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生产基础知识

化工生产基础知识
化工生产基础知识

化工生产基础知识

第一章化工生产概述

一化工的基本概念:

1 化工生产的三大要素:水、电、汽。

2 化工生产的基本任务:

a. 研究化工生产的基本过程和反应原理。

b. 化工生产的工艺流程和最佳的工艺条件。

c. 生产中运用的主要设备的构造、工作原理及强化生产的方法。

3 化工生产单元操作及分类

A 什么是化工单元操作?

化工生产的门类很多,如酸、碱、化肥、农药、橡胶、染料、制药等行业。不仅原料来源广泛,而且产品种类繁多,加工过程各不相同。把除了化学反应外其余的步骤归纳为一些生产的基本加工过程。如液体的输送与压缩、沉降、过滤、蒸发、传热、结晶、离心、干燥、蒸馏、吸收、萃取、冷冻、粉碎、等这些基本加工过程称为化工单元操作。若干单元操作串连起来就构成一个化工产品的生产过程。

B 化工单元操作的分类归纳为几个过程:

a.流体动力学过程:如液体的输送与压缩、过滤、沉降、离心等。

B 热量传递过程.:如传热、蒸发等。

C 质量传递过程:如蒸馏、吸收、干燥等。

d 热力学过程:如冷冻、深度冷冻等。

e 机械过程:如固体粉碎、过筛、物料的搅拌等。将其

4 化工过程的基本规律:

对于千变万化的各种化工生产过程都可以将其单元操作归纳在上述的几个化工基本过程中,并都遵循着共同的规律,它也是指导生产实践的方法和手段。

(1)物料衡算:根据物质守恒定律。

. W原=W产+W损.

W原——投入物料量

W产——所得的产品量

W损——损失物料量

(2)热量衡算 .根据能量守恒定律。

Q入=Q出+Q损

Q入——输入的热量

Q出——输出的热量

Q损——损失的热量

按照这一规律可以检查热量消耗的程度,确定经济合理的用能方案和对热能综合利用的选择。

(3)过程的平衡关系;

化工生产中固体的溶解、气体的吸收、溶液的蒸馏等操作过程都是在一定条件下由不平衡向平衡状态转化,以达到过程进行的最大限度。如食盐溶解水的过程。气体的吸收过程;冷、热两流体进行热量传递过程;当两者的传递过程达到了平衡就不再进行了。也就是在化工生产过程中建立过程平衡关系,对生产具有很重要的实际意义。一个过程在一定条件下能否进行,进行到什么程度都可以由平衡关系推知。同时为生产条

件的选择和改进提供依据。

(4)过程的速率;

过程的速率指单位时间里过程进行的变化量。它与过程的推动力成正比,与阻力成反比。提高过程的推动力是提高过程的速率的基本方法。如流体流动的推动力是压力差,传热过程的推动力是温度差,吸收过程的推动力是浓度差等。

二化工原料和产品:

1 化工原料:

a 无机原料:(空气、水、盐、黄矿石、磷灰石、硼镁矿)

空气 : 主要成分氧气、氮气、二氧化碳、氦气等,其中He、Ne、Ar、Kr、Xe五种为稀有气体,因为不容易发生化学反应,又叫惰性气体。空气的密度是L。

水 :是地球上分布最广、最常见、最需要的一种化合物。

水的物理性质:自然界的水以气态、液态、固态存在。纯净水是无色、无味、无嗅的透明液体。水的凝固点为0℃,在4℃时密度最大为1000kg/m3,水在373K的蒸发潜热为kg,凝固热为330kj/kg。冰的密度为920 kg/m3,,所以冰比水轻,水变成冰时体积是增大的。

水的化学性质:水很稳定,只有在2730K以上开始离解为氢和氧。水进行电解可生成氢和氧很容易和其他物质反应。水的用途很广,是化工工业的重要起原料始。水可以和许多物质参加反应生成基本原料和中间体,广泛用于作溶剂,洗涤剂、吸收剂、润滑剂和氧化还原剂等,水更是目前最常用的加热、冷却和冷冻的介质。水的净化处理采用有药剂沉淀法和离子交换法。

b 有机原料:有煤、石油、天然气。

c 农副产品:有薯类、壳类、秆类和油类。

2 化工产品

a 化学肥料:农作物不仅需要碳、氢、氧还要氮、磷、钾。大多数化学肥料是无机化合物,吸收效果好但长期使用土壤会变质,最后是农家有机肥料使用效果更好。

b 农药:是用于农业防治病虫害、除草、调节植物生长等药剂。发展方向是高效低毒低残毒的药剂和微生物农药。

c 合成树脂及塑料:塑料是多种有机物单体经聚会或缩聚而成的高分子化合物。是制成合成树脂再加一些填充料、增塑剂和染料而成能保持现状不变的有机材料。

(1)聚通用塑料:有聚氯乙烯、聚烯烃、聚苯乙烯、酚醛塑料、氨基塑料。

(2)工程塑料:是指机械强度高,耐磨,耐腐蚀自润滑等性能好的一类塑料。如尼龙1010、聚甲醛等。

(3) 耐高温塑料:是具有耐热性好、价格高的一类塑料。如聚四氟乙烯、硅树脂,在高温下具有很强粘结能力的苯二醚和聚苯硫醚。

(4) 环氧树脂:由于它硬化后产物具有很优良的物理机械性能、电绝缘性能、耐化学腐蚀和金属、非金属优异的结力。

(5)有机玻璃是具有高度透明性的塑料。又有很高的机械强度。

d 橡胶:通用合成橡胶和特种合成橡胶。

e 合成纤维:棉、麻、丝、毛属于天然纤维。合成纤维以有机原料人工合成的高聚物,具有强度高、耐磨、比重轻、不吸水、保暖性好、耐

酸碱、不发霉、不虫蛀等特性,但也有透气性和染色性较差的缺点。

F 化工其它产品:颜料、涂料、试剂和各种药物、燃料、催化剂添加剂、乳化剂、粘合剂、发泡剂、防老剂等等。

三化学基本概念

(一)物质

1 物质的概念

化学研究的对象是物质。物质是作用于我们感觉器官而引起人们感觉的东西,它有一定空间和具有质量。物质以不同的形式在不停地运动着。所以物质存在必然有物质运动。

2 能量

物质的变化和运动总是伴随着各种能量的变化。水加热产生高压蒸汽可以带动火车运行,电又可以使马达带动机器工作,汽油在汽缸内燃烧可以使汽车行驶等等。

3 物质的质量和能量守恒定律

化学反应过程中由一个物质变化成为另一个物质,变化前后物质的能量是相等的。

(二)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1 物理变化和物理性质

物质的变化是多种多样的。如水加热变成水蒸汽,水蒸汽冷却又变成水:木材加工成家具;钢锭轧成钢筋等等。只改变了物质的外部状态和现状,而没有改变物质的组成,更没有新物质产生叫物理变化。物质在物理变化时表现出来的性质叫物理性质。如颜色、气味、密度、沸点、熔点等。

2 化学变化和化学性质

物质不仅外形有了变化,物质本身的组成发生了变化,产生了新物质。如炭燃烧产生二氧化碳。由一物质生成新物质的变化叫化学变化。物质在化学变化时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化学性质。

(三) 物质的组成

1 分子

自然界的一切东西都是由物质组成的。保持某物质一切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叫该物质的分子。

分子很小;分子在不断地运动;分子之间有距离。一般物质有三种状态,气态、液态、固态的变化,主要是分子间的间隔大小发生变化而造成的。

2 原子

物质在化学变化过程中,原来的物质分子分解成更小的微粒,再重新组合变成新物质的分子。我们把在化学变化中最小微粒,叫原子。原子很小;原子在不断地运动着;原子具有复杂结构的微粒。

3 元素

元素是具有相同核电荷的同一类原子的总称。

4 采用一定的符号来表示各种元素,这种符号叫元素符号。元素符号除表示一种元素外还表示这种元素的一个原子有四) 原子量、分子量和摩尔

1 原子量 :

原子具有质量,只有知道原子的相对质量。以12C原子碳量定为12,任一元素的原子量是该元素的原子相对于12C原原子的重量。

2 分子量

分子量是组成分子的所有原子量总和。是相对质量。

Cu(原子量)= 分子量=

O2(氧气) 原子量=16 分子量=16X2=32

3 摩尔

物质之间的化学反应都是按照一定数量的原子或分子的比例进行的。物质之间化学反应都以阿伏伽德罗常数×1023.个倍数进行反应。:任何物质中只要含有×1023.个微粒(分子、原子、离子、电子等)这种物质的量叫做1摩尔。1摩尔物质的质量叫摩尔质量。单位克/摩尔(克/mol)或千克/摩尔(kg/mol)

物质的摩尔数(mol)=物质的质量(克)/物质的摩尔质量(克/摩尔) 物质的质量=物质摩尔质量(克/摩尔)×物质摩尔数(摩尔)

(五) 化合价和物质的量:

四物质结构及元素周期律:

五化学反应方程式

1 分子式:用元素符号来表示物质的组成的式子;

从分子式可以看出物质分子是由哪些元素的原子组成,各元素的原子数目和质量百分比。如 (NH4)SO4

其中S%=?N%=?O%=?H%=?

