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堑高边坡监测方法

路堑高边坡监测方法
路堑高边坡监测方法

路堑高边坡监控量测技术方案

一、编制依据

1、昆磨高速小勐养至磨憨段两阶段施工图设计(第一册第二分册)。

2、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GF10-2006) 。

3、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F80/1-2004) 。

4、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范(JTGF90-2015) 。

二、工程概况

本合同段起点桩号为K4+620,终点桩号K12+070,路线长6.64km,位于景洪市勐养镇东侧。本标段内,深路堑边坡共计8 处,最大边坡高度为46m。具体段落见下表:

深路堑段落一览表

项目测区地形以起伏的中低山地形为主,局部零星分布盆地和长条形的宽缓河谷。地形相对高差200~600m,全线海拔500~1600m,根据地貌特征分类,将测区划分为侵蚀堆

积、构造侵蚀、构造溶蚀三大地貌类型。路线北侧山丘为构造剥蚀低

山丘陵区,高程1000m 以下,主要以粉质粘土、卵石、泥石为主,该路段地表水体较丰富

本合同段由于拟建路线较长、地形起伏较大,且跨越不同的微地貌单元,加之地 质条件较为复杂,为便于设计使用,现将路线按里程评述:

1、K4+620~K7+100 段位于浅割低山丘陵地貌区,微地貌属山间河谷、缓坡及 部分陡

坡地貌,为新建双幅路线,沿线以粉质粘土、卵石,泥岩为主。该路段地表 水体较丰富,沿线山间沟谷均有地表水分布,向西侧排泄至南养河。

沟谷地段地下水位埋深浅,坡面一般埋深较深,主要不良地质作用为

K6+200~

K6+620段分布的滑塌体,对线路影响不大。

K6+815~K6+990段潜在不稳定土质边坡,岩石以卵石粉质粘土含大量卵石、漂

石组成,均匀性、分选性极差。

2、边坡选取控制性 K6+100 断面进行检算,力学参数取值参考有关试验值,并 结合工程

经验确定,下表为设计指标采用值:

岩土层的设计力学参数建议值表

1:1.25 进行稳定验算,安全系数为 1.13 ;拟对一级进行锚杆框格梁加固、二级、三 级、四级

边坡进行锚索框格梁加固、五级进行现浇拱形护坡,经验算加固后边坡安 全系数为 1.28 ,满足规范要求,并以此控制断面类比其余边坡断面进行工程加固处 治设计。

3、边坡坡形、坡率与防护加固形式:

( 1)、边坡坡形、坡率

边坡 按 1;

1: 1:1; 1:1;

1: 1;

边坡采用台阶式边坡:第一级边坡坡率均为1:1,第二级边坡坡率均为1:1,第三级边坡坡率均为1:1,第四级边坡坡率均为1:1,第五级边坡坡率均为1:1.25 边坡平台设置宽度均为2.0m。

2)、边坡防护工程设计

边坡防护设置一览表

3)、排水设计

①、每级平台均设置截水沟;

②、边坡坡脚设置边沟;

③、堑顶外设置山坡截水沟。

三、监控量测组织机构与管理

1、组织机构

2、人员安排

(1)、监控量测组在项目总工直接领导下进行测点理设、日常量测和数据的处理工

作,并及时将信息反馈报告监理工程师。

(2)、测量组承担项目的量测任务。

(3)、现场负责人员负责埋点、人工巡视及裂缝观测工作。

(4)、资料员负责收集资料,整理上报。

四、高边坡监测实施方案

1、监测目的

边坡稳定是一个复杂的、多参数岩土力学问题,尤其对于地质条件复杂、有较

大潜在危害的路堑高边坡,单靠理论分析很难把握其稳定状态,必须建立动态监测

体系。只有对路堑边坡表面、地下变形以及支挡结构物受力状态监测获取的信息进

行综合分析,才能把握路堑边坡的安全稳定。高边坡监测的主要目的有以下几点:(1)、通过对边坡变形的监测,判断边坡的滑动面深度、滑动范围及其变形发

展趋势,评估开挖施工对边坡自身稳定性和周围建构筑物的影响情况,提供预警信

息;

(2)、通过动态监测,依据实际情况进行工序和工艺的调整,以便采取更为合

理、有效的支护措施,及时指导施工,优化施工方案。避免边坡工程事故的发生,

确保施工安全、快捷地进行;

(3)、通过动态监测,掌握控制边坡的稳定性个中参数和因数随时间和空间上的不断变化的过程,为动态化设计,变更设计方案提供依据;

(4)、通过对张拉过程中以及施工期监测,为高边坡科研提供原始观测数据,

从而分析预应力在张拉过程中以及后期的变化规律,了解预应力随时间和开挖卸荷过程的长期变化情况,解释其长期变化规律、影响因素;

(5)、检验边坡加固效果,评价安全稳定性;

(6)、积累量测数据,总结经验,为未开挖区段的施工提供工程类比的依据。为节省工

程投资,提高高危路堑边坡的设计和施工水平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保证。

精心整理

2、监测工作内容

监测主要内容包括地面位移监测、深层位移(测斜)监测及人工巡视监测。工

程承包人根据设计要求进行地表位移监测,具体如下:

(1)、坡面外观观测

①、量测目的

在平台上设置坡面变形观测点,利用全站仪进行观测。通过数据处理分析,分

析坡面几何外观的变化情况,绘制坡面各点在施工过程中的水平位移变化情况,了

解边坡滑动范围和滑动情况,提供预警信息。

②、测点布置

一般来说,通过对高边坡坡面的变形观测是一种最简单,最直接的宏观监测方

法,但是在坡面的变形监测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对监测基点的选取,它直接关系到

监测成果的准确性。监测基点宜设置在稳定的区域并远离监测坡体,避免在松动的

表层上设点。边坡体上的监测点布置在各级边坡平台上,观测点间距50-100m。对有可能形成的滑动带、重点部位及可疑点应加深、加密布点。

当同一边坡设有深层位移观测点时, 坡面上其中一条纵向观测线应与深层位移观测点在同一直线上, 以便观测数据的相互验证和对比分析。

坡面观测点布置示意图如下:

坡面观测点布置示意图

③、测桩埋设

高边坡监测方案

高切坡、深基坑监测实施方案 一、工程概况 ***工程工程位于***……本合同段的范围为……,主要施工内容为防护堤工程和涵洞工程。本标段防洪堤线长为……,涵洞**座。基坑深度在4.1m-10.27m 之间,高切坡高度在7.62~39.13m基坑深度和高切坡高度详见下表。 由上表可见,本合同标段的高切坡和深基坑较多,深挖基坑和高切边坡普遍存在。大部分开挖段坡度较陡,局部地段的覆盖层较厚,岩体破碎松软,节理裂隙发育,断裂构造对本标段的开挖边坡稳定性有一定的影响。 二、监测内容 本标段高切坡监测主要是指深基坑边坡和挡墙墙后开挖高边坡监测,监测内容为人工巡视、裂缝观测、坡面观测、马道沉降观测和水平位移观测,监测期间主要是土石方大开挖后到土石方回填完毕工期间,基坑施工和挡墙施工期间是观测的重点时间段。暴雨期间加强监测频率。

