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设计中创新思想的应用

建筑设计中创新思想的应用
建筑设计中创新思想的应用

建筑设计中创新思想的应用

摘要:建筑设计创新已经成为建筑领域的热门之一,越来越多的建筑师开始关注建筑设计创新。在分析建筑设计的目标、建筑设计本质特点以及建筑设计特征的基础上,深入地分析了建筑创新思维的内涵,旨在为提高我国建筑设计的成效提供理论参考。

关键词:建筑设计;创新思想;特征

中图分类号:tu2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引言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建筑的掘起,建筑设计要适应时代的要求,要更上一层楼,就必须不断创新。在建筑设计的过程中,很多优秀的建筑师其设计思想创新意识非常强,但是现实的设计方案严重地脱离了设计的原则,使得建筑物的功能或者视觉效果不好。有的设计对建筑物的功能和类型没有进行清晰的定位,忽视了建筑空间使用的科学性。

1 建筑设计创新思想对实践工作的作用

1.1 有利于建筑设计目标的实现

随着建筑设计研究的不断深入,建筑领域对当前的一些建筑设计理念,产生了一些争论。部分大城市的重点建设项目引发了越来越多的社会争议,建筑设计的理念和目的性成为人们研究的热点。从本质意义上来看,通过建筑人们拥有和使用更为舒适的生活空间,建筑的使用意义仍然是它的第一特点。建筑作为一种物质文化的表现形式,通过不同的类型和空间表现形式,给人们带来艺术的

商业建筑设计要求规范

商店建筑设计规:第一章总则 第1.0.1条为保证商店建筑设计符合适用、安全、卫生等基本要求,特制定本规。 第1.0.2条本规适用于全国城镇及工矿区新建、扩建和改建的商店建筑(含综合性建筑的商店部分)。 第1.0.3条商店建筑设计应符合城市规划和环境保护的要求,并应合理地组织交通路线,方便群众和体现对残疾人员的关怀。 第1.0.4条商店建筑的规模,根据其使用类别、建筑面积分为大、中、小型,应符合表1.0.4的规定。 商店建筑的规模表1.0.4 第1.0.5条商店建筑设计,除应符合本规的规定外,还应符合《民用建筑设计通则》(jgj37-87)以及国家和专业部门颁发的有关设计标准、规和规定。 商店建筑设计规:第二章基地和总平面

第一节选址和布置 第2.1.1条大中型商店建筑基地宜选择在城市商业地区或主要道路的适宜位置。 大中型菜市场类建筑基地,通路出口距城市干道交叉路口红线转弯起点处不应小于70m。 小区的商店建筑服务半径不宜超过300m。 第2.1.2条商店建筑不宜设在有甲、乙类火灾危险性厂房、仓库和易燃、可燃材料堆场附近;如因用地条件所限,其安全距离应符合防火规的有关规定。 第2.1.3条大中型商店建筑应有不少于两个面的出入口与城市道路相邻接;或基地应有不小于1/4的周边总长度和建筑物不少于两个出入口与一边城市道路相邻接。 第2.1.4条大中型商店基地,在建筑物背面或侧面,应设置净宽度不小于4m的运输道路。基地消防车道也可与运输道路结合设置。 第2.1.5条新建大中型商店建筑的主要出入口前,按当地规划部门要求,应留有适当集散场地。

第2.1.6条大中型商店建筑,如附近无公共停车场地时,按当地规划部门要求,应在基地设停车场地或在建筑物设停车库。 第二节步行商业街 第2.2.1条步行商业街应禁止车辆通行,并应符合城市规划和消防、交通部门的有关规定。 第2.2.2条原有城市道路改为步行商业街时,必须具备邻近道路能负担该区段车流量的条件。 第2.2.3条步行商业街的宽度,根据不同情况,应符合下列规定: 一、改、扩建两边建筑与道路成为步行商业街的红线宽度不宜小于10m; 二、新建步行商业街可按街有无设施和人行流量确定其宽度,并应留出不小于5m的宽度供消防车通行。 第2.2.4条步行商业街长度不宜大于500m并在每间距不大于160m处,宜设横穿该街区的消防车道。 第2.2.5条步行商业街上空如设有顶盖时,净高不宜小于5.50m,其构造应符合防火

中国古建筑照明设计灯光表格现手法

中国古建筑照明设计灯光表现手法? 导语 古建筑是城市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反映了一座城市的文化底蕴和历史气息。但由于古建筑的特殊性,照明设计不仅要传达出这些古建筑自有的建筑语汇和文化神韵,还要注意建筑的保护性。那么,中国古建筑照明设计有哪些灯光表现手法?对照明设计和照明产品又提出哪些特殊要求? 照明设计如何展现古建筑神韵 精致的园林、古朴的客家土楼、巍峨的高原庙宇、壮观的沙漠古城,其中独具特色的人字形屋顶、青砖灰瓦、精美的浮雕等,纵使岁月的痕迹斑斑,仍能透析出中国古建筑独特的古典韵味以及丰富的文化涵。古建筑承载着一个城市甚至一个朝代的历史,体现出深厚的文化底蕴,而现代照明设计师通过结合灯光的艺术,赋予了古建筑新的生命力,在黑夜中更好地展现建筑的特点和轮廓。 区别于现代化建筑,作为历史文化遗产的古建筑是不可再生的“资源”,在对其进行照明设计时需避免因照明产生的损害。这对于照明

设计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那么运用怎样的照明设计表现手法才能更好地展现古建筑独有的特色? >>>> 以“面”展现整体光感 从“面”呈现古建筑特色,是目前照明设计师在古建筑照明项目中使用的主要表现手法。 禅影照明设计工程设计总监倪桢表示,对于新建的仿古建筑,通常会要求“见光不见灯”,因为既然是仿古建筑,照明也要尽量仿古,与仿古建筑相结合,灯具不能外露。 “个人建议不用过多表现建筑的细节,应该表现建筑的大面,而不是现在所谓的‘逢柱必打,逢线必勾’。因为中国建筑中有太多雕梁画栋的细节,如果每个都要细细照亮,灯具难以全部隐藏,我们只需将建筑本身的体量表现出来即可。”

