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科学上册课堂笔记(新)

五年级科学上册课堂笔记(新)
五年级科学上册课堂笔记(新)

五年级科学上册课堂笔记

每人必须背过1.通过钻探,可以探索到地球内部有什么?答:煤、石油、天然气、铁矿、铜矿、锌矿、水、无机盐等。

2.地震波能够向四面八方传播。有的可以一直传到地心,地震波在传播过程中,碰到不同的物质,就会有不同的反射和折射。用仪器把这些信息记录下来,进行分析研究,就可以推知地下物质特状态,和分布情况了。

3.科学家是利用(地震波)、(磁力)、钻探等提供的信息对地球内部进行探索的。

4.地球内部可划分为三层,地球最外面一层是地壳,由坚硬的岩石组成;在它的下面是地幔,主要有(硅)(铁)(镁)等成分组成,它的核心部分叫地核,主要有(铁)和(镍)组成。

5.写出你研究火山的实验报告。实验目的:模拟火山喷发。实验材料:三角架、铁盒子、土豆泥,番茄酱、酒精灯、火柴。实验过程:1.在铁盒子里放一些土豆泥,做成山的形状,并在土豆泥中间挖个小洞。2.往洞里倒一些番茄酱,用薄薄的一层土豆泥封住洞口。3.把铁盒子放到铁架台上,用酒精灯加热。实验现象:番茄酱受热后溢出来了。实验结论:岩石受热形成岩浆,在薄弱的地方喷出形成火山。

6.火山是怎样形成的?

答:地壳越往深处温度越高,压力越大。岩浆像烧融了的玻璃似的通过岩石空隙或裂缝向上运动,在不断上升的过程中,遇到薄弱的地壳时就会喷出地表,形成火山。

7.说出火山的利弊。

答:火山喷发在成空气污染,人员伤亡,财产损失。但火山喷发过后,形成肥沃的土壤,能成为著名的风景区。

8.说出我国两次大地震的时间、地点。答:1976年7月28日342分河北省唐山市,。2008年5月12日,四川省阿坝州汶川县发生里氏8.0级强烈地震。

9.地震是怎样形成的?

答:地下的岩层在压力的作用下会发生变形。当受到的力大到不能承受时,岩层就会发生断裂,产生的地震波传到地表就会引起地表震动,这就是地震。

10.地震发生前有什么异常现象?

答:地下水位突然改变,动物惊恐不安等。

10.地震发生时应该怎样办?

答:地震发生时,应该立即切断电源、可燃气源,打开逃生出口。来不及逃出时,应选择到重心低,结实坚固的家具下躲避,用坐垫等较软物品保护好部。

10.火山、地震区别和联系是什么?

答:火山是(岩浆)喷出地面形成的,地震是由于(岩层)断裂产生的。但都是地球内部运动的外在表现。

10.请你写出制作卵石的过程。

答:用锤子把砖敲成碎砖块,放入成有水的大口玻璃瓶里,把瓶口拧紧,用力摇晃。过一段时间后,碎砖块没了棱角,变成了圆形的。

14.自然界的卵石怎样形成的?

答:高山上的岩石经过风化,滚落到上游河道中,在水流的搬运的过程中受到水流冲击和相互摩擦形成的。

15.温度会对岩石造成破坏吗?设计实验证明。

实验材料:酒精灯,页岩,燃烧钳。

实验过程: 1.用燃烧钳夹紧岩石,在酒精灯外焰上加热;2.加热岩石后马上放入水中,反复几次实验现象:岩石表面出现裂缝,往下掉碎屑。

实验结果:岩石在温度的长期作用下发生破碎现象。

16.什么叫风化?

位于地球表面或接近地球表面的岩石受到温度、水、植被等因素的影响会发生破碎或成分变化,逐渐崩解,分离为大小不等的岩屑或土层,岩石的这种变化称为风化。

17.什么叫矿产?

答:岩石由矿物组成,聚集在一起具有开采价值的矿物成为矿产。

17.常见的矿物油那些?

答:常见的有(硫磺)(石墨)(石英)(滑石)(黄铁矿)斜长石(方解石)(金刚石)等。

19.请你举出三种能源矿产。

答:能源矿产有(煤)(石油)(天然气),金属矿产有(金)(银)(铜)(铁)(铝),非金属矿产有(石英)(石膏)(滑石)

20.煤是怎样形成的?

答:很早很早以前,地球上的植物被埋入地下,由于巨大压力和适宜温度的作用,逐渐变为煤。

20.煤有哪些用途?

答:作燃料,制燃料,制药,制杀虫剂,制消毒剂。

20.我们可以开发哪些新能源?

答:太阳能。风能。潮汐能,水能。地热能

20.什么叫化石?

答:保存在岩层中的古生物的(遗体)或(遗迹)叫化石

20.说出京杭大运河的起止、长度和流经的河流。

答:中国古代开凿的京杭大运河南起(浙江杭州)北至(北京通州区北关)全长(1794)千米,流经(钱塘江)(长江)(淮河)(黄河)海河)五大水系。20.人类活动对地表的改变有哪些影响?

答:有力的方面:植树种草,兴修水利,整平土地。不利方面:乱开荒山,过度放牧,毁林开荒。

20.提出保护地表的合理化建议。

答:1.停止毁林开荒。2.恢复天然草场。3.不能过量抽取地下水。4.严格执行《矿产资源法》,合理开采资源。

20.声音是怎样产生的?请你从固体,液体,气体三个方面各举一个实例。

答1.敲击音叉听到嗡嗡声,固体振动发声。2.气球放气发出噗噗声,气流振动发声。3.用杯子向水槽中倒水,听到水声,液体振动发声。得出的结论是: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20.你是怎样通过实验探究谁能传播声音的?

实验材料:闹钟,塑料袋,水槽,水,细绳。

实验过程:1.把闹钟放到空气中。2.把耳朵贴到桌面上,轻轻的挠桌腿。3.把闹钟用塑料袋扎好,放到水槽里

实验现象:都能听到声音。实验结论:(气体)(固体)(液体)都能传播声音。29声音是怎样传播的?

答:物体振动发声时,形成了声音的波浪,一圈一圈地向周围扩散,并逐渐消失。

30.声音能在真空中传播吗?设计实验探究。

答:把闹钟放在玻璃钟罩里,开始能听到声音。用抽气机往外不停地抽空气,声音越来越小。空气抽没了,声音听不到了。说明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31.写出你制作简易电话的步骤。

答:在纸杯底上打孔,穿线,打结,拉紧,通话。

32.人耳的三部分各有哪些器官?

答:外耳由(耳廓)和(外耳道)组成,中耳由(鼓膜)(听小骨)组成,内耳由(耳蜗)构成,直接与听神经相连的是(耳蜗)。

33.人是怎样听到声音的?

答:声波通过外耳道传到鼓膜,引起鼓膜振动,鼓膜的振动又通过听小骨传给耳蜗,连接耳蜗的听神经把声音信号报告给大脑,我们就听到声音了。

34怎样保护我们的听力?

答:一是尽量避开噪声,二是不要用尖锐的工具掏挖耳朵。三是听到巨大的响声是要张口。四是鼻咽发生炎症时要及时治疗,五是不要让污水进入外耳道。

38.声音的大小.音调的高低分别是由什么决定的?

?答:1声音的大小是由声波的(振幅)决定的。(振幅)越大,声音越强。(振幅)越小,声音越弱。2音调的高低主要是由声波的(频率)决定的。(频率)越快,音调越高,(频率)越慢,音调越高。

39 人耳能听到的声波频率是多少赫兹?

答:人耳能听到的声波频率在20—20000赫兹之间。

40.振动频率在20000赫兹以上的的声波叫(超声波)。医院用超声波探测病灶,潜水艇用超声波导航。振动频率在20赫兹以下的的声波叫(次声波)。用于军事领域,定向导航等

41.污染环境的四大公还是什么?

答:污水、废气、垃圾、噪声被称为污染环境的四大公害。

42.噪声有哪些危害?

答:1.噪声会降低工作和学习效率;妨碍休息和睡眠,造成听力降低,引发心情烦躁。

43)噪音的来源有哪些?

答:交通噪声,生产噪声,生活噪声

44)如何消除噪音污染?