1、人工巡视和裂缝观测:人工巡视是一项经常性的工作,我标将安排专人坚持每天进行巡视。当坡体表面发现裂缝时监测组及时在裂缝处埋设裂缝观测装置,通过观测裂缝的变化过程和变化规律来分析坡体的变形情况和破坏趋势。 2、坡面观测:高边坡坡面的变形观测是指在平台上设置坡面变形观测点,利用精度为2″的全站仪进行观测,采用直角坐标法量测。通过数据处理分析,分析坡面几何外观的变化情况,绘制坡面各点在施工过程中的水平位移变化情况,从而了解边坡滑动范围和滑动情况,提供预警信息,它是一种简单,直接的宏观监测方法。 3、高切坡沉降观测和水平位移观测:沉降观测主要通过埋设观测桩观测边坡的沉降情况,通过数据分析指导施工;水平位移观测主要为地面水平位移,采用位移边桩观测。 三、监测实施流程 边坡监测工作与边坡施工需要反复交叉开展,为了使边坡监测工作与边坡施工作业协调一致,特制定如下作业流程:

边坡工程现状与发展

一、路堑边坡工程现状与发展 (一)边坡工程进步和发展 在土木工程生产实践活动中,随着铁路、公路、库区或场地等工程的建设和发展,涉及了大量的边坡工程技术课题,工程技术人员积极应用有关工程地质学、岩体力学、岩土工程学和土力学等学科的知识和成果,积累了丰富的边坡工程经验,在理论和实践两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和发展。近年来,随着高速公路建设向山区延伸和发展,由于其技术等级较高,且我国山区地形条件困难、地质结构复杂、地质环境背景脆弱,深挖高填十分普遍,边坡工程问题日益突出。同时也遭遇了不少边坡工程失败和损失。 (二)路堑边坡工程设计现状 设计现状有以下特点:具有数量集中、种类较多、性质繁杂、勘查不足等特点,但又存在一定的场区或区段规律;有别于重点复杂的边坡工程设计;缺乏实用的勘察设计工作程序和细则;直接危害公共安全,显著影响工程造价。 (三)福建地区边坡工程问题 福建地区,是我国多山省份之一,俗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称,山地灾害较为严重。上世纪90年代后期,积极开展山区高速公路建设,不可避免地遭遇路堑高边坡工程技术难题;特别是,由于福建地区一般地层风化深度较大,岩体结构破碎,覆盖层较厚,且江河沟谷发育,不良地质堆积广为分布,在切坡筑路过程中,经常遇到边坡变形和破坏问题,尤以土质路堑边坡或类土质路堑边坡更为严重。 (四)技术路线和实施对策 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考虑:明确边坡工程实用类型,抽象和归纳边坡工程地质模式,分析和研究其相关变形破坏机制,建立边坡稳定性分析计算方法,提出边坡坡形坡率设计原则和方法,建立相应防护加固工程措施或对策,进行动态设计与信息化施工。 (五)动态设计总体思路 设计总体思路如下:高边坡工程档案(预设计文件、地勘资料),高边坡工程地质调查(地形、地质、地下水等),防护加固工程方案(边坡类型、坡形坡率、稳定性分析计算、防护加固工程对策),现场校对和重点核查,施工图设计与审查,动态跟踪与设计调整,竣工稳定性评价。 二、路堑边坡工程实用分类 共分为以下几类:土质边坡,岩质边坡,二元结构边坡,复合结构边坡。 (一)土质边坡 土质边坡可分为:纯土质边坡,转载请保留此标记。边坡(非均质)。 (二)岩质边坡 岩质边坡可分为:岩石边坡,破碎岩石边坡,顺层岩石边坡。 (三)二元结构边坡 二元结构边坡可分为:陡倾接触边坡,缓倾接触边坡,破碎接触边坡。 (四)类土质路堑边坡 类土质路堑边坡可分为:坡残积土边坡,风化土边坡,崩滑流堆积边坡,复杂结构边坡。 三、工程地质模式(坡体结构) (一)坡残积土边坡工程地质模式 1.坡体结构由上覆坡积土层和下伏残积土层所组成,坡体变形和破坏一般体现上覆坡积层沿下伏残积层的坍滑变形和破坏。这种情况一般其接触界面倾角为25°~30°,如图1。1.坡体结构由上覆坡积土层和下伏残积土层所组成,坡体变形和破坏一般体现上覆坡积层沿下伏残积层的坍滑变形和破坏。这种情况一般其接触界面倾角为25°~30°,

高边坡监测方案

高边坡监测实施方案 一:工程概况: 本标段存在挖方边坡高度超过30m的土石二元及岩石深挖方边坡和挖方边坡高度超过20m的土质深挖方边坡6段。大部分路段坡度较陡,岩体破碎松软,节理裂隙发育,断裂构造对本标段路堑边坡稳定性有一定的影响。二:监测内容: 本标段高边坡监测主要是指路堑高边坡,监测内容为人工巡视、裂缝观测、坡面观测和水平位移观测。 1、人工巡视和裂缝观测:人工巡视是一项经常性的工作,我标将安排专人坚持每天进行巡视。当坡体表面发现裂缝时监测组及时在裂缝处埋设裂缝观测装置,通过观测裂缝的变化过程和变化规律来分析坡体的变形情况和破坏趋势。 2、坡面观测:高边坡坡面的变形观测是指在平台上设置坡面变形观测点,利用精度为2″的全站仪进行观测,采用直角坐标法量测。通过数据处理分析,分析坡面几何外观的变化情况,绘制坡面各点在施工过程中的水平位移变化情况,从而了解边坡滑动范围和滑动情况,提供预警信息,它是一种简单,直接的宏观监测方法。 三、监测实施流程 边坡监测工作与边坡施工需要反复交叉开展,为了使边坡监测工作与边坡施工作业协调一致,特制定如下作业流程:

a、人工巡视记录表; b、坡面变形观测点埋设考证表; c、裂缝观测点埋设考证表; d、坡面观测点观测记录表; e、裂缝观测记录表; f、报警联系函 四:报警方法 1、稳定控制标准; 边坡稳定性评价主要根据以下几点进行综合判断: (1)、最大位移速率小于2mm/d; (2)、边坡开挖停止后位移速率呈收敛趋势; (3)、坡面、坡顶有无开裂,裂缝的变化趋势如何; 在实际监测的过程中如果出现有上述一点或几点现象时,都应引起注意,及时对各项监测内容作综合分析,并通过其他项目的监测资料相互进行对照、比较,以进一步讨论边坡的稳定性,以便及早发现安全隐患情况,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 2、报警流程 (1)、报警工作及稳定控制按照资料报送程序执行; (2)、普通监测的边坡稳定性由我标监测组作为主要控制方,第三方予以辅助并在必要时提供稳定性协助判别。重点监测断面由第三方监测单位与我标监测组共同完成。 (3)、普通边坡监测指标超过控制标准并经综合判定边坡具有失稳危险时,及

