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电站接地网测试报告6.25

光伏电站接地网测试报告6.25
光伏电站接地网测试报告6.25

甘肃陇恒电力安装有限责任公司

线路接地网测试记录

线路名称3517神佳线线路长度1公里导线型号LGJ-10 地线型号1X7-7.8-170-B 光缆型号ADSS 光缆长度 1.45公里电缆型号YJV22-26/35-3X120 电缆长度300米

温度26℃试验日期2013.06.20 测试位置电阻值(Ω)3517佳神终端塔(1#) 1. 64

2# 杆 2.4

3# 杆 2.43

4# 杆 1.95

5# 杆 1.91

3517神佳终端塔(6#) 1.68

使用仪器:M71数字接地电阻测试仪、电压线总长40米、电流线总长20米。

结论:合格

试验负责人:

试验员:

甘肃陇恒电力安装有限责任公司

线路阻抗测试记录

线路名称3517神佳线线路长度1公里导线型号LGJ-10 地线型号1X7-7.8-170-B 光缆型号ADSS 光缆长度 1.45公里电缆型号YJV22-26/35-3X120 电缆长度300米温度26℃试验日期2013.06.20 测试位置阻抗值(Ω)

线路阻抗0.246

使用仪器:PW31微机保护校验仪。

结论:合格

试验负责人:

试验员:

变电站接地网测试

试验日期2013.06.25 温度28℃

测试位置电阻值(Ω)

避雷针10.4

35kV高压配电室0.4

继电保护室 1.43

低压配电室 1.5

1#方阵箱变0.91

17#方阵箱变0.38

18#方阵箱变0.48

11#方阵箱变0.12

11#方阵箱变0.12

使用仪器:M71L数字接地电阻测试仪、电压线总长40米、电流线总长20米。

结论:合格

试验负责人:

试验员:

屋顶光伏区接地施工方案

福建十八重工屋顶6MW光伏发电项目 一期主体工程 接地施工方案 编制: 审核: 批准: 福建永福电力设计股份有限公司福建十八重工屋顶6MW光伏发电项目一期主体工程EPC总承包项目部 2017年3月

目录 一、施工概况 (2) 二、施工准备 (3) 三、施工工序 (4) 四、施工依据 (7) 五、技术要求 (7) 六、质量保证措施。 (8) 七、安全文明施工 (10) 一、施工概况

1、福建十八重工屋顶6MW光伏发电项目一期主体工程EPC总承包项目站址位于云霄县列屿镇半山村十八重工厂区内,本期建设容量约为6.0192MWp。光伏方阵主要布置于云霄十八重工厂区内的厂房屋顶上,共布置在5处屋顶上,1#、3#、4#厂房、预制车间及综合食堂屋顶,配置如下: (1)食堂、预处理车间:装机容量为1.15995MWp,采用1000kVA就地升压变1台;50kW组串式逆变器22台;4in1汇流箱6个。 (2)剩余1#车间:装机3.50493MW,采用1000kVA就地升压变3台;50kW 组串式逆变器63台; 4in1汇流箱个17。 (3)3#车间及#4车间:装机1.35432MW,采用1250kVA就地升压变1台;50kW组串式逆变器25台; 4in1汇流箱6个。 项目接地施工分为两块:1、太阳能光伏板安装于屋顶之上,因此在安装区域屋顶需要敷设接地网,以保证光伏设备安全。5处屋顶施工高度在13米至20米之间,且屋顶采用铁皮制成的彩钢瓦之上,在焊接的时容易造成屋面破损,为了保护厂房屋顶不被破坏,要求高水平施工措施。2、箱变基础接地及预制仓基础接地。本项目设计电阻电阻为4欧以下。 2、编制依据: 2.1、福建十八重工屋顶6MW光伏发电项目一期施工组织总设计; 2.2、福建永福电力设计股份有限公司提供的施工设计图纸; 2.3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69-2006); 2.4《电气装置安装工程质量检验及评定规程》(DL/T516. 1-17-2002); 2.5《电力工程地下金属构筑物防腐技术导则》DL/T5394-2007; 3、编制目的: 为本工程施工组织提供完整的纲领性文件,用以指导接地工程的管理、确保优质、高速、安全文明地完成建设任务。同时保护福建十八重工有限公司屋顶彩钢瓦。 4、编制原则: 我公司组织精干的工程技术和管理人员,对工程所在现场认真勘察的基础上,对施工组织设计原则、内容、措施进行充分的研究和论证。 二、施工准备 1.本工程的主要材料为镀锌扁钢,镀锌角钢,电焊条等。

接地网对变电站安全运行的影响正式版

Through the reasonable organization of the production process, effective use of production resources to carry out production activities, to achieve the desired goal. 接地网对变电站安全运行 的影响正式版

接地网对变电站安全运行的影响正式 版 下载提示:此安全管理资料适用于生产计划、生产组织以及生产控制环境中,通过合理组织生产过程,有效利用生产资源,经济合理地进行生产活动,以达到预期的生产目标和实现管理工作结果的把控。文档可以直接使用,也可根据实际需要修订后使用。 0引言 接地网作为变电站交直流设备接地及防雷保护接地,对系统的安全运行起着重要的作用。变电站接地包含工作接地、保护接地、雷电保护接地。工作接地即在电力系统电气装置中,为运行需要所设的接地;保护接地即为电气装置的金属外壳、配电装置的构架和线路杆塔等,由于绝缘损坏使其有可能带电,为防止其危及人身和设备的安全而设的接地;雷电保护接地则是为雷电保护装置向大地泄放雷电流而设的接地。所以变电站接地系统的合理与

否是直接关系到人身和设备安全的重要问题。 1接地网设计 接地是避雷技术最重要的环节,不管是直击雷,感应雷或其它形式的雷,都将通过接地装置导入大地。因此,没有合理而良好的接地装置,就不能有效地防雷。 1.1变电站的接地网上连接着全站高低压电气设备的接地、低压用电系统接地、电缆屏蔽接地、通信、计算机监控系统设备接地,以及变电站维护检修时的一些临时接地。如果接地电阻较大,在发生电力系统接地故障或其他大电流入地时,可能造成地电位异常升高;如果接地网的网格设计不合理,则可能造成接地系统电位分