答:1消除噪声源2隔开噪声源3降低噪音4植树造林

45.怎样从我做起降低噪声?写一份倡议书。

答:噪声对人的危害非常大。我们在学校里必须做到:1.轻声关门;2.在阅览室里不大声喧哗;3.楼道里放轻脚步;4.校园里少放高音喇叭。

46.声音有哪几种?答:声音分为乐音和噪音。乐音给人以美的享受。噪音对人造成危害。

47.什么叫星座?人们为了便于观察和研究星空,把星空划分为很多区域,这些区域称为星座。全天共分为88个星座。

48.写出秋季在北天星空的六个星座。答:大熊座,小熊座,仙后座,仙女座,织女,英仙座。

49.大熊座是怎样的一个星座?答:大熊座是北天中最醒目最重要的星座,大熊座中的七颗亮星组成一个勺子的形状,俗称勺子星。

50、观察南天时,我们的左边是(东),右边是(西)。观察北天时,我们的左边是(西),右边是(东)

51(南天)最引人注目的星座是(猎户座)

52.北极星和勺子星分别属于什么星座?答:北极星属于(小熊座);勺子星属于(大熊座)

53.为什么不同时刻、不同季节会看到一些不同星座?答:不同时刻看到不同星座是地球(自转)引起的。不同季节看到不同星座是地球的(公转)形成的。

54.木材都有哪些特点?

答:1有花纹。2.易燃烧。3有软有硬。4有沉有浮。5.有吸水性。6.湿导电,干不导电。

55.什么是天然材料?答:非人工合成的材料,叫天然材料。如棉花,木材、竹子煤石油。

56.什么是人造材料?答:人工合成的材料叫人造材料。如塑料,人造革,人造纤维。

57.在纸发明以前人们把字写在哪里?答:把字刻在龟甲兽骨上,后来又刻在竹简木简上。

58.什么叫蔡侯纸?答:东汉时期,蔡伦改进了造纸方法,用树皮、麻头、破布和旧渔网为原料,造出了可供书写的纸,被称为蔡侯纸。

59.汉代造纸的工艺流程是怎样的?答:碎料—洗料—煮料—捣浆—筛捞—摊平—晾晒。

60.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是什么?

答:是指南针、火药,造纸术,活字印刷术。

61我国的造纸术分别是什么时间传到世界各地的?

答:公元三世纪传到朝鲜。十二世纪传到欧洲。

62.请你写一份倡导节约纸张的倡议书

答:造纸需要使用大量的木材和柴草,消耗大量的电能,还要排出大量的污水。节约纸张,就是节约能源,就是节约资源就是保护环境。请同学们节约每一张纸吧!62.怎样节约用纸?

答,1充分利用草稿纸,2尽量不用一次性纸杯3废纸要回收再利用

62.究陶瓷有(易碎)(耐高温)(坚硬)(绝缘)(耐腐蚀)的特点。

63.陶瓷都有哪些用途?答,建筑,化工,电力,机械,及日常装饰等。

66金属具有(有光泽)(延展性)(能传热)(能导电)的特点。

67金属从哪里来?

答:一是开采金属矿,冶炼提取而来。二是回收废金属,冶炼加工而来。

68,金属都有哪些用途?

答,工农业生产,国防,航天,航海,医疗,科研,及日常生活用品都有用到。

69.材料的使用对我们的生活有哪些影响?

答:材料的使用有利有弊,例如,煤、石油的燃烧给我们带来能量,却污染了空气。塑料的使用方便了生活却污染了环境。

69.玻璃和塑料的优缺点。

70.答:1玻璃的优点:透明度高,耐腐蚀,不导电:缺点:易破碎。2塑料的优点,易塑造成形,强度度高,重量轻,导电导热性差,耐腐蚀,缺点:污染环境.

71.限塑令的内容是什么?

答:一、禁止生产、销售、使用超薄的塑料购物袋。二、实行塑料购物袋有偿使用制度。三、加强对限产、限售、限用塑料购物袋的监督检查。四、提高废塑料袋的回收利用水平。

72.为什么说秸秆餐具绿色环保的餐具?答:因为这种餐具入土即肥料,入水为鱼饲料,弃之路旁几天后化为乌有。

73.怎样给物体分类?

答:(1)天然材料(2)人造材料(3)再生材料(4)不可再生材料(5)破坏环境材料(6)来之不易的材料

74生态环境材料有哪些?

答:(1)环境相容材料。如:纯天然材料、仿生物材料、绿色包装材料、生态建材、环境降解材料。(2)环境工程材料。如:环境修复材料、环境净化材料、环境替代材料。

75)材料的使用对我们的生活有哪些影响?

答:(1)有利方面:带来好处和方便。(2)负面影响:造成环境污染,使资源贫乏。

76.水慢慢变成水蒸气飞散到空中的现象叫做(蒸发)。

77.水蒸气是一种(没有颜色、没有气味、没有味道、透明的)气体。

77.水蒸发得快慢与什么因素有关?

答:温度高低、表面积大小、通风条件。

78.用棉纱将温度计的液泡包住,沾上水。温度计有什么变化?说明什么?答:观察到温度计的温度在逐渐降低。说明水在蒸发时吸热。

79.怎样加快蒸发?答:1.加热。2.增大蒸发面积。3.加快空气流动。

80.水的蒸发与我们生活的关系。

答:有利方面:晾衣服,晒粮食,海水晒盐。不利方面:造成干旱。

81.刚刚从游泳池里出来时为什么身上会感到冷?

答:因为水蒸发时吸热,带走了身上的热量。

81.什么是沸腾?

答:在一定的外界条件下,液体被加热到一定的温度时,内部出现大量的气泡迅速胀大,上升到液面后放出大量蒸汽,整个液体迅速汽化。这种现象叫做沸腾。81.什么叫沸点?

答:液体沸腾后如果继续加热,温度不再上升,此时的温度称为液体的沸点。沿海地区沸点是100℃。

84.沸腾时的温度一样吗?为什么?

答:不一样。高山地区海拔高,空气稀薄,大气压力小,沸点低于100℃就沸腾。沿海城市,海拔低,空气稠密,大气压力大,沸点等于100

85蒸发和沸腾有什么区别?

答:液体蒸发在任何温度下都能发生,液体沸腾必须达到沸点才能发生。

86.对着镜子哈气,有什么现象?这是为什么?

答:镜子表面会模糊不清。原因是水蒸气遇冷变成了小水珠。

87、冬季汽车玻璃内壁上常结有小水珠影响司机视线,你能用什么办法防止它的出现?答:车内安装空调或打开暖风。

88、说说生活中的凝结现象。

答:盐粒、烟粒、露水、霜、窗花等。

89)阳光下冰雪融化时,人为什么感觉比下雪时冷?

答:因为下雪时放热,化雪时要吸热。

90.什么是凝结?

水蒸气遇冷可以变为液态的水,这种现象叫做凝结。

90.说出生活中的凝结现象?

1.初冬早晨门窗玻璃上的水珠。

2.浴室顶上的水珠。3秋天草上的水珠。

90.写出你制造雨的过程。

答:把装有水的烧杯放在三角架的石棉网上。用酒精灯加热至沸腾。把碟子放在烧杯口上。碟子下面滴下的水滴就是雨。

90.请你写出制造露的过程。

答:用干毛巾将较大的不锈钢杯外表面擦干净,然后碎冰块倒入杯内再掺入适量的冷水。静置一段时间,杯壁外挂满了小水珠,这就是露。

94写出你制造霜的过程:

实验材料:冰、水、食盐、深色搪瓷杯。

实验步骤1.擦净杯外壁上的水。先倒半杯冷水,再加适量的冰块2.在冰水中加入适量的食盐。静置一段时间。

实验现象:杯的外壁上出现一层白色粉末。实验结论:水蒸气温度降到0摄氏度以下就形成霜。

95)怎样制造雾(写出实验过程)。

答:用酒精灯给烧瓶加热使水沸腾,这时从烧瓶中的玻璃管口冒出“白气”,这白气就是制造的雾。

96.水在自然界有哪三种不同的形态?答:水在自然界有冰、水、水蒸气三种不同的形态。水的三态变化主要取决于温度的变化。

97.冬天,结了冰的湿衣服也会慢慢变干,衣服里的水经历了哪些状态的变化?

答:衣服里的水经历了液态、固态、气态三种状态变化。

98)水的三态变化与我们的生活关系怎样?

答:(1)有利影响:冷冻物品,晒盐、粮食,人工降雨、雪浇灌农作物。(2)负面影响:冻坏农作物,冻裂水缸、水管。

98)简述水在自然界里是怎样循环运动的?