“透过不同的灯光强度,产生光影对比,使其在夜间自然产生‘立体感’,进而塑造整体的夜间氛围。” 袁宗南照明设计事务所设计总监袁宗南同样着重在“面”的呈现。 在相应的灯具选取方面,倪桢推荐选用大型投光灯,或者使用那些能与建筑结构相匹配并有效隐藏的线型类产品去表现。值得注意的是,灯具的隐藏需要尽早与建筑设计师确认预留安装节点。 在现实的项目中,大多是仿古建筑,中国美术学院风景建筑设计研究院照明所所长朱剑修表示,这类建筑的照明设计有更多的空间:一是灯具小型化,做好隐藏,通过漫反射光显示建筑的主要构件;其次是根据古建的功能、或者结构主要特色来重点表现,予以精确透光。三是根据场所做些投影,灯光秀,增加场所的表情和气氛,适应现代人审美需求。 >>>> 以尊重及保护历史文化为核心

光与建筑空间浅析

光与建筑空间 【摘要】本文从照明、空间、艺术、精神四个层次说明光与建筑的密切关系,提倡建筑师关注光并利用光创造宜人的人居环境。 【关键字】建筑光空间艺术精神 【Abstract】From the lighting, space, art, spirit that light and building the four levels of the close relationship between light and attention, advocate the architects created by light pleasant living environment. 【Keywords】Architecture Light Space Arts Spirit 建筑作为人类生活的“容器”,她的发展与光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古埃及的“阿蒙神殿”(GreatTemple。fAmmon)、古希腊的“帕狄农神殿”(Parthenon)、古罗马的“万神殿”(Pantheon)……这一个个不朽的建筑杰作是古人对光与建筑的诠释;现代著名建筑大师柯布西埃(LeCorbusier)这 样赞叹光对建筑设计和造型的重要作用,“建筑是对阳光下的各种体量的精确的、正确的卓越的处理。”他和路易斯·康(LouisKahn)等,师法前人用光的技巧,设计出如“郎香教堂”(RonehampChapel)及“金贝尔美术馆”(KimbellArtMuseum)等旷世巨作,日本建筑师安藤忠雄的一系列建筑如“光之教堂”在与光的结合方面达到了很高的境界,堪称是一位用光的大师。 光分为自然光和人造光。当19世纪末爱迪生发明了灯泡,从此便打破了人类几千年来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定律。人类的历史迈入了一个新纪元,人造光填满了入夜之后的世界,延长了人的活动时间,拓展了人的活动空间,显著提高了建筑的使用率,增添了建筑新的光彩—商场的灯光衬托出商品的琳琅满目,夜晚多彩的建筑投射灯透射出建筑或清雅或辉煌的优美轮廓…… 从公元初年(125年)罗马万神庙屋顶上简陋的采光圆洞(直径8.9米)到20世纪末(1999)柏林国会大厦以宏大的镜面和晶莹的玻璃建构的天穹(直径40米);从古代一直延续到19世纪的户户昏冥烛火到现代城市不夜的灯光灿烂,回首城市和建筑发展的历史进程,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光技术和光文化同城市和建筑同步发展前进的足迹,也能看到采光照明的技术进步对城市和建筑面貌及现代城市生活产生了多么重要的影响。随着社会进步、建筑技术及文化的不断发展,建筑师对光在建筑设计中应用的认识层次也不断提高。概括起来,建筑师对光的认识有几个层次:一、照明光;二、空间光;三、

建筑设计规范大全

建筑设计规大全 1 总则 1.0.1为保障城市居民基本的住房条件,提高城市住宅功能质量,使住宅设计符合适用、安全、卫生、经济等要求,制定本规。 1.0.2本规适用于全国城市新建、扩建的住宅设计。 1.0.3住宅按层数划分如下: 一、低层住宅为一层至三层; 二、多层住宅为四层至六层; 三、中高层住宅为七层至九层; 四、高层住宅为十层及以上。 1.0.4住宅设计必须执行国家的方针政策和法规,遵守安全卫生、环境保护、节约用地、节约能源、节约用材、节约用水等用关规定。 1.0.5住宅设计应符合城市规划及居住区规划的要求,使建筑与周围环境相协调,创造方便、舒适、优美的生活空间。 1.0.6住宅设计应推行标准化、多样化,积极采用新技术、新材料、新产品,促进住宅产业现代化。 1.0.7住宅设计应在满足近期使用要求的同时,兼顾今后改造的可能。 1.0.8住宅设计应以人为核心,除满足一般居住使用要求外,根据需要应满足老年人、残疾人的特殊使用要求。 1.0.9住宅设计除应符合本规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的有关强制性标准的规定。 2.术语 2.0.1 住宅 residential buildings 供家庭居住使用的建筑。 2.0.2 套型 dwelling size 按不同使用面积、居住空间组成的成套住宅类型。 2.0.3 居住空间 habitable space 系指卧室、起居室(厅)的使用空间。 2.0.4 卧室 bed room 供居住者睡眠、休息的空间。

2.0.5起居室(厅) living room 供居住者会客、娱乐、团聚等活动的空间。 2.0.6厨房 kitchen 供居住者进行炊事活动的空间。 2.0.7卫生间 bathroom 供居住者进行便溺、洗浴、盥洗等活动的空间。 2.0.8使用面积 usable area 房间实际能使用的面积,不包括墙、柱等结构构造和保温层的面积。 2.0.9标准层 typical floor 平面布置相同的住宅楼层。 2.0.10层高 storey height 上下两层楼面或楼面与地面之间的垂直距离。 2.0.11室净高 interior net storey height 楼面或地面至上部楼板底面或吊顶底面之间的垂直距离。 2.0.12阳台 balcony 供居住者进行室外活动、晾晒衣物等的空间。 2.0.13平台 terrace 供居住者进行室外活动的上人屋面或由住宅底层地面伸出室外的部分。 2.0.14过道 passage 住宅套使用的水平交通空间。 2.0.15壁柜 cabinet 住宅套与墙壁结合而成的落地贮藏空间。 2.0.16吊柜 wall-hung cupboard 住宅套上部的贮藏空间。 2.0.17跃层住宅 duplex apartment 套空间跨跃两楼层及以上的住宅。 2.0.18自然层数 natural storeys 按楼板、地板结构分层的楼层数。 2.0.19中间层 middle-floor 底层和最高住户入口层之间的楼层。

