周或连续回转时所允许的最大跳动量。 跳动公差包括圆跳动和全跳动。 圆跳动——符号为一带箭头的斜线,圆跳动是被测实际要素绕基准轴线作无轴向移动、回转一周中,由位置固定的指示器在给定方向上测得的最大与最小读数之差。 全跳动——符号为两带箭头的斜线,全跳动是被测实际要素绕基准轴线作无轴向移动的连续回转,同时指示器沿理想素线连续移动,由指示器在给定方向上测得的最大与最小读数之差

形位公差及其检测

第四章位置公差及其检测 第一节位置公差带及其特点 位置公差包含定向公差、定位公差和跳动公差,这三类公差项目的公差带分别具有不同的特点: 一、定向公差带 定向公差是关联实际要素对其具有确定方向的理想要素的允许变动量。理想要素的方向由基准及理论正确尺寸(角度)确定。当理论正确角度为0o度时,称为平行度公差;为90o时,称为垂直度公差;为其他任意角度时,称为倾斜度公差。这三项公差都有面对面、线对线、面对线、和线对面几种情况。表4-1列出了定向公差各项目的公差带定义、标注示例和公差带图。 特征公差带定义标注和解释 平 行 度 面 对 面 公差带是距离为公差值t,且平行于 基准面的两平行平面之间的区域。 平行度公差 被测表面必须位于距离为公差值0.05mm, 且平行于基准表面A(基准平面)的两平 行平面之间。 线 对 面 公差带是距离为公差值t,且平行于 基准平面的两平行平面之间的区域 被测轴线必须位于距离为公差值0.03mm, 且平行于基准表面A(基准平面)的两平 行平面之间 面 对 线 公差带是距离为公差值t,且平行于 基准轴线的两平行平面之间的区域 被测表面必须位于距离为公差值0.05mm, 且平行于基准线A(基准轴线)的两平行 平面之间

特征公差带定义标注和解释 平 行 度 线 对 线 公差带是距离为公差值t,且平行于 基准线,并位于给定方向上的两平行 平面之间的区域 被测轴线必须位于距离为公差值0.1mm, 且在给定方向上平行于基准轴线的两平 行平面之间 如在公差值前加注Φ,公差带是直径 为公差值t,且平行于基准线的圆柱 面内的区域 被测轴线必须位于直径为公差值0.1mm, 且平行于基准轴线的圆柱面内 垂 直 度 面 对 面 公差带是距离为公差值t,且垂直于 基准平面的两平行平面之间的区域 被测面必须位于距离为公差值0.05mm, 且垂直于基准平面C的两平行平面之间。 倾 斜 度 面 对 线 公差带是距离为公差值t,且与基准 线成一给定角度α的两平行平面之间 的区域 被测表面必须位于距离为公差值0.1mm, 且与基准线D(基准轴线)成理论正确角 度75o的两平行平面之间。

形位公差及其检测方法

形位公差及其检测方法 一、概念: 1.1定义: 形状公差:单一实际要素形状所允许的变动全量。 位置公差:关联实际要素的位置对基准所允许的变动全量。 形位公差:形状公差与位置公差的总称。它控制着零件的实际要素在形状、位置及方向上的变 化。 形位公差带:用以限制实际要素形状或位置变动的区域。由形状、大小、方向和位置四个要素 所确定。 公差原则:形位公差与尺寸公差之间的相互关系。包括独立原则与相关要求。 独立原则:图样上给出的尺寸公差与形位公差各自独立,彼此无关,分别满足要求的公差原 则。 相关要求:图样上给定的尺寸公差和形位公差相互有关的公差要求。具体可分为包容要求 (E )、最大实体要求(M )、最小实体要求(L )和可逆要求(R )。 1.2形位公差的项目及符号: 形位公差符号及其它相关符号 1.3形位公差带的形式: 形 位 公差带 的 形式 两平行直线 = 一个圆柱 两等距曲线 一个四棱柱 两同心圆 t * 两同轴圆柱 卡t 一个圆 两平行平面 一个球 球 两等距曲面 t 丰匸七二 项目 直线度 项目 平行度 垂直度 倾斜度 同轴度 对称度 位置度 圆跳动 全跳动 名称 符号 基准符号及代号 ■- —L 基准目标 亠 1 J 最大实体状态 包容原则 E 延伸公差带 P 理论正确尺寸 不准凹下 不准凸起 只许按小端方向减小 l) 位 平面度 置 圆度 公 圆柱度 差 线轮廓度 面轮廓度 苴 / 它 符 号