答:地表的水一部分流到海洋,一部分蒸发到空中。海洋里的水不停地蒸发到空中,空中的水蒸气受冷变成云,云层加厚,又变成雨、雪等降落到地表。水就是这样在地表、海洋、空中循环运动,永不停止。

100.雨和雪是怎样形成的?

答:空中的水蒸气遇到高于0℃的气温凝结成小水滴聚集落下形成雨。空中的水蒸气遇到低于0℃凝结成小冰晶聚集落下形成雪。

101什么是人工降雨?

答:在空中喷洒制冷剂,使云中的小水滴或小冰晶增大,形成雨。

实验题1金属特点的实验

【实验材料】铁、铜、铝等金属,小刀、导线、电池、小闸刀、酒精灯、放大镜、玻璃被子、锤子、木条、陶瓷等。

【实验过程】1、用火烧,看是否易燃。2、用锤子砸,用小刀刻,看金属的硬度。

3、放入热水中,看是否容易传热。

4、用砂纸打磨,用放大镜观察金属的花纹、光泽。 5把金属连入电路,看是否导电。6、让金属从高处落下,看是否易碎。【实验现象】金属不易燃,硬度较大(有些较软),容易传热,有金属光泽,容易导电,不易碎等。

2)纸的吸水性实验

【实验材料】各种不同的纸、滴管数个、带颜色的水(不要与纸的颜色相同)。【实验过程】1、把各种纸一次铺开2用滴管吸取不同颜色的水,同时在各种纸上滴相同的一滴

粤教版五年级科学上册教案(整册)

第一单元植物身体的奥秘 第一课根里的抽水机 教学目标 科学知识 1.了解根的形态。 2. 知道直根系和须根系。 3.了解根的作用。 能力培养 1.通过对植物根部的观察,学习观察的要点。 2.通过探究根的作用,学习运用模拟研究的方法探究根的作用。 情感态度价值观 1.认识神奇的植物世界,产生探索自然的欲望。 2.培养崇尚科学的态度和实事求是的精神。 重点难点 通过了解根的形态和作用等活动,培养学生细致观察的能力和运用模拟研究的方法。 教学准备 完整植物的图片、不同根系的图片、根尖放大图片、不同环境中植物根系图及视频、废报纸、橡皮泥。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导入出示课本图片。 同学们,你们见过叔叔阿姨种小树苗吗?为什么那些小树苗的根部都包着一些泥巴呢? 问题为什么要用泥巴保护根呢?根有这么重要吗? 目的联系生活中的情景,引出本课探究的主题。 二、活动一:观察植物的根 导入要了解根的作用,我们先来观察根的外形。 出示带根的草、白菜和葱的图片。

观察各小组观察根的形态并记录其特征。 交流各小组进行汇报与交流。 媒体先阅读课本资料,然后看一段“植物的根系及其分布特点”视频。 归纳植物的根可分为直根系和须根系。 延伸出示一些植物的根,让学生判断这些根分别属于哪种根系,理由是什么。 三、活动二:观察根系的分布 导入出示大风吹,树枝摇的图片。 讨论大树不容易被吹走的原因是什么? 观察出示一些树根1 树根2 图片,了解树根分布的情况。 思考植物能牢牢地“站稳”在地面上,确实是根的功劳吗? 四、活动三:扎根土壤的秘密 导入能设计研究植物是如何扎根土壤的方案吗? 分组讨论实验方案。 交流各小组交流并完善实验方案。 实验分组实验,填写实验表格。 交流各组汇报实验现象。 归纳根有固定植物的作用。 五、活动四:毛茸茸的根尖 导入出示根尖的放大图,介绍哪个部分是根尖,根毛长在什么地方。 观察各组选择一种植物的根尖图片,观察并画出简图。 问题你能用语言描述根尖的特点吗? 猜一猜,这些毛绒绒的根尖有什么作用呢? 六、拓展:不同环境里植物根 导入出示课本图中草原、沙漠里的植物根系示意图。 问题草原、沙漠里的植物根系有什么特点? 讨论根据图片进行分析,为什么草原、沙漠里的植物根系会有这些生长特点呢? 归纳植物的根系生长特点与其生长环境有关。

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整理(全)

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上册科学知识 第一单元 1.种子发芽的必须条件是水分、空气、适宜的温度。 2.种子发芽可以不需要阳光,但生长需要阳光。 3.植物生长需要泥土、水份、阳光、空气、适宜的温度。 4.蚯蚓喜欢生活在阴暗、潮湿的环境中。 5.各种动物都喜欢生活在一定的环境里。 6.生物的生存除了需要一定的自然条件外,它们彼此之间也是互相依赖,互相影响的。 7.食物是动物生存最重要的需求之一。 8.生物之间这种像链环一样的食物关系叫食物链。 9.食物链中能自己制造食物的生物叫生产者,直接或间接消费别人制造的食物的生物叫消费者。 10.食物链通常从绿色植物开始,到凶猛的肉食动物结束。 11.同一种植物会被不同的动物吃掉,同一种动物也可以吃多种食物。生物之间这种复杂的食物关系形成了一个网状结交食物网。 12.像生物和非生物我们可以把它们看成一个生态群落。 13.自然界里某一区域的生物形成一个平衡的整体叫生态系统。 14.如果生态系统的一个环节受到破坏,整个生态系统就会失去平衡。 15.自然界和生态瓶一样,如果环境条件受到破坏,生物的生存就会受到影响。 第二单元 1. 向电灯这样可以自己发光的物体叫光源。 2. 像这样,从不同侧面照射得到的物体的影子叫投影。 3. 影子的形成必须有光源、屏幕和遮挡物。 4. 影子的长短与光源的位置、角度有关。 5. 影子的大小和光源到物体的距离有关。 6. 影子的形状和被照射的物体侧面有关。 7. 古代的人利用日影观测仪计时。 8. 小明发现大树的影子朝西,那太阳在东边。 9. 光以直线形式传播,速度以每秒30万千米。 10.光碰到镜面改变了传播方向,被反射回去,这种现象叫做光的反射,反光也是以直线形式传播的。 11.运用光的反射的有额镜、反光镜。 12.太阳表面温度达6千多摄氏度,内部则达2千多万摄氏度。 13.吸热本领最强的是黑色的粗糙物体。 14.物体和太阳光垂直升温快。 15.人们对太阳能的利用有:太阳灶、太阳能电板、点燃奥运圣火、太阳能热水器。 16.汇聚太阳光的方法有凹面镜、凸透镜。 17.光弱时瞳孔放大,光强时瞳孔缩小。 第三单元 1、地形及地形的特点: 2、地球上海洋面积比陆地面积大;我国西部多高山,东部多平原。 3、地震和火山是地球内部运动引起的。地球内部分为地壳、地幔、地核三部分,绝大部分的地震发生在地壳内,火山活动与地幔和地壳的运动有关。 4、地球内部的运动是地表形态发生不断的变化,这种变化有时表现出来是很猛烈的,像地震和火山,有时是极其缓慢的变化,像喜马拉雅山年复一年的隆起。地球表面的很多变化都是在流水、风、冰川、海浪等自然力的作用下很缓慢的进行的,我们在短时间内难以察觉。 5、很多的高山是因为板块的挤压后隆起形成的,很多的峡谷是板块拉伸后形成的断裂谷。 6、岩石变化的原因有冷和热的作用、流水的作用、植物的作用、动物的活动等。 7、由于受水、大气、气温或动植物的作用,岩石破碎,这种现象叫风化。 8、土壤分层实验中,最底层是沙砾(小石子),中间是沙和粉沙,最上层是颗粒最小的黏土,浮在水面上的是一些植物残体。 9、土壤是沙、小石子、黏土、腐殖质、水和空气等物质的混合物。 10、土壤是地球上最有价值的资源。在每立方米的土壤中,生活着几十亿个生物体。土壤为他们提供了食物和生存空间,也为人类提供了衣食住行的材料来源。而所有生活在土壤中的生物的残体和排泄物都能使土壤的腐殖质更丰富。动物和植物的根能松动土壤,为空气和水营造空间。 11、雨点降落时的力可以打散并建起土壤的微粒,雨水在地面流动时,携走了这些微粒,一部分土壤便被带走了,这就是侵蚀。雨点降落到地面便是土壤被侵蚀的开始。 12、影响土壤被侵蚀程度的因素有土地坡度的大小、有无植物覆盖、降雨量的大小等。 13、在坡度大的地方,河流流速快,土地会被侵蚀;在坡度小的地方,河流流速慢,会发生沉积。所以一般大江大河的下游和入海口往往是平原。 14、自然界中每时每刻都由侵蚀和沉积的现象发生。侵蚀使得一些地面突起的地方土壤流失,而沉积却填平了一些低洼的地方,侵蚀和沉积形成了地球上不同的地形地貌。 15、流水、风、冰川、波浪和重力都回侵蚀土地。 16、房屋应该建在坡度比较平缓的地方,在坡度较大的地方应该植树和种草,减少雨水对土地的侵蚀。