2化学反应式:用分子式来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

C + O2 = CO2↑

从反应方程式中看出反应物和生成物是什么物质,同时可以看出反应式两边各元素的原子个数相等,符合反应前后物质总量不变的原则。

a)反应方程式的书写步骤

在符号左边写反应物的化学式,右边写生成物的化学式。反应是特定条件要注明反应发生的条件。如燃烧、加热、加压、催化剂、温度等。

b)化学方程式的配平:最小公倍数法和対数法。

3热化学方程式

在化学反应中除了有物质的变化外,以热量形式表现出来的能量变化,能表明热量变化的化学方程式叫热化学方程式。放出热量的化学反应叫放热反应,用符号“+”来表示放热。吸收热量的化学反应叫吸热反应。用符号“-”来表示吸热。

六溶液及相平衡

(一)溶液

1 溶液的定义

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均匀的、稳定的混合物叫溶液。被溶解的物质叫溶质,能溶解其它物质的物质叫溶剂。溶质可以是固体、液体或气体。固体、气体、溶于液体时称其为溶质,液体为溶剂。习惯上量多的叫溶剂,量少的叫溶质。如:用水做溶剂的溶液叫水溶液,用酒精做溶剂的叫酒精溶液。

2 溶液的分类:

(1)按照状态分三类:气态溶液、液态溶液和固态溶液。

(2)按照导电性能分量类:电解质溶液和非电解质溶液。

(3)按照溶液的形成过程分三类;固体溶于液体的溶液,气体溶于液体的溶液和液体溶于液体的溶液。

3 物质的溶解过程

溶质溶解于溶剂中,常常有温度的变化。物质的溶解时,首先溶质分子在水分子作用下溶质分子之间的相互吸引,分子状态和离子状态扩散到水中去,这是一个物理过程需要吸热,同时溶质在不断地运动,水相互吸引形成水合分子并放出热量。整个溶解有热量、体积或颜色的变化。

因此溶解不是单纯的物理过程,也不是单纯的化学过程,而是一种复杂的物理化学过程。

4饱和溶液

固体溶解过程中,进入溶剂中的溶质分子或离子可能被溶质表面吸引而回到固体表面上来,或溶液中互相碰撞重新聚集成固体颗粒,即重新从溶剂中析出的过程叫结晶。在一定温度下,溶质溶解的速度等于结晶速度叫溶解平衡。

在一定温度下达到溶解平衡的溶液叫饱和溶液。

5饱和蒸汽压

液体上方的蒸汽压力即为该液体在该温度下的饱和蒸汽压。

6溶解度

a 溶剂中达到溶解平衡时所溶解的量。

b 影响溶解度的因素:同一溶剂,不同溶质的溶解度不同。不同溶剂中,同一溶质的溶解度也不同。

C 溶解度的计算:固体溶解度的计算(x克∕100克);气体溶解度计

算(x克∕升)。

7稀溶液的性质

溶液有不同的性质,如溶液的颜色、体积的变化。所有溶液都有一个共同的性质,如溶液于对应的溶剂相比,溶液的蒸汽压下降;(纯溶剂的

蒸汽压于溶液的蒸汽压之差称为溶液的蒸汽压下降)。溶液的沸点上升:(溶液在沸点温度时并不沸腾,要达到沸点必须把温度升高到某个温度溶液才沸腾称为溶液的沸点上升。溶液的凝固点下降。如冰加盐或加有机溶剂化合物冰的温度下降。利用这个性质生产上作为冷冻剂。

(二)电解质溶液

1 电解质的电离

凡是在水溶液里或加热熔化时能导电的化合物叫做电解质,反之叫非电解质。

HAC H+ + AC﹣

2 离子反应及反应完成条件

离子反应方程式的书写方式;离子反应反应完成条件:生成弱电解质;生成难溶性物质;生成气体。

3溶液的PH值

A 水的电离

B 溶液的酸碱性与PH值关系

在所有物质的水溶液中,都存在水的电离平衡问题,都有H﹢和OH﹣离子存在。纯水中H+等于OH﹣离子的浓度为10-7mol/L.当 H+>OH﹣溶液为酸性溶液,H+=OH﹣为中性溶液,,H+<OH﹣溶液为碱性溶液,因此中性溶液中[H+]=[OH﹣]=10-7M, PH<10-7M酸性溶液,PH>10-7M碱性溶液。

4盐类水解

强碱弱酸盐的水解;强酸弱碱盐的水解;弱酸弱碱盐的水解(三)相平衡(相和相数、组分和组分数、相律)(单组分、二组分、三组分物系)。

第二章无机化合物

第一节无机化合物的分类

一氧化物:由氧和另一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具有以下性质:

A 碱性氧化物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与水反应生成碱昂;与酸性氧化物反应生成含氧酸盐。

B 酸性氧化物(又称酸酐):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与水反应生成含氧酸;与碱性氧化物反应生成含氧酸盐。

C 两性氧化物

二碱:在水溶液里生成的阴离子全部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具有以下性质:

A 碱性溶液遇酸碱指示剂;可使红色石蕊试纸变颜蓝,无色酚酞变红,甲基橙由橙变黄。

B 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

C 与酸性氧化物反应生成盐和水

D 与盐反应生成新碱昂新盐

E 难溶性的碱加热分解生成金属氧化物和水

三酸:在水溶液中电离所生产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化合物。具有以下性质:

A 酸溶液和酸碱指示剂反应,可使蓝色石蕊试纸变颜红,甲基橙由橙变红。但不能使无色酚酞变色。

B 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

C 与碱性氧化物生成盐和水

D 与活泼金属反应生成盐和水

E 与盐反应生成新盐和新酸

四两性氧化物:在水溶液中既能按酸式电离又能按碱式电离的金属氧化物。Zn(OH)2 H2ZnO2 AL(OH)3 H3AlO3

五盐 :由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组成的化合物。具有如下性质:

A 与碱反应生成新盐和新碱

B 与酸反应生成新盐和新碱

C 与另一种盐反应生成两种新盐

D 盐溶液与金属反应生成新盐和新金属,但遵守金属活泼顺序。

六无机盐分类

无机物:单质和化合物。

单质:金属和非金属

化合物:氧化物、碱、酸、盐

还可以继续分。

第二节重要的无机化学反应

一化合反应: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生成一种新物质的反应。

NH3 + H2O + CO2 = NH4HCO3

二分解反应:由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其它物质的反应。2KCLO3= 2KCL + 3O2↑

三置换反应:一种单质的原子代替化合物中另一种元素的原子,生成一种新的单质和另一种新的化合物的反应。

四复分解反应: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两种新的化合物的反应。

五氧化还原反应:与氧结合的反应叫做氧化反应,失去氧的反应叫做

还原反应。

第三节氢、氧和水

一氢的性质

氢气通常情况下是无色、无味、无嗅的气体。氢气在0℃和的密度为∕L,是同一状况下空气重量的1/.,在所有气体中最轻,难溶于水,加压降温可以液化成液体。

氢是制造合成氨、盐酸、甲醇等的重要原料,液态氢可作火箭燃料。

二氧的性质

氧气在常温常压下是无色、无味、无嗅的气体。比空气重,在0℃和下,氧气的密度为∕L,微溶于水,液态氧是淡蓝色,沸点-183℃,熔点为℃。

氧是一种化学性质活泼的元素,几乎和所有元素直接和间接化合形成氧化物。

第四节氯、氯化氢和盐酸

一氯气:

氯气是黄绿色有强烈刺激气味,有毒。比空气重。能与金属、氢气、磷、水、碱等反应。

二氯化氢和盐酸

氯化氢是无色有刺激性气体,极易溶于水。在标准状况下1体积水可以溶解500体积的氯化氢,溶于水后就是盐酸。

盐酸即氢氯酸,是常用的强酸之一。纯盐酸是无色液体,(工业含有FeCl3等杂质而显黄色),可以和水任意比例混和,工业含量一般31%的HCl,在15℃时密度∕ml, 盐酸化学性质很活泼,具有酸的一切通性。

第五节硫、硫化氢和硫酸

硫又称硫黄,是一种淡黄色的晶体,有三种晶形。

硫化氢是无色而具有臭鸡蛋气味的气体,比空气稍重,并有剧毒。水溶液呈弱酸性,叫氢硫酸,具有酸的通性。,但不稳定。

硫酸:纯硫酸是无色油状液体,凝固点为℃,%硫酸的沸点为338℃,工业浓硫酸相对密度为。是一种难挥发的强酸,具有酸的一切通性。

浓硫酸还具有氧化性,不仅能氧化金属,也能氧化一些非金属和气态氢化物。

浓硫酸的吸水性:浓硫酸与水结合的能力十分强烈,能吸收空气或其它物质中的水形成水合物,同时放出大量的热。

浓硫酸稀释时,一定要将浓硫酸慢慢倒入水中,并不断搅拌,如果将水倒入浓硫酸,由于水的相对密度小,水将浮在硫酸上面,硫酸溶解时放出的热会使溶液的局部温度聚升,水层立即沸腾,使硫酸液滴四周飞溅,很容易造成事故,千万不能把水倒入硫酸中。硫酸吸水性很强,常用作干燥剂。

