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ss 实验分析报告

css  实验分析报告
css  实验分析报告

实验题目使用CCS美化“北京奥运吉祥物——福娃”网站

一、实验目的

用CCS美化网站,来控制网页样式。首先进行布局分析包括网页的头部,网页主体等。然后是摸块布局设计,页面总体布局设计、链接页面的CSS的文件、要遵循设计页面的通用规则,设计#heard对象部分由网页的logo部分和导航区构成,在是设计#content对象部分,content分为三列,第一行由分为头片新闻区,新闻区和公告栏,第二行分为福娃简介和福娃揭秘,第三行是精彩图片区、名人说福娃和投票调查区。最终使CSS 用美化网站.。通过本次实验能熟练掌握CSS美化网站的基本技巧和技能,

二、实验内容

1、页面总体布局设计,可以通过对选择

标签”

2 styie.css的文件,然后打

开CSS

,用相同的方法设置BODAY的字体和方法。

#header对象部分。包括logo#logo和导航#nav.网页logo

fianshlogo中插入透明fiansh、动画;导航区域由#NA V#navbgl两个区组成,使用css中

超链接属性。

5 、设计#content对象部分,#maincon为中间列,宽度固定,左右

两列没有内容因此不需要考虑,而主体显示部分为三行,分别显示网页

不同区域。

6 、设计#footer对象部分。

三、实验情况和实验结果

1 页面总体布局

2网页logo 效果图

3网页导航区效果图

4网页#firstmain效果图

四、实验体会

CSS层叠样式表,是用于控制网页样式,是以HTML为基础提供丰富的格式化功能,由字体,颜色,背景,整体排版等。

1、了解了css的概念和特点,在网页中使用css的四种方式及选择器的语法格式及三种选择器;标签选择器、类选择器和ID选择器。

2、掌握了CSSde 创建及管理方式和其中常用的属性,应用css+DIV进行页

面布局的DIV标记,SPNA标记,盒子模型,元素的定位方式,布局流程和常用的布局类型。

3、学会了应用SCC+DIV对“北京奥运混吉祥物——福娃”网站的主页重新进行了设计的过程。

4 、CSS是以HTML为基础,提供丰富的格式化功能,是将样式信息与网页内容分离的一种记性语言。

5、在学会使用CSS美化网站后,感CSS是一个神奇的东西,使我感觉好奇,是什么力让网页可以这样变化,在自己完完整整做了一遍后才知道其中的奥妙。

[<

药物分析实验报告

实验四苯甲酸钠的含量测定 一、目的 掌握双相滴定法测定苯甲酸钠含量的原理和操作 二、操作 取本品1.5g,精密称定,置分液漏斗中,加水约25mL,乙醚50mL和甲基橙指示液2滴,用盐酸滴定液(0.5mol/L)滴定,随滴随振摇,至水层显持续橙红色,分取水层,置具塞锥形瓶中,乙醚层用水5mL洗涤,洗涤液并入锥形瓶中,加乙醚20mL,继续用盐酸滴定液(0.5mol/L)滴定,随滴随振摇,至水层显持续橙红色,即得,每1mL的盐酸滴定液(0.5mol/L)相当于72.06mg的C7H5O2Na。 本品按干燥品计算,含C7H5O2Na不得少于99.0% 三、说明 1.苯甲酸钠为有机酸的碱金属盐,显碱性,可用盐酸标准液滴定。 COO Na +H C l COOH +N aC l 在水溶液中滴定时,由于碱性较弱(Pk b=9.80)突跃不明显,故加入和水不相溶混的溶剂乙醚提除反应生成物苯甲酸,使反应定量完成,同时也避免了苯甲酸在瓶中析出影响终点的观察。 2.滴定时应充分振摇,使生成的苯甲酸转入乙醚层。 3.在振摇和分取水层时,应避免样品的损失,滴定前,使用乙醚检查分液漏斗是否严密。 四、思考题 1.乙醚为什么要分两次加入?第一次滴定至水层显持续橙红色时,是否已达终点?为什么? 2.分取水层后乙醚层用5mL水洗涤的目的是什么? 实验五阿司匹林片的分析 一、目的 1.掌握片剂分析的特点及赋形剂的干扰和排除方法。 2.掌握阿司匹林片鉴别、检查、含量测定的原理及方法。 二、操作 [鉴别] 1.取本品的细粉适量(约相当于阿司匹林0.1g),加水10mL煮沸,放冷,加三氯化铁试液1滴,即显紫堇色。 2.取本品的细粉(约相当于阿司匹林0.5g),加碳酸钠试液10mL,振摇后,放置5分钟,滤过,滤液煮沸2分钟,放冷,加过量的稀硫酸,即析出白色沉淀,并发生醋酸的臭气。 [检查] 游离水杨酸 取本品的细粉适量(约相当于阿司匹林0.1g),加无水氯仿3mL,不断搅拌2分钟,用无水氯仿湿润的滤纸滤过,滤渣用无水氯仿洗涤2次,每次1mL,合并滤液和洗液,在室温下通风挥发至干;残渣用无水乙醇4mL溶解后,移至100mL量瓶中,用少量5%乙醇洗涤容器、洗液并入量瓶中,加5%乙醇稀释至刻度,摇匀,分取50mL,立即加新制的稀硫酸铁铵溶液[取盐酸液(1mol/L)1mL,加硫酸铁铵指示液2mL后,再加水适量使成100mL] 1mL,摇匀;30秒钟内如显色,和对照液(精密称取水杨酸0.1g,置1000mL量瓶中,加冰醋酸1mL,

数据结构实验一题目一线性表实验报告

北京邮电大学电信工程学院 数据结构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实验1——线性表 学生姓名: 班级: 班内序号: 学号: 日期: 1.实验要求 1、实验目的:熟悉C++语言的基本编程方法,掌握集成编译环境的调试方法 学习指针、模板类、异常处理的使用 掌握线性表的操作的实现方法 学习使用线性表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实验内容: 题目1: 线性表的基本功能: 1、构造:使用头插法、尾插法两种方法 2、插入:要求建立的链表按照关键字从小到大有序 3、删除 4、查找 5、获取链表长度 6、销毁 7、其他:可自行定义 编写测试main()函数测试线性表的正确性。 2. 程序分析 2.1 存储结构 带头结点的单链表