接地导通测试仪操作规程

接地导通测试仪的操作规程 1.技术性能 2.1开机 接好本仪器电源,接地端良好接地,接通电源开关,延时5秒仪器处于待机状态。 2.2预置 (1)按动“预置”键至预置接地电阻显示窗口数值闪动,可用“增”或“减”键修改电阻预置值。 (2)按动“预置”键至测试时间显示窗口数值闪动,可用“增”或“减”键修改测试时间预置值。预置范围1-999秒,超出范围为连续测试,显示“LLL”。 (3)按动“预置”键至报警指示灯闪烁,可用“增”或“减”键确定测试开路时报警声的有无。

规定如下:指示灯闪烁有警声,指示灯熄灭无警声。 (4)按动“预置”键至输出频率指示灯50Hz/ 60Hz闪动,可用“增”或“减”键选择输出频率。 (5)全部测试参数预置完成后,按动“预置”或“停止”键返回待机状态。 2.3校验 (1)使仪器处于待机状态,先将测试时间预置为“LLL”。 (2)将测试线接至仪器的“恒流输出”(黑线)、“测量输入”(红线),再将测试线的另一端短接。 (3)按动“启动”键,电阻显示窗口数值闪动,若为“0”,表示已校验,若不为“0”,则按动“校验”键约2秒钟至实测值为“0”,按动“停止”键返回待机状态。 2.4测试 (1)将两测试线接至仪器的“恒流输出”(黑线)、“测量输入”(红线),再将两测试线的另一端分别接被测物体的接地端和被测物体壳体(金属裸露处)。 (2)按动“启动”键,仪器进入测试状态并自动记忆所有预置参数,输出指示灯亮。在测试过程中,测试时间显示窗口开始倒记时,接地电阻显示窗口显示被测物体的接地端和被测物体壳体之间的测量电阻值,若小于预置报警电阻值,测试时间到零则仪器发出一声清脆的“嘟”声,说明测试合格。若大于预置报警电阻值,则仪器发出断续的“嘟-嘟-”报警声,报警指示灯及接地电阻显示窗口数值闪动,说明测试不合格,此时按一下“停止”键可消除报警声,再按一下“停止”键可返回到待机状态。若测试状态时,测试线开路,则接地电阻显示窗口显示“————”,若开路报警设置为开,则仪器发出断续的“嘟-嘟-”报警声,此时按一下“停止”键可返回到待机状态。 3.操作示例 接地导通测试:要求用25A(50Hz)电流测试,实测接地电阻不超过0.1Ω,测试时间为30秒,开路有报警。 3.1接好本仪器电源,接地端良好接地,接通电源开关,延时5秒仪器处于待机状态。 3.2按动“恒流”键选择25A恒流输出测试电流。 3.3按动“预置”键至预置接地电阻显示窗口数值闪动,可用“增”或“减”键修改电阻预置值为“0.1”。 3.4按动“预置”键至测试时间显示窗口数值闪动,可用“增”或“减”键修改测试时间预置值为“30”。 3.5按动“预置”键至报警指示灯闪烁(测试开路时报警声有)。 3.6按动“预置”键至输出频率指示灯闪动,可用“增”或“减”键选择输出频率50Hz。 3.7按动“预置”或“停止”键返回待机状态

光伏发电防雷接地施工方案

目录 1. 工程概况 (1) 2. 编制依据 (1) 3. 主要工作内容 (1) 4. 参加作业人员的资格和要求 (1) 5. 作业所需的工器具 (2) 6. 作业前应做的准备工作 (2) 7. 作业程序、操作方法 (2) 8. 工艺质量要求 (4) 9. 安全措施及文明施工求 (4) 1 工程概况 大庆市萨尔图区春雷农场40兆瓦光伏发电项目位于大庆市萨尔图区春雷农场,本工程共40MW,共22个并网发电单元。每个发电子系统

以太阳能电池组件-直流汇流箱-逆变器-升压变压器发电模块构成。 本工程新建一座110KV升压站、35kV户内配电装置安装、35kV SVG 成套设备、35kV接地变、屏柜安装及其二次系统接入等安装、光伏场区 40MW装机容量。 2 编制依据 2.1江苏谦鸿电力工程咨询有限公司设计施工图 2.2《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缆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68-2006) 2.3《电力建设火电工程施工工艺实施细则》(DJ-GY-19) 2.4《电力建设安全工作规程》(DL5009.1-2014) 2.5《电气装置安装工程质量检验及评定规程》(DL/T 5161.1~5161.17-2002) 3 主要工程内容 镀锌扁钢接地排60*8、60*6、50*5,垂直角钢接地极50*50*5。 4 参加作业人员的资格和要求 4.1凡参加作业人员必须经三级安全教育,并经考试合格。 4.2熟悉全厂接地装置安装工艺要求、验收规范及质量标准。 4.3施工人员应熟知本作业指导书,必须参加技术交底活动,并做好记录。 5 作业所需的工器具 5.1交流电焊机2台 5.2弯排机1台 5.3切排机1台 5.4活动扳手2把 5.5卷尺2把 5.6榔头2把 5.7钢丝钳1把 5.8接地电阻测试仪1台 5.9锉刀2把 6 作业前应做的准备工作 6.1组织施工人员学习图纸及验收规范,学习本作业指导书,并进行技术交底。 6.2准备好施工所用的工器具。 7 作业程序、操作方法 7.1接地体(线)的连接。 7.1.1接地体(线)的连接应采用焊接,焊接必须牢固无虚焊,焊接面应采取防腐处理。接至电气设备上的接地线,应用镀锌螺栓连接,有色金属接地线不能采用焊接时,可用螺栓连接,螺栓连接处的接触面处理应按《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母线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的规定处理。 7.1.2接地体(线)的焊接应采用搭接焊,其搭接焊长度:扁钢为其宽度的2倍(且至少3个棱边焊接)。 7.1.3接地线(不包括设备接地线)与接地网的连接不应少于两点。 7.1.4装在钢筋混凝土支架上的电气设备不得采用设备支架进行自

变电站主接地网施工工艺流程及操作要点

变电站主接地网施工工艺流程及操作要点 变电站防雷接地是为防止电气设备意外带电造成电网、设备、人身事故的基本措施。本文从施工实际角度简述主接地网施工工艺流程及操作要点,力求能促进工程施工技术水平的提高,保证防雷接地工程的施工质量。从而确保接地装置安全运行,将对保障变电站运行安全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1、施工工艺流程