高边坡监测方(11标)

潮惠高速公路TJ11合同段高边坡监测方案 中铁隧道集团有限公司 二O一四年三月

编制人:刘云龙复核人:米糠德审批人:孙学斌

目录 一、工程概况 (1) 二、深挖方和高路堤路基定义 (1) 三、高边坡监测的目的 (1) 四、监测实施流程 (1) 五、监测内容和方案实施 (1) 5.1监测项目 (1) 5.2测点布设及监测内容 (2) 5.2.1高填方路堤监测施工内容 (2) 5.2.2高边坡路基监测施工内容 (4) 六、监控量测数据的分析、预测 (6) 七、提交的监测成果资料 (7) 八、监测管理体系和保证措施 (9) 8.1监测管理体系 (9) 8.2监测管理体系保证措施 (10)

一、工程概况 潮惠高速TJ11标段位于广东省汕尾市陆河县境内,起于陆河县溪东村,经樟河村、田心村,止于陆河县蛏湖,起讫里程K123+000~K133+500,全长10.500km。本合同段挖方高边坡共有27段,高填方路基共有23段,路堑高边坡监测内容及监测点设置位置见附表1,高填方路堤监测内容及监测点设置位置见附表2。 二、深挖方和高路堤路基定义 深挖方路基是指边坡高度H≥20m土质挖方路基及边坡高度H≥30.0m石质挖方路基。按照工点设计要求进行稳定性分析和验算,确定路基横断面型式、边坡防护、支挡加固措施等,边坡处治后的稳定系数Fs≥1.20。《公路路基设计规范》定义填方边坡高度大于20m时,称为高填方路基。但根据广东地区土石填料性质不良,降雨多,路基稳定性差的特点,定义填方边坡高度大于12m时,称为高填方路基。 三、高边坡监测的目的 公路高边坡是一种复杂的工程,不仅表现在边坡成因、岩性、原生构造与空间组合及其已有变形方面,而且在内外地质应力,特别是公路开挖、堆渣、排水等工程活动作用下,处在不断的风化、卸荷、构造解体与复杂的活动之中。所以在高边坡防护施工中对边坡变形、应力及防护措施进行监测,对高边坡完善防护设计、保证工程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通过对高边坡的监测,能够及时了解边坡在施工期和运行期的工作性态、及时提出处理方案与措施。做到信息化施工,以减少不必要的损失,保证施工期和运行期工程的安全。此外,可验证设计和边坡治理效果。 四、监测实施流程 边坡监测工作与边坡施工需要反复交叉开展,为了使边坡监测工作与边坡施工作业协调一致,特制定如下作业流程见图1。 五、监测内容和方案实施 5.1监测项目 根据设计图纸要求,确定本标段路堑高边坡监测项目见表3,高路堤监测项目见表4。

(整理)路堑边坡防护

施工技术交底签证表 工程名称宁西二线(郑州局管段) NX5路基工程 交底编号 交底里程DK413+335-K413+660 交底项目路堑边坡防护 交底内容: 一、截、排水槽(轻型骨架)边坡防护 截、排水槽(轻型骨架)当路堑边坡高度小于3m时采用。根据图纸说明,每隔10m设置一道骨架,骨架内铺空心砖。具体里程为DK413+285~DK413+352.5两侧、DK413+517.5~DK413+585线路左侧,K413+617.5~K413+660线路左侧。1.路堑脚墙基础 (1)、边坡脚墙采用M7.5浆砌片石,路堑边坡坡率1:1.75~1:2.5,具体施工时可按图纸给出的坡率进行放坡。放坡时注意两坡率不同的断面平滑过渡。 (2)、当路堑挖土高度H<3m时采用截、排水槽(轻型骨架)内空心砖,空心砖内培土撒草籽、种灌木防护。坡脚墙采用M7.5浆砌片石,厚度为30cm,长度1-2m,顶底镶边,底镶边采用M7.5浆砌片石,顶镶边采用C25混凝土外露与空心砖平齐。尺寸如附图。每隔10m设置一道轻型骨架,骨架采用C25混凝土预制块,如图

2、混凝土空心砖 (1)、本空心砖采用C15混凝土预制,为正六边形,空心砖内撒草籽,种灌木。 (2)、施工前应整修好坡面,清除浮土,填补凹坑,使坡面大致平整。 (3)、混凝土空心砖自下而上铺设,铺设时用橡皮锤击打使砖与坡面密贴,不得使用铁锤等硬物。

(4)、砌筑完成后,在砖的空心部分回填适宜植物生长的黏性土。最后在黏性土上种植设计规定的或易于成活的植物,注意对植物进行适当保护和灌溉,保证其成活率,达到防护效果。空心砖植草灌用于路基边坡防护既可提高景观效果,又可防止地表水对路基边坡的直接冲刷。 (5)、空心砖铺设为满铺,从底镶边开始直至铺设到坡顶,若空心砖与顶镶边冲突,适当调整空心砖。如附图所示。施工时应先施工脚墙,当脚墙施工完成后方可铺设空心砖。 二、拱形截水骨架护坡 拱形截水骨架护坡分为两种形式,一种为M7.5浆砌片石护坡,另一种为C15混凝土护坡,根据图纸要求,M7.5浆砌片石拱形截水骨架铺设的里程为

高边坡监控方案

高边坡监测实施方案 一、工程概况: 本项目 二、监测内容: 本隧道高边坡监测主要是路堑高边坡监测,监测内容为人为巡视、裂缝观测、坡面观测和水平位移观测。 1、人工巡视和裂缝观测:人工巡视是一项经常性工作,我标将安排专人坚持每天进行巡视。当坡体表面发现裂缝时监测组及时在裂缝处埋设裂缝观测装置,通过观测裂缝的变化过程和变化规律来分析坡体的破坏趋势。 2、坡面观测:高边坡坡面的变化观测是指在平台上设置坡面观测点,利用精度为2”的全站仪进行观测,采用直角坐标法量测。通过数据处理分析,分析坡面几何外观的变化情况,绘制坡面各点在施工过程中的水平位移变化情况,从而了解边坡滑动范围和滑动情况,提供预警信息,它是一种简单,直接的宏观监测方法。 3、水平位移观测:水平位移观测主要为地面水平位移,采用位移边桩观测。 三、监控实施流程 边坡监测工作与边坡施工需要反复交叉开展,为了使边坡监测工作与边坡施工作业协调一致,特制定如下作业流程: 图表 a、人工巡视记录表; b、边坡变形观测点埋设考证表; c、裂缝观测点埋设考证表; d、边坡观测点观测记录表; e、裂缝观测记录表; 图表 f、报警联系函 四、报警方法 1、稳定控制标准; 边坡稳定性评价主要根据一下几点进行综合判断: (1)、最大位移速率小于2mm/d; (2)、边坡开挖停止后位移速率呈收敛趋势; (3)、坡面、坡顶有无开裂,裂缝的变化趋势如何; 在实际监测的过程中如果出现有上述一点或几点现象时,都应引起注意,及时对各项监测内容作综合分析,并通过其他项目的监测资料相互进行对照、比较,以进一步讨论边坡的稳定性,以便及早发现安全隐患情况,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 2、报警流程 (1)、报警工作及稳定控制按照资料报送程序执行; (2)、普通监测的边坡稳定性由我标监测组作为主要控制方,第三方予以辅助并在必要时提供稳定性协助判别。重点监测断面由第三方监测单位与我标监测组共同完成。 (3)普通边坡监测指标控制标准并经综合判定边坡具有失稳危险时,及时填写报警联系函并立刻提交驻地监理。 六、监测技术要求 1、人工巡视 巡视检查是边坡监测工作的主要内容,它不仅可以及时发现险情,而且能系统地记录、描述边坡施工和周边环境变化过程,及时发现被揭露的不利地质情况。项目部将坚持每天安