硫酸的脱水性:浓硫酸可以夺取某些有机物中的氢、氧元素而使碳游离出来。如浓硫酸溅到衣服、皮肤上必须立即用大量水冲洗,否则会造成严重的烧伤和腐蚀。

第六节氨和硝酸

氨的性质:氨是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比空气轻,密度为/L,1体积水可溶700体积的氨。氨的水溶液叫氨水,浓氨水含NH3约27%相对密度。氨极易液化。液氨气化时吸收大量的热量,使周围介质温度下降,因此氨常作为制冷剂。

硝酸纯硝酸是无色、易挥发、有刺激性气味的液体,沸点为86℃,密

度为/L,浓硝酸浓度约69%,密度/L,浓度为96~98%的硝酸叫发烟硝酸,是强酸之一,具有酸的一般通性。

浓硝酸和稀硝酸都具有氧化性,硝酸的氧化性与硝酸的浓度有关。浓度越大,氧化性越强。

第七节烧碱和纯碱

(一 )烧碱:

化学名称叫氢氧化钠,又叫苛性钠或火碱。为白色固体密度2.130Kg /L,熔点1390℃。在空气中容易潮解,在水中的溶解度很大,溶剂时放出大量的热量。溶液有滑腻感觉,并有很强的腐蚀性。

(1)指示剂的显色反应,能使石蕊变蓝,使无酚酞呈红色。

(2)与酸中和反应生产盐和水

(3)于CO2和COZ作用

(4)于金属作用生产盐和氢

(5)与硅化物作用生产硅酸钠

(二)纯碱

纯碱的化学名称叫碳酸钠,白色粉末,味涩,熔点851℃,易溶于水。其水溶液呈碱性。35.4℃时每100克水中可溶解49.7克碳酸钠,当温度升高时溶解度反而下降。易吸潮,能与酸反应生成,与石灰水作用生成氢氧化钠,与盐类作用起复分解反应。加热至400℃时开始分解。

第九节几种重要金属元素

重要金属元素有:钠、钙、铝、铁、铜、钛

第十节无机化肥

无机化肥有:氮肥、磷肥、钾肥、复合肥

第三章 有机化合物基础

一、有机化合物概述

1、什么是有机化合物

把含有C 元素的化合物叫有机化合物:一般不含C 元素叫无机化合物,而CO 、CO 2、H 2CO 3碳酸盐因为含有C ,便分子结构和性质跟无机化合物相似,所以习惯称无机化合物。

2、有机化合的特点

(1)熔点低,多数有机化合物熔点在300℃以下。

(2)容易燃烧,多数有机化合物燃烧后变成CO 2和H 2O 。

(3)难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中,如苯、丙酮等有机溶剂。

(4)有机化合物不能电离,也不导电,是非电介质。

(5)化学反应复杂,还伴有副反应,反应速度缓慢,且更完成。 以上是共性,但也有特别:如四氢化碳可以灭火,糖易溶于水。

3、有机化合物的分类

按有机化合物中C 原子结合方式的不同进行分类。

(1)链状化合物:

(2)环状化合物:脂环族、芳香族

(3)杂环化合物

如: 有机化合物

4、有机化合物的结构 有机化合物结构理论主要内容是关于有机化合物分子里原子的相互

结合排列和相互影响。

5、基本有机化学反应

链状化合环状化合脂环族化

芳香族化

(1)氧化和还原反应:2C2H5OH+O2 2CH3CHO+2H2O

○1氧化反应:2CH3CHO+O2 2CH3COOH

○2还原反应:CuO+H2 Cu O+H2O

(2)氢化和脱氢反应:

○1氢化反应

○2脱氢反应

(3)水合和脱水反应

(4)水解反应

(5)卤化、硝化、磺化反应

(6)胺化和酯化反应

本厂常用溶剂和常见化学反应:

(1)氧化反应:黄体酮沃氏 7酮-DHA

(2)水解反应:环酮、黄体酮水解

(3)酯化反应:KC-01甲酯、醋氢可

(4)肟化反应:有雄酮羟化、表雄酮羟化

(5)卤仿反应:KC-01合成

(6)氢化反应:黄体酮氢化、5 孕烷PGC加氢

(7)贝克曼重排水解、去氢表雄酮:DHA贝氏上

第四章化工生产基本操作

一、化工生产供热过程

1、传热方式三种:传导、对流、辐射

2、传热设备:换热器、混合式蓄热式、间壁式

○1加热器:用于流体加热,反应釜加热常用水溶方式、汽溶方式,管道走向:水溶下进上出汽溶上进下出

○2冷却器:用于液体预热

○3预热器:用于液体预热

○4冷凝器:用于蒸汽的冷凝、蒸馏、馏分的回收

○5分凝器:使蒸汽冷凝(蒸馏上较广)

○6再沸器:用于物料加热汽化

○7深冷热换器:用于深冷分离工序中

按材质分类:○1金属材料制作:化工生产最多,不锈钢

○2非金属:石墨、陶器、塑料、玻璃等

按形状分类:○1管式换热器:喷淋式换热器、V型管式换热器等

○2板式换热器:夹套换热器、报式换热器、螺旋扳式换热器、石墨扳式换热器

3、冷冻

冷冻是人为地将物料的温度降低到比周围常温空气和水的温度还要低的操作过程。冷冻已成为化工生产中的一个常用单元操作。

(1)冷冻方法:

a、冰融化法

b、冰盐水法:本下5℃水冷却,乙醇30~35%冷却

c、干冰法

(2)冷冻分类:a、普通冷冻范围-100℃以内

b、深度冷冻200℃以下

(3)冷冻循环:

a、普通:循环水冷却 7℃水冷却冷却水℃

b、液体汽化制冷:本厂冷冻剂乙醇30~35% 原来用CaCl2

(4)冷冻主要设备

a、压缩机

b、冷凝器和蒸发器

c、膨胀阀(称节流阀针形阀)

二、固体物料的基本操作

1、固体物料验收和输送(校对名称、批号等)

2、固体物料粉碎和过筛

机械方法:挤压、撞击、劈裂

机械设备:摇摆机、筛网、粉碎机、气流粉碎(根据物料要求定筛网)

3、固体物料与液体物料分离:

○1沉降法○2过滤法○3离心分离法离心机

4、干燥设备:

○1常压干燥器○2减压干燥器○3双锥真空干燥○4真空干燥加热干燥剂

本厂干燥设备:(1)热风循环烘箱

(2)双锥真空干燥箱

(3)真空干燥器

干燥控制要求:根据产品确定

○1干燥失重测定法

○2费尔休氏水分测定法

三、液体物料的基本操作

1、液体的验收:先槽罐车装液体(质量与数量、贮罐检查、卸车记录)后桶存装物料验收贮存。

2、液体的输送:本厂都为桶装

化工管路分布:水管、冷冻水管

蒸汽管

真空管

空压管

料管

3、溶液蒸发:

(1)蒸发:通过加热方式将稀溶液中溶剂汽化而使溶液增浓的操作。

方式○1单效蒸发:可在常压、加压、减压下进行本公司采用常压、减压

○2多效蒸发:提高加热蒸汽利用率,减少蒸汽消耗量(2)蒸馏:利用液体混合物中各组分挥发能力不同,将混合液加热沸腾汽化,分别收集挥发组分和残留液相,而将混合物中各组分分离的操作

蒸馏的分类:○1简单蒸馏、精馏和特殊蒸馏

○2双组分蒸馏和多组分蒸馏

○3间歇精馏和连续精馏

○4常压蒸馏、加压蒸馏、减压蒸馏

蒸馏与蒸发的区别:

蒸馏溶质变化,蒸发溶质不变,但浓度增加。

(3)萃取分离:液-液萃取,选择适当溶剂处理液体混合物中混合液中分离的组分溶解到萃取剂中,其余组分不溶或微溶达到分离的目的。(4)溶液结晶:晶体是化学成分均一的固体且构成晶体的各个原子、离子和分子在空间晶格结合上有规则对称排列,从而形成具有规则的晶形。不同物质具有不同晶形,同一种物质在不同条件下结晶所生成的晶形形状大小和颜色等也有可能不同。