国家住宅建筑设计规范

1、商品房的楼层空间高度标准国家住宅建筑设计规范 第六节层高和净高 第 2.6.1 条住宅层高不应高于 2.80m 。 第 2.6.2 条卧室、起居室的净高不应低于 2.40m ,其局部净高不应低于2m。 第 2.6.3 条利用坡屋顶内空间作卧室时,其一半面积的净高不应低于 2.10m ,其余部分最低处高度不宜低于 1.5m。 第264条厨房的净高不应低于 2.20m,卫生间、厕所、贮藏室的净高不应低于2m。 第 2.6.5 条卫生间、厕所内采用蹲式大便器时,其蹲位处地面距上部存水弯的净高不应 低于 1.90m。 以上谈到的层高的国家标准只是层高的最低标准,如果购房合同中买卖双方对层高另有约定(该约定必须高于国家标准,否则无效),则开发商交房时应当达到约定的标准 2、国家商品房交房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2005年11月30日住宅应满足下列条件,方可交付用户使用:由建设单位组织设计、施工、工程监理等有关单位进行工程竣工验收,确认合格;取得当地规划、消防、人防等有关部门的认可文件或准许使用文件;在当地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进行备案;小区道路畅通,已具备接通水、电、燃气、暖气的条件。 弱势群体的权利:十种情况下可依法拒绝收房根据《住宅建筑规范》、《商品房销售管理办法》、《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商品房买卖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司法解释)等相关法规,消费者遇到下列情况之一可不收楼: 1、不具备小区道路畅通,已接通水、电、燃气、暖气的条件的”: 依据:《住宅建筑规范》第11.0.1-2 条 2、未取得《竣工验收备案表》的: 依据:《住宅建筑规范》第11.0.1-1 条 3、不提供《住宅工程质量分户验收记录》的: 依据:《济南市住宅工程质量分户验收管理(暂行)办法》第十三条 4、开发商无故比原合同约定延迟交楼,经购房人催告后超过三个月交房的: 依据:司法解释第十五条 5、开发商未经有关部门批准,擅自改变房屋结构及合同中约定的配套环境的: 依据:《商品房销售管理办法》第二十四条第一款 6、开发商经批准改变商品房规划设计未经买家认可的: 依据:《商品房销售管理办法》第二十四条第二款 7、不能提供有资质的测绘部门房屋面积实测数据的: 依据:《商品房销售管理办法》第三十四条 8、合同没有约定,且房屋实际交付面积比原合同规定误差比绝对值超过3%(不含3%)的,可拒绝收房,并解除购房合同: 依据:司法解释第十四条 9、经符合资质的质量检测机构核验,房屋主体结构质量确实不合格的: 依据:司法解释第十二条 10、房屋质量问题严重影响正常居住使用的:依据:司法解释第十三条 3、《商品房买卖合同》逾期履行违约金标准 一般原则:按合同约定的违约责任为标准来计算违约金;合同没有约定的,按逾期履行的天数依逾期贷款利息标准来确定。 4、容积率、绿化率国家标准 一个良好的居住小区,高层住宅容积率应不超过5,多层住宅应不超过3,绿化率应不 低于30% 。

灯光照明的重要性

灯光的重要性 当代简约的设计主导 在多年的设计理念中,认为简约的线条及铺排是最核心一环。简洁的设计才能真正的引人入胜,给人真正的享受;相反,太矫饰、繁杂的编排,只会增添许多不必要的元素,有悖于整体设计中增强室内净空感的宗旨。 而最重要的是怎样建立完善的空间结构,让空间传递出不同的气氛和层次感以至喜、怒、哀、乐各种情感,变得与人更加亲近,带来随时的惊喜。这在我的设计作品及最近与多个客户的交谈中多有阐述与认同。 灯光的重要性 在现在的设计工程档案中,不难发现各式各样的灯光主题贯穿于其中,影交集处处皆是,缔造出不同的气氛及多重的意境。 间接照明 灯光可以说是一个较灵活及富有趣味的设计元素,可以成为气氛的催化剂,是一室的焦点及主题所在,也能加强现有装潢的层次感。 一般而言,灯光编排可以分为直接和间接两种。 直接灯光泛指那些直射式的光线,如吊灯及射灯等,光线直接散落在指定的位置上,投射出一圈圈的光影,作照明或突出主题之用,直接、简单。 间接灯光在气氛营造上则能发挥独特的功能性,营造出不同的意境。它的光线不会直射至地面,而是被置于壁凹、天花背后,或是壁面铺饰的背后,光线被投射至墙上再反射至地面,柔和的灯光仿佛轻轻地洗刷整个空间,温柔而浪漫。 这两种灯光的适当配合,才能缔造出完美的空间意境。一些明亮活泼,一些柔和蕴藉,才能透过当中的对比表现出灯光的独有个性,散发出不凡的艺韵。 在家居灯光的运用上卧室要温馨,书房和厨房要明亮实用,客厅要丰富、有层次、有意境,餐厅要浪漫,卫生间要温暖、柔和。这样的灯光编排我想已达到它的最高效能了。新世纪伊始,建筑环境照明设计在国际上有什么动向?我国建筑环境照明设计的现状与前景