2、施工工艺流程及操作要点 2.1前期准备工作 2.1.1施工技术资料的准备 开工前首先应组织有关人员熟悉施工图及有关设计文件,了解设计意图,并按照设计要求做好接地施工方案、作业指导书编制等技术准备工作,并进行技术交底工作。其次根据经会审后的设计施工图编制材料清册,并校对材料规格和数量。 2.1.2施工材料的准备及材料质量保证措施 施工材料到达现场后,应对材料的规格、数量及外观质量进行检查。同时将材料厂家的产品合格证、质保书及厂家资质证明等相关文件报监理项目部审核,业主确认后方可进场使用。严禁不合格材料进入施工程序。 2.1.3施工前应配置最基本的施工人员和配备足够完好的施工机具 表1 主要施工机具的配置表 表2 主接地网施工施工人员配置表

2.1.4施工现场准备 根据业主指定的区域,首先设置接地材料加工棚、生活临时设施等。其次根据施工图纸和现场实际情况在预施工区域设置安全围栏,并悬挂安全标示牌等安全防护措施。 2.2接地沟开挖 2.2.1根据主接地网设计图纸要求,对对接地体(网)的敷设位置、网格大小进行放线。 2.2.2按照设计或规范要求的接地敷设深度进行接地沟开挖,深度按照设计或规范要求的最高标准为 准,超挖50-100mm左右。宽度为一般为500-1000mm,沟壁需放坡处理,底部如有石块应清除。 开挖完成的接地沟 2.2.3接地沟宜按场地或分区域进行开挖,充分利用土建开挖,减少重复工作,同时应及时恢复各类 安全防护措施,确保安全文明施工。 进行接地沟深度深测量 2.3垂直接地体安装 2.3.1按照设计或规范长度进行进行采购垂直接地体。 2.3.2垂直接地极采用人力锤击方式的安装,为避免垂直接地体施工时顶部敲击部位的损伤,在垂直 接地体顶部进行保护(如加自制钢管金属保护帽)。碰到强风化石时采用机械成孔安装。 2.3.3按设计图纸的位置安装垂直接地体。 2.3.4垂直接地体的埋入深度、间距必须满足设计要求。 2.3.5接地体安装结束后,顶部敲击部位应进行防腐处理。

变电站接地电阻测试仪

变电站接地电阻测试仪 FS3041 ◆概述 电气设备的接地是保证人身安全和电力设备正常工作的重要措施。接地按其作用可分为:保护接地、工作接地和防雷接地。因此,接地电阻的测试对保证设备和人身安全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数字式 FS3041接地电阻测试仪满足国家最新颁布电力行业标准《工频接地电阻测试仪DL/T 845.2-2004》的要求,可测试接地电阻、土壤电 阻率和交流对地电压值。 ◆FS3041接地电阻测试仪工作原理 FS3041数字接地电阻测量仪采用先进的大规模集成电路,应用DC/AC变换技术将三端子、四端子测量方法合并为一体的新型接地 电阻测试仪。由机内DC/AC变换器将直流变为交流的低频恒流,经过辅助接地极C和被测物E组成回路,被测物上产生交流压降,经 辅助接地极P送入交流放大器放大,再经过检波送入表头显示。借 助倍率开关,可得到三个不同的量限:0~2Ω,0~20Ω,0~200Ω。 ◆FS3041接地电阻测试仪主要特点 ☆结构上采用高强度铝合金作为机壳,电路上为防止工频、射频干 扰采用锁相环同步跟踪检波方式并配以开关电容滤波器使仪表有较 好的抗干扰能力。 ☆采用DC/AC变换技术将直流变为交流的低频恒定电流以便于测量。☆允许辅助接地电阻在0~2KΩ(RC),0~40KΩ(RP)之间变化,

不致于影响测量结果。 ☆本仪表不需人工调节平衡,3(1/2)位LCD显示,除测地电阻外, 还可测低电阻导体电阻、土壤电阻率以及交流地电压。 ☆如若测试回路不通表头显示“1”代表溢出,符合常规测量习惯。 ◆FS3041接地电阻测试仪技术指标 ☆使用条件 环境温度:0℃~+45℃相对湿度:≤85%RH ☆测量范围及恒流值(有效值)电阻:0~2Ω(10mA),2~20Ω(10mA),20~200Ω(1mA) 电压:AC 0~20V ☆测量精度及分辨率 精度:0~0.2Ω≤±3%±1d 0.2Ω~200Ω≤±1.5%±1d 1~ 20V≤±3%±1d 分辨率:0.001Ω、0.01Ω、0.1Ω、0.01V ☆辅助接地电阻及地电压引起的测量误差 允许辅助接地电阻RC(C1与C2之间)<1.8KΩ;RP(P1与 P2之间)<40KΩ误差≤±5% 允许地电压≤5V(工频有效值)误差≤±5%☆电源及功耗 最大功率损耗≤2W 电源:6.8V~9V(6节5#镉镍可充电电池),外接220V交流电源进行充电。 ☆体积重量 体积:220mm×200mm×105mm 重量:约1.4kg ◆产品别称 接地电阻测试仪,数字接地电阻测试仪地阻测试仪。

变电站接地网优化设计

编号:AQ-JS-05799 ( 安全技术)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 WORD文档/ A4打印/ 可编辑 变电站接地网优化设计 Optimization design of substation grounding grid

变电站接地网优化设计 使用备注:技术安全主要是通过对技术和安全本质性的再认识以提高对技术和安全的理解,进而形成更加科 学的技术安全观,并在新技术安全观指引下改进安全技术和安全措施,最终达到提高安全性的目的。 摘要:接地网等间距布置存在地电位分布不均匀的问题。在建220kV新塘变电站采用了不等间距布置,即从地网边缘到中心,均压导体间距按负指数规律增加。运用GPC接地参数计算程序对两种方法进行分析和计算,结果表明接地网优化设计能显著地改善导体的泄漏电流密度分布,使土壤表面的电位分布均匀,提高安全水平,节省钢材和施工费用。 关键词:变电站接地网设计 随着电力系统容量的不断增加,流经地网的入地短路电流也愈来愈大,因此要确保人身和设备的安全,维护系统的可靠运行,不仅要强调降低接地电阻,还要考虑地网上表面的电位分布。在以往接地设计中,接地网的均压导体都按3m ,5m ,7m

,10m 等间距布置,由于端部和邻近效应,地网的边角处泄漏电流远大于中心处,使地电位分布很不均匀,边角网孔电势大大高于中心网孔电势,而且这种差值随地网面积和网孔数的增加而加大。本文结合在建工程220kV新塘变电站的接地网设计,阐释了接地网不等间距布置的方法及其合理性。 1接地网优化设计的合理性 1.1改善导体的泄漏电流密度分布 面积为190m ×170m 的新塘变电站接地网,在导体根数相同的情况下,分别按10m 等间距布置和平均10m 不等间距布置。沿平行导体①、②、③、④、⑤的泄漏电流密度分布曲线。从此可见,不等间距布置的接地网,边上导体①的泄漏电流密度较等间距布置的接地网平均低15%左右;对于导体②的泄漏电流密度,这两种布置的接地网几乎相等(仅相差0.3%);对于

