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应激评估

4.应激评估
4.应激评估

应激评估目录

1.基础知识

2.应激反应

3.应激的评估

4.相关护理诊断

复习思考题

1.基础知识

(一)应激的定义:受多种中介因素如认知评价、应对方式、社会支持和个性特征影响的连续的动态过程。

(二)应激源:

1. 定义,凡能引起个体产生应激的各种因素。

2. 分类,按来源分类,内部应激:体内的各种生理或心理需

求和刺激,外部应激: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需求和刺激;按属性分类,生理性应激源:如疲劳、疾病、手术、衰老等,心理性应激源:各种挫折和心理冲突,环境性应激源:冷热、噪声、污染、环境改变,社会文化性应激源:经济困难、文化差异等。

按个体对应激源的认知评价分类,丧失性压力源:危害已经发生,并使个体丧失原所有物的压力性事件,如患病、退休、丧偶等;威胁性压力源:对个体构成威胁,可能造成伤害或丧失的压力性事件,如即将手术;挑战性压力源:被认为是有利于个体成长发展的压力性事件,多伴有愉快的情绪体验,如结婚、生育、升职等。(三)应激心理中介因素

1.认知评价:为个体根据自身情况对应激源的性质和意义作出的估计,是应激反应过程中的关键中介因素之一;初级评价,为事件发生即刻通过认知活动对事件与自己有无利害关系的评价,应激源被个体认为是无关或良性刺激时不会引起应激反应;反之,则会引起反应;次级评价,在初级评价中判断事件与己有关的基础上,对事件是否可以改变即对个人的能力作出的估计,当个体认为应激源是可以控制的时候,多采用问题式应对方式来应对;反之多采用情感式应对方式来应对,认知评价在心理应激中的作用,同样的应激源,由于认知评价不同,引起的应激反应可以截然不同,认知评价受诸多因素,特别是人格特征和社会支持的影响认知评价又影响着其他的因素,其中受认知评价影响较为明显的是应对方式。

2. 应对:

(1)定义:是个体对生活事件以及因生活事件而出现的自身

不平衡状态所采取的认知和行为措施。

(2)应对资源:健康和精力、解决问题的能力、社会性技能、物质资源、精神信仰、家庭和社会支持。

(3)应对方式:情感式应对,问题式应对,生活中人们多同时使用两种应对方式,在应激可以由行动直接处理时,问题式应对方式更积极有效;反之则情感式应对更为有效,可暂时缓解紧张情绪,有助于发展解决问题的能力;但过度持续地使用情感式应对可导致焦虑或抑郁,甚至出现自毁行为。情感式应对:是指解决自身情境反应的应对活动,指向应激反应,倾向于采用过度进食、用药、饮酒、远离应激源等行为回避或忽视应激源,用于处理由应激所致的情感问题。问题式应对:是指直接解决事件或改变情境的应对活动,指向应激源,倾向于通过有计划地采取行动、寻求排除或改变应激流源所致影响的方法,用于处理导致应激的情境本身。

(4)有效应对,定义,只要能提高机体对应激的适应水平和耐受力,即为有效应对。有效应对的标准:应激所致的反应维持在可控制的限度内,希望和勇气被激发,自我价值感得到维持,与亲人的关系改善,人际、社会、经济处境改善,生理功能得以促进。影响有效应对的因素,应激源的数量,应激源的强度与持续时间,应对经验,可利用的家庭、社会和经济资源,人格特征。

3. 社会支持,是指个体与社会各方面包括亲属、朋友、同事和同伴等社会人,以及家庭、单位、党团、工会等社团组织所产生的精神和物质上的联系程度;能为个体提供精神与物质支持,是应激过程中个体“可利用的外部资源”,具有减轻或缓冲应激的作用配偶及家庭成员是个体社会支持最重要的来源其次是朋友和同事。

4. 个性特征,指个体的整个精神面貌,即具有一定倾向性的、

稳定的各种心理特征的总和,个性对应激的影响,影响个体对应激源的感知,影响个体的认知评价,影响个体的应对方式,个性与个体的社会支持有联系,个性与个体应激反应的形成和程度有关。

2.应激反应

(一)定义:是指应激源引起的机体非特异性适应反应。

(二)应激的心身反应:

1. 生理反应(1)警觉阶段呼吸、心率、心肌收缩力和心排血量增加,血压及血糖升高,血液重新分配(皮肤和内脏血管收缩,血流量减少,脑血流量增多),汗腺分泌增加,瞳孔扩大。(2)阻抗阶段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和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分泌增加,机体动员全身资源抗拒应激源,生物适应性处于最高水平。(3)衰竭阶段淋巴组织、脾、肌肉和其他器官发生变化,导致躯体因损伤而患病,甚至死亡。

2. 认知反应(1)积极反应,由适度的应激水平引起,表现为警觉水平提高、注意力集中、记忆效果更佳、思维活跃,判断力、洞察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均有所增强。(2)消极反应,由较高或长时间处于高应激状态所致,表现为注意范围缩小、注意力更容易分散、

思维迟钝、记忆力下降、感知混乱、判断失误、定向障碍等,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下降,还可能影响人的社会认知,导致自我评价下降等。

3. 情绪反应:情绪反应的类型与强度受诸多因素影响,差异很大,适度的应激水平使人保持适度的紧张和焦虑,从而有助于任务的完成,应激水平过高人会变得非常焦虑和恐惧,还可出现抑郁、愤怒、敌意、过度依赖和无助感等,负性情绪反应可与其他心理行为活动产生相互影响,使自我意识变狭窄,注意力下降,判断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下降等。

4. 行为反应,行为是人们心理活动的外在表现,可影响个体的社会适应性的行为反应有:逃避与回避:拖延、闭门不出、离家出走或辞职;退化与依赖:哭闹、退化到儿童的反应方式;敌对与攻击:毁物、争吵、冲动、伤人或自杀;无助与自怜:不采取能够采取的行动积极应对;物质滥用:吸烟、酗酒或吸毒。

(三)应激反应与健康:对健康有利的方面,是机体为应付外界环境挑战作出的适应性改变,对应激源及时作出反应的锻炼,可以使人形成健康的体格和积极的人格,从而有益于对各种环境的适应,对健康不利的方面,危及人的生理和心理机能,甚至造成与应激状态有明显关系的疾病。

3.应激的评估

(一)会谈:

1. 应激源:通过询问下列问题了解患者近1年内是否经历重大生活事件和日常生活困扰及其对个体影响的主次顺序。目前让你感到有压力或紧张焦虑的事情有哪些? 近来你的生活有哪些改变? 由于疾病、住院、生活改变或家庭事件,你经历了哪些压力? 你所处的环境是否让你紧张不安或烦恼?什么原因? 你与家人的关系如何?有无不和?有无使你感到痛苦或烦恼? 你是否感到工作压力很大,无法胜任? 你的经济状况如何?是否感到入不敷出?

2. 应激心理中介因素(1)对应激源的认知评价:这件事对你意味着什么?你是如何看待的?你认为自己是否有能力应对这件事?如果你无法控制这件事,你会有何感觉?(2)应对方式,通常你采取什么方式缓解紧张或压力?告诉我下列措施中最能描述你应对方式的是哪种?与他人交谈、想办法解决问题、抱怨他人、寻求帮助、从事体力活动、祈祷、试图忘却、用药或酗酒、睡觉、什么都不做、认命或其他?(3)社会支持,当你遇到困难时,你的家人、亲友和同事中谁能帮你?当你遇到困难时,你是否主动寻求家人、亲友或同事的帮助?你对家人、亲友或同事的帮助是否满意?(4)个性特征,一般你面对困难时采取什么样的态度和行为?你做事情和作决定是独立完成还是依赖他人?遇到不开心的事,你是喜欢说出来

还是闷在心里?