化工安全生产基础知识试题

化工安全生产基础知识试题第一期(100题) A.填空题: 危化品安全生产许可证有效期为:三年 三级,危化品生产单位需要进行危化品登记,生产、储存量构成重大危险源的还需要进行:重大危险源备案。 4.“三违”是指:违章指挥、违章操作、违反劳动纪律,据统计80%-90%以上的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是由于“三违”造成的。 5.三级安全教育是指公司级、车间级、班组级,员工必须经三级安全教育合格后方可上岗作业。 6.在生产工人的安全职责中有权拒绝违章作业的指令。 7. 《安全生产法》规定,生产经营单位必须为从业人员缴纳工伤社会保险。 8. 进入厂区生产现场后,无论何人都必须遵守厂规厂纪,按要求穿戴劳动防护用品。 9. 化学品泄漏时,应该向上风方向撤离。 10. 装卸危险化学品时,应避免使用鉄质工具。 11. 使用灭火器灭火时,喷射火焰根部最有效。 11. 机器防护罩的主要作用是防止发生操作事故。 12.常用的灭火方法有窒息法、抑制法和隔离法。 13. 为了保障安全,到了一个陌生的场所,首先应观察安全出口、应急疏散通道的位置。 14. 冻伤人员的冻伤部位在解冻时,应该用不超过40 度的温水浸泡。 15. “三不伤害”指的是:不伤害自己、不伤害他人、不被他人伤害。 16.扑救火灾的基本方法有:___隔离法__、__窒息法__ 、__冷却法__ 、__抑制法_。 17.消防工作的“三懂三会”是:懂本岗位的生产过程中的火灾危险性,会报火警;懂灭火方法,会扑救初期火灾;懂得预防火灾措施,会使用灭火器材。 18.火警报警要向接警人讲清着火的地点、部位、何种物品着火、火势大小及报警人姓名。 19.氧气瓶着火应迅速关闭氧气瓶阀停止供氧。 20使用气焊枪点火时,点火和关闭必须按照先开乙炔、先关乙炔的顺序操作,即点火时先开乙炔阀点火,再开氧气阀调整火焰大小;关闭时应先关乙炔阀再关闭氧气阀,乙炔气绳和氧气气绳不得错装。 21.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主要有:_人的不安全因素_和物的不安全状态。 22.安全电压为_36V_伏以下的电压,施工中不得私自接、拆电源线,进入潮湿的受限空间作业应采用12V安全电压,还需要办理临时用电和进入受限空间作业证。 23.安全带使用前应检查是否断股烫伤(损坏),施工中要做到高挂低用,扣在_牢固_的结构件上,确保自身安全。

化工生产基础知识

化工生产基础知识 第一章化工生产概述 一化工的基本概念: 1 化工生产的三大要素:水、电、汽。 2 化工生产的基本任务: a. 研究化工生产的基本过程和反应原理。 b. 化工生产的工艺流程和最佳的工艺条件。 c. 生产中运用的主要设备的构造、工作原理及强化生产的方法。 3 化工生产单元操作及分类 A 什么是化工单元操作? 化工生产的门类很多,如酸、碱、化肥、农药、橡胶、染料、制药等行业。不仅原料来源广泛,而且产品种类繁多,加工过程 各不相同。把除了化学反应外其余的步骤归纳为一些生产的基本 加工过程。如液体的输送与压缩、沉降、过滤、蒸发、传热、结 晶、离心、干燥、蒸馏、吸收、萃取、冷冻、粉碎、等这些基本 加工过程称为化工单元操作。若干单元操作串连起来就构成一个 化工产品的生产过程。 B 化工单元操作的分类归纳为几个过程: a. 流体动力学过程:如液体的输送与压缩、过滤、沉降、离心 等。 B 热量传递过程.:如传热、蒸发等。

C 质量传递过程:如蒸馏、吸收、干燥等。 d 热力学过程:如冷冻、深度冷冻等。 e 机械过程:如固体粉碎、过筛、物料的搅拌等。将其 4 化工过程的基本规律: 对于千变万化的各种化工生产过程都可以将其单元操作归纳 在上述的几个化工基本过程中,并都遵循着共同的规律,它也是指导生产实践的方法和手段。 (1))物料衡算:根据物质守恒定律。 . W 原=W 产+W 损. W 原——投入物料量 W 产——所得的产品量 W 损——损失物料量 (2))热量衡算. 根据能量守恒定律。 Q 入=Q 出+Q 损 Q 入——输入的热量Q 出——输出的热量 Q 损——损失的热量 按照这一规律可以检查热量消耗的程度,确定经济合理的用能方案和对热能 综合利用的选择。 (3)过程的平衡关系; 化工生产中固体的溶解、气体的吸收、溶液的蒸馏等操作过 程都是在一定条件下由不平衡向平衡状态转化,以达到过程进行

化工生产安全基本知识

化工生产安全基本知识 一、化工企业生产与安全生产特点 1、化工生产特点: 具有高温、高压、深冷、易燃、易爆、有毒有害、腐蚀、易挥发,工艺生产自动化、连续化,生产装置大型化,工艺复杂等特点。 2、安全生产特点: 各个生产环节不安全因素较多,具有事故后果严重危险性与危害性比其它制造行业更大。 二、什么就是化工生产工艺流程、操作规程、工艺指标 1、工艺流程 就就是完成从投料、输送、反应(合成)、出料(产品)等工序得生产全过程 2、操作规程 就就是操作人员得生产方法与操作指导书 3、工艺指标 工艺指标就是指生产过程中,必须执行且严格控制得各种物理化学参数。如压力、温度、流量、电流、速率、振动等。 安全生产管理过程中执行了工艺流程、操作规程、工艺指标三项外,还必须制定以下制度:(1)、建立生产工艺指标台帐(统计、分析工艺指标执行情况与合格率)。 (2)、建立生产使用设备及仪表、电气连锁、报警台帐。 (3)、建立工艺技术改造专题台帐。 (4)、建立员工培训与岗位练兵台帐(工艺、安全)。 (5)、建立岗位生产人员四班联席会议台帐。 (6)、建立安全管理台帐(消防、压力容器校验、安全培训、事故分析台帐)。 三、化工操作 化工操作就是完成安全生产得主要过程,其生产任务就就是执行操作规程完成各项生产任务及工艺指标。 化工生产人员应该做到: 1、熟练掌握生产工序得工艺流程及现场工艺设备、各种物料管线功能、流向。 2、生产中严格执行操作规程。 3、牢记各类生产工艺指标(不得记错、用错或更改)。 4、班前做好上岗前得工艺、设备巡检,及时了解上个班生产及工艺设备情况。 5、班中按生产工艺要求,认真做好生产现场工艺、设备运行得巡检,并准时翻巡检牌。6、班中精心操作。并按时真实填写各时段得《岗位原始记录报表》中得各项内容。 7、交班前必须在《交接班记录本》上详细记录本班生产情况,特别就是出现得生产异常(机械故障、泄露、工艺超温、超压、电气仪表故障等),并将上述情况口头交代接班。 8、班中生产出现得异常与故障应及时处理并通知当班领导。 9、会正确使用消防器材与各类呼吸器。 10、生产中因有毒有害介质泄漏引起得人员中毒、火灾等事故应立即按照《光伏硅生产紧急预案》处理处置。 11、不就是自己分管得设备,千万不要动。 12、电气、仪表故障通知电气、仪表值班人员维修,化工操作人员不得自己检修。 13、生产区域严禁吸烟与火种存在。 14、操作室严禁岗位操作人员离岗、脱岗、窜岗、睡岗。当人员离开操作室一定要同岗位其她人员打招呼,告知她们去向。

化工安全基本知识图文稿

化工安全基本知识 集团文件版本号:(M928-T898-M248-WU2669-I2896-DQ586-M1988)

化工安全基本知识 一、什么是安全教育? 二、 安全教育也称安全生产教育,是企业为了提高安全技术水平和防范事故的能力而进行的安全培训工作是企业搞好安全生产和安全思想建设的一项重要工作。 三、安全教育的基本内容? (1)思想政治教育 (2)劳动保护方针政策教育 (3)安全技术知识教育 (4)典型经验各事故案例教育 四、我国的安全生产方针是什么?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 五、生产厂区的十四不准? (1)加强明火为管理,厂区内不准吸烟 (2)生产区内不准未成年人进入 (3)上班时间不准睡觉,干私活,离岗和干与生产无关的事情 (4)在班前班后不准喝酒 (5)不准使用汽油等易燃液体擦洗设备,用具和衣物 (6)不按规定穿戴劳动保护用品,不准进入生产岗位 (7)安全装置不齐全的设备不准使用 (8)不是自己分管的设备、工具不准使用 (9)检修设备时安全措施不落入,不准开始检修

(10)停机检修后的设备,未经彻底检查不准启用 (11)未办高处作业证,不戴安全带,脚手架、跳板不牢,不准高作业 (12)石棉上不固定好跳板,不准作业 (13)未安装触电保安器的移动式工具,不准使用 (14)未取得安全作业证的职工,不准独立作业,特殊工种职工,未经取证不准作业。 六、操作工的六严格 (1)严格执行交接班制 (2)严格进行巡回检查制 (3)严格控制工艺指标 (4)严格执行操作法 (5)严格遵守劳动纪律 (6)严格执行安全规定 七、进入容器的八个必须 (1)必须申请办证,并得到批准 (2)必须进行安全隔离 (3)必须切断动力电源,并使用安全灯具 (4)必须进行置换、通风 (5)必须按时间要求进行安全分析 (6)必须佩带规定的防护用具 (7)必须有人在器外监护,并监守岗位

化工专业基础知识期末考试试题1(有答案)