浅谈太阳能光伏电站接地变压器容量的选择

浅谈太阳能光伏电站接地变压器容量的选择 摘要:接地变压器是太阳能光伏电站内的重要电气设备,文章讨论了接地变压 器容量选择时应注意的情况、常用的工程计算方法,最后结合工程实际进行了实 例阐述。 关键词:光伏电站;接地形式;变压器容量 一、概述 光伏发电作为一种重要的太阳能利用方式,具有太阳能利用率高、无需储能 设备、发电能力强等优点,目前我国太阳能发电已经具备成为战略能源的技术、 成本和环境条件,2050年后可能成为主要电力供应来源之一。我国太阳能光资源 丰富,光伏资源开发利用的前景非常广阔。目前,发改委能源局已决定将光伏发 电作为一种重要的能源利用方式进行开发,太阳能光伏的装机容量不断扩大。 中性点的接地形式直接影响了电气设备的绝缘水平,以及光伏电站的安全性、可靠性和供电连续性。太阳能光伏发电站根据装机规模、并网电压等级、单相接 地故障电流、保护装置灵敏度以及过电压水平的不同,中性点采用了不同的接地 形式。本文比较了不同中性点接地形式在光伏发电站中的应用场景,并通过某光 伏电站的案例,探讨了太阳能光伏发电站中接地变压器容量计算的方法,为未来 并网光伏电站计算提供一定的参考。 二、不同规模光伏电站中性点接地形式的选择 中性点有效接地包括直接接地和经小电阻接地,非有效接地主要包括中性点 不接地和经消弧线圈接地两种。 1、中性点直接接地 中性点直接接地系统单相接地电流很大,继电保护必然动作,其优点是过电 压水平低,对电气设备的绝缘性能要求不高。 50MW及以上级的大型太阳能光伏电站,由于装机容量大,并网电压水平高,通常都为110kV及以上电压等级,因此升压变压器高压侧一般选择直接接地形式,并在变压器中性点设置隔离开关及避雷器保护,以便于调度灵活选择接地点。 2、中性点经电阻接地 中性点经电阻接地系统单相接地时,故障电流较大,可以触发继电保护动作,快速切除故障点,电网操作运行比较容易。由于具有以上优点,中性点经电阻接 地的方式,尤其适用于电缆输电线路长,且电容电流比较大的光伏发电站。 因此,目前兆瓦级以上的中大型太阳能光伏电站中,10kV或35kV电压等级 汇集母线,多数都采用经电阻接地的方式。当变压器中性点未引出或无中性点时,需设置专用接地变压器。 3、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 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系统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采用消弧线圈补偿电容电流,保证接地电弧快速熄灭,系统仍能继续运行一段时间,因此较适合应用于对 供电可靠性要求较高的场合。但由于消弧线圈接地系统的继电保护较为难以实现,不能满足大中型光伏电站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快速、可靠切除故障点的要求。 因此目前兆瓦级以上的中大型太阳能光伏电站中,10kV或35kV电压等级汇 集母线,越来越少采用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的形式,早期的消弧线圈接地系统 也正在陆续改造中。

变电站接地网材料的选择

变电站接地网材料的选择 编辑:万佳防雷-小黄 电力系统的接地是对系统和网上电气设备安全可靠运行及操作维护人员安全都起着重大的作用。研究接地体的布置、连接,接地体的材质等是保证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的必要措施之一,所以说设计、施工高标准的接地系统的变电站防雷工作的重中之重。 一、变电站接地网作用概述 接地网作为变电站交直流设备接地极防雷保护接地,对系统的安全运行起着重要的作用。由于接地网作为隐性工程容易被人忽视,往往只注意最后的接地电阻的测量结果。随着电力系统电压等级的升高及容量的增加,接地不良引起的事故扩大问题屡有发生。因此,接地问题越来越受到重视。变电站接地网因其在安全中的重要地位,一次性建设、维护苦难等特点在工程建设中受到重视。另外,在设计及施工时也不易控制,这也是工程建设中的难点之一。因此,为保证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降低接地工程造价,应采用最经济、合理的接地网设计思路,本文拟重点就材料选用方面进行相关探讨。 二、变电站接地网常用材料比较 目前广泛使用的接地工程材料有各种金属材料、非金属接地体、降阻剂和离子接地系统等。 1、金属接地材料。金属接地材料(主要指铜材和钢材),由于其具备良好的导电性和经济性,很长时期以来一直是接地工程中最重要的材料之一。但是由于金属材料存在容易腐蚀的问题,对接地电阻的影响也比较大,是安全生产中的一个大的隐患,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用户。同时,近年生产资料价格猛涨造成接地成本增加,使得金属接地材料的缺点逐渐突显,一些行业或地区已经在渐渐地减少金属接地材料的使用,转而使用其它新型的接地材料。 2、非金属接地体。非金属接地材料是目前行业里新生的一种金属接地体的替换产品,由于其特有的抗腐蚀性能和良好的导电性和较高的性价比被广大用户所接受。目前非金属接地产品主要是以石墨为主要材料。基本成分是导电能力优越的非金属材料材料符合加工成型的,加工方法有浇注成型和机械压模成型。一般来说浇注成型的产品结构松散、强度低、导电性能差,而且质量不稳定,一些小型厂家少量生产使用这样的办法:机械压模法,是使用设备在几到十几吨的压力下成型的,不仅尺寸精度较高、外观较好,更重要的是材料结构致密、电学性能好、抗大电流冲击能力强,质量也相当稳定,但是生产成本较高,批量生产多采用。选型时,尽量采用后者,特别是接地体有抗大电流或打冲击电流的要求(如电力工作地、防雷接地)时,不宜采用浇注成型的非金属接地体。非金属接地体的特点是稳定性优越,其气候、季节、寿命都是现有接地材料中最好的,是不受腐蚀的接地体,所以,不需要地网维护,也不需要定期改造,但是,非金属接地体施工需要的地网面积比传统接地面积小很多,但是在不同地质条件下也需要的保证足够接地面积才可以达到良好的效果。 3、降阻剂。降阻剂分为化学降阻剂和物理降阻剂,化学降阻剂自从发现有污染水源事故和腐蚀地网的缺陷以后基本上没有使用了,现在广泛接受的是物理降阻剂(也称为长效型降阻剂)。物理降阻剂是接地工程广泛接受的材料,属于材料学中的不定性复合材料,可以根据使用环境形成不同形状的包裹体,所以使用范围广,可以和接地环或接地体同时运用,包裹在接地环和接地体周围,达到降低接触电阻的作用。并且,降阻剂有可扩散成分,可以改善周边土壤的导电属性。 现在的较先进降阻剂都有一定的防腐能力,可以加长地网的使用寿命,其防腐原理一般来说有几种:牺牲阳极保护(电化学防护),致密覆盖金属隔绝空气,加入改善界面腐蚀电位的