3.应激反应,通常你能否解决你的问题和烦恼?你采取的措施是否有用?你是否觉得身心疲惫?

(二)评定量表测评:

1.应激源强度的评估:holmes和rahe(1967)编制的社会再适应评定量表,用于测评近1年来不同类型的生活事件对个体的影响,预测个体出现健康问题的可能性,该量表的评价标准为生活事件单位,总和>300分,80%可能患病;总和为150~300分,50%可能患病;总和<150,30%可能患病,杨德森和张亚林在1986年编制的生活事件量表。住院患者压力评定量表于测评住院患者所经历的应激累计分越高,压力越大。

2.应激心理中介因素评估:(1)应对方式评定量表。(2)社会支持量表。(3)人格测验。

3.应激反应的评估:由于应激常致焦虑和抑郁,因此测量焦虑和抑郁的量表可作为测量应激反应的有效工具。

(三)观察与医学检测:

1. 一般状态与行为,观察有无厌食、胃痛、多食、疲乏、失眠、睡眠过多、头痛或胸痛等应激所致的生理反应,有无记忆力下降、思维混乱、解决问题能力下降等应激所致的认知改变,有无焦虑、

抑郁、无助和愤怒等情绪反应,有无行为退化或敌对、物质滥用、自杀或暴力倾向等应激所致的行为反应。

2. 全身各系统的变化,有无心率、心律、血压改变;呼吸频率和形态的变化情况,消化道功能情况,有无厌食、腹痛等主诉,肌张力和身体活动情况,皮肤的温度、湿度和完整性情况。

4.相关护理诊断

1.应对无效,与没有自信、无助感有关。

2. 调节障碍?精神困扰? 与感觉超负荷、认识障碍、支持系统不足等有关。

3.创伤后综合征与重大创伤或事故有关。

4.社会交往障碍与疾病所致活动受限、行为异常、家庭和社会支持缺乏有关。

5.有对他人施暴的危险与酒精或药物依赖过度焦虑、情绪不稳等有关

复习思考题

1.何谓应激?

2.何谓应激源?列举应激源的分类及内涵。

3.何谓应激心理中介因素?何谓认知评价?

4.解释认知评价在应激反应中的作用?

5.何谓应对?个体可利用的应对资源有哪些?

6.比较情感式应对与问题式应对的异同及在应激应对中的作用。

7.何谓有效应对?列举有效应对的衡量标准及影响因素。

8.何谓社会支持?解释社会支持在应对中的作用。

9.何谓个性特征?解释个性特征对应对的影响。

10.何谓应激反应?列举应激时生理反应、认出知反应、情绪反应

和行为反应的表现。

11.列举应激反应对健康的影响。

12.列举应激反应评估的方法与内容。

13.列举与应激相关的护理诊断。

心理应激与心理健康电子教案

心理应激与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与心理应激 一个人的心理状况可能是健康的,也可能是不健康的,那么是什么因素在影响和决定着一个人的心理健康状况呢?我们认为个体的心理健康状况与相关因素的关系可以用下式表示: 心理应激┼心身疾病 心理健康状况═——————————————————— 应付技能┼自信心┼社会支持┼心理营养 在这个公式里,分子上面的因素,对人的心理健康有很大的消极影响。心理应激多种多样,工作中的失误和不顺利,恋爱婚姻与家庭关系的内部,个人的特殊遭遇或社会生活中的共同问题,如战争、洪水车祸等都足以构成人们的心理压力,出现心理生理的应激反应。如果这种反应持续时间过长,超过了个人承受的能力,就会对人的健康构成严重的威胁,导致心身疾病的产生。现代医学心理学把“哮喘”、“癌症”和“心脏病”等,都称作心身疾病,这些病都是由于身体和心理的双重影响所导致的,其治疗及转归过程也明显受心理因素的影响和制约。 从某种程度上说,心理应激和心身疾病,都是生活中的客观存在,都是难以避免的。谁都会遇到不顺心的事,谁都会有自己的心理压力。在这个公式中,如果分子上的成份越大而分母上的成分越小的话,一个人的健康状况就会受到越大的消极的影响。相反如果加大分母的比重,提高个体的自信心,提高个体的心理应付技能,加强社会支持系统,提供适当的心理营养就可以降低分子对人产生的消极影响,甚至把消极的“压力”转化为积极的动力。“自信心”是一个人重要的内在品质,自信心越强,一个人对付心理压力乃至身心疾病的能力也就越强,他就越能调动自身资源来处理自己所面临的身心疾病和心理压力等问题。“社会支持”是指一个人通过社会联系所能获得的他人在精神上的支持。社会联系包括家庭成员、朋友、同事、社会组织;精神上的支持指在社会中被尊重、被理解、被同情的主观体验。动物应激试验发现,如果动物处于应激状态下有同窝动物或动物母亲存在,或有熟悉的实验人员安抚,则可以减少小白鼠胃溃疡、地鼠的高血压、山羊实验性神经症和兔子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发生。如果一个人能有一些与自己患难与共的朋友,有一个体贴入微的妻子或丈夫,有一个温暖幸福的家庭,那么当他遇到心理压力的时候,也就有一种强有力的支持和依靠。此外,心理咨询和心理辅导机构,也可以为遇到身心疾病和心理压力的人,提供及时而有力的帮助,提供必要的心理营养,提高机体的“免疫力”,抵消身心疾病和心理压力对个体的消极影响。 第一节心理应激 一.心理应激的产生 心理应激是我们人类生活中的一种必然的存在,从大的方面来说,诸如国内或国际间的战争、地震、水灾、火灾等自然或人为的灾难,都必然会给人们乃至社会带来沉重的压力和负担。从小的方面来说,面临一次考试或考核,自己生病或亲友生病等等,也都会给正常生活带来意外的冲击和干扰,也都会成为我们心理应激的来源。

(完整版)创伤后应激障碍量表平民版_PCL-C

创伤后应激障碍自评量表(PCL-C) 姓名()性别()年龄()检查日期()下表中的问题和症状是人们通常对一些紧张生活经历的反应。请仔细阅个月内打扰您的程度,在右框选择打分。

得分:检查者:

PTSD检查表平时版(The PTSD Cheeklist-CivilianVersion,PCL-C)评分标准参考值范围为38~47 17-37分:无明显PTSD症状 38-49分:有一定程度的PTSD症状 50-85分:有较明显PTSD症状,可能被诊断为PTSD (结果非诊断性,仅供参考) 介绍:PTSD检查表平时版(The PTSD Cheeklist-CivilianVersion,PCL-C)是美国创伤后应激障碍研究中心行为科学分部于1994年11月根据DSM一W制定的,由17项条目组成的PTSD症状调查表。中文译文是由姜潮教授、美国纽约州立大学布法罗学院张杰教授和美国PTSD研究中心经过多次中英文双译于2003年7月完成。PCL一C量表是专为评价普通人在平时生活(与战争相对而言)中遭遇创伤后的体验而设计的。它要求被试根据自己在过去的一个月被问题和抱怨打扰程度打分,分5个等级,1“一点也不”、2“有一点”、3“中度的”、4“相当程度的”、5“极度的”。可分为4个因素,分别为:警觉增高反应;回避反应;创伤经历反复重现反应;社会功能缺失反应。累计各项的总分(17一85),分数越高,代表PTSD发生的可能性越大。此表基于症状的数量和严重程度而提供一个连续的评分,是一个多纬度观察PTSD的工具,可以对临床治疗护理提供对PTSD主要症状更详尽的描述,还可在临床研究中作为评价心理干预效果的工具。在美国,PCL-C量表常作为PTSD症状诊断和干预或治疗PTSD的效果评价量表。 经研究PCL-C中文版具有较良好的信度和效度,并具有较好的区分度。