2.2 关键算法分析 1.头插法 a、伪代码实现:在堆中建立新结点 将x写入到新结点的数据域 修改新结点的指针域 修改头结点的指针域,将新结点加入链表中b、代码实现: Linklist::Linklist(int a[],int n)//头插法 {front=new Node; front->next=NULL; for(int i=n-1;i>=0;i--) {Node*s=new Node; s->data=a[i]; s->next=front->next; front->next=s; } } 2、尾插法

a、伪代码实现:a.在堆中建立新结点 b.将a[i]写入到新结点的数据域 c.将新结点加入到链表中 d.修改修改尾指针 b、代码实现: Linklist::Linklist(int a[],int n,int m)//尾插法 {front=new Node; Node*r=front; for(int i=0;idata=a[i]; r->next=s; r=s; } r->next=NULL; } 时间复杂度:O(n) 3、按位查找 a、伪代码实现: 初始化工作指针p和计数器j,p指向第一个结点,j=1 循环以下操作,直到p为空或者j等于1 b1:p指向下一个结点 b2:j加1 若p为空,说明第i个元素不存在,抛出异常 否则,说明p指向的元素就是所查找的元素,返回元素地址 b、代码实现 Node* Linklist::Get(int i)//得到指向第i个数的指针 {Node*p=front->next; int j=1; while(p&&j!=i)//p非空且j不等于i,指针后移 {p=p->next; j++;

实验分析报告范例

xx大学现行工资管理系统可行性分析报告1 引言 联系管理信息系统开发的原理、技术、方法、工具和步骤,以及在各个阶段上应该完成 的工作内容等理论知识,亲身体会开发一个管理信息系统的全过程及其工作内容,训练独立 从事开发管理信息系统的能力。 1编写目的 可行性研究的目的是为了对问题进行研究,以最小的代价在最短的时间内 确定问题是否经过对此项目进行详细调查研究,初拟系统实现报告,对软件开发 中将要面临的问题及其解决方案进行初步设计及合理安排。明确开发风险及其所 带来的经济效益。本报告经审核后,交软件经理审查。 项目背景: 开发软件名称:现行工资管理系统 项目任务提出者:XX大学 项目开发者:XX大学开发小组。 用户:XXX大学 实现软件单位:XXXX大学 项目与其他软件,系统的关系: 本项目采用客户机/服务器原理,客户端的程序是建立在Windows NT 系统上以Microsoft Visual C++为开发软件的应用程序,服务器端采用Linux 为操作系统的工作站,是采用Oracle 8的为开发软件的数据库服务程序。 2.可行性研究的前提 要求 主要功能:为员工提供工资管理服务,方便财务处的管理工作,提高工资管理的 服务质量和服务效率 性能要求:人事部和总务处提供的信息必须及时的反映工资变动的情况,工资管 理系统的定单必须无差错的存储在机场的主服务器上。对服务器上的数据必须进行及时正

确的刷新。 输出要求:数据完整,详实。 输出要求:简捷,快速,实时。 安全与保密要求:服务器的管理员享有对机场航班信息库及机票信息库和定票信 息库的管理与修改。售票员只享有对订票信息库的部分修改(写入与读出)。 完成期限:预计六个月,即截止2013年6月1日。 目标: 系统实现后,大大提高财务处的工资管理效率。降低财务处在计算中的错误发生率,减少信息交流的烦琐过程及其带来的开销。 条件,假定和限制 建议软件寿命:5年。 经费来源:XXXX大学 硬件条件:服务器sun工作站,终端为pc机。 运行环境:Linux 数据库:Oracle8 投入运行最迟时间:2013/09/01 可行性研究方法 经济效益研究方法 决定可行性的主要因素 成本/效益分析结果,效益〉成本。 技术可行,现有技术可完全承担开发任务。 操作可行,软件能被原有工作人员快速接受。 3.技术可行性分析 系统简要描述 在财务处中的终端是安装了Windows NT的PC机,主要目的是向各个员工的服务器 传递数据。当员工在财务处进行咨询时,终端向服务器发出查询请求,服务器根据工资台账 的实时数据,向终端发送数据,显示在终端的屏幕上。当员工查询工资账单时,终端向服务 器发出详尽的一份定单,服务器核对后,存入工资信息库,并修改工资信息库。当员工再次 来查看时,终端向服务器发出查询工资请求,服务器接收后,查询工资信息库,核对后,传 送工资确认表单,终端打印出工资账单。

二硫化碳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参考模板范文)

二硫化碳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xxx(集团)有限公司

二硫化碳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目录 第一章项目基本情况 一、项目名称及建设性质 二、项目承办单位 三、战略合作单位 四、项目提出的理由 五、项目选址及用地综述 六、土建工程建设指标 七、设备购置 八、产品规划方案 九、原材料供应 十、项目能耗分析 十一、环境保护 十二、项目建设符合性 十三、项目进度规划 十四、投资估算及经济效益分析 十五、报告说明 十六、项目评价 十七、主要经济指标

第二章项目背景及必要性 一、产业政策及发展规划 二、鼓励中小企业发展 三、宏观经济形势分析 四、区域经济发展概况 五、项目必要性分析 第三章建设规模 一、产品规划 二、建设规模 第四章项目选址方案 一、项目选址原则 二、项目选址 三、建设条件分析 四、用地控制指标 五、用地总体要求 六、节约用地措施 七、总图布置方案 八、运输组成 九、选址综合评价 第五章土建工程设计

一、建筑工程设计原则 二、项目工程建设标准规范 三、项目总平面设计要求 四、建筑设计规范和标准 五、土建工程设计年限及安全等级 六、建筑工程设计总体要求 七、土建工程建设指标 第六章投资风险分析 一、政策风险分析 二、社会风险分析 三、市场风险分析 四、资金风险分析 五、技术风险分析 六、财务风险分析 七、管理风险分析 八、其它风险分析 九、社会影响评估 第七章实施进度 一、建设周期 二、建设进度