2019秋五年级科学上册 课堂笔记 大象版

第一单元从太阳系到无限宇宙 1、制作“宇宙”模型 1、人们常用来解释一些复杂的、看不见的、或者是不易理解的事物和现象。(P3) 2、修改模型 1、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认为,地球居于宇宙的中心,静止不动,太阳、月球、行星和恒星都围绕地球运转,这叫“”。后来古希腊天文学家进一步完善了这一学说。(P5) 2、地球方向与方向一致,即。无论地球公转到什么位置,地轴的倾斜角度都保持不变。(P5) 3、地球的周期为,地球导致地球上、等。四季的变化与地球公转、地轴的倾斜有关,四季是由于地球公转、地轴倾斜使得太阳直射地球上不同区域形成的。(P5) 4、春季比较显眼的星座是;夏天比较显眼的星座是;秋夜比较显眼的星座是东北方的,它主要有颗亮星组成,形状像字母“”;冬季比较显眼的星座是。(P5) 5、太阳的寿命约为100亿年。太阳系的八大行星从离太阳由近到远依次是:、、、、、、、。(P5) 6、光年是个。1光年就是光在真空中1年时间走过的距离。1光年约是千米。(P5) 7、天文学家发现,所有遥远的星系正远离我们的银河系而去,说明到目前为止,宇宙还在。(P8) 8、火星和地球最为相似。2004年,“”号和“”号火星车成功登陆火星。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科研人员,已经设计了我国第一个火星探测器“”(P10) 第二单元时间的脚步 1、精确时间的步伐 1、是现在最为准确的计时工具。NISTF-1原子钟由170个部件组成,其中包括透镜、反射镜和激光器。(P12) 2、世界上最早的计时工具是我国古代的。(P13) 2、钟摆的秘密 1、1656年,有摆的挂钟诞生于的实验室内。它是以发现的摆的摆动具有规律性这个原理为基础而发明的。(P17) 2、摆往返一次为;摆的快慢与有关,摆线越,摆动越,摆线越,摆动越。摆的快慢与摆锤的质量无关。摆钟就是利用原理工作的。(P17) 3、小水钟 1、水钟在中国又叫“”、“”。根据它们的工作方式,可以分成两种:一种是记录泄水的时间(),一种是记录注水的时间()。(P) 2、在同等条件下,水流具有,水钟正是利用了这一原理来工作的。(P19) 4、小小钟表设计师 1、1969年,第一快诞生。原理是处于电路之中的石英晶体,能产生频率稳定的振动。(P21) 2、人们利用,发明了各种各样的钟表。(P22) 3、生物钟现象:。。。。。(P23) 4、生物钟对人体健康影响是非常大的。科学研究发现,生物钟紊乱的时候,人会、甚至。因此,科学地认识生物钟,并顺应生物钟,对维护和增进身心健康是有帮助的。(P23) 第三单元热能考察之旅 1、寻找热能 1、人们从里获得热能,来维持人体的正常活动。每人每天大约需要多千焦的热能。(P27) 2、人们经常用“”作为食物中的热能单位。1千卡=千焦。(P27) 3、每天摄取足够的热能是维持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但吸收过多的热能或消耗太少,会使热能在体内转化成脂肪积存下来,导致。(P27)

2020.10粤教版五年级科学上

2020.10粤教版五年级上学期科学知识点与练习题 第一单元植物身体的奥秘 构成种子植物的六大主要器官是(根)、(茎)、(叶)、(花)、(果实)、(种子)。 第1课:根里的“抽水机” 1、一株植物(所有根)的总和,就是一个(根系)。 2、植物的根系通常有两类:(直根系)和(须根系)。 3、直根系的特点是有一条较长的(主根)和许多短而细的(侧根),如(大豆)、(白菜)、(榕树)等。 4、须根系的特点是没有明显的(主根),而是长着许多长度差不多的像(胡须)一样的 根,像(玉米)、(水稻)、(甘蔗)等。 5、植物生长所需要的水,主要是依靠(根系)从土壤里吸收的。(根系)分布得越深、 越广,其吸收水分的能力就越(强)。 6、根深扎土壤具有(固定植株)的作用。 7、根毛的作用:可以增加植物与土壤接触的面积,吸收更多的水分和矿物质,向茎和叶子 输送,供给植物生长所需。 8、植物的根有什么作用? (1)可以固定植物,让高大的植物稳定地站在地面上; (2)可以吸收水分和矿物质,供给植物生长。 9、比较不同环境里植物的根。 草原上的植物的根密密麻麻联成一个网状,既可以固定泥土,也可以使自己牢牢地固定在地面上。 沙漠中由于沙子松散又缺水,所以植物的根系都十分发达,有的尽可能往下伸展,有的尽可能向周围扩大,既可以较好地固定自己,又有利于自己充分吸收水分。 第2课:茎里的“运输网” 1、植物茎的主要功能是(运输水分)。此外,还有(支持植物体)的作用。 2、各种植物的茎粗细不同,形态各异。茎分(匍匐茎)、(直立茎)、(缠绕茎)、(攀缘茎)。竹子、杉树、向日葵等植物的茎直立挺拔,属于直立茎;西瓜、甘薯、草莓等植物的茎贴在地面生长,属于匍匐茎;四季豆、甜瓜、牵牛花等植物的茎缠绕在别的物体上,属于缠绕茎;黄瓜、丝瓜、葡萄等植物的茎长出的须子缠绕在别的物体上,属于攀缘茎。 3、为什么树怕剥皮? 叶子能制造养分,这些养分是通过树皮向下运输到根部的。如果把树皮都剥了,这条运输养分的通道就会中断,根部得不到营养就会“饿死”,而茎、叶因为得不到水分而不能生长,甚至死亡。 4、植物一生都在不断地生长,树干和枝条都是茎,植物生长过程中的许多秘密,都能在树干和枝条上记录下来。 第3课:叶里的“加工厂” 1、植物的叶子,其大小、形状各不相同,排列也各有特点。 2、叶子有互不遮蔽的规律,是为了(尽可能吸收更多的阳光)。 3、植物为什么需要阳光呢? 植物的(叶片)是制造(淀粉)的“加工厂”,(太阳光)是这座“加工厂” 的能量来源。植物通过(根)吸收土壤里的水分,通过(茎)把水分输送到叶片里。

粤教版五年级科学上册教学计划

五年级上册科学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 充分挖掘课程资源,和孩子们一起探究,实施真正意义上的科学探究性教学,有效地组织学生开展真正有深度的科学探究性活动。 二、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通过对科学两年多的学习,学生对科学和科学探究有了一定的了解,大部分学生对科学学习有较浓厚的兴趣。本册教学通过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使学生在科学探究所需的能力和对科学探究的理解以及科学素养的其他方面都获得进一步发展。与以前的学习相比,本期课外实践活动增多,对观察和记录的要求很高,还需要长时间地观察和记录。要求学生有耐心、细致的学习态度。 三、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由“植物身体的奥秘”、“无处不在的微生物”、“奇妙的电好磁”、“各种各样的能量”和“变化着的地表”五个单元组成。本册教材紧扣《科学课程标准》,突出“任务驱动”的特点。“任务驱动”是一种新的教学理念,它将以传授知识为主的的传统教学观念转变为以探究为核心,以提出并解决问题、产生并完成任务为主的多维互动式的教学观念;将再现式教学转变为探究式学习,使学生处于积极的学习状态中。 四、教学内容 1、用“任务驱动”形成学习目标。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用“任务驱动”统整教学内容。将课程中一些领域的知识素材、科学方法、探究技能、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整合在一起,,使学生的学习目标处于一个具体的、现实的情景中。 3、用“任务驱动”增强学习动力。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感知、体验、合作、交流等方式,获取和处理信息,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激发学习动力。 4、用“任务驱动”促进自主学习。注重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作用,使学生在参与科学探究的活动中。自己提出问题,设计解决问题的方案,自主进行表达交流。 五、教学目标 1.五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一定的过程与方法技能,如观察、记录、简单实验等,本册将引导学生经历更为完整的探究过程。 2.通过学习让学生强调实验前后的推测、解释要有充分的依据。 3.掌握控制变量实验的技能,并学习实际控制变量实验。 4.运用模拟实验探究自然事物发生的原因、变化及规律。 5.面临几次较长期的观察研究活动:能用线条、符号、图画、文字等方式记录观察现象,用柱状图、折线图处理数据,并认识到重复实验的意义。 六、教学重点、难点、关键 1.首先加强教师自身的科学教学基本功的训练是最主要的。平时要充分利用空闲时间,认真学习科学课程标准、科学教材,认真钻研科学教法学法,尽快成为一名合格的科学教师。