项目 公差带定义 示例 说明 、形状误差与形状公差: I 1 ° 一~ _ 一一 __ _ ___—1 在给 定平面 内 公差带是 距离为公差值t 的两平行直线 之间的区域 圆柱表面上的任一素线必 须位于轴向 内,距离D.p 为0.02的两平行线之间 、当给定一个方] 棱线必须位于箭头所 公差带是距 苜t 的 之间的 示方向距离为公 ~ | QJ 1F 值0.02的两平行平面内 在 给 定 方 向 上 离为公差值 平行平面 区域 0. 02 、当给定两 勺两个 互相垂直的 方向 个> 公差带为截 面边长t1* 棱柱内的区域 棱线必须位于水平方向距 3、在任意 公差 径为公差, 方向 带是直 值t 的圆 柱面的区域 圆柱体的轴线必须位 于直径为公差值0.02的的〔】W 圆柱面内 上表面必须位于距离为公 公差带是距 离为公差值t 的两 差值0.1的两 一 I — 0.1 公差带是在 同一正截面上半 径差为公差值t 的 两同心圆之间的 区域 平行平面之间的 区域

形位公差及其检测

项目五 形位公差及其检测 1.什么是理想要素、实际要素、轮廓要素和中心要素? 2.什么是被测要素、基准要素、单一要素和关联要素? 3.形位公差特征项目有哪些?它们分别用什么符号表示? 4.何谓形状公差?何谓位置公差? 5.形位公差框格指引线的箭头如何指向被测轮廓要素?如何指向被测中心要素? 6.对于基准要素应标注基准符号,基准符号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基准符号的粗短横线如何置放于基准轮廓要素?如何置放于基准中心要素? 7.确定形位公差值时,同一被测要素的定位公差值、定向公差值与形状公差值间应保持何种关系? 8.按照直线度公差的不同标注形式,直线度公差带有哪三种不同的形状? 9.说明基准的含义,何谓单一基准、公共基准、三基面体系?在形位公差框格中如何表示它们? 10.比较下列每两种形位公差带的异同? (1)圆度公差带与径向圆跳动公差带; (2)圆柱度公差带和径向全跳动公差带; (3)轴线直线度公差带和轴线对基准平面的垂直度公差带(任意方向); (4)平面度公差带与被测平面对基准平面的平行度公差带。 11.轮廓度公差带分为无基准要求和有基准要求两种,它们分别有什么特点? 12.什么是体外作用尺寸、体内作用尺寸? 13.什么是最大实体状态、最大实体尺寸、最小实体状态、最小实体尺寸? 14.什么是最大实体实效状态、最大实体实效尺寸、最小实体实效状态、最小的实体实效尺寸? 15.什么是公差原则?公差原则有哪些? 16.试述独立原则的含义、在图样上的表示方法和主要应用场合? 17.试述包容要求的含义、在图样上的表示方法和主要应用场合? 18.试述最大实体要求应用于被测要素的含义、在图样上的表示方法和主要应用场合? 19.最大实体要求应用于基准要素时,如何确定基准要素应遵守的边界?基准符号的字母如何在位置公差框格中标注?说明最大实体要求应用于基准要素的含义。 20.试述最小实体要求应用于被测要素的含义、在图样上的表示方法和主要应用场合? 21.最小实体要求应用于基准要素时,如何确定基准要素应遵守的边界?基准符号的字母如何在位置公差框格中标注?说明最小实体要求应用于基准要素的含义。 22.何谓最大实体要求的零形位公差?何谓最小实体要求的零形位公差? 23.试述可逆要求用于最大实体要求和最小实体要求的含义和在图样上的表示方法? 24.比较独立原则和包容要求的优缺点。 25.某零件加工要求如图所示,加工后该零件实际直径为99.9φ,轴线的直线度误差为02.0φ,问该零件是否合格?为什么?