三、进度安排注意事项 四、人力资源配置 五、员工培训 六、项目实施保障 第八章投资方案说明 一、项目估算说明 二、项目总投资估算 三、资金筹措 第九章经济评价分析 一、经济评价综述 二、经济评价财务测算 二、项目盈利能力分析 第十章附表 附表1:主要经济指标一览表 附表2:土建工程投资一览表 附表3:节能分析一览表 附表4:项目建设进度一览表 附表5:人力资源配置一览表 附表6:固定资产投资估算表 附表7:流动资金投资估算表

表的创建和管理实验报告

信息工程学院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数据库原理》 实验项目名称:表的创建和管理 一、实验目的: 1、了解SQL Server的基本数据类型。 2、学会在企业管理器中创建数据库及表。 3、学会使用T-SQL语句创建数据库及表。 4、学会在企业管理器中修改表的定义。 5、学会使用SQL语句修改表的定义。 二、实验设备与器件 Win7Sql server 2008 电脑的画图软件 三、实验内容与步骤 1、用企业管理器,建立的名为school的数据库,在数据库中添加如书本79、80页的student,course,sc 三张表,并添加数据。 2、用企业管理器将school数据库备份到school.bak文件,自行保存好该文件,以备后期使用。 3、用企业管理器删除所建立的sc表,在查询分析器中用sql语句删除表student,course,使用备份文件 school.bak还原数据库。 4、在查询分析器中用sql语句创建数据库SPJ,用SQL语句创建书本71页的P,S,J,SPJ四张表,用insert 命令分别向四张表里面添加如71页所示的数据。要求:①供应商表:供应商代码为主码②工程表:工程代码为主码③零件表:零件代码为主码④供应零件表:供应商代码、工程代码、零件代码为联合主码;供应商代码为外码,参照供应商表的供应商代码;工程代码为外码,参照工程表的工程代码;零件代码为外码,参照零件表的零件代码。 5、将以上用到的SQL命令以“实验一.SQL”文件的形式保存。 6、用企业管理器备份数据库SPJ到备份文件SPJ.bak。(自行保存好该文件,以备后期使用) 7、在企业管理器中用“附加”功能,添加数据库文件examination_Data.MDF,生成数据库examination。 8、将数据库examination中的student、dept两张表,导出到新建的EXCEL文件school.xls中。 四、实验总结: 1. 建立的名为school的数据库,在数据库中添加student,course,sc三张表,并添加数据 student course

仪器分析实验总结

仪器分析实验总结 1014061525 虞梦娜 一、红外光谱仪实验报告 1.仪器结构 仪器设备:SHIMADZU IRPresting-21型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 SHIMADZU IRPresting-21 仪器结构: 傅 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的工作原理图 固定平面镜、分光器和可调凹面镜组成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的核心部

件-迈克尔干涉仪。由光源发出的红外光经过固定平面镜反射镜后,由分光器分为两束:50%的光透射到可调凹面镜,另外50%的光反射到固定平面镜。 可调凹面镜移动至两束光光程差为半波长的偶数倍时,这两束光发生相长干涉,干涉图由红外检测器获得,经过计算机傅立叶变换处理后得到红外光谱图。 IRPresting-21型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具300入射迈克尔逊密闭型干涉仪,单光束光学系统,空冷陶瓷光源,镀锗KBr基片分束器,温度可调的DLATGS检测器,波数范围7,800~350cm-1,S/N大于40000∶1(4cm-1,1分钟,2100cm-1附近,P—P),具有自诊断功能和状态监控器。可收集中红外、近红外、远红外范围光谱。 常用红外光谱-红外光谱仪 ①棱镜和光栅光谱仪 光栅光谱仪 属于色散型光谱仪,它的单色器为棱镜或光栅,属单通道测量,即每次只测量一个窄波段的光谱元。转动棱镜或光栅,逐点改变其方位后,可测得光源的光谱分布。随着信息技术和电子计算机的发展,出现了以多通道测量为特点的新型红外光谱仪,即在一次测量中,探测器就可同时测出光源中各个光谱元的信息。 ②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

它是非色散型的,核心部分是一台双光束干涉仪,常用的是迈克耳孙干涉仪。当动镜移动时,经过干涉仪的两束相干光间的光程差就改变,探测器所测得的光强也随之变化,从而得到干涉图。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 傅里叶变换光谱仪的主要优点是: ①多通道测量使信噪比提高; ②没有入射和出射狭缝限制,因而光通量高,提高了仪器的灵敏度; ③以氦、氖激光波长为标准,波数值的精确度可达0.01厘米-1; ④增加动镜移动距离就可使分辨本领提高; ⑤工作波段可从可见区延伸到毫米区,使远红外光谱的测定得以实现。 上述各种红外光谱仪既可测量发射光谱,又可测量吸收或发射光谱。当测量发射光谱时,以样品本身为光源;测量吸收或反射光谱时,用卤钨灯、能斯脱灯、硅碳棒、高压汞灯(用于远红外区)为光源。所用探测器主要有热探测器和光电探测器,前者有高莱池、热电偶、硫酸三甘肽、氘化硫酸三甘肽等;后者有碲镉汞、硫化铅、锑化铟等。常用的窗片材料有氯化钠、溴化钾、氟化钡、氟化锂、氟化钙,它们适用于近、中红外区。在远红外区可用聚乙烯片或聚酯薄膜。此外,还常用金属镀膜反射镜代替透镜。

实验报告一分析解析

实验(实训)报告 项目名称利用Excel进行物流网络规划 所属课程名称现代物流与供应链管理 项目类型综合型 实验(实训)日期2013.10.18 指导教师陈远高 浙江财经大学教务处制 一、实验(实训)概述: 【目的及要求】 目的:熟悉物流网络规划的内容,熟练掌握excel中规划求解的应用。要求:

X5+x10=16000 所有未知数非负 项目二 设工厂1送仓库为x1,x2,x3,x4,直接送顾客x5,x6,x7,x8,x9 工厂2送仓库y1,y2,y3,y4,直接送顾客y5,y6,y7,y8,y9 仓库1送顾客a1,a2,a3,a4,a5,仓库2送顾客b1,b2,b3,b4,b5,仓库3送顾客c1,c2,c3,c4,c5,仓库2送顾客d1,d2,d3,d4,d5 运费为W W=未知数乘以对应的运费求和(式子太长没时间写) 条件1两工厂送各仓库量不超过仓库容量 2从两工厂运来的量的和等于从仓库运往各顾客量的和 3两工厂产量各不超过60000 4每个顾客收到从各工厂和各仓库送来的量的和等于需求量 5各未知量非负 项目三 采用0-1变量 :仓储中心中心编号。 :销售中心编号。 :第仓储中心容量限制。 :第仓储中心建设费用。 :第销售中心货物需求量。 :第仓储中心向第销售中心货物配送量。 :第仓储中心向第销售中心配送货物单位运费。 :销售中心总需求量。 为决策变量,为0-1变量,可以用综合考虑建设费用及运输费用进行仓储中心建设规划。不考虑折旧,目标函数为 (1) 需求约束为( 为最低需求为了保证连续销售要求供应量 大于需求量)

,,(2) 供应约束为 ,(3) 非负约束为 (4) 0—1约束为 (5) - 为 由于 1 )及供 2 率,需求约束( 变量及决策变量 的非负性,考虑程序运行效 应约束(3)可以等价地写成 , , 增加仓储中心最低保有约束 (6) 为最低需求量。 这里

二硫化碳

二硫化碳 二硫化碳,无色液体。实验室用的纯的二硫化碳有类似氯仿的芳香甜味,但是通常不纯的工业品因为混有其他硫化物(如羰基硫等)而变为微黄色,并且有令人不愉快的烂萝卜味。它可溶解硫单质。二硫化碳用于制造人造丝、杀虫剂、促进剂等,也用作溶剂。 中文名称:二硫化碳 英文名称: carbon disulfide CAS No.: 75-15-0 分子式: CS2 分子量: 76.14 g mol-1 熔点(℃): -110.8 (161.6 K) 沸点(℃): 46.5 (319 K) 相对密度(水=1): 1.26 相对蒸气密度(空气=1): 2.64 饱和蒸气压(kPa):53.32(28℃) 燃烧热(kJ/mol): 1030.8 临界温度(℃): 279 临界压力(MPa): 7.90 辛醇/水分配系数的对数值: 1.86,1.93,2.16 闪点(℃): -30 引燃温度(℃): 90 爆炸上限%(V/V): 60.0 爆炸下限%(V/V): 1.0 溶解性:不溶于水(20 °C时 0.2 g/100 ml ),溶于乙醇、乙醚等多数有机溶剂。溶于Na2S得Na2CS3,溶于NaHS得NaHCS3,溶于氢硫酸得H2CS3.溶解硫化铜并生成CuCS3,再加入氢硫酸萃取得蓝绿色的Cu(HCS3)2溶液。 制备:2CH4 + S8 → 2CS2 + 4 H2S (反应需水作催化剂,需光照。反应后用四氯化碳溶液趁热萃取。)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含量 CAS No. 二硫化碳 75-15-0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急性毒性:LD503188mg/kg(大鼠经口) 亚急性和慢性毒性:家兔吸入1.28g/m3,5个月,引起慢性中毒; 0.5-0.6g/m3,6.5个月,引起血清胆固醇增加。 致突变性:微生物致突变:鼠伤寒沙门氏菌100µg/皿。姊妹染色单体交换:人类淋巴细胞10200µg/L。 生殖毒性:男性吸入最低中毒浓度(TCL0):40mg/m3(91周),引起精子生成变化。大鼠吸入最低中毒浓度(TCL0):100mg/m3,8小时(孕1-21天用药),引起死胎,颅面部发育异常。 代谢和降解:在人体内,二硫化碳在碱性条件下与血中的甘氨酸结合而生成具有以游离-SH基为特征的甘氨酸硫代氨基甲酸酯,与苯丙氨酸,甲基甘氨酸和天门冬氨酸也发生同样的反应。经气相色谱和光电比色的研究证实,二硫化碳与人体内带有一对自由电子的基团(如氨基、巯基)有较大的亲和力,能与其开成二硫代碳酸和噻唑烷酮,即二硫化碳分别与氨基酸和膘的反应产物。二硫化碳可以在肝微粒体内脱硫徨成硫化碳(Carbonyl Salfide),并进一步氧化生成二氧化碳。二硫化碳生物转化的其它最终产物是各种硫酸盐,主要是无机硫酸盐,而二价硫则是其中的一小部分。 残留与蓄积:吸入是人体吸收二硫化碳的主要途径,吸入气与呼出气中二硫化碳含量约在1至2小时内达到平衡,此时约有40%-50%在体内存留。皮肤吸收比呼吸途径的重要性小,其它途径则更不重要。二硫化碳随血流分布于体内,在血中,红细胞和血浆的摄取比例为2:1。它易溶于脂肪和脂质中,并与氨基碳和蛋白质相结合,因此它易从血液体中消失,而对各种组织和器字具有很大的亲和力。由于二硫化碳的快速消失,它在人体内的分布形式尚未完全清楚。所吸收的二硫化碳有10%-30%被呼出,小于1%从尿中排出,其余的70%-90%二硫化碳进行生物转化后,以代谢产物形式从尿中排出。所以二硫化碳在人体内的残留时间不长。 污染来源:二硫化碳主要作为磺化剂用于制造粘胶纤维和玻璃纸,也用于硫化橡胶的轧制,以及制造橡胶加速剂、四氯化碳、黄原酸盐等,作为油脂、蜡、漆、树脂、樟脑、橡胶等溶剂,羊毛的去脂剂,衣服去渍剂等。 由于本品具有不溶水易溶于脂肪的特性,故其对血的亲和性显著地高于水;对组织的亲和性又高于血。吸入的二硫化碳首先使血饱和,这时只有一小部分进入组织。约2小时血中达到完全饱和。此后体内的二硫化碳进入组织,最后使组织饱和,组织中饱和度与接触时间成正比,随着时间增加,在各组织中分布趋于均衡。 水中浓度为0.0026mg/L时,有微臭。 迁移转化:二硫化碳在工业上最重要的用途是制造粘胶纤维,二硫化碳的释放量取决于生产过程,生产1kg粘胶释放0.02-0.03kg二硫化碳。在生产粘胶短纤维和粘胶薄膜中,每台机器每小时生产70-100kg和