五年级上册英语课堂笔记

Come and help me! 句子结构: 主语+动词+名词。 小明唱一首歌。 Xiao Ming sings a song. 主语+动词+宾语 小明帮我。 Xiao Ming helps me. 动词:发出的动作 宾语:放在动词后面的主语

形容词性: 形容词:red 红色的 Beautiful 漂亮的 Wonderful 很棒的 Nice 好看的 Kind 热情的 Helpful 乐于助人的 1、小明把他的书包给她。(give sb sth/give sth to sb)Xiao Ming gives her his schoolbag. 2、小明喜欢小芳的文具盒。(pencil case) Xiao ming likes xiao fang’s pencil case. 3、小芳咬他的脸。 Xiao fang bites his face. 4、王子看她的鞋子。

Prince looks at her shoes. 5、仙女喜欢他。 Fairy like him. 6、妈妈喜欢我。 Mun like me. 7.他们喜欢他。 Cinderella, Come and help me!主语+谓语+名词/宾语。Where are my gloves? 一般疑问句和疑问句的区别:一般疑问句: 就是在陈述句后面+”吗?” 他去逛街了。 他去逛街了吗? 他是小明。 He is xiaoming.

Is he xiaoming? 1、把句中be动词(am is are )提前到主语的前面,然后+句子尾部+“?” 2、如果句子中没有be动词,在句子的开头加助动词(do/does/did..)。这是小明的书包。 This is xiao ming’s schoolbag. Is this xiaomig’s shool bag?(这是小明的书包吗?) 那是他的文具盒. That is his pencil case. Is that his pencil case? 那时他的文具盒吗? 一般疑问句!

粤教版科学五年级下册知识清单

粤教版科学五年级下册知识清单 第1课地球 1、哪些例子证明地球是圆的(或球体的) 答:(1)出海的船只船身先消失在海平面,然后桅杆才消失; (2)进港的船只先看到桅杆,后看到船身; (3)月食时,月球上地球的影子是圆弧的; (4)卫星拍照的地球照片; (5)南北半球所见的星空不同,如在南半球看不到北极星; (6)登高望远,站得更高可以看到更远的地方; 2、最早证明地球是圆的人,是古希腊学者亚里士多德。 3、1519年,葡萄牙航海家麦哲伦率领船队,用3年的时间完成了第一次环绕地球的航行,从而直接证明了地球是个球体。 4、17世纪末,英国科学家牛顿研究了地球自转对地球形状的影响,从理论上推测地球不是一个很圆的球体,而是一个赤道处略为隆起,两极略为扁平的椭球体。 5、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的椭球体 6、地球的直径约12800千米,半径约6400千米,赤道周长约40000千米,表面积约是亿平方千米。(注意计量单位!) 7、世界第一高峰 --- 珠穆朗玛峰高米。 8、地球表面的海水面积占71%,陆地面积占29%。所以又有三分陆地七分海洋的说法。 9、平原面积只占陆地面积的 1/4左右。 10、因为地球表面71%被海水覆盖,所以有人把地球叫做水球。 11、地球的内部主要是熔岩,也叫做岩浆。 12、科学家推测地球由地壳(6---40千米)、地幔(约2900 千米)和地核三部分组成。 13、地球的内部是不是都是岩浆答:不是 14、人类有哪些方法了解地球内部的情况 答:(1)通过地下岩层钻探标本来推测; (2)通过观察火山喷发出的地下熔岩来推测;

(3)根据地震波的传播速度来推测。 第2课太阳 1.太阳照耀着大地,给地球带来了光和热。太阳每分钟向地球传输的能量相当于燃烧 4亿吨烟煤放出的热量,但如此巨大的能量仅相当于太阳放射出的能量的二十亿分之一。 2、有没有生物不依赖太阳而生存 答:有,深海生物圈中的生物不依靠阳光,其中的微生物是依赖地热活动生存的。 3、太阳的核心部分直径不到50万千米,温度高达1500万摄氏度,而且压力极大。 4、太阳能是地球表面最主要的热源。 5、太阳能依靠什么发光发热产生能量答:核聚变反应 6、太阳的寿命是100亿年,年龄是50亿年,正处于中年期。 7、太阳能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又无污染,是最理想的能源。 8、太阳给地球带来什么(或问:太阳对地球万物的作用)如果没有太阳,地球上会是什么样子 答:太阳给地球带来了:(1)太阳直接给地球提供了光和热;(2)太阳辐射维持了地表的温度,成为大气、水运动和生物活动的主要动力来源;(3)煤炭、石油等矿产的能量是古代生物积累下来的太阳能;(4)太阳能还可以通过太阳灶、太阳能电池等装置被人们直接利用。 如果没有太阳给地球提供的能量,地球就没有白天,地球的温度会变得非常低,植物和农作物就不能生长,动物就不能存活,总之没有太阳地球上就没有生命的存在。 第3课月球 1、月相,天文学术语,是天文学中对于地球上看到的月球被太阳照明部分的称呼。随着月亮每天在星空中自西向东移动一大段距离,它的形状也在不断地变化着,这就是月亮位相变化,叫做月相。 2、月相变化的原因:

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整理全

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上册重点知识复习提纲 第一单元 1.种子发芽的必须条件是水分、空气、适宜的温度。 2.种子发芽可以不需要阳光,但生长需要阳光。 3.植物生长需要水分、空气、适宜的温度、阳光、土壤。 4.蚯蚓喜欢生活在阴暗、潮湿的环境中。 5.各种动物都喜欢生活在一定的环境里。 6.生物的生存除了需要一定的自然条件外,它们彼此之间也是互相依赖,互相影响的。 7.食物是动物生存最重要的需求之一。 8.生物之间这种像链环一样的食物关系叫食物链。 9.食物链中能自己制造食物的生物叫生产者,直接或间接消费别人制造的食物的生物叫消费者。 10.食物链通常从绿色植物开始,到凶猛的肉食动物终止。 11.同一种植物会被不同的动物吃掉,同一种动物也可吃多种食物。生物之间这种复杂的食物关系形成了一个网状结构,叫食物网。 12.像生物和非生物这样,互相作用,互相依存,形成密不可分的整体,我们可以把它们看成一个生态系统。如:一片树林,一块草地,一个湖泊,一个海洋。 13.自然界里某一区域的生物形成一个平衡和谐的整体叫生物群落。 14.如果生态系统中的一个环节受到了破坏,整个生态系统就会失去平衡。 15.自然界和生态瓶一样,如果环境条件受到破坏,生物的生存就会受到影响。 16.写食物链:草、兔、蝗虫、鸟、蛇、鹰 1、草→兔→鹰 2、草→兔→蛇→鹰 3、草→蝗虫→鹰 4、草→蝗虫→蛇→鹰 5、草→鸟→蛇 6、草→鸟—→蛇→鹰 第二单元

1. 像电灯这样可以自己发光的物体叫光源。 2. 像这样,从不同侧面照射得到的物体的影子叫投影。 3. 影子的形成必须有光源、遮挡物和屏幕。 4. 影子的长短、方向与光源的位置、方向有关。 5. 影子的大小与遮挡物和光源之间的距离有关。 6. 影子的形状和光源所照射的物体侧面的形状有关。 7. 古代的人利用日影观测仪(日晷)计时。 8. 阳光下物体影子的长短随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变化而变化,太阳位置最高时影子最短。影子 的方向总是和太阳的方向相反。 9. 光以直线的形式传播,速度约每秒30万千米。挡光的物体会有影子,是因为光是直线传播造成的。 10.光碰到镜面改变了传播方向,被反射回去,这种现象叫做光的反射,反光也是以直线形式传播的。 11.运用光的反射的有额镜、反光镜、潜望镜。 12.人眼睛中的瞳孔可以控制入射光线。光弱时瞳孔放大,光强时瞳孔缩小。 13. 许多光源在发光时也在发热。光强温度就高,光弱温度就低。 14. 汇聚太阳光的方法有用凹面镜、凸透镜。 15. 人们对太阳能的利用有:太阳灶、点燃奥运圣火、太阳能热水器、太阳能电池板。 16.太阳表面温度达6千多摄氏度,内部温度高达2千万多摄氏度。 17.吸热本领最强的是黑色的粗糙物体。深色物体比浅色物体吸热快。表面粗糙的比光滑的吸热快。 18.物体和太阳光垂直时升温快。 第三单元 1、地形及地形的特点:

新版粤教版五年级上册科学试卷

五年级科学(上册)试卷 学校 班级: 姓名 考号: 一、判断。(共20分,每小题2分) 1.植物生长离不开水,是植物的重要组成部分。 ( ) 2.植物都是靠叶片吸收水分和矿物质。 ( ) 3.植物茎里面有导管,将水分和矿物质输送到植物体的各部分。( ) 4.蒸腾水分的意义,就是形成吸收水分和矿物质的动力,降低植物体表面温度,避免植物被阳光灼伤。 ( ) 5.植物的生成只需要水分与矿物质。 ( ) 6.叶子的排列方式:互生、对生、轮生。 ( ) 7.地球上的氧气主要来源于动物。 ( ) 8.土壤里含有植物生成所需要的矿物质。 ( ) 9.一朵完全花由花萼、花冠、雄蕊、雌蕊四部分组成。 ( ) 10.植物的果实不是种子。 ( ) 二、选择。(共20分,每小题2分) 1.植物的繁殖方式主要是( ) A.土壤、阳光、水分 B.种子、茎、根、叶 C.果实、皮、花 2.从受精鸡蛋到小鸡的过程主要需要是( ) A.水分、阳光 B.营养物质 C.温度 3.下列动物哪属卵生动物?( ) A.乌龟 B.小狗 C.老虎 4.孔雀鱼的繁殖方式是( ) A.卵生 B.卵胎生 C.胎生 5.地球上的淡水资源非常有限,能提供人类可直接利用的淡水是地球总水量的( )。 A. 50 1 B. 401 C. 30 1 6.植物吸收水分主要是靠( ) A.根系 B.叶片 C.茎干 7.植物吸收和利用阳光的主要器官是( ) A.根系 B.叶片 C.茎干 8.地球上的氧气主要来自于( ) A.绿色植物 B.江河海洋 C.人类 9.有花萼、花冠、雄蕊、雌蕊组成的,属于( ) A.完全花 B.不完全花 C.两性花 10.在开化植物的繁殖过程中,动物的作用是( ) A.摄取花粉 B.破坏植物 C.传播花粉 三、填空。(共30分,每空1.5分) 1.水以( )、( )、( )的形式分布于海洋、陆地、大气中。 2.人类的生活用水主要来自( ),( )等地地表水和浅层的( )。 3.云、雾、露都是由( )遇冷后形态发生变化而形成的。 4.天空中经常漂浮着各样的云,其中( )、( )常会带来雨水。 5.冰雹是一种特殊的( ),它的( )高度达( )米以上。 6.降雨是一种常见的自然现象,当雨水降落到地面时,一部分会( )到大气中,其他的雨水( )到泥土里,或者从( )流走。大部分的水会在地势较低处汇集,形成溪流后洪在一起,形成( )、( )、 最后流入( )。 四、连线。(5分) 流水 汇集成江河,进入海洋 雨水 是水蒸汽变成的小珠 露水 带着沙石移动 五、简答。(共25分,每小题5分) 1、植物的生长需要哪些物质? 2、植物是怎么繁殖而延续生命的? 3、动物的繁殖方式有哪些? 4、谈谈:在自然界中,水循环的意义?

粤教版五年级上册科学全册复习知识要点

备课本 粤教版五年级上册科学全册复习知识要点 教师吴栋才 日期

粤教版五年级上册科学全册复习知识要点 吴栋才整理 第一单元植物身体的奥秘 构成种子植物的六大主要器官是根、茎、叶、花、果实、种子。 第1课: 1、一株植物所有根的总和,就是一个根系。 2、植物的根系通常有两类:直根系和须根系。 3、直根系的特点是有一条较长的主根和许多短而细的侧根,如大豆、白菜、榕树等。 4、须根系的特点是没有明显的主根,而是长着许多长度差不多的像胡须一样的根,像玉米、水稻、甘蔗等。 5、植物生长所需要的水,主要是依靠根系从土壤里吸收的。根系分布得越深、越广,其吸收水分的能力就越强。 6、根深扎土壤是有固定植株的作用。 7、根毛的作用:可以增加植物与土壤接触的面积,吸收更多的水分和矿物质,向茎和叶子输送,供给植物生长所需。 8、植物的根有什么作用? (1)可以固定植物,让高大的植物稳定地站在地面上; (2 可以吸收并输送水分和矿物质,供给植物生长。 9、比较不同环境里植物的根。 草原上的植物的根密密麻麻联成一个网状,既可以固定泥土,也可以使自己牢牢地固定在地面上。

沙漠中由于傻子松散又缺水,所以植物的根系都十分发达,有的尽可能往下伸展,有的尽可能向周围扩大,既可以较好地固定自己,又有利于自己充分吸收水分。 第2课: 1、植物茎的主要功能是运输水分。此外,还有支持植物体的作用。 2、茎分匍匐茎、直立茎、缠绕茎、攀缘茎。 3、为什么树怕剥皮? 叶子能制造养分,这些养分是通过树皮向下运输到根部的。如果把树皮都剥了,这条运输养分的通道就会中断,根部得不到营养就会“饿死”,而茎、叶因为得不到水分而不能生长,甚至死亡。 4、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许多时候都会在茎上得到体现。 第3课: 1、植物的叶子,其大小、形状各不相同,排列也各有特点。 2、叶子有互不遮蔽的规律,是为了尽可能吸收更多的阳光。 3、植物为什么需要阳光呢? 植物的叶片是制造淀粉的“加工厂”,太阳光是这座“加工厂”的能量来源。植物通过根吸收土壤里的水分,通过茎把水分输送到叶片里。叶片借助太阳光的能量,利用水分和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制造出淀粉,并释放氧气。 4、绿色植物的叶片在阳光的照射下,会吸入二氧化碳,制造淀粉,并释放氧气。 5、植物对人类以其他生物的生存有什么意义?

(完整版)粤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学期科学知识点(打印版)课件

粤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学期科学知识点111 五年级上学期科学知识点 第一单元植物身体的奥秘 构成种子植物的六大主要器官是根、茎、叶、花、果实、种子。 第1课: 1、一株植物所有根的总和,就是一个根系。 2、植物的根系通常有两类:直根系和须根系。 3、直根系的特点是有一条较长的主根和许多短而细的侧根,如大豆、白菜、榕树等。 4、须根系的特点是没有明显的主根,而是长着许多长度差不多的像胡须一样的根,像玉米、水稻、甘蔗等。 5、植物生长所需要的水,主要是依靠根系从土壤里吸收的。根系分布得越深、越广,其吸收水分的能力就越强。 6、根深扎土壤是有固定植株的作用。 7、根毛的作用:可以增加植物与土壤接触的面积,吸收更多的水分和矿物质,向茎和叶子输送,供给植物生长所需。 8、植物的根有什么作用? (1)可以固定植物,让高大的植物稳定地站在地面上; (2 可以吸收并输送水分和矿物质,供给植物生长。 9、比较不同环境里植物的根。 草原上的植物的根密密麻麻联成一个网状,既可以固定泥土,也可以使自己牢牢地固定在地面上。沙漠中由于傻子松散又缺水,所以植物的根系都十分发达,有的尽可能往下伸展,有的尽可能向周围扩大,既可以较好地固定自己,又有利于自己充分吸收水分。 第2课: 1、植物茎的主要功能是运输水分。此外,还有支持植物体的作用。 2、茎分匍匐茎、直立茎、缠绕茎、攀缘茎。 3、为什么树怕剥皮? 叶子能制造养分,这些养分是通过树皮向下运输到根部的。如果把树皮都剥了,这条运输养分的通道就会中断,根部得不到营养就会“饿死”,而茎、叶因为得不到水分而不能生长,甚至死亡。 4、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许多时候都会在茎上得到体现。 第3课: 1、植物的叶子,其大小、形状各不相同,排列也各有特点。 2、叶子有互不遮蔽的规律,是为了尽可能吸收更多的阳光。 3、植物为什么需要阳光呢? 植物的叶片是制造淀粉的“加工厂”,太阳光是这座“加工厂”的能量来源。植物通过根吸收土壤里的水分,通过茎把水分输送到叶片里。叶片借助太阳光的能量,利用水分和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制造出淀粉,并释放氧气。 4、绿色植物的叶片在阳光的照射下,会吸入二氧化碳,制造淀粉,并释放氧气。