2020--2021学年度上学期 化工专业基础知识期末考试试题1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N 14 Cl 35.5 C 12 Mg 24 S 32 O 16 选择题(本大题5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10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请将符合题目要求的选项字母代号选出) 1.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N A 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 ) A.标准状况下,22.4 L 水所含的水分子数为N A B.1 mol ·L -1 FeCl 3溶液中所含Cl -的数目为3N A C.25℃,1.01×105Pa ,14 g 氮气所含的氮原子数为N A D.1mol Na 2SO 4溶于水,所得溶液中Na +的数目为N A 2.两份质量相同的CH 4和NH 3比较,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 ) A.分子个数比为17∶16 B.同温同压下两种气体的体积之比是17∶16 C.氢原子个数比为17∶12 D.原子个数比为17∶16 3.有硫酸镁溶液500 mL ,它的密度是1. 2 g/cm 3,其中镁离子的质量分数是 4.8%,则有关该溶液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溶质硫酸镁的质量分数是24.0% B.硫酸镁的物质的量浓度是2.4 mol/L C.溶质物质的量是2.4mol D.硫酸根离子的质量分数是19.2% 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钠的含氧化合物都是碱性氧化物 B.金属钠久置空气中最终转变为Na 2O 2 C.钠可以将钛、铌等金属从其熔融的氯化物中置换出来 D.过氧化钠只具有氧化性不具有还原性 5.下列有关HClO 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常温下0.01 mol ·L -1的HClO 溶液pH >2 B.该溶液中,K +、Cl ﹣、HCOOH 、I ﹣可以大量共存

安全生产基础知识题

安全生产基础知识 判断题(正确的打“√”错误的打“×”,共50题) 一、法律法规 1.从业人员应履行三项义务:遵章守纪服从管理义务;学习安全生产知识、掌握安全技能义务;险情报告义务。(√)(易) 2.从业人员享有的安全生产权利规定,在发生直接危及人身安全的紧急情况时,有权立即撤离作业现场。(√)(易) 3.根据安全生产方针的规定,所有生产经营单位在组织生产过程中,应当把生产放在第一位。(×)(难) 4.在生产过程中,穿拖鞋、凉鞋、高跟鞋、系围巾以及留长发辫而又不将其放入工作帽的行为属于违章行为。(√)(中) 5.强令工人冒险作业,发生重大伤亡事故,造成严重的后果,这是犯罪行为。(√)(难) 6.根据《安全生产法》的规定,企业员工有权拒绝违章指挥和强令冒险作业。(√)(中) 二、安全生产管理制度 7.对新进员工必须进行三级安全教育和技术培训,但无需考核,可直接上岗。(×)(易) 8.生产经营单位应当按规定对从业人员进行与其岗位相关的安全生产教育培训,使其具备相应的安全操作技能;特种作业人员必须参加专业培训,并经考核合格后持证上岗。(√)(中) 三、劳动保护 9.劳动防护用品是保护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的安全和健康所必须的一种预防性装备。(√)(易) 10.领导到建筑工地检查工作,因故未戴安全帽,安全员可以让其进入施工现场。(×)(易) 11.在生产过程中,发现安全防护装置对操作带来不方便,可以不用或者拆除。(×)(难) 12.结构施工自二层起,凡人员进入的通道口宜视情况搭设安全防护棚,高度超过24m的层次必须搭设安全防护棚。(×)(中) 13.《劳动保护监察条例》要求对职工进行安全技术教育,对新工人和新调换工种工人须进行

化工安全培训资料(大全)

安全知识 一、安全生产管理、环保、消防、用电基础知识 1、安全生产方针就是“以人为本、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 2、安全生产管理核心就是安全生产责任制 3、安全生产得重要意义 ①、安全为自己②、安全为了家庭③、安全为企业④、安全为国家 4、新得《中华人民共与国安全生产法》自2014年12月1日起实施。 5、《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于2002年1月9日国务院53次会议344号令通过,2002年3月15日起实施。 6、《危险化学品建设项目安全许可实施办法》自2006年8月10日安全生产监督总局局长办公室会议通过,2006年11月1日起施行. 7、危险化学品包括:包括爆炸品、压缩气体与液化气体、易燃液体、易燃固体、自燃物品与遇湿易燃物品、氧化剂与有机过氧化物、有毒与腐蚀品等。?8、“三不伤害"指得就是:不伤害自己;不伤害别人;不被别人伤害. 9、“三危”指得就是:危险源、危险区域、危险作业. 10、“三规三制"内容就是:岗位安全操作规程、设备维护操作规程、岗位技术操作规程;岗位责任制、岗位交接班制、岗位经济责任制。 11、三违指得就是:违章指挥、违章操作、违反劳动纪律. 12、“四不放过"内容就是:事故原因调查分析不清楚不放过、事故责任者与群众没有受到教育不放过、防范措施没有得到落实不放过、事故责任者没有受到处理不放过。 13、工作前得“三必须”内容:必须穿戴好公司规定得劳动保护用品;必须认真进行交接班,对设备进行点检,对工具吊具进行检查,对作业区域得安全情况进行确认;班前必须保证充分休息。 14、“三无四保”内容就是:个人无违章、班组无轻伤、车间无重伤;个人保班组、班组保车间、车间保部门、部门保公司。 15、国家规定得安全色就是:红、篮、黄、绿四种颜色;国家规定得对比色就是黑白两种颜色。 16、车间隐患整改制度中得“四不交”指得就是:个人能解决得不交班组;

化工基础期末试卷3(含答案)

化工基础 考试试卷A 共 6 页 第 页 考试试卷A 共 6 页 第 页 化工基础 太原师范学院2008-2009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化工基础 试卷(A )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5分。将正确答案写在横线上) 1.气体的粘度值随温度的升高而 ;液体的粘度值随温度的升高而 。 2.用常压蒸馏塔的塔底重油加热原油。重油的初始温度为300 ℃,最终温度为220 ℃;原油的初始温度为25 ℃,最终温度为180 ℃。若采用并流操作,其平均温差: △t m = ℃;若采用逆流操作,其平均温差:△t m ′ = ℃。由上述计算结果可以看出:当热交换双方流体无相变,且进、出口温度不变时,采用 操作的传热平均温差比 操作的传热平均温差大,对热交换有利。 3. 在计算摩擦阻力时, 若流体作层流, 摩擦系数λ与相对粗糙度__________,与雷诺数之间的关系为,λ=_______。 4.流体在管道中流动。层流时,其平均流速等于管道中心最大流速的 倍;湍流时,则约为 倍。 5.流体流动的连续性方程u 1A 1=u 2A 2适用于 的流体,它是 原理在化学工程中的应用。 6.在右图中,不同位置的q 线表示不同的进料状态,ef 2线表示进料为 , ef 4线表示进料为 。 7.对于连续精馏过程,若回流比增大,则在y-x 图上所标绘的精馏段操作线的斜率 ,所需理论塔板数 。在全回流时,所需理论塔板数 。 8.雷诺数Re 是流体流动 的判据。流体在 管道中流动,当Re 时为稳定层流;当Re 时,可以形成湍流。 9.同一容器中有A,B,C 三点,B 点的压强为1atm ,且P A >P B >P C ,若B 点的压强增加0.6atm ,则P A 增加_______Pa ,P A -P C 增加__________mmHg 。 10.某连续精馏塔中,若精馏段操作线的截距为零,则馏出液流量为_________。 11.实验证明,流体在管路中流动时,同一截面上各点的流速是不同的,管心处流速__________,管壁处等于__________。 二、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将正确选项的字母 填在括号中) 12.离心泵吸入管路底阀的作用是 ( ) (A) 阻拦液体中的固体颗粒 (B) 防止启动前充入的液体从泵内漏出 (C) 避免出现气蚀现象 (D) 维持最低的允许吸上高度 13.冷、热流体在套管式换热器中换热(都无相变),若热流体的进口温度T 1上升,而热流体 质量流量m q 、冷流体质量流量' m q 、冷流体的进口温度t 1及物性数据都不变,则对数平均 温差△t m 将 ( ) (A)不变 (B)无法确定 (C)减少 (D)增加 14.流体的静力学基本方程:p 2=p 1+ g (Z 1-Z 2)适用于 ( ) (A )任何场合下的同一种流体 (B )同一种连续的静止流体 (C )连续流动的流体 (D )不同种类连续的静止流体 15.流量为0.01 m 3·s -1的流体从套管环隙(套管外管内径为50 mm ,内管外径为25 mm ,管壁为2.5 mm )中流过,环形截面的当量直径为 ( ) (A)30 mm (B)27.5 mm (C)25 mm (D)22.5 mm 16.某精馏塔采用全凝器,且精馏段操作线方程为: y =0.75x +0.24,则这时塔顶馏出液组成x d 为 ( ) (A) 0.84 (B) 0.96 (C) 0.98 (D) 0.996 17.在t-x-y 相图中,液相与气相之间量的关系可按什么求出 ( ) (A) 拉乌尔定律 (B) 道尔顿定律 (C) 亨利定律 (D) 杠杆规则 18.在精馏塔中每一块塔板的作用是提供 ( ) (A) 气液两相进行传质的场所 (B) 气液两相进行传热的场所 (C) 气液两相同时进行传质和传热的场所 (D) 气体上升和液体下降的通道 19.由A,B 组成的理想溶液,在某一温度下,纯组分A 的饱和蒸气压p A 0 =116.9 kPa,纯组分B 的饱和蒸气压p B 0=46.0 kPa,则A 对B 的相对挥发度为 ( ) (A) 0.39 (B) 1.54 (C) 2.54 (D) 0.61 系_______________专业__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_ __姓名___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___ ………...…………………………. 密………………………..封………………………….. 线……………………………………………………………..