数据结构实验报告-顺序表的创建、遍历及有序合并操作

数据结构实验报告-顺序表的创建、遍历及有序合并操作二、实验内容与步骤 实现顺序表的创建、遍历及有序合并操作,基本数据结构定义如下: typedef int ElemType; #define MAXSIZE 100 #define FALSE 0 #define TRUE 1 typedef struct {ElemType data[MAXSIZE]; int length; }seqlist; 创建顺序表,遍历顺序表 #include #include #define MAXSIZE 100 #define Icreament 20 #define FALSE 0

#define TRUE 1 typedef int ElemType; //用户自定义数据元素类型 // 顺序表结构体的定义 typedef struct { ElemType *elem; //顺序表的基地址 int length; //顺序表的当前长度 int listsize; //预设空间容量 }SqList; //线性表的顺序存储结构 SqList* InitList() //创建空的顺序表 { SqList* L = (SqList*)malloc(sizeof(SqList));//定义顺序表L if(!L) { printf("空间划分失败,程序退出\n"); return NULL; } L->elem=(ElemType *)malloc(MAXSIZE*sizeof(ElemType)); if(!L->elem) { printf("空间划分失败,程序退出\n");

需求分析实验报告

需求分析实验报告 沙漠绿洲书店是福州大学附近最大的民营书店。长期以来,城市沙漠书店为福大学子乃至整个城市读者提供了不少的便利。在2005年,该书店扩大了书店的面积,大大提高了库存量,使得读者可以购买到更多的书籍。但是,原来的图书销售已经渐渐无法适应市场的发展,因为图书销售的顾客群慢慢固定。为了进一步扩大市场,书店决定开发一套新的销售系统,以自动化的方式进行图书的销售以及管理。书店决定开通网上书店,面向全国进行网上售书,进一步扩大消费人群,同时,保留以往的电话售书的方式,为不在该市的消费者提供便利。

在图书管理方面,由于图书的数量年年增长,出现了许多新的消费热点,读者对图书的选择性有了一些变化。原来的系统已经无法体现这些变化,也无法满足企业制定销售战略。 在书店内部,由于面积的扩大,使得原来的导购小姐无法满足书店的需要,同时,书店也有意尝试通过在书店的不同位置放置可供读者自己查询的电脑来满足读者的需要。 在书店的规划方面,原来的系统只能够描述销售及库存的情况,对于整个书店的财务,会计等方面并没有涉及,这对于书店进一步扩大规模是不利的。宁因此,书店决定开发一套新的图书销售系统。 书店的新战略规划:书店的战略规划是要建立更多的客户群以扩大书店的发展规模,进而扩大市场。 一个战略是为外地用户扩大电话定购能力,另一个战略是要通过Internet 增加直接客户市场销路。新系统是一个能为企业的快速增长进行计划并准备加强支持客户交互作用的系统。 战略系统计划项目产生了技术结构计划,应用程序结构计划和实施的时间帧。 1,技术结构计划: 1,把商业应用软件转移到客户-服务器结构来,为数据库和电信功能保留了主机,以允许其容量增加及快速发展。 2,向在Internet 上经营商业转移,首先要有一个Web 站点,然后要有链 接到内部系统和数据库的一些客户和供应商的事务处理支持。 3,预期最后向内联网解决方案发展 2,应用程序结构计划; 1,财务/会计:带客户-服务器的软件包解决方案 2 ,人力资源:一个软件包解决方案,最大限度地使员工访问人力资源表,过程和利益信息。 3,客户支持系统:设计一个订单处理和执行系统,综合三方面的订单 处理需求:通过WEB 邮购,电话定购和直接客户市场销售。 4,库存管理系统:设计一个商品销售和库存系统,可以部分提供给客户以便查询 5,零售店系统:把商店管理系统与库存管理系统集成起来 3,实施应用结构计划的时间帧 1,首先,实施客户支持系统。 2,在客户支持系统启动后立即开始实施库存管理系统。 3,把零售店系统与库存管理系统集成起来 4,更新人力资源系统和财务/会计系统 1,系统分析 根据书店的要求,可以确定系统相关者:

实验一数据库模式设计及建立实验报告

长春大学计算机学院科学与技术专业 数据库原理实验报告

3.针对学生_课程数据库中的三个表,做如下操作: (1)为student 表增加一个属性:TELE ,数据类型为varchar ,并输入数据; (2)为student 表以sdept 建立一个名为sdeptin 的索引; (3)为course 表以cname 建立一个名为cnamein 的索引; (4)为student 表以sage 建立一个聚簇索引。 4.用CREATE TABLE 建立教材p71习题第6题中SPJ 数据库中的4个表,并输入表中数据。写出CREATE TABLE 语句,并在定义表时说明主码。 5.建立商品销售数据库SPXS ,并SPXS 数据库中用CREAT TABLE 语句建立如下三个表: 商店S : sno sname city S1 百盛 北京 S2 沃尔玛 深圳 S3 华联 长春 S4 国商 长春 S5 百货大楼 北京 三、实验结果与分析: 1. 将学生-课程数据库中的各表的表结构粘贴在下面(要求粘贴SQL Server Managemet Studio 整个窗口) student: course: 商品P : Pno pname color price P1 电视 黑 5000 P2 冰箱 灰 3000 P3 洗衣机 白 3500 P4 电饭煲 白 1500 P5 电磁炉 黑 500 销售SP: pno sno qty p1 S1 100 P3 S1 200 P1 S2 50 P2 S2 30 P2 S3 60 P1 S4 150 P2 S4 120 P4 S5 90 P5 S5 60