粤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粤教版五年级科学上册全册教案 第一课根里的“抽水机” 教学目的:1. 了解根的形态。 2. 知道直根系和须根系。 3. 了解根的作用。 重点难点:了解根的形态和作用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出示课本图片。 同学们,你们见过叔叔阿姨种小树苗吗?为什么那些小树苗的根部都包着一些泥巴呢?根有这么重要吗? 今天,我们来学习第一课《根里的“抽水机”》(板书课题)。 二、新课 (一)观察植物的根 根是植物体的一个重要器官。一般来说,大多数植物都具有这一器官。不同植物的根,其长短、粗细、形态各不相同,请仔细观察根和用适当的词语描述根的特征。 植物的根可分为直根系和须根系。 板书:根系分为:1)直根系 2)须根系 直根系的特点是有明显的主根和侧根;而须根系没有明显的主根和侧

根,都是不定根,根的粗细、长短相近,看上去就像一把胡子。 还有哪些常见植物的根属于直根系或须根系? 下列植物的根分别属于哪种根系?把答案填写在课本上。 课文四种植物的根系分别是:稻——须根系;蒲公英——直根系;洋水仙——须根系;芝麻——直根系。 (二)观察根系的分布 植物生长所需要的水,主要是依靠根系从土壤里吸收的。根系分布得越深、越广,其吸收水分的能力就越强。 大多数植物的根系分布得很深、很广。 (三)扎根土壤的秘密 出示大风吹,树枝摇的图片。 植物能牢牢地“站稳”在地面上,确实是根的功劳吗? (板书)根的作用:1)根有固定植物的作用。 (四)毛茸茸的根尖 出示根尖的放大图,介绍哪个部分是根尖,根毛长在什么地方。 这些毛绒绒的根尖有什么作用呢? 根毛可以增加植物与土壤接触的面积,吸收更多的水分和矿物质,向茎和叶子输送,供给植物生长所需。 (板书根的作用):2)根有吸收水分和矿物质的作用。 (五)不同环境里植物的根 出示课本图中草原、沙漠里的植物根系示意图。

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全

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上册科 学知识点全 The following text is amended on 12 November 2020.

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上册重点知识复习提纲 第一单元 1.种子发芽的必须条件是水分、空气、适宜的温度。 2.种子发芽可以不需要阳光,但生长需要阳光。 3.植物生长需要水分、空气、适宜的温度、阳光、土壤。 4.蚯蚓喜欢生活在阴暗、潮湿的环境中。 5.各种动物都喜欢生活在一定的环境里。 6.生物的生存除了需要一定的自然条件外,它们彼此之间也是互相依赖,互相影响的。 7.食物是动物生存最重要的需求之一。 8.生物之间这种像链环一样的食物关系叫食物链。 9.食物链中能自己制造食物的生物叫生产者,直接或间接消费别人制造的食物的生物叫消费者。 10.食物链通常从绿色植物开始,到凶猛的肉食动物终止。 11.同一种植物会被不同的动物吃掉,同一种动物也可吃多种食物。生物之间这种复杂的食物关系形成了一个网状结构,叫食物网。 12.像生物和非生物这样,互相作用,互相依存,形成密不可分的整体,我们可以把它们看成一个生态系统。如:一片树林,一块草地,一个湖泊,一个海洋。 13.自然界里某一区域的生物形成一个平衡和谐的整体叫生物群落。 14.如果生态系统中的一个环节受到了破坏,整个生态系统就会失去平衡。 15.自然界和生态瓶一样,如果环境条件受到破坏,生物的生存就会受到影响。 16.写食物链:草、兔、蝗虫、鸟、蛇、鹰 1、草→兔→鹰 2、草→兔→蛇→鹰 3、草→蝗虫→鹰 4、草→蝗虫→蛇→鹰

5、草→鸟→蛇 6、草→鸟—→蛇→鹰 第二单元 1. 像电灯这样可以自己发光的物体叫光源。 2. 像这样,从不同侧面照射得到的物体的影子叫投影。 3. 影子的形成必须有光源、遮挡物和屏幕。 4. 影子的长短、方向与光源的位置、方向有关。 5. 影子的大小与遮挡物和光源之间的距离有关。 6. 影子的形状和光源所照射的物体侧面的形状有关。 7.古代的人利用日影观测仪(日晷)计时。 8.阳光下物体影子的长短随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变化而变化,太阳位置最高时影子最短。影子 的方向总是和太阳的方向相反。 9.光以直线的形式传播,速度约每秒30万千米。挡光的物体会有影子,是因为光是直线传播造成的。 10.光碰到镜面改变了传播方向,被反射回去,这种现象叫做光的反射,反光也是以直线形式传播的。 11.运用光的反射的有额镜、反光镜、潜望镜。 12.人眼睛中的瞳孔可以控制入射光线。光弱时瞳孔放大,光强时瞳孔缩小。 13. 许多光源在发光时也在发热。光强温度就高,光弱温度就低。 14. 汇聚太阳光的方法有用凹面镜、凸透镜。 15. 人们对太阳能的利用有:太阳灶、点燃奥运圣火、太阳能热水器、太阳能电池板。 16.太阳表面温度达6千多摄氏度,内部温度高达2千万多摄氏度。 17.吸热本领最强的是黑色的粗糙物体。深色物体比浅色物体吸热快。表面粗糙的比光滑的吸热快。 18.物体和太阳光垂直时升温快。

完整word版,五年级科学复习粤教版上册.docx

粤教版五年级上学期《科学》期末复习专训 1、构成种子植物的六大器官是根、茎、叶、花、果实、种子。 2、直根系的植物有大豆、白菜、榕树;须根系的植物有玉米、水稻、甘蔗。 3、从根的顶端到生有根毛的一段叫根尖。 4、植物的根具有固定植物,吸收水分和矿物质的作用。 5、植物的茎有运输水分和养分的作用,还有支持植物体的作用。 6、根在土壤里的分布越广,植物吸收的水分和矿物质就越多。 7、植物的生长都需要阳光,植物通过叶片来接受阳光。 8、大多数生物的呼吸都需要氧气,并排放出二氧化碳,而绿色植物的叶片在阳光 的照射下,会吸入二氧化碳,制造淀粉,并释放出氧气。 9、叶片互不遮蔽的规律,是为了尽可能吸收更多的阳光。 10、叶片借助太阳光的能量,利用水分和二氧化碳,制造出淀粉,并释放出氧气。 11、由萼片、花瓣、雄蕊、雌蕊四部分组成的花,属于完全花,缺少其中 某些部分的花,则属于不完全花。 12、在植物的繁殖过程中,雄蕊和雌蕊起着重要的作用。雄蕊上的花粉传到 雌蕊上,植物的新生命就会在雌蕊的子房这个“育婴房”里孕育成长。 13、雌蕊位于花的中央,是花的雌性生殖器官,内有胚珠,发育后成为种子, 发育成熟后即为果实。 14、不同的果实,虽然颜色和形状各不一样,但它们里面一般都含有种子,还有包裹着种子的果皮。 15、果实包括果皮和种子。果实是由花的子房形成的。我们吃的苹果是它的果皮。 16、完全花由萼片、花瓣、雄蕊、雌蕊四部分组成的;不完全花是缺少某些部分的花。 17、细菌是一种既不属于植物,也不属于动物,它是一种微生物,每个细菌由 1个 细胞组成。 18、病毒是目前人类所了解的最微小、结构最简单的一类生物。病毒不能独立生活, 只能寄生在其它生物的细胞内,利用这些细胞进行繁殖。 19、人类的非典、艾滋病、流行性感冒、禽流感等疾病都是由病毒引起的。 20、酸奶是人们利用牛奶作原料制成的一种美味食品。 21、在合适的温度下,乳酸菌可以让牛奶变酸,它是一种细菌。 22、微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在微生物的大家族中,还有一种没有细胞结构的成员, 它就是病毒。 23、在干酵母里,有一种特殊的微生物—酵母菌,它是一种真菌。 24、酵母菌可以把面粉中的淀粉分解,在这个过程中,会释放出二氧化碳气体,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数学笔记教学内容