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案例

一个中学生创伤后应激障碍案例与分析【美龄案例】 求助者的资料 一、1、求助者一般资料 (1)人口学资料:程XX,男,15岁,1988年8月生于XX。某重点中学高一学生。汉族,联系电话:66XXXX82。 (2)家庭状况:父亲程XX,初中文化,农民打工者,在城市无住房,经济收入较低。兄妹三人,求助者排行老大。 (3)学习记录:从小学起,成绩一直是中等偏上。 (4)社会交际:仅限于亲戚同学。亲戚节假日常有走动,与同学和睦相处,对学校活动能主动参加。 (5)兴趣爱好:爱踢足球,喜欢参加同学间的活动。 (6)自我描述:是个乖学生,不惹是生非。近两年知道父母辛苦不易,主观上努力学习报答父母,学习成绩较以往有所提高。 (7)其他特点:想象力、表达力都属一般,成人意识比较明显,近期理想把学习成绩提上班级前十名,远期抱负是当一个大企业家,拥有跨国财团。 2、个人成长史 求助者是足月顺产生育,因是长子长孙,长相最帅,有一定优越感,在学校遵纪守规,认真响应教师指导,自认为是名好学生。去年6月,初中升高中

考试,自觉平时成绩不错,考重点高中有把握。但考后实际分数与自己估分相差二十多分,以至考重点高中落榜。为此,他上重点高中掏了高价。心理受到极大挫伤,情绪十分低落,内心痛苦,自认为给父母造成巨大经济负担,自责自怨、紧张焦虑。恐惧不安。 3、精神状态 感知觉正常,注意力正常,记忆力良好,思维完整。情绪表现与内心体验一致,(有些紧张)意志力完整,人格完整,具有相对稳定性。 4、身体状况 从去年8月至今,时常出现胸闷,心痛,喉咙被掐紧感,呼吸困难,有窒息感,去医院检查多次,各项生理指标均属正常,无继往病史及家族遗传史。 5、社会功能 与人交往没有明显变化,学习效率降低,社会功能受到影响。 二、咨询记录 时间:2004年6月25日上午9:30分 地点:美龄咨询室 电话预约后,一位15岁男孩由姑妈陪同一起来到咨询室。该男生长相英俊,衣着得体,表情自然,举止大方,懂礼貌(简略礼貌接待及对心理咨询性质和保密原则的介绍过程)。

心理应激

医学心理学与医患沟通技巧相关知识讲座 第五讲心理应激 一、总论 (一)塞里的应激学说 每一种疾病或有害刺激都有相同的、特征性的和涉及全身的生理生化反应过程,塞里将其称为“一般适应综合征”(general adaptation syndrome,GAS)。GAS与刺激的类型无关,而是机体通过兴奋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所引起的生理变化,是机体对有害刺激所作出的防御反应的普遍形式。GAS分为警戒、阻抗和衰竭三期。 (二)心理应激的定义 1.根据过程模型,心理应激可以被定义为:个体在应激源作用下,通过认知、应对、社会支持和个性特征等中间因素的影响或中介,最终以心理生理反应表现出来的作用“过程”。 2.根据系统模型,心理应激可以被定义为:个体的生活事件、认知评价、应对方式、社会支持、人格特征和心身反应等生物、心理、社会多因素构成相互作用的动态平衡“系统”,当由于某种原因导致系统失衡时,就是心理应激。 3.医学心理学将心理应激定义为:个体在觉察(认知评价)到威胁或挑战、必须做出适应或应对时的心身紧张状态。 4.应激系统模型的基本特征(法则): ⑴应激是多因素的系统;

⑵各因素互相影响互为因果; ⑶各因素之间动态的平衡或失衡决定个体的健康或疾病; ⑷认知因素在平衡和失衡中起关键作用; ⑸人格因素起核心作用。 5.心理应激理论在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和健康促进教育等领域具有多方面的理论与实际指导意义。 ⑴在医学认识论方面:心理应激理论特别是系统模型使我们认识到个体实际上是生活在应激多因素的动态平衡之中。 ⑵在临床医学的病因学方面:“过程模型”有助于我们清晰地认识心理疾病和症状的发生发展过程。 ⑶在预防医学方面:“系统模型”有助于认识和指导合理调整应激各有关因素的动态平衡,促进个体在不同内外环境下的健康成长或保持适应。 6.应激系统模型在医学心理学临床实际工作中的应用 应激系统模型及其基本法则在临床个体心理咨询(治疗)程式、压力管理和家庭婚姻咨询中都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⑴应激系统模型与临床心理咨询:首先根据系统模型,对患者的心身问题以及相关因素作出三级评估。第一层次的评估分析患者的应激反应和心身症状情况;第二层次评估进一步分析生活事件、认知评价、应对方式和社会支持程度,确定应激各因素在“问题”中的地位以及因素之间的互动关系;第三层次评估分析人格特点(特别是观念方面的人格特点),如求全、完美主义倾向。然后,在系统模型的评估基础上,以系统论与整体观的水平作出干预决策,可以决定采用心理教育、心理指导、系统心理治疗

2020年(情绪管理)心理压力与应对

(情绪管理)心理压力和应对

大学生心理压力及应对措施 环境工程硕0901班:王波 学号:M200973177 2010年5月20日

大学生心理压力及应对措施 摘要:面对现代社会日益复杂的竞争,大学生承受着各方面的压力,出现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心理问题呈上升趋势。作为壹名兼职新生班主任,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举措,是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针对当前大学生中存于比较严重心理问题现状,分析了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原因,提出了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关联策略。 关键词:心理;健康;管理;教育

1.前言 作为壹名兼职新生班主任,对于学生的心理问题的关注是我工作的重要内容,而辅导员于新生到校3个月后,对新生的心理情况做过壹次普查,结果是大学生的心理问题非常严重,这也引起了我对大学生心理压力应对的兴趣。 压力,亦称为应激,是指紧张或唤醒的壹种内部心理状态,它是人体内部出现的解释性的、情感性的、防御性的应对过程。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大均是由许多特定的压力造成的。这些压力多半是来自外于事件的刺激,或者来自内于生理方面的影响,也有壹部分是由个体心理认知所诱发的。正如许多社会应激理论均把个体和社会整合起来,认为个体压力本身就是社会压力的壹部分。 当代大学生正处于壹个社会变化迅速的时代,面对现代社会日益复杂的竞争,大学生承受着巨大的压力,心理问题呈上升趋势。大学生心理是否健康,不仅会影响其于校学习和生活,仍将影响其终身发展。因此,了解大学生心理问题的现状,探索大学生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根据大学生群体心理特点,帮助他们解决心理发展过程中和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的心理和行为问题,开发他们的心理潜能,优化他们的心理素质,使他们全面、充分、和谐、主动地发展,是高校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重要课题。 目前,各种心理压力困扰着当代大学生,由此造成的负面影响的程度和范围也于日益加深和扩大。某名校某大学生自杀坠楼身亡,某考生因未能考取理想大学郁郁寡欢,自我隔离,某大学生沉迷网络,逃避现实等等。我们希望通过对个别典型案例的调查分析,联系受访者的家庭背景、生活经历等找出困扰着大学生