接地网接地电阻测试的原理方法和意义

接地网接地电阻测试的原理方法和意义 一、概述近些年来,国内多处变电站因雷击形成扩大事故,多数与地网接地电阻不合格有关,接地网起着工作接地和保护接地的作用,当接地电阻过大则:发生接地故障时,使中性点电压偏移增大,可能使健全相和中性点电压过高,超过绝缘要求的水平而造成设备损坏。在雷击或雷电波袭击时,由于电流很大,会产生很高的残压,使附近的设备遭受到反击的威胁,并降低接地网本身保护设备(架空输电线路及变电站电气设备)带电导体的耐 雷水平,达不到设计的要求而损坏设备。同时接地系统的接地电阻是否合格直接关系到变电站运行人员、变电检修人员人身安全;但由于土壤对接地装置具有腐蚀作用,随着运行时间的加长,接地装置已有腐蚀,影响变电站的安全运行;因此,必须大力加强对地网接地电阻的定期监测;运行中变电站地网接地电阻的测量,由于受系统流入地网电流的干扰以及试验引线线间的干扰,使测试结果产生较大的误差。特别是大型接地网接地电阻很小(一般在0.5Ω以下),即使细微的干扰也会对测试结果产生很大的影响;如果对地网接地电阻测试不准确,不仅损坏设备,而且会造成诸如地网误改造等不必要的损失,结合我对接地网接地阻抗测试方法的研究,现总结如下: 二、接地电阻测试原理及方法:测试接地装置的接地阻抗时电流极要布置的尽量远,通常电流极与被试接地装置边缘的距离dcG应为被试接地装置最大对角线长度D的4~5倍(平行布线法),在土壤电阻率均匀的地区可取2倍及以上(三角形布线法),电压引线长度为电流引线长度0.618倍(平线布线法)或等于电流线(三角形布线法)。1、电位降法电位降法测试接地装置的接地阻抗是按图1布置测试回路,且符合测试回路的布置的要求。 G—被试接地装置;C—电流极;P—电位极;D—被试接地装置最大对角线长度;dCG—电流极与被试接地装置边缘的距离;x—电位极与被试接地装置边缘的距离;d—测试距离间隔;流过被试接地装置G和电流极C的电流I使地面电位变化,电位极P从G的边缘开始沿与电流回路呈30°~45°的方向向外移动,每间隔d(50m或100m或200m)测试一次P与G之间的电位差U,绘出U与x的变化曲线。曲线平坦处即为电位零点,与曲线点间的电位即为在试验电流下被试接地装置的电位升高U,接地装置的接地阻抗为: Z=Um/I 如果电位测试线与电流线呈角度放设确实困难,可与之同路径放设,但要保持尽

浅谈太阳能光伏电站接地变压器容量的选择

浅谈太阳能光伏电站接地变压器容量的选择 发表时间:2019-04-15T12:53:54.813Z 来源:《防护工程》2018年第36期作者:周振宇[导读] 文章讨论了接地变压器容量选择时应注意的情况、常用的工程计算方法,最后结合工程实际进行了实例阐述。龙源(北京)太阳能技术有限公司 摘要:接地变压器是太阳能光伏电站内的重要电气设备,文章讨论了接地变压器容量选择时应注意的情况、常用的工程计算方法,最后结合工程实际进行了实例阐述。 关键词:光伏电站;接地形式;变压器容量 一、概述 光伏发电作为一种重要的太阳能利用方式,具有太阳能利用率高、无需储能设备、发电能力强等优点,目前我国太阳能发电已经具备成为战略能源的技术、成本和环境条件,2050年后可能成为主要电力供应来源之一。我国太阳能光资源丰富,光伏资源开发利用的前景非常广阔。目前,发改委能源局已决定将光伏发电作为一种重要的能源利用方式进行开发,太阳能光伏的装机容量不断扩大。 中性点的接地形式直接影响了电气设备的绝缘水平,以及光伏电站的安全性、可靠性和供电连续性。太阳能光伏发电站根据装机规模、并网电压等级、单相接地故障电流、保护装置灵敏度以及过电压水平的不同,中性点采用了不同的接地形式。本文比较了不同中性点接地形式在光伏发电站中的应用场景,并通过某光伏电站的案例,探讨了太阳能光伏发电站中接地变压器容量计算的方法,为未来并网光伏电站计算提供一定的参考。 二、不同规模光伏电站中性点接地形式的选择 中性点有效接地包括直接接地和经小电阻接地,非有效接地主要包括中性点不接地和经消弧线圈接地两种。 1、中性点直接接地 中性点直接接地系统单相接地电流很大,继电保护必然动作,其优点是过电压水平低,对电气设备的绝缘性能要求不高。 50MW及以上级的大型太阳能光伏电站,由于装机容量大,并网电压水平高,通常都为110kV及以上电压等级,因此升压变压器高压侧一般选择直接接地形式,并在变压器中性点设置隔离开关及避雷器保护,以便于调度灵活选择接地点。 2、中性点经电阻接地 中性点经电阻接地系统单相接地时,故障电流较大,可以触发继电保护动作,快速切除故障点,电网操作运行比较容易。由于具有以上优点,中性点经电阻接地的方式,尤其适用于电缆输电线路长,且电容电流比较大的光伏发电站。因此,目前兆瓦级以上的中大型太阳能光伏电站中,10kV或35kV电压等级汇集母线,多数都采用经电阻接地的方式。当变压器中性点未引出或无中性点时,需设置专用接地变压器。 3、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 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系统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采用消弧线圈补偿电容电流,保证接地电弧快速熄灭,系统仍能继续运行一段时间,因此较适合应用于对供电可靠性要求较高的场合。但由于消弧线圈接地系统的继电保护较为难以实现,不能满足大中型光伏电站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快速、可靠切除故障点的要求。 因此目前兆瓦级以上的中大型太阳能光伏电站中,10kV或35kV电压等级汇集母线,越来越少采用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的形式,早期的消弧线圈接地系统也正在陆续改造中。 4、中性点不接地 中性点不接地系统发生单相接地时,不形成短路回路,流经故障点的电流仅为接地电容电流,可以带故障运行一段时间。但不接地系统发生单相接地时,由于存在弧光重燃过电压,因此对系统电气设备的绝缘水平要求较高。太阳能光伏电站逆变器交流侧通常采用中性点不接地形式,就地升压变压器低压侧的中性点不引出或无中性点。 三、接地变压器的容量计算 太阳能光伏电站采用经电阻接地形式,当变压器中性点未引出或无中性点时,需设置专用接地变压器,其容量具体的计算方法如下: 1、确定接地变压器的额定电压。接于系统母线的三相接地变压器额定一次电压应与系统标称电压一致。 2、计算系统电容电流。系统的电容电流包括全部电缆线路和架空线路的电容电流,同时还应计入变电所电气设备产生的电容电流。 3、确定接地电阻器阻值。计算接地电阻器阻值时,应保证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零序继电保护应能快速动作,可靠切除故障点。 4、计算接地变压器的容量。三相接地变压器的容量应与接地电阻额定容量相配合,接地变压器若带有二次绕组兼做站用电源时,还应考虑二次负荷容量。 四、工程实例 张北县六歪咀村某光伏发电站是一座设计规模为50MW的太阳能光伏电站,采用固定支架安装方式。 1、运行环境 根据建设单位提供的现场基本条件,光伏电站场址平均海拔高度为1340m,年平均温度3℃。当地海拔适中,温度较低,故选择变压器容量时,可不考虑高海拔降容及湿热环境影响。 2、电站主接线 该工程采用分块发电,集中并网的设计方案,将系统分成50个1MW并网发电单元。每个单元经过1台分裂变压器升压至35kV,每10台35kV升压变压器组成1个集电单元,通过电缆并接分组连接至升压站的35kV母线,再经主变升压至110kV,通过一回110kV线路至二台110kV 变电站,110kV系统采用中性点直接接地。35kV接线采用单母线接线,全站总共5回光伏集电线路进线,1回PT,1回无功补偿装置,1回接地变,1回站用变,1回主变出线。35kV系统采用中性点经电阻接地。 3、接地变压器容量计算 (1)接地变压器的一次额定电压与系统标称电压一致:Ur=35kV。