基坑及边坡监测方案

基坑及边坡监测方案 一、工程概况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地下车库为地下一层,结构层高,结构形式为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基础形式平板式筏形基础基础。正负零相对高程为,坑底高程为m~,基坑顶部高程约为,坑深~,放坡系数1:~1:,西区已做护坡基坑长约为,面积约为m2,边坡支护位于西区北南侧、西侧及北侧,采用支护结构为临时支护,设计使用年限为1年。 二、监测目的 . 通过临测各种变形数据(基坑坡顶水平位移,基坑坡顶竖向位移,深层水平位移《测斜》、邻近建筑的位移等)及时反映工程的各种施工影响,并做出相应的措施,保证工程的安全和避免对周围环境造成过大影响,确保工程的顺利进行,可达到以下三个目的: 1、确保基坑护坡和相邻建筑物的安全; 2、积累工程经验,提高基坑工程的设计和施工提供依据; 3、边坡支护无坍塌安全事故发生,并做到文明施工。 三、监测方案编制依据 地基与基础工程施工验收规范(GBJ50202-2002) 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 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GB50497-2009) :

路堑边坡工程设计理论与实践

路堑边坡工程设计理论与实践 一、路堑边坡工程现状与发展 (一)边坡工程进步和发展 在土木工程生产实践活动中,随着铁路、公路、库区或场地等工程的建设和发展,涉及了大量的边坡工程技术课题,工程技术人员积极应用有关工程地质学、岩体力学、岩土工程学和土力学等学科的知识和成果,积累了丰富的边坡工程经验,在理论和实践两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和发展。 近年来,随着高速公路建设向山区延伸和发展,由于其技术等级较高,且我国山区地形条件困难、地质结构复杂、地质环境背景脆弱,深挖高填十分普遍,边坡工程问题日益突出。同时也遭遇了不少边坡工程失败和损失。 (二)路堑边坡工程设计现状 设计现状有以下特点:具有数量集中、种类较多、性质繁杂、勘查不足等特点,但又存在一定的场区或区段规律;有别于重点复杂的边坡工程设计;缺乏实用的勘察设计工作程序和细则;直接危害公共安全,显著影响工程造价。 (三)福建地区边坡工程问题 福建地区,是我国多山省份之一,俗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称,山地灾害较为严重。上世纪90年代后期,积极开展山区高速公路建设,不可避免地遭遇路堑高边坡工程技术难题;特别是,由于福建地区一般地层风化深度较大,岩体结构破碎,覆盖层较厚,且江河沟谷发育,不良地质堆积广为分布,在切坡筑路过程中,经常遇到边坡变形和破坏问题,尤以土质路堑边坡或类土质路堑边坡更为严重。 (四)技术路线和实施对策 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考虑:明确边坡工程实用类型,抽象和归纳边坡工程地质模式,分析和研究其相关变形破坏机制,建立边坡稳定性分析计算方法,提出边坡坡形坡率设计原则和方法,建立相应防护加固工程措施或对策,进行动态设计与信息化施工。 (五)动态设计总体思路 设计总体思路如下:高边坡工程档案(预设计文件、地勘资料),高边坡工程地质调查(地形、地质、地下水等),防护加固工程方案(边坡类型、坡形坡率、稳定性分析计算、防护加固工程对策),现场校对和重点核查,施工图设计与审查,动态跟踪与设计调整,竣工稳定性评价。 二、路堑边坡工程实用分类

高边坡监控量测方案

高边坡监控量测方案 一、工程概况 1.1 高边坡范围 本标段路堑边坡高度大于30m共计4处,单独设计为高边坡。边坡为台阶式,一般10m一级,边坡平台宽2m。边坡设计主要采用预应力锚索格梁、全长粘结锚杆格梁、衬砌拱防护,格梁或衬砌拱内坡面采用TBS植草或普通植草防护,高边坡具体位置及防护情况见下表。 二广高速路堑高边坡一览表 1.2 高边坡工程地质概况 1、场区地貌上属于剥蚀丘陵地貌。路堑傍山开挖,山坡较陡,坡度30~45°左右,地形有一定起伏,山上植被发育。 2、边坡岩层:上部为第四系覆盖层(多为亚粘土),下部出露基岩大多为花岗斑岩、砂岩,风化严重、结构松散,局部已呈半岩半土状,遇水极易软化导致强度降低,易产生滑坡、滑塌和崩塌等地质病害。 二、编制依据 1、施工图设计文件。 2、政府下发文件”。 3、高边坡监测协调会议纪要。 三、监测目的 1、通过对边坡变形的监测,判断边坡的滑动面深度、滑动范围及其变形发展趋势,评估开挖施工对边坡自身稳定性和周围构筑物的影响情况,提供预警信息。 2、通过动态监测,依据实际情况进行工序和工艺的调整,以便采取更为合理、有效的支护措施,及时指导施工,优化施工方案。避免边坡工程事故发生,确保施

工安全、快速地进行。 3、通过动态监测,掌握控制边坡的稳定性各种参数和因素随时间和空间上的不断变化的过程,为动态化设计,变更设计方案提供依据。 4、通过对张拉过程中以及施工期监控,为高边坡科研提供原始观测数据,从而分析预应力在张拉过程中以及后期的变化规律,了解预应力随时间和开挖卸荷过程的长期变化情况,解释其长期变化规律、影响因素。 5、检验边坡加固效果,评价安全稳定性。 6、积累量测数据,总结经验,为未开挖区段的设计和施工提供工程类比的依据。为节省工程投资,提高高危路堑边坡的设计与施工水平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保证。 四、监测工作内容 依据施工设计图,本路线高边坡主要采用坡面变形观测、深层位移观测、预应力锚索应力监测、人工巡视和裂缝观测项目对边坡的稳定性进行监控,根据高边坡监测协调会议纪要要求,本标段四段高边坡监测断面类型均为“普通断面”,即不进行深层位移监测和预应力锚索应力监测,仅由工程承包方完成坡面变形、人工巡视、裂缝观测三项量测项目。 1、坡面变形 高边坡坡面变形观测是指在平台上设置坡面变形观测点,利用全站仪进行观测,测量量采用角度交汇法进行量测。通过数据处理分析,分析坡面几何外观的变化情况,绘制坡面各点在施工过程中的水平及竖直向位移变化情况,从而了解边坡滑动范围和滑动情况,提供预警信息。 2、人工巡视 人工巡视是边坡监测工作的主要内容,是一项经常性的工作,坚持每天安排现场施工员进行巡视,通过巡视不仅可以及时发现险情,而且能系统地记录、描述边坡施工和周边环境变化过程。 3、裂缝观测 裂缝是滑坡变形的最明显标志,也是人工巡视的主要内容,当坡体表面发现裂缝时工程承包方应及时在裂缝处埋设裂缝观测装置,初次埋设在第三方监测单位指导下进行,通过观测裂缝的变化过程和变化规律来分析坡体的变形情况和破坏趋势。 五、监测工作程序 施工单位密切联系业主、监理、与监控单位三方的配合,严格按照监控单位制