化工安全的基础知识有哪些

化工安全的基础知识有哪些 一、化工安全生产任务就是:要求消除生产过程中的不安全因素,创造 三、为实现这个任务,我们必须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③、采取各种安全技术措施,进行综合治理,使生产设备、设施达到本质安全要求;(使职工有一个安全可靠的作业环境和条件,杜 绝或减少人身伤亡事故的发生) ④、采取各种劳动卫生保护措施,做好文明生产,改善劳动条件 和环境,定期检测,防止和消除职业病和职业危害,做好女职工和 未成年工的特殊保护,保障劳动者的身心健康。 ⑥、加强各种事故的安全管理,严格按照“四不放过”原则处理; 生产劳动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社发展的基础,安全问题是随着生产的出现而产生,随着生产和技术的发展而发展。安全管理是生产 发展到一定水平,才逐渐形成的一项专业管理。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工业发展速度加快,重特大工业事故不断发生,已成为世界上最严重问题之一,特别是石油化工和核能 的和平利用兴起以后,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给企业直至社会,带来 的危害更大。 一、安全管理的性质 1、长期性安全生产问题产生于生产活动过,存在于生产活动的 始终。 3、系统性安全管理有自己的特点(特征)又渗透溶合于各项管理 之中,这充分反映出安全管理的全面性、全员性和全过程性三个特

点。要求全企业每个部门(全面性),全体员工(全员性)共同的努力,涉及到生产活动全部过程中(全过程)去。 化工安全生产是确保企业提高经济效益和促进生产稳定、快速发展的唯一保证。化工安全生产有以下五方面重要性: 一、化工生产存在着潜在的不安全因素多,稍有不慎,会发生各种事故 化工生产不安全因素,大致有以下几方面: ②、在化工生产中使用高温、高压设备、电气设备多。 ③、在化工生产中,生产工艺非常复杂,条件非常苛刻,在操作过程中要求十分严格。 ④、在化工生产中,产生三废多,环境污染严重, 影响人类的生存的条件。 二、安全生产是企业生产发展的基本保证,是提高经济效益重要条件。 没有一个可靠的安全生产基础,要想企业发展和提高经济效益是不可能的,生产必须安全,安全促进生产。讲效益,必须讲安全。 这是必须遵循的客观规律。 三、实现安全生产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安全第一的理念,是保障职工个人和职工家庭幸福的需要 生产劳动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必须和基础,保护劳动者自身在生产过程中的安全和健康,是人类最基本的需要之一,也是 人类最基本的合法权益,“以人为本、安全第一”、“关爰生命、 遵章守规”、“珍爱生命、善待生命、珍惜健康”。 安全是人类本能的需要,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亚伯拉罕. 马斯洛创立的“需要层次论”揭示了人类的需求愿望。他把人的一切行为归结为对各种需求的追逐与满足。这个需要层次共分为七 个层次,即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友爱和归属需要、尊重需要、求

化工生产基础知识题库

化工生产基础知识题库-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5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

化工生产基础知识题库 一、填空题 1.按照检测仪表根据其被测变量不同,根据化工生产五大参量又可分为(温度),(压力), (流量),(液位),分析仪表。 2.DN25、DN150相当于英制的( 1 )、( 6 )寸。 3.爆炸性气体混合物发生爆炸必须具备的两个条件是:(一定的浓度)和(足够的火花能量)。 4.1毫米水柱(mmH2O)=(9.81)Pa, 1毫米汞柱(mmHg)=(1.33*102)Pa,1工程大气压 (Kg/cm2)=(9.81*104)Pa。 5.常用的温标有(摄氏温度℃),(华氏温度℉),(凯氏温度K)三种。 6.测量流体压力用的压力表的读数叫(表)压,如果被测流体的绝对压力低于大气压,则压力表 所测得的值称为(负压或真空度)。 7.压缩机入口应选(气关)式调节阀。加热炉燃料气系统应选用(气开)式调节阀。 8.按照被测介质的相态分,在线分析仪表可以分为(气体)和(液体)两大类。按照测量方法 分,可分为(光学分析仪器)、(电化学分析仪器)、(色谱分析仪器)、物性分析仪器、热分析仪器等多种类别。 9.燃烧应具备的三个条件:————、————、————。 可燃物助燃剂着火源 10.受压容器要严禁:————、————、————。 超温超压超负荷 11.从事高处作业的单位必须办理————。 高空作业证 12.设备内作业必须有————监护人员不得离开。 专人监护 13.安全生产的方针是————、————。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 14.预防伤亡事故三不伤害————、————、————。 不伤害自己、不伤害他人、不被他人伤害 15.消防工作的方针————、————。 预防为主、防消结合 16.事故处理“四不放过”原则是————、————,————、————。 事故原因不清楚不放过,事故责任者和员工没有受到教育不放过,事故责任者没有处理不放过,没有制定防范措施不放过 17.化工企业安全生产的特点————、————、————。 高温高压、有毒有害、易燃易爆易腐蚀 18.物质的饱和蒸汽压主要与物质的()()。

化工企业三级安全教育安全基础知识考题

2015年度职业病危害防治计划与实施方案 安全基础知识试题 姓名:分数: 一、不定项选择(每题2分,共40分) 1、哪种环境下不能使用滤毒罐防毒()。 A、有毒环境下O 2 <18%;B、有毒气体浓度在2%以上; C、O 2 <18%,有毒气体浓度>2%。 2、以下哪种情况可以判断滤毒罐失效()。 A、戴好面具后闻到毒物的臭味 B、药罐的阻力太大(f>24mmH 2O)或阻力太小(f<8mmH 2 O); C、摇罐有沙沙声或漏出吸收剂。 3、长管面具阻力过大使用不安全,一般蛇形管总长不应超过()。 A、10m B、15m C、20m 4、常用浓度单位PPm表示()单位。 A、体积百分数; B、体积万分数; C、体积百万分数。 5、燃烧的必备条件是()。 A、可燃物质 B、助燃物质 C、能源 6、干粉灭火器的基本原理()。 A、使燃烧着的物质与氧(空气)隔绝,即消除助燃物质; B、降低着火物质温度,从而消除燃烧所需的能源。 7、下列物质能发生分解爆炸的有()。 A、乙炔 B、氢 C、二氧化碳 8、爆炸性混合物发生爆炸的条件是()。 A、可燃物质按一定比例与空气混合; B、有引爆能源; C、有一定的空间。 9、下列物质与空气混合均匀点燃后能发生爆炸的有()。 A、H 2 B、CO C、C 2 H 2 D、CO 2 E、煤粉 F、铝粉 10、氢气的爆炸极限()。 A、4.1~75% B、1.5~82% C、12~74% 11、一氧化碳的爆炸极限()。 A、12.5~74.2% B、12.5~75% C、12~82% 12、凡进入人体后引起肌体严重损伤或致死作用的物质叫有毒物质或剧毒物质,两者区分的界限为()。 A、50克 B、30克 C、20克 13、下列哪些工种是特殊工种()。 A、司炉工 B、焊工 C、变换操作工 D、电工 14、压力容器的安全附件有()。 A、安全阀 B、防爆板 C、压力表 D、液位计 E、温度计 15、厂区动火作业分为()。 A、特殊危险动火 B、一级动火 C、二级动火 D、一般动火 16、一级动火作业由()终审批准。 A、动火单位主管领导; B、主管安全部门; C、总工程师或主管厂长17、在潮湿、狭小容器内作业,照明电压应小于()。 A、36V B、24V C、12V 18、带压抽堵盲板,刺激性气体的压力应小于()。 A、200mmHg柱; B、100mmHg柱; C、50mmHg柱。 19、带压抽堵盲板中盲板必须符合()。 A、盲板选材要适宜、平整、光滑、无裂纹和孔洞; B、直径合适,强度足够; C、盲板要留手柄,便于识辨、抽堵; D、盲板垫片要适合介质压力、温度、性质。 20、在吊装作业中,以下哪种情况不准吊装()。 A、指挥信号不明; B、超负荷或物体质量不明; C、重物下站人; D、重物埋在地下; E、光线不足 二、填空题(14分) 1、特殊危险动火及一级动火作业证的有效期为h。 2、动火分析使用人工分析时,被测气样爆炸下限≥4%时,其被测浓度应≤%,当被测气样爆炸下限<4%时,其被测浓度≤%。 3、设备内作业氧含量为;如需在设备内动火,氧含量为。 4、凡距坠落高度基准面m及其以上,有可能坠落的高处进行的作业,称高处作业。 5、作业高度在m时称为一级高处作业,在m时称为二级高处作业。 6、对患有和年老体弱、、及酒后人员等不准进行高处作业。 7、电气线路停电作业,必须挂“、”标志牌。 8、在三相四线制系统中应采用保护接措施,防止触电。 三、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每题1分,共6分) 1、只要具备燃烧的三个必备条件就可以发生燃烧。() 2、容器中有毒气体稍为超标,可戴滤毒面具入内作业。() 3、仓库内没有绝缘鞋,可领劳保皮鞋暂时代替。() 4、登高作业,不能穿高跟鞋。() 5、抹运转机电设备,长发要盘好。() 6、带压容器、管道不得随意敲打,更不能紧松螺栓。() 四、问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 1、化工企业为何规定穿工作服上班? 2、为何不能酒后上班? 3、防毒面具如何使用保管? 4、事故为何不能隐瞒不报?