学生实验分析报告

学生实验分析报告 学生实验报告 实验课程名称《spss统计分析基础教程》 开课实验室管理教学示范中心实验室学院管理年级 XX 专业班信管2班 学生姓名蔡明月学号 开课时间XX 至 XX 学年第一学期 试验1:数据文件管理 通过本试验项目,使学生理解并掌握SPSS软件包有关数据文件创建和整理的基本操作,学习如何将收集到的数据输入计算机,建成一个正确的SPSS数据文件,并掌握如何对原始数据文件进行整理,包括数据查询,数据修改、删除,数据的排序等等。 某航空公司38名职员性别和工资情况的调查数据,如表所示,试在SPSS中进行如下操作: 将数据输入到SPSS的数据编辑窗口中,将gender定义为字符型变量,将salary定义为数值型变量,并保存数据文件,命名为“试验”。 插入一个变量income,定义为数值型变量。 将数据文件按性别分组 查找工资大于40000美元的职工 当工资大于40000美元时,职工的奖金是工资的20%;

当工资小于40000美元时,职工的奖金是工资的10%,假设实际收入=工资+奖金,计算所有职工的实际收入,并添加到income变量中。 选择菜单【文件】→【新建】→【数据】。单击左下角【变量视窗】标签进入变量视图界面,根据试验的设计定义每个变量类型。变量定义完成以后,单击【数据视窗】标签进入数据视窗界面,将每个具体的变量值录入数据库单元格内。【文件】→【保存】或者【文件】→【另存为】点击变量视图,新设定inconme变量,类型为数值。选择菜单【数据】→【分割文件】。选 择拆分数据后,输出结果的排列方式,该对话框提供了 3种方式:对全部观测进行分析,不进行拆分;在输出结果种将各组的分析结果放在一起进行比较;按组排列输出结果,即单独显示每一分组的分析结果。选择分组变量,选择数据的排序方式,单击ok按钮,执行操作【数据】→【选择个案】→【如果】→【salary>40000】.(5) 【转换】→【计算变量】目标变量为income,综合如果和数字表达式设计income。结果:和和 理解并掌握SPSS软件包有关数据文件创建和整理的基本操作,学习如何将收集到的数据输入计算机,建成一个正确的SPSS数据文件,并掌握如何对原始数据文件进行整理,包括数据查询,数据修改、删除,数据的排序。

二硫化碳萃取气相色谱法测定废水中的苯系物

二硫化碳萃取气相色谱法测定废水中的苯系物 一、实验原理 用二硫化碳萃取废水中的苯系物,取萃取液5μL注入色谱仪,用FID检测。将样品中各组分的峰高值与校准曲线上标准物质的峰高值对照,得出样品中各组分的浓度。苯系物的标准色谱图如图1所示。 图1 苯系物的标准色谱图 1—苯;2—甲苯;3—乙苯;4—对二甲苯; 5—间二甲苯;6—邻二甲苯;7—异丙苯;8—苯乙烯 二、仪器 1.气相色谱仪,具FID检测器。 2.250mL分液漏斗。 3.100μL、10μL、5μL微量注射器。 三、试剂 1.有机皂土,色谱固定液。 2.邻苯二甲酸二壬酯(DNP),色谱固定液。 3.101白色担体,60~80目。 4.苯系物标准物质:苯、甲苯、乙苯、对二甲苯、间二甲苯、邻二甲苯、异内苯和苯乙烯,均为色谱纯。 5.苯系物标准贮备液,用100μL微量注射器抽取色谱纯的苯系物标准物适量体积转入1000mL容量瓶中(如:苯的密度为0.879,需加入量为100mg,抽取量应为113.77μL),用水稀释至标线,配成浓度为0.10mg/mL的苯系物混合水溶液作为苯系物的贮备液。该贮备液应于冰箱中保存,一周内有效。 6.二硫化碳,在气相色谱仪上无苯系物检出。 四、实验步骤 1.校准曲线的制备 (1)标准溶液的配制:取苯系物标准贮备液1.00、2.00、4.00、6.00、8.00、10.00、12.00mL分别转入100mL容量瓶中,配成如下浓度的混合水溶液:苯、甲苯、乙苯、邻二甲苯、间二甲苯、对二甲苯、异丙苯、苯乙烯均为1.00、2.00、4.00、6.00、8.00、10.00、

12.00mg/L。 (2)取不同浓度的标准溶液各100mL,分别置入250mL分液漏斗中,加5mL二硫化碳(比D4151.2700),振摇2min。静置分层后,分离出有机相,在规定的色谱条件下,取5μL萃取液做色谱分析,并绘制浓度–峰高校准曲线。 2.样品的测定 (1)取100mL水样放入250mL分液漏斗中,按上述标准样品处理方法进行萃取。 (2)如果萃取时发生乳化现象,可在分液漏斗的下部塞一块玻璃棉过滤乳化液,弃去最初几滴,收集余下的二硫化碳溶液,以备测定。 3.色谱条件 (1)色谱柱:长3m,内经4mm螺旋型不锈钢管柱或玻璃色谱柱。 (2)柱填料:(3%有机皂土–101白色担体)∶(2.5%DNP–101白色担体)=35∶65。 (3)温度:柱温65℃,汽化室温度200℃,检测器温度150℃。只测苯时,可设定柱温100℃,汽化室温度150℃,检测器温度130℃。 (4)气体流量:氮气40mL/min,氢气40mL/min,空气400mL/min。应根据仪器型号选用最合适的气体流速。只测苯时,氮气流速调至60mL/min,氢气流速调至60mL/min,空气流速调至600mL/min。 (5)检测器:FID。 (6)进样量:5μL。 五、计算 由样品色谱图上量得苯系物各组分的峰高值,以峰高为纵坐标,以浓度为横坐标,绘制校准曲线,从各自的校准曲线上直接查得样品的浓度值。 六、注意事项 1.制备标准样品时,也可以先配成较高浓度的甲醇溶液作为贮备液。由于苯系物及甲醇的毒性较强、易然,必须在通风橱中进行上述操作。标准贮备液也可直接购买商品溶液。 2.如果二硫化碳溶剂中有苯系物检出,应做硝化提纯处理。提纯方法有两种: (1)在1000mL吸滤瓶中加200mL二硫化碳,加入50mL浓硫酸,置于电磁搅拌器上。另取盛有50mL浓硝酸的分液漏斗置入吸滤瓶口(用胶塞连接使其不漏气)。打开电磁搅拌器,抽真空升温至45±2℃。从分液漏斗向溶液中滴加硝酸(同时剧烈搅拌5min),静置5min。如此交替进行0.5h左右,弃去酸层,水洗。加10%碳酸钾(或钠)溶液中和至pH6.6~8,用水洗至中性,弃去水相。二硫化碳用无水硫酸钠干燥,重蒸后备用。 (2)取1mL甲醛于100mL的浓硫酸中,混匀后作为甲醛–浓硫酸萃取液。取市售的二硫化碳250mL于500mL分液漏斗中,加入20mL的甲醛–浓硫酸萃取液,振荡5min后分层(注意及时放气)。经多次萃取至二硫化碳呈无色后,加入20%碳酸钠水溶液洗涤(至pH呈微碱性),重蒸馏取46~47℃馏分。 3.在萃取过程中出现乳化现象时,可用无水硫酸钠破乳或采用离心法破乳。