浅析建筑设计中自然光设计手法的应用

浅析建筑设计中自然光设计手法的应用 发表时间:2020-04-13T07:11:36.118Z 来源:《建筑细部》2019年第21期作者:汪远航1 郑建2 [导读]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我国的经济水平得到了有效的提升,在这样的前提条件之下,人们的生活质量得到了有效的改善。人们对生活的要求越来越高。在人们的生活环境中,对室内的采光环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能够让建筑实现绿色环保的可持续发展,因此需要在建筑的设计过程中结合自然光设计手法,更好的利用自然光,为室内的采光环境得到更好的体现。 汪远航1 郑建2 1.杭州余杭经济开发建设有限公司杭州市 311100; 2.杭州力悦房地产集团有限公司杭州市 310000c 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我国的经济水平得到了有效的提升,在这样的前提条件之下,人们的生活质量得到了有效的改善。人们对生活的要求越来越高。在人们的生活环境中,对室内的采光环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能够让建筑实现绿色环保的可持续发展,因此需要在建筑的设计过程中结合自然光设计手法,更好的利用自然光,为室内的采光环境得到更好的体现。本文主要分析了自然光的特点,并且通过自然光的设计手法在建筑设计中的具体应用。 关键词:建筑工程;自然光设计手法;应用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人们对建筑室内采光环境也有了更高的要求有了更高的要求。为了是现代建筑实现绿色、环保、可持续发展展,需要在建筑的设计过程中结合自然光设计手法,以便于更加充分的利用自然光加充分的利用自然光,提升建筑室内采光性能[1]。 1当前建筑设计中关于自然光设计的必要性 近年来近年来,随着国内城镇化推进脚步的不断加快,在一些较为偏远的地区也出现了高楼大厦林立的画面为偏远的地区也出现了高楼大厦林立的画面,但是也出现了较多的弊端较多的弊端。其中之一是部分建筑物的设计不够合理,所以,投射在建筑表面的自然光对于人类的居住环境也难免会产生较大的影响较大的影响,在无形之中影响着人民的身体健康[2]。此外,在最为重要的一方面就是自然光的照射不够科学合理为重要的一方面就是自然光的照射不够科学合理。目前较多的建筑设计中不能够充分反射当天的自然光的建筑设计中不能够充分反射当天的自然光,就会使得室内的采光面积受到较大的影响的采光面积受到较大的影响,这将大大的影响人民的生活便利性利性。如果室内的居民长期受到这些因素的干扰,也会对自身的健康造成危害身的健康造成危害。如果建筑中的自然光的照射面积较大,这也会造成的一定的光污染这也会造成的一定的光污染。强烈的阳光照射不但会影响居民的皮肤健康民的皮肤健康,长此下去还会增大患皮肤癌的概率。 2自然光在建筑中的作用 2.1凸显建筑的独特魅力 自然光伴随着地球的转动,在地面上会呈现出规律性的变化,其照射地面以及建筑物的角度也会随着时间不断变化,在不同的时间段,光的入射以及折射情况变化有规律可循。自然光的照射会受到天气情况的影响,在入射角度比较小的情况下,自然光会出现色温下降以及波长变化的情况,在入射角比较大的情况则出现完全相反的表现。光谱的主要成分以及光的色温是影响建筑物色彩的最重要因素,不同的色温以及光谱会使人产生截然不同的感受。在当前时代发展中,建筑行业的设计内容创新性逐渐被人们发掘。建筑学已经成为与自然生态联系在一起的艺术设计,其不仅具备实用性的价值,还具备了美化性的价值。设计师们努力营造建筑中的自然之美,让建筑和自然产生不可或缺的联系[3]。其中有一些著名的建筑师将复杂的设计和自然植物的弯曲形态联系在一起,让建筑的视觉效果和应用效果都能够提升。 2.2应用自然光的重要意义 我国当前的发展处于人口密度大,经济发展较快,但环境污染问题逐渐加重的趋势,在大量浪费资源的情况下,国民居住的环境逐渐被破坏,人们在实现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也产生了严重的经济和环境不协调的问题。所以,在进行基础建设的时候,人们需要考虑绿色建筑的重要意义,不仅要让建筑的设计随着经济的发展而变化,还需要让建筑设计的材料和设备选用更加节能健康。让人们在生态平衡的环境中生存工作,这样才能保证人们的生产劳动和自然环境之间的和谐发展。而自然光应用在建筑中时,不仅能够有效的促进建筑的美观,还能够利用自然光的不同角度,实现可再生资源的利用。让人们在舒适的环境中,合理的利用自然光,同时强化建筑设计的优质发展,其产生的意义极为重要。 3自然光设计手法在建筑设计中的具体应用

建筑物理在设计中的运用

1.在建筑设计中是如何考虑建筑的热环境、声环境和光环境影响的: 以大三上学期课程设计作业“旧厂房改造和建筑系馆设计”方案具体说明: 热环境 1)遮阳: 阅览室和教学楼部分西向采用竖向遮阳板,当时考虑到是给儿童使用的建筑,于是 选择了黄色和红色比较活泼的颜色。但是学习了建筑物理后觉得应该采用浅色的遮 阳板效果更好。此处的遮阳板可以手动调节角度,可以根据季节天气的不同自由控 制,同时活动的遮阳板增加了建筑的趣味性,符合小学的特性。 2)利用太阳能: 在教学楼屋顶上放置太阳能电池板,收集和 利用太阳能。夏天的时候可以给室内制冷系 统或风扇部分供电。 3)保温墙体: 外保温墙体,可以有效保暖隔热,维护室内热环境的舒适,减少能源的使用。 4)合理开窗: 使用断热桥铝合金窗框+高绝热、高透光Low-E玻璃 窗框:传热系数k = 1.61 w/m2·k 玻璃:传热系数k = 0.85 ~ 1.7 w/m2·k 太阳得热SHGC = 0.32 ~ 0.62 遮阳系数SC = 0.28 ~ 0.71 透光率V.C = 61% ~ 73% 窗实际传热系数:k = 1.42 ~ 1.70 w/m2·k

5)屋顶、外墙绿化: 当建筑朝向为正西时,建筑室内热环境受太阳辐射的影 响最为明显,太阳辐射得热量最大。因此,分别建立西向 外墙有绿化和西向外墙无绿化房间模型,外墙绿化模式 为植物贴附建筑表面。 对于西安地区,夏季室外空调设计参数为:干球温度td = 3512 ℃,湿球温度ts = 26 ℃,焓值hw =80184 kJPkg。可 知外墙绿化平均气温下降幅度为3~5 ℃,本文取最低 值 3 ℃,即t′w = 3212 ℃。可得h′w = 77172 kJPkg[6 ] 。设室内空气干球温度tn = 26 ℃,相对湿度φ =65 % ,则h′n = hn = 61163 kJPkg ,由此,可以看出当采 用墙体绿化后,空调负荷降低率至少有10 %。 6)热缓冲中庭: 冬季,该中庭是一个全封闭的大暖房。在“温室作用”下,成为大开间部室的热缓 冲层,有效地改善了教室热环境并节省供暖的能耗。 在春秋季节,它是一个开敞空间,室内和室外保持良好的空气流通,有效的改善了 工作室的小气候。 ●光环境 1)建筑朝向:根据建筑不同的功能朝向布置也不同。教学楼南北向布置,教室南向采 光光线充足。卫生间配电室开水房等服务性用房北向布置。 2)建筑间距:两排教学楼之间最小间距25m,保证北边的教学底层教室的正常采光。 ●声环境 1)建筑间距:两排教学楼之间最小间距25m,一方面是为了采光,还有一个重要原 因是相邻教学楼的噪声间距,两栋教学楼之间声音互不相干扰。 2)植被隔声:操场、篮球场和教学区用一排数目间隔开来,可以减少噪声对教室和办 公的干扰。