变电站接地网接地故障原因与改造建议

变电站接地网接地故障原因与改造建议 编辑:万佳防雷 变电站的接地网是维护电力系统安全可靠运行、保障运行人员和电气设备安全的重要措施。构成接地网的均压导体常因施工时焊接不良或漏焊、埋设深度不足、土壤的腐蚀、接地短路电流的电动力作用等原因 ,使地网均压导体之间或接地引线与均压导体之间存在电气连接不良故障点。若遇电力系统发生接地短路故障 ,将造成地网本身局部电位差和地网电位异常升高 ,除给运行人员的安全带来威胁外 ,还可能因反击或电缆皮环流使得二次设备的绝缘遭到破坏 ,高压窜入控制室 ,使监测或控制设备发生误动或拒动而扩大事故 ,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和不良的社会影响。 一、原因分析 1、根据有关的开挖资料与地质资料调查情况,接地网腐蚀原因大致有以下特点:周围土壤盐碱化严重 , 导致接地体腐蚀程度高;地下水位高、土壤潮湿和容易积水使得接地体腐蚀严重 ; 接地引下线普遍在入地处和距地表面深100~400 mm 的地段腐蚀很严重; 接地体中水平敷设的扁钢因积水 ,腐蚀速度快 ,比与地面垂直敷设的钢管腐蚀严重; 厂址临近化工厂 , 大气质量恶劣 ,加重了其地网腐蚀 程度影响接地体金属腐蚀的主要因素。 ( 1)土壤的孔隙度较大 , 有利于氧和水分的保持 , 这是腐蚀发生的促进因素。当土壤含水量大于85 %时 , 氧的扩散渗透受到了阻碍 , 腐蚀减弱; 当土壤含水量小于 10 %时 ,由于水分的缺乏 ,阳极极性和土壤电阻比加大 ,腐蚀速度又急速降低。 (2) 土壤温度昼夜温差大 ,很容易在金属上凝结水分微粒 , 且因温差电池的 形成 , 加快腐蚀, 这也是开挖地网中发现同埋一处的水平接地体比垂直方向的接地体容易腐蚀的原因。 (3) 通常土壤中含盐量约为 80~1 500 mg/ L ,地处沿海地区大部分土壤的p H 值在 8. 4~9. 5 之间 ,从而加快了土壤的腐蚀速度。 (4) 土壤中含有硫酸盐 , 在缺氧的情况下 , 硫酸盐还原细菌就会繁殖起 来 , 利用金属表面的氢把SO42 -还原 , 在铁的表面的腐蚀产物是黑色 FeS。在多数情况下土壤腐蚀性均用土壤电阻率来衡量。 而土壤电阻率直接受土壤孔隙度、湿度、温度、酸度、含盐量和有机质的影响 , 因此土壤电阻率是反映土壤理化性质的一个综合指标。一般情况对于地网土壤电阻率为 30Ω·m ,腐蚀性质是非常强的。 2、据有关资料表明,在我国由于地网发生断裂、断点而引起的电力系统的事故时有发生,每次事故都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总的归结发生断裂、断点的原因有: (1)在接地网竣工之后, 没有认真执行验收手续,接地网的均压导体常因施工时焊接不良或漏焊。在投入运行后发生接地短路故障,而短路故障电流的电动力作用,使地网均压导体之间或接地引线与均压导体之间存在电气连接断裂、断点现象。 (2)焊接处防腐处理不当,加上土壤的腐蚀以及可能由于热稳定不足在部分接地网在相间短路时烧断。