《数据库技术与应用》实验报告

《数据库技术与应用》上机实验报告 目录: 一、概述 二、主要上机实验内容 1.数据库的创建 2.表的创建 3.查询的创建 4.窗体的创建 5.报表的创建 6.宏的创建 三、总结 一、概述 (一)上机内容: 第七周:熟悉Access界面,数据库和表的创建,维护与操作 1. 熟悉Access的启动,推出,界面,菜单,工具栏等; 2. 练习使用向导创建数据库、创建空数据库; 3. 练习创建表结构的三种方法(向导、表设计器、数据表)、表中字段属性设置; 4. 练习向表中输入不同类型的数据; 5. 练习创建和编辑表之间的关系; 6. 练习表的维护(表结构、表内容、表外观) 7. 练习表的操作(查找、替换、排序、筛选等) 第八周:练习创建各种查询 1.选择查询(单表、多表、各种查询表达式) 2.参数查询 3.交叉表查询 4.操作查询(生成查询、删除查询、更新查询、追加查询) 第十周:练习创建各种类型的窗体 1.自动创建纵栏式窗体和表格式窗体; 2.向导创建主|子窗体

3.图表窗体的创建 4.练习通过设计器创建窗体 5.练习美化窗体 第十三周:练习创建各种类型的报表 1.自动创建纵栏式报表和表格式报表; 2.向导创建报表(多表报表、图表报表、标签报表) 3.练习通过设计视图创建报表(主|子报表、自定义报表) 4.练习在报表中添加计算字段和分组汇总数据 第十五周:综合应用 1.了解Access数据库系统开发的一般方法; 2.课程内容的综合练习; 3.编写上机实验报告、答疑 (二)上机完成情况 第七周:熟悉Access界面,数据库和表的创建,维护与操作 完成了创建表,向表中输入不同类型的数据,创建和编辑表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表的维护,修改了表的结构、内容、外观,最后进行了表的操作,查找、替换、排序、筛选等。 已完成 第八周:练习创建各种查询 练习选择查询、参数查询、交叉表查询,然后练习并操作查询,生成查询、删除查询、更新查询、追加查询等。 已完成 第十周:练习创建各种类型的窗体 自动创建纵栏式窗体和表格式窗体,向导创建主|子窗体和图表窗体,练习通过设计器创建窗体,美化窗体。 基本完成 第十三周:练习创建各种类型的报表 自动创建纵栏式报表和表格式报表,向导创建报表,练习通过设计视图创建报表,在报表中添加计算字段和分组汇总数据。 已完成 第十五周:综合应用

CSS样式表类型、背景、区块、方框、边框、列表、定位和扩展项

CSS样式表类型、背景、区块、方框、边框、列表、定位 和扩展项 在“CSS规则对话框”中,我们能够通过类型、背景、区块、方框、边框、列表、定位和扩展项的配置,来美化我们的页面,当然啦,我们在定义某个CSS样式的时候,无需对每一个项都进行配置,需要什么效果,选择相应的项进行配置就能够了。 1、文本样式的配置 新建CSS样式, “选择器类型”为类,名称为“style1”定义在“仅对该文档”。保存至站点根目录下的CSS文档夹内,弹出“CSS规则定义”对话框,默认显示的就是对文本进行配置的“类型”项。 字体:能够在下拉菜单种选择相应的字体。 大小:大小就是字号,能够直接填入数字,然后选择单位。 样式:配置文字的外观,包括正常、斜体、偏斜体。 行高:这项配置在网页制作种很常用。配置行高,能够选择“正常”,让电脑自动调整行高,也能够使用数值和单位结合的形式自行配置。需要注意的是,单位应该和文字的单位一致,行高的数值是包括字号数值在内的。例如,文字配置为12pt,假如要创建一倍行距,则行高应该为24pt。 变量:在英文种,大写字母的字号一般比较大,采用“变量”中的“小型大写字母”配置,能够缩小大写字母。 颜色:配置文字的色彩。 2、背景样式的配置 在HTML中,背景只能使用单一的色彩或利用图像水平垂直方向的平铺。使用CSS之后,有了更加灵活的配置。