一例创伤后应激障碍的诊断、治疗和评估

By心理学院 案例 某女,26岁,已婚,农民,小学文化程度。1999年5月20日上午因家务事与婆婆吵架后,在自家门口生气,邻居张某见到后说:“快来看,这一家多热闹”,病人骂了她一句,进而与之吵打,后被人拉开。之后很气愤、哭泣,于第二天出现呆坐,双眼呆滞,自语,内容零乱,有时说“飞呀飞”等,双手乱舞,以急性应激障碍收住院,入院后夜眠差,哭泣,常想被打经过,担心害怕,见别的病人争吵则紧张、恐惧,尽量回避。给予镇静及心理疏导治疗34天,疗效显著而出院。出院后夜眠差,经常出现创伤性内容的恶梦,与别人疏远,对亲人也显得冷淡。对自家生活缺乏计划,主动性差。有时显得急躁、不安,遇到别人高声说话就紧张,心慌,出汗等。在家服药效果差,故住院治疗。 精神检查:意识清楚,接触好,应答切题,情绪低,哭泣。自诉提及被打经过即心慌,心烦,恐惧,夜里常做恶梦、内容多与被打有关。认为自己冤枉。未发现思维联想及内容障碍,问及为何不与人交往时,则称心里烦,没有心情。愿意接受治疗。 (一)诊断过程 症状及标准(括号前为患者症状,括号内为DSM-4诊断标准) 经历过和婆婆吵架和邻居吵打事件,气愤和哭泣(创伤事件) 担心受怕,见别人吵架而紧张恐惧、回避(极度的害怕、恐惧) 反复多次想起被打经过(创伤事件持续地重现) 经常出与被打相关的梦(关于创伤事件的反复而痛苦的梦魇) 双眼呆滞、自言自语、内容凌乱、双手乱舞(行动上或者感觉上好像创伤事件再次发生)自诉自己被打经过时即心慌、心烦、恐惧(暴露于模拟或象征创伤事件片断的内部或外部暗示时,产生强烈的心理痛苦) 遇到别人高声说话就紧张、心慌、出汗(暴露于模拟或象征创伤事件片断的内部或外部暗示时,产生生理反应。) 与人疏远、对亲人也显得冷淡,与人交往没心情和心烦(对创伤关联刺激的持续回避:回避有关创伤事件的想法、感觉或谈论;与别人分离或者疏远的感觉;情感范围受到限制)对自家生活缺乏计划、主动性差(对一般事物普遍的反应麻木:对重要活动的兴趣和参与显著减少)

创伤后应激障碍

创伤后应激障碍 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是指突发性、威胁性或灾难性生活事件发生后数日至6个月内所出现的个体延迟和长期持续存在的精神或心理障碍,主要表现为病理性再度体验创伤、恶梦惊醒、持续性警觉性增高和回避及对创伤经历的选择性遗忘和对未来失去信心。简而言之,PTSD是一种创伤后心理失平衡状态。 PTSD的核心症状有三组,即:闯入性症状、回避症状和激惹性增高症状。但是,儿童与成人的临床表现不完全相同,且年龄愈大,重现创伤体验和易激惹症状也越明显。成人大多主诉与创伤有关的恶梦、梦魇;儿童因为大脑语言表达、词汇等功能发育尚不成熟的限制常常描述不清恶梦的内容,时常从恶梦中惊醒、在梦中尖叫,也可主诉头痛、胃肠不适等躯体症状。Wilfred研究指出:儿童重复玩某种游戏是回闪或闯入性思维的表现之一。值得注意的是,PTSD会阻碍儿童日后独立性和自主性等健康心理的发展。 延迟性心因性反应 此病又叫创伤后应激障碍。应激源往往具有异常惊恐或灾难性质,如残酷的战争、被强暴、地震、凶杀等,常引起个体极度恐惧、害怕、无助之感。发病多数在遭受创伤后数日至半年内出现。大多数病人1年内恢复,少数病人持续多年不愈而成为持久的精神病态。 临床表现 1. 反复重现创伤体验控制不住地回想受创伤的经历,反复出现创伤内容的噩梦,反复发生错觉或幻觉或幻想形式的创伤性事件重演的生动体验。 2. 持续性的警觉性增高表现为难于入睡或易惊醒,注意集中困难。 3. 持续回避表现为极力不去想有关创伤性经历的事,避免参加或去能引起痛苦回忆的活动或场所,对周围环境的普通刺激迟钝。 适应障碍 适应障碍是指在可以辨认的日常生活中的应激性事件的影响下,由于易感个性,适应能力不良,个体对该应激源出现超出常态的反应性情绪障碍或适应不良行为,导致正常工作和人际交往受损。临床表现 适应障碍主要表现为情绪障碍,也可出现一些适应不良行为和心理功能障碍。以抑郁心境为主者表现为情绪不高,对日常生活丧失兴趣、自责、无望无助感,可伴睡眠障碍,食欲减退、体重减轻。诊断 ①有明显的生活事件为诱因,尤其是生活环境和社会地位(如移民、出国、退休、入伍等)精神障碍始于事件后3个月内。

二、三级量表简易汇总

三级技能 第一节智力测验 1、韦氏成人智力测验:W AIS—RC (1)、韦克斯勒1955年编制,选用龚耀先教授1981年修订 (2)、适用于16岁以上,分城市和农村版本。先言语后操作,一次做完,部分例外。 (3)、有时间限制:算术、数字符号、图画填充、木块图案、图片排列、物体拼凑。超过规定时间记0分。 (4)、年龄量表以10为平均数,3为标准差。原始分以20为平均数。 (5)、一般来说有10-15秒钟可以考虑好回答。 (6)、由11个部分组成。 2、联合型瑞文测验:CRT (1)、1938年英国瑞文,选用李丹、王栋1989年修订。 (2)、分标准型和彩色型,分6个但愿72幅图案。,前三单元为彩色,后三单元为黑白。 (3)、试用5—75岁。 (4)、本测验限40分钟交卷,20、30分钟各报一次时间。采用2级评分 3、中国比内测验 (1)1982年吴天敏教授修订。 (2)、共51道题。 (3)适用2—18岁,分城市、农村版本,连续5题不通过,停止测验。 (4)智商的平均数为100,标准差为16。 第二节人格测验 1、明尼苏达多想人格测验:MMPI (1)、由哈特为、麦金利发明。采用经验效标法编成,选用宋维真1989年修订(2)、题目566道。精神病临床做399道题 (3)、适用年满16岁以上,分卡片式、手册氏两种。 (4)、以566超过30分,399超过22分。答卷无效。 (5)、平均数为50,标准差为10。 (6)、T分超过70分(美国),60分(中国)为异常。 (7)、包括10个临床量表,4个效度量表。Hs+05k疑病量表, Pd+0.4k社会病态量表 Pt+1.0k精神衰弱量表, Sc+1.0k精神分裂量表 Ma+0.2k轻躁狂量表 Q:不能回答的问题 L: 说谎分数