公差配合与测量技术知识点

《公差配合与测量技术》知识点 绪言 互换性是指在同一规格的一批零件或部件中,任取其一,不需任何挑选或附加修配就能装在机器上,达到规定的功能要求,这样的一批零件或部件就称为具有互换性的零、部件。 通常包括几何参数和机械性能的互换。 允许零件尺寸和几何参数的变动量就称为公差。 互换性课按其互换程度,分为完全互换和不完全互换。 公差标准分为技术标准和公差标准,技术标准又分为国家标准,部门标准和企业标准。 第一章圆柱公差与配合 基本尺寸是设计给定的尺寸。实际尺寸是通过测量获得的尺寸。 极限尺寸是指允许尺寸变化的两个极限值,即最大极限尺寸和最小极限尺寸。最大实体状态是具有材料量最多的状态,此时的尺寸是最大实体尺寸。 与实际孔内接的最大理想轴的尺寸称为孔的作用尺寸,与实际轴外接的最小理想孔的尺寸称为轴的作用尺寸。 尺寸偏差是指某一个尺寸减其基本尺寸所得的代数差。 尺寸公差是指允许尺寸的变动量。 公差=|最大极限尺寸 - 最小极限尺寸|=上偏差-下偏差的绝对值 配合是指基本尺寸相同的,相互结合的孔与轴公差带之间的关系。 间隙配合:孔德公差带完全在轴的公差带上,即具有间隙配合。 间隙公差是允许间隙的变动量,等于最大间隙和最小间隙的代数差的绝对值,也等于相互配合的孔公差与轴公差的和。 过盈配合,过渡配合 T=ai, 当尺寸小于或等于500mm时,i=0.45+0.001D(um), 当尺寸大于500到3150mm时,I=0.004D+2.1(um). 孔与轴基本偏差换算的条件:1.在孔,轴为同一公差等级或孔比轴低一级配合2.基轴制中孔的基本偏差代号与基孔制中轴的基本偏差代号相当 3.保证按基轴制形成的配合与按基孔制形成的配合相同。 通用规则,特殊规则 例题 基准制的选用:1.一般情况下,优先选用基孔制。2.与标准件配合时,基准制的选择通常依标准件而定。3.为了满足配合的特殊需要,允许采用任一孔,轴公差带组合成配合。 公差等级的选用:1.对于基本尺寸小于等于500mm的较高等级的配合,由于孔比同级轴加工困难,当标准公差小于等于IT8时,国家标准推荐孔比轴低一级相配合,但对标准公差大于IT8级或基本尺寸大于500mm的配合,由于孔德测量精度比轴容易保证,推荐采用同级孔,轴配合。2.既要满足设计要求,又要考虑工艺的可能性和经济性。 各种配合的特性:间隙:主要用于结合件有相对运动的配合。 过盈:主要用于结合件没有相对运动的配合。 过渡:主要用于定位精确并要求拆卸的相对静止的联结。

形状和位置公差检测规定

形状和位置公差 检测规定 GB 1958 —80 本标准的检测对象是形状和位置误差(简称形位误差) 1、形位误差是指被测实际要素对其理想要素的变动量。本标准涉及的形位误差共有十四个项目,见表1。 表 1 2、测量形位误差时,表面光洁度、划痕、擦伤以及塌边等其它外观缺陷,应排除在外。 3、评定形位误差时,用测得要素作为实际要素。

测量截面的布置、测量点的数目及其布置方法,应根据被测要素的结构特征、功能要求和加工工艺等因素决定。 4、本标准规定五种检测原则见表2。 表 2 量值由间接法获得 测量直角坐标值 两点法测量圆度特征参数

用综合量规检验同轴度误差 根据各检测原则对各项目拟定的检测方案见附录。 5、测量形位误差时的标准条件; (1)标准温度为20℃; (2)标准测量力为零。 由于偏离标准条件而引起较大测量误差时,应进行测量误差估算。 6、测量精度是衡量所采用检测方案的重要依据之一,选择检测方案时,应对该方案作测量精度估计。测量精度用测量总误差来表示。测量总误差是形位误差的测得值与真值之差。 注:测量总误差是指下列三方面误差的综合结果,即: ①以测得要素作为实际要素引起的误差(如布点引起的误差等)。 ②测量设备、测量温度、测量力等因素引起的误差。 ③采用近似方法评定时引起的误差。 7、极限测量总误差允许占给定公差值的10%~33%。 注:各公差等级允许的极限测量总误差建议按下表确定:

二、形状误差及其评定 8、形状误差:被测实际要素对其理想要素的变动量,理想要素的位置应符合最小条件。 (1)对于中心要素(轴线、中心线、中心面等),其理想要素位于被测实际要素之中,如图1所示的理想轴线L1。 图 1 (2)对于轮廓要素(线、面轮廓度除外),其理想要素位于实体之外且与被测实际要素相接触,如图2所示的理想直线A1—B1和图3所示的理想圆C1。 图 2 图3 9、最小条件:被测实际要素对其理想要素的最大变动量为最小(图1~图3) (1)形状误差值用最小包容区域(简称最小区域)的宽度或直径表示。 (2)最小区域是指包容被测实际要素时,具有最小宽度f或直径φf的包容区域,如图1~图3所示。 (3)各误差项目最小区域的形状分别和各自的公差带形状一致,但宽度(或直径)由被测实际要素本身决定。 10、最小条件是评定形状误差的基本原则,在满足零件功能要求的前提下,允许采用近似方法来评定形状误差。