《民用建筑设计统一标准》GB 50352-2019

《民用建筑设计统一标准》GB 50352-2019 目录 1总则 2术语 3基本规定 3.1 民用建筑分类 3.2 设计使用年限 3.3 建筑气候分区对建筑基本要求 3.4 建筑与环境 3.5 建筑模数 3.6 防灾避难 4规划控制 3.6 防灾避难 4.1 城乡规划及城市设计 4.2 建筑基地 4.3 建筑突出物 4.4 建筑连接体 4.5 建筑高度 5场地设计 5.1 建筑布局

5.2 道路与停车场 5.3 竖向 5.4 绿化 5.5 工程管线布置 6建筑物设计 6.1 建筑标定人数的确定 6.2 平面布置 6.3 层高和室内净高 6.4 地下室和半地下室 6.5 设备层、避难层和架空层 6.6 厕所、卫生间、盥洗室、浴室和母婴室6.7 台阶、坡道和栏杆 6.8 楼梯 6.8 楼梯 6.9 电梯、自动扶梯和自动人行道 6.10 墙身和变形缝 6.11 门窗 6.12 建筑幕墙

6.13 楼地面 6.14 屋面 6.15 吊顶 6.16 管道井、烟道和通风道 6.17 室内外装修 7.4 声环境 7室内环境 7.1 光环境 7.2 通风 7.3 热湿环境 7.4 声环境 8建筑设备 8.1 给水排水 8.2 暖通空调 8.3 建筑电气 8.4 燃气 本标准用词说明 引用标准名录 1总则 1 总则

1.0.1 为使民用建筑符合适用、经济、绿色、美观的建筑方针,满足安全、卫生、环保等 基本要求,统一各类民用建筑的通用设计要求,制定本标准。 1.0.2 本标准适用于新建、扩建和改建的民用建筑设计。 1.0.3 民用建筑设计除应执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外,尚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应按可持续发展的原则,正确处理人、建筑和环境的相互关系。 2 必须保护生态环境,防止污染和破坏环境。 3 应以人为本,满足人们物质与精神的需求。 4 应贯彻节约用地、节约能源、节约用水和节约原材料的基本国策。 5 应满足当地城乡规划的要求,并与周围环境相协调。宜体现地域文化、时代特色。 6 建筑和环境应综合采取防火、抗震、防洪、防空、抗风雪和雷击等防灾安全措施。 7 应在室内外环境中提供无障碍设施,方便行动有障碍的人士使用。 8 涉及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历史文化街区、文物保护单位、历史建筑和风景名胜区、 自然保护区的各项建设,应符合相关保护规划的规定。 ▼展开条文说明 1.0.4 民用建筑设计除应符合本标准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术语 2 术语 2.0.1 民用建筑civil building 供人们居住和进行公共活动的建筑的总称。 2.0.2 居住建筑residential building 供人们居住使用建筑。

建筑室外灯光艺术设计

建筑室外灯光艺术设计 作者:万敏转贴自:点击数:414加入时间:2004-11-14 18:09:46 一.综述 建筑室外灯光艺术古皆有之,伊斯兰礼拜寺的光塔除导引教徒外还有一很重要的作用便是烘托寺庙的神秘气氛;埃及亚历山大城的灯塔既是城市的标志,又为一航海导引。中国古代的城市灯光很多文学家均有描述。苏轼曾写道:“灯光钱塘三五夜,明月如霜,照见人如画”,这里描写了用灯光装扮的城市轮廓,在明月之下游人如梭。辛弃疾有“元夕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那人却在灯光阑珊处。”这里讲的灯有造型,还有运动。李清照有“去年元月时,花市灯如昼”这里诗人描述了灯的亮度。早在唐代我国的庭院中就使用石灯笼作照明亮化用具。随着我国物质文明程度的提高,很多大城市均开始实施“亮起来工程”,为的是使城市有一个靓丽的夜色、全方位展示城市的形象与活力。“亮起来”是城市国际化的标志之一。一个良好的城市夜间形象更能反映一个城市的开放性,在吸引外资、发展旅游观光以至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等方面均有莫大好处。 二.设计原则及艺术处理方式 1.灯光的艺术氛围 灯光艺术起源应在室内。基督教中芸芸众生均在基督的光耀中生存,一本圣经到处充满着光明与黑暗的抗争,因此基督教堂特别讲究用光,而所有的光学氛围的制造均聚焦圣坛。白天自然光线有组织地汇集于圣坛,夜间则烛光如昼。像基督教堂这样利用光线人格化地处理建筑室内空间的动机便是室内灯光艺术的肇源。早在5000多年前,我国湖北应城门板湾建筑遗址中便已有了造型精致、方正的火坑;其位置恰在一构造精美的落地窗前,这说明古人将火炕不仅作为烹饪食品、保存火种的器具;而且火炕本身也是被造型的对象及营造室内家庭生活气氛的灯具。加工甲骨文中的灯字 1.符合美学规律