经典心理压力测试题 看你的压力程度

经典心理压力测试题看你的压力程度 核心提示:你有心理压力吗,你想知道你在生活中处理心理压力的能力吗?在下面的测验中找出最接近你实际生活的一种情况,如果没有经历过这类事情,可选择最接近你的想法的一种。 1、生日,婚礼……,免不了花钱。 A、你不想在这类场合出现,以免花钱买礼物; B、尽管不少花钱,可在各种场合,你还是乐天选择小巧而特别的礼物; C、只在对你很重要的场合送礼; 2、你的自行车与别人的车相撞,你不得不与对方约个时间解决这个问题。 A、这件事引起的焦虑和不安使你失眠; B、这并非重要的事情,只是生活中发生的许多事情中的一件,你会在问题解决后,做点自己喜欢的事情,以便尽快忘掉那不愉快的事; C、开始时你不去管它,只要在解决问题的那一天到来时再想办法应付它; 3、你的家具或电器由于水管破裂被损坏了,而且发现你的财产保险不能完全弥补损失。 A、你很失望,痛苦地抱怨保险公司; B、开始自己修复家具; C、考虑撤销保险,并向有关事务机关投诉; 4、你由于某件生活中的小事和邻居发生了争执,却没能解决任何问题。

A、回到家,你拼命喝酒,想轻松一下,忘掉这件事; B、准备到对方单位告他; C、通过散步或看一场电影来平息怒气; 5、当今日常生活中的压力使你和你妻子(或丈夫)经常发生口角。 A、每当这个时候,你尽力放松自己,保持沉默,不去争执; B、你和朋友谈论这事,使你的观点和感情得到理解; C、寻求机会,心平气和地与自己的妻子(或丈夫)谈心,看如何摆脱由于日常生活压力而引起的争吵; 6、一个你所爱的亲密朋友准备与别人结婚了,对你来说这是个巨大的不幸。 A、你逃避现实,使用权自己相信这不可能发生,因此没必要担心,于是仍然乐观地抱希望; B、决定不去担忧,因为还有时间去改变这个“事实”; C、决定向你所爱的人提出你的观点,表明你的态度,严肃地向她(他)说明不该这样的理由; 7、每个人都承受物价上涨所带来的心理上和生活上的压力,你更担心食品价格上涨。 A、尽管价格上涨,你仍拒绝改变饮食习惯,因此不得不花更多的钱; B、每看到物价上涨,你怒气会大增,但不管怎么样还要买,甚至拼命抢购,担心还会再涨; C、设法少花钱,制定出一个营养而又实惠的信食谱; 8、终于有一天你的能力被人们认识并被赋予一项重要工作。

大学生的心理应激

大学生的心理应激 摘要:本文通过介绍应激与心理应激的概念,进而认识心理应激对于个体生活特别是大学生的重要影响。文章列举了几个常见的大学生心理应激问题,简单说明了现象与产生原因,并在文末给出了本研学小组对于解决大学生心理应激问题的一些合理建议。 关键字:应激心理应激健康心理应激问题人格特质认知方式应对方式 正文: 随着时代的推进,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我们这些80、90后的大学生群体,因为我们代表着社会的未来。进入大学,我们接触到了更为专业的知识,接触到了多彩多样的生活元素,认识到了五湖四海的同学,那么我们的心理状态在怎么发展呢?日常生活中,大学生遇到了哪些心理问题,又是如何反应的呢?通过对于心理应激的学习与研究,我们能够更加了解和认识大学生的心理应激。 一、应激与心理应激 所谓应激是机体在各种内外环境因素及社会、心理因素刺激时所出现的全身性非特异性适应反应,又称为应激反应。引发应激的因素我们则称作应激原。应激原是指能引起全身性适应综合症或局限性适应综合症的各种因素的总称。根据来源不同,将其分为三类: (1)外部物质环境:包括自然的和人为的两类因素。属于自然环境变化的有寒冷、酷热、潮湿、强光、雷电、气压等,可以引起冻伤、中暑等反应。属于人为因素的有大气、水、食物及射线、噪声等方面的污染等,严重时可引起疾病甚至残废。 (2)个体的内环境:内、外环境的区分是人为的。内环境的许多问题常来自于外环境,如营养缺乏、感觉剥夺、刺激过量等。机体内部各种必要物质的产生和平衡失调,如内分泌激素增加,酶和血液成分的改变,既可以是应激源,也可以是应激反应的一部分。 (3)心理社会环境:大量证据表明,心理社会因素可以引起全身性适应综合症,具有应激性。尤其,亲人的病故或意外事故常常是重大的应激源,因为在悲伤过程中往往会伴有明显的躯体症状。研究表明,在配偶死亡的这一年中,丧偶者的死亡率比同年龄其他人要高出很多。 心理应激(mental stress)是指个体因认知水平、价值观念、宗教信仰、伦理道德造成的心理冲突和情绪反应。心理应激又包括情绪应激(emotion stress)和精神应激(spirit stress)。情绪应激源是引起恐惧、喜悦、焦虑、生气等感觉。例如,跳降落伞、演讲应激、考试应激。精神应激源则需要更多合理的认知过程而缺乏强烈的情绪成分。例如,Stroop颜色—词汇冲突测验、心算等。 二、心理应激的影响 适当的心理应激可以提高个体生活中的应对和适应能力,可提高注意力和工作效率,从而促使心身成长、发展和身心健康。 近期研究发现,持久、过强的紧张、焦虑、愤怒情绪,可使交感-肾上腺、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系统、垂体-甲状腺系统活化而产生高血压、动脉硬化、冠心病、脑血管病等;而持久、过强的失助、失望、压抑、孤独、抑郁则使副交感神经、垂体-肾上腺皮质系统障碍而产生哮喘、溃疡病、皮肤病、肿瘤等。

DSM5创伤后应激障碍

【DSM-5】创伤后应激障碍 诊断标准 注:下述诊断标准适用于成年人、青少年和6岁以上儿童。对于6岁及以下儿童,参见下述相应的诊断标准。 A. 以下述1种(或多种)方式接触于实际的或被威胁的死亡、严重的创伤或性暴力: 1. 直接经历创伤性事件。 2. 亲眼目睹发生在他人身上的创伤性事件。 3. 获悉亲密的家庭成员或亲密的朋友身上发生了创伤性事件。在实际的或被威胁死亡的案例中,创伤性事件必须是暴力的或事故的。 4. 反复经历或极端接触于创伤性事件的令人作呕的细节中(例如,急救员收集人体遗骸;警察反复接触虐待儿童的细节)。 注:诊断标准A4不适用于通过电子媒体、电视、电影或图片的接触,除非这种接触与工作相关。 B. 在创伤性事件发生后,存在以下一个(或多个)与创伤性事件有关的侵入性症状: 1. 创伤性事件反复的、非自愿的和侵入性的痛苦记忆。 注:6岁以上儿童,可能通过反复玩与创伤性事件有关的主题或某一方面来表达。 2. 反复做内容和+或情感与创伤性事件相关的痛苦的梦。 注:儿童可能做可怕但不能识别内容的梦: 3. 分离性反应(例如,闪回),个体的感觉或举动好像创伤性事件重复出现,(这种反应可能连续出现,最极端的表现是对目前的环境完全丧失意识)。 注:儿童可能在游戏中重演特定的创伤。 4. 接触于象征或类似创伤性事件某方面的内在或外在线索时,产生强烈或持久的心理痛苦。 5. 对象征或类似创伤性事件某方面的内在或外在线索,产生显著的生理反应。 C. 创伤性事件后,开始持续地回避与创伤性事件有关的刺激,具有以下1项或2项情况: 1. 回避或尽量回避关于创伤性事件或与其高度有关的痛苦记忆、思想或感觉。 2. 回避或尽量回避能够唤起关于创伤性事件或与其高度有关的痛苦记忆、思想或感觉的外部提示(人、地点、对话、活动、物体、情景)。 D. 与创伤性事件有关的认知和心境方面的负性改变,在创伤性事件发生后开始或加重,具有以下2项(或更多)情况: 1. 无法记住创伤性事件的某个重要方面(通常是由于分离性遗忘症,而不是诸如脑损伤、酒精、毒品等其他因素所致)。 2. 对自己、他人或世界持续性放大的负性信念和预期(例如,“我很坏”,“没有人可以信任”,“世界是绝对危险的”,“我的整个神经系统永久性地毁坏了”)。 3. 由于对创伤性事件的原因或结果持续性的认知歪曲,导致个体责备自己或他人。 4. 持续性的负性情绪状态(例如,害怕、恐惧、愤怒、内疚、羞愧)。 5. 显著地减少对重要活动的兴趣或参与。 6. 与他人脱离或疏远的感觉。 7. 持续地不能体验到正性情绪(例如,不能体验快乐、满足或爱的感觉)。 E. 与创伤性事件有关的警觉或反应性有显著的改变,在创伤性事件发生后开始或加重,具有以下2项(或更多)情况: 1. 激惹的行为和愤怒的爆发(在很少或没有挑衅的情况下),典型表现为对人或物体的言语或身体攻击。 2. 不计后果或自我毁灭的行为。