形位公差及其检测方法

形位公差及其检测方法 一、概念: 定义: 形状公差:单一实际要素形状所允许的变动全量。 位置公差:关联实际要素的位置对基准所允许的变动全量。 形位公差:形状公差与位置公差的总称。它控制着零件的实际要素在形状、位置及方向上的变化。 形位公差带:用以限制实际要素形状或位置变动的区域。由形状、大小、方向和位置四个要素所确定。 公差原则:形位公差与尺寸公差之间的相互关系。包括独立原则与相关要求。 独立原则:图样上给出的尺寸公差与形位公差各自独立,彼此无关,分别满足要求的公差原则。 相关要求:图样上给定的尺寸公差和形位公差相互有关的公差要求。具体可分为

形位公差带的形式: 二、形状误差与形状公差:

项目 公差带定义示 例说 明 公差带是距离为公差值t 的两平行直线之间的区域 在给定平面内 圆柱表面上的任一素线必须位于轴向平面内,距离为0.02的两平行线之间 0.02 在给定方向上、当给定一个方向 公差带是距 离为公差值t的两 平行平面之间的区域 棱线必须位于箭头所示方向距离为公差 值0.02的两平行平面内 0.02 、当给定两 个互相垂直的两个 方向 公差带为截面边长t1*t2的四 棱柱内的区域 棱线必须位于水平方向距离为公差值0.02,垂直方向距离为0.01的四棱柱内 0.01 0.02 3、在任意方向 公差带是直径为公差值t的圆柱面的区域 d 圆柱体的轴线必须位于直径为公差值0.02的圆柱面内 直 线 度平面度 公差带是距离为公差值t的两平行平面之间的区域 上表面必须位于距离为公差值0.1的两平行平面内 0.1 圆度 公差带是在同一正截面上半径差为公差值t的两同心圆之间的区域 在垂直于轴线的任一正截面上,该圆必须位于半径差为公差值0.02的两同心圆之间

形状和位置公差的检测

第四章形状和位置公差的检测 思考题 4-1 什么是理想要素、实际要素、轮廓要素和中心要素? 4-2 什么是被测要素、基准要素、单一要素和关联要素? 4-3 GB/T1181-1996《形状和位置公差、通则、定义、符号和图样表示法》规定的形位公差特征项目有哪些?它们分别用什么符号表示? 4-4 何谓形状公差?何谓位置公差? 4-5 形位公差框格指引线的箭头如何指向被测轮廓要素?如何指向被测中心要素? 4-6 由几个同类要素构成的被测公共轴线、被测公共平面的形位公差如何标注? 4-7 被测要素的基准在图样上用英文大写字母表示,26个英文大写字母中哪9个字母不得采用? 4-8 对于基准要素应标注基准符号,基准符号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基准符号的粗短横线如何置放于基准轮廓要素?如何置放于基准中心要素? 4-9 形位公有效期带具有哪些特性?其形状取决于哪些因素? 4-10 什么形状的形位公差带的公差数值前面应加符号“ ”?什么形状的形位公差带的公差数值前面应加符号“ ”?哪些表位公差带的方位可以浮动?哪些形位公差带的方位不允许浮动。 4-11 确定形位公差值时,同一被测要素的定位公差值、定向公差值与形状公差值间应保持何种关系。 4-12 按照直线度公差的不同标注形式,直线度公差带有哪三种不同的形状。 4-13 说明基准的含义,何谓单一基准、公共基准、三基面体系?在形位公差框格中如何表示它们? 4-14 轮廓度公差带分为无基准要求和有基准要求两种,它们分别有什么特点?4-15 比较下列每两种形位公差带的异同? (1)圆度公差带与径向圆跳动公差带; (2)圆柱度公差带和径向全跳动公差带;