建筑设计规范完整版本

建筑设计规范大全(电子版) 通路出口距城市干道交叉路口红线转弯起点处不应小于70m。 第5.4.4条风管不宜穿过防火墙和变形缝。如必须穿过时,应在穿过防火墙处设防火阀;穿过变形缝处,应在两侧设防火阀。 <文化馆建筑设计规范> 远离污染源 一、功能分区明确,合理组织人流和车辆交通路线,对喧闹与安静的用房应有合理的分区与适当的分隔; 二、基地按使用需要,至少应设两个出入口。当主要出入口紧临主要交通干道时,应按规划部门要求留出缓冲距离; 当文化馆基地距医院、住宅及托幼等建筑较近时,馆内噪声较大的观演厅、排练室、游艺室等,应布置在离开上述建筑一定距离的适当位置,并采取必要的防止干扰措施 三、舞厅应具有单独开放的条件及直接对外的出入口。 第3.3.1条学习辅导部分由综合排练室、普通教室、大教室及美术书法教室等组成。其位置除综合排练室外,均应布置在馆内安静区。 七、综合排练室的主要出入口宜设隔声门。 一、美术书法教室宜为北向侧窗或天窗采光 第3.1.3条文化馆设置儿童、老年人专用的活动房间时,应布置在当地最佳朝向和出入安全、方便的地方,并分别设有适于儿童和老年人使用的卫生间。 第4.0.7条展览厅、舞厅、大游艺室的主要出入口宽度不应小于1.50m。 第4.0.8条文化馆屋顶作为屋顶花园或室外活动场所时,其护栏高度不应低于1.20m。 <商店建筑设计规范> 第2.1.3条大中型商店建筑应有不少于两个面的出入口与城市道路相邻接;或基地应有不小于1/4的周边总长度和建筑物不少于两个出入口与一边城市道路相邻接。 第2.1.4条大中型商店基地内,在建筑物背面或侧面,应设置净宽度不小于4m的运输道路。基地内消防车道也可与运输道路结合设置。 商店建筑按使用功能分为营业、仓储和辅助三部分。 三、供轮椅使用坡道的坡度不应大于1∶12,两侧应设高度为0.65m的扶手,当其水平投影长度超过15m时,宜设休息平台。 <电影院建筑设计规范> 第2.0.1条电影院基地选择应根据当地城镇建设总体规划,合理布置,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建筑设计中光与影的运用

建筑设计中光与影的运用 【摘要】太阳将光明赐给我们的同时,也把黑暗给了我们。光明与黑暗在人类的建设活动中此消彼长,当一面高墙被竖起时!在它的背面拖出长长的影子,这影子是黑暗的精华。光影是表达建筑艺术的强大手段。离开了光影交织,空间将会沉闷,缺乏活力;离开了光影,材质也无法充分表现其色泽与质感;离开了光影,建筑如同没有充分显影的底片,缺少了高调与低调。本分分析了建筑光与影的营造,探讨了建筑设计中对光与影的运用。 【关键词】建筑设计光影运用 光影是建筑设计中一个重要的考量因素,是建筑设计成功与否,是否具有实用价值和艺术价值的一个重要表现方面。当前的设计,对于光由于过度的开发利用,已经是人们对光的文化体感、审视心理和生态环境失去了平衡,需要在今后的设计中加以考虑。 一、建筑光与影的营造 光与影是建筑设计中必须考虑的一个重要因素,这是居于其中的人必备的生态环境构成条件。 1、光与影对建筑自然生态营造 这里所说的光与影对自然生态的营造,主要是自然光。自然光包括日光、月光、星光等。在自然光与影的生态营造中,建设设计采用的几种常见的方法,比如引光、透光、反射灯方法的应用。引光主要是设计师将建筑作为一个容器,尽可能巧妙的将光引入其中,通过不同的采光口,将室外的自然光线引入其中。自然光可以是顺光、侧光、定光等,根据光的类型不同,采光口的设计不同,引入的光则会有不同的效果。透光则主要是在建筑中使用各类透光材料,将自然光引入室内。光线的强弱以及效果如何,取决于透光材料的资质和性能。除了引光、透光还有反射光,反射光主要是设计者利用一些反射材料,将室外光线反射到室内,不同的反射光营造出来的生态效果是不一样的。当然也有其他综合利用的一些手段,基本上都是利用室外的自然光,将室内的光与影营造出来,构建一种易居的光影生态环境。 自然光影的生态营造,在运用以上手段时,还需要考虑对光引用的一些基本原则,比如均衡稳定原则,人感受光影是依靠眼睛,而稳定均衡的光影,能够让眼睛感受到安全、愉快。否则就容易产生不良的体验。其次,对自然光的引入还要考虑对称互补的原则,单一的光并不符合人居住生态的自然化,而光与影的对称,平衡,有助于建筑内部自然生态的形成。再就是要讲究韵律和节奏。自然光的变化是有节奏的,有自己的规律性和节奏感,这种节奏感给人带来感受自然的环境和契机,因此建筑设计也需要考虑自然光引入过程中的节奏感和韵律的变化。

光环境在室内设计中的作用

光环境在室内设计中的作用 姓名:王本冬专业:12级室内设计学号:02120101040105 指导教师:陈江红 内容摘要:当今社会人们生活水平逐渐提高,人们对住的环境要求越来越高。在二十一世纪我们对自己的生活质量方面有着相当大的提高。其中光环境对室内设计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据统计资料表明:正常人每天接受的外界信息中,超过80%的信息量是通过视觉器官接受而来的,而空间的光环境为视觉感官接受信息创造了必要的条件。因此,营造优良的光环境有利于人们更好地获取外界信息。随着我国经济文化的飞跃发展,室内的光环境设计须跟上潮流的步伐,从原来单纯的基本照明需求的满足,发展到追求舒适宜人的灯光环境,再上升到具有审美价值的光环境艺术。我们提倡用绿色环保的方式来营造我梦里想的温馨的家,来创造我们需要的环境。室内设计中的光环境能反映出一个人的品味和性格……可想而知光环境在室内设计中的作用是不可低量的。 关键词:光环境、室内设计、精神、空间、性格 光环境设计:光环境设计是现代建筑设计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其目的是追求合理的设计标准和照明设备,节约能源,使科学与艺术融为一体。 光环境和空间两者的关系:光环境和空间两者有着互相依赖、相辅相成的关系。空间中有了光, 才能发挥视觉功效, 能在空间中辨认人和物体的存在; 同时光也以空间为依托显现出它的状态、变化(如控光、滤光、调光、混光、封光等) 及表现力。