高边坡监测方案[1]

附件:高边坡监测实施方案 一、工程概况: 本项目穿行于重丘地区的群山峻岭之中,高填深挖较多,深挖路堑和高填路堤边坡普遍存在,深挖高路堑边坡共29处(大于30米),高填路堤边坡6处。大部分路段坡度较陡,岩体破碎松软,节理裂隙发育,断裂构造对本标段路堑边坡稳定性有一定的影响;地下水较发育,对边坡的整体稳定性有一定的影响。 二、监测内容: 本标段高边坡监测主要是指路堑高边坡和路堤高边坡监测,监测内容为人工巡视、裂缝观测、坡面观测、高路堤沉降观测和水平位移观测。 1、人工巡视和裂缝观测:人工巡视是一项经常性的工作,我标将安排专人坚持每天进行巡视。当坡体表面发现裂缝时监测组及时在裂缝处埋设裂缝观测装置,通过观测裂缝的变化过程和变化规律来分析坡体的变形情况和破坏趋势。 2、坡面观测:高边坡坡面的变形观测是指在平台上设置坡面变形观测点,利用精度为2″的全站仪进行观测,采用直角坐标法量测。通过数据处理分析,分析坡面几何外观的变化情况,绘制坡面各点在施工过程中的水平位移变化情况,从而了解边坡滑动范围和滑动情况,提供预警信息,它是一种简单,直接的宏观监测方法。 3、高路堤沉降观测和水平位移观测:沉降观测主要通过埋设沉降板观测路基的沉降情况,通过数据分析指导施工;水平位移观测主要为地面水平位移,采用位移边桩观测。 三、监测实施流程 边坡监测工作与边坡施工需要反复交叉开展,为了使边坡监测工作与边坡施

工作业协调一致,特制定如下作业流程:

a、人工巡视记录表; b、坡面变形观测点埋设考证表; c、裂缝观测点埋设考证表; d、坡面观测点观测记录表; e、裂缝观测记录表;

基坑边坡监测方案说明

环球中心一期工程绿色施工方案 批准: 审核: 编制: 中建二局第一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2016年10月

目录 第一章监测依据 (3) 第二章工程概况 (3) 第三章监测目的及技术要求 (3) 第一节监测要求 (3) 第二节监测目的 (4) 第四章监测项目容 (5) 第一节方案编制原则 (5) 第二节方案编制技术要求 (6) 第三节监测及巡视对象 (7) 第四节监测周期及频率 (8) 第五章监测方法 (9) 第二节监测精度及报警值 (10) 第六章监测仪器设备 (11) 第七章监测质量保证措施 (12) 第一节质量保证体系 (12) 第二节质量目标 (13) 第三节监测工作的管理 (13) 第四节保证监测质量的措施 (13) 第八章监测进度保证措施 (14) 第一节施工进度目标 (14) 第二节监测程序 (14) 第九章附图及记录表格 (14) 第十章安全保护措施 (19)

第一章监测依据 (1)《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程》(GB50497-2009) (2)《建筑变形测量规》(JGJ8-2007) (3)《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GB12897-2006) (4)《工程测量规》(国家标准)(GB50026-2007) (5)《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2012) (6)《混凝土结构设计规》(GB50010-2002) (7)《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GB50330-2013 (8)业主提供相关图纸及资料 (9)《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监测技术规》DBJ61-98-2015 (10)其他相关的国家、地方法律法规及建设方、设计方要求。 第二章工程概况 拟建的环球中心项目一期场地位于市科技路以北,光德路以南,高新二路以西,高新三路以东。总建筑面积约40万平方米,地下室四层,单层平面面积约 2.6万平方米,基坑周长约730m,基坑绝对开挖深度约为19.75~23.65m。 拟建场地原来较为平坦,地面原有厂房及高层建筑,现建筑已经拆除。场地东南角是高度21层E阳国际综合办公楼及地上3层力邦艺术港,场地南侧临近地铁3号线,场地西侧是方舟国际,场地北侧是回天血液制品厂。现场场地十分狭窄。 本工程基坑支护工程选用桩锚支护体系及双排桩支护形式,为避开四周市政道路管线,±0.00以下6.5m~7m围采用坡度1:0.2土钉墙支护。原有基坑设计图纸分别在基坑东侧、西侧设计两个出土坡道,其中东侧出土坡道坡比1:6为基坑坡道,西侧出土坡道采用支护桩设计,在地下室结构以外。按照降水设计图纸,基坑工程降水选用直径800大口径降水井降水,共布设32口降水井,井深40m,平均间距23m。 本工程±0.000相当于黄海高程406.5。 第三章监测目的及技术要求 第一节监测要求

深挖路堑及高边坡防护的施工简介

深挖路堑及高边坡防护的施工简介 .概述: 1.工程简介: 赣定高速公路是江西省“两纵三横一斜”公路主骨架的“一纵”,是江西省“十五”交通重点建设项目,对江西省的改革开放,经济发展等具有重大的意义。 我单位施工的赣定高速公路A3— 2(1)标段,最大填筑路堤高17米,最大挖深路堑41米, 最大山体自然坡度72度。 2.地质、水文、气象: 我单位施工段以变质岩低丘区为主,地形起伏剧烈,侵蚀切割严重,山高谷深,自然坡度陡,一般在30~45度,山顶一般可见基岩强风化层,岩石以花岗岩、砂岩、泥质粉沙岩为主, 风化强烈,受多期构造运动的干扰而迭加,节理、裂隙较发育,松散岩类水和基岩裂隙水较丰富,常形成涓涓水流。 我单位施工段属赣南亚热带季风区,年平均气温19.5度,极端最低和最高气温分别为-4.0 度和39.4度,一月和七月平均气温为8.3度和29.1度,年平均降水量1517毫米,无霜期298 天,雨期降水量占年降水量的70%^上,7~8月和12月到次年2月为干热期和干冷期,降水量仅占年降水量的10~15%年蒸发量为800~1000毫米,年均相对湿度75~80%潮湿系数1.25~1.5 。 3.不良地质现象: 以岩质边坡坍塌、崩塌、高液限粘土、山间软土、全风化花岗岩、残积土层边坡、含煤层采空区、地下水等几类为主。 .深挖路堑的施工方法: 1.施工准备: 进场后,对全线红线范围内的施工环境、地形、地貌、水文等进行了多次的实地踏勘,初步拟定了便道修筑的方案,反复比较后,付诸实施。

