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规律》说课稿

《探索规律》说课稿
《探索规律》说课稿

《探索规律》说课稿

《探索规律》说课稿

一、说教材。

《探索规律》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总复习《数与代数》中“代数初步”第四课的内容。这节课是引导学生探求给定的事物中隐含的规律或变化趋势。在本节课中主要是鼓励学生探索数之间、图形之间、实际生活中蕴涵的规律等。对于规律的探索,不仅仅能使学生加深对所学的数、图形的理解,而且能够发展学生观察、归纳、概括的能力,同时可以使学生初步体会函数的思想。为此,我确立了如下的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探求给定的事物中隐含的规律或变化趋势,运用数学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在开展活动过程中,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体验合作和成功的喜悦,并充分感受数学知识来源于实际生活并应用于实际生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参与意识。

教学重、难点。

重点:用多种方法探究实际问题的基本思路。

难点:引导学生开展活动,发现生活中的数学规律,并把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

二、说教法、学法。

教法:一位教育家说得好:“你怎样去教,也许比你教什么更为重要。”本节课的教学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采用“问题情景——建立模型——解释应用和拓展”的模式展开。以问题引导思维,内容的呈现突出以下几个特点:

1、把知识的学习置于具体情景之中,通过丰富的例子使学生经历从自然语言到符号语言和图表语言的双向交流过程。关注学生能否用不同的语言(自然语言、符号语言、图表语言)表达,交流自己的想法。

2、通过丰富而有吸引力的探索活动和现实生活中的问题,使学生初步体会数学建模的思想,激发好奇心和主动学习的欲望。

3、根据“回想——联想——猜想”的思维过程,对难点进行层层铺垫,使学生亲自经历探索过程与思维升华的过程,感受自我奋斗后成功的喜悦。

学法:1、鼓励学生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引导学生自主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使学生形成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有效的学习策略。

2、鼓励与提倡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引导学生在与他人交流中,去选择合适的策略,丰富自己的思维方式,获得成功的体验和不同的发展。

3、引导学生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联系,感受数学的整体性。不断积累解决问题的策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说教学流程。

现代教育心理学认为:小学生思维的发展是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因此本课的教学构想是:首先创造有趣的情境,引导学生从喜欢的、已知的、熟悉的生活内容入手,引导学生探求给定的事

物中隐含的规律或变化趋势。再通过学生合作讨论,探索出数之间、图形之间、实际生活中蕴涵的规律等。对于规律的探索,不仅仅能使学生加深对所学的数、图形的理解,而且能够发展学生观察、归纳、概括的能力,同时可以使学生初步体会函数的思想。

本节课我设计了三个环节来组织教学。第一环节:游戏引入,激发兴趣。第二环节:创设四个问题情境、合作交流、探究新知。第三环节:总结评价。

具体流程如下:

环节一:游戏引入,激发兴趣。

(1)一首永远唱不完的儿歌,你能用字母表示这首儿歌吗?

1只青蛙,1张嘴,2只眼睛,4条腿,扑通1声跳下水。

2只青蛙,2张嘴,4只眼睛,8条腿,扑通2声跳下水。

3只青蛙,3张嘴,6只眼睛,12条腿,扑通3声跳下水。

……

N只青蛙,N张嘴,2N只眼睛,4N条腿,N声扑通跳下水。

(以一首富有童趣的儿歌开始,这节课就在轻松活泼的气氛中开始了,使学生体会到现实生活的规律性以及用数学式子表示规律的可行性与应用性。渗透“利用环境学习”的设计思想。)

(2)师:请你想好一个数记在心里,现在将它加上5,然后乘以2,再减去4,再除以2,然后减去你记在心里的那个数,结果得到的数是什么?请你算出来,但不要告诉老师,因为我已经知道了。请你猜猜看,我是怎么知道的?这真是个有趣的数学题,其实老师是利用了算式中的规律,才算出来的。同学们掌握了这个规律也能办到。

规律是客观存在的,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探索事物中的规律。(板书课题:探索规律)

(通过师生互动,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继而导入本课。)

环节二:本环节共设置了四个问题情境。

先探索乘法表中的数学规律。

课件出示:乘法表。

(设计这一活动的目的是让学生同学们有的横看找到了规律,有的竖看或斜看找到了规律,知道有序的进行观察。)

问题一:找规律,填一填。

(1)8,11,14,17,(),23,26,…

(2)3,6,10,15,(),28,…

(3)1,4,9,16,25,(),49,64 …

(4) 1,10,3,13,(),16,7,()…

(5) 5,6,11,17,28,(),73,…

(6) 1,8,27,(),125,(),…

学生在回答问题时,要说明填的理由和依据。

问题二:六(1)班同学为庆祝六一国际儿童节,按规律在教室挂上气球。第20个气球是什么颜色的?第38个呢?你是怎么想的?

问题三:根据堆放的玩具小球,找规律。

问题四:根据摆放的桌椅,找规律。

这四个问题情境,都是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进行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在具体情境中让学生尽可能多的发现数与数之间的规律,引

导学生自主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探索出给定的事物中隐含的规律和变化趋势,巩固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环节三:总结评价。

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的什么内容?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不懂的吗?

1、在探索规律中遇到挫折,你会怎么办?

2、对自己本节课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包括所学习到的探索规律的一般方法;探索规律过程中哪些方法是非常重要的;探索规律的一般过程等。)

师小结:我们再次感受到数学规律给我们呈现的美,同时,我们还学会了用语言,表格,图以及关系式来刻画我们发现的规律。拥有一双善于观察的眼睛,会让我们变得越来越聪明。

四、说板书设计:

板书的设计重在体现本节课的教学过程和学习重点,突出显示:1、有序观察。2、发现规律。

本节课我创造性使用教材,力求体现课改理念,创设有效的、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学生感兴趣的情境,巧妙地将教学目标融入题中,再进行层次分明、简洁有效地练习。立足于学生的知识基础和认知水平,采用多样性的教学方式,使学生在轻松和谐的氛围中,较好地掌握本节课所学内容。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