在室内空间中光通过材料形成光环境, 例如光通过透光、半透光或不透光材料形成相应的光环境。此外, 材料表面的颜色、质感、光泽等也会形成相应的光环境。 在环境艺术设计中光的应用对设计的效果有很大的作用。在室内的设计中是必不可少的。好的设计可以渲染出各种各样的气氛,可以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给人以精神上的升华和陶冶。更具不同的场合环境应用不同的光环经效果,不同的人群设计不同的灯光。甚至不同的时间有不同的光环境。总之是灵活多变的但求合理人性化。 英国著名建筑师理查德·罗杰斯说:“建筑是捕捉光的容器,就如同乐器捕捉音乐一样,光需要使其展示的建筑。”的确,光是建筑的灵魂,没有光,视觉无从谈起,建筑形式元素中的形态、色彩、质感依托光的能量,使我们体验到建筑在四季中的变化及一天中早、午、晚的差异。光与影所渲染的建筑,提升了环境质量,使我们自然地融入光与建筑交织所凝结的意境之中。建筑设计思维的发展促进了人们对光的认识,光的作用愈加从室外转向室内、从功能转向精神。观念的转变带动建筑设计的进步,使建筑水平跃入新的层次。 以造型为手段塑造建筑而建立的古典建筑的思维模式代表了古人对建筑的评判标准,这种评判标准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和广泛的文化基础,一直延续到上世纪初现代主义的诞生。这种造型主义的表现重点集中在建筑外部形式元素,如体现建筑的体量感、凹凸变化、比例尺度等审美意识,光的运用大多局限在室外造型方面以突现建筑本

建筑设计规范大全

建筑设计规范大全 1 总则 1.0.1为保障城市居民基本的住房条件,提高城市住宅功能质量,使住宅设计符合适用、安全、卫生、经济等要求,制定本规范。 1.0.2本规范适用于全国城市新建、扩建的住宅设计。 1.0.3住宅按层数划分如下: 一、低层住宅为一层至三层; 二、多层住宅为四层至六层; 三、中高层住宅为七层至九层; 四、高层住宅为十层及以上。 1.0.4住宅设计必须执行国家的方针政策和法规,遵守安全卫生、环境保护、节约用地、节约能源、节约用材、节约用水等用关规定。 1.0.5住宅设计应符合城市规划及居住区规划的要求,使建筑与周围环境相协调,创造方便、舒适、优美的生活空间。 1.0.6住宅设计应推行标准化、多样化,积极采用新技术、新材料、新产品,促进住宅产业现代化。 1.0.7住宅设计应在满足近期使用要求的同时,兼顾今后改造的可能。 1.0.8住宅设计应以人为核心,除满足一般居住使用要求外,根据需要应满足老年人、残疾人的特殊使用要求。 1.0.9住宅设计除应符合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的有关强制性标准的规定。 2.术语 2.0.1 住宅 residential buildings 供家庭居住使用的建筑。 2.0.2 套型 dwelling size 按不同使用面积、居住空间组成的成套住宅类型。 2.0.3 居住空间 habitable space 系指卧室、起居室(厅)的使用空间。 2.0.4 卧室 bed room

供居住者睡眠、休息的空间。

2.0.5起居室(厅) living room 供居住者会客、娱乐、团聚等活动的空间。 2.0.6厨房 kitchen 供居住者进行炊事活动的空间。 2.0.7卫生间 bathroom 供居住者进行便溺、洗浴、盥洗等活动的空间。 2.0.8使用面积 usable area 房间实际能使用的面积,不包括墙、柱等结构构造和保温层的面积。 2.0.9标准层 typical floor 平面布置相同的住宅楼层。 2.0.10层高 storey height 上下两层楼面或楼面与地面之间的垂直距离。 2.0.11室内净高 interior net storey height 楼面或地面至上部楼板底面或吊顶底面之间的垂直距离。 2.0.12阳台 balcony 供居住者进行室外活动、晾晒衣物等的空间。 2.0.13平台 terrace 供居住者进行室外活动的上人屋面或由住宅底层地面伸出室外的部分。 2.0.14过道 passage 住宅套内使用的水平交通空间。 2.0.15壁柜 cabinet 住宅套内与墙壁结合而成的落地贮藏空间。 2.0.16吊柜 wall-hung cupboard 住宅套内上部的贮藏空间。 2.0.17跃层住宅 duplex apartment 套内空间跨跃两楼层及以上的住宅。 2.0.18自然层数 natural storeys 按楼板、地板结构分层的楼层数。 2.0.19中间层 middle-floor

风水理论在建筑景观设计中的运用

风水理论在建筑景观设计中的运用 摘要:现代景观设计是经济、技术、艺术、哲学、历史等各种要素的综合体, 作为一种文化,其具有时空和地域性,各种环境、各种文化状况下的文脉和条件,是不同国度、不同民族、不同生活方式和生产生活环境中的反应,同时这一文化 特点又和社会的发展水平有着密切关系。本文就针对风水理论在建筑景观设计中 的应用策略进行深入探讨。 关键词:风水理论;建筑;景观;设计 21世纪初,景观设计学在中国发展起来并确立了“景观设计师”这个职业,而 中国风水学已经贯穿了中华上下五千年文化,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风水一词最 早出于晋代郭璞的《葬经》:“气乘风则散,届水则止,古人聚之使不散,行之使有止,故谓之风水。”按照风水理论,出于“天人合一”、“天人感应”的目标,追求 的是人与自然的一种和谐的关系,追求优美的、赏心悦目的自然和人为环境。理 论认为,居住环境不仅要有良好的自然生态,也要有良好的自然景观和人为景观。近年来随着传统文化的复苏和中国文化在世界范围的影响越来越广泛,中国风水 学重新泛发光彩,在今天我们应该怎样看待这两个“事物”,处理好它们之间的关 系和相互影响,是中国当代景观设计与文化传承的必经之路。 1、风水学与生态的关系 当今住宅环境设计中,生态型住宅的提法已逐渐成为房地产的-大卖点,同时 也满足人们对回归大自然的美好愿望。“天人合一”思想包含了现代自然生态学的 原理。“天人合一”强调人要顺应“天道”,以自然为本,人类只有选择合适的自然 环境,才有利于自身的生存和发展。我们不能违背自然规律行事,只有认识、把 握自然规律,并加以运用。风水理论认为,住宅环境的规划设计,就是以自然生 态系统为摹本来构建人为的生态系统。“风、水”实际上就是生态环境因子,风水 发展成一种理论产生于以农业经济为基础的社会中,是我国古代为阳基阴宅建设 选址的一种应用地理理论。古人就把“风、水”自然生态因子运用到人们生活生产中,更好地适应自然,改造自然,实现天人合一。风水学中包含了许多与环境相 协调的艺术。生态是天人合一的基础,是人类生存和延续的根本。所以,认识到 风水与生态的关系,就能更好地应用风水,处理好风水与环境、生态、艺术的关 系问题。随着世界工业化进程的加剧,人与环境的矛盾越来越突出。走可持续发 展之路,是人类在全球性环境危机日益加剧的现实中,反思工业文明以来的发展 历程后得出的结论。可持续发展,按照布伦特兰(GroHarlemBrundtland)领导的 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的定义,是指“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面对这项复杂的工作,中国传统文化显示出巨大的潜力。这不仅因为天人关系(即人与自然的关系)一直是中国古代思想的基本主题,而且由于整个中国文化始终对人与自然和谐的观念有着深刻的体认。促成这一古 老的文化传统与当代世界的对话,具有历史性的意义。从实践上看,这将会对人 类文明的进程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 2、风水理论在建筑景观设计中的运用 2.1风水学的文化引承 中国风水学发展过程中伴随着“景观设计学”的影子,也就是说“景观设计学” 这个词还没被定义前,中国风水学所从事的内容包含了现代景观设计学所从事的