根据设计要求:路堑开挖必须严格按从上向下,分级开挖并防护的顺序进行。我们用挖掘 机、推土机、斯太尔相互配合,在红线范围内修筑了一条施工便道,通往路堑顶。由于红线范 围有限,山坡自然 坡度陡,将便道修成“ S ”形,并在适当的地段设置错车平台,保证了自卸车 和其它施工机械能顺利上下行驶。 2. 场地布置: 路堑施工的场地按机械开挖进行布置,多开断面和便道,遵循轻车上、重车下的原则, 在石质路堑施工时,留有足够的爆破断面和机械调运的场地, 不管是何种路堑,在开挖边坡时, 都留有一定的防 护工作面,尽量遵循开挖一级,防护一级的原则,及时调配劳动力进行边坡的 护砌。 P 川=54+13+0.5x 10 + 20 +2咒(0.75x10) 第四阶控制点到线路中心距离: P iv = 52+b +0.5x 10+34 +2X (0.75X 10) +1 x (H s — H j — 30) (式中“30”为下面三阶开挖高度累计数 测量放线以第四阶段控制线路中心距离为路堑开挖的第一步工作,用全站仪在中桩或控制 点直接放出路堑开挖线。采用线路中心或导线控制点,放路堑开挖线时,开挖线都应在相对应 的桩号垂直方向进行 前后移动反射镜架。经过反复测量,计算出距离与实际距离相等,开挖线 位置就算放好。 4. 开挖方法: 3.路堑开挖线的测量控制:濒路中心 高度为IW 米,对于不同高度开挖线 ■ ■十■ ■ 度号26米,边沟加碎落台宽度b = 2米,平 台bp 2米。每个台阶垂直高度设计为10 坡比为-1: 0.5、仁:^ 绻、1: 0.75、1: 1。设计 :赃邑 吕: I 阶 开挖线处地面实测高程:’ ■亠 E 根据设计要求,我们在赣定高速公路施工的最大幵 的确定按以下设计要求进行。(图一)。已知 路肩高程H J , 第一阶控制点到线路中心距离: P i = % +b +0.5X 10 第二阶控制点到线路中心距离: P H =B 2+b+O.5x1O + bi+0.75x10 第三阶控制点到线路中心距离:

路基高边坡监控措施

高边坡施工监控措施 一、施工技术方案 (一)深挖路堑施工方案 1、在施工前详细复查深挖路堑地段的工程地质资料,包括土石界限、岩层风化厚度及破碎程度,岩层的构造特征等。根据现场考察及设计要求,编制详细的施工组织设计,报监理工程师审批后实施。 2、根据设计横断面的边坡坡率、台阶宽度,精确计算路堑堑顶的开挖线。采用全站仪放样,根据现场坡口标高放出路堑坡口桩。 3、根据坡口桩放出路堑开挖线,进行清表、清杂等。 4、开挖中如发现有较大地质变化时,停止施工,重新进行工程地质补充勘探工作,并根据新的地质资料修正施工方案,报监理工程师审批后实施。因深挖路堑工程量大、施工环境复杂,技术要求高,施工难度大,是控制工程进度的关键工程,必须精心组织,科学施工。 5、边坡控制方案 为确保边坡的稳定,不产生超挖和欠挖,边坡采用光面爆破,节理裂隙较发育地段及某些特殊地段采用预裂爆破。深挖路堑的施工遵守分级开挖、分级防护、及时防护的原则,开挖一级防护一级,在下一级开挖时,上一级已做好保护措施。砌筑边坡防护应注意:(1)、砂浆采用重量法控制计量,并采用机械拌和,砌筑采用坐浆法分层按规范砌筑。 (2)、将大块较平整的片石人工加工凿平,用来砌筑护面墙的外露面,并加工好砌筑沉降缝的角石,角石加工整齐,要有两个面相互

垂直。 (3)、护坡的沉降缝按设计图纸要求设置,砌筑沉降缝采用角石加工整齐,以保证沉降缝砌筑后垂直于水平面并且宽度上下一致。(4)、砌筑过程中和砌筑完工后7 ~ 14天内,随时对已砌筑砌体养生,保持其表面湿润。 (二)一般施工安全技术措施 施工机械作业时,除按规范操作外并应按事先设计的行走路线进行,其工作位置应平坦稳固,并应有专人指挥,指挥人员不得进入机械作业范围内。 挖方高边坡实行“随开挖、随加固、随防护”,施工时严格按照设计方案进行施工。 高边坡施工人员必须戴好安全帽,系好安全带,绑挂安全带的绳索应牢固地拴在可靠的安全桩上,绳索应垂直,不得在同一个安全桩上拴2 根及以上安全绳或在一根安全绳上拴2 人以上。 高边破施工应设置安全通道;开挖工作面应与装运作业面相互错开,严禁上、下交叉作业。边坡上方有人工作时,边坡下方不准有人停留或通行。 清理边坡上突出的块石和整修边坡时,应从上而下顺序进行,坡面上的松动土、石块必须及时清除。严禁在危石下方作业、休息和存放机具。 施工中如发现山体有滑动、崩坍迹象危及施工安全时,应立即停止施工,撤出人员和机具,并报告监理办和指挥部处理。

路堑高边坡监测方案

路堑高边坡监测方 案 1

路堑高边坡监控量测技术方案 一、编制依据 1、昆磨高速小勐养至磨憨段两阶段施工图设计(第一册第二分册)。 2、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G F10- )。 3、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 F80/1- )。 4、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范(JTG F90- )。 二、工程概况 本合同段起点桩号为K4+620,终点桩号K12+070,路线长6.64km,位于景洪市勐养镇东侧。本标段内,深路堑边坡共计8处,最大边坡高度为46m。具体段落见下表: 深路堑段落一览表

项目测区地形以起伏的中低山地形为主,局部零星分布盆地和长条形的宽缓河谷。地形相对高差200~600m,全线海拔500~1600m,根据地貌特征分类,将测区划分为侵蚀堆积、构造侵蚀、构造溶蚀三大地貌类型。路线北侧山丘为构造剥蚀低山丘陵区,高程1000m以下,主要以粉质粘土、卵石、泥石为主,该路段地表水体较丰富。 本合同段由于拟建路线较长、地形起伏较大,且跨越不同的微地貌单元,加之地质条件较为复杂,为便于设计使用,现将路线按里程评述: 1、K4+620~K7+100段位于浅割低山丘陵地貌区,微地貌属山间河谷、缓坡及部分陡坡地貌,为新建双幅路线,沿线以粉质粘土、卵石,泥岩为主。该路段地表水体较丰富,沿线山间沟谷均有地表水分布,向西侧排泄至南养河。 沟谷地段地下水位埋深浅,坡面一般埋深较深,主要不良地质作用为K6+200~K6+620段分布的滑塌体,对线路影响不大。 K6+815~K6+990段潜在不稳定土质边坡,岩石以卵石粉质粘土含大量卵石、漂石组成,均匀性、分选性极差。