形状和位置公差的检测_

如对您有帮助,请购买打赏,谢谢您! 第四章形状和位置公差的检测 思考题 4-1 什么是理想要素、实际要素、轮廓要素和中心要素? 4-2 什么是被测要素、基准要素、单一要素和关联要素? 4-3 GB/T1181-1996《形状和位置公差、通则、定义、符号和图样表示法》规定的形位公差特征项目有哪些?它们分别用什么符号表示? 4-4 何谓形状公差?何谓位置公差? 4-5 形位公差框格指引线的箭头如何指向被测轮廓要素?如何指向被测中心要素? 4-6 由几个同类要素构成的被测公共轴线、被测公共平面的形位公差如何标注? 4-7 被测要素的基准在图样上用英文大写字母表示,26个英文大写字母中哪9个字母不得采用? 4-8 对于基准要素应标注基准符号,基准符号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基准符号的粗短横线如何置放于基准轮廓要素?如何置放于基准中心要素? 4-9 形位公有效期带具有哪些特性?其形状取决于哪些因素? 4-10 什么形状的形位公差带的公差数值前面应加符号“ ”?什么形状的形位公差带的公差数值前面应加符号“ ”?哪些表位公差带的方位可以浮动?哪些形位公差带的方位不允许浮动。 4-11 确定形位公差值时,同一被测要素的定位公差值、定向公差值与形状公差值间应保持何种关系。 4-12 按照直线度公差的不同标注形式,直线度公差带有哪三种不同的形状。 4-13 说明基准的含义,何谓单一基准、公共基准、三基面体系?在形位公差框格中如何表示它们? 4-14 轮廓度公差带分为无基准要求和有基准要求两种,它们分别有什么特点?4-15 比较下列每两种形位公差带的异同? (1)圆度公差带与径向圆跳动公差带; (2)圆柱度公差带和径向全跳动公差带;

形位公差的测量方法

在单件小批生产中,中低精度轴径的实际尺寸通常用卡尺、千分尺、专用量表等普通计量器具进行检测;在大批量生产中,多用光滑极限量规判断轴的实际尺寸和形状误差是否合格;;高精度的轴径常用机械式测微仪、电动式测微仪或光学仪器进行比较测量,用立式光学计测量轴径是最常用的测量方法。 二、孔径 单件小批生产通常用卡尺、内径千分尺、内径规、内径摇表、内测卡规等普通量具、通用量仪;大批量生产多用光滑极限量规;高精度深孔和精密孔等的测量常用内径百分表(千分表)或卧式测长仪(也叫万能测长仪)测量,用小孔内视镜、反射内视镜等检测小孔径,用电子深度卡尺测量细孔(细孔专用)。 三、长度、厚度 长度尺寸一般用卡尺、千分尺、专用量表、测长仪、比测仪、高度仪、气动量仪等;厚度尺寸一般用塞尺、间隙片结合卡尺、千分尺、高度尺、量规;壁厚尺寸可使用超声波测厚仪或壁厚千分尺来检测管类、薄壁件等的厚度,用膜厚计、涂层测厚计检测刀片或其他零件涂镀层的厚度;用偏心检查器检测偏心距值,用半径规检测圆弧角半径值,用螺距规检测螺距尺寸值,用孔距卡尺测量孔距尺寸。 四、表面粗糙度 借助放大镜、比较显微镜等用表面粗糙度比较样块直接进行比较;用光切显微镜(又称为双管显微镜测量用车、铣、刨等加工方法完成的金属平面或外圆表面;用干涉显微镜(如双光束干涉显微镜、多光束干涉显微镜)测量表面粗糙度要求高的表面;用电动轮廓仪可直接显示Ra0.025~6.3μm 的值;用某些塑性材料做成块状印模贴在大型笨重零件和难以用仪器直接测量或样板比较的表面(如深孔、盲孔、凹槽、内螺纹等)零件表面上,将零件表面轮廓印制印模上,然后对印模进行测量,得出粗糙度参数值(测得印模的表面粗糙度参数值比零件实际参数值要小,因此糙度测量结果需要凭经验进行修正);用激光测微仪激光结合图谱法和激光光能法测量Ra0.01~0.32μm的表面粗糙度。 五、角度 1.相对测量:用角度量块直接检测精度高的工件;用直角尺检验直角;用多面棱体测量分度盘精密齿轮、涡轮等的分度误差。 2.直接测量:用角度仪、电子角度规测量角度量块、多面棱体、棱镜等具有反射面的工作角度;用光学分度头测量工件的圆周分度或;用样板、角尺、万能角度尺直接测量精度要求不高的角度零件。 3.间接测量:常用的测量器具有正弦规、滚柱和钢球等,也可使用三坐标测量机。 4.小角度测量:测量器具有水平仪、自准直仪、激光小角度测量仪等。 六、直线度 用平尺(或刀口尺)测量间隙为0.5μm(0.5~3μm 为有色光,3μm 以上为白光)的直线度,间隙偏大时可用塞尺配合测量;用平板、平尺作测量基维,用百分表或千分表测量直线度误差;用直径0.1~0.2mm 钢丝拉紧,用V 型铁上垂直安装读数显微镜检查直线度;用水准仪、自准直仪、准直望远镜等光学仪器测量直线度误差;用方框水平仪加桥板测直线度;用光学平晶分段指示器检测精度高的直线度误差。