化工原理期末试卷6

《食工原理》期末考试卷(B)2005.9 一、概念题 [共计30分]: 1. 某二元物系的相对挥发度=3,在具有理论塔板的精馏塔内于全回流条件下作精馏操作,已知y n=0.4, 则y n+1= (由塔顶往下数)。全回流操作应用场合通常是 2. 塔板中溢流堰的主要作用是为了保证塔板上有。当喷淋量一定时,填料塔单位高度填料 层的压力降与空塔气速关系线上存在着两个转折点,其中下转折点称为,上转折点称 为。 3. 判断题:在精馏塔任意一块理论板上,其液相的泡点温度小于气相的露点温度。( ) 4. 某连续精馏塔,已知其精馏段操作线方程为y=0.80x+0.172,则其馏出液组成x D= 5. 总传质系数与分传质系数之间的关系可以表示为1/K L=1/k L+H/k G, 其中1/k L表示,当 项可忽略时,表示该吸收过程为液膜控制 6. 判断题:亨利定律的表达式之一为p*=Ex,若某气体在水中的亨利系数E值很大,说明该气体为易溶气 体。( ) 7. 根据双膜理论,当被吸收组分在液体中溶解度很小时,以液相浓度表示的总传质系数 (A)大于液相传质分系数; (B)近似等于液相传质分系数; (C)小于气相传质分系数; (D)近似等于气相传质分系数。 8. 填料塔内提供气液两相接触的场所是 9. 吸收操作中,当气液两相达到平衡时,其吸收推动力,吸收速率 10. 当湿空气的总压一定时,相对湿度仅与其和有关 11. 在下列情况下可认为接近恒定的干燥条件: (1)大里的空气干燥少量的湿物料;(2)少量的空气干燥大里的湿物料;则正确的判断是( ) (A).(1)对(2)不对 (B).(2)对(1)不对;(C)(1)(2)都不对 (D). (1)(2)都可以 12. 在一定的物料和干燥介质条件下:(1)临界湿含量是区分结合水与非结合水的分界点。 (2)平衡湿含 量是区分可除水份与不可除水份的分界点。 正确的判断是:( ) (A)两种提法都对 (B)两种提法都不对 (C)(1)对(2)不对 (D)(2)对(1)不对 13. 氮气与甲醇充分且密切接触,氮气离开时与甲醇已达传热和传质的平衡,如系统与外界无热交换,甲 醇进出口温度相等,则氮气离开时的温度等于( ) (A) 氮气进口温度 (B)绝热饱和温度 (C) 湿球温度 (D) 露点温度 14. 指出“相对湿度,绝热饱和温度、露点温度、湿球温度”中,哪一个参量与空气的温度无关( ) (A)相对湿度 (B)湿球温度 (C)露点温度 (D)绝热饱和温度 15. 我校蒸发实验所用蒸发器的类型是,这种蒸发器中不存在的一种温差损失是 16 进行萃取操作时应使: ( ) (A)分配系数大于 1 (B)分配系数小于 1 (C)选择性系数大于 1 (D) 选择性系数小于 1 17 一般情况下,稀释剂B组分的分配系数k值: ( ) (A)大于 1 (B)小于 1 (C)等于 1 (D) 难以判断,都有可能 18. 萃取操作依据是____溶解度差异,___________萃取操作中选择溶剂主要原则:较强溶解能力,较高 选择性,易于回收 19. 单级萃取操作中,在维持相同萃余相浓度下,用含有少量溶质的萃取剂S' 代替溶剂S, 则萃取相量与萃余相量之比将_____(A)增加;(B)不变;(C)降低,萃取液的浓度(指溶质)将_ ___(A)增加;(B)不变;(C)降低 二、计算题 [20分]

化工企业安全生产知识考试试题培训资料

化工企业安全生产知识考试试题

无棣县化工企业从业人员安全生产知识考试题 单位:姓名:分数: 一、选择题:请选择一项或多项正确答案将序号填入括号内 (每题1分共20分) 1. 灭火设施属于哪种安全设施( C )。 A、预防事故设施 B、控制事故设施 C、减少与消除事故影响设施 2. 根据国家规定,凡在坠落高度离基准面( A )米以上有可能坠落的高处进行的作业,均称为高处作业。 A 、2米 B 、3米 C 、4米 3. 《高处安全作业证》的有效期为( C )天。 A、5天 B、6天 C、7天 D、8天 4. 化工生产安全需要重点控制的几项工艺指标有。( ABC ) A、温度、压力 B、投放原料的性质和数量 C、反应物的成分 5. 特殊动火作业和一级动火作业的《动火安全作业证》有效期不超过( B )小时。 A、7小时 B、8小时 C、9小时 D、10小时 6. 动火期间距动火点( C )米内不得排放各类可燃气体,距动火点( C )米内不得排放各类可燃液体。 A、20米、10米 B、20米、15米 C、30米、15米 D、30米、20米 7. 为防止动火设备、管道或动火周围场所的易燃易爆物质的浓度发生变化,动火前取样与动火间隔不得超过( C )分钟。 A、15 B、20 C、30 D、40

8. 化学品安全标签警示有三个( ABC ) A、危险 B、警示 C、注意 D、小心 9. 常见的遇湿易燃物品有( AB ) A、钾 B、钠 C、锌粉 D、铝粉 10. 下列( A )灭火剂是扑救精密仪器火灾的最佳选择。 A.二氧化碳灭火剂 B.干粉灭火剂 C.泡沫灭火剂 11. 各种气瓶的存放,必须距离明火( C )以上,避免阳光暴晒,搬运时不得碰撞。 A.1米 B.3米 C.10米 12. 扑救爆炸物品火灾时,( B )用沙土盖压,以防造成更大伤害。 A必须 B禁止 C可以 13. 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除具有爆炸性外,有的还具有易燃性( ABCD )。 A、助燃性 B、毒害性 C、窒息性 D、腐蚀性 14. 在易燃易爆场所穿( C )最危险。 A.布鞋 B.胶鞋 C.带钉鞋 15. 为了保证检修动火和罐内作业的安全,检修前要对设备内的易燃易爆、有毒气体进行( ABC )。 A.置换 B.吹扫 C.清理 16. 危险化学品单位从事生产、经营、储存、运输、使用危险化学品或者处置废弃危险活动的人员,必须接受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和安全知识、专业技术、职业卫生防护救援知识的培训,并经( C ),方可上岗作业。 A.培训 B.教育 C.考核合格 D.评议

化工企业安全生产知识考试试题

无棣县化工企业从业人员安全生产知识考试题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 一、选择题:请选择一项或多项正确答案将序号填入括号内(每题1分共20分) 1. 灭火设施属于哪种安全设施(C )。 A、预防事故设施 B、控制事故设施 C、减少与消除事故影响设施 2. 根据国家规定,凡在坠落高度离基准面(A )米以上有可能坠落的高处进行的作业,均称为高处作业。 A、2米B 、3米C 、4米 3. 《高处安全作业证》的有效期为(C )天。 A 5天B、6天C、7天D、8天 4. 化工生产安全需要重点控制的几项工艺指标有。(ABC ) A、温度、压力 B、投放原料的性质和数量 C、反应物的成分 5. 特殊动火作业和一级动火作业的《动火安全作业证》有效期不超过(B )小时。 A 7小时 B 、8小时C、9小时D、10小时 6. 动火期间距动火点(C )米内不得排放各类可燃气体,距动火点(C )米内不得排放各类可燃液体。 A 20 米、10 米B、20 米、15 米C、30 米、15 米D、30 米、20 米 7. 为防止动火设备、管道或动火周围场所的易燃易爆物质的浓度发生变化,动火前取样与动火间隔不得超过(C )分钟。 A 15 B、20 C、30 D、40 8. 化学品安全标签警示有二个(ABC ) A、危险 B、警示 C、注意 D、小心 9. 常见的遇湿易燃物品有(AB ) A、钾 B、钠 C、锌粉 D、铝粉 10. 下列(A )灭火剂是扑救精密仪器火灾的最佳选择。 A. 二氧化碳灭火剂 B.干粉灭火剂 C.泡沫灭火剂 11. 各种气瓶的存放,必须距离明火(C )以上,避免阳光暴晒,搬运时不得碰撞。