在CSS规则定义”对话框左侧选择“背景”项,能够在右边区域配置CSS样式的背景格式。 背景颜色:选择固定色作为背景。 背景图像:直接填写背景图像的路径,或单击“浏览”按钮找到背景图像的位置。 重复:在使用图像作为背景的时,能够使用此项配置背景图像的重复方式,包括“不重复”、“重复”、“横向重复”、和“纵向重复“。 附件:选择图像做背景的时候,能够配置图像是否跟随网页一同滚动。(此属性取值:Fixed, Scroll) 水平位置:配置水平方向的位置,能够“左对齐“右对齐”、“居中”。还能够配置数值和单位结合表示位置的方式,比较常用的是像素单位。 垂直位置:能够选择“顶部”、“底部”、“居中”。还能够配置数值和单位结合表示位置的方式。 3、区块样式配置 在CSS规则定义”对话框左侧选择“区块”项,能够在右边区域配置CSS样式的区块格式。 单词间距“英文单词之间的距离,一般选择默认配置。 字母间距:配置英文字母间距,使用正值为增加字母间距,使用负值为减小字母间距。 垂直对齐:配置对象的垂直对齐方式。 文本对齐:配置文本的水平对齐方式。 文字缩进:这是最重要的项目。中文文字的首行缩进就是由他来实现的。首先填入具体的数值,然后选择单位。文字的缩进和字号要保持统一。

对应分析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多元统计分析 实验项目名称五、对应分析 班级与班级代码 实验室名称(或课室) 专业 任课教师 学号: 姓名: 实验日期:

姓名实验报告成绩 评语: 1.对对应分析问题的思路、理论和方法认识正确; 2.SAS软件相应计算结果确认与应用正确; 3.SAS软件相应过程命令正确。 注:“不正确”为有不正确之处,具体见后面批注。 指导教师(签名)

说明:指导教师评分后,实验报告交院(系)办公室保存。 实验项目五对应分析 实验目的:通过对应分析的实验,熟悉对应分析问题的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方法和技能,会调用SAS软件对应分析等有关过程命令,根据计算机计算的结果,分析和解决对应分析问题。 实验原理:解决对应分析问题的思路、理论和方法。 实验设备:计算机与SAS、SPSS软件。 实验数据:教科书p240例1数据。 实验步骤: 1.指标的正向化和排序表1(单独计算,可在SPSS软件中计算); 2. 调用因子分析过程命令输入正向化数据求得:前k个初始因子方差贡献解释,达到简单结构的初始因子载荷阵L0k(Factor Pattern)见表2,初始因子样品值矩阵F 0n×k,对L0k、L0k+1、…、L0p都进行方差最大化的正交旋转(穷举法),从中选出达到简单结构的旋转后因子载荷阵LГl(Rotated Factor Pattern)见表2, 前l个旋转后因子方差贡献i v(i v在SAS软件中Rotated Factor Pattern),旋转后因子样品值矩阵F Гn×l; 3.设确定的正向化后因子载荷阵记为L*,正向化后因子记为 F *= (F1*,…,F m*)′,正向化后因子样品值矩阵为F *n×m,调用散点图过程命令输入变量点坐标L*、样品点坐标F *n×m的行数据给出因子坐标系F1*,…, F m*中的因子分析图1。 实验结果、实验分析、结论(有关表图要有序号、表的序号在左上方、图的序号在图的正下方、表的中英文名、表的上下线为粗线、表的内线为细线、表的左右边不封口,表图不能跨页、表图旁不能留空块, 引用结论要注明参考文献):

二硫化碳实验作业指导书

二硫化碳的测定 1、方法依据 环境空气二硫化碳的测定二乙胺分光光度法GB/T14680-93 2、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恶臭源厂界环境及空气中二硫化碳的二乙胺分光光度测定法。 本标准适用于恶臭源厂界环境及空气中二硫化碳的定法。 硫化氢与二硫化碳共存时干扰测定,可在采样使用乙酸铅棉过滤排除。 3、测定原理 3.1二硫化碳的测定 用含铜盐、二乙胺的乙醇溶液采样。在铜离子存在下,二硫化碳与二乙胺作用,生成黄棕色的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酮,于435nm波长处进行分光光度测定。 4、试剂 除非另有说明,分析时均使用符合国家标准的分析纯试剂和蒸馏水。

4.1吸收液 吸取乙酸铜-乙醇溶液10mL于500mL容量瓶中,依次加入无水乙醇300mL,经新蒸馏提纯的二乙胺2.5mL及三乙醇胺2.5mL,用无水乙醇稀释至标线。临用前配制。 4.2二硫化碳标准溶液 在25mL容量瓶中加入无水乙醇约15mL,盖塞称重(精确至0.0001),然后加入二硫化碳(优级纯)1~2滴,立即盖塞再称重(精确至0.0001)。用无水乙醇稀释至标线,计算每毫升中二硫化碳的含量。临用时再用无水乙醇稀释成每毫升内含10ug二硫化碳的标准溶液。 4.3乙酸铅脱脂棉 乙酸铅脱脂棉制备方法:称取10g乙酸铅溶解于90mL水中,加丙三醇10mL,搅拌均匀后将脱脂棉进入,然后取出挤干,放在没有硫化氢污染的室内自然晾干,贮于广口瓶中备用。 4.4乙酸铜-乙醇溶液 称量0.0500g乙酸铜,溶解于少量无水乙醇中,移入100mL容量瓶中,并用无水乙醇稀释至标线,混匀。在冰箱内保存。 5、仪器和设备

5.1除硫化氢过滤管:取内径为6~8mm,长为15cm左右的玻璃管,内装8~10cm用乙酸铅浸泡过的脱脂棉,排气端用少量棉花堵塞,两端密封保存。 5.2多孔玻璃吸收管:10mL 5.3具塞比色管:10mL 5.4大气采样器:流量范围0~1L/min 5.5负压采气器 5.6采气袋:10L 5.7分光光度计 6、样品 6.1 样品采集 空气环境中二硫化碳的采集 串联两个内装10.0mL吸收液的多孔玻板吸收管,置于-4~0℃的冰水浴中,在进气口接除硫化氢过滤管,以0.2L/min流量,采气至第一支吸收管的吸收液明显呈黄色,第二支吸收管的洗手液无色或略有黄色为止,记下采样时间。当除硫化氢过滤管有三分之二变为黑灰色时,即应更换。 恶臭源厂界环境中二硫化碳的采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