人教版 数学课堂笔记 五年级上册 班级 姓名 2018年9月3日--2019年1月25日

第一单元 小数的乘法 3.5元 × 3 10.5元 0.72 × 5 3.60 72 × 5 360 ÷100 方法2 方法1 0.72 0.72 0.72 0.72 + 0.72 3.60 ×100 最后的0可以去掉 35角 × 3 105角

2.4×0.8=1.92 0.56×0.04=0.0224 2.4 × 0.8 1.9 2 ×10 ÷100 ×10 2 4 × 8 1 9 2 0.5 6 ……两位小数 0.5 6 ×0.0 4 ……两位小数→×0.0 4 2 2 4 ……四位小数 0.02 24

第4节求一个数的小数倍是多少及验算 1.小数倍的意义: 56×1.3表示56的1.3倍是多少。 67的4.5倍是多少?列算式为:67×4.5 2.路程、速度、时间的关系 速度×时间=路程路程÷时间=速度路程÷速度=时间 3.例5.非洲野狗的最高速度是56千米/小时,鸵鸟的最高速度是非洲野狗的1.3倍,鸵鸟的最高速度是多少千米/小时? 56千米/时 非洲野狗 ?千米/时 鸵鸟 是非洲野狗的1.3倍 56×1.3=72.8(千米/时) 5 6 × 1. 3 1 6 8 5 6 7 2. 8 答:鸵鸟的最高速度是72.8千米/小时.

第5节积的近似数 一、取近似值的三种方法: 1、四舍五入法。 2、进一法。 3、去尾法。 二、四舍五入法取近似数的步骤: 1、先求出准确的积, 2、审清要保留到哪一位,就看它的下一位; 3、如果小于5,就将后面的数舍去,如果大于或等于5就向前一位进1。 4、计算结果要用“≈”表示。 三、例6、人的嗅觉细胞约有0.049亿个,狗的嗅觉细胞个数是人的45倍,狗约有多少亿个嗅觉细胞?(得数保留一位小数。) 0.049×45≈2.2(亿个)。 0 .0 4 9 方法:先求出准确的积,再用“四舍五入”法求 × 4 5 出结果。 2 4 5 注意:计算结果要用“≈”表示。 0﹤5,舍去0和5,保留一位小数。 答:狗约有2.2亿个嗅觉细胞。 第6节整数乘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 乘法交换律:a·b=b·a; 乘法结合律(a·b)·c=a·(b·c); 乘法分配律:(a+b)·c=ac+bc O.25×4.78×4 0.65×202 =0.25×4×4.78(交换律) =0.65×(200+2) =1×4.78 =0.65×200+0.65×2(分配律) =4.78 =131.3

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科学全册教案

第一课时种子发芽实验(一)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种子发芽需要一定的条件。 过程与方法:经历设计种子发芽实验的过程,用对比实验的方法观察、记录影响种子发芽的条件。情感、态度、价值观:养成对实验观察的兴趣 【教学重点】学习运用对比实验中控制某个条件的方法,研究影响种子发芽的条件。 【教学难点】能根据要求设计出自己的实验计划。 【教学准备】绿豆种子若干,实验计划单(参考书3面),实验记录表(参考书4面)。 【教学过程】 一、讨论种子发芽的条件: 1、谈话导入:植物的一生是从种子发芽开始的。那么,你觉得种子发芽需要哪些条件呢? 2、学生自由讨论,教师摘要板书。(预设:要种到土里获得养料,需要浇水,需要合适的温度,需要阳光,需要空气等。这时候教师不要给予取舍,保留学生的各种观点) 3、进一步引导(拿起一颗绿豆种子):这是一颗完好的绿豆种子,如果要让它发芽,刚才大家说的这些条件是不是都需要呢?哪些是绿豆种子发芽的必须条件呢?(说明:从种子发芽过渡到具体的绿豆种子发芽,这样的讨论更有针对性,而且更合理,因为不同种子需要的条件是有些区别的。) 4、师:大家的意见不一样,看来我们必须通过实验来判别了。 二、设计种子发芽实验: 1、师:该怎样用实验来证明呢?大家说说要注意什么?(预设:制订周密的实验计划,只能改变一个条件等。) 2、师点拨:为了把实验做好,建议大家选择自己最想研究的一个条件进行研究,而且在研究之前要设计好实验方案。 3、学生自由选择研究内容,及时进行统计。(预设:水组,光组,温度组,土壤组等,可在此适当排除不适合课堂研究的内容。) 4、以其中一个组为范例,集体讨论如何设计实验计划。 (1)你们想研究什么问题,你们计划怎样做? (2)你们预测结果会是怎样的? (3)你们的研究中,改变了什么条件? (4)哪些条件是没有改变的? (5)怎样知道改变的条件是不是对种子发芽产生了影响? (6)在实验研究过程中还应该注意什么? 5、分发实验计划单,学生完成自己的实验方案设计,教师巡回指导,鼓励选择相同条件的同学互相交流。 三、阅读书4面种子发芽实验内容: 1、进一步阅读教材上的举例,教师引导关注其中的注意点,比如绿豆的大小应该差不多,为什么要在每个盒子分别放入2-3颗绿豆,为什么要垫纸巾等。 2、教师提供表格,共同讨论如何进行记录。 四、布置实践作业和下节课内容提示: 1、鼓励学生回家认真完成实验,并做好观察记录。 2、下节课将对我们的实验结果进行分析,请大家准备好实验计划单和实验记录表,将对认真完成实验的同学加星评价。

【K12学习】五年级科学上册全册教案(粤教版)

五年级科学上册全册教案(粤教版) 粤教版五年级科学上册教案 课根里的“抽水机” 教学目的:1.了解根的形态。 知道直根系和须根系。 了解根的作用。 重点难点:了解根的形态和作用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出示课本图片。 同学们,你们见过叔叔阿姨种小树苗吗?为什么那些小树苗的根部都包着一些泥巴呢?根有这么重要吗? 今天,我们来学习课《根里的“抽水机”》。 二、新 观察植物的根 根是植物体的一个重要器官。一般来说,大多数植物都具有这一器官。不同植物的根,其长短、粗细、形态各不相同,请仔细观察根和用适当的词语描述根的特征。 植物的根可分为直根系和须根系。 板书:根系分为:1)直根系 )须根系

直根系的特点是有明显的主根和侧根;而须根系没有明显的主根和侧根,都是不定根,根的粗细、长短相近,看上去就像一把胡子。 还有哪些常见植物的根属于直根系或须根系? 下列植物的根分别属于哪种根系?把答案填写在课本上。 课文四种植物的根系分别是:稻——须根系;蒲公英——直根系;洋水仙——须根系;芝麻——直根系。 观察根系的分布 植物生长所需要的水,主要是依靠根系从土壤里吸收的。根系分布得越深、越广,其吸收水分的能力就越强。 大多数植物的根系分布得很深、很广。 扎根土壤的秘密 出示大风吹,树枝摇的图片。 植物能牢牢地“站稳”在地面上,确实是根的功劳吗? 根的作用:1)根有固定植物的作用。 毛茸茸的根尖 出示根尖的放大图,介绍哪个部分是根尖,根毛长在什么地方。 这些毛绒绒的根尖有什么作用呢? 根毛可以增加植物与土壤接触的面积,吸收更多的水分和矿物质,向茎和叶子输送,供给植物生长所需。

2)根有吸收水分和矿物质的作用。 不同环境里植物的根 出示课本图中草原、沙漠里的植物根系示意图。 这是一幅典型的草原植物的根系分布图。图中植物通过根状茎连成一片,根系的分布浅而密,构成了密密的网状。 这是沙漠植物的两种典型的分布图。图中左侧的是骆驼刺,根系深深扎入地下;右侧的是仙人柱,根系虽然很浅,但扩展得很宽。 草原、沙漠里的植物根系有什么特点? 归纳总结: 植物的根系生长特点与其生长环境有关。 草原上的植物的根密密麻麻联成一个网状,既可以固定泥土,也可以使自己牢牢地固定在地面上;而在沙漠中,由于沙子松散又缺少水分,所以植物的根系都十分发达,有的尽可能往地下伸长,有的尽可能向周围扩大,既可以较好地固定自己,又利于自己充分吸收水分。 三、教学后记: 根长得越深,分布得越广,植物就越不容易被大风刮倒。同时,植物生长需要的水分和各种矿物质,因此根系的分布范围越广越深,才能保证从土壤中获得植物生长所需要的物质。由此说来,植物的根系越发达,对于植物的生长越有利。我们常说“根深叶茂”,正是这个道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