化工原理期末试题-2-答案

徐州工程学院试卷 — 学年第 学期 课程名称 化工原理 试卷类型 考试形式 闭卷 考试时间 100 分钟 命 题 人 年 月 日 教研室主任(签字) 年 月 日 使用班级 教学院长(签字) 年 月 日 班 级 学 号 姓 名 一、单选题(共15题,每题2分,共计30分) 1. 滞流内层越薄,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D A 近壁面处速度梯度越小 B 流体湍动程度越低 C 流动阻力越小 D 流动阻力越大 2. 判断流体流动类型的准数为___ A ____。 A . Re 数 B. Nu 数 C . Pr 数 D . Gr 数 3. 在一水平变径管路中,在小管截面A 和大管截面B 连接一U 形压差计,当流体流过该管 段时,压差计读数R 值反映的是 A A A 、 B 两截面间的压强差 B A 、B 两截面间的流动阻力 C A 、B 两截面间动压头变化 D 突然扩大或缩小的局部阻力 4. 离心泵铭牌上标出的流量和压头数值是 A 。 A. 最大流量下对应值 B. 操作点对应值 C. 计算值 D. 最高效率点对应值 5. 离心泵在一定管路系统下工作时,压头与被输送液体的密度无关的条件是 D A Z 2-Z 1=0 B Σh f = 0 C 22 21022 u u -= D p 2-p 1 = 0 6. 含尘气体,初始温度为30℃,须在进入反应器前除去尘粒并升温到120℃,在流程布置 上宜 A A. 先除尘后升温 B. 先升温后除尘 C. 谁先谁后无所谓 7. 穿过2层平壁的稳态热传导过程,已知各层温差为△t 1=100℃, △t 2=25℃,则第一、二层 的热阻R 1、R 2的关系为_____D______。 A. 无法确定 B. R 1 = 0.25R 2 C. R 1 = R 2 D. R 1 = 4R 2 8. 在蒸汽-空气间壁换热过程中,为强化传热,下列方案中那种在工程上最有效 B A 提高蒸汽流速 B 提高空气流速 C 采用过热蒸汽以提高蒸汽流速 D 在蒸汽一侧管壁上装翅片,增加冷凝面积并及时导走冷凝热。 9. 在吸收操作中,吸收塔某一截面上的总推动力(以气相组成表示)为 A A. Y -Y* B. Y*- Y C. Y -Yi D. Yi - Y 10. 含低浓度溶质的气体在逆流吸收塔中进行吸收操作,若进塔气体流量增大,其他操作条 件不变,则对于气膜控制系统,其出塔气相组成将 A A. 增大 B. 变小 C. 不变 D. 不确定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总分 总分 30 15 15 40 100 得分

化工生产安全基本知识资料

化工生产安全基本知 识

化工生产安全基本知识 一、化工企业生产与安全生产特点 1、化工生产特点: 具有高温、高压、深冷、易燃、易爆、有毒有害、腐蚀、易挥发,工艺生产自动化、连续化,生产装置大型化,工艺复杂等特点。 2、安全生产特点: 各个生产环节不安全因素较多,具有事故后果严重危险性和危害性比其它制造行业更大。 二、什么是化工生产工艺流程、操作规程、工艺指标 1、工艺流程 就是完成从投料、输送、反应(合成)、出料(产品)等工序的生产全过程2、操作规程 就是操作人员的生产方法和操作指导书 3、工艺指标 工艺指标是指生产过程中,必须执行且严格控制的各种物理化学参数。如压力、温度、流量、电流、速率、振动等。 安全生产管理过程中执行了工艺流程、操作规程、工艺指标三项外,还必须制定以下制度: (1)、建立生产工艺指标台帐(统计、分析工艺指标执行情况和合格率)。 (2)、建立生产使用设备及仪表、电气连锁、报警台帐。 (3)、建立工艺技术改造专题台帐。 (4)、建立员工培训和岗位练兵台帐(工艺、安全)。 (5)、建立岗位生产人员四班联席会议台帐。

(6)、建立安全管理台帐(消防、压力容器校验、安全培训、事故分析台帐)。 三、化工操作 化工操作是完成安全生产的主要过程,其生产任务就是执行操作规程完成各项生产任务及工艺指标。 化工生产人员应该做到: 1、熟练掌握生产工序的工艺流程及现场工艺设备、各种物料管线功能、流向。 2、生产中严格执行操作规程。 3、牢记各类生产工艺指标(不得记错、用错或更改)。 4、班前做好上岗前的工艺、设备巡检,及时了解上个班生产及工艺设备情况。 5、班中按生产工艺要求,认真做好生产现场工艺、设备运行的巡检,并准时翻巡检牌。 6、班中精心操作。并按时真实填写各时段的《岗位原始记录报表》中的各项内容。 7、交班前必须在《交接班记录本》上详细记录本班生产情况,特别是出现的生产异常(机械故障、泄露、工艺超温、超压、电气仪表故障等),并将上述情况口头交代接班。 8、班中生产出现的异常和故障应及时处理并通知当班领导。 9、会正确使用消防器材和各类呼吸器。 10、生产中因有毒有害介质泄漏引起的人员中毒、火灾等事故应立即按照《光伏硅生产紧急预案》处理处置。 11、不是自己分管的设备,千万不要动。

化工生产基础知识题库

化工生产基础知识题库 一、填空题 1.按照检测仪表根据其被测变量不同,根据化工生产五大参量又可分为(温度),(压力),(流量), (液位),分析仪表。 2.DN25、DN150相当于英制的( 1 )、( 6 )寸。 3.爆炸性气体混合物发生爆炸必须具备的两个条件是:(一定的浓度)和(足够的火花能量)。 4.1毫米水柱(mmH2O)=(9.81)Pa,1毫米汞柱(mmHg)=(1.33*102)Pa,1工程大气压(Kg/cm2) =(9.81*104)Pa。 5.常用的温标有(摄氏温度℃),(华氏温度℉),(凯氏温度K)三种。 6.测量流体压力用的压力表的读数叫(表)压,如果被测流体的绝对压力低于大气压,则压力表 所测得的值称为(负压或真空度)。 7.压缩机入口应选(气关)式调节阀。加热炉燃料气系统应选用(气开)式调节阀。 8.按照被测介质的相态分,在线分析仪表可以分为(气体)和(液体)两大类。按照测量方法分, 可分为(光学分析仪器)、(电化学分析仪器)、(色谱分析仪器)、物性分析仪器、热分析仪器等多种类别。 9.燃烧应具备的三个条件:————、————、————。 可燃物助燃剂着火源 10.受压容器要严禁:————、————、————。 超温超压超负荷 11.从事高处作业的单位必须办理————。 高空作业证 12.设备内作业必须有————监护人员不得离开。 专人监护 13.安全生产的方针是————、————。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 14.预防伤亡事故三不伤害————、————、————。 不伤害自己、不伤害他人、不被他人伤害 15.消防工作的方针————、————。 预防为主、防消结合 16.事故处理“四不放过”原则是————、————,————、————。 事故原因不清楚不放过,事故责任者和员工没有受到教育不放过,事故责任者没有处理不放过,没有制定防范措施不放过 17.化工企业安全生产的特点————、————、————。 高温高压、有毒有害、易燃易爆易腐蚀 18.物质的饱和蒸汽压主要与物质的()()。

化工企业的安全知识

编订: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 化工企业的安全知识 Deploy The Objectives, Requirements And Methods To Make The Personnel In The Organization Operate According To The Established Standards And Reach The Expected Level. Word格式 / 完整 / 可编辑

文件编号:KG-AO-8870-90 化工企业的安全知识 使用备注:本文档可用在日常工作场景,通过对目的、要求、方式、方法、进度等进行具体的部署,从而使得组织内人员按照既定标准、规范的要求进行操作,使日常工作或活动达到预期的水平。下载后就可自由编辑。 一、加强中小化工企业安全基础管理的重要性、指导思想和工作目标 (一)充分认识加强中小化工企业安全基础管理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近年来,通过贯彻落实《安全生产法》、《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和《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决定》等有关法律法规,实施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许可制度,深化安全生产专项整治活动,化工企业安全生产状况呈现总体平稳,趋向好转的态势。但是,由于我国化工行业特别是中小化工企业安全生产基础薄弱,企业安全管理机构和制度不健全,工艺技术落后、设备陈旧简陋、自动化控制水平低,从业人员安全意识淡薄、业务素质低、操作技能差,预防和应对突发事件能力不足,生产装置安全隐患较多等

问题普遍存在,另外一些建设项目(新建、改建、扩建项目)安全设施“三同时”制度不落实,导致安全生产事故总量偏大,较大以上事故时有发生,中小化工企业安全生产形势严峻。 二、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建立和完善安全生产管理体系 (一)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管理体制机制 ⒈建立健全企业安全生产责任制。要全面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保证企业具备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规定的安全生产条件;建立和完善安全生产责任体系,健全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明确职能部门、各级管理人员和全体员工的安全生产职责;建立安全生产长效机制,确保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满足安全生产的各项要求。 ⒉企业主要负责人是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要认真履行国家法律法规规定的职责,把安全生产作为企业管理的首要任务,对安全生产工作负总责。要认真全面落实国家的有关法律、法规和标准、规定,组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