位置公差及其检测方法

位置公差及其检测方法 1位置公差带及其特点 位置公差包含定向公差、定位公差和跳动公差,这三类公差项目的公差带分别具有不同的特点: 1.1定向公差带 定向公差是关联实际要素对其具有确定方向的理想要素的允许变动量;理想要素的方向由基准及理论正确尺寸(角度)确定;当理论正确角度为0o度时,称为平行度公差;为90o时,称为垂直度公差;为其他任意角度时,称为倾斜度公差;这三项公差都有面对面、线对线、面对线、和线对面几种情况;表4-1列出了定向公差各项目的公差带定义、标注示例和公差带图; 公差带定义 标注和解释 面对面 公差带是距离为公差值t,且平行于基准面的两平行平面之间的区域; 平行度公差 被测表面必须位于距离为公差值0.05mm,且平行于基准表面A (基准平面)的两平行平面之间; 线对面 公差带是距离为公差值t,且平行于基准平面的两平行平面之间的区域 被测轴线必须位于距离为公差值0.03mm,平面)的两平行平面之间 公差带是距离为公差值t,且平行于基准轴线的两平行平面之间的区域 被测表面必须位于距离为公差值0.05mm,且平行于基准线A (基准轴线)的两平行平面之间 公差带定义 标注和解释

线 对 线 公差带是距离为公差值t, 且平行于基准线,并位于给定方向上的 两平行平面之间的区域 被测轴线必须位于距离为公差值0.1mm,且在给定方向上平行于基准轴线的两平行平面之间 如在公差值前加注Φ,公差带是直径为公差值t,且平行于基准线的圆柱面内的区域 被测轴线必须位于直径为公差值 0.1mm,且平行于基准轴线的圆柱面内 面 对面 公差带是距离为公差值t,且垂直于基准平面的两平行平面之间的区域 被测面必须位于距离为公差值0.05mm,行平面之间 公差带是距离为公差值t,且与基准线成一给定角度α的两平行平面之间的区域 被测表面必须位于距离为公差值0.1mm,且与基准线D (基准轴线)成理论正确角度75o的两平行平面之 间;

形状和位置公差及检测

第四章形状和位置公差及检测(第三讲,2学时) ※※※※※※※※※※※※※※※※※※※※※※※※※※※※※※※※※※※※※※※主要内容:跳动公差与公差带特点;典型的跳动公差带的定义、特征及其标注。公差原则(有关术语及定义,独立原则、包容要求和最大实体要求);形位公差的标注。 重点内容:跳动公差带的定义、特征及其标注;独立原则、包容要求和最大实体要求的涵义及应用;形位公差的标注。 难点:独立原则、包容要求和最大实体要求的涵义及应用。 教学方法:1. 设计课堂提问,掌握学生理解情况。 2. 以多媒体课件为主要进行手段。 课外作业:习题4-4、4-5、4-10、4-12、4-13、4-15、4-16 ※※※※※※※※※※※※※※※※※※※※※※※※※※※※※※※※※※※※※※※具体内容的详细教案如下:(加黑字表示板书内容或应有板书的地方) 注:首先对上次课的主要内容用2分钟进行小结,然后讲跳动公差与公差带。 四、跳动公差与公差带 跳动公差——跳动—— 结合测量说明什么是跳动公差和跳动。 注:要说明跳动公差的被测要素为圆柱面、端平面和圆锥面等轮廓要素,基准要素为轴线。 跳动公差根据测量区域的不同,可分为圆跳动和全跳动。 1)圆跳动 (1)径向圆跳动(2)端面圆跳动(3)斜向圆跳动 注:1.结合下图(见黑板)讲解径向圆跳动、端面圆跳动以及斜向圆跳动的定义、测量方法、公差带,要说明公差带的两个同心圆的圆心在基准轴线上! 2.可设置课堂问题:公差带与圆度公差的区别?说明什么?圆度:形状公差,位置浮动;跳动:位置公差,位置固定) 径向圆跳动端面圆跳动斜向圆跳动 注意:标注斜向圆跳动,指引线的箭头方向一般垂直于被测要素,注意与圆度公差标注的区别!(注:设置课堂问题:为什么要这样?也是作业中易错的地方) 2)全跳动