高边坡监测方案

梅州市梅江区客天下旅游产业园一期Ⅰ区客天下边坡监测施测方案 广东省梅州市粤东测绘公司 2011年8月4日

1、工程概况 本监测项目位于广东省梅州市梅江区三角镇东山村圣人寨的“中国梅州客天下旅游产业园”内一期Ⅰ区工程,地理坐标为:东经116°08′47.8″~116°09′04.6″,北纬24°15′39.1″~24°15′54.5″,地貌类型主要为丘陵地貌。监测区连接省道S333线,附近有G205及G206国道,西南面约9km为梅河高速、梅汕高速、梅龙高速公路的交汇处,水路可通过梅江、韩江直达汕头等地,交通十分便利。根据广东省地质物探工程勘察院编制的《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结合场地边坡开挖裸露的岩土工程特征,边坡的岩土体主要有震旦系黄连组(Z2h1)、侏罗系(J)、第四系(Q)。监测区内地层分布较多,地层倾角稍陡,岩石节理裂隙发育,地层岩性条件复杂程度中等,地层岩性条件对工程建设影响中等。监测区地下水类型主要有松散岩类孔隙水和层状基岩裂隙水二大类。 边坡安全等级为一级,按永久性边坡进行支护设计。 2、本技术设计的编制依据 (1)《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广东省地质物探工程勘察院)(2)《地质灾害防治工程监理规范》(DZT0222-2006); (3)《工程测量规范》(GB 50026-2007); (4)《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GB/T 12897-2006); (5)《建筑变形测量规程》(JGJ 8-2007); (6)《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02);

5、平面基准点的布设和测量 (1)平面基准点的布设 为确保观测成果的可靠性及准确性,拟在监测区域外围、位置稳定、便于长期保存的地方布设编号为基1、基2、基3的深埋式混凝土基准点3个,具体图形见图2所示,待基准点的标石、标志达到稳定后开始观测(稳定期根据观测要求和地质条件确定,一般不少于15天)。 图2 基准网示意图 (2)平面基准点的埋设 为了提高基准点对中、整平的精度,基准点的埋设规格采用强制对中基座。且采用强制对中基座(由专业测绘设备有限公司生产,荣获过国家专利产品称号)。具体的基准点标志埋石样式见图1所示。

高速公路路堑高边坡工程施工安全风险评估指南

高速公路路堑高边坡工程 施工安全风险评估指南 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 2014年12月

目 录 1 总则 (1) 2 术语与定义 (2) 3 总体风险评估 (5) 3.1 一般要求 (5) 3.2 专家调查评估法 (6) 3.3 指标体系法 (8) 4 专项风险评估 (18) 4.1 一般要求 (18) 4.2 风险辨识 (20) 4.3 风险分析 (23) 4.4 风险估测 (24) 4.5 重大风险源评估 (27) 5 风险控制 (53) 5.1 一般要求 (53) 5.2 风险控制措施 (54) 6 风险评估报告 (56) 6.1 一般要求 (56) 6.2 风险评估报告编制内容 (56) 6.3 风险评估报告评审 (59) 附录A 路堑高边坡评估单元工序分解表 (61) 附录B 评估单元(工程措施)与典型事故类型对照表 (63) 附录C 路堑高边坡施工安全风险控制措施建议 (64)

附录D 本指南用词说明 (77) 附件 《指南》条文说明 (78) 1 总则 (78) 3 总体风险评估 (80) 4 专项风险评估 (92) 5 风险控制 (108)

1 总则 1.0.1 为指导高速公路路堑高边坡工程(以下简称“路堑高边坡”)施工安全风险评估工作,有效控制施工安全风险,科学规避施工安全事故的发生,保障路堑高边坡的建设安全,编制本《指南》。 1.0.2 列入国家和地方基本建设计划的新建、改建、扩建的高速公路,在工程实施阶段应进行路堑高边坡施工安全风险评估。 1.0.3 施工安全风险评估分为总体风险评估和专项风险评估。总体风险评估应在施工图设计完成后、项目开工前完成。专项风险评估贯穿施工整个过程,可分为施工前专项风险评估和施工过程专项风险评估。 1.0.4 施工安全风险评估应根据路堑高边坡的特点,选择定性定量相结合的评估方法。本《指南》推荐量化的评估方法为指标体系法,对指标的选择及其重要性排序,应结合工点具体情况合理确定。 1.0.5 路堑高边坡施工安全风险评估工作除遵守本《指南》外,还应符合国家和行业相关法律、法规、标准、规范等相关规定。

路堑高边坡监测方法

路堑高边坡监控量测技术方案 一、编制依据 1、昆磨高速小勐养至磨憨段两阶段施工图设计(第一册第二分册)。 2、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GF10-2006)。 3、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F80/1-2004)。 4、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范(JTGF90-2015)。 二、工程概况 项目测区地形以起伏的中低山地形为主,局部零星分布盆地和长条形的宽缓河谷。地形相对高差200~600m,全线海拔500~1600m,根据地貌特征分类,将测区划分为侵蚀堆积、构造侵蚀、构造溶蚀三大地貌类型。路线北侧山丘为构造剥蚀低

山丘陵区,高程1000m以下,主要以粉质粘土、卵石、泥石为主,该路段地表水体较丰富。 本合同段由于拟建路线较长、地形起伏较大,且跨越不同的微地貌单元,加之地质条件较为复杂,为便于设计使用,现将路线按里程评述: 1、K4+620~K7+100段位于浅割低山丘陵地貌区,微地貌属山间河谷、缓坡及部分陡坡地貌,为新建双幅路线,沿线以粉质粘土、卵石,泥岩为主。该路段地表水体较丰富,沿线山间沟谷均有地表水分布,向西侧排泄至南养河。 ~2 边坡坡率按1:1;11;1:1; 1:1; 1:1.25进行稳定验算,安全系数为1.13;拟对一级进行锚杆框格梁加固、二级、三级、四级边坡进行锚索框格梁加固、五级进行现浇拱形护坡,经验算加固后边坡安全系数为1.28,满足规范要求,并以此控制断面类比其余边坡断面进行工程加固处治设计。 3、边坡坡形、坡率与防护加固形式: (1)、边坡坡形、坡率

边坡采用台阶式边坡:第一级边坡坡率均为1:1,第二级边坡坡率均为1:1,第三级边坡坡率均为1:1,第四级边坡坡率均为1:1,第五级边坡坡率均为1:1.25。边坡平台设置宽度均为2.0m。 (2)、边坡防护工程设计 边坡防护设置一览表 ①、每级平台均设置截水沟; ②、边坡坡脚设置边沟; ③、堑顶外设置山坡截水沟。 三、监控量测组织机构与管理