三级心理测验技能知识点

心理咨询师(三级)心理测验技能知识点 第一节智力测验 韦氏成人智力测验(WAIS-RC)适用于16岁以上的被试,分城市和农村两种。 1.包括6个言语测验和5个操作测验。 2.一般按先言语测验后操作测验的顺序进行。 3.算术、图片排列、木块图案、物体拼凑、数字符号和图画填充有时间限制,另一些测验不限制时间。 4.不限时间的项目,则按反应的质量给予不同的分数,有的项目通过时记1分,未通过记0分,如知识测验;有的项目按回答的质量分别记0、1、2分,如领悟、相似性和词汇等。 5.分测验的原始分转化成平均数为10,标准差为3的量表分。 言语智商(VIQ),操作智商(PIQ),总智商(FIQ)按韦氏智力平均分100,标准差15换算。 考试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 ①言语测验中被试表现出高于常模分数的有? ②百分等级是多少?高于一个标准差为84,高两个98,低一个16,低两个2 6.智力等级分布 智力等级:正常90~109、均分100,上下±10分为一级。往上:高于平常、超常、不小于130极超常;往下:低于平常、70为边界,低于69有智力缺陷。 7.智力缺陷的分等:35~49为中度,上下±15,往上:轻度;往下:重度、极重度 8.为了克服测验程序复杂费时的缺点,韦氏三个智力量表均有简式版本。如: ⑴二合一:词汇和木块图案估计智商为最理想的二合一简式组合。 ⑵四合一:选用词汇、算术、图片排列和木块图案四个分测验。 ⑶二合一至六合一:龚耀先计算了韦氏各分测验与言语量表、操作量表和全量表得分的相关,结果言语部分以知识、相似性和词汇分测验为代表测验,操作部分以图画填充、木块图案和图片排列三个分测验为代表测验,这六个分测验可组合成各种形式的二合一至六合一简式。 使用简式量表要慎重,因其效度和信度比全量表为低。 二、联合型瑞文测验(CRT) 1.适用范围: ⑴5-75岁以内,可借此粗评智力等级; ⑵一般正常三年级以上的儿童与65岁以下的成人均可团体施测。 ⑶此测验可用于有言语障碍的智力测量,亦可为不同民族、不同语种间的跨文化研究工具。是一种非文字智力测验。 2.本测验限在40分钟内交卷。测验进行到20及30分钟时各报一次时间。

创伤后应激障碍

《变态心理学》作业 年级:2006级 专业: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学号: 16 姓名:张晓光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学号: 16 姓名:张晓光创伤后应激障碍:又称延迟性心因性反应,是指由于受到严重而强烈的威胁性或灾难性打击,而引起精神障碍的延迟出现或长期持续存在。 创伤后应激障碍的临床表现: 1、反复回忆创伤性体验。它主要表现为患者无法控制地回想遭受创伤经历和体验,如同电影中"闪回",在梦中反复重现创伤性事件或做噩梦,忽然感到似乎事件又在重演,因而发生相应的情绪和行为反应。 2、回避与创伤性事件有关的刺激,或情感麻木。患者回避谈及与创伤有关的话题,或回避可能勾起恐怖回忆的事情和环境,似乎已经遗忘了此事,有时可表现出一种"麻木"感(情绪迟钝),对生活中的某些重要方面不愿提及和不感兴趣。 3、警觉性增高。患者警觉性过高,易产生惊跳反应,易激惹或暴怒发作。有的可表现出难以入睡,不能维持长时期熟睡或易。注意力难以集中,即使集中也不能持久。 创伤后应激障碍的病因 创伤后应激障碍的确切病因还不清楚。但是研究显示该病可能与脑内化学物质不平衡有关。 一外因对 PTSD形成及发展的影响 1 社会文化因素 :每一个人都生活在特定的社会文化中 ,并随时与社会发生着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 ,因而其健康和疾病也必然受到社会文化的影响和制约。落后的生活方式、社会的动荡、淫秽的艺术作品以及移民、都市化等无不对精神疾病的产生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电影、电视是一种融文学、音乐、美术于一体的综合文化形式 ,无疑较任何一种单一的文化艺术具有更强的感染力。文学作品中关于吸毒后种种飘飘欲仙感觉的描写 ,以及偶像人物不断爆出的吸毒事件 ,成为一部分人模仿的对象 ,尤其迎合了部分 PTSD 患者急于摆脱症状困扰的心态。 2 PTSD 症状群 : PTSD 患者的闯入症状所引起的负性情绪状态是令人痛苦的体验 , PTSD - 酒依赖共病患者及 PTSD - 可卡因依赖共病患者面对创伤记忆的暗示 ,均表现出强烈的渴求 ,希望尽快减轻痛苦体验。因而反复出现再次体验症状时病人会不断增加精神活性物质用量。1992 年 Mcfall等进行了更深入的研究 ,用密西根州酒瘾筛查测验和药物滥用筛查测验评估患 PTSD 的战争退伍军人 , PTSD 症状群可能与物质滥用类型有特殊联系。对社区女性进行物质滥用调查也有类似发现 ,PTSD 的过度警觉症状与酒依赖的严重性相关。

创伤后应激障碍综述

目录 1.概述 (2) 1.1基本概念 (2) 1.2流行病学研究 (2) 1.3临床表现 (3) 2.致病因素 (3) 2.1创伤事件 (3) 2.2易感因素 (4) 3.诊断与评估 (5) 3.1诊断 (5) 3.2评估 (6) 4.治疗与预防 (7) 4.1心理治疗 (7) 4.2药物治疗 (7) 4.3预防 (8) 参考文献 (9)