建筑设计服务标准

中国勘察设计协会文件 中设协字[2016] 89号 关于建筑设计服务成本要素信息统计分析情况的通报 各地方、各部门勘察设计同业协会,解放军工程建设协会,中国勘察设计协会各分支机构,各会员单位: 为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维护建筑设计市场公平有序的竞争环境,确保建筑工程的设计质量,中国勘察设计协会建筑设计分会组织开展了建筑设计服务成本要素信息统计分析工作,对全国百余家建筑设计单位2013年至2015年三个年度建筑设计服务成本要素信息进行了调查、统计、测算和分析。 本次设计服务成本调查工作,对全国各地区不同类型的建筑设计单位进行了抽样调查,主要收集了建筑设计服务范围和内容、服务收入、成本构成、直接人工成本及其占总成本的权重比例、服务项目人力资源要素配置、对应建筑工程建安费的设计基本服务成本(含税金)等大量生产要素数据信息,采集的数据在建筑设计行业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建筑设计分会组织行业专家对采集的大量数据信息进行了汇总、分析与归纳,并组织了多轮次的研讨和论证,形成了建筑设计服务两类成本要素信息,一类是建筑设计服务不同等级工程技术人员的直接人工成本信息,另一类是对应不同额度建安费的设计基本服务成本(含税金)的信息。现将建筑设计服务两类成本要素信息予以通报,供建筑设计市场各相关方参考。

由于建筑设计市场不断发展变化,中国勘察设计协会将持续开展建筑设计服务成本要素的调查、统计与分析工作,并不定期进行相关信息通报,以反映建筑设计市场的成本现状,为维护建筑设计市场秩序,反对不正当竞争,保证工程设计质量提供信息支持。 附件: 表一建筑设计服务直接人工成本与人工日法综合成本系数信息表 表二建安费与设计基本服务成本对应信息表 表三建筑设计其他服务成本附加系数信息表 中国勘察设计协会 2016年12月26日附表一建筑设计服务直接人工成本与人工日法综合成本系数信息表 技术人员等级直接人工成本 (元/人工日) 人工日法综合成本 教授(研究员)级高级工程(建筑)师2679 2.75 高级工程(建筑)师2083 2.45 工程(建筑)师1765 2.15 初级技术人员1176 2.00 注: 1.“直接人工成本”是指建筑设计服务过程中人员的工资、津贴、社会保险和 福利等支出。

光影在建筑设计中的运用

光影在建筑设计中的运用 在现代社会快速发展的形势下,人们的审美意识在逐步的提高,对于建设设计而言,已经不仅停留在居住的舒适度方面,而是更加重视在一些艺术效果方面的呈现,为人们带来视觉享受。文章阐述了将光影应用在建筑设计中的方法,将美学与光影在建筑设计中充分的展现出来,对于建筑设计的层次有更高的提升。 标签:空间体验;光影;建筑设计 1 引言 在建筑设计中,设计的效果是人们通过视觉来体验的,视觉效果也是建筑设计所能够呈现出来的直接效果。在进行建筑设计的过程中,通过空间造型,将光影效果运用其中,可以形成强烈的光效感应。将光影效果合理的运用到建筑设计中,可以让人在视觉上和外在感知上有强烈的感应,能够在灵魂上产生一定的感召力,将内心深处的情绪唤醒。所以说成功的光影效果的运用,可以为建筑设计增添很多的光彩,发掘无限的潜能。 光影效果的运用,主要指的是利用自然光在建筑设计空间上的运用,其和建筑的空间、材料以及颜色共同构成了设计的要素。光影主要是通过其所呈现出来的视觉效果,唤起人们内心深处的感知,从而对人的心理产生一定的影响,以此来达到设计的目的。在现代建筑设计中,将自然光运用到设计中,使其产生特有的空间氛围,为建筑设计提升了品位。 2 光影在建筑设计中的运用 光影效果在建筑设计中运用,二者是互相协调互相映衬的,建筑的空间是光影产生效果的载体,而建筑又通过光影效果而呈现出不同的美感。光影的合理利用,会使建筑在不同季節不同的时间产生不同的效果,给人们带来美的感受,充分的展现出建筑设计的魅力所在。 2.1 光影建构外部形体 光影在建筑设计中的运用主要指的是自然光,其和其他的光照效果有着截然不同的效果,在视觉效果上也会产生独特的作用。建筑通过光照效果,才可以呈现出内部的空间感,可以让人们深刻的感受到内部的布局、结构以及材料等的运用。光影效果的运用不仅在于建筑的内部空间上,在外部形体中也有很好的效果。如果建筑所处的地理位置光照比较强烈的话,那么光影效果就会表现的更为明显。在外部形体中,由于光照的方式不同,建筑的造型不同,所用的材料不同等,其所产生的光影效果也会不同。外部形体通过光影效果的运用,可以更加深刻的刻画出建筑的形体,使建筑外部所使用的材料在质感和纹理上表现更加的清晰,让人视觉感受上更加明显,带来强烈的视觉冲击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