高边坡监测方案

高边坡监测方案

高边坡监测实施方案 一:工程概况: 本标段存在挖方边坡高度超过30m的土石二元及岩石深挖方边坡和挖方边坡高度超过20m的土质深挖方边坡6段。大部分路段坡度较陡,岩体破碎松软,节理裂隙发育,断裂构造对本标段路堑边坡稳定性有一定的影响。 二:监测内容: 本标段高边坡监测主要是指路堑高边坡,监测内容为人工巡视、裂缝观测、坡面观测和水平位移观测。 1、人工巡视和裂缝观测:人工巡视是一项经常性的工作,我标将安排 专人坚持每天进行巡视。当坡体表面发现裂缝时监测组及时在裂缝处埋设裂缝观测装置,经过观测裂缝的变化过程和变化规律来分析坡体的变形情况和破坏趋势。 2、坡面观测:高边坡坡面的变形观测是指在平台上设置坡面变形观测点,利用精度为2″的全站仪进行观测,采用直角坐标法量测。经过数据处理分析,分析坡面几何外观的变化情况,绘制坡面各点在施工过程中的水平位移变化情况,从而了解边坡滑动范围和滑动情况,提供预警信息,它是一种简单,直接的宏观监测方法。 三、监测实施流程 边坡监测工作与边坡施工需要重复交叉开展,为了使边坡监测工作与边坡

施工作业协调一致,特制定如下作业流程:1、资料报送程序:

2、资料报送内容: a、人工巡视记录表; b、坡面变形观测点埋设考证表; c、裂缝观测点埋设考证表; d、坡面观测点观测记录表; e、裂缝观测记录表; f、报警联系函 四:报警方法 1、稳定控制标准; 边坡稳定性评价主要根据以下几点进行综合判断: (1)、最大位移速率小于2mm/d; (2)、边坡开挖停止后位移速率呈收敛趋势; (3)、坡面、坡顶有无开裂,裂缝的变化趋势如何; 在实际监测的过程中如果出现有上述一点或几点现象时,都应引起注意,及时对各项监测内容作综合分析,并经过其它项目的监测资料相互进行对照、比较,以进一步讨论边坡的稳定性,以便及早发现安全隐患情况,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

路堑边坡支护工程设计

路堑边坡支护工程设计 发表时间:2015-12-24T17:06:50.720Z 来源:《基层建设》2015年19期供稿作者:唐璜 [导读] 深圳市市政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广东深圳该设计方案具有安全可靠、技术领先、造价经济、施工便捷,同时边坡设计应注重绿化、排水等措施。 唐璜 深圳市市政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广东深圳 518000 摘要:本文根据工程案例,对路堑边坡支护工程设计中应用坡率法与锚杆(索)设计,实现了经济合理的目的。关键词:路堑边坡;锚杆(索)支护设计 一、工程概况与地质条件 某道路沿现有道路走向(实质是对现有道路进行拓宽)。项目路基挖方形成的约740m边坡,根据勘察资料显示如下:<3-1>坡积粉质粘土:可塑,实测标贯击数N=4- 16击,经修正后N=415.3击,标准值4.9击;<3-2>残积粘性土:可塑一硬塑,实测标贯击数N=1227击,经修正后N=11.724.5击,标准值13.6击;<4-1>强风化钾长花岗岩:岩体极破碎,岩芯多呈碎块状,土石工程分级为IV级;<4-2>中风化钾长花岗岩:粗粒结构,块状构造,岩质新鲜,岩体较完整,岩芯多呈中短柱状,土石工程分级为IV - V。 A线路基段地下水位埋深4.5--8.3m,沿线边坡段钻孔均未见地下水位。地下水的补给来源主要为大气降水。二、边坡支护设计思路 路堑边坡设计主要内容为:现场调查、详细工程地质勘察、结构面特征及力学参数的确定、稳定性计算分析、确定设计方案。本边坡是由于道路向两侧拓宽挖方形成的边坡,其顶面覆盖有坡积土、残积土和土状强风化岩,是边坡治理的主要地层,坡体的下部也出露岩体,因此本边坡属于土岩混合边坡。 表1 地层物理力学指标 一般的岩土边坡,如果不受场地环境的制约,最经济和便捷的治理方式是放坡,但是对于最大高度达80m的超高边坡显然是不现实的。考虑到目前可供采用的边坡加固措施主要有:①减载;②排水与截水;③锚固;④支挡;⑤压坡等。结合本边坡地质和环境特点,从技术可行性、环境影响可行性、工期可行性和经济可行性着手,最终采用减载、锚杆(索)及排水和截水的支护方案。 三、边坡设计 (一)边坡高度。边坡高度和工程造价直接相关,经过多次线路调整及对道路路面标高调整,边坡高度最终为20}80m,边坡长度约740m。 (二)边坡形式。平面上以拟建道路边线外4.1m作为边坡坡脚边线,结合场地地貌,以10m为一个放坡阶梯,采用上缓下陡折线形,形成放坡坡面。每级边坡设2.0-4.0m宽的平台,要求尽量利用现状坡面,贯彻“不破坏就是最大的保护”的理念,避免大土方量修坡。(三)边坡坡率。根据边坡稳定性分析,下部边坡基本上位于中风化花岗岩层中,第1级边坡采用1:0.3坡率;第2-3级边坡采用1:0.5坡率;中部位于岩层和残积粘性土交界部位,采用1:0.75坡率;上部位于粘性土层,采用1:1.01:1.25坡率。典型剖面如图1所示。 图1 典型刨面图 (五)稳定性分析 由于本边坡属于土岩混合边坡,对土质边坡和类土质边坡可用传统的圆弧形破坏面进行计算,但沿土层界面滑动不一定是圆弧。岩质边坡,即使是强风化岩体,其破坏也要沿不利结构面组合,因此多为折线形,用推力传递法比较符合实际。其选用的计算参数C、值也应根据地质情况不同而分段选取。 针对上述特点,采用两种分析方法分别进行分析计算,即对于上部的土层坡体先采用简化Bishop圆弧滑动法搜索圆弧滑动面;又由于边坡高度大且陡坡体下部仍存在部分的岩层段坡体,采用简化Bishop法搜索折线形滑动面法。 (1)计算荷载。主要考虑坡体自重、地下水作用和渗透压力作用:①坡体自重,即坡体受到的重力,为滑坡的主要荷载之一,水位以上取天然重度,水位以下取浮重度计;②动水压力,即地下水渗流过程中对坡体产生的渗透压力,地下水位以下计算渗透压力;③静水压力,即裂隙充水后水柱作用在坡体上的侧压力,因滑体上的裂缝基本已被充填,故不考虑静水压力;④地震力,即坡体在水平地震加速度下所受的作用力,由于本边坡所处地理位置抗震烈度小于6度,因此不考虑地震力作用。 (2)安全系数及计算工况。对于路堑边坡,根据《公路路基设计规范》,其稳定安全系数应满足表2的要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