创伤后应激障碍综述 社会冲突、自然灾害给人类造成了严重的生理和心理伤害。创伤后应激障碍(posttraumatic stressdisorder, PTSD)已经成为影响创伤救治整体水平的重要因素之一,严重干扰了人民生活和社会秩序。许多人产生了焦虑、抑郁、恐惧、反复不能忘记痛苦、出现回避行为等症状。这就使得对创伤后应激障的研究越发显得重要。 1.概述 1.1基本概念 创伤后应激障碍是一种由非同寻常的威胁或灾难性事件所引发的强烈的恐惧感、无助或厌恶等严重的心理反应(Nolen, 2005),至少会持续一个月,其特征为创伤或灾难性事件后长期存在的焦虑反应,主要症状为持续的警觉性增高症状群、反复发生的闯人性再体验症状群、反应性麻木症状群(David, n.d.)。 PTSD可引起明显的职业、心理和社会功能残疾,对个体的社会功能、家庭生活和身心健康造成长期的破坏性影响,也给患者及其家庭乃至社。 1.2流行病学研究 据美国精神病协会(American Psychiatry Asso-ciation,APA)统计,美国PTSD的人群总体患病率为1至14%,平均为8%,个体终生患病危险性达3至58%,女性PTSD患者终身患病率高于男性,约是男性的2倍(Breslau, 2001),原因在于伤害女性的暴力袭击的发生更为普遍,如,性侵犯、身体伤害。普通人群中50%以上的人一生中至少有一次曾暴露于创伤事件,并不是所有的创伤幸存者都

心理压力与应对

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和生活成本的提高,人们在纷繁复杂、如潮而至的机遇和挑战面前也承受着越来越多的压力。现代生活中,压力是普遍存在和经常出现的,好比感冒,人人都会遇到。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学会分辨出在一个合理压力与过度压力间的筹别”。有关应激的大量研究表明,适度的身心紧张状态有助于个体适应环境,提高学习和工作效率,但如果紧张反应过于强烈持久,超过了个体自身的调节和控制能力,就可能导致心理和生理功能的紊乱。 暂时蛰居于象牙塔的研究生,也不可避免地受到社会改革浪潮的影响,在面对文化变迁、时代嬗变所带来的巨大冲击的同时。也遭遇着来自学业、就业、经济、情感等因素的重重压力。尤其是近年来研究生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使学习资源、就业机会薯的竞争愈演愈烈,使研究生心中本已失衡的天平,又被负载了一个不轻的压力砝码。心理障碍或心理疾病的发生率正呈逐年大幅上升的趋势。研究生的强迫症、焦虑、恐怖、偏执等显著高于全国成人常模。强迫症,焦虑、恐怖都是以焦虑为基本特征的,显然这与研究生所承受的压力密切相关。因此,采取有效措施,舒解研究生的心理压力,培养稳定的情绪、积极的心态、健康的人格,促进研究生心理素质的全面提高,已是当务之急了。 研究生,作为大学校园里一个特殊的群体,兼具学生与成人的双重身份。其生理年龄已达到成人水平,心理发展也趋于成熟和完善。但由于生活经验与阅历的缺乏,研究生对某些问题的认识仍不够深入和全面,调节和控制自身与外部局势的能力还有所欠缺。面对突发性应激事件时,一部分研究生常常措手不及,在思维混沌状态中理智被负性情绪反应(如沮丧,焦虑,恐怖等)所左右。这不但解决不了现实问题,反而容易使研究生在压力重围中迷失自我,甚至一蹶不振,严重影响了他们正常的学习、工作和生活。 近期,由于实验的进展不顺,实验室的人际关系,及其生活中的琐事,给我带来不小的压力。而压力就是一把双刃剑。压力区分为正应激和烦恼。前者表现为一种愉快的满意的体验,具有挑战性,能增强心理警觉,推动高级认知与行为表现,唤醒活动动机,可转化为促进个体发展的不竭动力。而后者则表现为一种不愉快的消极痛苦的体验,具有阻碍性。倘若负性压力持续存在,并且达到一定强度,超过个体机能恢复正常的弹性极限,压力就会以“破坏”的形式,对身体组织结构,心理行为过程发挥作用。心理压力不是简单的医学问题,而是由紧张、担忧和焦虑造成的肉体、精神和情感的综合问题。而对于我个人而言,烦恼与正应激皆存在。压力反应分为身体反应和心理行为反应。我主要是心理行为反应,个体的负面情绪反应,如焦虑、抑郁、悲观失望,容易激怒等等。偶尔也会出现颈痛消化不良、食欲不振等等,免疫功能降低,致使外界的细菌病毒乘虚而入,感冒发烧也随之而来。身体与心理,就像原因与结果,共同构成人作为整体的属性。因此,应激下的身心反应彼此交错。相互影响,使应激成为一个包括生理、心理及社会行为的多变量、多层次的相互作用的动态过程。应激不能太持久,否则就有能量耗竭的可能。当人们的内在免疫力不断下降、应付能力大大减弱之后,精神崩溃、加速衰老等并发症便会蜂拥而至。 应对方式分为选择性注意:选择性-忽略型应对、压抑-敏感型应对、直面型-回避型应对。我采取的是直接面对的方式。不过在此之前,我会先通过打篮球这种运动方式来暂时稳定自己的情绪,放空自己,让自己回归理性。等到运动过后,身心压力都得到一定释放后,再来冷静面对现有的压力,寻找最正确,最为合理的解决方式,最后将事情较为合适的解决,基本不会出现搁置不管,拖延等情况。效果甚佳。 应对方式也可以建立应对功能上进行分类。将应对方式分为问题取向和情绪取向。后来的研究者在此基础上进行了人量的探索。从评价、情绪和问题三个功能维度上将应对策略划分为逻辑分析、情绪调节、释放情绪、信息寻求和问题解决5种。在传统的应对研究中,一般认为,问题中心应对比情绪中心更理性,更能缓解压力,减轻紧张、焦虑等不良反应。而将情绪的机能主义观点引入应对研究,发现情绪加工和情绪表达与积极的健康后果相关。也可以认为,问题应对多用于可控环境,情绪应对多用于不可控环境。 从积极-消极两种维度将麻对策略分为积极应对策略和消极应对策略。这是国内研究者使用较多的一种分类法。但积极和消极只是一种相对的说法。使用所谓积极的应对策略未必产生积极的应对效果,使用消极的应对策略也未必不能产生积极的效果。关键要看使用的应对方式是否与压力情境相适合。 将应对策略分为卷入和摆脱两个维度也颇有特色。前者包括问题卷入和情绪卷入两因素。问题卷入包括问题解决和认知重建,情绪卷入包括表达情绪和社会支持;后者包括问题摆脱和情绪摆脱两因素。问题摆脱包括逃避问题和愿望式思考,情绪摆脱包括自责和社会性退缩。这是一种比较完整和周全的分类方法,

心理与行为问题评估和应激及相关问题评估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

模考吧网提供最优质的模拟试题,最全的历年真题,最精准的预测押题! 心理与行为问题评估和应激及相关问题评估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 一、单选题(本大题27小题.每题1.0分,共27.0分。请从以下每一道考题下面备选答案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并在答题卡上将相应题号的相应字母所属的方框涂黑。) 第1题 按照中国常模结果,SDS 总粗分的分界值为( )。 A 40分 B 41分 C 42分 D 43分 【正确答案】:B 【本题分数】:1.0分 【答案解析】 [解析] 按照中国常模结果,SDS 总粗分的分界值为41分,标准分为53分。 第2题 SDS 对( )病人,评定有困难。 A 抑郁症 B 焦虑症 C 严重阻滞症状的抑郁 D 惊恐发作 【正确答案】:C 【本题分数】:1.0分 【答案解析】 [解析] SDS 主要适用于具有抑郁症状的成年人,它对心理咨询门诊及精神科门诊或住院精神病人均可使用,对严重阻滞症状的抑郁病人,评定有困难。 第3题 以下哪项叙述不符合生活事件量表评估结果的解释?( )