变电站接地网电阻测试方法

一、概述 近些年来,国内多处变电站因雷击形成扩大事故,多数与地网接地电阻不合格有关,接地网起着工作接地和保护接地的作用,当接地电阻过大则: 发生接地故障时,使中性点电压偏移增大,可能使健全相和中性点电压过高,超过绝缘要求的水平而造成设备损坏。在雷击或雷电波袭击时,由于电流很大,会产生很高的残压,使附近的设备遭受到反击的威胁,并降低接地网本身保护设备(架空输电线路及变电站电气设备)带电导体的耐雷水平,达不到设计的要求而损坏设备。同时接地系统的接地电阻是否合格直接关系到变电站运行人员、变电检修人员人身安全;但由于土壤对接地装置具有腐蚀作用,随着运行时间的加长,接地装置已有腐蚀,影响变电站的安全运行;因此,必须大力加强对地网接地电阻的定期监测;运行中变电站地网接地电阻的测量,由于受系统流入地网电流的干扰以及试验引线线间的干扰,使测试结果产生较大的误差。特别是大型接地网接地电阻很小(一般在0.5Ω以下),即使细微的干扰也会对测试结果产生很大的影响;如果对地网接地电阻测试不准确,不仅损坏设备,而且会造成诸如地网误改造等不必要的损失,结合我对接地网接地阻抗测试方法的研究,现总结如下: 二、接地电阻测试原理及方法: 测试接地装置的接地阻抗时电流极要布置的尽量远,通常电流极与被试接地装置边缘的距离dcG应为被试接地装置最大对角线长度D的4~5倍(平行布线法),在土壤电阻率均匀的地区可取2倍及以上(三角形布线法),电压引线长度为电流引线长度0.618倍(平线布线法)或等于电流线(三角形布线法)。 1、电位降法 电位降法测试接地装置的接地阻抗是按图1布置测试回路,且符合测试回路的布置的要求。 G—被试接地装置;C—电流极;P—电位极;D—被试接地装置最大对角线长度;dCG—电流极与被试接地装置边缘的距离;x—电位极与被试接地装置边缘的距离;d—测试距离间隔;图1电位降法测试接地装置的接地阻抗

光伏电站运行规程完整版

光伏电站运行规程(完整版)

————————————————————————————————作者:————————————————————————————————日期:

运行总则 1.范围 本规程规定了光伏电站的运行、操作、维护、事故处理的基本原则。本规程适用于国家电投红墩子光伏电站。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 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26859 电力安全工作规程电力线路部分 GB26860 电力安全工作规程发电厂和变电站电气部分 GB26861 电力安全工作规程高压试验室部分 GB19964 光伏发电站接入电力系统技术规定 GB29319 光伏发电系统接入配电网技术规定 GB29320 光伏电站太阳跟踪系统技术要求 GB29321 光伏发电站无功补偿技术规范 NB/T 32004 光伏发电并网逆变器技术规范区域、地方电网调度规程、规定 3.一般规定 3.1电站基本情况 3.1.1电站概况 3.1.2电网调度管理范围 3.2管理规定

3.2.1.1新设备的投运或设备大修后投运前,必须有完整的技术资料及相关实验 3.2.1.2继电保护.自动装置定值及计算机内部参数,未经许可不得擅自更改。如需进行整定和更改时按照保护管理规定执行。 3.2.2 运行管理 3.2.2.1运行中发生的重要异常情况,当班值长应按照相关规定向上级调度部门进行汇报,并及时向主管部门及领导进行汇报。 3.2.2.2当班值长必须服从上级电力调度机构的调度。网、省、地调调管的设备,未过网、省、地调值班调度员的指令,均不得自行操作,但危及人身和设备安全的情况可不待调令进行操作,事后必须向相关调度部门汇报。 3.2.2.3当班值长在接受调令时,必须主动复诵并核对无误,调令执行完毕后必须立即向下达指令的值班调度员报告执行情况和时间。 3.2.2.4当班值长在接受调令及进行其他业务联系时应做详细记录并录音,同时必须使用规范的调度术语。 3.3其他管理 3.3.1电站设备正常运行维护及事故处理必须符合本规程规定。本规程如与上级规程、规定相抵触时,应按照上级规程、规定执行。 3.3.2生产现场使用得规范、条例、制度、规定与本规程有同等效力。

变电站接地网测试的方法分析及研究

变电站接地网测试的方法分析及研究 【摘要】在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的今天,城乡电网改革的大力推行,我国的电力系统尤其是变电站的有关技术方面又一次面临了技术跨时代的改革和挑战。本文通过对变电站接地网的相关问题进行探讨,包括接地电阻对变电站重要性以及接地电阻测试案例分析,总结了在接地电阻测试过程中容易引起测量结果偏差的几种不同因素,并作分析,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法。 【关键词】变电站;接地网;接地电阻;测量 1引言 变电站接地网是变电站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电力系统中,它的正常运行离不开接地网的安全设置和有效保护,是保证电力系统可靠顺利运行不可缺少的安全装置。倘若达不到要求的变电站接地网,就会发生变电站继保系统设备损害以及人员安全等事故。所以在管理变电站的过程中,接地网的交直流设置和防雷设置应引起相关单位的大力重视。由于接地网在设计和施工都不易达到精确的控制,特别是隐蔽性及运行维护困难的特点,使得接地网建设成为变电站工程建设中的难点之一,下文就对相关问题进行浅析,谈谈如何改进我国变电站中现存的接地问题。 2关于变电站接地的问题

所谓接地是将电力设备和用电装置的外壳、支架及中性点用导体与接地装置做良好的电气连接。近年来,由于接地网年久腐蚀,焊点开焊、脱焊等问题逐渐表现出来,对电力系统造成很大的危害,所以因地制宜地选择合适的接地方案很重要,接地装置是确保电气设备在正常及故障情况下均能安全运行的重要保护措施之一。 在变电站的接地网的连接过程中,有一个影响接地质量的因素,那就是接地网同设备引线之间的连接问题。也就是在接地网的连接时,及时各项指标已经达到了相关的变电运行要求,但是由于设备导线接触问题处理不当,也容易引发接地故障。这类问题通常表现为地网焊接不良、接头不合格等。这种情况下,接地网在运行的过程中的有效截面就会减小,形成短路。针对以上这些问题我们可以使用集中方法进行解决,均压法就是其中一种,在高压配电装置地面下设置水平接地网,使其外缘闭合,内部敷设均压带,并利用建筑物的钢筋与地网可靠连接,形成通路。这是一种十分有效的均压措施。由于均压带的存在,配电装置区域内的电位分布比单独接地体和简单的环路接地体要均匀的多,所以接触电压和跨步电压的数值大为降低,实现了均衡电位接地。 3变电站接地电阻的测试方法 常用的现场测量接地网电阻的方法主要有电流电压法、比率计法与电桥法等。这几种方法除了所采用的电源形