公差配合与测量教学大纲

东南大学远程教育学院公差配合与测量课程教学大纲 二、课程的地位、作用及任务 1.本课程的地位: 公差配合与测量技术是一门综合性的应用技术基础学科,它的形成和发展与机械、电子工业的发展密切相关。该学科将实现互换性生产的标准化领域与计量学领域的有关知识结合在一起,涉及机械电子产品的设计、制造、维修、质量控制和生产组织管理等诸多方面。从事机械工程的技术人员应具 备这些方面的知识和能力。因此将《公差配合与测量技术》课程列为机械类各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主要的应用技术基础课程。 本课程是以先修课程《高等数学》、《工程制图与计算机绘图》、《工程力学与材料力学》、《金属加 工认识实习》等的理论教学为基础,它的后续课程是《机械设计基础》、《机械制造基础》、《现代加工技术》等,是介于基础课与专业课之间的专业基础课,是一门动手能力很强的理论联系实际的课程,可以提高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为测量技术工作打下很好的基础。 2.本课程的作用: 使学生获得互换性、标准化、测量技术的基本知识,并具有一定工作能力,为从事机电产品、仪器、仪表的制造、维修、开发及科学研究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3.本课程的任务: 它的任务是使学生获得机械零件的几何精度及相互配合、测量技术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三、教学内容和基本要求 绪论 1.教学内容 互换性概述:互换性含义,完全互换与不完全互换,互换性生产的技术经济意义。

加工误差与公差:机械加工误差存在的客观性,加工误差的种类,把加工误差控制在公差的范围内,零件就可以实现互换性。 公差的标准化:公差与公差标准,公差标准化与互换性生产的关系及优先数系。 本课程的教学任务、要求与方法。 2.重点、难点 重点:互换性的概念、加工误差与公差。 难点:加工误差与公差。 3.教学基本要求 (1)理解互换性的概念,了解互换性的种类及互换性生产的技术经济意义。 (2)了解机械加工误差存在的客观性,加工误差与公差的关系及对零件互换性的影响。 (3)了解公差的标准化:公差与公差标准,公差标准化与互换性生产的关系及优先数系。 (4)掌握本课程的教学任务、要求与方法。 习题:P5:1、2、3、4 第1章光滑圆柱的公差与配合 1.教学内容 有关公差配合的术语及其定义:、孔和轴、尺寸、基本尺寸、实际尺寸、极限尺寸;最大、最小实体状态和实体尺寸;尺寸偏差、极限偏差(上偏差与下偏差)、尺寸公差、公差带、尺寸公差带图;孔与轴,配合,间隙与过盈、间隙配合,过盈配合与过渡配合,极限间隙与极限过盈,平均间隙与平均过盈,配合公差与配合公差带图。 用公式法和公差带图法求解孔和轴配合的极限尺寸、极限偏差、极限间隙、极限过盈、平均间隙、平均过盈及配合公差、画尺寸公差带图。 公差与配合标准的主要内容:基准制(基孔制与基轴制,基准件公差带位置,设置基准制的意义);标准公差(公差等级,公差单位,尺寸分段,标准公差值);基本偏差(基本偏差系列,基本偏差数值,另一极限偏差的计算);公差带(公差带代号,常用和优先公差带);配合(配合代号,配合分类,常用和优先配合,不同基准制配合);未注公差尺寸的极限偏差。 习题::P32 3、4、5 1)按指定的公差带代号,用查表法和计算法找出极限偏差值并作尺寸公差带图。 2)按己知孔、轴的极限尺寸,用查表法和计算法找出相应的公差带代号,并按配合的标注方式标出。 公差配合的选择:基准制的选择(基孔制的特点,优先选用基孔制,基轴制的特点,基轴制的应用场合,混合制的应用)。公差等级的选择(公差等级的选择原则,公差等级与使用性能、加工方法和经济性的关系,公差等级的选择方法,各级公差等级的应用场合)。配合的选择(配合选择的方法,间隙配合,过盈配合和过渡配合选择的一般原则,以及选择时应考虑的主要因素,各种常用和优先配合的特征及应用示例,工作情况的变动对配合的过盈或间隙的影响)。滚动轴承的公差与配合。 2

(完整版)极限配合与技术测量试题库.

《极限配合与技术测量》试题库 第一章试题 一、填空题。 1.公差主要分为尺寸公差、公差、公差和公差。2.互换性可分为和两大类。 3. 加工误差主要分为尺寸误差、误差、误差和误差。 4. 技术测量对象主要是指:、、 和。 二、名词解释。 1.加工误差 2.公差 3.技术测量 三、简答题。 1.简述公差的定义和分类。 2.什么是互换性?遵循互换性原则生产有什么优点? 3.互换性怎样分类?各有什么特点?