模考吧网提供最优质的模拟试题,最全的历年真题,最精准的预测押题! A 生活事件刺激量越高,反映个体承受的精神压力越大 B 负性事件刺激量的分值越高,反映对心身健康的影响越大 C 负性事件刺激量的分值越低,反映对心身健康的影响越大 D 正性事件的作用意义不确定 【正确答案】:C 【本题分数】:1.0分 【答案解析】 [解析] 负性事件刺激量的分值越低,反映对心身健康的影响越小。 第4题 在SCL-90中,若被试自觉有某项症状,并对其有严重影响,则应评定为( )。 A 2分 B 3分 C 4分 D 5分 【正确答案】:D 【本题分数】:1.0分 【答案解析】 [解析] 90项症状清单(SCL-90)共有90个项目,包含有较广泛的精神症状学内容,从感觉、情感、思维、意识、行为直至生活习惯、人际关系、饮食睡眠等均有涉及。它的每一个项目均采取5级评分制,即若被试自觉有某项症状,并对其有严重影响,则应评定为5分。 第5题 SCL-90不能用于测量( )因子。 A 躯体化 B 女性化 C 偏执 D 强迫

情绪控制与压力应对心理班会总结

情绪控制与压力应对心理班会总结 方法稳定情绪。为了让同学在压力面前能够沉着克服,了解自己情绪体验的变化,用正确的明白健康就像一张三条腿的凳子:一条腿是身体健康,另一条腿是心理健康,还有一条腿是生活质量;其中的一条腿损坏了,这张凳子的功能会受到影响;其中的一条腿损坏了,其他的两条腿也会受到影响。 因此我院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特组织开展心理主题班会活动,让心理健康教育走进班级。 活动流程: 主持人请心理委员赵红双上台讲话。 心理委员告诉同学怎样控制情绪,怎样发泄情绪,怎样调节情绪,并讲述自己是怎样控制情绪。 心理测试,主持人请班上同学自愿做心理测试题,让他们了解自己在压力面前需要什么,了解自己的情绪,也让同学了解他们。其他同学在下面自己做,让同学知道自己该如何控制自己的情绪。 因为大家都不想上台做测试,最后主持人抽学号让同学做测试,一男两女共同完成测试。 小游戏“话说优点”,通过这个游戏让同学们了解班上同学,也让被别人说优点的同学更加有信心! 主持人请班上两位同学(一男一女)上台让其他人讲出他们的优点。 有同学没有讲出来,于是我们要求他唱歌。 活动不足: 个别同学还是很沉默,不发表自己的看法,让别人无法了解他的心思。 活动在举行的过程之中,出现了“扎堆”现象,即为部分感情比较深的同学总是坐在一块,不与其他人交流,减小了自己的交友圈。

依然有同学不是很积极参加班会活动,无形中让主持人无法正常主持活动。 在“话说优点”游戏中发现许多同学对异性同学不是很了解。 从总体来说,这次班会开得还算成功,基本上达到了预期的效果,大多数的同学都积极的参于进来了。从他们的心得体会中可以看出,同学们经过这次班会后,初步了解情绪是人的心理活动的重要表现,知道基本的情绪类型及不同情绪的作用,进一步了解调节情绪的必要性,并逐步掌握调节情绪的有效方法,以便在实际生活中克服消极的情绪,保持乐观、开朗的心境,能较好地调节和控制情绪。也知道怎样克服压力了。我想这也正是我们这次主体班会的真正目的。 物流1002班赵红双 2011年3月14日

心理应激与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与心理应激 一个人的心理状况可能是健康的,也可能是不健康的,那么是什么因素在影响和决定着一个人的心理健康状况呢?我们认为个体的心理健康状况与相关因素的关系可以用下式表示: 心理应激┼心身疾病 心理健康状况═——————————————————— 应付技能┼自信心┼社会支持┼心理营养 在这个公式里,分子上面的因素,对人的心理健康有很大的消极影响。心理应激多种多样,工作中的失误和不顺利,恋爱婚姻与家庭关系的内部,个人的特殊遭遇或社会生活中的共同问题,如战争、洪水车祸等都足以构成人们的心理压力,出现心理生理的应激反应。如果这种反应持续时间过长,超过了个人承受的能力,就会对人的健康构成严重的威胁,导致心身疾病的产生。现代医学心理学把“哮喘”、“癌症”和“心脏病”等,都称作心身疾病,这些病都是由于身体和心理的双重影响所导致的,其治疗及转归过程也明显受心理因素的影响和制约。 从某种程度上说,心理应激和心身疾病,都是生活中的客观存在,都是难以避免的。谁都会遇到不顺心的事,谁都会有自己的心理压力。在这个公式中,如果分子上的成份越大而分母上的成分越小的话,一个人的健康状况就会受到越大的消极的影响。相反如果加大分母的比重,提高个体的自信心,提高个体的心理应付技能,加强社会支持系统,提供适当的心理营养就可以降低分子对人产生的消极影响,甚至把消极的“压力”转化为积极的动力。“自信心”是一个人重要的内在品质,自信心越强,一个人对付心理压力乃至身心疾病的能力也就越强,他就越能调动自身资源来处理自己所面临的身心疾病和心理压力等问题。“社会支持”是指一个人通过社会联系所能获得的他人在精神上的支持。社会联系包括家庭成员、朋友、同事、社会组织;精神上的支持指在社会中被尊重、被理解、被同情的主观体验。动物应激试验发现,如果动物处于应激状态下有同窝动物或动物母亲存在,或有熟悉的实验人员安抚,则可以减少小白鼠胃溃疡、地鼠的高血压、山羊实验性神经症和兔子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发生。如果一个人能有一些与自己患难与共的朋友,有一个体贴入微的妻子或丈夫,有一个温暖幸福的家庭,那么当他遇到心理压力的时候,也就有一种强有力的支持和依靠。此外,心理咨询和心理辅导机构,也可以为遇到身心疾病和心理压力的人,提供及时而有力的帮助,提供必要的心理营养,提高机体的“免疫力”,抵消身心疾病和心理压力对个体的消极影响。 第一节心理应激 一.心理应激的产生 心理应激是我们人类生活中的一种必然的存在,从大的方面来说,诸如国内或国际间的战争、地震、水灾、火灾等自然或人为的灾难,都必然会给人们乃至社会带来沉重的压力和负担。从小的方面来说,面临一次考试或考核,自己生病或亲友生病等等,也都会给正常生活带来意外的冲击和干扰,也都会成为我们心理应激的来源。 格拉斯通在1978年在《测验你自己的心理健康:自我评价工作手册》一书中指出,有以下类型的生活变化,会给人带来明显的心理压力:(1)就任新职,就读新的学校,搬迁新居等。(2)恋爱或失恋,结婚或离婚等。(3)生病或身体不适等。(4)怀孕生子、初做父母。(5)更换工作或失业。(6)进入青春期。(7)进入更年期。(8)亲友死亡。(9)步入老年。 雷瑟斯和奈维德1983年在他们合作的专著:《适应和成长:生活的挑战》一书中指出了心理压力来源主要有以下6个方面:(1)日常生活规律的改变:比如变迁新居,更换工作,转换学校,结婚成家,生儿育女,开始做人父母等。(2)身体病痛或不舒服:包括自己所感到的生理疼痛、生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