并网型光伏发电站中性点接地方式的分析

并网型光伏发电站中性点接地方式的分析 发表时间:2017-01-19T14:06:32.263Z 来源:《电力设备》2016年第23期作者:黎量子 [导读] 本文对并网型光伏发电站中性点接地方式进行分析。 (河南恩湃高科集团有限公司河南省郑州市 450000) 摘要:开发利用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是解决中国能源和环境问题的重要措施之一,光伏资源是可再生能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选择电网中性点的接地方式是一个综合性问题,它与电压等级、单相接地短路电流、继电保护配置、过电压水平等各种因素有关,直接影响电网的绝缘水平、供电可靠性和连续性、继电保护、系统稳定以及对通信线路的干扰等。本文对并网型光伏发电站中性点接地方式进行分析。关键词:并网型光伏;发电站;中性点接地方式; 大型集中光伏电站汇集线在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容易引起工频过电压并造成设备故障,给汇集线的安全、可靠运行带来严重后果,中性点接地方式对电网安全稳定运行又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 一、中性点接地方式介绍 电网系统的中性点即为变压器、发电器形成的星形绕组公共点,中性点接地方式即为中性点和大地之间的连接方式。中性点运行方式一般可分为有效接地和非有效接地两大类。有效接地方式指中性点直接接地和经小电阻接地,非有效接地指不接地或经消弧线圈接地。 二、发电站发电机过电压保护分析 对于发电机来说,电气主接线采用单元接线,即将发电机与接线的升压变压器组成单元接线,定子绕组对地(对铁芯)为固体绝缘,发电机电压三相系统对地电容对称且不变。具体分析发电机的过电压问题,可以得出: 1.发电机中性点经消弧线圈补偿接地,可以使单相接地故障电流小于1 A。因此,不可能产生弧光接地,可以消除弧光接地过电压。 2.由于发电机三相对地电容值基本相同,中性点工频位移过电压值很小。 3.发电机组采用单元接线,发电机电压系统三相对地电容是固定不变的,不像电网那样,因线路的停送电而改变三相对地电容的大小,所以发电机中性点经消弧线圈补偿接地,没有必要监视其调谐情况,一经调定后也无需调整其分接头。 4.通过变压器和系统相连的发电机,其中性点的接地方式与大气过电压对发电机绕组的电压分布无关,这种经升压变传递的冲击电压对定子绕组绝缘的危险很小。 5.对电力系统有严重影响的操作过电压,与发电机中性点的消弧线圈接地无关。被认为是最严重的动态过电压—切断输电线路充电电流的操作过电压,与经变压器连接的发电机的中性点消弧线圈也是不相关的。 6.消弧线圈的作用,不仅减少了接地电流,而且延缓了故障电压的恢复,有利于大气过电压引发闪络后电弧的消灭。 三、不同中性点接地方式的比较 1.中性点不接地。若三相电源电压呈现为对称,则电源中性点的电位表现为零。但由于架空线路三相排列呈现为不对称,并且各相对地电容也表现为不相等,因此电网中性点表现出位移电压,该值通常不大于电源电压的3%~5%,这给运行带来了较大的影响。在中性点不接地电网出现单相接地故障的情况下,非故障相的对地电压随之升高为线电压,单相接地电流增大为正常情况时电容电流的3倍左右。35kV配电网单相接地电流若超过规定值(10A),易导致不稳定的间歇性接地电弧,出现幅值较高的弧光接地过电压。 2.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采用此种接地方式,在出现单相接地故障时,消弧线圈的电感电流会使系统对地电容电流有相应的补偿,使通过故障点的电流变得更小或者接近于零。除此以外,消弧线圈还会使故障相的恢复电压上升速度减缓。采用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电网在出现故障时仍然能够持续运行一段时间,有利于提高供电可靠性。电网单相接地电流非常小,其对邻近的信号系统及通信电路造成的影响较小,通常情况下,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系统应用补偿方式,脱谐度控制在5%~10%之间。若线路的不对称度不大,出现断路器非全相动作或出现线路两相、单相断线的情况,在特定条件下容易导致串联谐振,需要避免。 3.中性点直接接地。中性点直接接地系统属于较大电流的接地系统,通过接地点的电流较大,可能会烧损电气设备。发生故障后,继电保护会立即动作,使断路器跳闸,消除故障。目前我国110kV及以上系统大都采用中性点直接接地。 4.中性点经电阻接地。中性点经电阻接地,可简化为继电保护,在检测接地故障线路时非常方便,通常依靠零序电流保护将单相接地故障迅速切除。过电压较低有利于降低绝缘水平,但较大的电流流经故障点,将使接触电压和跨步电压显著升高,对人身及设备造成威胁。因此,为保证供电可靠安全,需要设置自动重合闸,在瞬时性故障时立即恢复供电。 四、接地方式选择 1.电气设备和绝缘水平。和配电网中性点接地方式一样,光伏电站10kV、35kV交流系统中性点接地方式的选择是一项重大的技术决策,不仅涉及到系统本身的安全可靠性、过电压绝缘水平,而且对通信干扰、人身安全有重要影响。光伏电站交流系统中电力设备和配电网差异不大,主要为电缆、负载、变压器等。确定中性点接地方式应主要限制系统中可能产生的过电压,尤其是工频过电压,以防止发生绝缘击穿或由单相接地发展为多相短路。对于6kV~10kV架空线路电网而言,运用中性点直接接地方式会使绝缘水平降低,但经济意义并不明显。对于电缆网络而言,若运用中性点有效接地方式,电缆绝缘水平下降的同时,工程造价会有较为明显的改善。 2.继电保护工作的可靠性。中性点不接地或经消弧线圈接地时接地保护较为困难,而在中性点有效接地电网中,接地保护相对容易实现。为充分接收太阳能资源,光伏电站内汇集系统多采用直埋电缆方式,造成光伏电站交流系统中的电力设备耐热能力相对较低,因此应限制单相接地时的故障电流幅值,以防止烧损事故。同时,对发生不可恢复性故障的设备应尽快退出运行,防止设备损坏或故障扩大。根据国家标准《GB50797—2012光伏电站设计规范》,场内电缆汇集线发生单相接地后,若不快速切除,容易演变为三相短路,加剧事故程度,导致并网点电压大幅跌落,使光伏电站低电压穿越失败,进而脱网。光伏电站10kV~35kV馈线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须可靠、快速切除故障。因此,为提高光伏电站运行水平,光伏电站内汇集线单相接地故障时应具备快速切除能力,建议光伏电站汇集线系统多采用中性点经电阻接地。 由于电缆使用量的增多使得配电系统的电容电流急剧增加,当单相接地故障电容电流较大时,选用中性点低电阻接地可以快速切除故障线路,降低工频过电压水平,提供光伏电站运行可靠性。中性点电阻接地方式对系统电容电流变化的适应范围较大,尤其当光伏电站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