第二章试题 一、填空题。 1.孔Φ45025.0010.0+ +的基本尺寸为 ,上偏差为 ,下偏差 为 ,公差值为 。 2.根据孔和轴公差带相对位置的不同,配合可分为 、 和 三大类。 3.孔的实际尺寸用符号 表示,轴的基本尺寸用符号 表示。 4.装配后孔是 面,装配后轴是 面。 5.合格零件的实际尺寸必须大于等于 尺寸,且小于等于 尺寸。 6.合格零件的 偏差应控制在 偏差范围以内。 7.间隙配合中,Xmax= ,Xmin= , 间隙配合公差Tf= ,平均间隙Xa= 。 8. 标准公差数值不仅与 有关,而且也与 有关。 9.偏差和公差的正负值规定为:公差值是 值,偏差值可以 为 。 10. 标准公差等级共分 级,01级最高, 级最低。基 本偏差代 号孔轴各 个。 11. 轴在 段基本偏差是下偏差,孔在 段基本偏差是上偏差。 二、选择题。 1.最大极限尺寸 基本尺寸。 ( ) A .大于 B .等于 C .小于 D .大于、等于或小于 2.确定两个基本尺寸的尺寸精确程度,是根据 ( )

A .两尺寸的公差大小 B .两尺寸的最大极限偏差 C .两尺寸的基本偏差 D .两尺寸的公差等级 3.对偏差与公差之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实际偏差越大,公差越大 B .上偏差越大,公差越大 C .上下偏差越大,公差越大 D .上下偏差之差的绝对值越大,公差越大 4.公差带的大小由 确定 ( ) A .基本偏差 B .标准公差 C .上偏差 D .下偏差 5. 尺寸合格的条件是 ( ) A .实 际尺寸等于基本尺寸 B .实际偏差在公差范围内 C .实际偏差处于上、下偏差之间 D .实际尺寸小于或等于基本尺寸 6. 某对配合的孔和轴,测得孔为Φ50025.00+,轴为Φ50050.0034.0+ +,则孔轴的配合性 质为 ( ) A .间隙配合 B .过盈配合 C .过渡配合 D .过盈或过渡配合 7. 极限偏差和实际偏差可以为 ( ) A .正值 B. 负值 C. 零 D. 正值、负值或零 8. 孔的尺寸减去相配合轴的尺寸之差为正值的是 ( ) A .间隙配合 B .过盈配合 C .过渡配合 D .过渡配合或过盈配合 9. 公差带的位置由 确定 ( ) A .标准公差 B .实际偏差 C .基本偏差 D .极限偏差 10. 公差的大小等于 ( ) A.实际尺寸减基本尺寸 B.上偏差减下偏差 C.极限尺寸减基本尺寸 D.实际偏差减极限偏差

实验报告 形位公差

目录实验一零件形状误差的测量与检验实验1—1直线度测量与检验 实验1—2平面度测量与检验 实验1—3圆度测量与检验 实验1—4圆柱度测量与检验 实验二零件位置误差的测量 实验2—1 平行度测量与检验 实验2—2 垂直度测量与检验 实验2—3 同轴度测量与检验 实验2—4圆柱跳动测量与检验 实验2—4—1圆柱径向跳动测量与检验 实验2—4—2圆柱全跳动测量与检验 实验2—5端面跳动测量与检验 实验2—5—1端面圆跳动测量与检验 实验2—5—1端面全跳动测量与检验 实验2—6 对称度测量与检验 实验三齿轮形位误差的测量与检验实验3—1齿圈径向跳动测量与检验 实验3—2齿轮齿向误差测量与检验

实验一零件形状误差的测量与检验 实验1—1直线度测量与检验 一、实验目的 1、通过测量与检验加深理解直线度误差与公差的定义; 2、熟练掌握直线度误差的测量及数据处理方法和技能; 3、掌握判断零件直线度误差是否合格的方法和技能。 二、实验内容 用百分表测量直线度误差。 三、测量工具及零件 平板、支承座、百分表(架)、测量块(图纸一)。 四、实验步骤 1、将测量块2组装在支承块3上,并用调整座4支承在平板上,再将测量块两端点调整到与平板等高(百分表示值为零),图1-1-1所示。 图1-1-1 用百分表测量直线度误差 2、在被测素线的全长范围内取8点测量(两端点为0和7点,示值为零),将测量数据填入表1-1-1中。 表1-1-1:单位:μm 3、按图1-1-1示例将测量数据绘成坐标图线,分别用两端点连线法和最小条件法计算测量块直线度误差。

图1-1-1 直线度误差数据处理方法 4、用计算出的测量块直线度误差与图纸直线度公差进行比较,判断该零件的直线度误差是否合格。并将结果填入表1-1-1中。 5、分析两端点连线法与最小条件法计算导轨直线度误差精度的高低。(法)精度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